TWI766071B - 不織布及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不織布及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6071B
TWI766071B TW107124566A TW107124566A TWI766071B TW I766071 B TWI766071 B TW I766071B TW 107124566 A TW107124566 A TW 107124566A TW 107124566 A TW107124566 A TW 107124566A TW I766071 B TWI766071 B TW I7660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nwoven fabric
movable layer
region
fiber
fib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4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2863A (zh
Inventor
瀨戶吉彥
衣笠由彥
谷口正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2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2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6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607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5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in combination with mechan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s other than embos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04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 A61F13/51108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the top sheet having corrugations or embossments having one axis relatively longer than the other axis, e.g. forming channels or grooves in a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orientated, e.g. in parallel (anisotropic flee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otherwise than in a plane, e.g. in a tubular way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3/00Other non-woven fabr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2013/51078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being embos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種不織布10,其具有具備正面及背面10SA、10SB之可動層4,且可動層4具有上述正面及背面之一面相對於另一面於沿該一面之方向上能夠移動5mm以上之可動域。

Description

不織布及吸收性物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不織布。
於嬰兒用尿布、成人用尿布、衛生用品、眼罩、口罩等中多數情況下使用不織布。已知有針對該不織布使其具有各種功能之技術。
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不織布係朝一面側突起之第1突起部與朝與一面為相反面側突起之第2突起部朝向面內之兩個不同方向經由環狀構造之壁部而複數個交替地擴展且連續。關於該不織布,為了藉由與肌膚點接觸而實現柔軟地接觸之良好之肌膚觸感,而使第1突起部之纖維密度低於第2突起部之纖維密度。
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梭織物係為了表現出蓬鬆性及伸長性,而包含至少具有第1纖維及第2纖維之不織布,且第1纖維收縮率與第2纖維收縮率之差至少設為約8%。
專利文獻3中記載之不織布係為了使凸條部易於追隨穿著者之肌膚之移動,而將側部域之纖維密度形成為小於頂部域之纖維密度及底部域之纖維密度,該側部域位於作為凸條部之頂部之頂部域與作為凹條部之底部之 底部域之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2-13679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9-51027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6-079529號公報
本發明提供一種不織布,該不織布具有具備不織布之正面及背面之可動層,且該可動層具有上述正面及背面之一面相對於另一面於沿該一面之方向上能夠移動5mm以上之可動域。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特徵及優點當可適當參照隨附圖式,並根據下述記載而變得更加明確。
1:第1面側之外表面纖維層
2:第2面側之外表面纖維層
3:壁部
3A:上端部
3B:下端部
4:可動層
4B:背面側
4M:可動層之內部側
4S:正面側
8:凹凸部
9:凹凸部
10:不織布
10A:不織布
10B:不織布
10SA:正面
10SB:背面
10SS:基準面
11:第1外表面纖維層
12:第2外表面纖維層
31:第1壁部
32:第2壁部
51:接著層
52:背面側襯紙
53:接著層
54:正面側襯紙
55:固定具
56:基座
57:線
57A:一端
57B:另一端
58:滑輪
59:砝碼
70:被覆層
81:凹部
81B:底部(凹底部)
82:凸部
82T:頂部(凸頂部)
91:凹部
91B:底部(凹底部)
92:凸部
92T:頂部(凸頂部)
110:纖維網
120:支持體公材
121:突起
122:凹部
123:底部
130:支持體母材
131:突起
132:凹部
133:底部
200:尿布
201:正面片材
202:背面片材
203:吸收體
204:吸收性本體
205:側部片材
206:防側漏褶皺
207:黏扣帶
911:凹部
912:凹部
C:基準圓
C:尿布中央部
EF:箭頭(外力)
F:腹側
Fb:纖維
L:基準線
L1:上邊
L2:下邊
L3:左邊
L4:右邊
M1:測定值
M2:測定值
P:符號(觀察區域)
R:背側
SK:肌膚面
SQ:正方形
W1:第1熱風
W2:第2熱風
X:方向
Y:方向
Y:熔合點
Z:方向
Z1:第1面側
Z2:第2面側
θ:外角
θ1:外角
θ2:外角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穿著有將本發明之不織布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用作正面片材之尿布之狀態的局部剖視圖。
圖2係表示沿不織布之正面之方向之移動範圍之測定方法之一例的概略構成圖,(A)圖係表示測定前之狀態之圖式,(B)圖係表示測定狀態之圖式。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不織布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之具體例的局部剖面 立體圖。
圖4係圖3所示之不織布之沿F1-F1線之剖視圖。
圖5係圖3所示之不織布之沿F2-F2線之剖視圖。
圖6係表示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之測定方法的圖式,(A)圖係表示不織布之鳥瞰圖之圖式代用照片,(B)圖係模式性地表示(A)圖之P部分之掃描電子顯微鏡之圖像的俯視圖。
圖7係表示構成纖維之條數之測定方法之圖式,且係模式性地表示圖6(A)中之P部分之掃描電子顯微鏡之圖像的俯視圖。
圖8係表示纖維配向度之測定方法之圖式,且為模式性地表示圖6(A)中之P部分之掃描電子顯微鏡之圖像的俯視圖。
圖9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不織布之較佳之另一實施形態的局部剖視圖。
圖10係表示使用芯之樹脂成分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且鞘之樹脂成分為聚乙烯之芯鞘型複合纖維之不織布的壓縮1日後之回復性的圖表。
圖11係模式性地表示將本發明之不織布用作正面片材之尿布之具體例的局部切開立體圖。
圖12係模式性地表示本實施形態之不織布之較佳之製造方法之一例的說明圖。(A)圖係表示於支持體公材上配置纖維網,並將支持體母材自上述纖維網上壓入至支持體公材之步驟之說明圖。(B)圖係表示自支持體母材之上方提出第1熱風而將纖維網賦形之步驟之說明圖。(C)圖係將支持體母材卸除,並自被賦形之纖維網之上方吹送第2熱風而使纖維彼此熔合之步驟之說明圖。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相對於肌膚面具有優異之追隨性之不織布。
存在因於不織布之正面或背面與肌膚面之間產生之摩擦,而於穿著者之肌膚面移動時,對肌膚面產生由不織布造成之擦傷之情況。就肌膚面之保護之觀點而言,要求不織布較先前更柔軟地變形而提高對肌膚面之追隨性,進而抑制擦傷之產生。
關於該方面,於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之不織布中,能夠將不織布整體相對於壓力之形狀變形抑制為較少,但不織布相對於肌膚面向沿不織布之正面之方向之移動的追隨性存在改善之餘地。又,於專利文獻2記載之不織布中,由於為於兩面具有無凹凸之平坦面之不織布,故而相對於具有起伏等之穿著肌膚面之追隨性較低,於不織布面與肌膚面之間產生之摩擦變大,而產生上述擦傷。進而,於專利文獻3記載之不織布中,雖凸條部易於追隨穿著者之肌膚之移動,但不織布相對於肌膚面之移動之追隨性進一步存在改善之餘地。
本發明之不織布相對於肌膚面具備優異之追隨性。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不織布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並非藉此而限定地進行解釋。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不織布10具有正面及背面。於本實施形態中,將正面及背面設為正面10SA、及將與該正面10SA為相反側之面設為 背面10SB而進行說明。又,將不織布10之厚度方向設為Z方向。於本實施形態中,只要未作特別說明,則將正面10SA表示為目視之面(觀察面),但本發明之不織布並非限定於此,亦可將背面10SB設為目視之面(觀察面)。
不織布10具有具備正面10SA及背面10SB之可動層4。具體而言,可動層4係於不織布10之厚度方向上具有正面側4S、背面側4B及可動層之內部側4M之區域。正面側4S之區域係指自不織布10之正面10SA觀察時,能夠觀察到之存在纖維之厚度方向之區域,背面側4B之區域係指自不織布10之背面10SB觀察時,能夠觀察到之存在纖維之厚度方向之區域。可動層之內部側4M之區域係指於厚度方向上由正面側4S與背面側4B所夾著之區域。即,可動層4之正面側4S之區域包含不織布10之正面10SA,可動層4之背面側4B之區域包含背面10SB。
可動層4具有不織布10之一面相對於另一面,即,正面10SA、背面10SB分別相對於背面10SB、正面10SA於平面方向上能夠移動5mm以上之可動域(以下,亦將可動域之大小稱為「移動範圍」或「可動量」)。關於可動層4之可動量,較佳為6mm以上,更佳為7mm以上。可動量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但就防止貼附於肌膚之觀點而言,為10mm以下,較佳為9mm以下,更佳為8mm以下。
於可動層4之可動域中,不織布10之正面10SA與背面10SB能夠相互朝相反之方向移動。此種移動之原因係可動層4之內部側4M成為能夠藉由肌膚與不織布10之摩擦力以下之力而開始移動之變形性較高之中間區域。
以下,針對可動層4,對正面10SA相對於背面10SB於沿正面10SA之方向上可動之情形進行說明,亦可應用於背面10SB相對於正面10SA可動之情形。
圖1表示不織布10之正面10SA抵接於肌膚面SK,且相對於背面10SB能夠於沿正面10SA之方向上移動之可動層4。沿正面10SA之方向係指於將不織布10展開並將其背面10SB側放置於平面上之情形時,沿以接觸於不織布10之正面10SA之方式配置之假想平面之方向。沿~之方向意指平行之方向。上述可動層4係指於在沿不織布10之正面10SA之方向上施加有外力EF(於圖1中,利用箭頭EF表示)之情形時,於施加有該外力EF之方向上正面10SA相對於背面10SB移動之層。較佳為不織布10整體成為可動層4。
作為可動層4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具有下述凹凸部,且具有壁部之構成。於在不織布10之正面10SA或背面10SB具有凸部之情形時,若將正面移動範圍設為D,將表觀厚度設為t,將外角設為θ,則具有下述式(1)之關係。
D=|t.cosθ| (1)
又,即便於不織布10不具有凹凸而正面10SA及背面10SB均為平坦之面之情形時,亦可具備可動層4。於該情形時,正面10SA之移動範圍不受不織布10之表觀厚度所限制。即便可動層4之纖維被摺疊而表觀厚度變薄,亦能夠確保移動範圍。即,亦可為能移動表觀厚度以上者。表觀厚度係指藉由下述測定方法所測定之不織布10之厚度。
可動層4之可動性係起因於可動層之內部側4M之纖維處於能自由地移動之狀態。例如,起因於如下等,即,於可動層之內部側4M,存在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少於可動層之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的區域;存在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少於可動層之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及存在纖維於垂直方向上配向之區域。藉此,正面10SA追隨肌膚面SK之移動,而相對於肌膚面SK不打滑地移動。而且,正面10SA能夠藉由小於作用於與肌膚面SK之間之摩擦力之力而開始移動。因此,尤其是,即便不對不織布10之正面10SA進行如提高與肌膚面SK之間之摩擦力般之操作,亦藉由可動層4之可動性而使正面10SA追隨肌膚面SK。可動層4之上述可動性能夠使不織布10之正面10SA亦能追隨肌膚面SK之無規則移動。藉由此種不織布10之追隨性,能夠抑制對於肌膚面SK產生之由不織布10之正面10SA造成之擦傷。又,即便不織布10之可動層4暫時撓曲而不回復,亦可藉由可動層4之可動性而確保追隨性。
[不織布10之正面10SA移動之範圍之測定方法]
如圖2所示,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
(i)測定試樣之製作:
作為測定試樣,準備大小為50mm×50mm之不織布試樣。如圖2(A)所示,於背面側襯紙52之整個面塗佈接著劑而形成接著層51,將不織布試樣之背面10SB接著而固定於接著層51。接著劑使用KONISHI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Bond G103,且塗佈0.5g。又,於正面側襯紙54之整個面塗佈與上述相同之接著劑而形成接著層53,將不織布試樣之正面10SA接著而固定於接著層53。又,於無法以50mm×50mm之大小採取不織布之情 形時,將複數片不織布以成為上述大小之方式排列並接著於襯紙。
再者,於將組入於市售之吸收性物品之不織布設為測定對象之情形時,使用冷噴塗而自吸收性物品將不織布仔細地剝離並取出,製作上述測定試樣。此時,於在試樣附著有熱熔接著劑之情形時,使用有機溶劑將熱熔接著劑去除。該方法針對本說明書中之不織布之其他測定所使用之試樣全部相同。
(ii)移動範圍之測定:
其次,如圖2(B)所示,使用固定具55將背面側襯紙52固定於測定用基座56上。將用以對不織布試樣之正面10SA朝沿該正面10SA之方向之一方向施加拉伸力之線57的一端57A安裝於正面側襯紙54。使線57之另一端57B經由旋動自如之滑輪58而朝鉛垂下方垂下。於測定時,於線57之另一端57B以懸掛之方式安裝砝碼59。因此,於在線57之另一端57B安裝有砝碼59時,藉由砝碼59之重量,而線57將正面側襯紙54朝沿不織布試樣之正面之方向(於圖2(B)中係朝向圖式右方向)拉伸。
測定係首先設為不安裝砝碼59之狀態,測定不織布試樣之初始位置而獲得測定值M1。其後,安裝砝碼59(50g),藉由平穩地放開砝碼59,而利用砝碼59將不織布10之正面10SA朝沿該正面10SA之方向(滑輪方向)拉伸。圖2(B)表示即將拉伸之前之狀態。於拉伸時對不織布試樣之正面10SA施加剪切應力(於上述條件下為200Pa)。
於放開砝碼59且不織布試樣之正面10SA之移動停止之後,測定不織布試樣之停止位置,獲得測定值M2。然後,求出測定值M2與測定值M1之差,算出不織布試樣之正面10SA可動之量,並將該可動之量設為不織 布10之正面10SA移動之範圍。
其次,對不織布10之較佳之態樣進行說明。
圖3~5表示不織布10之較佳之態樣(不織布10A)。不織布10A係於第1面側Z1具有凹凸部8,於第2面側Z2具有凹凸部9。凹凸部8具有自第1面側Z1側觀察時之凹部81及凸部82。此處,將上述不織布10之正面10SA移動之範圍之測定方法中之背面10SB設為第2面側Z2,將正面10SA設為第1面側Z1而進行說明。將不織布展開放置於平面上之情形時之平面被設為「基準面」。於該情形時,將使不織布10之第2面側Z2朝下地將不織布10展開載置於平面時之第2面側Z2之面設為不織布基準面10SS(以下,亦稱為基準面10SS)(參照圖4)。因此,背面10SB與基準面10SS成為同一面(參照圖4)。即,凸部82自基準面10SS於不織布10之厚度方向上突起為隆起狀。又,凹凸部9自第2面側Z2側觀察時具有凹部91及凸部92。此處,凹部81與凸部92處於正反關係,凹部91與凸部82處於正反關係。再者,亦可將上述測定方法中之背面10SB側設為第1面側Z1,於該情形時,凹凸部8變為凹凸部9,凹部81變為凸部92。
如圖4及圖5所示,凹凸部8及凹凸部9具有如下所述之構成。
凹凸部8具備凹部81之底部81B(以下,亦稱為凹底部81B)、凸部82之頂部82T(以下,亦稱為凸頂部82T)、及將凸頂部82T與凹底部81B相連之壁部3。凹底部81B由形成第2面側Z2之外表面纖維層2構成。凸頂部82T由形成第1面側之Z1之平坦面之外表面纖維層1構成。壁部3係形成凹部81及凸部82之側面部,且區分凹部81及凸部82之共通之壁。
又,凹凸部9具備凹部91之底部91B(以下,亦稱為凹底部91B)、凸部92之頂部92T(以下,亦稱為凸頂部92T)、及將凸頂部92T與凹底部91B相連之壁部3。凹底部91B由第1面側Z1之外表面纖維層1構成。凸頂部92T由形成第2面側Z2之平坦面之外表面纖維層2構成。壁部3係形成凹部91及凸部92之側面部,且區分凹部91及凸部92之共通之壁。
而且,頂部82T及底部91B由共通之外表面纖維層1構成。頂部92T及底部81B由共通之外表面纖維層2構成。
又,凹部91係對應於外表面纖維層1之第1外表面纖維層11及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之各者,而具有第1外表面纖維層11成為底部之凹部911及外表面纖維層12成為底部之凹部912。而且,於第2面側Z2,凹部911於Y方向上連通,凹部912於X方向上連通,凹部911與凹部912連通。
又,壁部3形成包圍第1面側Z1之凹部81之四方之外壁。即,由壁部3包圍之凹部81之內部形成獨立之空間。於本實施態樣中,由4個壁部3形成箱形之空間。但是,包圍凹部81之壁部3之個數、或由壁部3形成之凹部形狀並非限定於此。
進而,於將第2面側Z2設為基準面10SS時,凸部82之壁部3之外角θ較佳為110°以下。
構成凸部82之壁部3之外角θ可定義為沿不織布10之一方向,於凹凸部8之凹部81中央處之縱剖面中,通過壁部3之最上端部及最下端部之直線與基準面10SS所成之凸部82外側之角度。
構成圖3所示之凸部82之壁部3之外角θ具有外角θ1及外角θ2,該外角 θ1係沿不織布10之一方向,於凹凸部8之凹部81中央處之縱剖面中,通過壁部3之上端部及下端部之直線與基準面10SS所形成之角(圖4),該外角θ2係沿與不織布10之一方向正交之方向,於凹凸部8之凹部81中央處之縱剖面中,通過壁部3之上端部及下端部之直線與基準面10SS所形成之角(圖5)。外角θ1及θ2係自圖3中之沿F1-F1線之X方向之縱剖面、與沿F2-F2線之Y方向之縱剖面相互正交之方向測定之外角。外角θ1、θ2之任一者均較佳為落在下述規定值內。再者,於將第1面側Z1設為基準面10SS時,凸部92之壁部3之外角θ較佳為110°以下。
關於上述外角θ,就使可動層4具備上述可動域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10°以下,更佳為100°以下,進而較佳為90°以下。而且,較佳為60°以上,更佳為70°以上,進而較佳為80°以上。藉由將外角θ設為上述上限值以下,而藉由對正面10SA(外表面纖維層1之表面)於沿正面之方向上施加之外力,壁部3整體易自不織布基準面10SS之起點起以傾斜之方式可動,正面10SA之可動量變大,能夠獲得充分之可動範圍。另一方面,藉由將外角θ設為上述下限值以上,而凸部82彼此離開,於俯視之情形時能獲得凹凸構造。
再者,即便於壁部3之上端部3A與下端部3B之間,壁部3相對於不織布基準面10SS之外角θ局部地為上述範圍外亦被容許。例如,於壁部3之上端部3A與下端部3B之間,以上述縱剖面觀察時之壁部3亦可為波紋形狀。
將凹部81自側部包圍之壁部3較佳為分別以相同程度傾斜。即,較佳 為各壁部之外角θ之值相同。
例如,較佳為自壁部之一方向測定之外角θ(例如θ1)和自與該一方向正交之方向測定之外角θ(例如θ2)為相同程度。
為相同程度係指兩者之外角θ1、θ2之差為0°以上且10°以下,較佳為8°以下,更佳為6°以下,進而較佳為4°以下。
[外角θ之測定方法]
藉由上述[不織布10之正面10SA移動之範圍之測定方法]之(i)測定試樣之製作所示之方法,製作測定試樣。
其次,將不織布10之測定試樣以包含凹凸部8或凹凸部9之方式,自第1面側Z1面朝向第2面側Z2面、或自第2面側Z2面朝向第1面側Z1面切開,而獲得縱剖面(F1-F1剖面(參照圖4)或F2-F2剖面(參照圖5))。此時,於各剖面中,包含凹部81、凸部82、壁部3、或凹部91、凸部92、壁部3。其次,以不織布10之基準面10SS成為水平之方式靜置,以包含凹部81、凸部82、壁部3、或凹部91、凸部92、壁部3之方式,拍攝上述各縱剖面,而獲得剖面圖像。自拍攝到之各剖面圖像測定壁部3之外角θ。作為外角θ之測定方法之一,於剖面圖像上,引出通過壁部3之上端部3A及下端部3B之直線、與表示基準面10SS之基準線,利用例如分度器測定直線與基準線所成之外角,而獲得壁部3之外角θ。於要被目視之壁部3之面並不平坦而為凹凸面之情形時,亦可與上述同樣地進行測定。
不織布10較佳為使可動層4之內部側4M(參照圖1)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的個數(熔合點數)少於可動層4之正面側4S 及背面側4B之區域之任一者或兩者之各者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的個數。
藉由具有上述關係,而與正面側4S或背面側4B相比,可動層之內部側4M更易於在沿正面之方向上移動。其原因在於,可動層之內部側4M之構成纖維之移動被構成纖維之熔合點阻礙之情況變少,而易於移動。藉此,相對於施加於可動層4之正面側4S或背面側4B之沿正面10SA之方向之外力(例如,來自肌膚面之負荷),可動層4之正面10SA易於追隨而移動。
具體而言,就藉由小於作用於肌膚面SK與可動層4之正面10SA之間之靜止摩擦力之力而使可動層4可動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將可動層4中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設定於下述範圍內。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較佳為可動層4之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之任一者或兩者之各者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的70%以下。更佳為65%以下,進而較佳為60%以下。而且,就確保可動層之不織布強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30%以上,更佳為35%以上,進而較佳為40%以上。再者,藉由將構成纖維之熔合點數設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確保不織布強度,可動層4不易垮塌,而易於保持形狀。
[熔合點數之測定方法]
(i)測定試樣之製作:
藉由上述[不織布10之正面10SA移動之範圍之測定方法]之(i)測定試樣之製作所示之方法,製作測定試樣。
(ii)不織布10之可動層4之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
如圖6(A)所示,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JCM-5100(商品名)),對不織布10於自第1面側Z1及第2面側Z2俯視之狀態下以倍率100倍進行觀察,例如獲得觀察區域P之觀察圖像。
繼而,於所獲得之觀察圖像內,標註直徑0.5mm(觀察圖像內之尺寸)之基準圓C(參照圖6(B)),計數基準圓C內之熔合點數(j),並基於下述式(2)而換算為每1mm2之熔合點數(J)。
熔合點數J(個/mm2)=j×5.1 (2)
再者,圖6(B)表示自第1面側Z1之觀察圖像。於圖示例中,黑圓點部分係基準圓C內之熔合點Y之位置,對其個數進行計數並設為熔合點數之測定值。將針對各個面側進行測定並進行換算所得之數值設為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數值。
(iii)不織布10之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
針對可動層4之內部側4M(參照圖1),對不織布10之厚度方向中心部之厚度方向不織布剖面(與不織布平面正交之剖面)、及與該不織布10之厚度方向中心部之厚度方向不織布剖面正交之剖面,藉由與上述(ii)之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之觀察方法相同之方法測定熔合點數。然後,採用熔合點數較多之剖面之值作為不織布10之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之每1mm2的熔合點數。
(iv)關於上述(ii)及(iii)各者之測定,於同一測定試樣中各準備3個部位之觀察圖像並進行測定,並將平均值設為各區域中之測定值。
不織布10較佳為由1片不織布構成,並非積層所得者。此處,不織布係指將纖維網熱熔合後所得者,於熱熔合前將纖維網積層所得者被定義為1片不織布。是否為於熱熔合前將纖維網積層所得者,可藉由對不織布進行顯微鏡觀察而進行辨別。於所製造出之不織布中,若未發現熔化為膜狀之狀態之纖維,則可定義為「1片不織布」。例如,具有因加熱壓花而產生之熔合點者係作為「將不織布貼合而成者」而並非1片不織布。
藉由使不織布10由1片不織布構成,而於可動層4之內部側4M,阻礙可動之熔合點之個數變少,因此可動層4易於移動。例如,於積層不織布中,於積層不織布之內部側之區域具有為了將不織布積層而將纖維彼此接著之熔合點,該熔合點於阻礙向平面方向進行上述移動之方向上發揮作用。但是,若不織布由1片構成,則無需如積層不織布般之層間之熔合點,因此易於移動。因此,可動層4之可動域變寬。
不織布10較佳為使可動層4之內部側4M(參照圖1)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的條數少於可動層4之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之任一者或兩者之各者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的條數。藉此,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與可動層4之正面側4S或背面側4B之區域相比,更易於確保纖維間之距離而可動。
具體而言,可動層4之內部側4M(參照圖1)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較佳為可動層4之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之任一者或兩者之各者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的80%以下,更佳為75%以下,進而較佳為70%以下。而且,就確保可動層之不織布強度之觀點而 言,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45%以上,進而較佳為50%以上。
藉由設為如上述般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之構成,而可動層之內部側4M之區域之可動性變高。再者,藉由將構成纖維之條數設為上述下限值以上,而易於獲得可動層4之緩衝性。
[纖維條數之測定方法]
(i)測定試樣之製作:
藉由上述[不織布10之正面10SA移動之範圍之測定方法]之(i)測定試樣之製作所示之方法,製作測定試樣。
(ii)不織布10之可動層4之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
與上述[熔合點數之測定方法]之(ii)同樣地,獲得自第1面側Z1及第2面側Z2之觀察圖像(例如利用圖7之符號P表示之觀察圖像)。針對各個觀察圖像,標註上述圖6所示之基準圓C(參照圖7)。計數通過該基準圓C之線之纖維Fb之條數,將該條數之總和之一半設為存在於該面積中之纖維條數(n),並基於下述式(3),換算為每1mm2之纖維條數(N)。再者,圖7表示自第1面側Z1之觀察圖像。於該圖示例中,黑圓點部分係通過基準圓C之纖維Fb之位置,對其個數進行計數並進行換算。
纖維條數N(條/mm2)=(n/2)×5.1 (3)
(iii)不織布10之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
與上述[熔合點數之測定方法]之(iii)同樣地,獲得不織布10之厚度方向中心部之厚度方向不織布剖面(與不織布平面正交之剖面)、及與該不織布10之厚度方向中心部之厚度方向不織布剖面正交之剖面之觀察圖像,使用與上述(ii)之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之觀察方法相同之方法進行測定。然 後,採用纖維條數較多之剖面之值作為不織布10之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之纖維條數。
再者,於不織布10具有凹凸部之情形時,不織布10之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例如係針對通過凹凸部之壁部3之厚度方向之中心,且與壁部3正交之沿壁部3之厚度方向之剖面、及沿與該剖面正交之壁部之剖面,而進行測定。
(iv)關於上述(ii)及(iii)各者之測定,於同一樣品中各準備3個部位之觀察圖像並進行測定,並將平均值設為測定值。
構成不織布之纖維相對於俯視不織布時之平面方向為垂直時,以纖維傾倒之方式可動。因此,就使纖維彼此之可動變得容易之觀點而言,可動層之內部側4M之區域中之纖維配向度較佳為可動層4之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參照圖1)之區域之任一者或兩者中之纖維配向度的1.1倍以上。更佳為1.15倍以上,進而較佳為1.2倍以上。而且,就確保可動層之不織布強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4倍以下,更佳為1.35倍以下,進而較佳為1.3倍以下。
藉由具有上述關係,而可動層之內部側4M易於在沿正面10SA之方向上移動。即,可動層4之移動範圍變寬。再者,藉由將纖維配向度設為上述上限值以下,而可動層4具有充分之可動性。另一方面,藉由將纖維配向度設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充分地確保可動層4之厚度方向之強度。因此,即便對於厚度方向之負荷亦不易壓塌,可動層4之可動域得以確保,易於追隨肌膚面SK向沿正面之方向之移動,不易與肌膚面產生摩擦。
再者,上述纖維配向度係下述<纖維配向度之定義>所示之數值, 藉由下述[纖維配向度之測定方法]而測定。
<纖維配向度之定義>
將纖維於一方向上排列之程度設為纖維配向度,針對可動層4之正面側4S或背面側4B,基於纖維配向度之測定方法而測定於俯視之狀態下之方向(例如,MD方向、CD方向)上纖維配向之程度。可動層之內部側4M之纖維配向度係針對厚度方向之剖面,設為於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纖維配向之程度。此處,MD方向係指加工方向(Machine Direction),CD方向係指上述MD方向之正交方向(Cross Direction)。
由於可動層之內部側4M中之纖維配向度高於正面側4S或背面側4B,故而可動層之內部側4M易於在沿正面之方向上移動。因此,可動層4之移動範圍變寬。
[纖維配向度之測定方法]
(i)測定試樣之製作:
藉由上述[不織布10之正面10SA移動之範圍之測定方法]之(i)測定試樣之製作所示之方法,製作測定試樣。
(ii)不織布10之可動層4之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
與上述[熔合點數之測定方法]之(ii)同樣地,獲得自第1面側Z1及第2面側Z2之觀察圖像(例如圖8之以符號P表示之觀察圖像)。對各個觀察圖像,標註呈0.5mm×0.5mm(觀察圖像內之尺寸)之正方形SQ之基準線L(參照圖8)。此處,基準線L係以與不織布或組裝有不織布之物品之長度方向(例如MD方向)或正交於該長度方向之方向(例如CD方向)一致之方式 製作。即,上下基準線由正方形SQ之上邊L1、下邊L2構成,將通過上下基準線之纖維設為「上下纖維條數」,左右基準線由正方形之左右邊L3、L4構成,將通過左右基準線之纖維設為「左右纖維條數」。
纖維配向度(K)係將上下纖維條數及左右纖維條數中之值較大者設為A,將值較小者設為B,並基於下述式(4)而算出。
纖維配向度K(度)=[A/(A+B)]×100 (4)
再者,圖7表示自第1面側Z1之觀察圖像。於該圖示例中,黑圓點部分係纖維Fb通過正方形之各邊(基準線)之位置。
(iii)不織布10之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
針對可動層之內部側4M,對不織布10之厚度方向中心部之厚度方向不織布剖面(與不織布平面正交之剖面),使用與上述(ii)之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之觀察方法相同之方法進行測定。
(iv)關於上述(ii)及(iii)各者之測定,於同一樣品中各準備3個部位之觀察圖像並進行測定,並將平均值設為測定值。
於不織布10中,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與可動層4之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間之關係較佳為滿足上述纖維之熔合點、纖維條數及纖維配向度之較佳之數值範圍之至少1個,更佳為滿足2個以上,尤佳為滿足全部。於滿足全部之情形時,能夠最有效地排除肌膚面與不織布10之正面10SA(可動層4之正面側4S之區域)之間之摩擦變為零(不追隨肌膚)之狀態,而更易於產生抑制不織布擦傷肌膚面之效果。
其次,對圖3~5所示之不織布10A之更具體之構造進行說明。
關於不織布10A,於可動層4之正面側4S之區域中,第1面側Z1之外表面纖維層1具有第1、第2外表面纖維層11、12。第1、第2外表面纖維層11、12具有沿不織布10A之俯視時交叉之不同方向之各者延伸之長度。延伸之方向係沿不織布10A之邊之相互正交之X方向及Y方向。作為一例,Y方向為不織布10A之長度方向,X方向為不織布10A之寬度方向。
第1外表面纖維層11係於不織布10A之俯視下,於Y方向上無裂縫地連續地延伸。即,第1外表面纖維層11係遍及不織布10A之長度方向整體地無裂縫地連續,且於與Y方向正交之X方向上,相互隔開地配置有複數個。
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係於X方向上延伸,且將於X方向上隔開地並列之第1外表面纖維層11、11之間相連而配置。「將第1外表面纖維層11、11間相連」係指隔著第1外表面纖維層11而相鄰之第2外表面纖維層12彼此呈直線狀地排列。具體而言係指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之於X方向上延伸之寬度中心線、與隔著第1外表面纖維層11而相鄰之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之於X方向上延伸之寬度中心線的偏差為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之寬度(Y方向之長度)之範圍,例如為5mm以內。
第2外表面纖維層12較佳為與第1外表面纖維層11相比,第1面側Z1之位置形成為稍低。因此,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係藉由第1外表面纖維層11之介置而X方向之長度被分斷,且複數個相互隔開並於X方向上形成行。又,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之寬度(Y方向之長度)較佳為較第1外表面纖維層11之寬度(X方向之長度)更窄。該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之X方向之行進 而於Y方向上相互隔開地配置有複數個。再者,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之形狀並不限定於本實施形態者,例如,亦可將上述第1面側Z1之位置或寬度設為與第1外表面纖維層11相同。
於上述外表面纖維層1具有延伸方向不同之複數種之情形時,被設為延伸方向之「俯視交叉之不同之方向」並不限定於X方向及Y方向。只要為不織布10之平面方向(與沿正面之方向平行之方向)中之交叉之方向,則可取各種態樣。
第2面側Z2之外表面纖維層2位於可動層4之背面側4B之區域,且相互隔開地配置有複數個。具體而言,外表面纖維層2係於第2面側Z2,覆蓋第1面側Z1之第1外表面纖維層11、11之間之隔開空間,且沿外表面纖維層11之延伸方向(Y方向)而相互隔開地形成複數行。進而,外表面纖維層2之Y方向之行係於與Y方向正交之X方向上,相互隔開地配置有複數個。即,外表面纖維層2亦於X方向上排列。外表面纖維層2之排列方向於俯視下不與外表面纖維層1面重疊之位置,與外表面纖維層1之延伸方向一致。因此,於外表面纖維層1之延伸方向取與上述X方向及Y方向不同之方向之情形時,外表面纖維層2之排列方向亦與其對應地變為與上述X方向及Y方向不同之方向。
又,壁部3位於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且具有:第1壁部31,其將第1面側Z1之第1外表面纖維層11與第2面側Z2之外表面纖維層2相連;及第2壁部32,其將第1面側Z1之第2外表面纖維層12與第2面側Z2之 外表面纖維層2相連。壁部3(第1壁部31及第2壁部32)係依照外表面纖維層1及2之相隔配置,而於不織布10之平面方向上相互隔開地配置有複數個。
構成壁部3之第1壁部31及第2壁部32係沿不織布10之俯視交叉之不同方向配置有複數個。具體而言,第1壁部31具備面,該面具有與第2面側Z2之外表面纖維層2之Y方向之邊一致之長度,且沿著第1面側Z1之第1外表面纖維層11之延伸方向。即,第1壁部31之面係沿Y方向而配置。另一方面,第2壁部32具備面,該面具有與第2面側Z2之外表面纖維層2之X方向之邊一致之長度,且沿著第1面側Z1之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之延伸方向。即,第2壁部32之面係沿X方向而配置。壁部3(第1壁部31及第2壁部32)之面所沿之方向與外表面纖維層1(第1外表面纖維層11及第2外表面纖維層12)之延伸方向一致。因此,於外表面纖維層1之延伸方向取與上述X方向及Y方向不同之方向之情形時,壁部3之面所沿之方向亦與其對應地成為與上述X方向及Y方向不同之方向。
其次,以下,一面參照圖9,一面對另一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對與藉由圖3~5所表示之上述實施形態之不織布10A相同之構成零件標註相同之符號。
圖9所示之不織布10(10B)係於上述不織布10A之第2面側Z2之整個面配置有被覆層70者。除被覆層70以外,與上述不織布10A相同。被覆層70位於可動層4之背面側4B之區域。該不織布10B係於正面10SA(可動層4之 正面側4S之區域)追隨肌膚面SK時,作為背面10SB(可動層4之背面側4B之區域)之被覆層70不滑動,而使正面10SA易於在沿正面10SA之方向上移動。
上述不織布10較佳為滿足以下之必要條件。
於不織布10內,單位面積重量不同,於可動層4之厚度方向(Z方向)上,較佳為於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中具有單位面積重量少於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之任一者或兩者之各者的區域。於該單位面積重量較少之部分中,纖維彼此之空間較寬,因此容易向沿正面10SA之方向移動。
關於不織布10之表觀厚度,就確保纖維間之可動空間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5mm以上,更佳為2mm以上,進而較佳為3mm以上。而且,表觀厚度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但於吸收性物品等商品形態中,就製成便攜性等優異之商品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mm以下,更佳為9mm以下,進而較佳為8mm以下。
[不織布之表觀厚度之測定方法]
將測定對象之不織布裁剪為10cm×10cm,而製作測定試樣。於無法取該大小之情形時,儘可能切取較大之面積,而製作測定試樣。使用雷射厚度計(OMR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高精度位移感測器ZS-LD80),測定50Pa之負荷時之厚度。測定三個部位,並將平均值設為表觀厚度。
[不織布之單位面積重量之測定方法]
與上述表觀厚度之測定方法同樣地製作測定試樣。使用天平,以g單位且至小數點後第二位地對測定試樣之質量進行測定,將使該測定值除以測定試樣之面積所得之值設為單位面積重量。
不織布之各部位之單位面積重量之測定方法係自測定對象之不織布切割出各部位,並以mm單位且精確至小數點後第一位地測定所切割出之寬度及長度。然後,切割出測定試樣直至合計變為50mm2以上為止,針對其合計變為50mm2以上之測定試樣之質量,使用精密天平以g單位且至小數點後第四位地進行測定,並將使該測定值除以測定試樣之面積所得之值設為單位面積重量。
不織布10較佳為構成之纖維具有芯鞘構造,且於不織布10內,該芯鞘構造之纖維之芯鞘比不同。而且,於可動層4之厚度方向上,較佳為於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中具有鞘比(芯鞘構造中鞘樹脂量之比例)少於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之任一者或兩者之各者的區域。芯鞘比係藉由纖維製作時之芯樹脂量與鞘樹脂量之質量比(質量%)而定義。於鞘比較小之部位,成為因纖維間之熔合樹脂量較少而熔合部分容易變形且易於移動之構造。
於纖維具有芯鞘構造之情形時,可於芯成分及鞘成分中使用不同之樹脂。其中,就使纖維彼此有效地熔合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包含低熔點成分及高熔點成分之複合纖維(例如鞘為低熔點成分且芯為高熔點成分之芯鞘型複合纖維)。作為鞘為低熔點成分且芯為高熔點成分之芯鞘型複合纖維之具體例,可列舉鞘為聚乙烯(PE)且芯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之芯鞘型複合纖維。
又,於芯鞘型複合纖維中,藉由使鞘之樹脂成分較芯之樹脂成分於玻璃轉移溫度較低之情形時(以下,稱為低玻璃轉移溫度樹脂)(例如,芯之樹脂成分為PET,鞘之樹脂成分為PE),減小低玻璃轉移溫度樹脂成分之質量比,能夠提高不織布之厚度之回復性。作為此種情況之要因,可認為如下般。已知低玻璃轉移溫度樹脂之鬆弛彈性模數較低。又,亦已知若鬆弛彈性模數較低,則對於變形難以回復。因此,可認為藉由儘可能減少低玻璃轉移溫度樹脂成分,能對不織布賦予更高之厚度回復性。
於該芯鞘型複合纖維之情形時,纖維總量中之低玻璃轉移溫度樹脂成分(PE等)之比率較佳為以質量比計小於纖維總量中之玻璃轉移溫度較高之樹脂成分(PET等)之比率。具體而言,纖維總量中之低玻璃轉移溫度樹脂成分之比率以質量比計,較佳為45質量%以下,更佳為40質量%以下。藉由減小低玻璃轉移溫度樹脂成分之比率,能提高不織布之厚度之回復性。又,就不織布之製造上之觀點而言,上述比率以質量比計,較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20質量%以上。
該情況根據圖10所示之圖表亦可知。於圖10中,表示改變芯之樹脂成分(PET)及鞘之樹脂成分(PE)之比率之情形時之不織布的壓縮1日後之回復率(測定方法係根據下述實施例中所示之「壓縮1日後之回復性」所示之方法)。再者,不織布係藉由包含圖12所示之步驟之熱風(air through)製造方法而製作。利用第1熱風W1之吹送處理係於溫度160℃、風速54m/s、及吹送時間6s條件下進行。利用第2熱風之吹送處理係於溫度160℃、風速6m/s、及吹送時間6s條件下進行。關於所製作之不織布之表觀厚度,「芯比(芯鞘構造中芯樹脂量之比例)30」者為6.0mm,「芯比50」者為6.9mm,「芯比70」者為6.6 mm,「芯比90」者為6.0mm。玻璃轉移溫度較低之PE即鞘之樹脂成分之比率越小(芯之樹脂成分之比率越大),則壓縮1日後之回復率越高。尤其是,若鞘之樹脂成分之比率變為未達50質量%(芯之樹脂成分之比率超過50質量%),則壓縮1日後之回復率變為70%以上,而較佳。
關於不織布10,不織布內之每單位面積之捲縮之纖維數不同。而且,於可動層4之厚度方向上,較佳為於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中具有捲縮之纖維數少於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之任一者或兩者之各者的區域。於該捲縮纖維較少之部位,不易發生纖維之相互纏繞,因此基本不會產生纖維交絡而阻礙移動之情況,而易於移動。具體而言,較佳為於可動層4之厚度方向之一部分具有捲縮之纖維數較少之區域。例如,較佳為於壁部3之高度方向之一部分區域中具有捲縮之纖維數較少之區域。
或者,亦可將壁部3之整體設為捲縮之纖維數較少之區域。
不織布10之構成纖維之纖維直徑不同,於可動層4之厚度方向上,較佳為於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中具有纖維直徑較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之任一者或兩者之各者更粗的區域。具體而言,較佳為於壁部3之高度方向之一部分區域中具有纖維直徑較粗之區域。於該纖維直徑較粗之區域中,纖維不密集,因此不易發生纖維之相互纏繞,不會產生纖維交絡而妨礙移動之情況,而易於移動。
不織布10之構成纖維之熱伸縮率不同,於可動層4之厚度方向上,較佳為於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中具有較正面側4S及背面側4B之區域 之任一者或兩者之各者更進行熱伸長之區域。例如,較佳為於可動層4之厚度方向上具有進行熱伸長之區域。該進行熱伸長之區域之凸部高度變高,且表觀厚度變厚,因此如下述式般,正面10SA之移動範圍變大。於將正面10SA之移動長度設為D,將表觀厚度設為t,將外角設為θ時,能獲得上述式(1)之關係。具體而言,較佳為於壁部3具有進行熱伸長之區域。
或者,亦可將壁部3之整體設為進行熱伸長之纖維區域。
進而,雖未圖示,但不織布10係外表面纖維層1、2及壁部3相互地至少一部分纖維彼此熔合而無接縫地一體化。不織布10係藉由壁部3將第1面側Z1之外表面纖維層1與第2面側Z2之外表面纖維層2連結並支承而成為蓬鬆且具有厚度者。不織布10之厚度並非指外表面纖維層1、2或壁部3之局部之厚度,而是指不織布整體之被賦形之形狀之表觀厚度。
再者,於不織布10中,外表面纖維層1、2、壁部3及除連接部分以外之各部位中亦於至少一部分纖維彼此之交點熔合。又,於不織布10中,亦可存在不熔合之交點。又,不織布10亦可包含除熱塑性纖維以外之纖維,且亦可包含熱塑性纖維於與其以外之纖維之交點熔合之情形。
本發明之不織布只要如上述般具有正面於沿正面之方向上移動5mm以上之可動域,則並不限於上述形狀者,可取各種形狀。
除了上述所說明以外,例如,關於在正面或背面具有不具有凹凸之平坦面之不織布,亦可藉由具備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而製成具有5mm以上之可動域之本發明之不織布。可動層4之內部側4M之區域較佳為滿足上述熔合點數、纖維條數、纖維配向度、單位面積重量、芯鞘比、 捲縮數、纖維直徑、熱伸長區域等條件。又,關於日本專利特開2012-136791號公報之圖1所示之構成之不織布及日本專利特開2016-79529號公報之圖1所示之構成之不織布,亦可進行如下等而製成本發明之不織布,即,恰當地設定上述熔合點數等各條件、及壁部之外角等。
其次,以下,參照圖11,對作為將本發明之不織布用作正面片材之吸收性物品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而應用於尿布200之本體204之例進行說明。該圖所示之尿布係片型嬰幼兒用拋棄式尿布,且以將展開為平面之狀態之尿布稍微彎曲而自內側(肌膚抵接面側)觀察時之狀態表示。
如圖11所示,用於本發明之尿布200之吸收性本體204具有以下之基本構成。即,具有:液體透過性正面片材201,其配置於肌膚抵接面側;液體難透過性背面片材202,其配置於非肌膚抵接面側;及吸收體203,其介置於正面片材201與背面片材202之間,且具有液體保持性。
正面片材201應用上述實施形態之不織布10。正面片材201係將圖3所示之不織布10A以其第1面側Z1朝向肌膚抵接面側之方式配置者。背面片材202具有於展開狀態下其兩側緣於長度方向中央部C向內側內縮之形狀,可為包含1片片材者,亦可為包含複數片片材者。於本例中,配置有側部片材205所形成之防側漏褶皺206。再者,於圖11中,未嚴格地圖示各構件之配置關係或交界,只要設為此種尿布之通常之形態則其構造並無特別限定。
上述尿布200表示片型者,且於背側R之翼部設置有黏扣帶207。將黏扣帶207貼附於設置於腹側F之翼部之帶貼附部(未圖示),而將尿布穿著固定。此時,將尿布中央部C平緩地朝內側彎折,以吸收體203沿自臀部至下腹部之方式穿著。藉由將不織布10用作正面片材1,而不織布表面相對於肌膚面之移動之追隨性變得良好,進而肌膚觸感鬆軟,能表現柔軟之良好質感。
吸收性本體204之形狀係具有於穿著時經由穿著者之胯下部分自下腹部側向臀部側配置之長度方向及與其正交之寬度方向的縱長形狀。於本說明書中,於吸收性本體204之俯視下,將相對較長之方向稱為長度方向,將與該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稱為寬度方向。上述長度方向代表性為於穿著狀態下與人體之前後方向一致。
正面片材201包含上述本發明之不織布10,且較佳為親水性不織布。作為親水性不織布,可較佳地使用其纖維為聚丙烯與聚乙烯之複合纖維、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與聚乙烯之複合纖維等,且實施有親水化處理之纖維。
上述背面片材202及吸收體203可使用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3-147784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4-005565號公報等中所記載者。
作為尿布200之正面片材201,本發明之不織布10係可動層4能夠於沿正面之方向上可動5mm以上,故而易於追隨穿著者之臀部之移動。因此,能夠抑制正面片材201對肌膚面之擦傷,而成為對肌膚面溫和之正面 片材。又,使正面片材201始終對準於排泄點,從而成為能抑制洩漏之優異者。進而,由於能夠使正面片材始終存在於所期望之位置,故而亦能夠將正面片材設為小於先前之面積。
本發明之不織布可用於各種用途。例如,可較佳地用作成人用或嬰幼兒用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衛生護墊、吸尿墊等吸收性物品之正面片材。進而,亦可用作介置於衛生用品或尿布等之正面片材與吸收體之間之次層、吸收體之被覆片材(包芯片材)等。進而,可用作清掃用擦拭片。
其次,參照圖12,於以下對本實施形態之不織布10之製造方法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之不織布10之製造方法中,使用用以將不織布化之前之纖維網110賦形之支持體公材120及支持體母材130。如圖12(A)所示,於支持體公材120之上載置纖維網110,並自纖維網110之上利用支持材母材130抑制而將其夾住從而進行賦形。
支持體公材120係對應於不織布10之要賦形為包圍空間之4個壁部3及第2面側Z2之外表面纖維層2(參照圖3等)的位置,而具有複數個突起121。突起121、121間被設為與要賦形為第1面側Z1之外表面纖維層1之位置對應之凹部122。藉此,支持體公材120具有凹凸形狀,突起121與凹部122於俯視不同之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凹部122之底部123成為供熱風穿過之構造,例如配置有複數個孔(未圖示)。
支持體母材130具有與支持體公材120之凹部122對應之格子狀之突起131。突起131、131間被設為與支持體公材120之突起121對應之凹部132。藉此,支持體母材130具有凹凸形狀,且突起131與凹部132於俯視不同之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凹部132之底部133成為供熱風穿過之構造,例如配置有多個孔。突起131、131間之距離被設為較支持體公材120之突起121之寬度更寬。該距離係以如下方式適當設定,即,能夠利用支持體公材120之突起121及支持體母材130之突起131將纖維網110夾住,而將纖維於厚度方向上配向之壁部3較佳地賦形。
又,支持體母材130中之突起131之配置並不限於上述格子狀,亦可具有其他圖案。例如,雖未圖示,但支持體母材130亦可為具有對應於支持體公材120之支持體凹部122且俯視時於一方向上連續之突起131者。於該情形時,突起131、131間被設為對應於支持體公材120之突起121且於上述一方向上連續之支持體凹部132。藉此,支持體母材130具有凹凸形狀,且突起131與支持體凹部132於與上述一方向正交之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具體而言,可列舉將環狀之圓盤於旋轉軸向上複數個等間隔地相連而成之鼓形狀者等。於該情形時,與支持體母材130為將突起131配置為格子狀者之情形時相比,圖3所示之於X方向上延伸之凸部82之高度形成為較低。
首先,於本實施形態中,將熔合之前之纖維網110以成為特定厚度之方式自梳棉機(未圖示)供給至將纖維網賦形之裝置。
繼而,如圖12(A)所示,於支持體公材120上,配置包含熱塑性纖維之纖維網110,自纖維網110上,將支持體公材120之突起121插入至支持體母材130之支持體凹部132。又,將支持體母材130之突起131插入至支持體公材120之支持體凹部122。藉此,纖維於厚度方向及平面方向上配向。
於該狀態下,如圖12(B)所示般,自支持體母材130之側對纖維網110吹送第1熱風W1。藉此,纖維網110被熔合至能夠保持不織布10之凹凸形狀之程度。
於突起121之頂部與凹部132之底部之間,第1熱風W1之穿過被抑制,而纖維於平面方向上被熔合。藉此,相當於第2面側Z2之外表面纖維層2之纖維層被賦形。又,於凹部122之底部與突起部131之頂部之間,纖維於平面方向上配向。由於突起部131阻礙熱風,故而形成之纖維層中熔合較少,能實現平滑之纖維層。藉此,相當於第1面側Z1之外表面纖維層1之纖維層被賦形。此時,於厚度方向上配向之壁部3之形狀得以保持。
再者,圖式箭頭係模式性地表示第1熱風W1之流動。
第1熱風W1之溫度較佳為被設定為能夠使熱塑性纖維保持為縱配向形狀之溫度。若考慮用於此種製品之通常之纖維材料,則較佳為相對於構成纖維網110之熱塑性纖維之熔點高出0℃以上且70℃以下。
關於第1熱風W1之風速,就有效地熔合之觀點而言,較佳為2m/s以上。
以此方式,實施使纖維網110保持為凹凸形狀之暫時熔合。
其次,將支持體母材130卸除。然後,如圖12(C)所示般,吹送溫度為能夠使被賦形為凹凸形狀之纖維網110之各纖維適度地熔合之第2熱風W2,而使纖維彼此進一步熔合。於該情形時,亦與第1熱風W1同樣地,較佳為對纖維網110,自不織布10中之第2面側Z2吹送第2熱風W2。關於第2熱風W2之溫度,若考慮用於此種製品之通常之纖維材料,則較佳為相對於構成纖維網110之熱塑性纖維之熔點高出0℃以上且70℃以下。
第2熱風W2之風速亦取決於支持體公材120之突起121之高度,較佳為3m/s以上。藉此,能夠使向纖維之熱傳遞變得充分而使纖維彼此熔合,使凹凸形狀之固定變得充分。
作為熱塑性纖維,可無特別限制地採用通常被用作不織布之素材者,作為包含單一之樹脂成分之纖維、或複合纖維,例如存在芯鞘型、並列型等。
如以上所說明般,製作不織布10。
關於所獲得之不織布10,由於第2面側Z2係被吹送第1熱風W1及第2熱風W2之側,故而第2面側Z2之外表面纖維層2之纖維彼此之熔合點變多。如此,於不織布10之厚度方向上熔合點數產生差異,因此不織布之正面易於沿正面之方向上移動。與於支持體公材120之凹部122之底部被賦形之第1面側Z1之外表面纖維層1相比,隨著朝向於支持體公材120之突起121之頂部被賦形之第2面側Z2之外表面纖維層2,而纖維量變少。因此,不織布之正面易於沿正面之方向上移動。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本發明進而揭示以下之不織布及吸收性物品。
<1>
一種不織布,其具有具備不織布之正面及背面之可動層,且該可動層具有上述正面及背面之一面相對於另一面於沿該一面之方向上能夠移動5mm以上之可動域。
<2>
如<1>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於沿上述正面之方向上移動之範圍為5mm以上且10mm以下,較佳為6mm以上,更佳為7mm以上,又,較佳為9mm以下,更佳為8mm以下。
<3>
如<1>或<2>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移動範圍可基於下述[不織布之正面移動之範圍之測定方法]而測定。
[不織布之正面移動之範圍之測定方法]
(i)測定試樣之製作:
作為測定試樣,準備大小為50mm×50mm之不織布試樣。於背面側襯紙之整個面塗佈接著劑而形成接著層,將不織布試樣之背面接著而固定於接著層。又,於正面側襯紙之整個面塗佈接著劑而形成接著層,將不織布試樣之正面接著而固定於接著層。
(ii)移動範圍之測定:
其次,使用固定具將背面側襯紙固定於測定用基座上。將用以對不織布試樣之正面朝沿該正面之方向之一方向施加拉伸力之線的一端安裝於正面側襯紙。使上述線之另一端經由旋動自如之滑輪而朝鉛垂下方垂下。 於測定時,於上述線之另一端以懸掛之方式安裝50g之砝碼。因此,於在上述線之另一端安裝有砝碼時,藉由該砝碼之重量,上述線將正面側襯紙朝沿不織布試樣之正面之方向拉伸。
測定係首先設為不安裝上述砝碼之狀態,測定不織布試樣之初始位置而獲得測定值M1。其後,安裝上述砝碼,藉由平穩地放開該砝碼,利用該砝碼將不織布試樣之正面朝沿該正面之方向(滑輪方向)拉伸。
於放開上述砝碼且不織布試樣之正面之移動停止之後,測定不織布試樣之停止位置,獲得測定值M2。然後,求出測定值M2與測定值M1之差,算出不織布試樣之正面可動之量,並將該量設為不織布之正面移動之範圍。
<4>
如<1>至<3>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中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係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少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
<5>
如<1>至<4>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係指由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與上述可動層之背面側所夾著之區域。
<6>
如<1>至<5>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上述不織布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自該不織布之基準面突起之凸部,且上述凸部之壁部相對於上述基準面之外角為110°以下。
<7>
如<6>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基準面係將上述不織布展開並放置於平 面上之情形時之平面。
<8>
如<6>或<7>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外角為60°以上且110°以下,較佳為70°以上,更佳為8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90°以下。
<9>
如<6>至<8>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構成上述凸部之壁部之外角具有外角θ1及外角θ2,該外角θ1係沿上述不織布之一方向,於凹凸部之凹部中央處之縱剖面中,通過上述壁部之上端部及下端部之直線與基準面所形成之角,該外角θ2係沿與上述一方向正交之方向,於凹凸部之凹部中央處之與上述縱剖面正交之縱剖面中,通過上述壁部之上端部及下端部之直線與基準面所形成之角,且該外角θ1、θ2均為110°以下。
<10>
如<8>或<9>之不織布,其中自上述壁部之一方向測定之上述外角θ1、與自與該一方向正交之方向測定之上述外角θ2為相同程度。
<11>
如<10>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外角θ1與上述外角θ2為相同程度係指兩者之角度之差為0°以上且10°以下,較佳為8°以下,更佳為6°以下,進而較佳為4°以下。
<12>
如<10>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外角θ1與上述外角θ2為相同程度係指兩者之角度之差為0°以上且4°以下。
<13>
如<1>至<12>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上述不織布由1片不織布構成。
<14>
如<13>之不織布,其中上述1片不織布係指不具有熔化為膜狀之纖維者。
<15>
如<1>至<14>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為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的40%以上且80%以下。
<16>
如<1>至<15>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為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的40%以上且80%以下,較佳為45%以上,更佳為50%以上,又,較佳為75%以下,更佳為70%以下。
<17>
如<16>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為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及背面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的40%以上且80%以下,較佳為45%以上,更佳為50%以上,又,較佳為75%以下,更佳為70%以下。
<18>
如<1>至<17>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為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的30%以 上且70%以下。
<19>
如<1>至<18>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為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的30%以上且70%以下,較佳為35%以上,更佳為40%以上,又,較佳為65%以下,更佳為60%以下。
<20>
如<19>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為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及背面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的30%以上且70%以下,較佳為35%以上,更佳為40%以上,又,較佳為65%以下,更佳為60%以下。
<21>
如<1>至<20>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纖維配向度相對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中之纖維配向度為1.1倍以上且1.4倍以下。
<22>
如<1>至<21>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纖維配向度相對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中之纖維配向度為1.1倍以上且1.4倍以下,較佳為1.15倍以上,更佳為1.2倍以上,又,較佳為1.35倍以下,更佳為1.3倍以下。
<23>
如<22>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纖維配向度相對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及背面側之區域中之纖維配向度為1.1倍以上且1.4倍以下,較佳為1.15倍以上,更佳為1.2倍以上,又,較佳為1.35倍以下,更佳為1.3倍以下。
<24>
如<1>至<23>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於上述不織布內,單位面積重量不同,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具有上述單位面積重量少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的區域。
<25>
如<1>至<24>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構成上述不織布之纖維具有芯鞘構造,於上述不織布內,該芯鞘構造之纖維之芯鞘比不同,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具有鞘比小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的區域。
<26>
如<1>至<25>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於上述不織布內,該不織布之每單位面積之捲縮之纖維數不同,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具有捲縮之纖維少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的區域。
<27>
如<1>至<26>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於上述不織布內,該不織布之纖維直徑不同,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具有纖維直徑較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更粗之區域。
<28>
如<1>至<27>中任一項之不織布,其中於上述不織布內,該不織 布之構成纖維之熱伸縮率不同,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具有較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更進行熱伸長之區域。
<29>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如<1>至<28>中任一項之不織布。
<30>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將如<1>至<28>中任一項之不織布用作正面片材。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進而詳細地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非藉此而限定地進行解釋。再者,於本實施例中,「%」只要未作特別說明則為質量基準。
(實施例1)
使用纖度1.2dtex之芯鞘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芯):聚乙烯(PE)(鞘)=5:5(質量比))熱塑性纖維,藉由包含圖12所示之製造步驟之熱風製造方法,製作圖3所示之不織布。將其作為實施例1之不織布試樣。利用第1熱風W1之吹送處理係以溫度160℃、風速54m/s、吹送時間6s之條件進行。利用第2熱風之吹送處理係以溫度160℃、風速6m/s、吹送時間6s之條件進行。
(實施例2)
除了將單位面積重量設為如表1般以外,按照與實施例1相同之製造方法,製作實施例2之不織布試樣。
(實施例3)
除了將纖度設為如表1般以外,按照與實施例1相同之製造方法,製作實施例3之不織布試樣。
(實施例4)
除了使用纖度3.2dtex之芯鞘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芯):聚乙烯(PE)(鞘)=7:3(質量比))熱塑性纖維以外,按照與實施例1相同之製造方法,製作實施例4之不織布試樣。
(實施例5~7)
關於圖12所示之支持體母材130,並非將突起131配置成格子狀,而是將突起131設為於旋轉軸向上將複數個環狀之圓盤等間隔地相連而成之鼓形狀者,除此以外,按照與實施例1~3相同之製造方法,製作實施例5~7之不織布試樣。
(比較例1)
將藉由日本專利特開2012-136791號公報中記載之不織布之製造方法所製造之不織布作為比較例1之不織布試樣。
(比較例2)
藉由熱風製造方法,製作厚度為固定之平坦之不織布,作為比較例2之不織布試樣。
(比較例3)
將藉由日本專利特開2016-79529號公報中記載之發明之不織布之製造方法之齒槽延伸加工所製造之波紋狀之不織布作為比較例3之不織布試樣。
針對上述實施例、比較例,基於上述[不織布10之正面10SA移動之範圍之測定方法]而測定「可動量」,並基於上述[外角θ之測定方法]而測定「壁部外角」。又,針對上述實施例、比較例,基於[熔合點數之測定方法]、[纖維條數之測定方法]、[纖維配向度之測定方法]及[不織布之表觀厚度之測定方法]而測定各值,並基於[不織布之單位面積重量之測定方法]而測定「凸部頂部之單位面積重量」。
進而,針對上述實施例,如下所述般,亦進行「壓縮1日後之回復性」之試驗。
即,將不織布與厚度0.7mm之墊片(washer)一起利用兩片壓克力板夾住,並自其上載置砝碼(20kg)而施加負荷,將不織布壓縮至厚度0.7mm。於該狀態下放置1日後,將砝碼及壓克力板自不織布卸除,於10分鐘後測定不織布之表觀厚度。根據該測定值、及事先測定之壓縮前之不織布之表觀厚度,求出不織布之厚度之回復率,而評估不織布之壓縮1日後之回復性。
Figure 107124566-A0305-02-0044-1
於表1中,「Y」表示由1片不織布構成,「N」表示將不織布貼合而成者。
根據表1,能獲得如下所述之結果。實施例1~7之不織布與比較例1~3之不織布之任一者相比,可動量為5mm以上且長度大幅度較長。因此,實施例1~7之不織布具備相對於肌膚面之移動優異之追隨性。又,已知實施例1~7之不織布係藉由上述追隨性,而能夠抑制因肌膚面之移動而產生之不織布對於肌膚面之擦傷。又,實施例1~7之不織布與比較例1~3之不織布相比,纖維條數及熔合點數之任一者均為厚度中心(可動層之內部側)少於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因此,實施例1~7之不織布之可動層之內部側之纖維變得更易於移動,且與比較例1~3之不織布相比,可動層變得易於移動。進而,實施例1~7之不織布與比較例1~3之不織布相比,於厚度中心(可動層之內部側),具有高於正面側或背面側之纖維配向度,因此正面側或背面側易於移動。因此,實施例1~7之不織布與比較例1~3之不織布相比,可動層移動之範圍變得更寬,因此更能發揮對於上述肌膚面之效果。
進而,於實施例1~7之中,已知使用減小了作為鞘樹脂之PE(玻璃轉移成分之溫度低於作為芯樹脂之PET)之質量比之芯鞘型複合纖維的實施例4之壓縮1日後之回復性優異,且即便於在包裝等中將不織布壓扁後,厚度之回復性亦較高。
已對本發明與其實施形態及實施例一併進行了說明,但只要本發明者未作特別指定,則於說明之任何細節中均不對本發明進行限定,且認為 可於不違反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示之發明之精神及範圍的情況下廣泛地進行解釋。
本案係主張基於2017年8月31日於日本提出專利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願2017-168003之優先權,其等係以參照之形式將其內容作為本說明書之記載之一部分而引入於此。

Claims (15)

  1. 一種不織布,其具有具備不織布之正面及背面之可動層,且該可動層具有上述正面及背面之一面相對於另一面於沿該一面之方向上能夠移動5mm以上之可動域。
  2. 如請求項1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於沿上述正面之方向上移動之範圍為5mm以上且10mm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中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係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少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
  4.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上述不織布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自該不織布之基準面突起之凸部,且上述凸部之壁部相對於上述基準面之外角為110°以下。
  5.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上述不織布由1片不織布構成。
  6.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為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之條數的40%以上且80%以下。
  7.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為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中之每單位面積之構成纖維彼此之熔合點之個數的30%以上且70%以下。
  8.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之纖維配向度相對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中之纖維配向度為1.1倍以上且1.4倍以下。
  9.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於上述不織布內,單位面積重量不同,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具有上述單位面積重量少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的區域。
  10.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構成上述不織布之纖維具有芯鞘構造,於上述不織布內,該芯鞘構造之纖維之芯鞘比不同,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具有鞘比小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的區域。
  11.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於上述不織布內,該不織布之每單位面積之捲縮之纖維數不同,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具有捲縮之纖維少於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的區域。
  12.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於上述不織布內,該不織布之纖維直 徑不同,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具有纖維直徑較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更粗之區域。
  13. 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其中於上述不織布內,該不織布之構成纖維之熱伸縮率不同,於上述可動層之內部側之區域中具有較上述可動層之正面側或背面側之區域更進行熱伸長之區域。
  14.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
  15.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將如請求項1或2之不織布用作正面片材。
TW107124566A 2017-08-31 2018-07-17 不織布及吸收性物品 TWI7660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8003 2017-08-31
JP2017168003 2017-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863A TW201912863A (zh) 2019-04-01
TWI766071B true TWI766071B (zh) 2022-06-01

Family

ID=65526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4566A TWI766071B (zh) 2017-08-31 2018-07-17 不織布及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54501A1 (zh)
JP (1) JP6561183B2 (zh)
KR (1) KR102119370B1 (zh)
CN (1) CN110832129B (zh)
DE (1) DE112018002957T5 (zh)
GB (1) GB2582405B (zh)
RU (1) RU2721351C1 (zh)
TW (1) TWI766071B (zh)
WO (1) WO20190442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523556A (ja) 2015-07-31 2018-08-23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成形された不織布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のパッケージ
EP3329044B1 (en) 2015-07-31 2020-09-09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Forming belt for shaped nonwoven
US10858768B2 (en) 2015-07-31 2020-12-0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haped nonwoven
PL3239378T3 (pl) 2016-04-29 2019-07-31 Reifenhäuser GmbH & Co. KG Maschinenfabrik Urządzenie i sposób do wytwarzania włóknin z włókien ciągłych
US10888471B2 (en) 2016-12-15 2021-01-1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haped nonwoven
CN110248628A (zh) 2017-01-31 2019-09-17 宝洁公司 成型的非织造织物和包括所述织物的制品
DE112018000615T5 (de) 2017-01-31 2019-12-1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Geformtes Vlies
JP7477295B2 (ja) 2017-01-31 2024-05-01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成形不織布
WO2019005906A1 (en) 2017-06-30 2019-01-0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NON-WOVEN FABRIC
WO2019005910A1 (en) 2017-06-30 2019-01-0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ON-WOVEN FABRIC
US11547613B2 (en) 2017-12-05 2023-01-1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tretch laminate with beamed elastics and formed nonwoven layer
EP3806798B1 (en) 2018-06-12 2024-01-1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Nonwoven fabrics and absorbent articles having shaped, soft and textured nonwoven fabrics
CN112243370A (zh) 2018-06-19 2021-01-19 宝洁公司 具有功能成形的顶片的吸收制品及制造方法
US20220187734A1 (en) 2019-03-11 2022-06-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112020001304T5 (de) 2019-03-18 2021-12-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Geformte vliese mit hoher visueller auflösung
US11819393B2 (en) 2019-06-19 2023-11-2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function-formed top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27888A (en) * 2002-12-20 2004-12-16 Procter & Gamble Tufted fibrous web
US20170226672A1 (en) * 2014-06-26 2017-08-10 Unicharm Corporation Non-woven fabr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6658B2 (ja) * 1992-08-26 1999-10-25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JPH06136654A (ja) * 1992-10-23 1994-05-17 New Oji Paper Co Ltd 積層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U3494800A (en) * 1999-10-22 2001-05-08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The Nonwoven composite laminate employing nonwoven formed by component fibers of ethylene-propylene random copolymer
DE10010867A1 (de) * 2000-03-06 2001-09-20 Roekona Textilwerk Gmbh Textiles Gleitmaterial
US6679869B1 (en) * 2000-08-16 2004-01-2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n elastic outer cover
JP3875007B2 (ja) * 2000-09-01 2007-01-3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連続フィラメントを有する表面層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90703B2 (ja) * 2001-04-20 2008-05-2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0564641C (zh) * 2002-12-20 2009-12-02 宝洁公司 簇状的层压纤维网
JP4058073B2 (ja) * 2002-12-20 2008-03-05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布状のパーソナルケア用品
CA2624808A1 (en) 2005-10-03 2007-04-12 Fibervisions Delaware Corporation Nonwoven fabric, articles including nonwoven fabrics, and methods of making nonwoven fabrics
JP2007175376A (ja) * 2005-12-28 2007-07-12 Creative Kamiya Kk 液体吸収製品
JP5729948B2 (ja) * 2010-08-31 2015-06-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不織布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吸収性物品
JP5674454B2 (ja) 2010-12-24 2015-02-25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5858776B2 (ja) * 2011-12-27 2016-02-10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
JP5999754B2 (ja) * 2012-02-28 2016-09-2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状素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並びに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状素材の製造方法
JP6209331B2 (ja) * 2012-12-03 2017-10-04 花王株式会社 凹凸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不織布
JP6190260B2 (ja) * 2013-12-09 2017-08-30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2016079529A (ja) 2014-10-17 2016-05-16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
WO2016104768A1 (ja) * 2014-12-26 2016-06-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の、賦形された不織布を製造する方法
JP6074470B2 (ja) * 2015-08-25 2017-02-0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状素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KR102566980B1 (ko) * 2016-07-29 2023-08-11 유니 참 코포레이션 흡수성 물품의 액 투과성 시트용의 적층 부직포, 및 상기 적층 부직포의, 흡수성 물품의 액 투과성 시트로의 사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27888A (en) * 2002-12-20 2004-12-16 Procter & Gamble Tufted fibrous web
US20170226672A1 (en) * 2014-06-26 2017-08-10 Unicharm Corporation Non-woven fabr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44220A1 (ja) 2019-03-07
CN110832129B (zh) 2022-03-22
GB2582405B (en) 2021-03-31
JP2019044321A (ja) 2019-03-22
RU2721351C1 (ru) 2020-05-19
KR102119370B1 (ko) 2020-06-05
JP6561183B2 (ja) 2019-08-14
US20200054501A1 (en) 2020-02-20
CN110832129A (zh) 2020-02-21
GB201917297D0 (en) 2020-01-08
TW201912863A (zh) 2019-04-01
GB2582405A (en) 2020-09-23
DE112018002957T5 (de) 2020-04-02
KR20190121860A (ko) 2019-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6071B (zh) 不織布及吸收性物品
JP2007070790A (ja)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96735B (zh) 不織布及吸收性物品
JP5386341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TWI766070B (zh) 不織布及吸收性物品
TWI625117B (zh) Three-dimensional sheet and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the same
TWI713628B (zh) 吸收性物品
JP5775802B2 (ja) 不織布
JP2011135985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338850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211033B2 (ja)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6080323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594936B2 (ja) 不織布
US9463606B2 (en) Composite stretchable member
JP5203349B2 (ja) 不織布
JP5211032B2 (ja) 立体賦形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6580435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432823B2 (ja) 不織布
TWI707668B (zh) 吸收性物品用不織布及吸收性物品
JP2011250966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TW202135757A (zh) 吸收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