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500B - 針板及具備該針板的縫紉機 - Google Patents

針板及具備該針板的縫紉機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4500B
TWI764500B TW110100973A TW110100973A TWI764500B TW I764500 B TWI764500 B TW I764500B TW 110100973 A TW110100973 A TW 110100973A TW 110100973 A TW110100973 A TW 110100973A TW I764500 B TWI764500 B TW I7645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needle plate
cutting
knife
c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0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0876A (zh
Inventor
蒲原由美子
番場善孝
真船潤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0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0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4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450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3/00Casings
    • D05B73/04Lower casings
    • D05B73/12Slides; Needle plat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4Cut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使切斷部的加工良好。在針板(40)中,針板孔(44)構成為包括:孔側切斷邊(44A),其與刀部(34)一起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以及避讓邊(44B),其用於使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避讓。具體地說,針板孔(44)具有:孔側切斷邊(44A),其與刀部(34)的刀側切斷邊(34A)一起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剪切;以及避讓邊(44B),其與被插入的刀部(34)之間形成間隙(G1)。由此,在切斷加工的前期,能夠通過孔側切斷邊(44A)和刀側切斷邊(34A)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另外,在切斷加工的後期,使被刀部(34)壓入針板孔(44)內的切斷部(52)向避讓邊(44B)側避讓,能夠將刀部(34)及切斷部(52)配置在針板孔(44)內。因此,能夠使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的加工良好。

Description

針板及具備該針板的縫紉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針板及具備該針板的縫紉機。
在下述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縫紉機,該縫紉機對切割對象物(布)進行切割(切斷),能夠在切割對象物上形成圖案等。具體地說,在針棒的下端部設有切斷針旋轉裝置,切斷針旋轉裝置的切斷針(雕繡刀)與針棒配置在同軸上,並且能夠繞針棒的軸旋轉。另外,在切斷針旋轉裝置的下側設有針板,在針板形成有針板孔。而且,切斷針與針棒一起下降,切斷針的刀部插入針板孔內,從而通過刀部及針板孔對切割對象物進行切割。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195491號公報
有鑑於此,吾等發明人乃潛心進一步研究,並著手進行研發及改良,期以一較佳發明以解決上述問題,且在經過不斷試驗及修改後而有本發明之問世。
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縫紉機中,在以下所示的方面存在改善的餘地。即,在上述縫紉機中,由於切斷針繞針棒的軸旋轉,因此切斷針的朝向根據切斷針的旋轉位置而發生變化。而且,在上述專利文獻1中,雖然沒有特別提及針板孔的形狀,但為了對應切斷針的朝向的變化,通常針板孔的形狀形成為圓形。因此,在對切割對象物進行切割時,切割對象物被撕裂,存在切斷部的被切斷的面形成為粗糙的面的情況。由此,在上述縫紉機中,在使切斷部的加工良好這一方面存在改善的餘地。
本發明考慮到上述事實,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使切斷部的加工良好的縫紉機。
本發明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縫紉機的針板,具備:針板主體,其設置於上下運動的針棒的下側;以及針板孔,其形成於所述針板主體,供安裝於所述針棒的下端部的雕繡刀的刀部插入,所述針板孔構成為包括:孔側切斷邊,其與所述刀部一起對切割對象物進行切斷;以及避讓邊,其使切斷後的所述切割對象物避讓。
本發明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針板,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刀部插入到所述針板孔的內部時,由所述雕繡刀和所述避讓邊形成所述切割對象物能夠通過的間隙。
本發明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針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刀部具有與所述孔側切斷邊一起對所述切割對象物進行切斷的刀側切斷 邊,所述刀側切斷邊從所述針棒的軸向觀察形成為直線狀,所述孔側切斷邊為與所述刀側切斷邊對應的直線形狀,所述避讓邊為曲線形狀。
本發明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針板,所述刀部具有與所述孔側切斷邊一起對所述切割對象物進行切斷的刀側切斷邊,所述針板孔形成為多邊形,該多邊形由與所述刀側切斷邊為相同形狀的多個邊構成,所述孔側切斷邊由所述針板孔的一邊構成,所述避讓邊由所述針板孔的其他多個邊構成。
本發明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縫紉機,其特徵在於,具備上述結構的針板。
根據上述結構的針板及縫紉機,能夠使切斷部的加工良好。
〔本發明〕
10:縫紉機
100:縫紉機
110:雕繡機構
12:縫紉機主體
12A:腳柱部
12B:臂部
12C:底座部
120:旋轉機構
122:基座
122A:基座板
122B:基座固定軸
122B:連結柱
122D:嵌合部
122E:鎖定孔
124:旋轉體
124A:連結凹部
124B:收容凹部
124C:固定孔
126:托架
126A:上壁
126B:前壁
126C:下壁
126D:嵌合孔
130:鎖定機構
132:鎖定銷
132A:卡合部
134:施力彈簧
14:針棒
140:按壓件
142:按壓板部
16:針棒固定部
18:壓杆
20:刺繡框驅動裝置
20A:驅動臂
20B:滑架
22:刺繡框
22A:刺繡框固定部
30:雕繡刀
32:刀側固定部
34:刀部
34A:刀側切斷邊
34B:刀側彎曲邊
34C:傾斜面
40:針板
42:針板主體
44:針板孔
44A:孔側切斷邊
44B:避讓邊
45A:第一孔邊(針板孔的一邊)
45B:第二孔邊(針板孔的一邊)
45C:第三孔邊(針板孔的一邊)
45D:第四孔邊(針板孔的一邊)
45E:第五孔邊(針板孔的一邊)
45F:第六孔邊(針板孔的一邊)
45G:第七孔邊(針板孔的一邊)
45H:第八孔邊(針板孔的一邊)
50:切割對象物
52:切斷部
54:切斷面
G1:間隙
G2:間隙
S1:固定螺釘
S2:固定螺釘
[圖1]是表示應用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針板的縫紉機的從左斜前方觀察的立體圖;[圖2]是放大表示圖1所示的雕繡刀的刀部及針板孔的立體圖;[圖3(A)]是示意性地表示通過圖2所示的雕繡刀對切割對象物進行切斷前的狀態的從前側觀察的剖視圖;[圖3(B)]是示意性地表示雕繡刀從圖3(A)的狀態下降而切斷切割對象物後的狀態的剖視圖;[圖4]是表示應用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針板的縫紉機的主要部分的從左斜前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5]是分解圖4所示的雕繡機構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放大表示圖4所示的雕繡刀的刀部及針板孔的立體圖。
關於吾等發明人之技術手段,茲舉數種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於下文進行詳細說明,俾供 鈞上深入瞭解並認同本發明。
(第一實施方式)
下面,使用圖1~圖3,對應用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針板40的縫紉機10進行說明。此外,在附圖中適當示出的箭頭UP、箭頭FR及箭頭RH分別表示縫紉機10的上側、前側及右側(寬度方向一側)。下面,在使用上下、前後左右的方向進行說明的情況下,表示縫紉機10的上下、前後、左右。
(關於縫紉機10的整體)
如圖1所示,縫紉機10具有縫紉機主體12,縫紉機主體12在從前側觀察正面時形成為向左側開放的大致U字形狀。具體地說,縫紉機主體12構成為包括:腳柱部12A,其構成縫紉機主體12的右端部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臂部12B,其從腳柱部12A的上端部向左側伸出;以及底座部12C,其從腳柱部12A的下端部向左側伸出。
另外,在臂部12B的左端部設有針棒14。針棒14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大致圓柱狀,並在臂部12B的內部支承於縫紉機主體12。針棒14的下端部從臂部12B向下側突出,在針棒14的下端部設有用於固定後述的雕繡刀30的針棒固定部16。在針棒固定部16形成有固定孔(省略圖示),該固定孔向下側開放且形成為截面大致D字形狀。另外,針棒14與針棒驅動機構(省略圖示)連結,在縫紉機10工作時,通過針棒驅動機構使針棒14沿上下方向往復移動。
另外,縫紉機10構成為能夠對布等切割對象物50(參照圖3)進行切割(切斷)的縫紉機。具體地說,縫紉機10具有在切割時使用的刺繡框驅動裝置20、刺繡框22、雕繡刀30以及針板40。下面,對在切割時使用的縫紉機10的各結構進行說明。
(關於刺繡框驅動裝置20)
刺繡框驅動裝置20可裝卸地安裝於縫紉機主體12的底座部12C。刺繡框驅動裝置20構成為包括驅動臂20A和滑架20B。驅動臂20A形成為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大致長方體,構成為能夠在底座部12C的上側沿左右方向移動。滑架20B以能夠沿前後方向移動的方式設置於驅動臂20A。而且,通過刺繡框驅動裝置20的驅動部(省略圖示)使驅動臂20A及滑架20B移動。
(關於刺繡框22)
刺繡框22形成為大致矩形框狀。在刺繡框22的右側的外周部形成有向右側突出的刺繡框固定部22A,刺繡框固定部22A固定於刺繡框驅動裝置20的滑架20B。由此,通過刺繡框驅動裝置20進行驅動,使刺繡框22在針棒14的下側沿前後及左右移動。另外,刺繡框22由兩個部件構成,通過刺繡框22上下夾住切割對象物50。由此,切割對象物50構成為能夠與刺繡框22一起在針棒14的下側且在底座部12C的上側沿前後及左右移動。
(關於雕繡刀30)
雕繡刀30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大致棒狀。雕繡刀30的上部構成為刀側固定部32,刀側固定部32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與針棒固定部16的固定孔對應的大致D字形狀。而且,刀側固定部32從下側嵌入針棒固定部16的固定孔內,通過固定螺釘S1固定於針棒固定部16。
還如圖2所述,雕繡刀30的下部構成為用於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的刀部34。刀部34從下側觀察形成為大致D字形狀。具體地說,刀部34的外 周部從雕繡刀30的軸向觀察構成為包括:刀側切斷邊34A,其沿前後方向以直線狀延伸;以及刀側彎曲邊34B,其以向左側凸出的方式彎曲為大致圓弧狀。即,刀側切斷邊34A形成為沿著與左右方向正交的面的平面狀。而且,在刀部34中,主要是刀側切斷邊34A具有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的功能。即,雕繡刀30在俯視觀察截面時形成為非圓形,該非圓形至少包括構成刀側切斷邊34A的直線部。
另外,在刀部34的刀側彎曲邊34B的下端部形成有傾斜面34C。傾斜面34C的下端與刀側切斷邊34A的下端一致,傾斜面34C從正面觀察時隨著朝向上側而向左側傾斜。即,刀部34的下端部從正面觀察時形成為楔形。
(關於針板40)
針板40具有針板主體42,所述針板主體42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的大致矩形板狀。針板主體42可裝卸地固定於縫紉機主體12上的底座部12C的上部,並且配置於雕繡刀30的下側。而且,通過刺繡框22夾住的切割對象物50載置於針板40的上側(參照圖3)。
在針板主體42貫通形成有針板孔44,針板孔44配置於雕繡刀30的下側。而且,通過針棒14下降,雕繡刀30的刀部34插入針板孔44內。針板孔44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與雕繡刀30的刀部34呈相似形狀的大致D字形狀。具體地說,針板孔44的內周部在俯視觀察時構成為包括:孔側切斷邊44A,其沿前後方向以直線狀延伸;以及避讓邊44B,其作為以向左側凸出的方式彎曲為大致圓弧狀的“避讓邊”。即,孔側切斷邊44A形成為沿著與左右方向正交的面的平面狀。此外,在圖2中,在針板孔44的內側由雙點劃線表示且施加了陰影的部分圖示對雕繡刀30的刀部34進行投影而得到的部分。
另外,針板孔44的大小設定為大於雕繡刀30的刀部34。並且,在俯視觀察時,刀部34的刀側切斷邊34A與針板孔44的孔側切斷邊44A沿左右方向對置地配置。更詳細而言,在刀部34插入針板孔44內時,刀側切斷邊34A及孔側 切斷邊44A在兩者之間具有微小間隙的狀態(大致無間隙的狀態)下沿左右方向對置配置(參照圖3(B))。
另外,在刀部34插入針板孔44內時,以在刀部34的刀側彎曲邊34B與針板孔44的避讓邊44B之間形成規定的間隙G1的方式設定刀部34及針板孔44的大小。即,刀側彎曲邊34B與避讓邊44B之間的間隙G1設定為在俯視時在刀側彎曲邊34B(避讓邊44B)的周向上恒定。而且,間隙G1的尺寸(刀側彎曲邊34B與避讓邊44B之間的距離)設定為被切割的切割對象物50的最大厚度以上。
(作用效果)
在如上述所示構成的縫紉機10中,在針板40的上側設有雕繡刀30,雕繡刀30經由針棒固定部16固定於針棒14的下端部。另外,在針板40貫通形成有供雕繡刀30的刀部34插入的針板孔44。而且,在針板40的上側載置切割對象物50,通過雕繡刀30與針棒14一起下降,從而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割。
而且,如圖3(A)所示,若將切割對象物50的與針板40的針板孔44沿上下方向重疊的部分作為切斷部52,在對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開始時,刀部34(刀側切斷邊34A)的下端與切斷部52的上表面抵接,並向下側按壓切斷部52(參照圖3(A)的由雙點劃線示出的刀部34)。因此,通過刀側切斷邊34A的下端將切斷部52壓入針板孔44內。
在此,在針板孔44形成有孔側切斷邊44A,所述孔側切斷邊44A用於與雕繡刀30的刀側切斷邊34A一起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具體地說,孔側切斷邊44A在俯視觀察時與刀部34的刀側切斷邊34A沿左右方向對置地配置。即,在刀部34插入針板孔44內時,刀側切斷邊34A與孔側切斷邊44A在大致無間隙的狀態下沿左右方向對置配置。因此,當雕繡刀30(刀部34)進一步下降時,由刀側切斷邊34A和孔側切斷邊44A對切割對象物50產生剪切力,從而切斷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與其他部分之間的邊界部。即,利用刀側切斷邊34A 和孔側切斷邊44A,通過剪切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其結果,在切割對象物50形成大致直線狀的切斷面54(參照圖3)。另外,此時,通過刀部34將切斷部52進一步壓入針板孔44內。
另外,在此,針板孔44具有用於使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避讓的避讓邊44B。具體地說,在刀部34插入到針板孔44內時,在刀部34與避讓邊44B之間形成間隙G1。因此,被刀部34壓入針板孔44內的切斷部52被避讓邊44B的上緣折彎。由此,如圖3(B)所示,切斷部52向刀部34與避讓邊44B之間的間隙G1內避讓。即,在刀部34切斷切割對象物50後,切斷部52向避讓邊44B側避讓,刀部34及切斷部52配置於針板孔44內。由此,雕繡刀30對切割對象物50的雕繡結束。
而且,通過驅動刺繡框驅動裝置20而使切割對象物50相對於針板40及雕繡刀30相對移動,從而對切割對象物50實施多個雕繡。
如以上說明所述,在本實施方式的縫紉機10中,針板40的針板孔44構成為包括:孔側切斷邊44A,其與刀部34一起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以及避讓邊44B,其用於使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避讓。具體地說,針板孔44具有:孔側切斷邊44A,其與刀部34的刀側切斷邊34A一起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剪切;以及避讓邊44B,其在與被插入的刀部34之間形成間隙G1。由此,如上所述,在對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加工的前期,通過孔側切斷邊44A和刀部34(刀側切斷邊34A)能夠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另外,在對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加工的後期,使被刀部34壓入針板孔44內的切斷部52向避讓邊44B側避讓,從而能夠將刀部34及切斷部52配置在針板孔44內。因此,能夠使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的加工良好。
即,假設在如背景技術所記載的那樣使針板孔為圓形的情況下的縫紉機(下面,將該縫紉機稱為“比較例的縫紉機”)中,針板孔不具備本實施方 式的孔側切斷邊44A。而且,在比較例的縫紉機中,當雕繡刀30的刀部34下降而刀側切斷邊34A將切割對象物50向下側按壓時,與上述同樣地,通過雕繡刀30的下端將切割對象物50壓入針板孔內。此時,在針板孔的內周面與被插入的刀部34的刀側切斷邊34A之間形成規定的間隙。因此,難以通過剪切使切割對象物50切斷,被壓入針板孔內的切割對象物50被針板孔的上緣和刀部34的下端沿上下拉伸。然後,通過刀部34進一步下降,切割對象物50在與刀部34的下端抵接的部位被撕裂而切斷。由此,在比較例的縫紉機中,存在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面形成為粗糙的面的可能性。
另外,在比較例的縫紉機中,如上所述,由於被壓入針板孔內的切割對象物50被針板孔的上緣和刀部34的下端沿上下拉伸,因此存在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伸長的可能性。
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的縫紉機10中,如上所述,針板40的針板孔44構成為包括:孔側切斷邊44A,其與刀部34一起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剪切;以及避讓邊44B,其用於使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避讓。即,針板孔44具有與刀部34一起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的功能、以及使切斷後的切斷部52向避讓邊44B側避讓的功能這兩個功能。因此,能夠通過刀部34及孔側切斷邊44A對被刀部34壓入的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並通過避讓邊44B使切斷後的切斷部52向避讓邊44B側良好地避讓。由此,在切割對象物50中,能夠明確地設定被切斷的部位從而進行切斷。另外,例如,在切斷切割對象物50後,能夠通過避讓邊44B抑制被刀部34壓入針板孔44內的切斷部52被刀部34捋過。因此,能夠使切斷部52的加工良好。
另外,刀部34的刀側切斷邊34A及針板孔44的孔側切斷邊44A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沿前後方向以直線狀延伸的平面狀。而且,如上所述,在俯視觀察時,刀側切斷邊34A及孔側切斷邊44A沿左右方向對置地配置。由此,能 夠通過刀側切斷邊34A及孔側切斷邊44A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剪切而切斷。由此,能夠使切斷部52的切斷面54的加工良好。
另外,針板孔44的避讓邊44B構成為以向左側凸出的方式彎曲為圓弧狀的彎曲面。即,針板孔44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與雕繡刀30的刀部34的截面形狀呈相似形狀的D字形狀。由此,能夠抑制針板孔44的外形變得過大,並且在刀部34插入針板孔44內時使由刀部34擠出的切斷部52向避讓邊44B側良好地避讓。
(第二實施方式)
接下來,使用圖4~圖6,對應用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針板40的縫紉機100進行說明。此外,在圖4~圖6中,在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縫紉機10同樣地構成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
即,縫紉機100具有將雕繡刀30可旋轉地連結於針棒14且保持於規定的旋轉位置的雕繡機構110。下面,對縫紉機100的各結構進行說明。
(關於雕繡機構110)
如圖4及圖5所示,雕繡機構110構成為包括旋轉機構120和鎖定機構130。
<關於旋轉機構120>
旋轉機構120具有基座122、旋轉體124以及托架126。
基座122具有基座板122A,基座板122A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的大致圓板狀。在基座板122A的中央部形成為向上側突出的基座固定軸122B,基座固定軸122B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大致D字形狀。而且,基座固定軸122B從下側安裝於針棒固定部16的固定孔,通過固定螺釘S1固定於針棒固定部16。由此,基座122以無法相對移動的方式與針棒14連結。
基座122具有用於連結後述的旋轉體124的連結柱122C。連結柱122C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大致圓柱狀,從基座板122A向下側伸出,並且與針棒14配置在同軸上。
在基座板122A的上表面,在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向上側突出的嵌合部122D。嵌合部122D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大致D字形狀。
並且,在基座板122A,相對於連結柱122C及嵌合部122D在徑向外側貫通形成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8處)圓形的鎖定孔122E。鎖定孔122E配置在以針棒14的軸線AL為中心的架空圓上,並且繞軸線AL等間隔(每隔45度)地配置。該鎖定孔122E構成後述的鎖定機構130的一部分。
旋轉體124形成為向上側開放的大致有底圓筒狀。具體地說,在旋轉體124的中央部形成有向上側開放的連結凹部124A,連結凹部124A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圓形。而且,基座122的連結柱122C從上側插入連結凹部124A,旋轉體124可旋轉地支承於連結柱122C。也就是說,旋轉體124與針棒14配置在同軸上,以能夠繞針棒14的軸線AL旋轉的方式與基座122連結。
在旋轉體124的上表面形成有用於收容後述的鎖定銷132的收容凹部124B。收容凹部124B形成為向上側開放的凹狀,並且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圓形。另外,俯視時的自軸線AL至收容凹部124B的距離與自軸線AL至鎖定孔122E的距離一致。由此,在旋轉體124的特定的旋轉位置,收容凹部124B及鎖定孔122E沿上下方向對置地配置。而且,將收容凹部124B及鎖定孔122E沿上下方向對置地配置的旋轉體124的位置作為鎖定位置。即,在本實施方式中,繞軸線AL設定有8處旋轉體124的鎖定位置。
另外,在旋轉體124沿上下方向貫通形成有用於固定雕繡刀30的固定孔124C。固定孔124C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大致D字形狀,在旋轉體124的周向(旋轉方向)上相對於收容凹部124B遠離180度地配置。
托架126在從左右方向進行側面觀察時形成為向後側開放的大致U字形板狀。具體地說,托架126構成為包括上壁126A、從上壁126A的前端部向下側伸出的前壁126B、以及從前壁126B的下端部向後側伸出的下壁126C。
而且,上壁126A與基座122上的基座板122A的上側相鄰地配置,下壁126C與旋轉體124的下側相鄰地配置,基座122及旋轉體124被托架126沿上下方向夾住。由此,通過托架126限制旋轉體124向下側移動。
在上壁126A貫通形成有嵌合孔126D。嵌合孔126D與基座122的嵌合部122D對應,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大致D字形狀。而且,嵌合部122D嵌入嵌合孔126D內。由此,限制托架126相對於基座122繞軸線AL相對旋轉。
下壁126C形成為大致圓環板狀,與針棒14配置在同軸上。下壁126C的外徑設定為大於旋轉體124的外徑。另外,下壁126C的內徑設定為大於自軸線AL至固定孔124C的距離L。即,從下側觀察,固定孔124C配置在下壁126C的內側部分。
<關於鎖定機構130>
鎖定機構130構成為鎖定(阻止)旋轉體124的旋轉的機構。鎖定機構130構成為包括形成於前述的基座122的鎖定孔122E、鎖定銷132以及施力彈簧134。
鎖定銷132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軸向的大致圓柱狀。鎖定銷132以能夠沿上下方向相對移動的方式插入旋轉體124的收容凹部124B內。鎖定銷132的上端部構成為卡合部132A,卡合部132A形成為向上側凸出的半球狀。另外,鎖定銷132的直徑設定為大於基座122的鎖定孔122E的直徑。
施力彈簧134構成為壓縮螺旋彈簧。施力彈簧134在壓縮變形的狀態下與鎖定銷132一起收容於收容凹部124B內。具體地說,施力彈簧134配置在鎖定銷132的下側,施力彈簧134的下端部卡止於收容凹部124B的底面,施力彈 簧134的上端部卡止於鎖定銷132的下表面。由此,鎖定銷132被施力彈簧134向上側施力。
而且,在旋轉體124的鎖定位置,鎖定銷132的卡合部132A的頂部配置在鎖定孔122E內,卡合部132A與鎖定孔122E的緣部抵接,鎖定銷132與鎖定孔122E卡合。由此,鎖定(阻止)旋轉體124的旋轉。
並且,在旋轉體124的鎖定位置,通過對旋轉體124施加規定值以上的旋轉力,解除鎖定機構130對旋轉體124的鎖定狀態。即,通過對旋轉體124施加規定值以上的旋轉力,鎖定銷132克服施力彈簧134的作用力而向下側移動,解除鎖定銷132與鎖定孔122E的卡合狀態。然後,使旋轉體124相對旋轉至鎖定位置,鎖定銷132與鎖定孔122E再次卡合,從而通過鎖定機構130使旋轉體124恢復到鎖定狀態。即,通過鎖定機構130將旋轉體124每隔規定的旋轉角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為45度)鎖定。
而且,雕繡刀30的刀側固定部32從下側嵌入旋轉體124的固定孔124C內,雕繡刀30固定於旋轉體124。由此,在限制雕繡刀30相對於旋轉體124相對旋轉的狀態下,雕繡刀30在俯視觀察時配置在從軸線AL遠離(偏心)距離L的量的位置。也就是說,通過旋轉體124繞軸線AL旋轉,雕繡刀30在相對於軸線AL偏心的位置繞軸線AL旋轉。
由此,在第二實施方式中,通過雕繡機構110將雕繡刀30繞軸線AL每隔規定旋轉角(每隔45度)進行保持,雕繡刀30相對於針板40的相對位置及朝向發生變更。具體地說,在雕繡機構110的初始狀態下,雕繡刀30保持於初始位置(在圖6中用實線示出的位置),例如在雕繡刀30從初始位置向旋轉方向一側(圖6的箭頭A方向側)旋轉180度的情況下,雕繡刀30配置在圖6的用雙點劃線示出的位置。而且,在初始位置,以在俯視觀察時雕繡刀30的刀側切斷邊 34A沿前後方向延伸、刀側彎曲邊34B向左側(相對於刀側切斷邊34A向軸線AL側)凸出的方式,配置雕繡刀30。
另外,如圖6所示,在第二實施方式中,針板40的針板孔44形成為以軸線AL為中心的正八邊形。即,雕繡刀30的保持位置的設定數與針板孔44的邊數一致。針板孔44的各邊構成為第一孔邊45A、第二孔邊45B、第三孔邊45C、第四孔邊45D、第五孔邊45E、第六孔邊45F、第七孔邊45G以及第八孔邊45H,第一~第八孔邊45A~45H的長度與從下側觀察的雕繡刀30上的刀側切斷邊34A的長度一致。
而且,在雕繡刀30的保持位置,在俯視觀察時雕繡刀30配置在針板孔44的內部,並且雕繡刀30的刀側切斷邊34A與第一~第八孔邊45A~45H中的任一邊對置地配置。具體地說,初始位置的雕繡刀30的刀側切斷邊34A在左右方向上以與第一孔邊45A大致無間隙的狀態下對置地配置。即,在第二實施方式中,每當雕繡刀30從初始位置向旋轉方向一側旋轉而每隔規定旋轉角被保持時,與刀側切斷邊34A對置配置的針板孔44的邊從第一孔邊45A變更為在旋轉方向一側相鄰的針板孔44的各邊。也就是說,針板孔44的各邊與保持於各保持位置的雕繡刀30一一對應。
由此,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在俯視觀察時,與雕繡刀30的刀側切斷邊34A對置配置的針板孔44的邊與本發明中的“孔側切斷邊”對應,未與雕繡刀30的刀側切斷邊34A對置配置的針板孔44的邊與本發明中的“避讓邊”對應。例如,在雕繡刀30保持於初始位置的狀態下,第一孔邊45A與本發明的“孔側切斷邊”對應,第二~第八孔邊45B~45H與本發明的“避讓邊”對應。另外,例如,在雕繡刀30保持於從初始位置向旋轉方向一方旋轉180度的位置的狀態下,第四孔邊45D與本發明的“孔側切斷邊”對應,第一~第三孔邊45A~45C及第五~第八 孔邊45E~45H與本發明的“避讓邊”對應。即,每當雕繡刀30繞軸線AL旋轉保持時,在針板孔44中與“孔側切斷邊”對應的邊發生變更。
另外,在俯視觀察時,在針板孔44與雕繡刀30的刀側彎曲邊34B之間形成有間隙G2。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間隙G2設定為切割對象物50的最大厚度以上。
另外,如圖4所示,在針棒14的後側,在臂部12B(在圖4中未圖示)內設有壓杆18。壓杆18形成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圓柱狀,壓杆18的下端部從臂部12B向下側突出。壓杆18支承於未圖示的操作杆,通過操作操作杆而沿上下方向移動。
並且,在壓杆18的下端部設有按壓件140。按壓件140構成為包括按壓板部142和按壓固定部144。按壓板部142形成為以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的大致圓環板狀,在雕繡機構110的下側與針棒14配置在同軸上。按壓固定部144從左側觀察形成為大致L字形塊狀,按壓固定部144的下端部與按壓板部142的後端部連接。而且,按壓固定部144的上端部被固定螺釘S2固定在壓杆18的下端部。而且,通過操作未圖示的操作杆,按壓件140與壓杆18一起向下側移動,從上側按壓切割對象物50。
另外,以在雕繡刀30與針棒14一起下降時雕繡刀30插通按壓板部142內的方式,設定按壓板部142的內徑。
如以上說明所述,在第二實施方式的縫紉機100中,基座122安裝於針棒14的下端部,旋轉體124以能夠繞針棒14的軸線AL旋轉的方式與基座122連結。在旋轉體124設有雕繡刀30,雕繡刀30在從軸線AL偏心距離L的量的位置從旋轉體124向下側伸出,配置在初始位置。另外,通過鎖定機構130將旋轉體124的旋轉限制在鎖定位置。由此,將雕繡刀30繞軸線AL每隔規定旋轉角(45度)進行保持。
另外,在針板40形成有供雕繡刀30的刀部34插入的針板孔44,針板孔44形成為以軸線AL為中心的正八邊形。具體地說,在俯視觀察時,雕繡刀30配置在針板孔44的內部,並且針板孔44的第一孔邊45A與初始位置的雕繡刀30的刀側切斷邊34A對置地配置。另外,針板孔44的第二~第八孔邊45B~45H與雕繡刀30的刀側彎曲邊34B之間形成有間隙G2。
由此,在第二實施方式中,針板40的針板孔44也構成為包括:第一孔邊45A,其與刀部34(刀側切斷邊34A)一起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以及第二~第八孔邊45B~45H,其用於使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避讓。由此,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通過雕繡刀30下降,在對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加工的前期能夠通過第一孔邊45A和刀部34(刀側切斷邊34A)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另外,在對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加工的後期,使被刀部34壓入針板孔44內的切斷部52向第二~第八孔邊45B~45H側避讓,能夠將刀部34及切斷部52配置在針板孔44內。因此,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能夠使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的加工良好。
另外,在第二實施方式中,雕繡刀30構成為能夠通過雕繡機構110繞針棒14的軸線AL旋轉,並且每隔規定旋轉角(每隔45度)被保持。另外,針板孔44形成為以針棒14的軸線AL為中心的正八邊形。即,針板孔44的邊數與保持雕繡刀30的位置的設定數一致。並且,構成針板孔44的各邊的第一~第八孔邊45A~45H的長度與雕繡刀30的刀側切斷邊34A的長度一致。另外,在俯視觀察時,雕繡刀30配置在針板孔44的內部,並且第一孔邊45A與雕繡刀30的刀側切斷邊34A對置配置。
由此,同樣地,在雕繡刀30保持於第二~第八位置保持的情況下,在俯視觀察時第二~第八孔邊45B~45H與雕繡刀30的刀側切斷邊34A對置配置,並且能夠在雕繡刀30與針板孔44之間形成間隙G2。由此,同樣地,在雕 繡刀30的第二~第八位置,利用刀側切斷邊34A針板孔44通過剪切對切割對象物50進行切斷,通過間隙G2使被刀部34壓入針板孔44內的切斷部52避讓,能夠將刀部34及切斷部52配置在針板孔44內。因此,即使在可旋轉地構成雕繡刀30的情況下,也能夠使切割對象物50的切斷部52的加工良好。
此外,在不脫離發明範圍的範圍內,能夠對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進行各種省略、置換、變更,其變形也包含在本發明中。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手段確能有效解決習知等問題,並達致預期之目的與功效,且申請前未見諸於刊物、未曾公開使用且具長遠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之發明無誤,爰依法提出申請,懇祈 鈞上惠予詳審並賜准發明專利,至感德馨。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數種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30:雕繡刀
34:刀部
34A:刀側切斷邊
34B:刀側彎曲邊
34C:傾斜面
40:針板
42:針板主體
44:針板孔
44A:孔側切斷邊
44B:避讓邊
50:切割對象物
52:切斷部
54:切斷面
G1:間隙

Claims (5)

  1. 一種針板,是縫紉機的針板,其包含:針板主體,其設置於上下運動的針棒的下側;以及針板孔,其形成於所述針板主體,供安裝於所述針棒的下端部的雕繡刀的刀部插入,所述針板孔構成為包括:孔側切斷邊,其與所述刀部一起對切割對象物進行切斷;以及避讓邊,其使切斷後的所述切割對象物避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針板,其中,在所述刀部插入到所述針板孔的內部時,由所述雕繡刀和所述避讓邊形成所述切割對象物能夠通過的間隙。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針板,其中,所述刀部具有與所述孔側切斷邊一起對所述切割對象物進行切斷的刀側切斷邊,所述刀側切斷邊從所述針棒的軸向觀察形成為直線狀,所述孔側切斷邊為與所述刀側切斷邊對應的直線形狀,所述避讓邊為曲線形狀。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針板,其中,所述刀部具有與所述孔側切斷邊一起對所述切割對象物進行切斷的刀側切斷邊,所述針板孔形成為多邊形,該多邊形由與所述刀側切斷邊為相同形狀的多個邊構成,所述孔側切斷邊由所述針板孔的一邊構成,所述避讓邊由所述針板孔的其他多個邊構成。
  5. 一種縫紉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縫紉機具備如請求項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針板。
TW110100973A 2020-02-07 2021-01-11 針板及具備該針板的縫紉機 TWI7645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9496A JP2021122620A (ja) 2020-02-07 2020-02-07 針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ミシン
JP2020-019496 2020-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0876A TW202130876A (zh) 2021-08-16
TWI764500B true TWI764500B (zh) 2022-05-11

Family

ID=77178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0973A TWI764500B (zh) 2020-02-07 2021-01-11 針板及具備該針板的縫紉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66358B2 (zh)
JP (1) JP2021122620A (zh)
TW (1) TWI76450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5119A (en) * 1993-09-17 1995-05-16 Kaulin Mfg. Co., Ltd. Under trimming device for a multi-needle sewing machine
CN1268196A (zh) * 1996-12-03 2000-09-27 西雅派莱里凡纳包装公司 用于针绣和雕绣穿孔技术的、安装在一切割装置的针座杆上的针状刀具
CN109208201A (zh) * 2018-11-19 2019-01-15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凸面浮雕刺绣品及其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9350A (en) * 1873-05-27 Improvement in cutters for sewing-machines
US660617A (en) * 1897-09-07 1900-10-30 Benjamin Bissinger Sewing and cutting machine.
DE1710920B1 (de) * 1964-03-12 1970-05-14 Union Special Maschinenfab Stichplatte fuer Kettenstichnaehmaschinen
US3765350A (en) * 1970-11-23 1973-10-16 C Sztari Sewing machine conversion assembly
US4353158A (en) * 1977-12-16 1982-10-12 I.W.S. Nominee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 to a machine for decorating fabrics
US4969409A (en) * 1989-02-02 1990-11-13 Pagasus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Needle plate having recess for accommodating looper thread
JP3495682B2 (ja) * 2000-04-28 2004-02-09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4395382B2 (ja) * 2004-01-23 2010-01-06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供給機構
JP2010158458A (ja) * 2009-01-09 2010-07-22 Brother Ind Ltd 針板及びミシン
JP2010178837A (ja) * 2009-02-04 2010-08-19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円縫い装置
JP2014189938A (ja) * 2013-03-28 2014-10-06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縫製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195491A (ja) 2013-03-29 2014-10-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切断針回転装置及び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5119A (en) * 1993-09-17 1995-05-16 Kaulin Mfg. Co., Ltd. Under trimming device for a multi-needle sewing machine
CN1268196A (zh) * 1996-12-03 2000-09-27 西雅派莱里凡纳包装公司 用于针绣和雕绣穿孔技术的、安装在一切割装置的针座杆上的针状刀具
CN109208201A (zh) * 2018-11-19 2019-01-15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凸面浮雕刺绣品及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22620A (ja) 2021-08-30
US11566358B2 (en) 2023-01-31
US20210246588A1 (en) 2021-08-12
TW202130876A (zh) 2021-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94768B1 (en) Blade mounting device in cutting tools
JP2010030008A (ja) ホールカッター
JP4254429B2 (ja) 卓上スライド切断機
TWI764500B (zh) 針板及具備該針板的縫紉機
CN110181101B (zh) 产品外壳的加工方法
TWI808371B (zh) 縫紉機
EP3865086A1 (en) Holding attachment for denture abutment, cutting machin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denture abutment
US10934648B2 (en) Needle mounting device and sewing machine
US9352481B2 (en) Cutting device
JP3273769B2 (ja) プレス式切削工具及びパイプの加工方法
CN210817756U (zh) 一种用于修平水表铜壳端面的装置
JP7509588B2 (ja) ブレード、作業機、及びブレードの製造方法
JP4158209B2 (ja) フープ材カッター用ホッパー
JP2002001451A (ja) パンチ金型およびハイト調整用工具
JP4410507B2 (ja) 遊技盤の取付構造
JP4511256B2 (ja) ばね製造機の線材切断装置
JP2802045B2 (ja) ロータリー式紙器打抜装置に用いる突刃の折曲装置
JP2002035860A (ja) パンチ金型
JP4580630B2 (ja) 上型ガイド部の構造および上型ガイド部の構造に用いられるキー
JPH08323537A (ja) 切断機
JPH09192747A (ja) ドアパネルの中窓加工装置
JP5508770B2 (ja) 丸鋸用面取り基準治具
KR20180051247A (ko) 공작기계장치
JPH1177186A (ja) パンチプレスにおける工具交換テーブルのロック装置
JP2003033840A (ja) ばね製造機のツール取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