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2439B - 薄膜製造裝置、及薄膜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膜製造裝置、及薄膜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2439B
TWI762439B TW105104573A TW105104573A TWI762439B TW I762439 B TWI762439 B TW I762439B TW 105104573 A TW105104573 A TW 105104573A TW 105104573 A TW105104573 A TW 105104573A TW I762439 B TWI762439 B TW I7624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mist
electrode
thin film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4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8380A (zh
Inventor
奈良圭
中積誠
西康孝
中村有水
浪平隆男
高村紀充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大學法人熊本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大學法人熊本大學 filed Critical 日商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8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8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2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243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30Deposition of compounds, mixtures or solid solutions, e.g. borides, carbides, nitrides
    • C23C16/40Oxides
    • C23C16/407Oxides of zinc, germanium, cadmium, indium, tin, thallium or bismu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48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generating reactive gas streams, e.g.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precursor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48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generating reactive gas streams, e.g.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precursor materials
    • C23C16/4486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generating reactive gas streams, e.g. by evaporation or sublimation of precursor materials by producing an aerosol and subsequent evaporation of the droplets or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8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supporting substrates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5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using electric dischar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5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using electric discharges
    • C23C16/51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using electric discharges using pulsed dischar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5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 coating
    • C23C16/54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 coating for coating elongated substr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4/00Coating starting from inorganic powder
    • C23C24/02Coating starting from inorganic powder by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only
    • C23C24/04Impact or kinetic deposition of p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348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4Gas supply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58Vessel
    • H01J37/32522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532Electrodes
    • H01J37/32568Relative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mov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532Electrodes
    • H01J37/32577Electrical connec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33Means for moving the material to be treated
    • H01J37/32752Means for moving the material to be treated for moving the material across the discharge
    • H01J37/32761Continuous moving
    • H01J37/3277Continuous moving of continuous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98Further details of plasma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J37/3244 - H01J37/32788;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H01J37/32899Multiple chambers, e.g. cluster too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4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parts, e.g. containers, prior to assembly of the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 H01L21/4803Insulating or insulated parts, e.g. mountings, containers, diamond heat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12Mountings, e.g. non-detacha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01L23/14Mountings, e.g. non-detacha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
    • H01L23/142Metallic substrates having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12Mountings, e.g. non-detacha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01L23/14Mountings, e.g. non-detacha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
    • H01L23/145Organic substrates, e.g. plastic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使對於基板之負擔進一步減少之薄膜製造裝置。該薄膜製造裝置係將包含薄膜形成材料之溶液的薄霧供給至基板而於上述基板上形成薄膜之薄膜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電漿產生部,其具有配置於上述基板的一面側之第1電極與第2電極,使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產生電漿;以及薄霧供給部,其使上述薄霧通過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而供給至上述基板。

Description

薄膜製造裝置、及薄膜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薄膜製造裝置、及薄膜製造方法。
將電漿照射至原料氣體而使原料積層於基板之技術已被廣泛使用。一般而言,積層步驟係於真空或減壓後之環境中進行,因此,存在裝置大型化之問題。
因此,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片狀基材之連續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於具備片材導入口及片材排出口之處理容器內配設一對對向電極,上述片材導入口及片材排出口被密封為可允許氣體洩漏之程度之非氣密狀態,利用固態介電體覆蓋上述對向電極的一方或兩方之對向面,使片狀基材於上述對向電極之間連續地移行,同時使處理用氣體自與上述片狀基材的移行方向相反之方向連續地與上述片狀基材接觸,且將脈衝化後之電場施加至上述對向電極之間,藉此產生放電電漿」。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130851號公報
然而,對於先前技術而言,有時會因電極面內產生的電漿密 度之不均而導致膜產生不均。又,由於基材配置於上部電極與下部電極之間,故而有可能會因在電極之間部分地產生之電弧放電而損傷基板。
本發明係鑒於如上所述之情形而成之發明,其問題在於提供使對於基板之負擔進一步減少之薄膜製造裝置。
本申請案包含解決上述問題中的至少一部分問題之複數種手段,若列舉其例子,則如下所述。
本發明的形態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成之形態,其係將包含薄膜形成材料之溶液的薄霧供給至基板而於基板上形成薄膜之薄膜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電漿產生部,其具有配置於上述基板的一面側之第1電極與第2電極,使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產生電漿;以及薄霧供給部,使上述薄霧通過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而供給至上述基板。
又,本發明的其他形態係將包含薄膜形成材料之溶液的薄霧供給至基板而於上述基板上形成薄膜之薄膜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使配置於上述基板的一面側之第1電極與第2電極之間產生電漿;以及使上述薄霧通過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而供給至上述基板。
1‧‧‧薄膜製造裝置
10‧‧‧第1腔室
10A、10B‧‧‧氣封部
12‧‧‧第2腔室
12A、12B‧‧‧氣封部
12C‧‧‧管道
20‧‧‧薄霧產生槽
20A、20B‧‧‧薄霧產生部
21A‧‧‧管道
22、22A、22B、22C、22D‧‧‧薄霧噴出單元
23、23A‧‧‧加熱器
24A、24B‧‧‧電極
25A‧‧‧頂板
27、27A、27B、27C、27D‧‧‧加熱器單元
28‧‧‧溫度控制部
30‧‧‧排氣控制部
30A‧‧‧管道
31A、31B、31C、31D‧‧‧氣體回收管道
40‧‧‧高壓脈衝電源部
40A‧‧‧可變直流電源
40B、40B1、40B2、40B3、40B4‧‧‧高壓脈衝生成部
40Ba‧‧‧脈衝產生電路部
40Bb‧‧‧升壓電路部
51‧‧‧乾燥/調溫部
60‧‧‧馬達單元
62‧‧‧伺服驅動電路
100‧‧‧主控制單元
140‧‧‧時脈產生電路
142A‧‧‧延遲電路
150‧‧‧膜厚測量部
200‧‧‧薄霧產生腔室
201A、201B‧‧‧罐體
202‧‧‧配管
203‧‧‧層流化過濾器
204‧‧‧收集部
204b‧‧‧間隙
205‧‧‧溶液槽
206‧‧‧超音波振動器
207‧‧‧驅動電路
208‧‧‧儲存槽
209‧‧‧配管
210‧‧‧分離器
211‧‧‧基座
212‧‧‧薄霧搬送路徑
214‧‧‧基板固定器
215‧‧‧氣體導入管
270‧‧‧基礎基台
271A‧‧‧導入埠
271B‧‧‧排氣埠
272‧‧‧間隔件
274‧‧‧板
274A‧‧‧噴出孔
274B‧‧‧吸氣孔
275‧‧‧加熱器
300A‧‧‧平行平板
301A‧‧‧角柱構件
c‧‧‧電漿
Cg、Cp‧‧‧介電體
Cg1、Cg2、Cp1、Cp2、Cp3‧‧‧石英管
CLK‧‧‧時鐘脈衝
CR1、CR2、CR3、CR4‧‧‧輥
Dh‧‧‧開口部
EG、EG1、EG2、EP、EP1、EP2、EP3、EP4‧‧‧電極
EH1、EH2‧‧‧編碼器頭部(頭部)
EQ1、EQ2‧‧‧架台部
ES1、ES2‧‧‧邊緣感測器
Fn1、Fn2、Fn3‧‧‧鰭構件
FS‧‧‧基板
FV1、FV2、FV3‧‧‧流量調整閥
Ka、Kb、Kc、Kd‧‧‧線段
Lb、Lc‧‧‧間隔
LQ‧‧‧前驅體
Mgs‧‧‧薄霧氣體
Nu1‧‧‧圓管部
Nu2‧‧‧漏斗部
PA‧‧‧區域
Pz‧‧‧中心面
RL1‧‧‧供給捲筒
RL2‧‧‧回收捲筒
SD‧‧‧刻度圓盤
Sf‧‧‧軸
Sfa、Sfb、Sfc‧‧‧內壁
SN、SN1、SN2、SN3、SN4‧‧‧開口部
TB1、TB2、TB3‧‧‧空氣轉向桿
Tu‧‧‧時間
Vo1、Vo2、Vo2a、Vo2b、Vo2c、Vo2d‧‧‧電壓
WD‧‧‧間隔
圖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的概要之圖。
圖2係用以對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的詳情進行說明之圖(其一)。
圖3係用以對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的詳情進行說明之圖(其二)。
圖4係用以對第2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的詳情進行說明之圖。
圖5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的構成例之圖。
圖6係自基板側觀察薄霧噴出單元所見之立體圖。
圖7係自+Y方向觀察薄霧噴出單元的前端部與一對電極所見之剖面圖。
圖8係表示薄霧產生部的構成的一例之圖。
圖9係表示高壓脈衝電源部40的概略構成的一例之方塊圖。
圖10係表示圖9所示之構成之高壓脈衝電源部所獲得的電極間電壓之波形特性的一例之圖。
圖11係表示圖5所示之加熱器單元的構成的一例之剖面圖。
圖12係薄霧噴出單元之變形例,且係自基板側觀察薄霧噴出單元所見之立體圖。
圖13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薄膜製造裝置的整體構成的概略之圖。
圖14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薄膜製造裝置的整體構成的概略之圖。
圖15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電極構造的一例之圖(其一)。
圖16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電極構造的一例之圖(其二)。
圖17係表示第7實施形態之電極構造與實施高壓脈衝電壓之施加方式之電源部的構成的一例之方塊圖。
圖18係表示設置於薄霧噴出單元的前端部之電極構造的第1變形例之圖。
圖19係表示設置於薄霧噴出單元的前端部之電極構造的第2變形例之圖。
圖20係表示設置於薄霧噴出單元的前端部之電極構造的第3變形例之圖。
圖21係表示薄霧噴出單元之配置的第1變形例之圖。
圖22係表示薄霧噴出單元之配置的第2變形例之圖。
圖23係表示薄霧噴出單元的前端部的構造之變形例之圖。
圖24係表示實施例1中所獲得之成膜的電極正上方部分的XRD分析結果之圖。
圖25係表示實施例1中所獲得之成膜的遠離電極正上方部分之部分的XRD分析結果之圖。
圖26係表示比較例1中所獲得之膜的電極正上方部分的XRD分析結果之圖。
圖27係表示實施例2及比較例2中之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之測定值之圖。
圖28係實施例2中所獲得之膜的SEM圖像。
圖29係比較例2中所獲得之膜的SEM圖像。
圖30係表示實施例2及比較例2中之薄膜的表面電流之測定值之圖。
圖31係表示實施例2及比較例2中之表面電位之映射結果之圖。
圖32係表示實施例3中之薄膜的電阻率之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一例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的概要之圖。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藉由薄霧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沉積)法而於基板上成膜。薄膜製造裝置1具有薄霧產生槽20、加熱器23、電極24A、電極24B、加熱器單元27、氣體導入管215、超音波振動器206、基座211、薄霧搬送路徑(薄霧供給部)212及基板固定器214。薄霧產生槽20中收容有前驅體(包含薄膜形成材料之溶液)LQ。於基板固定器214設置有基板FS。
電極24A為高電壓電極,電極24B為接地側電極。電極24A及電極24B為金屬導線被介電體覆蓋之狀態下的電極,詳情將後述。電極24A及電極24B設置於基板FS的一面側,於該面成膜。藉由向電極施加電壓而於電極24A與電極24B之間產生電漿。
超音波振動器206為產生超音波之振動器,其使薄霧產生槽20內之前驅體LQ霧化。基座211中埋設有振動器,薄霧產生槽20設置於基座211上。再者,超音波振動器206亦可設置於薄霧產生槽20內。氣體導入管215為對薄霧產生槽20供給氣體之管。再者,導入至氣體導入管215之氣體例如為Ar等,但並不限定於此。圖1所示之箭頭表示薄霧的流動方向。
薄霧產生槽20為收容前驅體LQ之容器。本實施形態中之前驅體LQ為根據在基板FS上成膜之材料而決定之金屬鹽的溶液。例如為氯化鋅、乙酸鋅、硝酸鋅、氫氧化鋅等金屬鹽水溶液或包含鋅錯合物(乙醯丙酮鋅)等金屬錯合物之水溶液。又,不限於包含鋅之溶液,亦可為包含銦、錫、鎵、鈦、鋁、鐵、鈷、鎳、銅、矽、鉿、鉭、鎢中的任一者以上之金 屬鹽或金屬錯合物之溶液。
薄霧搬送路徑212為將薄霧產生槽20中所產生之薄霧導引至電極24A及電極24B之間為止的管。於薄霧搬送路徑212中設置有加熱器23,該加熱器23對通過薄霧搬送路徑212之薄霧進行加熱。基板固定器214為用以固定基板FS之基座,亦可根據需要而設置對基板FS進行加熱之加熱器單元27。於對基板FS進行加熱之情形時,以低於基板FS的軟化點之溫度進行加熱。
再者,此處所謂軟化點,係指對基板FS進行加熱時,基板FS軟化而開始引起變形之溫度,例如能夠藉由依據JIS K7207(A法)之測試方法而求出該軟化點。
基板FS例如可使用樹脂膜、包含不銹鋼等金屬或合金之箔(foil)等。作為樹脂膜之材質,例如亦可使用包含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酯樹脂、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樹脂、聚氯乙烯樹脂、纖維素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乙酸乙烯酯樹脂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樹脂之材質。又,基板FS的厚度或剛性(楊氏模量)只要處於在搬送時,不會使基板FS產生由壓彎引起之折痕或不可逆之皺褶之範圍即可。於製造作為電子元件之可撓性顯示面板、觸控面板、彩色濾光器、抗電磁波濾波器等之情形時,使用厚度為25μm~200μm左右之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廉價之樹脂片材。
對本實施形態中之處理流程進行說明。首先,於薄霧產生槽20中,藉由超音波振動器206使所收容之前驅體LQ霧化。其次,藉由氣體 導入管215所供給之氣體,向薄霧搬送路徑212供給已產生之薄霧。其次,向薄霧搬送路徑212供給之薄霧通過電極24A及電極24B之間。
此時,藉由因對電極24A施加電壓而產生之電漿來激發薄霧,使該薄霧作用於基板FS的設置有電極24A及電極24B之一側的表面。結果,薄膜作為金屬氧化物而積層於基板FS。
再者,於圖1中表示了如下狀態,即,於薄膜製造裝置1中水平地設置基板FS,且基板FS以與薄霧供給方向正交之方式設置。然而,於薄膜製造裝置1中,基板FS之設置狀態並不限定於此。例如,於薄膜製造裝置1中,亦可相對於水平面傾斜地設置基板FS。
又,於薄膜製造裝置1中,若假定與薄霧搬送路徑212對基板FS供給薄霧時之方向正交之面,則亦可相對於該面傾斜地設置基板FS。傾斜方向亦並無限定。
圖2係用以對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的詳情進行說明之圖(其一)。圖2(a)表示自上方觀察薄膜製造裝置1所見之狀態,即自+Y方向俯視圖1中的薄膜製造裝置1所見之狀態。以與X軸方向平行之面將圖2(a)所示之薄膜製造裝置1切斷後,自+Z方向觀察所見之狀態的剖面圖為圖1所示之薄膜製造裝置1。本圖為了進行說明而透視地記載了各構成要素,但實際的構成要素之透視狀態並不限定於本圖所示的形態。再者,圖2(a)中表現了薄霧搬送路徑212的外徑213。
於本實施形態中,利用加熱器23對呈大致輪形狀之薄霧搬送路徑212進行加熱,加熱後之薄霧搬送路徑212內的薄霧通過電極24A及電極24B之間,且作用於基板FS。
圖2(b)表示使圖2(a)所示之薄膜製造裝置1順時針旋轉90度後,自下方向(圖1所示之-Y方向)仰視所見之狀態。
電極24A具備線狀的電極EP與介電體Cp。電極24B具備電極EG與介電體Cg。電極EP及電極EG只要為導電體,則其素材並無限制,例如能夠使用鎢、鈦等。
再者,電極EP及電極EG並不限定於導線,亦可為平板,但於利用平板構成電極之情形時,較理想的是對向之邊緣部分所成之面平行。亦可利用如刀般具有尖銳邊緣之平板構成電極,但電場有可能會集中於邊緣端而產生電弧。再者,若電極的表面積小,則電漿產生效率佳,因此,與平板形狀相比較,電極更佳為線形狀。
又,以下說明電極EP及電極EG呈直線之情形,但上述電極EP及電極EG亦可各自彎曲。
使用介電體作為介電體Cp及介電體Cg。例如能夠使用石英或陶瓷(氮化矽、氧化鋯、氧化鋁、碳化矽、氮化鋁、氧化鎂等絕緣性材料)作為介電體Cp及介電體Cg。
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介電體阻擋放電(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而產生電漿。因此,需要將介電體設置於電極EP及電極EG之間。金屬導線與介電體之相對位置關係不限於圖3所示之例子,例如亦可為如下構成,即,電極EP與電極EG中的至少一個電極被介電體覆蓋。再者,如圖3所示,電極EP及電極EG均被介電體覆蓋之構成更理想。原因在於藉此,能夠防止因薄霧附著於金屬導線而引起之劣化。再者,較理想的是大致平行地配置電極EP及電極EG,以能夠穩定地產生電漿。
圖3係用以對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的詳情進行說明之圖(其二)。圖3係對於以與Z軸方向平行之面將圖2(a)所示之薄膜製造裝置1切斷後,自-X方向所見之狀態下的薄膜製造裝置1,自薄霧搬送路徑212表示上部分之圖。
自薄霧產生槽20導入之薄霧於薄霧搬送路徑212中被加熱。然後,薄霧到達電極24A及電極24B。薄霧由產生於各電極之間的電漿激發而附著於基板FS,從而形成薄膜。
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的用以產生電漿的電極24A及電極24B位於基板FS的一面側。因此,能夠進一步減少因電弧放電等而對基板FS造成之損傷。
再者,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即使於非真空狀態下,亦能夠於基板FS上生成薄膜。因此,與濺鍍法等不同,能夠防止裝置之大型化或成本之增大,對於環境之負擔減輕。又,與使用由熱分解引起之化學反應而形成薄膜之所謂的熱CVD法不同,能以低溫形成薄膜。藉此,對於基板FS之由熱引起之負擔減輕。
<第2實施形態>
其次,對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第2實施形態中,使用薄霧沉積法而於基板FS上成膜。以下,對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內容進行說明,且省略與重複內容相關之說明。
圖4係用以對第2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的詳情進行說明之圖。使金屬氧化物微粒子分散至分散媒而成之分散液係作為前驅體LQ而儲存於本實施形態中之薄霧產生槽20。微粒子能夠使用銦、鋅、錫或 鈦等具有導電性之金屬微粒子、或包含該等金屬微粒子中的至少一種金屬微粒子之金屬氧化物微粒子。可單獨使用該等微粒子,亦可任意地組合兩種以上之微粒子。微粒子係粒徑為1nm~100nm之奈米微粒子。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說明使用金屬氧化物微粒子作為微粒子之情形。分散媒只要能分散微粒子即可,能夠使用水或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IPA)、乙醇等醇、及該等之混合物。
薄霧搬送路徑212將自薄霧產生槽20導入之薄霧導引至電極24A及電極24B之間。受到電極之間所產生之電漿c的影響後之薄霧於特定時間內,被噴射至基板FS。繼而,附著於基板FS之薄霧之分散媒氣化,藉此,於基板FS的表面形成金屬氧化物膜。
此時,未圖示之基板固定器214亦可以使基板FS處於相對於水平面傾斜之狀態的方式,將基板FS設置於薄膜製造裝置1。薄霧附著於基板FS且氣化,藉此,於基板FS形成薄膜,但由於使基板FS相對於水平面傾斜,故而附著於薄膜上之已成為液滴之薄霧會流下,能夠抑制不均一地形成薄膜。
再者,基板固定器214亦可以相對於如下面傾斜之狀態,將基板FS設置於薄膜製造裝置1,上述面與薄霧搬送路徑212對基板FS噴射薄霧時之方向正交。藉此,例如於藉由預先在基板FS設置撥水部而進行圖案化之情形時,能夠利用噴霧的力量將附著於撥水部之薄霧除去。
<第3實施形態>
其次,對第3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以下,對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之內容進行說明,且省略對於重複內容之說明。再者,本實施形態的 薄霧產生部20A、薄霧產生部20B、管道21A及管道21B相當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的薄霧產生槽20,薄霧噴出單元22相當於薄霧搬送路徑212。
圖5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的構成例之圖。本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係根據卷對卷(Roll to Roll)方式,藉由金屬氧化物等特定物質而連續地於可撓性之長條之片材基板FS的表面生成薄膜。
[裝置的概略構成]
於圖5中,以將設置裝置本體之工場的地面設為XY面,且將與地面正交之方向設為Z方向之方式,決定正交座標系XYZ。又,圖5之薄膜製造裝置1係於片材基板FS的表面總是與XZ面垂直之狀態下,沿著長條方向搬送該片材基板FS。
作為被處理體之長條之片材基板FS(以下亦僅稱為基板FS)遍及特定長度而捲繞於架台部EQ1上所安裝之供給捲筒RL1。於架台部EQ1設置有輥CR1,該輥CR1旋繞自供給捲筒RL1抽出之片材基板FS,供給捲筒RL1的旋轉中心軸與輥CR1的旋轉中心軸係以彼此平行之方式,沿著Y方向(與圖5的紙面垂直之方向)延伸地配置。因輥CR1而向-Z方向(重力方向)彎折後之基板FS利用空氣轉向桿TB1向+Z方向折返,且藉由輥CR2而向斜上方向(相對於XY面之45°±15°之範圍)彎折。例如,如WO2013/105317所說明,空氣轉向桿TB1於藉由空氣軸承(氣體層)使基板FS稍微浮起之狀態下,使搬送方向彎折。再者,空氣轉向桿TB1能藉由未圖示之壓力調整部之驅動而沿著Z方向移動,且以非接觸之方式對基板FS施加張力。
通過輥CR2後之基板FS於通過第1腔室10的狹縫狀的氣封部10A之後,通過收容成膜本體部之第2腔室12的狹縫狀的氣封部12A,向斜上方向直線地搬入至第2腔室12(成膜本體部)內。於第2腔室12內以固定速度搬送基板FS之後,藉由受到大氣電漿輔助之薄霧沉積法或薄霧CVD法,以特定厚度於基板FS的表面生成特定物質之膜。
於第2腔室12內接受了成膜處理後之基板FS通過狹縫狀的氣封部12B退出第2腔室12之後,因輥CR3而向-Z方向彎折,通過狹縫狀的氣封部10B退出第1腔室10。自氣封部10B向-Z方向前進之基板FS因空氣轉向桿TB2而向+Z方向折返後,因設置於架台部EQ2之輥CR4而彎折,且捲筒繞於回收捲筒RL2。回收捲筒RL2與輥CR4係以使旋轉中心軸彼此平行之方式,沿著Y方向(與圖5的紙面垂直之方向)延伸而設置於架台部EQ2。再者,若有必要,亦可於自氣封部10B至空氣轉向桿TB2為止之搬送路徑中設置乾燥部(加熱部)50,該乾燥部(加熱部)50用以乾燥附著或含浸於基板FS之多餘的水分。
例如,如WO2012/115143所揭示,圖5所示之氣封部10A、10B、12A、12B具備狹縫狀的開口部,該狹縫狀的開口部阻止氣體(大氣等)在第1腔室10或第2腔室12的分隔壁的內側空間與外側空間之間流通,且使片材基板FS沿著長條方向被搬入、搬出。於上述開口部的上端邊與片材基板FS的上表面(被處理面)之間、及開口部的下端邊與片材基板FS的下表面(背面)之間,形成真空增壓方式的空氣軸承(靜壓氣體層)。因此,成膜用的薄霧氣體滯留於第2腔室12內及第1腔室10內,從而防止該薄霧氣體洩漏至外部。
然而,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藉由以使回收捲筒RL2旋轉驅動之方式設置於架台部EQ2之伺服馬達、與以使供給捲筒RL1旋轉驅動之方式設置於架台部EQ1之伺服馬達,進行沿著長條方向搬送基板FS之搬送控制與張力控制。圖5中雖省略了圖示,但設置於架台部EQ2與架台部EQ1之各伺服馬達受到馬達控制部控制,以使基板FS的搬送速度達到目標值,且至少於輥CR2與輥CR3之間對基板FS施加特定張力(長條方向)。例如藉由設置測力器等而求出片材基板FS的張力,該測力器測量向+Z方向頂起空氣轉向桿TB1、TB2之力。
又,架台部EQ1(及供給捲筒RL1、輥CR1)具有根據來自邊緣感測器ES1之檢測結果,藉由伺服馬達等而沿著Y方向在±數mm左右之範圍內細微移動之功能即EPC(Edge Position Control,邊緣位置控制)功能,上述邊緣感測器ES1測量即將到達空氣轉向桿TB1之片材基板FS兩側的邊緣(端部)位置之Y方向(與片材基板FS的長條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變動。藉此,即使在捲筒繞於供給捲筒RL1之片材基板存在Y方向之捲筒繞不均之情形時,亦可總是將通過輥CR2之片材基板之Y方向的中心位置的變動控制在固定範圍(例如±0.5mm)內。因此,片材基板以於寬度方向上正確地被定位後之狀態而搬入至成膜本體部(第2腔室12)。
同樣地,架台部EQ2(及回收捲筒RL2、輥CR4)具有根據來自邊緣感測器ES2之檢測結果,藉由伺服馬達等而沿著Y方向在±數mm左右之範圍內細微移動之EPC功能,上述邊緣感測器ES2測量剛通過空氣轉向桿TB2之片材基板FS兩側的邊緣(端部)位置之Y方向變動。藉此,成膜後之片材基板FS以防止了Y方向之捲筒繞不均之狀態而捲筒繞於回收捲筒 RL2。再者,架台部EQ1及EQ2、供給捲筒RL1、回收捲筒RL2、空氣轉向桿TB1及TB2、輥CR1、CR2、CR3、CR4具有作為將基板FS導引至薄霧噴出單元22之搬送部之功能。
於圖5之裝置中,以如下方式配置輥CR2、CR3,即,使成膜本體部(第2腔室12)中的片材基板FS之直線搬送路徑沿著基板FS之搬送前進方向,傾斜45°±15°左右(此處設為45°)而升高。由於上述搬送路徑傾斜,故而能夠使藉由薄霧沉積法或薄霧CVD法而噴射至片材基板FS上之薄霧(包含特定物質的微粒子或分子之液體粒)恰當地滯留於片材基板FS的表面上,從而提高特定物質之堆積效率(亦稱為成膜速率或成膜速度)。上述成膜本體部的構成將後述,由於基板FS在第2腔室12內沿著長條方向傾斜,故而設定如下正交座標系Xt‧Y‧Zt,該正交座標系Xt‧Y‧Zt將與基板FS的被處理面平行之面設為Y‧Xt面,且將與Y‧Xt面垂直之方向設為Zt。
於本實施形態中,兩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沿著基板FS之搬送方向(Xt方向),以固定間隔設置於上述第2腔室12內。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形成為筒狀,在與基板FS相對向之前端側設置有如下狹槽(狹縫)狀的開口部,該狹槽(狹縫)狀的開口部用以向基板FS噴出薄霧氣體(載體氣體與薄霧之混合氣體)Mgs且沿著Y方向細長地延伸。進而,於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開口部附近,設置有用以產生非熱平衡狀態之大氣電漿之一對平行的電極24A、24B。來自高壓脈衝電源部40之脈衝電壓以特定頻率分別施加至一對電極24A、24B。又,用以將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內部空間維持於所設定的溫度之加熱器(調溫器)23A、23B設置於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外周。加熱器23A、23B以達到設定溫度之方式而受到調溫 控制部28控制。
第1薄霧產生部20A、第2薄霧產生部20B所產生之薄霧氣體Mgs以特定流量,經由管道21A、21B而分別供給至薄霧噴出單元22A、22B。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狹槽狀的開口部向-Zt方向噴出之薄霧氣體Mgs以特定流量噴射至基板FS的上表面,因此會立即向下方(-Z方向)流動。為了延長薄霧氣體滯留於基板FS的上表面之滯留時間,第2腔室12內的氣體經由管道12C而受到排氣控制部30抽吸。即,於第2腔室12內,形成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狹槽狀的開口部流向管道12C之氣流,藉此,抑制薄霧氣體Mgs自基板FS的上表面立即流向下方(-Z方向)。
排氣控制部30將所抽吸之第2腔室12內的氣體中所含的特定物質的微粒子或分子、或者載體氣體除去,使其成為潔淨之氣體(空氣)後,經由管道30A而釋放至環境中。再者,於圖5中,將薄霧產生部20A、20B設置於第2腔室12的外側(第1腔室10的內部),其目的在於減小第2腔室12的容積,使得在藉由排氣控制部30抽吸氣體時,易於對第2腔室12內的氣流(流量、流速、流路等)進行控制。當然,薄霧產生部20A、20B亦可設置於第2腔室12的內部。
於使用分別來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之薄霧氣體Mgs,且藉由薄霧CVD法而將膜堆積於基板FS上之情形時,需要將基板FS設定為高於常溫之溫度例如200℃左右。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在介隔基板FS而與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各自的狹槽狀的開口部相對向之位置(基板FS的背面側)設置加熱器單元27A、27B,藉由溫度控制部28進行控制,以使基板FS上的噴射有薄霧氣體Mgs之區域的溫度達到設定值。另一方面, 於藉由薄霧沉積法而成膜之情形時,亦可為常溫,因此,無需使加熱器單元27A、27B運轉,但於希望將基板FS設為高於常溫之溫度(例如90℃以下)之情形時,能夠適當地使加熱器單元27A、27B運轉。
以上所說明之薄霧產生部20A、20B、調溫控制部28、排氣控制部30、高壓脈衝電源部40及馬達控制部(使供給捲筒RL1、回收捲筒RL2旋轉驅動之伺服馬達的控制系統)等總體上受到包含電腦之主控制單元100控制。
[片材基板]
其次,對作為被處理體之片材基板FS進行說明。如上所述,基板FS例如可使用樹脂膜、包含不銹鋼等金屬或合金之箔(foil)等。作為樹脂膜之材質,例如亦可使用包含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酯樹脂、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樹脂、聚氯乙烯樹脂、纖維素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乙酸乙烯酯樹脂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樹脂之材質。又,基板FS的厚度或剛性(楊氏模量)只要處於在搬送時,不會使基板FS產生由壓彎引起之折痕或不可逆之皺褶之範圍即可。於製造作為電子元件之可撓性顯示面板、觸控面板、彩色濾光器、抗電磁波濾波器等之情形時,使用厚度為25μm~200μm左右之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廉價之樹脂片材。
對於基板FS,例如較理想的是選定熱膨脹係數明顯不大的基板,使得能夠實質上無視由在對基板FS實施之各種處理中所承受的熱引起之變形量。又,將例如氧化鈦、氧化鋅、氧化鋁、氧化矽等無機填料混合於作為基底之樹脂膜之後,亦能夠減小熱膨脹係數。又,基板FS可為利 用浮式法等而製造之厚度為100μm左右之極薄玻璃的單層體、或呈薄膜狀地對不銹鋼等金屬進行壓延而成之金屬片材的單層體,亦可為將上述樹脂膜或者鋁或銅等之金屬層(箔)等貼合於上述極薄玻璃或金屬片材而成之積層體。進而,於使用本實施形態的薄膜製造裝置1,且利用薄霧沉積法而成膜之情形時,能夠將基板FS的溫度設定為100℃以下(通常為常溫左右),但於利用薄霧CVD法而成膜之情形時,需要將基板FS的溫度設定為100℃~200℃左右。因此,於利用薄霧CVD法而成膜之情形時,使用即使在200℃左右之溫度下,亦不會變形、變質之基板材料(例如聚醯亞胺樹脂、極薄玻璃、金屬片材等)。
然而,基板FS之可撓性(flexibility)係指如下性質,即,即使對基板FS施加自重程度之力,亦能彎曲該基板FS而不會折斷或斷裂。又,因自重程度之力而彎曲之性質亦包含於可撓性。又,可撓性之程度會根據基板FS之材質、大小、厚度、基板FS上所形成之層構造、溫度、濕度等環境等而改變。總之,只要在將基板FS正確地纏繞於本實施形態之薄膜製造裝置1、或進行其前後的步驟之製造裝置的搬送路徑內所設置之各種搬送用的輥、轉向桿、旋轉筒等時,能夠順暢地搬送基板FS而不會將其壓彎而產生折痕或導致破損(裂開或劃傷),則能夠稱為可撓性之範圍。
再者,圖5所示之供給捲筒RL1所供給之基板FS亦可為中間步驟之基板。即,亦可已於捲筒繞於供給捲筒RL1之基板FS的表面形成電子元件用的特定之層構造。該層構造係指以固定厚度形成於作為基底之片材基板的表面之樹脂膜(絕緣膜)或金屬薄膜(銅、鋁等)等單層、或由該等膜形成之多層構造體。又,圖5之薄膜製造裝置1中的應用了薄霧沉積法 之基板FS例如亦可為如下基板,該基板如WO2013/176222所揭示,於將感光性矽烷耦合材料塗佈於基板表面且使其乾燥後,藉由曝光裝置以與電子元件用的圖案的形狀相對應之分佈而照射紫外線(波長為365nm以下),從而具有紫外線照射部分與未照射部分對於薄霧溶液之親液疏液性產生了大差異之表面狀態。於該情形時,能夠藉由使用了圖1之薄膜製造裝置1之薄霧沉積法,根據圖案的形狀而使薄霧選擇性地附著於基板FS的表面。
進而,供給至圖5之薄膜製造裝置1之長條之片材基板FS亦可為如下基板,該基板係將尺寸與應製造之電子元件的大小相對應之單片之樹脂片材等,沿著金屬片材之長條方向且以固定間隔貼附於長條之薄金屬片材(例如厚度為0.1mm左右之SUS帶)的表面而成。於該情形時,藉由圖5之薄膜製造裝置1而成膜之被處理體為單片之樹脂片材。
其次,與圖5一併參照圖6~圖9對圖5之薄膜製造裝置1的各部分之構成進行說明。
[薄霧噴出單元22A、22B]
圖6係自座標系Xt‧Y‧Zt的-Zt側即基板FS側觀察薄霧噴出單元22A(22B亦相同)所見之立體圖。薄霧噴出單元22A由傾斜之內壁Sfa、Stb、與Xt‧Zt面平行之側面的內壁Sfc及與Y‧Xt面平行之頂板25A(25B)構成,上述傾斜之內壁Sfa、Sfb由石英板構成,於Y方向上具有固定長度,且Xt方向之寬度向-Zt方向逐步變窄。於頂板25A(25B)中,來自薄霧產生部20A(20B)之管道21A(21B)連接於開口部Dh,薄霧氣體Mgs供給至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內。於薄霧噴出單元22A(22B)之-Zt方向的前端部,形成有沿著Y方向遍及長度La地細長延伸之狹槽狀的開口部SN,且 以於Xt方向上包夾該開口部SN之方式而設置有一對電極24A(24B)。因此,經由開口部Dh供給至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內之薄霧氣體Mgs(正壓)自狹槽狀的開口部SN通過一對電極24A(24B)之間,以同樣的流量分佈向-Zt方向噴出。
一對電極24A由在Y方向上延長了長度La以上之線狀的電極EP、與在Y方向上延長了長度La以上之線狀的電極EG構成。電極EP、EG各自係以在Xt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地保持平行之方式,保持於作為介電體Cp而發揮功能之圓筒狀的石英管Cp1、作為介電體Cg而發揮功能之石英管Cg1內,上述石英管Cp1、Cg1以位於狹槽狀的開口部SN的兩側之方式而固定於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前端部。較理想的是石英管Cp1、Cg1的內部不含有金屬成分。又,介電體Cp、Cg亦可設為絕緣耐壓性高之陶瓷製的管。
圖7係自+Y方向觀察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前端部與一對電極24A(24B)所見之剖面圖。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一例,將石英管Cp1、Cg1的外徑φ a設定為約3mm,將內徑φ b設定為約1.6mm(壁厚為0.7mm),電極EP、EG由鎢、鈦等低電阻金屬所形成的直徑為0.5mm~1mm之導線構成。電極EP、EG係以呈直線狀地通過石英管Cp1、Cg1的內徑中心之方式,於石英管Cp1、Cg1之Y方向的兩端部由絕緣體保持。再者,只要僅石英管Cp1、Cg1中的任一方存在即可,例如連接於高壓脈衝電源部40的正極之電極EP被石英管Cp1包圍,連接於高壓脈衝電源部40的負極(接地)之電極EG亦可露出。然而,根據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前端部的開口部SN噴出之薄霧氣體Mgs的氣體成分,露出之電極EG會受到污染、腐蝕, 因此,較佳採用如下構成,即,利用石英管Cp1、Cg1包圍兩方之電極EP、EG,使薄霧氣體Mgs不直接與電極EP、EG接觸。
此處,線狀的電極EP、EG各自均係與基板FS的表面平行地配置於與基板FS的表面相距作動距離(working distance)WD之高度位置,且於基板FS的搬送方向(+Xt方向)上隔開間隔Lb地配置。為了向-Zt方向以同樣分佈穩定地持續產生非熱平衡狀態之大氣電漿,盡可能窄地設定間隔Lb,作為一例,將該間隔Lb設定為5mm左右。因此,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開口部SN噴出之薄霧氣體Mgs通過一對電極之間時的Xt方向之有效寬度(間隙)Lc為Lc=Lb-φ a,於使用外徑為3mm之石英管之情形時,寬度Lc為2mm左右。
進而,雖並非為必需之構成,但較佳為使作動距離WD大於線狀的電極EP、EG在Xt方向上之間隔Lb。原因在於:若成為Lb>WD之配置關係,則有可能會於作為正極之電極EP(石英管Cp1)與基板FS之間產生電漿或產生電弧放電。
換言之,較理想的是自電極EP、EG至基板FS為止之距離即作動距離WD大於電極EP、EG之間的間隔Lb。
然而,當能夠將基板FS的電位設定於作為接地極之電極EG的電位與作為正極之電極EP的電位之間時,亦能設定為Lb>WD。
再者,電極24A與電極24B所成之面亦可不與基板FS平行。於該情形時,將自電極中的最靠近基板FS之部分至基板FS為止之距離設為間隔WD,對薄霧噴出單元22A(22B)或基板FS之設置位置進行調整。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在一對電極24A(24B)的間隔最窄 之區域,即圖7中的寬度Lc之間的Zt方向上的有限之區域PA內,猛烈地產生非熱平衡狀態之電漿。因此,若減小作動距離WD,則能夠縮短薄霧氣體Mgs在受到非熱平衡狀態之電漿照射後到達基板FS的表面為止之時間,從而能夠期待提高成膜速率(單位時間之堆積膜厚)。於圖7中,於將線狀的電極EP、EG在Xt方向上之間隔Lb設為5mm之情形時,作動距離WD能夠設定為5mm左右。
於不改變一對電極24A(24B)的間隔Lb(或寬度Lc)與作動距離WD之情形時,成膜速率會根據施加至電極EP、EG之間的脈衝電壓的峰值與頻率、薄霧氣體Mgs的開口部SN之噴出流量(速度)、薄霧氣體Mgs中所含之成膜用的特定物質(微粒子、分子、離子等)的濃度、或配置於基板FS的背面側之加熱器單元27A(27B)之加熱溫度等而發生變化,因此,根據於基板FS上成膜之特定物質的種類、成膜厚度、平坦性等狀態,藉由主控制單元100適當地調整上述條件。
[薄霧產生部20A、20B]
圖8表示圖5中之薄霧產生部20A(20B亦相同)的構成的一例,於密閉之薄霧產生腔室200內,製成經由管道21A(21B)而供給至薄霧噴出單元22A(22B)之薄霧氣體Mgs。薄霧氣體Mgs之第1載體氣體自罐體201A經由流量調整閥FV1而輸送至配管202,第2載體氣體自罐體201B經由流量調整閥FV2而輸送至配管202。第1載體氣體與第2載體氣體中的一方為氧氣,另一方例如為氬(Ar)氣。流量調整閥FV1、FV2根據來自圖5中的主控制單元100之指令而調整氣體流量(壓力)。
配管202所輸送之載體氣體(例如氧氣與氬氣之混合氣體)供 給至設置於薄霧產生腔室200內之環狀(於XY面內呈環帶狀)的層流化過濾器203。層流化過濾器203向圖8中的下方向(-Z方向),以環帶狀的分佈噴出大致同樣流量之載體氣體。於層流化過濾器203中央的空間,設置有收集薄霧氣體Mgs且將其送出至管道21A(21B)之漏斗狀的收集部204。收集部204的下方部呈圓筒狀,且於其外周,沿著圓周方向以適當間隔設置有窗部(開口)204a,來自層流化過濾器203之載體氣體流入至該窗部(開口)204a。
於收集部204的下方,在Z方向上隔開適當之間隙204b而設置有溶液槽205,該溶液槽205以特定容量儲存薄霧產生用的溶液即前驅體LQ。於該溶液槽205的底部設置有超音波振動器206,藉由驅動電路207根據固定頻率之高頻訊號而驅動該超音波振動器206。由於超音波振動器206的振動而自前驅體LQ的表面產生薄霧,該薄霧於收集部204內與載體氣體混合而成為薄霧氣體Mgs,該薄霧氣體Mgs經由分離器210而被導引至管道21A(21B)。分離器210將自收集部204流動來之薄霧氣體Mgs的薄霧直徑過濾為特定尺寸以下,將其送出至管道21A(21B)。又,保存於儲存槽208內之前驅體LQ經由流量調整閥FV3與配管209而供給至溶液槽205。
超音波振動器206的驅動電路207能基於來自主控制單元100之指令而調整驅動頻率或振動之大小,流量調整閥FV3基於來自主控制單元100之指令而調整流量,以使溶液槽205的前驅體LQ之容量(液面的高度位置)大致固定。因此,於溶液槽205中設置對前驅體LQ之容量或重量、或者液面高度進行測量之感測器,主控制單元100基於該感測器的測量結果而將指令(打開時間或關閉時間之指令)輸出至流量調整閥FV3。
如此,預先使溶液槽205內的前驅體LQ之容量大致固定, 藉此抑制前驅體LQ的共振頻率之變動,從而能夠將薄霧產生效率維持於最佳狀態。當然,亦能夠根據溶液槽205內的前驅體LQ之容量變化而動態地調整超音波振動器206的振動頻率或振幅之條件,以使薄霧產生效率幾乎不會發生變化之方式進行控制。又,前驅體LQ係以適當濃度將特定物質的微粒子或分子(離子)溶解於純水或溶劑液體中而成者,於特定物質在純水或溶劑液體中沉澱之情形時,較佳為於儲存槽208(及溶液槽205)內設置對前驅體LQ進行攪拌之功能。
進而,於圖8所示之薄霧產生腔室200的內部或其外壁部、或者收集部204的周圍亦設置有調溫器(加熱器23),該調溫器(加熱器23)將自收集部204產生之薄霧氣體Mgs設定至特定溫度。
[高壓脈衝電源部40]
圖9係表示高壓脈衝電源部40的概略構成的一例之方塊圖,該高壓脈衝電源部40由可變直流電源40A與高壓脈衝生成部40B構成。可變直流電源40A輸入100V或200V之商用交流電源,輸出平滑化後之直流電壓Vo1。電壓Vo1例如可於0V~150V之間發生變化,且成為向下一段之高壓脈衝生成部40B供給之供給電源,因此亦被稱為一次電壓。於高壓脈衝生成部40B內設置有脈衝產生電路部40Ba與升壓電路部40Bb,上述脈衝產生電路部40Ba反復地生成與施加至線狀的電極EP、EG之間的高壓脈衝電壓的頻率相對應之脈衝電壓(峰值大致為一次電壓Vo1的矩形狀的短脈波),上述升壓電路部40Bb承受上述脈衝電壓而生成上升時間與脈衝持續時間極短之高壓脈衝電壓作為電極間電壓Vo2。
脈衝產生電路部40Ba由半導體開關元件等構成,該半導體 開關元件以頻率f高速地導通/斷開一次電壓Vo1。上述頻率f被設定為數KHz以下,由開關引起之脈衝波形之上升時間/下降時間為數十nS以下,脈衝時間寬度被設定為數百nS以下。升壓電路部40Bb係將如上所述之脈衝電壓升壓20倍左右之電路部,且由脈衝變壓器等構成。
上述脈衝產生電路部40Ba、升壓電路部40Bb為一例,只要能夠以數kHz以下之頻率f連續地生成峰值為20kV左右、脈衝上升時間為100nS左右以下、脈衝時間寬度為數百nS以下之脈衝電壓作為最終之電極間電壓Vo2,則亦可為任何構成之電路部。再者,電極間電壓Vo2越高,則能使圖7所示之一對電極24A(24B)之間的間隔Lb(及寬度Lc)越大,能於Xt方向上擴大基板FS上的薄霧氣體Mgs之噴射區域,從而提高成膜速率。
又,為了對一對電極24A(24B)之間的非熱平衡狀態之電漿的產生狀態進行調整,可變直流電源40A具備對來自主控制單元100之指令作出響應而變更一次電壓Vo1(即電極間電壓Vo2)之功能,並且高壓脈衝生成部40B具備對來自主控制單元100之指令作出響應而變更施加至一對電極24A(24B)之間的脈衝電壓的頻率f之功能。
圖10係如圖9所示之構成之高壓脈衝電源部40所獲得的電極間電壓Vo2之波形特性的一例,縱軸表示電壓Vo2(kV),橫軸表示時間(μS)。圖10之特性表示在一次電壓Vo1為120V、頻率f為1kHz時所獲得之電極間電壓Vo2的一個脈衝部分之波形,獲得了約18kV之脈衝電壓Vo2作為峰值。進而,自最初峰值(18kV)的5%至95%為止之上升時間Tu約為120nS。又,對於圖9之電路構成,雖於直至最初峰值的波形(脈衝時間寬度約為400nS)後的2μS為止之期間產生了振鈴波形(衰減波形),但該部分 之電壓波形並未導致產生非熱平衡狀態之電漿或電弧放電。
於之前所例示之電極的構成例,以間隔Lb=5mm設置被外徑為3mm、內徑為1.6mm之石英管Cp1、Cg1覆蓋的電極EP、EG之情形時,圖10所示之最初峰值的波形部分以頻率f反復出現,藉此,於一對電極24A(24B)之間的區域PA(圖7)內,穩定且持續地產生非熱平衡狀態之大氣電漿。
[加熱器單元27A、27B]
圖11係表示圖5中的加熱器單元27A(27B亦相同)的構成的一例之剖面圖。片材基板FS以固定速度(例如每分鐘數mm~數cm)沿著長條方向(+Xt方向)被連續搬送,因此,於加熱器單元27A(27B)的上表面與片材基板FS的背面接觸之狀態下,有可能會損傷基板FS的背面。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加熱器單元27A(27B)的上表面與基板FS的背面之間,以數μm~數十μm左右之厚度形成作為空氣軸承之氣體層,從而以非接觸狀態(或低摩擦狀態)搬送基板FS。
加熱器單元27A(27B)係由與基板FS的背面相對向地配置之基礎基台270、設置於該基礎基台270上(+Zt方向)的複數個部位之固定高度之間隔件272、設置於複數個間隔件272上之平坦之金屬製的板274及複數個加熱器275構成,上述複數個加熱器275配置於複數個間隔件272之間即基礎基台270與板274之間。
於複數個間隔件272各自中,形成有貫通至板274的表面為止之氣體的噴出孔274A、與抽吸氣體之吸氣孔274B。貫通於各間隔件272內之噴出孔274A經由形成於基礎基台270內之氣體流路而連接於氣體的導 入埠271A,貫通於各間隔件272內之吸氣孔274B經由形成於基礎基台270內之氣體流路而連接於氣體的排氣埠271B。導入埠271A連接於加壓氣體之供給源,排氣埠271B連接於產生真空壓之減壓源。
於板274的表面,噴出孔274A與吸氣孔274B在Y‧Xt面內靠近地設置,因此,自噴出孔274A噴出之氣體會立即被吸氣孔274B抽吸。藉此,於板274的平坦表面與基板FS的背面之間形成作為空氣軸承之氣體層。於基板FS沿著長條方向(Xt方向)伴隨特定張力而被搬送之情形時,基板FS依照板274的表面而保持平坦狀態。
而且,因複數個加熱器275發熱而被加熱之板274的表面與基板FS的背面之間隙僅為數μm~數十μm左右,因此,基板FS會因來自板274的表面之輻射熱而立即被加熱至設定溫度。該設定溫度係由圖5所示之溫度控制部28控制。
又,當不僅需要自基板FS的背面進行加熱,而且亦需要自上表面(被處理面)側進行加熱時,隔開特定間隙地與基板FS的上表面相對向之加熱板(圖11中的板274與加熱器275之組合)27C設置於基板FS的搬送方向上的薄霧氣體Mgs的噴射區域之上游側。
如上所述,加熱器單元27A(27B)一併具有對受到薄霧氣體Mgs噴射之基板FS的一部分進行加熱之調溫功能、與以空氣軸承方式使基板FS浮起而平坦地支持該基板FS之非接觸(低摩擦)支持功能。為了維持成膜時之膜厚之均一性,較理想的是圖7所示之基板FS的上表面與一對電極24A(24B)在Zt方向上之作動距離WD於基板FS搬送過程中亦保持固定。如圖1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加熱器單元27A(27B)利用真空增壓型之空氣軸承 而支持基板FS,因此,基板FS的背面與板274的上表面之間隙大致保持固定,基板FS的朝向Zt方向之位置變動受到抑制。
以上,於本實施形態(圖5~圖11)的構成之薄膜製造裝置1中,在沿著長條方向以固定速度搬送基板FS之狀態下,使高壓脈衝電源部40作動而使一對電極24A、24B之間產生非熱平衡狀態之大氣電漿,以特定流量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開口部SN噴出薄霧氣體Mgs。通過大氣電漿產生區域PA(圖7)後之薄霧氣體Mgs噴射至基板FS,薄霧氣體Mgs的薄霧中所含之特定物質連續地堆積於基板FS上。
於本實施形態中,沿著基板FS之搬送方向排列兩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藉此,堆積於基板FS上之特定物質之薄膜的成膜速率提高約2倍。因此,藉由沿著基板FS之搬送方向增加薄霧噴出單元22A、22B而進一步提高成膜速率。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分別對於薄霧噴出單元22A、22B而個別地設置薄霧產生部20A、20B,且個別地設置加熱器單元27A、27B,因此,能夠使自薄霧噴出單元22A的開口部SN噴出之薄霧氣體Mgs、與自薄霧噴出單元22B的開口部SN噴出之薄霧氣體Mgs之物理特性(前驅體LQ的特定物質之含有濃度、薄霧氣體的噴出流量或溫度等)不同,或使基板FS的溫度不同。藉由使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各自的開口部SN噴出之薄霧氣體Mgs之物理特性、或基板FS的溫度不同,能夠調整成膜狀態(膜厚、平坦性等)。
圖5的薄膜製造裝置1單獨利用卷對卷(Roll to Roll)方式搬送基板FS,因此,亦能藉由變更基板FS的搬送速度而調整成膜速率。然而, 有時若連接前步驟用裝置或後步驟用裝置,則難以變更基板FS的搬送速度,上述前步驟用裝置係於利用如圖5所示之薄膜製造裝置1成膜之前,對基板FS實施底塗處理等之裝置,上述後步驟用裝置係對成膜後之基板FS立即實施感光抗蝕劑或感光性矽烷耦合材料等之塗佈處理等之裝置。即使於如上所述之情形時,本實施形態之薄膜製造裝置1亦能夠以適合於所設定之基板FS的搬送速度之方式調整成膜狀態。
當然,亦可將一個薄霧產生部20A所生成之薄霧氣體Mgs分別分配供給至兩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或兩個以上之薄霧噴出單元。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說明了自Zt方向對基板FS供給薄霧氣體Mgs之構成,但不限於此,亦可設為自-Zt方向對基板FS供給薄霧氣體Mgs之構成。於自Zt方向對基板供給薄霧氣體Mgs之構成之情形時,滯留於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內之液滴有可能會落下至基板FS,但藉由設為自-Zt方向對基板FS供給薄霧氣體Mgs之構成,能夠抑制上述液滴落下至基板FS之情形。只要根據薄霧氣體Mgs之供給量或其他製造條件,適當地決定自哪一個方向供給薄霧氣體Mgs即可。
[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變形例]
圖12表示圖6所示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變形例,其與圖6同樣係自座標系Xt‧Y‧Zt的-Zt側即基板FS側所見之立體圖。於該變形例中,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具備:石英製的圓管部Nu1,其將具有與管道21A(21B)連接之開口部Dh之頂板25A(25B)設為圓形,且沿著-Zt方向結合於該頂板25A(25B);以及石英製的漏斗部Nu2,其係沿著-Zt方向與圓管部Nu1相連而形成,且以於-Zt方向的前端形成沿著Y方向延伸之狹槽 狀的開口部SN之方式,被成形加工為噴嘴狀。可由具有特定壁厚之石英製的圓管一體成型而製成圓管部Nu1與漏斗部Nu2,亦可將分別製成之部分加以黏接而製成圓管部Nu1與漏斗部Nu2。於本變形例之情形時,為了對開口部Dh所供給之薄霧氣體Mgs進行調溫,如圖5所示之加熱器23A(23B)呈環狀地配置於圓管部Nu1的周圍。
又,與圖6所示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同樣地,於圖12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中,沿著Y方向延伸之一對電極24A(24B)以於Xt方向上包夾狹槽狀的開口部SN之方式而平行地配置,且固定於漏斗部Nu2之-Zt方向的前端部。
對於如圖12的變形例般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而言,自開口部Dh側觀察,以與Y‧Xt面平行之面將該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內部空間切斷後之形狀自圓形平滑地逐步變形為狹槽狀,因此,自開口部Dh擴散至內部空間內之薄霧氣體Mgs會順暢地向狹槽狀的開口部SN收斂。藉此,能夠使自狹槽狀的開口部SN噴出之薄霧氣體Mgs的薄霧濃度(例如每1cm3之薄霧量)之一致性提高。
<第4實施形態>
圖13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薄膜製造裝置1的整體構成的概略。於圖13之裝置構成中,對與第1實施形態之薄膜製造裝置1(圖5~圖11)相同之構成部分或單元、構件附上相同符號,且部分地省略其說明。於第4實施形態中,在使片材基板FS密接、支持於旋轉筒DR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之狀態下,沿著長條方向搬送該片材基板FS,藉由薄霧CVD法或薄霧沉積法,使特定物質於因旋轉筒DR而呈圓筒面狀地受到支持之基板FS上 成膜,上述旋轉筒DR能圍繞沿著Y方向延伸之中心線AX旋轉且呈特定直徑之圓筒狀或圓柱狀。
旋轉筒DR藉由連接於與中心線AX同軸之軸Sf之馬達單元60,於圖中順時針地受到旋轉驅動。馬達單元60係由組合有通常之旋轉馬達與減速齒輪箱之單元、或具有直接連接於軸Sf之旋轉軸之低速旋轉/高轉矩型的直接驅動(Direct Drive,DD)馬達構成。旋轉筒DR的旋轉速度取決於片材基板FS在長條方向上之搬送速度與旋轉筒DR的直徑。馬達單元60係以使旋轉筒DR的旋轉速度、或旋轉筒DR的外周面之周速度達到指定之目標值之方式,受到伺服驅動電路62控制。旋轉速度或周速度之目標值係由圖5中所示之主控制單元100設定。
編碼器測量用的刻度圓盤SD同軸地安裝於旋轉筒DR的軸Sf,與旋轉筒DR一體旋轉。於刻度圓盤SD的外周面,沿著其圓周方向以固定間距,遍及整個圓周地形成有格子狀的刻度(刻度圖案)。刻度圓盤SD之旋轉位置(旋轉筒DR之旋轉位置)由編碼器頭部EH1(以下亦僅稱為頭部EH1)測量,該編碼器頭部EH1與刻度圓盤SD的外周面相對向地配置,且以光學方式讀取刻度圖案的圓周方向之變化。
自頭部EH1輸出雙相訊號(sin波訊號與cos波訊號),該雙相訊號根據刻度圖案的圓周方向之位置變化而具有90°之位相差。該雙相訊號藉由設置於伺服驅動電路62內之內插電路或數位化電路而被轉換為升/降脈衝訊號,升/降脈衝訊號由數位計數器電路計數,且以數位值測量旋轉筒DR之旋轉角度位置。以如下方式設定升/降脈衝訊號,即,每當旋轉筒DR的外周面在圓周方向上例如移動1μm時,產生一個脈衝。又,數位計數 器電路所測量出之旋轉筒DR之角度位置的數位值亦被發送至主控制單元100,用於確認片材基板FS之搬送距離或搬送速度。
換言之,於本實施形態中,基板22經由大致圓弧形狀的搬送路徑而被導引至薄霧噴出單元22。
之前的圖6或圖12所示之薄霧噴出單元22A於本實施形態之薄膜製造裝置1中,以如下方式配置,即,當在XZ面內進行觀察時,沿著通過中心線AX而相對於XY面傾斜了30°~45°左右之線段Ka噴射薄霧氣體Mgs,沿著基板FS之搬送方向遠離上述薄霧噴出單元22A之薄霧噴出單元22B以如下方式配置,即,當在XZ面內進行觀察時,沿著通過中心線AX而相對於XY面傾斜了45°~60°左右之線段Kb噴射薄霧氣體Mgs。處於線段Ka與片材基板FS相交之位置之片材基板FS的表面相對於XY面傾斜了60°~45°左右,處於線段Kb與片材基板FS相交之位置之片材基板FS的表面相對於XY面傾斜了45°~30°左右。編碼器頭部EH1設置於兩條線段Ka、Kb之間的角度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以使如下薄霧氣體Mgs於基板FS上以相同狀態流動之方式而設置氣體回收管道31A、31B,該薄霧氣體Mgs為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各自的前端之狹槽狀的開口部SN噴射出之薄霧氣體。氣體回收管道31A、31B中的靠近旋轉筒DR側之開口即狹槽狀的抽吸口相對於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前端的開口部SN,配置於基板FS之搬送方向的側方即上方(+Z方向)位置。
受到來自薄霧噴出單元22A的開口部SN之薄霧氣體Mgs噴射之基板FS的表面相對於XY面之近似斜度(切平面相對於水平面之斜 度),大於受到來自薄霧噴出單元22B的開口部SN之薄霧氣體Mgs噴射之基板FS的表面相對於XY面之近似斜度。因此,自薄霧噴出單元22A噴射至基板FS之薄霧氣體Mgs與自薄霧噴出單元22B噴射至基板FS之薄霧氣體Mgs相比較,會更快地沿著基板FS的表面向重力方向(-Z方向)流動。
因此,藉由個別地對氣體回收管道31A的抽吸口所抽吸之流量(負壓)、與氣體回收管道31B的抽吸口所抽吸之流量(負壓)進行調整,能夠使分別來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之薄霧氣體Mgs於基板FS上以相同狀態流動。氣體回收管道31A、31B經由能個別地調整排氣流量之閥而連接於圖5中所示之排氣控制部30。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亦藉由設置於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各自的前端的開口部SN之一對電極24A、24B而生成非熱平衡狀態之大氣電漿。藉此,於薄霧沉積法之情形時,即將噴射至基板FS之前的薄霧氣體Mgs中的薄霧會以受到電漿輔助之狀態而附著於基板FS上,於基板FS上生成包含特定物質的分子或離子之薄液膜。於薄霧CVD法之情形時,由於將基板FS加熱至200℃左右,故而接受了電漿輔助之薄霧的液體成分(純水、溶劑等)會在薄霧即將到達基板FS之前氣化,薄霧中所含之特定物質的微粒子附著於基板FS的表面。
於應用薄霧CVD法之情形時,由於需要對基板FS進行加熱,故而於本實施形態中,沿著圓周方向在旋轉筒DR內的靠近外周面處埋入多個加熱器27D,設置遍及整個圓周而將旋轉筒DR的外周面加熱至200℃左右之功能。於該情形時,為了避免對整個旋轉筒DR進行加熱,旋轉筒DR成為由支持基板FS之最外周之金屬製的第1圓筒構件、設置於該第1 圓筒構件內側且保持加熱器27D之第2圓筒構件、設置於第2圓管構件的更內側且阻斷來自加熱器27D的熱之第3圓筒構件、及設置於第3圓管構件的更內側且具有軸Sf之第4圓筒構件形成之多重管構造。
又,於應用薄霧沉積法之情形時,雖無需利用旋轉筒DR內的加熱器27D加熱至較高之溫度,但由於附著於基板FS之薄霧,基板FS的表面會成為被薄液膜潤濕之狀態,因此,於基板FS之搬送方向上的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下游側,在與旋轉筒DR相對向之位置設置與圖5中所示之乾燥部(加熱部)50相同之乾燥/調溫部51,使附著於基板FS之液體成分蒸發。乾燥/調溫部51沿著旋轉筒DR的外周面而設置為圓弧狀,且於主控制單元100之控制下,藉由來自加熱器之輻射熱、來自紅外線光源之紅外線照射、或暖風噴射等而使基板FS乾燥。
如圖13所示,旋轉筒DR、薄霧噴出單元22A、22B、乾燥/調溫部51等設置於圖5所示之第2腔室12內,基板FS的搬入口與搬出口藉由狹縫狀的氣封部12A、12B,阻止第2腔室12的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之間的氣體流通。又,與圖5相同之未圖示之管道12C連接於排氣控制部30,以回收圖13的第2腔室12內所殘存之薄霧氣體Mgs。
於圖13中設為如下構成,即,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噴射薄霧氣體之開口部SN位於較作為旋轉筒DR的旋轉中心之中心線AX更靠上方之位置,但亦可顛倒其上下關係。即,亦可使圖13之旋轉筒DR、薄霧噴出單元22A、22B、氣體回收管道31A、31B、乾燥/調溫部51以X軸為中心而旋轉180°,將薄霧噴出單元22A、22B與氣體回收管道31A、31B配置於旋轉筒DR的下方側。於該情形時,設置如下搬送路徑,該搬送路徑 自旋轉筒DR的上方(+Z方向)向下方供給片材基板FS,利用旋轉筒DR下側的約半個外周面支持該片材基板FS之後,向上方搬出該片材基板FS。
若如本實施形態般,利用旋轉筒DR的外周面支持且搬送基板FS,則由於旋轉筒DR的真圓度誤差或軸Sf的偏心誤差、軸承的偏移等,基板FS的表面會週期性地於線段Ka、Kb之方向上移位。然而,製造旋轉體時的與真圓度誤差或偏心誤差之間的公差或軸承的偏移被抑制為至多±數μm左右,因此,圖7所說明之作動距離WD幾乎不會發生變化,基板FS以表面沿著搬送方向呈圓筒面狀地彎曲之狀態,於長條方向上穩定地被搬送。
進而,於進入至旋轉筒DR之前之基板FS在寬度方向(Y方向)上稍微波動(基板表面的法線方向之起伏)之情形時,基板FS會藉由基板FS的張力而密接於旋轉筒DR的外周面,因此,能夠消除此種波動(起伏)。若於基板FS產生了波動(起伏)之狀態下,直接藉由薄霧CVD法或薄霧沉積法而成膜,則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狹槽狀的開口部SN至基板FS的表面為止之距離有可能會在開口部SN之長邊方向(Y方向)上不一致(均一),導致膜厚產生不均。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藉由旋轉筒DR而密接支持基板FS,故而基板FS之波動(起伏)之產生受到抑制,不易產生膜厚不均。
<第5實施形態>
圖14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薄膜製造裝置1的整體構成的概略。使用旋轉筒DR而連續地搬送基板FS,並且進而於圖13之兩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下游側設置兩個薄霧噴出單元22C、22D與氣體回收管道31C、31D,從而進一步提高成膜速率。
薄霧噴出單元22C及氣體回收管道31C之組合係關於包含中心線AX且與YZ面平行之中心面Pz,而與薄霧噴出單元22B及氣體回收管道31B之組合對稱地配置,薄霧噴出單元22D及氣體回收管道31D之組合係關於中心面Pz而與薄霧噴出單元22A及氣體回收管道31A之組合對稱地配置。因此,與來自薄霧噴出單元22C之薄霧氣體Mgs的噴射方向平行之線段Kc係位於關於中心面Pz而與線段Kb對稱之位置,與來自薄霧噴出單元22D之薄霧氣體Mgs的噴射方向平行之線段Kd係位於關於中心面Pz而與線段Ka對稱之位置。又,於線段Kc與線段Kd之間的角度位置設置有第2編碼器頭部EH2。
於本實施形態中,基板FS以支持於旋轉筒DR之狀態而依序通過4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22C、22D的下方,且經由空氣轉向桿TB3、輥CR3而被搬送至乾燥/調溫部51。乾燥/調溫部51主要用於使在常溫下藉由薄霧沉積法而經過處理之基板FS乾燥,但有時亦用於對在高溫下藉由薄霧CVD法而經過處理之基板FS進行除熱(冷卻)。通過乾燥/調溫部51後之基板FS被搬入至膜厚測量部150。膜厚測量部150於基板FS移動期間,大致即時地測量基板FS上所形成之由特定物質產生之薄膜的平均厚度、基板FS在長條方向上之厚度變動、基板FS在寬度方向上之厚度不均等,且將其測量結果發送至主控制單元100。
片材基板FS上的膜厚測量部分在長條方向上之位置係根據編碼器頭部EH1、EH2之測量值來確定。又,亦可於膜厚測量部150內設置資訊寫入機構,該資訊寫入機構於測量部分之平均膜厚值或厚度不均超過允許範圍而判定為不良部分時,在與出現了不良部分之基板FS上的位置相 對應之寬度方向的端部附近,標記表示產生了不良或存在厚度不均或者表示所測量出之膜厚值等之戳記(藉由噴墨、雷射打標機、壓印等進行之印刷、刻印)。資訊寫入機構所標記之戳記可為一維、二維之條碼,亦可為能藉由對攝影元件所拍攝之圖像進行分析而識別出之固有的圖案(記號、圖形、文字等)。又,亦可每當沿著長條方向將基板FS搬送了固定距離例如與電極EP、EG之間隔Lb相同程度之距離時,藉由膜厚測量部150而測量膜厚。
當膜厚測量部150所逐次測量之膜厚或厚度不均呈現出相對於目標值(設定值)逐步變化之傾向時,若該變化尚未到達允許範圍之外,則能夠由主控制單元100適當地對各部分之動作條件例如分別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22C、22D噴射出之薄霧氣體Mgs的各流量、薄霧氣體Mgs的濃度或溫度、分別施加至一對電極24A、24B、24C、24D之高壓脈衝電壓的狀態、或加熱器27D的溫度等進行調整,以使膜厚達到目標值之方式進行反饋修正。再者,只要採用如下構成,即,能夠利用膜厚測量部150對剛成膜之基板FS進行測量,則對於之前的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之成膜裝置而言,亦同樣能實施如上所述之反饋修正。
進而,即使基板FS係被資訊寫入機構判定為膜厚薄而超出允許範圍,且標記有戳記之基板FS,有時亦能夠根據成膜之特定物質而之後追加成膜。於此種情形時,亦能夠安裝捲筒繞有應追加成膜之基板FS之捲筒作為供給捲筒RL1,利用攝影元件(TV相機)連續地拍攝基板FS上的標記有戳記之部分,並且高速地搬送基板FS,於攝影畫面內出現戳記之後,使基板FS的進給速度恢復至成膜時的設定速度,對該部分進行追加成膜。
於本實施形態中,能夠基於測量出之膜厚的狀態,適當地對 分別自薄霧噴出單元22A、22B、22C、22D噴射出之薄霧氣體Mgs的各流量、溫度、濃度、分別施加至一對電極24A、24B、24C、24D之高壓脈衝電壓的狀態、加熱器溫度等進行調整,因此,能連續搬送片材基板FS之過程中,持續地進行形成膜厚一致的高品質膜之處理。藉由設置膜厚測量部150,對於之前的第3實施形態之成膜裝置(圖5~圖11)、第4實施形態之成膜裝置(圖13)而言,亦同樣能夠獲得如上所述之優點。
<第6實施形態>
圖15、圖16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電極構造的一例之圖。此處,如圖15所示,依照正極、負極、正極…之順序交替,且於基板FS之搬送方向(Xt方向)上隔開間隔Lb而彼此平行地配置作為正極之3根線狀的電極EP1、EP2、EP3、作為負極(接地)之兩根線狀的電極EG1、EG2。電極EP1、EP2、EP3均連接於高壓脈衝電源部40的正極輸出(Vo2),電極EG1、EG2均連接於負極(接地)。又,5根線狀的電極EP1~EP3、EG1、EG2各自由外徑或內徑相同之石英管Cp1、Cp2、Cp3、Cg1、Cg2包覆,分別經由石英管Cp1~Cp3、Cg1、Cg2之間所形成之4個狹槽狀的開口部(圖7所示之電漿的產生區域PA)而將薄霧氣體Mgs噴射至基板FS,藉此,提高成膜速率。
圖16係自Y方向觀察前端部安裝有圖15的電極體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所見之部分剖面圖。圖16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係以與圖6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相同之形狀構成。然而,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前端的開口部在Xt方向上之寬度(傾斜之內壁Sfa、Sfb之-Zt方向的前端部在Xt方向上之間隔)被設定為5條電極體(石英管Cp1~Cp3、Cg1、 Cg2)並排之程度。例如,於各石英管的外徑為3mm且各石英管之間的間隙之寬度Lc為2mm之情形時,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前端的開口部在Xt方向上之寬度被設定為17mm左右。
進而,如圖16所示,於薄霧噴出單元22A(22B)的開口部
Figure 105104573-A0202-12-0038-35
Figure 105104573-A0202-12-0038-36
,沿著+Zt方向呈楔狀地細長延伸之石英製的鰭構件Fn1、Fn2、Fn3(底面在Xt方向上之寬度為石英管的外徑尺寸左右)配置於3根石英管Cg1、Cp2、Cg2各自上,薄霧氣體Mgs被分配為層流狀而分別自各開口部SN1、SN2、SN3、SN4噴射出。
於圖15、圖16之構成中,在沿著基板FS的表面之Xt方向(電極之間隔Lb之方向)上,並排設置4組被施加高壓脈衝電壓之一對電極,因此,與之前的圖6所示之一組電極配置相比較,基板FS上的成膜區域於Xt方向上擴大了約4倍,從而能將成膜速率提高約4倍。
<第7實施形態>
圖17係表示第7實施形態之電極構造與實施高壓脈衝電壓之施加方式之電源部的構成的一例之方塊圖。於圖17中,第1電極體與第2電極體沿著Xt方向並排地配置,上述第1電極體係作為負極(接地)之線狀的電極EG1平行地配置於兩根作為正極之平行之線狀的電極EP1、EP2之間而成,上述第2電極體係作為負極(接地)之線狀的電極EG2平行地配置於兩根作為正極之平行之線狀的電極EP3、EP4之間而成。再者,於圖17中,各電極EP1~EP4、EG1、EG2亦被作為介電體(絕緣體)之石英管包覆。
於本實施形態之情形時,大氣電漿產生於狹槽狀的開口部SN1與狹槽狀的開口部SN2之間的部分,且產生於狹槽狀的開口部SN3與 狹槽狀的開口部SN4之間的部分,上述狹槽狀的開口部SN1處於電極EP1與電極EG1之間,上述狹槽狀的開口部SN2處於電極EP2與電極EG1之間,上述狹槽狀的開口部SN3處於電極EP3與電極EG2之間,上述狹槽狀的開口部SN4處於電極EP4與電極EG2之間。如圖16所示之薄霧噴出單元22A(22B)分別對應於第1電極體(EP1、EP2、EG1)與第2電極體(EP3、EP4、EG2)而沿著Xt方向並排設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分別對於4個作為正極之電極EP1~EP4而個別地設置圖9所示之高壓脈衝生成部40B。即,作為正極之電極EP1連接於承受一次電壓Vo1而產生高壓脈衝電壓Vo2a之高壓脈衝生成部40B1,正極EP2連接於承受一次電壓Vo1而產生高壓脈衝電壓Vo2b之高壓脈衝生成部40B2,正極EP3連接於承受一次電壓Vo1而產生高壓脈衝電壓Vo2c之高壓脈衝生成部40B3,正極EP4連接於承受一次電壓Vo1而產生高壓脈衝電壓Vo2d之高壓脈衝生成部40B4。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有時脈產生電路140,該時脈產生電路140產生與高壓脈衝電壓之反復頻率相對應之時鐘脈衝CLK。時脈產生電路140能夠根據來自主控制單元100之指令,於數百Hz~數十kHz左右之間改變所產生之時鐘脈衝CLK的頻率。又,4個高壓脈衝生成部40B1~40B4各自對時鐘脈衝CLK作出響應而輸出高壓脈衝電壓Vo2a~Vo2d。
於本實施形態中,將時鐘脈衝CLK供給至串聯連接的具有同一延遲時間△Td之3個延遲電路142A、142B、142C,使施加至高壓脈衝生成部40B2之時鐘脈衝相對於原來的時鐘脈衝CLK延遲時間△Td,使施加至高壓脈衝生成部40B3之時鐘脈衝相對於原來的時鐘脈衝CLK延遲時 間2‧△Td,使施加至高壓脈衝生成部40B4之時鐘脈衝相對於原來的時鐘脈衝CLK延遲時間3‧△Td。
延遲時間△Td被設定為原來的時鐘脈衝CLK的週期的1/4以下。藉此,依照開口部SN1、SB2、SN3、SN4之順序(沿著基板FS之搬送方向之順序),保持時間差地生成大氣電漿。
又,亦可使時脈產生電路140產生能個別地變更頻率之4個時鐘脈衝,將該4個時鐘脈衝分別施加至4個高壓脈衝生成部40B1~40B4,藉由變更各時鐘脈衝之頻率而調整開口部SN1、SB2、SN3、SN4各自所生成之大氣電漿的產生狀態(成膜狀態)。進而,能個別地變更分別施加至4個高壓脈衝生成部40B1~40B4之一次電壓Vo1,從而調整大氣電漿的產生狀態(成膜狀態)。
[電極構造的變形例1]
圖18係表示設置於薄霧噴出單元22的前端部之電極構造的第1變形例之圖。本變形例中之薄霧噴出單元22係於Xt方向上隔開間隔Lc而平行地對向配置沿著Y方向延伸之石英製的兩塊平行平板300A、300B。使薄霧氣體Mgs於平行平板300A、300B所形成之間隔Lc的空間內向-Zt方向流動,自形成於平行平板300A、300B之-Zt側的端面之狹槽狀的開口部SN向基板FS噴射薄霧氣體Mgs。
平行平板300A、300B之Y方向的兩端側的開口部由石英製的板覆蓋。沿著Y方向延伸之金屬製的薄板狀的電極EP、EG以於Y‧Xt面內及Xt‧Zt面內彼此平行之方式,形成於平行平板300A、300B外側的側面。該電極EP、EG在Zt方向上之寬度被設定得較窄,以穩定地產生非 熱平衡狀態之大氣電漿。
根據之前的各實施形態中的例示,若將平行平板300A、300B的厚度設為約0.7mm,將平行平板300A、300B內側的間隔Lc設為約3.6mm,則能夠將電極的間隔Lb設定為約5mm。於該變形例中,能夠使噴射薄霧氣體Mgs之開口部SN與基板FS相隔之距離小於電極EP、EG與基板FS相隔之作動距離WD,從而能夠將薄霧氣體Mgs集中地噴射至基板FS上。又,將對自開口部SN噴射出之薄霧氣體Mgs進行回收之未圖示的抽吸管道口(抽吸狹槽)設置於平行平板300A的外側(-Xt側)、或處於平行平板300B外側(+Xt側)之開口部SN附近,藉此,能夠對噴射至基板ES上之薄霧氣體Mgs的氣流進行整理。
[電極構造的變形例2]
圖19係表示設置於薄霧噴出單元22的前端部之電極構造的第2變形例之圖。於本圖中,相對於圖18的構成,將沿著Y方向延伸之石英製的同一尺寸之角柱構件301A、301B貼附於平行平板300A、300B之-Zt側的端部的外側。該角柱構件301A、301B使薄霧噴出單元(噴嘴)22的由兩塊平行之平行平板300A、300B產生之剛性提高,且使平行平板300A、300B之平行度提高。
進而,於本例之情形時,電極EP、EG設為如之前的實施形態所示之剖面呈圓形之導電性導線。線狀的電極EP係沿著平行平板300A的外側面(-Xt側的表面)與角柱構件301A的上表面(+Zt側的表面)所成之頂角部(沿著Y方向延伸之脊線)而直線地設置,線狀的電極EG係沿著平行平板300B的外側面(+Xt側的表面)與角柱構件301B的上表面(+Zt側的表面) 所成之頂角部(沿著Y方向延伸之脊線)而直線地設置。
又,為了回收自開口部SN噴射出之薄霧氣體Mgs,能夠於角柱構件301A、301B中設置抽吸管道口(抽吸孔)302A、302B,該抽吸管道口(抽吸孔)302A、302B使角柱構件301A、301B各自的下表面與基板FS之間的空間成為負壓。抽吸管道口(抽吸孔)302A、302B分別連接於排氣管303A、303B。根據該構成,對應於來自開口部SN之薄霧氣體Mgs的噴出流量,對抽吸管道口(抽吸孔)302A、302B之吸入流量進行調整,藉此,能夠對噴射至基板FS上之薄霧氣體Mgs的氣流進行整理。再者,抽吸管道口(抽吸孔)302A、302B於圖19中,可為沿著Y方向呈狹槽狀地延伸而成者,亦可為於Y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地排列複數個圓形狀的開口而成者。
[電極構造的變形例3]
圖20係表示設置於薄霧噴出單元22的前端部之電極構造的第3變形例之圖。本圖中,與圖19之構成同樣地,於平行平板300A、300B之-Zt側的端部的外側,貼附沿著Y方向延伸之石英製的相同尺寸之角柱構件301A、301B。該角柱構件301A、301B使薄霧噴出單元(噴嘴)22的由兩塊平行之平行平板300A、300B產生之剛性提高,且使平行平板300A、300B之平行度提高。又,雖於圖20中加以省略,但亦可於角柱構件301A、301B中設置如圖19所示之抽吸管道口(抽吸孔)302A、302B。
本例之電極EP、EG各自在Zt方向上之厚度固定,且與Y-Xt面平行地沿著Y方向呈板狀地延伸而形成。該電極EP、EG之Xt方向的端部中,彼此相對向之端部形成為沿著Y方向直線延伸之刀刃狀。本例之電極EP係以使+Xt側之刀刃狀的前端部抵接於平行平板300A的外側面之方 式,固定於角柱構件301A的上表面,電極EG係以使-Xt側之刀刃狀的前端部抵接於平行平板300B的外側面之方式,固定於角柱構件301B的上表面。
因此,一對電極EP、EG最接近之部分為於Xt方向上隔開間隔Lb地以平行狀態相對向之刀刃狀的前端部,即,呈沿著Y方向直線延伸之細線狀。
[薄霧噴出單元之配置的變形例1]
圖21表示薄霧噴出單元22的前端部(及電極24)在Xt-Y平面中之配置的第1變形例。於圖21中,片狀的基板FS如圖5所示,呈平面狀地被保持且沿著+Xt方向被搬送,複數個矩形狀的元件形成區域PA1、PA2、PA3隔開特定間隙而沿著長條方向設定於基板FS上。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狹槽狀的開口部SN與電極24A及電極24B)係以遍及整個處理寬度Wy而噴出受到大氣電漿輔助之薄霧氣體Mgs之方式,沿著Y方向延伸設置,上述處理寬度Wy覆蓋了上述元件形成區域PA1、PA2、PA3之Y方向的寬度。相對於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於基板FS之搬送方向的下游側配置有具有開口部SN之3個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1、22B2、22B3,該開口部SN之程度與在Y方向上將基板FS上之處理寬度Wy的區域大致三等分所得之各區域的Y方向尺寸相同。
此處,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及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1、22B2、22B3各自的前端部之構成與圖6、圖7中之構成相同。因此,於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1、22B2、22B3中,均相同地設定前端部的開口部SN在Xt方向上之寬度Lc、與各個薄霧噴出單元所具有之電極EP、EG的間隔Lb,僅前端部在Y方向上之長度不同。又,第2薄 霧噴出單元22B2的前端部相對於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1、22B3的各前端部,偏向上游側(靠近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的一側)地配置。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藉由薄霧CVD法或薄霧沉積法,使特定物質於基板FS上的整個處理寬度Wy上成膜,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2藉由薄霧CVD法或薄霧沉積法,使特定物質於將處理寬度Wy一分為三所得之區域的中央區域Ay2成膜。同樣地,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1、22B3藉由薄霧CVD法或薄霧沉積法,使特定物質分別於將處理寬度Wy一分為三所得之區域的兩端區域Ay1、Ay3成膜。
於本例中,當使用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而成膜之特定物質所形成的薄膜的層厚在基板FS之寬度方向(Y方向)上存在不均時,例如當形成於兩端區域Ay1、Ay3之薄膜的厚度小於形成於中央區域Ay2之薄膜的厚度時,能夠藉由分別與兩端區域Ay1、Ay3相對應之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1、22B3而個別地進行追加成膜,實施用以使基板FS在寬度方向上之膜厚的均一性提高之膜厚不均修正。
因此,當需要更細緻地對所形成之薄膜在基板FS的寬度方向上之膜厚不均進行修正時,只要能夠沿著基板FS的寬度方向分割為4個以上地配置第2薄霧噴出單元22,且個別地藉由薄霧CVD法或薄霧沉積法而成膜即可。又,於本例的圖21所示之構成中,以覆蓋基板FS的處理寬度Wy之方式,將3個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1、22B2、22B3的各前端部排列於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的下游側,因此,與之前的圖5、圖13、圖14的構成同樣地能夠提高成膜速率。進而,若沿著基板FS之搬送方向(Xt方向)排列複數個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則能進行膜厚不均修正且進一步提 高成膜速率。
再者,亦能夠設置反饋控制系統,該反饋控制系統使用膜厚測定機,於寬度方向上之基板FS的複數個部位分別測量成膜後堆積於基板FS上之特定物質的膜厚,基於該膜厚之測量值而求出基板FS的寬度方向上之膜厚不均的傾向或程度,以對該膜厚不均進行修正之方式,動態地調整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1、22B2、22B3各自的成膜條件(薄霧氣體Mgs的噴出流量、溫度、濃度、或施加至電極部24之脈衝電壓Vo2或頻率等)。於該情形時,自動地對形成於基板FS上之膜的厚度不均進行管理。又,亦可設置可動機構,且藉由根據來自反饋控制系統之指令而驅動之馬達來控制該可動機構,該可動機構使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1、22B2、22B3各自的前端部(開口部SN與電極24)在與基板FS的表面平行之面內(Y-Xt面內)平移或旋轉(傾斜)。
[薄霧噴出單元之配置的變形例2]
圖22表示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狹槽狀的開口部SN與電極24A及電極24B)在Xt-Y平面中之配置的第2變形例。於圖22中,以圍繞與Zt軸(與Y-Xt面垂直)平行之軸而自圖21的狀態起旋轉90度後之狀態,配置與圖21相同之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開口部SN與電極24A(24B))。進而於本例中,在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之Y方向的兩側設置如圖13所示之氣體回收管道31A。
於圖22之配置中,基板FS沿著Y-Xt面向+Xt方向移動,若以XYZ座標系進行觀察,則基板FS相對於XY面傾斜45度左右而沿著長條方向被搬送。因此,圖22之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係以使狹槽狀 的開口部SN之長邊方向相對於XY面傾斜45度左右之方式配置。
如此,使薄霧噴出單元22A的開口部SN之長邊方向與沿著基板FS的搬送方向之方向一致後,將被受到大氣電漿輔助之薄霧氣體Mgs噴射而於基板FS上成膜之區域限制為區域Ayp,該區域Ayp之Y方向的寬度為電極EP、EG的間隔Lb左右之寬度。然而,於區域Ayp內,持續受到薄霧氣體Mgs噴射之期間之時間對應於開口部SN之長邊方向的長度La而延長,因此,成膜速率提高。
根據本例,當應成膜之區域亦可為如沿著Xt方向呈條帶狀地延伸之區域Ayp般,Y方向的寬度受到限制之部分區域時,能提高成膜速率。
再者,於圖22之構成中,亦可如之前的圖21般,將用以調整膜厚之修正用的第2薄霧噴出單元22B配置於基板FS的搬送方向上之薄霧噴出單元22A的下游側。又,若設置能使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圍繞與Zt軸平行之軸旋轉(傾斜)之驅動機構,則能夠改變區域Ayp在Y方向上之寬度,或改變成膜速率。
[薄霧噴出單元的前端部的構造之變形例]
圖23表示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狹槽狀的開口部SN與電極部24A(24B))的構造之變形例。於圖23中,以相對於基板FS,與圖22同樣地使開口部SN的長邊方向與基板FS的搬送方向相同之方式,配置圖19所示之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開口部SN與電極EP、EG),並且於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的兩側設置氣體回收管道31A。而且,以如下方式配置搬送用的輥CR2、CR3,即,不使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 與氣體回收管道31A於XYZ座標系的XZ面內傾斜,而使該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與氣體回收管道31A於YZ面內在45°±15°之範圍內傾斜,並且使基板FS於寬度方向上傾斜。即,以如下方式進行設置:使圖5所示之兩根輥CR2、CR3在Z方向上之高度位置一致,使各旋轉軸線AXc於YZ面內,在自Y軸算起之45°±15°之範圍內傾斜。再者,亦可省略圖23所示之兩個氣體回收管道31A中的相對於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的開口部SN而位於-Z方向(或-Yt方向)之氣體回收管道。
如此,自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的前端部的開口部SN噴射至基板FS之薄霧氣體Mgs主要藉由上側之氣體回收管道31A(相對於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的開口部SN位於+Z方向或+Yt方向)的作用,在基板FS的表面上之滯留時間稍微延長,成膜速率之降低受到抑制。又,於本例中,亦能夠以能圍繞通過開口部SN的中心且與Zt軸平行之軸線AXu旋轉之方式,構成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與氣體回收管道31A,或能夠使第1薄霧噴出單元22A與氣體回收管道31A能於X-Yt面內平行移動。藉此,能夠改變於基板FS上呈條帶狀地成膜之區域Ayp在Yt方向上的位置或寬度、或者成膜速率。
<實施例1>
使用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藉由薄霧CVD法而於基板FS上成膜。使用m面藍寶石基板作為基板FS。使用氯化鋅水溶液(ZnCl2)作為前驅體LQ,溶液濃度為0.1mol/L,溶液量為150ml。
將電壓施加至超音波振動器206,使超音波振動器206以2.4MHz振動而使溶液霧化。使用Ar氣體搬送薄霧,以1L/min之流量,將該 Ar氣體自氣體導入管215導入至薄膜製造裝置1。位於薄霧搬送路徑212之加熱器23的加熱溫度設為190℃,於路徑上對噴出之薄霧進行加熱。
又,自基板FS的背側,利用加熱器單元27進行190℃之加熱。將電極24A與電極24B之間隔Lb設為5mm,將電極24A及電極24B與基板FS之間隔WD設為7mm。使用鈦(Ti)導線作為電極EP及電極EG,且分別利用作為介電體Cp及介電體Cg之外徑為3mm、內徑為1.6mm之石英管而覆蓋該電極EP及電極EG。因此,介電體Cp與介電體Cg之間隙即寬度Lc為2mm。
作為電漿產生條件,使用圖9所示之高壓脈衝電源部40,將頻率設定為1kHz,一次電壓Vo=100V。作為由示波器獲得之實測值,輸出脈衝電壓Vo2(最大值)為16.4kV,放電電流(最大值)為443.0mA,每個脈衝的能量為0.221mJ/pulse,電力為221mW(=mJ/s)。根據該條件,於電極間所產生之電漿之間通過後之薄霧被送向基板FS。
成膜時間設為60分鐘,膜厚約為130nm左右,因此,成膜速度約為2.1nm/min。
圖24係表示實施例1中所獲得之成膜的電極正上方部分的XRD分析結果之圖。對電極正上方部分進行XRD測定之後,僅確認了ZnO之繞射,其中,明顯地觀察到了ZnO(002)之繞射,因此,表明相對於基板FS,C軸配向之傾向強。
圖25係表示實施例1中所獲得之成膜的遠離電極正上方部分之部分的XRD分析結果之圖。本圖為遠離電極正上方部分之部位(約1.5cm左右)的分析結果,僅觀察到了源於被認作Zn5(OH8)Cl2(H2O)之水合物之繞 射,因此,可謂並未形成氧化鋅。
<比較例1>
使用第1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藉由薄霧CVD法而嘗試於基板FS上成膜。此時,未將電壓施加至電極24A及電極24B。其他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
作為結果,電極之間未產生電漿,通過電極間之後的薄霧作用於基板FS而未受到電漿的影響。
圖26係表示比較例1中所獲得之膜的電極正上方部分的XRD分析結果之圖。幾乎無法確認於電極正上方部分附著有膜。再者,於遠離電極正上方部分之部位,亦未確認形成ZnO膜。以上結果表明當在基板溫度200℃以下形成ZnO膜時,需要電漿支援。
<實施例2>
使用第2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藉由薄霧沉積法而於基板FS上成膜。使用石英玻璃作為基板FS。使用包含ITO微粒子之水分散液(Nano Tek(註冊商標)漿料:C.I化成(C.I.KASEI)製)作為前驅體LQ。ITO微粒子的粒子徑為10nm~50nm,平均粒子徑為30nm,水分散液中的金屬氧化物微粒子的濃度為15wt%。
將電壓施加至超音波振動器206,使超音波振動器206以2.4MHz振動而使溶液霧化,使用氮氣作為載體氣體,且使作為載體氣體之Ar以10L/min之流量流入,藉此,輸送霧化後之薄霧。
將電極24A與電極24B之間隔Lb設為5mm,將電極24A及電極24B與基板FS之間隔WD設為7mm。使用鈦(Ti)導線作為電極EP 及電極EG,且分別利用作為介電體Cp及介電體Cg之外徑為3mm、內徑為1.6mm之石英管而覆蓋該電極EP及電極EG。因此,介電體Cp與介電體Cg之間隙即寬度Lc為2mm。
作為電漿產生條件,使用圖9所示之高壓脈衝電源部40,將頻率設定為1kHz,一次電壓Vo1=80V。作為由示波器獲得之實測值,輸出脈衝電壓Vo2(最大值)為13.6kV,放電電流(最大值)為347.5mA,每個脈衝的能量為0.160mJ/pulse,電力為160mW(=mJ/s)。根據該條件,於電極間所產生之電漿之間通過後之薄霧被送向基板FS。
以如下方式成膜,即,於成膜過程中不加熱,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45度地配置基板FS,且垂直地對基板FS噴霧。利用階差/表面粗糙度/微細形狀測定裝置(P-16+:科磊(KLA Tencor)公司製造)而對所獲得之薄膜的膜厚進行測定,算出成膜速度之後,結果成膜速度為90nm/min。
<比較例2>
與實施例2同樣地,使用第2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藉由薄霧沉積法而於基板FS上成膜。此時,未將電壓施加至電極24A及電極24B。其他條件與實施例2相同。
對實施例2及比較例2的成膜結果進行研究。實施例2中的成膜速度為90nm/min,而比較例2的成膜速度為70nm/min,已知成膜速度因電漿支援而提高。
圖27係表示實施例2及比較例2中之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之測定值之圖。使用掃描型探針顯微鏡(日本電子製造)而測定表面粗糙度。使用算術平均粗糙度(Ra)作為表面粗糙度的單位。「X1」表示實施例2中之表 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為4.5nm。「X2」表示比較例2中之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為11nm。關於表面粗糙度,已知表面粗糙度因電漿支援而變為一半以下。
圖28係實施例2中所獲得之膜的SEM圖像,圖29係比較例2中所獲得之薄膜的SEM圖像。如圖28及圖29所示,已知與比較例2中所獲得之薄膜的表面相比較,實施例2中所獲得之薄膜的表面更平滑。
圖30係表示實施例2及比較例2中之薄膜的表面電流之測定值之圖。該圖表示將0.05V之電壓施加至試料且對表面電流進行測定所得之結果。「Y1」表示實施例2中之表面電流。表面電流為27nA。「Y2」表示比較例2中之表面電流。表面電流為2nA。關於表面電流,已確認材料的導電性因電漿支援而提高。
圖31係表示實施例2及比較例2中之表面電位的映射結果之圖。圖31(a)係實施例2中所形成之膜的表面電位映射,圖31(a)的下圖係將圖31(a)的上圖的一部分放大所得之圖。圖31(b)係比較例2中所形成之膜的表面電位映射,圖31(b)的下圖係將圖31(b)的上圖的一部分放大所得之圖。
參照圖31(b),已知於未使用電漿之情形時,與圖31(a)所示之使用有電漿之情形相比較,黑色部分多,但由於該部分為傳導性不佳之部位,故而會阻礙面內的電氣傳導。另一方面,已知圖31(a)所示之使用有電漿之情形時之膜於面內整個區域中,傳導性高。關於面內方向之粒子徑,已知於使用有電漿之情形時,結晶粒的尺寸增大。
<實施例3>
與實施例2同樣地,使用第2實施形態中之薄膜製造裝置1, 藉由薄霧沉積法而於基板FS上成膜。除了下述電漿產生條件及成膜條件之外的條件與實施例2相同。
作為成膜條件,使基板FS相對於水平面傾斜,且以相對於與薄霧噴射方向正交之面傾斜了45度之狀態而配置基板FS,且噴射薄霧。於室溫下進行噴霧,且基板FS未被加熱。作為電漿產生條件,利用了使用有鈦(Ti)導線之電極EP及電極EG,且分別利用使用有氧化矽(SiO2)之介電體Cp及介電體Cg而覆蓋該電極EP及電極EG。又,使用圖9所示之高壓脈衝電源部40,以獲得19kV之電極間電壓Vo2之方式而施加電壓。此時,使頻率於1kHz~10kHz之間變化,獲得複數個試料。
噴射薄霧之後,將試料配置於加熱爐,以200℃進行加熱。於惰性氣體(N2)環境下進行10分鐘之加熱。然後,將紫外線(波長為185nm與254nm的混合)照射至已乾燥之ITO膜的表面而除去雜質,繼而在與上述相同之條件下,使用薄膜製造裝置1,持續一分鐘地對表面雜質已被除去之ITO膜噴射薄霧。如此,照射紫外線而除去雜質,藉此,使膜表面實現親水化,因此,當繼而噴射薄霧時,薄霧容易附著於膜表面。因此,於進行複數次之薄霧噴射而形成薄膜之情形時,上述照射紫外線之步驟有效果。然後,反復地進行同樣之加熱、紫外線照射及薄霧噴射。將一系列之步驟重複3次之後,結果獲得被噴射了3次薄霧之試料,對所獲得之試料的電阻率進行測定。
圖32係表示實施例3中之薄膜的電阻率之圖。隨著頻率增加至4kHz,電阻率呈減少傾向,於4kHz時表現出了最小電阻率。其後,隨著頻率增加,電阻率轉變為上升傾向,於6kHz時表現出了最大電阻率。 6kHz以後,電阻值增加了一位以上。
作為本結果之理由,認為電極間所產生之離子風的影響因頻率增加而增大,藉此,到達基板FS上之薄霧被擾亂,均一化降低。或者,認為於因頻率增加而產生之高能電漿中,ITO粒子在通過該高能電漿時凝聚而形成大的二次粒子,藉此,使形成於基板FS上之粒子膜的緻密程度降低。
於將所獲得之薄膜用作液晶顯示器或太陽電池的半導體裝置之情形時,較佳為電阻值低。因此,若以1kHz以上且不足6kHz之頻率而施加電壓,則能夠獲得更佳之薄膜。再者,施加電壓時之頻率更佳為2kHz以上5kHz以下。又,較理想的是施加至電極之電壓為19kV(電場:3.8×106V/m)以上。
1‧‧‧薄膜製造裝置
20‧‧‧薄霧產生槽
23‧‧‧加熱器
24A、24B‧‧‧電極
27‧‧‧加熱器單元
206‧‧‧超音波振動器
211‧‧‧基座
212‧‧‧薄霧搬送路徑
214‧‧‧基板固定器
215‧‧‧氣體導入管
FS‧‧‧基板
LQ‧‧‧前驅體
X、Y、Z‧‧‧軸方向

Claims (22)

  1. 一種薄膜製造裝置,其係將包含薄膜形成材料之液體的薄霧供給至基板而於上述基板上形成薄膜,其特徵在於具備:基板搬送部,其搬送上述基板;第1電極與第2電極,其等配置於藉由上述基板搬送部而被搬送之上述基板的一面側;調溫器,其進行上述薄霧之溫度調整;電漿產生部,其於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施加電壓,使電漿產生;以及薄霧供給部,其於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使上述薄霧通過而供給至上述基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第1電極及/或上述第2電極為線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第1電極及上述第2電極平行地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第1電極及上述第2電極中的至少一方被介電體覆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基板包含樹脂且具有可撓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基板搬送部於旋轉筒之外周面支持上述基板並同時搬送,且上述薄霧供給部對被支持於上述旋轉筒之外周面之上述基板供給上述 薄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薄霧供給部設置於與上述基板相對向之位置,並具備供給上述薄霧之開口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薄霧供給部於對上述基板搬送部垂直之面自上述開口部供給上述薄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基板搬送部以相對於水平面傾斜之角度搬送上述基板。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具備將上述電壓施加至上述電漿產生部之電源部;上述電源部以1kHz以上且未滿6kHz之頻率施加電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電源部施加19kV以上之電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電源部藉由施加電壓而使上述電漿產生部產生3.8×106V/m以上之電場。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進而具備:電源部,其對上述電漿產生部施加上述電壓;膜厚測量部,其測量成膜於上述基板之上述形成材料之膜的膜厚;以及控制部,其根據利用上述膜厚測量部所測得之上述膜厚之結果,控制 上述電源部所施加至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之上述電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液體包含鋅、銦、錫、鎵、鈦、鋁、鐵、鈷、鎳、銅、矽、鉿、鉭、鎢中的任一者以上之金屬鹽或金屬錯合物。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薄膜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液體為包含銦、鋅、錫、及鈦中的任一者以上之金屬氧化物微粒子的分散液。
  16. 一種電子元件,其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薄膜製造裝置而製造。
  17. 一種薄膜製造方法,其係將包含薄膜形成材料之液體的薄霧供給至基板而於上述基板上形成薄膜者,其特徵在於具備如下步驟:搬送步驟,其藉由基板搬送部來搬送上述基板;溫度調整步驟,其藉由調溫器進行上述薄霧之溫度調整;電漿產生步驟,其在配置於藉由上述基板搬送部被搬送之上述基板的一面側之第1電極與第2電極之間施加電壓而使電漿產生;以及供給步驟,其使上述薄霧通過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而供給至上述基板。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薄膜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第1電極及/或上述第2電極為線狀。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薄膜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平行地配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8項之薄膜製造方法,其中, 於上述電漿產生步驟中,以1kHz以上且未滿6kHz之頻率將電壓施加至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薄膜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電漿產生步驟中,施加19kV以上之電壓。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薄膜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電漿產生步驟中,藉由施加電壓而使上述第1電極與上述第2電極之間產生3.8×106V/m以上之電場。
TW105104573A 2015-02-18 2016-02-17 薄膜製造裝置、及薄膜製造方法 TWI7624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0022 2015-02-18
JPJP2015-030022 2015-02-18
JP2016018125 2016-02-02
JPJP2016-018125 2016-0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8380A TW201638380A (zh) 2016-11-01
TWI762439B true TWI762439B (zh) 2022-05-01

Family

ID=5668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4573A TWI762439B (zh) 2015-02-18 2016-02-17 薄膜製造裝置、及薄膜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66361A1 (zh)
JP (2) JPWO2016133131A1 (zh)
CN (2) CN107250429B (zh)
TW (1) TWI762439B (zh)
WO (1) WO20161331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78747B2 (ja) * 2016-08-10 2020-04-08 国立大学法人 熊本大学 ナノ粒子集合体、及びナノ粒子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JP6924458B2 (ja) * 2016-11-10 2021-08-25 株式会社Flosfi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体
JP6970637B2 (ja) * 2018-03-27 2021-11-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製造装置および両面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9234918A1 (ja) * 2018-06-08 2019-12-1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
CN108837962B (zh) * 2018-07-13 2024-02-13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有机分子的真空沉积装置
CN112752616B (zh) 2018-08-01 2023-07-14 株式会社尼康 雾发生装置以及雾成膜方法和雾成膜装置
JP7274024B2 (ja) * 2018-08-27 2023-05-1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
JP6875336B2 (ja) * 2018-08-27 2021-05-2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成膜方法
JP2020092125A (ja) * 2018-12-03 2020-06-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
JP7228160B2 (ja) * 2019-06-03 2023-02-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ミスト生成装置、成膜装置、及び成膜装置を用いた成膜方法
TWI694748B (zh) * 2019-08-28 2020-05-21 明志科技大學 用以產生大面積電漿之電極元件
JP7452556B2 (ja) * 2020-01-21 2024-03-19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ミスト成膜装置及びミスト成膜方法
US11686208B2 (en) 2020-02-06 2023-06-27 Rolls-Royce Corporation Abrasive coating for high-temperature mechanical systems
US11732345B2 (en) * 2020-06-04 2023-08-22 Applied Materials, Inc. Vapor deposi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in a vacuum chamber
TW202210177A (zh) * 2020-07-27 2022-03-16 日商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成膜裝置、霧成膜裝置、及導電膜之製造方法
WO2022059119A1 (ja) * 2020-09-17 2022-03-24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
WO2023234118A1 (ja) * 2022-06-03 2023-12-07 東洋紡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798292A (zh) * 2022-06-10 2022-07-29 杭州泛索能超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全方位手机壳喷涂的超声波精密喷涂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35286A (ja) * 2006-11-28 2008-06-12 Osaka Univ プラズマ表面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974A (en) * 1979-06-27 1981-01-22 Canon Inc Film forming method
TW200308187A (en) * 2002-04-10 2003-12-16 Dow Corning Ireland Ltd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assembly
MXPA05008024A (es) * 2003-01-31 2006-01-27 Dow Corning Ireland Ltd Unidad de electrodos para generacion de plasma.
JP2007182605A (ja) * 2006-01-06 2007-07-1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薄膜形成方法及び薄膜
JP2011214062A (ja) * 2010-03-31 2011-10-27 Fujifilm Corp 透明導電膜の製造方法
JP5522144B2 (ja) * 2011-10-25 2014-06-18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加熱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KR101823728B1 (ko) * 2012-05-24 2018-01-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콘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35286A (ja) * 2006-11-28 2008-06-12 Osaka Univ プラズマ表面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0429A (zh) 2017-10-13
US20180066361A1 (en) 2018-03-08
JP2020114943A (ja) 2020-07-30
CN111876751A (zh) 2020-11-03
CN107250429B (zh) 2020-08-14
JPWO2016133131A1 (ja) 2017-11-24
TW201638380A (zh) 2016-11-01
WO2016133131A1 (ja) 2016-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2439B (zh) 薄膜製造裝置、及薄膜製造方法
CN109477203A (zh) 用于涂布柔性基板的沉积设备和涂布柔性基板的方法
KR20180122342A (ko) 미스트 발생장치, 성막장치, 미스트 발생 방법, 성막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US20170025644A1 (en) Film forming apparatus,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765319B2 (ja) 塗布装置
TW202028519A (zh) 霧產生裝置、霧成膜方法、霧成膜裝置及微粒子成膜裝置
US10328453B2 (en) Thin film production method an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US11337316B2 (en) Lamin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onductive pattern
US11318495B2 (en) Film forming method
US11369990B2 (en) Film forming method
US20230099077A1 (en) Mist generator, thin film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thi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9174001A (ja) 成膜装置および成膜方法
WO2021149695A1 (ja) ミスト成膜装置及びミスト成膜方法
US20140255709A1 (en) Lamin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onductive pattern
JP6885863B2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成膜方法およびシート状物
KR101626576B1 (ko) 챔버형 잉크공급장치를 구비한 하이브리드 코팅장치
JP3870605B2 (ja) 支持体の表面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EP3943197A1 (en) Jet deposition using laser-produced dry aerosol
JP2007160207A (ja) 塗布装置
JP2004353077A (ja) 薄膜形成装置及び薄膜形成方法
KR20120113358A (ko) 방전가공을 이용하여 형성된 마이크로/나노 이중구조를 갖는 롤타입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기재 표면에 마이크로/나노 이중구조를 형성하는 장치
JP2011530142A (ja)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