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2869B - 連接器構造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構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32869B TWI732869B TW106116422A TW106116422A TWI732869B TW I732869 B TWI732869 B TW I732869B TW 106116422 A TW106116422 A TW 106116422A TW 106116422 A TW106116422 A TW 106116422A TW I732869 B TWI732869 B TW I73286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protrusion
- machine
- groove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003—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coupling part being secured only to wires or cab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使用鳩尾嵌合連結插頭側殼體之間的作業可改善成作業性佳地進 行而不需要經驗。
在彼此鳩尾嵌合之凹溝及突條分別設置的其中一 面或者另一面,設置對位用突條或者對位用凹溝,該對位用突條或者對位用凹溝是從凹溝或者突條之至少一個端部側在與凹溝或者突條相同方向上延伸,並且可從橫方向卡合於凹溝或者突條。
Description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構造,更詳而言之是有關於一種包含多極連接器用之插頭側連接器與機器側連接器的連接器構造。
發明背景
就將包含設置於插頭側殼體之複數個插頭側端子的插頭側連接器連接於包含設置於機器側殼體之複數個機器側端子的機器側連接器之連接器構造而言,已知的是多極插頭側連接器藉由將可連結、分離之複數個插頭側殼體整齊排列於橫方向上之組合體而構成者(例如專利文獻1、2)。
如此可連結、分離之插頭側殼體是在彼此在橫方向上鄰接之插頭側殼體互為對向之其中一面及另一面,分別設置彼此鳩尾嵌合之凹溝及突條,並且藉由凹溝與突條之鳩尾嵌合,彼此鄰接之插頭側殼體之間構成在橫方向上不分開(分離)的組合體。如此的插頭側殼體所構成之組合體可以作業性佳地插入到機器側殼體,插頭側殼體不會「散脫」(例如專利文獻1、2)。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第2005-32248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第2014-78370號公報
發明概要
插頭側殼體連接器在鳩尾嵌合時,必須使凹溝與突條之端部的位置互相完全地一致,因此連結插頭側殼體之間的作業需要經驗,作業性差。
本發明欲解決之課題是欲改善成不需要經驗,即可作業性佳地進行藉由鳩尾嵌合連結插頭側殼體之間的作業。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形態的連接器構造是用以將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連結於機器側連接器(50)的連結器構造,前述機器側連接器(50)包含設置於單一的機器側殼體(52)的複數個機器側端子(66),前述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包含設置於個別的插頭側殼體(12)的插頭側端子(18),前述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是構成為可在彼此鄰接且在橫方向上整齊排列的狀態下,可插拔地連接於前述機器側殼體(52),在彼此於橫方向上鄰接的前述插頭側殼體(12)互為對向之其中一面(12A)及另一面(12B),分別設置有彼此鳩尾嵌合的凹溝(24)及突條(26),且在前述其中一面(12A)或者前述另一面(12B),更設有對位用突條
(30)或者對位用凹溝(28),前述對位用突條(30)或者對位用凹溝(28)是從前述凹溝(24)或者前述突條(26)之至少一個端部側與前述凹溝(24)或者前述突條(26)在同方向上延伸,並且從前述橫方向可鬆動嵌合於前述凹溝(24)或者前述突條(26)。
根據該構成,凹溝(24)與突條(26)之鳩尾嵌合的步驟是:首先將對位用凹溝(28)從橫方向卡合於突條(26)或者將對位用突條(30)從橫方向卡合(進入)於凹溝(24)而進行大略的對位,然後使插頭側連接器(12)在凹溝(24)與突條(26)之延伸方向上移動而可使凹溝(24)與突條(26)進行鳩尾嵌合。藉此,可容易進行鳩尾嵌合之作業。
上述連接器構造中,較佳的是,前述凹溝(24)及前述突條(26)是具有倒轉梯形的横截面形狀且彼此鳩尾嵌合。
根據該構成,藉由横截面形狀作成倒轉梯形之楔形榫形狀的凹溝(24)及突條(26),可確實地進行鳩尾嵌合。
上述連接器構造中,較佳的是,前述對位用凹溝(28)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形狀且前述矩形的横截面形狀具有大於前述突條(26)之最大條寬的溝寬。
根據該構成,藉由突條(26)與對位用凹溝(28)從橫方向的卡合,可準確地進行凹溝(24)與突條(26)之鳩尾嵌合時的大略的定位。
上述連接器構造中,較佳的是,前述對位用
突條(30)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形狀且前述矩形的横截面形狀具有小於前述凹溝(24)之最小溝寬的突條寬。
根據該構成,藉由凹溝(24)與對位用突條(30)從橫方向的卡合,可準確地進行凹溝(24)與突條(26)之鳩尾嵌合時之大略的定位。
上述連接器構造中,較佳的是,前述機器側殼體(52)具有以前述插頭側殼體(12)之單體為單位而個別地引導前述插頭側連接器(10)之插拔的複數個導引部(56、58)。
根據該構成,即使在機器側殼體(52)沒有內部分隔壁,插頭側端子(18)與機器側端子(66)連接也可以一個插頭側殼體(12)為單位而進行,相較於將多個連接狀態的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一次性地插入至機器側殼體(52)的情況,可以較小的插入力進行。
上述連接器構造中,較佳的是,前述插頭側殼體具有卡合部(32)及操作部(40)與連結部(72,74),前述卡合部(32)是可卡合脫離地卡合至形成於前述機器側殼體(52)的卡止部(60),而將前述插頭側殼體(12)無法拔出地卡止於前述機器側殼體(52),前述操作部(40)是進行該卡合部(32)對前述卡止部(60)的卡合脫離,前述連結部(72、74)是用以將相鄰的前述插頭側殼體(12)的前述操作部(40)之間可分離地予以連結。
根據該構成,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之操作部(40)藉由連結部(72、74)而彼此連結,藉此可一次性地
解除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之卡合部(32)與卡止部(60)之卡合所致的鎖固。
上述連接器構造中,較佳的是,前述插頭側殼體(12)具有在與前述側面正交的方向上貫通該側面的貫通孔(20),進而,包含有連結桿(23),該連結桿(23)是連續地插入至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的前述貫通孔(20),並且將該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2)連結成整齊排列狀態。
根據該構成,在橫方向上整齊排列之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2)之組合體的連結狀態也可藉由連結桿(23)維持。
上述連接器構造中,較佳的是,前述插頭側端子(18)是插入至形成於前述插頭側殼體(12)之端子裝設孔(14)的雌型端子(18),該雌型端子(18)具有在插入至前述端子裝設孔(14)之預定插入位置的狀態下與前述連結桿(23)卡合的卡合部(18C),並且前述連結桿(23)兼作為將前述雌型端子(18)保持於前述預定插入位置的保持器。
根據該構成,由於可使用一個連結桿(23)進行將在橫方向上整齊排列的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2)之組合體中之雌型端子(18)全部保持在預定插入位置,因此可減少零件數目。
根據本發明之連接器構造,藉由對位用突條或者對位用凹溝之至少任一者存在,可不需要經驗而作業性佳地進行藉由鳩尾嵌合而連結插頭側殼體之間的作業。
10:插頭側連接器
12:插頭側殼體
12A:左側面
12B:右側面
14:端子裝設孔
14A:卡止部分
15:卡合部
16:絕緣被覆電線
18:雌型端子(插頭側端子)
18A:插孔部
18B:卡止突起
18C:落差面
20:貫通孔
22:保持器
22A:插入部
22B:裝卸操作把持部
22C:前表面
23:連結桿
23A:插入部
23B:裝卸操作把持部
24:凹溝
26:突條
28:對位用凹溝
30:對位用突條
32:卡合用突部
34:空隙
36:連結部
38:彈性變形板部
40:解鎖操作部
50:機器側連接器
52:機器側殼體
52A:上壁
52B:下壁
52C:左端壁
52D:右端壁
52E:底壁
54:連接器插入室
56:上部導軌(導引部)
58:下部導軌(導引部)
59:插入導引部
60:卡止用開口
62:突條
62A:突出部
64:凹溝
66:雄型端子(機器側端子)
66A:突出部
68:著色部
70:著色部
72:凹部
74:凸部
圖1是顯示本發明之連接器構造之一實施形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之要部的放大立體圖。
圖3是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之插頭側連接器的放大立體圖。
圖4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之插頭側連接器的集合體之鍵配置的圖表。
圖5(A)~(C)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之插頭側連接器的端子及保持器之安裝順序的立體圖。
圖6是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之插頭側連接器的縱截面圖。
圖7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之多個連接之插頭側連接器中之保持器之安裝的立體圖。
圖8是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之機器側連接器之要部的截面立體圖。
圖9是顯示本發明之連接器構造之其他實施形態的立體圖。
圖10是其他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之插頭側連接器的放大立體圖。
圖11是顯示本發明之連接器構造之其他實施形態的立體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參照圖1~圖8,說明本發明之插頭側連接器之組合體、機器側連接器及連接器對(連接器構造)之一實施形態。各圖中,以箭頭記號定義了前後、左右、上下的方向。再者,如圖1所示,在插頭側連接器與機器側連接器,是彼此相反地來定義前後方向。
連接器對(連接器構造)如圖1、圖2所示,是藉由彼此可連結、分離之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構成的組合體、以及供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連接的一個機器側連接器50所構成。
各插頭側連接器10是如圖1~圖3所示,包含由樹脂成形品構成之個別的插頭側殼體12。插頭側殼體12具有彼此平行之左側面12A與右側面12B且呈略長方體形狀。一個插頭側殼體12之左側面12A是藉由在左右方向(橫向方向)上以整齊排列之狀態配列的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的組合,而與相鄰於左側的其他插頭側連接器10的右側面12B對向。一個插頭側殼體12之右側面12B是藉由在左右方向上以整齊排列之狀態配列的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的組合,而與相鄰於右側的其他插頭側連接器10的左側面12A對向。
再者,在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的組合中,配置於最左側之插頭側殼體12的左側面12A與後述之機器側連接器50之左端壁52C的內面對向,配置於最右側之插頭側殼體12的右側面12B與機器側連接器50之右端壁52D的內面對向。
插頭側殼體12具有上下2層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端子裝設孔14。如圖5、圖6所示,導通連接了絕緣被覆電線(電纜線)16之金屬製的雌型端子(插頭端子)18插入到各端子裝設孔14。雌型端子18具有:可供後述之雄型端子66之突出部66A插入之筒狀的插孔部18A、及止回形狀的卡止突起(矛部)18B,卡止突起18B卡合至形成於插頭側殼體12的卡止部分14A,藉此可對插頭側殼體12固定卡止。在此,將雌型端子18在端子裝設孔14插入到卡止突起18B卡合於卡止部分14A之位置的狀態,稱為雌型端子18插入到端子裝設孔14之正規插入位置的狀態。
各插頭側殼體12如圖1、圖3、圖5、圖6所示,具有貫通孔20。貫通孔20在與左側面12A及右側面12B正交之方向(左右方向)上貫通,且在左右方向上橫切上下雙方之端子裝設孔14的一部分而延伸,並在左側面12A及右側面12B開口。換言之,貫通孔20位於對應於上下之端子裝設孔14之間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且在左右方向上橫切上側之端子裝設孔14之下側部分及下側之端子裝設孔14之上側部分雙方而延伸。
插頭側連接器10是如圖5所示,包含與插頭側殼體12為分開獨立零件之保持器22。保持器22為樹脂成形品,具有桿狀的插入部22A、及裝卸操作把持部22B而呈L形,插入部22A是可拔插地插入到貫通孔20,裝卸操作把持部22B是連結於插入部22A之一端而疊合於左側面12A。如圖5(A)~(C)所示,插入部22A對貫通孔20的插入
是在雌型端子18對端子裝設孔14的插入完成後才進行。
如圖6所示,插入部22A只有在雌型端子18於端子裝設孔14插入到正規插入位置(預定插入位置)的狀態下,其整體可插入於貫通孔20,而不會與端子裝設孔14內之雌型端子18碰撞。藉由插入部22A之整體插入到貫通孔20,裝卸操作把持部22B接合於左側面12A。
藉此,若是雌型端子18在端子裝設孔14未插入到正規插入位置,則裝卸操作把持部22B會位於與左側面12A有間隔的位置而不接觸左側面12A,因此作業者可藉由保持器22對貫通孔20的插入程度,而可以目視確認雌型端子18是否在端子裝設孔14插入到正規插入位置。藉由該目視作業可輕易迴避雌型端子18的插入不良。
在雌型端子18插入到端子裝設孔14之正規插入位置的狀態下,如圖6所示,插入到貫通孔20之插入部22A是以前表面22C抵接於上下之雌型端子18的各個落差面(卡合部)18C。藉由該抵接也可進行雌型端子18對插頭側殼體12的固定。
各插頭側殼體12是如圖1~圖3所示,在左側面12A的上下2處具有各自在前後方向上互相平行地延伸之凹溝(鍵溝)24,且在右側面12B的上下2處,一體地具有各自在前後方向上互為平行地延伸的突條(嵌合鍵)26。
左右相鄰之插頭側殼體12是藉由彼此相鄰的兩殼體互為對向之左側面12A的凹溝24與右側面12B的突條26以滑動鍵方式卡合(嵌合),而以在左右方向上整齊
排列的狀態相連結。凹溝24是溝開口側為短邊之倒轉梯形之横截面形狀的「鳩尾榫溝」,突條26為突出前端為長邊之倒轉梯形之横截面形狀的「鳩尾榫突條」,且凹溝24與突條26彼此進行「鳩尾嵌合」。
換言之,凹溝24及突條26的横截面形狀是包含突出部(overhang)的横截面形狀,前述突出部是藉由凹溝24及突條26之上下傾斜面而連結成在直角地貫通左側面12A及右側面12B之方向(左右方向)上不能拉開。
進行鳩尾嵌合之凹溝24與突條26的卡合,是藉由使彼此相鄰的2個插頭側殼體12的上下位置對齊後使該2個插頭側殼體12在前後方向上相對地變位(滑動移動),以滑動方式進行,並藉由該鳩尾嵌合,左右相鄰之插頭側殼體12連結成在橫方向上不能拉開。
根據該構造,可在未連接於機器側連接器50之狀態下,得到左右相鄰之插頭側殼體12在橫方向上不能拉開地連結之多個連接狀態的插頭側連接器10,因此可將預先連結之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一次性地連接於機器側連接器50。
相較於將各個插頭側連接器10一個一個連接於機器側連接器50的情況,在該一次性連接時,可迅速地進行將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連接於機器側連接器50的作業。
由處於多個連接狀態之插頭側連接器10、也就是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所構成之組合體的各插頭側
殼體12的貫通孔20在左右方向上呈一直線地彼此連通。在此種情況下,如圖7所示,可使用具有插入部23A、及裝卸操作把持部23B的L形連結桿23,該插入部23A的長度相當於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之左右方向的合計尺寸,該裝卸操作把持部23B的長度是與裝卸操作把持部22B同等。
連結桿23使用時,插入部23A以連續狀態插入到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的貫通孔20,藉此提高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的連結強度。連結桿23兼作為保持器22,藉由插入部23A與前述保持器22的插入部22A同樣地與位於正規插入位置(預定插入位置)的雌型端子18卡合,而將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的雌型端子18一次性地保持在正規插入位置上。
藉此,只要就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所構成之每個組合體準備一個連結桿(保持器)23即可,不需要就每個插頭側連接器10準備個別的保持器22,可減少零件數目。
凹溝24及突條26是如圖1~圖3所示,並不涵跨左側面12A及右側面12B之前後方向的全長,而是僅在左側面12A及右側面12B之前側,以小於前述全長(全長的1/2~2/3左右)的前後方向長度來設置。
如圖2所示,在左側面12A形成有從各凹溝24之後端到後方呈一直線地連續延伸的對位用凹溝28。對位用凹溝28是可以從橫方向(左右方向)卡合至突條26的凹溝,其具有左側面12A之前後方向之全長的1/2~1/3左右
的前後長,且具有矩形橫截面,該矩形橫截面具有上下方向的溝寬,該溝寬大於凹溝24之上下方向的最大溝寬,且大於對應之突條26的最大條寬。
如圖1及圖3所示,從各突條26之後端到後方呈一直線地連續延伸之對位用突條30一體形成於右側面12B。對位用突條30是可從橫方向(左右方向)卡合至凹溝24的凸條,其具有矩形橫截面,該矩形橫截面具有上下方向之條寬,該條寬小於突條26之上下方向的最小條寬,且小於對應之凹溝24的最小條寬。
在未插入到後述之機器側殼體52的連接器插入室54之狀態下,也就是在將插頭側連接器10插入機器側連接器50之前,在連結彼此相鄰的2個插頭側殼體12時,是在彼此相鄰的2個插頭側殼體12之前後方向的位置錯開插頭側殼體12之前後方向全長之1/2~1/3左右的狀態下,使彼此相鄰的2個插頭側殼體12從左右方向(對向之左側面12A與右側面12B彼此接近的橫方向)貼合而使對位用凹溝28與突條26卡合,且在對位用凹溝28之上下方向之溝寬的範圍內,進行上下方向之大概的對位。然後,使彼此相鄰的2個插頭側殼體12進行前後方向之相對的變位,藉此從對位用凹溝28與突條26之「鬆動嵌合」自然地變化成凹溝24與突條26的緊密「鳩尾嵌合」。藉此,凹溝24與突條26之鳩尾嵌合之作業性變得更好,且可改善將處於未插入到連接器插入室54之狀態的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連結的作業性。
同樣地,在將彼此相鄰的2個插頭側殼體12之前後方向的位置錯開插頭側殼體12之前後方向全長之1/2~1/3左右的狀態下,使彼此相鄰的2個插頭側殼體12從左右方向(對向之左側面12A與右側面12B彼此接近的橫方向)相貼合而使對位用突條30與凹溝24卡合,且在凹溝24之上下方向之溝寬的範圍內,進行上下方向之大概的對位。然後,使彼此相鄰的2個插頭側殼體12進行前後方向之相對的變位,藉此從對位用突條30與凹溝24之「鬆動嵌合」自然地變化成凹溝24與突條26之緊密「鳩尾嵌合」。藉此,凹溝24與突條26之鳩尾嵌合的作業性變佳,可改善將處於未插入到連接器插入室54之狀態的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連結的作業性。
在彼此相鄰的2個插頭側殼體12中,以對為單位,存在複數對彼此卡合之凹溝24與突條26之成對且在左側面12A及右側面12B中,與前述可滑動之方向(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的位置,也就是上下方向的位置是以對為單位而有所不同。如圖4所示,凹溝24與突條26之成對的位置是設定A~F之6個不同的上下位置,藉由上下2層之凹溝24與突條26之成對的組合,存在有類型I~IX之9種插頭側殼體,只有上下2層之成對的雙方都位於相同位置的插頭側殼體12才可彼此連結。
意即,只有在特定的2個插頭側連接器10相鄰的情況下,其中一個插頭側殼體12之凹溝24可滑動地卡合於另一個插頭側殼體12的突條26,或者其中一個插頭側
殼體12之突條26可滑動於卡合於另一個插頭側殼體12的凹溝24的情況,是取決於凹溝24及突條26之上下方向之設置位置的一致、不一致。再者,圖4中,分別是○符號表示凹溝24的上下位置,●符號表示突條26的上下位置。
例如,類型I的插頭側殼體12與類型II的插頭側殼體12之間,上層的凹溝24與突條26之成對的位置(以下,稱為成對位置)一致為「C」,下層的成對位置一致為「F」,藉此可連結為特定的2個插頭側連接器10。可是,類型III的插頭側殼體12之上層的成對位置為「B」,下層的成對位置為「E」,與類型I的插頭側殼體12之成對位置不一致,因此不是特定的2個插頭側連接器10,類型I的插頭側殼體12與類型III的插頭側殼體12之間是不能連結的,可藉由防呆避免錯誤配列。
該實施形態中,插頭側連接器10只有在插頭側殼體12從類型I、類型II、類型III...類型VIII、類型IX的順序配列的情況下才能連結成連續9個,除此以外的順序,例如,插頭側殼體12從類型I者、類型III、類型II...等之順序下無法連結,可事先避免插頭側連接器10因為錯誤的配列而連結成多個連接。
插頭側殼體12如圖1~圖3、圖6所示,具有雙支梁構造之樹脂製的彈性變形板部38,該彈性變形板部38是藉由空隙34而從插頭側殼體12在上側向上方分開,且藉由各個連結部36只將前後端部一體地連結於插頭側殼體12之前後端部。在彈性變形板部38之前後方向之中間部的
上部,一體地成形有可卡脫地卡合於後述之卡止用開口60的卡合用突部32。卡合用突部32是藉由彈性變形板部38之前後間之向下凸的圓弧狀彈性變形而在上下方向上變位。
在彈性變形板部38之後側的上部,突出形成有解鎖操作部40。解鎖操作部40構成為一種藉由指尖操作朝下方按壓,使彈性變形板部38彈性變形成向下凸的圓弧狀,使卡合用突部32對卡止用開口60的卡合予以脫離的操作部。
插頭側殼體12是將包含彈性變形板部38、卡合用突部32及解鎖操作部40之整體,因應於類型I~IX的種類而上色為不同的顏色。上色可藉由在插頭側殼體12成形時,在樹脂材料中添加指定顏色的顏料來進行。
作業者可藉由插頭側殼體12的顏色而容易地判別插頭側連接器10的種類。插頭側殼體12的顏色最好是就各個類型I~IX而設定個別的顏色,但為了減少顏色數量,分開配置的殼體之間亦可設定為同色,例如類型I及VI設定為白色,類型II及VII設定為紫色,類型III及VIII設定為紅色,類型IV及IX設定為綠色,類型V設定為藍色。
機器側連接器50是如圖1、圖2及圖8所示,包含由樹脂成形品構成的機器側殼體52。機器側殼體52是作成由上壁52A、下壁52B、左端壁52C、右端壁52D、底壁52E所構成之前側開放的立方體形狀,且將底壁52E固定於電路基板(未圖示)等。
機器側殼體52藉由上壁52A、下壁52B、左端壁52C、右端壁52D、底壁52E,而區劃出一個可將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在前後方向上插拔地插入之前側開放、且內部沒有分隔(分隔壁)的立方體形狀的連接器插入室54。連接器插入室54雖然可供所有構成前述組裝體之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插入,但成為將可將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之收容部依照每個插頭側連接器10區隔的內部分隔壁去除後的構造,形成一個收容空間。
藉此,在插入同數量之插頭側連接器10的情況下,機器側連接器50的左右尺寸變小,而可達到機器側連接器50的小型化。
機器側殼體52在上壁52A的連接器插入室54側,一體地具有上部導軌56,該上部導軌56是將從左右方向來看對應於各插頭側殼體12的位置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上部導軌56在被限制左右及上下方向之移動的狀態下,在前後方向上可滑動地卡合於彈性變形板部38及插頭側殼體12的上側部分。機器側殼體52在下壁52B的連接器插入室54側,一體地具有下部導軌58,該下部導軌58是將從左右方向來看對應於各插頭側殼體12的位置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下部導軌58是在被限制左右及上下方向之移動的狀態下,在前後方向上可滑動地卡合於插頭側殼體12的下側部分。
藉此,上部導軌56及下部導軌58是就每個插頭側連接器10、也就是以插頭側殼體12之單體為單位而個
別地引導插頭側殼體12相對於機器側殼體52在前後方向上的插拔,而容許插頭側殼體12一個一個地插入到機器側殼體52。藉此,即使在機器側殼體52沒有內部分隔壁,雌型端子18與機器側連接器50側之後述之雄型端子66的連接也會以一個插頭側殼體12為單位來進行,相較於將多個連接之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一次性地插入到機器側殼體52的情況,可藉由較小的插入力來進行。
而且,由於上部導軌56及下部導軌58是將插頭側殼體12個別地保持在左右方向的預定位置,因此即使機器側殼體52沒有內部分隔壁,仍可將整齊排列於左右方向上之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在跳過途中配置的插頭側連接器10的缺齒狀態下,插入到機器側連接器50以及配置於預定位置。
機器側殼體52進而一體地具有複數個插入導引部59,該等插入導引部59是從底壁52E朝與插頭側殼體12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插入導引部59是依每個插頭側殼體12而形成,且插入至對應的插頭側殼體12的卡合部15(參照圖6),與上部導軌56及下部導軌58一起進行插頭側殼體12對機器側殼體52在前後方向上的插拔的引導、以及左右及上下方向的定位。
在左端壁52C形成有可讓配置於左端的插頭側殼體12之凹溝24在前後方向上滑動地卡合之突條62(參照圖2)。在右端壁52D形成有可讓配置於右端的插頭側殼體12之突條26在前後方向上滑動地卡合之凹溝64(參照圖
1)。突條62及凹溝64具有與突條26及凹溝24之横截面形狀相同的倒轉梯形之横截面形狀。
機器側殼體52於上壁52A具有可讓卡合用突部32可卡脫地嵌入之卡止用開口60。插入至連接器插入室54的插頭側殼體12是藉由卡合用突部32嵌入至卡止用開口60而固定住(鎖固)。
如圖8所示,機器側連接器50在與插入至連接器插入室54之各插頭側殼體12之雌型端子18對應的各個位置,具有金屬製的雄型端子(機器側端子)66。雄型端子66是設置有與插入至連接器插入室54之各插頭側殼體12之雌型端子18的總數相同數量,且具有突出部66A,該突出部66A是從各個底壁52E朝與插頭側殼體12之插入方向相同方向延伸而朝連接器插入室54突出。突出部66A嵌合至雌型端子18的插孔部18A。藉由該嵌合,雌型端子18與雄型端子66導通連接。
在此,於圖8附上符號(GND)的雄型端子66為接地端子。接地端子66(GND)之突出部66A的突出長度比其他雄型端子66之突出部66A的突出長度還長。藉此,雌型端子18與雄型端子66的導通連接一開始是在接地端子66(GND)進行,藉由接地消除靜電而達到連接器連接時之機器側的安全性。
如圖1、圖2所示,在上壁52A的前側(連接器插入室54的開口側)及連接器插入室54之開口緣的上部,在左右方向上對應各卡止用開口60的位置,設有四角形的
著色部68、70。著色部68、70是就每個卡止用開口60、也就是插入連接器插入室54的插頭側連接器10而個別地設定,且在各插頭側殼體12插入的位置,利用噴墨印表機等印刷上與應插入於該位置之種類的插頭側連接器10的顏色相同之顏色的圖形(四角形)。例如,在位於左右方向上對應於紅色的插頭側殼體12插入之的位置上的著色部68、70,印刷上紅色圖形。
插頭側連接器10對機器側連接器50的連接是藉由以下方式來進行:使每個插頭側連接器10之插頭側殼體12的上下部分、或者使相鄰的插頭側連接器10之凹溝24與突條26的嵌合而形成之多個連接狀態的插頭側連接器10之插頭側殼體12的上下部分,卡合於對應的左右方向位置之上部導軌56及下部導軌58,且插頭側連接器10一面受該等導軌56、58導引而滑動插入於連接器插入室54。該插入時,卡合用突部32在彈性變形板部38往下方彈性變形之下,潛入上壁52A之前緣部而自動地嵌合於卡止用開口60,並固定住。
該連接作業中,藉由進行著色部68、70之顏色與插頭側殼體12之顏色的對色,可防止鍵配列造成的錯誤組裝,並且可以事先防止插頭側連接器10對機器側連接器50的錯誤連接。
插頭側連接器10的拆卸是以插頭側連接器10為單位(以插頭側殼體12為單位)而藉由下述方式進行:藉由解鎖操作部40被作業者之手指下壓,在彈性變形
板部38往下方彈性變形之下,使卡合用突部32降下,在卡合用突部32脫離與卡止用開口60的嵌合之鎖固解除的狀態下,將插頭側殼體12拉出到面前。若是想要一次性地拆下相鄰的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10的話,只要將成為拆卸對象之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之解鎖操作部40一次性地下壓即可。
其次,參照圖9、圖10,說明本發明之插頭側連接器的組合體、機器側連接器及連接器對的其他實施形態。再者,圖9、圖10中,對應於圖1~圖8之部分則標上與圖1~圖8所標示的符號相同的符號,且省略其說明。
該實施形態中,在解鎖操作部40的右端部形成凹部72,在解鎖操作部40的左端部形成有凸部74。凹部72為後方開口的截面C形的凹部,凸部74為圓柱狀之凸部,藉由相鄰的插頭側殼體12之前後方向的相對移動、或者在已經插入至機器側殼體52之插頭側殼體12的旁邊,插入其他插頭側殼體12,相鄰的解鎖操作部40之凹部72與凸部74會嵌合,且相鄰的插頭側殼體12之解鎖操作部40彼此連結。
該實施形態中,由於相鄰的插頭側殼體12之解鎖操作部40是彼此連結,因此只要下壓一個插頭側殼體12的解鎖操作部40,就可在相鄰的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中,一次性地解除卡合用突部32與卡止用開口60的嵌合所致之插頭側殼體12的鎖固。藉此,一起拆卸相鄰的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時的操作性變良好。
以上,是就其較佳實施型態說明本發明,但若為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容易理解,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等實施形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宗旨的範圍內適宜變更。
例如,如圖11所示,插頭側連接器10也可以是將2個上述實施形態的2極用插頭側殼體12一體成形的4極者,或將3個插頭側殼體12一體成形的6極者、或將5個插頭側殼體12連結而成的10極者等等,並不限定於2極者。
複數個2極用之插頭側殼體12一體成形者是將相鄰的插頭側殼體12之後部彼此一體成形的構造,且與單一的插頭側殼體12同樣地,受到上部導軌56及下部導軌58引導而插入至連接器插入室54。2極用的插頭側殼體12之連結個數為3個以上者,是僅在位於兩端的插頭側殼體12設置卡合用突部32,且解鎖操作部40在複數個插頭側殼體12中連結設置成一個即可。
取決於凹溝24及突條26之上下方向的位置之插頭側殼體12的種類不限於9個,可少於9個,也可比9個多。又,只有在特定的2個插頭側連接器10相鄰的情況下,其中一個插頭側殼體12的凹溝24可滑動地卡合於另一個插頭側殼體12的突條26,或者其中一個插頭側殼體12的突條26可滑動地卡合於另一個插頭側殼體12的凹溝24,藉此欲作成該相鄰的插頭側殼體12之間會連結的構造則不受限於凹溝24及突條26之上下方向之位置的一致、不一致,也可取決於凹溝24及突條26之形狀或者大小的一
致、不一致。亦可為插頭側連接器10具有雄型端子,機器側連接器具有雌型端子。
亦可省略形成於機器側殼體52之左端壁52C的突條62,且形成於右端壁52D的凹溝64置換成可讓位於A~C位置或者/及D~F位置之任一位置的突條26卡合之寬度較寬的凹部。在這種情況下,可達到機器側殼體52的共用化。
鳩尾嵌合之凹溝24及突條26不受限於倒轉梯形的横截面形狀者,亦可為横截面形狀為鉤形等。
又,上述實施形態所示之構成要件未必全部都是必要者,只要在不脫離本發明之宗旨之下皆可適當地取捨選擇。
10:插頭側連接器
12:插頭側殼體
12B:右側面
14:端子裝設孔
20:貫通孔
26:突條
28:對位用凹溝
30:對位用突條
32:卡合用突部
34:空隙
36:連結部
38:彈性變形板部
40:解鎖操作部
Claims (7)
- 一種連接器構造,是用以將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連接於機器側連接器,前述機器側連接器包含設置於單一的機器側殼體的複數個機器側端子,前述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包含設置於個別的插頭側殼體的插頭側端子,前述複數個插頭側殼體是構成為可在彼此鄰接且在橫方向上整齊排列的狀態下,可插拔地連接於前述機器側殼體,在彼此於橫方向上鄰接的前述插頭側殼體互為對向之其中一面及另一面,分別設置有彼此鳩尾嵌合的凹溝及突條,且在前述其中一面更設有對位用凹溝,前述對位用凹溝是從前述凹溝之端部側朝與前述凹溝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並且可從前述橫方向鬆動嵌合於前述突條,前述對位用凹溝具有矩形的橫截面形狀且前述矩形的橫截面形狀具有大於前述突條之最大條寬的溝寬。
- 一種連接器構造,是用以將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連接於機器側連接器,前述機器側連接器包含設置於單一的機器側殼體的複數個機器側端子,前述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包含設置於個別的插頭側殼體的插頭側端子,前述複數個插頭側殼體是構成為可在彼此鄰接且在橫方向上整齊排列的狀態下,可插拔地連接於前述機器側殼體,在彼此於橫方向上鄰接的前述插頭側殼體互為對向 之其中一面及另一面,分別設置有彼此鳩尾嵌合的凹溝及突條,且在前述另一面,更設有縮小突條,前述縮小突條是從前述突條之端部側朝與前述突條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並且可從前述橫方向鬆動嵌合於前述凹溝,前述縮小突條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形狀且前述矩形的横截面形狀具有小於前述凹溝之最小溝寬的突條寬。
- 一種連接器構造,是用以將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連接於機器側連接器,前述機器側連接器包含設置於單一的機器側殼體的複數個機器側端子,前述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包含設置於個別的插頭側殼體的插頭側端子,前述複數個插頭側殼體是構成為可在彼此鄰接且在橫方向上整齊排列的狀態下,可插拔地連接於前述機器側殼體,在彼此於橫方向上鄰接的前述插頭側殼體互為對向之其中一面及另一面,分別設置有彼此鳩尾嵌合的凹溝及突條,且在前述其中一面或者前述另一面,更設有縮小突條或者對位用凹溝,前述縮小突條或者對位用凹溝是從前述凹溝或者前述突條之至少一者的端部側朝與前述凹溝或者前述突條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並且可從前述橫方向鬆動嵌合於前述凹溝或者前述突條,前述機器側殼體具有以前述插頭側殼體之單體為單位而個別地引導前述插頭側連接器之插拔的複數個導引部。
- 一種連接器構造,是用以將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連接於機器側連接器,前述機器側連接器包含設置於單一的機器側殼體的複數個機器側端子,前述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包含設置於個別的插頭側殼體的插頭側端子,前述複數個插頭側殼體是構成為可在彼此鄰接且在橫方向上整齊排列的狀態下,可插拔地連接於前述機器側殼體,在彼此於橫方向上鄰接的前述插頭側殼體互為對向之其中一面及另一面,分別設置有彼此鳩尾嵌合的凹溝及突條,且在前述其中一面或者前述另一面,更設有縮小突條或者對位用凹溝,前述縮小突條或者對位用凹溝是從前述凹溝或者前述突條之至少一者的端部側朝與前述凹溝或者前述突條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並且可從前述橫方向鬆動嵌合於前述凹溝或者前述突條,前述插頭側殼體具有在與該插頭側殼體之側面正交之方向上貫通的貫通孔,前述連接器構造更包含有連結桿,該連結桿是連續地插入至複數個插頭側殼體的前述貫通孔,並且以整齊排列狀態將該複數個插頭側連接器連結。
- 如請求項4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插頭側端子是插入至形成於前述插頭側殼體之端子裝設孔的雌型端子,且該雌型端子具有在已插入至前述端子裝設孔之預定插入位置的狀態下與前述連結桿卡合的卡合部,並且前述連結桿兼作為將前述雌型端子保持於前述預定插入位 置的保持器。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凹溝及前述突條是具有倒立梯形的横截面形狀且彼此鳩尾嵌合。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插頭側殼體具有卡合用突部及解鎖操作部、與連結部,前述卡合用突部是可卡合脫離地卡合至形成於前述機器側殼體的卡止部,而將前述插頭側殼體無法拔出地卡止於前述機器側殼體,前述解鎖操作部是進行該卡合用突部對前述卡止部的卡合脫離,前述連結部是用以將相鄰的插頭側連接器之前述解鎖操作部之間可分離地予以連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03551 | 2016-05-24 | ||
JP2016103551 | 2016-05-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43511A TW201743511A (zh) | 2017-12-16 |
TWI732869B true TWI732869B (zh) | 2021-07-11 |
Family
ID=6041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16422A TWI732869B (zh) | 2016-05-24 | 2017-05-18 | 連接器構造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73173B2 (zh) |
EP (1) | EP3467954B1 (zh) |
JP (1) | JP6886971B2 (zh) |
CN (1) | CN109314341B (zh) |
TW (1) | TWI732869B (zh) |
WO (1) | WO201720402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26522B2 (ja) * | 2018-01-31 | 2022-02-28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KR102373471B1 (ko) * | 2018-06-29 | 2022-03-10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확장형 커넥터 조립체 |
TWM568384U (zh) * | 2018-07-04 | 2018-10-11 | 建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Th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
JP7353035B2 (ja) * | 2018-12-26 | 2023-09-29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積層型ワイヤマウントウェハ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WO2020138191A1 (ja) * | 2018-12-28 | 2020-07-02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基板用コネクタ、及び機器 |
JP7287836B2 (ja) * | 2019-06-06 | 2023-06-0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嵌合コネクタ |
JP7549957B2 (ja) * | 2019-11-22 | 2024-09-12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ウェハコネクタ及び嵌合コネクタ |
KR102639917B1 (ko) * | 2021-12-08 | 2024-02-23 | 케이유엠 유한책임회사 | 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한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WO2023147663A1 (en) * | 2022-02-01 | 2023-08-10 | Belden Canada Ulc | Single pair ethernet (spe) connector and system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22487A (ja) * | 2004-05-07 | 2005-11-17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US20090221187A1 (en) * | 2008-02-28 | 2009-09-03 | Btx Technologies, Inc. | Connector assembly |
US20120003868A1 (en) * | 2010-06-30 | 2012-01-05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that absorbs multi-connector positional mating tolerence variation |
TWM485549U (zh) * | 2014-01-26 | 2014-09-01 | Molex Inc | 電連接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11879A (en) * | 1984-07-31 | 1986-09-16 | Dill Products Incorporated | Modular block and electrical interface assemblies employing same |
EP0235338B1 (de) * | 1986-03-05 | 1990-08-08 | C.A. Weidmüller GmbH & Co. | Mehrpoliger Steckverbinder |
JP2516033B2 (ja) * | 1987-10-20 | 1996-07-10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方式 |
JPH0565078A (ja) | 1991-09-09 | 1993-03-19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骨格部材の接合構造 |
JPH0565078U (ja) * | 1992-02-07 | 1993-08-27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ロック機構付きコネクタ |
US5575690A (en) * | 1994-10-28 | 1996-11-19 | Tvm, Inc. | Hybrid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JPH10106670A (ja) * | 1996-09-26 | 1998-04-2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分割式コネクタ |
JP3732683B2 (ja) | 1999-08-02 | 2006-01-0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の連結構造 |
DE10017868B4 (de) | 2000-04-11 | 2004-03-04 |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 Elektrisches Steckverbindungsteil |
US7316582B2 (en) * | 2004-08-03 | 2008-01-08 | Wonten Technology Co., Ltd. | Piled-up audio-source socket |
CN2821911Y (zh) * | 2005-06-30 | 2006-09-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
CN2882016Y (zh) * | 2006-01-06 | 2007-03-21 | 深圳市菲亚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组合式连接器 |
JP4770491B2 (ja) * | 2006-02-01 | 2011-09-1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7588463B2 (en) * | 2007-04-26 | 2009-09-15 |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JP4852026B2 (ja) * | 2007-04-26 | 2012-01-11 |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WO2009017609A1 (en) * | 2007-07-27 | 2009-02-05 | Molex Incorporated | Interlocking modular headers and header assemblies thereof |
JP4956323B2 (ja) * | 2007-08-10 | 2012-06-20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
WO2009083460A1 (en) * | 2007-12-28 | 2009-07-09 | Fci | Modular connector |
US8074680B2 (en) * | 2008-03-28 | 2011-12-13 | Numatics, Incorporated | Modular electrical bus system with built in ground circuit |
JP5284759B2 (ja) | 2008-11-17 | 2013-09-11 |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JP5151962B2 (ja) * | 2008-12-22 | 2013-02-2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4078370A (ja) | 2012-10-10 | 2014-05-01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コネクタ |
JP5692421B1 (ja) | 2014-01-10 | 2015-04-01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US9453341B1 (en) * | 2015-08-18 | 2016-09-27 | Hengestone Holdings, Inc. | Wall system having core supporting blocks and decorative fascia blocks |
-
2017
- 2017-05-15 US US16/303,781 patent/US10673173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5-15 EP EP17802614.2A patent/EP3467954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5-15 WO PCT/JP2017/018225 patent/WO2017204021A1/ja unknown
- 2017-05-15 JP JP2018519198A patent/JP6886971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5-15 CN CN201780032317.5A patent/CN109314341B/zh active Active
- 2017-05-18 TW TW106116422A patent/TWI73286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22487A (ja) * | 2004-05-07 | 2005-11-17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US20090221187A1 (en) * | 2008-02-28 | 2009-09-03 | Btx Technologies, Inc. | Connector assembly |
US20120003868A1 (en) * | 2010-06-30 | 2012-01-05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that absorbs multi-connector positional mating tolerence variation |
TWM485549U (zh) * | 2014-01-26 | 2014-09-01 | Molex Inc | 電連接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67954B1 (en) | 2021-08-18 |
JP6886971B2 (ja) | 2021-06-16 |
EP3467954A4 (en) | 2020-01-22 |
JPWO2017204021A1 (ja) | 2019-03-22 |
CN109314341A (zh) | 2019-02-05 |
US20190267748A1 (en) | 2019-08-29 |
EP3467954A1 (en) | 2019-04-10 |
TW201743511A (zh) | 2017-12-16 |
WO2017204021A1 (ja) | 2017-11-30 |
US10673173B2 (en) | 2020-06-02 |
CN109314341B (zh) | 2020-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32869B (zh) | 連接器構造 | |
TWI715771B (zh) | 插頭側連接器的組合體、機器側連接器及連接器對 | |
JP5859849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8747168B2 (en) | Stacking connector | |
WO2009123012A1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US20150318639A1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 |
US9972938B2 (en) | Connector | |
KR101396303B1 (ko) | 커넥터 조립체 | |
JP2012084351A (ja) | コネクタ | |
US9972921B2 (en) | Connector with sub-housing and uniting portion | |
JP6605431B2 (ja) | コネクタ | |
JP7340340B2 (ja) |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 |
JP2015064933A (ja) | 電気コネクタのハウジング | |
JPH09320688A (ja)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キャップコネクタ | |
US3740696A (en) | Locking mechanism | |
JP6944931B2 (ja) | コネクタ | |
JP5594008B2 (ja) | コネクタ | |
TWI600229B (zh) | 插座連接器 | |
JP7522011B2 (ja) | 合体コネクタ | |
JP2021057303A (ja) |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構造 | |
JP2003249313A (ja) | 分割コネク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