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4341B - 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4341B
CN109314341B CN201780032317.5A CN201780032317A CN109314341B CN 109314341 B CN109314341 B CN 109314341B CN 201780032317 A CN201780032317 A CN 201780032317A CN 109314341 B CN109314341 B CN 1093143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ide housing
groove
hous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23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4341A (zh
Inventor
川原勇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Termi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Termi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Terminal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Termin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14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4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003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coupling part being secured only to wire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对其进行改善以使得通过燕尾榫嵌合来连结插头侧壳体彼此的作业不需要经验,而能够作业性良好地进行。在分别设置有彼此燕尾榫嵌合的凹槽(24)和突条(26)的一方的表面(12A)或者另一方的表面(12B)上设置对位用突条(30)或者对位用凹槽(28),该对位用突条(30)或者对位用凹槽(28)从凹槽(24)或者突条(26)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侧向与凹槽(24)或者突条(26)相同的方向延伸,并能够从横向与凹槽(24)或者突条(26)卡合。

Description

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多极连接器的插头侧连接器和设备侧连接器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将包括设置于插头侧壳体的多个插头侧端子的插头侧连接器连接于包括设置于设备侧壳体的多个设备侧端子的设备侧连接器的连接器结构,已知如下一种结构,即,多极的插头侧连接器由将可连结/分离的多个插头侧壳体在横向上摆列的组合体构成(例如,专利文献1、2)。
这种可连结/分离的插头侧壳体在彼此在横向上相邻的插头侧壳体彼此相向的一方的表面和另一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燕尾榫嵌合的凹槽和突条,并通过凹槽和突条的燕尾榫嵌合来构成彼此相邻的插头侧壳体彼此在横向上不会远离(分离)的组合体。这种由插头侧壳体构成的组合体以插头侧壳体不会“凌乱”的方式作业性良好地插入到设备侧壳体(例如,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322487号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7837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插头侧壳体燕尾榫嵌合时,必须使凹槽和突条的端部的位置彼此完全一致,因此,连结插头侧壳体彼此的作业需要经验,作业性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进行改善以使得通过燕尾榫嵌合来连结插头侧壳体彼此的作业不需要经验,而能够作业性良好地进行。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是用于将包括设置于单独的插头侧壳体(12)的插头侧端子(18)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连接于包括设置于单一的设备侧壳体(52)的多个设备侧端子(66)的设备侧连接器(50)的连接器结构,多个所述插头侧壳体(12)在彼此相邻并在横向上摆列的状态下以能够抽出插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设备侧壳体(52)而构成,在彼此在横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头侧壳体(12)彼此相向的一方的表面(12A)和另一方的表面(12B)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燕尾榫嵌合的凹槽(24)和突条(26),在所述一方的表面(12A)或者所述另一方的表面(12B)上还设置有对位用突条(30)或者对位用凹槽(28),该对位用突条(30)或者对位用凹槽(28)从所述凹槽(24)或者所述突条(26)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侧向与所述凹槽(24)或者所述突条(26)相同的方向延伸,并能够从所述横向与所述凹槽(24)或者所述突条(26)卡合。
根据该结构,作为凹槽(24)和突条(26)燕尾榫嵌合的步骤,首先将对位用凹槽(28)从横向与突条(26)卡合或者使对位用突条(30)横向卡合于(进入)凹槽(24)来进行粗略的对位,之后,使插头侧壳体(12)沿凹槽(24)和突条(26)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凹槽(24)和突条(26)燕尾榫嵌合。据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燕尾榫嵌合作业。
在上述连接器结构中,优选为所述凹槽(24)和所述突条(26)具有倒梯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彼此燕尾榫嵌合。
根据该结构,通过具有横截面形状呈倒梯形的燕尾榫形状的凹槽(24)和突条(26)能够可靠地进行燕尾榫嵌合。
在上述连接器结构中,优选为所述对位用凹槽(28)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形状,该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具有比所述突条(26)的最大条宽大的槽宽。
根据该结构,通过突条(26)和对位用凹槽(28)的从横向的卡合,能够准确地进行凹槽(24)和突条(26)的燕尾榫嵌合时的粗略定位。
在上述连接器结构中,优选为所述对位用突条(30)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形状,该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具有比所述凹槽(24)的最小槽宽小的突条宽度。
根据该结构,通过凹槽(24)和对位用突条(30)的从横向的卡合,能够准确地进行凹槽(24)和突条(26)的燕尾榫嵌合时的粗略定位。
在上述连接器结构中,优选为所述设备侧壳体(52)具有多个引导部(56、58),该多个引导部(56、58)以单个所述插头侧壳体(12)为单位单独地引导所述插头侧连接器(10)的抽出插入。
根据该结构,即使设备侧壳体(52)没有内部隔壁,插头侧端子(18)和设备侧端子(66)的连接也能够以一个插头侧壳体(12)为单位来进行,与将多联状态的多个插头侧壳体(12)一并插入到设备侧壳体(52)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较小的插入力来进行该连接。
在上述连接器结构中,优选为所述插头侧壳体具有卡合部(32)、操作部(40)和连结部(72、74),其中,所述卡合部(32)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卡合在形成于所述设备侧壳体(52)的卡止部(60),从而将所述插头侧壳体(12)以无法抽出的方式卡止于所述设备侧壳体(52);所述操作部(40)进行该卡合部(32)相对于所述卡止部(60)的卡合脱离;所述连结部(72、74)将相邻的所述插头侧壳体(12)的所述操作部(40)彼此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进行连结。
根据该结构,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操作部(40)通过连结部(72、74)彼此连结,据此,能够一并解除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由卡合部(32)和卡止部(60)的卡合引起的锁定。
在上述连接器结构中,优选为所述插头侧壳体(12)具有通孔(20),该通孔(20)沿与该侧表面正交的方向贯通所述侧表面,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连结杆(23),该连结杆(23)连续地插入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所述通孔(20),将该多个插头侧壳体(12)在摆列状态下进行连结。
根据该结构,在横向上摆列的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组合体的连结状态还通过连结杆(23)来维持。
在上述连接器结构中,优选为所述插头侧端子(18)是插入到形成于所述插头侧壳体(12)的端子安装孔(14)的母端子(18),且具有卡合部(18C),该卡合部(18C)在该母端子(18)插入到所述端子安装孔(14)的规定插入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连结杆(23)卡合,所述连结杆(23)兼用作将所述母端子(18)保持在所述规定插入位置的保持部件。
根据该结构,通过一个连结杆(23)来将在横向上摆列的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组合体中的母端子(18)全部保持在规定插入位置,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个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由于存在有对位用突条或者对位用凹槽的至少一方,因此,通过燕尾榫嵌合连结插头侧壳体彼此的作业不需要经验,而能够作业性良好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插头侧连接器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插头侧连接器的组合体的关键配置的图表。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插头侧连接器的端子和保持部件(retainer)的安装步骤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插头侧连接器的纵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多联插头侧连接器中的保持部件的安装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设备侧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0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插头侧连接器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8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头侧连接器的组合体、设备侧连接器及连接器对(连接器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由箭头定义了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此外,如图1所示,由插头侧连接器和设备侧连接器彼此相反地来定义前后方向。
如图1、图2所示,连接器对(连接器结构)由彼此可连结/分离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组合体和连接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一个设备侧连接器50构成。
如图1~图3所示,各插头侧连接器10包括由树脂成型品形成的单独的插头侧壳体12。插头侧壳体12呈具有彼此平行的左侧面12A和右侧面12B的大致长方体形状。一个插头侧壳体12的左侧面12A因在沿左右方向(横向)摆列的状态下排列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组合而与左侧相邻的另一插头侧连接器10的右侧面12B相向。一个插头侧壳体12的右侧面12B因在沿左右方向摆列的状态下排列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组合而与右侧相邻的另一插头侧连接器10的左侧面12A相向。
此外,在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组合中,配置于最左侧的插头侧壳体12的左侧面12A与后述的设备侧连接器50的左端壁52C的内表面相向,位于最右侧的插头侧壳体12的右侧面12B与设备侧连接器50的右端壁52D的内表面相向。
插头侧壳体12在上下两段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安装孔14。如图5、图6所示,在各端子安装孔14中插入有金属制的母端子(插头端子)18,该母端子18导通连接绝缘包覆电线(电源线)16。母端子18具有供后述的公端子66的突出部66A插入的筒状的插座部18A和止回形状的卡止突起(矛状部)18B,母端子18通过卡止突起18B卡合在形成于插头侧壳体12的卡止部分14A而被防脱地卡止于插头侧壳体12。在此,将母端子18插入端子安装孔14直到卡止突起18B卡合于卡止部分14A的位置为止的状态,称为母端子18插入到端子安装孔14的正规的插入位置的状态。
如图1、图3、图5、图6所示,各插头侧壳体12具有通孔20。通孔20沿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贯通左侧面12A和右侧面12B,并沿左右方向横穿上下双方的端子安装孔14的一部分而延伸,并在左侧面12A和右侧面12B开口。换言之,通孔2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上下的端子安装孔14之间相对应的位置,并沿左右方向横穿上侧的端子安装孔14的下侧部分和下侧的端子安装孔14的上侧部分这两者而延伸。
如图5所示,插头侧连接器10包括与插头侧壳体12不同的零部件、即保持部件22。保持部件22是树脂成型品,且具有杆状的插入部22A和拆装操作把持部22B而呈L形状,其中,杆状的插入部22A可抽出插入地插入通孔20;拆装操作把持部22B连接于杆状的插入部22A的一端,并与左侧面12A重合。如图5的(A)~(C)所示,在母端子对端子安装孔14的插入完成之后,进行插入部22A对通孔20的插入。
如图6所示,插入部22A仅在母端子18插入端子安装孔14达到正规的插入位置(规定插入位置)为止的状态下,不会碰到端子安装孔14内的母端子18而能够整个插入到通孔20。通过插入部22A整个插入到通孔20,拆装操作把持部22B接合于左侧面12A。
据此,在母端子18插入端子安装孔14没有达到正规的插入位置的情况下,拆装操作把持部22B不接触左侧面12A,而位于远离左侧面12A的位置,因此,作业者能够通过保持部件22相对于通孔20的插入程度,用目视来确认母端子18是否插入端子安装孔14达到正规的插入位置。通过该目视作业,能够容易地避免母端子18的插入不良。
在母端子18插入端子安装孔14达到正规的插入位置为止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插入到通孔20的插入部22A用前表面22C抵接于上下的母端子18的台阶面(卡合部)18C的各自台阶面。通过该抵接,也能够防止母端子18从插头侧壳体12脱落。
如图1~图3所示,各插头侧壳体12在左侧面12A的上下两处位置具有分别沿前后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凹槽(键槽)24,且在右侧面12B的上下两处位置一体地具有分别沿前后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突条(嵌合键)26。
左右相邻的插头侧壳体12通过彼此相邻且彼此相向的左侧面12A的凹槽24和右侧面12B的突条26滑动键式地进行卡合(嵌合),而在沿左右方向摆列的状态下进行连结。凹槽24是槽开口侧构成短边的横向放倒梯形的横截面形状的“燕尾榫槽”,突条26是突出顶端构成长边的横向放倒梯形的横截面形状的“燕尾榫突条”,凹槽24和突条26彼此进行“燕尾榫嵌合”。
换言之,凹槽24和突条26的横截面形状为包括悬垂(overhang)部的横截面形状,其中,悬垂部通过凹槽24和突条26的上下的倾斜面在垂直贯穿左侧面12A和右侧面12B的方向(左右方向)上以无法分离的方式进行连结。
进行燕尾榫嵌合的凹槽24和突条26的卡合通过将彼此相邻的两个插头侧壳体12的上下位置对齐,并使该两个插头侧壳体12沿前后方向相对位移(滑动移动),来滑动式地进行,从而使左右相邻的插头侧壳体12通过该燕尾榫嵌合在横向上以无法分离的方式连结。
根据该结构,左右彼此相邻的插头侧壳体12在横向上以无法分离的方式连结的多联状态的插头侧连接器10能够在不连接于设备侧连接器50的状态下得到,因此,能够将预先连结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一并连接于设备侧连接器50。
采用该一并连接,与将各个插头侧连接器10一个个地连接于设备侧连接器50的情况相比,能够迅速地进行将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连接于设备侧连接器50的作业。
处于多联状态的插头侧连接器10、即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组合体的各插头侧壳体12的通孔20在左右方向上呈一直线状地彼此连通。在该情况下,如图7所示,可以使用具有插入部23A及与拆装操作把持部22B同等长度的拆装操作把持部23B的L形状的连结杆23,其中,插入部23A具有相当于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左右方向上的合计尺寸的长度。
在连结杆23的使用中,插入部23A在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连续状态下插入到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通孔20,据此,提高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连结强度。连结杆23通过插入部23A与上述的保持部件22的插入部22A同样地与位于正规的插入位置(规定的插入位置)的母端子18卡合,来兼用作将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母端子18一并保持在正规的插入位置的保持部件22。
据此,只要每个由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组成的组合体只准备一个连结杆(保持部件)23即可,不需要每个插头侧连接器10都要准备单独的保持部件22,从而能够减少零部件个数。
如图1~图3所示,凹槽24和突条26不是横跨左侧面12A和右侧面12B的前后方向的全长而设置的,而是仅在左侧面12A和右侧面12B的前侧,以小于所述全长(大致全长的1/2~2/3)的前后方向长度而设置。
如图2所示,在左侧面12A形成有对位用凹槽28,该对位用凹槽28从各凹槽24的后端向后方呈一直线状地连续延伸。对位用凹槽28具有左侧面12A的前后方向的全长的大致1/2~1/3的前后长度,并具有矩形横截面,为能够从横向(左右方向)与突条26卡合的凹槽,其中,该矩形横截面具有比凹槽24的上下方向上的最大槽宽大且比所对应的突条26的最大条宽大的上下方向上的槽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右侧面12B一体形成有对位用突条30,该对位用突条30从各突条26的后端向后方呈一直线状地连续延伸。定位突条30是具有矩形横截面且能够从横向(左右方向)与凹槽24卡合的突条,其中,该矩形横截面具有比突条26的上下方向上的最小条宽小且比所对应的凹槽24的最小宽度小的上下方向上的条宽。
在未插入到后述的设备侧壳体52的连接器插入室54的状态下,即在将插头侧连接器10插入设备侧连接器50之前,连结彼此相邻的两个插头侧壳体12时,在使彼此相邻的两个插头侧壳体12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偏离插头侧壳体12的前后方向全长的大致1/2~1/3的状态下,从左右方向(相向的左侧面12A和右侧面12B彼此接近的横向)将彼此相邻的两个插头侧壳体12对齐,并使对位用凹槽28和突条26卡合,在对位用凹槽28的上下方向上的槽宽的范围内进行上下方向上的粗略对位。之后,通过使彼此相邻的两个插头侧壳体1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地位移,自然地从对位用凹槽28和突条26的“松旷嵌合”变为凹槽24和突条26的严密的“燕尾榫嵌合”。据此,凹槽24和突条26的燕尾榫嵌合的作业性变得良好,能够改善连结处于未插入到连接器插入室54的状态的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作业性。
同样地,在使彼此相邻的两个插头侧壳体12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偏离插头侧壳体12的前后方向全长的大致1/2~1/3的状态下,从左右方向(相向的左侧面12A和右侧面12B彼此接近的横向)将彼此相邻的两个插头侧壳体12对齐,并使对位用突条30和凹槽24卡合,在凹槽24的上下方向上的槽宽的范围内进行上下方向上的粗略对位。之后,通过使彼此相邻的两个插头侧壳体1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地位移,自然地从对位用突条30和凹槽24的“松旷嵌合”变为凹槽24和突条26的严密的“燕尾榫嵌合”。据此,凹槽24和突条26的燕尾榫嵌合的作业性变得良好,能够改善连结处于未插入到连接器插入室54的状态的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作业性。
在彼此相邻的两个插头侧壳体12中存在有以对为单位的多个彼此卡合的成对的凹槽24和突条26,该以对为单位的多个彼此卡合的成对的凹槽24和突条26在左侧面12A和右侧面12B上的与所述可滑动的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即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因对单位不同而不同。如图4所示,成对的凹槽24和突条26的位置被设定A~F六个不同的上下位置,通过上下两段的成对的凹槽24和突条26的组合,而存在有类型I~IX九个种类的插头侧壳体,仅限于上下两段的成对的两者处于相同位置的插头侧壳体12彼此能够连结。
即,仅在特定的两个插头侧连接器10相邻的情况下,一方的插头侧壳体12的凹槽24能够滑动地与另一方的插头侧壳体12的突条26卡合,或者一方的插头侧壳体12的突条26能够滑动地与另一方的插头侧壳体12的凹槽24卡合,这是根据凹槽24和突条26的上下方向上的设置位置一致/不一致来确定的。此外,在图4中,标记○表示凹槽24的上下位置,标记·表示突条26的上下位置。
例如,对于类型I的插头侧壳体12和类型II的插头侧壳体12而言,其上段的成对的凹槽24和突条26的位置(以下称为成对位置)在“C”处一致,其下段的成对位置在“F”处一致,据此,能够作为特定的两个插头侧连接器10而连结。但是,类型III的插头侧壳体12的上段的成对位置在“B”处、下段的成对位置在“E”处均与类型I的插头侧壳体12的成对位置不一致,因此,作为不是特定的两个插头侧连接器10,类型I的插头侧壳体12和类型III的插头侧壳体12不能连结,从而能够在安全操作(foolproof)的基础上避免误排列。
在该实施方式中,插头侧连接器10仅在插头侧壳体12按照从类型I开始起,类型II、类型III…类型VIII、类型IX的顺序排列的情况下,连结成九联,而在除此之外的顺序下、例如,在插头侧壳体12按照从类型I开始起,类型III、类型II…等的顺序下无法连结,从而能够避免插头侧连接器10因错误排列而未能连结为多联。
如图1~图3、图6所示,插头侧壳体12具有双支撑梁结构的树脂制的弹性变形板部38,该弹性变形板部38在上侧因空隙34而向上方离开插头侧壳体12,且通过各连结部36仅将前后的端部一体地连结于插头侧壳体12的前后的端部。在弹性变形板部38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的上部一体成型有卡合用突部32,该卡合用突部32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卡合于后述的卡止用开口60。卡合用突部32基于弹性变形板部38的前后间的朝下凸的圆弧状的弹性变形而沿上下方向位移。
在弹性变形板部38的后侧上部突出形成有解锁操作部40。解锁操作部40构成如下操作部,即,通过由指尖操作被向下方按压,使弹性变形板部38弹性变形为向下凸的圆弧状,使卡合用突部32相对于卡止用开口60的卡合脱离(解除)。
插头侧壳体12的包括弹性变形板部38、卡合用突部32和解锁操作部40的整体根据类型I~IX的种类的不同而被涂上不同的颜色。涂色能够通过在插头侧壳体12成型时向树脂材料添加指定颜色的颜料来进行。
作业者能够通过插头侧壳体12的颜色容易地辨别插头侧连接器10的种类。插头侧壳体12的颜色优选针对类型I~IX分别设定单独的颜色,但是,为了减少颜色数量,也可以将远离的配置间的类型设定为相同颜色,例如将类型I和VI设定为白色,将类型II和VII设定为紫色,将类型III和VIII设定为红色,将类型IV和IX设定为绿色,将类型V设定为青色。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设备侧连接器50包括由树脂成型品形成的设备侧壳体52。设备侧壳体52呈由上壁52A、下壁52B、左端壁52C、右端壁52D和底壁52E构成的前侧敞开的长方体形状,且底壁52E固定于电路基板(未图示)等。
设备侧壳体52通过上壁52A、下壁52B、左端壁52C、右端壁52D和底壁52E划定连接器插入室54,该连接器插入室54是在能够将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沿前后方向抽出插入地插入的前侧敞开、在内部没有隔离部件(隔壁)的一个长方体形状。连接器插入室54能够插入构成所述组合体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全部,其构成为在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收装部中除去了划分每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内部隔壁的结构,而构成一个收装空间。
据此,在被插入相同数量的插头侧连接器10的情况下,设备侧连接器50的左右尺寸变小,能够实现设备侧连接器50的小型化。
设备侧壳体52在上壁52A的连接器插入室54侧一体地具有上部导轨56,该上部导轨56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在与各插头侧壳体12对应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上部导轨56在限制左右和上下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以沿前后方向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于弹性变形板部38和插头侧壳体12的上侧部分。设备侧壳体52在下壁52B的连接器插入室54侧一体地具有下部导轨58,该下部导轨58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在与各插头侧壳体12对应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下部导轨58在限制左右和上下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以沿前后方向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于插头侧壳体12的下侧部分。
据此,上部导轨56和下部导轨58以每一个插头侧连接器10,即以单个插头侧壳体12为单位单独地引导插头侧壳体12相对于设备侧壳体52在前后方向上的抽出插入,允许插头侧壳体12一个个地插入到设备侧壳体52。据此,即使设备侧壳体52没有内部隔壁,母端子18和设备侧连接器50侧的后述的公端子66的连接也能够以一个插头侧壳体12为单位进行,与将多联的多个插头侧壳体12一并插入到设备侧壳体52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较小的插入力来进行该连接。
而且,由于上部导轨56和下部导轨58将插头侧壳体12单独地保持在左右方向上的规定位置,因此,即使在设备侧壳体52没有内部隔壁,也能够在中途配置的插头侧连接器10被去除的缺失状态下,将在左右方向上摆列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插入到设备侧连接器50,并配置于规定位置。
设备侧壳体52还一体地具有多个插入引导部59,该多个插入引导部59从底壁52E向与插头侧壳体12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插入引导部59针对每个插头侧壳体12而形成,插入到所对应的插头侧壳体12的卡合部15(参照图6),与上部导轨56及下部导轨58一起进行插头侧壳体12相对于设备侧壳体52在前后方向上的抽出插入的引导、以及在左右和上下方向上的定位。
在左端壁52C形成有突条62(参照图2),配置在左端的插头侧壳体12的凹槽24以沿前后方向能够滑动的方式与该突条62卡合。在右端壁52D形成有凹槽64(参照图1),配置在右端的插头侧壳体12的突条26以沿前后方向能够滑动的方式与该凹槽64卡合。突条62和凹槽64具有与突条26及凹槽24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的横向放倒梯形的横截面形状。
设备侧壳体52在上壁52A具有卡止用开口60,卡合用突部32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嵌入到该卡止用开口60。插入到连接器插入室54的插头侧壳体12通过卡合用突部32嵌入到卡止用开口60而被防止脱落(锁定)。
如图8所示,设备侧连接器50在与插入到连接器插入室54的各插头侧壳体12的母端子18的各个母端子对应的位置具有金属制的公端子(设备侧端子)66。公端子66被设置为与插入到连接器插入室54的各插头侧壳体12的母端子18的总数相同的数量,且分别具有突出部66A,其中,突出部66A分别从底壁52E沿与插头侧壳体12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并向连接器插入室54突出。突出部66A嵌合于母端子18的插座部18A。通过该嵌合,母端子18和公端子66被导通连接。
在此,在图8中被标记附图标记(GND)的公端子66是接地端子。接地端子66(GND)的突出部66A的突出长度比其他公端子66的突出部66A的突出长度长。据此,母端子18和公端子66的导通连接最初在接地端子66(GND)处进行,通过接地除电来实现连接器连接时的设备侧的安全性。
如图1、图2所示,上壁52A的前侧(连接器插入室54的开口侧)和连接器插入室54的开口边缘的上部,于与各卡止用开口60在左右方向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四边形的着色部68、70。着色部68、70针对每个卡止用开口60、即针对每个插入到连接器插入室54的插头侧连接器10单独地设定,在各插头侧壳体12被插入的位置,通过喷墨打印机等打印出与应插入该位置的种类的插头侧连接器10的颜色相同的颜色的图形(四边形)。例如,在位于被插入红色的插头侧壳体12的、在左右方向上所对应的位置的着色部68、70上打印上红色的图形。
通过使每个插头侧连接器10的插头侧壳体12的上下部分,或者将由相邻的插头侧连接器10的凹槽24和突条26的嵌合所产生的多联状态的插头侧连接器10的插头侧壳体12的上下部分与所对应的左右方向位置的上部导轨56和下部导轨58卡合,插头侧连接器10被这些导轨56、58引导的同时滑动而插入到连接器插入室54,据此来进行插头侧连接器10相对于设备侧连接器50的连接。在该插入中,卡合用突部32根据弹性变形板部38向下方的弹性变形而进入上壁52A的前缘部下侧,如此自动地嵌合于卡止用开口60,而被防止脱落。
在该连接作业中,通过进行着色部68、70的颜色和插头侧壳体12的颜色的匹配,能够防止由排列引起的误组装,并且防止插头侧连接器10相对于设备侧连接器50的误连接于未然。
通过由作业者的手指按下解锁操作部40,卡合用突部32根据弹性变形板部38向下方的弹性变形而下降,插头侧壳体12在卡合用突部32从与卡止用开口60的嵌合脱离的解锁状态下被向近身侧抽出,据此,以插头侧连接器10为单位(以插头侧壳体12为单位)来进行拆卸。在想要将相邻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10一并拆卸的情况下,只要将成为拆卸对象的多个插头侧壳体12的解锁操作部40一并按下即可。
接着,参照图9、图10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头侧连接器的组合体、设备侧连接器及连接器对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9、图10中,对于与图1~图8相对应的部分,标注与图1~图8中标注的标记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解锁操作部40的右端部形成有凹部72,在解锁操作部40的左端部形成有凸部74。凹部72是后方开口的截面呈C形的凹部,凸部74是圆柱状的凸部,通过相邻的插头侧壳体12的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或者在已被插入到设备侧壳体52的插头侧壳体12的旁边插入其他插头侧壳体12,相邻的解锁操作部40的凹部72和凸部74嵌合,从而使相邻的插头侧壳体12的解锁操作部40彼此连结。
在该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插头侧壳体12的解锁操作部40彼此连结,因此,只要按下一个插头侧壳体12的解锁操作部40,就能够在相邻的多个插头侧壳体12一并解除由卡合用突部32和卡止用开口60的嵌合所引起的插头侧壳体12的锁定。据此,统一拆卸相邻的多个插头侧壳体12时的操作性变得良好。
上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本发明不被这种实施方式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进行变更。
例如,如图11所示,插头侧连接器10也可以为将两个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两极用的插头侧壳体12每两个一体成型的四极的插头侧连接器、或将插头侧壳体12每三个一体成型的六极的插头侧连接器、或连结五个插头侧壳体12的十极的插头侧连接器等,并不限于两极的插头侧连接器。
多个两极用的插头侧壳体12一体成型的插头侧连接器是将相邻的插头侧壳体12的后部彼此一体成型的结构,与单一的插头侧壳体12同样地,被上部导轨56和下部导轨58引导而插入到连接器插入室54。两极用的插头侧壳体12的连结个数为三个以上的插头侧连接器仅在位于两端的插头侧壳体12设置有卡合用突部32,解锁操作部40连结设置于多个插头侧壳体12中的一个即可。
由凹槽24和突条26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确定的插头侧壳体12的种类并不限于九个,可以少于九个,也可以多于九个。另外,仅在特定的两个插头侧连接器10相邻的情况下,一方的插头侧壳体12的凹槽24能够滑动地与另一方的插头侧壳体12的突条26卡合,或者一方的插头侧壳体12的突条26能够滑动地与另一方的插头侧壳体12的凹槽24卡合,而使该相邻的插头侧壳体12彼此连结的结构并不限于由凹槽24和突条26的上下方向上的设置位置一致/不一致来确定,也可以由凹槽24和突条26的形状或者大小的一致/不一致来确定。也可以采用插头侧连接器10具有公端子,设备侧连接器具有母端子的结构。
形成于设备侧壳体52的左端壁52C的突条可以被省略且形成于右端壁52D的凹槽64被置换为位于A~C位置或者/以及D~F位置中的任一位置的突条26能够卡合的宽度较大的凹部。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设备侧壳体52的共用化。
燕尾榫嵌合的凹槽24和突条26不限于横向放倒梯形的横截面形状,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钩形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出的结构要素并非全部都是必须的,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能够适当地取舍选择。
【附图标记说明】
10:插头侧连接器;12:插头侧壳体;12A:左侧面;12B:右侧面;14:端子安装孔;14A:卡止部分;15:卡合部;16:绝缘包覆电线;18:母端子(插头侧端子);18A:插座部;18B:卡止突起;18C:台阶面;20:通孔;22:保持部件;22A:插入部;22B:拆装操作把持部;22C:前表面;23:连结杆;23A:插入部;23B:拆装操作把持部;24:凹槽;26:突条;28:对位用凹槽;30:对位用突条;32:卡合用突部;34:空隙;36:连结部;38:弹性变形板部;40:解锁操作部;50:设备侧连接器;52:设备侧壳体;52A:上壁;52B:下壁;52C:左端壁;52D:右端壁;52E:底壁;54:连接器插入室;56:上部导轨(引导部);58:下部导轨(引导部);59:插入引导部;60:卡止用开口;62:突条;62A:突出部;64:凹槽;66:公端子(设备侧端子);66A:突出部;68:着色部;70:着色部;72:凹部;74:凸部。

Claims (11)

1.一种连接器结构,用于将包括设置于单独的插头侧壳体的插头侧端子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连接于包括设置于单一的设备侧壳体的多个设备侧端子的设备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插头侧壳体构成为,在彼此相邻并在横向上摆列的状态下以能够抽出插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设备侧壳体,
在彼此在横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头侧壳体彼此相向的一方的表面和另一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燕尾榫嵌合的凹槽和突条,
在所述一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对位用凹槽,该对位用凹槽从所述凹槽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侧向与所述凹槽相同的方向延伸,并能够从所述横向与设置于所述另一方的表面上的所述突条松旷嵌合,
所述对位用凹槽具有比所述突条的最大条宽大的槽宽,在与所述对位用凹槽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上的所述对位用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在所述另一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对位用突条,该对位用突条从所述突条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侧向与所述突条相同的方向延伸,并能够从所述横向与设置于所述一方的表面上的所述凹槽松旷嵌合,
所述对位用突条具有比所述凹槽的最小槽宽小的突条宽度,在与所述对位用突条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上的所述对位用突条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和所述突条具有横向放倒梯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彼此燕尾榫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侧壳体具有多个引导部,该多个引导部以单个所述插头侧壳体为单位分别单独地引导所述插头侧连接器的抽出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侧壳体具有卡合部、操作部和连结部,其中,所述卡合部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卡合在形成于所述设备侧壳体的卡止部,从而将所述插头侧壳体以无法抽出的方式卡止于所述设备侧壳体;所述操作部进行该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卡止部的卡合脱离;所述连结部将相邻的插头侧连接器的所述操作部彼此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进行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侧壳体具有通孔,该通孔沿与该插头侧壳体的侧表面正交的方向贯通该插头侧壳体的侧表面,
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连结杆,该连结杆连续地插入多个插头侧壳体的所述通孔,将该多个插头侧壳体在摆列状态下进行连结。
6.一种连接器结构,用于将包括设置于单独的插头侧壳体的插头侧端子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连接于包括设置于单一的设备侧壳体的多个设备侧端子的设备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插头侧壳体构成为,在彼此相邻并在横向上摆列的状态下以能够抽出插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设备侧壳体,
在彼此在横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头侧壳体彼此相向的一方的表面和另一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燕尾榫嵌合的凹槽和突条,
在所述一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对位用凹槽,该对位用凹槽从所述凹槽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侧向与所述凹槽相同的方向延伸,并能够从所述横向与设置于所述另一方的表面上的所述突条松旷嵌合,
所述对位用凹槽具有比所述突条的最大条宽大的槽宽,在与所述对位用凹槽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上的所述对位用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所述插头侧壳体具有通孔,该通孔沿与该插头侧壳体的侧表面正交的方向贯通该插头侧壳体的侧表面,
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连结杆,该连结杆连续地插入多个插头侧壳体的所述通孔,将该多个插头侧壳体在摆列状态下进行连结,
所述插头侧端子是插入到形成于所述插头侧壳体的端子安装孔的母端子,且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在该母端子插入到所述端子安装孔的规定插入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连结杆卡合,所述连结杆兼用作将所述母端子保持在所述规定插入位置的保持部件。
7.一种连接器结构,用于将包括设置于单独的插头侧壳体的插头侧端子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连接于包括设置于单一的设备侧壳体的多个设备侧端子的设备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插头侧壳体构成为,在彼此相邻并在横向上摆列的状态下以能够抽出插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设备侧壳体,
在彼此在横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头侧壳体彼此相向的一方的表面和另一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燕尾榫嵌合的凹槽和突条,
在所述另一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对位用突条,该对位用突条从所述突条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侧向与所述突条相同的方向延伸,并能够从所述横向与设置于所述一方的表面上的所述凹槽松旷嵌合,
所述对位用突条具有比所述凹槽的最小槽宽小的突条宽度,在与所述对位用突条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上的所述对位用突条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所述插头侧壳体具有通孔,该通孔沿与该插头侧壳体的侧表面正交的方向贯通该插头侧壳体的侧表面,
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连结杆,该连结杆连续地插入多个插头侧壳体的所述通孔,将该多个插头侧壳体在摆列状态下进行连结,
所述插头侧端子是插入到形成于所述插头侧壳体的端子安装孔的母端子,且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在该母端子插入到所述端子安装孔的规定插入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连结杆卡合,所述连结杆兼用作将所述母端子保持在所述规定插入位置的保持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和所述突条具有横向放倒梯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彼此燕尾榫嵌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侧壳体具有多个引导部,该多个引导部以单个所述插头侧壳体为单位分别单独地引导所述插头侧连接器的抽出插入。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侧壳体具有卡合部、操作部和连结部,其中,所述卡合部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卡合在形成于所述设备侧壳体的卡止部,从而将所述插头侧壳体以无法抽出的方式卡止于所述设备侧壳体;所述操作部进行该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卡止部的卡合脱离;所述连结部将相邻的插头侧连接器的所述操作部彼此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进行连结。
11.一种连接器结构,用于将包括设置于单独的插头侧壳体的插头侧端子的多个插头侧连接器连接于包括设置于单一的设备侧壳体的多个设备侧端子的设备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插头侧壳体构成为,在彼此相邻并在横向上摆列的状态下以能够抽出插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设备侧壳体,
在彼此在横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头侧壳体彼此相向的一方的表面和另一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彼此燕尾榫嵌合的凹槽和突条,
在所述一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对位用凹槽,该对位用凹槽从所述凹槽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侧向与所述凹槽相同的方向延伸,并能够从所述横向与设置于所述另一方的表面上的所述突条松旷嵌合,或者在所述另一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对位用突条,该对位用突条从所述突条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侧向与所述突条相同的方向延伸,并能够从所述横向与设置于所述一方的表面上的所述凹槽松旷嵌合,
所述插头侧壳体具有通孔,该通孔沿与该插头侧壳体的侧表面正交的方向贯通该插头侧壳体的侧表面,
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连结杆,该连结杆连续地插入多个插头侧壳体的所述通孔,将该多个插头侧壳体在摆列状态下进行连结,
所述插头侧端子是插入到形成于所述插头侧壳体的端子安装孔的母端子,且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在该母端子插入到所述端子安装孔的规定插入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连结杆卡合,所述连结杆兼用作将所述母端子保持在所述规定插入位置的保持部件。
CN201780032317.5A 2016-05-24 2017-05-15 连接器结构 Active CN109314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3551 2016-05-24
JP2016-103551 2016-05-24
PCT/JP2017/018225 WO2017204021A1 (ja) 2016-05-24 2017-05-15 コネクタ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341A CN109314341A (zh) 2019-02-05
CN109314341B true CN109314341B (zh) 2020-10-16

Family

ID=6041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2317.5A Active CN109314341B (zh) 2016-05-24 2017-05-15 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3173B2 (zh)
EP (1) EP3467954B1 (zh)
JP (1) JP6886971B2 (zh)
CN (1) CN109314341B (zh)
TW (1) TWI732869B (zh)
WO (1) WO20172040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6522B2 (ja) * 2018-01-31 2022-02-28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KR102373471B1 (ko) 2018-06-29 2022-03-1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확장형 커넥터 조립체
TWM568384U (zh) * 2018-07-04 2018-10-11 建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h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JP7353035B2 (ja) * 2018-12-26 2023-09-29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積層型ワイヤマウントウェハ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WO2020138191A1 (ja) * 2018-12-28 2020-07-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基板用コネクタ、及び機器
JP7287836B2 (ja) * 2019-06-06 2023-06-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嵌合コネクタ
JP7549957B2 (ja) * 2019-11-22 2024-09-12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ウェハコネクタ及び嵌合コネクタ
KR102639917B1 (ko) * 2021-12-08 2024-02-23 케이유엠 유한책임회사 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한 커넥터 어셈블리
US20230246404A1 (en) * 2022-02-01 2023-08-03 Belden Canada Ulc Single pair ethernet (spe) connector and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6670A (ja) * 1996-09-26 1998-04-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分割式コネクタ
CN2882016Y (zh) * 2006-01-06 2007-03-21 深圳市菲亚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1879A (en) * 1984-07-31 1986-09-16 Dill Products Incorporated Modular block and electrical interface assemblies employing same
EP0235338B1 (de) * 1986-03-05 1990-08-08 C.A. Weidmüller GmbH & Co. Mehrpoliger Steckverbinder
JP2516033B2 (ja) * 1987-10-20 1996-07-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方式
JPH0565078A (ja) 1991-09-09 1993-03-19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骨格部材の接合構造
JPH0565078U (ja) * 1992-02-07 1993-08-2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付きコネクタ
US5575690A (en) * 1994-10-28 1996-11-19 Tvm, Inc. Hybrid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JP3732683B2 (ja) 1999-08-02 2006-01-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連結構造
DE10017868B4 (de) * 2000-04-11 2004-03-04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Elektrisches Steckverbindungsteil
JP4391310B2 (ja) 2004-05-07 2009-12-2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US7316582B2 (en) * 2004-08-03 2008-01-08 Wonten Technology Co., Ltd. Piled-up audio-source socket
CN2821911Y (zh) * 2005-06-30 2006-09-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JP4770491B2 (ja) * 2006-02-01 2011-09-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588463B2 (en) * 2007-04-26 2009-09-15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4852026B2 (ja) * 2007-04-26 2012-01-11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KR101140070B1 (ko) * 2007-07-27 2012-04-30 몰렉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상호연결식 모듈형 헤더 및 그것의 헤더 조립체
JP4956323B2 (ja) * 2007-08-10 2012-06-2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US8210877B2 (en) * 2007-12-28 2012-07-03 Fci Modular connector
US7762852B2 (en) * 2008-02-28 2010-07-27 Btx Technologies, Inc. D-subminiature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a housing therefore
US8074680B2 (en) * 2008-03-28 2011-12-13 Numatics, Incorporated Modular electrical bus system with built in ground circuit
JP5284759B2 (ja) * 2008-11-17 2013-09-11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5151962B2 (ja) * 2008-12-22 2013-02-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287306B2 (en) * 2010-06-30 2012-10-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that absorbs multi-connector positional mating tolerance variation
JP2014078370A (ja) 2012-10-10 2014-05-0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
JP5692421B1 (ja) 2014-01-10 2015-04-0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203707480U (zh) * 2014-01-26 2014-07-09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
US9453341B1 (en) * 2015-08-18 2016-09-27 Hengestone Holdings, Inc. Wall system having core supporting blocks and decorative fascia block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6670A (ja) * 1996-09-26 1998-04-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分割式コネクタ
CN2882016Y (zh) * 2006-01-06 2007-03-21 深圳市菲亚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204021A1 (ja) 2019-03-22
WO2017204021A1 (ja) 2017-11-30
TW201743511A (zh) 2017-12-16
CN109314341A (zh) 2019-02-05
US20190267748A1 (en) 2019-08-29
EP3467954A1 (en) 2019-04-10
JP6886971B2 (ja) 2021-06-16
US10673173B2 (en) 2020-06-02
EP3467954B1 (en) 2021-08-18
EP3467954A4 (en) 2020-01-22
TWI732869B (zh) 2021-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4341B (zh) 连接器结构
CN109196728B (zh) 插头侧连接器的组合体、设备侧连接器及连接器对
US723232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bridge arrangement with release means
US8747168B2 (en) Stacking connector
US7404744B2 (en)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KR20090003114A (ko) 웨이퍼 커넥터를 갖는 전기 접속 시스템
CN107210560B (zh) 带有cpa接收构件的中间壳体和包括该壳体的插头型连接器系统
US10164377B2 (en) Plug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9972921B2 (en) Connector with sub-housing and uniting portion
US9812807B2 (en) Connector
US6422882B1 (en) Plug and socket connector arrangement with plug and socket mating slider
JP3634111B2 (ja) 雌型コネクタ
US20200203880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O2018225527A1 (ja) コネクタ構造
US9742114B2 (en) Connector with a claw of locking member
JP2021057303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構造
CN118867761A (zh) 带键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