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2530B - 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2530B
TWI732530B TW109113172A TW109113172A TWI732530B TW I732530 B TWI732530 B TW I732530B TW 109113172 A TW109113172 A TW 109113172A TW 109113172 A TW109113172 A TW 109113172A TW I732530 B TWI732530 B TW I7325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wiring
circuit pattern
photoresist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3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4945A (zh
Inventor
宋根浩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太特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太特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太特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4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4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2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253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and is thereafter removed from such areas of the surface which are not intended for current conducting or shielding
    • H05K3/0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and is thereafter removed from such areas of the surface which are not intended for current conducting or shielding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removed chemically or electrolytically, e.g. by photo-etch process
    • H05K3/061Etching masks
    • H05K3/064Photoresis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4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parts, e.g. containers, prior to assembly of the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 H01L21/4814Conductive parts
    • H01L21/4846Leads on or in insulating or insulated substrates, e.g. metal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01L23/498Leads, i.e. metallisations or lead-frame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 e.g. chip carriers
    • H01L23/49805Leads, i.e. metallisations or lead-frame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 e.g. chip carriers the leads being also applied on the sidewalls or the bottom of the substrate, e.g. leadless packages for surface 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73Mas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5K3/02 - H05K3/46, e.g.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patterned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11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 H05K3/4614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circuit boards being made during lamination
    • H05K3/462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circuit boards being made during lamination characterized by laminating only or mainly similar double-sided circuit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板配線形成方法,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此方法係透過光刻製程在基板側面部形成基板側面部配線。藉此,可以輕鬆且精密地形成側面部電路圖案以電連接上部電路圖案與下部電路圖案,並且可以提供具有提高的電特性的基板。

Description

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板配線形成方法,具體來說,本發明所述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係透過光刻製程在基板側面部形成基板側面部配線。藉此,可以輕鬆且精密地形成側面部電路圖案以電連接上部電路圖案與下部電路圖案。
近年來,為了實現面積大且鮮明的顯示器,形成不具外框的基板的技術需求逐漸增加。為了提供不具外框的基板,需要在基板側面形成配線的技術。
但是,在先前技術中僅揭露了簡單地在基板側面形成配線以減少外框的寬度的顯示面板,而尚未揭露在基板的側面形成配線的具體方法。並且,在先前技術的文獻中也未提出在基板側面部形成精密且電特性優秀的配線的具體方法。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先前技術的問題而提出。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如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即透過光刻製程在基板側面 部形成基板側面部配線。藉此,可以輕鬆且精密地形成側面部電路圖案以電連接上部電路圖案與下部電路圖案,並且可以提供具有提高的電特性的基板。
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技術問題而提出的本發明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包括:在基板側面部進行蒸鍍以形成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的步驟;在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上形成光刻膠層的步驟;在光刻膠層上對齊配置掩膜之後,使光刻膠層的一部分曝光的步驟;對光刻膠層進行顯影以形成使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的一部分露出的光刻膠圖案的步驟;以及在對所露出的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的一部分進行蝕刻處理以去除之後,剝離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上所殘留的的光刻膠圖案,以形成側面部電路圖案的步驟。
較佳的,光刻膠層可以由負性光刻膠形成,並且在掩膜中,在與側面部電路圖案對應的部分形成開口部。
較佳的,光刻膠層可以由正性光刻膠形成,並且在掩膜中,在除了與側面部電路圖案對應的部分之外的剩餘部分形成開口部。
根據具有上述技術解決方案的本發明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效果,透過光刻製程在基板側面部形成基板側面部配線,藉此,可以輕鬆且精密地形成側面部電路圖案以電連接上部電路圖案與下部電路圖案,並且可以提供具有提高的電特性的基板。
10:基板側面部
11:基板的側面
13:側面相鄰上部面
15:側面相鄰下部面
20:光刻膠層
21:光刻膠圖案
30:基板
40:掩膜
41:開口部
50:顯示元件
60:上部電路圖案
70:控制元件
80:下部電路圖案
90:側面部配線
91: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
93:側面部電路圖案
100:顯示裝置
S10,S30,S50,S70,S90: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的流程圖。
第2圖及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的第一製程流程圖。
第4圖及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的第二製程流程圖。
第6圖繪示出用於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的例示性基板的剖面圖。
第7圖繪示出用於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以在基板側面部形成配線狀態的基板剖面圖。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的流程圖。第2圖及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的第一製程流程圖。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首先,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包含以下的步驟,在需要形成配線的基板側面部10蒸鍍形成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步驟S10)。如第2圖的(a)部分所示,在步驟S10中,在基板30的側面部蒸鍍形成側面部配線90,即與用於形成側面部電路圖案93的基本金屬層對應的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透過物理氣相沉積(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等的真空蒸鍍法形成於基板30的基板側面部10。
在步驟S10之後,執行在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形成光刻膠層20的步驟S30。也就是說,如第2圖的(b)部分所示,與感光膜對應的光刻膠層20形成於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可以在裝有光刻膠溶液的容器放入經蒸鍍形成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的基板30以形成光刻膠層20。當然,也可以透過噴射器在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噴射光刻膠溶液以形成光刻膠層20。此外,光刻膠層20也可透過絲網印刷或旋塗形成於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上。
光刻膠層20可以由負性光刻膠形成,也可以由正性光刻膠形成。當形成側面部電路圖案93時,根據光刻膠層20是由負性光刻膠形成或者由正性 光刻膠形成,所對應的掩膜40的開口部41圖案會發生改變。對此將在下文中進行說明。
在步驟S30之後,在光刻膠層20上對齊配置掩膜40,並執行使光刻膠層20的一部分曝光的步驟S50。如第2圖(c)部分所示,掩膜40對齊配置為包圍光刻膠層20,並利用曝光裝置以使透過掩膜40的開口部41露出的光刻膠層20的一部分曝光。
掩膜40可以為膜型掩膜或器具型掩膜。膜型掩膜透過黏著劑以對齊附著在形成有光刻膠層20的基板30。此外,器具型掩膜為金屬結構物形態的掩膜,並向形成有光刻膠層20的基板30插入以對齊安裝。若考慮對齊簡單的側面,則較佳地採用器具型掩膜。
在掩膜40採用膜型掩膜的情況下,可以使用PI膜作為掩膜40。在使用PI膜作為掩膜40的情況下,掩膜40附著多種黏著劑以緊貼附著在形成有光刻膠層20的基板30。
作為掩膜的PI膜在與形成有光刻膠層20的基板之間形成黏著劑的狀態下,可以在特定製程條件下優先執行臨時接合製程,即在形成有光刻膠層20的基板30執行臨時接合,並且在特定製程條件下執行固定接合製程,即在形成有光刻膠層20的基板30執行固定接合。
在步驟S50之後,執行對光刻膠層20進行顯影以形成使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的一部分露出的光刻膠圖案21的步驟S70。如第3圖(d)部分所示,光刻膠圖案21透過對一部分曝光的光刻膠層20的顯影製程以形成於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上。其中,光刻膠圖案21使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的一部分露出。
在步驟S70之後,執行對所露出的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的一部分進行蝕刻,以剝離所殘留的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上的光刻膠圖案21,並接續執行在基板30的基板側面部10形成與側面部配線90對應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的 步驟S90。也就是說,如果對透過光刻膠圖案21露出的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的一部分進行蝕刻以去除,則形成第3圖(e)部分的狀態,若利用剝離液將未被蝕刻且殘留的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的剩餘部分(側面部電路圖案93上的光刻膠圖案21)進行剝離,則形成第3圖(f)部分的狀態。結果是,在基板30的基板側面部10形成與側面部配線90對應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
根據以上說明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可以透過光刻製程在基板側面部10形成基板側面部配線90。因此,可以輕鬆且精密地形成側面部電路圖案93以電連接形成於基板30的上部面的上部電路圖案與形成於基板的下部面的下部電路圖案,並且可以提供具有提高的電特性的基板。
另一方面,在上文所說明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中,僅說明了在基板側面部10形成與側面部配線90對應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的製程。較佳地,基板側面部10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形成製程可以與在基板30的上部面形成的上部電路圖案及/或在基板30的下部面形成的下部電路圖案的製程同時執行。
因此,在基板側面部10透過蒸鍍以形成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的步驟S10中,在基板30的上部面及下部面中的至少一個面同時形成電路圖案用金屬層。此外,在步驟S30中,光刻膠層20形成在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和一同形成的電路圖案用金屬層上。在步驟S50中,在形成於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和一同形成的電路圖案用金屬層上的光刻膠層20對齊配置掩膜之後執行曝光製程。在步驟S70中,透過顯影製程在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91和一同形成的電路圖案用金屬層上形成光刻膠圖案21。在步驟S90中,側面部電路圖案93、上部電路圖案及/或下部電路圖案同時形成。
另一方面,在步驟S50中,第2圖(c)部分所示的製程中所使用的掩膜40的圖案,係根據光刻膠層20由正性光刻膠形成或者由負性光刻膠形成 而改變。也就是說,在掩膜40的開口部41形成的圖案,係根據為了形成特定側面部電路圖案93而採用的光刻膠層20,其由正性光刻膠形成和由負性光刻膠形成而改變。
具體地,根據光刻膠層20由負性光刻膠形成或者由正性光刻膠形成,掩膜40可以在與最終形成的側面部配線90對應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的對應部分形成開口部41,也可以在除了對應部分之外的部分形成開口部41。其中,前者適用於透過第2圖及第3圖說明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的第一製程,後者則適用於透過第4圖及第5圖說明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的第二製程。
更具體地,在第2圖及第3圖所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的第一製程流程圖中,光刻膠層20由負性光刻膠形成。因此在掩膜40中,在與側面部配線90對應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的對應部分形成開口部41。
因此,如第2圖(c)部分所示,與步驟S50對應地對齊配置掩膜,使光刻膠層20的一部分曝光之後,若利用剝離液執行顯影製程,則處於第3圖(d)部分所示的狀態。具體地,光刻膠層20由負性光刻膠形成,因此,透過在與側面部電路圖案93對應的位置形成的開口部41所露出的光刻膠層20的一部分未透過顯影液去除,而是殘留。其中,未受到光的照射的部分,即未透過開口部41露出的部分皆被去除。因此,若完成顯影製程,則處於第3圖(d)部分的狀態。
此外,在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的第二製程流程圖中,光刻膠層20由正性光刻膠形成,在掩膜40中,在除了與側面部配線90對應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對應部分之外的部分形成開口部41。
因此,如第4圖(c)部分所示,與步驟S50對應地對齊配置研磨,使光刻膠層20的一部分曝光之後,若利用顯影液以執行顯影製程,則處於第5圖(d)部分所示的狀態。具體地,光刻膠層20由正性光刻膠形成,因此,透過在 除與側面部電路圖案93對應的部分之外的剩餘部分的位置形成的開口部41露出的光刻膠層20的一部分透過顯影液去除,僅有未受到光的照射的部分。也就是說,未透過開口部41露出的部分不會被去除,而是殘留。因此,若完成顯影製程,則處於第5圖(d)部分的狀態。
另一方面,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光刻製程的基板側面部10配線形成方法,其可以作為透過光刻製程在對基板30的側面部形成配線的方法,並且所使用的基板30需要形成電路圖案。也就是說,只要是可透過側面部連接電路圖案的基板,均可以使用。具體來說,本發明所使用的基板30可以包括形成有玻璃、塑膠、膜等電路圖案,並且可以在側面部形成配線以電連接上述的電路圖案的所有基板。
較佳地,本發明所適用的基板30為可以在其上部和下部安裝多種元件,且上部和下部分別可以形成電路圖案的基板。而且,如第6圖所示,形成配線的基板側面部10包括形成基板的邊緣部的基板的側面11、與基板的側面11相鄰基板30的上部面,即側面相鄰上部面13、及與基板的側面11相鄰的基板30的下部面,即側面相鄰下部面15。
具體地,如第6圖所示,本發明所適用的基板側面部10包括基板的側面11、側面相鄰上部面13、及側面相鄰下部面15。在基板側面部10,與側面部配線90對應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使形成於基板30上部面的上部電路圖案60與形成於基板下部面的下部電路圖案80電連接。如上所述,較佳地,側面部電路圖案93透過與上部電路圖案60和下部電路圖案80相同的製程同時形成。
更具體地,本發明所使用的基板30可以為適用於多種元件、設備、裝置的基板。例如,如第6圖所示,本發明所使用的基板30可適用於顯示裝置100。因此,在基板30上可以安裝複數個顯示元件50,例如,LCD、OLED、 微LED以形成顯示元件矩陣。並且,在基板30的下部可以形成用於控制複數個顯示元件50,並且用於收發電訊號的控制元件70,以及多種相關元件。
在基板30的上部形成用於複數個顯示元件50的配線,即上部電路圖案60。並且在基板30的下部形成用於複數個控制元件70等的配線,即下部電路圖案80。因此,如第7圖所示,在基板側面部10形成用於使上部電路圖案60與下部電路圖案80電連接的側面部配線90。其中,側面部配線90對應於透過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形成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
與在基板側面部10形成的側面部配線90對應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需要電連接上部電路圖案60與下部電路圖案80。因此,如第7圖所示,基本上側面部電路圖案93的剖面呈「匚」字形狀。如上所述,與側面部配線90對應的側面部電路圖案93係用於電連接上部電路圖案60與下部電路圖案80而呈「匚」字形狀。因此,如第6圖所示,形成側面部配線90的基板側面部10包括基板的側面11、側面相鄰上部面13及側面相鄰下部面15。
根據上述說明的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側面部電路圖案與上部電路圖案及/或下部電路圖案同時形成,因此,可減少用於形成包括基板側面部配線在內的基板的所有配線的時間、勞力及成本。
此外,本發明具有如下效果,本發明的基板的上部電路圖案與下部電路圖案可透過配線電連接,配線透過對於基板的側面部的光刻製程形成。因此,可實現大面積且鮮明的顯示裝置。
在上文中,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但這僅是本發明的部分例示性實施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從這些實施例進行各種變形及等同範圍的實施例。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需要透過所附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定義。
S10,S30,S50,S70,S90:步驟

Claims (3)

  1. 一種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包括: 在一基板側面部蒸鍍形成一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的步驟; 在該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上形成一光刻膠層的步驟; 在該光刻膠層上對齊配置一掩膜之後,使該光刻膠層的一部分曝光的步驟; 對該光刻膠層進行顯影以形成使該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的一部分露出的一光刻膠圖案的步驟;以及 在對所露出的該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的一部分進行蝕刻處理以去除之後,剝離所殘留的該側面部配線用金屬層上的該光刻膠圖案以形成一側面部電路圖案的步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其中該光刻膠層由一負性光刻膠形成,在該掩膜中,在與該側面部電路圖案對應的部分形成一開口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其中該光刻膠層由一正性光刻膠形成,在該掩膜中,在與該側面部電路圖案對應的部分之外的剩餘部分形成一開口部。
TW109113172A 2019-05-29 2020-04-20 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 TWI732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62898A KR102179672B1 (ko) 2019-05-29 2019-05-29 기판 측면부 배선 형성 방법
KR10-2019-0062898 2019-05-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4945A TW202044945A (zh) 2020-12-01
TWI732530B true TWI732530B (zh) 2021-07-01

Family

ID=73506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3172A TWI732530B (zh) 2019-05-29 2020-04-20 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179672B1 (zh)
CN (1) CN112017969A (zh)
TW (1) TWI7325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1665A (zh) * 2021-12-09 2022-03-11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1125A (ja) * 2006-01-26 2007-08-09 Eito Kogyo:Kk 側面パターンを有するプリント基板の製造方法
TWI398986B (zh) * 2007-10-31 2013-06-11 Fih Hong Kong Ltd Multi - frequency antenna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40830B2 (ja) * 1994-05-31 2001-12-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表面実装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970049061A (ko) * 1995-12-29 1997-07-29 배순훈 측면 노광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평탄화 공정
KR101223400B1 (ko) * 2012-08-07 2013-01-16 주식회사 와이에스테크 기판 외곽 측면 도금 방법
KR101613773B1 (ko) 2013-11-04 2016-04-19 주식회사 동부하이텍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1125A (ja) * 2006-01-26 2007-08-09 Eito Kogyo:Kk 側面パターンを有するプリント基板の製造方法
TWI398986B (zh) * 2007-10-31 2013-06-11 Fih Hong Kong Ltd Multi - frequency antenn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79672B1 (ko) 2020-11-17
CN112017969A (zh) 2020-12-01
TW202044945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57814A1 (zh) 触控屏的制作方法、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CN104102094B (zh) 掩模挡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35416B (zh) 一种掩膜板及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WO2014015631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TWI732530B (zh) 基板側面部配線形成方法
US10739930B2 (en) Mask plate,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000892A1 (zh) 感应膜的制作过程和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KR100678860B1 (ko) 전극 패턴 형성방법
JP2009122633A (ja) フォトレジスト・マスキング方法
CN105334699A (zh) 通过重复曝光改进光刻胶形貌的方法
KR102207602B1 (ko) 기판 측면부 배선 형성 방법
CN107170787B (zh) 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过孔成形方法
CN109148271B (zh) 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屏
CN105260052A (zh) 盖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WO2020124810A1 (zh) 柔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TWI747522B (zh) 一種led顯示裝置及巨量轉移方法
WO2022183602A1 (zh) 一种Mini LED背光板的制作方法及Mini LED背光板
WO2015000272A1 (zh) 裸眼3d功能面板的信号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JP7042797B2 (ja) 回路板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JP3157772B2 (ja) メタル配線のリペア方法
JP2006229271A (ja) 振動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WO2017133111A1 (zh) 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JP2005236188A (ja) 導体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TWI535682B (zh) 承載裝置、包括該承載裝置之配置、及用於圖案化包括至少一個陶瓷層之層堆疊之方法
WO2022062170A1 (zh) 线路板上形成阻焊层的方法、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及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