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1139B -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 Google Patents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1139B
TWI731139B TW106126703A TW106126703A TWI731139B TW I731139 B TWI731139 B TW I731139B TW 106126703 A TW106126703 A TW 106126703A TW 106126703 A TW106126703 A TW 106126703A TW I731139 B TWI731139 B TW I7311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mission
transparent resin
resin layer
light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6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0893A (zh
Inventor
岩間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信越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信越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信越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6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113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0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0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1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1139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具備:反復交替設置光透過帶(2)和遮光帶(3)的格柵層(1);設置在格柵層(1)的第一面的第一透明樹脂層(4);設置在格柵層(1)的第二面的第二透明樹脂層(5),光透過帶(2)的折射率和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折射率之差、以及光透過帶(2)的折射率和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折射率之差均小於0.1。

Description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本發明涉及一種入射的光束中,僅透過具有特定的入射角的光線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更詳細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在設置於照明、各種資訊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等時,能夠實現窄視角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防窺體,其設置在行動資訊終端、自動存取款機等資訊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無需損傷來自顯示畫面跟前側的辨認性,就能夠防止來自左右側及對面側的窺視。該防窺體形成由下述層所層疊的三層構造,即:光透過帶和遮光帶交替設置的防眩層、設置在該防眩層的一個表面上的透光性的黏貼層以及設置在與該黏貼層相反側的防眩層的另一個表面上的透光層。黏貼層黏貼在資訊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上使用。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專利第3675752號公報
通過將光透過方向控制片(防窺體)裝入行動資訊終端的內部,從而需要提高用戶的便利性。由於專利文獻1的防窺體所具備的透光層出於提高防窺體的剛性的目的而具有足夠的厚度,因此,不適合裝入狹窄的終端內部的用途。在出於薄型化目的而除去上述防窺體的透光層時,在防眩層的表面會露出製造時不可避免地形成的微小凹凸。由於光通過該凹凸而亂反射,因此,存在霧度值變高,而不能清楚地辨認透過防眩層的圖像以及不能清楚地辨認防眩層本身之類的問題。
如果將該防窺體黏接在顯示畫面上,就能夠抑制上述光的亂反射,但由於難以透視(透過而看到)黏接前的防窺體,因此,存在難以進行防窺體的品質檢查的問題。
另外,在以往的防窺體中,由於構成透光層的透明樹脂的折射率和構成防眩層的透明樹脂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也存在因折射率不同而導致光透過率下降的問題。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的,目的在於提供具有優異的光透過率,能夠通過目視進行品質檢查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1]一種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具備:反復交替設置有光透過帶和遮光帶的格柵層;設置在上述格柵層的第一面的第一透明樹脂層;以及設置在上述格柵層的第二面的第二透明樹脂層,其中,上述格柵層具有複數個上述光透過帶,各個上述光透過帶彼此互不接觸,上述光透過帶的折射率和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的折射率之差、以及上述光透過帶的折射率和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的折射率之差均小於0.1。
[2]根據[1]記載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其中,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的外表面和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的外表面中至少一者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μm至3.0μm。
[3]根據[1]記載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其中,上述光透過帶、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以及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由矽橡膠形成。
[4]根據[2]記載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其中,上述光透過帶、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以及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由矽橡膠形成。
[5]根據[1]至[4]中任一項記載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其中,上述格柵層的厚度是150μm至500μm,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的厚度是10μm至20μm,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的厚度是10μm至20μm。
根據本發明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由於格柵層和第一及第二透明樹脂層之界面中的界面反射下降,因而具有優異的光透過率。由此,能夠抑制所設置的顯示畫面的亮度的下降,即使在設定較低背光亮度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到足夠明亮的顯示畫面。此外,能夠實現背光的低功耗。進而,由於具有優異的光透過率,因此能夠通過目視容易進行品質檢查。即使在將本發明的光透過方向控制 片實現薄型化的情況下,也能夠充分發揮這些優異的效果,因此,能夠容易地裝入資訊顯示裝置的內部。
1‧‧‧格柵層
2‧‧‧光透過帶
3‧‧‧遮光帶
4‧‧‧第一透明樹脂層
4a‧‧‧第一透明樹脂層的外表面
5‧‧‧第二透明樹脂層
5a‧‧‧第二透明樹脂層的外表面
10‧‧‧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20‧‧‧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21‧‧‧第一透明樹脂層
22‧‧‧第一格柵層
23‧‧‧第三透明樹脂層
24‧‧‧第二格柵層
25‧‧‧第二透明樹脂層
26‧‧‧光透過帶
27‧‧‧遮光帶
28‧‧‧光透過帶
29‧‧‧遮光帶
第1圖是示出本發明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的一例的截面圖。
第2圖是示出本發明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的另一例的立體圖。
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具備:反復交替設置有光透過帶2和遮光帶3的格柵層1;設置在格柵層1的第一面的第一透明樹脂層4;設置在格柵層1的第二面的第二透明樹脂層5。
各個光透過帶2及各個遮光帶3係沿著格柵層1的厚度方向形成。換言之,光透過帶2及遮光帶3在格柵層1的寬度方向(與厚度方向的垂直的方向)反復交替設置。在格柵層1中,光通過夾在遮光帶3之間的光透過帶2,沿格柵層1的厚度方向,亦即沿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厚度方向透過。
在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中,格柵層1的第一面支撐薄片的第一主面,格柵層1的第二面支撐薄片的第二主面,第一面和第二面是彼此對置的面。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大小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列舉例如:在平面圖中為長1mm至1500mm, 寬1mm至1500mm左右的矩形的大小。對於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厚度,將在後面記載。
在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中,光透過帶2的折射率和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折射率之差、以及光透過帶2的折射率和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折射率之差分別小於0.1。在此,各折射率之差均為絕對值。
在本發明中,“折射率”是該構件在真空中的折射率,是指絕對折射率。該折射率按照JIS K 7142:2014(ISO489:1999)“塑料-折射率的測定方法”的A法測定。
光透過帶2的折射率和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折射率之差小於0.1,以小於0.01為佳,以實質上的差為零者更佳,由此,格柵層1和第一透明樹脂層4之界面的界面反射下降,光透過率提高。同樣地,光透過帶2的折射率和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折射率之差小於0.1,以小於0.05為佳,以小於0.02更佳,以實質上的差為零者最佳,由此,格柵層1和第二透明樹脂層5之界面的界面反射下降,光透過率提高。其結果,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具有優異的光透過性。
在未設置透明樹脂層而格柵層1的表面露出的情況下,由於在該露出面上出現光的亂反射,因此,難以透過格柵層1通過目視確認構成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和遮光帶3有規則地排列的情況。另一方面,通過設置第一透明樹脂層4及第二透明樹脂層5,從而透過光透過方 向控制片10進行觀察,能夠通過目視確認構成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和遮光帶3有規則地排列的情況。由此,能夠容易地進行品質管理。
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外表面(面向外側的表面)4a及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外表面5a中之至少一者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係以0μm至3.0μm為佳,以0.0μm至0.5μm更佳,以0.0μm至0.2μm又更佳。
如果在上述範圍內,則該外表面具有與鏡面最後加工同等的平滑性,可進一步抑制該外表面的光的散射。由此,透過第一透明樹脂層4及第二透明樹脂層5,通過目視確認構成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和遮光帶3有規則地排列的情況變得更容易。也就是說,可以更容易進行品質管理。進而,能夠提高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光透過性等光學特性。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下限值至上限值”的數值範圍,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具有其他含義,就是指“下限值以上,上限值以下”的數值範圍。
從提高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透明性的觀點,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外表面4a及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外表面5a兩者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以在上述適合的範圍內為佳。
在本發明中,“算術平均粗糙度(Ra)”係根據JIS B 0601:2013(ISO4287:1997)“產品幾何技術規範”測定。
[光透過帶的材料]
構成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的材料,只要滿足上述折射率的關係,則沒有特別限定,例如,適合透明性高的樹脂。具體而言,僅針對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使光透過格柵層1的厚度方向時的光透過率(光線透過率)為75%以上、以85%以上之具有高透明性的樹脂材料為佳。此外,光透過率的上限值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是99.99%以下。作為上述樹脂材料,例如可使用透明性高的熱塑性樹脂或熱固性樹脂,具體例係可列舉:纖維素類樹脂、聚烯烴類樹脂、聚酯類樹脂、矽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氯乙烯樹脂、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等。其中,以矽樹脂為佳,在耐熱性方面,以矽橡膠為特佳。矽橡膠可以是包含矽樹脂以外的成分的組成物。
作為矽橡膠,例如可以列舉:由分子鏈末端被羥基矽基或乙烯矽基封端的二有機聚矽氧烷和有機過氧化物所構成的,通常被稱為混煉橡膠的矽橡膠組成物;對分子中至少有2個與矽原子結合的乙烯基的二有機聚矽氧烷,混合分子中至少有3個與矽原子結合的氫原子(=SiH鍵)的有機氫聚矽氧烷和鉑系催化劑的、所謂加成反應型的有機矽橡膠組成物等。
[遮光帶的材料]
構成格柵層1的遮光帶3的材料沒有特別限定,例 如,作為光透過帶2的材料,適合的是,以上述列舉的樹脂為基材,對其添加顏料或染料等著色劑而成的著色樹脂。構成光透過帶2的樹脂材料和作為遮光帶3的基材的樹脂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從易使光透過帶2和遮光帶3的黏接性良好的觀點,以兩者的樹脂材料相同者為佳。
遮光帶3的色調,只要能夠得到足夠的遮光性即可,例如可列舉:黑、紅、黃、綠、藍色、淺藍色等。遮光帶3的色調及遮光性可以通過著色劑的種類及添加量來調整。具體而言,僅針對格柵層1的遮光帶3,更佳者係具有在格柵層1的厚度方向照射光時的光透過率為20%以下、以5%以下為佳的遮光性。光透過率可以是0%。此外,由於遮光帶的色調為觀察格柵層1時被識別的色調,因此,以考量裝飾性而進行設計者為佳。
作為著色劑的具體例,可以列舉:碳黑、氧化鐵、氧化鈦、黃氧化鐵、雙偶氮黃、酞青藍等一般的有機顏料或無機顏料。著色劑可以使用一種,也可以使用兩種以上。此外,在不使用黑色顏料的情況下,為了得到良好的遮光性,以併用白色顏料者為佳。
[光透過帶和遮光帶的寬度]
光透過帶2和遮光帶3的寬度(第1圖的橫向的厚度)能夠自由設定。格柵層1的光透過率可以通過光透過帶2的寬度/遮光帶3的寬度的比率來調整。視角(可視角度) 的範圍可以通過光透過率2的寬度及格柵層1的厚度來調整。
如果考慮使防窺視和顯示畫面的良好辨認性並存,則光透過帶2的寬度係以50至200μm為佳,以100至150μm更佳。此外,遮光帶3的寬度以1至50μm為佳,以10至30μm更佳。將各寬度調整至上述範圍時,則可得到例如光透過率80%以上、視角30至120°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
以遮光帶3的寬度/光透過帶2的寬度表示的比率,係以0.005至1為佳,以0.06至0.3更佳。
[透明樹脂層的材料]
第一透明樹脂層4及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材料,只要滿足上述折射率的關係,就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上述樹脂適合作為光透過帶2的材料。以各透明樹脂層的厚度方向的光透過率在75%以上的材料為佳,以光透過率在85%以上的材料更佳。上述光透過率的上限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設為99.99%以下。
作為上述透明樹脂層的材料,具體而言,例如可以列舉:纖維素類樹脂、聚烯烴類樹脂(特別是環烯烴聚合物)、聚酯類樹脂、矽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氯乙烯樹脂、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等。作為適合的矽橡膠,可舉出在上述光透過帶的例示。
在上述之中,以比聚碳酸酯或PET(折射率=1.59至 1.60)等熱塑性樹脂更接近空氣的折射率(1.0003),且通過界面反射的光透過率的損失少的矽樹脂(折射率=1.43)為佳,在耐熱性方面,以矽橡膠(折射率=1.40至1.43)更佳。透明樹脂層4、5為矽橡膠時,則透明樹脂層的外表面4a、5a的緊貼性會顯著提高(能夠帶來膠黏感),因此,能夠使透明樹脂層緊貼在顯示畫面的表面,從而能夠容易地設置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
構成各透明樹脂層的樹脂,根據需要,出於提高耐候性、改進設計性等目的,可以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紅外線吸收劑、著色劑等樹脂薄膜領域中的公知的添加劑。
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材料和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從容易滿足上述折射率的關係的觀點,以材料相同者為佳。此外,從相同的觀點,以第一透明樹脂層4及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材料、和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的材料相同者更佳。
[各層的厚度]
優選格柵層1的厚度以100μm至5000μm為佳,以150μm至1000μm更佳,以150μm至500μm又更佳。格柵層1的厚度在上述範圍時,則視角(可視角度)的控制變得容易。
第一透明樹脂層4及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厚度各自獨立,以1μm至100μm為佳,以5μm至50μm更佳,以10μm至20μm又更佳。第一透明樹脂層4及第二透 明樹脂層5的厚度分別在上述範圍內,則能夠取得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剛度和薄型化的平衡。
格柵層1、第一透明樹脂層4及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合計厚度以100μm至5200μm為佳,以150μm至1200μm更佳,以200μm至700μm又更佳。
各層的合計厚度在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時,則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剛度增加,設置在資訊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的附近時的操作性提高,並且視角(可視角度)的控制變得容易。
各層的合計厚度在上述範圍的上限值以下時,則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薄型化可充分實現,裝入資訊顯示裝置的內部變得容易。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厚度”是使用顯微鏡觀察測量對象的截面,測定5處的厚度並對其進行平均的值。
[任意的透明構件]
可以在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外表面4a及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外表面5a的至少一者設置任意的透明層、透明薄膜等透明構件,例如,公知的膠黏層、黏接層、透明薄膜、保護片等。
作為上述膠黏層的材料,例如可列舉:彈性體類膠黏劑、丙烯酸類膠黏劑、聚胺酯類膠黏劑、橡膠類膠黏劑等。作為上述彈性體類膠黏劑,例如可列舉包含矽橡膠、矽凝膠、聚胺酯橡膠、聚胺酯凝膠等的膠黏劑。在 使用彈性體類膠黏劑時,為提高其透明性,以在膠黏層的表面進行公知的鏡面加工者為佳。
從使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光學特性變得優異的觀點,上述任意透明層、透明薄膜等透明構件的折射率、和光透過帶2、第一透明樹脂層4、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各構成材料的折射率之差以小於0.1為佳,以小於0.02更佳,實質上為零又更佳。
另外,從使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光學特性變得優異,使薄片構造變得簡單的觀點,以在第一透明樹脂層4及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外表面未設置其它透明構件者為佳。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的製造方法]
構成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格柵層1例如可以通過下述方法製造。首先,交替層疊由光透過帶2的構成材料構成的多張所需厚度的第一薄片、和由遮光帶3的構成材料構成的多張所需厚度的第二薄片,對其進行加熱加壓,從而形成由這些多張薄片一體而成的塊體。
接下來,通過在垂直於薄片表面的截斷面上對塊體進行切片而得到格柵層1。切片時的厚度(切片寬度)相當於格柵層1的厚度。通過在相對於薄片表面傾斜的面上對塊體進行切片,從而能夠調整格柵層1的表面和遮光帶3所構成的角度。
層疊格柵層1和各透明樹脂層4、5,使其成 為一體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適當使用公知的方法。
作為一個例子,可以舉出:通過在格柵層1的第一面塗布形成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材料,並對其進行固化,從而形成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方法。利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在格柵層1的第二面形成第二透明樹脂層5。
通過層疊格柵層1和各透明樹脂層4、5,使一體化的層疊體形成為所需的形狀,從而能夠得到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平面形狀沒有特別限定,適當採用矩形、多邊形、圓形、橢圓形等形狀而與所設置的顯示畫面的形狀匹配即可。
在上述中,對本發明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具有一層格柵層的情況進行說明。本發明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也可以具備兩層格柵層。以下,參照第2圖,對層疊有兩層格柵層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的結構進行說明。
第2圖是放大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的一部分並示意性地示出的立體圖。在第2圖中,將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的厚度方向設為Z方向,向該薄片20中入射的光的光源側為Z1側,透過該薄片20的光射出的照射側(辨認側)為Z2側。另外,分別將與Z方向垂直的面內的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設為X方向、Y方向。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在厚度方向上,從Z1側按照順序層疊第一透明樹脂層21、第一格柵層22、第三透明樹脂層23、第二格柵層24及第二透明樹脂層25,從而形成彼此一體化。
第一透明樹脂層21設置在第一格柵層22的Z1側的表面(第一面),第二透明樹脂層25設置在第二格柵層24的Z2側的表面(第二面),第三透明樹脂層23設置在第一格柵層22的Z2側的表面(第二面),亦即第二格柵層24的Z1側的表面(第一面)上。
X-Y平面(與Z方向垂直的面)內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的整體平面形狀例如為矩形,但可以根據所設置處的形狀適當變更。
在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中,光透過帶26的折射率和第一透明樹脂層22的折射率之差、光透過帶26的折射率和第三透明樹脂層23的折射率之差、第三透明樹脂層23和光透過帶28的折射率之差以及光透過帶28的折射率和第二透明樹脂層25的折射率之差分別小於0.1。在此,各折射率之差是絕對值。
在第一格柵層22中,光透過帶26和遮光帶27在Y方向上反復交替。光透過帶26和遮光帶27均為沿X方向延伸的帶狀,在其Y方向上的寬度分別是均勻且恒定的。多個光透過帶26彼此寬度相同,多個遮光帶27彼此寬度相同。
在第二格柵層24中,光透過帶28和遮光帶29在X方向上反復交替。光透過帶28和遮光帶29均為沿Y方向延伸的帶狀,在其X方向上的寬度分別是均勻且恒定的。多個光透過帶28彼此寬度相同,多個遮光帶29彼此寬度相同。
在第2圖所示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中,由兩個層所層疊的各格柵層22、24的遮光帶的夾角設置成以平面圖觀察時彼此約呈90°。在此,上述夾角可以是90°以外的角度,也可以是從0至90°選擇的任意角度。第一格柵層22和第二格柵層24的厚度及各格柵層的光透過帶及遮光帶的厚度獨立地設定,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2圖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是將第1圖的兩個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重疊成兩層,在上側和下側的各個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上共有第三透明樹脂層23的構成。由於各格柵層22、24和各透明樹脂層21、23、25的折射率之差係如上所述,因此各格柵層和各透明樹脂層的界面中的界面反射下降,光透過率提高。其結果,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具有優異的光透過性。進而,在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中,第一格柵層22控制沿Y方向的視角,第二格柵層24控制沿X方向的視角,因此,通過一張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而能夠同時控制兩個方向的視角。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的製造方法,只要是層疊各格柵層22、24及各透明樹脂層21、23、25,並使其一體化的方法,就沒有特別限定。例如,通過在第一格柵層22的第一面塗布形成第一透明樹脂層21的材料,並對其進行固化,從而形成第一透明樹脂層21。此後,在第一格柵層22的第二面塗布形成第三透明樹脂層23的固化性材料,在完全固化前的塗膜上載置第二格柵層24,使上述塗膜固化。由此,能夠形成第三透明樹脂層23,並且 借助第三透明樹脂層23黏接第一格柵層22和第二格柵層24。接下來,與第一透明樹脂層21的形成同樣地,在第二格柵層24的第二面形成第二透明樹脂層25,從而能夠得到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的使用]
在資訊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的附近,通過以覆蓋該顯示畫面的方式設置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從而能夠防止所謂的窺視。作為設置方法,例如可以列舉:使成形為矩形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外表面4a或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外表面5a緊貼在構成資訊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的透明基板的設置方法。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可以設置在裝置的外表面以露出於外部的狀態設置,也可以設置在裝置的內部以難以從外部識別的狀態設置。在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裝入資訊顯示裝置的內部的情況下,例如較佳者係第一透明樹脂層4的外表面4a緊貼並固定在構成裝置內部的顯示畫面的透明基板上,第二透明樹脂層5的外表面5a緊貼並固定在構成裝置的外表面(箱體的一部分)的透明基板上。也就是說,較佳者係在資訊顯示裝置所具有的彼此分離並對置的兩個透明基板之間,以緊貼並被夾著的狀態設置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當這樣設置時,由於空氣層未介入資訊顯示裝置的兩個透明基板和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透明樹脂層4、5之間,因此,能夠抑制光透過率的下降。
設置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光透過帶2(以及遮光帶3)的延伸方向和顯示畫面框架的邊可以平行,也可以不平行。為防止疊紋的發生,也可以使光透過帶2的延伸方向相對於顯示畫面框架傾斜(可增加偏斜角)。
以上,作為使用本發明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的方法,對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情況進行說明,光透過方向控制片20的情況也可以和上述同樣地使用。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但本發明並不由這些實施例所限定。
[實施例1]
製造第1圖所示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
首先,準備由折射率約為1.43的透明矽橡膠(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KE-153-U)構成的厚度為125μm的第一薄片作為光透過帶2的材料。
此外,準備由對100質量份透明矽橡膠(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KE-153-U)添加有15質量份碳黑的材料所構成的厚度為10μm的第二薄片作為遮光帶3的材料。
交替層疊多張第一薄片和多張第二薄片,並對其進行加熱、硫化以及加壓,從而形成了使這些多張薄片一體而成的塊體。
通過在與薄片表面垂直的截斷面將塊體切成 厚度310μm的薄片,從而製得格柵層1。
由於格柵層1的表面被切片加工而粗糙,因而在表面會產生光的亂反射,看上去模糊不清。因此,難以透過單獨的格柵層1觀察,由此無法通過目視確認光透過帶2及遮光帶3是否有規則地排列。
接下來,使用絲網印刷機在被實施過鏡面加工的PET薄膜的表面以約20μm的厚度塗布折射率約1.43的液狀矽橡膠(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KE-1987),將該塗布面載置在格柵層1的第一面,並對其進行加熱硫化黏接。此後,通過剝離PET薄膜,從而形成了由矽橡膠構成的第一透明樹脂層4。通過同樣的方法,在格柵層1的第二面形成由矽橡膠構成的第二透明樹脂層5,從而得到了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
透過剝離PET薄膜前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而以目視進行觀察,構成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及遮光帶3有規則地排列著,可以容易地確認這是沒有缺陷的佳品。
此外,當存在缺陷時,能夠通過目視容易地確認不規則地分佈著黑點或白點。
使用表面粗糙度測量儀(小阪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SE600)測量了剝離上述PET薄膜而得到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各透明樹脂層4、5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值(Ra),兩個表面之Ra均為0.1μm,都是和實施過鏡面加工的PET薄膜的表面同樣的平滑的鏡面。
使用霧度儀(日本電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NDH2000)測量了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光透過性,全光線透過率為80%,霧度為3。在此,霧度是通過公式“霧度(%)=Td/Tt×100”求出的。式中,Td表示擴散透過率,Tt表示全光線透過率。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視角在相對於延伸設置有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及遮光帶3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約為65°。
[實施例2]
除了使用粗面加工的PET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了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
透過剝離PET薄膜前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而以目視進行觀察,構成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及遮光帶3有規則地排列著,可以容易地確認這是沒有缺陷的佳品。
此外,當存在缺陷時,能夠通過目視容易地確認不規則地分佈著黑點或白點。
與實施例1同樣地,對剝離上述PET薄膜而得到的實施例2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各透明樹脂層4、5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光透過性、霧度、視角進行測量,Ra=2.6μm,全光線透過率=73%,霧度=41、視角=約為65°。與實施例1相比,霧度值變高,全光線透過率下降。
[實施例3]
除了使用未實施鏡面加工的PET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了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
透過剝離PET薄膜前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而以目視進行觀察,構成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及遮光帶3有規則地排列著,可以容易地確認這是沒有缺陷的佳品。
此外,當存在缺陷時,能夠通過目視容易地確認不規則地分佈著黑點或白點。
與實施例1同樣地,對剝離上述PET薄膜而得到的實施例3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的各透明樹脂層4、5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光透過性、霧度、視角進行測量,Ra=0.2μm,全光線透過率=78%,霧度=6、視角=約65°。
[比較例1]
在通過實施例1製作的格柵層1的雙面分別塗布厚度10μm的環氧類黏接劑(折射率:約1.55),通過各個面的黏接劑層,分別黏接對外表面實施過鏡面加工的厚度30μm的聚碳酸酯薄膜(折射率:約1.58)。
通過以上步驟,得到比較例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其在格柵層1的雙面的每個面均具備黏接劑層及聚碳酸酯薄膜。
透過在雙面具備聚碳酸酯薄膜的上述光透過方向控制片而以目視進行觀察,構成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及遮光帶3有規則地排列著,可以容易地確認這是沒有缺陷的佳品。
此外,當存在缺陷時,能夠通過目視容易地確認不規則地分佈著黑點或白點。
然而,如下述結果所示,若與實施例1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相比較,則光學特性變差。作為其原因,可以考慮是在格柵層1、黏接劑層、聚碳酸酯薄膜的各個界面產生了大的界面反射的緣故。
與實施例1同樣地,對比較例1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的各聚碳酸酯薄膜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光透過性、霧度、視角進行測量,Ra=0.1μm,全光線透過率=77%,霧度=6、視角=約65°。
與實施例1相比,霧度值變高,全光線透過率下降。
[比較例2]
除了使用糙面加工的聚碳酸酯薄膜(折射率:約1.58)以外,與比較例1同樣地製作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透過在雙面具備聚碳酸酯薄膜的上述光透過方向控制片而以目視進行觀察,構成格柵層1的光透過帶2及遮光帶3有規則地排列著,可以容易地確認這是沒有缺陷的佳品。
此外,當存在缺陷時,能夠通過目視容易地確認不規 則地分佈著黑點或白點。
然而,如表1的結果所示,若與實施例1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10相比較,光學特性變差。作為其原因,可以考慮是在格柵層1、黏接劑層、聚碳酸酯薄膜的各個界面產生了大的界面反射的緣故。
以下,摘錄示出實施例1至3及比較例1至2的結果。表1中,“折射率之差”,在實施例中是指光透過帶的折射率(1.43)和第一透明樹脂層的折射率(1.43)之差,在比較例中是指光透過帶的折射率(1.43)和環氧類黏接劑的折射率(1.55)之差。另外,“Ra”在實施例中是指第一透明樹脂層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在比較例中是指聚碳酸酯薄膜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
Figure 106126703-A0202-12-0022-1
根據表1的結果可知,光透過方向控制片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越低,光學特性越提高。進而,根據Ra相同的實施例1和比較例1的結果可知,折 射率之差小於0.1時,光學特性會提高。
以上,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毫無疑問,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不受上述實施例所記載的範圍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清楚地知道,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多種變更或改進。另外,顯而易見,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的記載,進行過這樣的變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例如能夠設置在各種資訊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上而作為防止窺視的薄片使用,或安裝在照明裝置或傳感器裝置中而作為濾光器使用。
1‧‧‧格柵層
2‧‧‧光透過帶
3‧‧‧遮光帶
4‧‧‧第一透明樹脂層
4a‧‧‧第一透明樹脂層之外表面
5‧‧‧第二透明樹脂層
5a‧‧‧第二透明樹脂層之外表面
10‧‧‧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Claims (6)

  1. 一種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具備:格柵層,反復交替設置有光透過帶和遮光帶;第一透明樹脂層,設置在上述格柵層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透明樹脂層,設置在上述格柵層的第二面,其中,上述格柵層具有複數個上述光透過帶,各個上述光透過帶彼此互不接觸,上述光透過帶的折射率和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的折射率之差、以及上述光透過帶的折射率和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的折射率之差分別小於0.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其中,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和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中之至少一者的外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μm至3.0μ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其中,上述光透過帶、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以及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係由矽橡膠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其中,上述光透過帶、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以及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係由矽橡膠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其中,上述格柵層的厚度是150μm至500μm,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的厚度是10μm至20μm,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的厚度是10μm至20μ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的光透過方向控制片,其中,在上述第一透明樹脂層及上述第二透明樹脂層的外表面未設置其它透明構件。
TW106126703A 2017-08-08 2017-08-08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TWI731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6703A TWI731139B (zh) 2017-08-08 2017-08-08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6703A TWI731139B (zh) 2017-08-08 2017-08-08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0893A TW201910893A (zh) 2019-03-16
TWI731139B true TWI731139B (zh) 2021-06-21

Family

ID=66590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6703A TWI731139B (zh) 2017-08-08 2017-08-08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1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727B (zh) * 2020-02-05 2021-04-2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器之視角調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5752B2 (ja) * 2001-10-24 2005-07-27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体用の覗き見防止体
JP2005338270A (ja) * 2004-05-25 2005-12-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視野角制御シート
JP2006171701A (ja) * 2004-11-18 2006-06-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視野角制御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200730879A (en) * 2006-01-12 2007-08-16 3M Innovativeproperties Company Light-collimating film
JP2012230219A (ja) * 2011-04-26 2012-11-22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視野角制御遮光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5752B2 (ja) * 2001-10-24 2005-07-27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体用の覗き見防止体
JP2005338270A (ja) * 2004-05-25 2005-12-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視野角制御シート
JP2006171701A (ja) * 2004-11-18 2006-06-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視野角制御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200730879A (en) * 2006-01-12 2007-08-16 3M Innovativeproperties Company Light-collimating film
JP2012230219A (ja) * 2011-04-26 2012-11-22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視野角制御遮光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0893A (zh) 2019-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8177B1 (ko) 광 제어 필름 및 다층 광학 필름 적층물
US8659829B2 (en) Multilayer film comprising matte surface layer and articles
JP7153763B2 (ja) 窓ガラス及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TWI782990B (zh) 視角控制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視角控制圖像顯示體
US1142698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751566B2 (ja) 光透過方向制御シート
JP2006337837A (ja) 光射出方向制御フィルム
TW201905892A (zh) 視角控制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視角控制圖像顯示體
TWI731139B (zh)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JP6862814B2 (ja) 量子ドットシート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及び該バックライト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020725A (ja) 光射出方向制御フィルム
JP7253361B2 (ja) 視野角制御シート、視野角制御方法、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70023375A (ko) 양자점 광변환 시트
CN110542939A (zh) 反射结构及其应用
JP6096410B2 (ja) 平板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80278B2 (ja) 加飾フィル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190049776A1 (en) Light transmission direction control sheet
WO2022050275A1 (ja) 拡散光制御シート、及び拡散光照射装置
JP200327995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20197659A (ja) 透明スクリーン並びにこの透明スクリーン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又はその応用機器
KR102633731B1 (ko) 좁은 시야각을 갖는 항공기 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 필름
WO2016098756A1 (ja) 印刷物
WO2024014236A1 (ja) 視野角制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124680A (ja) 光透過方向制御体、ルーバ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透過方向制御体の製造方法
JP2022182109A (ja) 加飾部材、加飾部材付き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