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0877B -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 Google Patents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0877B
TWI730877B TW109128338A TW109128338A TWI730877B TW I730877 B TWI730877 B TW I730877B TW 109128338 A TW109128338 A TW 109128338A TW 109128338 A TW109128338 A TW 109128338A TW I730877 B TWI730877 B TW I7308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layer
pigment
dark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8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2618A (zh
Inventor
山中直人
西川仁
在原慶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2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2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0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087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9Protective back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5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the layers not being connect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e.g. discontinuous connection or patterned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9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thermal means, e.g. infrared radiation,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6/00Azo dyes containing other chromophoric systems
    • C09B56/14Phthalocyanine-azo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7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1I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curing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with UV-curing following the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haracterised by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4Reflecting paints; Signal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6Refle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為了滿足需求者對於設計性的要求,而提供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具有黑色外觀而設計性高,卻具有充分的紅外線穿透性。
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會使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穿透,並且,該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含有樹脂成分與顏料成分,該顏料成分是含有苯并咪唑酮系顏料等棕色系顏料和酞菁系顏料而成。

Description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 陽能電池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主要是有關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是用於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紅外線反射薄片等。
近年來,因對環境問題之意識升高,因此太陽能電池作為綠色能源來源受到矚目。一般而言,構成太陽能電池之太陽能電池模組,其構成是從受光面側依序將透明前面基板、密封材料、太陽能電池元件、密封材料及背面保護薄片積層而成,且具有能夠藉由太陽光入射至上述太陽能電池元件中來發電的機能。
針對例如太陽能電池模組等之中所使用之墨水,有時尋求一種墨水,其是從設計性的觀點來看而將外觀設為黑色。用以將外觀設為暗色之方法,有一種方法是設置含有碳黑之墨水,但碳黑由於會吸收近紅外線而導致溫度上升,故當用於例如太陽能電池模組等的時候,未必能夠說是較佳。
當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使用時,在使用時會使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溫度上升,結果,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會降低。
於是,為了抑制暗色層中的發熱,進一步使反射光入射至太陽能電池元件中來提高發電效率,正在開發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其具備下述層且是以黏著劑等來將此等複數層黏著來製造:黑色系樹脂層,其是含有具有紅外線穿透性之噁嗪(oxazine)系顏料等有機顏料而成;白色系樹脂層,其具有紅外線反射性;及,背面保護層,其具有耐候性;等(專利文獻1)。
含有噁嗪系顏料與硬化劑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黏著耐久性會較高(專利文獻1之第[0057]段)。然而,噁嗪系顏料由於會使波長700~800nm的光穿透,故噁嗪系顏料本身,與其說是黑色的顏料,倒不如說是接近紫色的顏料。因此,樹脂中含有噁嗪系顏料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會接近紫色,而當從設計性的觀點來看,在尋求將外觀設為黑色之墨水時未必能夠說是較佳。
特別是,當用於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時,由於對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的要求正在進一步提高,故尋求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會更加使紅外線穿透、反射。其原因為:能夠抑制近紅外線之吸收來抑制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溫度上升,並且能 夠將紅外線利用在發電來更加提高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因此,重要的是使用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會進一步使紅外線穿透。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216689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能夠對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賦予暗色的外觀並且近紅外線穿透率高而優異。
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反覆致力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能夠解決上述問題,遂完成本發明,該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含有顏料成分,該顏料成分是含有既定的棕色系顏料和酞菁系顏料而成。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是提供下述發明。
(1)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會使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穿透,並且,該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含有樹脂成分與顏料成分,前述顏料成分是含有棕色系顏料與由酞菁系顏料所構成之暗色顏料而成,前述棕色系顏料是從由苯并咪唑 酮(benzimidazolone)系顏料、4-[(2,5-二氯苯基)偶氮]-3-羥基-N-(2,5-二甲氧基苯基)-2-萘甲醯胺、1-[(4-硝基苯基)偶氮]-2-萘酚、雙[3-羥基-4-(苯基偶氮)-2-萘甲酸]銅鹽、C.I.顏料棕7、N,N’-雙(2,4-二硝基苯基)-3,3’-二甲氧基-1,1’-聯苯-4,4’-二胺、3,4,9,10-苝四甲醯二亞胺(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imide)、△2,2’(1H,1’H)-聯萘并[2,1-b]噻吩-1,1’-二酮及N,N’-(10,15,16,17-四氫-5,10,15,17-四酮基-5H-二萘并[2,3-a:2’,3’-i]咔唑-4,9-二基)雙(苯甲醯胺)所組成之群組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以上的顏料。
(2)如(1)所述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中,前述顏料成分中,前述暗色顏料的含量為80質量%以上,並且,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的透光率試驗中,波長425nm的光的穿透率為5%以上且30%以下,且波長675nm的光的穿透率為4%以上且20%以下。
(3)如(1)或(2)所述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中,相對於前述樹脂成分100質量份,前述顏料成分為20質量份以上且40質量份以下。
(4)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是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積層於反射層的表面而成,該反射層會將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反射,並且,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含有:具有羥基之主劑樹 脂、具有異氰酸基之硬化劑、及顏料成分;前述顏料成分是含有棕色系顏料與由酞菁系顏料所構成之暗色顏料而成,前述棕色系顏料是從由苯并咪唑酮系顏料、4-[(2,5-二氯苯基)偶氮]-3-羥基-N-(2,5-二甲氧基苯基)-2-萘甲醯胺、1-[(4-硝基苯基)偶氮]-2-萘酚、雙[3-羥基-4-(苯基偶氮)-2-萘甲酸]銅鹽、C.I.顏料棕7、N,N’-雙(2,4-二硝基苯基)-3,3’-二甲氧基-1,1’-聯苯-4,4’-二胺、3,4,9,10-苝四甲醯二亞胺、△2,2’(1H,1’H)-聯萘并[2,1-b]噻吩-1,1’-二酮及N,N’-(10,15,16,17-四氫-5,10,15,17-四酮基-5H-二萘并[2,3-a:2’,3’-i]咔唑-4,9-二基)雙(苯甲醯胺)所組成之群組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以上的顏料。
(5)如(4)所述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是在前述紅外線反射薄片的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的積層側的表面,進一步積層透明易黏著劑層而成。
(6)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是在反射層的表面依序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與透明樹脂層積層而成,該反射層會將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反射,並且,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含有:具有羥基之主劑樹脂、具有異氰酸基之硬化劑、及顏料成分;相對於主劑樹脂100質量份,前述顏料成分為20質量份以上且40質量份以下,前述顏料成分是含有棕色系顏料與由酞菁系顏料所構成之暗色顏料而成,前述棕色系顏料是從由苯并咪唑酮系顏料、4-[(2,5-二 氯苯基)偶氮]-3-羥基-N-(2,5-二甲氧基苯基)-2-萘甲醯胺、1-[(4-硝基苯基)偶氮]-2-萘酚、雙[3-羥基-4-(苯基偶氮)-2-萘甲酸]銅鹽、C.I.顏料棕7、N,N’-雙(2,4-二硝基苯基)-3,3’-二甲氧基-1,1’-聯苯-4,4’-二胺、3,4,9,10-苝四甲醯二亞胺、△2,2’(1H,1’H)-聯萘并[2,1-b]噻吩-1,1’-二酮及N,N’-(10,15,16,17-四氫-5,10,15,17-四酮基-5H-二萘并[2,3-a:2’,3’-i]咔唑-4,9-二基)雙(苯甲醯胺)所組成之群組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以上的顏料。
(7)如(6)所述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用以形成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以固形份來換算的塗佈量為5g/m2以上且15g/m2以下。
(8)如(4)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的色調與碳黑的色調間之色差△E*ab為10以下,該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的色調是依據JIS-Z8722並藉由D65光源、10°視角的條件來測得。
(9)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是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且是將至少包含下述層之複數層積層而成:透明密合層,其會使全光線穿透;及,反射層,其會將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反射;並且,前述透明密合層與前述反射層之間所積層之層中的2層為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和透明黏著 劑層,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含有:具有羥基之主劑樹脂、具有異氰酸基之硬化劑、及顏料成分;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中所含有的前述顏料成分,相對於主劑樹脂100質量份,前述顏料成分為20質量份以上且50質量份以下,前述顏料成分是含有棕色系顏料與由酞菁系顏料所構成之暗色顏料而成,前述棕色系顏料是從由苯并咪唑酮系顏料、4-[(2,5-二氯苯基)偶氮]-3-羥基-N-(2,5-二甲氧基苯基)-2-萘甲醯胺、1-[(4-硝基苯基)偶氮]-2-萘酚、雙[3-羥基-4-(苯基偶氮)-2-萘甲酸]銅鹽、C.I.顏料棕7、N,N’-雙(2,4-二硝基苯基)-3,3’-二甲氧基-1,1’-聯苯-4,4’-二胺、3,4,9,10-苝四甲醯二亞胺、△2,2’(1H,1’H)-聯萘并[2,1-b]噻吩-1,1’-二酮及N,N’-(10,15,16,17-四氫-5,10,15,17-四酮基-5H-二萘并[2,3-a:2’,3’-i]咔唑-4,9-二基)雙(苯甲醯胺)所組成之群組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以上的顏料,並且,前述硬化劑的NCO值相對於前述主劑樹脂的OH值之比亦即NCO/OH比為1.0以上且2.0以下。
(10)如(9)所述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用以形成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以固形份來換算的塗佈量為3g/m2以上且7g/m2以下。
(11)如(9)或(10)所述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前述具有異氰酸基之硬化劑為二異氰酸酯化合物。
(12)如(9)或(10)所述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僅積層於前述透明密合層及/或前述反射層的一部分表面。
(13)如(4)至(7)、(9)及(10)中任一項所述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在前述反射層,於積層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的面之相反側的面,積層有紅外線穿透塗覆層,並且,前述紅外線穿透塗覆層是含有暗色系的有機顏料而成,且會使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穿透。
(14)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其是將如(4)至(7)、(9)及(10)中任一項所述之紅外線反射薄片積層於太陽能電池元件的非受光面側而成。
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即使在太陽光照射的環境中,亦能夠抑制起因於吸收近紅外線的發熱。此外,將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用於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紅外線反射薄片(背面保護薄片)而製成本發明之紅外線反射薄片,該紅外線反射薄片充分滿足設計性,並可抑制起因於吸收近紅外線的發熱,且當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使用時,亦有助於提高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而優異。
1:太陽能電池模組
2:透明前面基板
3:前面密封材料層
4:太陽能電池元件
5:背面密封材料層
6:紅外線反射薄片(背面保護薄片)
7:入射光
60: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
61:反射層
62:透明密合層
63:透明黏著劑層
第1圖是針對太陽能電池模組而顯示其層構成的一例的剖面之示意圖。
第2圖是提供說明紅外線反射薄片的層構成之圖,且為當使用紅外線反射薄片來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時,紅外線反射薄片在與太陽能電池模組形成為一體的狀態下的剖面之放大示意圖。
第3圖是顯示實施例1和比較例1的紅外線反射率之圖表。
第4圖是顯示實施例2~4的色座標之圖。
第5圖是顯示比較例2~6的色座標之圖。
第6圖是提供說明其它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的層構成之圖,且是當使用紅外線反射薄片來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時,紅外線反射薄片與太陽能電池模組形成為一體的狀態下的剖面之放大示意圖。
第7圖是顯示實施例13~15的色座標之圖。
[實施發明的較佳形態]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本發明並不受以下記載的實施形態所限定。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
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能夠在從設計性的觀點來看而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等著色成暗色的用途中使用。此外,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由於近紅外線的穿透率高,故能夠抑制起因於吸收近紅外線的發熱。例如:藉由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於能夠將近紅外線反射之反射薄片的表面,形成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藉此,便能夠製造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雖將外觀設為暗色,仍能夠將近紅外線反射。
此外,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藉由在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含有硬化劑,而能夠將薄片彼此黏著。例如:將含有硬化劑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塗佈於薄片上,並將其他薄片積層於其上,便能夠藉由使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硬化來形成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
進一步,亦可藉由在會將近紅外線反射之反射層61的表面依序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和透明密合層62積層,來製造紅外線反射薄片6。例如:將本發明之紅外線反射薄片6配置於太陽能電池元件的非受光面側,亦能夠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使用。
此外,從設計性的觀點來看,有時尋求像下述這樣的紅外線反射薄片6,其是不將紅外線反射薄片 6的整個表面設為暗色,而是為了例如施加像圖案這樣的花紋等而經使紅外線反射薄片6的一部分著色。當使用第6圖之實施形態的紅外線反射薄片6來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時,該背面保護薄片會成為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其設計性亦優異,且能夠維持與習知同樣高的發電效率,而優異。第6圖之實施形態的紅外線反射薄片6是如後所述。
如第2圖或第6圖所示,紅外線反射薄片能夠藉由下述方式來形成: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塗佈在反射層61的頂面或透明密合層62的底面並積層後使其硬化,該透明密合層62的底面是與該反射層61的頂面相對向。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形成於反射層61與透明密合層62之間的位置,便能夠使紅外線反射薄片6在設計面上成為較佳。
用以形成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重要的是其外觀為黑色或接近黑色的暗色,亦即具有下述性質:會吸收可見光且使近紅外線穿透。
此處,所謂近紅外線,是指紅外線區中的最接近可見光區的區域,但其詳細的波長區亦會因文獻而異,有各種值。本發明中所謂近紅外線,是指波長750nm以上且2200nm以下的波長區的電磁波。其中,特別會促進蓄熱的波長為10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
用以形成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是使用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在硬化後的狀態下具有下述特性:會使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光線穿透。再者,所謂「使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光線穿透」,是意指在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中,使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光線中的15%以上穿透,以使該光線中的50%以上穿透為佳,以使該光線中的60%以上穿透更佳。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中所使用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能夠在將薄片彼此黏著的用途中使用。當像這樣使用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時,以由主劑及硬化劑所構成之二液型為佳。此外,從塗佈性、處理性的觀點來看,組成物能夠適當地含有溶劑。
[有機顏料]
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所含之顏料成分,含有由棕色系顏料與酞菁系顏料所構成之暗色顏料,該等顏料之詳細內容是如下所述。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含有顏料成分且該顏料成分是含有像上述這樣的暗色顏料而成,而外觀為暗色且紅外線穿透率高,而優異。
在本說明書中,所謂棕色系顏料,是指從由苯并咪唑酮系顏料、4-[(2,5-二氯苯基)偶氮]-3-羥基-N-(2,5-二甲氧基苯基)-2-萘甲醯胺、1-[(4-硝基苯 基)偶氮]-2-萘酚、雙[3-羥基-4-(苯基偶氮)-2-萘甲酸]銅鹽、N,N’-雙(2,4-二硝基苯基)-3,3’-二甲氧基-1,1’-聯苯-4,4’-二胺、3,4,9,10-苝四甲醯二亞胺、△2,2’(1H,1’H)-聯萘并[2,1-b]噻吩-1,1’-二酮及N,N’-(10,15,16,17-四氫-5,10,15,17-四酮基-5H-二萘并[2,3-a:2’,3’-i]咔唑-4,9-二基)雙(苯甲醯胺)所組成之群組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以上的顏料。從黏著層中的顏料之分散性和黏著層之黏著性等的觀點來看,棕色系顏料以苯并咪唑酮系顏料為佳。所謂苯并咪唑酮系顏料,是指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之苯并咪唑酮骨架之顏料。具體而言可舉例如:C.I.顏料黃120、顏料黃151、顏料黃154、顏料黃175、顏料黃180、顏料黃181、顏料黃194、顏料紅175、顏料紅176、顏料紅185、顏料紅208、顏料紫32、顏料橙36、顏料橙62、顏料橙72、顏料棕25等,但並不限於此等。從色域的觀點來看,以C.I.顏料棕25較佳。
Figure 109128338-A0305-02-0014-3
此外,苯并咪唑酮系顏料的初級粒徑,以0.01μm以上且0.20μm以下為佳。將苯并咪唑酮系顏料的初級粒徑設為這樣的範圍,便能夠提高墨水中的顏料之分散性。
此外,說明苯并咪唑酮系顏料以外之棕色系顏料。所謂4-[(2,5-二氯苯基)偶氮]-3-羥基-N-(2,5-二甲氧基苯基)-2-萘甲醯胺,具體而言可舉例如C.I.顏料棕1等。所謂1-[(4-硝基苯基)偶氮]-2-萘酚,具體而言可舉例如C.I.顏料棕2等。所謂雙[3-羥基-4-(苯基偶氮)-2-萘甲酸]銅鹽,具體而言可舉例如C.I.顏料棕5等。所謂N,N’-雙(2,4-二硝基苯基)-3,3’-二甲氧基-1,1’-聯苯-4,4’-二胺,具體而言可舉例如C.I.顏料棕22等。所謂3,4,9,10-苝四甲醯二亞胺,具體而言可舉例如C.I.顏料棕26等。所謂△2,2’(1H,1’H)-聯萘并[2,1-b]噻吩-1,1’-二酮,具體而言可舉例如C.I.顏料棕27等。所謂N,N’-(10,15,16,17-四氫-5,10,15,17-四酮基-5H-二萘并[2,3-a:2’,3’-i]咔唑-4,9-二基)雙(苯甲醯胺),具體而言可舉例如C.I.顏料棕28等。此外,棕色系顏料,除了上述棕色系顏料以外,亦可使用C.I.顏料棕7。
所謂酞菁系顏料,是指具有酞菁骨架之顏料,且其概念亦包含經與各種金屬進行配位之酞菁。具體而言可舉例如:C.I.顏料綠7、C.I.顏料綠36、 C.I.顏料綠37、C.I.顏料藍16、C.I.顏料藍75、或C.I.顏料藍15等,但並不限於此等。以使用非晶質之酞菁系顏料且為藍色系的顏料為佳。
此外,酞菁系顏料的初級粒徑,以0.15μm以上且0.20μm以下為佳。將酞菁系顏料的初級粒徑設為這樣的範圍,便能夠提高墨水中的酞菁系顏料之分散性。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相對於酞菁系顏料100質量份,棕色系顏料的含量,以設為43質量份以上且233質量份以下(棕色系顏料與酞菁系顏料之含量比,在以質量比計為30:70~70:30的範圍內)為佳,以設為66質量份以上且150質量份以下(棕色系顏料與酞菁系顏料之含量比在以質量比計為40:60~60:40的範圍內)較佳。將含量比設為這樣的範圍,便能夠使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在設計性之面及紅外線穿透性之面上成為較佳。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的棕色系顏料的含量,能夠藉由透光率試驗之特定波長的光的穿透率來判定。此外,為了使苯并咪唑酮系顏料等棕色系顏料的含量及酞菁系顏料的含量在設計性之面及紅外線穿透性之面上成為較佳,較佳是: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所含之苯并咪唑酮系顏料等棕色系顏料和酞菁系顏料,在顏料成分總量中為80質量%以上,並且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的透光率試驗中,波長425nm的光的穿透率為 5%以上且30%以下,且波長675nm的光的穿透率為4%以上且20%以下。酞菁系顏料具有下述性質:會使一定量的波長425nm的光穿透且不使波長675nm的光穿透。苯并咪唑酮系顏料等棕色系顏料具有下述性質:會使一定量的波長675nm的光穿透且不使波長425nm的光穿透。因此,藉由判定透光率試驗中的波長425nm的光的穿透率及波長675nm的光的穿透率,便能夠判定苯并咪唑酮系顏料等棕色系顏料的含量與酞菁系顏料的含量之含量比。
再者,上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的穿透率之測定方法,能夠藉由例如下述方法來進行測定。將含有硬化劑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5g/m2凹版塗佈於白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188μm)上,並將聚乙烯(60μm)積層於其上後,在45℃以上且55℃以下進行熟成處理168小時來使其加熱硬化,藉此製作成紅外線反射薄片。然後,將紅外線反射薄片之聚乙烯與白色PET剝離,並使用甲基乙基酮來使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溶解後,將所得之溶液製作成穿透率之測定樣品(作為其一例,測定樣品之顏料之濃度是:相對於甲基乙基酮100g,顏料為0.01g以上且0.5g以下左右)。將測定樣品注入石英玻璃比色管中,並使用分光光度計(例如:日立分光公司製紫外分光光度計「V-670」、或日立High-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製「U-4100」)來測定波長300nm~1200 nm的光的穿透率(%),並分別求出波長425nm的光及波長675nm的光的穿透率,便能夠推測出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的棕色系顏料的含量。
此外,由上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所形成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的穿透率,能夠藉由下述測定方法來進行測定。將含有硬化劑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5g/m2凹版塗佈於透明基材亦即氟薄膜(100μm)上,並將相同的氟薄膜(100μm)積層於其上,進行乾式積層後,在45℃以上且55℃以下進行熟成處理168小時來使其加熱硬化,藉此製作成穿透率測定用樣品。將測定樣品注入石英玻璃比色管中,並使用分光光度計(例如:日立分光公司製紫外分光光度計「V-670」、或日立High-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製「U-4100」)來測定波長300nm~1200nm的光的穿透率(%)後,分別求出波長425nm的光及波長675nm的光的穿透率,便能夠進行測定。
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含有顏料成分。較佳是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設為:相對於前述樹脂成分100質量份含有顏料成分20質量份以上且40質量份以下。此處,當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含有顏料成分且該顏料成分含有噁嗪系顏料等有機顏料時,已知若該顏料成分的含量為30質量份以上,則會對硬化劑之黏著性造成不良影響而使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黏著性降低。因此,特別是在將薄片彼此黏著的用途 中使用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一直被認為是相當困難。然而,棕色系顏料和酞菁系顏料,與其他顏料相比分散性更高,並且對硬化劑之黏著性造成之影響更小。因此,即使相對於樹脂成分100質量份,將顏料成分的含量之比例設為30質量份以上,仍能夠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黏著性及黏著耐久性降低的情形抑制在極小的範圍內。此外,如後所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藉由提高其顏料成分之調配比,便能夠以更少的塗佈量來使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的色調安定。再者,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相對於樹脂成分100質量份,將顏料成分為40質量份以下,便能夠使由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所形成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具有黏著性及黏著安定性。
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能夠因應需要來含有硬化劑。藉由使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含有硬化劑,便能夠形成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其對樹脂薄片具有良好的密合性。此外,調製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所含之硬化劑的含量,便能夠形成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其能夠將薄片彼此黏著。以下,分別說明主劑及硬化劑,作為能夠構成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所含之樹脂成分之一實施形態。再者,本發明之樹脂成分,並不受下述實施形態所限定。
[主劑成分]
樹脂成分之主劑成分,能夠使用例如聚胺酯/聚碳酸酯二醇系,該聚胺酯/聚碳酸酯二醇系包含聚胺酯二醇(polyurethane diol)與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之混合物。用以構成主劑之聚胺酯二醇及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均為具有羥基之多元醇,且會與具有異氰酸基之硬化劑進行反應來構成黏著劑層。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主劑設為一種混合物,其是調配既定量的特定的聚胺酯二醇及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而成,便能夠提高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黏著性及耐候性。
主劑成分中能夠使用之聚胺酯二醇為一種聚胺酯,其是將胺酯結構設為其重複單元且其兩末端具有羥基。聚胺酯二醇的數目平均分子量以7000以上且13000以下為佳。若為7000以上,則與硬化劑間之反應性良好,故較佳,若為13000以下,則對溶劑之溶解性會提高,故較佳。
聚胺酯二醇的羥基值,以在10mgKOH/g以上且50mgKOH/g以下的範圍內為佳。若聚胺酯二醇的羥基值為10mgKOH/g以上,則所添加之硬化劑成分的大部分會與主劑成分中所含之羥基進行反應,而較佳,若聚胺酯二醇的羥基值為50mgKOH/g以下,則會更加與硬化劑進行反應,故較佳。
聚胺酯二醇,作為黏著劑的主劑成分,為了提高黏著性及耐候性,該聚胺酯二醇的特徵在於:使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與1,6-己二醇與異佛酮二異氰酸酯進 行反應而得。以下,說明聚胺酯二醇之構成成分、亦即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1,6-己二醇及異佛酮二異氰酸酯。
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為聚胺酯二醇之構成成分,其能夠與下述異佛酮二異氰酸酯進行反應。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是以碳酸酯結構作為重複單元,且其兩末端具有羥基。該兩末端之羥基,能夠與異氰酸基進行硬化反應。
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能夠使用下述方法來製造:使用碳酸伸烷酯及二醇作為原料來製造之方法;或者使用碳酸二烷酯或碳酸二芳酯及二醇來製造之方法等。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能夠藉由下述方式來製造:因應主劑成分所需之性能來適當選擇上述製造方法。
製造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時能夠使用之碳酸伸烷酯可舉例如:碳酸伸乙酯、碳酸三亞甲酯、碳酸1,2-伸丙酯、碳酸1,2-伸丁酯、碳酸1,3-伸丁酯、碳酸1,2-伸戊酯等。此外,碳酸二烷酯可舉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等,碳酸二芳酯可舉例如碳酸二苯酯等。
二醇可舉例如: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等不具有側鏈之二醇;2-甲基-1,8-辛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6-己二醇等具有側鏈之二醇;1,3-環己烷二 醇、1,4-環己烷二醇等環狀二醇。再者,可使用1種二醇,且亦可為以2種以上的二醇作為原料之共聚聚碳酸酯二醇。
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的數目平均分子量,以1000以上且2000以下為佳。若為1000以上,則容易與二異氰酸酯產生硬化反應,故較佳,若為2000以下,則對黏著劑成分亦即溶劑之溶解性提高,故較佳。在製造聚碳酸酯二醇時,由於單體之反應性高且容易高分子量化,故為了獲得具有既定的數目平均分子量之聚碳酸酯二醇,需要控制反應速度等。
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亦能夠使用市售物。為了獲得耐久性、耐候性、耐熱性、耐水解性優異的黏著劑,能夠較佳使用例如:數目平均分子量1000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旭化成化學公司製,商品名「DURANOL T5651」)、數目平均分子量2000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旭化成化學公司製,商品名「DURANOL T5662」)。
1,6-己二醇為脂肪族二醇,能夠與下述異佛酮二異氰酸酯進行反應來形成聚胺酯二醇。1,6-己二醇在常溫顯示液狀,且能夠溶於黏著劑成分亦即溶劑中。
能夠將聚酯二醇與1,6-己二醇一起使用。聚酯二醇為與1,6-己二醇同樣具有2個以上的羥基之多元醇,但因亦能夠與基本骨架中具有體積較大的芳香族環之羧酸形成酯,因此能夠對聚胺酯二醇賦予優異的硬化 速度及凝集力,該聚胺酯二醇是與異佛酮二異氰酸酯進行反應而獲得。聚酯二醇可舉例如一種芳香族聚酯二醇,其是使用間苯二甲酸來製得。再者,本實施形態中,聚酯二醇能夠藉由下述方式來製造:依照慣用方法,採納既定的羧酸化合物與二醇之組合。
聚酯二醇的數目平均分子量,以3000以上且4000以下為佳。若聚酯二醇的數目平均分子量為3000以上,則與硬化劑間之反應性良好,故較佳,若聚酯二醇的數目平均分子量為4000以下,則對溶劑之溶解性會提高,故較佳。
異佛酮二異氰酸酯為聚胺酯二醇之構成成分,且為脂環族系多異氰酸酯。異佛酮二異氰酸酯會與上述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1,6-己二醇或聚酯二醇之羥基進行反應,而形成主劑成分亦即聚胺酯二醇。
藉由使以上說明之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脂肪族二醇及異佛酮二異氰酸酯溶於溶劑中並混合後加熱回流來使其進行反應,便能夠獲得主劑成分亦即聚胺酯二醇之溶液。在上述反應中,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及脂肪族二醇各自所具有之兩末端之羥基,會與異佛酮二異氰酸酯之異氰酸基進行反應,而形成胺酯鍵並硬化。
用以製造主劑成分亦即聚胺酯二醇之反應系統中,相對於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100質量份,1,6-己二醇之調配量,以5質量份以上且15質量份以下為佳,以2質量份以上且8質量份以下較佳。若1,6-己 二醇之調配量為5質量份以上,則能夠獲得具有耐久性之黏著劑成分,故較佳,若1,6-己二醇之調配量為15質量份以下,則對溶劑之溶解性會提高,故較佳。
此外,用以製造聚胺酯二醇之反應系統中,相對於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100質量份,聚酯二醇之調配量,以50質量份以上且100質量份以下為佳。若聚酯二醇之調配量為50質量份以上,則能夠獲得具有耐久性之黏著劑成分,故較佳,若聚酯二醇之調配量為100質量份以下,則對溶劑之溶解性會提高,故較佳。
再者,使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脂肪族二醇及異佛酮二異氰酸酯進行反應時能夠使用之溶劑,只要能夠使此等化合物溶解且不會與溶劑進行反應,則並無特別限制,從與溶劑等間之相溶性及積層時之加工性的觀點來看,可舉例如乙酸乙酯等羧酸酯系之溶劑。
主劑成分亦即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會與具有異氰酸基之硬化劑成分進行反應。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能夠使用與在製造聚胺酯二醇時使用之上述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相同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
主劑成分,為上述說明之聚胺酯二醇與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之混合物。混合物中,聚胺酯二醇與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之質量比例較佳是:相對於聚胺酯二醇100質量份,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為10質量份以上且20質量份以下為佳。若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之量為10質量份以上,則密合力會適度降低,故較佳,若脂肪 族聚碳酸酯二醇之量為20質量份以下,則聚胺酯二醇與硬化劑容易產生反應,故較佳。
再者,主劑中,除了主劑成分亦即聚胺酯二醇、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以外,亦能夠因應需要來混合下述成分作為添加劑:增黏劑、安定劑、填充劑、塑化劑、軟化點提高劑、觸媒等。增黏劑可舉例如:松香系樹脂、萜烯系樹脂等。安定劑可舉例如:抗氧化劑、抗紫外線劑等。填充劑可舉例如無機填料。
[硬化劑]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能夠使用之硬化劑,可舉例如以多異氰酸酯化合物作為主成分之硬化劑。多異氰酸酯化合物,為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異氰酸基之化合物,且會藉由此異氰酸基與上述主劑之聚胺酯二醇化合物中的羥基進行反應,而使聚胺酯二醇化合物進行交聯。這樣的多異氰酸酯化合物可例示如:聚胺酯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以下稱為「HDI」)、異氰脲酸酯改質異佛酮二異氰酸酯(以下稱為「異氰脲酸酯改質IPDI」)等。從提高對羥基之反應性的觀點來看,此等多異氰酸酯化合物中,以將HDI與異氰脲酸酯改質IPDI組合而成之混合物為佳。再者,當將硬化劑設為HDI與異氰脲酸酯改質IPDI之混合物時,HDI與異氰脲酸酯改質IPDI以在70:30~50:50(質量比)的範圍內使用為佳。
[主劑與硬化劑之調配]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之成分,當含有硬化劑來將基材等彼此接合時,主劑與硬化劑之調配比例,以(源自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異氰酸基)/(源自聚胺酯二醇化合物之羥基)之比在1.0以上且3.5以下的範圍內為佳,以在1.2以上且3.0以下的範圍內更佳。藉由主劑成分之聚胺酯二醇化合物與硬化劑成分之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調配比例在上述範圍內,便能夠獲得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能夠將各基材強力地接合,故較佳。
[矽烷耦合劑等添加劑]
除了上述以外,亦能夠因應需要來混合下述成分作為添加劑:矽烷耦合劑、增黏劑、安定劑、填充劑、塑化劑、軟化點提高劑、觸媒等。矽烷耦合劑可舉例如:甲基三甲氧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等矽烷單體;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等乙烯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甲基丙烯醯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環氧基矽烷。增黏劑可舉例如:松香系樹脂、萜烯系樹脂等。安定劑可舉例如:抗氧化劑、抗紫外線劑等。填充劑可舉例如無機填料。
再者,相對於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之主劑與硬化劑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矽烷耦合劑之添加量,以1質量%以上且3質量%以下為佳。若矽烷耦合劑之添加量為1質量%以上,則密合力良好,故較佳, 若矽烷耦合劑之添加量為3質量%以下,則耐久性提高,故較佳。
[溶劑]
上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之組成物,為了獲得良好的塗佈性及處理適性,而以添加溶劑成分為佳。這樣的溶劑成分可舉例如:上述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酸甲酯等羧酸酯,但不限定於此等。再者,當構成為主劑與硬化劑之二液型時,主劑中所使用之溶劑成分及硬化劑中所使用之溶劑成分,是分別獨立地選擇,且可相同或不同。
再者,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之組成物不限於此,亦可為水性型、溶液型、乳化液型、分散型等之中的任一種組成物形態。此外,其性質形狀亦可為薄膜/薄片狀、粉末狀、固形狀、黏著劑等之中的任一形態。並且,黏著機構亦可為化學反應型、溶劑揮發型、熱熔融型、熱壓型等之中的任一形態。
<紅外線反射薄片>
藉由使用上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便能夠製造紅外線反射薄片。所謂紅外線反射薄片,可例示如一種積層體,其是像第2圖之紅外線反射薄片6這樣將透明密合層62、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及反射層61積層而成。再者,第2圖之紅外線反射薄片6是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使用,但本發明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之使用用途並不限定於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 保護薄片。以下,分別說明構成紅外線反射薄片之各層。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
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含有:具有羥基之主劑樹脂、具有異氰酸基之硬化劑、及顏料成分。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含有具有羥基之主劑樹脂及具有異氰酸基之硬化劑,且具有將薄片彼此黏著的機能。
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能夠藉由下述方式來形成:將含有以上說明之硬化劑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塗佈或積層於反射層61及/或透明密合層62上,並使其乾燥硬化。塗佈之方法能夠藉由下述方法:輥塗佈法、凹版輥塗佈法、吻合塗佈(kiss coating)法、其他塗佈法等塗佈法;或者印刷法等。
此處,當使用含有噁嗪系化合物等暗色系的有機顏料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時,為了使設計性、紅外線穿透性、及積層構件所需的黏著性及黏著安定性並存,必須將其塗佈量設為10g/m2以上。然而,當使用本實施形態之含有硬化劑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時,以在5g/m2以上且15g/m2以下的範圍內的塗佈量,便能夠充分使上述該等特性並存,該塗佈量以在5g/m2以上且7g/m2以下的範圍內為佳。其原因為:相對於樹脂成分100質量份,將顏料成分設為20質量份以上且40質量份以下,較佳是設為30質量份以上且 40質量份以下,塗佈量較習知更少時亦能夠充分使色調安定。再者,其結果,能夠提高使用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來製得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之良率,並因此提高生產性。
此外,與其他顏料相比,棕色系顏料和酞菁系顏料,由於分散性更高,且對硬化劑之黏著性造成之影響更小,故能夠抑制因含有顏料而降低黏著性及黏著安定性的情形。再者,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厚度,以在5μm以上且15μm以下的範圍內為佳,以在5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範圍內較佳。
[反射層]
反射層61是白色樹脂層,是由樹脂薄片所構成且會將近紅外線反射,該樹脂薄片為:含有白色顏料之樹脂薄片;或形成有含有白色顏料之塗覆層(塗佈膜或印刷膜)之樹脂薄片。反射層61具有下述機能:會將穿過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後之近紅外線反射。因此,例如:當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6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時,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6會成為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背面保護薄片)6,其能夠充分有助於提高太陽能電池模組1的發電效率。再者,本說明書中,是使用樹脂薄片這樣的用語來作為將樹脂加工成薄片狀而成之物的名稱,但此用語是以亦包含樹脂薄膜之概念之形式使用。
構成反射層61之樹脂薄片,能夠較佳使用:PTFE(聚四氟乙烯)、ETFE(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等氟系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系樹脂、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系樹脂等樹脂薄片。此處,本實施形態中,反射層61由於是配置在太陽能電池模組1的最外層,故尋求高耐候性、阻障性、耐水解性。從這樣的觀點來看,上述樹脂中,以使用ETFE所代表之氟系樹脂、或PET所代表之聚酯系樹脂特佳。
反射層61必須具有會將近紅外線反射的機能。因此,較佳是使用一種白色樹脂層,其含有粒徑0.5μm以上且1.5μm以下的白色顏料,粒徑以0.8μm以上且1.2μm以下更佳。此外,反射層61中,以粒徑0.8μm以上且1.2μm以下的白色顏料之粒子在所有白色顏料之粒子中為80質量%以上為佳。藉由將白色顏料之粒徑及分配比設為上述範圍,便能夠使白色樹脂層有效率地將近紅外線反射。此外,當使用本發明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來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時,上述白色顏料有助於提高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所謂「將近紅外線反射」,是意指一種機能,其是在約波長750nm以上且2200nm以下的波長區內積分反射率為85%以上。
粒徑0.5μm以上且1.5μm以下的白色顏料,其代表例為氧化鈦,本發明中,亦以使用氧化鈦作為白色顏料為佳。此處,氧化鈦中,亦包含經進行表面 處理之氧化鈦。例如:當上述粒徑範圍之白色顏料為氧化鈦時能夠以下述方式進行製造。
藉由下述方式便能夠製造主要是由氧化鈦所構成之上述粒徑範圍之白色顏料:以含水氧化鈦作為原料,在其中添加相對於氧化鈦份以氧化鋁來換算為0.1質量%以上且0.5質量%以下的鋁化合物、以碳酸鉀來換算為0.1質量%以上且0.5質量%以下的鉀化合物、及以氧化鋅來換算為0.2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的鋅化合物,並乾燥、焙燒。
反射層61的製造方法可舉例如:於樹脂薄片上形成含有白色顏料之塗覆層之方法、將白色顏料揉入樹脂薄片中的方法。任一方法均無特別限定,能夠藉由習知方法來製造。
當於樹脂薄片上形成含有白色顏料之塗覆層(塗佈膜或印刷膜)時,是以一般的塗料用或墨水用展色劑作為主成分,在其中添加白色顏料。並且,能夠因應需要來任意添加紫外線吸收劑、交聯劑、其他添加劑,來調製塗料或墨水組成物後,使用一般的塗佈法或印刷法等來塗佈或印刷於基材薄膜的表面,而形成該塗佈膜或印刷膜。
當將白色顏料揉入樹脂薄片中時,以構成樹脂薄片之樹脂作為主成分,在其中添加白色顏料。並且,能夠因應需要來任意添加其他添加劑,來調製塗料 或墨水組成物後,藉由擠壓法、T模具法等薄膜成形法來對白色顏料進行揉入加工,而製造薄片。
[透明密合層]
本實施形態之透明密合層62,會使近紅外線穿透,且是配置於紅外線反射薄片6的最外層。此外,透明密合層62與其他樹脂層間具有密合性,例如與下述樹脂層間具有密合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EVA樹脂)或含有聚乙烯等聚烯烴之樹脂層。因此,能夠像第2圖之透明密合層62這樣,使背面密封材料層5與透明密合層62積層來使其密合。
對於本實施形態之透明密合層62,尋求會使被反射層61所反射之近紅外線穿透,或因設計性之要求而尋求為透明或半透明。從這樣的觀點來看,透明密合層62較佳是使用下述樹脂: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等聚烯烴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其他層]
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6中,亦可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設置其他層。例如:亦可在上述反射層61,於積層透明密合層6的面之相反側且在紅外線反射薄片6的最外側,進一步積層有由氟系樹脂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所構成之耐候層(未表示在圖中)。此時,亦可為了提高設計性而將耐候層設為暗色。或者,亦可在反射層61與透明密合層62之間設置 例如其他透明的補強層(未表示在圖中),以增加背面保護薄片6的強度。
此外,亦可在反射層61,於積層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的面之相反側的面,進一步積層有紅外線穿透塗覆層,該紅外線穿透塗覆層含有暗色系的有機顏料。藉由分別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與紅外線穿透塗覆層積層,便能夠將紅外線反射薄片之兩面統一成暗色系的顏色。從設計性之面來看,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以其兩面經統一成暗色系的顏色為佳。
並且,藉由將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塗覆層,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同樣設為會使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穿透之層,便能夠抑制起因於吸收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的發熱。
紅外線穿透塗覆層中所含之暗色系的有機顏料之具體例可舉例如:噁嗪系、苯并咪唑酮系、吡咯系、喹吖啶酮系、偶氮系、苝系、二噁烷(dioxane)系、異吲哚啉酮(isoindolinone)系、陰丹士林(indanthrene)系、喹酞酮(quinophthalone)系、紫環酮(perinone)系、酞菁系等。從耐紫外線(UV)性的觀點來看,能夠較佳使用暗色顏料,該暗色顏料是由下述顏料及酞菁系顏料所構成:噁嗪系的有機顏料或從由苯并咪唑酮系顏料、4-[(2,5-二氯苯基)偶氮]-3-羥基-N-(2,5-二甲氧基苯基)-2-萘甲醯胺、1-[(4-硝基 苯基)偶氮]-2-萘酚、雙[3-羥基-4-(苯基偶氮)-2-萘甲酸]銅鹽、C.I.顏料棕7、N,N’-雙(2,4-二硝基苯基)-3,3’-二甲氧基-1,1’-聯苯-4,4’-二胺、3,4,9,10-苝四甲醯二亞胺、△2,2’(1H,1’H)-聯萘并[2,1-b]噻吩-1,1’-二酮及N,N’-(10,15,16,17-四氫-5,10,15,17-四酮基-5H-二萘并[2,3-a:2’,3’-i]咔唑-4,9-二基)雙(苯甲醯胺)所組成之群組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以上的顏料。
再者,藉由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所含之顏料成分揉入基材薄膜中,便能夠製造一種暗色薄膜或暗色薄片,其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同樣地設計性高。此外,能夠將此等暗色薄膜或暗色薄片設為多層薄片中的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在藉由揉入此基材薄膜中來製造暗色薄膜或暗色薄片時,上述顏料成分中,相對於酞菁系顏料100質量份,棕色系顏料的含量,以設為43質量份以上且233質量份以下(棕色系顏料與酞菁系顏料之含量比在以質量比計為30:70~70:30的範圍內)為佳,以設為66質量份以上且150質量份以下(棕色系顏料與酞菁系顏料之含量比在以質量比計為40:60~60:40的範圍內)較佳。
當像上述這樣藉由將顏料成分揉入基材薄膜中來形成暗色薄膜或暗色薄片時,首先,以構成基材薄膜之熱塑性樹脂作為主成分,在其中添加上述顏料成分,並且因應需要來任意添加紫外線吸收劑、塑化劑、 光安定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交聯劑、硬化劑、填充劑、潤滑劑、強化劑、補強劑、阻燃劑、抗焰劑、發泡劑、防霉劑、顏料/染料等著色劑、其他添加劑等添加劑中的1種或2種以上。並且,因應需要來添加溶劑、稀釋劑等,並充分揉合,而調製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例如能夠使用擠壓機、T模具擠壓機、澆鑄成形機、膨脹成形機等,藉由擠壓法、T模具法、澆鑄成形法、膨脹成形法、其他方法等薄膜成形法,將以上述方式調製後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加以成形,來製造上述暗色薄膜或暗色薄片。並且,亦能夠因應需要來利用例如拉幅(tenter)方式或管狀方式等來朝向單軸方向或雙軸方向延伸,而製造此等薄膜或薄片。
當於紅外線反射薄片設置其他層時,有時會於複數個位置形成用以將各層黏著之黏著劑層。此時,只要透明密合層62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間所配置之各層為透明,則能夠藉由將位於複數個黏著劑層中的較反射層61更接近透明密合層側的任意黏著劑層設為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來將外觀設為暗色,並製作成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具備充分的耐候性及耐久性。此外,只要將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轉用於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則能夠製作成一種背面保護薄片,其能夠充分有助於提高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這樣的紅外線反射薄片(背面保護薄片)亦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
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之較佳的使用例。例如將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6配置於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太陽能電池元件的非受光面側,便能夠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使用。第1圖是針對太陽能電池模組例示其層構成之一例之剖面的示意圖。用以構成太陽能電池之太陽能電池模組1,其構成是像第1圖所示這樣,從入射光7之受光面側依序將透明前面基板2、前面密封材料層3、太陽能電池元件4、背面密封材料層5及背面保護薄片(紅外線反射薄片)6積層而成。
使用第2圖來說明背面保護薄片。背面保護薄片6具有: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反射層61、及透明密合層62。反射層61與透明密合層62是隔著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來黏著。太陽能電池模組1中,反射層61是配置於模組的最外層側,透明密合層62是配置於模組的內層側、亦即背面密封材料層5之側。
此處,一般而言,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密封材料大部分是透明或半透明。因此,當從透明前面基板2側來觀察太陽能電池模組1時,未配置太陽能電池元件4之間隙部分,能夠通過透明密合層62而觀察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的顏色。此外,太陽能電池元件4的表面經常為黑色或接近黑色的暗色。特別是,近年來需求正在增加之薄膜系之太陽能電池元件,幾乎所有的 製品的表面均為黑色或接近黑色的暗色。背面保護薄片6,由於其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為黑色或接近黑色的暗色,故能夠將大部分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尤其是搭載有薄膜系之太陽能電池元件之薄膜型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外觀統一成黑色或接近黑色的暗色,來使其在設計面上成為較佳。
為了將背面保護薄片(紅外線反射薄片)6之外觀統一成黑色或接近黑色的暗色,例如: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的色調與碳黑的色調間之色差△E*ab以10以下為佳,以7以下較佳,該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的色調是依據JIS-Z8722並藉由D65光源、10°視角的條件來測得。
背面保護薄片6中,未被太陽能電池元件4所吸收之太陽光會從透明密合層62側來入射。入射光中所含之近紅外線大部分由於不會被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所吸收而會穿透,故會到達反射層61。反射層61由於會將近紅外線反射,故到達反射層61之紅外線大部分會以回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方式被反射。被反射之紅外線,會穿過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並進一步反射後,被太陽能電池元件4所吸收。由於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不會吸收紅外線,故能夠抑制起因於吸收近紅外線的發熱。結果,能夠防止太陽能電池模組1因發熱而發電效率降低的情形。
並且,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含有既定比例的棕色系顏料和酞菁系顏料。因此,其近紅外線的穿透率較使用習知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的情形更高。藉此,能夠抑制近紅外線之吸收來抑制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溫度上升,並且能夠將紅外線利用在發電來更加提高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效率。因此,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來作為背面保護薄片之太陽能電池模組,其發電效率更加提高。
再者,薄膜型太陽能電池模組中,抑制模組內之所有構成要素發熱未必會有助於提高發電效率,且因與退火效果間之關係,而黑色或暗色的太陽能電池元件之表面溫度,以提高至50℃以上且70℃以下為佳。當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來作為背面保護薄片時,雖為了滿足設計性之要求而將其外觀限定為黑色或接近黑色的暗色,但仍能夠使反射層61所反射之近紅外線在不在背面保護薄片6之內部蓄熱的情形下無損失地吸收至太陽能電池元件4中。藉此,能夠有效率地將黑色或暗色的薄膜系之太陽能電池元件之表面溫度提高至上述溫度。從這樣的觀點來看,本發明之紅外線反射薄片,能夠特佳作為薄膜系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之背面保護薄片使用。
[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的製造方法]
背面保護薄片6,能夠於反射層61與透明密合層62之間設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並藉由乾式積層來製造。再者,當藉由設置其他層來使黏著劑層成為複數層時,亦能夠以相同的方法來以使各層密合之方式積層。
[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製造方法]
構成太陽能電池之太陽能電池模組1的製造方法可例示如下述方法:依序將構成太陽能電池之各構件積層,並藉由真空熱積層加工來形成為一體。此時,積層溫度以設為130℃以上且190℃以下的範圍內為佳。此外,積層時間以在5分鐘以上且60分鐘以下的範圍內為佳,以在8分鐘以上且40分鐘以下的範圍內特佳。能夠以上述方式進行,並對構成太陽能電池之各構件進行加熱壓接成形而製作成一體成形體,而製造太陽能電池模組1。
<紅外線反射薄片之其他實施形態>
使用第6圖來說明本發明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之其他實施形態(再者,為了因應需要來與第6圖之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6加以區別,而針對像第2圖之紅外線反射薄片6這樣的將具有使薄片彼此黏著的機能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積層而成之紅外線反射薄片,有時將其標示為「上述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不具有將薄片彼此黏著的機能,且透明密合層62與反 射層61之間所積層之層中的2層為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和透明黏著劑層63。從設計性的觀點來看,有時尋求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是不將薄片的整面設為暗色,而是為了例如施加像圖案這樣的花紋等而經使紅外線反射薄片的一部分著色。在製造這樣的紅外線反射薄片時,例如:藉由預先將具有紅外線穿透性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塗佈於像透明密合層及/或反射層這樣的樹脂薄片的一部分,並使像這樣塗佈於一部分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硬化,來形成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然後塗佈未混入顏料之透明黏著劑並使其硬化,而形成透明黏著劑層後,將反射層與透明密合層積層,便能夠製造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因一部分經著色而具有像圖案這樣的花紋等。
此外,即使是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是在反射層的表面依序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與會使全光線穿透的透明易黏著劑層積層而成,來取代將透明密合層62及透明黏著劑層63積層而成,藉由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塗佈於反射層的一部分並使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硬化來形成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仍同樣能夠製造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具有像圖案這樣的花紋等。藉由積層透明易黏著劑層來取代透明黏著劑層及透明密合層,便能夠減少紅外線反射薄片之層,故從生產面來看較佳。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由於是由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所形成,故會使近紅外線穿透。透明黏著劑層由於亦不含會吸收紅外線之顏料,故會使近紅外線穿透。會將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反射之反射層,能夠將穿過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及透明黏著劑層後之近紅外線反射。因此,當使用本發明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來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時,同樣能夠將穿過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及透明黏著劑層後之近紅外線作為發電來再利用(參照第6圖)。當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來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時,該背面保護薄片會成為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其設計性亦優異,且能夠維持與習知同樣高的發電效率,而優異。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
以下,針對此實施形態中的紅外線反射薄片,以此實施形態所特有的部分為中心來說明。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主要是配置於反射層61與透明密合層62之間成為積層體。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可積層於透明密合層及/或反射層的整個表面,且亦可僅積層於透明密合層及/或反射層的一部分表面。該紅外線反射薄片是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僅積層於透明密合層及/或反射層的一部分表面,而設計性較高。再者,此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只要較反射層61更接近受光面側,則可例如像第6圖所示這樣黏著於透明密合層62,且除了像第 6圖所示這樣以外,亦可以與反射層61接觸之形態來積層於反射層61的內側。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中,與上述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同樣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是由交聯樹脂所構成,該交聯樹脂是經藉由異氰酸酯系之硬化劑來對具有羥基之主劑樹脂(以下亦僅稱為「主劑樹脂」)進行交聯。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能夠藉由下述方式來形成: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塗佈於樹脂薄片的表面,並使所塗佈的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乾燥硬化,該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是由主劑樹脂、硬化劑、溶劑及顏料成分所構成,該顏料成分是含有棕色系顏料和酞菁系顏料而成。
當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是像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這樣用以在透明密合層及/或反射層的表面形成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時,相對於主劑樹脂成分100質量份,顏料成分以設為20質量份以上且50質量份以下為佳,以設為35質量份以上且45質量份以下較佳。藉由將顏料成分的含量設為此範圍,便能夠使色調安定。此外,由於能夠藉由少量的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來形成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故當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僅積層於樹脂薄片的一部分表面,積層有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表面與未積層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表面間之高低差仍會較小。因此,能夠藉由少量的透明黏著劑並經由透明黏著劑層63來將透明 密合層62與反射層61積層,而能夠以低成本來製造紅外線反射薄片。此外,即使是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是在反射層的表面依序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與會使全光線穿透之透明易黏著劑層積層而成,來取代將透明密合層62及透明黏著劑層63積層而成,仍能夠藉由少量的底塗劑並隔著反射層61及背面密封材料層5等其他層來積層,而能夠以低成本來製造紅外線反射薄片。
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的製造步驟中,形成有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之樹脂薄片,在塗佈透明黏著劑或底塗劑之前步驟中,會暫時在最外面露出。因此,不具有將薄片彼此黏著的機能之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要求防結塊性。
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中,主劑與硬化劑之調配比例,以硬化劑的NCO值相對於主劑樹脂的OH值之比亦即NCO/OH比設為1.0以上且2.0以下的範圍為佳。將NCO/OH比設為2.0以下,便能夠提高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防結塊性。將NCO/OH比設為1.0以上,便能夠提高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與樹脂薄片間之密合性。
此外,從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與樹脂薄片間之密合性及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防結塊性的觀點來看,當使用聚胺酯/聚碳酸酯二醇來作為樹脂成分之主劑成分時,聚胺酯二醇的數目平均分子量以6000以上且8000以下為佳,聚胺酯二醇的羥基值以15 mgKOH/g為佳。此外,硬化劑以使用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之異氰脲酸酯改質體(HDI異氰脲酸酯體)與異佛酮二異氰酸酯(IPDI)之三羥甲基丙烷(TMP)加成改質體之比為1:1(質量比)之混合物為佳。
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中,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的塗佈量,以在3g/m2以上且7g/m2以下的範圍內為佳。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的塗佈量為3g/m2以上,便能夠使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色澤更充分。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的塗佈量為7g/m2以下,便能夠使積層有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表面與未積層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表面間之高低差較小。因此,能夠藉由少量的透明黏著劑並經由透明黏著劑層63來將反射層61與透明密合層62積層,而能夠以低成本來製造紅外線反射薄片。
[透明黏著劑層]
透明黏著劑層63是一種黏著劑層,其主要是為了將反射層61與透明密合層62接合而設置。本實施形態中,透明黏著劑層63是藉由下述方式來形成:將透明黏著劑塗佈在反射層61的頂面或透明密合層62的底面並積層後使其硬化,該透明密合層62的底面是與該反射層61的頂面相對向。
對於透明黏著劑層63,要求充分的黏著性及黏著耐久性,並且為了將近紅外線反射,而以具有會使此近紅外線穿透之性質為佳。
用以形成透明黏著劑層63之透明黏著劑,較佳是使用一種透明黏著劑,其與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同樣在硬化後的狀態下具有下述特性:會使波長7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光線穿透。
透明黏著劑層63中所使用之黏著劑組成物,與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同樣以由主劑及硬化劑所構成之二液型為佳,從塗佈性、處理性的觀點來看,組成物能夠適當地含有溶劑。
透明黏著劑層中所使用之透明黏著劑之主劑樹脂成分,與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同樣以聚胺酯/聚碳酸酯二醇系為佳,該聚胺酯/聚碳酸酯二醇系包含聚胺酯二醇與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之混合物。藉由將主劑設為一種混合物,其是調配既定量的特定的聚胺酯二醇與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而成,便能夠提高透明黏著劑層之黏著性及耐候性。
本實施形態之透明黏著劑層63中所使用之黏著劑組成物,是以主劑及硬化劑作為主成分,主劑與硬化劑之調配比例,與上述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中所使用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相同即可。藉由主劑成分之聚胺酯二醇化合物與硬化劑成分之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調配比例在上述範圍內,便能夠獲得一種黏著劑,其能夠將各基材強力地接合,故較佳。再者,除了上述以外,亦能夠因應需要來混合下述成分作為添加 劑:矽烷耦合劑、增黏劑、安定劑、填充劑、塑化劑、軟化點提高劑、觸媒等。
上述透明黏著劑組成物,為了獲得良好的塗佈性及處理適性,而以添加溶劑成分為佳。這樣的溶劑成分可舉例如:上述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酸甲酯等羧酸酯,但不限定於此等。再者,上述黏著劑,當如上所述構成為主劑及硬化劑之二液型時,主劑中所使用之溶劑成分及硬化劑中所使用之溶劑成分,是分別獨立地選擇,且可相同或不同。
再者,透明黏著劑組成物不限於此,亦可為水性型、溶液型、乳化液型、分散型等之中的任一種組成物形態,此外,其性質形狀亦可為薄膜/薄片狀、粉末狀、固形狀、黏著劑等之中的任一形態,並且,黏著機構亦可為化學反應型、溶劑揮發型、熱熔融型、熱壓型等之中的任一形態。
能夠藉由將以上說明之黏著劑組成物塗佈或積層於例如反射層61及/或透明密合層62上並乾燥硬化,來形成透明黏著劑層63。
[透明密合層]
本實施形態之透明密合層,能夠使用與上述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中所使用之透明密合層相同的透明密合層。本實施形態之透明密合層,能夠使用薄膜或薄片,其是藉由擠壓法、T模具法等薄膜成形法來製得。
[透明易黏著劑層]
此外,亦可在背面密封材料層5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之間,形成透明易黏著劑層來取代透明黏著劑層及透明密合層。所謂透明易黏著劑層亦即底塗層,其構成透明易黏著劑層之底塗組成物,能夠使用例如一種底塗組成物,其含有例如烯烴系樹脂與水性介質且實質上不含有機溶劑。藉由積層透明易黏著劑層來取代透明黏著劑層及透明密合層,便能夠減少紅外線反射薄片之層,故從生產性之面來看較佳。
用於形成透明易黏著劑層之上述底塗組成物(以下亦僅稱為「底塗組成物」)中所含之烯烴系樹脂,以酸改質聚烯烴樹脂為佳,該酸改質聚烯烴樹脂是含有烯烴成分及不飽和羧酸成分而成。此外,該酸改質聚烯烴樹脂以依據JIS K7210來測得之190℃、載重2.16kg之熔融流動率(MFR)為0.01g/10min以上且未達100g/10min為佳。藉此,能夠形成一種透明密合層62,其對底塗組成物階段中的水性介質保持良好的分散性,並且對用以形成背面密封材料5之烯烴系樹脂之黏著性優異。
底塗組成物,能夠使用例如日本特開2013-74172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底塗組成物。在背面密封材料層5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之間能夠顯現強力的黏著性。
[其他層]
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中,與上述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同樣地,亦可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設置其他層。
[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
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能夠例如使用反射層61或透明密合層62,並在該等層之間經由透明黏著劑層60,藉由乾式積層來製造,該反射層61或透明密合層62是經預先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積層。再者,藉由設置其他層,當透明黏著劑層為複數層時,亦能夠以相同的方法來使各層密合並積層。
[太陽能電池模組]
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能夠藉由下述方式來製造:與上述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製造方法同樣依序積層用以構成太陽能電池之各構件,並藉由例如真空熱積層加工來形成為一體。
說明一使用例,其是像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這樣將紅外線反射薄片用於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該紅外線反射薄片能夠將紅外線反射薄片的一部分表面著色。由於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密封材料大部分是透明或半透明,故在從要配置太陽能電池單元之面側俯視時,對於未配置太陽能電池單元4之間隙部分(非單元區域),能夠辨識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6的顏色。藉由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便能夠藉由在俯視時是著色在要配置太陽能 電池單元4之單元區域之間隙部分(非單元區域)來設為波長400nm~700nm之平均反射率為10%以下之暗色系區域。此外,因在要配置太陽能電池單元之單元區域不會著色,因此能夠設為波長1000nm~1200nm之平均反射率為80%以上之反射區域。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比較例來更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下述實施例等所限定。
為了評估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暗色墨水之近紅外線穿透率、色座標-塗佈量相關性、高溫變色性、黏著性、黏著耐久性,而以下述所示之方法來製造各墨水,並使用該墨水來製作成紅外線反射薄片及模擬模組樣品。
[主劑]
在氮氣環境中,在具備攪拌機、氮氣導入管之燒瓶中,加入乙二醇(32.3質量份)、2,2-二甲基-1,3-丙二醇(270.8質量份)、1,6-己二醇(122.9質量份)、己二酸(228.1質量份)、間苯二甲酸(664質量份),並在180℃~220℃以氮氣使其起泡,使其進行反應直到酸值成為2mgKOH/g為止後,加入乙酸乙酯(860質量份),而獲得聚酯二醇H之50%溶液。所得之樹脂的羥基值為32mgKOH/g,數目平均分子量為約3500。
在氮氣環境中,在具備攪拌機之燒瓶中,加入數目平均分子量1000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旭化成 化學公司製,商品名「DURANOL T5651」,以下簡稱為「PDC1000」)100質量份、上述聚酯二醇H(50質量份)、1,6-己二醇(2質量份)、異佛酮二異氰酸酯(23.8質量份)、乙酸乙酯(175.8質量份),並加熱使其回流直到在紅外線吸收光譜中2270cm-1的異氰酸酯之吸收消失為止,而獲得聚胺酯二醇之50%溶液。所得之樹脂的羥基值為14mgKOH/g,數目平均分子量為約8000。
將上述聚胺酯二醇100質量份與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B)(PDC1000)15質量份混合,而調製主劑。
[硬化劑]
使用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加成體,2官能)與異氰脲酸酯改質之異佛酮二異氰酸酯(異氰脲酸酯改質IPDI)之混合物。將上述加成改質HDI與異氰脲酸酯改質IPDI之混合比(HDI加成體)/(異氰脲酸酯改質IPDI)設為6:4(質量比)。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墨水1)]
顏料:棕色系顏料(苯并咪唑酮系顏料(顏料棕25,粒徑0.08μm))、酞菁系顏料(非晶質型酞菁系顏料藍(顏料藍15,粒徑0.15~0.20μm))
溶劑:乙酸乙酯
使上述主劑(固形份率50質量%)、上述硬化劑(固形份率10質量%)、上述棕色系顏料(苯并咪唑酮系顏 料)、上述酞菁系顏料(非晶質型酞菁系顏料)(苯并咪唑酮系顏料與酞菁系顏料之含量比為52.5:47.5,相對於樹脂成分100質量份,顏料成分為35質量份)溶於上述溶劑中來調製。
[暗色墨水(墨水2)]
如以下述方式進行,除了以使固形份塗佈量成為10g/m2且20g/m2以下(硬化後厚度成為10μm以上且20μm以下)之方式調製有機顏料以外,其餘與墨水1同樣地調製。
顏料:二噁嗪(dioxazine)16.7質量%(相對於樹脂成分100質量份,顏料成分為20質量份)
(分光穿透率之測定)
為了評估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之近紅外線之反射性(穿透性),而以下述所示之方法來製作穿透性測定用樣品,作為實施例及比較例。
使用下述樹脂來作為形成反射層之樹脂基材。
反射層:TORAY製,白色PET,188μm
使用下述樹脂來作為形成透明密合層之樹脂基材。
透明密合層:聚乙烯,60μm
<樣品製作>
[實施例1]:將墨水1凹版塗佈於由上述反射層所構成之薄片上(塗佈量為5g/m2),並將厚度5μm(乾燥狀態)的黏著劑層積層於其上,再將上述透明密合層積層於 其上後,在45℃以上且55℃以下進行熟成處理168小時來使其加熱硬化,藉此製作成紅外線反射薄片。
[比較例1]:將墨水2凹版塗佈於由上述反射層所構成之薄片上(塗佈量為12g/m2),並將厚度12μm(乾燥狀態)的黏著劑層積層於其上,再將上述透明密合層積層於其上後,在45℃~55℃進行熟成處理168小時來使其加熱硬化,藉此製作成紅外線反射薄片。
<評估>
分光光度計(日立High-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製「U-4100」),來對實施例1及比較例1之紅外線反射薄片樣品,評估光入射後之波長300nm~1200nm的光之反射率(%)。評估結果是如第3圖所示。
由第3圖可知,實施例1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因具備一種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其含有既定量的棕色系顏料(苯并咪唑酮系顏料)及酞菁系顏料,而在能量較1000nm以上更高的波長約800nm~900nm附近之紅外線穿透率特別提高。因此,與添加習知有機系黑色顏料的情形相比,實施例1之墨水,為波長約800nm~900nm附近的穿透率更高的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
再者,將實施例1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之聚乙烯與白色PET剝離後,使用甲基乙基酮來使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溶解,而製作成穿透率之測定樣品。將測定樣 品注入石英玻璃比色管中,並使用分光光度計(例如:日立分光公司製紫外分光光度計「V-670」、或日立High-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製「U-4100」)來測定波長300nm~1200nm的光的穿透率(%)。結果,波長425nm的光的穿透率為11.6%,波長675nm的光的穿透率為10.0%。
此外,實施例1之紅外線反射薄片是將可見光區(波長380nm~780nm)之光幾乎全部吸收,比較例1之紅外線反射薄片是將波長700nm~750nm附近的可見光區的光反射。因此,實施例1之墨水具有黑色外觀而設計性優異,但比較例1之墨水,由於使波長700nm~750nm附近的可見光區的光穿透,故具有相較於黑色更帶有紫色的暗色的外觀而設計性不良。
(色座標-塗佈量相關性試驗1)
<製作樣品>
[實施例2~4]:與實施例1同樣地以各塗佈量來將墨水1凹版塗佈,而製作成紅外線反射薄片。然後,以各紅外線反射薄片作為背面保護薄片,來製作成新的模擬模組。
模擬模組是依透明前面基板/前面密封材料層/背面密封材料層/紅外線反射薄片(背面保護薄片)之順序,來使作為透明前面基板之玻璃、作為密封材料層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EVA)450μm、作為紅外線反射薄片(背面保護薄片)之本實施例之樣品積層, 並藉由真空積層來製作(真空積層條件:溫度150℃,真空時間5分鐘,加壓時間9分鐘)。
[比較例2~6]:以各塗佈量來將暗色墨水2取代實施例2~4中的暗色墨水1凹版塗佈,而製作紅外線反射薄片。然後,與實施例2~4同樣地,以各紅外線反射薄片作為背面保護薄片,來製作成新的模擬模組。
<評估>
依據JIS Z8722並藉由D65光源、10°視角的條件,使用KONICA MINOLTA分光測色計CM-700d,從透明樹脂層側來對各樣品照光,而進行測定。由此試驗所得的色座標是如表1、第4圖及第5圖所示。
Figure 109128338-A0305-02-0054-4
由表1、第4圖及第5圖可知,相較於比較例之樣品因塗佈量為10~20g/m2而造成a*及b*變動,實施例之樣品因每個塗佈量而造成之色調變動更小。此外,由表1可知,塗佈量15g/m2之比較例4與塗佈量5g/m2之實施例2,該等之L*值幾乎相等。 由此結果可知,實施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色調與碳黑的色調較接近,色座標相對於黏著劑的固形份塗佈量之變動較小。因此,可知實施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為良率較高且生產性較高的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此外,可知相較於比較例之樣品,實施例之樣品以少量的塗佈量仍能夠發揮充分的設計性。
(色座標-塗佈量相關性試驗2)
將墨水1的棕色系顏料(苯并咪唑酮系顏料(表2中標示為棕))與酞菁系顏料(表2中標示為藍)之含量比變更為表2的調配量(質量份),並將所得的墨水的塗佈量設為5g/m2後,與上述色座標-塗佈量相關性試驗1同樣製作成模擬模組,並依據JIS Z8722並藉由D65光源、10°視角的條件,使用KONICA MINOLTA分光測色計CM-700d,從透明樹脂層側對各樣品照光,而進行測定。此外,從測定結果分別求出與碳黑間之色差(△E*ab)。由本試驗所得的色座標之測定結果及與碳黑間之色差(△E*ab)是如表2所示。再者,表2中所記載之「棕色系顏料的含量」,是意指相對於酞菁系顏料100質量份之棕色系顏料的含量。
此外,表2中,分別對於實施例5~9、16、17及比較例11、12之各墨水,求出波長425nm的光及波長675nm的光的穿透率(%)。具體而言,將實施例5~9、試驗例1~4之各墨水5g/m2凹版塗佈於透明基材亦即氟薄膜(旭硝子公司製氟薄膜, AFLEX,100μm),並將相同的透明基材積層於其上,進行乾式積層後,在45℃以上且55℃以下進行熟成處理168小時來使其加熱硬化,藉此製作成穿透率測定用樣品。然後,使用分光光度計(例如:日立High-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製「U-4100」)來測定波長300nm~1200nm的光的穿透率(%)後,由該測定結果分別求出波長425nm的光及波長675nm的光的穿透率。
Figure 109128338-A0305-02-0056-5
由本試驗結果可知,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中,棕色系顏料之含量,相對於酞菁系顏料100質量份,為在43質量份以上且233質量份以下(棕色系顏料 與酞菁系顏料之含量比在以質量比計為30:70~70:30的範圍內)的範圍內,較佳是在66質量份以上且150質量份以下(棕色系顏料與酞菁系顏料之含量比在以質量比計為40:60~60:40的範圍內)的範圍內,其與碳黑間之色差(△E*ab)較超出上述範圍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更小。因此,實施例5~9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較實施例16、17及比較例11、12之墨水更接近碳黑的色調,因此能夠發揮充分的設計性。
(高溫變色試驗)
<樣品製作>
[實施例10]:與實施例1同樣地將墨水1的塗佈量設為7g/m2來進行凹版塗佈,而製作成紅外線反射薄片。然後,以各紅外線反射薄片作為背面保護薄片,來與實施例2~4同樣地製作成新的模擬模組。
[比較例12]:將墨水2的塗佈量與墨水1同樣設為7g/m2來進行凹版塗佈,而製作成樣品。然後,從各薄片樣品與實施例2~4同樣地製作成新的模擬模組。
<評估>
在170℃將上述樣品保管14小時後,測定保管後之色調。色調是藉由下述方式來進行測定:依據JIS Z8722並藉由D65光源、10°視角的條件來測定實施例、比較例之各樣品的色座標。各樣品之測定是使用 KONICA MINOLTA分光測色計CM-700d來進行測定。
對實施例及比較例之保管前後之色調變化分別測定3次後,將其平均值之變化量表示在表3。
Figure 109128338-A0305-02-0058-6
由表3可知,實施例10之樣品之色差較比較例7之樣品更小。因此,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來製得之積層體,在暴露於170℃之惡劣環境中的環境中,其他層亦未變色。因此,使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積層而成之積層體,在高溫環境中設計性亦無變化而優異。特別是,當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反射薄片來作為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時,不會發生因背面保護薄片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60中所含之暗色顏料會轉移至密封層而使密封層變色的情形。因此,可知能夠製造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不會發生起因於密封層變色的發電效率降低的情形而保存安定性優異。
(層間強度-耐久性試驗)
<樣品製作>
藉由墨水1及墨水2來黏著,而分別製作成實施例11及參考例之黏著性測定用樣品。關於樣品製作,實施例11是與實施例1同樣地將墨水1凹版塗佈,而製作 成紅外線反射薄片(墨水1的塗佈量為5g/m2,厚度為5μm(乾燥狀態))。參考例是與比較例1同樣地將墨水2凹版塗佈,而製作成紅外線反射薄片(墨水2的塗佈量為10g/m2,厚度為10μm(乾燥狀態))。
對實施例11及參考例之樣品,以下述方法來進行與黏著性有關之試驗,藉由測定結果來評估黏著性。試驗片的寬度全部均為15mm。
(黏著性試驗)
依據JIS K6854-2,在180度剝離試驗方法中,測定實施例11及參考例之各樣品之剝離強度(N)的起始值及實施下述各耐久性試驗後之值。各樣品測定是使用剝離試驗裝置(「A&D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TENSILON RTA-1150-H」),以剝離條件50mm/min在23℃進行測定。
(濕熱耐久(壓力鍋(PCT))試驗)
使用壓力鍋試驗機(平山製作所製:HASTTEST),並設定在120℃、85%RH、1.6atm的條件,將上述各樣品投入其中經過一定時間(表4中,投入前是標示為0h,投入24小時後是標示為24h等)。然後,進行上述剝離試驗3次。投入前及投入經過一定時間後之各測定結果之平均值是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109128338-A0305-02-0060-7
由表4可知,實施例11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具有與參考例之暗色墨水同等的黏著性及接近同等的黏著耐久性,該參考例之暗色墨水含有黏著耐久性高的二噁嗪化合物。
由上述結果可知,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具有與含有二噁嗪化合物之暗色墨水同等的黏著性及接近同等的黏著耐久性,卻具有更高的紅外線穿透性,且使用極少量的塗佈量時仍具有良好的設計性,且良率良好,而生產性極高。
因此,例如使用由本發明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所製得之紅外線反射薄片而得之太陽能電池模組用的背面保護薄片,因其紅外線穿透性高,因此能夠更加抑制因吸收紅外線而發熱的情形,並且,能夠將更多的近紅外線利用於發電。因此,使用本實施形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而得之太陽能電池模組,能夠較習知太陽能電池模組更加提高發電效率,而極為優異。
<其他實施形態之實施例>
為了評估本實施形態之背面保護薄片之黏著性、黏著耐久性、耐結塊性、密合性、色座標-塗佈量相關性,以下述所示之方法來製造黏著劑,並使用該黏著劑來製作成黏著性測定用樣品。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墨水3)之製造]
[主劑]
在氮氣環境中,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氮氣導入管之燒瓶中,饋入數目平均分子量1000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50質量份)、1,6-己二醇(70質量份)、1,8-辛二醇(30質量份)、異佛酮二異氰酸酯(IPDI)之三羥甲基丙烷(TMP)加成改質物(10質量份)、以及乙酸乙酯(333.6質量份),並在氮氣導入下加熱使其回流直到在紅外線吸收光譜中2270cm-1的異氰酸酯之吸收消失為止,而調製實施例1之主劑樹脂,該實施例1之主劑樹脂之二醇改質量為10%、IPDI改質量為2%。再者,本實施例中,所謂二醇改質量,是指烷二醇化合物(本實施例中為1,6-己二醇與1,8-辛二醇之混合物)相對於上述主劑樹脂成分之所有成分質量之質量(質量比%),所謂IPDI改質量,是指改質異氰酸酯化合物(本實施例中為異佛酮二異氰酸酯(IPDI)之三羥甲基丙烷(TMP)加成改質物)相對於上述主劑樹脂成分之所有成分質量之質量(質量比%)。
以使二醇改質量成為10%且使IPDI改質量成為3%之方式,適當調製1,6-己二醇及1,8-辛二醇之合計添加量、以及異佛酮二異氰酸酯(IPDI)之三羥甲基丙烷(TMP)加成改質物之添加量。
[硬化劑]
調製由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之異氰脲酸酯體(40質量份)及異佛酮二異氰酸酯(IPDI)之三羥甲基丙烷(TMP)加成改質物(60質量份)所構成之硬化劑。此外,硬化劑是以多異氰酸酯化合物的NCO值與交聯性主劑樹脂的OH值之比亦即NCO/OH比分別成為表5所示的比例的方式分別調配。
顏料:棕色系顏料(苯并咪唑酮系顏料(顏料棕25,粒徑0.08μm))、酞菁系顏料(非晶質型酞菁系顏料藍(顏料藍15,粒徑0.15~0.20μm))
溶劑:乙酸乙酯
使上述主劑、上述硬化劑、上述棕色系顏料(苯并咪唑酮系顏料)、上述酞菁系顏料(棕色系顏料與酞菁系顏料之含量比為52.5:47.5,相對於主劑樹脂成分100質量份,顏料成分為40質量份)溶於上述溶劑中,而製作成墨水3。
[透明黏著劑之製造]
[主劑]
在氮氣環境中,在具備攪拌機、氮氣導入管之燒瓶中,加入乙二醇(32.3質量份)、2,2-二甲基-1,3-丙二醇(270.8質量份)、1,6-己二醇(122.9質量份)、己二酸(228.1質量份)、間苯二甲酸(664質量份),並在180℃~220℃以氮氣使其起泡,使其進行反應直到酸值成為2mgKOH/g為止後,加入乙酸乙酯(860質量 份),而獲得聚酯二醇H之50%溶液。所得之樹脂之OH值為32mgKOH/g,數目平均分子量為約3500。
在氮氣環境中,在具備攪拌機之燒瓶中,加入數目平均分子量1000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旭化成化學公司製,商品名「DURANOL T5651」,以下簡稱為「PDC1000」)100質量份、上述聚酯二醇H(50質量份)、1,6-己二醇(2質量份)、異佛酮二異氰酸酯(23.8質量份)、乙酸乙酯(175.8質量份),並加熱使其回流直到在紅外線吸收光譜中2270cm-1的異氰酸酯之吸收消失為止,而獲得聚胺酯二醇之50%溶液。所得之樹脂之OH值為14mgKOH/g,數目平均分子量為約8000。
將上述聚胺酯二醇100質量份與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B)(PDC1000)15質量份混合,而調製主劑。再者,硬化劑是使用與墨水3相同的硬化劑。
溶劑:乙酸乙酯
上述主劑(固形份率50質量%)上述硬化劑(固形份率10質量%)、二噁嗪化合物16.7質量%(相對於主劑樹脂成分100質量份,顏料成分為20質量份)
以質量比計為18:3.4:5.4來調製上述透明黏著劑之主劑、上述透明黏著劑之硬化劑及溶劑。
(耐結塊性試驗)
對實施例12~15、比較例8~10之樣品,以下述方法來進行與耐結塊性有關之試驗,藉由測定結果來評估耐結塊性。試驗片全部均為15mm寬。
使用棒塗佈器,來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塗佈於白PET(TORAY公司製白PET,188μm)薄膜的表面,並在120℃使所塗佈之墨水液乾燥2分鐘,而於基材表面形成暗色墨水層。然後,在於剛乾燥後之暗色墨水層表面將白PET(TORAY公司製白PET,188μm)疊合來使其接觸的狀態下在50℃使其熟成3天後,作為耐結塊性評估用樣品。以將各耐結塊性評估用樣品之疊合部分剝下來評估結塊狀態之方法,來進行耐結塊性之試驗,並以下述基準來進行評估。評估結果是如表5所示。再者,表5中,NCO/OH比,是指硬化劑的NCO值相對於主劑樹脂的OH值之比。
[評估基準]
○:暗色墨水層未轉移,且薄片彼此間自然地剝離
△:暗色墨水層未轉移,且在將薄片彼此剝離時手有些許密合感
×:暗色墨水層有轉移、及/或在將薄片彼此剝離時手有密合感
(密合性試驗)
對實施例12~15、比較例8~10之樣品,以下述方法來進行與密合性有關之試驗,藉由測定結果來評估密合性。試驗片全部均為15mm寬。
依據ASTM D3359、JIS 5400來進行密合試驗,以下述基準來評估密合性。關於其結果,在下述表5中表示為「密合性」。
[評估基準]
○:塗覆層剝離0%
△:塗覆層剝離超過0%且15%以下
×:塗覆層剝離超過15%
Figure 109128338-A0305-02-0065-8
由表5可知,本實施形態之樣品,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之NCO/OH比設為1.0以上且2.0以下,而耐結塊性及密合性高。因此,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由於具有良好的耐結塊性及密合性,故在製造太陽能電池模組用背面保護薄片之點上較佳。
(色座標-塗佈量相關性試驗)
<製作樣品>
[實施例13~15]:使用棒塗佈器,來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塗佈於白PET(TORAY公司製白PET,厚度188μm)薄膜的表面,並在120℃使所塗佈之墨水液乾 燥2分鐘,而於基材表面形成暗色墨水層。然後,將透明黏著劑凹版塗佈於剛乾燥後之暗色墨水層表面(塗佈量為5.0g/m2),並將厚度5μm(乾燥狀態)的黏著劑層積層於其上,再將聚乙烯樹脂(厚度60μm)積層於其上後,在45℃~55℃進行熟成處理168小時來使其加熱硬化,藉此製作背面保護薄片,並由此背面保護薄片製作成新的模擬模組。
模擬模組是依透明前面基板/前面密封材料層/背面密封材料層/背面保護薄片之順序,來使作為透明前面基板之玻璃、作為密封材料層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EVA)450μm、作為背面保護薄片之本實施例之樣品積層,並藉由真空積層來製作(真空積層條件:溫度150℃,真空時間5分鐘,加壓時間9分鐘)。
<評估>
依據JIS Z8722並藉由D65光源、10°視角的條件,使用KONICA MINOLTA分光測色計CM-700d,從透明樹脂層側來對各樣品照光,而進行測定。由此試驗所得的色座標是如表6所示。
Figure 109128338-A0305-02-0066-9
由表6、第5圖、第7圖可知,相較於比較例之樣品因塗佈量為10g/m2以上且20g/m2以下而造成a*及b*變動,實施例之樣品因塗佈量而造成之變動更小。由此結果可知,實施例之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其相對於黏著劑的固形份塗佈量之對色座標的相關性小,且色座標相對於黏著劑的固形份塗佈量的變異小。此外,實施例之樣品,僅管塗佈量為3g/m2以上且7g/m2以下,L*仍較將塗佈量設為15g/m2之比較例5更小,而與碳黑相比,具有充分更低的亮度。由此實驗結果可知,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是由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所形成,並且該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含有顏料成分且該顏料成分是含有棕色系顏料與由酞菁系顏料所構成之暗色顏料而成,該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即使其厚度較薄亦具有充分的設計性。因此,從例如設計性的觀點來看,當為了像使透明密合層及/或反射層之一部分這樣的目的而使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積層時,亦能夠減少透明黏著劑之使用量。因此可知,本發明之紅外線反射薄片,能夠降低成本及提高生產性而優異。
(密合性試驗)
<製作樣品>
使用棒塗佈器,來將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塗佈於白PET(TORAY公司製白PET,188μm)薄膜的表面,並在120℃使所塗佈之墨水液乾燥2分鐘,而於基材表面形成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然後,將上述透明黏 著劑,凹版塗佈於(塗佈量為5.0g/m2)剛剛乾燥後的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上,並將厚度5μm(乾燥狀態)的透明黏著劑層積層於其上,再將聚乙烯樹脂(60μm)積層於其上後,在45℃以上且55℃以下進行熟成處理168小時來使其加熱硬化,藉此製作紅外線反射薄片之樣品。
使用壓力鍋試驗機(平山製作所製:HASTTEST),並設定在120℃、85%RH、1.6atm的條件,將上述各樣品投入其中經過一定時間(表7中,投入前是標示為0h,投入24小時後是標示為24h等)。然後,進行上述剝離試驗3次。投入前及投入經過一定時間後之各測定結果之平均值是如表7所示。再者,表7中,NCO/OH比,是指硬化劑的NCO值相對於主劑樹脂之OH值之比。
Figure 109128338-A0305-02-0068-10
由表7可知,相較於比較例10,實施例12之NCO/OH比為1.0以上且2.0以下之樣品,其黏著性及黏著耐久性更高。

Claims (11)

  1. 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係由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及反射層積層而成者,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之厚度為10μm以下,以D65光源及10°視角的條件來測定色調時,前述紅外線反射薄片的前述色調、與a值為0.15且b值為-0.48之碳黑的前述色調間之色差△E*ab為7以下,前述紅外線反射薄片之波長380nm以上750nm以下之光之平均反射率為10%以下,波長750nm之光之反射率為50%以下,波長1000nm之光之反射率為50%以上。
  2. 一種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係由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及反射層積層而成者,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之塗佈量為10g/m2以下,以D65光源及10°視角的條件來測定色調時,前述紅外線反射薄片的前述色調、與a值為0.15且b值為-0.48之碳黑的前述色調間之色差△E*ab為7以下,前述紅外線反射薄片之波長380nm以上750nm以下之光之平均反射率為10%以下,波長750nm之光之反射率為50%以下,波長1000nm之光之反射率為50%以上。
  3. 如請求項1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之厚度為7μm以下。
  4. 如請求項2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之塗佈量為7g/m2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包含樹脂成分及顏料成分,相對於前述樹脂成分100質量份,前述顏料成分之含量為20質量份以上且40質量份以下。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於前述反射層之積層有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之面側具有透明密合層。
  7. 如請求項6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於前述反射層與前述透明密合層之間具有透明的補強層。
  8.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在前述反射層之與積層有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之面之相反側的面,積層有具有暗色系之有機顏料的紅外線穿透塗覆層。
  9.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反射薄片,其中,前述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層被硬化。
  10. 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其具有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反射薄 片。
  11. 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其具有如請求項10之背面保護薄片。
TW109128338A 2014-09-30 2015-09-30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TWI730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2550 2014-09-30
JP2014202661 2014-09-30
JP2014202550 2014-09-30
JP2014-202661 2014-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2618A TW202102618A (zh) 2021-01-16
TWI730877B true TWI730877B (zh) 2021-06-11

Family

ID=5563066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235A TWI705110B (zh) 2014-09-30 2015-09-30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及使用該墨水之紅外線穿透性薄片
TW111117993A TWI840806B (zh) 2014-09-30 2015-09-30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TW109128338A TWI730877B (zh) 2014-09-30 2015-09-30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TW110117593A TWI767706B (zh) 2014-09-30 2015-09-30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235A TWI705110B (zh) 2014-09-30 2015-09-30 紅外線穿透性暗色墨水及使用該墨水之紅外線穿透性薄片
TW111117993A TWI840806B (zh) 2014-09-30 2015-09-30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7593A TWI767706B (zh) 2014-09-30 2015-09-30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3) US10407579B2 (zh)
EP (2) EP3202861B1 (zh)
JP (5) JP6565921B2 (zh)
KR (4) KR102419975B1 (zh)
CN (3) CN106795383B (zh)
ES (1) ES2922547T3 (zh)
HU (1) HUE059389T2 (zh)
TW (4) TWI705110B (zh)
WO (1) WO20160526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19975B1 (ko) * 2014-09-30 2022-07-13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외선 투과성 암색 잉크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적외선 투과성 시트
CN106433315A (zh) * 2016-10-09 2017-02-22 蓝思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玻璃盖板的半透明黑色油墨及其制作方法
MA47245B1 (fr) * 2017-05-23 2021-05-31 Agc Glass Europe Verre de couverture pour cellules solaires et module de cellule solaire
JP6955687B2 (ja) * 2017-06-19 2021-10-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化粧シート及び該化粧シートを備える化粧部材
CN107255907B (zh) * 2017-08-17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补偿装置、曝光装置及曝光补偿方法
WO2019046361A1 (en) * 2017-09-01 2019-03-07 Sun Chemical Corporation INK REFLECTING THE IR, FILM AND RIBBON
JP6962109B2 (ja) * 2017-09-27 2021-11-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化粧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化粧材
JP6962108B2 (ja) * 2017-09-27 2021-11-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化粧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化粧材
JP2019110172A (ja) * 2017-12-15 2019-07-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55515B6 (ja) * 2017-12-15 2024-02-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裏面保護シート
IT201800003348A1 (it) * 2018-03-07 2019-09-07 Coveme S P A Foglio multistrato preformato riflettente per modulo fotovoltaico e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JP7144231B2 (ja) * 2018-08-06 2022-09-29 花王株式会社 水系顔料分散体
JP7176340B2 (ja) * 2018-10-09 2022-11-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裏面保護シート
JP7234564B2 (ja) * 2018-10-09 2023-03-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裏面保護シート
CN109633804B (zh) * 2018-12-20 2020-11-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
JP7356646B2 (ja) * 2019-05-20 2023-10-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保護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12011057B2 (en) 2020-01-13 2024-06-18 Msa Technology, Llc Safety helmet
CN111650674B (zh) * 2020-06-08 2022-07-12 苏州奥浦迪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近红外、可见光双波段深色透光膜片及其制备方法、透光模组
WO2022045343A1 (ja) * 2020-08-31 2022-03-03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反射性黒色粒子及び近赤外線反射性積層体
CN112778602A (zh) * 2020-12-29 2021-05-1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遮光透红外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WO2023022199A1 (zh) * 2021-08-18 2023-02-23
JPWO2023054673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KR102684643B1 (ko) * 2021-11-17 2024-07-15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신규한 암색 도료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근적외선 반사 이중코팅층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16689A (ja) * 2011-03-31 2012-11-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8437A (ja) * 1997-08-01 1999-02-2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外装用化粧材
JP2001044474A (ja) * 1999-08-04 2001-02-16 Tdk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2060698A (ja) * 2000-08-15 2002-02-26 Origin Electric Co Ltd 赤外線透過層形成用組成物及び赤外線反射体並びに処理物
TW593569B (en) * 2000-12-21 2004-06-21 Dainichiseika Color Chem Near-infrared reflecting composite pigments
DE10102789A1 (de) * 2001-01-22 2002-08-01 Gerd Hugo Beschichtung mit geringer solarer Absorption
US8404967B2 (en) 2008-01-08 2013-03-26 Certainteed Corporation Photovoltaic module
JP2009256459A (ja) * 2008-04-16 2009-11-05 Bridgestone Corp 太陽電池用封止膜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
JP5324387B2 (ja) * 2008-10-15 2013-10-23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アゾ顔料、着色組成物、着色方法および着色物品
JP2010199551A (ja) 2008-12-16 2010-09-09 Techno Polymer Co Ltd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199552A (ja) 2008-12-16 2010-09-09 Techno Polymer Co Ltd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805921B2 (ja) * 2009-03-17 2015-11-10 東洋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赤外線反射着色組成物、この着色組成物を塗布する赤外線反射方法及び塗布物
JP2011139035A (ja) 2009-12-02 2011-07-14 Toyobo Co Ltd 太陽電池用易接着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シート
JP5007453B2 (ja) * 2010-06-11 2012-08-22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黒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WO2012075369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3G Mermet Corporation Near infrared reflecting composition and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30288027A1 (en) * 2010-12-28 2013-10-31 US Coatings IP Co. LLC Multi-layer composite
CN103282443B (zh) * 2010-12-28 2015-01-07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黑色偶氮色素、制造方法、着色组合物、着色方法及着色物品类
JP5899755B2 (ja) 2011-09-28 2016-04-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易接着性裏面保護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093410A (ja) * 2011-10-25 2013-05-1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2803483A4 (en) * 2012-01-13 2015-09-09 Keiwa Inc SOLAR CELL MODULE REAR PANEL, METHOD FOR PRODUCING SOLAR CELL MODULE FRONT PANEL AND SOLAR CELL MODULE
JP6238893B2 (ja) 2012-06-07 2017-11-29 東洋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JP6055276B2 (ja) * 2012-11-05 2016-12-27 クラリアント・インターナシヨナル・リミテツド 遮熱塗料用黒色顔料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遮熱塗料、並びに調色、塗装のためのそれの使用
JP6062278B2 (ja) 2013-02-14 2017-01-18 クラリアント・ファイナンス・(ビーブイアイ)・リミテッド 黒色顔料組成物
CN103832038B (zh) * 2014-03-07 2016-01-06 江苏昊华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黑色红外反射聚偏二氟乙烯太阳能电池背板复合膜及其制造方法
JP6851828B2 (ja) * 2014-09-18 2021-03-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KR102419975B1 (ko) * 2014-09-30 2022-07-13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외선 투과성 암색 잉크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적외선 투과성 시트
WO2016104413A1 (ja) * 2014-12-26 2016-06-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集電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16689A (ja) * 2011-03-31 2012-11-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5383A (zh) 2017-05-31
TWI705110B (zh) 2020-09-21
CN113380914A (zh) 2021-09-10
EP4086319A1 (en) 2022-11-09
JP2020129670A (ja) 2020-08-27
KR20210060674A (ko) 2021-05-26
EP3202861B1 (en) 2022-06-15
KR20170063719A (ko) 2017-06-08
TW202236694A (zh) 2022-09-16
ES2922547T3 (es) 2022-09-16
KR20230145546A (ko) 2023-10-17
EP3202861A1 (en) 2017-08-09
US20190345349A1 (en) 2019-11-14
JP7022358B2 (ja) 2022-02-18
CN113354975B (zh) 2022-11-08
US20170298239A1 (en) 2017-10-19
JP6614375B2 (ja) 2019-12-04
JPWO2016052641A1 (ja) 2017-07-13
JP6565921B2 (ja) 2019-09-04
TW202102618A (zh) 2021-01-16
US10407579B2 (en) 2019-09-10
TW201631060A (zh) 2016-09-01
CN113354975A (zh) 2021-09-07
HUE059389T2 (hu) 2022-11-28
JP2019091081A (ja) 2019-06-13
TWI840806B (zh) 2024-05-01
JP2023107849A (ja) 2023-08-03
JP6721092B2 (ja) 2020-07-08
TWI767706B (zh) 2022-06-11
KR102589206B1 (ko) 2023-10-13
JP7294390B2 (ja) 2023-06-20
KR102419975B1 (ko) 2022-07-13
CN106795383B (zh) 2021-06-22
EP3202861A4 (en) 2018-03-21
CN113380914B (zh) 2024-04-05
JP2022036985A (ja) 2022-03-08
US20210324212A1 (en) 2021-10-21
US11078373B2 (en) 2021-08-03
KR102256555B1 (ko) 2021-05-26
KR20220101762A (ko) 2022-07-19
WO2016052641A1 (ja) 2016-04-07
JP2019208057A (ja) 2019-12-05
TW202132480A (zh)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0877B (zh)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JP6927391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JP201517066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JP6464890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裏面保護シート
JP7571821B2 (ja) 赤外線反射シート
TW202430379A (zh) 紅外線反射薄片、太陽能電池模組用之背面保護薄片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JP2016069586A (ja) 赤外線透過性暗色インキ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赤外線透過性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