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3804B - 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3804B
CN109633804B CN201811577474.7A CN201811577474A CN109633804B CN 109633804 B CN109633804 B CN 109633804B CN 201811577474 A CN201811577474 A CN 201811577474A CN 109633804 B CN109633804 B CN 1096338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er
infrared
refractive index
ligh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74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33804A (zh
Inventor
任陈铭
林仲宏
陈柏林
黄彦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74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338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33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3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33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3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其中红外线透光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填充物,其中,所述填充物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本发明在基板的通孔中设置有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填充物,该填充物的上下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红外线可直接与该填充物接触,避免红外线与基板中的其他介质接触从而造成光的反射或折射,提高了红外线的穿透率。

Description

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线透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体感识别、手势识别以及部分生物识别等系统均采用红外线透光板来提取红外信号光,同时有效抑制可见光、紫外线的射入,防止传感器产生误操作。随着这些技术在工业制造,人机交互,娱乐,多媒体,游戏应用,购物等多个领域的广泛的应用,对红外线透光板的红外线穿透率要求将不断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提高红外线透光板的红外线穿透率。
一种红外线透光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填充物,其中,所述填充物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为固化油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介于1~1.46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的硬度大于3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的组成成分包括20%~30%的树脂聚合物、55%~60%的低折射率物质、15%~5%的颜料以及10%~5%硬化剂。
上述红外线透光板,在基板的通孔中设置有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填充物,该填充物的上下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红外线可直接与该填充物接触,避免红外线与基板中的其他介质接触从而造成光的反射或折射,提高了红外线的穿透率。
一种红外线透光结构,包括:
上述红外线透光板;以及
油墨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露出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填充物的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
上述红外线透光结构,在基板的通孔中设置有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填充物,该填充物的上下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红外线可直接与该填充物接触,避免红外线与基板中的其他介质接触从而造成光的反射或折射,提高了红外线的穿透率。
一种红外线透光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开设第一通孔;
向所述第一通孔中注入填充物;
其中,所述填充物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向所述第一通孔中注入的填充物后,对所述填充物进行固化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注入折射率在1%-1.46%之间的填充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注入组成成分包括20%~30%树脂聚合物、55%~60%低折射率物质、15%~5%颜料以及10%~5%硬化剂的、硬度大于3H的填充物。
上述红外线透光板的制造方法,在基板的通孔中注入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填充物,该填充物的上下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红外线可直接与该填充物接触,避免红外线与基板中的其他介质接触从而造成光的反射或折射,提高了红外线的穿透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红外线透光板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红外线透光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红外线透光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A-A’处的剖面立体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红外线透光结构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B-B’处的剖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红外线透光板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红外线透光板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图10为图9中的具体工艺流程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红外线透光板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一种红外线透光板,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10,该基板110中设有第一通孔111,该第一通孔111中设置有填充物120,该填充物120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
其中,基板110的纵截面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弧形。
本实施例中的红外线透光板,在基板110的通孔中设置有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填充物120,该填充物120的上下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红外线可直接与该填充物120接触,避免红外线与基板110中的其他介质接触从而造成光的反射或折射,提高了红外线的穿透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填充物120为固化油墨,固化后的填充物120具有更高的折射率;该填充物120的折射率介于1%-1.46%之间,硬度大于3H,其组成成分包括20%~30%的树脂聚合物、55%~60%的低折射率物质、15%~5%的颜料以及10%~5%硬化剂,可根据所需要的折射率调整填充物中树脂聚合物和低折射率物质的比例。具体地,若填充物120中的低折射率物质只有一种,则填充物120的折射率等于该低折射率物质与树脂聚合物的混合比例和该物质的折射率之乘积;若填充物120中的低折射率物质有两种或以上,则填充物120的折射率等于每种低折射率物质与树脂聚合物的混合比例和对应物质的折射率的乘积之和。
上述基板110一般为玻璃材质,普通玻璃的折射率一般为1.5%;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至780nm,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00nm至400nm,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760nm到1mm。本实施例中,分别用波长为550nm的可见光和波长为859nm红外线通过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采集并计算出每一次光线的穿透率,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表1如下:
Figure BDA0001913898720000041
表1
在表1中,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5%的介质(相当于普通玻璃)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1.04%,红外线的穿透率为85.7%;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55%的介质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0.94%,红外线的穿透率为91.11%;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46%的介质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0.94%,红外线的穿透率为93.24%;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22%的介质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1.02%,红外线的穿透率为98.06%。本实施例中,填充物120的折射率介于1%-1.46%之间,与普通玻璃的穿透率相比,该折射率在该范围内的介质明显具有更高的红外线穿透率,当填充物120的折射率为1.22%时,红外线的穿透率甚至可高达98.06%,因此在基板110的通孔中设置有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填充物120,该填充物120的上下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红外线可直接与该填充物120接触,避免红外线与基板110中的其他介质接触从而造成光的反射或折射,提高了红外线的穿透率。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提供一种红外线透光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
上述红外线透光板100;以及
油墨层200,设置在基板110上,并露出第一通孔111,使填充物120的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
其中,油墨层200可以为一层或多层,本实施例中,油墨层200设有两层,分别为第一油墨层210和第二油墨层220,基板110、第一油墨层210和第二油墨层220从上到下顺序设置。具体地,第一油墨层210涂覆在基板110上,并露出第一通孔111;第二油墨层220涂覆在第一油墨层210上,并露出第一通孔111及第一通孔111周边的第一油墨层220。
本实施例中的红外线透光结构,在基板110的通孔中设置有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填充物120,该填充物120的上下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红外线可直接与该填充物120接触,避免红外线与基板110中的其他介质接触从而造成光的反射或折射,提高了红外线的穿透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填充物120为固化油墨,固化后的填充物120具有更高的折射率;该填充物120的折射率介于1%-1.46%之间,硬度大于3H,其组成成分包括20%~30%的树脂聚合物、55%~60%的低折射率物质、15%~5%的颜料以及10%~5%硬化剂,可根据所需要的折射率调整填充物中树脂聚合物和低折射率物质的比例。具体地,若填充物120中的低折射率物质只有一种,则填充物120的折射率等于该低折射率物质与树脂聚合物的混合比例和该物质的折射率之乘积;若填充物120中的低折射率物质有两种或以上,则填充物120的折射率等于每种低折射率物质与树脂聚合物的混合比例和对应物质的折射率的乘积之和。
上述基板110一般为玻璃材质,普通玻璃的折射率一般为1.5%;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至780nm,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00nm至400nm,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760nm到1mm。本实施例中,分别用波长为550nm的可见光和波长为859nm红外线通过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采集并计算出每一次光线的穿透率,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表2如下:
Figure BDA0001913898720000061
表2
在表2中,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5%的介质(相当于普通玻璃)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1.04%,红外线的穿透率为85.7%;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55%的介质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0.94%,红外线的穿透率为91.11%;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46%的介质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0.94%,红外线的穿透率为93.24%;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22%的介质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1.02%,红外线的穿透率为98.06%。本实施例中,填充物120的折射率介于1%-1.46%之间,与普通玻璃的穿透率相比,该折射率在该范围内的介质明显具有更高的红外线穿透率,当填充物120的折射率为1.22%时,红外线的穿透率甚至可高达98.06%,因此在基板110的通孔中设置有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填充物120,该填充物120的上下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红外线可直接与该填充物120接触,避免红外线与基板110中的其他介质接触从而造成光的反射或折射,提高了红外线的穿透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110包括显示区域112和非显示区域113,第一通孔111设置在非显示区域113内,如图3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红外线透光结构中基板110的纵截面为矩形,第一油墨层210和第二油墨层220顺序涂覆在基板110上,如图4和5所示。其中,第一油墨层210涂覆在基板110上,并露出第一通孔111和显示区域112;第二油墨层220涂覆在第一油墨层210上,并露出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周边的第一油墨层220和显示区域112;使填充物120的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红外线透光结构中基板110的纵截面为弧形,第一油墨层210和第二油墨层220顺序涂覆在基板110的内侧弧形面上,如图6和7所示。其中,第一油墨层210涂覆在基板110的内侧弧形面上,并露出第一通孔111和显示区域112;第二油墨层220涂覆在第一油墨层210上,并露出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周边的第一油墨层220和显示区域112;使填充物120的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提供一种红外线透光板的制造方法,如图1和8所示,包括:
S301、准备一基板110;
S302、在该基板110上开设第一通孔111;
S303、向第一通孔111中注入填充物120;
其中,该填充物120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
具体地,步骤S302中,第一通孔111通过数控钻孔机对基板110进行钻孔得到。
本实施例中红外透光板的制造方法,在基板110的通孔中设置有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填充物120,该填充物120的上下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红外线可直接与该填充物120接触,避免红外线与基板110中的其他介质接触从而造成光的反射或折射,提高了红外线的穿透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向第一通孔111中注入的填充物120后,需对填充物120进行固化处理,使填充物120与基板110成为一个整体,填充物120牢固贴合设置在第一通孔111的内壁上,其中,固化后的填充物120具有更高的折射率。
如图10所示,红外线透光半的制作工艺流程步骤具体包括:
S401、准备一基板110;
S402、在基板110上钻孔;
S403、得到第一通孔111;
S404、在基板110外侧套上注塑治具;
S405、向第一通孔111内注入填充物120;
S406、对填充物120进行固化处理;
S407、去掉基板110上的注塑治具;
S408、对基板110做去毛边处理;
S409、得到红外透光板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注入填充物120前,还包括步骤S304、将填充物120的折射率预设在1%-1.46%之间,硬度大于3H。
其中,填充物120的组成成分包括20%~30%的树脂聚合物、55%~60%的低折射率物质、15%~5%的颜料以及10%~5%硬化剂,根据所需要的折射率调整树脂聚合物和低折射率物质的比例。具体地,若填充物120中的低折射率物质只有一种,则填充物120的折射率等于该低折射率物质与树脂聚合物的混合比例和该物质的折射率之乘积;若填充物120中的低折射率物质有两种或以上,则填充物120的折射率等于每种低折射率物质与树脂聚合物的混合比例和对应物质的折射率的乘积之和。
上述基板110一般为玻璃材质,普通玻璃的折射率一般为1.5%;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至780nm,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00nm至400nm,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760nm到1mm。本实施例中,分别用波长为550nm的可见光和波长为859nm红外线通过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采集并计算出每一次光线的穿透率,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表3如下:
Figure BDA0001913898720000091
表3
在表3中,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5%的介质(相当于普通玻璃)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1.04%,红外线的穿透率为85.7%;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55%的介质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0.94%,红外线的穿透率为91.11%;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46%的介质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0.94%,红外线的穿透率为93.24%;当可见光和红外线透过折射率为1.22%的介质时,可见光的穿透率为1.02%,红外线的穿透率为98.06%。本实施例中,填充物120的折射率介于1%-1.46%之间,与普通玻璃的穿透率相比,该折射率在该范围内的介质明显具有更高的红外线穿透率,当填充物120的折射率为1.22%时,红外线的穿透率甚至可高达98.06%,,因此在基板110的通孔中设置有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填充物120,该填充物120的上下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使红外线可直接与该填充物接触,避免红外线与基板110中的其他介质接触从而造成光的反射或折射,提高了红外线的穿透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红外线透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填充物,其中,所述填充物的上下两侧均与空气直接接触,所述填充物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固化油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介于1~1.4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硬度大于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透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组成成分包括20%~30%的树脂聚合物、55%~60%的低折射率物质、15%~5%的颜料以及10%~5%硬化剂。
6.一种红外线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透光板;以及
油墨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露出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填充物的两侧均可与空气直接接触。
7.一种红外线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开设第一通孔;
向所述第一通孔中注入填充物;
其中,所述填充物的上下两侧均与空气直接接触,所述填充物用于让红外线穿透,同时屏蔽可见光和紫外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通孔中注入填充物后,对所述填充物进行固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折射率在1%-1.46%之间的填充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组成成分包括20%~30%树脂聚合物、55%~60%低折射率物质、15%~5%颜料以及10%~5%硬化剂的、硬度大于3H的填充物。
CN201811577474.7A 2018-12-20 2018-12-20 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 Active CN109633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7474.7A CN109633804B (zh) 2018-12-20 2018-12-20 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7474.7A CN109633804B (zh) 2018-12-20 2018-12-20 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3804A CN109633804A (zh) 2019-04-16
CN109633804B true CN109633804B (zh) 2020-11-17

Family

ID=6607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7474.7A Active CN109633804B (zh) 2018-12-20 2018-12-20 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338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9209B (zh) * 2021-02-05 2022-11-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盖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03046A (ko) * 2012-06-29 2014-01-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윈도우 및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6795383A (zh) * 2014-09-30 2017-05-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及使用其的红外线透过性片
CN107703573A (zh) * 2017-10-20 2018-02-1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高红外线穿透率结构
CN107735465A (zh) * 2015-09-21 2018-02-23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提高的耐高温性的可紫外光固化的且可红外光透过的喷墨用油墨组合物
CN107992163A (zh) * 2017-11-22 2018-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4963B2 (en) * 2016-09-02 2018-10-09 Apple Inc. Infrared-transparent window coatings for electronic device senso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03046A (ko) * 2012-06-29 2014-01-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윈도우 및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6795383A (zh) * 2014-09-30 2017-05-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及使用其的红外线透过性片
CN107735465A (zh) * 2015-09-21 2018-02-23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提高的耐高温性的可紫外光固化的且可红外光透过的喷墨用油墨组合物
CN107703573A (zh) * 2017-10-20 2018-02-1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高红外线穿透率结构
CN107992163A (zh) * 2017-11-22 2018-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3804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94967B2 (ja) 電子機器
CN102823338B (zh) 玻璃复合体、使用了玻璃复合体的电子设备及输入装置
CN204557433U (zh) 触控装置
US10139545B2 (en) Front light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204557429U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面板
WO2013063878A1 (en) Laminating structur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laminating structure and laminating method thereof
TWI607978B (zh) Cover glass manufacturing method, cover glass, and cover glass display device
CN205788138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液态光学胶
TW201328502A (zh) 電子面板及其製造方法與電子裝置
KR20150002148A (ko) 접히는 투명 복합체 커버 윈도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접히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0725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의 제조방법
US20110064943A1 (en) Conductive slice structure
TW201437039A (zh) 透明面材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KR20150042046A (ko) 터치센서
US20140118832A1 (en) Touchscreen panel
KR20140127735A (ko) 도전성 필름, 도전성 필름 제조 방법, 및 도전성 필름을 구비하는 터치 스크린
KR20140126824A (ko) 표시장치용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633804B (zh) 红外线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红外线透光结构
TW201519025A (zh) 觸控面板及用於觸控面板之覆蓋板
CN112820200A (zh) 盖板及显示装置
CN104679309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077648A1 (en) Touch panel
KR20140142562A (ko) 표시장치용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160760B1 (ko) 플라스틱 커버 윈도우
CN108932903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