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9139B - 遠程旋轉操作具 - Google Patents

遠程旋轉操作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9139B
TWI729139B TW106116988A TW106116988A TWI729139B TW I729139 B TWI729139 B TW I729139B TW 106116988 A TW106116988 A TW 106116988A TW 106116988 A TW106116988 A TW 106116988A TW I729139 B TWI729139 B TW I7291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member
axial direction
shaft
tool
out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6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1862A (zh
Inventor
織川寬大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1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1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9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913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2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遠程旋轉操作具,可以有效率地傳達旋轉,並使旋轉傳達路徑中的旋轉構件的安裝構造變得簡單,且與各種工具間的連接構造也變得簡易。 [解決手段]一種遠程旋轉操作具,其包含:外筒;内筒,在直徑方向上與外筒隔著間隔且與外筒共有軸中心地配設在外筒内;操作軸,固定連結於内筒的一側;旋轉力賦與機構,對操作軸賦與旋轉力;操作軸支撐部,固定連結於外筒的一側,並且旋動自如地支撐操作軸;傳達構件,固定連結於内筒的軸方向的另一側,並且連動於操作軸的旋動而對工具傳達旋轉力;及傳達構件支撐部,固定連結於外筒的軸方向的另一側,並且旋動自如地支撐傳達構件,傳達構件支撐部具有將工具裝卸自如地引導到傳達構件的引導部。

Description

遠程旋轉操作具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遠程旋轉操作具,除了用於例如使用與架空線有關聯之各種工具來支撐架空配電線路而進行對必要的電線桿、鐵塔等的支撐物以及架空線的各種附屬物的安裝及拆卸作業以外,也在為了進行形成架空配電線路用之各種活線作業中被使用而為理想的工具,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在雨天也可安全地實施作業的遠程旋轉操作具。
發明背景
以往,在進行各種活線作業之時,所使用的是電棒等活線工事用長型工具。已被提出的技術方案有例如,作為在架空電線的配線工事等的活線作業中,特別是在雨天時,也可以使用的活線工事用長型工具之全天候型操作棒(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此全天候型操作棒是一種對裝卸自如地連結的工具單元傳達旋轉力,來進行架空電線的工事作業之全天候型操作棒,其具備有:作為基體之固定管、旋轉自如地貫通插設於此固定管之操作管、插入此操作管之下端部且固定 成作為一體來旋轉的軸桿、固定於此軸桿並使軸桿旋轉的手柄、配設於固定管與操作管之間的滑動部上而支撐操作管的上端部的上部端蓋、支撐操作管的下端部的下部端蓋、將上部端蓋與操作管連結成作為一體來旋轉的連結構件、固定於上部端蓋的上部且對工具單元傳達旋轉力的接頭、及與工具單元的連接構件連接而用於將工具單元與全天候型操作棒作為一體並固定之導引件。
在此以往的全天候型操作棒中,對例如活線作業相關的各種工具單元傳達旋轉之旋轉構件是由下述所構成:插入固定管的中空部的操作管、固定於操作管的下端部的軸桿、裝設於軸桿的角部且使此操作管旋轉的手柄、裝設於操作管的上端部的上部端蓋、及固定於此上部端蓋的接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8-253059號公報
發明概要
然而,在此以往的全天候型操作棒中,是使上部端蓋介在要藉由旋轉手柄來與軸桿一體地旋轉的操作管、與對工具單元傳達旋轉力的接頭之間。因此,在從操作管往工具單元之旋轉力的傳達路徑上,會產生旋轉力的傳達損失。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有效率地傳達旋轉,進而在使用 了各種工具單元之活線作業的謀求效率化上成為帶來阻礙的構成。
又,在此以往的全天候型操作棒中,為了連接該全天候型操作棒與工具單元,除了接頭之外,還需要工具單元的連接構件及被連接之導引件,導致該連接構造也成為複雜的構造。亦即,在導引件的內周側,於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而設置有複數個連接用兼防止旋轉用的突起部。另一方面,在工具單元的下端部,於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而突出設置有複數個具有U形溝的圓筒形的連接構件。在這種情況下,可在使導引件的突起部與連接構件的U形溝相嵌合並進行對位後,將工具單元的六角棒狀的凸座部插入導引件的接頭的六角孔,並進一步將工具單元側的螺帽與導引件的螺紋部螺合,藉此將全天候型操作棒與工具單元相連接並固定。
又,在此以往的全天候型操作棒中,於設置於由手柄的旋轉→軸桿的旋轉→操作管的旋轉→上部端蓋的旋轉→接頭的旋轉→至工具單元的旋轉之旋轉傳達路徑上的旋轉構件中,包含有許多對操作管及固定管具有複雜的安裝構造的構件。因此,由於複雜的安裝構造,為了防止雨水的滲入,在此全天候型操作棒上會配置有過多的密封構件。此外,從操作棒的軸方向觀看,為了遮斷恐有從上端部往下端部流動之虞的電流,會產生有下述的必要性:將在此全天候型操作棒中除了該操作棒的下端部及上端部以外的中間部的全部的零件都使用絕緣材料來形成。亦即,在此 以往的全天候型操作棒中,因為將更多的密封構件及絕緣構件都視為必要,導致製造成本也隨之變高。
因而,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率地傳達旋轉,並使旋轉傳達路徑中旋轉構件的安裝構造變得簡單,且與各種工具間的連接構造也變得精簡的遠程旋轉操作具。
請求項1的本發明為一種用於對可裝卸自如地裝設的工具賦與旋轉力,並進行架空線之工事的全天候型的遠程旋轉操作具,其特徵在於包含:外筒,具有軸方向;內筒,與外筒在直徑方向上隔著間隔且與外筒共有軸中心地配設在外筒內;操作軸,固定連結於內筒的軸方向的一側;旋轉力賦與機構,對操作軸賦與旋轉力;操作軸支撐部,固定連結於外筒的軸方向的一側,並且具備有旋動自如地支撐操作軸的軸承部;傳達構件,固定連結於內筒的軸方向的另一側,並且連動於操作軸的旋動來對工具傳達旋轉力;及傳達構件支撐部,固定連結於外筒的軸方向的另一側,並且具備有旋動自如地支撐傳達構件的軸承部,傳達構件支撐部包含用於引導工具以使前述工具裝卸自如地裝設於傳達構件的引導部, 操作軸包含軸頸部,該軸頸部是在軸方向的中間部的外周面上與外筒的軸方向的一側的內周面相滑動,且操作軸的軸頸部具有於操作軸的軸方向上隔著間隔而形成的複數個環狀凹部,於環狀凹部與外筒的內周面之間配設有防止滲水的密封部,傳達構件包含軸頸部,該軸頸部是在軸方向的中間部的外周面上與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內周面相滑動,且傳達構件的軸頸部具有於傳達構件的軸方向上隔著間隔而形成的複數個環狀凹部,於環狀凹部與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內周面之間配設有防止滲水的其他密封部。
請求項2的本發明是附屬於請求項1之發明的發明並為一種遠程旋轉操作具,其特徵在於:操作軸包含軸部本體、配設於軸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中間部且具有複數個護緣片的擴徑部、配設於相鄰的複數個護緣片之間的複數個環狀凹部、配設於擴徑部的外周面且與外筒的內周面相滑動的第1軸頸部、及與操作軸支撐部的軸承部相滑動第2軸頸部,於複數個環狀凹部與外筒的內周面之間配設有防止滲水之密封部,傳達構件包含軸部本體、配設於軸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中間部且具有複數個護緣片的擴徑部、配設於相鄰的複數個護緣片之間的複數個環狀凹部、配設於擴徑部的外周面且與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內周面相滑動的第1軸頸部、及與傳達構件支撐部的軸承部相滑動的第2軸頸部, 於複數個環狀凹部與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內周面之間配設有防止滲水的其他密封部。
請求項3的本發明是附屬於請求項1之發明的發明並為一種遠程旋轉操作具,其特徵在於:傳達構件支撐部包含:支撐部本體,以筒狀體構成;及複數個插通孔,設置於支撐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一端側到另一端側,且內徑逐漸地變大,在複數個插通孔之中,支撐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一端側的插通孔具有作為引導部的功能;在複數個插通孔之中,支撐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中間部的插通孔具有作為供傳達構件之軸部本體的頭部插入而嵌合之頭嵌合部的功能;在複數個插通孔之中,支撐部本體的軸方向的另一端側的插通孔具有作為供傳達構件之軸部本體的軀幹部插入而嵌合之軀幹部嵌合部的功能。
請求項4的本發明是附屬於請求項1之發明的發明並為一種遠程旋轉操作具,其特徵在於:於外筒的軸方向的一側與操作軸支撐部的連結部、以及外筒的軸方向的另一側與傳達構件支撐部的連結部,進而配設有其他的密封部。
請求項5的本發明是附屬於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發明的發明並為一種遠程旋轉操作具,其特徵在於:配設有形成為被覆傳達構件支撐部以及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周邊之外周面的另外的密封部。
請求項6的本發明是附屬於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發明的發明並為一種遠程旋轉操作具,其特徵在於:外筒及內筒均是以絕緣材料所形成。
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可以有效率地傳達旋轉,並使旋轉傳達路徑中的旋轉構件的安裝構造變得簡單,且與各種工具間的連接構造也變得精簡的遠程旋轉操作具。
亦即,根據請求項1之本發明的遠程旋轉操作具的構成,藉由旋轉力賦與機構而被賦與到操作軸之旋轉力,可以藉由內筒與傳達構件間的最短的旋轉傳達路徑,來將旋轉力有效率地賦與到工具。因此,可以謀求例如使用了各種工具單元的活線作業的效率化。又,由於只要將操作軸連結到內筒的軸方向的一側,並且將傳達構件連結到內筒的軸方向的另一側,就可使操作軸、內筒及傳達構件成為一體來旋轉,所以旋轉構件的安裝構造變得極為簡單。此外,由於傳達構件支撐部包含可引導工具裝卸自如地裝設於傳達構件的引導部,所以可以簡易地連接工具。
又,可以藉由配設於操作軸的軸頸部的複數個環狀凹部與外筒的內周面之間的密封部,防止從其間往內側的滲水。同樣地,可以藉由配設於傳達構件的軸頸部的複數個環狀凹部與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內周面之間的其他的密封部,防止從其間往內側的滲水。
此外,根據請求項2之本發明的遠程旋轉操作具的構成,可以得到與上述之請求項1之發明同樣的效果。
又,根據請求項3之本發明的遠程旋轉操作具的構成,支撐部本體所具備的複數個插通孔是成為從該支撐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一端側開始到另一端側依序具有下述功能的插通孔:引導工具之引導部的功能、供傳達構件的頭部嵌合之頭嵌合部的功能、及供傳達構件的軀幹部嵌合之軀幹部嵌合部的功能。
此外,根據請求項4之本發明的遠程旋轉操作具的構成,可以藉由配設於外筒與操作軸支撐部的連結部、及外筒與傳達構件支撐部的連結部的其他密封部,來防止從其間往內側的滲水。因此,可以藉由與請求項1之發明的相乘效果,而更加地防止滲水。
又,根據請求項5之本發明的遠程旋轉操作具的構成,可以藉由被覆於傳達構件支撐部及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周邊的外周面的另外的密封部,來防止從外筒與傳達構件支撐部的連結部往內側之滲水。因此,可以藉由與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發明的相乘效果,而更加防止滲水。
又,根據請求項6之本發明的遠程旋轉操作具的構成,由於外筒及內筒是以絕緣材料所形成,所以在從操作軸到傳達構件的路徑上,可藉由以絕緣材料形成的內筒,來遮斷金屬體的連接。藉此,可以遮斷從此遠程旋轉操作具的前端側到近身側形成有電流通路之情形。因此,可以防止例如活線作業中的觸電事故。
本發明之上述的目的,其他的目的,特徵及優點,在藉由參照圖式而進行之用於實施以下的發明的形 態之說明中,將變得更加清楚明白。
10、300:遠隔旋轉操作具
12:外筒
14:內筒
16:操作軸
18:傳達構件
20:旋轉力賦與機構
22:操作軸支撐部
24:傳達構件支撐部
26:引導部
28、116:軸部本體
30a、30b、30c、30d、118a、118b、118c:護緣片
32、120:擴徑部
34a、34b、34c、122a、122b:環狀凹部
36:鍵槽
38、128:支撐部本體
40、114、136:環狀的溝部
42、138:安裝部
44、140:安裝孔
46、142:柱坑孔
48、144:密封部殼體
50、146:貫通孔
52、148:止動螺絲
54、152、180、182、184、186、188、190、192、194、196:密封部
56、111、154、158:銷孔
58、94、156:滑動軸承部
60、96:推力軸承部
62、160:第1軸頸部
64、162:第2軸頸部
66:第3軸頸部
70:齒輪箱
72:輸入口部
74:輸出口部
76:連結口部
78A、150、174:外螺紋面
78B、158a:內螺紋面
80:旋轉操作軸
82:棘輪手柄
84:連結驅動軸
86:接口構件
88:驅動側傘齒輪
90:驅動側軸承殼體
92:固定設備
98:殼體本體
100:插通部
110A:開口部
102:落差部
102a:落差面
104:從動側傘齒輪
106:鍵
108:手柄操作支援部
110:手柄操作支援筒部
112:帽蓋部
116A、172:頭部
116B:軀幹部
124:開口部
126:嵌合凹部
130A、130B、130C、130D:插通孔
132:頭嵌合部
134:軀幹部嵌合部
168:鎖定銷
170:軸部
176:賦與勢能構件
177:工具單元裝設設備
178:旋鈕部
178a:頸部
179:卡止開口部
194:密封部
198:排雨水傘部
200:安全界限傘部
202、204:抓緊用覆蓋部
202a、204a:止滑用凹凸肋部
φ1、φ2、φ3、φ4:插通孔的直徑
圖1是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一例之一部分省略的整體圖,(A)為其平面圖,(B)為其正面圖。
圖2是顯示圖1所示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各構件的連結構造之局部截面圖。
圖3是顯示圖1及圖2所示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主要部位的連結構造之分解平面圖。
圖4是顯示圖1及圖2所示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其他的主要部位的連結構造之分解正面圖。
圖5是顯示圖1及圖2所示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又一其他的主要部位的連結構造之分解正面圖。
圖6是顯示圖1及圖2所示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前端側的連結構造的截面圖,且為圖2的主要部位放大圖。
圖7是顯示圖1及圖2所示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前端側的連結構造的平面圖,且為圖1之(A)的主要部位放大圖。
圖8是顯示圖1及圖2所示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近身側的連結構造的截面圖,且為圖2的其他的主要部位放大圖。
圖9是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其他的例子的各構件的連結構造的局部截面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圖1是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一 例之一部分省略的整體圖,(A)為其平面圖,(B)為其正面圖。圖2是顯示圖1所示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各構件的連結構造之局部截面圖。
此遠程旋轉操作具10是用於對可裝卸自如地裝設的工具賦與旋轉力,以進行架空線的工事的全天候型的遠程旋轉操作具,且包含具有軸方向之例如圓筒狀的外筒12。在外筒12之中,是將具有軸方向之例如圓筒狀的內筒14配設成與外筒12共有軸中心。內筒14是在半徑方向上與外筒12隔著間隔而配設於外筒12內。內筒14的外徑是形成得比外筒12的外徑更小。外筒12及內筒14是以例如由吸濕性較小的環氧樹脂系強化塑膠(FRP)構成之具有絕緣性的材料所形成。
在內筒14的軸方向的一側配設有例如圖2及圖3所示,與該內筒14固定連結之操作軸16。在內筒14的軸方向的另一側配設有與內筒14固定連結之傳達構件18。又,操作軸16上連結有賦與該操作軸16旋轉力之旋轉力賦與機構20。傳達構件18是連動於操作軸16的旋動,而將旋轉力傳達給工具(圖未示)。
在外筒12的軸方向的一側配設有如圖2及圖4所示,與該外筒12固定連結,並且旋動自如地支撐操作軸16的操作軸支撐部22。在外筒12的軸方向的另一側配設有與該外筒12固定連結,並且旋動自如地支撐傳達構件18的傳達構件支撐部24。在傳達構件支撐部24中配設有引導部26,該引導部26可將工具(圖未示)引導到傳達構件18, 以使該工具(圖未示)成為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傳達構件18。
操作軸16是例如圖4及圖8所示地包含軸部本體28。在軸部本體28的軸方向的中間部中形成有具有例如4個護緣片30a,30b,30c及30d的擴徑部32。在相鄰的4個護緣片30a,30b,30c及30d之間會構成3個環狀凹部34a,34b及34c。並且,軸部本體28在其軸方向的一側具有鍵槽36。
此操作軸16是藉由操作軸支撐部22而旋動自如地被支撐著。操作軸支撐部22是連結於外筒12的軸方向的一端側。操作軸支撐部22包含例如圖8所示,以筒狀體所構成的支撐部本體38。支撐部本體38的軸方向的一端側的內周面上配設有環狀的溝部40。
又,於支撐部本體38的軸方向之一端側的外周面上,為了將操作軸16安裝於外筒12上而配設有例如4個安裝部42。此4個安裝部42各自配設在支撐部本體38的外周面上將其周向方向形成4等分的位置上。4個安裝部42是相對於環狀的溝部40而在支撐部本體38的軸方向上隔著間隔來配設。4個安裝部42各自包含例如截面為圓形的安裝孔44。安裝孔44於其內周面上具有內螺紋面(圖未示)。4個安裝部42各自具備有為了配置止動螺絲等的緊固設備而與安裝孔44連通之柱坑孔46。在柱坑孔46中配設有用於收容、設置(set)O型環等密封構件的密封部殼體48。密封部殼體48具有後述之插通有止動螺絲52的貫通孔50。
操作軸支撐部22是如圖4及圖8所示,藉由止動螺絲52而緊固並連結於外筒12的軸方向的一側。止動螺絲52是經由密封部殼體48的貫通孔50及柱坑孔46而被插入於安裝孔44,並將止動螺絲52的外螺紋面與安裝孔44的內螺紋面(圖未示)相螺合。這種情況下,可藉由配置於密封部殼體48的O型環等密封部54來防止往安裝孔44的滲水。又,此密封部殼體48是成為兼作為墊圈的功能之構件。
又,於內筒14的軸方向的一側是例如圖2及圖8所示,藉由固定銷(圖未示)來固定連結操作軸16。又,內筒14在其軸方向的一側的外周面上具有例如截面為圓形的銷孔56。藉由將輔助用的固定銷(圖未示)插入於適當銷孔56來固定之作法,使操作軸16與內筒14成為更加穩固地被固定之構成。
又,於操作軸支撐部22上,是將滑動軸承58、推力軌道輪等的複數個推力軸承部60組裝,而將操作軸16旋動自如地支撐著。
固定連結於內筒14的操作軸16,於旋動自如地被支撐於操作軸支撐部22時,是在操作軸16的擴徑部32的外周面構成有可與外筒12相滑動的第1軸頸部62。又,於操作軸16的外周面構成有可與滑動軸承部58相滑動的第2軸頸部64、並進一步構成有可與推力軸承部60相滑動的第3軸頸部66。
此外,於支撐部本體38的軸方向的另一端 側,拆卸自如地連結有旋轉力賦與機構20。旋轉力賦與機構20包含例如圖2、圖5及圖8所示之筒狀的齒輪箱70。齒輪箱70在其軸方向的中間部的上端側,具有連接成為旋轉驅動源之後述的旋轉操作部80的輸入口部72,且在其軸方向的一端側具有將來自旋轉操作部80的旋轉驅動力輸出的輸出口部74。又,齒輪箱70的軸方向的另一端側具備有連結後述之手柄操作支援部108的連結口部76。
操作軸支撐部22與齒輪箱70是藉由螺鎖結合等連結設備而拆卸自如地連結。這種情況下,在支撐部本體38的軸方向的另一端側的外周面上配設有例如外螺紋面78A。又,齒輪箱70的軸方向的一端側的內周面上配設有與外螺紋面78A相螺合的內螺紋面78B。藉由使外螺紋面78A與內螺紋面78B相螺合,可將操作軸支撐部22與齒輪箱70拆卸自如地連結。
如圖2所示,旋轉操作部80包含以例如手動而被旋轉操作之作為手柄部的例如棘輪手柄82。在棘輪手柄82的前端側配設有連結驅動軸84。此連結驅動軸84是如圖2、圖5及圖8所示,成為可裝卸自如地插入到插座等的接口構件86的驅動軸。接口構件86是例如被壓入而固接到驅動側傘齒輪88。接口構件86是與驅動側傘齒輪88成為一體並形成為旋動自如。已組裝於驅動側傘齒輪88的接口構件86是藉由滑動軸承94、與推力軌道輪等的複數個推力軸承部96,而旋動自如地被支撐於驅動側軸承殼體90中。
此驅動側軸承殼體90是例如圖1(A)所示,藉 由止動螺絲、止動螺栓等的固接設備92而固接於齒輪箱70的上端面。如圖8所示,驅動側軸承殼體90包含筒狀的殼體本體98,且殼體本體98具有插通部100。驅動側軸承殼體90在與齒輪箱70的輸入口部72側相連接的下端側具備有落差部102。上述之接口構件86是在已嵌插於滑動軸承部94及複數個推力軸承96的狀態下,嵌插到殼體本體98的插通部100,進而固定於驅動側傘齒輪88。此時,複數個推力軸承部96是在落差部102中抵接到位於與插通部100的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落差面102a而被卡止。驅動側傘齒輪88是配設成從齒輪箱70的輸入口部72朝該齒輪箱70內突出。
於齒輪箱70的軸方向的一端側配設有可經由棘輪手柄82、連結驅動軸84、接口構件86、驅動側傘齒輪88,將來自旋轉操作部80的旋轉驅動力輸出的輸出口部74。於此齒輪箱70的輸出口部74配設有咬合於驅動側傘齒輪88的從動側傘齒輪104。此從動傘齒輪104是如圖8所示,固定於操作軸16的軸部本體28的軸方向的另一側。在操作軸16的軸部本體28、與從動傘齒輪104和鍵槽36之間嵌入有鍵106。因此,變得可做到在操作軸16與從動傘齒輪104之間,以不引發打滑的方式使從動傘齒輪104與操作軸16一體地旋轉。
再者,上述之一對驅動側傘齒輪88以及從動側傘齒輪104是形成為具有可將傳達藉由旋轉操作部80的棘輪手柄82的旋轉操作而得到的旋轉驅動力之方向,從棘輪手柄82 的連結驅動軸84的軸方向變更到操作軸16的軸方向之傳達方向變更功能。
又,如圖2、圖5及圖8所示,在齒輪箱70的軸方向的另一端側,是在連結口部76配設有手柄操作支援部108。手柄操作支援部108是具有在近身側輔助、調整旋轉操作部80的棘輪手柄82的操作之功能的構成。此手柄操作支援部108包含例如圓筒狀的手柄操作支援筒部110。手柄操作支援筒部110是與外筒12及內筒14同樣地,以例如由吸濕性較小的環氧樹脂系強化塑膠(FRP)構成之具有絕緣性的材料所形成。
手柄操作支援筒部110的軸方向的一側是在其外周面具有複數個連接用的銷孔111。複數個連接用的銷孔111是在手柄操作支援筒部110的外周面上,各自配設於將其周向方向形成4等分的位置上。此外,在手柄操作支援筒部110的軸方向的另一側,配設有帽蓋部112,以將該手柄操作支援筒部110的開口部110A封塞。帽蓋部112是以橡膠等具有彈性及絕緣性的材料所形成。
又,在齒輪箱70中,於連結口部76的附近配設有環狀的溝部114。此環狀的溝部114是配設於齒輪箱70的軸方向的另一端側的內周面。
接著,針對將連動於上述操作軸16之旋動,並向工具(圖未示)傳達旋轉力之傳達構件18及將傳達構件18旋動自如地支撐的傳達構件支撐部24,適當地參照圖1、圖2、圖3、圖4、圖6及圖7並說明如下。
亦即,在內筒14的軸方向的另一側配設有與內筒14固定連結之傳達構件18。例如圖2、圖3及圖6所示,傳達構件18包含軸部本體116。在軸部本體116的軸方向的中間部形成有例如具有3個護緣片118a、118b及118c的擴徑部120。相鄰的3個護緣片118a、118b及118c之間構成有環狀凹部122a及122b。軸部本體116是將從其軸方向的一端到擴徑部120的部位形成作為頭部116A,並將從其軸方向的另一端到擴徑部120的部位形成作為軀幹部116B。
又,軸部本體116在其軸方向的一側具有開口部124,而開口部124形成有例如截面視角下為6角形的嵌合凹部126。
此傳達構件18是藉由傳達構件支撐部24而旋動自如地被支撐著。傳達構件支撐部24是連結到外筒12的軸方向的另一端側。例如圖6所示,傳達構件支撐部24包含以筒狀體構成的支撐部本體128。支撐部本體128具有例如4個插通孔130A、130B、130C及130D,且內徑的長度是從其軸方向的一端側朝另一端側逐漸地變大。亦即,將插通孔130A的直徑設為φ 1、插通孔130B的直徑設為φ 2、插通孔130C的直徑設為φ 3、插通孔130D的直徑設為φ 4時,將4個插通孔130A~130D配設成φ 1<φ 2<φ 3<φ 4。
在這種情況下,插通孔130A及130B均是具有作為引導部26的功能之插通孔。又,插通孔130C具有作為供傳達構件18之軸部本體116的頭部116A插入而嵌合之頭嵌合 部132的功能。此外,插通孔130D具有作為供傳達構件18之軸部本體116的軀幹部116B插入而嵌合之軀幹部嵌合部134的功能。
又,在支撐部本體128的軸方向的一側的內周面上配設有環狀的溝部136。
此外,在支撐部本體128的軸方向的另一側的外周面上,為了將傳達構件18安裝於外筒12上,而配設有例如4個安裝部138。此4個安裝部138各自配設在支撐部本體128的外周面上並在將其周向方向形成4等分的位置上。4個安裝部138是在支撐部本體128的軸方向上相對於環狀的溝部136隔著間隔來配設。4個安裝部138各自包含例如截面為圓形的安裝孔140。安裝孔140於其內周面上具有內螺紋面(圖未示)。4個安裝部138各自具備有為了配置止動螺絲等的緊固設備而與安裝孔140連通之柱坑孔142。在柱坑孔142中配設有用於收容、設置(set)O型環等密封構件的密封部殼體144。密封部殼體144具有可供後述之止動螺絲148插通的貫通孔146。
傳達構件支撐部24是如圖4及圖6所示,藉由止動螺絲148而緊固並連結於外筒12的軸方向的另一側。止動螺絲148是經由密封部殼體144的貫通孔146及柱坑孔142而被插入安裝孔140,且止動螺絲148的外螺紋面150與安裝孔140的內螺紋面(圖未示)相螺合。這種情況下,可藉由配置於密封部殼體144的O型環等密封部152來防止往安裝孔140的滲水。又,此密封部殼體144是成為兼作為 墊圈的功能之構件。
又,於例如內筒14的軸方向的另一側,是例如圖2及圖8所示,藉由固定銷(圖未示)來固定連結傳達構件18。又,內筒14在其軸方向的另一側的外周面上,具有例如截面為圓形的銷孔154。藉由將輔助用的固定銷(圖未示)適當插入於銷孔154來固定之作法,使傳達構件18與內筒14成為更加穩固地被固定之構成。
又,於傳達構件支撐部24上組裝有滑動軸承156,而將傳達構件18旋動自如地支撐著。
此外,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支撐部本體128是在其軸方向的一側的外周面上具有例如截面為圓形的一個銷孔158。此銷孔158是在支撐部本體128的軸方向的一側的外周面上,配設成在與該支撐部本體128的中心軸線正交的方向上且位於其半徑方向的一側。
固定連結於內筒14的傳達構件18,於旋動自如地被支撐在傳達構件支撐部24時,會在傳達構件18的擴徑部120的外周面上構成有可與傳達構件支撐部24相滑動的第1軸頸部160。又,於傳達構件18的軸方向的一端側的外周面上,構成有可與滑動軸承部156相滑動的第2軸頸部162。
於傳達構件支撐部24上配設有引導部26,該引導部26可將使用於與架空線相關的活線作業等的各種工具(圖未示)引導到傳達構件18,以使該工具(圖未示)成為可裝卸自如地裝設至傳達構件18的嵌合凹部126。亦 即,如前述,在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支撐部本體128中,插通孔130A及130B之部位是構成為引導部26。
例如圖4所示,於此引導部26中連通有支撐部本體128之軸方向的一端側的銷孔158。銷孔158的內周面上形成有內螺紋面158a。並且,例如圖1及圖4所示,在銷孔158中裝設有鎖定銷168。鎖定銷168是例如圖7所示,以可組裝到工具單元裝設設備177(以圖7的二點鏈線表示)的狀態,裝卸自如地裝設於傳達構件支撐部24。
鎖定銷168包含軸部170。於軸部170的軸方向的一端側形成有頭部172。又,軸部170的軸方向的另一端側形成有外螺紋面174。此外,於軸部170的軸方向的中間部,彈簧等賦與勢能構件176捲繞於其周圍。此外,於頭部172嵌設有旋鈕部178。鎖定銷168是藉由將其外螺紋面174螺合於銷孔158的內螺紋面158a,而安裝於銷孔158。
另一方面,例如圖7所示,工具單元裝設設備177具備有卡止開口部179。於工具單元裝設設備177裝設於傳達構件支撐部24時,鎖定銷168的旋鈕部178的頸部178a會藉由賦與勢能構件176的反彈力,而卡止於卡止開口部179的周緣端。亦即,鎖定銷168成為鎖定於工具單元裝設設備177的狀態。因此,經由引導部26裝設於傳達構件18的嵌合凹部的工具(圖未示)不會有不小心掉出的問題。
相反地,在抵抗賦與勢能構件176的反彈力 而將旋鈕部178往上拉的狀態下,會使旋鈕部178的頸部178a成為從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卡止開口部179遠離的狀態。因此,鎖定銷168鎖定在工具單元裝設設備177的狀態會被解除。因此,變得可從傳達構件支撐部24卸下工具單元裝設設備177,並可從該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引導部26卸下工具(圖未示)。
接著,針對操作軸16、傳達構件18及齒輪箱70的周邊的滲水防止構造,參照著例如圖6及圖8來進行說明。
亦即,如圖8所示,在操作軸支撐部22中,是將Y型襯墊等密封部180配設於操作軸16的擴徑部32的環狀凹部34a。於環狀凹部34b中配設有O型環等密封部182。於環狀凹部34c配設有Y型襯墊等密封部184。亦即,於操作軸16的外周面及內筒14的內周面間的滑動部配設有密封部184。
又,在操作軸支撐部22中,於設置於支撐部本體38的軸方向的一端側的內周面上的環狀的溝部40中,配設有O型環等密封部186。亦即,在外筒12的軸方向的一側與操作軸支撐部22之連結部,配設有密封部186。
此外,在齒輪箱70中,於配設於連結口部76的附近的環狀溝部114中,配設有O型環等密封部188。亦即,在齒輪箱70及手柄操作支援部108的手柄操作支援筒部110的連結部,配設有密封部186。
另一方面,如圖6所示,在傳達構件支撐部 24上,於傳達構件18的環狀的凹部122a及122b上各自配設有Y型襯墊等密封部190及192。亦即,於外筒12的軸方向的另一側與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連結部,配設有密封部190及192。亦即,於傳達構件18的擴徑部120的外周面與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內周面間的滑動部上,配設有密封部190及192。
又,在設置於支撐部本體128的軸方向的一端側的內周面上的環狀的溝部136中,配設有O型環等密封部194。亦即,於外筒12的軸方向的另一側與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連結部,配設有密封部194。
此外,傳達構件支撐部24及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周邊的外周面上,例如圖1及圖7所示,配設有形成為被覆該外周面且具有撥水性及絕緣性的收縮套管等密封部196。
又,在此遠程旋轉操作具10上,是在外筒12的軸方向的中間部中,從外筒12的前端側依序於軸方向上隔著間隔而配設有排雨水傘部198、安全界限傘部200、抓緊(grip)用覆蓋部202及204。排雨水傘部198及安全界限傘部200是以氟樹脂等具有撥水作用的絕緣材料所形成。
又,抓緊用覆蓋部202是被覆於安全界限傘部200與操作軸支撐部22之間的外筒12的外周面。此外,抓緊用覆蓋部204是被覆於操作軸支撐部22的外周面。抓緊用覆蓋部202及204是具有作為把持此遠程旋轉操作具10之時的把持部功能的覆蓋部。抓緊用覆蓋部202及204是以 EPDM(乙烯-丙烯橡膠)等具有撥水性的絕緣材料所形成。
再者,於抓緊用覆蓋部202及204的表面上,各自形成有止滑用凹凸肋部202a及204a。
排雨水傘部198及安全界限傘部200是防止在雨中的作業中於遠程旋轉操作具10表面流動的雨水朝近身側流過來之情形。亦即,於使用已與各種工具(圖未示)連接之遠程旋轉操作具10時,是將該遠程旋轉操作具10的前端側向上支撐,且將棘輪手柄82形成向下並以垂直的姿勢來使用。因此,當雨水從工具(圖未示)流佈到外筒12,並到達排雨水傘部198及安全界限傘部200時,會藉由該排雨水傘部198及安全界限傘部200的傘部的楔形形狀的作用,而朝其周圍飛散。因此,排雨水傘部198及安全界限傘部200是藉由將雨水朝近身側流下去之雨水的連續的流動截斷,亦即具有遮斷電流通路而防止觸電之危險的功能。
又,安全界限傘部200是用於明確區別該把持部與把持部以外的部分的傘部,並防止握持把持部(抓緊用覆蓋部202及204)的手朝比其更上方移動的情形。
此外,手柄操作支援部108在例如使該手柄操作支援筒部110的端部推抵並支撐於身體的腹部等的情況下,可以讓握持上述之把持部(抓緊用覆蓋部202及204)的手放開,並可以將放開的手改為握在棘輪手柄82。亦即,變得可在將手柄操作支援筒部110的端部作為支點的情況下,用持拿該把持部(抓緊用覆蓋部202及204)的手進行在支撐此遠程旋轉操作具10時的細微的調整。
圖9為顯示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遠程旋轉操作具的其他的例子的各構件的連結構造之局部截面圖。
此實施形態之遠程旋轉操作具300相較於上述的遠程旋轉操作具10,差異之點特別在於:將外筒12及內筒14的軸方向的長度緊緻地形成得較短。針對構成遠程旋轉操作具300的構件的配置及構造,是與上述的遠程旋轉操作具10同樣。外筒12及內筒14的軸長,是可因應於使用遠程旋轉操作具的作業環境而得以適當調整的長度。
在上述之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遠程旋轉操作具10中,可以將藉由旋轉力賦與機構20而被賦與到操作軸16之旋轉力,經由內筒14及傳達構件18的最短的旋轉傳達路徑,有效率地賦與到工具(圖未示)。因此,可以謀求例如使用了各種工具單元的活線作業的效率化。又,由於只要將操作軸16連結於內筒14的軸方向的一側,且僅將傳達構件18連結於內筒14的軸方向的另一側,就使操作軸16、內筒14及傳達構件18成為一體並旋轉,所以成為旋轉系統構件的安裝構造極為簡單的構成。此外,因為傳達構件支撐部24包含可引導工具(圖未示)裝卸自如地裝設於傳達構件18的引導部26,所以可以簡單地連接工具(圖未示)。
又,於遠程旋轉操作具10中,藉由配設於操作軸16的第1軸頸部62的複數個環狀凹部34a、34b、34c,與外筒12的內周面之間的密封部180、182、184,而可以 防止從其間往內側的滲水。同樣地進行,藉由配設於傳達構件18的第1軸頸部160的複數個環狀凹部122a、122b,與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內周面之間的其他的密封部190、192,而可以防止從其間往內側的滲水。
又,於此遠程旋轉操作具10中,藉由配設於外筒12與操作軸支撐部22的連結部的又一其他的密封部186、及配設於外筒12與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連結部的又一其他的密封部194,可以防止從該等連結部往內側的滲水。因此,可以藉由上述之密封部180、182、184與密封部190,192的相乘效果,而更加防止滲水。
又,於此遠程旋轉操作具10中,藉由被覆於傳達構件支撐部24,及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周邊的外周面的其他的密封部196,可以防止從外筒12及傳達構件支撐部24的連結部往內側的滲水。因此,藉由上述之密封部180、182、184、密封部190、192、密封部186、194及密封部196的相乘效果,可以更加防止滲水。
又,於此遠程旋轉操作具10中,由於外筒12及內筒14是以絕緣材料來形成,因此在從操作軸16到傳達構件18的路徑上,可藉由以絕緣材料形成的內筒14來遮斷金屬體的連接。藉此,可以遮斷從此遠程旋轉操作具10的前端側朝近身側形成有電流通路之情形。因此,可以防止例如活線作業中的觸電事故。
又,於此遠程旋轉操作具10中,藉由以棘輪手柄82的旋轉操作進行的極為簡單的操作,可以容易地將 旋轉驅動力傳達到操作軸16。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遠程旋轉操作具10,可以有效率地傳達旋轉,且可以成為使旋轉傳達路徑中的旋轉系統構件的安裝構造較簡單,並且與各種工具的連接構造也較精簡的操作具。
10‧‧‧遠隔旋轉操作具
12‧‧‧外筒
14‧‧‧內筒
16‧‧‧操作軸
18‧‧‧傳達構件
20‧‧‧旋轉力賦與機構
22‧‧‧操作軸支撐部
24‧‧‧傳達構件支撐部
26‧‧‧引導部
28‧‧‧軸部本體
32‧‧‧擴徑部
48‧‧‧密封部殼體
56、154、158‧‧‧銷孔
58‧‧‧滑動軸承部
70‧‧‧齒輪箱
78A‧‧‧外螺紋面
78B‧‧‧內螺紋面
80‧‧‧旋轉操作軸
82‧‧‧棘輪手柄
84‧‧‧連結驅動軸
86‧‧‧接口構件
88‧‧‧驅動側傘齒輪
90‧‧‧驅動側軸承殼體
104‧‧‧從動側傘齒輪
108‧‧‧手柄操作支援部
110‧‧‧手柄操作支援筒部
112‧‧‧帽蓋部

Claims (6)

  1. 一種遠程旋轉操作具,是用於對可裝卸自如地裝設的工具賦與旋轉力,並進行架空線之工事的全天候型的遠程旋轉操作具,其特徵在於包含:外筒,具有軸方向;內筒,在直徑方向上與前述外筒隔著間隔且與前述外筒共有軸中心地配設在前述外筒內;操作軸,固定連結於前述內筒的軸方向的一側;旋轉力賦與機構,對前述操作軸賦與旋轉力;操作軸支撐部,固定連結於前述外筒的軸方向的一側,並且具備有旋動自如地支撐前述操作軸的軸承部;傳達構件,固定連結於前述內筒的軸方向的另一側,並且連動於前述操作軸的旋動而對前述工具傳達前述旋轉力;及傳達構件支撐部,固定連結於前述外筒的軸方向的另一側,並且具備有旋動自如地支撐前述傳達構件的軸承部,前記傳達構件支撐部包含用於引導前述工具以使前述工具裝卸自如地裝設於前述傳達構件的引導部,前述操作軸包含軸頸部,該軸頸部是在軸方向的中間部的外周面上與前述外筒的軸方向的一側的內周面相滑動,且前述操作軸的前述軸頸部具有於前述操作軸的軸方向上隔著間隔而形成的複數個環狀凹部,於前述環狀凹部與前述外筒的內周面之間配設有防止滲水的密封部,前述傳達構件包含軸頸部,該軸頸部是在軸方向的中 間部的外周面上與前述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內周面相滑動,且前述傳達構件的前述軸頸部具有於前述傳達構件的軸方向上隔著間隔而形成的複數個環狀凹部,於前述環狀凹部與前述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內周面之間配設有防止滲水的其他密封部。
  2. 如請求項1的遠程旋轉操作具,其中,前述操作軸包含:軸部本體;擴徑部,配設於前述軸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中間部,並具有複數個護緣片;複數個環狀凹部,配設於相鄰的前述複數個護緣片之間;第1軸頸部,配設於前述擴徑部的外周面,且與前述外筒的內周面相滑動;及第2軸頸部,與前述操作軸支撐部的軸承部相滑動,於前述複數個環狀凹部與前述外筒的內周面之間配設有防止滲水之密封部,前述傳達構件包含:軸部本體;擴徑部,配設於前述軸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中間部,並具有複數個護緣片;複數個環狀凹部,配設於相鄰的前述複數個護緣片之間;第1軸頸部,配設於前述擴徑部的外周面,且與前述 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內周面相滑動;及第2軸頸部,與前述傳達構件支撐部的軸承部相滑動,在前述複數個環狀凹部與前述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內周面之間配設有防止滲水的其他密封部。
  3. 如請求項1的遠程旋轉操作具,其中,前述傳達構件支撐部包含:支撐部本體,以筒狀體構成;及複數個插通孔,設置於前述支撐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一端側到另一端側,且內徑逐漸地變大,在前述複數個插通孔之中,前述支撐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一端側的插通孔具有作為前述引導部的功能,在前述複數個插通孔之中,前述支撐部本體的軸方向的中間部的插通孔具有作為供前述傳達構件之軸部本體的頭部插入而嵌合之頭嵌合部的功能,在前述複數個插通孔之中,前述支撐部本體的軸方向的另一端側的插通孔具有作為供前述傳達構件之軸部本體的軀幹部插入而嵌合之軀幹部嵌合部的功能。
  4. 如請求項1的遠程旋轉操作具,其中,在前述外筒的軸方向的一側與前述操作軸支撐部的連結部、以及前述外筒的軸方向的另一側與前述傳達構件支撐部的連結部,進而配設有其他的密封部。
  5. 如請求項1或2的遠程旋轉操作具,其配設有形成為被覆前述傳達構件支撐部及前述傳達構件支撐部的周邊之外周面的另外的密封部。
  6. 如請求項1或2的遠程旋轉操作具,其中,前述外筒及前述內筒是以絕緣材料所形成。
TW106116988A 2016-05-30 2017-05-23 遠程旋轉操作具 TWI7291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7842 2016-05-30
JP2016107842 2016-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1862A TW201801862A (zh) 2018-01-16
TWI729139B true TWI729139B (zh) 2021-06-01

Family

ID=57708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6988A TWI729139B (zh) 2016-05-30 2017-05-23 遠程旋轉操作具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6778744B2 (zh)
KR (2) KR200487323Y1 (zh)
CN (1) CN109155507B (zh)
GB (1) GB2566375B (zh)
MY (1) MY192727A (zh)
RU (1) RU2724628C1 (zh)
TW (1) TWI729139B (zh)
WO (1) WO20172089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9789B2 (ja) * 2019-06-14 2023-08-21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棒における取付構造、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駆動装置
KR102180003B1 (ko) * 2020-05-22 2020-11-17 주식회사 삼림엔지니어링 길이조절이 가능한 안전진단용 표시장치
KR102571678B1 (ko) * 2020-09-29 2023-10-06 천공전기(주) 모듈형 스마트 스틱
TWI760164B (zh) * 2021-03-31 2022-04-01 華新麗華股份有限公司 線槽拉引線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3059A (ja) * 2007-03-30 2008-10-16 Izumi Products Co 全天候型操作棒
JP2009005427A (ja) * 2007-06-19 2009-01-08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間接活線工具
TWM399010U (en) * 2010-09-30 2011-03-01 Kokuhin Metal Co Ltd Improved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of tool
CN204230748U (zh) * 2014-11-19 2015-03-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绝缘操作杆快速链接装置
CN205265152U (zh) * 2016-01-08 2016-05-25 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线夹安装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711281A1 (ru) * 1989-08-07 1992-02-07 Кишиневские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е сет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го объединения "Молдэнерг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ремонта под напр жением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ей
JP3435212B2 (ja) * 1994-04-27 2003-08-11 中部電力株式会社 ホットハンド
RU27747U1 (ru) * 2002-10-21 2003-02-10 Розенберг Ефим Наумович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ного ремонта под напряжением самонесущего волоконно-оптического кабеля
JP4185570B2 (ja) * 2005-07-01 2008-11-26 方仁 濱崎 トング
JP2010178462A (ja) * 2009-01-28 2010-08-12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CN104752989B (zh) * 2012-10-16 2017-03-08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一种绝缘子更换装置的紧力器
CN104836152B (zh) * 2012-10-16 2018-10-3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绝缘子更换工具的行程微调式液压装置
CN206406004U (zh) * 2016-05-30 2017-08-15 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远程旋转操作工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3059A (ja) * 2007-03-30 2008-10-16 Izumi Products Co 全天候型操作棒
JP2009005427A (ja) * 2007-06-19 2009-01-08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間接活線工具
TWM399010U (en) * 2010-09-30 2011-03-01 Kokuhin Metal Co Ltd Improved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of tool
CN204230748U (zh) * 2014-11-19 2015-03-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绝缘操作杆快速链接装置
CN205265152U (zh) * 2016-01-08 2016-05-25 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线夹安装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724628C1 (ru) 2020-06-25
GB2566375B (en) 2021-11-03
TW201801862A (zh) 2018-01-16
CN109155507B (zh) 2021-05-14
KR20160004514U (ko) 2016-12-28
JP6778744B2 (ja) 2020-11-04
CN109155507A (zh) 2019-01-04
KR20190013824A (ko) 2019-02-11
JPWO2017208918A1 (ja) 2019-03-28
GB2566375A (en) 2019-03-13
MY192727A (en) 2022-09-05
KR102334726B1 (ko) 2021-12-02
KR200487323Y1 (ko) 2018-09-04
GB201818066D0 (en) 2018-12-19
WO2017208918A1 (ja) 2017-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9139B (zh) 遠程旋轉操作具
CN108698229B (zh) 前端工具连结结构
US8590417B1 (en) Trailer landing gear apparatus
RU2541493C2 (ru) Защи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кважинных труб
GB2542775A (en) Cable gland assembly
CA2581158A1 (en) Rotatable liquid-tight conduit connector assembly
ES2211421T3 (es) Acoplamiento de seguridad conmutado por el par de giro para un mecanismo de detencion por apriete del mandril de una herramienta electrica.
JP5095721B2 (ja) スイベルケーブル継手を備える電動工具
ES2221306T3 (es) Herramienta mecanica.
CA2603727A1 (en) Coaxial cable port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103381590A (zh) 手持式工具机
CN206406004U (zh) 远程旋转操作工具
CN103111982B (zh) 一种部件安装装置及拆装装置
EP3307485A1 (en) Nut socket unit for power wrenches
WO2019052011A1 (zh) 螺旋桨保护罩及无人机
JP2012213314A (ja) 活線振り分け工具
KR101217847B1 (ko) 지중 송전선 보호용 절연관
US20230158656A1 (en) Press-on element for a power tool
KR101463456B1 (ko) 자동차용 토크 렌치
WO2022196647A1 (ja) 回転駆動式工具
KR101928289B1 (ko) 다관절 로봇용 호스 어댑터
JP2022177747A (ja) ハンドル後付け具
JP2007042349A (ja) コネクタ用プロテクタ
KR20160031122A (ko) 체결부재 조임풀림장치
KR100583186B1 (ko) 코일스프링을 이용한 전선/호스의 감김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