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3749B - 具有流線型流體移送孔的閥門 - Google Patents

具有流線型流體移送孔的閥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3749B
TWI723749B TW109101984A TW109101984A TWI723749B TW I723749 B TWI723749 B TW I723749B TW 109101984 A TW109101984 A TW 109101984A TW 109101984 A TW109101984 A TW 109101984A TW I723749 B TWI723749 B TW I7237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sub
opening
fluid transfer
transfer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1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8638A (zh
Inventor
李相璇
Original Assignee
李相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相璇 filed Critical 李相璇
Publication of TW202028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8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3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374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16K7/12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 F16K7/126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the seat being formed on a rib perpendicular to the fluid 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36Diaphragm cut-off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7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valves provided with a li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16K7/12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 F16K7/123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the seat being formed on the bottom of the fluid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Lift Valve (AREA)
  • Flanged Joints, Insulating Joints, And Other Joints (AREA)

Abstract

公開具有流線型流體移送孔的閥門。所述閥門包括本體及開閉部,所述本體的內側形成有作為流體流動的空間的流體移送孔且所述開閉部開閉所述流體的流動。其中,所述流體移送孔從入口向所述開閉部具有流線型形狀或從出口向所述開閉部具有流線型形狀。

Description

具有流線型流體移送孔的閥門
本發明涉及具有流線型流體移送孔的閥門。
閥門作為能夠開閉流體的流動的構件,利用隔膜控制流體的流動。
第1圖是示出一般閥門的結構的附圖。
參照第1圖,閥門包括本體100、隔膜102及控制隔膜102的操作部104。
本體100內部形成有流體移送孔106,從流體移送孔106的輸入端110輸入的流體通過輸出端112排出。
對流體移送孔106來講,本體上側內側面100a中鄰近隔膜102的部分分別具有四角剖面,本體下側內側面100b中與隔膜102接觸的本體部分100c具有帶角形態。
這種四角剖面的本體部分及帶角形態的本體部分100c可能會導致流體移送孔106中A部分發生渦流。這是因為四角剖面的本體部分及帶角形態的本體部分100c妨礙流體流動,從流體力學角度來講引起流體能量或流體速度的變化,這是引發渦流的原因。
這種渦流能夠損傷本體100及隔膜102,其結果具有閥門的壽命縮短的問題。
並且,從流體移送孔106的輸入端110或輸出端112到中央部附近為止直線形成後朝向所述中央部垂直形成,其結果垂直部分成為妨礙流體流動的障礙物,因此每單位時間的流體移送量難免減小。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流線型流體移送孔的閥門。
為了達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閥門包括:本體及開閉部,所述本體的內側形成有作為流體流動的空間的流體移送孔,所述開閉部開閉所述流體的流動。其中,所述流體移送孔從入口向所述開閉部具有流線型形狀或從出口向所述開閉部具有流線型形狀。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閥門包括本體及開閉部,所述內襯的內側形成有作為流體流動的空間的流體移送孔,所述開閉部開閉所述流體的流動。其中,相當於所述流體移送孔的所述閥門的內側上面從入口向所述開閉部方向具有流線型形狀,所述內側上面的曲線的半徑R1與所述入口的面間距離L的比例(R1/L)具有(95/230)~(110/165)的範圍。
本發明的閥門的流體移送孔具有流線型形狀,尤其從入口或出口向開閉部的方向從所述入口或所述出口起具有流線 型形狀,因此流體流動順暢,從而能夠顯著增大每單位時間流體移送量。
並且,本發明的閥門的由塑膠構成的本體內部包括金屬部件,其結果,能夠防止所述閥門與管結合時所述閥門發生扭曲。
100:本體
100a:本體上側內側面
100b:本體下側內側面
100c:本體部分
102:隔膜
104:操作部
106:流體移送孔
110:輸入端
112:輸出端
200:本體
202:內襯
204:操作部
210:流體移送孔
210a:入口
210b:出口
220:孔
300:開閉部
302:連接部
310:內側上面
310a:第一內側上面線
310b:第二內側上面線
312:內側下面
312a:第一內側下面線
312b:第二內側下面線
312c:下側中央部
320,322:末端部
400:中央曲線
600:本體
602:內襯
602a:內襯主體部
602b:第一內襯法蘭部
602c:第二內襯法蘭部
602d:內襯結合部
604:開閉部
604a:開閉結合部
610:第一子金屬部件
610a:第一子主體部
610b:第1-1子法蘭部
610c:第1-2子法蘭部
612:第二子金屬部件
620:流體移送孔
630:空間
700:內襯
702:樹脂層
704:金屬部件
706:本體
A:部分
DN:直徑
L:距離
H:高度
R,R1,R2,R3:半徑
第1圖是示出一般閥門的結構的附圖;第2圖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閥門的立體圖;第3圖是示出第2圖的閥門的簡要剖面圖;第4圖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流體移送孔的結構的附圖;第5圖是示出第4圖的曲線的比例的表的附圖;第6A圖至第6D圖是示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閥門的附圖;第7圖是示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閥門的剖面的簡要示意圖。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單數表現形式在說明書無其他明確說明的情況下還包括複數表現形式。在本說明書中,「構成」或「包括」等術語不應理解為必須包括所有說明書中記載的各構成要素或各步驟,而是應理解為可以不包括其中部分構成要素或部分步驟,或理解為還可以包括附加構成要素或步驟。並且,說明書中記載的「……部」、「模組」等術語表示處理至少一個功能或動作的單位,這可以通過硬體或軟體實現,又或通過結合硬體和軟體實現。
本發明的閥門包括從入口或出口向開閉部方向具有流線型形狀的流體移送孔。
現有的閥門因為從入口及出口向中央部方向直線構成且中央部的兩側垂直形成,因此流體無法自然地流過流體移送孔,垂直部分等障礙物妨礙流體流動。其結果,每單位時間的流體移送量難免減少。
反面,本發明的閥門的流體移送孔具有從入口或出口向相當於開閉部的中央部方向具有流線型形狀,因此所述流體移送孔內不存在妨礙流體流動的障礙物,因此流體流動順暢,其結果每單位時間流體移送量能夠顯著上升。經比較實際CV值,本發明的閥門相比于現有的閥門CV值能夠提高70%以上。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多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第2圖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閥門的立體圖,第3圖是示出第2圖的閥門的簡要剖面圖,第4圖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流體移送孔的結構的附圖,第5圖是示出第4圖的曲線的比例的表的附圖。
參照第2圖及第3圖,本實施例的閥門例如是隔膜閥門,包括本體200、內襯202、操作部204及開閉部300。
本體200可以由金屬構成,也可以由塑膠構成。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體200可以由工程塑料構成,例如可以由以聚苯醚類樹脂與聚苯乙烯類樹脂為成份的聚苯醚類樹脂組合物構成。當然,本體200可以由作為工程塑料的聚醯亞胺(POLYIMIDE)、聚碸(POLYSULFONE)、聚苯硫醚(POLY PHENYLENE SULFIDE)、聚醯胺(POLYAMIDE IMIDE)、聚丙烯酸 酯(POLYACRYLATE)、聚醚碸(POLYETHER SULFONE)、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聚醚醯亞胺(POLYETHER IMIDE)、液晶聚酯(LIQUID CRYSTAL POLYESTER)、聚醚酮(POLYETHER KETONE)等及其組合物構成。
本體200的側面末端部(法蘭)上可形成有孔220,雖然並未圖示,鎖定機構可通過孔220連接所述閥門與管。
內襯202排列於本體200的內側,內襯202的內側面形成有用於流體移動的孔(流體移送孔)210。
根據一個實施例,內襯202可以由氟樹脂構成。氟樹脂為分子內含有氟的樹脂的統稱,有聚四氟乙烯(PTFE)、聚氯代三氟乙烯(PCTFE)等,例如可以是全氟烷氧基樹脂共聚物(Tetra fluoro ethylene perfluoro alkylvinyl ether coppolymer,PFA)。這種氟樹脂具有優良的耐熱性、耐藥品性、電絕緣性、摩擦係數小且無粘合及粘著性。即,用氟樹脂形成內襯202的情況下內襯202的摩擦係數小,因此能夠最小化流體移送孔210內的層流引起的流速變更。即,以特定地點為基準能夠最小化流體移送孔的上側或下側的流速與中心部的流速的差異。
開閉部300是開閉流體移送孔210內的流體移動的機構,可位於本體200或內襯202上。
例如,開閉部300可以是隔膜。雖然圖中採用的開閉部300為隔膜,但不限於隔膜。
操作部204是控制開閉部300的開閉動作的機構,例如可控制開閉部300使得接觸或不接觸內襯202的下側中央部312c。
根據一個實施例,連接於開閉部300的上部的連接部302可結合於操作部204,開閉部300可隨著被操作部204控制的連接部302的移動而上升或下降。可對這種操作部204進行多種變更,也可直接採用現有的結構。
以下參照第3圖至第5圖說明作為本發明的主要特徵的流體移送孔210的結構。
參照第3圖及第4圖,本實施例的流體移送孔210可以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向對應於開閉部300的中央部方向構成為流線型。
理想地,流體移送孔210從入口210a到所述中央部、從所述中央部到出口210b為止整體構成為流線型能夠最大化流體移送量。然而,該情況下相當於所述中央部的內襯202的末端過於尖利或所述閥門製造製程上存在難處,因此需要垂直形成相當於所述中央部的內襯202的末端部320及322。但是,垂直形成的末端部320及322製造成最小程度的長度H,例如可以是12mm以下。
尤其,流體移送孔210可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朝著所述中央部方向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起具有流線型形狀。即,曲線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開始。
現有閥門的流體移送孔是從入口或出口到特定地點為止直線形成後到中央部為止垂直形成的,因此起到所述垂直部分成為妨礙流體流動的障礙物的作用,因此每單位時間流體移送量少是在所難免的。
反面,本發明的閥門的流體移送孔210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向所述中央部具有流線型形狀。因此流體移送孔210內不存在妨礙流體流動的障礙物,因此每單位時間流體移送量相當高。
將第1圖的現有閥門中垂直部分變形成流線型的情況下,流體移送量比包括垂直部分的閥門增多,但是與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朝著所述中央部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起具有流線型形狀的本發明的閥門相比每單位時間流體移送量明顯更少。
即,本發明的閥門的流體移送孔210的曲線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開始,因此與現有閥門相比每單位時間流體移送量相當高。即,CV值能夠顯著提高。
根據一個實施例,流體移送孔210可以形成為寬度隨著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趨向所述中央部方向逐漸減小。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趨向所述中央部方向時流體移送孔210的寬度仍相同的情況下,上升或下降開閉部300的範圍大,因此例如需要將調節開閉部300的機構最大轉動7圈半才能夠正常執行開閉動作。反面,流體移送孔210的寬度隨著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趨向所述中央部方向減小的情況下,上升或下降開閉部300的範圍相對減小,因此例如即使將調節開閉部300的機構只轉動4圈也能夠順暢地執行開閉動作。
以上從流體移送孔210的角度進行了說明,而從內襯202的角度來講,內襯202的第一內側上面線310a、第一內側下面線312a、第二內側上面線310b及第二內側下面線312b可具有流線型形狀。
並且,與開閉部300相抵的內襯202的下側中央部312c的兩側面可具有曲線形狀以使得流體順暢地流動。
另外,對本發明的閥門中流體移送孔210來講,可考慮流體流動及製造製程確定流體移送孔210的曲率。現有閥門的流體移送孔包括長度長的垂直部分,因此需要用多重內襯製成,而本發明的閥門可用單一內襯製成,為此而可以具有適當的曲率比例。其結果,現有閥門的生產性低,而本發明的閥門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性。
首先,將流體移送孔210內的假想的中央曲線400的半徑、內側上面310形成的曲線的半徑、內側下面312形成的曲線的半徑、流體移送孔210的入口210a或出口210b的直徑、與所述中央部鄰接的垂直部分的高度及面間距離分別定義為R、R1、R2或R3、DN、H及L。並且,假設流體移送孔210的左側空間及右側空間具有相同的結構。
根據一個實施例,內側上面310一般可具有曲率不同於流體移送孔210的中央曲線400的半徑R的一個曲線。即,內側上面310的曲線可具有不同於流體移送孔210的中央曲線400的曲率。
但是,面間距離L為預設值以上的情況下,內側上面310的曲線為了容易製造閥門而可以由具有不同曲率的兩個曲線構成。其中,兩個曲線中靠近開閉部300的曲線的曲率可以相對更大,所述兩個曲線的曲率可具有不同於中央曲線400的曲率。這是為了能夠順利地去除製造內襯202時插入到流體移送孔210的一個芯。
例如,內側上面310的曲線在面間距離L為230mm以下時由一個曲線形成,而面間距離L超過230mm的情況下可以由兩個曲線構成。
內側上面310由一個曲線構成的情況下,參見第5圖的表查看內側上面310形成的曲線的半徑R1與面間距離L比例,DN25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44(70/160)~0.64(85/132)的範圍,DN40閥門的情況下 具有0.45(90/200)~0.67(110/165)的範圍,DN50閥門的情況下可具有0.41(95/230)~0.58(115/197)的範圍。雖然所述表中並未示出,但DN150的情況下L具有406~480的範圍且R1可具有170,因此R1/L可以是0.354(170/480)以上。
即,R1與面間距離L比例可具有0.354(170/480)~0.67(110/165)的範圍。其中,DN25表示入口210a或出口210b的面間距離L為25mm(φ)的情況,DN40表示入口210a或出口210b的面間距離L為40mm(φ)的情況,DN50表示入口210a或出口210b的面間距離L為50mm(φ)的情況。
對內側下面312來講,內側下面312可以由對應於入口210a或出口210b的第一曲線(半徑R2)與鄰近開閉部300的第二曲線(半徑R3)即兩個曲線構成。其中,所述第一曲線與所述第二曲線的曲率不同,所述第一曲線及所述第二曲線可具有不同於流體移送孔210的中央曲線400(R)的曲率。但是面間距離L相當大的情況下R3可不存在。
對R2與面間距離L的比例來講,DN25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59(95/160)~0.83(110/132)的範圍,DN40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65(130/200)~0.91(150/165)的範圍,DN50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63(145/230)~0.84(165/197)的範圍。即,R2與面間距離L的比例可具有0.59(95/160)~0.91(150/165)的範圍。
對R3與面間距離L的比例來講,DN25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31(50/160)~0.49(65/132)的範圍,DN40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33(65/200)~0.52(85/165)的範圍,DN50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37(85/230)~0.53(105/197)的範圍。即,R3與面間距離L的比例可具有0.31(50/160)~0.53(105/197)的範圍。
對R2與R3的比例來講,DN25閥門的情況下具有1.46(95/65)~2.2(110/50)的範圍,DN40閥門的情況下具有1.53(130/85)~2.31(150/65)的範圍,DN50閥門的情況下具有1.38(145/105)~1.94(165/85)的範圍。即,R2與R3的比例可具有1.38(145/105)~2.2(110/50)的範圍。
對R1與R2的比例來講,DN25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64(70/110)~0.89(85/95)的範圍,DN40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6(90/150)~0.85(110/130)的範圍,DN50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58(95/165)~0.79(115/145)的範圍。即,R1與R2的比例可具有0.58(95/165)~0.89(85/95)的範圍。
對R1與R3的比例來講,DN25閥門的情況下具有1.08(70/65)~1.7(85/50)的範圍,DN40閥門的情況下具有1.06(90/85)~1.69(110/65)的範圍,DN50閥門的情況下具有0.91(95/105)~1.35(115/85)的範圍。即,R1與R3的比例可具有0.91(95/105)~1.7(85/50)的範圍。
開閉部300附近的垂直部分的高度H可以因口徑而異,但可在7mm至12mm的範圍內。
另外,雖然以上僅提到了DN25閥門、DN40閥門及DN50閥門,但除此以外的其他尺寸的閥門也同樣可以適用以上的比例。
綜上,本實施例的閥門的流體移送孔210可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向對應於開閉部300的中央部方向具有流線型形狀。尤其,曲線從入口210a或出口210b開始。因此,每單位時間流體移送量能夠增大。
在上述說明中流體移送孔210的左側空間與右側空間具有相同的結構且對稱地形成,但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結構。但是所述左側空間及所述右側空間均具有流線型形狀。
以下說明本體200由塑膠構成的情況下的材質。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體200可以由超級工程塑料或工程塑料構成。例如,本體200可以由以聚苯醚類樹脂與聚苯乙烯類樹脂為成份的聚苯醚類樹脂組合物構成。當然,本體200可以由聚醯亞胺(POLYIMIDE)、聚碸(POLYSULFONE)、聚苯硫醚(POLY PHENYLENE SULFIDE)、聚醯胺(POLYAMIDE IMIDE)、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聚醚碸(POLYETHER SULFONE)、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聚醚醯亞胺(POLYETHER IMIDE)、液晶聚酯(LIQUID CRYSTAL POLYESTER)、聚醚酮(POLYETHER KETONE)等及其組合物構成。
或者,本體200可通過向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苯硫醚(Poly Phenylene sulfide,PPS)、聚鄰苯二醯胺(Polyphtalamide,PPA)、聚醯胺(Polyamide)PA6、聚醯胺(Polyamide)PA66、聚酮(Polyketone,POK)或聚乙烯(Polyethylene,PE)混合玻璃纖維(Glass fiber)形成。這樣製造本體的情況下,能夠提高本體的剛度、耐衝擊性、機械特性等。後續詳細說明由此產生的效果。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體200例如可以通過向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鄰苯二醯胺(PPA)、聚醯胺PA6、聚醯胺PA66、聚酮(POK)或聚乙烯(PE)混合玻璃纖維及碳纖維 形成。這樣製造本體的情況下,能夠提高本體的剛度、耐衝擊性、機械特性等。
根據又一實施例,本體200可通過向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鄰苯二醯胺(PPA)、聚醯胺PA6、聚醯胺PA66、聚酮(POK)或聚乙烯(PE)混合玻璃纖維、碳纖維及石墨形成。這樣製造本體的情況下,能夠提高本體的剛度、耐衝擊性、機械特性等。
以下對實驗結果進行說明。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體200可以由PP與玻璃纖維混合構成。優選地,可相對於整體含40%以下且超過0%的玻璃纖維,PP相對於整體具有大於60%的含量比。實驗結果如以下表1所示。
Figure 109101984-A0305-02-0014-1
由以上表1可以確認,混合PP與玻璃纖維形成本體200的情況下,本體200的伸張強度明顯高於無玻璃纖維而僅由PP構成的本體。即,能夠提高機械、化學物性。但是玻璃纖維的含量比超過40%的情況下,用於製造本體200的注塑製程的特性下降,因此難以將本體 200製造成所需形狀。根據另一實施例,本體200可以由PPS與玻璃纖維混合構成。優選地,可相對於整體含40%以下且超過0%的玻璃纖維,PPS相對於整體具有大於60%的含量比。實驗結果如下表2所示。
Figure 109101984-A0305-02-0015-2
由以上表2可以確認,混合PPS與玻璃纖維形成本體200的情況下,本體200的伸張強度明顯高於無玻璃纖維而僅由PPS構成的本體。即,能夠提高機械、化學物性,因此能夠形成機械物性提高、又輕又堅固的本體。但是玻璃纖維的含量比超過40%的情況下,用於製造本體200的注塑製程的特性下降,因此難以將本體200製造成所需形狀。根據又一實施例,本體200可以由PPA與玻璃纖維混合構成。優選地,可相對於整體含55%以下且超過0%的玻璃纖維,PPA相對於整體具有大於45%的含量比。實驗結果如以下表3所示。
Figure 109101984-A0305-02-0015-3
Figure 109101984-A0305-02-0016-4
由以上表3可以確認,混合PPA與玻璃纖維混合形成本體200的情況下,本體200的伸張強度明顯高於無玻璃纖維而僅由PPA構成的塑膠層。即,能夠提高機械、化學物性,因此能夠形成機械物性提高、又輕又堅固的本體200。但是玻璃纖維的含量比超過55%的情況下,用於製造本體200的注塑製程的特性下降,因此難以將本體200製造成所需形狀。根據又一實施例,本體200可以由PA(Polyamide)PA6與玻璃纖維混合構成。優選地,可相對於整體含50%以下且超過0%的玻璃纖維,PA相對於整體具有大於50%的含量比。實驗結果如以下表4所示。
Figure 109101984-A0305-02-0016-5
由以上表4可以確認,混合PA與玻璃纖維形成本體200的情況下,本體200的伸張強度明顯高於無玻璃纖維而僅由PA構成的 本體。即,能夠提高機械、化學物性,因此能夠形成機械物性提高、又輕又堅固的本體200。但是玻璃纖維的含量比超過50%的情況下,用於製造本體200的注塑製程的特性下降,因此難以將本體200製造成所需形狀。根據又一實施例,本體200可以由PA(Polyamide)PA66與玻璃纖維混合構成。優選地,可相對於整體含50%以下且超過0%的玻璃纖維,PA相對於整體具有大於50%的含量比。實驗結果如以下表5所示。
Figure 109101984-A0305-02-0017-6
由以上表5可以確認,混合PA與玻璃纖維形成本體200的情況下,本體200的伸張強度明顯高於無玻璃纖維而僅由PA構成的本體。即,能夠提高機械、化學物性,因此能夠形成機械物性提高、又輕又堅固的本體200。但是玻璃纖維的含量比超過50%的情況下,用於製造本體200的注塑製程的特性下降,因此難以將本體200製造成所需形狀。根據又一實施例,本體200可以由POK(Polyketone)與玻璃纖維混合構成。優選地,可相對於整體含40%以下且超過0%的玻璃纖維,POK相對於整體具有大於60%的含量比。實驗結果如以下表6所示。
Figure 109101984-A0305-02-0018-7
由以上表6可以確認,混合POK與玻璃纖維形成本體200的情況下,本體200的伸張強度明顯高於無玻璃纖維而僅由POK構成的本體。即,能夠提高機械、化學物性,因此能夠形成機械物性提高、又輕又堅固的本體200。但是玻璃纖維的含量比超過40%的情況下,用於製造本體200的注塑製程的特性下降,因此難以將本體200製造成所需形狀。
第6A圖至第6D圖是示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閥門的附圖。
參照第6A圖至第6D圖,本實施例的閥門可包括本體600、內襯602、具有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和第二子金屬部件612的金屬部件及開閉部604。
內襯602的內側形成有流體移送孔620,流體移送孔620從入口向對應於開閉部604的中央部方向具有流線型形狀,可從所述中央部向出口方向具有流線型形狀。流體移送孔620的結構和圖1至圖5的實施例的結構相同。
並且,本體600、內襯602及開閉部604的結構也可以與圖1至圖5的實施例的結構相同或相似。
本體600可包括本體主體部、形成於所述本體主體部的兩末端的本體法蘭部。
第一本體法蘭部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孔,管的法蘭上也形成有孔,螺栓等鎖定部件能夠貫通所述第一本體法蘭部的孔及所述管的法蘭的孔以結合所述第一本體法蘭部與所述管的法蘭。其結果,所述閥門與所述管能夠結合。
第二本體法蘭部上也可以形成有用於與管結合的孔。
內襯602可包括內襯主體部602a、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及內襯結合部602d。其中,內襯結合部602d的中央形成有被開閉部604開閉的空間630,內襯結合部602d可與開閉結合部604a結合。
內襯主體部602a可排列於本體主體部的內側。
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具有比內襯主體部602a更寬的寬度,排列於所述第一本體法蘭部的內側,一側面可向外部露出。
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具有比內襯主體部602a更寬的寬度,排列於所述第二本體法蘭部的內側,一側面可向外部露出。
所述金屬部件包圍內襯602且可包含於本體600的內部。其中,所述金屬部件可以整體被本體600包圍,一部分也不向外露出。即,內襯602排列在所述金屬部件的內側,所述金屬部件可整體包含於本體600內部。
根據一個實施例,所述金屬部件可包括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及第二子金屬部件612。例如,所述金屬部件可以由相同結構的兩 個子金屬部件(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及第二子金屬部件612)構成。但是,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及第二子金屬部件612作為分離的部件不相互結合。
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可構成為一體型包圍內襯602的一半,可包括第一子主體部610a、第1-1子法蘭部610b及第1-2子法蘭部610c。
第一子主體部610a包圍內襯主體部602a的一半,可具有曲線形狀。
第1-1子法蘭部610b連接於第一子主體部610a的末端,可排列於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正下方。具體來講,形成於第1-1子法蘭部610b的中央的凹部曲線在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正下方包圍內襯主體部602a的一半,凹部曲線的曲率可與內襯主體部602a的曲率相同或相似。
根據一個實施例,第1-1子法蘭部610b的寬度大於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寬度,其結果第1-1子法蘭部610b包圍內襯主體部602a的情況下第1-1子法蘭部610b支撐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且第1-1子法蘭部610b的至少一部分可在寬度方向上凸出到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外側。其中,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在長度方向上可比第1-1子法蘭部610b更加凸出。
但是,第1-1子法蘭部610b可直接包圍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但該情況下內襯602與所述金屬部件之間存在空間,因此所述閥門的結構可能不穩定。因此最有效的是第1-1子法蘭部610b在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正下方包圍內襯主體部602a。
並且,第1-1子法蘭部610b上可形成有至少一個孔,這種孔是用於鎖定機構通過的孔。即,鎖定機構在所述閥門與所述管結合時貫通第一本體法蘭部的孔及第1-1子法蘭部610b的孔。
第1-2子法蘭部610c連接於第一子主體部610a的另一末端,可排列於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正下方。具體來講,形成於第1-2子法蘭部610c的中央的凹部曲線在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正下方包圍內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一半,凹部曲線的曲率可與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曲率相同或相似。
根據一個實施例,第1-2子法蘭部610c的寬度大於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寬度,其結果第1-2子法蘭部610c包圍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情況下第1-2子法蘭部610c支撐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且在寬度方向上第1-2子法蘭部610c的至少一部分能夠向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外側凸出。其中,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在長度方向上可比第1-2子法蘭部610c凸出。
但是,第1-2子法蘭部610c可直接包圍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但該情況下內襯602與所述金屬部件之間存在空間,因此所述閥門的結構可能會不穩定。因此,最為有效的是第1-2子法蘭部610c在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正下方包圍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
並且,第1-2子法蘭部610c上可形成有至少一個孔,這種孔是用於鎖定機構通過的孔。即,鎖定機構在所述閥門與所述管結合時貫通所述第二本體法蘭部的孔及第1-2子法蘭部610c的孔。
第二子金屬部件612可構成為一體型,包圍內襯602的另一半,可包括第二子主體部、第2-1子法蘭部及第2-2子法蘭部。
所述第二子主體部包圍內襯主體部602a的另一半,並且可以具有曲線形狀。
所述第2-1子法蘭部連接於所述第二子主體部的末端,可排列於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正下方。具體來講,形成於所述第2-1子法蘭部的中央的凹部曲線在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正下方包圍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另一半,所述凹部曲線的曲率可與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曲率相同或相似。
根據一個實施例,所述第2-1子法蘭部的寬度大於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寬度,其結果所述第2-1子法蘭部包圍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情況下所述第2-1子法蘭部支撐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且在寬度方向上所述第2-1子法蘭部的至少一部分可凸出到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外部。其中,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可以在長度方向比所述第2-1子法蘭部更凸出。
但是,所述第2-1子法蘭部可直接包圍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但該情況下內襯602與所述金屬部件之間存在空間,因此所述閥門的結構可能會不穩定。因此,最為有效的是所述第2-1子法蘭部在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的正上方包圍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
並且,所述第2-1子法蘭部上可形成有至少一個孔,這種孔是用於鎖定機構通過的孔。即,鎖定機構在所述閥門與所述管結合時貫通所述第一本體法蘭部的孔及所述第2-1子法蘭部的孔。
另外,所述第2-1子法蘭部具有一半被切掉的圓環形狀,除所述凹部曲線以外的縱剖面可與第1-1子法蘭部610b的縱剖面相抵。即,可以以第1-1子法蘭部610b的縱剖面與所述第2-1子法蘭部的 縱剖面相抵的狀態通過所述金屬部件包圍內襯602。其中,第1-1子法蘭部610b也具有一半被切掉的圓環形狀。
所述第2-2子法蘭部連接於所述第二子主體部的另一末端,可排列於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正下方。具體來講,形成於所述第2-2子法蘭部的中央的凹部曲線在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正下方包圍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另一半,凹部曲線的曲率可與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曲率相同或相似。
根據一個實施例,所述第2-2子法蘭部的寬度大於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寬度,其結果所述第2-2子法蘭部包圍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情況下所述第2-2子法蘭部支撐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且在寬度方向上所述第2-2子法蘭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凸出到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外部。其中,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在長度方向上可比所述第2-2子法蘭部更凸出。
但是,所述第2-2子法蘭部可直接包圍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但該情況下內襯602與所述金屬部件之間存在空間,因此所述閥門的結構可能不穩定。因此,最為有效的是所述第2-2子法蘭部在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正下方包圍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
並且,所述第2-2子法蘭部上可形成有至少一個孔,這種孔是用於鎖定機構通過的孔。即,鎖定機構在所述閥門與所述管結合時貫通所述第二本體法蘭部的孔及所述第2-2子法蘭部的孔。
另外,所述第2-2子法蘭部具有一半被切掉的圓環形狀,除所述凹部曲線以外的縱剖面可與第1-2子法蘭部610c的縱剖面相抵。即,可以以第1-2子法蘭部610c的縱剖面與所述第2-2子法蘭部的 縱剖面相抵的狀態通過所述金屬部件包圍內襯602。其中,第1-2子法蘭部610c也具有一半被切掉的圓環形狀。
從製造製程的角度來講,所述金屬部件可通過嵌件注塑形成於本體600的內部。具體來講,將第一子主體部610及第二子金屬部件612包圍內襯602的結構物放入作為本體600的材料的塑膠中注塑的情況下,所述金屬部件包含於本體600的內部且內襯602可形成於所述金屬部件的內側。
在此,為了將所述金屬部件牢固地固定於本體600,可在所述金屬部件的第1-1子法蘭部610b、第1-2子法蘭部610c等形成並非用於鎖定鎖定機構的孔的至少一個孔。該情況下,在嵌件注塑過程中熔融的塑膠填充所述孔,其結果所述金屬部件能夠牢固地固定於本體600內部。
並且,欲更加牢固地結合的情況下還可以在所述金屬部件形成至少一個凸出部。
另外,用分離的兩個子金屬部件(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及第二子金屬部件612)構成所述金屬部件的理由是為了將內襯602排列在所述金屬部件內側。所述金屬部件為一體型結構的情況下,內襯602的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或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寬度大於所述金屬部件的內側空間,因此無法將內襯602插入到所述金屬部件內側。因此,本發明的金屬部件為了將具有比所述金屬部件的內側空間大的第一內襯法蘭部602b或第二內襯法蘭部602c的內襯602排列在所述金屬部件的內側而採用分離的兩個子金屬部件(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及第二子金屬部件612)。
綜上,可在兩個子金屬部件(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及第二子金屬部件612)包圍內襯602的狀態下,通過嵌件注塑使得子金屬部件(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及第二子金屬部件612)包含於由塑膠構成的本體600的內部。此時,內襯602可排列在所述金屬部件的內側。
金屬部件不包圍內襯而是由塑膠構成的本體600直接包圍內襯的情況下,通過鎖定機構結合閥門的法蘭與管的法蘭時所述鎖定機構的鎖定力可能會導致所述閥門向與結合方向相反的方向發生扭曲。
反面,以內襯602排列於所述金屬部件的內側的狀態在由塑膠構成的本體600內部包括所述金屬部件的情況下,即使通過鎖定機構結合閥門的法蘭與管的法蘭,由於所述法蘭的剛度得到強化,因此能夠防止或最小化所述閥門發生扭曲。
當然,用金屬形成本體600且在本體600的內側排列內襯602的情況下,閥門與管結合時也能夠防止扭曲,但本體600不易加工且製造成本可能會大幅上升。
因此,本發明的閥門的本體600由塑膠形成,為了加強剛度而在本體600內部形成所述金屬部件。該情況下,無需精密加工所述金屬部件且容易精密加工所述塑膠,因此容易將所述閥門加工成所需形狀且所述閥門的製造成本低,結合所述閥門與所述管時能夠最小化扭曲。
另外,內襯602的法蘭部、所述金屬部件的法蘭部及本體600的法蘭部形成一個法蘭。從法蘭的角度來講,塑膠的內部含有金屬部件。其結果,即使結合所述閥門的法蘭與管的法蘭也能夠最小化扭曲。
以上說明了所述金屬部件由具有相同的形狀且相互對稱地排列的兩個子金屬部件(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及第二子金屬部件612)構成,但所述金屬部件也可以由分離的三個以上的子金屬部件構成。其中,所述子金屬部件的內部排列有內襯602且所述子金屬部件包含於本體600的內部也無妨。此時,可以使得所述子金屬部件全部具有相同的形狀或至少一個具有不同的形狀。
例如,可形成為以120度間隔分離的相同形狀的三個子金屬部件包圍內襯602。
但考慮到製程容易性的情況下,最為有效的是所述金屬部件由兩個子金屬部件(第一子金屬部件610及第二子金屬部件612)構成。
第7圖是簡要示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閥門的剖面的附圖。
參照第7圖,可依次形成有內襯700、樹脂層702、具有至少兩個子金屬部件的金屬部件704及本體706。
即,不同於其他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內襯700與金屬部件704之間可排列有樹脂層702。
根據一個實施例,可以用與本體706的形成物質相同的物質形成樹脂層702。本體706的物質可採用以上實施例的本體的物質。
在製程上,將所述子金屬部件包圍內襯700的結構物放入作為本體706的材料的塑膠中進行注塑的情況下,由於所述子金屬部件之間存在空間,因此熔融狀態的塑膠滲入內襯700與金屬部件704之間。其結果,內襯700與金屬部件704之間可形成樹脂層702。
並且,為了所述熔融的塑膠容易滲入內襯700與金屬部件704之間,還可以在金屬部件704的局部形成孔。
內襯與金屬部件之間附加形成有樹脂層的結構還可以適用於以上其他實施例。
[工業可應用性]
應解釋為,本發明的範圍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為准,從申請專利範圍意思及範圍及其等同概念匯出的所有變更或變形的方式均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
200:本體
202:內襯
210a:入口
210b:出口
300:開閉部
302:連接部
310a:第一內側上面線
310b:第二內側上面線
312a:第一內側下面線
312b:第二內側下面線
312c:下側中央部
320,322:末端部

Claims (14)

  1. 一種閥門,其特徵在於:包括本體及開閉部,所述本體的內側形成有作為流體流動的空間的流體移送孔且所述開閉部開閉所述流體的流動,所述流體移送孔從入口向所述開閉部具有流線型形狀,或者從出口向所述開閉部具有流線型形狀,所述流體移送孔並非從所述入口形成直線而是所述流體移送孔的曲線從所述入口開始,或者所述流體移送孔並非從所述出口形成直線而是所述流體移送孔的曲線從所述出口開始,所述流體移送孔從所述入口向所述開閉部的方向逐漸變窄,並且從所述出口向所述開閉部的方向逐漸變窄,其中藉由旋轉用以控制所述開閉部的機構來執行所述開閉部的開關,且當所述流體移送孔變窄時之所述機構的旋轉數小於當所述流體移送孔具有相同的寬度時之所述機構的旋轉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閥門,其中:還包括形成於所述本體的內側的內襯,所述流體移送孔排列於所述內襯的內側,所述開閉部排列於所述流體移送孔的中間部分。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閥門,其中:對應於所述流體移送孔的所述內襯的內側上面及內側下面分別具有流線型形狀, 所述內側上面的曲線的曲率不同于形成於所述流體移送孔的中央的假想曲線的曲率,所述內側下面的曲線的曲率不同於所述假想曲線的曲率。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閥門,其中:所述內側下面的曲線由從所述入口起形成的第一曲線與鄰近所述開閉部的第二曲線構成,所述第一曲線具有第一半徑(R2)且所述第二曲線具有第二半徑(R3),所述第一半徑與所述第二半徑的比例(R2/R3)具有(145/105)~(110/50)的範圍。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閥門,其中:所述內側下面的曲線由從所述入口起形成的第一曲線與鄰近所述開閉部的第二曲線構成,所述第一曲線具有第一半徑(R2)且所述第二曲線具有第二半徑(R3),所述第一半徑(R2)與所述入口的面間距離(L)的比例(R2/L)具有(95/160)~(150/165)的範圍,所述第二半徑(R3)與所述入口的面間距離(L)的比例(R3/L)具有(50/160)~(105/197)的範圍。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閥門,其中:所述內側上面的曲線的半徑(R1)與所述入口的面間距離(L)的比例(R1/L)為(170/480)以上。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閥門,其中:所述內側下面的曲線由從所述入口起形成的第一曲線與鄰近所述開閉部的第二曲線構成, 所述第一曲線具有第一半徑(R2)且所述第二曲線具有第二半徑(R3),所述內側上面的曲線的半徑(R1)與所述第一半徑(R2)的比例(R1/R2)具有(95/165)~(85/95)的範圍,所述內側上面的曲線的半徑(R1)與所述第二半徑(R3)的比例(R1/R3)具有(95/105)~(85/50)的範圍。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閥門,其中:所述本體由向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sulfide,PPS)、聚鄰苯二醯胺(Polyphtalamide,PPA)、聚醯胺(Polyamide)PA6、聚醯胺(Polyamide)PA66、聚酮(Polyketone,POK)或聚乙烯(Polyethylene,PE)混合玻璃纖維(Glass fiber)的物質形成,所述內襯由氟樹脂形成。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閥門,其中:所述本體由所述聚丙烯(PP)與所述玻璃纖維(glass fiber)混合形成,所述聚丙烯超過60重量%時,所述玻璃纖維的含量大於0且在40重量%以下。
  10. 如請求項2所述之閥門,其中:還包括具有至少兩個子金屬部件的金屬部件,所述子金屬部件包圍所述內襯,所述子金屬部件包含於所述本體內,所述本體由塑膠構成。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閥門,其中: 所述內襯包括內襯主體部及形成於所述內襯主體部的末端的內襯法蘭部,所述子金屬部件中至少一個包括子主體部及形成於所述子主體部的末端的子法蘭部,所述本體包括本體主體部及形成於所述本體主體部的末端的本體法蘭部,所述子法蘭部的寬度大於所述內襯法蘭部的寬度,所述子法蘭部在所述內襯法蘭部的正下方包圍所述內襯主體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閥門,其中:所述內襯、所述子金屬部件及所述本體分別構成為一體型,所述子金屬部件包圍整個所述內襯主體部,所述子法蘭部具有一半被切掉的圓環形狀,所述子法蘭部的凹部曲線包圍所述內襯主體部的一半且縱剖面與其他子法蘭部的縱剖面相抵。
  13. 一種閥門,其特徵在於:包括本體及開閉部,所述本體的內側形成有作為流體流動的空間的流體移送孔,所述開閉部開閉所述流體的流動,相當於所述流體移送孔的所述閥門的內側上面從入口向所述開閉部的方向具有流線型形狀,所述內側上面的曲線的半徑(R1)與所述入口的面間距離(L)的比例(R1/L)為(170/480)以上,所述內側上面並非從所述入口形成直線而是所述內側上面的曲線從所述入口開始,所述流體移送孔從所述入口向所述開閉部的方向逐漸變窄, 其中藉由旋轉用以控制所述開閉部的機構來執行所述開閉部的開關,且當所述流體移送孔變窄時之所述機構的旋轉數小於當所述流體移送孔具有相同的寬度時之所述機構的旋轉數。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閥門,其中:還包括形成於所述本體的內側的內襯,所述流體移送孔形成於所述內襯的內側,所述內側上面為所述內襯的內側上面,相當於所述流體移送孔的所述內襯的內側上面從入口向所述開閉部的方向具有流線型形狀,所述內側上面的曲線的半徑(R1)與所述入口的面間距離(L)的比例(R1/L)具有(170/480)~(110/165)的範圍,所述流體移送孔從所述出口向所述開閉部的方向變窄。
TW109101984A 2019-01-25 2020-01-20 具有流線型流體移送孔的閥門 TWI7237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90010047 2019-01-25
KR10-2019-0010047 2019-01-25
KR1020190053042A KR102173902B1 (ko) 2019-01-25 2019-05-07 유선형 유체 이송공을 가지는 밸브
KR10-2019-0053042 2019-05-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8638A TW202028638A (zh) 2020-08-01
TWI723749B true TWI723749B (zh) 2021-04-01

Family

ID=72048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1984A TWI723749B (zh) 2019-01-25 2020-01-20 具有流線型流體移送孔的閥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4101B2 (zh)
JP (1) JP7089577B2 (zh)
KR (2) KR102173902B1 (zh)
CN (1) CN111727333B (zh)
TW (1) TWI7237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71776S (zh) * 2020-04-01 2020-11-02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7915A (zh) * 2015-09-06 2016-05-18 丽水市国大阀门有限公司 带骨架的阀门及制作工艺
KR20170035589A (ko) * 2015-09-23 2017-03-31 (주)플로닉스 와류 방지가 가능한 밸브에 사용되는 코어
KR20170035819A (ko) * 2015-09-23 2017-03-31 (주)플로닉스 플라스틱 밸브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42387A (de) * 1972-03-30 1973-09-30 Fischer Ag Georg Gehäuse für ein Membranventil
US5489124A (en) * 1990-03-27 1996-02-06 Ramco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Safety shield
CN2086351U (zh) * 1990-06-16 1991-10-09 袁鹤民 耐腐蚀隔膜阀
CN1063538A (zh) * 1991-01-21 1992-08-12 金行高 隔膜阀
JP2002061757A (ja) 2000-08-22 2002-02-28 Tvs:Kk 塩素化ポリエチレン弾性体よりなる弁座及びその弁座を具備する弁
US6789781B2 (en) * 2001-03-16 2004-09-14 Entegris, Inc. Reinforced diaphragm valve
JP2004245270A (ja) * 2003-02-12 2004-09-0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流量調節方法
JP4478922B2 (ja) 2003-08-29 2010-06-09 旭有機材工業株式会社 作動流体用継手の受口およびその受口を有する弁
JP4762222B2 (ja) 2007-11-13 2011-08-31 旭有機材工業株式会社 ダイヤフラムバルブ
DE102013101197B4 (de) 2013-02-07 2017-10-05 Guido Speer Membranventil
EP3346170A4 (en) * 2015-09-03 2019-01-09 Fluonics Corp. VALVE FOR PREVENTING VORTEX AND CORE USED THEREFROM
KR101952999B1 (ko) * 2016-07-20 2019-02-27 이상선 와류 방지가 가능한 파이프 결합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7915A (zh) * 2015-09-06 2016-05-18 丽水市国大阀门有限公司 带骨架的阀门及制作工艺
KR20170035589A (ko) * 2015-09-23 2017-03-31 (주)플로닉스 와류 방지가 가능한 밸브에 사용되는 코어
KR20170035819A (ko) * 2015-09-23 2017-03-31 (주)플로닉스 플라스틱 밸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515875A (ja) 2021-06-24
CN111727333A (zh) 2020-09-29
TW202028638A (zh) 2020-08-01
JP7089577B2 (ja) 2022-06-22
KR102173902B1 (ko) 2020-11-04
CN111727333B (zh) 2022-04-08
KR102334610B1 (ko) 2021-12-06
KR20200092826A (ko) 2020-08-04
US11204101B2 (en) 2021-12-21
KR20200125567A (ko) 2020-11-04
US20200240532A1 (en) 2020-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3749B (zh) 具有流線型流體移送孔的閥門
KR20190008973A (ko) 플라스틱 밸브
JP6709332B2 (ja) ねじれを防止できるパイプ結合装置
TWI726584B (zh) 閥門及閥門製造方法
US11592135B2 (en) Fitting for preventing distortion
US20180195632A1 (en) Valve capable of preventing vortex and core used therefor
EP3705762A1 (en) Valve having streamlined fluid transfer hole
US11662028B2 (en) Butterfly valv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723739B (zh) 用以防止扭曲的管件
TWI726588B (zh) 泵的外殼及其製造方法
EP4108966A1 (en) Valve having locking function
EP3708889A1 (en) Valve capable of preventing distortion
TWI832914B (zh) 蝶形閥、用於其之本體部、流體接觸部與圓盤及圓盤的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