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0674B - 抽屜 - Google Patents

抽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0674B
TWI720674B TW108139539A TW108139539A TWI720674B TW I720674 B TWI720674 B TW I720674B TW 108139539 A TW108139539 A TW 108139539A TW 108139539 A TW108139539 A TW 108139539A TW I720674 B TWI720674 B TW I7206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storage space
drawer
storage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9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5959A (zh
Inventor
三原孝之
藤里有美子
榊原佑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5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5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0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067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77/00Kitchen cabinets
    • A47B77/02General layout, e.g. relative arrangement of compartments, working surface or surface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rawers
    • A47B88/969Drawers having means for organising or sorting the content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有效利用收納空間的抽屜。抽屜本體(114)係以可退出方式收納於廚房用收納櫥櫃。收納空間(10)具有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係藉由分隔部(120)加以分隔。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係於水平之第1方向並列。支撐部(140)係在與第1方向垂直的水平之第2方向與分隔部(120)並列,並可支持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所收納的烹調器具(N1、M1)之把手(N11、M11)。本發明係具有在分隔部(120)與支撐部(140)之間所形成的物品收納空間(1270)。

Description

抽屜
本發明係關於抽屜,詳言之,係關於以可退出方式收納於廚房用收納櫥櫃(Floor Cabinet)之抽屜。
韓國登錄實用新案第20-0468770號公報中,揭露有烹調器具收納箱。此烹調器具收納箱,包含可於流理台中滑移之櫥櫃。在櫥櫃之前壁部與後壁部,分別固定有第1固定桿及第2固定桿。在第1固定桿與第2固定桿,結合有複數之狹縫桿(slit bar)。在相鄰的狹縫桿間所形成的狹縫,可插入平底鍋而將之收納。在第1固定桿,連接有定置桿。在定置桿,可載置平底鍋的把手。
上述烹調器具收納箱中,複數之狹縫桿係連接於位在定置桿正下方的第1固定桿。因此,難以有效利用第1固定桿正後方的空間,亦即,難以有效利用於狹縫配置有平底鍋的狀態下,位於把手下方的空間。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課題,而以提供一種可有效利用收納空間之抽屜為目的。
依本發明之一態樣的抽屜,具備抽屜本體、分隔部及支撐部。該抽屜本體具有向上方形成開口之收納空間,且可退出地收納於廚房用收納櫥櫃。該分隔部及該支撐部係位於該收納空間。該收納空間具有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該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係藉由該分隔部分隔。該支撐部,在與該第1方向垂直之水平的第2方向與該分隔部並列,並可支持收納於該烹調器具收納空間之烹調器具的把手。該收納空間更包含物品收納空間。該物品收納空間係形成於該分隔部與該支撐部之間。
又,依本發明之另一態樣的抽屜,係可沿前後方向進出廚房用收納櫥櫃的開口部。該抽屜具有底板、正面板、背面板及左右一對的側面板,且頂面形成開口。該抽屜具備分隔部與支撐部。該分隔部之一邊連接於該背面板,另一邊向該正面板側延伸,而將該一對之側面板間分隔成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該支撐部將該正面板與該分隔部之該另一邊之間的近身側收納空間前後分隔,而可支持烹調器具的把手。
10,10Q:收納空間
11:第1區域
12:第2區域
13:第3區域
14:第4區域
90:抽屜
91:鍋墊
100,100H:收納櫥櫃
101:櫥櫃部
102:頂板
103:加熱烹調器具
104:水槽
105:烹調部
106:開口部
108:水龍頭
110,110C,110F,110G,110H,110I,110L,110M,110N,110O,110P,110Q:抽屜
111,111M:底部(底板)
112:正面部(正面板)
113:背面部(背面板)
114,114F,114L,114M,114Q:抽屜本體
115,115L,115Q:第1分隔部
1151:一端
1152:他端
116:滑動板
1200:棒材
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分隔部
121:一端部(分隔部之一邊)
121B,121D,121O:連接片
122:他端部(分隔部之另一邊)
123,123A,123E:把手卡止部
124,124A,124B,124D,124E,124J,124K,124O,124P:分隔片
125:蓋子收納空間
132,132J,132K,136,136D:連接片部
133,133B,133D:嵌入部
137,137A:支持片部
140,140F,140Q:支撐部
141,141F,141L:第2分隔部
142:前方收納空間
143:托盤
145:分隔部
146:分隔部
150:框架
151:上端部
160:摩擦片
211,211L:上壁材
212,212L:下壁材
220K,221,221K:載置片
2211,2221:線材
222,222K:支持片部
226:底片部
1141,1141I,1141L,1142,1142I,1142L:側面部
1241,1241A,1241D,1241E,1241O,1241P,1242,1242D,1242P:分隔片部
1243:凹陷部
1244:前部
1245:後部
1270,1270Q:物品收納空間
1271,1271Q:烹調器具收納空間
1272:鄰接收納空間(近身側收納空間)
L1:尺寸
L2:尺寸
M11,N11,N13:把手
M1:烹調器具
N12,M12:蓋子
N1:烹調器具
[圖1]圖1係表示依本揭露之一實施態樣的廚房用收納櫥櫃之立體圖。
[圖2]圖2為具備同上之廚房用收納櫥櫃的抽屜之立體圖。
[圖3]圖3係具有同上之抽屜的分隔部之立體圖。
[圖4]圖4係表示在同上的抽屜收納有烹調器具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5]圖5係表示在同上的抽屜收納有物品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6]圖6係表示在同上的分隔部收納有蓋子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7]圖7為變形例1的分隔部之立體圖。
[圖8]圖8為變形例2的分隔部之立體圖。
[圖9]圖9係表示在變形例3的抽屜收納有物品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10]圖10為變形例4的分隔部之立體圖。
[圖11]圖11為變形例5的分隔部之立體圖。
[圖12]圖12係表示在變形例6的抽屜收納有物品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13]圖13係表示在變形例7的抽屜收納有物品的狀態之剖面圖。
[圖14]圖14為變形例8的廚房用收納櫥櫃之立體圖。
[圖15]圖15為變形例9的抽屜之立體圖。
[圖16]圖16為變形例10的分隔部之立體圖。
[圖17]圖17為變形例11的分隔部之立體圖。
[圖18]圖18為變形例12的抽屜之立體圖。
[圖19]圖19為變形例13的抽屜之立體圖。
[圖20]圖20為變形例14的抽屜之剖面圖。
[圖21]圖21為變形例15的抽屜之剖面圖。
[圖22]圖22為變形例16的抽屜之立體圖。
[圖23]圖23為變形例17的抽屜之立體圖。
(實施態樣)
(廚房用收納櫥櫃)
圖1所示本實施態樣之廚房用收納櫥櫃100,例如係設置於廚房的地板等。以下,將廚房用收納櫥櫃100僅稱為收納櫥櫃100。又,以下係使用設置有收納櫥櫃100之狀態下的方向,就收納櫥櫃100加以說明。具體而言,係將收納櫥櫃 100之長度方向、寬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分別定義為左右方向、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又,係將收納櫥櫃100所具備之抽屜110之退出方向定義為前方。
收納櫥櫃100係形成為俯視時左右方向之尺寸較前後方向之尺寸長的略矩形。又,於本揭露中之「俯視」,係意指從上方觀看。
收納櫥櫃100具備櫥櫃部101及頂板102。櫥櫃部101係形成為長邊方向與左右方向平行之箱形。頂板102係設置於櫥櫃部101上。頂板102係形成為俯視時呈矩形。頂板102例如係由人造大理石所製成。又,頂板102之材質不受限制。
收納櫥櫃100更具備加熱烹調器具103及水槽104。加熱烹調器具103及水槽104係設置於頂板102。加熱烹調器具103係爐具,具體而言,係電磁烹調器具。加熱烹調器具103之頂面係與頂板102的頂面略齊平且外露。又,加熱烹調器具103不限於電磁烹調器具。加熱烹調器具103例如亦可為瓦斯爐。
水槽104係形成為向上方開口之容器狀。收納櫥櫃100更具備向水槽104出水之水龍頭108。
頂板102具有烹調部105。烹調部105例如具有向上之平面,其為供使用者進行調理之部分。加熱烹調器具103及水槽104係在左右方向上隔著間隔設置,且於頂板102之加熱烹調器具103及水槽104之間的部分為烹調部105。
櫥櫃部101具有複數之開口部106。複數之開口部106係形成於櫥櫃部101之正面。複數之開口部106排列於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各開口部106從前方觀看形成為矩形。
收納櫥櫃100更具備抽屜110。抽屜110係經由複數之開口部106之其中一個開口部106,可退出地收納於櫥櫃部101之內部。本實施態樣之抽屜110所進出之開口部106係複數之開口部106中位於最下段、且形成於對應於加熱烹調器具103之部分。又,抽屜110所進出之開口部106亦可為複數之開口部106中位於最下段之開口部106以外的開口部106。又,抽屜110所進出之開口部106亦可於櫥櫃部101,形成為對應於烹調部105或是水槽104之部分。
抽屜110亦可為按壓開啟式之抽屜,也亦可為非按壓開啟式之抽屜。按壓開啟式之抽屜藉由收納在櫥櫃部101之狀態下向後方按壓,而利用彈簧等彈性構件的彈性力,自動地向前方退出。
又,複數之開口部106之中,抽屜110所進出之開口部106以外的開口部106,係用以使其他抽屜90進出。又,其他的抽屜90亦可與抽屜110具有同樣的構成,亦可與抽屜110具有不同的構成。
(抽屜)
抽屜110具有抽屜本體114,其組成抽屜110之主體。抽屜本體114形成為在俯視時呈矩形且開口向上之箱形。抽屜本體114具有底部111、正面部112、背面部113及左右一對之側面部1141、1142。
底部111、正面部112、背面部113及左右一對之側面部1141、1142係分別由抽屜本體114之底面、正面、背面及左右一對之側面所組成。本實施態樣中,正面部112、背面部113及左右一對之側面部1141、1142係分別藉由底板、正面板、背面板(背側板)及左右一對之側面板組成。
正面部112、背面部113及左右一對之側面部1141、1142均係由木材所製成,並且形成為矩形板狀。又,底部111、正面部112、背面部113及左右一對之側面部1141、1142的各自之材質不限定為木材,亦可由例如金屬或是樹脂等所製成。又,雖然本實施態樣之正面部112上未安裝把手,但亦可安裝把手。又,底部111、正面部112、背面部113及左右一對之側面部1141、1142均不限定為形成為板狀,亦可由例如一或是複數之桿所組成。
抽屜110更具有收納空間10。收納空間10形成於抽屜110之內部。收納空間10係由底部111、正面部112、背面部113及左右一對之側面部1141、1142所包圍之空間,並且向上方開放。於收納空間10中,可收納平底鍋或是鍋具等之烹調器具N1、M1(參照圖5)、鹽、胡椒、咖哩粉、七味粉、砂糖、味噌或是醬油等之調味料等的物品。
如圖2所示,抽屜本體114更具有複數之分隔部115、141。複數之分隔部115、141係位於收納空間10。本實施態樣之抽屜本體114具有第1分隔部115及第2分隔部141作為複數之分隔部。第1分隔部115及第2分隔部141均係由例如木材所製成。又,第1分隔部115及第2分隔部141各自的材質不限於木材,例如亦可係由金屬或是樹脂等所製成。
第1分隔部115係位於左右一對之側面部1141、1142之間。本實施態樣之第1分隔部115係隔板。第1分隔部115係形成為矩形之板狀,其厚度方向與左右方向平行,並且於前後方向上延伸。第1分隔部115在一端1151連接於背面部113,且他端1152連接於正面部112之狀態下,設置於底部111上。第1分隔部115之高度與各側面部1141、1142之高度相同。又,第1分隔部115之高度亦可比各側面部1141、1142高或低。又,第1分隔部115亦可於前端部及後端部分別連接或不連接正面部112及背面部113。
第2分隔部141係在抽屜本體114的左側之側面部1141與第1分隔部115之間,並且,位於正面部112與背面部113之間。本實施態樣之第2分隔部141係以直立狀態設置於底部111上之壁材料。第2分隔部141形成為矩形之板狀,其厚度方向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於左右方向上延伸。第2分隔部141在一端連接於抽屜本體114的左側之側面部1141,他端連接於第1分隔部之狀態下,設置於底部111上。
第2分隔部141之高度略低於第1分隔部115之高度。又,第2分隔部141之高度亦可與第1分隔部115之高度相同,亦可比第1分隔部115之高度高。又,第2分隔部141係左端部及右端部亦可分別連接抽屜本體1142的左側之側面部1141及第1分隔部115,亦可不連接。又,第2分隔部141不限於形成為板狀,例如,亦可與後述圖18所示之抽屜110L同樣地,形成為棒狀。
第1分隔部115係將收納空間10左右分隔。收納空間10具有藉由第1分隔部115分隔之第1區域11及第2區域12。第1區域11及第2區域12個別係俯視時呈矩形 之區域。第1區域11係位於第1分隔部115之左側的左收納空間,並形成於抽屜本體114左側的側面部1141與第1分隔部115之間。
第2區域12係位於第1分隔部115右側的右收納空間,並形成於抽屜本體114右側的側面部1142與第1分隔部115之間。在第2區域12,例如,可收納使用頻率較少之調味料或是殺菌袋裝(retort)製品等庫存。又,收納於第2區域12的物品,不限於調味料或是庫存。又,於底部111中與第2區域12對應的部分,為了防止底部111產生污漬,亦可設置可取除之托盤等。
第2分隔部141係將第1區域11前後分隔。第1區域11係具有藉由第2分隔部141分隔之第3區域13與第4區域14。第3區域13係位於第2分隔部141前方的區域,第4區域14係位於第2分隔部141後方的區域。
本實施態樣的抽屜110更具有滑動板116。滑動板116係位於第2區域12上方。滑動板116係可取除地安裝於抽屜本體114右側的側面部1142之上端部及第1分隔部115之上端部。滑動板116於安裝在抽屜本體114的狀態下,可向前後方向滑動。在滑動板116上,可放置調味料等物品。
抽屜110更具有與抽屜本體114連接而位於收納空間10之複數之分隔部120。各分隔部120,例如係用以將平底鍋或是鍋具等烹調器具N1、M1於收納空間10直立設置。又,本揭露中所謂「直立設置」,意指將物品以直立狀態設置。
本實施態樣之各分隔部120係位於收納空間的第4區域14。又,抽屜110所具有的分隔部120之數量不受限制。例如,抽屜110亦可具有二個以上的分隔部120,亦可僅具有一個分隔部120。
各分隔部120係固定於抽屜本體114。各分隔部120之一端部121(一邊)係連接於背面部113,另一端部122(另一邊)係向正面部112側延伸。複數之分隔部120係將收納空間10的至少一部分分隔為左右方向上並列之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亦即,收納空間10係具有由複數之分隔部120分隔,並於水平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上並列之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
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係向上方形成有開口的空間。抽屜本體114的背面部113係作為將「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和「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的與第2分隔部141相反側的空間(亦即,抽屜本體114後方的空間)」分隔之分隔物發揮功能。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之第2分隔部141(支撐部140)側的一端(前端),係與各分隔部120之第2分隔部141(支撐部140)側的一端(前端),於前後方向上位於相同位置。又,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之與第2分隔部141反對側的一端(後端),係與背面部113之第2分隔部141側的一端(前端),於前後方向上位於相同位置。亦即,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於前後方向上的尺寸,係從分隔部120的第2分隔部141側的一端至背面部113為止的距離。
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於前後方向上的尺寸係較左右方向上的尺寸長。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所收納的物品,可藉由鄰接之分隔部120不會傾倒地安定支持。因此,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係適於將平底鍋或是鍋具等烹調器具N1、M1在設為直立設置的狀態下收納。
各分隔部120之前端部(另一端部),係位於第2分隔部141後方與第2分隔部14隔著間隔的位置。在第2分隔部141與複數之分隔部120的前端部之間,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物品收納空間1270。
具體而言,在複數之分隔部120與正面部112之間,形成有鄰接收納空間1272作為位於複數之分隔部120前方位置的近身側收納空間。鄰接收納空間1272係鄰接於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且與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連通。鄰接收納空間1272係藉由第2分隔部(壁材)141而於前後分隔。鄰接收納空間1272具有藉由第2分隔部141分隔,而於前後方向上並列之兩個收納區域。又,此二個收納區域中之其中之一亦即位於第2分隔部141前方的收納區域,係成為前方收納空間142,而另一方亦即位於第2分隔部141後方的收納區域,係成為物品收納空間1270。前方收納空間142及物品收納空間1270分別向上方開放,而可從上方收納物品。位於複數之分隔部120前方的鄰接收納空間1272中,位於第2分隔部141前方之前方收納空間142,及位於第2分隔部141後方的物品收納空間1270,分別可有效地利用為收納物品用的空間。
又,抽屜110所具有的分隔部120之數量,並無限定。亦即,抽屜110只要具有至少一個分隔部120即可。又,收納空間只要具有藉由分隔部120分隔之至少二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即可。
第2分隔部141係於前後方向上與複數之分隔部120並列。亦即,當將與「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所並列的方向,亦即水平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垂 直之水平的一方向(前後方向)設定為「第2方向」時,第2分隔部141係於第2方向與複數之分隔部120並列。
第2分隔部141係由支撐部140所組成,該支撐部140支撐配置於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之烹調器具N1、M1的把手N11、M11。配置於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之烹調器具N1、M1的把手N11、M11,係實質地受到第2分隔部141的上端部支撐。因此,亦可謂第2分隔部141的上端部組成著支撐部140。
圖3所示的分隔部120係金屬製,並以複數之線材組成。具體而言,分隔部120的材質為不鏽鋼。又,分隔部120的材質並不限於不鏽鋼,亦可無鐵或是鋁等。又,分隔部120的材質並不限於金屬,亦可為樹脂或是木材等。
本實施態樣之分隔部120具有連接片121。分隔部120之一端部(後端部),係藉由連接片121組成。連接片121,係分隔部120中連接於「抽屜本體114的背面部113」之部分。連接片121具有與上下方向平行之長度方向。在連接片121的上端部形成有嵌入部133。嵌入部133係由「向下方形成有開口之凹部」而構成。藉由將「抽屜本體114之背面部113的上端部」嵌入至嵌入部133,如圖2所示,分隔部120係以可對於背面部113之上端部進出的方式受到連接。又,用以將各分隔部120固定於抽屜本體114的方式,並不限於嵌入。例如,各分隔部120亦可藉由勾掛、黏貼或是磁力等固定於抽屜本體114。
又,抽屜本體114的背面部113之上端部之與左右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狀,係於背面部113左右方向的全長均相同。因此,背面部113的上端部中之左右方向的任一部分,亦可嵌入至嵌入部133。又,在背面部113的上端部嵌入嵌入部133 的狀態下,嵌入部133可對於背面部113的上端部於左右方向上滑動。從而,藉由變更安裝至背面部113的嵌入部133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可變更分隔部120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又,本實施態樣之各側面部1141、1142及第1分隔部115的各個上端部之剖面形狀,係與背面部113之上端部的剖面形狀相同。因此,各側面部1141、1142的上端部及第1分隔部115的上端部,亦能以可滑動的方式安裝至嵌入部133。亦即,分隔部120亦可分別安裝於一對側面部1141、1142及第1分隔部115。又,分隔部120(嵌入部133)亦能以亦對於第2分隔部141安裝之方式構成。
如圖3所示,分隔部120更包含分隔片124。分隔片124係將在左右方向上並列之二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參照圖2)分隔之部分。分隔片124係連接至連接片121。分隔片124係從連接片121向前方延伸突出。本實施態樣之分隔部120的另一端部(前端部)122,係由分隔片124之前端部構成。
分隔部120係在「分隔片124的底面,接觸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參照圖2)之頂面」的狀態下,安裝至抽屜本體114。又,分隔部120,亦可在「分隔片124的底面,從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之頂面向上方分離」的狀態下,安裝至抽屜本體114。
分隔片124具有左右一對之分隔片部1241、1242,與連接片部136。分隔片124具有第1分隔片部1241及第2分隔片部1242作為左右一對之分隔片部。第1分隔片部1241與第2分隔片部1242,係於左右方向上隔著間隔而並列。第1分隔片部1241與第2分隔片部1242,係藉由連接片部136加以連接。
第1分隔片部1241、第2分隔片部1242及連接片部136,係分別以線材構成。在第1分隔片部1241與第2分隔片部1242之間,形成有「向上方形成有開口之蓋子收納空間125」。
蓋子收納空間125係向上方開放之空間,俯視觀察時,其前後方向的尺寸較左右方向的尺寸為長。蓋子收納空間125所收納的物品,係以可藉由第1分隔片部1241及第2分隔片部1242而不會傾倒的方式安定支撐。因此,蓋子收納空間125,係適於將烹調器具N1、M1所附設的蓋子N12、M12(參照圖5),在設為直立設置的狀態下收納。
分隔片124具有把手卡止部123。如圖6所示,把手卡止部123係將「蓋子收納空間125所收納的蓋子N12、M12之把手N13、M13」抓握的部分。如圖3所示,把手卡止部123係形成於分隔片124,並以「向上方形成有開口之凹陷」加以構成。
在第1分隔片部1241及第2分隔片部1242,分別形成有向上方及左右兩方向形成有開口之凹陷部1243。藉由第1分隔片部1241之凹陷部1243,及第2分隔片部1242之凹陷部1243,構成把手卡止部123。
在第1分隔片部1241及第2分隔片部1242各自的凹陷部1243之底面,從其下端部向前方延續的部分,係傾斜成愈朝向前方延伸位於愈上方。因此,各凹陷部1243無論蓋子N12的大小,可將蓋子N12的把手N13,於「從凹陷部1243的下端部向前方延續之部分的任一處」抓握而支撐。又,當從蓋子收納空間125將蓋 子N12取出時,使用者使蓋子N12向前方移動,並使該蓋子N12的把手N13,沿著從凹陷部1243的下端部向前方延續的部分之頂面滑動,藉此,可將蓋子N12朝向上方往上抬起。因此,易於取出配置於蓋子收納空間125之蓋子N12。又,雖然本實施態樣中,係分別於第1分隔片部1241及第2分隔片部1242形成有凹陷部1243,但亦可僅於第1分隔片部1241及第2分隔片部1242中之一方形成凹陷部1243。此時,藉由形成於第1分隔片部1241或是第2分隔片部1242之凹陷部1243,構成把手卡止部123。又,分隔片124亦可對於連接片121,能於左右方向上滑動地或是能取除地連接。
本實施態樣之分隔部120係連接於背面部113,並在烹調器具N1、M1為直立設置的狀態,一對之側面部1141、1142之間分隔為收納之至少兩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例如,如圖2所示,在抽屜本體114設置有三個分隔部120的情況,可將至少三個烹調器具N1、M1在直立設置的狀態下收納。又,由於分隔部120之前後方向上的長度,係較側面部1141、1142之前後方向的長度為短,故在正面部112與分隔部120的前端部之間,形成近身側收納空間1272。近身側收納空間1272係與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及複數之蓋子收納空間125連通。進而,近身側收納空間1272係藉由第2分隔部141,而分隔為前方收納空間142與物品收納空間1270。從而,可將抽屜110之收納空間,分隔為複數之空間,藉此,可有效利用收納空間而進行收納。
例如,如圖4所示,於抽屜110,將平底鍋N1作為烹調器具收納時,平底鍋N1的把手N11係受到支撐部140支撐。又,圖4中,係省略分隔部120之圖示。
從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的下端(底部111的頂面),至支撐部140的上端為止之上下方向的尺寸,設為尺寸L1。亦即,本實施態樣中的尺寸L1,係支撐部140在上下方向的尺寸。
將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在前後方向(第2方向)的尺寸,與物品收納空間1270在前後方向的尺寸相加後的尺寸,設為尺寸L2。亦即,尺寸L2,係可收納於「以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及物品收納空間1270所構成的空間」之物品在前後方向上最大的尺寸。
尺寸L1較佳在尺寸L2的1/2以上。此時,可將平底鍋等具有把手N11、M11的手烹調器具N1、M1,在把手N11、M11傾斜成愈朝向前方延伸位於愈上方之狀態下,收納於以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及物品收納空間1270所構成的空間。因此,即使抽屜110係配置於「例如從複數之開口部106中最下段的開口部106進出般低的位置」時,使用者仍易於握持把手N11。從而,使用者可容易地從抽屜110取出烹調器具N1、M1。例如,尺寸L1係設定在160mm以上220mm以下,且尺寸L2係設定在290mm以上360mm以下。
又,在藉由支撐部140支持著烹調器具N1、M1的把手N11、M11之狀態下,可將小物等物品收納至包含「位於把手N11、M11下方的區域」之物品收納空間1270。亦即,藉由使烹調器具N1、M1之把手N11、M11平放而收納,可有效利用抽屜110的頂部空間,同時,藉由支撐部140支撐把手N11、M11,亦可有效利用抽屜110的底部空間。又,雖然本實施態樣之各側面部1141、1142的前後尺寸為500mm,從背面部113至支撐部140為止的距離為345mm,但並不必然限定於此。
又,由於正面部112係設置成較背面部113及各側面部1141、1142為高,故收納櫥櫃100的開口部106之尺寸會變大,亦可直立設置而收納尺寸較大的平底鍋。又,本實施態樣的正面部112之上下方向的尺寸為366mm,背面部113之上下方向的尺寸與各側面部1141、1142之上下方向的尺寸為195mm,但不必然限定於此。
又,即便收納直徑360mm的平底鍋,從底部111至支撐部140的上端為止的長度較佳為180mm以上,以使把手朝向正面部112的方向而往上方傾斜。
如圖5所示,由於前方收納空間142係形成於抽屜110中使用者所位於的位置之前側,故無需將抽屜110完全退出,即可馬上取出前方收納空間142所收納之使用頻度高的油品或是調味料等。油品例如為沙拉油、橄欖油或是芝麻油等。又,調味料為醬油、料理酒或是味醂等。
由於前方收納空間142係受到第2分隔部141分隔,藉此,可抑制抽屜110退出時,收納於靠近抽屜110的調味料散在抽屜110的中央或是深處等靠近抽屜110以外的位置。因此,可減少每將抽屜110退出時,需進行使移動的收納物返回到原本的位置之煩雜作業的次數。
例如,在前方收納空間142收納油品或是液體調味料等。又,在物品收納空間1270收納「與平底鍋同時使用之鍋墊91」等。
又,在前方收納空間142,亦可配置托盤143或是分隔部145(參照圖5)等。例如,當在前方收納空間142配置有托盤143時,可抑制因灑出來的調味料等造成底部111產生污漬。又,當在前方收納空間142配置有分隔部145時,可將杓子或是筷子等縱長之收納物有效率地收納於前方收納空間142。又,在前方收納空間142,亦可配置可使砧板直立收納的砧板架或是收納廚刀的廚刀架等。
以下,就上述實施態樣之變形例加以說明。以下說明的變形例可適當組合而適用之。又,以下各變形例之說明中,係就與上述實施態樣相異之事項加以詳述,對在與上述實施態樣共通的元件,係附加相同的符號而省略說明。又,以下說明之變形例1~17中,對在與實施態樣之元件對應的元件,係附加「將字母系統A~Q附加於在共通的數字之末端的符號」,而省略關在與對應之元件共通的事項之說明。
(變形例1)
圖7表示變形例1之分隔部120A。本變形例之分隔部120A所具有的分隔片124A,僅具有一片分隔片部1241A,而不具有蓋子收納空間125。又,把手卡止部123A,係可藉由於前後方向上延伸的線材構成。又,分隔片124A中,亦可取代實施態樣之連接片部136,而具有支持片部137A。支持片部137A係連接於分隔片部1241A的下端,並於左右方向上延伸。
分隔部120A中,支持片部137A係在接觸到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之頂面的狀態下,安裝至抽屜本體114。因此,僅管只有一片分隔片部1241A,分隔部120A亦難以傾倒。
例如,如圖5所示,分隔部120A亦可與實施態樣之分隔部120同時使用。又,雖然圖5所示之抽屜110,僅具有一片本變形例之分隔部120A,但亦可具有複數片。又,抽屜110亦可不具有實施態樣之分隔部120,而僅具有本變形例之分隔部120。
(變形例2)
圖8表示變形例2之分隔部120B。本變形例之分隔部120B係以木材形成。又,分隔部120B的材質並無限制,例如,亦可為金屬或是樹脂等。
分隔部120B所具有的分隔片124B,係形成為厚度方向係與左右方向略平行之板狀。分隔部120B所具有之連接片121B,係連接於分隔片124B之背面上端部。連接片121B所具有之嵌入部133B,係由向下方形成有開口之凹溝所構成。
(變形例3)
圖9表示變形例3之抽屜110C。本變形例之抽屜110C,具有複數之圖8所示的變形例2之分隔部120B。抽屜110C更包含框架150。框架150係形成為頂面形成有開口之略矩形的箱狀。框架150係由樹脂形成。又,框架150的材質不限於樹脂。例如,框架150亦可由金屬或是木材等形成。
框架150係配置於複數之分隔部120B與第2分隔部141之間(亦即,物品收納空間1270)。例如,框架150係可進出地連接於第2分隔部141。
框架150係以恰好收納於複數之分隔部120B與第2分隔部141之間的狀態下受到配置。框架150的高度係較分隔片124B的高度為低。因此,框架150的上端部151可支撐配置於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的烹調器具M1之把手M11。
本變形例之抽屜110C的情形,即使配置於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之烹調器具N1、M1的大小較小,而無法使把手M11支持於支撐部140時,也可使把手M11受到框架150的上端部151支持。因此,可將大小較小的烹調器具N1、M1在設為直立設置的狀態下安定收納。又,在框架150,亦可安裝將框架150的頂面封閉的蓋子。又,在框架150,亦可將烹調器具N1、M1所附設的蓋子N12、M12等在設為直立設置的狀態下收納,此點亦可有效利用於抽屜110之收納空間10。
(變形例4)
圖10表示變形例4之分隔部120D。本變形例之分隔部120D,係由樹脂形成。又,分隔部120D的材質並無限定。例如,分隔部120D亦可由木材或是金屬等形成。
分隔部120D所具有的第1分隔片部1241D及第2分隔片部1242D,分別形成為厚度方向與左右方向平行的板狀。
分隔片124D具有兩片連接片部132、136D。連接片部136D,係與「第1分隔片部1241D及第2分隔片部1242D之前端部」彼此連接。連接片部132,係與「第1分隔片部1241D及第2分隔片部1242D之後端部」彼此連接。分隔部120D所具有的連接片121D,係連接於連接片部132。連接片121D所具有的嵌入部133D,係由向下方形成有開口的凹溝所構成。
(變形例5)
圖11表示變形例5之分隔部120E。本變形例之分隔部120E,僅具有一片分隔片部1241E,而不具有蓋子收納空間125。分隔片部1241E係形成為厚度方向與左右方向垂直的板狀。把手卡止部123E係由分隔片部1241E的水平之上端面構成。分隔片124E取代實施態樣之連接片部136,而具有支持片部137。支持片部137係形成為厚度方向與上下方向平行的板狀。支持片部137係連接於分隔片部1241E的下端。
分隔部120E,係在支持片部137接觸到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參照圖2)之頂面的狀態下,安裝至抽屜本體114。因此,僅管分隔部120E只具有一片分隔片部1241E,亦難以傾倒。
(變形例6)
圖12表示變形例6之抽屜110F。本變形例之抽屜110F,支撐部140F(第2分隔部141F)係形成為於左右方向上延伸為直線狀的棒狀。支撐部140F係由木材形成。又,支撐部140的材質不限於木材,亦可為樹脂或是金屬等。支撐部140F係位於從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向上方分離的位置。
本變化例之抽屜110F,更包含複數之第3分隔部146。複數之第3分隔部146係於抽屜本體114的正面部112與支撐部140F之間,於左右方向上並列。各第3分隔部146係藉由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為直線狀的棒狀之補助棒部所構成。各第3分隔部146中,其後端部係連接於支撐部140F,其前端部係連接於正面部112。複數之第3分隔部146,係將在抽屜本體114的正面部112與支撐部140之間所形成的 前方收納空間142左右分隔。亦即,前方收納空間142具有藉由複數之第3分隔部146分隔之於左右方向上並列的複數之收納區域。
支撐部140F係受到正面部112所連接的複數之第3分隔部146所支撐。因此,支撐部140F亦可不連接於抽屜本體114左側的側面部1141及第1分隔部115。又,支撐部140F亦可連接於側面部1141及第1分隔部115。
(變形例7)
圖13表示變形例7之抽屜110G。又,圖13係省略分隔部120的圖示。本變形例110之抽屜110G更包含摩擦片160。摩擦片160係以可取除的方式設置於第4區域14的底部111(底部111中,位於背面部113與第2分隔部141之間的部分)上。摩擦片160的頂面,其摩擦阻力係較第4區域14的底部111之頂面為大。
摩擦片160例如係由聚四氟乙烯或是聚乙烯等樹脂所形成。又,摩擦片160亦可由聚四氟乙烯及聚乙烯以外的樹脂形成。又,摩擦片160亦可由樹脂以外的材料形成。分隔部120(參照圖3)係設置於摩擦片160的頂面。
本變形例中,可在將烹調器具N1、M1置於摩擦片160頂面的狀態下,收納至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此時,藉由摩擦片160,直立設置於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而配置的烹調器具N1、M1不易滑移。又,在將單手鍋具等把手較短的烹調器具N1、M1(參照圖5)在設為直立設置的狀態下收納時,摩擦片160會固定烹調器具N1、M1之一部分。因此,即便為把手無法以支撐部140支持的烹調器具N1、M1,亦可安定而設為直立設置。
(變形例8)
圖14表示變形例8之收納櫥櫃100H。本變形例之收納櫥櫃100H中,抽屜110H係經由位於較「複數之開口部106之中,位於最下段的開口部106」更為上方的開口部106,收納至櫥櫃部101。
(變形例9)
圖15表示變形例9之抽屜110I。本變形例之抽屜110I之左右一對的側面部1141I、1142I,分別具有於上下方向隔著間隔並列的複數之壁材211、212。本變形例之各側面部1141I、1142I具有上壁材211與下壁材212二者壁材而作為複數之壁材。在各側面部1141I、1142I,上壁材211係位於向下壁材212的上方分離的位置。又,上壁材211及下壁材212,分別形成為矩形板狀或是在前後方向延伸的棒狀。又,上壁材211及下壁材212各自不限於板狀或是棒狀,亦可為網狀等。又,各側面部1141I、1142I所具有的壁材之數量並無特別限制,亦可具有一或是三以上。又,在抽屜110I的背面部113,亦可與各側面部1141I、1142I同樣地,以一或是複數之壁材構成。又,雖然本變形例之第2分隔部141(支撐部140),係形成為板狀,但第2分隔部141不限於形成為板狀者,例如,亦可與後述之圖18所示的抽屜110L同樣地,形成為棒狀。
(變形例10)
圖16表示變形例10之分隔部120J。本變形例之分隔部120J更包含載置片221。本變形例中,分隔片124J的下端部,係較其上方部分更向左右方向的外側延伸突出,並藉由此部分構成載置片221。在載置片221,載置「與分隔部120J鄰接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參照圖2)」所配置的「烹調器具N1、M1」。載置片221具有於前後方向並列的複數之線材2211。各線材2211係延伸為與左右方向 平行的直線狀。載置片221所載置的烹調器具N1、M1,係與複數之線材2211勾掛,而不易於前後方向上滑移。因此,可將烹調器具N1、M1在設為直立設置的狀態下安定收納於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又,此時,如變形例7般,無需於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上設置摩擦片160。又,載置片221的複數之線材2211,係延伸至蓋子收納空間125的下方位置。因此,可使蓋子收納空間125所配置的蓋子N12、M12載置於複數之線材2211。此時,蓋子N12、M12亦與複數之線材2211勾掛,而不易於前後方向上滑移。
又,分隔部120J更包含支持片部222。本變形例中,分隔部120J所具有的連接片部132J,係較分隔片124J更向左右方向之外側延伸突出,並藉由此部分構成支持片部222。
支持片部222具有在上下方向並列的複數之線材2221。各線材2221係延伸為與左右方向平行的直線狀。載置片221所載置的烹調器具N1、M1,係與支持片部222的複數之線材2221勾掛,而不易於上下方向上滑移。從而,在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可將烹調器具N1、M1在設為直立設置的狀態下更為安定地收納。又,由於載置片221位在「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所配置的烹調器具N1、M1」,與「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之間,故亦可抑制烹調器具N1、M1接觸底部111而對底部111造成損傷。
又,支持片部222的複數之線材2221,係延伸至蓋子收納空間125的後方位置。因此,蓋子收納空間125所配的蓋子N12、M12會與複數之線材2221勾掛,而不易於上下方向滑移。從而,亦可安定收納直立設置而配置於蓋子收納空間125的蓋子。
又,雖然本變形例之載置片221及支持片部222,係分別朝向「分隔片124在左右方向上的單側」亦即僅朝向「左側」延伸突出,然而,亦可僅朝向右側延伸突出,亦可朝向左右兩側延伸突出。又,分隔部120J在載置片221與支持片部222中,亦可僅具有載置片221,亦可僅具有支持片部222。
(變形例11)
圖17表示變形例11之分隔部120K。本變形例之分隔部120K所具有的分隔片124K,係與圖10所示的變形例4之分隔片124K同樣地,具有第1分隔片部1241D及第2分隔片部1242D。
分隔部120K更包含載置片221K。本變形例中,分隔片124K的下端部,係較其上方部分更向左右方向之外側延伸突出,並藉由此部分構成載置片221K。載置片221K係形成為厚度方向與上下方向平行的板狀。在載置片221K,載置「與分隔部120K鄰接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參照圖2)」所配置的「烹調器具N1、M1」。此時,由於載置片221K係位在「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所配置的烹調器具N1、M1」與「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之間,故若抑制烹調器具N1、M1接觸底部111,而對底部111造成損傷。
分隔部120K更包含支持片部222K。本變形例中,分隔片124K所具有的連接片部132K,係較分隔片124K更向左右方向之外側延伸突出,並藉由此部分構成支持片部222K。
分隔部120K更包含底片部226。底片部226,係與「第1分隔片部1241D及第2分隔片部1242D的下端部」彼此連接。
載置片220K、支持片部222K、底片部226及連接片部132K,較佳係分別由表面的摩擦阻力較大的材料形成。此時,已將抽屜110退出時,在設為直立設置的狀態下而收納的烹調器具N1、M1或是蓋子N12、M12,會與載置片220K、支持片部222K、底片部226或是連接片部132K接觸,而不易滑移。
又,雖然本變形例之載置片221K及支持片部222K,分別僅朝向分隔片124在左右方向上之單側亦即僅朝向左側延伸突出,但亦可僅朝向右側延伸突出,亦可朝向左右兩側延伸突出。又,分隔部120K壁載置片221K及支持片部222K中,亦可僅具有載置片221K,亦可僅具有支持片部222K。
(變形例12)
圖18表示變形例12之抽屜110L。本變形例之抽屜110L所具有的各側面部1141L、1142L,係與變形例9的側面部1141I、1142I同樣地,具有在上下方向隔著間隔而並列的複數之壁材211L、212L。各側面部1141L、1142L具有上壁材211L及下壁材212L之二者壁材作為複數之壁材。各側面部1141L、1142L中,上壁材211L係位於向下壁材212L的上方分離的位置。又,上壁材211L及下壁材212L,分別形成為矩形板狀或是向前後方向延伸之棒狀。又,上壁材211L及下壁材212L,亦可分別為網狀等。又,各側面部1141L、1142L所具有的壁材之數量,並無特別限制,亦可為一或是三以上。又,抽屜110L的背面部113,亦可與各側面部1141L、1142L同樣地,以一或是複數之壁材構成。
抽屜本體114L之第1分隔部115L及第2分隔部141L(支撐部140),係分別形成為棒狀,並配置於從底部111向上方分離的位置。
抽屜本體114L更包含第3分隔部146。第3分隔部146係位於第4區域14。第3分隔部146係形成為向左右方向延伸為直線狀的棒狀。第3分隔部146中,其一端連接於抽屜本體114左側的側面部1141L,另一端連接於第1分隔部115。第3分隔部146,係配置於從底部111向上方分離的位置。
第3分隔部146係將第4區域14前後分隔。第4區域14具有藉由第3分隔部146分隔之第5區域15及第6區域16。第5區域15係位於第3分隔部146前方的區域,第6區域16係位於第3分隔部146後方的區域。
在本變形例之抽屜110L,複數之分隔部120係配置於第5區域15。各分隔部120藉由將第3分隔部146嵌入嵌入部133,而對於第3分隔部146可進出地連接。本變形例之抽屜110L中,在複數之分隔部120與第2分隔部141(支撐部140)之間,亦形成有於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物品收納空間1270。
(變形例13)
圖19表示變形例13之抽屜110M。本變形例之各分隔部120M,係固定於抽屜本體114M的底部111M。各分隔部120M不具有連接片121,而係藉由磁力固定於抽屜本體114M的底部111M。
具體而言,本變形例之底部111M具有磁石。該磁石係永久性磁石,底部111M之一部分或是底部111全部係由磁石構成。各分隔部120M,例如,係由鐵等鐵磁 性體所形成。如圖19所示,各分隔部120藉由置於底部111M的頂面,以藉由底部111M所具有的磁石之磁力,對於底部111固定。又,雖然本變形例中,底部111M具有磁石,且分隔部120M係由鐵磁性體所形成,然而,亦可為分隔部120M具有磁石,而底部111M係由鐵磁性體所形成。又,用以將各分隔部120M固定於底部111的方式,不限於磁力。例如,各分隔部120M亦可嵌入底部111,亦可藉由勾掛或是黏貼、黏著等方式而固定於底部111。
在如本變形例般將各分隔部120M固定於底部111時,可將各分隔部120M配置於從背面部113向前方分離的位置,設置各分隔部120M的位置之自由度很高。
(變形例14)
圖20表示變形例14之抽屜110N。本變形例之抽屜110N,係取代分隔部120而具有分隔部120N。分隔部120N係由一或是複數之棒材1200所構成。例如,如圖20所示,分隔部120N具有於前後方向隔著間隔而並列的複數之棒材1200。各棒材1200係於上下方向延伸。各棒材1200的下端部,係固定於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即便藉由此種分隔部120M,亦可藉由分隔抽屜本體114內的收納空間10,而可在抽屜本體114內形成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
(變形例15)
圖21表示變形例15之抽屜110O。本變形例之抽屜110O,係取代分隔部120而具有分隔部120O。分隔部120O中,連接片121O係位於分隔部120O之前端部,分隔片124O係從連接片121O向後方延伸突出。分隔片124O係與圖10所示的變形例4之分隔片124D同樣地,具有於左右方向隔著間隔而配置之一對的分隔片部 1241O。惟,分隔片124O之前部1244的高度,相較於分隔片124O之後部1245的高度係非常低。
分隔片124O中,連接片121O係安裝於第2分隔部141(支撐部140)。分隔片124O的後部1245,係位於從第2分隔部141向後方分離的位置。在分隔片124O的後部1245與第2分隔部141之間,形成有物品收納空間1270。
物品收納空間1270係位於分隔片124O之前部1244的上方。分隔片124O的前部1244,例如,係形成為沿著「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之頂面」的板狀、棒狀、或是網狀等,前部1244的高度係極度低。因此,本變形例之物品收納空間1270,亦與上述實施態樣之物品收納空間1270同樣地,可利用來收納物品。
(變形例16)
圖22表示變形例16之抽屜110P。本變形例之抽屜110P,係取代分隔部120而具有分隔部120P。分隔部120P例如係與變形例13之分隔部120同樣地,藉由磁力固定至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又,分隔部120例如亦可固定於抽屜本體114的背面部113、「側面部1141、1142」、第1分隔部115或是第2分隔部141等,抽屜本體114的底部111以外之處。又,分隔部120固定於抽屜本體114的方式為無特別限制,例如,亦可藉由嵌入、勾掛、黏貼或是黏著等固定於底部111。
分隔部120P具有分隔片124P,分隔片124P具有左右一對之分隔片部1241P、1242P。各分隔片部1241P、1242P從前方觀看,係傾斜成愈向上方延伸愈位於左右方向的其中一側。因此,可將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所配置的烹調器具N1、M1,在對於上下方向傾斜的狀態下直立設置,並可藉由分隔片124P而使此烹調 器具N1、M1在不傾倒的狀態下受到支撐。此時,在對於上下方向傾倒的狀態下設為直立設置之烹調器具N1、M1,係易於從上方觀看而識別,而易於發現。
(變形例17)
圖23表示變形例17之抽屜110Q。本變形例之抽屜110Q不具有第2分隔部141。又,第1分隔部115Q係形成為向前後方向延伸之棒狀。
抽屜110Q所具有的各分隔部120,係配置於收納空間10Q的第2區域12。各分隔部120係藉由將其連接片121與抽屜本體114Q右側的側面部1142連接,而安裝至側面部1142。各分隔部120係從側面部1142向左方延伸突出。複數之分隔部120係將「第2區域12」與「在前後方向並列的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Q」分隔。亦即,第2區域12具有藉由複數之分隔部120分隔之在前後方向並列的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Q。
本變形例之支撐部140Q係由第1分隔部115Q構成。亦即,各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Q所配置的烹調器具N1、M1之把手N11、M11,係受到第1分隔部115Q的上端部所支撐。又,第2區域12具有在第1分隔部115Q與複數之分隔部120之間所形成的物品收納空間1270Q。
(態樣)
如同從以上說明之實施態樣及變形例1~17所能明白,第一態樣之抽屜(110、110C、110F、110G、110H、110I、110L、110M、110N、110O、110P、110Q),係具有以下所示之構成。抽屜(110、110C、110F、110G、110H、110I、110L、110M、110N、110O、110P、110Q),係具備抽屜本體(114、114F、114L、 114M、114Q)、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及支撐部(140、140F、140L、140Q)。抽屜本體(114、114F、114L、114M、114Q)具有向上方形成有開口的收納空間(10、10L、10Q),並以可退出方式收納於廚房用收納櫥櫃(100、100H)。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係位於收納空間(10、10L、10Q)。支撐部(140、140F、140L、140Q)係位於收納空間(10、10L、10Q)。收納空間(10、10L、10Q)係具有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1271Q)。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1271Q)係藉由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分隔。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1271Q)係於水平之第1方向上並列。支撐部(140、140F、140L、140Q)係在與第1方向垂直的水平之第2方向與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並列,而可支持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1271Q)所收納的烹調器具(N1、M1)之把手(N11、M11)。收納空間(10、10L、10Q)更包含物品收納空間(1270、1270Q)。物品收納空間(1270、1270Q)係形成於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與支撐部(140、140F、140L、140Q)之間。
依此態樣,當在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1271Q)配置有烹調器具(N1、M1)時,可將位於把手(N11、M11)下方的空間作為物品收納空間(1270、1270Q),而有效地利用抽屜本體(114、114F、114L、114M、114Q)所具有的收納空間(10、10L、10Q)。
第二態樣之抽屜(110、110C、110F、110G、110H、110I、110L、110M、110N、110O、110P、110Q),可藉由與第一態樣之組合而實現。第二態樣之分隔部(120、 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係固定於抽屜本體(114、114F、114L、114M、114Q)。
依此態樣,在將抽屜(110、110C、110F、110G、110H、110I、110L、110M、110N、110O、110P、110Q)從廚房用收納櫥櫃(100、100H)進出時等,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難以移動。
第三態樣之抽屜(110M、110P),可藉由與第二態樣組合而實現。第三態樣之抽屜(110M、110P),具有以下所示的構成。抽屜本體(114M)係更包含底部(111M)。底部(111M)位於收納空間(10)的下方。分隔部(120M)係固定於底部(111M)。
依此態樣,可提高設置各分隔部(120M)的位置之自由度。
第四態樣之抽屜(110O),可藉由與第一態樣之組合而實現。第四態樣之分隔部(120O)係固定於支撐部(140)。
依此態樣,可將分隔部(120O)固定於支撐部(140)。
第五態樣之抽屜(110O),可藉由與第四態樣之組合而實現。第五態樣之抽屜(110O),係具有以下所示的構成。在分隔部(120O)的上方形成物品收納空間(1270)。
依此態樣,可將分隔部(120O)上方的空間作為物品收納空間(1270)利用。
第六態樣之抽屜(110、110C、110F、110G、110H、110I、110L、110M、110N、110O、110P、110Q),可藉由與第一至第五中任一態樣組合而實現。第六態樣之抽屜(110、110C、110F、110G、110H、110I、110L、110M、110N、110O、110P、110Q),具有以下所示的構成。收納空間(10、10L、10Q)係具有鄰接收納空間(1272)。鄰接收納空間(1272)係於該第2方向,與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鄰接。支撐部(140、140F、140L、140Q)係位於鄰接收納空間(1272)。鄰接收納空間(1272)具有二個收納區域。該二個收納區域,係受到支撐部(140、140F、140L、140Q)所分隔。該二個收納區域係於第2方向並列。該二個收納區域之中,位於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側之一側的收納區域,係物品收納空間(1270、1270Q)。
依此態樣,可將與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120P)鄰接之鄰接收納空間(1272)藉由支撐部(140、140F、140L、140Q)分隔,藉此,可形成包含物品收納空間(1270)之二個收納區域。
第七態樣之抽屜(110),可藉由與第六態樣之組合而實現。第七態樣之抽屜,具有以下所示之構成。抽屜本體(114)更包含正面部(112)。正面部(112)構成抽屜本體(114)的正面。鄰接收納空間(1272)係在正面部(112)與分隔部(120)之間所形成的空間。該兩個收納區域之中,物品收納空間(1270)之外的另一收納區域,係形成於正面部(112)與支撐部(140)之間。
依此態樣,可在抽屜本體(114)的近身側,形成該二個收納區域。
第八態樣之抽屜(110),可藉由與第一至第七中任一態樣之組合而實現。第八態樣之抽屜,具有以下所示之構成。分隔部(120)具有在該第2方向觀看時對於上下方向傾斜之分隔片(124)。
依此態樣,可將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中所配置的烹調器具(N1、M1)在對於上下方向傾斜的狀態下直立設置,並可藉由分隔片(124P)以不會傾倒的方式支撐此烹調器具(N1、M1)。此時,在對於上下方向傾斜的狀態下已設為直立設置之烹調器具(N1、M1),係易於從上方觀看識別,而易於發現。
第九態樣之抽屜(110),可藉由與第一至第八中任一態樣之組合而實現。從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1271Q)的下端至支撐部(140)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L1),係將「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1271Q)在該第2方向上的尺寸」與「物品收納空間(1270、1270Q)在該第2方向上的尺寸」相加的尺寸(L2)之1/2以上。
依此態樣,在把手(N11、M11)傾斜成愈向前方延伸愈位於上方的狀態下,可將手烹調器具(N1、M1)收納於藉由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1271Q)與物品收納空間(1270、1270Q)所構成的空間。因此,使用者可容易地將烹調器具(N1、M1)從抽屜(110)取出。
第十態樣之抽屜(110、110C、110F、110G、110H、110I、110M、110N、110O、110P)具有以下所示之構成。抽屜(110、110C、110F、110G、110H、110I、110M、110N、110O、110P)係於廚房用收納櫥櫃(100、100H)的開口部(106)在前 後方向進出。抽屜(110、110C、110F、110G、110H、110I、110M、110N、110O、110P)具有底板(111)、正面板(112)、背面板(113)及左右一對之側面板(1141、1142),並於頂面形成有開口。抽屜(110)具有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及支撐部(140、140F、140Q)。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的一邊(121)連接於背面板(113),另一邊(122)延伸至正面板(112)側,而將一對之側面板(1141、1142)之間分隔成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1271、1271Q)。支撐部(140、140F、140Q)將正面板(112)與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的另一邊(122)之間的近身側收納空間(1272)前後分隔,並可支持烹調器具(N1、M1)的把手(N11、M11)。
依此態樣,可有效利用正面板(112)與分隔部(120、120A、120B、120D、120E、120J、120K、120M、120N、120O)的另一邊(122)之間的近身側收納空間(1272)。
10:收納空間
11:第1區域
110:抽屜
111:底部(底板)
112:正面部(正面板)
113:背面部(背面板)
114:抽屜本體
1141:側面部
1142:側面部
115:第1分隔部
1151:一端
1152:他端
116:滑動板
12:第2區域
120:分隔部
121:一端部(分隔部之一邊)
122:他端部(分隔部之另一邊)
125:蓋子收納空間
1270:物品收納空間
1271:烹調器具收納空間
1272:鄰接收納空間(近身側收納空間)
13:第3區域
14:第4區域
140:支撐部
141:第2分隔部
142:前方收納空間
143:托盤

Claims (10)

  1. 一種抽屜,包含:抽屜本體,具有向上方形成開口之收納空間,並以可退出方式收納於廚房用收納櫥櫃;分隔部,位於該收納空間;及支撐部,位於該收納空間;該收納空間,包含受該分隔部分隔而於水平之第1方向上並列的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該支撐部,係在與該第1方向垂直的水平之第2方向上,與該分隔部並列,並可支持該烹調器具收納空間中所收納的烹調器具之把手;該收納空間,更包含在該分隔部與該支撐部之間所形成的用於收納物品的物品收納空間;該收納空間,包含在該第2方向上與該分隔部鄰接、並與該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連通的鄰接收納空間;該支撐部係位於該鄰接收納空間;該分隔部係固定於該抽屜本體。
  2. 如請求項1中所記載之抽屜,其中,該抽屜本體更包含:背面部,構成該抽屜本體之背面;該分隔部係與該抽屜本體的背面部連接。
  3. 一種抽屜,包含: 抽屜本體,具有向上方形成開口之收納空間,並以可退出方式收納於廚房用收納櫥櫃;分隔部,位於該收納空間;及支撐部,位於該收納空間;該收納空間,包含受該分隔部分隔而於水平之第1方向上並列的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該支撐部,係在與該第1方向垂直的水平之第2方向上,與該分隔部並列,並可支持該烹調器具收納空間中所收納的烹調器具之把手;該收納空間,更包含在該分隔部與該支撐部之間所形成的用於收納物品的物品收納空間;該收納空間,包含在該第2方向上與該分隔部鄰接,並與該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連通的鄰接收納空間;該支撐部係位於該鄰接收納空間;該抽屜本體,更包含位於該收納空間下方的底部;該分隔部係固定於該底部。
  4. 一種抽屜,包含:抽屜本體,具有向上方形成開口之收納空間,並以可退出方式收納於廚房用收納櫥櫃;分隔部,位於該收納空間;及支撐部,位於該收納空間;該收納空間,包含受該分隔部分隔而於水平之第1方向上並列的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 該支撐部,係在與該第1方向垂直的水平之第2方向上,與該分隔部並列,並可支持該烹調器具收納空間中所收納的烹調器具之把手;該收納空間,更包含在該分隔部與該支撐部之間所形成的用於收納物品的物品收納空間;該收納空間,包含在該第2方向上與該分隔部鄰接,並與該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連通的鄰接收納空間;該支撐部係位於該鄰接收納空間;該分隔部係固定於該支撐部。
  5. 如請求項4中所記載之抽屜,其中,在該分隔部上方,形成該物品收納空間。
  6. 如請求項1~5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抽屜,其中,該鄰接收納空間,包含受該支撐部分隔而於該第2方向上並列之二個收納區域;該二個收納區域中位於該分隔部側之一方的收納區域,係該物品收納空間。
  7. 如請求項6中所記載之抽屜,其中,該抽屜本體,更包含構成該抽屜本體的正面之正面部;該鄰接收納空間,係在該正面部與該分隔部之間所形成的空間;該二個收納區域中,該物品收納空間之外的另一收納區域,係形成於該正面部與該支撐部之間。
  8. 如請求項1~5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抽屜,其中,該分隔部,具有於該第2方向上觀看時,係相對於上下方向傾斜之分隔片。
  9. 如請求項1~5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抽屜,其中,從該烹調器具收納空間的下端至該支撐部的上端為止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係將該烹調器具收納空間在該第2方向上的尺寸,與該物品收納空間在該第2方向上的尺寸,兩者相加後的尺寸之1/2以上。
  10. 一種抽屜,可沿前後方向進出廚房用收納櫥櫃的開口部,並具有底板、正面板、背面板及左右一對的側面板,並於頂面形成有開口;該抽屜的特徵在於,包含:分隔部,其一≦連接該背面板,另一邊向該正面板側延伸而將該一對的側面板間分隔成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及支撐部,將該正面板與該分隔部的該另一邊之間的近身側收納空間前後分隔,並可支持烹調器具的把手;該近身側收納空間,係在前後方向上與該分隔部鄰接,並與該複數之烹調器具收納空間連通;在該分隔部與該支撐部之間,形成有用於收納物品的物品收納空間。
TW108139539A 2018-12-28 2019-10-31 抽屜 TWI720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6598A JP6623391B1 (ja) 2018-12-28 2018-12-28 引出し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キッチン用フロアキャビネット
JP2018-246598 2018-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5959A TW202025959A (zh) 2020-07-16
TWI720674B true TWI720674B (zh) 2021-03-01

Family

ID=6910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9539A TWI720674B (zh) 2018-12-28 2019-10-31 抽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23391B1 (zh)
CN (1) CN113260282B (zh)
TW (1) TWI720674B (zh)
WO (1) WO20201371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70618A1 (ja) * 2019-10-08 2021-04-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調理器具用収納スタンドおよびフロアキャビネッ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6298A (ja) * 1992-04-07 1993-11-02 Jiyukai:Kk 滑り止めシートおよびシート付キャビネット
JP2002238684A (ja) * 2001-02-13 2002-08-27 Sun Wave Ind Co Ltd 引出しの内部スペースを仕切る仕切り構造
KR200468770Y1 (ko) * 2012-03-28 2013-09-06 주식회사 디앤뉴 조리도구 보관함
JP5286298B2 (ja) 2010-01-28 2013-09-1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評判分析装置、評判分析方法及び評判分析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81622B (de) * 1984-04-20 1986-11-10 Elektra Bregenz Gmbh Haushalts- bzw. kuechengeraet
CN2375178Y (zh) * 1998-07-02 2000-04-26 宁波奇锋企业有限公司 分类式储物装置
JP2000236960A (ja) * 1999-02-19 2000-09-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収納家具セット
JP2001270278A (ja) * 2000-03-28 2001-10-02 Tomoo Deguchi 可動式棚板・項目パネル付開放型空間活用庫
JP2002017469A (ja) * 2000-07-04 2002-01-22 Sekisui House Ltd 飾り棚付家具
JP4963236B2 (ja) * 2007-01-22 2012-06-27 ヤマハリビングテック株式会社 キャビネット
JP2009011396A (ja) * 2007-06-29 2009-01-22 Cleanup Corp キッチン収納庫
JP2010148788A (ja) * 2008-12-26 2010-07-08 Toto Ltd フライパンラック
KR101809178B1 (ko) * 2011-04-26 2018-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더 보관부를 갖는 조리기기
CN202932820U (zh) * 2012-10-21 2013-05-15 陈超洪 厨具放置台的改良结构
CN103251336A (zh) * 2013-06-03 2013-08-21 陈鹏程 多功能灶台物品放置架
JP2016055124A (ja) * 2014-09-12 2016-04-21 株式会社Lixil キャビネット
JP2016067472A (ja) * 2014-09-29 2016-05-09 Toto株式会社 キッチン用フロアキャビネット
JP6561276B2 (ja) * 2015-01-21 2019-08-21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収納トレーおよび該収納トレーが用いられている引出しキャビネッ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6298A (ja) * 1992-04-07 1993-11-02 Jiyukai:Kk 滑り止めシートおよびシート付キャビネット
JP2002238684A (ja) * 2001-02-13 2002-08-27 Sun Wave Ind Co Ltd 引出しの内部スペースを仕切る仕切り構造
JP5286298B2 (ja) 2010-01-28 2013-09-1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評判分析装置、評判分析方法及び評判分析プログラム
KR200468770Y1 (ko) * 2012-03-28 2013-09-06 주식회사 디앤뉴 조리도구 보관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廚房收納法 2016/4/13 https://kknews.cc/home/oma6vjq.htm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0282A (zh) 2021-08-13
WO2020137150A1 (ja) 2020-07-02
JP2020103690A (ja) 2020-07-09
TW202025959A (zh) 2020-07-16
CN113260282B (zh) 2022-10-21
JP6623391B1 (ja) 2019-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44272A (en) Space-saving undercabinet spice jar drawer
JP2009011396A (ja) キッチン収納庫
TWI720674B (zh) 抽屜
US20080067139A1 (en) Over the Door Storage Assembly
JP2010148788A (ja) フライパンラック
US7588153B2 (en) Utensil organizer
KR200468770Y1 (ko) 조리도구 보관함
JP2021069732A (ja) 引出し
JP4363876B2 (ja) 縦形ポケットを備えた厨房家具
KR102220131B1 (ko) 벽면 고정식 상판과 인출식 하부 수납장을 포함하는 싱크대
KR20180003077U (ko) 싱크대용 인출식 다용도 선반
JP5052183B2 (ja) キッチン収納庫
KR200476306Y1 (ko) 주방용품 수납장
JP7290385B2 (ja) テーブル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トレイ
WO2021084966A1 (ja) 引き出し
JP2004298421A (ja) 引き出し用収納トレー,引き出しおよび厨房家具
CN217390243U (zh) 一种厨房柜
CN219537817U (zh) 拉篮结构
JP5998011B2 (ja) 吊下げ式収納具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キャビネット
TWM648292U (zh) 薄型收納櫃
KR200274677Y1 (ko) 주방용품 수납대
CN209058975U (zh) 一种多用途厨房置物架
CN208031089U (zh) 厨房收纳架
JP2024054415A (ja) 引き出し
JP6811390B2 (ja) 厨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