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9224B - 位置偵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位置偵測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9224B
TWI719224B TW106121260A TW106121260A TWI719224B TW I719224 B TWI719224 B TW I719224B TW 106121260 A TW106121260 A TW 106121260A TW 106121260 A TW106121260 A TW 106121260A TW I719224 B TWI719224 B TW I7192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rotation angle
shaft
rotating shaft
position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1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5588A (zh
Inventor
橋本清
遠藤勝久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5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5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9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922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24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s or pulse trains; generat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 G01D5/245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s or pulse trains; generat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using a variable number of pulses in a trai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9/00Gyroscop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Measuring angular rate using gyroscopic eff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Abstract

在位置偵測裝置(10)被初始化時,算術處理單元(30)基於對應至各自被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4至28)偵測之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的第一至第三類比訊號,計算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在該旋轉軸(14)的旋轉期間,拿對應至該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之該絕對位置的脈衝總數(TP)作為標準,當前位置計數器(54)藉由計數正轉脈衝或反轉脈衝的脈衝數來偵測該旋轉軸(14)的當前絕對位置,該脈衝數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所偵測的第一旋轉角度。

Description

位置偵測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位置偵測裝置,其適合,在減速機構連接至旋轉體之旋轉軸的情況下,基於旋轉軸的旋轉角度與減速機構之輸出軸的旋轉角度來偵測旋轉軸的絕對位置。
過去,用於偵測旋轉體之旋轉軸的絕對位置的位置偵測裝置已安裝在備有例如馬達或其類似者之旋轉體的電致動器或其類似者上。例如,此類位置偵測裝置揭露於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13-164316、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12-145380、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7-078459、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2-513923(PCT)、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64-023107、以及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3-161641。
在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13-164316、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12-145380及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7-078459中,揭示多旋轉角度偵測型位置偵測裝置,其中在連接至旋轉體之旋轉軸的減速機構中使用行星齒輪。在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2-513923(PCT) 及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64-023107所揭示的位置偵測裝置中,代碼記錄媒體附接至旋轉體的旋轉軸,而且附接至與旋轉軸之減速機構連接之輸出軸的多旋轉角度偵測器。在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3-161641中,揭示一種位置偵測裝置,其中,在把正交坐標轉換成極坐標後,將偵測到的旋轉軸之旋轉角度資料轉換成絕對位置。
不過,就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13-164316、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12-145380及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7-078459的位置偵測裝置而言,數個磁鐵附接至複數個從動齒輪的軸桿,以及複數個旋轉角度偵測器集合附接在彼此的相對位置處。因此,此類位置偵測裝置的缺點在於:使旋轉軸的徑向尺寸變大。
此外,在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2-513923(PCT)及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64-023107的位置偵測裝置中,附接至旋轉軸的代碼記錄媒體用作用氣相沉積或其類似者沉積一專用可掃描代碼於其上的絕對位置圓盤。因此,需要高準確度,且此類位置偵測裝置的成本往往很高。
此外,就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3-161641的位置偵測裝置而言,為了致能及時輸出絕對位置,其需要高速算術處理單元。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已制定本發明,且目標是提供尺寸及成本都低的位置偵測裝置,且能夠使用低 速算術處理裝置實行算術處理以計算絕對位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位置偵測裝置,其中減速機構連接至旋轉體的旋轉軸,且被組配成可基於旋轉軸的旋轉角度與減速機構之輸出軸的旋轉角度來偵測旋轉軸的絕對位置。
此外,為了實現前述目標,根據本發明,位置偵測裝置包括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算術處理單元、以及當前位置偵測單元。
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經組配成可偵測在實質同軸地附接至該旋轉軸之齒輪的齒距間隔(pitch interval)中的第一旋轉角度。該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經組配成可偵測落在該旋轉軸之一次旋轉內的第二旋轉角度。該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經組配成可偵測落在該輸出軸之一次旋轉內且對應至該旋轉軸之多次旋轉的第三旋轉角度。
該算術處理單元經組配成可基於在該位置偵測裝置之初始化時各自被該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偵測的該第一至該第三旋轉角度來計算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經組配成在驅動該旋轉體後可基於被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偵測的該第一旋轉角度與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該絕對位置來偵測該旋轉軸在該旋轉軸之旋轉期間的當前絕對位置。
根據上述組配,該齒輪、該減速機構及該輸出軸係沿著該旋轉軸的軸向設置,且配置該第一至該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於該旋轉軸及該輸出軸附近。結果,在 該位置偵測裝置中,可減少旋轉軸的徑向尺寸。
此外,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偵測在附接至該旋轉軸之該齒輪的齒距間隔中的該第一旋轉角度。因此,不需要提供帶有專用代碼的代碼記錄媒體,如揭露於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2-513923(PCT)及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64-023107之中。因此,可生產成本減少的位置偵測裝置。
此外,只在該初始化時,且基於該第一至該第三旋轉角度,該算術處理單元計算在該初始化時處於停止狀態之該旋轉軸的該絕對位置。結果,在該旋轉軸的旋轉期間,拿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該絕對位置作為標準,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能夠從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所偵測的第一旋轉角度以虛擬方式判定該旋轉軸的當前絕對位置。
進一步來說,該位置偵測裝置只在該初始化時用作絕對型旋轉編碼器,且隨後,用作遞增型旋轉編碼器。換言之,在該初始化時,偵測處於停止狀態之該旋轉軸的絕對位置,且隨後,在該旋轉軸的旋轉期間,偵測第一旋轉角度,其對應至旋轉軸相對於它在該初始化時之絕對位置的運動量。此外,可判定該第一旋轉角度相對於在該初始化時之絕對位置的位置作為該旋轉軸的當前絕對位置。結果,致使不需要跟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3-161641一樣及時地計算絕對位置,因而,有可能使用低速及低成本算術處理單元(CPU)。
此外,在習知遞增旋轉編碼器中,不論電源供應器被開啟還是關掉,必須進行磁極偵測操作與原點返回操作。相較之下,本發明由於在該初始化時偵測處於停止狀態之旋轉軸的絕對位置,上述各個操作是多餘的。結果,如果位置偵測裝置裝在電致動器中,則變成有可能縮短作業時間(tact time)。
用上述方式,根據本發明,有可能實現尺度較小且成本減少的位置偵測裝置,而且使用低速算術處理裝置實行算術處理以計算絕對位置。
在這種情況下,該第一至該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最好用下述方式構成。
一開始,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包含由磁性材料構成且與該旋轉軸實質同軸地附接的正齒輪,在定義正齒輪之齒端的間隔為一次循環的情形下,面向該正齒輪地設置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兩個第一磁性偵測元件,以及第一偏磁鐵(first bias magnet)。在此情形下,該等第一磁性偵測元件經組配成各自可輸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第一類比訊號。
因此,在由第一偏磁鐵在包括各個第一磁性偵測元件之區域中產生的磁場由於正齒輪之旋轉而經歷變化的情形下,該等第一磁性偵測元件中之每一者各自輸出該磁場變化作為各個第一類比訊號。由於各個第一類比訊號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的訊號,基於該等第一類比訊號等等,該算術處理單元能夠高度準確地判定該旋轉軸 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對應至該齒輪之某一個編號齒部的位置。此外,相較於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2-513923(PCT)及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64-023107的組配,由於可使用市售正齒輪,可實現位置偵測裝置之成本的進一步減少。
接下來,該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包含與該旋轉軸實質同軸地附接的環形第二偏磁鐵,以及在定義該旋轉軸之一次旋轉為一次循環的情形下,面向該第二偏磁鐵地設置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兩個第二磁性偵測元件。在此情形下,該等第二磁性偵測元件經組配成各自可輸出對應至該第二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第二類比訊號。
因此,在由第二偏磁鐵在包括各個第二磁性偵測元件之區域中產生的磁場經歷變化的情形下,該等第二磁性偵測元件中之每一者各自輸出該磁場變化作為各個第二類比訊號。由於各個第二類比訊號為對應至該第二旋轉角度的訊號,基於第二類比訊號等等,該算術處理單元能夠輕易地判定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對應至在該旋轉軸之一次旋轉內的某一角度。
此外,該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包含與該輸出軸實質同軸地附接的環形第三偏磁鐵,以及在定義該輸出軸之一次旋轉為一次循環的情形下,面向該第三偏磁鐵地設置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兩個第三磁性偵測元件。根據此特徵,該等第三磁性偵測元件經組配成各自可輸出對 應至該第三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第三類比訊號。
因此,在由第三偏磁鐵在包括各個第三磁性偵測元件之區域中產生的磁場經歷變化的情形下,該等第三磁性偵測元件中之每一者各自輸出該磁場變化作為各個第三類比訊號。在此情形下,該減速機構使該旋轉體的轉速以預定的減速比減速,且使該輸出軸旋轉。因此,基於該等各個第三類比訊號,該算術處理單元能夠輕易地判定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對應至在該旋轉軸之多次旋轉內的某一角度。
該位置偵測裝置可進一步包含:內插器(interpolator),其經組配成可將各自從該等第一磁性偵測元件中之每一者輸出的該等各個第一類比訊號轉換成二相第一脈衝訊號(two-phase first pulse signals)。在此情形下,該算術處理單元經組配成可基於各自從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輸出的該第一至該第三類比訊號中之每一者來計算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以及輸出對應至該經計算之絕對位置的第二脈衝訊號。
結果,基於從該內插器輸出的第一脈衝訊號以及從該算術處理單元輸出的第二脈衝訊號,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能夠輕易地偵測該旋轉軸的當前絕對位置。此外,不論該旋轉軸是正轉還是反轉,都有可能忽略任何背隙(backlash)在該減速機構中的影響。
在此情形下,該算術處理單元可被組配成可傳輸該第二脈衝訊號到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作為串列訊 號,其包括對應至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之該絕對位置的脈衝數。根據此特徵,相對低速的算術處理單元可用作該算術處理單元,且藉由用串列通訊傳輸該串列訊號到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有可能進一步減少該位置偵測裝置的成本。
該位置偵測裝置可進一步包括:乘法電路,其經組配成可產生藉由相乘該等第一脈衝訊號中之每一者而得到的倍增脈衝訊號,且輸出該倍增脈衝訊號到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在此情形下,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可為當前位置計數器,其經組配成可預設對應至在該初始化時之該串列訊號的脈衝數,且在該旋轉軸的旋轉期間,其經組配成可從該預設脈衝數開始計數對應至該倍增脈衝訊號的該脈衝數,藉此偵測該旋轉軸的當前絕對位置。
根據此特徵,使用該預設脈衝數作為參考,該當前位置計數器計數對應至倍增脈衝訊號的該脈衝數,且因此,能夠輕易且高度有效地判定該旋轉軸的當前絕對位置。此外,藉由從該乘法電路供應倍增脈衝訊號到該當前位置計數器,可改善該旋轉軸之當前絕對位置在當前位置計數器中的解析度,且可得到有高準確度的絕對位置。
在此情形下,可將該乘法電路組配成藉由比較各個第一脈衝訊號可判定該旋轉軸正轉或反轉,且產生經判定為正轉或反轉的該倍增脈衝訊號。結果,該當前位置計數器能夠準確地判定該旋轉軸的當前絕對位置。
在預設對應至該串列訊號的該脈衝數於該當前位置計數器中的情況下,該位置偵測裝置可進一步包括:旋轉體驅動控制單元,其經組配成可藉由驅動該旋轉體來使該旋轉軸旋轉。因此,可在此預設後操作該旋轉體,且能可靠地獲得該旋轉軸在該旋轉軸之旋轉期間的絕對位置。
此外,根據在本發明的位置偵測裝置中,上述組配(也被稱為基本組配)可與以下組配互換。
亦即,為了實現前述目標,根據本發明的位置偵測裝置,按照另一個第一組配,其包括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算術處理單元、以及當前位置偵測單元。
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經組配成可偵測落在該旋轉軸之一次旋轉內的第一旋轉角度。該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經組配成可偵測落在該輸出軸之一次旋轉內且對應至該旋轉軸之多次旋轉的第二旋轉角度。該算術處理單元經組配成可基於在該位置偵測裝置之初始化時各自被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及該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偵測的該第一旋轉角度及該第二旋轉角度來計算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經組配成在驅動該旋轉體後可基於被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偵測的該第一旋轉角度與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該絕對位置來偵測該旋轉軸在該旋轉軸之旋轉期間的當前絕對位置。
在此情形下,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包含 實質同軸地附接至該旋轉軸的圓柱形偏磁鐵,以及面向該偏磁鐵地配置的磁性偵測元件。該磁性偵測元件經組配成可輸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的串列訊號到該算術處理單元,且進一步輸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二相脈衝訊號到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
在此第一組配中,該磁性偵測元件具有以下兩種功能:輸出該串列訊號到該算術處理單元,以及輸出該等二相脈衝訊號到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作為內插處理。此外,基於該串列訊號與用該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偵測的第二旋轉角度,該算術處理單元計算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因此,根據第一組配,可生產成本減少的位置偵測裝置,因為位置偵測裝置的部件數減少,以及算術處理單元的計算負荷減少。此外,由於採用圓柱形偏磁鐵,可改善第一旋轉角度的偵測準確度。
第一組配也可達成下列有利效果,其方式與有上述基本組配的位置偵測裝置的情形類似。
亦即,沿著該旋轉軸的軸向設置該減速機構與該輸出軸,以及配置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與該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於該旋轉軸及該輸出軸附近。結果,可減少旋轉軸的徑向尺寸。
此外,只在該初始化時,且基於該第一旋轉角度與該第二旋轉角度,該算術處理單元計算在該初始化時處於停止狀態之旋轉軸的絕對位置。結果,在該旋轉軸的旋轉期間,拿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作為 標準,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能夠從該等二相脈衝訊號以虛擬方式且輕易地判定該旋轉軸的當前絕對位置。此外,不論該旋轉軸正轉還是反轉,有可能忽略任何背隙在該減速機構中的影響。
進一步來說,該位置偵測裝置只在該初始化時用作絕對型旋轉編碼器,且隨後,用作遞增型旋轉編碼器。結果,致使不需要及時地計算絕對位置,因而,有可能使用低速及低成本CPU。如果此位置偵測裝置裝在電致動器或其類似者中,則變成有可能縮短作業時間。
結果,根據第一組配,有可能實現尺度較小且成本減少的位置偵測裝置,而且使用低速算術處理裝置實行算術處理以計算絕對位置。該位置偵測裝置可包括旋轉傳輸機構,其經組配成可傳輸該旋轉軸的旋轉力至該減速機構的輸入軸,以及該旋轉軸、該輸入軸與該輸出軸可實質同軸地配置。儘管該位置偵測裝置由於該旋轉傳輸機構而變得在徑向有點大,然而該位置偵測裝置的部件數減少,因為使用有內插功能的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因此,有可能實現減少整個裝置的成本。至於旋轉傳輸機構,最好可採用各種旋轉傳輸機構,例如減速比等於1的另一減速機構或使用皮帶的旋轉傳輸構件。
亦即,為了實現前述目標,根據本發明的位置偵測裝置,按照另一個第二組配,其包括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第一減速機構、第二減速機構、算術處理單元、以及當前位置偵測單元。
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經組配成可偵測落在該旋轉軸之一次旋轉內的第一旋轉角度。該第一減速機構經組配成可減速及輸出該旋轉軸的轉速。該第二減速機構包括連接至該第一減速機構的輸入軸,且經組配成可進一步減速該旋轉軸已被第一減速機構減速的轉速且輸出被進一步減速的轉速到該輸出軸。該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經組配成可偵測落在該輸入軸之一次旋轉內且對應至該旋轉軸之多次旋轉的第二旋轉角度。該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經組配成可偵測落在該輸出軸之一次旋轉內且對應至該旋轉軸之多次旋轉的第三旋轉角度。
該算術處理單元經組配成可基於在該位置偵測裝置之初始化時各自被該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偵測的該第一至該第三旋轉角度來計算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經組配成在驅動該旋轉體後可基於被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偵測的該第一旋轉角度與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該絕對位置來偵測該旋轉軸在該旋轉軸之旋轉期間的當前絕對位置。
在此情形下,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包括實質同軸地附接至該旋轉軸的圓柱形偏磁鐵,以及面向該偏磁鐵地配置的磁性偵測元件。該磁性偵測元件經組配成可輸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的串列訊號到該算術處理單元,且進一步輸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二相脈衝訊號到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
在此第二組配,相較於備有第一及第二旋 轉角度偵測器的上述位置偵測裝置,該位置偵測裝置備有3個旋轉角度偵測器(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以及兩個減速機構(第一減速機構與第二減速機構)。因此,部件數比第一組配大,且算術處理單元的計算負荷大,這導致高成本。
不過,該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與該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各自偵測對應至該旋轉軸之多次旋轉的第二旋轉角度與第三旋轉角度,以及該算術處理單元能夠使用偵測到的第二及第三旋轉角度等等高度精確地計算該旋轉軸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結果,相較於習知位置偵測裝置,可計算有高精確度的絕對位置且可減少成本。此外,由於採用圓柱形偏磁鐵,可改善第一旋轉角度的偵測準確度。
由於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第二組配也可達成有利效果,其方式與有上述基本組配的位置偵測裝置類似。
由以下結合附圖的說明可更明白本發明以上及其他的目標、特徵及優點,其中係通過說明性實施例展示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
10‧‧‧位置偵測裝置
10A‧‧‧位置偵測裝置
10B‧‧‧位置偵測裝置
12‧‧‧旋轉體
14‧‧‧旋轉軸
16‧‧‧旋轉角度偵測機構
18‧‧‧控制器
20‧‧‧減速機構
22‧‧‧輸出軸
24‧‧‧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
64‧‧‧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
26‧‧‧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
66‧‧‧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
78‧‧‧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
28‧‧‧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
80‧‧‧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
30‧‧‧算術處理單元
32‧‧‧內插器
34‧‧‧正齒輪
36a‧‧‧第一磁性偵測元件
36b‧‧‧第一磁性偵測元件
38‧‧‧第一偏磁鐵
40‧‧‧第二偏磁鐵
42a‧‧‧第二磁性偵測元件
42b‧‧‧第二磁性偵測元件
44‧‧‧第三偏磁鐵
46c‧‧‧第三磁性偵測元件
46d‧‧‧第三磁性偵測元件
50‧‧‧串列通訊單元
52‧‧‧乘法電路
54‧‧‧當前位置計數器
56‧‧‧旋轉體驅動控制單元
60‧‧‧第一減速機構
60a‧‧‧第一減速單元
60b‧‧‧中間軸
60c‧‧‧第二減速單元
62‧‧‧第二減速機構
68‧‧‧輸入軸
74‧‧‧偏磁鐵
76‧‧‧磁性偵測元件
第1圖根據本具體實施例圖示位置偵測裝置的方塊圖;第2圖為第1圖之旋轉角度偵測機構的示意組配圖; 第3圖為第1圖及第2圖之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的解釋圖;第4A圖為從第一磁性偵測元件輸出之輸出電壓波形的波形圖;第4B圖的波形圖圖示用內插器從輸出電壓波形轉換而成的二相第一脈衝訊號;第5A圖為從第二及第三磁性偵測元件輸出之輸出電壓波形的波形圖;第5B圖圖示落在一次旋轉內的相位變化;第6圖為第一脈衝訊號與正轉脈衝的波形圖;第7圖為第一脈衝訊號與反轉脈衝的波形圖;第8圖為描述第1圖位置偵測裝置之操作的順序圖;第9圖為描述第1圖位置偵測裝置之操作的順序圖;第10圖根據第一修改實施例圖示位置偵測裝置的方塊圖;第11圖為第10圖之旋轉角度偵測機構的示意組配圖;第12A圖為從磁性偵測元件輸出之二相第一脈衝訊號的波形圖;第12B圖為從磁性偵測元件輸出之串列訊號的波形圖;第13圖根據第二修改實施例圖示位置偵測裝置的方塊圖;以及第14圖為第13圖之旋轉角度偵測機構的示意組配圖。
以下參考附圖詳述本發明位置偵測裝置的較佳具體實施例。
[本具體實施例的組配]
第1圖根據本具體實施例圖示位置偵測裝置10的方塊圖。
位置偵測裝置10包括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其偵測例如馬達或其類似者之旋轉體12的旋轉軸14之旋轉角度,以及控制旋轉體12之驅動的控制器18。
減速機構20連接至旋轉軸14。減速機構20使旋轉軸14的轉速減速到1/N,以及造成輸出軸22以此減速之速度旋轉。N為減速機構20的減速比。
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包含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4至28,算術處理單元30,以及內插器32。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為正齒輪的角度偵測器,其係由與旋轉軸14實質同軸地附接的正齒輪34,面向正齒輪34地設置的兩個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以及設置在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後面(在正齒輪34之徑向的外側上)的第一偏磁鐵38構成。
關於正齒輪34,可使用能夠附接至旋轉軸14的市售正齒輪。在定義正齒輪34齒端之間的間隔(齒距間隔)為一次循環(360°)的情形下,兩個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面向正齒輪34地配置成處於彼等之相位在正齒輪34之周方向互相偏移90°的狀態。在各個第一磁性偵測 元件36a、36b的後側上,配置處於N極在正齒輪34之徑向內側上且S極在徑向外側上之狀態的第一偏磁鐵38。
此外,就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而言,當由在包括各個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之區域中的第一偏磁鐵38產生磁場時,該磁場在為磁性體之正齒輪34伴隨旋轉軸14的轉動操作而旋轉時經歷變化。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中之每一者偵測該磁場的變化作為電壓變化,以及輸出偵測到的電壓作為第一類比訊號。
第4A圖為由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輸出之第一類比訊號(輸出電壓波形)的波形圖。在第4A圖中,A相(A-phase)表示由一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輸出的第一類比訊號(正弦波訊號),以及B相(B-phase)表示由另一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b輸出的第一類比訊號(餘弦波訊號)。此外,應注意,在第4A圖中,橫軸為正齒輪34隨著時間推移的旋轉角度。
如前述,由於兩個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配置成處於相位偏移90°的狀態,A相與B相之間出現90°的相位差。此外,在A相與B相中,360°的旋轉角度對應至在正齒輪34的齒端之間的一次循環。換言之,該一次循環對應至360°的電角(electrical angle)。結果,在定義正齒輪34之齒端間隔為一次循環的情形下,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偵測正齒輪34在一次循環內的任意位置(第一旋轉角度),以及輸出該任意位置作為第一類比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及內插器32。
內插器32為使用電阻器網路於其中的類比電壓比較型相位內插電路。關於圖示於第4A圖的各個第一類比訊號,藉由以預定分割數(predetermined number of divisions)S進行內插,第一類比訊號被轉換成圖示於第4B圖有90°相位差、被輸出到控制器18的二相第一脈衝訊號。相較於隨後會描述的第二脈衝訊號從算術處理單元30到控制器18經由串列通訊的傳輸,二相第一脈衝訊號從內插器32到控制器18的傳輸以較高的傳輸速度進行。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26為一次旋轉旋轉角度偵測器,其係由與旋轉軸14實質同軸地附接的環形第二偏磁鐵40與面向第二偏磁鐵40地配置的兩個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構成。
第二偏磁鐵40在正齒輪34與減速機構20之間的位置處裝在旋轉軸14上。在此情形下,在環形第二偏磁鐵40內,彼之一半圓形部份分配給N極,而彼之另一半圓形部份分配給S極。兩個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為霍耳元件(Hall element),在定義旋轉軸14及第二偏磁鐵40之一次旋轉為一次循環(360°)的情形下,彼等係面向第二偏磁鐵40地配置成處於彼等之相位在旋轉軸14及第二偏磁鐵40之周方向互相偏移90°的狀態。
此外,就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26而言,當由在包括各個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之區域中的第二偏磁鐵40產生磁場時,該磁場在第二偏磁鐵40伴隨旋轉軸14的轉動操作而旋轉時經歷變化。第二磁性偵測元件 42a、42b中之每一者偵測該磁場的變化作為電壓變化,以及輸出偵測到的電壓作為第二類比訊號。
第5A圖為由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輸出之第二類比訊號的波形圖。在第5A圖中,字母“A”表示由一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輸出的第二類比訊號(餘弦波訊號),以及字母“B”表示由另一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b輸出的第二類比訊號(正弦波訊號)。此外,在第5A圖中,橫軸為旋轉軸14及第二偏磁鐵40隨著時間推移的旋轉角度。
第5B圖圖示落在旋轉軸14及第二偏磁鐵40之一次旋轉內的旋轉角度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定義相對於0°在逆時鐘方向的旋轉(在B相落後A相的情形下)為正轉,而定義在順時鐘方向的旋轉(在A相落後B相的情形下)為反轉。
如前述,由於兩個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配置成處於相位偏移90°的狀態,A、B波形之間出現90°的相位差。此外,在A、B波形中,360°對應至旋轉軸14及第二偏磁鐵40的一次循環。換言之,該一次循環對應至360°的電角。結果,在定義旋轉軸14及第二偏磁鐵40之一次旋轉為一次循環的情形下,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26偵測旋轉軸14及第二偏磁鐵40在一次循環內的任意位置(第二旋轉角度),以及輸出該任意位置作為第二類比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第三旋轉角度偵測 器28為多次旋轉旋轉角度偵測器,其由與輸出軸22實質同軸地附接的環形第三偏磁鐵44與面向第三偏磁鐵44配置的兩個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構成。在環形第三偏磁鐵44內,彼之一半圓形部份分配給N極,而另一半圓形部份分配給S極。兩個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為霍耳元件,在定義輸出軸22之一次旋轉為一次循環(360°)的情形下,彼等係面向第三偏磁鐵44地配置成處於彼等之相位在輸出軸22及第三偏磁鐵44之周方向互相偏移90°的狀態。
此外,就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8而言,當由在包括各個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之區域中的第三偏磁鐵44產生磁場時,該磁場在第三偏磁鐵44伴隨輸出軸22的轉動操作而旋轉時經歷變化。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中之每一者偵測該磁場的變化作為電壓變化,以及輸出偵測到的電壓作為第三類比訊號。
因此,如第5A圖所示,由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輸出之第三類比訊號的波形為具有與第二類比訊號類似之特性的波形。此外,在第5A圖中,字母“C”表示由一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輸出的第三類比訊號(餘弦波訊號),以及字母“D”表示由另一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d輸出的第三類比訊號(正弦波訊號)。此外,由於兩個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配置成處於相位偏移90°的狀態,C、D波形之間出現90°的相位差。此外,在C、D波形中,360°的電角對應至輸出軸22及第三偏磁鐵44的一次循環。
不過,減速機構20使旋轉軸14的轉速減速到1/N,以及造成輸出軸22以此減速之速度旋轉。結果,在定義輸出軸22及第三偏磁鐵44的一次旋轉為一次循環的情形下,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8偵測輸出軸22及第三偏磁鐵44對應至旋轉軸14之多次旋轉的任意位置(第三旋轉角度),以及輸出該任意位置作為第三類比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因此,旋轉軸14的最大旋轉量對應至在輸出軸22之一次旋轉內的數量。
算術處理單元30由相對低速小型算術處理裝置(CPU)構成。在位置偵測裝置10之初始化時,基於來自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4至28的第一至第三類比訊號,算術處理單元30計算在該初始化時處於停止狀態之旋轉軸14的絕對位置。此外,在控制器18請求傳送絕對位置的情形下,算術處理單元30經由串列通訊傳送對應至絕對位置的串列訊號到控制器18。
此時詳述在算術處理單元30中進行的流程。一開始,算術處理單元30把第一至第三類比訊號的輸出電壓從直角坐標轉換成極坐標。
在此情形下,關於第一類比訊號,正齒輪34的齒端之間的距離定義一次循環(360°),以及將一次循環分成S個個別區段。此外,關於第二類比訊號,旋轉軸14及第二偏磁鐵40的一次旋轉定義一次循環(360°),以及將該一次循環分成T個個別區段。關於第三類比訊號,輸出軸22的一次旋轉定義一次循環(360°),以及將一次循環 分成N個個別區段。此外,使旋轉軸14的最大旋轉量對應至在輸出軸22之一次旋轉內的數量。此外,關於從直角坐標到極坐標的轉換處理(分割處理),可應用已知類型的內插法,如揭示於例如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2-513923(PCT)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正齒輪34的位置指定為P1(第一旋轉角度),正齒輪34的分割數指定為S,第二偏磁鐵40的位置指定為P2(第二旋轉角度),第二偏磁鐵40的分割數指定為T,第三偏磁鐵44的位置指定為P3(第三旋轉角度),以及第三偏磁鐵44的分割數指定為N,則旋轉軸14的旋轉量TA可用以下方程式(1)表示:TA=(P1÷T)+INT(P2×T÷360)×(360÷T)+(P3×N)…(1)
INT(P2×T÷360)這一項意謂四捨五入去掉P2×T÷360之計算結果的小數位數使它的形式為整數。此外,分割數T為正齒輪34的齒數T,以及分割數N為減速比N。
此外,在絕對位置經由串列通訊從算術處理單元30傳送到控制器18的情形下,假設旋轉軸14旋轉一次的脈衝數用PP表示,則對應至旋轉量TA的脈衝數(脈衝總數)TP由以下方程式(2)給出:TP=TA÷(360÷PP)…(2)
因此,當脈衝總數TP計算結果藉由截去小數部份四捨五入為整數時,得到以下方程式(3):TP=INT(TA×PP÷360)…(3)
使用方程式(1)及(3),算術處理單元30計算對應至在該初始化時處於停止狀態的旋轉軸14之絕對位置的脈衝總數TP,以及在計算後,傳送對應至算出脈衝總數TP的串列訊號(第二脈衝訊號)到控制器18。
在這種情況下,例如,在T=25、N=150、P1=55°、P2=175°、P3=156°、PP=200且S=8的情形下,則TA=23575°及TP=13097。
控制器18包括串列通訊單元50、乘法電路52、當前位置計數器(當前位置偵測單元)54、以及旋轉體驅動控制單元56。
串列通訊單元50實行與算術處理單元30的串列通訊。例如,傳輸關於算術處理單元30的脈衝總數TP傳送請求,以及接收回應傳送請求(脈衝總數TP的第二脈衝訊號)的串列訊號。
乘法電路52倍增從內插器32收到的第一脈衝訊號,以及在相乘後,輸出第一脈衝訊號(倍增脈衝訊號)到當前位置計數器54。在此情形下,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例如,藉由檢查B相在A相上升時的電壓位準,乘法電路52辨別(與旋轉軸14對應)二相第一脈衝訊號的正轉或反轉,以及產生以此方式被判定為正轉或反轉的倍增脈衝訊號。
在第6圖的情形下,由於在A相上升時B相的電壓位準為低位準(L位準),乘法電路52辨別二相第一脈衝訊號是表明正轉,以及產生正轉倍增4倍的倍增脈 衝訊號(正轉脈衝訊號)。在第7圖的情形下,由於B相的電壓位準在A相上升時為高位準(H位準),乘法電路52辨別二相第一脈衝訊號是表明反轉,以及產生反轉倍增4倍的倍增脈衝訊號(反轉脈衝訊號)。
第6圖及第7圖圖示一實施例,其中乘法電路52能夠從二相第一脈衝訊號產生乘一倍(×1)、乘二倍(×2)或乘四倍(×4)的倍增脈衝訊號。此外,乘法電路52能夠從有高縮放因數的倍增脈衝訊號改為有低縮放因數的倍增脈衝訊號(乘四倍→乘二倍→乘一倍)。
在位置偵測裝置10之該初始化時,當前位置計數器54預設用串列通訊單元50取得的脈衝總數TP。此外,在旋轉軸14的旋轉期間,來自乘法電路52的倍增脈衝訊號輸入到當前位置計數器54。因此,當前位置計數器54,使用預設脈衝總數TP作為參考,計數對應至倍增脈衝訊號的該脈衝數,藉此以虛擬方式偵測旋轉軸14的當前絕對位置。
在脈衝總數TP預設於當前位置計數器54中的情況下,以及藉由供應旋轉體操作訊號給旋轉體12,則旋轉體驅動控制單元56驅動旋轉體12且造成旋轉軸14旋轉。
[本具體實施例的操作]
接下來,參考第8圖及第9圖的順序圖描述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位置偵測裝置10的操作。在此類操作的描述中,視實際需要,也可參考第1圖至第7圖做解釋。
首先,在步驟S1,操作者開啟位置偵測裝置10之控制器18的電源供應器。結果,在步驟S2,控制器18開始供應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的電源。結果,在步驟S3,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接收來自控制器18的供應電源而起動。在此情形下,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只啟動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4至28與算術處理單元30。
在接著的步驟S4中,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4至28偵測當時(在位置偵測裝置10之該初始化時)的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以及輸出對應至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的第一至第三類比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
接下來,在步驟S5,算術處理單元30從上述方程式(1)及(3)與基於輸入的第一至第三類比訊號來計算對應至在位置偵測裝置10之該初始化時處於停止狀態的旋轉軸14之絕對位置的脈衝總數TP。在步驟S6,算術處理單元30將脈衝總數TP轉換成串列訊號(第二脈衝訊號)。
在接著的步驟S7,算術處理單元30確認控制器18是否已發出串列訊號的傳送請求。如果沒有此類傳送請求,則程序回到步驟S4,以及再度執行步驟S4至S7的流程。因此,直到接收從控制器18傳送請求的通知,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順序執行旋轉軸14處於停止狀態之絕對位置的偵測流程。
另一方面,在步驟S8,如果控制器18的串列通訊單元50對於算術處理單元30實行串列訊號的傳送 請求,則算術處理單元30接收傳送請求的通知(步驟S7:YES),以及開始傳輸串列訊號給串列通訊單元50(步驟S9)。算術處理單元30繼續串列訊號的傳輸流程直到從串列通訊單元50收到接收串列訊號完成的通知(步驟S9,步驟S10:NO)。
在串列訊號的接收開始時,在步驟S11,串列通訊單元50實行關於串列訊號之接收是否已結束的判斷流程。如果串列訊號的接收尚未完成(步驟S11:NO),再度執行步驟S8,以及對於算術處理單元30實行串列訊號的傳送請求。
另一方面,如果串列訊號的接收已結束(步驟S11:YES),串列通訊單元50輸出串列訊號到當前位置計數器54,以及在步驟S12,當前位置計數器54預設對應至輸入串列訊號的脈衝總數TP。
在步驟S13,串列通訊單元50,在確認已預設脈衝總數TP後,傳輸接收完成的通知至算術處理單元30。在收到接收完成的通知時,算術處理單元30判定串列訊號的傳輸已結束(步驟S10:YES),以及轉換到用於驅動旋轉體12旋轉的操作模式(第9圖的步驟S14)。在處於操作模式時,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只操作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及內插器32。
在步驟S15,在確認脈衝總數TP已預設後,旋轉體驅動控制單元56供應用於驅動旋轉體12旋轉的旋轉體操作訊號到旋轉體12。旋轉體12的驅動係基於旋轉 體操作訊號的供應,然後旋轉軸14被旋轉(步驟S16)。
在步驟S17,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的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各自輸出對應至旋轉軸14在旋轉期間之第一旋轉角度的第一類比訊號到內插器32。該第一旋轉角度為表明旋轉軸14相對於處於停止狀態之旋轉軸14之絕對位置的運動量(旋轉量)的旋轉角度,以及各個第一類比訊號為對應至此一運動量的類比訊號。內插器32將各個第一類比訊號轉換成二相第一脈衝訊號,以及輸出經轉換的第一脈衝訊號中之每一者到控制器18的乘法電路52。
接下來,在步驟S18,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判定來自控制器18的供應電源是否已停止。如果供應電源未停止(步驟S18:NO),則再度執行步驟S16至S18的流程。進一步來說,直到來自控制器18的供應電源停止(步驟S18:YES),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重覆執行第一旋轉角度的偵測操作,以及二相第一脈衝訊號的輸出操作。
另一方面,在步驟S19,如果各個第一脈衝訊號已輸入至乘法電路52,乘法電路52比較二相第一脈衝訊號,且判定二相第一脈衝訊號是否表明正轉或反轉。基於此一判定結果,乘法電路52產生正轉倍增脈衝訊號(正轉脈衝)或者是反轉倍增脈衝訊號(反轉脈衝),其中第一脈衝訊號被倍增,以及產生的正轉脈衝或反轉脈衝輸出到當前位置計數器54。
當前位置計數器54,使用預設脈衝總數TP 作為參考,從脈衝總數TP開始計數正轉脈衝或反轉脈衝的脈衝數。進一步來說,拿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處於停止狀態的絕對位置(其對應至脈衝總數TP)作為原點,當前位置計數器54以虛擬方式偵測對應至旋轉軸14在旋轉期間之旋轉角度(運動量,旋轉量)的當前絕對位置。
接下來,在步驟S20,控制器18確認是否應關掉控制器18的電源供應器。如果電源供應器不被關掉(步驟S20:NO),控制器18再度執行步驟S15、S19及S20的流程。進一步來說,在位置偵測裝置10中,順序執行偵測旋轉軸14之絕對位置的流程直到控制器18的電源供應器被關掉。
在步驟S20,如果操作者關掉控制器18的電源供應器(步驟S20:YES),則控制器18內的各個組件停止(步驟S21),以及停止供應電源給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步驟S18:YES)。結果,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內的各個組件也被停止(步驟S22)。
[本具體實施例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具體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正齒輪34、減速機構20及輸出軸22係沿著旋轉軸14的軸向設置,且藉由配置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4至28於旋轉軸14及輸出軸22附近,可減少旋轉軸14在位置偵測裝置10中的徑向尺寸。
此外,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偵測在附接至旋轉軸14之正齒輪34的齒距間隔中的第一旋轉角度。 因此,不需要提供帶有專用代碼的代碼記錄媒體,如揭露於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2-513923(PCT)及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64-023107之中。因此,可生產成本減少的位置偵測裝置10。
此外,算術處理單元30只在位置偵測裝置10之初始化時基於該第一至該第三旋轉角度來計算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處於停止狀態的絕對位置。結果,在旋轉軸14的旋轉期間,拿在該初始化時處於停止狀態之旋轉軸14的絕對位置作為標準,當前位置計數器54能夠從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所偵測的第一旋轉角度以虛擬方式判定旋轉軸14的當前絕對位置。
進一步來說,位置偵測裝置10只在該初始化時用作絕對型旋轉編碼器,且隨後,用作遞增型旋轉編碼器。換言之,就位置偵測裝置10而言,在該初始化時,偵測處於停止狀態之旋轉軸14.的絕對位置,且隨後,在旋轉軸14的旋轉期間,偵測第一旋轉角度,其對應至旋轉軸14相對於它在該初始化時之絕對位置的運動量(旋轉量)。此外,可判定該第一旋轉角度相對於在該初始化時之絕對位置的位置作為旋轉軸14的當前絕對位置。結果,致使不需要跟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3-161641一樣及時地計算絕對位置,因而,有可能使用低速及低成本算術處理單元(CPU)作為算術處理單元30。
此外,在習知遞增旋轉編碼器中,不論電源供應器被開啟還是關掉,必須進行磁極偵測操作與原點 返回操作。相較之下,就位置偵測裝置10而言,由於可偵測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前述操作是多餘的。結果,如果位置偵測裝置10裝在電致動器或其類似者中,則變成有可能縮短作業時間。
用上述方式,根據本具體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有可能實現較小型且成本減少的位置偵測裝置10,而且使用低速算術處理裝置實行算術處理以計算絕對位置。
此外,在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中,在由第一偏磁鐵38在包括各個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之區域中產生的磁場由於正齒輪34之旋轉而經歷變化的情形下,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中之每一者各自輸出該磁場變化作為各個第一類比訊號。該等各個第一類比訊號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的訊號。因此,基於該等各個第一類比訊號,算術處理單元30能夠高度精確地判定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對應至正齒輪34之某一個編號齒部的位置。此外,由於可使用市售正齒輪34,相較於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2002-513923(PCT)及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開號64-023107的組配,可實現位置偵測裝置10之成本的進一步減少。
此外,在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26中,在藉由第二偏磁鐵40之旋轉而在包括該等各個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之區域中產生的磁場經歷變化的情形下,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中之每一者各自輸出該磁場變化 作為各個第二類比訊號。該等各個第二類比訊號為對應至該第二旋轉角度的訊號。因此,基於該等各個第二類比訊號,算術處理單元30能夠輕易地判定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對應至在旋轉軸14之一次旋轉內的某一角度。
此外,在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8中,在藉由第三偏磁鐵44之旋轉而在包括該等各個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之區域中產生的磁場經歷變化的情形下,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中之每一者各自輸出該磁場變化作為各個第三類比訊號。在此情形下,由於減速機構20藉由使旋轉體12的轉速以預定的減速比N減速來轉動輸出軸22,基於該等各個第三類比訊號,算術處理單元30能夠輕易地判定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對應至在旋轉軸14之多次旋轉內的某一角度。
此外,由於旋轉軸14穿透第二偏磁鐵40而輸出軸22穿透第三偏磁鐵44,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26及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8的第二旋轉角度及第三旋轉角度的偵測準確度有可能下降。不過,根據位置偵測裝置10,第一旋轉角度的高精確度偵測是透過使用正齒輪34的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結果,由於第二旋轉角度及第三旋轉角度的偵測準確度下降用第一旋轉角度的高偵測準確度補償,可抑制它對於算術處理單元30計算絕對位置之流程的任何影響。
此外,內插器32將各個第一類比訊號轉換 成二相第一脈衝訊號,以及算術處理單元30基於各個第一至第三類比訊號來計算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以及輸出對應至該經計算之絕對位置的第二脈衝訊號。結果,當前位置計數器54能夠輕易地基於從內插器32輸出的該等各個第一脈衝訊號與從算術處理單元30輸出的第二脈衝訊號來偵測旋轉軸14的當前絕對位置。此外,不論旋轉軸14是正轉還是反轉,都有可能忽略任何背隙在減速機構20中的影響。
減速機構20的背隙最好駐留在360°/(2×N)的角度範圍內。此外,如上述,根據由內插器32及當前位置計數器54執行的軟體處理可處理任何背隙的修正。在本具體實施例中,藉由提供相對於減速機構20之輸出軸22在固定方向施加扭力的機構,例如螺旋彈簧,可致使不需要用軟體的修正處理。
此外,在位置偵測裝置10中,由於算術處理單元30經由串列通訊單元50傳輸第二脈衝訊號到當前位置計數器54,該等第二脈衝訊號的形式為表示對應至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之絕對位置的脈衝總數TP的串列訊號,有可能進一步減少位置偵測裝置10的成本。
此外,在位置偵測裝置10之該初始化時,當前位置計數器54預設脈衝總數TP。此外,在旋轉軸14的旋轉期間,乘法電路52基於該等第一脈衝訊號來產生倍增脈衝訊號。因此,當前位置計數器54,使用預設脈衝總數TP作為參考,計數對應至倍增脈衝訊號的該脈衝數, 藉此偵測旋轉軸14的當前絕對位置。結果,可輕易高效地判定旋轉軸14的當前絕對位置。此外,藉由從乘法電路52供應倍增脈衝訊號至當前位置計數器54,可改善旋轉軸14之當前絕對位置在當前位置計數器54中的解析度,且可得到有高準確度的絕對位置。
此外,乘法電路52藉由比較二相第一脈衝訊號來判定旋轉軸14正轉或反轉,以及產生經判定為正轉或反轉的倍增脈衝訊號。因此,當前位置計數器54能夠準確地判定旋轉軸14的當前絕對位置。
此外,在預設脈衝總數TP於當前位置計數器54中的情況下,旋轉體驅動控制單元56驅動旋轉體12且造成旋轉軸14旋轉,且因此,能可靠地獲得旋轉軸14在旋轉期間的絕對位置。
[本具體實施例的修改實施例]
接下來,參考第10圖至第14圖描述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位置偵測裝置10的修改實施例(根據第一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A與根據第二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B)。關於位置偵測裝置10A、10B,它們的組成元件與在說明第1圖至第9圖之位置偵測裝置10時提及的相同且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而且省略這些特徵的詳細說明。
<第一修改實施例>
首先,參考第10圖至第12B圖描述根據第一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A作為第一組配。
位置偵測裝置10A的基本組配與第1圖至第9圖的位置偵測裝置10不同在於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包括第一減速機構60、第二減速機構62、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及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66。
第一減速機構60為旋轉傳輸機構,其能夠減速旋轉體12之旋轉軸14的轉速且傳輸經減速的轉速到第二減速機構62的輸入軸68,它也用作第一減速機構60的輸出軸。在第一修改實施例中,應注意,第一減速機構60的減速比為1(一),使得旋轉軸14的轉速(旋轉力)按照原樣被輸出到輸入軸68。
第一減速機構60備有設在旋轉軸14之一側上的第一減速單元60a,實質與旋轉軸14、輸入軸68及輸出軸22平行地延伸且一端連接至第一減速單元60a的中間軸60b,以及設在輸入軸68之一側上且連接至中間軸60b之另一端的第二減速單元60c。
第一減速單元60a由在輸入側上實質同軸地附接至旋轉軸14的第一齒輪70a以及在輸出側上實質同軸地附接至中間軸60b之一端側且與第一齒輪70a接合的第二齒輪72a構成。第二減速單元60c由在輸入側上實質同軸地附接至中間軸60b之另一端的第三齒輪70b以及在輸出側上實質同軸地附接至輸入軸68且與第三齒輪70b接合的第四齒輪72b構成。如上述,由於第一減速機構60的減速比為1,各自設定第一減速單元60a與第二減速單元60c的減速比n使得n=1。
第二減速機構62有與位置偵測裝置10之減速機構20實質相同的組配。第二減速機構62備有與旋轉軸14實質同軸地配置且通過第一減速機構60傳輸旋轉軸14之旋轉力給它的輸入軸68,以及與旋轉軸14及輸入軸68實質同軸地設置且以從輸入軸68之轉速以減速比N減到之轉速旋轉的輸出軸22。因此,在第一修改實施例中,第一減速機構60與第二減速機構62的整體減速比為N(=1×N)。
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由實質同軸地附接至旋轉軸14之前側端的圓柱形偏磁鐵74以及面向偏磁鐵74之中心地配置的磁性偵測元件76構成。在偏磁鐵74,它的一半圓形部份分配給N極,而它的另一半圓形部份分配給S極。因此,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為一次旋轉旋轉角度偵測器用於偵測落在旋轉軸14之一次旋轉內的第一旋轉角度。磁性偵測元件76用串列通訊輸出對應至第一旋轉角度的串列訊號(圖示於第12B圖中之旋轉角度資料的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再者,磁性偵測元件76輸出對應至第一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二相數位脈衝訊號(圖示於第12A圖的A相及B相第一脈衝訊號)到乘法電路52。
換言之,根據第一修改具體實施例,磁性偵測元件76具有以下兩種功能:輸出該串列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以及輸出二相第一脈衝訊號到乘法電路52作為內插處理。亦即,根據第一修改具體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 置10A互換在位置偵測裝置10中的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及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26與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第12B圖圖示磁性偵測元件76在預定時間周期(串列傳輸周期)期間送出串列訊號給算術處理單元30的情形。
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66有與位置偵測裝置10之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8(參考第1圖及第2圖)類似的組配。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66用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偵測落在輸出軸22之一次旋轉內對應至旋轉軸14之多次旋轉的第二旋轉角度,以及輸出對應至偵測到之第二旋轉角度的類比訊號(類似第三類比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
算術處理單元30以第12B圖的預定取樣間隔進行來自磁性偵測元件76之串列訊號的取樣。此外,算術處理單元30把來自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之類比訊號的輸出電壓從直角坐標轉換成極坐標。然後,算術處理單元30基於藉由取樣所得到的串列訊號與轉換成極坐標的輸出電壓來計算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
在此情形下,算術處理單元30基於以下方程式(4)來計算旋轉軸14的旋轉量TA。
TA=P1+(P3×N)…(4)
在第一修改實施例中,由於不使用正齒輪34,因此應注意,方程式(4)中的P1為旋轉軸14的角度(第一旋轉角度)。
此外,在第一修改實施例中,用以下方程 式(5)計算脈衝總數TP。
TP=INT(TA×PP÷360)…(5)
根據第一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A也可根據第8圖及第9圖的順序圖來操作。在此情形下,位置偵測裝置10A的操作類似位置偵測裝置10,除步驟S4、S5及S17以外,直接從磁性偵測元件76輸出二相第一脈衝訊號到乘法電路52,從磁性偵測元件76輸出串列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從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輸出類比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以及由算術處理單元30基於方程式(4)及(5)來計算脈衝總數TP。因此,會省略詳細操作的描述。
如上述,在根據第一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A中,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的磁性偵測元件76具有以下兩種功能:輸出串列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以及輸出二相第一脈衝訊號到控制器18的乘法電路52作為內插處理。此外,算術處理單元30基於該串列訊號與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66(的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所偵測的第二旋轉角度來計算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因此,在第一修改實施例中,可生產成本減少的位置偵測裝置10A,因為位置偵測裝置10A的部件數減少,以及算術處理單元30的計算負荷減少。此外,由於採用圓柱形偏磁鐵74,與環形磁鐵相比,磁通密度(magnetic flux density)的減少被抑制,且可改善第一旋轉角度的偵測準確度。
此外,也在根據第一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A中,可用與位置偵測裝置10之情形類似的方式得到數種優點。
亦即,第二減速機構與輸出軸22沿著旋轉軸14的軸向設置,且藉由配置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及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66於旋轉軸14及輸出軸22附近,可減少旋轉軸14的徑向尺寸。
此外,算術處理單元30只在初始化時基於第一及第二旋轉角度來計算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處於停止狀態的絕對位置。結果,在旋轉軸14的旋轉期間,拿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作為標準,控制器18(的當前位置計數器54)能夠以虛擬方式且輕易地從該等二相第一脈衝訊號來判定旋轉軸14的當前絕對位置。
進一步來說,位置偵測裝置10A只在該初始化時用作絕對型旋轉編碼器,且隨後,用作遞增型旋轉編碼器。因此,致使不需要及時地計算絕對位置,因而,有可能使用低速及低成本CPU。結果,如果此一位置偵測裝置10A裝在電致動器或其類似者中,則變成有可能縮短作業時間。
因此,也根據第一修改實施例,有可能實現較小型且成本減少的位置偵測裝置10A,而且使用低速算術處理裝置實行算術處理以計算絕對位置。
此外,也根據第一修改實施例,不論旋轉軸14正轉還是反轉,有可能忽略任何背隙在第一減速機構 60及第二減速機構62中的影響。第一減速機構60的背隙最好駐留在360°/(4×n×n)的角度範圍內。在第一修改實施例中,n=1。因此,背隙最好駐留在90°的角度範圍內。
位置偵測裝置10A進一步包括第一減速機構60,其係傳輸旋轉軸14的旋轉力到第二減速機構62的輸入軸68,其中旋轉軸14、輸入軸68及輸出軸22係實質同軸地配置。儘管位置偵測裝置10A由於第一減速機構60變得在徑向有點大,然而位置偵測裝置10A的部件數減少,因為使用有內插功能的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因此,有可能實現減少整個裝置的成本。在以上說明中,描述使用減速比為1的第一減速機構60的情形。或者,可採用各種類型的旋轉傳輸機構為較佳,例如使用皮帶的旋轉傳輸構件,而不是第一減速機構60。
<第二修改實施例>
接下來,參考第13圖及第14圖描述根據第二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B作為第二組配。
位置偵測裝置10B的組配與根據第一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A(參考第10圖及第11圖)不同在於旋轉角度偵測機構16包括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64、78、80以及第一減速機構60的第一減速單元60a及第二減速單元60c的每個減速比n大於1。因此,第一減速機構60與第二減速機構62的整體減速比變成n×n×N(第一減速單元60a:n;第二減速單元60c:n;第二減速機構62:N)。結果,輸出軸22的轉速變成為從旋轉軸14之轉速以 (1/n)×(1/n)×(1/N)減到的轉速。
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78有與位置偵測裝置10之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26(參考第1圖及第2圖)實質類似的組配。不過,應注意,提供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78用於輸入軸68而不是旋轉軸14。亦即,在第二修改實施例中,在旋轉軸14、輸入軸68之間提供有減速比n×n的第一減速機構60。因此,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78的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可偵測落在輸入軸68之一次旋轉內且對應至旋轉軸14之多次旋轉的第二旋轉角度。
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80有與位置偵測裝置10A之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66(參考第10圖及第11圖)類似的組配。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80的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可偵測落在輸出軸22之一次旋轉內且對應至旋轉軸14之多次旋轉的第三旋轉角度。
算術處理單元30以第12B圖的預定取樣間隔進行來自磁性偵測元件76之串列訊號的取樣。此外,算術處理單元30把來自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對應至第二旋轉角度之各個類比訊號(類似第二類比訊號)以及來自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對應至第三旋轉角度的類比訊號(類似第三類比訊號)的輸出電壓從直角坐標轉換成極坐標。然後,算術處理單元30基於藉由取樣所得到的串列訊號與轉換成極坐標的輸出電壓來計算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
在此情形下,算術處理單元30基於以下方 程式(6)來計算旋轉軸14的旋轉量TA。
TA=P1+(P2×n×n)+(P3×N×n×n)…(6)
在第二修改實施例中,由於不使用正齒輪34以及由於配置用於輸入軸68的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78,應注意,在方程式(6)中,P1為旋轉軸14的角度(第一旋轉角度)以及P2為輸入軸68的角度(第二旋轉角度)。此外,在第二修改實施例中,用以上所述的方程式(5)計算脈衝總數TP。
用與位置偵測裝置10A之情形類似的方式,根據第二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B也可根據第8圖及第9圖的順序圖來操作。也在此情形下,位置偵測裝置10B的操作方式類似位置偵測裝置10,除步驟S4、S5及S17以外,直接從磁性偵測元件76輸出二相第一脈衝訊號到乘法電路52,從磁性偵測元件76輸出串列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從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及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輸出類比訊號到算術處理單元30,以及基於方程式(5)及(6)用算術處理單元30來計算脈衝總數TP。因此,會省略詳細操作的描述。
如上述,相較於根據第一修改實施例之位置偵測裝置10A,根據第二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B備有3個旋轉角度偵測器(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64、78、80),以及有各自大於1之減速比n、N的兩個減速機構(第一減速機構60與第二減速機構62)。因此,部件數比位置偵測裝置10A大,且算術處理單元30的計算負 荷大,這導致高成本。
不過,在第二修改實施例中,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78與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80各自偵測對應至旋轉軸14之多次旋轉的第二旋轉角度與第三旋轉角度,以及算術處理單元30能夠使用偵測到的第二及第三旋轉角度等等高度精確地計算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結果,相較於習知位置偵測裝置,可計算有高精確度的絕對位置且可減少成本。此外,也在第二修改實施例中,由於採用圓柱形偏磁鐵74,與環形磁鐵相比,磁通密度的減少被抑制,且可改善第一旋轉角度的偵測準確度。
此外,由於根據第二修改實施例的位置偵測裝置10B也備有該第一至該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64、78、80,可得到與位置偵測裝置10類似的有利效果。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且毫無疑問其中可採用各種修改或附加組配而不脫離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本發明本質及要點。
10‧‧‧位置偵測裝置
12‧‧‧旋轉體
14‧‧‧旋轉軸
16‧‧‧旋轉角度偵測機構
18‧‧‧控制器
20‧‧‧減速機構
22‧‧‧輸出軸
24‧‧‧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
26‧‧‧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
28‧‧‧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
30‧‧‧算術處理單元
32‧‧‧內插器
34‧‧‧正齒輪
36a、36b‧‧‧第一磁性偵測元件
40‧‧‧第二偏磁鐵
42a、42b‧‧‧第二磁性偵測元件
44‧‧‧第三偏磁鐵
46c、46d‧‧‧第三磁性偵測元件
50‧‧‧串列通訊單元
52‧‧‧乘法電路
54‧‧‧當前位置計數器
56‧‧‧旋轉體驅動控制單元

Claims (12)

  1. 一種位置偵測裝置(10),包括連接至旋轉體(12)之旋轉軸(14)的減速機構(20),且經組配成:基於該旋轉軸(14)的旋轉角度與該減速機構(20)之輸出軸(22)的旋轉角度來偵測該旋轉軸(14)的絕對位置;該位置偵測裝置包含: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經組配成:偵測在實質同軸地附接至該旋轉軸(14)之齒輪(34)的齒距間隔中的第一旋轉角度;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26),經組配成:偵測落在該旋轉軸(14)之一次旋轉內的第二旋轉角度;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8),經組配成:偵測落在該輸出軸(22)之一次旋轉內且對應至該旋轉軸(14)之多次旋轉的第三旋轉角度;算術處理單元(30),經組配成:基於在該位置偵測裝置(10)之初始化時各自被該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4至28)偵測的該第一至第三旋轉角度來計算該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以及當前位置偵測單元(54),經組配成在驅動該旋轉體(12)後,基於被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偵測的該第一旋轉角度與該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該絕對位置來偵測該旋轉軸(14)在該旋轉軸(14)之旋轉期間的當前絕對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位置偵測裝置(10),其中: 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24)包含由磁性材料製成且與該旋轉軸(14)實質同軸地附接的正齒輪(34),在定義該正齒輪(34)之齒端的間隔為一次循環的情形下,面向該正齒輪(34)地設置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兩個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以及第一偏磁鐵(38);且該等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經組配成各自輸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第一類比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位置偵測裝置(10),其中:該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26)包含與該旋轉軸(14)實質同軸地附接的環形第二偏磁鐵(40),以及在定義該旋轉軸(14)之一次旋轉為一次循環的情形下,面向該第二偏磁鐵(40)地設置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兩個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且該等第二磁性偵測元件(42a,42b)經組配成各自輸出對應至該第二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第二類比訊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位置偵測裝置(10),其中:該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8)包含與該輸出軸(22)實質同軸地附接的環形第三偏磁鐵(44),以及在定義該輸出軸(22)之一次旋轉為一次循環的情形下,面向該第三偏磁鐵(44)地設置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兩個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且該等第三磁性偵測元件(46c,46d)經組配成各自輸 出對應至該第三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第三類比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位置偵測裝置(10),其更包含一內插器(32),其經組配成:將各自從該等第一磁性偵測元件(36a,36b)中之每一者輸出的該等各個第一類比訊號轉換成二相第一脈衝訊號;其中該算術處理單元(30)經組配成:基於各自從該第一至該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24至28)輸出的該第一至該第三類比訊號中之每一者來計算該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該絕對位置,以及輸出對應至該經計算之絕對位置的第二脈衝訊號;且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54)經組配成:基於從該內插器(32)輸出的該第一脈衝訊號與從該算術處理單元(30)輸出的該第二脈衝訊號來偵測該旋轉軸(14)的該當前絕對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位置偵測裝置(10),其中該算術處理單元(30)經組配成:傳輸該第二脈衝訊號到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54)作為串列訊號,該串列訊號包括對應至該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之該絕對位置的脈衝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位置偵測裝置(10),其更包含乘法電路(52),其經組配成:產生藉由相乘該等第一脈衝訊號中之每一者而得到的倍增脈衝訊號,以及輸出該倍增脈衝訊號到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54); 其中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54)為當前位置計數器,其經組配成:預設對應至在該初始化時之該串列訊號的脈衝數,且在該旋轉軸(14)的旋轉期間,其經組配成從該預設脈衝數開始計算對應至該倍增脈衝訊號的該脈衝數,藉此偵測該旋轉軸(14)之該當前絕對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位置偵測裝置(10),其中該乘法電路(52)經組配成藉由比較該等各個第一脈衝訊號來判定該旋轉軸(14)正轉或反轉,且產生經判定為正轉或反轉的該倍增脈衝訊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位置偵測裝置(10),在預設對應至該串列訊號的該脈衝數於該當前位置計數器(54)中的情況下,更包含旋轉體驅動控制單元(56),其經組配成:藉由驅動該旋轉體(12)來使該旋轉軸(14)旋轉。
  10. 一種位置偵測裝置(10A),其包括連接至旋轉體(12)之旋轉軸(14)的減速機構(62),且經組配成:基於該旋轉軸(14)的旋轉角度與該減速機構(62)之輸出軸(22)的旋轉角度來偵測該旋轉軸(14)的絕對位置;該位置偵測裝置包含: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其經組配成:偵測落在該旋轉軸(14)之一次旋轉內的第一旋轉角度;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66),其經組配成:偵測落在該輸出軸(22)之一次旋轉內且對應至該旋轉軸(14)之多 次旋轉的第二旋轉角度;算術處理單元(30),其經組配成:基於在該位置偵測裝置(10A)之初始化時各自由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與該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66)偵測的該第一旋轉角度與該第二旋轉角度來計算該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以及當前位置偵測單元(54),其經組配成在驅動該旋轉體(12)後,基於被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偵測的該第一旋轉角度與該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之該絕對位置來偵測該旋轉軸(14)在該旋轉軸(14)之旋轉期間的當前絕對位置,其中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包含實質同軸地附接至該旋轉軸(14)的圓柱形偏磁鐵(74)與面向該偏磁鐵(74)地配置的磁性偵測元件(76),且該磁性偵測元件(76)經組配成:輸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的串列訊號到該算術處理單元(30),並進一步輸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二相脈衝訊號到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54)。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位置偵測裝置(10A),其更包含旋轉傳輸機構(60),其經組配成傳輸該旋轉軸(14)的旋轉力至該減速機構(62)的輸入軸(68),其中該旋轉軸(14)、該輸入軸(68)及該輸出軸(22)係實質同軸地配置。
  12. 一種位置偵測裝置(10B),其包括連接至旋轉體(12)之旋 轉軸(14)的減速機構(62),且經組配成:基於該旋轉軸(14)的旋轉角度與該減速機構(62)之輸出軸(22)的旋轉角度來偵測該旋轉軸(14)的絕對位置;該位置偵測裝置包含: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其經組配成:偵測落在該旋轉軸(14)之一次旋轉內的第一旋轉角度;第一減速機構(60),其經組配成:減速及輸出該旋轉軸(14)的轉速;第二減速機構(62),其包括連接至該第一減速機構(60)的輸入軸(68),且經組配成:進一步減速該旋轉軸(14)已被該第一減速機構(60)減速的該轉速且輸出被進一步減速的該轉速到該輸出軸(22);第二旋轉角度偵測器(78),其經組配成:偵測落在該輸入軸(68)之一次旋轉內且對應至該旋轉軸(14)之多次旋轉的第二旋轉角度;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80),其經組配成:偵測落在該輸出軸(22)之一次旋轉內且對應至該旋轉軸(14)之多次旋轉的第三旋轉角度;算術處理單元(30),其經組配成:基於在該位置偵測裝置(10B)之初始化時各自被該第一至該第三旋轉角度偵測器(64,78,80)偵測的該第一至該第三旋轉角度來計算該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的絕對位置;以及當前位置偵測單元(54),其經組配成在驅動該旋轉體(12)後,基於被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偵測的該 第一旋轉角度與該旋轉軸(14)在該初始化時之該絕對位置來偵測該旋轉軸(14)在該旋轉軸(14)之旋轉期間的當前絕對位置,其中該第一旋轉角度偵測器(64)包含實質同軸地附接至該旋轉軸(14)的圓柱形偏磁鐵(74)與面向該偏磁鐵(74)地配置的磁性偵測元件(76),且該磁性偵測元件(76)經組配成:輸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的串列訊號到該算術處理單元(30),並進一步輸出對應至該第一旋轉角度且相位互相偏移90°的二相脈衝訊號到該當前位置偵測單元(54)。
TW106121260A 2016-06-27 2017-06-26 位置偵測裝置 TWI7192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6346 2016-06-27
JP2016126346 2016-06-27
JP2017-110919 2017-06-05
JP2017110919A JP7076683B2 (ja) 2016-06-27 2017-06-05 位置検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5588A TW201805588A (zh) 2018-02-16
TWI719224B true TWI719224B (zh) 2021-02-21

Family

ID=60947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1260A TWI719224B (zh) 2016-06-27 2017-06-26 位置偵測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76683B2 (zh)
KR (1) KR102228615B1 (zh)
CN (1) CN108458653B (zh)
TW (1) TWI7192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7170B2 (ja) * 2017-02-14 2021-05-2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エンコーダ及びその絶対角度位置検出方法
JP6877168B2 (ja) * 2017-02-14 2021-05-2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エンコーダ及びその絶対角度位置検出方法
CN114236585B (zh) * 2021-12-09 2023-04-14 国网思极位置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目标运动监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6037A (zh) * 2006-04-10 2009-04-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旋转角度检测装置
US20130169270A1 (en) * 2010-08-24 2013-07-04 Moving Magnet Technologies (Mmt) Magnetic multi-turn absolute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CN103309011A (zh) * 2012-03-15 2013-09-18 索尼公司 位置检测装置、图像拾取设备和磁体
CN103930748A (zh) * 2011-11-14 2014-07-16 东方马达股份有限公司 多旋转绝对旋转角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绝对旋转角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63040A (ja) * 1983-03-09 1984-09-14 Ito Kogyo Kk プレス加工における加工材フイ−ド装置
JPS6017364A (ja) * 1983-07-11 1985-01-29 Fanuc Ltd 電動機速度検出方式
US4785242A (en) * 1986-12-15 1988-11-15 Sundstrand Corporation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using multiple magnetic sensors for determining relative and absolute angular position
JP2593955B2 (ja) * 1990-09-28 1997-03-26 オ−クマ株式会社 エンコーダ
AT404300B (de) * 1992-02-20 1998-10-27 Rsf Elektronik Gmbh Drehgeber
DE19820014A1 (de) * 1998-05-06 1999-11-11 Heidenhain Gmbh Dr Johannes Multiturn-Codedrehgeber
US6926115B2 (en) * 2002-07-31 2005-08-09 Hitachi Cable, Ltd. Angle sensor, angle-torque sens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unit using same
JP2006220530A (ja) * 2005-02-10 2006-08-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絶対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JP2006271189A (ja) * 2005-02-28 2006-10-05 Harmonic Drive Syst Ind Co Ltd ギヤ付きモータ
JP2007078459A (ja) * 2005-09-13 2007-03-29 Yaskawa Electric Corp 多回転式絶対値エンコーダおよび回転機械
JP2007113932A (ja) * 2005-10-18 2007-05-10 Harmonic Drive Syst Ind Co Ltd ギヤ付きモータの多回転絶対値エンコーダ
FR2898676B1 (fr) * 2006-03-14 2008-07-04 Skf Ab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de position angulaire, moteur electrique, colonne de direction et reducteur
DE602006019080D1 (de) * 2006-07-07 2011-02-03 Magneti Marelli Spa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der Winkelposition eines Gashandgriffs eines Motorrades
JP2008175533A (ja) * 2007-01-16 2008-07-31 Toyota Motor Corp 角度検出装置
JP4834656B2 (ja) * 2007-12-30 2011-1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ポジションセンサの位置決め装置
JP5111243B2 (ja) * 2008-06-05 2013-0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ブソリュートエンコーダ
CN101875369B (zh) * 2009-04-30 2013-06-12 浙江中科德润科技有限公司 伺服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8862328B2 (en) * 2010-05-14 2014-10-14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absolute position of a motor shaft in an electric steering system
TWI500907B (zh) * 2011-01-07 2015-09-21 Oriental Motor Co Ltd 多圈旋轉絕對旋轉角之檢測裝置及該旋轉角之檢測方法
JP5822108B2 (ja) * 2011-03-31 2015-11-24 Kyb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シャフト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JP2012247234A (ja) * 2011-05-26 2012-12-13 Tamagawa Seiki Co Ltd 原点位置検出機構
CN103135568A (zh) * 2011-11-27 2013-06-05 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太阳方位角测量仪
US20160069449A1 (en) * 2014-09-08 2016-03-10 Nidec Copal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hin-type gear motor and muscle force assisting device using thin-type gear mo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6037A (zh) * 2006-04-10 2009-04-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旋转角度检测装置
US20130169270A1 (en) * 2010-08-24 2013-07-04 Moving Magnet Technologies (Mmt) Magnetic multi-turn absolute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CN103930748A (zh) * 2011-11-14 2014-07-16 东方马达股份有限公司 多旋转绝对旋转角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绝对旋转角的方法
CN103309011A (zh) * 2012-03-15 2013-09-18 索尼公司 位置检测装置、图像拾取设备和磁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58653A (zh) 2018-08-28
JP2018004627A (ja) 2018-01-11
JP7076683B2 (ja) 2022-05-30
TW201805588A (zh) 2018-02-16
KR102228615B1 (ko) 2021-03-17
CN108458653B (zh) 2020-12-22
KR20180001516A (ko) 2018-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3113B2 (en)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TWI719224B (zh) 位置偵測裝置
EP3385678B1 (en) Rotary position sensor
JP3610905B2 (ja) 位置検出装置
EP2789967B1 (en) Multi-turn absolute rotation angle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bsolute rotation angle
JPH0373808B2 (zh)
EP2330385A2 (en) Magnetic absolute encoder
JP5217766B2 (ja) 回転体の角度位置検出装置及び回転数検出装置
US8271221B2 (en) Phase detection device and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JP2005055256A (ja) 舵角センサ
US20150316371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linear actuator
JP6589107B2 (ja) 変調波レゾルバ装置
JP2012173258A (ja) トルク測定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5016968A (ja)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JPH04172203A (ja) シリアルエンコーダ
JP2008058026A (ja) 回転角検出装置
JP3449177B2 (ja) 増分形エンコーダによる位置検出装置
JP2526855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タ制御装置
JP2011080765A (ja) トルク測定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660983B2 (ja) パルスエンコーダによる位置検出方法または停止位置制御方法
JP4660718B2 (ja) 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位置検出装置
KR100460421B1 (ko) 차량의 조향각 검출 장치
JP3248209B2 (ja) 位置検出方法
JP2005043224A (ja) 舵角検出装置
JP2007278924A (ja)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