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2910B - 防蟲纖維以及使用此纖維之防蟲網 - Google Patents

防蟲纖維以及使用此纖維之防蟲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2910B
TWI702910B TW105107206A TW105107206A TWI702910B TW I702910 B TWI702910 B TW I702910B TW 105107206 A TW105107206 A TW 105107206A TW 105107206 A TW105107206 A TW 105107206A TW I702910 B TWI702910 B TW I7029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fiber
proof
core
n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7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5904A (zh
Inventor
雨宮陽介
本島信一
中山鶴雄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Nbc紗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Nbc紗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Nbc紗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5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5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91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oxygen or sulfur compounds
    • A01N31/08Oxygen or sulfur directly attached to an aromatic ring system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17/00Pest repel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34Shaped forms, e.g. sheets,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ther sub-group of this main gro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1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wherein Cn means a carbon skeleton not containing a ring;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3/00Ethers;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3/02Ethers
    • C07C43/20Ethers having an ether-oxygen atom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9/0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9/62Halogen-containing esters
    • C07C69/65Halogen-containing est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4Core-skin structure;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06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olefin as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0/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polymers
    • C08J2300/22Thermoplastic resi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Abstract

本發明之防蟲纖維課題為既可抑制人類等對於防蟲劑之攝取量又可發揮防蟲效果,並且可使防蟲效果容易持續。
本發明之防蟲纖維,其係可釋出防蟲劑的防蟲纖維(1),係具有:芯部(2),其係含有防蟲劑(4)且由熱塑性樹脂構成;鞘部(3),其係與芯部的外表面接觸並覆蓋芯部,且由熱塑性樹脂構成。構成鞘部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係等於或小於構成芯部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

Description

防蟲纖維以及使用此纖維之防蟲網
本發明係關於對於害蟲等具有驅除效果(防蟲效果)的防蟲纖維及使用該防蟲纖維的防蟲網。
以往在住家中通常使用既可防止蟲入侵又可使自然風出入的紗窗。然而,若不使紗窗的開口部變小的話,比開口部小的蟲會侵入住家內,透氣性會變差。另一方面,為了提高透氣性而增大紗窗的開口部的話,會有小型蟲容易侵入住家內的傾向。
因此,為了製造具有可確保透氣性的開口部,並且使蟲較不易侵入的防蟲網,而希望有對於害蟲等具有驅除性的防蟲纖維。
作為解決上述課題的方法,提出具有芯鞘構造並且在鞘部混入防蟲活性化合物的防蟲纖維絲(專利文獻1)或使複合纖維絲線之織條浸入防蟲劑與接著劑的防蟲網(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3390號公報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220970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2,藉由使線的外表面含有防蟲劑,而使防蟲劑容易在線的外部釋出,進而提高防蟲效果。然而,愈容易使防蟲劑釋出,人或動物攝取防蟲劑的量也會隨之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針對人等攝取防蟲劑所產生的危害,在專利文獻1、2中並未有任何考慮。
另外,在專利文獻1,雖然使防蟲劑容易從防蟲纖維絲的外表面釋出,但隨著防蟲纖維絲的外表面之防蟲劑的量增加,灰塵會較容易附著在防蟲劑而阻礙防蟲劑的釋出,導致防蟲效果容易降低。另一方面,為了去除灰塵而進行水洗的話,防蟲劑會連同灰塵被去除,使防蟲效果不易持續。
在專利文獻2,雖然將防蟲劑固定在織條的外表面,但當外力作用於織條時,有時防蟲劑會從織條掉落。因此,不僅防蟲效果會降低,防蟲效果的持續時間也會縮短。另外,由於防蟲劑在織條的外表面露出,導致灰塵較容易附著在防蟲劑,而使防蟲效果如上述容易降低。更且,將附著在織條的灰塵去除時,防蟲劑容易連同灰塵被去除,使防蟲效果不易持續。
更且,防蟲劑在線的外表面過量存在時,會使線產生黏著性,而較不易使用該線編織防蟲網。因此,考慮到這幾點的話,以往所提出的防蟲纖維並不具有充分的實用性。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既可抑制人等對於防蟲劑的攝取量又可發揮防蟲效果,並且可使防蟲效果容易持續的防蟲纖維及使用該防蟲纖維的防蟲網。
本發明的要旨如下。
[1]一種防蟲纖維,其係可釋出防蟲劑的防蟲纖維,其特徵為:具有:芯部,其係含有前述防蟲劑且由熱塑性樹脂構成;及鞘部,其係與前述芯部的外表面接觸並覆蓋前述芯部,且由熱塑性樹脂構成,構成前述鞘部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係等於或小於構成前述芯部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
[2]如[1]所述的防蟲纖維,其中前述防蟲劑的主成分為除蟲菊酯系防蟲劑。
[3]如[2]所述的防蟲纖維,其中前述除蟲菊酯系防蟲劑為氯菊酯或依芬寧的至少一種以上。
[4]如[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防蟲纖維,其中構成前述鞘部的前述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為80%以下。
[5]如[1]至[4]之任一項所述的防蟲纖維,其中前述鞘部的 厚度為5μm以上、70μm以下。
[6]如[1]至[5]之任一項所述的防蟲纖維,其中前述防蟲劑的含量相對於前述防蟲纖維為0.1質量%以上、5質量%以下。
[7]一種防蟲網,其特徵為:含有如[1]至[6]之任一項所述的防蟲纖維。
若按照本發明,可提供既可抑制人等對於防蟲劑的攝取量又可發揮防蟲效果,並且可使防蟲效果容易持續的防蟲纖維及使用該防蟲纖維的防蟲網。
1‧‧‧防蟲纖維
2‧‧‧芯部
3‧‧‧鞘部
4‧‧‧防蟲劑
第1圖為顯示防蟲纖維之構造的概略圖。
第2圖為芯部中防蟲劑偏向存在之防蟲纖維的剖面圖。
以下使用第1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
本實施方式係關於可釋出防蟲劑的防蟲纖維1,如第1圖所示,防蟲纖維1係具有芯部2及鞘部3。芯部2係由熱塑性樹脂構成,防蟲劑4係處在分散於芯部 2的內部之狀態,由芯部2保持。鞘部3係由熱塑性樹脂構成,與芯部2的外表面接觸而覆蓋芯部2。防蟲劑4係從芯部2移動到鞘部3後,從鞘部3的外表面被釋出到防蟲纖維1的外部。在此,構成防蟲纖維1的鞘部3之熱塑性樹脂的結晶化度係等於或小於構成防蟲纖維1的芯部2之熱塑性樹脂的結晶化度。
在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1,構成芯部2及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只要可維持芯部2及鞘部3的形狀,並且將防蟲劑4釋出到防蟲纖維1的外部即可,並未特別限制而可適當選擇。另外,構成芯部2及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係可相同也可不同。作為熱塑性樹脂,例如具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四亞甲基、尼龍、丙烯酸、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四氟化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Kelver(註冊商標)、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縲縈、銅氨縲縈、Tencel(註冊商標)、縲縈短纖、乙酸酯、三乙酸酯。這些熱塑性樹脂中,作為構成芯部2及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從確保芯部2及鞘部3的強度之方面來看,而使用結晶性的熱塑性樹脂。具體而言,可舉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尼龍、聚偏二氯乙烯等。其中,作為對防蟲纖維1容易進行熔融紡紗的熱塑性樹脂,更佳為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
在本實施形態,將構成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 之結晶化度設成等於或小於構成芯部2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係取決於熱塑性樹脂的材料或熔融紡紗後加熱延伸時的加熱溫度或延伸倍率。因此,若預先求得結晶化度、熱塑性樹脂的材料及熔融紡紗後加熱延伸時的加熱溫度或延伸倍率的關係,則可設定熱塑性樹脂的材料及熔融紡紗後加熱延伸時的加熱溫度或延伸倍率,使構成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等於或小於構成芯部2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尚且,在未進行加熱延伸的情況,只要將熱塑性樹脂的材料設定成使構成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等於或小於構成芯部2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即可。尚且,構成芯部2及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係例如可由粉末X射線繞射法量測。另外,構成芯部2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係可視為與構成在與形成芯部2的條件相同之條件下形成的單層構造之芯部2(纖維)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相同。
構成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係等於或小於構成芯部2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的話,主要在鞘部3的非晶部,可使防蟲劑4容易移動而在防蟲纖維1的外部釋出防蟲劑4。是以,可發揮防蟲效果。在此,在構成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大於構成芯部2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的情況,防蟲劑4會較不易在鞘部3中移動,而較不易釋出到防蟲纖維1的外部,導致防蟲效果較容易降低。
構成芯部2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較佳為 40%以上、100%以下。構成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只要等於或小於構成芯部2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即可,具體而言,較佳為在40%以上、100%以下的範圍內,設成等於或小於構成芯部2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40%以上、100%以下)。更佳為可將構成鞘部3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設成為80%以下。
就芯部2所保持的防蟲劑4而言,只要在對防蟲纖維1進行熔融紡紗時在防蟲纖維1的芯部2殘留防蟲劑4即可,並未特別限定,可由業者適當選擇。例如,可使用微膠囊化的防蟲劑4或在多孔質物質中載持防蟲劑4。
在本實施形態,較佳為使用微膠囊化的防蟲劑4。微膠囊化的防蟲劑4係指將防蟲劑4作為液狀化合物填充於微膠囊內者。在使用結晶性的熱塑性樹脂對防蟲纖維1進行熔融紡紗的情況,防蟲劑4會移動到熱塑性樹脂的非晶部,而未留在非晶部的防蟲劑4則會滲出到防蟲纖維1的外表面。因此,黏著性會產生,導致編織較不易進行,或是在熔融紡紗時需要必要量以上的防蟲劑4。若使用微膠囊化的防蟲劑4,可在熔融紡紗時將作為液狀化合物的防蟲劑4留在微膠囊內,而抑制防蟲劑4移動到熱塑性樹脂的非晶部,使得防蟲劑4不易滲出到防蟲纖維1的外表面。是以,既可使黏著性較不易產生,又可抑制必須使用必要量以上的防蟲劑4。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較佳為使用由控制防 蟲劑4的釋出之無機化合物所載持的防蟲劑4。作為控制防蟲劑4的釋出之無機化合物,例如可舉出粒子狀、纖維狀、板狀、鱗片、層狀的無機化合物。另外,就這些無機化合物而言,為了增加可載持防蟲劑4的表面積,多孔質物質為更佳。藉由使用控制防蟲劑4的釋出之無機化合物所載持的防蟲劑4,防蟲劑4可不易滲出到防蟲纖維1的外表面。是以,既可使黏著性較不易產生,又可釋出可發揮防蟲效果之必要最低限度的防蟲劑4。
本實施形態的防蟲劑4較佳為作為液狀化合物而被包含在防蟲纖維1。藉由使用液狀化合物的防蟲劑4,既可在穩定的狀態下於芯部2添加高濃度的防蟲劑4,又可較容易調整防蟲纖維1的內部之防蟲劑4的擴散速度。另外,作為防蟲劑4的主成分,並未特別限定,但在常溫下呈液體的形態者為佳。具體而言,可舉出除蟲菊精、瓜菊酯、茉酮菊素、丙烯菊酯、滅蟲菊、殺滅菊酯、百滅寧等除蟲菊酯系防蟲劑、毒殺芬、硫丹等環狀二烯系防蟲劑、馬拉松、撲滅松等有機磷系防蟲劑、加保利、納乃得、普滅克等胺基甲酸酯系防蟲劑等。這些防蟲劑係可使用1種或亦可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在這些防蟲劑中,較佳為使用具有優異的驅除性與速效性,並且不易展現急性毒性的除蟲菊酯系防蟲劑。另外,在除蟲菊酯系中,較佳為使用既容易在低濃度發揮防蟲效果,並且對人或動物容易確保安全性的百滅寧或依芬寧。
在本實施形態,於具有芯部2及鞘部3的防 蟲纖維1,芯部2含有的防蟲劑4會通過鞘部3才釋出到防蟲纖維1的外部,因此可在鞘部3中調整防蟲劑4的放出。是以,相較於使鞘部3含有防蟲劑4的構造,較容易抑制防蟲劑4擴散到防蟲纖維1的外部,因而既可對人或動物容易確保安全性,又可延長防蟲效果的持續時間。
在鞘部3含有防蟲劑4的芯鞘構造之防蟲纖維或含有防蟲劑4的單層防蟲纖維,於防蟲纖維的表面會產生黏著性,而較不易將防蟲纖維織(編織)成網狀。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1,使芯部2含有防蟲劑4,並且使防蟲劑4通過鞘部3,因而可抑制防蟲劑4滲出到防蟲纖維1的表面,使黏著性不易產生。因此,使用防蟲纖維1構成作為編織體的防蟲網時,容易對防蟲纖維1進行編織。
另外,在防蟲纖維的表面容易產生黏著性的話,灰塵等會較容易附著在防蟲纖維的表面。附著在防蟲纖維的表面之灰塵等會阻礙防蟲劑從防蟲纖維釋出而減低防蟲效果,因此並不理想。另外,為了去除附著在防蟲纖維的灰塵等而洗淨防蟲纖維(例如水洗)的話,防蟲劑會連同灰塵被去除,而促進防蟲劑從防蟲纖維釋出,使防蟲效果的持續時間縮短。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形態,如上述可抑制防蟲劑4滲出到防蟲纖維1的表面,因此較容易抑制灰塵等附著於防蟲纖維1的表面,並且可抑制防蟲劑4的釋出由於灰塵等而受到阻礙的情形。另外,洗淨防蟲纖維1的次 數也受到抑制,因而可抑制防蟲劑4隨著洗淨被去除的情形,而可延長防蟲效果的持續時間。
若按照使用氯菊酯作為防蟲劑4的本實施形態之防蟲纖維1,則使用丙酮洗淨法量測在防蟲纖維1的表面露出之防蟲劑4(氯菊酯)的量時,可將防蟲劑4(氯菊酯)的量設成相對每1g防蟲纖維為0.4μg以上、10μg以下。丙酮洗淨法係指以使用丙酮等有機溶劑潤濕的脫脂棉對防蟲纖維1的表面進行洗淨處理,並從經洗淨處理的脫脂棉抽出丙酮等有機溶劑,再量測有機溶劑中防蟲劑4的量。上述防蟲劑4的量係為從丙酮洗淨法的量測結果算出每1g防蟲纖維之防蟲劑4的量之值。
在防蟲纖維1的表面露出之防蟲劑4(氯菊酯)的量在每1g防蟲纖維未滿0.4μg的情況,較不易發揮防蟲效果。另一方面,防蟲劑4(氯菊酯)的量在每1g防蟲纖維超過10μg的話,當人或動物碰觸防蟲纖維1而攝取從防蟲纖維1釋出之防蟲劑4的攝取量,有時會超過無害健康的容許量。WHO與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根據眾多動物實驗等的資料調查氯菊酯帶給人體的不良影響,按照該調查結果的話,人體持續攝取終生也不會有影響的量,也就是容許攝取量(ADI:Acceptable DailyIntake),係設定為「0.05mg/day/kg」。該值例如換算成15kg(約為3歲幼兒的體重)的每1日攝取量的話為0.75mg,就氯菊酯而言,只持續攝取這樣的量也不會有害健康。若按照使用氯菊酯作為防蟲劑4的本實施形態,則使用75g的防蟲纖維 1時,防蟲劑4(氯菊酯)的量(最大值)為0.75mg。在使用防蟲纖維1的製品(例如網),防蟲纖維1的重量極少超過75g,即使使用從防蟲纖維1製造的製品,也可防止危害人等的健康。
另外,防蟲劑4的量增加的話,在防蟲纖維1的表面會產生黏著性,導致編織性不佳,或是灰塵較容易附著在防蟲纖維1而使得防蟲效果降低。
在本實施形態,與芯鞘構造的防蟲纖維1之長邊方向正交的剖面形狀並未特別限定,但較佳為將防蟲纖維1的剖面形狀設為圓形,且較佳為芯部2及鞘部3也形成為同心圓狀。鞘部3的厚度較佳為5μm以上、70μm以下。鞘部3的厚度超過70μm的話,相較於鞘部3的厚度為70μm以下的情況,防蟲劑4會較不易通過鞘部3,而使防蟲纖維1的防蟲效果較不易發揮。另一方面,相較於厚度為5μm以上的鞘部3,厚度未滿5μm的鞘部3在厚度的控制上更困難,使得在形成上更困難。
將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1的剖面形狀設為圓形時,防蟲纖維1的直徑雖然並未特別限定而可適當設定,但較佳為可設成為50μm以上、250μm以下。藉由將防蟲纖維1的直徑設成為50μm以上、250μm以下,從防蟲纖維1製造防蟲網時,可使防蟲網具有充分的機械強度。在防蟲纖維1的直徑未滿50μm的情況,會較不易製造芯鞘構造的防蟲纖維1,或是製造芯鞘構造之防蟲纖維1時的步驟數變多而在製造成本上不理想。因此,在製造 防蟲纖維1上,較佳為將防蟲纖維1的直徑設成為50μm以上。另一方面,在防蟲纖維1的直徑大於250μm的情況,從防蟲纖維1製造防蟲網時,較不易增加防蟲網的網格數,因而使防蟲網的開口容易變大,導致蟲較容易從防蟲網的開口侵入。因此,在確保防蟲網的網格數上,較佳為將防蟲纖維1的直徑設成為250μm以下。
將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1的剖面形狀設為圓形時,防蟲纖維1的直徑、芯部2的直徑及鞘部3的厚度係例如可使用顯微鏡量測。
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1之製造方法係可由業者適當選擇,並未特別限定。例如作為防蟲纖維1的合理且便宜的製造方法,具有預先將防蟲劑4填充在構成防蟲纖維1的芯部2之熱塑性樹脂中,然後對芯部2及鞘部3進行熔融紡紗的方法。具體而言,以含有液狀的防蟲劑4之熱塑性樹脂等的顆粒預先製造母料顆粒,再將與母料顆粒相同的熱塑性樹脂之顆粒連同母料顆粒以規定比例混合而製造芯部2。接著,將熱塑性樹脂的顆粒做成鞘部3,使用周知的芯鞘紡紗裝置,製造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1。
在此,對防蟲纖維1進行紡紗後,可加熱延伸。在此,藉由控制加熱延伸時的加熱溫度或加熱延伸所產生的延伸比例,可控制熱塑性樹脂的結晶化度或防蟲纖維1的外徑等。
在熱塑性樹脂填充液狀的防蟲劑4而製造芯 部2的情況,可將防蟲劑4均勻分散在芯部2,但作為其他芯部2的形態,也可使防蟲劑4在芯部2的內部偏向存在。例如,如第2圖所示,在與芯部2的長邊方向正交的剖面內,可只在半側填充防蟲劑4。例如,使用具備這個芯部2的防蟲纖維1作為農業用的防蟲網時,可使防蟲劑4偏向存在於防蟲網的片側之面。使用防蟲網覆蓋作物時,可將不存在防蟲劑4的防蟲網之面配置在作物之側,並將存在防蟲劑4的防蟲網之面配置在與作物之側的相反側。是以,可在與作物之側的相反側釋出防蟲劑4,並抑制蟲接近防蟲網。另外,由於防蟲劑4較不易釋出到作物,因此可抑制防蟲劑4附著在作物。
在本實施形態,防蟲纖維1的防蟲劑4之含量相對於防蟲纖維1較佳為0.1質量%以上、10質量%以下。防蟲劑4的含量小於0.1質量%的話,相較於防蟲劑4的含量為0.1質量%以上的情況,防蟲效果會降低,防蟲效果的持續時間也會縮短。防蟲劑4的含量超過10質量%的話,相較於防蟲劑4的含量為10質量%以下的情況,作為防蟲纖維1的骨架之芯部2及鞘部3的樹脂之質量%會降低,使防蟲纖維1的強度降低。更且,因為黏著性也較容易產生,導致較不易編織。另外,雖然也取決於鞘部3的厚度,但防蟲劑4的含量愈多,防蟲纖維1的表面之防蟲劑4的露出量就愈多,人或動物對於防蟲劑4的攝取量也會增加。防蟲纖維1之防蟲劑4的含量相對於防蟲纖維1更佳為0.1質量%以上、5質量%以下。防蟲劑4 的含量為0.1質量%以上、5質量%以下的情況,黏著性較不易產生,使編織不良較不易出現。更且,防蟲劑4較不易露出,而容易確保對人等的安全性。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1係可包含賦予任意機能用的成分作為機能性材料。作為該機能性材料,具有作為消光劑的二氧化鈦,作為潤滑劑的硬脂酸鈣、二氧化矽或氧化鋁等微粒子,作為抗氧化劑的受阻酚衍生物,另外還有作為顏料等的著色劑,穩定劑、分散劑等添加材料,以及紫外線遮蔽劑、近紅外線遮蔽劑、抗菌劑、防黴劑、防靜電劑、難燃劑、耐候劑及各種觸媒等機能性材料。尚且,這個機能性材料係可連同防蟲劑4分散存在於芯部2之中,或是分散存在於鞘部3之中,或是附著於防蟲纖維1的表面。
另外,可使無機微粒子化學鍵結在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1之表面而形成微細凹凸。藉由形成微細凹凸,在空氣中浮游的灰塵等會更不易附著在防蟲纖維1的表面。另外,即使在塵埃等附著於防蟲纖維1之表面的情況,也可不去除在防蟲纖維1的表面露出的防蟲劑4而使用水等簡單地僅去除灰塵。因此,可做成防塵性優異的防蟲纖維1。
在本實施形態,防蟲纖維1的剖面形狀係可設為圓形、扁平、三角、中空、星形等異型形狀。上述的剖面形狀中,從耐磨耗性、姿勢穩定性、平滑性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防蟲纖維1的剖面形狀為圓形。另外,防蟲纖 維1因應這個使用目的可適當選擇第1圖所示的單纖維絲或複合纖維絲。
更且,防蟲纖維1可具有中空部,也可將防蟲纖維1作成海島型等的複合纖維。防蟲纖維1具有中空部時,可將防蟲纖維1做成多層構造。在此,可將形成中空部的內層以與本實施形態的芯部2相同的材料形成。另外,可將形成於比內層更靠外側的外層以與本實施形態的鞘部3相同的材料形成。將防蟲纖維1做成海島型的複合纖維時,可藉由與本實施形態的芯部2相同的材料形成島部,並且藉由與本實施形態的鞘部3相同的材料形成海部。
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1係例如經使用而構成為經紗(縱紗)及/或緯紗(橫紗),再透過周知的方法將其編織而得到作為具有略長方形的開口之網格構造體的防蟲網。更且,也可做成在橫方向或縱方向對網格構造體施加摺襇加工的防蟲網。
網格構造體之開口的寬度及高度並未特別限定而可適當選擇,但寬度及高度較佳為分別為100μm以上、1500μm以下。將開口的寬度及高度之至少一者設成小於100μm的話,不易構成為較寬的開口率,使得通風性變差。將開口的寬度及高度之至少一者設成大於1500μm的話,雖然可確保網格構造體的通風性,但會導致微小型蟲較容易通過網格構造體的開口。
如上所述得到的本實施形態之防蟲纖維1既 可釋出可發揮防蟲效果之必要最低限度的防蟲劑4,又較容易確保防蟲效果的持續時間。本實施形態之防蟲纖維1可用於農業防蟲網、家庭用紗窗、摺疊式紗窗、蚊帳等各種用途。
實施例
以下顯示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及防蟲網,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準備由含有氯菊酯(防蟲劑)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母料顆粒。準備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顆粒。將母料顆粒與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熔融並加以混合,而得到含有規定含量之氯菊酯的混合物。使用設於熔融紡紗裝置的熔融擠壓機分別熔融得到的混合物與準備的顆粒。將熔融的混合物與顆粒從設於熔融紡紗裝置之芯鞘型複合纖維用的紡紗噴嘴噴出,在水槽中冷卻並以規定速度拉取而得到纖維。將連續得到的纖維通過以規定溫度加熱的溫水(延伸槽)並加以拉伸,以規定延伸倍率延伸。使延伸的纖維通過組裝槽並在線軸捲繞,而得到具備由含有氯菊酯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194μm)與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28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蘇爾壽公司製)編織,而 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實施例1的防蟲網。
(實施例2)
代替實施例1所用的母料顆粒,而使用由含有依芬寧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母料顆粒。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具備由含有依芬寧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194μm)與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28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依芬寧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實施例2的防蟲網。
(實施例3)
代替實施例1所用的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顆粒,而使用由低結晶性隨機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顆粒。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具備由含有氯菊酯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194μm)與由低結晶性隨機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28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實施例3的防蟲網。
(實施例4)
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混合物在氯菊酯的含量方面不同的混合物。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紡紗噴嘴不同的芯鞘型複合纖維用的紡紗噴嘴。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具備由含有氯菊酯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240μm)與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5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實施例4的防蟲網。
(實施例5)
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混合物在氯菊酯的含量方面不同的混合物。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紡紗噴嘴不同的芯鞘型複合纖維用的紡紗噴嘴。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具備由含有氯菊酯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110μm)與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70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實施例5的防蟲網。
(實施例6)
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混合物在氯菊酯的含量方面不同的混合物。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紡紗噴嘴不同的芯鞘型複合纖維用的紡紗噴嘴。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具備由含有氯菊酯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90μm)與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80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實施例6的防蟲網。
(實施例7)
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混合物在氯菊酯的含量方面不同的混合物。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具備由含有氯菊酯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194μm)與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28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3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實施例7的防蟲網。
(實施例8)
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混合物在氯菊酯的含量方面不 同的混合物。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具備由含有氯菊酯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194μm)與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28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0.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實施例8的防蟲網。
(實施例9)
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混合物在氯菊酯的含量方面不同的混合物。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具備由含有氯菊酯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194μm)與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28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5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實施例9的防蟲網。
(實施例10)
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混合物在氯菊酯的含量方面不同的混合物。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具備由含有氯菊酯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194μm)與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28μm)之芯鞘構造的單 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0.0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實施例10的防蟲網。
(比較例1)
熔融實施例1所用的母料顆粒與顆粒並加以混合,而得到含有規定含量之氯菊酯的混合物。熔融得到的混合物,從設於熔融紡紗裝置的紡紗噴嘴噴出。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由氯菊酯與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單層構造之單纖維絲的防蟲纖維(纖維徑250μm)。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比較例1的防蟲網。
(比較例2)
熔融實施例2所用的母料顆粒與顆粒並加以混合,而得到含有規定含量之依芬寧的混合物。熔融得到的混合物,從設於熔融紡紗裝置的紡紗噴嘴噴出。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2同樣的條件,而得到由依芬寧與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單層構造之單纖維絲的防蟲纖維(纖維徑250μm)。依芬寧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比較例2的防蟲網。
(比較例3)
熔融實施例1所用的顆粒,從設於熔融紡紗裝置的紡紗噴嘴噴出得到的熔融物。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單層構造之單纖維絲的防蟲纖維(纖維徑250μm)。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比較例3的防蟲網。
(比較例4)
準備由含有氯菊酯的低結晶性隨機聚丙烯樹脂構成的母料顆粒。準備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顆粒。熔融母料顆粒與低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並加以混合,而得到含有規定含量之氯菊酯的混合物。使用設於熔融紡紗裝置的熔融擠壓機分別熔融得到的混合物與準備的顆粒。將熔融的混合物與顆粒從設於熔融紡紗裝置之芯鞘型複合纖維用的紡紗噴嘴噴出,在水槽中冷卻並以規定速度拉取而得到纖維。將連續得到的纖維通過以規定溫度加熱的溫水(延伸槽)並加以拉伸,以規定延伸倍率延伸。使延伸的纖維通過組裝槽並在線軸捲繞,而得到具備由含有氯菊酯的低結晶性隨機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194μm)與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28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 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比較例4的防蟲網。
(比較例5)
使用與實施例1所用的混合物在氯菊酯的含量方面不同的混合物。調換在實施例1中用於芯部的材料與用於鞘部的材料。對於除此之外的條件,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而得到具備由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芯部(芯部直徑:194μm)與由含有氯菊酯的高結晶性均聚丙烯樹脂構成的鞘部(鞘部厚度:28μm)之芯鞘構造的單纖維絲之防蟲纖維。氯菊酯的含量相對於得到的防蟲纖維為1質量%。使用這個防蟲纖維以一般的蘇爾壽織機編織,而得到經紗與緯紗的密度皆為20根/2.54cm的平織織物之防蟲網。將這個防蟲網作為比較例5的防蟲網。
(結晶化度的量測性評估)
針對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5的防蟲網,使用粉末X射線繞射法量測構成鞘部的聚丙烯樹脂的結晶化度(針對比較例1~3,量測構成防蟲纖維之聚丙烯樹脂的結晶化度)。另外,構成芯部的聚丙烯樹脂的結晶化度係藉由如下方法求得:使用粉末X射線繞射法量測以與形成芯部的條件相同的條件形成單層構造的芯部(纖維)並構成這個芯部(纖維)的聚丙烯樹脂之結晶化度。結果如表1所示。
Figure 105107206-A0202-12-0024-1
(評估1:安全性評估)
為了評估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及防蟲網的安全性,而進行如下所示的評估。
將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5的防蟲網之表面分別以丙酮潤濕的脫脂棉擦拭,從脫脂棉抽出丙酮。使用氣相層析儀質量分析計(GC-MS),量測抽出之丙酮所含的防蟲劑之量,分別算出每1g防蟲纖維的表面露出的防蟲劑之量(μm/g)。從算出結果分別算出防蟲網1m2的表面露出的防蟲劑之量(mg)。
安全性的評估係假設體重15kg的嬰幼兒舔拭整個使用1m2防蟲網的紗窗之狀況,並按照以下評估基準進行。在此,評估基準中所使用的容許攝取量係在防蟲劑為氯菊酯的情況為0.75mg,防蟲劑為依芬寧的情況為0.45mg。尚且,評估為「Good」的情況,判斷為具有安全性。結果如後述的表2所示。
[評估基準]
Good:在防蟲網1m2的表面露出的防蟲劑之量等於或 小於按照ADI算出的體重15kg之嬰幼兒每一日的容許攝取量。
Poor:在防蟲網1m2的表面露出的防蟲劑之量超過按照ADI算出的體重15kg之嬰幼兒每一日的容許攝取量。
(評估2:驅除性評估)
為了評估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及防蟲網的驅除性,而進行如下所示的評估。
將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5的防蟲網切斷成規定大小。以切斷之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5的防蟲網分別覆蓋老鼠,作為如下所示的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5的檢體。
實施例1的檢體:由實施例1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實施例2的檢體:由實施例2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實施例3的檢體:由實施例3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實施例4的檢體:由實施例4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實施例5的檢體:由實施例5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實施例6的檢體:由實施例6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實施例7的檢體:由實施例7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實施例8的檢體:由實施例8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實施例9的檢體:由實施例9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實施例10的檢體:由實施例10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比較例1的檢體:由比較例1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比較例2的檢體:由比較例2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比較例3的檢體:由比較例3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比較例4的檢體:由比較例4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比較例5的檢體:由比較例5的防蟲網覆蓋的老鼠
在丙烯酸盒中(30cm×30cm×30cm)放入未吸血的白線斑蚊成蟲20隻,然後在丙烯酸盒內分別配置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5的檢體。在檢體配置後30秒內,計測白線斑蚊降落在各檢體的次數(以下,也稱為「降落數」),持續5分鐘這個計測。
從上述的計測結果,算出檢體配置後5分鐘內朝向各檢體的總降落數。以朝向由未含有防蟲劑的防蟲網覆蓋的比較例3之檢體的總降落數為基準,從算出的朝向各檢體的總降落數,按照下述式(a),算出覆蓋各檢體的防蟲網之驅除率。
Figure 105107206-A0202-12-0026-2
在式(a),X係表示朝向比較例3的檢體之總降落數,Y係表示朝向各檢體的總降落數。
驅除性的評估係按照以下評估基準進行。尚且,評估為「A」時,判斷為具有優良的驅除性,評估為「B」時,判斷為具有驅除性,評估為「C」時,判斷為不具有驅除性。結果如後述的表2所示。
【評估基準】
A:驅除率超過60%
B:驅除率為30~60%
C:驅除率未滿30%
(評估3:灰塵附著抑制效果的評估)
為了評估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及防蟲網的灰塵附著抑制效果,而實施如下所示的評估。
將實施例1~10及比較例1~5的防蟲網切斷成10cm×10cm,在切斷的各防蟲網之上面平均放置混合灰塵。藉由將放置有混合灰塵的各防蟲網舉高並倒過來,給予規定次數的振動,使未附著在防蟲網的未附著之混合灰塵落下。量測放置混合灰塵之前的各防蟲網之重量與使未附著之灰塵落下後的各防蟲網之重量,算出附著於各防蟲網的混合灰塵之重量。將這項操作重複3次,算出附著於各防蟲網的混合灰塵之平均重量。尚且,混合灰塵係使用JIS Z 8901規定的試驗用粉體1的15種。
灰塵附著抑制效果的評估係按照以下評估基準進行。尚且,評估為「Good」時,判斷為具有灰塵附著抑制效果。結果如後述的表2所示。
[評估基準]
Good:附著於防蟲網的混合灰塵之平均重量為100mg以下。
Poor:附著於防蟲網的混合灰塵之平均重量超過100mg。
Figure 105107206-A0202-12-0028-3
如表2所示,實施例1~10的防蟲網在評估1(安全性評估)及評估3(灰塵附著抑制效果的評估)的評估結果為「Good」,在評估2(驅除性評估)的評估結果為「A」或「B」。由這個結果來看,可理解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網具有安全性、驅除性及灰塵附著抑制效果。更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纖維藉由採用上述構造,顯示出可將在防蟲纖維表面露出的防蟲劑之量抑制在可發揮防蟲效果的必要最低限度之量,既可確保安全性,又可抑制灰塵附著。另外,從實施例1~10的防蟲網具有灰塵附著抑制效果來看,可理解本實施形態的防蟲網既可使防蟲效果持續,並且使黏著性不易產生且編織容易進行。
另一方面,比較例1~5的防蟲網在評估1~3的至少任一項之評估中,評估結果為「Poor」或「C」。由這個結果來看,可理解比較例1~5的防蟲網不具有安全性、驅除性、灰塵附著抑制效果的至少任一項。
特別是,比較例1~2及5的防蟲網在評估1的評估結果為「Poor」。由這個結果來看,可理解在單層 構造的防蟲纖維或鞘部含有防蟲劑之芯鞘構造的防蟲纖維,防蟲劑容易在防蟲纖維的表面露出。另外,比較例1~2及5的防蟲網在評估3的評估結果為「Poor」。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為在單層構造的防蟲纖維或鞘部含有防蟲劑之芯鞘構造的防蟲纖維,防蟲劑容易在防蟲纖維的表面露出,導致灰塵容易附著。
另外,比較例4的防蟲網在評估2的評估結果為「C」,如評估1的結果所示,在表面露出的防蟲劑之量少於實施例1~10的防蟲劑。由這個結果來看,可理解在構成鞘部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大於構成芯部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的防蟲纖維,防蟲劑不易在鞘部移動,並使防蟲劑不易放出至防蟲纖維的外部。
尚且,比較例3的防蟲網在評估3附著的混合灰塵之量為最少,但這是因為防蟲纖維中不含防蟲劑。
另外,防蟲劑的含量相對於防蟲纖維為0.1質量%以上的實施例1~9之防蟲網,相較於防蟲劑的含量未滿0.1質量%(0.01質量%)的實施例10之防蟲網,驅除率提升了8%以上。由這個結果來看,可理解防蟲劑的含量為0.1質量%以上的防蟲纖維相較於防蟲劑的含量未滿0.1質量%的防蟲纖維,較容易發揮防蟲效果。
尚且,評估1的氯菊酯之容許攝取量(0.75mg)係相當於在實施例1的防蟲網1.30m2的表面露出的氯菊酯之量。另一方面,評估1的依芬寧之容許攝取量(0.45mg)係相當於在比較例2的防蟲網0.053m2的 表面露出的依芬寧之量。總而言之,在實施例1的防蟲網,即使體重15kg的嬰幼兒不小心舔拭1扇紗窗全部(防蟲網1m2),仍然等於或小於上述容許攝取量,但在比較例2的防蟲網,舔拭紗窗達1/20扇之程度(防蟲網0.053m2)的話,即達到上述容許攝取量。由這個結果來看,可理解實施例1的防蟲網具有優良的安全性。
1‧‧‧防蟲纖維
2‧‧‧芯部
3‧‧‧鞘部
4‧‧‧防蟲劑

Claims (7)

  1. 一種防蟲纖維,其係可釋出防蟲劑的防蟲纖維,其特徵為:具有:芯部,其係含有前述防蟲劑且由熱塑性樹脂構成;及鞘部,其係與前述芯部的外表面接觸並覆蓋前述芯部,且由熱塑性樹脂構成,構成前述鞘部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係等於或小於構成前述芯部的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防蟲纖維,其中前述防蟲劑的主成分為除蟲菊酯系防蟲劑。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防蟲纖維,其中前述除蟲菊酯系防蟲劑為氯菊酯或依芬寧的至少一種以上。
  4. 如請求項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防蟲纖維,其中構成前述鞘部的前述熱塑性樹脂之結晶化度為80%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防蟲纖維,其中前述鞘部的厚度為5μm以上、70μm以下。
  6. 如請求項1至3之任一項所述的防蟲纖維,其中前述防蟲劑的含量相對於前述防蟲纖維為0.1質量%以上、5質量%以下。
  7. 一種防蟲網,其特徵為:含有如請求項1至6之任一項所述的防蟲纖維。
TW105107206A 2015-03-09 2016-03-09 防蟲纖維以及使用此纖維之防蟲網 TWI7029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6525 2015-03-09
JP2015046525 2015-03-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5904A TW201635904A (zh) 2016-10-16
TWI702910B true TWI702910B (zh) 2020-09-01

Family

ID=56879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7206A TWI702910B (zh) 2015-03-09 2016-03-09 防蟲纖維以及使用此纖維之防蟲網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77928A1 (zh)
EP (1) EP3269850A4 (zh)
JP (1) JPWO2016143809A1 (zh)
KR (1) KR102522846B1 (zh)
CN (1) CN107429433B (zh)
AU (1) AU2016230118B2 (zh)
TW (1) TWI702910B (zh)
WO (1) WO20161438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7128A1 (ja) * 2016-12-19 2018-06-28 ダイオ化成株式会社 防虫性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織編物
WO2019031388A1 (ja) * 2017-08-07 2019-02-14 株式会社Nbcメッシュテック 編物
WO2019142810A1 (ja) * 2018-01-16 2019-07-25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防虫織編物
JP2020063537A (ja) * 2018-10-18 2020-04-2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芯鞘複合型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防虫織編物
JP2019123962A (ja) * 2018-01-16 2019-07-25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防虫性能を有するポリオレフィン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
JP7136579B2 (ja) * 2018-04-17 2022-09-13 株式会社イノベックス 防虫性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織編物
CN109348946B (zh) * 2018-11-05 2020-09-29 山西大学 一种基于仿生蒸腾作用的防虫网罩的制备方法
JPWO2021070642A1 (zh) * 2019-10-07 2021-04-15
KR20230115486A (ko) * 2022-01-27 2023-08-03 주식회사 다우테크 방충 성능이 우수한 농업용 멀칭비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4868729B (zh) * 2022-03-31 2023-06-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微山县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驱鸟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3828A (ja) * 1994-10-13 1996-05-07 Nippon Ester Co Ltd 防虫性芯鞘型複合繊維
US20130251773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Celanese Eva Performance Polymers, Inc. Controlled Release Insect Repellent Materi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2112A (ja) * 1993-03-19 1994-09-2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防ダニ性芯鞘型複合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法
JPH08134720A (ja) * 1994-11-09 1996-05-28 Teijin Ltd 機能性コンジュゲート繊維および防虫性敷物
JP3864011B2 (ja) * 1999-03-02 2006-12-27 株式会社クラレ 防虫繊維および繊維製品
JP2001220970A (ja) 2000-02-09 2001-08-17 Daio Kasei Kk 防虫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49104B2 (ja) * 2003-11-07 2011-03-09 住化カラー株式会社 防虫樹脂組成物用2層構造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ペレット
WO2006001056A1 (ja) * 2004-06-25 2006-01-05 Seiki Hanbai Co., Ltd. 網戸用防虫ネ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232681C (zh) * 2004-08-12 2005-12-21 上海公泰纺织制品有限公司 防虫聚烯烃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1466780B (zh) * 2006-06-27 2012-05-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适用于长丝的树脂组合物、长丝和生产长丝的方法
JP2008248091A (ja) * 2007-03-30 2008-10-1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ラメント
JP5237367B2 (ja) * 2007-06-29 2013-07-17 ベステルガールド フランドセン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殺虫スレッド
JP2009161739A (ja) * 2007-12-10 2009-07-2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樹脂組成物、繊維ならびに繊維製品
JP2010013390A (ja) * 2008-07-03 2010-01-2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防虫フィラメント
WO2010046348A1 (en) * 2008-10-21 2010-04-29 Intelligent Insect Control Textile product for killing insects
WO2011038834A1 (de) * 2009-09-30 2011-04-07 Thüringisches Institut Für Textil- Und Kunststoff-Forschung Formkörper mit mantel- und trägermaterial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AP2012006380A0 (en) * 2009-12-25 2012-08-31 Sumitomo Chemical Co Polymer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s shaped of the same
US20120269877A1 (en) * 2009-12-25 2012-10-25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olymer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s shaped of the same
AP3440A (en) * 2009-12-25 2015-10-31 Sumitomo Chemical Co Insect pest controlling resin composition
BR112012018785A2 (pt) * 2009-12-25 2019-09-24 Sumitomo Chemical Co composição polimérica e artigos moldados e conformados da mesma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3828A (ja) * 1994-10-13 1996-05-07 Nippon Ester Co Ltd 防虫性芯鞘型複合繊維
US20130251773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Celanese Eva Performance Polymers, Inc. Controlled Release Insect Repellent Materi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43809A1 (ja) 2016-09-15
EP3269850A4 (en) 2018-07-18
EP3269850A1 (en) 2018-01-17
KR102522846B1 (ko) 2023-04-18
CN107429433A (zh) 2017-12-01
CN107429433B (zh) 2020-01-10
AU2016230118A1 (en) 2017-09-21
US20180077928A1 (en) 2018-03-22
KR20170122237A (ko) 2017-11-03
JPWO2016143809A1 (ja) 2018-02-01
TW201635904A (zh) 2016-10-16
AU2016230118B2 (en) 2020-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2910B (zh) 防蟲纖維以及使用此纖維之防蟲網
JP2010531643A (ja) 耐久性のある下側部分を備える殺虫性バリヤ
US20110165213A1 (en) Insecticidal Polymer Matrix Comprising HDPE and LDPE
JP6171156B2 (ja) 防虫メッシュシート
US8993010B2 (en) Insect repellent compound, material and animal mask,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20150093427A1 (en) Insecticidal Polymer Matrix Comprising PBO and DM
WO2013171118A2 (en) A strong insecticidal net
TW201635905A (zh) 防蟲薄片
JP3756115B2 (ja) 防蚊複合繊維
JP7127029B2 (ja) 編物
JP3196082U (ja) 防虫網
JP3558825B2 (ja) ダニ防除剤
CN102828273B (zh) 涤纶杀虫面料生产工艺
JP3246724U (ja) 防虫繊維
JP6191053B2 (ja) 防虫メッシュシート
KR20170091223A (ko) 방충 섬유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WO2021070642A1 (ja) 防虫カバー
DK2704564T3 (en) Retention of PBO in polymer matrices of a phthalocyanine.
JPH0333277A (ja) 害虫駆除用布帛
JP2020063537A (ja) 芯鞘複合型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防虫織編物
JPH08217136A (ja) 物品収納用包装体
KR20100003454U (ko) 방충용 침구
JP2019077647A (ja) 害虫忌避繊維構造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9142810A1 (ja)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防虫織編物
JP2003105624A (ja) 防黴および防ダニ効果を有する熱可塑性繊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