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7644B - 爐床式焚化爐 - Google Patents

爐床式焚化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7644B
TWI697644B TW108122842A TW108122842A TWI697644B TW I697644 B TWI697644 B TW I697644B TW 108122842 A TW108122842 A TW 108122842A TW 108122842 A TW108122842 A TW 108122842A TW I697644 B TWI697644 B TW I6976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ombustion
pressure
grat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2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9419A (zh
Inventor
澤本嘉正
馬渡匡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重工環境 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重工環境 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重工環境 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9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9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7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764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F23G5/04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drying
    • F23G5/05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drying using drying gr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r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HGRATES; CLEANING OR RAKING GRATES
    • F23H7/00Inclined or stepped grates
    • F23H7/06Inclined or stepped grates with movable bars disposed parallel to direction of fuel feeding
    • F23H7/08Inclined or stepped grates with movable bars disposed parallel to direction of fuel feeding reciprocating along their a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的爐床式焚化爐具有:獲取與被焚燒物(B)的燃燒完結點(P)相對應的檢測信號的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31);驅動乾燥段(11)的移動爐排片的第一驅動裝置(18a);驅動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的第二驅動裝置(18b);驅動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的第三驅動裝置(18c);以及控制裝置(30),乾燥段(11)以下游側朝向下方的方式傾斜配置,燃燒段(12)及燃燼段(13)以下游側朝向上方的方式傾斜配置,在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不超過目標燃燒完結點的情況下,控制裝置以使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與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不發生變化的方式控制第二驅動裝置和第三驅動裝置,在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靠下游側的情況下,控制裝置以使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比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慢的方式控制第二驅動裝置和第三驅動裝置。

Description

爐床式焚化爐
本發明是關於爐床式焚化爐。 本申請基於2018年8月30日在日本申請的特願2018-161817號而主張優先權,其內容援用於此。
作為焚燒垃圾等被焚燒物的焚化爐,已知有無需對大量的被焚燒物進行分選就能夠有效地進行焚燒處理的爐床式焚化爐。作為爐床式焚化爐,已知有如下的爐床式焚化爐:爐排為臺階式構造,具備乾燥段、燃燒段及燃燼段,以便發揮乾燥、燃燒、燃燼的各功能。
為了使被焚燒物確實地燃燒,進行有關於爐排的傾斜角的研究。就爐排的傾斜角而言,例如,具有如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那樣,乾燥段、燃燒段、燃燼段的所有段的安裝面的輸送方向下游側以成為朝向下方的方式傾斜的裝置。需要說明的是,以下,例如在乾燥段的安裝面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為朝向下方的情況下,僅稱為乾燥段朝向下方(燃燒段、燃燼段的情況也相同)。
另外,具有如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那樣乾燥段朝向下方傾斜且燃燒段及燃燼段水平配置的裝置、如專利文獻4所記載的那樣乾燥段及燃燒段朝向下方傾斜且燃燼段的安裝面的輸送方向下游側以成為朝向上方的方式傾斜的裝置、如專利文獻5所記載的那樣的所有段朝向上方傾斜的裝置。需要說明的是,例如燃燒段的安裝面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為朝向上方的情況下,僅稱為燃燒段朝向上方(乾燥段、燃燼段的情況也相同)。
另外,在專利文獻6中記載有以下技術:在所有段朝向上方傾斜的爐排中,為了控制被焚燒物的燃燒完結位置而以分別不同的驅動裝置驅動乾燥段、燃燒段、燃燼段的移動爐排片。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26512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59-8681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實開平6-84140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公昭57-12053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實開昭57-127129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平3-28618號公報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可是,在上述爐床式焚化爐中,投放有各種各樣的性狀(材料、形狀、含水率)的被焚燒物,對於容易滑動的材料或球形等容易滾動的形狀的被焚燒物、含水率高的(水分量多的)被焚燒物,在任一爐床式焚化爐中都難於與其他的被焚燒物進行同樣的焚燒。 另外,在容易滑動的材料或球形等容易滾動的形狀的被焚燒物、含水率高的被焚燒物被焚燒的情況下,有時燃燒完結點會超過由爐床式焚化爐設定的目標燃燒完結點,存在容易產生被焚燒物的餘燼這樣的課題。
即,在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3及專利文獻4所記載的爐床式焚化爐中,乾燥段朝向下方傾斜並且燃燒段朝向下方傾斜或水平配置,因此容易滑動的材料或容易滾動的形狀的被焚燒物比其他的被焚燒物更早地輸送到燃燼段,因此存在未充分焚燒而在未燃燼的狀態下直接被排出這樣的課題。
另外,在專利文獻5及專利文獻6所記載的爐床式焚化爐中,乾燥段、燃燒段、燃燼段全部朝向上方傾斜,因此容易滑動的材料或容易滾動的形狀的被焚燒物、含水率高的被焚燒物會積存於配置在給料器和乾燥段之間的臺階(落差壁)的底部而難以輸送到燃燒段,因此存在有時需要限制投放量或暫時停止投放這樣的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無論被焚燒物的性狀如何都能夠連續投放被焚燒物,並且能夠去除被焚燒物的餘燼的爐床式焚化爐。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爐床式焚化爐,其從給料器供給被焚燒物,透過具備多個固定爐排片和多個移動爐排片的乾燥段、燃燒段及燃燼段依次輸送前述被焚燒物,並且分別進行乾燥、燃燒及燃燼,其特徵在於,在前述爐床式焚化爐中具備: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其獲取與前述被焚燒物的燃燒完結點的位置相對應的檢測信號;第一驅動裝置,其驅動前述乾燥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第二驅動裝置,其驅動前述燃燒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第三驅動裝置,其驅動前述燃燼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以及控制裝置,其控制前述第一驅動裝置、前述第二驅動裝置及前述第三驅動裝置,前述乾燥段以輸送方向下游側朝向下方的方式傾斜配置,前述燃燒段與前述乾燥段連接,且以前述輸送方向下游側朝向上方的方式傾斜配置,前述燃燼段與前述燃燒段無臺階地連續地連接,且以前述輸送方向下游側朝向上方的方式傾斜配置,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前述檢測信號,在與由前述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獲取的前述檢測信號相對應的前述燃燒完結點的位置不超過目標燃燒完結點的情況下,前述控制裝置以使前述燃燒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與前述燃燼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不發生變化的方式控制前述第二驅動裝置和前述第三驅動裝置,在與前述檢測信號相對應的燃燒完結點的位置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靠前述輸送方向下游側的情況下,前述控制裝置以使前述燃燼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比前述燃燒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慢的方式控制前述第二驅動裝置和前述第三驅動裝置。
根據這樣的結構,透過乾燥段朝向下方傾斜,無論何種性狀的被焚燒物都能夠不滯留而被輸送到燃燒段,並且透過燃燒段及燃燼段朝向上方傾斜,在燃燒段以後被焚燒物不容易滑落或者滾落,能充分地燃燒且輸送。 由此,無論被焚燒物的性狀如何都能夠連續投放被焚燒物,並且能夠去除被焚燒物的餘燼。 另外,在燃燒完結點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靠輸送方向下游側的情況下,透過使燃燼段的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變慢,從而能夠使被焚燒物的層停留在燃燒段側。由此,能夠確保燃燒段上的被焚燒物的層的厚度,保護燃燒段的爐排片。 另外,由於燃燒段與燃燼段無臺階地連續地連接,從而能夠更加連續地焚燒被焚燒物。即,能夠不因臺階對被焚燒物施加衝擊而焚燒被焚燒物。
在上述爐床式焚化爐中,也可以為,前述固定爐排片及前述移動爐排片以前述輸送方向下游側相對於前述乾燥段、前述燃燒段及前述燃燼段的安裝面朝向上方的方式傾斜配置。 另外,在上述爐床式焚化爐中,也可以為,前述燃燒段的前述多個移動爐排片的至少一部分是在前端設置突起的帶有突起的爐排片。
根據這樣的結構,能夠提高移動爐排片進行往復運動時的被焚燒物的攪拌效果。
在上述爐床式焚化爐中,也可以為,前述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是設置於前述燃燒段與前述燃燼段的至少一方的爐排片表面的熱電偶。
根據這樣的結構,透過採用熱電偶作為獲取與燃燒完結點相對應的檢測信號的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從而能夠以較廉價的結構設定燃燒完結點的位置。
在上述爐床式焚化爐中,也可以為,前述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是用於檢測前述燃燒段或燃燼段的溫度分佈的攝像裝置。
根據這樣的結構,透過採用攝像裝置作為獲取與燃燒完結點相對應的檢測信號的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能夠更準確地設定燃燒完結點的位置。
在上述爐床式焚化爐中,也可以為,前述爐床式焚化爐還具備:第一風室,其與前述乾燥段相對應地配置;第一壓力測定裝置,其輸出與前述第一風室的壓力或壓力變化相對應的第一壓力信號;第二風室,其與前述燃燒段相對應地配置;第二壓力測定裝置,其輸出與前述第二風室的壓力或壓力變化相對應的第二壓力信號;以及乾燥段溫度測定裝置,其設置於前述乾燥段,並輸出與前述乾燥段的溫度或溫度變化相對應的溫度信號,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前述溫度信號、前述第一壓力信號及前述第二壓力信號,在與前述第一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為第一臨界值以上、且與前述第二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未滿第二臨界值、且與前述溫度信號相對應的前述溫度或前述溫度變化為第三臨界值以上的情況下,以使前述乾燥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加快的方式進行控制,在與前述第一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未滿前述第一臨界值、且與前述第二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為前述第二臨界值以上、且與前述溫度信號相對應的前述溫度或前述溫度變化未滿前述第三臨界值的情況下,以使前述乾燥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變慢的方式進行控制。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無論被焚燒物的性狀如何都能夠連續投放被焚燒物,並且能夠去除被焚燒物的餘燼。
[第一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詳細地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為垃圾等被焚燒物燃燒用爐床式焚化爐,其具備:暫時儲存被焚燒物B的料斗2;使被焚燒物B燃燒的焚化爐3;向焚化爐3供給被焚燒物B的給料器4;設於焚化爐3的底部側的爐排5(包括乾燥段11、燃燒段12及燃燼段13的爐排片15、16);以及設於爐排5的下方的風室6a、6b、6c。
給料器4將經由料斗2連續地供給到給料器平臺7上的被焚燒物B推出到焚化爐3內。給料器4利用給料器驅動裝置8而在給料器平臺7上以規定的衝程進行往復運動。 焚化爐3設於爐排5的上方,具有由一次燃燒室和二次燃燒室構成的燃燒室9。在焚化爐3上連接有將二次空氣供給到燃燒室9的二次空氣供給嘴10。
爐排5為將爐排片15、16呈臺階狀排列而成的燃燒裝置。被焚燒物B在爐排5上燃燒。 以下,將輸送被焚燒物B的方向稱作輸送方向D。被焚燒物B在爐排5上沿輸送方向D被輸送。在圖1、圖2及圖3中,右側為輸送方向下游側D1。另外,將安裝爐排片15、16的面稱作安裝面,將以乾燥段11、燃燒段12或燃燼段13的上游側的端部(11b、12b、13b)為中心而由水平面和安裝面形成的輸送方向D側的角度稱作爐排傾斜角(安裝角度)。在此,在安裝面的輸送方向下游側D1為比水平面朝向上方的情況下,將爐排傾斜角設為正值,在安裝面的輸送方向下游側D1為比水平面朝向下方的情況下,將爐排傾斜角設為負值,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說明。
爐排5從被焚燒物B的輸送方向上游側起依次具有:使被焚燒物B乾燥的乾燥段11;焚燒被焚燒物B的燃燒段12;以及將未燃部分完全焚燒(燃燼)的燃燼段13。在爐排5中,在乾燥段11、燃燒段12及燃燼段13依次輸送被焚燒物B,並且分別進行乾燥、燃燒及燃燼。 爐床式焚化爐1具有:將鼓風機(未圖示)所送風的一次空氣向乾燥段11供給的第一風室6a;向燃燒段12供給的第二風室6b;以及向燃燼段13供給的第三風室6c。 乾燥段11、燃燒段12、及燃燼段13具有多個固定爐排片15和多個移動爐排片16。
固定爐排片15與移動爐排片16在輸送方向D上交替配置。移動爐排片16沿被焚燒物B的輸送方向D往復運動。透過移動爐排片16的往復運動來輸送爐排5上的被焚燒物B並且進行攪拌。即,被焚燒物B的下層部移動而與上層部交換。
乾燥段11接收由給料器4推出並向焚化爐3內落下的被焚燒物B,使被焚燒物B的水分蒸發並且使其一部分熱分解。燃燒段12透過從第二風室6b供給的一次空氣將在乾燥段11乾燥後的被焚燒物B點燃並使揮發成分及固定碳成分燃燒。燃燼段13使在燃燒段12未燃燒而通過了的固定碳成分等的未燃成分燃燒至完全變成灰燼。 在燃燼段13的出口設有灰燼出口17。灰燼通過灰燼出口17而從焚化爐3排出。
爐床式焚化爐1具備驅動乾燥段11的移動爐排片16的第一驅動裝置18a、驅動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的第二驅動裝置18b、以及驅動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第三驅動裝置18c。第一驅動裝置18a、第二驅動裝置18b、第三驅動裝置18c由控制裝置30控制。
驅動裝置18a、18b、18c安裝於樑19,該樑19設置於爐排5。驅動裝置18a、18b、18c具有安裝於樑19的液壓缸20、透過液壓缸20而進行動作的臂21、以及與臂21的前端連接的橫樑22。橫樑22和移動爐排片16經由支架23連接。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驅動機構18a、18b、18c,利用液壓缸20的桿的伸縮來使臂21動作。橫樑22構成為伴隨臂21的動作而沿著爐排5的安裝面11a、12a、13a移動,使該橫樑22移動,從而與橫樑22連接的移動爐排片16進行驅動。
本實施方式的驅動裝置18a、18b、18c使用液壓缸20,但不限於此,例如可以採用液壓馬達、電動缸、電動線性馬達等。另外,驅動裝置18a、18b、18c的形態並不限於上述形態,只要能夠使移動爐排片16進行往復運動,可以是任何形態的驅動裝置。例如,也可以不配置臂21而將橫樑22與液壓缸20直接連結並進行驅動。
在本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1中,控制裝置30可以將乾燥段11、燃燒段12及燃燼段13中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的速度控制為彼此相同的速度或控制為在乾燥段11、燃燒段12及燃燼段13為不同的速度。
如圖2及圖3所示,固定爐排片15及移動爐排片16傾斜配置成輸送方向下游側D1相對於乾燥段11、燃燒段12、及燃燼段13的安裝面11a、12a、13a朝向上方。
乾燥段11的移動爐排片16的一部分為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其他為後述的普通爐排片)。如圖2所示,乾燥段11的輸送方向D的長度中的從輸送方向下游側D1起到50%至80%的範圍R1的移動爐排片16為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透過使用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從而能夠提高攪拌力。
如圖3所示,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具有板狀的爐排片主體25以及設置於爐排片主體25的前端的三角形形狀的突起26。突起26從爐排片主體25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突起26的形狀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設為梯形形狀、圓形形狀。 在此,圖3的固定爐排片15為在前端的上表面沒有突起的爐排片,將該形狀稱為普通爐排片。
在本實施方式中,僅將移動爐排片16設為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但不限於此,也可以將移動爐排片16及固定爐排片15這兩者設為帶有突起的爐排片。 另外,設置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的範圍也不限於上述範圍,例如,也可以將乾燥段11的所有的爐排片都設為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 而且,根據被焚燒物B的性狀、種類的不同,也可以將乾燥段的所有的爐排片(固定爐排片及移動爐排片)都設為普通爐排片。
與乾燥段11同樣地,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中的一部分為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具體而言,燃燒段12的輸送方向的長度中的自輸送方向下游側起到50%至80%的範圍R2內的移動爐排片16成為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燃燒段12的其他的移動爐排片16為普通爐排片。與乾燥段11同樣地,根據被焚燒物B的性狀、種類的不同,既可以將移動爐排片16及固定爐排片15這兩者設為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也可以將所有的爐排片(固定爐排片15及移動爐排片16)都設為普通爐排片。 就燃燼段13的爐排片而言,在圖2中,示出了將移動爐排片16及固定爐排片15均設為全部是普通爐排片的情況,但也可以與乾燥段11及燃燒段12同樣地採用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
接著,對乾燥段11、燃燒段12及燃燼段13的爐排傾斜角(安裝角度)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爐排5的乾燥段11朝向下方配置。即,乾燥段11的安裝面11a以輸送方向下游側D1變低的方式傾斜。具體而言,以乾燥段11的上游側的端部11b為中心的水平面與安裝面11a的輸送方向側的角度、即乾燥段11的爐排傾斜角θ1為-15°(負15度)至-25°(負25度)之間的角度。
本實施方式的爐排5的燃燒段12朝向上方配置。即,燃燒段12的安裝面12a以輸送方向下游側D1變高的方式傾斜。具體而言,以燃燒段12的上游側的端部12b為中心的水平面與安裝面12a的輸送方向側的角度、即燃燒段12的爐排傾斜角θ2為+5°(正5度)至+15°(正15度)之間的角度,優選為+8°(正8度)至+12°(正12度)之間的角度。
本實施方式的爐排5的燃燼段13朝向上方配置。即,燃燼段13的安裝面13a以輸送方向下游側D1變高的方式傾斜。 以燃燼段13的上游側的端部13b為中心的水平面與安裝面13a的輸送方向側的角度、即燃燼段13的爐排傾斜角θ3與燃燒段12的爐排傾斜角θ2相同。具體而言,以燃燼段13的上游側的端部13b為中心的水平面與安裝面13a的輸送方向側的角度、即燃燼段13的爐排傾斜角θ3為+5°(正5度)至+15°(正15度)之間的角度,優選為+8°(正8度)至+12°(正12度)之間的角度。 需要說明的是,燃燼段13的爐排傾斜角θ3可以設為 θ2≠θ3,另外,也可以是θ2=θ3。
在乾燥段11與燃燒段12之間形成有臺階(落差壁)27。乾燥段11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11c以在鉛垂方向上比燃燒段12的輸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12b高的方式形成。 在燃燒段12與燃燼段13之間無臺階(落差壁)。即,燃燒段12與燃燼段13連續地連接。換言之,燃燒段12和燃燼段13以燃燒段12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12c和燃燼段13的輸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13b成為相同的高度的方式形成。因此,燃燼段13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13c在鉛垂方向上配置在比燃燒段12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12c靠上方的位置。
接著,對將乾燥段11的爐排傾斜角設為-15°(負15度)至-25°(負25度)之間的角度的理由進行說明。 乾燥段11的功能是利用來自燃燒段12的被焚燒物B的上方的火焰的輻射熱及來自爐排片下的一次空氣的顯熱效率良好地使被焚燒物B中的水分乾燥。 在此,與一次空氣的顯熱相比,來自火焰的輻射熱對乾燥的貢獻率高,被焚燒物B的上層部的乾燥容易進行。 因此,透過爐排片的攪拌動作,將被焚燒物B的下層部向上方移動,與上層部交換,由此提高乾燥速度。 然而,即使進行攪拌動作,由於在乾燥段11基本不進行燃燒,因此需要確保充分地進行水分蒸發的長度。長度越長,裝置越大型化,成本也增加,因此尋求盡可能縮短爐排長的裝置。
當爐排傾斜角的絕對值比被焚燒物B的休止角大時,會因自重而崩塌,未形成被焚燒物B的層,因此作為爐排5不成立。另一方面,當將爐排傾斜角的絕對值設為比被焚燒物B的休止角小時,雖作為爐排而成立,但是在被焚燒物B的重力的作用下的移動(基於自重的移動)漸漸減小。並且,在安裝面朝向上方、即爐排傾斜角以正值(正數的值)而傾斜的情況下,重力會使被焚燒物B從輸送方向朝向推回的方向作用。 當基於爐排5的被焚燒物B的輸送量低於投放的被焚燒物B的量時,達到輸送極限而不能處理。
最佳的爐排傾斜角根據投放的被焚燒物B的量與被焚燒物B的含水率而不同。在此,將投放的被焚燒物B的量多且含水率高(水分量多)的情況作為投放被焚燒物負載大的情況來進行說明。相反地,投放的被焚燒物B的量少且含水率低的情況成為投放被焚燒物負載小的情況。
圖4是將橫軸作為乾燥段11的爐排傾斜角、將縱軸作為乾燥段11的需要爐排長,從投放被焚燒物負載最大的情況(1)依次到投放被焚燒物負載最小的情況(4)將乾燥段11的爐排傾斜角與乾燥段11的需要爐排長的關係用曲線圖表示的例子。 在此,需要爐排長是指投放的被焚燒物B的水分的95%乾燥所需的距離。橫軸的“休止角”表示被焚燒物B的休止角。
如圖4的圖表所示,爐排傾斜角-30°是形成被焚燒物B的層的界限。隨著爐排傾斜角相對於該層形成界限的爐排傾斜角變緩,需要爐排長減少,但是當爐排傾斜角變為正值時,需要爐排長逐漸變長。這是因為,當爐排傾斜角成為正值時,安裝面朝向上方,輸送速度變慢,其結果是,被焚燒物B的層變厚,下層部的被焚燒物B的乾燥變得難以進行。
根據從投放的被焚燒物B的負載最大的情況(1)到投放的被焚燒物B的負載最小的情況(4)的這四種情況可知,無論被焚燒物B是何種性狀、量都能適當地進行處理,並且就能夠使爐排長最短的最佳的乾燥段11的爐排傾斜角而言,與(1)的曲線的最低點附近的爐排長對應的-15°(負15度)到-25°(負25度)之間的角度為適當範圍。並且,最佳值是-20°(負20度)。
接著,說明在使乾燥段11的爐排傾斜角如上述那樣處於適當範圍的情況下,優選使燃燒段12的爐排傾斜角處於+8°(正8度)至+12°(正12度)之間的角度的理由。 燃燒段12的功能是利用來自火焰的輻射熱、自燃熱來維持被焚燒物B的層的溫度,促進基於揮發成分的熱分解的可燃氣體的產生,進行在熱分解後殘留的固定碳的燃燒。
在此,固定碳的燃燒所需要的時間比揮發性可燃氣體的揮發所需要的時間長,因此,燃燒段12的需要爐排長由固定碳的燃燒所需要的時間決定。
圖5是在使乾燥段11的爐排傾斜角如上述那樣處於適當範圍的情況下,將橫軸作為燃燒段的爐排傾斜角、將縱軸作為燃燒段的需要爐排長,從投放被焚燒物負載最大的情況(1)依次到投放被焚燒物負載最小的情況(4)將燃燒段的爐排傾斜角與燃燒段的需要爐排長的關係用曲線圖表示的例子。在此,燃燒段的需要爐排長是指可燃成分的95%揮發或燃燒所需的距離。
如圖5所示,爐排傾斜角-30°是形成被焚燒物B的層的界限。隨著角度相對於該層形成界限的爐排傾斜角變緩,需要爐排長減少。當考慮輸送極限時,爐排傾斜角的適當範圍能夠設為圖5所示的單點劃線包圍的範圍。
即使在乾燥段11投放被焚燒物負載大的情況下,由於乾燥段11的爐排傾斜角處於適當範圍,因此能促進垃圾的含水率降低及體積減少。因此,例如,即使在乾燥段11中負載是相當於(1)的情況,由於在燃燒段12中負載變化為相當於(3)、(4)的情況,因此,在燃燒段12中能夠採用更大的爐排傾斜角。即,能夠將燃燒段設為朝向上方,由此能夠確保固定碳的燃燒所需要的滯留時間,能夠進一步縮短爐排長度。
圖6是將橫軸設為燃燒段12的爐排傾斜角、將縱軸設為在乾燥段11與燃燒段12這兩方所需要的爐排長,從投放的被焚燒物B的負載最大的情況(1)依次到投放的被焚燒物B的負載最小的情況(4)將燃燒段12的爐排傾斜角與乾燥段11和燃燒段12這兩方所需要的爐排長的關係用曲線圖表示的例子。在此,乾燥段11的爐排傾斜角是最佳值-20°(負20度)。
如圖6所示,可知,當考慮輸送極限時,燃燒段12的爐排傾斜角的適當範圍為處於大約+5°(正5度)到+15°(正15度)之間的角度,更詳細而言,為處於+8°(正8度)至+12°(正12度)之間的角度。另外,在乾燥段11的爐排傾斜角是最佳值-20°(負20度)的情況下,燃燒段12的爐排傾斜角的最佳值是+10°(+10度)。 透過將各個爐排傾斜角設為適當範圍、特別是最佳值,能夠將乾燥段11和燃燒段12的需要爐排長設為盡可能短的爐排長,由此即使連燃燼段13包括在內,也能夠設為尺寸比較小且低成本的爐床式焚化爐。 需要說明的是,燃燼段13的爐排傾斜角θ3可以在與上述的燃燒段12的爐排傾斜角θ2相同的角度範圍內設為θ2≠θ3,另外,也可以是θ2=θ3。
接著,說明由控制裝置30基於被焚燒物B的燃燒完結點P對驅動裝置18a、18b、18c進行的控制。燃燒完結點P是指伴隨爐排5上的被焚燒物B的火焰的燃燒實質上結束的點。 本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1具有根據被焚燒物B的燃燒完結點P來變更各段(乾燥段11、燃燒段12、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移動速度)的功能。
如圖2所示,在爐床式焚化爐1中,作為理想的燃燒完結點的目標燃燒完結點Pt設定在從輸送方向D觀察比燃燒段12的中央靠下游側的位置。在此,目標燃燒完結點Pt設定在燃燒段12上。若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上游側,則被焚燒物B的層在輸送方向D上的長度短,有可能不能有效燃燒。若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下游側,則被焚燒物B的層在輸送方向D上的長度長,有可能產生被焚燒物B的餘燼。
作為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的熱電偶31設置在燃燒段12的爐排片中的目標燃燒完結點Pt附近的固定爐排片15或移動爐排片16的表面。熱電偶31測定由於被焚燒物B在爐排5上燃燒而變動的爐排片的溫度。該測定出的溫度成為與被焚燒物B的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對應的檢測信號。
控制裝置30具有:燃燒完結點推定部30a,其推定與由熱電偶31測定出的爐排片溫度T(檢測信號)對應的燃燒完結點P位置;以及驅動裝置控制部30b,其基於由燃燒完結點推定部30a推定出的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來控制驅動裝置18a、18b、18c。
發明者們發現:在燃燒段12的爐排片溫度T與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之間存在相關關係。 例如發現了,在設定了如圖2所示那樣的目標燃燒完結點Pt的情況下,在爐排片溫度T為T1℃的情況下,能夠判斷為燃燒完結點P與目標燃燒完結點Pt一致,在爐排片溫度T比T1℃低的情況下,能夠判斷為燃燒完結點P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上游側的位置,在爐排片溫度T比T1℃高的情況下,能夠判斷為燃燒完結點P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位置。
另外,發明者們發現:透過使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比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慢,能夠使被焚燒物B的層堆積到靠燃燒段12側的位置。即,可知:透過使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變慢,從而被焚燒物B的層相較於燃燼段13而言停留在靠燃燒段12側。
燃燒完結點推定部30a基於由熱電偶31測定出的燃燒段12的爐排片溫度T來推定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燃燒完結點推定部30a在爐排片溫度T是作為臨界值的T1℃的情況下,判定為燃燒完結點P與目標燃燒完結點Pt一致,在爐排片溫度T比T1℃低的情況下,判定為燃燒完結點P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上游側的位置,在爐排片溫度T比T1℃高的情況下,判定為燃燒完結點P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位置。
控制裝置30首先分別以規定的驅動速度(規定速度)驅動乾燥段11、燃燒段12、燃燼段13各自的移動爐排片16。在將乾燥段11的移動爐排片16的規定速度設為第一驅動速度V1、將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的規定速度設為第二驅動速度V2、將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規定速度設為第三驅動速度V3的情況下,根據被焚燒物B的性狀,適當設定V1、V2、V3的值。因此,根據被焚燒物B的性狀的不同,存在V1=V2=V3的情況,也存在V1≠V2≠V3的情況。在本實施方式中,大多數情況下設定為V1<V2≒V3。另外,V2是以大約100秒進行一次往復的程度的驅動速度。但是,由於如上述那樣根據被焚燒物B的性狀來設定驅動速度,因此該速度只是例示,且並不限定於此。
在燃燒完結點P與目標燃燒完結點Pt為相同位置的情況下或燃燒完結點P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上游側的位置的情況下,控制裝置30的驅動裝置控制部30b以使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與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不發生變化的方式控制第二驅動裝置18b和第三驅動裝置18c。因此,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維持作為規定速度的第二驅動速度V2,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維持作為規定速度的第三驅動速度V3而被驅動。即,燃燒段12與燃燼段13的各移動爐排片16分別以與以前相同的驅動速度持續驅動。
在燃燒完結點P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位置的情況下,驅動裝置控制部30b以使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比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慢的驅動速度進行驅動的方式控制第二驅動裝置18b和第三驅動裝置18c。
需要說明的是,在V2>V3的情況下,即,在原本就是以比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慢的驅動速度來驅動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情況下,驅動裝置控制部30b例如以使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比V3更慢的方式控制第三驅動裝置18c。換言之,驅動裝置控制部30b將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控制為比以前更慢。
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可以設為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的30%~80%。
在發明者們事先的預想中,認為透過使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比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慢,被焚燒物B的層會如圖7的單點劃線Be所示那樣堆積,但是透過模擬可知,被焚燒物B的層如實線Ba所示那樣堆積。 由於如實線Ba所示那樣形成有被焚燒物B的層,因此,在燃燒段12中,利用帶有突起的爐排片16P有效地進行攪拌,不僅爭取了將被焚燒物B保持在燃燒段12上的時間,結果還可有效地進行燃燒。由此,能夠減少從燃燼段13排出的被焚燒物B的餘燼。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由於乾燥段11朝向下方傾斜,從而不管是任何性狀的被焚燒物B都能夠不滯留而輸送到燃燒段12,並且,由於燃燒段12及燃燼段13朝向上方傾斜,從而被焚燒物B不容易向燃燒段12的下游滑落或者滾落,能充分地燃燒且輸送。
即,在容易滑動的材料或容易滾動的形狀的被焚燒物B的情況下,會在乾燥段11滾動等而提前輸送到燃燒段12,由此有可能在乾燥段11不能被充分地乾燥。然而,由於燃燒段12與燃燼段13朝向上方傾斜,在乾燥段11滾落的被焚燒物B在燃燒段12和燃燼段13不會進一步滾落,在燃燒段12必然被充分地乾燥、焚燒。含水率高的被焚燒物B不會滯留在乾燥段11,而是一邊被乾燥一邊向燃燒段12被輸送,因此仍然同樣地在燃燒段12必然被充分地焚燒。 由此,不論被焚燒物B的性狀如何都能夠連續投放被焚燒物B,並且能夠去除被焚燒物B的餘燼。
另外,即使在乾燥段11滾落的被焚燒物B的氣勢過強,並以該氣勢通過了燃燒段12,也至少會在燃燼段13停止,不會從燃燼段13排出。並且,燃燼段13與燃燒段12無臺階地連續地連接,因此,即使萬一未充分燃燒的被焚燒物B滾動到燃燼段13等而前進,也能夠在自重作用下返回到燃燒段12,進行燃燒。即,能夠極力降低不完全燃燒的被焚燒物B的排出。
另外,在燃燒完結點P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位置的情況下,透過使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比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慢,從而能夠將被焚燒物B的層停留在燃燒段12側。由此,能夠確保燃燒段12上的被焚燒物B的層的厚度,保護燃燒段12的爐排片。
另外,由於能夠確保被焚燒物B的層的厚度,從而即使在投放有比假定大的處理物的情況下,也能夠透過被焚燒物B的層來保護爐排片15、16,並且將處理物沿輸送方向D輸送。
另外,透過採用熱電偶31作為獲取與燃燒完結點P對應的檢測信號的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由此能夠以較廉價的結構設定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與由配置於燃燒段12的爐排片的熱電偶31測定出的爐排片溫度T相對應,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為,監控由熱電偶31測定出的爐排片溫度T的溫度變化(變化速度),基於爐排片溫度T的溫度變化來推定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的結構。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熱電偶31設置在燃燒段12,但並不限於此,也可以是將熱電偶設置在燃燒段12和燃燼段13的至少一方的結構。在將熱電偶31設置在燃燒段12的情況下,優選為設置在燃燒段12的下游側,在將熱電偶31設置在燃燼段13的情況下,優選為設置在燃燼段13的上游側。
另外,作為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也可以是具備多個熱電偶的結構。即,也可以將熱電偶配置在例如燃燒段12的上游側、燃燒段12的下游側、燃燼段13的上游側及燃燼段13的下游側的各個位置。 如此一來,透過配置多個熱電偶,能夠更準確地推定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對熱電偶的數量沒有限定,能夠根據爐排5的大小、成本適當變更。另外,也可以沿圖1的紙面進深方向配置多個熱電偶。
[第二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詳細地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以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為中心來敘述,對同樣的部分省略其說明。 如圖8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具備:乾燥段溫度測定裝置(乾燥段溫度測定裝置例如具備乾燥段熱電偶32),其測定乾燥段11的爐排片溫度Td,並將與其對應的溫度信號向控制裝置30B輸出;第一壓力測定裝置33a,其測定配置於乾燥段11的下方的第一風室6a內的壓力PR1,並將與其對應的第一壓力信號向控制裝置30B輸出;以及第二壓力測定裝置33b,其測定配置於燃燒段12的下方的第二風室6b內的壓力PR2,並將與其對應的第二壓力信號向控制裝置30B輸出。優選的是,乾燥段熱電偶32在從輸送方向D觀察時設置在比乾燥段11的中央靠下游側的乾燥段11的固定爐排片15或移動爐排片16的表面。 本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30B基於爐排片溫度T、Td及壓力PR1、PR2,除了控制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之外,還控制乾燥段11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
本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30B對風室內的壓力設定臨界值(與第一風室6a相對應的為第一臨界值、與第二風室6b相對應的為第二臨界值)。臨界值基於堆積於風室上的爐排的被焚燒物B的厚度來設定。需要說明的是,根據被焚燒物B的性狀,有時將第一臨界值與第二臨界值設定為同一值,有時將它們設為相互不同的值。控制裝置30在風室內的壓力處於臨界值以上時,判斷為被焚燒物B的層的厚度過剩。
由此,在第二風室6b內的壓力PR2未滿臨界值(第二臨界值)的情況下,能夠判斷為燃燒段12上的被焚燒物B的層薄,對燃燒段12的處理能力而言仍有餘裕。另一方面,在第一風室6a的壓力PR1為臨界值(第一臨界值)以上且乾燥段11的爐排片溫度Td為規定的溫度(第三臨界值)以上的情況下,能夠判斷為乾燥段11上的被焚燒物B的層厚,在乾燥段11進行著被焚燒物B的燃燒。
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控制裝置30B首先進行以規定速度V1驅動乾燥段11的移動爐排片的控制。 然後,控制裝置30B進行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1同樣的控制,並且在第一風室6a內的壓力PR1為臨界值(第一臨界值)以上、且第二風室6b內的壓力PR2未滿臨界值(第二臨界值)、且乾燥段11的爐排片溫度Td為規定的溫度(第三臨界值)以上的情況下,進行使乾燥段11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比上述規定速度V1快的控制。即,在對燃燒段12的處理能力而言仍有餘裕、乾燥段11的被焚燒物B的層厚且被焚燒物B正在乾燥段11燃燒的情況下,使乾燥段11的被焚燒物B提前向燃燒段12移動。 另外,控制裝置30在第一風室6a內的壓力PR1未滿臨界值(第一臨界值)、且第二風室6b內的壓力PR2為臨界值(第二臨界值)以上、且乾燥段11的爐排片溫度Td未滿規定的溫度(第三臨界值)的情況下,進行使乾燥段11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比上述規定速度V1慢的控制。即,在燃燒段12大量地積存有被焚燒物B而乾燥段11的被焚燒物B的量少且處理能力仍有餘裕的情況下,使被焚燒物B從乾燥段11向燃燒段12的移動變慢。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基於被焚燒物B的層的厚度來調整乾燥段11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因此能夠提高乾燥段11、燃燒段12、燃燼段13中的被焚燒物B的處理平衡。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控制裝置30B透過比較壓力PR1、PR2和分別與其對應的臨界值進行了控制,但是並不限於此。例如,控制裝置30B也可以是透過監控壓力PR1、PR2的壓力變化(變化速度)而進行控制的結構。另外,控制裝置30B也可以是監控乾燥段11的爐排片溫度Td的溫度變化(變化速度)而進行控制的結構。在該情況下,只要將第一壓力信號設定為與壓力PR1的壓力變化對應的信號、將第二壓力信號設定為與壓力PR2的壓力變化對應的信號、將溫度信號設定為與爐排片溫度Td的溫度變化對應的信號、將第一臨界值、第二臨界值及第三臨界值與它們對應地設定即可。
[第三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詳細地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以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為中心進行敘述,對同樣的部分省略其說明。 如圖9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1C具備設置在燃燼段13的上方、具體而言設置在爐的頂棚的攝像裝置34作為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 攝像裝置34是能夠檢測溫度分佈的相機或感測器。 透過攝像裝置34檢測的燃燒段12的下游側或燃燼段13的上游側的溫度分佈是與被焚燒物B的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對應的檢測信號。
控制裝置的燃燒完結點推定部30a基於由攝像裝置34檢測出的溫度分佈來推定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 在燃燒完結點P與目標燃燒完結點Pt為相同位置的情況下或燃燒完結點P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上游側的位置的情況下,驅動裝置控制部30b以使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與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由相同的驅動速度進行驅動的方式控制第二驅動裝置18b和第三驅動裝置18c。 在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位於比目標燃燒完結點Pt靠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位置的情況下,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驅動裝置控制部30b以使燃燼段13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比燃燒段12的移動爐排片16的驅動速度慢的驅動速度進行驅動的方式控制第二驅動裝置18b和第三驅動裝置18c。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透過掌握爐排5上的溫度分佈,能夠更準確地推定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
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敘述,但是具體的結構並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也包括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的設計變更等。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爐排片15、16的前端以朝向輸送方向下游側D1的方式來配置,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乾燥段11的爐排片15、16的前端也可以以朝向輸送方向上游側的方式來配置。 另外,作為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可以是不僅使用熱電偶與攝像裝置的任一方,而且利用熱電偶與攝像裝置這兩方來推定燃燒完結點P的位置的結構。例如,也可以是將第一實施方式或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三實施方式組合而成的結構。
1:爐床式焚化爐 2:料斗 3:焚化爐 4:給料器 5:爐排 6a:第一風室 6b:第二風室 6c:第三風室 7:給料器平臺 8:給料器驅動裝置 9:燃燒室 10:二次空氣供給嘴 11:乾燥段 11a:乾燥段的安裝面 12:燃燒段 12a:燃燒段的安裝面 13:燃燼段 13a:燃燼段的安裝面 15:固定爐排片 16:移動爐排片 16P:帶有突起的爐排片 17:灰燼出口 18:驅動裝置 18a:第一驅動裝置 18b:第二驅動裝置 18c:第三驅動裝置 19:樑 20:液壓缸 21:臂 22:橫樑 23:支架 25:爐排片主體 26:突起 27:臺階(落差壁) 30:控制裝置 31:熱電偶(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 32:乾燥段熱電偶 33a:第一壓力測定裝置 33b:第二壓力測定裝置 34:攝像裝置(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 B:被焚燒物 D:輸送方向 D1:輸送方向下游側 P:燃燒完結點 θ1、θ2、θ3:爐排傾斜角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的簡要結構圖。 圖2是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的爐排傾斜角進行說明的圖。 圖3是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的爐排片形狀進行說明的側視圖。 圖4是說明乾燥段的爐排傾斜角的適當範圍的圖表。 圖5是說明燃燒段的爐排傾斜角的適當範圍的圖表。 圖6是說明在鑒於乾燥段和燃燒段這雙方的情況下,燃燒段的爐排傾斜角的適當範圍的圖表。 圖7是對使燃燼段的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變緩的情況下的被焚燒物的層的形狀進行說明的圖。 圖8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的簡要結構圖。 圖9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爐床式焚化爐的簡要結構圖。
1:爐床式焚化爐 2:料斗 3:焚化爐 4:給料器 5:爐排 6a:第一風室 6b:第二風室 6c:第三風室 7:給料器平臺 8:給料器驅動裝置 9:燃燒室 10:二次空氣供給嘴 11:乾燥段 11a:乾燥段的安裝面 12:燃燒段 12a:燃燒段的安裝面 13:燃燼段 13a:燃燼段的安裝面 15:固定爐排片 16:移動爐排片 17:灰燼出口 18a:第一驅動裝置 18b:第二驅動裝置 18c:第三驅動裝置 19:樑 20:液壓缸 21:臂 22:橫樑 23:支架 30:控制裝置 30a:燃燒完結點推定部 30b:驅動裝置控制部 31:熱電偶(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 34:攝像裝置(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 B:被焚燒物 P:燃燒完結點

Claims (7)

  1. 一種爐床式焚化爐,其從給料器供給被焚燒物,透過具備多個固定爐排片和多個移動爐排片的乾燥段、燃燒段及燃燼段依次輸送前述被焚燒物,並且分別進行乾燥、燃燒及燃燼, 其特徵在於, 具備: 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其獲取與前述被焚燒物的燃燒完結點的位置相對應的檢測信號; 第一驅動裝置,其驅動前述乾燥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 第二驅動裝置,其驅動前述燃燒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 第三驅動裝置,其驅動前述燃燼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以及 控制裝置,其控制前述第一驅動裝置、前述第二驅動裝置及前述第三驅動裝置, 前述乾燥段以輸送方向下游側朝向下方的方式傾斜配置, 前述燃燒段與前述乾燥段連接,且以前述輸送方向下游側朝向上方的方式傾斜配置, 前述燃燼段與前述燃燒段無臺階地連續地連接,且以前述輸送方向下游側朝向上方的方式傾斜配置, 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前述檢測信號,在與由前述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獲取的前述檢測信號相對應的前述燃燒完結點的位置不超過目標燃燒完結點的情況下,前述控制裝置以使前述燃燒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與前述燃燼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不發生變化的方式控制前述第二驅動裝置和前述第三驅動裝置,在與前述檢測信號相對應的前述燃燒完結點的位置位於比前述目標燃燒完結點靠前述輸送方向下游側的情況下,前述控制裝置以使前述燃燼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比前述燃燒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慢的方式控制前述第二驅動裝置和前述第三驅動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爐床式焚化爐,其中, 前述固定爐排片及前述移動爐排片以前述輸送方向下游側相對於前述乾燥段、前述燃燒段及前述燃燼段的安裝面朝向上方的方式傾斜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爐床式焚化爐,其中, 前述燃燒段的前述多個移動爐排片的至少一部分是在前端設置突起的帶有突起的爐排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爐床式焚化爐,其中, 前述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是設置於前述燃燒段與前述燃燼段的至少一方的熱電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爐床式焚化爐,其中, 前述燃燒完結點檢測裝置是用於檢測前述燃燒段或前述燃燼段的溫度分佈的攝像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爐床式焚化爐,其中, 還具備: 第一風室,其與前述乾燥段相對應地配置; 第一壓力測定裝置,其輸出與前述第一風室的壓力或壓力變化相對應的第一壓力信號; 第二風室,其與前述燃燒段相對應地配置; 第二壓力測定裝置,其輸出與前述第二風室的壓力或壓力變化相對應的第二壓力信號;以及 乾燥段溫度測定裝置,其設置於前述乾燥段,並輸出與前述乾燥段的溫度或溫度變化相對應的溫度信號, 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前述溫度信號、前述第一壓力信號及前述第二壓力信號,在與前述第一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為第一臨界值以上、且與前述第二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未滿第二臨界值、且與前述溫度信號相對應的前述溫度或前述溫度變化為第三臨界值以上的情況下,前述控制裝置以使前述乾燥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加快的方式進行控制,在與前述第一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未滿前述第一臨界值、且與前述第二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為前述第二臨界值以上、且與前述溫度信號相對應的前述溫度或前述溫度變化未滿前述第三臨界值的情況下,前述控制裝置以使前述乾燥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變慢的方式進行控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爐床式焚化爐,其中, 還具備: 第一風室,其與前述乾燥段相對應地配置; 第一壓力測定裝置,其輸出與前述第一風室的壓力或壓力變化相對應的第一壓力信號; 第二風室,其與前述燃燒段相對應地配置; 第二壓力測定裝置,其輸出與前述第二風室的壓力或壓力變化相對應的第二壓力信號;以及 乾燥段溫度測定裝置,其設置於前述乾燥段,並輸出與前述乾燥段的溫度或溫度變化相對應的溫度信號, 前述控制裝置接收前述溫度信號、前述第一壓力信號及前述第二壓力信號,在與前述第一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為第一臨界值以上、且與前述第二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未滿第二臨界值、且與前述溫度信號相對應的前述溫度或前述溫度變化為第三臨界值以上的情況下,前述控制裝置以使前述乾燥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加快的方式進行控制,在與前述第一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未滿前述第一臨界值、且與前述第二壓力信號相對應的前述壓力或前述壓力變化為前述第二臨界值以上、且與前述溫度信號相對應的前述溫度或前述溫度變化未滿前述第三臨界值的情況下,前述控制裝置以使前述乾燥段的前述移動爐排片的驅動速度變慢的方式進行控制。
TW108122842A 2018-08-30 2019-06-28 爐床式焚化爐 TWI6976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1817 2018-08-30
JP2018161817A JP6450987B1 (ja) 2018-08-30 2018-08-30 ストーカ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9419A TW202009419A (zh) 2020-03-01
TWI697644B true TWI697644B (zh) 2020-07-01

Family

ID=65020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2842A TWI697644B (zh) 2018-08-30 2019-06-28 爐床式焚化爐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EP (1) EP3845806A4 (zh)
JP (1) JP6450987B1 (zh)
KR (1) KR102318973B1 (zh)
CN (1) CN111133251B (zh)
BR (1) BR112020008004B1 (zh)
PH (1) PH12020550227A1 (zh)
RU (1) RU2731612C1 (zh)
SG (1) SG11202003129PA (zh)
TW (1) TWI697644B (zh)
WO (1) WO20200445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75048B1 (ko) * 2020-12-22 2022-12-07 지엔원에너지(주) 스토커 타입의 소각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574488B1 (ko) * 2021-03-23 2023-09-04 재단법인 포항산업과학연구원 연소 안정화를 위한 소각로의 운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4060826B (zh) * 2021-11-23 2024-05-28 浦湘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焚烧炉自动焚烧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DE102022107219A1 (de) 2022-03-28 2023-09-28 Hitachi Zosen Inova Steinmüller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chubrosts und Schubros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640A (ja) * 1991-11-19 1993-06-08 Kubota Corp 焼却炉の燃焼制御装置
JPH06341628A (ja) * 1993-06-03 1994-12-13 Kubota Corp ゴミ焼却炉
JPH1137436A (ja) * 1997-07-16 1999-02-12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水平ストーカ式ごみ焼却炉のごみ送り制御方式
JP2005214513A (ja) * 2004-01-29 2005-08-11 Takuma Co Ltd ストーカ型ごみ焼却炉によるごみの燃焼方法
TWI331201B (en) * 2006-10-13 2010-10-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for stoker-type incinerator
TWI338111B (zh) * 2006-09-04 2011-03-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38370C3 (de) * 1973-07-28 1978-09-21 Johannes Josef Dr.-Ing. Martin Feuerung mit drei stufenförmig hintereinander angeordneten Einzelrosten
CH567230A5 (zh) * 1973-10-08 1975-09-30 Kuenstler Hans
SU855345A1 (ru) * 1979-08-03 1981-08-15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Академия Коммуналь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Им.К.Д.Памфилова Мусоросжигательна печь
JPS5986814A (ja) 1982-11-10 1984-05-19 Sanki Eng Co Ltd ごみ焼却炉における自動燃焼制御方法
SU1441136A1 (ru) * 1986-11-24 1988-11-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3513 Топка дл сжигани твердых бытовых и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 отходов
JP2843864B2 (ja) 1989-02-23 1999-01-06 株式会社 荏原製作所 焼却炉の燃焼制御方法
JPH06265125A (ja) 1993-03-15 1994-09-20 Unitika Ltd ごみ焼却炉の火格子
JPH0684140U (ja) 1993-04-23 1994-12-02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ゴミ焼却炉
JPH08285241A (ja) * 1995-04-11 1996-11-01 Kubota Corp ゴミ焼却炉
JP3669779B2 (ja) * 1996-08-02 2005-07-13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ゴミ焼却炉の燃焼制御装置
CN101101122B (zh) * 2007-08-01 2010-10-13 重庆科技学院 复合式炉排焚烧炉一次风供风装置
CN201096345Y (zh) * 2007-08-02 2008-08-06 重庆科技学院 多列分段驱动复合式垃圾焚烧炉
JP2018161817A (ja) 2017-03-27 2018-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397107B1 (ja) * 2017-10-17 2018-09-26 三菱重工環境・化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ごみ等の被焼却物燃焼用ストーカ炉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640A (ja) * 1991-11-19 1993-06-08 Kubota Corp 焼却炉の燃焼制御装置
JPH06341628A (ja) * 1993-06-03 1994-12-13 Kubota Corp ゴミ焼却炉
JPH1137436A (ja) * 1997-07-16 1999-02-12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水平ストーカ式ごみ焼却炉のごみ送り制御方式
JP2005214513A (ja) * 2004-01-29 2005-08-11 Takuma Co Ltd ストーカ型ごみ焼却炉によるごみの燃焼方法
TWI338111B (zh) * 2006-09-04 2011-03-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TWI331201B (en) * 2006-10-13 2010-10-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for stoker-type inciner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0008004A2 (pt) 2020-08-18
SG11202003129PA (en) 2020-07-29
EP3845806A1 (en) 2021-07-07
KR20210040158A (ko) 2021-04-12
CN111133251A (zh) 2020-05-08
PH12020550227A1 (en) 2021-02-08
RU2731612C1 (ru) 2020-09-07
JP6450987B1 (ja) 2019-01-16
CN111133251B (zh) 2021-01-12
KR102318973B1 (ko) 2021-10-28
TW202009419A (zh) 2020-03-01
EP3845806A4 (en) 2022-06-08
BR112020008004B1 (pt) 2021-02-17
WO2020044577A1 (ja) 2020-03-05
JP2020034232A (ja) 2020-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7644B (zh) 爐床式焚化爐
TWI683977B (zh) 被焚化物燃燒用機械爐床式焚化爐
JP2019052822A (ja) 炉内状況判定方法、燃焼制御方法、及び廃棄物焼却炉
EP3734155B1 (en) Stoker-furnace sealing device and stoker furnace
TWI706112B (zh) 爐床式焚化爐
JP6481231B1 (ja) ストーカ炉
JP7020289B2 (ja) 廃棄物焼却炉及び廃棄物焼却方法
JP2013133943A (ja) 廃棄物燃焼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廃棄物焼却炉
JP3219379U (ja) ストーカ炉
JP2013178008A (ja) 焼却設備及び焼却設備の制御方法
JPH0960827A (ja) 階段式ストー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