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2602B - 連接器構造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2602B
TWI682602B TW107118262A TW107118262A TWI682602B TW I682602 B TWI682602 B TW I682602B TW 107118262 A TW107118262 A TW 107118262A TW 107118262 A TW107118262 A TW 107118262A TW I682602 B TWI682602 B TW I6826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nnector
plug
locking
longitudin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8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4135A (zh
Inventor
川原勇三
下斗米大地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4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4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2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260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為使相鄰的插栓側殼體對於機器側連接器之插拔方向不會錯開移動,並且可以只將一個插栓側連接器從機器側連接器拔出進行改善。 本發明之連接器構造,具有: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其形成在可彈性變形設置在插栓側殼體32的片部48之面向橫方向的一方側面上;及一對擋止部56、58,其形成在片部48之面向前述橫方向的另一方側面上,並且為了限制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之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的前後方向移位,而與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前後整合,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及擋止部56、58藉由變成可從機器側連接器10拔出插栓側連接器30的未鎖固狀態,成為非整合狀態而解除限制前後方向的移位。

Description

連接器構造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連接器構造,更詳細而言,其為有關一種多極連接器所用之包含機器側連接器及插栓側連接器之連接器構造。
就用以進行電氣連接之連接器構造而言,包含:具有安裝在印刷配線基板等之一個機器側殼體及設置在該機器側殼體上之複數個機器側端子的一個機器側連接器;及具有插栓側殼體及設置在該插栓側殼體上之插栓側端子,並且可與機器側連接器連接且可相互連結‧分離的複數個插栓側連接器之連接器構造為悉知的(例如專利文獻1、2)。
在這樣的連接器構造中,若插栓側連接器沒有與機器側連接器連接的狀態(從機器側連接器取下的狀態)下,由於相鄰的插栓側連接器(插栓側殼體)之對於機器側連接器的插拔方向之移動沒有被限制,因此以相鄰的插栓側連接器在對於機器側連接器之插拔方向恐怕會產生相互錯開移動。為此,使插栓側連接器的操作性變差,連接器連接的作業性變差。
為了回避這樣的情況,考量使用側邊固定件而在插拔方向不會相互錯開移動的方式相互連結複數個插栓側連接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5-322487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14-78370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但是當使用側邊固定件時,在插栓側連接器與機器側連接器連接的狀態下,無法只將一個插栓側連接器從機器側連接器拔出,只能以藉由側邊固定件被連結之多個插栓側連接器為單位,從機器側連接器將插栓側連接器拔出。
本發明欲解決的課題,是在將複數個插栓側連接器從機器側連接器取下的狀態下,使相鄰的插栓側連接器對於機器側連接器之插拔方向不會錯開移動,在將複數個插栓側連接器與機器側連接器連接的狀態下,可以只將一個插栓側連接器從機器側連接器拔出。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是將包含第2殼體(32)及設置在前述第2殼體(32)的第2端子(36)之複數個第2連接器(30),以相互鄰接且整列在橫方向的狀態下可在前後方向插拔的方式,與包含第1殼體(12)及設置在前述第1殼體(12)上的複數個第1端子(16)之一個第1連接器(10)連接,前述連接器構造具有:移位構件(48),設置在前述第2殼體(32)之面向前述橫方向正交之縱方向的兩側面的至少其中一方,並藉由彈性變形而可在前述縱方向移位;鎖固用卡合部(50),設置在前述移位構件(48);鎖固用被卡合部(18),在前述第2殼體(32)收納到前述第1殼體(12)內時,為了讓前述鎖固用卡合部(50)卡合而設置在前述第1殼體(12);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形成在前述移位構件(48)之面向前述橫方向的其中一方的側面,與前述鎖固用卡合部(50)連動而在前述縱方向移位;及擋止部(56、58),形成在前述移位構件(48)之面向前述橫方向的另一方的側面,與前述鎖固用卡合部(50)連動而在前述縱方向移位,在為了與在前述橫方向相鄰的前述第2殼體(32)之前述前後方向位置對齊而進行整合時,限制該在前述橫方向相鄰的前述第2殼體(32)之前述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的前述前後方向移位,前述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及前述擋止部(56、58)構成為在想要解除前述鎖固用卡合部(50)與前述鎖固用被卡合部(18)的卡合而使前述移位構件(48)在前述縱方向移位時,解除限制前述前後方向的移位。
根據該構成,在將複數個第2連接器(30)從第1連接器(10)取下的狀態中,不需要側邊固定件就可以阻止在橫方向相鄰的第2殼體(32)在前後方向錯開移動,在將複數個第2連接器(30)從第1連接器(10)的連接器插入室(14)拔出的狀態中,使前後方向位置對齊之複數個第2連接器(30)的操作變得容易,可以改善連接器連接的作業性。
接著,在將複數個第2連接器(30)插入到第1連接器(10)的狀態中,當一個第2連接器(30)的鎖固用卡合部(50)變成脫離鎖固用被卡合部(18)的卡合之未鎖固狀態時,該一個第2連接器(30)對於在前述橫方向兩側相鄰的第2連接器(30)可在前述前後方向移位,可以只將該一個第2連接器(30)從第1連接器(10)取下。
在上述連接器構造中,更佳的是,前述鎖固用卡合部(50)藉由在對於前述第1殼體(12)之前述第2殼體(32)的插入過程之與前述第1殼體(12)的抵接,而使前述移位構件(48)根據彈性變形在前述縱方向移位,在對於前述第1殼體(12)之前述第2殼體(32)的插入結束時,恢復原狀並與前述鎖固用被卡合部(18)卡合。
根據該構成,在第2殼體(32)的插入結束時之鎖固用卡合部(50)與鎖固用被卡合部(18)的卡合為必然確實進行。
在上述連接器構造中,更佳的是,前述移位構件(48)藉由對於面向前述縱方向的側面隔著間隔設置在樹脂製的前述第2殼體(32)上之片部(48)而構成,該片部(48)與前述第2殼體(32)為一個一體成形品。
根據該構成,藉由構成移位構件(48)之片部(48)與第2殼體(32)為一體形成品,不需要其他零件作為移位構件,也不需要進行移位構件的組裝,可以達到簡便且低價。
在上述連接器構造中,更佳的是,前述片部(48)在前述第2殼體(32)的前述前後方向延伸,且前後端部(48A、48B)連結於前述第2殼體(32)之雙梁構造。
根據該構成,由於片部(48)沒有自由端部,在製造過程或組裝過程中,不會發生處於自由狀態之複數個第2連接器(30)之片部(48)糾結的不合宜狀態。
在上述連接器構造中,更佳的是,前述片部(48)具有鎖固解除操作部(52),該鎖固解除操作部(52)是使前述片部(48)在前述縱方向移位,以藉由前述縱方向的按壓來解除前述鎖固用卡合部(50)與前述鎖固用被卡合部(18)的卡合。
根據該構成,根據鎖固解除操作部(52)的操作,可以確實且容易進行鎖固解除。
在上述連接器構造中,更佳的是,前述第2殼體(32)在前述面向橫方向的兩側面具有縱移動限制部(40、42、44、46),該縱移動限制部是形成在前述橫方向相鄰的前述第2殼體(32)之構造彼此互相卡合,以限制在前述橫方向相鄰的前述第2殼體(32)之前述縱方向的移動。
根據該構成,在前述橫方向相鄰的前述第2殼體(32)的插入過程等,不會在縱方向錯開移動。
在上述連接器構造中,更佳的是,前述縱移動限制部(40、42、44、46)在前述第2殼體(32)的前述前後方向線狀地延伸,且兼當導引軌,該導引軌是將在前述橫方向相鄰的前述第2殼體(32)的前述前後方向之移動可滑動地導引。
根據該構成,可以改善對於第1連接器(10)之第2連接器(30)的插拔作業性。 發明效果
若是根據本發明之連接器構造,在將複數個第2連接器從第1連接器取下的狀態中,相鄰的第2殼體不會在對於第1連接器的插拔方向錯開移動,在將複數個第2連接器與第1連接器連接的狀態中,可以只將1個第2連接器從第1連接器拔出。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參照圖1至圖7,說明根據本發明之連接器構造的一實施形態。在本實施形態中,橫方向(配列方向)在圖1至圖3所視為左右方向,前後方向(插拔方向)在圖1至圖7所視為上下方向,縱方向為與前述橫方向及前述前後方向兩者正交的方向,該縱方向在圖4至圖7所視為左右方向。
連接器構造1如圖1及圖4至圖7所示,包含構成第1連接器之1個機器側連接器10、及構成第2連接器之複數個插栓側連接器30。
機器側連接器10為表面安裝型等之電連接器(頭),包含根據樹脂成形品之機器側殼體12。機器側殼體12具有4個側壁12A、12B、12C、12D及底壁12E而如圖1所視形成為上方開口之立方體形狀,畫出根據在空間內沒有隔板(隔壁)的立方體狀空間之1個連接器插入室14。在連接器插入室14中,將複數個插栓側連接器30相互鄰接並且以在橫方向呈一列整列狀態下可在前後方向插拔地進行插入。
機器側連接器10如圖4及圖5所示,具有複數個公端子(機器側端子)16。公端子16在縱方向呈2列,在橫方向以等間隔整列,各自具有從底壁12E朝前後方向延伸而在連接器插入室14突出之突出部16A。其中,在圖4附有符號(GND)的公端子16為接地端子。接地端子(GND)的突出部16A比其他公端子16的突出部16A之突出長度更長。藉此,使公端子16與後述的母端子36的導通連接一開始時為由接地端子(GND)進行,藉由接地除電圖謀連接器連接時的機器側安全性。
複數個插栓側連接器30如圖1所示,在相互鄰接並且在橫方向整列的狀態下,對機器側連接器10的連接器插入室14在前後方向可插拔地進行插入。
各插栓側連接器30如圖1至圖7所示,包含根據樹脂成形品之插栓側殼體32。插栓側殼體32構成為包含面向橫方向相互平行之側面32A及32B、與面向縱方向相互平行之側面32C及32D之略長方體形狀。各插栓側殼體32的側面32A及32B在複數個插栓側連接器30於橫方向整列的狀態中,各自在單側或兩側與在橫方向相鄰的其他插栓側殼體32的橫側面32B及32A對向。
各插栓側連接器30如圖1、圖2、圖4及圖6所示,在插栓側殼體32具有在縱方向隔著間隔形成並在前後方向延伸之端子室34。在各插栓側連接器30中,如圖4及圖6所示,安裝有配置在各端子室34之金屬製母端子(插栓側端子)36。在各母端子36導通連接有絕緣包覆電線(纜線)38。各母端子36藉由將插栓側連接器30插入到機器側連接器10的連接器插入室14,與對應的公端子16導通連接。
各插栓側殼體32如圖1至圖3所示,在面向橫方向之一方橫側面(圖2所視為右側的面)之在前述縱方向分開的2處,分別具有利用朝前後方向呈線狀相互平行延伸的兩側壁之凹溝部40及利用單側壁之鉤形部42。各插栓側殼體32在面向橫方向之另一方橫側面(圖2所視為左側的面)之在前述縱方向分開的2處,分別具有朝前後方向呈線狀延伸的突條44及46。
凹溝部40及鉤形部42與突條44及46為形成在橫方向相鄰之插栓側殼體32上者且可在前後方向滑動地相互卡合,並且以使在橫方向相鄰之插栓側殼體32的縱方向位置對齊的方式,限制在橫方向相鄰之插栓側殼體32的縱方向移動,成為縱移動限制部。
凹溝部40及鉤形部42與突條44及46兼具有可在橫方向相鄰之插栓側殼體32的前後方向移動滑動導引之導引軌的機能。藉此,可以改善對於連接器插入室14插拔插栓側連接器30的作業性。
又,凹溝部40及鉤形部42與突條44及46為了防止插栓側連接器30的錯誤配列,只要對於每一在橫方向相鄰之一對插栓側殼體32在縱方向設置不同位置、或是不同形狀即可。又,圖示的實施形態中,對於凹溝部40與突條44為涵蓋整個插栓側殼體32的前後方向予以設置,鉤形部42與突條46只設置為插栓側殼體32前後方向的1/2區域,但是將鉤形部42與突條46設置為涵蓋整個插栓側殼體32的前後方向亦可。
在面向各插栓側殼體32的緃方向之其中一方的側面32C中,將作為移位構件的片部48與插栓側殼體32一體形成。換言之,插栓側殼體32與片部48為一個一體成形品。片部48對於側面32C隔著間隙49在前後方向延伸,包含與各個插栓側殼體32連結之前後端部48A及48B而構成為雙梁構造。片部48如圖4及圖5所示,包含藉由可彎曲為弓狀方式彈性變形,在端部48A與端部48B之間朝縱方向移位之中間部分48C。
在中間部分48C中使鎖固用突起(鎖固用卡合部)50一體成形。鎖固用突起50朝插栓側殼體32的側面32C相反側突出,構成為對於機器側殼體12之插栓側殼體32的插入方向(前後方向)之前側面為傾斜面50A,後側面成為垂直立面50B。
在機器側殼體12的側壁12A之內側面(畫出連接器插入室14的面)中形成有使鎖固用突起50可卡合/脫離進行卡合之鎖固用凹部(鎖固用被卡合部)18。
鎖固用突起50如圖4所示,在將插栓側殼體32收納在機器側殼體12的過程(插栓側連接器30的插入過程)中,藉由利用傾斜面50A抵接到機器側殼體12的側壁12A,一邊使片部48朝側壁12A彈性變形,一邊進入到連接器插入室14,如圖6所示,在插栓側殼體32收納到機器側殼體12內時((插栓側連接器30的插入結束時),以彈出方式與鎖固用凹部18卡合。在該卡合時,藉由鎖固用突起50的垂直立面50B與對向的鎖固用凹部18的垂直立面18A抵接,達到阻止插栓側連接器30從機器側連接器10拔出(前後方向的移動)的鎖固狀態。
鎖固用突起50與鎖固用凹部18的卡合,在對於機器側殼體12之插栓側殼體32的插入結束時,由於是使片部48恢復原狀而彈出地進行,因此插栓側殼體的插入結束時之鎖固用突起50與鎖固用凹部18的卡合不必人為操作,而會必然地確實地進行。
片部48在端部48B的附近具有鎖固解除操作部52。更詳細而言,在片部48的端部48B附近, 使朝向插栓側殼體32的側面32C相反側突出之鎖固解除操作部52一體成形。如圖6所示之鎖固狀態下,藉由將鎖固解除操作部52往側面32C靠近朝縱方向按壓,使片部48朝側壁12A側彈性變形,可以將鎖固用突起50從鎖固用凹部18拔出。藉此,變成解除鎖固用突起50與鎖固用凹部18的卡合之未鎖固狀態。在未鎖固狀態中,根據插栓側連接器30之前後方向移動,可以從機器側殼體12拔出插栓側殼體32。
藉此,未鎖固也就是鎖固解除只要藉由按壓鎖固解除操作部52就可以確實且簡便進行。
在片部48的中間部分48C面向橫方向的一方側壁48D中,如圖2、圖5及圖7所示,一體成形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從側面48D朝橫方向延伸突出,藉由片部48的上述彈性變形,與鎖固用突起50連動而在縱方向移位。
片部48的中間部分48C在面向橫方向的另一方側壁48E中,如圖2、圖5及圖7所示,一體成形前後一對擋止突部56、58。擋止突部56、58在隔著使在橫方向相鄰之插栓側殼體32的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可從緃方向進入的前後方向間隔,從側面48D朝橫方向延伸突出,藉由片部48的前述彈性變形,與鎖固用突起50連動在縱方向移位。
擋止突部56、58如圖7所示,為了使插栓側殼體32與在橫方向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的前後方向位置對齊進行整合時,想要限制與在橫方向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之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的前後方向移位而形成在與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前後整合的位置,限制在橫方向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之前後方向移位。換言之,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在為了使在橫方向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之前後方向位置對齊進行整合時,卡合在橫方向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之擋止突部56、58之間,限制在橫方向相鄰之插栓側殼體32的前後方向移位。
該在橫方向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之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與擋止突部56、58的卡合,在將此等插栓側殼體32,也就是插栓側連接器30從機器側連接器10的連接器插入室14拔出時(取下狀態時),不需要側邊固定件就可以阻止在橫方向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在前後方向錯開移動,對於在將複數個插栓側殼體32從機器側連接器10的連接器插入室14拔出的狀態中,使前後方向位置對齊的複數個插栓側殼體32的操作變得容易,改善連接器連接的作業性。
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如圖5所示,藉由根據未鎖固操作使片部48變成朝側壁12A側彈性變形的狀態下,從與在橫方向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的擋止突部56、58的卡合脫離。同樣,擋止突部56、58如圖5所示,藉由根據未鎖固操作使片部48變成朝側壁12A側彈性變形的狀態下,從與在橫方向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的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4的卡合脫離。根據該兩者的脫離,一個插栓側殼體32對於在橫方向相鄰的插栓側殼體32可以在前後方向移位。
藉此,在將複數個插栓側連接器30在橫方向相互鄰接後插入到機器側連接器10的連接器插入室14之狀態下,當按壓一個插栓側連接器30的鎖固解除操作部52,變成使鎖固用突起50從與鎖固用凹部18的卡合脫離之未鎖固狀態時,該一個插栓側連接器30對於在橫方向兩側相鄰的插栓側連接器30可以在前後方向移位,可以只將該一個插栓側連接器30從機器側連接器10取下。
藉由構成移位構件的片部48為與插栓側殼體32一體形成的片部48,不必其他零件作為移位構件,也不必進行移位構件的安裝,達到簡便且低價。又,例如將片部48構成為只有一方的端部48A與插栓側殼體32連結之單梁構造亦可,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雙梁構造,因為沒有自由端部,在製造過程或安裝過程中不會陷入處於自由狀態之複數個插栓側連接器30之片部48糾結的不合宜狀態。
以上,雖然是針對該適合的實施形態說明本發明,但若是同業者可以易於理解,本發明並非藉由這樣的實施形態予以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範圍內可以進行適當變更。
例如,根據鎖固用凹部18與鎖固用突起50之鎖固機構,因應必要設置在插栓側殼體32的縱方向兩側亦可。凹溝部40或突條44等構成為鳩尾榫嵌合的形狀亦可,在該情況下根據凹溝部40或突條44的卡合也可以阻止在橫方向相鄰之插栓側殼體32的橫方向移動。對於一個機器側連接器10之插栓側連接器的連接數並不限於圖1所示的5個,其他的多數個亦可。根據本發明之連接器構造不限於機器側連接器10與插栓側連接器30的組合,附電線之插座與插頭的組合等亦可。
又,上述實施形態所示之構成要件並非全部都是必須的,只要不脫離本發明宗旨,可以適當進行取捨選擇。
10‧‧‧機器側連接器(第1連接器)12‧‧‧機器側殼體(第1殼體)12A‧‧‧側壁12B‧‧‧側壁12C‧‧‧側壁12D‧‧‧側壁12E‧‧‧底壁14‧‧‧連接器插入室16‧‧‧公端子(第1端子)16A‧‧‧突出部18‧‧‧鎖固用凹部(鎖固用被卡合部)18A‧‧‧垂直面30‧‧‧插栓側連接器(第2連接器)32‧‧‧插栓側殼體(第2殼體)32A‧‧‧側面32B‧‧‧側面32C‧‧‧側面32D‧‧‧側面34‧‧‧端子室36‧‧‧母端子(第2端子)38‧‧‧絕緣包覆電線40‧‧‧凹溝部(縱移動限制部)42‧‧‧鉤形部(縱移動限制部)44‧‧‧突條(縱移動限制部)46‧‧‧突條(縱移動限制部)48‧‧‧片部(移位構件)49‧‧‧間隙48A‧‧‧端部48B‧‧‧端部48C‧‧‧中間部分48D‧‧‧側面48E‧‧‧側面50‧‧‧鎖固用突起(鎖固用卡合部)50A‧‧‧傾斜面50B‧‧‧垂直立面52‧‧‧鎖固解除操作部54‧‧‧前後移動限制突部56‧‧‧擋止突部(擋止部)58‧‧‧擋止突部(擋止部)
圖1為顯示根據本發明之連接器構造的一實施形態之立體圖 圖2為顯示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的插栓側連接器之立體圖 圖3顯示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的插栓側連接器之平面圖 圖4為顯示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的鎖固機構部分之插入過程狀態剖面圖 圖5為顯示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的前後移動限制部分之插入過程狀態剖面圖 圖6為顯示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的鎖固機構部分插入結束時狀態剖面圖 圖7為顯示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構造的前後移動限制部分插入結束時狀態剖面圖。
30‧‧‧插栓側連接器
32‧‧‧插栓側殼體
32A‧‧‧側面
32B‧‧‧側面
32C‧‧‧側面
32D‧‧‧側面
34‧‧‧端子室
40‧‧‧凹溝部
42‧‧‧鉤形部
44‧‧‧突條
46‧‧‧突條
48‧‧‧片部
48A‧‧‧端部
48B‧‧‧端部
48C‧‧‧中間部分
48D‧‧‧側面
48E‧‧‧側面
49‧‧‧間隙
50‧‧‧鎖固用突起
50A‧‧‧傾斜面
50B‧‧‧垂直立面
52‧‧‧鎖固解除操作部
54‧‧‧前後移動限制突部
56‧‧‧擋止突部
58‧‧‧擋止突部

Claims (10)

  1. 一種連接器構造,將包含第2殼體及設置在前述第2殼體的第2端子之複數個第2連接器,以相互鄰接且整列於橫方向的狀態下可在前後方向插拔的方式,連接於包含第1殼體及設置在前述第1殼體之複數個第1端子之一個第1連接器,前述連接器構造具有:移位構件,設置在前述第2殼體之面向與前述橫方向正交之縱方向的兩側面的至少其中一方,並藉由彈性變形而可在前述縱方向移位;鎖固用卡合部,設置在前述移位構件;鎖固用被卡合部,在前述第2殼體收納在前述第1殼體內時,為了讓前述鎖固用卡合部卡合而設置在前述第1殼體;前後移動限制突部,形成在前述移位構件之面向前述橫方向的其中一方的側面上,與前述鎖固用卡合部連動而在前述縱方向移位;及擋止部,形成在前述移位構件之面向前述橫方向的另一方的側面上,與前述鎖固用卡合部連動而在前述縱方向移位,在為了與在前述橫方向相鄰的前述第2殼體之前述前後方向位置對齊而進行整合時,限制該在前述橫方向相鄰的前述第2殼體之前述前後移動限制突部的前述前後方向的移位,前述前後移動限制部及前述擋止部構成為在想要解除前述鎖固用卡合部與前述鎖固用被卡合部的卡合而使前 述移位構件在前述縱方向移位時,在前述縱方向成為相互非整合狀態而解除限制前述前後方向的移位。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鎖固用卡合部藉由在對於前述第1殼體之前述第2殼體的插入過程中之與前述第1殼體的抵接,使前述移位構件藉由彈性變形而在前述縱方向移位,且在對於前述第1殼體之前述第2殼體的插入結束時,恢復原狀並與前述鎖固用被卡合部卡合。
  3.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移位構件為藉由對於面向前述縱方向的側面隔著間隔設置在樹脂製的前述第2殼體上之片部而構成,該片部與前述第2殼體為一個一體成形品。
  4. 如請求項2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移位構件為藉由對於面向前述縱方向的側面隔著間隔設置在樹脂製的前述第2殼體上之片部而構成,該片部與前述第2殼體為一個一體成形品。
  5. 如請求項3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片部是在前述第2殼體的前述前後方向延伸,且前後的端部連結於前述第2殼體之雙梁構造。
  6. 如請求項4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片部是在前述第2殼體的前述前後方向延伸,且前後的端部連結於前述第2殼體之雙梁構造。
  7. 如請求項3至6中任一項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片部具有鎖固解除操作部,前述鎖固解除操作部是 使前述片部在前述縱方向移位,以藉由前述縱方向的按壓來解除前述鎖固用卡合部與前述鎖固用被卡合部的卡合。
  8. 如請求項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第2殼體在前述面向橫方向的兩側面具有縱移動限制部,前述縱移動限制部是使形成在前述橫方向相鄰的前述第2殼體之構造彼此相互卡合,以限制在前述橫方向相鄰之前述第2殼體之前述縱方向的移動。
  9. 如請求項第7項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第2殼體在前述面向橫方向的兩側面具有縱移動限制部,前述縱移動限制部是使形成在前述橫方向相鄰的前述第2殼體之構造彼此相互卡合,以限制在前述橫方向相鄰之前述第2殼體之前述縱方向的移動。
  10. 如請求項8之連接器構造,其中前述縱移動限制部是在前述第2殼體的前述前後方向線狀地延伸,且兼當導引軌,前述導引軌是將在前述橫方向相鄰之前述第2殼體的前述前後方向之移動可滑動地導引。
TW107118262A 2017-06-06 2018-05-29 連接器構造 TWI682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1318 2017-06-06
JP2017111318 2017-06-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4135A TW201904135A (zh) 2019-01-16
TWI682602B true TWI682602B (zh) 2020-01-11

Family

ID=6456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8262A TWI682602B (zh) 2017-06-06 2018-05-29 連接器構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3615B2 (zh)
EP (1) EP3637562B1 (zh)
JP (1) JP6982073B2 (zh)
CN (1) CN110710061B (zh)
TW (1) TWI682602B (zh)
WO (1) WO20182255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3035B2 (ja) * 2018-12-26 2023-09-29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積層型ワイヤマウントウェハ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6582A (ja) * 1996-05-21 1997-11-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H10106670A (ja) * 1996-09-26 1998-04-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分割式コネクタ
TWM403810U (en) * 2010-10-27 2011-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9507A (en) * 1995-01-09 1996-06-2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double ended shorting clip
US5580268A (en) * 1995-03-31 1996-12-03 Molex Incorporated Lock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228854B2 (ja) * 1995-09-21 2001-11-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5913703A (en) * 1996-04-24 1999-06-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equentially engageable housings
US5980328A (en) * 1996-09-04 1999-11-0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for use with substrates
JP3303691B2 (ja) * 1996-10-29 2002-07-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165002A (en) * 1998-12-30 2000-12-26 Garmi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aratus
JP2000323232A (ja) * 1999-05-10 2000-11-24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ロック構造
JP2001068216A (ja) * 1999-08-30 2001-03-1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JP4075288B2 (ja) * 2000-06-16 2008-04-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091603B2 (ja) * 2002-06-21 2008-05-28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モジュール構造を有する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された高密度コネクタ
FR2844642B1 (fr) * 2002-09-12 2004-12-24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Connecteur electrique pour une carte a memoire electronique a grande capacite de stockage
JP4179129B2 (ja) * 2003-10-09 2008-11-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391310B2 (ja) 2004-05-07 2009-12-2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4244939B2 (ja) * 2005-02-02 2009-03-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3120730U (ja) 2006-01-20 2006-04-20 株式会社定森製作所 ポップナット付金具およびポップナット取付用金具
SG146466A1 (en) * 2007-03-15 2008-10-30 J S T Mfg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JP2008270127A (ja) * 2007-04-25 2008-11-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SG149732A1 (en) * 2007-07-31 2009-02-27 Mea Technologies Pte Ltd Electric connector
CN201490520U (zh) * 2009-07-22 2010-05-26 曾志铭 连接器
JP4915879B2 (ja) * 2009-08-10 2012-04-11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装置
CN201466338U (zh) * 2009-09-02 2010-05-12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锁定结构的电器连接器
JP4978871B2 (ja) * 2009-11-18 2012-07-18 Smk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JP4996705B2 (ja) * 2010-02-26 2012-08-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074289B2 (ja) * 2012-05-25 2017-02-0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雌コネクタ及び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5947662B2 (ja) * 2012-08-09 2016-07-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4078370A (ja) 2012-10-10 2014-05-0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
JP5949577B2 (ja) * 2013-01-23 2016-07-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05191010B (zh) * 2013-05-08 2017-08-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WO2014192800A1 (ja) * 2013-05-30 2014-12-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50053B2 (ja) * 2013-07-02 2017-06-21 Smk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66848B1 (ja) * 2014-05-20 2015-08-19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6122563A (ja) 2014-12-25 2016-07-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5900684B1 (ja) * 2015-04-28 2016-04-0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WO2017204017A1 (ja) * 2016-05-24 2017-11-30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プラグ側コネクタの組合体、機器側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対
CN109314330B (zh) * 2016-06-06 2020-11-20 日本端子株式会社 表面安装型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6582A (ja) * 1996-05-21 1997-11-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H10106670A (ja) * 1996-09-26 1998-04-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分割式コネクタ
TWM403810U (en) * 2010-10-27 2011-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4135A (zh) 2019-01-16
EP3637562B1 (en) 2022-09-07
CN110710061A (zh) 2020-01-17
WO2018225527A1 (ja) 2018-12-13
JPWO2018225527A1 (ja) 2020-04-09
EP3637562A4 (en) 2020-12-09
CN110710061B (zh) 2021-03-30
EP3637562A1 (en) 2020-04-15
JP6982073B2 (ja) 2021-12-17
US10763615B2 (en) 2020-09-01
US20200212624A1 (en) 2020-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2936622T3 (en) Connector device
JP6235199B2 (ja) コネクタ
JP4760683B2 (ja) コネクタ
TWI595707B (zh) 連接器
US6716069B2 (en) Connector with a housing and a retainer held securely on the housing
EP2610974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138428B2 (ja) コネクタ
KR101530431B1 (ko) 커넥터 장치
TWI682602B (zh) 連接器構造
JP2010062076A (ja) 端子係止コネクタ
JP2016157643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853634B2 (ja) ロック解除機構、及び、このロック解除機構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コネクタ
US20210159624A1 (en) Compact combination connector
CN109155483B (zh) 连接器
JP5543707B2 (ja) スペーサ付きコネクタ
JP2010009801A (ja) コネクタ
JP4668955B2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JP5565184B2 (ja) コネクタ
US20220360011A1 (en) Connector
JP2009004174A (ja) コネクタ
JP6491008B2 (ja)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JP4035657B2 (ja) コネクタ
JP5180035B2 (ja) スタッキング構造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JP2014107235A (ja) コネクタ
JP2014207101A (ja) 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