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1218B - 圓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廣帶域λ/4板、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圓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廣帶域λ/4板、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1218B
TWI681218B TW104131088A TW104131088A TWI681218B TW I681218 B TWI681218 B TW I681218B TW 104131088 A TW104131088 A TW 104131088A TW 104131088 A TW104131088 A TW 104131088A TW I681218 B TWI681218 B TW I6812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lm
axis
polarizing film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4286A (en
Inventor
大里和弘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4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4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1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121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for controlling or changing the state of polarisation, e.g. transforming one polarisation state into anoth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41Circular 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圓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利用方法,其中此圓偏光板係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偏光膜;λ/2板,其在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於構成22.5°±1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λ/4板,其在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於構成90°±2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前述λ/2板的波長分散與前述λ/4的波長分散為不同,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1.00±0.05,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00±0.05。

Description

圓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廣帶域λ/4板、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圓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具備這個圓偏光板之廣帶域λ/4板、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先前,在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以下,有適當地稱為「有機EL顯示裝置」之情形)及液晶顯示裝置,係有為了減低在顯示面的外光反射而設置圓偏光板之情形。作為此種圓偏光板,通常係使用組合偏光膜及λ/4板而成之薄膜。但是,先前的λ/4板幾乎係實際只在特定狹窄的波長範圍的光線達成大略1/4波長的相位差。因此雖然能夠藉由圓偏光板來減低特定狹窄的波長範圍的外光之反射,但是難以減低此外的外光之反射。
對此,近年來有提案揭示一種將λ/4板與λ/2板組合而成之廣帶域λ/4板(參照專利文獻1~4)。使用此廣帶域λ/4板時,因為能夠在寬闊波長範圍的光線達成大略1/4波長的相位差,所以能夠實現在寬闊波長範圍能夠減低外光反射之圓偏光板。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5-10011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004120號公報(對應外國公報: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9/052028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3-235272號公報(對應外國公報: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3/301129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0-284120號公報(對應外國公報:美國專利第6400433號說明書)
將偏光膜與廣帶域λ/4板組合而成之圓偏光板,係被要求為:將偏光膜的吸收軸、λ/2板的遲相軸、及λ/4板的遲相軸之光軸的方向,調整為使這些光軸構成預定角度。
但是,從正面方向以外的傾斜方向觀看圓偏光板時,前述光軸所構成之外觀上的角度有從預定角度偏移之情形。因此先前的圓偏光板,雖然在正面方向能夠減低外光反射,但是在正面方向以外的傾斜方向,有無法有效地減低外光反射之情形。特別是具備廣帶域λ/4板之圓偏光板,因為不僅是具備λ/4板且亦具備λ/2板,所以光軸的數目係比先前的圓偏光板更多。因此,相較於不具備λ/2板之先前的圓偏光板,具備廣帶域λ/4板之圓偏光板之外觀上的光軸偏移變為較大,且在減低傾斜方向之外光反射之能力有較差的傾向。
本發明係鑒於前述課題而發明,其目的係提供: 一種圓偏光板,其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向的任一方向均能夠有效地減低外光反射;一種廣帶域λ/4板,其能夠實現可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向的任一方向有效地減低外光反射之圓偏光板;以及一種具備前述圓偏光板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者進行專心研討。其結果,發現:在依照以下順序具備偏光膜、λ/2板及λ/4板之圓偏光板,藉由將下述(1)~(3)組合,能夠實現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向的任一方向均能夠有效地減低外光的反射之圓偏光板。
(1)使偏光膜的吸收軸與λ/2板的遲相軸所構成之角度落入預定範圍,而且使偏光膜的吸收軸與λ/4板的遲相軸所構成之角度落入預定角度。
(2)使λ/2板的波長分散與λ/4板的波長分散不同。
(3)λ/2板及λ/4板成為光學單軸性。
本發明係基於此種見解而完成。
亦即,本發明係如以下。
[1]一種圓偏光板,係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偏光膜;λ/2板,其在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22.5°±1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λ/4板,其在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90°±2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前述λ/2板的波長分散與前述λ/4的波長分散為不同, 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1.00±0.05,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00±0.05。
[2]如[1]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將在波長400nm之前述λ/2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h(400),將在波長550nm之前述λ/2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h(550),將在波長400nm之前述λ/4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q(400),及將在波長550nm之前述λ/4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q(550)時,滿足下述式(A):Reh(400)/Reh(550)<Req(400)/Req(550)。
[3]如[1]或[2]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將在波長400nm之前述λ/2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h(400),將在波長550nm之前述λ/2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h(550),將在波長400nm之前述λ/4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q(400),及將在波長550nm之前述λ/4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q(550)時,滿足下述式(B):Req(400)/Req(550)-Reh(400)/Reh(550)=0.12±0.08。
[4]如[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λ/4板係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材料所構成之層。
[5]如[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λ/2板係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材料所構成之層。
[6]一種廣帶域λ/4板,係具備:λ/2板,其係在對基準方向構成22.5°±1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λ/4板,其係在對前述基準方向構成90°±2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前述λ/2板的波長分散與前述λ/4板的波長分散為不同,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1.00±0.05,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00±0.05。
[7]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係具備如[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
[8]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係具備如[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
[9]一種圓偏光板的製造方法,包含下述的步驟:將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材料所構成的層之第一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進行延伸而得到在延伸後的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2板之步驟;將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材料所構成的層之第二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延伸而得到在對延伸後的方向於垂直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4板之步驟;將偏光膜與前述λ/2板,以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對前述偏 光膜的吸收軸為構成22.5°±10°的角度之方式貼合之步驟;將前述λ/2板與前述λ/4板,以前述λ/4板的遲相軸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為構成90°±20°的角度之方式貼合之步驟;前述λ/2板的波長分散與前述λ/4板的波長分散為不同,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1.00±0.05,前述λ/4的NZ係數為0.00±0.05。
[10]一種圓偏光板的製造方法,包含下述的步驟:將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材料所構成的層之第一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進行延伸而得到在延伸後的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2板之步驟;在支撐物上形成含有碟狀液晶性分子之層,使前述碟狀液晶性分子配向且將前述碟狀液晶性分子固定而得到λ/4板之步驟;將偏光膜與前述λ/2板,以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為構成22.5°±10°的角度之方式貼合之步驟;將前述λ/2板與前述λ/4板,以前述λ/4板的遲相軸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為構成90°±20°的角度之方式貼合之步驟;前述λ/2板的波長分散與前述λ/4板的波長分散為不同,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1.00±0.05,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00±0.05。
依照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圓偏光板,其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向的任一方向均能夠有效地減低外光反射;一種廣帶域λ/4板,其能夠實現可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向的任一方 向有效地減低外光反射之圓偏光板;以及一種具備前述圓偏光板之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100‧‧‧圓偏光板
110‧‧‧偏光膜
111‧‧‧偏光膜的吸收軸
112‧‧‧將偏光膜的吸收軸投影在λ/2板的表面而成之軸
113‧‧‧將偏光膜的吸收軸投影在λ/4板的表面而成之軸
120‧‧‧λ/2板
121‧‧‧λ/2板的遲相軸
130‧‧‧λ/4板
131‧‧‧λ/4板的遲相軸
140‧‧‧廣帶域λ/4板
θh、θq‧‧‧角度
第1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的分解斜視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揭示實施形態及例示物而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係不被以下所揭示的實施形態及例示物限定,本發明係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的範圍之範圍能夠任意地變更而實施。
在以下的說明,所謂「長條」薄膜,係指相對於寬度,具有5倍以上的長度之薄膜,較佳是具有10倍或是其以上的長度,具體而言,係指具有能夠被捲取成為捲物狀而保管或搬運的程度之長度之薄膜。
在以下的說明,薄膜的面內相位差Re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是Re=(nx-ny)×d表示之值。又,薄膜的厚度方向之相位差Rth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是Rth={(nx+ny)/2-nz}×d表示之值。而且,薄膜的NZ係數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是以(nx-nz)/(nx-ny)表示之值。在此,nx係對薄膜的厚度方向為垂直方向(面內方向)且表示提供最大的折射率之方向的折射率。ny係前述面內方向且表示對nx的方向為正交之方向的折射率。nz係表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係表示薄膜的厚度。測定波長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是590nm。
在以下的說明,固有雙折射值為正時,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意味著延伸方向之折射率係比對其為正交的方向之折射率更大。又,固有雙折射值為負時,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意味著延伸方向之折射率係比對其為正交的方向之折射率更小。固有雙折射之值係能夠從介電常數分布計算。
在以下的說明,「(甲基)丙烯醯基」係包含「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之雙方。
在以下的說明,長條薄膜的傾斜方向,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表示該薄膜的面內方向,而且對此薄膜的寬度方向不是平行亦不是垂直之方向。
在以下的說明,所謂某薄膜的正面方向,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意味著這個薄膜的主面之法線方向,具體而言係指前述主面的極角0°且方位角0°之方向。
在以下的說明,所謂某薄膜的傾斜方向,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意味著對這個薄膜的主面不平行亦不垂直的方向,具體而言係指前述主面的極角為大於0°且小於90°的範圍之方向。
在以下的說明,所謂元件的方向為「平行」、「垂直」及「正交」,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例如亦可包含在±5°的範圍內之誤差。
在以下的說明,長條薄膜的長度方向,係通常與製造生產線之薄膜的流動方向平行。
在以下的說明,「偏光板」、「λ/2板」及「λ/4板」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不僅是剛直的構件,亦包含例如樹 脂製的薄膜之具有可撓性之構件。
在以下的說明,在具備複數薄膜的構件之由各薄膜的光軸(吸收軸及遲相軸等)所構成之角度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表示從厚度方向觀看前述薄膜時的角度。
在以下的說明,薄膜的遲相軸,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表示在這個薄膜的面內之遲相軸。
[1. 圓偏光板的層構造]
第1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的分解斜視圖。在第1圖,係將偏光膜110的吸收軸111投影在λ/2板120的表面後之軸112以一點鏈線表示。又,在第1圖,係將偏光膜110的吸收軸111投影在λ/4板130的表面後之軸113以一點鏈線表示。
如第1圖所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00,係在這個圓偏光板100的厚度方向,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偏光膜110、λ/2板120、及λ/4板130。
偏光膜110係具有吸收軸111之偏光板,其具有以下的功能:將具有與吸收軸111平行的振動方向之直線偏光吸收且使其以外的偏光透過。在此,所謂直線偏光的振動方向,係意味著直線偏光的電場之振動方向。
λ/2板120係具有預定相位差之光學構件。此λ/2板120係在對偏光膜110的吸收軸111構成預定角度θh之方向,具有對這個λ/2板120的面內方向為平行的遲相軸121。
λ/4板130係具有與λ/2板120不同的預定相位差之光學構件。此λ/4板130係在對偏光膜110的吸收軸111構 成預定角度θq之方向,具有對這個λ/4板130的面內方向為平行的遲相軸131。
在具有此種構造之圓偏光板100,含有λ/2板120及λ/4板130之層部分係成為廣帶域λ/4板140,其能夠在寬闊波長範圍,對透過這個層部分之光線提供其原來波長的大略1/4波長之面內相位差。因此圓偏光板100,係能夠作為具有在寬闊波長範圍,能夠將右圓偏光及左圓偏光的一方之光線吸收且使剩餘的光線透過的功能之圓偏光板。
前述的圓偏光板100,亦可為單片的薄膜,但是因為能夠有效率地進行製造,以長條薄膜為佳。圓偏光板100為長條薄膜時,偏光膜110的吸收軸111係通常對這個圓偏光板100的長度方向為平行。
[2. 偏光膜]
偏光膜係通常具備偏光鏡層,且依需求具備保護膜層用以保護偏光鏡層。
作為偏光鏡層,例如能夠使用在聚乙烯醇、部分甲縮醛化聚乙烯醇等適當的乙烯醇系聚合物薄膜,以適當的順序及方式使用碘及二色性染料等的二色性物質施行染色處理、延伸處理、交聯處理等適當的處理而成者。通常,用以製造偏光鏡層之延伸處理,係因為將延伸前的長條薄膜在長度方向延伸,所以在所得到的偏光鏡層,能夠顯現對這個偏光鏡層的長度方向為平行的吸收軸。此偏光鏡層係能夠將具有與吸收軸平行的振動方向之直線偏光吸收,特別是以具有優異的偏光度者為佳。偏光鏡層的厚度係通常為5μm~80μm,但是不被此限定。
作為用以保護偏光鏡層之保護膜層,可使用任意的透明薄膜。尤其是以具有優異的透明性、機械強度、熱安定性、水分遮蔽性等之樹脂的薄膜為佳。作為此種樹脂,可舉出三乙酸纖維素等的乙酸酯樹脂、聚酯樹脂、聚醚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烯烴樹脂、環狀烯烴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等。尤其是就雙折射較小而言,係以乙酸酯樹脂、環狀烯烴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為佳,從透明性、低吸濕性、尺寸安定性、輕量體等的觀點而言,係以環狀烯烴樹脂為特佳。
作為偏光膜,可使用與圓偏光板的形狀一致且為單片的偏光膜及長條偏光膜之任一者。
前述的偏光膜,係例如可以將偏光鏡層與保護膜層貼合而製造。貼合時亦可依需求而使用接著劑。又,特別是將偏光膜作為長條薄膜而製造時,因為能夠將長條偏光鏡層與長條保護膜層使其長度方向平行且藉由捲繞式貼合而製造,所以能夠提高製造效率。而且,製造單片的偏光膜時,藉由將前述的長條偏光膜切割成為預定形狀,能夠製造單片的偏光膜。
[3. λ/2板]
在測定波長590nm,λ/2板係具有通常240nm以上且通常300nm以下的面內相位差之光學構件。藉由λ/2板係具有此種面內相位差,將λ/2板及λ/4板組合而能夠實現廣帶域λ/4板。因此,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係在寬闊波長範圍,能夠顯現將右圓偏光及左圓偏光的一方之光線吸收且使剩餘的光線透過之功能。因而,使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能夠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 向之雙方,減低寬闊波長範圍的光線反射。尤其是為了特別有效地減低在傾斜方向之外光反射,在測定波長590nm之λ/2板的面內相位差,係以250nm以上為佳,以280nm以下為佳,較佳為265nm以下。
又,λ/2板的NZ係數(NZh)係通常1.00±0.05。λ/2板係如前述,具有大略1.0的NZ係數(NZb)的情況,係表示此λ/2板係具有光學單軸性。藉由如此地具有光學單軸性,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係能夠有效地減低在傾斜方向之外光反射。
λ/2板係在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於構成預定角度θh之方向,具有這個λ/2板的遲相軸。此時,前述角度θh的範圍係通常22.5°±10°。藉由使λ/2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之構成角度θh落入前述的範圍,因為能夠將λ/2板與λ/4組合而實現廣帶域λ/4板,所以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向之雙方,能夠使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而減低寬闊波長範圍的光線反射。又,λ/2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之構成角度θh,係以22.5°±7.5°為佳,較佳為22.5°±4.5°。藉此,特別是在傾斜方向,能夠使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而有效地進行減低外光反射。
作為具有上述的光學物性之λ/2板,通常係使用樹脂薄膜。作為此種樹脂,係以熱塑性樹脂為佳。又,λ/2板可為只具備1層之單層構造的樹脂薄膜,亦可為具備2層以上的層之複層構造的樹脂薄膜。
尤其是因為能夠容易地進行製造,λ/2板係以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材料所構成之層為佳。作為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材料,通常係使用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如此固 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係含有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聚合物。舉出此聚合物的例子時,可舉出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烴;聚對酞酸乙二酯、聚對酞酸丁二酯等的聚酯;聚苯硫(polyphenylene sulfide)等的聚伸芳基硫醚;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芳香酯(polyarylate);纖維素酯聚合物、聚醚碸;聚碸;聚烯丙基碸(polyallyl sulfone);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降莰烯聚合物等的環狀烯烴聚合物;棒狀液晶聚合物等。這些聚合物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又,聚合物係可為同元聚合物,亦可為共聚物。這些之中,從相位差的顯現性及在低溫具有優異的延伸而言,以聚碳酸酯聚合物為佳;從具有優異的機械特性、耐熱性、透明性、低吸濕性、尺寸安定性及輕量性而言,以環狀烯烴聚合物為佳。
作為聚碳酸酯聚合物,可使用具有含有碳酸酯鍵(-O-C(=O)-O-)的構造單元之任意聚合物。舉出聚碳酸酯聚合物的例子時,可舉出雙酚A聚碳酸酯、分枝雙酚A聚碳酸酯、o,o,o’,o’-四甲基雙酚A聚碳酸酯等。
環狀烯烴聚合物,係其聚合物的構造單元具有脂環式構造之聚合物。環狀烯烴聚合物能夠是在主鏈具有脂環式構造之聚合物;在側鏈具有脂環式構造之聚合物;在主鏈及側鏈具有脂環式構造之聚合物;以及這些聚合物之2種以上之任意比率的混合物。尤其是從機械強度及耐熱性的觀點而言,以在主鏈具有脂環式構造之聚合物為佳。
作為脂環式構造的例子,可舉出飽和脂環式烴(環 烷)構造、及不飽和脂環式烴(環烯、環炔)構造。尤其是從機械強度及耐熱性的觀點而言,係以環烷構造及環烯構造為佳,尤其是以環烷構造為特佳。
構成脂環式構造之碳原子數,係每1個脂環式構造以4個以上為佳,較佳為5個以上;以30個以下為佳,較佳為20個以下,特佳為15個以下。構成脂環式構造之碳原子數為此範圍時,λ/2板的機械強度、耐熱性及成形性係能夠高度地平衡。
在環狀烯烴聚合物,具有脂環式構造之構造單元的比例,係較佳為55重量%以上,更佳為70重量%以上,特佳為90重量%以上。在環狀烯烴聚合物之具有脂環式構造的構造單元的比例為此範圍時,λ/2板的透明性及耐熱性係變為良好。
環狀烯烴聚合物之中,以環烯烴聚合物為佳。所謂環烯烴聚合物,係具有將環烯烴單體聚合而得到的構造之聚合物。又,環烯烴單體,係具有由碳原子所形成的環構造,而且在此環構造中具有聚合性的碳-碳雙鍵之化合物。作為聚合性的碳-碳雙鍵之例子,可舉出能夠開環聚合等的聚合之碳-碳雙鍵。又,作為環烯烴單體的環構造之例子,可舉出單環、多環、縮合多環、交聯環及組合這些環而成之多環等。尤其是從使所得到的聚合物之介電特性及耐熱性等的特性高度地平衡的觀點而言,以多環的環烯烴單體為佳。
上述的環烯烴聚合物之中,作為較佳者可舉出降莰烯系聚合物、單環的環狀烯烴系聚合物、環狀共軛二烯系聚 合物、及這些聚合物的氫化物等。這些之中,降莰烯系聚合物是因為成形性良好,為特佳。
作為降莰烯系聚合物的例子,可舉出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的開環聚合物及其氫化物;及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的加成聚合物及其氫化物。又,作為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的開環聚合物的例子,可舉出具有降莰烯構造之1種類的單體的開環同元聚合物、具有降莰烯構造之2種類以上的單體的開環共聚物、以及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和能夠與其共聚合的其他單體的開環共聚物。而且,作為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的加成聚合物的例子,可舉出具有降莰烯構造之1種類的單體的加成同元聚合物、具有降莰烯構造之2種類以上的單體的加成共聚物、以及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和能夠與其共聚合的其他單體的加成共聚物。這些聚合物之中,從成形性、耐熱性、低吸濕性、尺寸安定性、輕量性等的觀點而言,以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的開環聚合物的氫化物為特佳。
作為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的例子,能夠舉出雙環[2.2.1]庚-2-烯(慣用名:降莰烯)、三環[4.3.0.12,5]癸-3,7-二烯(慣用名:二環戊二烯)、7,8-苯并三環[4.3.0.12,5]癸-3-烯(慣用名:亞甲基四氫茀)、四環[4.4.0.12,5.17,10]十二-3-烯(慣用名:四環十二烯)、及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例如在環具有取代基者)。在此,作為取代基的例子,係能夠舉出烷基、伸烷基、及極性基。又,這些取代基係可以相同或不同,亦可以在環鍵結有複數個。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
作為極性基的例子,可舉出具有雜原子、及雜原子之原子團。作為雜原子的例子,可舉出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矽原子、及鹵素原子。作為極性基的具體例,可舉出羧基、羰氧基羰基、環氧基、羥基、氧基、酯基、矽烷醇基、矽烷基、胺基、醯胺基、醯亞胺基、腈基、及磺酸基。
作為能夠與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開環共聚合的單體之例子,可舉出環己烯、環庚烯、環辛烯等的一環狀烯烴類及其衍生物;環己二烯、環庚二烯等的環狀共軛二烯及其衍生物。能夠與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開環共聚合的單體,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
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的開環聚合物,例如能夠藉由在開環聚合觸媒的存在下使單體聚合或共聚合來製造。
作為能夠與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加成共聚合的單體之例子,可舉出乙烯、丙烯、1-丁烯等碳原子數2~20的α-烯烴及其衍生物;環丁烯、環戊烯、環己烯等的環烯烴及其衍生物;以及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等的非共軛二烯。這些單體之中,以α-烯烴為佳,以乙烯為較佳。又,能夠與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加成共聚合的單體,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
具有降莰烯構造之單體的加成聚合物,例如能夠藉由在加成聚合觸媒的存在下使單體聚合或共聚合來製造。
上述的開環聚合物及加成聚合物之氫化物,例如可藉由下述來製造:在這些開環聚合物及加成聚合物的溶液,在含鎳、鈀等過渡金屬之氫化觸媒的存在下,將碳-碳不飽和 鍵,較佳是進行氫化90%以上。
降莰烯系聚合物之中,作為構造單元,係具有X:雙環[3.3.0]辛烷-2,4-二基-乙烯構造、及Y:三環[4.3.0.12,5]癸烷-7,9-二基-乙烯構造,相對於降莰烯系聚合物的構造單元全體,這些構造單元的量為90重量%以上,而且較佳是X的比例與Y的比例之比X:Y的重量比為100:0~40:60。藉由使用此種聚合物,能夠使含有這個降莰烯系聚合物之λ/2板,成為長期間尺寸無變化且具有優異的光學特性安定性。
作為單環的環狀烯烴系聚合物之例子,能夠舉出環己烯、環庚烯、環辛烯等具有單環之環狀烯烴系單體的加成聚合物。
作為環狀共軛二烯系聚合物的例子,使1,3-丁二烯、異戊二烯、氯丁二烯等的共軛二烯系單體的加成聚合物環化反應而得到的聚合物;環戊二烯、環己二烯等的環狀共軛二烯系單體的1.2-或1,4-加成聚合物;及這些聚合物的氫化物。
在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所含有的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以10,000以上,較佳為15,000以上,特佳為20,000以上;以100,000以下為佳,較佳為80,000以下,特佳為50,000以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此種範圍時,λ/2板的機械強度及成型加工性係能夠高度地平衡,乃是較佳。在此,前述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環己烷作為溶劑(但是,試料不溶解於環己烷時,亦可使用甲苯)且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測定之聚異戊二烯或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所含有的聚合物之分子 量分布(重量平均分子量(Mw)/分數平均分子量(Mn)),係以1.2以上為佳,較佳為1.5以上,特佳為1.8以上,以3.5以下為佳,較佳為3.0以下,特佳為2.7以下。藉由使分子量分布成為前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能夠提高聚合物的產能且能夠抑制製造成本。又,藉由成為上限值以下,因為低分子成分的量變,所以能夠抑制高溫曝露時的緩和,而能夠λ/2板的安定性。
在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之聚合物的比例,係以50重量%~100重量%為佳,較佳為70重量%~100重量%,特佳為90重量%~100重量%。藉由使聚合物的比例成為前述範圍,λ/2板能夠得到充分的耐熱性及透明性。
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係除了前述的聚合物以外,亦可含有調配劑。舉出調配劑的例子時,可舉出顏料、染料等的著色劑;可塑劑;螢光增白劑;分散劑;熱安定劑;光安定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抗氧化劑;微粒子;界面活性劑。該等的成分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
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Tg,係以100℃以上為佳,較佳為110℃以上,特佳為120℃以上;以190℃以下為佳,較佳為180℃以下,特佳為170℃以下。藉由使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成為前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能夠提高在高溫環境下之λ/2板的耐久性。又,藉由成為上限值以下,能夠容易地進行延伸處理。
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其光彈性模數的絕對值係以10×10-12pa-1以下為佳,較佳為7×10-12pa-1以下,特佳 為4×10-12pa-1以下。藉此,能夠減低λ/2板的面內相位差之偏差。在此,將雙折射設為△n,將應力設為σ時,光彈性模數C係以C=△n/σ表示之值。
如前述,λ/2板係由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之樹脂薄膜時,準備由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之第一延伸前薄膜,藉由將這個第一延伸前薄膜延伸而使所需要的相位差顯現,而能夠製造λ/2板。例如,λ/2板係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所構成之層時,λ/2板係以藉由包含下述的步驟之製造方法而製造為佳:(a)第一步驟,其係準備具備由固有雙折射為正的樹脂所構成的層之第一延伸前薄膜;及(b)第二步驟,其係將所準備的第一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延伸而得到在延伸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2板。
(a)在第一步驟,係準備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所構成的層之第一延伸前薄膜。第一延伸前薄膜係能夠使用熔融成形法或溶液流延法而製造,以熔融成形法為佳。又,熔融成形法之中,以擠製成形法、吹塑成形法或壓製成形法為佳,以擠製成形法為特佳。
通常,第一延伸前薄膜係能夠以長條樹脂薄膜的形式得到。藉由以長條樹脂薄膜的形式準備第一延伸前薄膜,因為在製造λ/2板時能夠將各步驟的一部分或全部藉由聯機而進行,所以能夠簡便且有效率地進行製造。
在(a)第一步驟準備第一延伸前薄膜之後,係進行(b)將此第一延伸前薄膜進行延伸之第二步驟。通常,藉由在(b)第二步驟的延伸,因為在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所構成之 層顯現所需要的相位差,所以能夠以延伸膜的方式得到λ/2板。通常所得到的λ/2板,係在延伸後的方向顯現遲相軸。
(b)第二步驟之延伸方法,係能夠按照欲藉由延伸而使其顯現的光學特性而任意地採用適當的方法。例如可舉出下述的方法:利用輥之間的周速差而在長度方向進行單軸延伸之方法(縱向單軸延伸);使用拉幅延伸機而在寬度方向進行單軸延伸之方法(橫向單軸延伸);將延伸前薄膜在傾斜方向進行延伸之方法(傾斜延伸)等。這些延伸的次數係可為1次,亦可為2次以上。
在(b)第二步驟,藉由進行只在一方向延伸之單軸延伸,能夠提高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所構成的層之單軸性。通常,在將固有雙折射位為正的樹脂延伸而得到的λ/2板,單軸性越高NZ係數(NZh)係有越接近1.0之傾向。因為單軸性較高的λ/2板係NZ係數(NZh)接近1.0,所以具備此λ/2板之係能夠更有效地減低在傾斜方向之外光反射。
將第一延伸前薄膜只在一方向延伸時,其延伸方向係任意。特別是第一延伸前薄膜為長條薄膜時,第一延伸前薄膜係以在這個第一延伸前薄膜的長度方向延伸為佳。藉此,可以作自由單軸延伸。在此所謂自由單軸延伸,係指往某一方向延伸,而不對在被延伸的方向以外之方向施加束縛力。此種往長度方向的延伸,例如能夠將第一延伸前薄膜在長度方向邊連續地搬運邊使用輥延伸機而進行。
在(b)第二步驟之延伸倍率係以1.1倍以上為佳,較佳為1.3倍以上,特佳為1.5倍以上;以4倍以下為佳,較 佳為3倍以下,特佳為2.5倍以下。藉由使在(b)第二步驟之延伸倍率落入前述範圍,容易得到具有所需要的光學特性之λ/2板。
(b)在第二步驟之延伸溫度,係以Tg以上為佳,較佳為「Tg+2℃」以上,特佳為「Tg+5℃」以上;以「Tg+40℃」以下為佳,較佳為「Tg+35℃」以下,特佳為「Tg+30℃」以下。在此所謂Tg,係表示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藉由使在(b)第二步驟之延伸溫度成為前述的範圍,因為能夠使在第一延伸前薄膜所含有的分子確實地配向,所以能夠容易地得到具有所需要的光學特性之λ/2板。
又,在如前述之λ/2板的製造方法,除了前述的步驟以外,亦可進一步進行任意步驟。
例如,使用長條第一延伸前薄膜而製造長條λ/2板時,亦可進行將這個λ/2板切取成為所需要的形狀之修剪步驟。藉由進行修剪步驟,能夠得到具有所需要的形狀之單片的λ/2板。
又,例如亦可進行在λ/2板設置保護層之步驟。
λ/2板的總光線透過率係較佳為80%以上。光線透過率係能夠依據JIS K 0115,使用分光光度計(日本分光公司製、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V-570」)而測定。
λ/2板的霧度係以5%以下為佳,較佳為3%以下,特佳為1%以下,理想地為0%。在此,霧度係能夠依據JIS K7361-1997,使用日本電色工業公司製「濁度計NDH-300A」而測定5處且採用從其所求得的平均值。
λ/2板所含有的揮發性成分的量,係以0.1重量% 以下為佳,較佳為0.05重量%以下,更佳為0.02重量%以下,理想地為零。藉由減少揮發性成分的量,λ/2板的尺寸安定性提升且能夠減少相位差等光學特性的經時變化。
在此,所謂揮發性成分,係在薄膜中微量含有之分子量200以下的物質,例如可舉出殘留單體及溶劑等。揮發性成分的量係設作在薄膜中所含有之分子量200以下的物質之合計,可藉由使薄膜溶解於氯仿且藉由氣體層析法進行分析來定量。
λ/2板的飽和吸水率,係較佳為0.03重量%以下,更佳為0.02重量%以下,特佳為0.01重量%以下,理想地為零。λ/2板的飽和吸水率為前述範圍時,能夠減小面內相位差等光學特性的經時變化。
在此,飽和吸水率係將薄膜的試片浸漬於23℃的水中24小時,相對於浸漬前薄膜試片的質量,以百分率表示所增加的質量之值。
λ/2板的厚度係以10μm以上為佳,較佳為15μm以上,更佳為30μm以上,以100μm以下為佳,較佳為80μm以下,更佳為60μm,藉此,能夠提高λ/2板的機械強度。
[4. λ/4板]
λ/4板係在測定波長590nm具有通常110nm以上且通常154nm以下的面內相位差之光學構件。藉由λ/4板係具有此種面內相位差,將λ/2板及λ/4板組合而能夠實現廣帶域λ/4板。因此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係能夠在寬闊波長範圍,顯現吸收右圓偏光及左圓偏光的一方之光線且使剩餘的光線透過之功能。因而,使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能夠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 向之雙方,減低寬闊波長範圍的光線反射。尤其是為了特別有效地減低在傾斜方向之外光反射,在測定波長590nm之λ/4板的面內相位差係以118nm以上為佳,以138nm以下為佳,較佳為128nm以下。
又,λ/4板的NZ係數(NZq)係通常0.00±0.05。λ/4板係具有如前述的NZ係數(NZq),係表示在λ/4板之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為較大。如此藉由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為較大,能夠補償從傾斜方向觀看時,λ/2板的遲相軸及λ/4板的遲相軸之外觀上的角度偏移。因此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能夠有效地減低在傾斜方向之外光反射。而且,如前述地,λ/4板具有大略0.0的NZ係數(NZ4),係表示該λ/4板係具有光學單軸性。藉由如此地具有光學單軸性,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係能夠特別是有效地減低在傾斜方向之外光反射。
如前述,為了補償從傾斜方向觀看時,λ/2板的遲相軸及λ/4板的遲相軸之外觀上的角度偏移,亦認為必須將在λ/2板之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增大。但是,依照本發明者的研討,將在λ/2板之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增大時,因為在λ/2板之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容易變為過大,而難以穩定地製造具有適當的厚度方向折射率nz之λ/2板。因此,就能夠減低在傾斜方向之外光反射且提高圓偏光板的產能之觀點,如前述,以λ/4板在厚度方向具有較大的折射率nz為佳。
而且,λ/4板係具有與λ/2板的波長分散不同的波長分散。在此,所謂某相位差薄膜的波長分散,係能夠以將在波長400nm的面內相位差除以在波長550nm的面內相位差所 得到的值表示。因此,將在波長400nm之λ/2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h(400)、在波長550nm之λ/2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h(550)、在波長400nm之λ/4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q(400)、及在波長550nm之λ/4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q(550)時,λ/2板的波長分散係可以「Reh(400)/Reh(550)」表示,λ/4板的波長分散係可以「Req(400)/Req(550)」表示。藉由將具有不同的波長分散之λ/2板與λ/4板組合,能夠減低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的正面方向之外光反射。
又,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較佳是能夠滿足下述式(A):Reh(400)/Reh(5S0)<Req(400)/Req(550)。
藉此,能夠有效地減低在圓偏光板的正面方向之外光反射。
而且,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較佳是能夠滿足下述式(B):Req(400)/Req(550)-Reh(400)/Reh(550)/Reh(550)=0.12±0.08。
藉此,能夠特別有效地減低在圓偏光板的正面方向之外光反射。
λ/4板係在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於構成預定角度θq之方向,具有這個λ/4板的遲相軸。此時,前述角度θq的範圍係通常90°±20°。藉由使λ/4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的角度θq落入前述的範圍,因為能夠組合λ/2板及λ/4板而實現廣帶域λ/4板,所以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向的雙方能夠使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而減低寬闊波長範圍的光線反射。又, λ/4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的角度θq係較佳為90°±15.0°。藉此,特別是在傾斜方向,能夠使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而有效地進行減低外光反射。
作為具有上述的光學物性之λ/4板,通常是使用樹脂薄膜。作為此種樹脂,係以熱塑性樹脂為佳。又,λ/4板係可以是只具備1層之單層構造的樹脂薄膜,亦可以是具備2層以上的層之複層構造的樹脂薄膜。
尤其是因為容易進行製造,λ/4板係以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材料所構成之層為佳。作為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材料,通常係使用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如此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係含有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聚合物。舉出該聚合物的例子時,可舉出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的同元聚合物、以及含有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與任意單體的共聚物之聚苯乙烯系聚合物;聚丙烯腈聚合物;聚甲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或該等多元共聚合聚合物等。又,作為能夠與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共聚合之前述任意單體,例如,較佳者可舉出丙烯腈、順丁烯二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丁二烯。又,該等聚合物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
這些之中,從相位差的顯現性較高的觀點而言,係以聚苯乙烯系聚合物為佳,而且從耐熱性較高而言,以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與順丁烯二酸酐之共聚物為特佳。此時,相對於聚苯乙烯系聚合物100重量份,具有將順丁烯二酸酐聚合而形成的構造之構造單元(順丁烯二酸酐單元)的量,係以5重 量份以上為佳,較佳為10重量份以上,特佳為15重量份以上;以30重量份以下為佳,較佳為28重量份以下,特佳為26重量份以下。
在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之聚合物的比率,係以50重量%~100重量%為佳,較佳為70重量%~100重量%,特佳為90重量%~100重量%。藉由使聚合物的比率成為前述範圍,λ/4板能夠顯現適當的光學特性。
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係除了前述的聚合物以外,亦能夠含有調配劑。舉出調配劑的例子時,可舉出與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能夠含有的調配劑同樣的例子。調配劑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
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係以80℃以上為佳,較佳為90℃以上,更佳為100℃以上,特別地較佳為110℃以上,特佳為120℃以上。藉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Tg為如此地高,能夠減低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之配向緩和。又,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Tg的上限,係沒有特別限制,通常為200℃以下。
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係有機械強度較低者。例如,含有聚苯乙烯系聚合物之樹脂,係有機械強度較低之傾向。因此,含有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所構成的層之λ/4板,係以具備保護層為佳,其中此保護層係與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所構成之層組合而能夠保護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所構成之層。
在不顯著地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保護層係能夠使用任意層。例如作為保護層,係能夠使用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樹脂所構成之層。此時,從使在λ/4板之相位差容易調整的觀點而言,保護層所具有之面內相位差及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係以接近零為佳。作為如此地使保護層的面內相位差及厚度方向的相位差接近零之方法,例如可舉出使在保護層所含有的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比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更低之方法。
又,保護層係可以只設置在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所構成之層的一側,亦可設置在兩側。
如前述,λ/4板係由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之樹脂薄膜時,係準備由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之第二延伸前薄膜,藉由將這個第二延伸前薄膜延伸使其顯現所需要的相位差,而能夠製造λ/4板。例如,λ/4板係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所構成之層,λ/4板係以藉由包含下述的步驟之製造方法來製造為佳:(c)第三步驟,其係準備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所構成的層之第二延伸前薄膜;(d)第四步驟,其係將所準備的第二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延伸而得到在對延伸後的方向於垂直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4板。
在(c)第三步驟,係準備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所構成的層之第二延伸前薄膜。第二延伸前薄膜係能夠藉由熔融成形法或溶液流延法而製造,以熔融成形法為佳。又,熔融成形法之中,以擠製成形法、吹塑成法或壓製成形法為佳,以擠製成形法為特佳。
而且,例如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所構成的層及保護層之複層薄膜,以複層薄膜的方式製造第二延伸前薄膜時,能夠使用共擠製T型模具法、共擠製吹塑法、共擠製層疊法等的共擠製成形方法;乾式層疊等的薄膜層疊成形方法;及對某層塗佈構成另外的層之樹脂溶液之塗佈成形方法。尤其是從製造效率良好、不在λ/4板殘留溶劑等的揮發性成分的觀點而言,係以共擠製成形方法為佳。共擠製成形法之中,以共擠製T型模具法為佳。而且共擠製T型模具法可舉出供料塊方式、多歧管方式,就能夠減少層的厚度偏差而言,係以多歧管方式為更佳。
通常,第二延伸前薄膜係以長條樹脂薄膜的形式得到。藉由將第二延伸前薄膜以長條樹脂薄膜的形式準備,在製造λ/4板時,因為在製造時能夠以聯機進行各步驟的一部分或全部,所以能夠簡便且有效率地進行製造。
在(c)第三步驟準備第二延伸前薄膜之後,係進行將(d)該第二延伸前薄膜延伸之第四步驟。通常,藉由在(d)第四步驟之延伸,因為在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所構成之層顯現所需要的相位差,所以能夠以延伸膜的方式得到λ/4板。通常,得到的λ/4板,係在對延伸後的方向垂直的方向顯現遲相軸。
作為在(d)第四步驟之延伸方法,例如可舉出與在λ/2板的製造方法之說明所舉出的延伸方法同樣的延伸方法。又,其延伸的次數,可為1次亦可為2次以上。
在(d)第四步驟,藉由只有在一方向進行之單軸延 伸,能夠提高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所構成的層之單軸性。通常,在將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樹脂延伸而得到的λ/4板,單軸性越高,NZ係數(NZq)有越接近0.0之傾向。因為單軸性較高的λ/4板,能夠使NZ係數(NZq)越接近0.0,所以具備此λ/4板之圓偏光板,係能夠更有效地減低在傾斜方向之外光反射。
將第二延伸前薄膜只有在一方向延伸時,其延伸方向係任意。特別是第二延伸前薄膜為長條薄膜時,第二延伸前薄膜係以在這個第二延伸前薄膜的長度方向延伸為佳。在此種長度方向延伸,係例如與λ/2板的製造方法同樣地,能夠將第二延伸前薄膜在長度方向邊連續地搬運邊使用輥延伸機而進行。
在(d)第四步驟之延伸倍率,係以1.1倍以上為佳,較佳為1.15倍以上,特佳為1.2倍以上;以4倍以下為佳,較佳為3倍以下,特佳為2倍以下。藉由使在(d)第四步驟之延伸倍率落入前述範圍,容易得到具有所需要的光學特性之λ/4板。
在(d)第四步驟之延伸溫度,係以110℃以上為佳,較佳為115℃以上,特佳為120℃以上;以150℃以下為佳,較佳為140℃以下,特佳為130℃以下。
藉由使在(d)第四步驟之延伸溫度成為前述範圍,因為能夠使在第二延伸前薄膜所含有的分子確實地配向,所以能夠容易地得到具有所需要的光學特性之λ/4板。
又,在如前述之λ/4板的製造方法,除了前述的步驟以外,亦可進一步進行任意步驟。
例如,亦能夠進行與在λ/2板的製造方法所例示的任意步驟同樣的步驟。
又,作為具有上述的光學物性之λ/4板,亦可使用具備光學異方性層之薄膜,其中此光學異方性層係含有經固定的碟狀液晶性分子。含有碟狀液晶性分子之光學異方性層,係容易提高其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因而,使用此種含有碟狀液晶性分子之光學異方性層時,能夠容易地製造具有適合的NZ係數(NZq)之λ/4板。
具備如前述的光學異方性層之λ/4板,係能夠藉由在支撐物上形成含有碟狀液晶性分子之層,且使此層所含有的碟狀液晶性分子配向且在維持其配向的狀態下,將碟狀液晶性分子固定來製造。
在形成光學異方性層之後將支撐物從光學異方性層剝離時,可使用任意物作為支撐物。另一方面,在形成光學異方性層之後不將支撐物從光學異方性層剝離時,通常係使用透明的支撐物作為支撐物。在此,所謂支撐物為透明,係意味著這個支撐物的全光線透過率為80%以上。
作為透明的支撐物,係以使用光學等方性者為佳。在此,所謂光學等方性,係意味著這個支撐物的面內相位差係通常0~20nm,較佳為0~10nm。作為此種透明的支撐物,可使用樹脂薄膜。作為此種樹脂薄膜,例如可舉出環狀聚烯烴薄膜、纖維素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醯亞胺薄膜、UV透過丙烯酸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碸薄膜、聚醚碸薄膜、環氧聚合物薄膜及聚苯乙烯薄膜等。這些薄膜之中,從透明性、低 吸濕性、尺寸安定性及輕量性等的觀點而言,以環狀聚烯烴薄膜及纖維素酯薄膜為佳。又,作為支撐物,亦可使用λ/2板。
支撐物的厚度係以20μm以上為佳,較佳為50μm以上;以500μm以下為佳,較佳為200μm以下。
在支撐物的表面亦可施行表面處理。例如,為了使經施行表面處理的面之接著性提升,亦可施行輝光放電處理、電暈放電處理、紫外線(UV)處理、火焰處理等。
為了得到具有提高光學異方性層的厚度方向之折射率所需要的NZ係數(NZq)之λ/4板,碟狀液晶性分子係以使其對支撐物表面實質上垂直地配向為佳。具體而言,係使碟狀液晶性分子對支撐物表面以50°~90°的範圍之平均傾斜角配向為佳。為了使碟狀液晶性分子如此地配向,以在形成光學異方性層之支撐物的面,施行能夠對此面賦予配向限制力之配向處理為佳。作為配向處理,例如可舉出對支撐物的面施行摩擦處理。又,作為其他種類的配向處理,例如可舉出在支撐物的面形成配向膜。
作為前述的配向膜,通常係使用這個配向膜的表面能為低者。藉由配向膜的表面能量低,能夠使碟狀液晶性分子垂直地配向。作為此種配向膜,可舉出具有能夠降低配向膜的表面量的官能基之聚合物薄膜。
作為能夠使配向膜的表面能降低之官能基,係以碳原子數為10個以上的烴基為佳。為了使配向膜表面存在此種烴基,相較於在聚合物的主鏈,以在側鏈導入烴基為較佳。
烴基係能夠使用脂肪族基、芳香族基及其組合的 任一種。又,脂肪族基係球狀、分枝狀或直鏈狀的任一種均能夠使用。脂肪酸基係以烷基(亦可為環烷基)或烯基(亦可為環烯基)為佳。烴基亦可具有如鹵素原子之不顯示強烈的親水性之取代基。烴基的碳原子數係以10~100為佳,較佳為10~60,特佳為10~40。
形成配向膜之聚合物的主鏈,係以具有聚醯亞胺構造或聚乙烯醇構造為佳,因此作為配向膜的材料,係以具有烴基之聚醯亞胺及具有烴基之聚乙烯醇為佳。
聚醯亞胺係通常可藉由四羧酸與二胺的縮合反應來合成。此時,可以使用2種類以上的四羧酸或2種類以上的二胺,而合成相當於共聚物之聚醯亞胺。在此種聚醯亞胺,烴基係可存在於源自四羧酸之構造單元,亦可存在於源自二胺之構造單元,亦可存在於雙方的構造單元。
將烴基導入至聚醯亞胺時,係以在聚醯亞胺的主鏈或側鏈形成類固醇構造為佳。在側鏈存在之類固醇構造,係相當於碳原子數為10個以上的烴基,通常具有使碟狀液晶性分子垂直地配向之功能。在此,所謂類固醇構造,係意味著環五氫菲環構造或其環鍵的一部分在脂肪族環的範圍(不形成芳香族環的範圍)成為雙鍵之環構造。
聚乙烯醇,係以在2莫耳%~80莫耳%的範圍含有具有碳原子數為10個以上的烴基之構造單元為佳,以含有3莫耳%~70莫耳%為更佳。
作為具有烴基之聚乙烯醇的較佳例子,可舉出下述式(1)表示者。
-(VA1)x-(HyC)y-(VAc)z- (I)
在式(I),VA1係表示乙烯醇構造單元。
在式(I),HyC係表示具有碳原子數為10個以上的烴基之構造單元。
在式(I),VAc係表示乙酸乙烯酯構造單元。
在式(I),x係表示乙烯醇構造單元的比率,通常20莫耳%以上,較佳為25莫耳%以上;通常95莫耳%以下,較佳為90莫耳%以下。
在式(I),y係表示具有碳原子數為10個以上的烴基之構造單元HyC的比率,通常2莫耳%以上,較佳為3莫耳%以上;通常80莫耳%以下,較佳為70莫耳%以下。
在式(I),z係表示表示乙酸乙烯酯構造單元的比率,通常0莫耳%以上,較佳為2莫耳%以上;通常30莫耳%以下,較佳為20莫耳%以下。
具有碳原子數為10個以上的烴基之構造單元(HyC)之中,作為較佳例子,可舉出下述式(HyC-I)或式(HyC-II)表示者。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33-1
在式(HyC-I),L1係表示從-O-、-CO-、-SO2-、-NH-、伸烷基、伸芳基及該等的組合選擇之二價連結基。
在式(HyC-II),L2係表示從單鍵或-O-、-CO-、-SO2-、-NH-、伸烷基、伸芳基及該等的組合選擇之二價連結基,將由上述的組合所形成之二價連結基的例子,顯示在以下。
-O-CO-
-O-CO-伸烷基-O-
-O-CO-伸烷基-CO-NH-
-O-CO-伸烷基-NH-SO2-伸芳基-O-
-伸烷基-NH-CO-
-伸烷基-CO-O-
-伸烷基-CO-NH-
-伸芳基-O-
-O-CO-NH-伸芳基-NH-CO-
在式(HyC-I)及式(HyC-II),R1及R2係各自表示碳原子數為10個以上的烴基。R1及R2的碳原子數之上限係沒有特別限定,各自可設為30以下。
在配向膜所含有的聚合物之聚合度,係以200以上為佳,較佳為300以上;以5000以下為佳,較佳為3000以下。
在配向膜所含有的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9000以上為佳,較佳為13000以上;以200000以下為佳,較佳為130000以下。
又,在配向膜可含有的聚合物,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
而且,配向膜係以施行摩擦處理為佳。此摩擦處理係可藉由使用紙及布等的構件在一定方向摩擦前述的配向膜表面1次或複數次來實施。
在使用碟狀液晶性分子而製造λ/4板之製造方法,係在如前述的支撐物上,形成含有碟狀液晶性分子之層。
作為碟狀液晶性分子,例如可使用在C.Destrade等人.,Mol.Clysr.Liq.Cryst(分子晶體與液晶).,第71卷、第111頁(1981年);日本化學會編、季刊化學總說、第22期、液晶化學、第5章、第10章第2節(1994年);B.Kohne等人.,Angew.Chem.Soc.Chem.Comn(應用化學協會化學通訊).,第1794頁(1985年);J.Zhang等人.,J.Am.Chem.Soc(美國化學協會期刊).,第116卷、第2655頁(1994年)所記載者。
又,從使用光學異方性層將碟狀液晶性分子固定的觀點而言,碟狀液晶性分子係以使用能夠聚合者為佳,針對碟狀液晶性分子的聚合,例如記載在特開平8-27284公報。
為了藉由聚合而將碟狀液晶性分子固定,係以將聚合性基作為取代基鍵結於碟狀液晶性分子的圓盤狀芯(碟狀芯)而成之碟狀液晶性分子為佳。不過,聚合性基直接鍵結在圓盤狀芯時,因為在聚合反應有難以保持配向狀態之可能性,所以在圓盤狀芯與聚合性基之間導入連結基為佳。
作為特佳的碟狀液晶性分子,例如,可舉出下述式(II)表示之化合物。
D(-L-P)n (II)
在式(II),D係表示圓盤狀芯。將在式(II)之圓盤狀 芯(D)的例子顯示在以下。在以下的各例子,LP及PL係表示二價連結基(L)與聚合性基(P)之組合。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36-2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37-3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38-4
在式(II),L係各自獨立地表示二價連結基。作為在式(II)之二價連結基(L),例如可舉出選自由伸烷基、伸烯基、伸芳基、-CO-、-NH-、-O-、-S-及其組合所組成群組之二價連結基。尤其是二價連結基(L),係以使選自由伸烷基、伸烯基、伸芳基、-CO-、-NH-、-O-及-S-所組成群組之二價基組合至少二個而成之基為較佳。而且,二價連結基(L)係以使選自由伸烷基、伸烯基、伸芳基、-CO-及-O-所組成群組之二價基組合至少二個而成之基為特佳。
在前述的二價連結基(L)之例子,伸烷基的碳原子數係較佳為1~12,伸烯基的碳原子數係較佳為2~12,伸芳基的碳原子數為6~10。又,伸烷基、伸烯基及伸芳基亦可具有烷基、鹵素原子、氰基、烷氧基、醯氧基等的取代基。
將二價連結基(L)的具體例顯示在以下。在下述的 例子,左側係鍵結在圓盤狀芯(D),右側係鍵結在聚合性基(P)。又,AL係意味著伸烷基或伸烯基,AR係意味著伸芳基。
L1:-AL-CO-O-AL-
L2:-AL-CO-O-AL-O-
L3:-AL-CO-O-AL-O-AL-
L4:-AL-CO-O-AL-O-CO-
L5:-CO-AR-O-AL-
L6;-CO-AR-O-AL-O-
L7:-CO-AR-O-AL-O-CO-
L8:-CO-NH-AL-
L9:-NH-AL-O-
L10:-NH-AL-O-CO-
L11:-O-AL-
L12:-O-AL-O-
L13:-O-AL-O-CO-
L14:-O-AL-O-CO-NH-AL-
L15:-O-AL-S-AL-
L16:-O-CO-AL-AR-O-AL-O-CO-
L17:-O-CO-AR-O-AL-CO-
L18:-O-CO-AR-O-AL-O-CO-
L19:-O-CO-AR-O-AL-O-AL-O-CO-
L20:-O-CO-AR-O-AL-O-AL-O-AL-O-CO-
L21:-S-AL-
L22:-S-AL-O-
L23:-S-AL-O-CO-
L24:-S-AL-S-AL-
L25:-S-AR-AL-
在式(II),P係各自獨立地表示聚合性基。在式(II)之聚合性基(P)的種類係可以按照聚合反應的種類而決定。將聚合性基(P)的例子顯示在以下。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40-5
這些聚合性基(P)之中,以不飽和聚合性基(P1、P2、P3、P7、P8、P15、P16、P17)及環氧基(P6、P18)為佳,以不飽和聚合性基為較佳,以乙烯性不飽和聚合性基(P1、P7、P8、P15、P16、P17)為特佳。
在式(II),n係表示4以上且12以下的整數。整數n的具體值係可以按照圓盤狀芯(D)的種類而決定。
在式(II),複數個L與P的組合,亦可以不同,但是以相同為佳。
又,碟狀液晶性分子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例如,亦可以將在二價連結基具有不對稱碳原子之碟狀液晶性分子、與不具有不對稱碳原子之碟狀液晶性分子組合而使用。
在支撐物上形成含有碟狀液晶性分子之層時,通常係在支撐物表面塗佈含有碟狀液晶性分子之塗佈液。此時,塗佈液亦可含有碟狀液晶性分子以外的任意成分。作為任意成分,例如可舉出溶劑、聚合起始劑等。
作為溶劑,可使用有機溶劑。作為有機溶劑,可舉出N,N-二甲基甲醯胺等的醯胺溶劑;二甲基亞碸等的亞碸溶劑:吡啶等的雜環化合物溶劑;苯、己烷等的烴溶劑;氯仿、二氯甲烷等的鹵化烷溶劑、乙酸甲酯、乙酸丁酯等的酯溶劑;丙酮、甲基乙基酮等的酮溶劑;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等的醚溶劑。尤其是以鹵化烷溶劑及酮溶劑為佳。又,溶劑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
作為聚合起始劑,可使用熱聚合起始劑及光聚合 起始劑,尤其是以光聚合起始劑為佳。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舉出α-羰基化合物(美國專利2367661號、美國專利2367670號的各說明書記載)、醯偶姻醚(美國專利2448828號說明書記載)、α-烴取代芳香族醯偶姻化合物(美國專利2722512號說明書記載)、多核苯醌化合物(美國專利3046127號、美國專利2951758號的各說明書記載)、三芳基咪唑二聚物與對胺基苯基酮之組合(美國專利3549367號說明書記載)、吖啶及啡嗪化合物(特開昭60-105667號公報、美國專利4239850號說明書記載)及噁二唑化合物(美國專利4212970號說明書記載)等。又,聚合起始劑係可單獨使用1種類,亦可以任意比率組合2種類以上而使用。相對於塗佈液的固形成分100重量份,在塗佈液之聚合起始劑的量係以0.01重量份以上為佳,較佳為0.5重量份以上;通常20重量份以下,較佳為5重量份以下。
作為塗佈液的塗佈方法,例如可舉出模塗佈法、簾流塗佈法、擠製塗佈法、輥塗佈法、旋轉塗佈法、浸漬塗佈法、棒塗佈法、噴霧塗佈法、斜板式塗佈法、印刷塗佈法、凹版塗佈法、蓋帽塗佈法(CAP coating)、及浸漬法等。
將塗佈液塗佈之後,係依需求而進行使在支撐物上所形成之塗佈液的膜乾燥之步驟。乾燥方法係任意,例如可藉由加熱乾燥、自然乾燥、減壓乾燥、減壓加熱乾燥來進行。
而且,在將塗佈液塗佈之後,亦可依需求而進行使碟狀液晶性分子配向之步驟。通常係藉由進行加熱處理來使碟狀液晶性分子配向。又,在使塗佈液乾燥之步驟,有碟狀液 晶性分子進行配向之情況。此時,塗佈液的膜之乾燥與與碟狀液晶性分子的配向亦可在相同步驟進行。
在如前述使碟狀液晶性分子配向之後,在維持其配向的狀態下將碟狀液晶性分子固定。碟狀液晶性分子的固定,通常是藉由使碟狀液晶性分子聚合來進行。聚合係可藉由加熱來進行,亦可藉由光照射來進行,以藉由光照射來進行為佳。又,在光照射,作為光線,係以使用紫外線為佳。光線的照射能量,係以20mJ/cm2以上為佳,較佳為50mJ/cm2以上;以80mJ/cm2以下為佳,較佳為100mJ/cm2以下。而且,為了促進光聚合反應,亦可在加熱條件下實施光照射。
藉此,能夠得到含有在配向後的狀態下被固定的碟狀液晶性分子之光學異方性層。因為此種光學異方性層,係顯示按照碟狀液晶性分子的配向所需要的相位差,所以可得到λ/4板。前述光學異方性層的厚度係以0.1μm以上為佳,較佳為0.5μm以上,特佳為1μm以上;以10μm以下為佳,較佳為5μm以下。
光學異方性層,係可以從支撐物剝離而使用作為λ/4板,在保持配向狀態下被固定的碟狀液晶性分子,係即便將光學異方性層從支撐物剝離,亦能夠維持配向狀態。又,藉由將支撐物剝離,能夠使λ/4板的厚度薄化。但是,使用λ/2板作為支撐物時,以不將λ/2板從光學異方性層剝離為佳。
λ/4板的總光線透射率係較佳為80%以上。λ/4板的霧度係以5%以下為佳,較佳為3%以下,特佳為1%以下,理想地為零。
λ/4板所含有的揮發性成分之量,係以0.1重量%以下為佳,較佳為0.05重量%以下,更佳為0.02重量%以下,理想地為零。藉由減少揮發性成分的量,λ/4板的尺寸安定性提升且能夠使相位差等光學特性的經時變化減小。
λ/4板的飽和吸水率,係較佳為0.03重量%以下,更佳為0.02重量%以下,特佳為0.01重量%以下,理想地為零。λ/4板的飽和吸水率為前述範圍時,能夠減少面內相位差等光學特性的經時變化。
λ/4板的厚度係以40μm以上為佳,較佳為45μm以上,特佳為50μm以上;以80μm以下為佳,較佳為75μm以下,特佳為70μm以下。藉由使λ/4板的厚度成為前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能夠容易地顯現所需要的相位差。又,藉由成為上限值以下,能夠減低圓偏光板的厚度。
[5. 任意層]
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係在不顯著地損害本發明效果之範圍,除了偏光膜、λ/2板及λ/4板以外,亦可具備任意層。
例如,本發明的圓偏光板,可具備用以防止損傷防止之保護膜層。又,例如,本發明的圓偏光板,為了將偏光膜與λ/2板接著、以及將λ/2板與λ/4板接著,可具備接著層或黏著層。
[6. 圓偏光板的物性]
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係設置在能夠反射光線之面時,能夠有效地減低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向的任一方向之外光反射。特別是就能夠在可見區域的寬闊波長範圍有效地減低外光反射而言,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係有用的。
通常,將具有對某基準方向構成角度θ(λ/4)的遲相軸之λ/4板、與具有對前述基準方向構成角度θ(λ/2)的遲相軸之λ/2板組合而成之複層薄膜係滿足式C:「θ(λ/4)=2θ(λ/2)+45°」時,此複層薄膜係成為廣帶域λ/4板,其在寬闊波長範圍能夠對透過這個複層薄膜之光線提供此光線的波長的大略1/4波長的面內相位差(參照專利文獻2)。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藉由λ/2板及λ/4板係滿足接近式C表示之關係,包含λ/2板及λ/4板之部分係能夠具有作為廣帶域λ/4板之功能。因此本發明的圓偏光板,因為能夠在廣闊波長範圍吸收圓偏光,所以能夠有效地減低外光反射。
又,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係在λ/4板於厚度方向顯現較大的折射率nz。藉由此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如上述,能夠補償從傾斜方向觀看圓偏光板時,λ/2板的遲相軸及λ/4板的遲相軸之外觀上的角度偏移。因此,不僅是正面方向,而且在傾斜方向,因為本發明的圓偏光板能夠在寬闊波長範圍吸收圓偏光,所以能夠有效地減低外光反射。
[7. 圓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係藉由將上述的偏光膜、λ/2板及λ/4板貼合而能夠製造。此時,偏光膜、λ/2板及λ/4板,係以λ/2板的遲相軸及λ/4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所需要的角度之方式對準光軸而進行貼合。因而,本發明的圓偏光板的製造方法,係通常包含下述的步驟:將偏光膜與λ/2板,以λ/2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預定角度θh(具體而言為22.5°±10°)之方式貼合之步驟;及將λ/2板與λ/4板以λ/4板的 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成為預定角度θq(具體而言為90°±20°)之方式貼合之步驟。
具體而言,本發明的圓偏光板的製造方法,例如能夠藉由下述的製造方法而製造。
(製造方法1)
包含下述的步驟之製造方法:將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材料所構的層之第一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延伸,而得到在延伸後的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2板之步驟;將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材料所構成層之第二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延伸,而得到在對延伸後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4板之步驟;將偏光膜與λ/2板,以λ/2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預定角度θh之方式貼合之步驟;及將λ/2板與λ/4板,以λ/4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成為預定角度θq之方式貼合之步驟。
(製造方法2)
包含下述的步驟之製造方法:將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材料所構的層之第一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延伸,而得到在延伸後的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2板之步驟;在支撐物上形成含有碟狀液晶性分子之層,使碟狀液晶性分子配向且將碟狀液晶性分子固定而得到λ/4板之步驟;將偏光膜與λ/2板,以λ/2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 構成預定角度θh之方式貼合之步驟;及將λ/2板與λ/4板,以λ/4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成為預定角度θq之方式貼合之步驟。
在前述的製造方法,將複層薄膜與λ/2板貼合之步驟、及將λ/2板與λ/4板貼合之步驟,係先進行任一者均可以,亦可以將兩步驟同時進行。
又,貼合時亦可依需求而使用黏著劑或接著劑。
而且,使用具備光學異方性層之λ/4板而製造圓偏光板,其中此光學異方性層係使用λ/2板作為支撐物而製成時,λ/2板與λ/4板係能夠以單一的複層薄膜之方式得到。能夠以此種單一的複層薄膜之方式準備λ/2板及λ/4板時,藉由將此複層薄膜與偏光膜貼合而能夠得到圓偏光板。
又,在使用具備有支撐物及光學異方性層之λ/4板而製造圓偏光板時,亦可依需求而在任意時點進行將支撐物從光學異方性層剝離之步驟。
偏光膜、λ/2板及λ/4係可以在長條薄膜的狀態下貼合。但是為了容易對準光軸,亦可以從長條偏光膜、λ/2板及λ/4板切取成為單片的偏光膜、λ/2板及λ/4板,且藉由將所切取的單片的偏光膜、λ/2板及λ/4板貼合而製造圓偏光板。
[8. 廣帶域λ/4板]
本發明的廣帶域λ/4板,係與上述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之偏光膜以外的部分具有同樣的構造之光學構件。因而,本發明的廣帶域λ/4板係具備上述的λ/2板及λ/4板。而且,λ/2板係在對某基準方向於構成預定角度θh(通常為22.5°±10°)之方向具 有遲相軸,而且,λ/4板係在對前述基準方向於構成預定角度θq(通常為90°±2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前述的基準方向係相當於在本發明的圓偏光板之偏光膜的吸收軸方向。
本發明的廣帶域λ/4板,係能夠得到至少下述的優點。
.本發明的廣帶域λ/4板,係對於在寬闊波長範圍在正面方向透過這個廣帶域λ/4板之光線,可提供此光線的波長的大略1/4波長之面內相位差。
.本發明的廣帶域λ/4板,係對於在寬闊波長範圍在傾斜方向透過這個廣帶域λ/4板之光線,可提供此光線的波長的大略1/4波長之面內相位差。
.因而,本發明的廣帶域λ/4板係藉由與偏光膜組合,而能夠實現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向之雙方,能夠減低寬闊波長範圍的光線反射之圓偏光板。
[9. 有機電激發光表示裝置]
本發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係具備本發明的圓偏光板、或本發明的廣帶域λ/4板。
本發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係具備圓偏光板時,通常有機EL顯示裝置係在顯示面具備圓偏光板。藉此,圓偏光板係能夠具有作為有機EL顯示裝置的抗反射膜之功能。亦即,藉由在有機EL顯示裝置的顯示面,以偏光膜側的面係朝向視認側之方式設置圓偏光板,能夠抑制裝置外部入射的光線在裝置內反射且往裝置外部射出,其結果,能夠抑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產生閃耀。具體而言,從裝置外部入射的光線,係只 有其一部分的直線偏光通過偏光膜,其次藉由其通過λ/2板及λ/4板而成為圓偏光。圓偏光係藉由將顯示裝置內的反射光線之元件(有機EL元件中的反射電極等)而被反射,藉由再次通過λ/4板及λ/2板,而成為在與入射的直線偏光的偏光軸正交之方向具有偏光軸之直線偏光,而變得不通過偏光膜。藉此,能夠達成抗反射的功能。
又,本發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係具備廣帶域λ/4板時,有機EL顯示裝置係能夠在任意位置具備廣帶域λ/4板。
[10. 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係具備本發明的圓偏光板、或本發明的廣帶域λ/4板。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係備圓偏光板時,通常液晶顯示裝置係在顯示面具備圓偏光板。藉此,圓偏光板係能夠具有作為液晶顯示裝置的抗反射膜之功能。亦即,藉由在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以偏光膜側的面係朝向視認側之方式設置圓偏光板,能夠抑制裝置外部入射的光線在裝置內反射且往裝置外部射出,其結果,能夠抑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產生閃耀。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係具備廣帶域λ/4板時,通常液晶顯示裝置係在液晶面板的視認側具備廣帶域λ/4板。藉此,廣帶域λ/4板係能夠作為用以提高配戴有偏光太陽眼鏡的觀察者之顯示面的視認性的薄膜之功能。亦即,將圓偏光板設置在比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面板的視認側偏光鏡更接近顯示面之位置,此時,廣帶域λ/4板的λ/2板的遲相軸,係以對視認側偏光鏡的吸收軸構成22.5°±10°的角度之方式設定。藉 此,因為透射視認側偏光鏡後的直線偏光,係藉由廣帶域λ/4板而被轉換成為圓偏光,所以藉由偏光太陽眼鏡而能夠穩定地視認從顯示面射出的光線。
[實施例]
以下,揭示實施例而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係不被下述的實施例限定,本發明係在不脫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的範圍之範圍,能夠任意地變更而實施。
在以下的說明,表示量之「%」及「份」,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是重量基準。
又,以下說明之操作,係只要未預先告知,就是在常溫及常壓的條件下進行。
[評價方法]
(相位差及NZ係數的測定方法)
使用相位差計(王子計量公司製「KOBRA-21ADH」),在薄膜的寬度方向且50mm間隔的複數個地點,測定面內相位差及厚度方向之相位差。計算在這些地點的測定值之平均值,將此平均值設為這個薄膜的面內相位差及厚度方向之相位差。此時,測定係各自在400nm、550nm及590nm的波長進行。又,從所得到的面內相位差及厚度方向之相位差算出NZ係數。
(藉由目視之評價方法)
準備具有平面狀反射面之鏡子。將此鏡子以反射面為水平且朝上方的方式置放。在此鏡子的反射面上以偏光膜側朝上方的方式貼附圓偏光板。
隨後,在晴天藉由太陽光照射圓偏光板之狀態 下,目視觀察鏡子上的偏光板。觀察係在下述圓偏光板的雙方進行,(i)極角0°、方位角0°的正面方向;及(ii)極角45°、方位角0°~360°的傾斜方向。
(i)在正面方向的觀察,係進行評價是否幾乎未感受到太陽光的反射而觀察到圓偏光板為黑色。
又,(ii)在傾斜方向的觀察,係進行評價反射率及色調是否不因方位角而變化。
20位觀察者進行前述的目視評價,各人將全部實施例及比較例的結果依順位排列,且依照其順位給與相當的分數(第1名16分、第2名15分...最後一名1分)。針對各實施例及比較例,將各人評分的合計分數依照所得到分數的順序排列,從此分數排名之中由上位群組開始依照A、B、C、D及E的順序進行評價。
(藉由模擬之反射率的計算方法)
使用Syntek公司製「LCD Master」作為模擬用軟體,而將各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成的圓偏光板進行模式化且計算反射率。
在模擬用模式,係設定以λ/4板側接觸鏡子的方式將圓偏光板貼附在具有平面狀反射面之鏡子的前述反射面而成之構造。因而,在此模式係設定在厚度方向將偏光膜、λ/2板、λ/4板及鏡子依照此順序設置而成之構造。
而且,在前述的模式,係在前述圓偏光板的(i)正面方向及(ii)傾斜方向,計算從D65光源對圓偏光板照射光線 時的反射率。在此,在(i)正面方向,係計算極角0°、方位角0°的方向之反射率。又,在(ii)傾斜方向,係在極角45°於方位角0°~360°的範圍在方位角方向每5°進行計算,且將此計算值的平均採用作為在這個模式化後的圓偏光板的傾斜方向之反射率。又,在模擬係針對實際上在偏光膜表面產生的表面反射成分,從反射率除去。
[實施例1-1~1-9]
(1-i. 偏光膜的製造)
準備使用碘染色而成之聚乙烯醇樹脂製的長條延伸前薄膜。將此延伸前薄膜,在對這個延伸前薄膜的寬度方向構成90°的角度之長度方向進行延伸而得到長條偏光膜。此偏光膜係在這個偏光膜的長度方向具有吸收軸且在這個偏光膜的寬度方向具有透射軸。
(1-ii. λ/2板的製造)
準備藉由熔融擠製法將環狀烯烴樹脂成形為薄膜狀而得到之長條環狀烯烴樹脂薄膜(日本ZEON公司製「ZEON FLIM」、玻璃轉移溫度126℃;厚度45μm),作為延伸前薄膜。將此環狀烯烴樹脂薄膜,在對這個環狀烯烴樹脂薄膜的寬度方向構成90°的角度之長度方向進行延伸,而得到長條λ/2板。此時的延伸條件,係以在延伸溫度120℃~150℃、延伸倍率1.3倍~3倍的範圍而能夠得到如下述表2的物性的λ/2板之方式設定。所得到的λ/2板係在這個λ/2板的長度方向具有遲相軸。
(1-iii. λ/4板的製造)
作為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材料,係準備苯乙烯-順丁烯二 酸共聚物樹脂(NOVA chemicals公司製「Daylark D332」、玻璃轉移溫度130℃、寡聚物成分含量3重量%)。
作為保護層用的丙烯酸樹脂,係準備住友化學公司製「SUMIPEX HT-55X」(玻璃轉移溫度105℃)。
作為接著劑,係準備經改性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三菱化學公司製「Modic AP A543」、維卡(Vicat)軟化點80℃)。
將所準備的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樹脂、丙烯酸樹脂及接著劑進行共擠製,而得到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丙烯酸樹脂的層、接著劑的層、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樹脂的層、接著劑的層及丙烯酸樹脂的層之長條延伸前薄膜。此延伸前薄膜之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樹脂層的厚度,係以在40μm~100μm的範圍能夠得到如下述表2的物性之λ/4板的方式調整。
其次,將此延伸前薄膜,在對寬度方向構成90°的角度之長度方向進行延伸而得到長條λ/2板。此時的延伸條件,係以在延伸溫度120℃~140℃、延伸倍率1.2倍~2.0倍的範圍能夠得到如下述表2的物性之λ/4板的方式設定。所得到的λ/4板,係在這個λ/4板的寬度方向具有遲相軸。又,在此λ/4板,丙烯酸樹脂的層及接著劑的層係不顯現相位差。
(1-iv. 貼合)
將長條偏光膜、長條λ/2板及長條λ/4板各自切取而得到單片的偏光膜、單片的λ/2板及單片的λ/4板。又,單片的λ/2板及單片的λ/4板,係以對偏光膜的吸收軸之λ/2板的遲相軸的方向及λ/4板的遲相軸的方向各自成為θh、θq之方式,切 取長條λ/2板及長條λ/4板。以下的實施例及比較例亦同樣地切取單片的薄膜。
將單片的λ/2板使用黏著劑(日東電工公司製「CS9621」),以從偏光膜側觀察且以λ/2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為逆時針旋轉地構成22.5°角度之方式,貼合在單片的偏光膜。而且,將單片的λ/4板使用前述的黏著劑,以從偏光膜側觀察且以λ/4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為逆時針旋轉地構成90.0°角度之方式,貼合在λ/2板。藉此,得到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偏光膜、黏著劑的層、λ/2板、黏著劑的層及λ/4板之圓偏光板。
針對如此進行而得到的圓偏光板,係使用上述的方法進行評價。
[實施例2-1]
(2-1-i. 偏光膜的製造)
使用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 偏光膜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長條偏光膜。
(2-1-ii. λ/2板的製造)
使用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i. λ/2板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具有表2所顯示的物性之長條λ/2板。
(2-1-iii. λ/4板的製造)
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住友化學公司製「SUMIPEX EX」、玻璃轉移溫度103℃)使用壓製成形機於250℃進行壓製成型而得到厚度110μm的延伸前薄膜。將此延伸前薄膜以延伸倍率2倍、延伸溫度108℃在這個延伸前薄膜的長度方向進行延伸, 而得到長條λ/4板(厚度75μm)。所得到的λ/4板係在這個λ/4板的寬度方向具有遲相軸。
(2-1-iv. 貼合)
將長條偏光膜、長條λ/2板及長條λ/4板各自切取,而得到單片的偏光膜、單片的λ/2板及單片的λ/4板。將這些單片的偏光膜、單片的λ/2板及單片的λ/4板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 貼合)同樣地貼合而得到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偏光膜、黏著劑的層、λ/2板、黏著劑的層及λ/4之圓偏光板。
針對如此進行而得到的圓偏光板,使用上述的方法進行評價。
[實施例2-2]
(2-2-i. 偏光膜的製造)
使用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 偏光膜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長條偏光膜。
(2-2-ii. λ/2板的製造)
除了使用由聚碳酸酯樹脂所構成的樹脂薄膜(三菱ENGINEERING PLASTICS公司製「UPILON 53000」、玻璃轉移溫度150℃),代替環狀烯烴樹脂薄膜以外,係使用與實施例10步驟(1-ii. λ/2板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具有表2所顯示的物性之長條λ/2板。所得到的λ/2板係在這個λ/2板的長度方向具有遲相軸。
(2-2-iii. λ/4板的製造)
準備厚度25μm、寬度500mm、長度500m之光學等方性的捲物狀環烯烴樹脂的未延伸薄膜作為透明支撐物。
將類固醇改性聚醯胺酸的稀釋液連續地塗佈在透明支撐物上,而形成厚度0.5μm的垂直配向膜。其次,在對透明支撐物的長度方向構成45°的角度之方向,連續地實施垂直配向膜的摩擦處理。
在前述的垂直配向膜上,將具有下述表1所顯示的組成之塗佈液,使用桿塗佈器連續地塗佈而形成塗佈液的膜。將此塗佈液的膜乾燥且藉由加熱而使碟狀液晶性分子配向之後,照射紫外線而將碟狀液晶性分子固定,來得到厚度1.7um的光學異方性層。藉此,得到具備透明支撐物及光學異方性層之λ/4板。此時,碟狀液晶性分子,係以對透明支撐物的長度方向構成45°的角度之方向具有光軸(director)之方式進行沿面配向(homogeneous alignment)。又,λ/4板係在對光軸(director)正交的方向(亦即,對透明支撐物的長度方向構成45°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56-6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57-16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57-17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57-18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57-19
(2-2-iv. 貼合)
將長條偏光膜、長條λ/2板及長條λ/4板各自切取,而得到單片的偏光膜、單片的λ/2板及單片的λ/4板。將這些單片的偏光膜、單片的λ/2板及單片的λ/4板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 貼合)同樣地貼合而得到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偏光膜、黏著劑的層、λ/2板、黏著劑的層及λ/4之圓偏光板。
針對如此進行而得到的圓偏光板,使用上述的方法進行評 價。
[實施例3-1~3-3]
(3-i. 偏光膜的製造)
使用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 偏光膜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長條偏光膜。
(3-ii. λ/2板的製造)
使用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i. λ/2板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具有表2所顯示的物性之長條λ/2板。
(3-iii. λ/4板的製造)
使用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ii. λ/4板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具有表2所顯示的物性之長條λ/4板。
(3-iv. 貼合)
將長條偏光膜、長條λ/2板及長條λ/4板各自切取,而得到單片的偏光膜、單片的λ/2板及單片的λ/4板。
將單片的λ/2板使用黏著劑,以從偏光膜側觀察且以λ/2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為逆時針旋轉地構成表2所顯示的角度θh之方式,貼合在單片的偏光膜。而且,將單片的λ/4板使用黏著劑,以從偏光膜側觀察且以λ/4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為逆時針旋轉地構成表2所顯示的角度θh之方式,貼合在λ/2板。藉此,得到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偏光膜、黏著劑的層、λ/2板、黏著劑的層及λ/4板之圓偏光板。
針對如此進行而得到的圓偏光板,係使用上述的方法進行評價。
[比較例1]
(C1-i. 偏光膜的製造)
使用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 偏光膜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長條偏光膜。
(C1-ii. λ/2板的製造)
準備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i. λ/2板的製造)同樣的長條環狀烯烴樹脂薄膜,作為延伸前薄膜。將此環狀烯烴樹脂薄膜使用拉幅延伸機,在這個環狀烯烴樹脂薄膜的寬度方向進行延伸而得到長條λ/2板。此時的延伸條件,係以在延伸溫度120℃~150℃、延伸倍率2.0倍~5.0倍的範圍能夠得到如下述表2的物性之λ/2板的方式設定。
(C1-iii. λ/4板的製造)
準備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ii. λ/4板的製造)同樣的長條延伸前薄膜。將此延伸前薄膜使用拉幅延伸機,在這個延伸前薄膜的寬度方向進行延伸而得到長條λ/4板。此時的延伸條件,係以在延伸溫度110℃~140℃、延伸倍率1.5倍~4.0倍的範圍能夠得到如下述表2的物性之λ/4板的方式設定。
(C1-iv. 貼合)
將長條偏光膜、長條λ/2板及長條λ/4板各自切取,而得到單片的偏光膜、單片的λ/2板及單片的λ/4板。將這些單片的偏光膜、單片的λ/2板及單片的λ/4板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 貼合)同樣地貼合而得到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偏光膜、黏著劑的層、λ/2板、黏著劑的層及λ/4之圓偏光板。
針對如此進行而得到的圓偏光板,使用上述的方法進行評價。
[比較例2]
(C2-i. 偏光膜的製造)
使用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 偏光膜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長條偏光膜。
(C2-ii. λ/2板的製造)
使用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i. λ/2板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具有表2所顯示的物性之長條λ/2板。
(C2-iii. λ/4板的製造)
使用與實施例1-1~1-9的步驟(1-iii. λ/4板的製造)同樣的方法,製成具有表2所顯示的物性之長條λ/4板。
(C2-iv. 圓偏光板的製造)
將長條偏光膜、長條λ/2板及長條λ/4板各自切取,而得到單片的偏光膜、單片的λ/2板及單片的λ/4板。
將單片的λ/2板使用黏著劑,以從偏光膜側觀察且以λ/2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為逆時針旋轉地構成表2所顯示的角度θh之方式,貼合在單片的偏光膜。而且,將單片的λ/4板使用黏著劑,以從偏光膜側觀察且以λ/4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為逆時針旋轉地構成表2所顯示的角度,θh之方式貼合在λ/2板。藉此,得到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偏光膜、黏著劑的層、λ/2板、黏著劑的層及λ/4板之圓偏光板。
針對如此進行而得到的圓偏光板,係使用上述的方法進行評價。
[結果]
將上述之實施例及比較例的構成顯示在下述的表2,將結果顯示在表3。在下述的表格,簡稱的意思係如以下。
COP:環狀烯烴樹脂
PSt:苯乙烯-順丁烯二酸共聚物樹脂
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PC:聚碳酸酯樹脂
LQ:碟狀液晶性分子
IDR:固有雙折射值P:正、N:負
Re:在測定波長590nm的面內相位差
Rth:在測定波長590nm的厚度方向之相位差
θh:在從偏光膜側觀看圓偏光板時,λ/2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逆時針旋轉之角度
θq:在從偏光膜側觀看圓偏光板時,λ/4板的遲相軸對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逆時針旋轉之角度
NZh:λ/2板的NZ係數
NZq:λ/4板的NZ係數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61-12
Figure 104131088-A0101-12-0062-13
[研討]
從上述的實施例及比較例得知,確認依照本發明在正面方向及傾斜方向的任一方向均能夠有效地減低外光反射。
特別是從實施例1-1~1-9,確認λ/2板及λ/4板係具有適合的相位差範圍。
又,從實施例2-1及2-2,確認λ/2板及λ/4板之波長分散的差係具有適合的範圍。
而且,從實施例3-1~3-3,確認λ/2板及λ/4板之遲相軸方向係具有適合的範圍。
100‧‧‧圓偏光板
110‧‧‧偏光膜
111‧‧‧偏光膜的吸收軸
112‧‧‧將偏光膜的吸收軸投影在λ/2板的表面而成之軸
113‧‧‧將偏光膜的吸收軸投影在λ/4板的表面而成之軸
120‧‧‧λ/2板
121‧‧‧λ/2板的遲相軸
130‧‧‧λ/4板
131‧‧‧λ/4板的遲相軸
140‧‧‧廣帶域λ/4板
θh、θq‧‧‧角度

Claims (11)

  1. 一種圓偏光板,係依照以下的順序具備:偏光膜;λ/2板,其在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22.5°±1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λ/4板,其在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90°±2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前述λ/2板的波長分散與前述λ/4的波長分散為不同,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1.00±0.05,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00±0.05。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將在波長400nm之前述λ/2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h(400),將在波長550nm之前述λ/2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h(550),將在波長400nm之前述λ/4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q(400),及將在波長550nm之前述λ/4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q(550)時,滿足下述式(A):Reh(400)/Reh(550)<Req(400)/Req(55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將在波長400nm之前述λ/2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h(400),將在波長550nm之前述λ/2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h(550),將在波長400nm之前述λ/4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q(400),及 將在波長550nm之前述λ/4板的面內相位差設為Req(550)時,滿足下述式(B):Req(400)/Req(550)-Reh(400)/Reh(550)=0.12±0.08。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λ/4板係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材料所構成之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λ/2板係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材料所構成之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λ/2板在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構成18.0°以上22.5°+10°以下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
  7. 一種廣帶域λ/4板,係具備:λ/2板,其係在對基準方向構成22.5°±1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λ/4板,其係在對前述基準方向構成90°±20°的角度之方向具有遲相軸;前述λ/2板的波長分散與前述λ/4板的波長分散為不同,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1.00±0.05,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00±0.05。
  8. 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係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
  9.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係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
  10. 一種圓偏光板的製造方法,包含下述的步驟: 將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材料所構成的層之第一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進行延伸而得到在延伸後的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2板之步驟;將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負的材料所構成的層之第二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延伸而得到在對延伸後的方向於垂直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4板之步驟;將偏光膜與前述λ/2板,以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為構成22.5°±10°的角度之方式貼合之步驟;將前述λ/2板與前述λ/4板,以前述λ/4板的遲相軸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為構成90°±20°的角度之方式貼合之步驟;前述λ/2板的波長分散與前述λ/4板的波長分散為不同,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1.00±0.05,前述λ/4的NZ係數為0.00±0.05。
  11. 一種圓偏光板的製造方法,包含下述的步驟:將具備由固有雙折射值為正的材料所構成的層之第一延伸前薄膜,在一方向進行延伸而得到在延伸後的方向具有遲相軸之λ/2板之步驟;在支撐物上形成含有碟狀液晶性分子之層,使前述碟狀液晶性分子配向且將前述碟狀液晶性分子固定而得到λ/4板之步驟;將偏光膜與前述λ/2板,以前述λ/2板的遲相軸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為構成22.5°±10°的角度之方式貼合之步驟;將前述λ/2板與前述λ/4板,以前述λ/4板的遲相軸對前述偏光膜的吸收軸為構成90°±20°的角度之方式貼合之步驟; 前述λ/2板的波長分散與前述λ/4板的波長分散為不同,前述λ/2板的NZ係數為1.00±0.05,前述λ/4板的NZ係數為0.00±0.05。
TW104131088A 2014-09-26 2015-09-21 圓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廣帶域λ/4板、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TWI6812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7115 2014-09-26
JP2014197115 2014-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4286A TW201614286A (en) 2016-04-16
TWI681218B true TWI681218B (zh) 2020-01-01

Family

ID=55581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088A TWI681218B (zh) 2014-09-26 2015-09-21 圓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廣帶域λ/4板、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0286B2 (zh)
EP (1) EP3199990A4 (zh)
JP (2) JP6520953B2 (zh)
KR (1) KR102422556B1 (zh)
CN (1) CN107076902B (zh)
TW (1) TWI681218B (zh)
WO (1) WO20160475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40847B2 (ja) * 2015-05-29 2020-02-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17138401A (ja) * 2016-02-02 2017-08-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WO2018159297A1 (ja) * 2017-02-28 2019-12-19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積層体、円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9035952A (ja) * 2017-08-21 2019-03-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補償機能付き位相差板
WO2019124456A1 (ja) * 2017-12-20 2019-06-27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長尺の広帯域λ/4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210004985A (ko) * 2018-04-27 2021-01-13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대역 파장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원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7405013B2 (ja) 2020-06-19 2023-12-26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長尺の円偏光板、長尺の広帯域λ/4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230038790A (ko) * 2020-08-25 2023-03-21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원편광판, 유기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선스 표시 장치, 표시 장치
KR20230080146A (ko) * 2021-11-29 2023-06-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4913B (en) * 2004-07-05 2007-03-01 Nitto Denko Corp Method of producing elliptically polarizing plate
CN101276091A (zh) * 2007-03-30 2008-10-01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具有触控式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和终端装置
CN101473253A (zh) * 2006-06-28 2009-07-01 夏普株式会社 复合双折射介质、偏光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67670A (en) 1941-12-31 1945-01-23 Du Pont Cementing process
US2367661A (en) 1941-12-31 1945-01-23 Du Pont Process of photopolymerization
US2448828A (en) 1946-09-04 1948-09-07 Du Pont Photopolymerization
US2722512A (en) 1952-10-23 1955-11-01 Du Pont Photopolymerization process
NL227834A (zh) 1957-05-17
US3046127A (en) 1957-10-07 1962-07-24 Du Pont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elements and processes
US3549367A (en) 1968-05-24 1970-12-22 Du Pont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riarylimidazolyl dimers and p-aminophenyl ketones
US4212970A (en) 1977-11-28 1980-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2-Halomethyl-5-vinyl-1,3,4-oxadiazole compounds
JPS5928328B2 (ja) 1977-11-29 1984-07-12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組成物
DE3337024A1 (de) 1983-10-12 1985-04-25 Hoechst Ag, 6230 Frankfurt Lichtempfindliche, trichlormethylgruppen aufweisende verbindung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diese verbindungen enthaltendes lichtempfindliches gemisch
JP3174367B2 (ja) 1991-10-07 2001-06-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波長板及び円偏光板
JP2692035B2 (ja) 1994-05-13 1997-12-1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薄膜の製造方法
JPH11231132A (ja) * 1998-02-12 1999-08-27 Nitto Denko Corp 1/4波長板、円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400433B1 (en) 1998-11-06 2002-06-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linearly polarizing membrane and quarter wave plate
JP2000284120A (ja) 1999-03-31 2000-10-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位相差板および円偏光板
JP5191447B2 (ja) * 1999-12-16 2013-05-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位相差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円偏光板、1/2波長板並びに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3785303B2 (ja) * 2000-02-21 2006-06-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JP2002311239A (ja) * 2001-04-16 2002-10-23 Nitto Denko Corp 1/4波長板、円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02372622A (ja) 2001-06-14 2002-12-26 Nitto Denko Corp 複合位相差板、円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03114325A (ja) * 2001-10-03 2003-04-18 Nitto Denko Corp 積層1/4波長板、円偏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3841306B2 (ja) * 2004-08-05 2006-11-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06067916A1 (ja) * 2004-12-22 2006-06-2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100840166B1 (ko) * 2005-02-25 2008-06-23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타원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및 타원 편광판을 사용한화상표시장치
JP4553258B2 (ja) * 2005-02-25 2010-09-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楕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楕円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3974631B2 (ja) 2005-03-02 2007-09-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US20060209239A1 (en) * 2005-03-18 2006-09-21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nti-reflective polarizing plate and uses thereof
JP4909594B2 (ja) * 2006-01-17 2012-04-04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5131510B2 (ja) * 2006-07-18 2013-01-30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RU2444034C1 (ru) * 2008-04-07 2012-02-27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дисплея
JP2012032418A (ja) * 2008-11-19 2012-02-16 Sharp Corp 円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TWI413831B (zh) * 2009-03-09 2013-11-01 Pixel Qi Corp 平常黑半穿透液晶顯示器
JP5660786B2 (ja) * 2010-02-16 2015-01-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パターニング位相差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偏光眼鏡、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とその製造方法
KR20120055129A (ko) * 2010-11-23 2012-05-3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반사 방지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JP5912799B2 (ja) * 2011-05-20 2016-04-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JP6202828B2 (ja) * 2012-02-17 2017-09-27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3137464A1 (ja) * 2012-03-15 2013-09-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を有する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素子
JP2013235272A (ja) 2012-05-10 2013-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多層型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6179308B2 (ja) * 2012-11-21 2017-08-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画像表示装置
KR101628428B1 (ko) * 2012-12-17 2016-06-08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편광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JP2014142462A (ja) * 2013-01-23 2014-08-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機能層付き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部、円偏光板付きタッチパネル電極部、タッチパネル、画像表示装置
CN103207426B (zh) * 2013-03-28 2015-09-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JP2015210459A (ja) * 2014-04-30 2015-11-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用円偏光板およ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6805827B2 (ja) * 2014-09-17 2020-12-23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広帯域λ/4板、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US10295714B2 (en) * 2014-09-26 2019-05-21 Zeon Corporation Elongated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elongated broadband lambda/4 plat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259925B2 (ja) 2014-09-30 2018-01-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4913B (en) * 2004-07-05 2007-03-01 Nitto Denko Corp Method of producing elliptically polarizing plate
CN101473253A (zh) * 2006-06-28 2009-07-01 夏普株式会社 复合双折射介质、偏光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276091A (zh) * 2007-03-30 2008-10-01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具有触控式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和终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20953B2 (ja) 2019-05-29
US20170299880A1 (en) 2017-10-19
EP3199990A1 (en) 2017-08-02
KR102422556B1 (ko) 2022-07-18
US10310286B2 (en) 2019-06-04
TW201614286A (en) 2016-04-16
KR20170063614A (ko) 2017-06-08
WO2016047517A1 (ja) 2016-03-31
EP3199990A4 (en) 2018-05-30
JPWO2016047517A1 (ja) 2017-07-13
CN107076902B (zh) 2020-12-29
CN107076902A (zh) 2017-08-18
JP2019139242A (ja) 2019-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1218B (zh) 圓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廣帶域λ/4板、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JP7067600B2 (ja) 円偏光板、広帯域λ/4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KR101088664B1 (ko) 복굴절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광학 필름,액정 패널, 액정 표시 장치, 화상 표시 장치
TWI668474B (zh) 長條圓偏光板、長條廣帶域λ/4板、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JP5273775B2 (ja)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069166B2 (ja)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32824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60078356A (ko) 복층 필름, 광학 이방성 적층체, 원편광판, 유기 전기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US20070040962A1 (en) Optical resin film and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TWI719042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20190288240A1 (en)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JP2006267851A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WO201710472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32152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1448496B (zh) 圆偏振片、长条状的宽频带λ/4波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TW201504065A (zh) 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轉印材料
JP7405013B2 (ja) 長尺の円偏光板、長尺の広帯域λ/4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7941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18164045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位相差フィルム、円偏光板
TW201323988A (zh) 液晶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