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0929B - 托板搬送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托板搬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0929B
TWI680929B TW105133419A TW105133419A TWI680929B TW I680929 B TWI680929 B TW I680929B TW 105133419 A TW105133419 A TW 105133419A TW 105133419 A TW105133419 A TW 105133419A TW I680929 B TWI680929 B TW I6809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rail
auxiliary
endless belt
sh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3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8371A (zh
Inventor
鈴木郁夫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特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特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特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8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8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929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托板搬送裝置具備:搭載托板之複數個托板軌道、搬送托板之托板傳送部、使搭載於一個托板軌道之托板移動至其他托板軌道之托板移動部、能夠以鉛垂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之旋轉板、設置於旋轉板之周圍之短軌道、使托板自托板軌道移動至短軌道或使搭載於短軌道之托板移動至托板軌道之托板傳送輔助部、以及使托板傳送輔助部升降之升降手段;複數個托板軌道之延長線彼此以既定之角度於旋轉板之旋轉軸上交叉。

Description

托板搬送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托板能夠移動地搭載之複數個托板軌道設置於水平之同一面內之托板搬送裝置。
有於生產線中搬送工件且於搬送目的地藉由工作機對該工件進行既定加工之搬送裝置。JP2011-93032A中揭示有如下托板搬送裝置:將用以載置工件之複數個托板,於由2根直線部分、及將直線部分彼此相連之2根曲線構成之軌道(track)形軌道上以相對於工作機循環之方式進行搬送。
該搬送裝置具備:第一及第二托板軌道,相互平行地延伸;第一及第二托板傳送部,使托板沿第一及第二托板軌道搬送;以及托板移動部,使複數個托板自第一或第二托板軌道之端緣移動至第二或第一托板軌道。托板移動部於與第一及第二托板軌道之各兩端部面對面之兩個位置之間以半圓狀之軌道移動。
此種托板搬送裝置中,托板藉由第一或第二托板傳送部搭載於第一或第二托板軌道上搬送,然後,藉由托板移動部自第一或第二托板軌道之端緣以半圓狀之軌道移動。托板連接於第二或第一托板軌道之端緣,藉由第二或第一托板傳送部移動至第二或第一托板軌道而再次搭載於第二或第一托板軌道。由此,複數個托板以軌道形軌道循環。
上述托板搬送裝置具備相互平行地延伸之第一及第二托板軌道。與此相對,有時要求將複數個托板軌道以不平行且其延長線交叉之方式設置。此種情形時,考慮使用上述托板搬送裝置中之托板移動部,使已到達一托板軌道之端部之托板移動至以與該托板軌道交叉之方式設置之另一托板軌道之端部。
然而,上述托板搬送裝置中,托板傳送部係沿著托板軌道搬送托板者,於藉由托板移動部使已到達托板軌道之端部之托板移動之情形時,不容許與托板卡合之情況。因此,托板移動部需要能使托板自托板軌道之端部以半圓狀之軌道確實移動之構造。
即,上述托板搬送裝置中之托板傳送部使托板沿著托板軌道搬送,另一方面,於該托板到達托板軌道之端部,藉由托板移動部使該托板移動之情形時,需要解除與該托板之卡合。因此,托板傳送部無法使位於托板軌道之端部之托板移動。
就無法使已到達托板軌道之端部之托板移動之托板傳送部而言,係無法使自一托板軌道移動至另一托板軌道之端緣附近之托板,再移動至另一托板軌道。由此,難以使托板迅速地自一托板軌道移動至另一托板軌道。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如下之托板搬送裝置,即,能夠確實地進行托板自以延長線交叉之方式設置之一托板軌道之端部之移動、以及托板自另一托板軌道之端緣附近向另一托板軌道之再移動。
根據本發明之一形態,具備:複數個托板軌道,於水平之同 一面內將托板能夠移動地搭載;托板傳送部,將托板沿著托板軌道搬送;托板移動部,設置於複數個托板軌道之端部,使搭載於複數個托板軌道內之任一個托板軌道之托板移動至其他托板軌道,托板移動部具備:旋轉板,能夠以鉛垂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1個或2個以上之短軌道,設置於旋轉板之周圍;托板傳送輔助部,使托板自托板軌道移動至短軌道或使托板自短軌道移動至托板軌道;以及升降部,使托板傳送輔助部升降;複數個托板軌道以其延長線彼此以既定角度於旋轉板之旋轉軸上交叉之方式設置。
6‧‧‧工件
9‧‧‧座架
10‧‧‧托板搬送裝置
11‧‧‧托板
12‧‧‧直線運動塊
13‧‧‧台座
13a‧‧‧卡止孔
13b‧‧‧貫通孔
14‧‧‧卡止構件
14a、14b、42a、42b、82a、82b‧‧‧凹凸
16‧‧‧搭載具
21‧‧‧第一托板軌道
22‧‧‧支承板
23‧‧‧直線運動導軌
31‧‧‧第二托板軌道
41‧‧‧第一托板傳送部
42‧‧‧循環帶
43‧‧‧伺服馬達
43a‧‧‧旋轉軸
44‧‧‧從動滑輪
45‧‧‧驅動滑輪
46‧‧‧轉向滑輪
47‧‧‧支承材
48‧‧‧安裝具
51‧‧‧第二托板傳送部
61‧‧‧托板移動部
62‧‧‧旋轉板
63‧‧‧短軌道
64‧‧‧分度單元
64a‧‧‧本體部
64b‧‧‧旋轉桿
65‧‧‧台板
71‧‧‧托板卡止機構
72‧‧‧升降桿
72a‧‧‧凸緣
73‧‧‧彈性體、螺旋彈簧
74‧‧‧第一氣缸
74a、75a、95a、97a‧‧‧出沒桿
74b、75b、95b、97b‧‧‧本體
75‧‧‧第二氣缸
76‧‧‧支柱
77‧‧‧揺動片
81‧‧‧托板傳送輔助部
82‧‧‧輔助循環帶
83‧‧‧輔助循環機構
83a‧‧‧旋轉軸
84‧‧‧輔助驅動滑輪
90‧‧‧樞軸支撐柱
91‧‧‧輔助板
92‧‧‧導引材
93‧‧‧輔助滑輪
95、97‧‧‧液壓氣缸(升降部)
96‧‧‧輔助軌道
96a‧‧‧支點
L‧‧‧長度
O‧‧‧旋轉中心
R‧‧‧曲率
W‧‧‧短軌道之長度
L‧‧‧托板之軌道方向之長度
X、Y、Z‧‧‧軸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托板搬送裝置之俯視圖。
圖2係圖1所示之托板搬送裝置之俯視圖,且表示搬送托板直至到達托板軌道之端部之狀態。
圖3係圖1所示之托板搬送裝置之俯視圖,且表示將托板自托板軌道之端部搭載於短軌道之狀態。
圖4係圖1中之A-A線剖面圖,且表示托板搬送裝置之一托板軌道之正面。
圖5係圖2中之B-B線剖面圖,且表示一托板軌道之托板卡合於托板傳送輔助部之狀態。
圖6係圖3之C-C線剖面圖,且表示一托板軌道之托板藉由托板傳送輔助部移動至短軌道之狀態。
圖7係圖1之D-D線剖面圖。
圖8係自圖4之G方向觀察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托板搬送裝置中使用之托板所得之俯視圖。
圖9係圖3之E-E線剖面圖,且表示托板移動部。
圖10係與圖9對應之剖面圖,且表示搭載於短軌道之托板之移動藉由托板卡止機構而禁止之狀態。
圖11係與圖3對應之俯視圖,且表示使旋轉板與搭載於短軌道之托板一併旋轉之狀態。
圖12係圖11之F-F線剖面圖,且表示解除托板卡止機構而容許搭載於短軌道之托板之移動之狀態。
圖13係與圖12對應之剖面圖,且表示藉由升降部使托板傳送輔助部下降之狀態。
圖14係與圖10對應之剖面圖,且表示藉由升降部使托板傳送輔助部下降之狀態。
圖15係與圖12對應之剖面圖,且表示藉由輔助軌道升降部使輔助軌道與托板傳送輔助部一併下降之狀態。
圖16係與圖10對應之剖面圖,且表示藉由輔助軌道升降部使輔助軌道與托板傳送輔助部一併下降之狀態。
圖17係與圖1對應之俯視圖,且表示包含托板軌道之端部和與其相連之短軌道之端部之彼此相向之面受到曲面加工之狀態之放大圖者。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中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托板搬送裝置10。各圖中, 設定彼此正交之X、Y、Z之3軸。將X軸設為大致水平橫方向,Y軸設為大致水平前後方向,Z軸設為沿鉛垂方向延伸之方向,對托板搬送裝置10之構成進行說明。
托板搬送裝置10具備在水平之同一面內將托板11能夠移動地搭載之複數個托板軌道21、31。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複數個托板軌道,具備沿水平前後方向(Y軸方向)延伸而設置之第一托板軌道21、以及沿大致水平橫方向(X軸方向)延伸而設置之第二托板軌道31。
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將托板11能夠移動地搭載。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各者設置於座架9(圖4~圖6)上,使托板11移動而進行搬送。
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因具有相同構造,故以第一托板軌道21為代表進行說明。第一托板軌道21以水平狀態搭載托板11。如圖7中詳細所示,第一托板軌道21具備:直接固定並設置於座架9上之支承板22,以及藉由螺固而固定於支承板22之上緣之市售之直線運動導軌23。
搭載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托板11具有:能夠移動地支承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上之直線運動塊12,螺固於直線運動塊12之台座13,以及設置於台座13之卡止構件14。直線運動塊12以跨越直線運動導軌23之方式形成。
直線運動塊12與直線運動導軌23成對地出售。直線運動塊12較佳為具備輥保持器(圖示省略)。藉由使用具備輥保持器之直線運動塊12,一方面限制寬度方向之移動、以及相對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 軌道31之傾動,一方面顯著減輕托板11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上移動時所產生之阻力。
於台座13之上表面設置有用以搭載工件6之搭載具16。搭載具16配置於台座13之一側部。藉由搭載具16,工件6固定於台座13。搭載具16之構造根據以搭載於托板11之狀態而加工之工件6之種類而適當變更。直線運動塊12固定於台座13之另一側部。卡止構件14設置於台座13中之直線運動塊12與搭載具16之間。
如此,直線運動塊12以跨越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中之直線運動導軌23之方式能夠移動地受到支承。因此,於台座13之一側部經由直線運動塊12支承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狀態下,托板11亦以水平狀態而能夠移動地搭載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
此處,雖省略圖示,但對工件6進行加工之工作機係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而設置。於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設置有複數個工作機之情形時,托板11中,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長度方向之台座13之長度L(圖1),較佳為形成得與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設置之各工作機所設置的間距相同或較短。
據此,若複數個托板11隔開既定間距而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上移動,則複數個托板11以水平狀態之台座13之一側部向工作機側突出之方式與各工作機面對面。因此,可藉由工作機對經由搭載具16而搭載於一側部之工件6進行加工。
另外,於台座13之另一側部,形成有供後述之托板卡止機構71中之升降桿72(圖9、圖10)進入之卡止孔13a。卡止孔13a為了使升降桿72之上端能夠進入,而具有較升降桿72之上端外徑稍大之內徑。卡止構件14之詳細情況將於以後進行敘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中之托板搬送裝置10具備:搬送搭載於第一托板軌道21之托板11之第一托板傳送部41,以及搬送搭載於第二托板軌道31之托板11之第二托板傳送部51。第一托板傳送部41將托板11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搬送。第二托板傳送部51將托板11沿著第二托板軌道31搬送。
第一托板傳送部41及第二托板傳送部51因具有相同構造,故以下以第一托板傳送部41為代表進行說明。
如圖1及圖4所示,第一托板傳送部41具備: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而呈環形設置之循環帶42,以及作為使循環帶42循環之循環機構之伺服馬達43(圖4)。循環帶42形成為能夠與托板11卡合。
如圖4所示,於第一托板軌道21中之支承板22之四角設置有從動滑輪44。循環帶42以包圍該等四個從動滑輪44之方式捲繞於從動滑輪44。
伺服馬達43設置於支承板22。於伺服馬達43之旋轉軸43a安裝有驅動滑輪45。驅動滑輪45與四個從動滑輪44設置於同一面上。第一托板傳送部41具有一對轉向滑輪46,該一對轉向滑輪46以將循環帶42捲繞於驅動滑輪45之方式使循環帶42轉向。一對轉向滑輪46設置於驅動滑輪之附近且樞軸支撐於支承板22。
若伺服馬達43利用來自未圖示之控制器之指令而作動,則旋轉軸43a與驅動滑輪45一併旋轉。利用驅動滑輪45之旋轉,循環帶42以包圍四個從動滑輪44之狀態循環。
循環帶42為所謂的齒形帶。循環帶42如圖4之放大圖所示,為凹凸42a、42b於長度方向交替地形成之帶。凹凸42a、42b沿循環帶42之寬度方向延伸。凹凸42a、42b形成為能夠與托板11之凹凸14a、14b卡合。凹凸14a、14b形成於托板11之卡止構件14。
卡止構件14以與直線運動塊12相同之方式設置於台座13之下側。於托板11重合於循環帶42之狀態下,卡止構件14卡合於循環帶42。具體而言,若卡止構件14重合於循環帶42,則卡止構件14之凹凸14a、14b與循環帶42之凹凸42a、42b彼此卡合。若卡止構件14離開循環帶42,則解除循環帶42之凹凸42a、42b與卡止構件14之凹凸14a、14b之卡合。
若托板11之凹凸14a、14b與循環帶42之凹凸42a、42b卡合,則托板11無法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自如地移動。由此,若對伺服馬達43進行驅動而使卡合於托板11之循環帶42循環,則托板11與循環帶42一併移動。因循環帶42沿著第一托板軌道而設置,故托板11沿著第一托板軌道搬送。同樣地,因第二托板傳送部51之循環帶42沿著第二托板軌道而設置,故托板11沿著第二托板軌道31搬送。
此處,卡止構件14設置於台座13之移動方向之兩側。又,圖中之由符號47所示之構件為於從動滑輪44間支承循環帶42之支承材。支承材47防止繞從動滑輪44之循環帶42之鬆弛,且防止循環帶42離開卡止構件14。由符號48表示之構件為將支承材47安裝於支承板22之安裝具。
如圖1所示,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附近,設置有托板移動部61。
托板移動部61使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第二托板軌道31中之其中一者移動至另一者。
本實施形態中,托板移動部61使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移動至第二托板軌道31,並且使托板11自第二托板軌道31移動至第一托板軌道21。
又,該托板移動部61具備:以鉛垂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而能夠旋轉之旋轉板62,設置於旋轉板62之周圍之1個或2個以上之短軌道63,以及使旋轉板62旋轉之分度單元64(圖9、圖10、圖12)。
本實施形態中,短軌道63於旋轉板62之旋轉圓周上以等角度間隔設置有偶數個。
如圖9、圖10及圖12所示,分度單元64具有:設置於座架9之本體部64a,以及自本體部64a之上表面大致中央部分以鉛垂線為旋轉中心O而向上方突出之旋轉桿64b。旋轉桿64b以鉛垂線為旋轉中心O而能夠旋轉地設置於本體部64a。如圖1~圖3所示,旋轉桿64b之旋轉中心O位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延長線交叉之點。
旋轉板62為圓板,其中央以水平狀態螺固於旋轉桿64b之上端。分度單元64中,若旋轉桿64b利用來自未圖示之控制器之指令而旋轉,則如圖11之實線箭頭所示,旋轉板62以既定之角度旋轉。
如圖1所示,於旋轉板62之周圍設置有1個或2個以上之短軌道63。短軌道63以複數個托板軌道21、31之延長線於旋轉板62之旋 轉軸上彼此交叉之角度為單位,或基於該角度於旋轉板62之旋轉圓周上設置有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以等角度間隔,4個短軌道63呈放射狀設置於旋轉板62之旋轉圓周上。
於使用了4根短軌道63之本實施形態中,台板65以自旋轉板62之旋轉中心O算起之位置相等之方式向徑向延伸而設置於旋轉板62。台板65以外端俯視時與圓形之旋轉板62之外周一致之方式設置。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以90度交叉之本實施形態中,於旋轉板62中之以旋轉圓周方向之90度為單位之4處設置有台板65。
4根短軌道63經由台板65,以自旋轉中心O算起之位置相等之方式向徑向延伸而設置於旋轉板62之周圍。短軌道63之外端自旋轉板62之外周突出,以旋轉板62之旋轉圓周方向之90度為單位而設置有4處。
短軌道63具有與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中之直線運動導軌23相同之剖面形狀。短軌道63之長度W(圖1)與托板11之軌道方向之長度L相同或更長。
若使短軌道63自與第一托板軌道21中之直線運動導軌23相連之狀態起,以旋轉板62之旋轉中心O為中心而轉動90度,則該短軌道63與第二托板軌道31中之直線運動導軌23相連。
而且,於短軌道63與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直線運動導軌23相連之狀態下,托板11能夠自直線運動導軌23移動至短軌道63而搭載於短軌道63,又,能夠自短軌道63移動至直線運動導軌23而搭載於直線運動導軌23。
如圖9、圖10及圖12所示,於旋轉板62,針對每個短軌道 63而設置有托板卡止機構71。托板卡止機構71於使托板11搭載於呈放射狀設置於旋轉板62之周圍之短軌道63之狀態下,限制托板11相對於短軌道63之相對移動。
本實施形態中,托板卡止機構71具備:設置於旋轉板62之升降桿72,對升降桿72賦予勢能之彈性體73,以及使升降桿72移動之第一氣缸74及第二氣缸75。升降桿72具有上端,該上端形成為能夠進入至搭載於短軌道63之托板11之卡止孔13a。彈性體73於升降桿72之上端進入至卡止孔13a之方向對升降桿72賦予勢能。第一氣缸74及第二氣缸75於升降桿72之上端脫離卡止孔13a之方向抵抗彈性體73之彈壓力而使升降桿72移動。
於旋轉板62形成有貫通孔13b,升降桿72設置成貫通貫通孔13b而於鉛垂方向能夠移動。升降桿72中設置有凸緣72a。凸緣72a以升降桿72之上端進入至卡止孔13a之狀態,自下方與卡止孔13a之周圍之台座13之下表面接觸(圖10)。
作為彈性體之螺旋彈簧73以被壓縮於凸緣72a與旋轉板62之間之狀態而安裝。利用螺旋彈簧73之恢復力,將升降桿72向上方賦予勢能。
於旋轉板62之下表面,支柱76朝向下方突出設置。揺動片77之大致中央樞軸支撐於支柱76之下端。揺動片77沿旋轉板62之圓周方向延伸而樞軸支撐,揺動片77之一端部樞軸支撐於升降桿72之下端。
座架9中設置有第一氣缸74及第二氣缸75。第一氣缸74於短軌道63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時,以出沒桿74a之上端與揺動片77 之另一端部相向之方式將本體74b安裝於座架9。第二氣缸75於短軌道63與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時,以出沒桿75a之上端與揺動片77之另一端部相向之方式將本體75b安裝於座架9。
如圖9及圖12所示,若於出沒桿74a、75a與揺動片77之另一端部相向之狀態下第一氣缸74、第二氣缸75使出沒桿74a、75a突出,則揺動片77揺動。因升降桿72之下端樞軸支撐於揺動片77之一端部,故升降桿72抵抗作為彈性體之螺旋彈簧73之彈壓力而向下方移動。升降桿72之上端脫離設置於托板11之卡止孔13a,從而搭載於短軌道63之托板11之自由移動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如圖10所示,若第一氣缸74、第二氣缸75使出沒桿74a、75a沒入至本體74b、75b之內部,則升降桿72利用螺旋彈簧73之彈壓力而向上方移動。升降桿72之上端進入至設置於托板11之卡止孔13a。由此,限制搭載於短軌道63之托板11之自由移動。
當將托板11搭載於短軌道63時,托板卡止機構71如圖9所示,使第一氣缸74之出沒桿74a突出,使升降桿72抵抗螺旋彈簧73之彈壓力而向下方移動。該狀態下,因升降桿72不妨礙托板11之移動,故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移動至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之短軌道63,並搭載於短軌道63。
之後,托板移動部61如圖10所示,使第一氣缸74之出沒桿74a沒入,使升降桿72利用螺旋彈簧73之彈壓力而向上方移動。該狀態下,升降桿72之上端進入至設置於托板11之卡止孔13a。由此,可限制托板11相對於短軌道63之相對移動。
該狀態下,托板移動部61使旋轉板62與托板11一併旋轉。由此,可使搭載著托板11之短軌道63離開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之第一位置,並旋轉至與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之第二位置。
於搭載著托板11之短軌道63旋轉至第二位置之狀態下,如圖11所示,該短軌道63與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
之後,如圖12所示,托板移動部61使第二氣缸75之出沒桿75a突出,使升降桿72抵抗螺旋彈簧73之彈壓力而再次向下方移動。由此,容許搭載於短軌道63之托板11之移動,可使托板11移動至第二托板軌道31。
如圖1及圖4所示,托板搬送裝置10具備托板傳送輔助部81。托板傳送輔助部81使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移動至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之短軌道63,或者使托板11自短軌道63移動至與短軌道63相連之第一托板軌道21。又,托板傳送輔助部81使托板11自第二托板軌道31移動至與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之短軌道63,或使托板11自短軌道63移動至與短軌道63相連之第二托板軌道31。
托板傳送輔助部81分別設置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延長線交叉之側之端部附近。該等托板傳送輔助部81具有相同構造。由此,以其中之一為代表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之托板傳送輔助部81具備與循環帶42相連設置之輔助循環帶82、及使輔助循環帶82循環之輔助循環機構83。輔助循環帶82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以及與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相連且自旋轉板62之外周突出之短軌道63 循環。
如圖5所示,輔助循環帶82與循環帶42同樣地為所謂的齒形帶。輔助循環帶82亦具有沿寬度方向延伸之凹凸82a、82b。凹凸82a、82b於長度方向交替連續地形成(圖5之放大圖)。托板11之卡止構件14之凹凸14a、14b形成為亦能夠卡合於凹凸82a、82b。
本實施形態中,托板傳送輔助部81具有:設置於靠近第一托板傳送部41及第二托板傳送部51之側之端部的支點,以及以支點為中心旋轉而升降的另一端。托板傳送輔助部81不限於此,亦可為水平升降者。
如圖9、圖10及圖12所示,輔助板91中之靠近第一托板傳送部41及第二托板傳送部51之側之一端為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中之支承板22之旋轉板62側端部,且樞軸支撐於靠近直線運動導軌23之上部。
直線運動導軌23自支承板22之旋轉板62側端部突出而設置。直線導軌23之端緣與設置於旋轉板62之短軌道63之外端緣隔開微小間隙而面對面。由此,直線運動導軌23以與短軌道63相連之方式構成。
於輔助板91之上端水平地設置有導引材92。導引材92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以及與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之短軌道63,而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長度方向延伸。
導引材92以輔助循環帶82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以及與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之短軌道63之方式,自下方支承輔助循環帶82。
又,輔助板91對輔助滑輪93進行樞軸支撐,所述輔助滑輪93係使於導引材92之上表面沿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長度方向移動之輔助循環帶82轉向。輔助滑輪93配置於導引材92之兩側。
輔助板91中設置有作為輔助循環機構之伺服馬達83。伺服馬達83使輔助循環帶82循環。於伺服馬達83之旋轉軸83a安裝有輔助驅動滑輪84。
輔助驅動滑輪84與2個輔助滑輪93設置於同一面上。輔助循環帶82捲繞於輔助驅動滑輪84與輔助滑輪93。
若伺服馬達83利用來自未圖示之控制器之指令而作動,則捲繞於輔助驅動滑輪84之輔助循環帶82循環。兩個輔助滑輪93間輔助循環帶82於水平之導引材92之上表面移動。即,輔助循環帶82以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以及與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而自旋轉板62之外周突出之短軌道63之方式移動。
如圖5所示,輔助循環帶82與循環帶42同樣地,具有沿寬度方向延伸且於長度方向交替連續地形成之凹凸82a、82b。因此,若卡止構件14重合於輔助循環帶82,則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卡合於卡止構件14之凹凸14a、14b。
因此,若以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與循環帶42之凹凸42a、42b(圖4)相連之方式,使輔助循環帶82以與循環帶42相同之速度循環,則托板11使第一托板軌道21移動,並且於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自循環帶42移動至輔助循環帶82,並卡合於輔助循環帶82(參照圖4及圖5)。
如圖5所示,若托板11中之凹凸14a、14b卡合於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則托板11限制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向長度方向之自如移動(與輔助循環帶82之相對移動)。因此,若使卡合於托板11之輔助循環帶82循環,則托板11與輔助循環帶82一併移動,沿著沿輔助循環帶82之短軌道63或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而搬送。
若使已卡合於卡止構件14之輔助循環帶82進一步循環,則如圖6所示,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移動至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之短軌道63。若使輔助循環帶82相反地循環,則托板11自短軌道63移動至第一托板軌道21或第二托板軌道31。
又,托板搬送裝置10如圖9、圖10及圖12所示,具備使托板傳送輔助部81升降之液壓氣缸(升降部)95。液壓氣缸95之本體95b使出沒桿95a朝向上方而固定於座架9。輔助板91之另一端樞軸支撐於出沒桿95a之上端。
液壓氣缸95構成為於使出沒桿95a朝向上方突出之狀態下,使輔助板91中之輔助循環帶82重合於搭載在短軌道63之托板11之自旋轉板62之外周突出的卡止構件14(圖6)。
另一方面,如圖13及圖14所示,卡止構件14設置於托板11中之台座13之下表面。輔助板91之另一端樞軸支撐於出沒桿95a之另一端,因而若使液壓氣缸95之出沒桿95a沒入至本體95b,則包含輔助板91之托板傳送輔助部81下降。其結果,輔助板91中之輔助循環帶82亦下降。
於與旋轉板62一併旋轉之短軌道63與輔助循環帶82接觸等,而旋轉板62之自由旋轉變得困難之情形時,使托板傳送輔助部81下降。
圖13及圖14表示於輔助循環帶82重合於卡止構件14之狀態下托板11移動至短軌道63之狀態。若在該狀態下使輔助板91之另一端下降而使托板傳送輔助部81下降,則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圖5)離開卡止構件14中之凹凸14a、14b。
由此,解除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與卡止構件14之凹凸14a、14b之卡合。其結果,可確實地進行設置著搭載有托板11之短軌道63之旋轉板62之水平旋轉。
如圖10及圖12所示,若使液壓氣缸95之出沒桿95再次向上方突出,而使已下降之輔助板91之另一端上升,則輔助循環帶82重合於搭載在短軌道63之托板11中之卡止構件14。其結果,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再次卡合於卡止構件14之凹凸14a、14b。
其次,對使用了上述托板搬送裝置之托板搬送方法進行說明。
使用了托板搬送裝置10之托板搬送方法具備:第一托板搬送步驟,將托板11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搬送;托板移動步驟,使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移動至第二托板軌道31;以及第二托板搬送步驟,將托板11沿著第二托板軌道31搬送。第一托板搬送步驟中,托板11搭載於第一托板軌道21。第二托板搬送步驟中,托板11搭載於第二托板軌道31。
以下對各步驟進行說明。
<第一托板搬送步驟>
該步驟中,搬送搭載於第一托板軌道21之托板11。
於本實施形態之托板11中搭載有需要進行既定加工之工件6。此處,說明在搭載於第一導軌21之托板11搭載有工件6之例。進而,說明托板11具備用以搭載工件6之搭載具16,且工件6經由搭載具16搭載於托板11之例。
為了將托板11搭載於第一導軌21,向托板11之直線運動塊12插入第一導軌21中之直線運動導軌23之端部,將直線運動塊21搭載於直線運動導軌23。
若將托板11搭載於第一導軌21,則如圖4所示,托板11中之凹凸14a、14b卡合於沿著第一導軌21設置之循環帶42之凹凸42a、42b。對作為驅動機構之伺服馬達43進行驅動而使循環帶42循環,藉此能夠沿著第一導軌21搬送該等托板11。
托板11搬送至與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設置之未圖示之各工作機面對面為止。托板11與各工作機面對面後,使伺服馬達43a停止。搭載於托板11之工件6藉由該等各工作機而加工。此時,藉由以與未圖示之各工作機之間距相同之間距搬送複數個托板11,而能夠利用複數個工作機同時進行加工。
<托板移動步驟>
該步驟中,使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移動至第二托板軌道31。該移動藉由設置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附近之托板移動部61而進行。
本實施形態中,與循環帶42相連而設置有輔助循環帶82。托板11於上述第一托板搬送步驟中,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移動。此時,若以循環帶42之凹凸42a、42b(圖4)與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相連之方式,使輔助循環帶82以與循環帶42相同之速度循環,則托板11於即將到達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前,如圖2及圖5所示,自循環帶42移動至與其相連之輔助循環帶82。其結果,托板11卡合於輔助循環帶82。
即,若使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與循環帶42之凹凸42a、42b相連,使輔助循環帶82以與循環帶42相同之速度循環,則托板11自循環帶42迅速地移動至輔助循環帶82並卡合。之後,托板11到達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
此處,本實施形態中,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以及與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相連之短軌道63循環之輔助循環帶82係與循環帶42相連地設置。因此,於托板11卡合於輔助循環帶82後,使輔助循環帶82之循環停止,藉此可無關於循環帶42之循環,而將已卡合於輔助循環帶82之托板11留在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又,若使循環帶42循環,則可無關於輔助循環帶82之循環,而使與留在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之托板11不同之另一托板11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移動。即,藉由使輔助循環帶82與循環帶42相連而設置,可使與托板移動步驟中移動之托板11不同之另一托板11,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搬送。
托板移動步驟中,藉由托板移動部61中之分度單元64使旋轉板62旋轉,而使短軌道63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於該狀態下使輔助循環帶82循環,而使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移動至短軌道63。 其結果,如圖3及圖6所示,托板11搭載於短軌道63。
此時,如圖9所示,使第一氣缸74之出沒桿74a自本體部74b突出。和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之短軌道63相向之升降桿72,抵抗螺旋彈簧73之彈壓力而向下方移動。該狀態下,使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移動至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之短軌道63,而將托板11搭載於短軌道63。
之後,如圖10所示,使第一氣缸74之出沒桿74a沒入至本體74b。升降桿72利用螺旋彈簧73之彈壓力而向上方移動,升降桿72之上端進入至設置於托板11之卡止孔13a。由此,當使旋轉板62旋轉而使托板11移動時,可防止托板11相對於短軌道63相對地移動。
之後,分度單元64如圖11之實線箭頭所示,使旋轉板62旋轉。搭載有托板11之短軌道63自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之第一位置移動,並旋轉至與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之第二位置。
此處,卡合於托板11之凹凸82a、82b(圖5)沿寬度方向延伸而形成於輔助循環帶82。因此,若使旋轉板62旋轉,則搭載於短軌道63之托板11沿輔助循環帶82之寬度方向移動。由此,托板11之凹凸14a、14b自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向寬度方向偏離,而解除與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之卡合。
於與旋轉板62一併旋轉之短軌道63與輔助循環帶82發生干涉之情形時,如圖13所示,較佳為使液壓氣缸95之出沒桿95a沒入至位於其下方之本體95b。由此,可避免短軌道63與輔助循環帶82之干涉,並且可確實解除托板11與輔助循環帶82之卡合。即,另一端樞軸支撐於出沒 桿95a之上端之輔助板91與輔助循環帶82一併下降,因而可確實解除托板11與輔助循環帶82之卡合。因此,可避免與旋轉板62一併旋轉之短軌道63與輔助循環帶82發生干涉之情況。
於短軌道63上以90度為單位而設置有旋轉板62之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1所示,藉由解除托板11與輔助循環帶82之卡合而使旋轉板62旋轉90度,下一短軌道63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若如此使旋轉板62旋轉90度,則與第一托板軌道21相連之短軌道63離開該第一位置,搭載於該短軌道63之托板11移動至與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之第二位置。
藉由將短軌道63以等角度間隔於旋轉板62之旋轉圓周上設置有偶數個,而托板移動步驟中所需之旋轉板62之旋轉角度減小。由此,托板11之迅速移動成為可能。
於不使輔助板91下降之情形時,若托板11移動至與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之第二位置,則托板11之凹凸14a、14b自寬度方向進入至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由此,卡止構件14之凹凸14a、14b再次卡合於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
於使輔助板91下降之情形時,於搭載有托板11之短軌道63與第二托板軌道31之直線運動導軌23相連後,使液壓氣缸95之出沒桿95向上方突出,而使已下降之輔助板91之另一端上升。由此,可使輔助循環帶82重合於托板11中之卡止構件14,而使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再次卡合於卡止構件14之凹凸14a、14b。
於旋轉板62之旋轉或輔助板91之另一端上升時,利用以托板11之卡止構件14之凹凸14a、14b與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確實 卡合之方式預先設定的程式,控制伺服馬達83之旋轉角度。
搭載有托板11之短軌道63旋轉至第二位置而與第二托板軌道31相連後,如圖12所示,使第二氣缸75之出沒桿75a自本體75b突出。升降桿72抵抗螺旋彈簧73之彈壓力而向下方移動,升降桿72之上端脫離卡止孔13a。其結果,容許托板11相對於短軌道63之相對移動。
之後,如圖11之虛線箭頭所示般,使位於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附近而卡合於托板11之輔助循環帶82循環,且使托板11與輔助循環帶82一併移動。托板11自短軌道63移動至第二托板軌道31。
如此,使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移動至第二托板軌道31。
<第二托板搬送步驟>
該步驟中,搬送搭載於第二托板軌道31之托板11。
托板移動步驟中,如圖11之虛線箭頭所示,托板11最終自短軌道63移動至第二托板軌道31。托板11於卡合於沿著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設置之輔助循環帶82之狀態下,移動至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
第二托板搬送步驟中,搬送搭載於第二托板軌道31之托板11。沿著第二托板軌道31而設置之循環帶42與輔助循環帶82相連。由此,以輔助循環帶82之凹凸82a、82b與循環帶42之凹凸42a、42b相連之方式,使輔助循環帶82及循環帶42以相同之速度循環。
由此,托板11自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如圖11之一點鏈線箭頭所示,朝向中央方向開始移動,離開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其結果,托板11離開輔助循環帶82而卡合於循環帶42。藉由使循環帶42循環, 而可沿著第二托板軌道31搬送托板11。
托板11沿著第二托板軌道31搬送,直至與沿著第二托板軌道31而設置之未圖示之各工作機面對面。托板11與各工作機面對面後,使伺服馬達43停止。由該等各工作機對搭載於托板11之工件6實施加工。
本實施形態中,沿著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以及與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相連之短軌道63循環之輔助循環帶82,係與循環帶42相連地設置。因此,藉由使循環帶42與輔助循環帶82各別地循環,而可使托板11不重疊於循環帶42地將托板11維持於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具體而言,如圖11所示,利用輔助循環帶82之循環使托板11自短軌道63移動至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之後托板11到達循環帶42之前停止該循環。因托板11不卡合於循環帶42,故可無關於循環帶42之循環而將托板11維持於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
又,卡合於循環帶42之托板11利用循環帶42之循環,於第二托板軌道31上搬送。即,可不使搭載於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且卡合於輔助循環帶82而不卡合於循環帶42之托板11移動,而使搭載於第二托板軌道31且卡合於循環帶42之托板11移動。
而且,當卡合於循環帶42之托板11與卡合於輔助循環帶82之托板11隔開既定間距時,使輔助循環帶82循環,使卡合於輔助循環帶82之托板11移動而卡合於循環帶42。由此,可使複數個托板11以既定間距於第二托板軌道31上搬送。
如此,若以與未圖示之各工作機之間距相同之間距搬送複數個托板11,則能夠藉由複數個工作機同時進行加工。
如上述般,本實施形態之托板搬送裝置10中,輔助循環帶82與搭載於短軌道63之托板11卡合。因此,可藉由輔助循環帶82將托板11確實地導引至短軌道63。
托板搬送裝置10如圖13及圖14所示,具備使托板傳送輔助部81升降之升降部95。藉由使托板傳送輔助部81下降,而可解除搭載於短軌道63之托板11與托板傳送輔助部81之卡合。又,於旋轉板62旋轉時,於與旋轉板62一併旋轉之短軌道63與輔助循環帶82發生干涉之情形時,可避免此種干涉。於如此解除了卡合之狀態下使旋轉板62與短軌道63一併旋轉,藉此可使托板11自第一托板軌道21之端部至第二托板軌道31之端部確實地移動。
而且,之後,若使托板傳送輔助部81上升,則輔助循環帶82再次卡合於搭載於短軌道63之托板11。因此,可使托板11自與托板11一併移動而連接於另一托板軌道31之端緣之短軌道63,確實地移動至另一托板軌道31。
如此,本實施形態之托板搬送裝置10中,能夠確實地使托板11搬送。
此處,托板11與托板傳送輔助部81之卡合及其解除亦能夠藉由使托板11升降而進行。然而,於工件6搭載於托板11之狀態下,托板11之重量相對較大,使托板11升降會導致動力之消耗。又,工件6亦伴隨托板11之升降而升降。搭載具16對工件之搭載必須能夠經受得住該升降,從而有搭載工件6之搭載具16之構造變得複雜之虞。
與此相對,本實施形態中,因使托板傳送輔助部81升降, 故以較少之動力便可進行托板11與托板傳送輔助部81之卡合及其解除。又,無須考慮工件6之升降,可使搭載工件6之搭載具16之構造相對簡化。
而且,托板11中,工件6搭載於台座13之一側部,直線運動塊12固定於台座13之另一側部。因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支承直線運動塊12,故可使搭載有工件6之台座13之一側部一直朝向外側,而搬送托板11。
又,托板搬送裝置10中,托板11卡合於呈環形設置之循環帶42,且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搬送。藉由使托板11與循環帶42卡合之位置發生變化,而可變更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或第二托板軌道31搬送之複數個托板11彼此之間隔。即,可容易變更先搬送之托板11與後搬送之托板之搬送間距。
由此,即便因發生各工作機或工件6之變更等,而需要變更工件6之搬送間距,亦無須變更托板11自身而能夠迅速地應對該間距之變更。
上述實施形態中,輔助板91之一端樞軸支撐於支承板22之端部且靠近直線運動導軌23之上部。又,直線運動導軌23自支承板22之端部突出且與旋轉板62中之短軌道63相連。
與此相對,如圖15及圖16所示,亦可於托板軌道21、31與旋轉板62之間,以與托板軌道21、31之端部相連之方式於托板軌道21、31之同一直線上設置輔助軌道96。
該情形時,托板搬送裝置10進而需要使輔助軌道96升降之液壓氣缸(輔助軌道升降部)97。液壓氣缸97於圖中一點鏈線所示的輔助 軌道96與托板軌道21、31之端部相連之第一位置、和如圖中實線所示較第一位置靠下方之第二位置之間,使輔助軌道96升降。
圖15及圖16中表示如下情況,即,於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中之支承板22之旋轉板62側端部附近,樞軸支撐柱90立設於座架9,輔助板91之一端與輔助軌道96之一端樞軸支撐於樞軸支撐柱90之上端。液壓氣缸97使出沒桿97a朝向上方而將本體97b固定於座架9。輔助軌道96之另一端樞軸支撐於出沒桿97a之上端。
若液壓氣缸97使出沒桿97a出沒,則輔助軌道96之另一端升降。輔助軌道96於靠近托板軌道21、31之側之端部具有支點96a,另一端以支點96a為旋轉軸而升降。由此,液壓氣缸97使輔助軌道96於與托板軌道21、31之端部相連之第一位置(圖中一點鏈線)、和較第一位置靠下方之第二位置(圖中實線)之間升降。
若將此種能夠升降之輔助軌道96設置於托板軌道21、31與旋轉板62之間,則於搭載於短軌道63之托板11與旋轉板62一併旋轉時,托板11與第一位置之輔助軌道96發生干涉之情形時有效。
即,即便於搭載於旋轉板62中之短軌道63之托板11與第一位置之輔助軌道96發生干涉之情形時,亦可於使旋轉板62旋轉時使輔助軌道96下降而位於第二位置,由此可避免托板11與輔助軌道96之干涉。由此,可使托板11與旋轉板62一併確實地旋轉移動。
另外,圖15及圖16之輔助軌道96於靠近托板軌道21、31之側之端部具有支點96a,另一端以支點96a為旋轉軸而升降。與此相對,輔助軌道96亦可以水平狀態升降。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認為於使直線運動導軌23與旋轉板62之短軌道63隔開微小間隙而相連之情形時,當旋轉板62旋轉時直線運動導軌23與短軌道彼此干涉而無法相連。此種情形時,如圖17之放大圖所示,對直線運動導軌23之端部和與其相連之短軌道63之端部之彼此相向之面進行曲面加工即可。該情形時之曲面加工之曲率R理想為精加工為與旋轉板62之旋轉圓之曲率同等。此種變形例尤其於旋轉板62之直徑相對較小之情形時有效。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如下情形進行了說明,即,作為將托板搬送裝置中之托板能夠移動地搭載之複數個托板軌道,具備水平面內以90度之角度交叉之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然而,不限於使托板循環之方式,作為複數個托板軌道,亦可於水平面內將彼此以直角以外之既定角度交叉。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第一托板傳送部41及第二托板傳送部51,具備循環帶42及使循環帶42循環之循環機構(伺服馬達43)。與此相對,第一托板傳送部41及第二托板傳送部51不限於此,只要可將托板11沿著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搬送,則亦可為其他構成。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於托板移動部61中之旋轉板62之旋轉圓周上以90度為單位設置有四根短軌道63。與此相對,短軌道63只要以第一托板軌道21及第二托板軌道31之交叉角度為單位而設置,則不限於4根。例如,亦可以若交叉角度為30度則為12根,若為60度則為6根之方式,基於交叉角度設置4根以外之複數根。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對以使托板傳送輔助部81之單側下 降之方式旋轉而使其升降之情形進行了說明。與此相對,亦可不使托板傳送輔助部81旋轉而平行地升降。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托板移動部61中之旋轉板62形成為俯視時為圓板形狀。旋轉板62俯視時可為多邊形狀、十字狀或棒形狀,只要1個或2個以上之短軌道63設置於托板移動部61之旋轉圓周上,則不限於旋轉板62之形狀。
進而,上述實施之形態中,對在台座13之一側部之上表面設置有搭載工件6之搭載具16之情形進行了說明。然而,雖未圖示,但亦可於台座13形成貫通孔,於該貫通孔設置搭載具16,經由該貫通孔將工件6貫通於台座13而搭載。
以下,對本實施形態之構成、作用、及效果進行總結說明。
托板搬送裝置具備:複數個托板軌道,於水平之同一面內將托板能夠移動地搭載;托板傳送部,將托板沿著托板軌道搬送;托板移動部,設置於複數個托板軌道之端部,使搭載於複數個托板軌道內之任一個托板軌道之托板移動至其他托板軌道,托板移動部具備:旋轉板,能夠以鉛垂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1個或2個以上之短軌道,設置於旋轉板之周圍;托板傳送輔助部,使托板自托板軌道移動至短軌道或使托板自短軌道移動至托板軌道;以及升降部,使托板傳送輔助部升降,複數個托板軌道以其延長線彼此以既定角度於旋轉板之旋轉軸上交叉之方式設置。
較佳為短軌道於旋轉板之旋轉圓周上以等角度間隔設置有偶數個。托板傳送輔助部亦可構成為於靠近托板傳送部之側之端部具有支點,另一端以支點為旋轉軸而升降。
托板傳送輔助部構成為具備輔助循環帶,上述輔助循環帶係沿寬度方向延伸之凹凸於長度方向交替連續地形成,且沿著托板軌道之端部及與托板軌道之端部相連之短軌道呈環形設置而循環,於托板之下表面,形成有能夠與輔助循環帶之凹凸卡合之凹凸,構成為若托板傳送輔助部上升,則托板之凹凸卡合於輔助循環帶之凹凸,托板利用輔助循環帶之循環而能夠移動,且構成為若托板傳送輔助部下降,則輔助循環帶之凹凸離開托板之凹凸。
又,短軌道以複數個托板軌道之延長線於旋轉板之旋轉軸上彼此交叉之角度為單位、或基於該角度而於旋轉板之旋轉圓周上設置複數個。
托板搬送裝置較佳為進而具備容許及限制搭載於短軌道之托板之移動之托板卡止機構。又,托板搬送裝置亦可進而具備:輔助軌道,於托板軌道與旋轉板之間以與托板軌道之端部相連之方式設置於托板軌道之同一直線上;以及輔助軌道升降部,使輔助軌道於與托板軌道之端部相連之第一位置和較第一位置靠下方之第二位置之間升降。該情形時,輔助軌道亦可構成為,於靠近托板軌道之側之端部具有支點,另一端以支點為旋轉軸而升降。
本實施形態之托板搬送裝置中,具備:托板傳送輔助部,使托板自托板軌道移動至短軌道或使托板自短軌道移動至托板軌道;以及升降部(液壓氣缸),使托板傳送輔助部升降。因此,即便於托板傳送輔助部與搭載於短軌道之托板卡合之情形時,亦可藉由使托板傳送輔助部下降而容許旋轉板之旋轉,從而解除托板與托板傳送輔助部之卡合。
由此,藉由使旋轉板與短軌道一併旋轉,而可使搭載於短軌道之托板移動至另一托板軌道。該移動時,若設置托板卡止機構,則可限制搭載於短軌道之托板之移動。
又,若使托板傳送輔助部上升,則托板傳送輔助部會再次卡合於搭載於短軌道之托板。因此,可使托板自連接於另一托板軌道之端緣之短軌道再移動至另一托板軌道。由此,即便以延長線交叉之方式設置有複數個托板軌道,亦能夠確實地使托板移動。
以上,已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上述實施形態只不過表示本發明之應用例之一部分,並非旨在將本發明之技術範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之具體構成。
本申請案主張基於2015年10月30日於日本專利局申請之日本特願2015-214662以及2016年9月21日於日本專利局申請之日本特願2016-184003之優先權,該申請案之全部內容藉由參照而編入本說明書中。
10‧‧‧托板搬送裝置
11‧‧‧托板
12‧‧‧直線運動塊
13‧‧‧台座
13a‧‧‧卡止孔
14‧‧‧卡止構件
16‧‧‧搭載具
21‧‧‧第一托板軌道
22‧‧‧支承板
23‧‧‧直線運動導軌
31‧‧‧第二托板軌道
41‧‧‧第一托板傳送部
42‧‧‧循環帶
43‧‧‧伺服馬達
44‧‧‧從動滑輪
47‧‧‧支承材
48‧‧‧安裝具
51‧‧‧第二托板傳送部
61‧‧‧托板移動部
62‧‧‧旋轉板
63‧‧‧短軌道
64‧‧‧分度單元
64a‧‧‧本體部
64b‧‧‧旋轉桿
65‧‧‧台板
72‧‧‧升降桿
81‧‧‧托板傳送輔助部
82‧‧‧輔助循環帶
83‧‧‧輔助循環機構
91‧‧‧輔助板
92‧‧‧導引材
93‧‧‧輔助滑輪
L‧‧‧長度
W‧‧‧短軌道之長度
O‧‧‧旋轉中心
X、Y、Z‧‧‧軸

Claims (2)

  1. 一種托板搬送裝置,具備:複數個托板軌道,於水平之同一面內將托板能夠移動地搭載;托板傳送部,將上述托板沿著上述托板軌道搬送;以及托板移動部,設置於上述複數個托板軌道之端部,使搭載於上述複數個托板軌道內的任一個托板軌道之上述托板移動至其他托板軌道,上述托板移動部具有:旋轉板,能夠以鉛垂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1個或2個以上之短軌道,設置於上述旋轉板之旋轉圓周上;托板傳送輔助部,使上述托板自上述托板軌道移動至上述短軌道、或使上述托板自上述短軌道移動至上述托板軌道;以及升降部,使上述托板傳送輔助部升降,上述複數個托板軌道以其延長線彼此以既定角度於上述旋轉板之旋轉軸上交叉之方式設置;上述托板搬送裝置,進一步具備:輔助軌道,於上述托板軌道與上述旋轉板之間,以與上述托板軌道之端部相連之方式設置於上述托板軌道之同一直線上;以及輔助軌道升降部,使上述輔助軌道於與上述托板軌道之端部相連之第一位置、和較上述第一位置靠下方之第二位置之間升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托板搬送裝置,其中,上述輔助軌道於靠近上述托板軌道之側之端部具有支點,另一端以該支點為旋轉軸而升降。
TW105133419A 2015-10-30 2016-10-17 托板搬送裝置 TWI6809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4662 2015-10-30
JPJP2015-214662 2015-10-30
JPJP2016-184003 2016-09-21
JP2016184003A JP6621205B2 (ja) 2015-10-30 2016-09-21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8371A TW201718371A (zh) 2017-06-01
TWI680929B true TWI680929B (zh) 2020-01-01

Family

ID=5871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3419A TWI680929B (zh) 2015-10-30 2016-10-17 托板搬送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21205B2 (zh)
CN (1) CN108367867B (zh)
TW (1) TWI6809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3834B (zh) * 2018-12-10 2023-11-03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和托盘车运输系统间的钢卷转运装置
JP6741802B2 (ja) * 2019-01-25 2020-08-19 Dmg森精機株式会社 パレット搬送システム、パレット搬送方法、および、パレット搬送プログラム
CN109941719B (zh) * 2019-03-14 2020-10-02 台州迪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片机用废料收集装置
KR102049037B1 (ko) * 2019-07-29 2019-11-27 비앤에스(주) 주행 및 가이드 기능을 구비한 레일턴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팰릿이송시스템
US20220274791A1 (en) * 2021-02-26 2022-09-01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ving element transport in a conveyor system
US20230073969A1 (en) * 2021-09-09 2023-03-09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ving element transport in a conveyor system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61079A (en) * 1974-11-22 1976-05-27 Toshiba Machine Co Ltd Paretsutono ootorooda anroodasochi
US4041873A (en) * 1975-08-25 1977-08-16 Si Handling Systems, Inc. Driverless vehicle turntable system
JPH0636739U (ja) * 1992-10-16 1994-05-17 三井精機工業株式会社 パレット受け渡し装置
TW201114668A (en) * 2009-10-29 2011-05-01 Nittoku Eng Pall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pallet conveyance method
CN102189438A (zh) * 2010-03-12 2011-09-21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托盘输送装置和托盘输送方法
JP5161079B2 (ja) 2006-06-28 2013-03-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メディア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および子局
KR20140056699A (ko) * 2012-10-31 2014-05-12 한국전기연구원 디스플레이 제조설비용 자기부상 이송 시스템
TW201502046A (zh) * 2013-04-05 2015-01-16 Nittoku Eng 托板搬送裝置及托板搬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5001780U1 (de) * 2005-02-03 2006-06-08 Kuka Schweissanlagen Gmbh Fertigungseinrichtung für Bauteile
CN101096074B (zh) * 2006-06-30 2010-11-24 上海中晶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大直径高精度玻璃抛光机的自动移盘机构
JP5460377B2 (ja) * 2010-02-24 2014-04-02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及びパレット搬送方法
JP5548491B2 (ja) * 2010-03-12 2014-07-16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及びパレット搬送方法
CN103241531B (zh) * 2013-04-24 2015-08-12 大连德欣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电机嵌线生产线输送托盘与线外工作台对接装置
CN203853843U (zh) * 2013-12-27 2014-10-01 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上料结构及加工中心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61079A (en) * 1974-11-22 1976-05-27 Toshiba Machine Co Ltd Paretsutono ootorooda anroodasochi
US4041873A (en) * 1975-08-25 1977-08-16 Si Handling Systems, Inc. Driverless vehicle turntable system
JPH0636739U (ja) * 1992-10-16 1994-05-17 三井精機工業株式会社 パレット受け渡し装置
JP5161079B2 (ja) 2006-06-28 2013-03-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メディア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および子局
TW201114668A (en) * 2009-10-29 2011-05-01 Nittoku Eng Pall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pallet conveyance method
CN102189438A (zh) * 2010-03-12 2011-09-21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托盘输送装置和托盘输送方法
KR20140056699A (ko) * 2012-10-31 2014-05-12 한국전기연구원 디스플레이 제조설비용 자기부상 이송 시스템
TW201502046A (zh) * 2013-04-05 2015-01-16 Nittoku Eng 托板搬送裝置及托板搬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7867A (zh) 2018-08-03
JP6621205B2 (ja) 2019-12-18
JP2017080871A (ja) 2017-05-18
TW201718371A (zh) 2017-06-01
CN108367867B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0929B (zh) 托板搬送裝置
TWI625286B (zh) 托板搬送裝置
TWI722197B (zh) 托板搬送裝置
TWI523729B (zh) Pallet conveyer and pallet conveyance method
JP6452433B2 (ja) 循環式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JP4629731B2 (ja) ワーク搬送システム
KR101435911B1 (ko) 실린더의 밸런서를 포함하는 리프터
JP6655854B2 (ja)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JP6460826B2 (ja)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CN106115569A (zh) 三维移载装置
TW201704125A (zh) 工件搬送用托板
JP6650651B2 (ja)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レット搬送方法
WO2017043397A1 (ja)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JP2006027753A (ja) 電動機検修ライン用ターンテーブル装置
WO2017073305A1 (ja)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KR102268943B1 (ko) 부품 제조 공정용 부품 이송 장치
JP2017222490A (ja)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JP2004338089A (ja) シャトルコンベアを用いたボルト仮置き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