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0912B - 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 - Google Patents

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0912B
TWI680912B TW106143574A TW106143574A TWI680912B TW I680912 B TWI680912 B TW I680912B TW 106143574 A TW106143574 A TW 106143574A TW 106143574 A TW106143574 A TW 106143574A TW I680912 B TWI680912 B TW I6809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m
food
cylindrical portion
container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3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4930A (zh
Inventor
橋本康彦
坂東賢二
平田和範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4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4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0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091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00Packaging individual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jars
    • B65B5/10Fill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progressively or in stages by introduc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layers of articles
    • B65B5/12Introducing successive articles, e.g. confectionery products, of different shape or size in predetermin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J11/0045Manipulators used in the food indust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3/00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084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084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anipulators
    • B25J9/0087Dual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79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asks executed
    • B25J9/1682Dual arm manipulator; Coordination of several 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5/00Packaging othe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 B65B25/001Packaging othe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of foodstuffs, combined with their conserv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00Packaging individual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jars
    • B65B5/10Fill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progressively or in stages by introduc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layers of articles
    • B65B5/105Fill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progressively or in stages by introduc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layers of articles by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65B57/1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 B65B57/14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and operating to control, or stop, the feed of articles or material to be packag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將食品裝盛至所期望之位置且衛生的機器人。機器人100係將食品15裝入容器17中之機器人,其具備:第1臂20,使板狀部25移動;第2臂30,使具有上側開口及下側開口之筒狀部35移動;以及控制裝置40,上述控制裝置係40構成為,以一面以上述板狀部25覆蓋收容有上述食品15之上述筒狀部35之上述下側開口,一面使上述筒狀部35及上述板狀部25向上述容器17上移動,於上述容器17上使上述板狀部25移動開放上述下側開口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20及上述第2臂30進行動作。

Description

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
作為將食品裝入容器中之裝置,例如已知有專利文獻1之食品裝盛機器人。該機器人係抓持收容有食品之食品搬運用容器並搬運至裝盛容器之上方,將收容於食品搬運用容器中之食品裝盛至裝盛容器中。該食品搬運用容器之底板被彈簧牽拉住,在收容有食品之狀態下關閉。並且,於裝盛食品時,機器人藉由柱塞按壓安裝於底板之鉤,克服彈簧之牽拉力而開放底板,以使食品落下。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128002號公報
於開放上述專利文獻1之食品搬運用容器之底板時,底板會朝下方傾斜,因此無法使食品搬運用容器靠近裝盛容器。因此,難以將食品裝盛至裝盛容器之所期望之位置。
又,於食品搬運用容器中,安裝有底板、彈簧及鉤等複數個零件,因此食品易積存於該等處。並且,難以對複雜形狀之食品搬運用容器進行清洗。 因此,衛生方面易產生問題。
本發明係解決上述習知問題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將食品裝盛之所期望之位置之衛生的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
為解決上述習知問題,本發明之機器人將食品裝入容器中,其具備:第1臂,使板狀部移動;第2臂,使具有上側開口及下側開口之筒狀部移動;以及控制裝置,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一面以上述板狀部覆蓋收容有上述食品之上述筒狀部之上述下側開口,一面使上述筒狀部及上述板狀部向上述容器上移動,使上述板狀部移動至上述容器上之後開放上述下側開口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及上述第2臂進行動作。
根據該結構,藉由使板狀部滑動,從而無須與容器之間空出大的用於開放筒狀部之下側開口之距離,於開放下側開口時可使筒狀部靠近容器。因此,可自靠近之筒狀部將食品裝盛至容器之所期望之位置。又,由於無須於筒狀部及板狀部安裝用於開放下側開口之構件,因此筒狀部及板狀部簡單。因此,食品難以積留於該等處,且易對該等進行清洗,因此可確保衛生。
該機器人中,亦可為,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利用上述板狀部使收容於盛器中之上述食品歸攏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進行動作。根據該結構,藉由於盛器中歸攏食品,可使食品之厚度及密度變得均勻,從而可自盛器中鏟起特定量之食品。
該機器人中,亦可為,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利用上述板狀部鏟起收容於盛器中之上述食品,並自上述上側開口裝入載置於載置面上之上述筒狀部內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進行動作。根據該結構,板狀部被兼用作堵塞筒狀部之下側開口之底、及將食品裝入筒狀部內之鏟子,可實現零件個數及成本之削減。
該機器人中,亦可為,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使上述板狀部之一端抵住收容有上述食品之上述筒狀部之上側緣而滑動,以刮除位於上述上側緣之上之上述食品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進行動作。根據該結構,藉由刮除自筒狀部突出之食品,從而可將特定量之食品收容至筒狀部內。
該機器人中,亦可為,進一步具備:按下部,設於上述第1臂,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利用上述按下部按下上述下側開口被開放之上述筒狀部內收容之上述食品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進行動作。根據該結構,對於米飯等密接於筒狀部之食品而言,有時僅僅開放筒狀部之下側開口並不會落下。此時,藉由按下部按下筒狀部之食品,藉此可使食品自筒狀部落下而裝盛至容器內。
該機器人中,亦可為,進一步具備:抓持部,其設於上述第2臂;以及被抓持部,其設於上述筒狀部,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使上述抓持部抓持住上述被抓持部來移動上述筒狀部之方式,使上述第2臂進行動作。根據該結構,準備複數個尺寸及形狀等不同之筒狀部,選擇與食品相應之筒狀部。藉由抓持部來抓持該筒狀部之被抓持部,藉此可適當地區分使用筒狀部。
本發明之機器人之運轉方法中,該機器人係將食品裝入容器中,且該機器人具備:第1臂,其使板狀部移動;第2臂,其使具有上側開口及下側開口之筒狀部移動;以及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裝置以一面以上述板狀部覆蓋收容有上述食品之上述筒狀部之上述下側開口,一面使上述筒狀部及上述板狀部向上述容器上移動,於上述容器上使上述板狀部移動開放上述下側開口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及上述第2臂進行動作。根據該方法,可使筒狀部靠近容器,因此可自筒狀部將食品裝盛至容器之所期望之位置。又,板狀部及筒狀部為簡單的形狀,食品難以積留,因而容易清洗,因此可確保該等之衛生。
本發明具有以上說明之結構,且發揮下述效果,即,可提供一種可將食品裝盛至所期望之位置且衛生的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
15‧‧‧食品
16‧‧‧盛器
17‧‧‧容器
20‧‧‧第1臂
25‧‧‧平板狀部(板狀部)
26‧‧‧按下部
30‧‧‧第2臂
35‧‧‧筒狀部
37‧‧‧抓持部
38‧‧‧被抓持部
40‧‧‧控制裝置
100‧‧‧機器人
201a‧‧‧載置面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機器人之概略結構之示意圖。
圖2係概略地表示圖1所示之機器人之控制裝置之結構之功能方塊圖。
圖3係表示藉由圖1所示之平板狀部歸攏盛器之食品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4係表示藉由圖3所示之平板狀部鏟起食品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5係表示藉由圖4所示之平板狀部將食品裝入筒狀部內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6係表示藉由圖5所示之平板狀部刮除自筒狀部突出之食品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7係表示藉由圖6所示之平板狀部堵塞筒狀部之下側開口而搬運食品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8係表示自筒狀部之下側開口移除圖7所示之平板狀部而開放下側開口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9表示藉由按下部按下圖8所示之筒狀部之食品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機器人之立體圖。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較佳之實施形態。再者,以下,於所有圖式中對於相同或相當之要素標註相同之參照符號,並省略其重複說明。又,於所有圖式中,係選取用於說明本發明之構成要素而圖示,對於其他構成要素,有時省略圖示。進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之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1)
[機器人之結構]
本實施形態1之機器人100如圖1所示,係將食品裝入容器中之機器人100,具備第1臂20、第2臂30及控制裝置40。對於機器人100,例如使用水平多關節型機器人。但機器人100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垂直多關節型機器人等機器人。
機器人100具備台車11,於台車11之下表面設有車輪12及固定部13。機器人100係構成為,可藉由車輪12而移動,且藉由固定部13而固定於地面。於該台車11內,收納有控制裝置40。
又,於台車11之上表面固定有基軸14。於基軸14上,繞通過該基軸14之軸心之旋轉軸線L1可轉動地設有第1臂20及第2臂30。第1臂20與第2臂30係以上下具有高低差之方式而設。再者,第1臂20及第2臂30構成為,可獨立地動作,或者彼此關聯地動作。
第1臂20具有第1臂部21、第1腕部22、第1手部23。第2臂30具有第2臂部31、第2腕部32、第2手部33。再者,此處,採用了第1臂20及第2臂30除了第1手部23、第2手部33以外,設為實質上相同結構之形態,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採用各臂部21、31及各腕部22、32於第1臂20與第2臂30中為不同結構之形態。
第1臂部21包含大致長方體狀之第1a鏈節21a及第1b鏈節21b,第2臂部31包含大致長方體狀之第2a鏈節31a及第2b鏈節31b。各鏈節21a、31a於其基端部設有旋轉關節J1,於前端部設有旋轉關節J2。各鏈節21a、31a其基端部經由旋轉關節J1而與基軸14連結,從而可藉由旋轉關節J1而繞旋轉軸線L1轉動。
各鏈節21b、31b其基端部經由旋轉關節J2而與各鏈節21a、31a之前端部連結,從而可藉由旋轉關節J2而繞旋轉軸線L2轉動。各鏈節21b、31b於其前端部設有直動關節J3。
各腕部22、32經由直動關節J3而連結於各鏈節21b、31b之前端部,可相對於各鏈節21b、31b而升降移動。於各腕部22、32之下端部設有旋轉關節J4,於旋轉關節J4之下端部設有各安裝部24、34。
各安裝部24、34可裝卸地構成各手部23、33。例如,各安裝部24、34具有其間隔可調整地構成之一對棒構件。各安裝部24、34利用該一對棒構件包夾各手部23、33,藉此可將各手部23、33安裝於各腕部22、32。藉此,各手部23、33可藉由旋轉關節J4而繞旋轉軸線L3轉動。再者,棒構件之前端部分亦可彎折。
第1手部23係設於第1臂20之前端,包含藉由第1安裝部24可裝卸地安裝之平板狀部25及按下部26。第2手部33係設於第2臂30之前端,包含藉由第2安裝部34可裝卸地安裝之筒狀部35。再者,第1手部23及第2手部33之詳細將後述。
再者,於第1臂20及第2臂30之各關節J1至J4中,分別設有作為使各關節所連結之2個構件相對地旋轉或升降之致動器之一例之驅動馬達(未圖示)。驅動馬達例如亦可為藉由控制裝置40進行伺服控制之伺服馬達。又,於各關節J1至關節J4中,分別設有對驅動馬達之旋轉位置進行檢測之旋轉感測器(未圖示)、及對控制驅動馬達之旋轉之電流進行檢測之電流感測器(未圖示)。旋轉感測器例如亦可為編碼器。
繼而,一面參照圖2,一面說明控制裝置40。控制裝置40具備CPU等運算部40a、ROM、RAM等記憶部40b以及伺服控制部40c,例如為具備微控制器等電腦之機器人控制器。再者,控制裝置40既可包含進行集中控制之單個控制裝置40,亦可包含彼此協動地分散控制之複數個控制裝置40。又,採用了將記憶部40b配置於控制裝置40內之形態,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採用記憶部40b獨立於控制裝置40而設之形態。
於記憶部40b中,記憶有作為機器人控制器之基本程式、各種固定資料等資訊。運算部40a藉由讀出並執行記憶部40b中記憶之基本程式等軟體,而控制機器人100之各種動作。即,運算部40a生成機器人100之控制指令,並將其輸出至伺服控制部40c。伺服控制部40c構成為,基於由運算部40a所生成之控制指令,對與機器人100之各臂20、30之關節J1至J4對應之伺服馬達之驅動進行控制。例如,控制裝置40以一面利用平板狀部25覆蓋收容有食品之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一面使筒狀部35及平板狀部25向容器上移動之方式,使第1臂20及第2臂30進行動作。
繼而,一面參照圖3至圖9,一面說明第1臂20之第1手部23。第1手部23包含平板狀部25及按下部26,第2手部33包含具有上側開口及下側開口之筒狀部35。
平板狀部25為厚度薄之板狀體,例如為矩形狀之平板。平板狀部25係藉由第1安裝件27而安裝於第1腕部22。第1安裝件27設有致動器等驅動部(未圖示),藉由該驅動部,第1安裝件27以相對於沿上下方向延伸之第1腕部22之軸垂直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再者,平板狀部25只要為板狀體,則亦可彎曲。
平板狀部25在其長邊方向上較第1端25b靠近第2端25c之位置、且短邊方向上與一對側端之中心處,連接有第1安裝件27。該第1端25b及第2端25c相對於第1安裝件27之旋轉軸而平行地呈直線狀延伸,一對側端相對於第1安裝件27之旋轉軸而垂直地延伸。平板狀部25於其長邊方向上,自第1安裝件27之連接位置向第1端25b側及第2端25c側突出。例如,平板狀部25於其長邊方向上,第1安裝件27之連接位置與第1端25b之間之部分(第1部分),長於第1安裝件27之連接位置與第2端25c之間之部分(第2部分)。
平板狀部25具有第1安裝件27所連接之第1主面、及與第1主面相 向之第2主面。第1主面及第2主面係相對於第1安裝件27而垂直地設置,藉由第1安裝件27之旋轉,相對於第1腕部22之軸而取得平行、垂直及該等間之傾斜位置。
於平板狀部25之一對側端,設有突條部25a。突條部25a係於第1端25b與第2端25c之間沿各側端延伸,並自第1主面側突出。如此,平板狀部25亦可並非完全之平板,而是其一部分凹陷或突出。再者,亦可不於平板狀部25上設置突條部25a,平板狀部25亦可為平板。
按下部26為柱形狀,其底面26a具有與筒狀部35之上側開口相同之形狀,該底面26a之尺寸具有與筒狀部35之上側開口相同或較之稍小之尺寸。按下部26藉由第1安裝件27而安裝於第1腕部22。按下部26係夾著第1安裝件27之旋轉軸而在與平板狀部25為相反側連接於第1安裝件27。按下部26較第1安裝件27之旋轉軸而配置於平板狀部25之第2端25c側。
按下部26具有第1安裝件27所連接之第3主面、及與第3主面相向之第4主面(底面)26a。底面26a係與平板狀部25之第1主面及第2主面平行地設置,藉由第1安裝件27之旋轉,相對於第1腕部22之軸而取得平行、垂直、及該等間之傾斜位置。
該平板狀部25及按下部26係藉由第1臂20之各部借助旋轉關節J1、J2、J4(圖1)繞各旋轉軸線L1、L2、L3(圖1)轉動,從而可朝左右及前後方向移動。又,平板狀部25及按下部26係藉由第1臂20之第1腕部22借助直動關節J3(圖1)而相對於第1b鏈節21b升降移動,從而可朝上下方向移動。如此,第1臂20可使平板狀部25及按下部26移動。
筒狀部35係上側及下側開口之筒形狀,例如,上側開口及下側開口為矩形狀。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之尺寸與平板狀部25之第1部分相同或較之為小。筒狀部35藉由第2安裝件36而安裝於第2腕部32。
第2安裝件36為大致長方體形狀,其上表面連接於第2腕部32。第 2安裝件36之側面(安裝面)36a垂直於上表面,於安裝面36a之下部安裝有筒狀部35。安裝面36a較筒狀部35之上側開口延伸至上方,且相對於筒狀部35之上側緣而垂直地設置。與安裝面36a平行地延伸之筒狀部35之長度(寬度)係與平板狀部25之第1端25b之長度相同或較大,與第2端25c之長度相同或較小。
該筒狀部35係藉由第2臂30之各部利用旋轉關節J1、J2、J4(圖1)繞各旋轉軸線L1、L2、L3(圖1)轉動,從而可朝左右及前後方向移動。又,筒狀部35係藉由第2臂30之第2腕部32借助直動關節J3(圖1)相對於第2b鏈節31b而升降移動,從而可朝上下方向移動。如此,第2臂30可使筒狀部35移動。
[裝盛系統之結構]
繼而,一面參照圖3至圖9,一面說明裝盛系統200之結構。裝盛系統200包含機器人100及載置面201a。載置面201a為載置筒狀部35之面,例如為載置部201之上表面。載置部201為長方體形狀,係沿收容食品15之盛器16之第1側壁16a而配置。載置面201a係與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相同或較之為大,載置面201a堵塞載置於其上之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載置部201之高度被設定為,載置於載置面201a上之筒狀部35之上側緣處於盛器16之上側緣之上。載置於載置面201a之筒狀部35之上側開口與盛器16之開口鄰接。
例如,盛器16配置於機器人100之前,容器17配置於機器人100之右側,載置部201配置於盛器16與容器17之間。容器17亦可配置於可移動之作業台。例如,於裝盛系統200中具備複數個機器人100,各機器人100裝盛不同之食品15。此時,藉由使作業台依序移動至複數個機器人100,從而複數個機器人100可將各自之食品15裝盛至容器17中。
[機器人之動作方法]
繼而,一面參照圖3至圖9,一面說明本實施形態1之機器人100之動作方法。該動作方法係由控制裝置40執行。此處,對將裝入盛器16中之米 飯(食品)15裝盛至容器17(便當盒)中之情形進行說明。
然而,容器17只要為其上表面開口者,則並不限定於便當盒。食品15只要為固體,則並不限定於米飯。
首先,如圖3所示,控制裝置40以利用平板狀部25使收容於盛器16中之食品15歸攏之方式,使第1臂20進行動作。此處,使平板狀部25之第1主面以相對於盛器16之底面26a而垂直或大致垂直之方式傾斜,以使平板狀部25之第1端25b較第2端25c位於更下。然後,使第1端25b抵接於盛器16之底面,使平板狀部25自與盛器16之第1側壁16a相向之第2側壁16b側朝向第1側壁16a側移動。藉此,食品15被歸攏至載置部201所鄰接之盛器16之第1側壁16a側。又,藉由如此般歸攏食品15,收容於盛器16中之食品15之厚度及密度變得均勻。
繼而,如圖4所示,控制裝置40使第1臂20進行動作,以利用平板狀部25鏟起收容於盛器16中之食品15,並自其上側開口裝入載置於載置面201a上之筒狀部35。此處,係使平板狀部25移動至食品15之上,使平板狀部25之第1主面位於第2主面之上,並使第1主面相對於盛器16之底面26a而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傾斜。繼而,使平板狀部25較食品15移動至盛器16之第2側壁16b側,一面使平板狀部25之第1端25b抵接於盛器16之底面26a,一面使平板狀部25自第2側壁16b側向第1側壁16a側移動。藉此,將食品15載置於平板狀部25之第1部分之第1主面上。繼而,使平板狀部25移動特定距離後,使平板狀部25移動至食品15之上。藉此,藉由平板狀部25取出特定量之食品15。
又,如圖5所示,使第1主面上載置有食品15之平板狀部25朝向筒狀部35移動,將平板狀部25之第1端25b抵住筒狀部35之上側緣,使平板狀部25傾斜,以使平板狀部25之第2端25c位於第1端25b之上。藉此,食品15於傾斜之第1主面上滑落,自筒狀部35之上側開口進入筒狀部35內。又,此時,由於自第1主面之一對側端朝上方突出有突條部25a,因此可防止食品15自一對側端落至 外部。
進而,於平板狀部25上滑落之食品15有時會超過筒狀部35之上側開口。此時,食品15碰到相對於筒狀部35之上側緣而垂直地設置之第2安裝件36之安裝面36a,從而落入設於其下之筒狀部35之上側開口。因此,食品15將進入筒狀部35內。
又,由於平板狀部25之第1端25b之長度與筒狀部35之寬度相同或較小,因此第1端25b不會自筒狀部35之寬度突出。因此,食品15不會自第1端25b與筒狀部35之間隙灑落至筒狀體之外。
進而,將筒狀部35載置於載置面201a上,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由載置面201a予以覆蓋。因此,食品15被收容於筒狀部35內。
繼而,如圖6所示,控制裝置40使第1臂20進行動作,以使平板狀部25之第2端25c(一端)抵住收容有食品15之筒狀部35之上側緣而滑動,以刮除位於上側緣之上之食品15。
此處,平板狀部25之第2端25c位於第1端25b之下,使平板狀部25之第1主面相對於盛器16之底面26a而垂直或大致垂直地傾斜。繼而,使第2端25c抵接於筒狀部35之上側緣,使平板狀部25自第2安裝件36側朝向盛器16側移動。筒狀部35之上側開口位於盛器16之開口之上而與盛器16之開口鄰接。藉此,位於上側緣之上之食品15將被平板狀部25刮除而落入盛器16中。因此,可使特定量之食品15殘留於筒狀部35內。
繼而,如圖7所示,控制裝置40使第1臂20及第2臂30進行動作,以一面以平板狀部25覆蓋收容有食品15之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一面使筒狀部35及平板狀部25向容器17上移動。此處,首先,使平板狀部25之第1主面位於第2主面之上且設為水平,將平板狀部25插入至載置部201之載置面201a與筒狀部35之下側緣之間。藉此,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被平板狀部25覆蓋,平板狀部25 作為筒狀部35之底發揮功能。繼而,在由平板狀部25覆蓋下側開口之狀態下,使筒狀部35及平板狀部25向容器17上移動。藉此,食品15被搬運至容器17上。
繼而,如圖8所示,控制裝置40,以使平板狀部25移動至容器17上並打開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之方式,使第1臂20進行動作。此處,當筒狀部35到達容器17內之所期望之位置上時,使平板狀部25沿筒狀部35之下側緣於水平方向上移動,使平板狀部25離開筒狀部35。藉此,被平板狀部25覆蓋之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開放。如此,藉由平板狀部25沿筒狀部35之下側緣滑動,可減小筒狀部35與容器17之間隔。
繼而,如圖9所示,控制裝置40使第1臂20進行動作,以利用按下部26按下收容於筒狀部35中之食品15。此處,使第1安裝件27旋轉,使按下部26位於平板狀部25之下,並將按下部26之底面26a設為水平。繼而,使按下部26移動至筒狀部35之上側開口上,使按下部26朝下方移動。藉此,筒狀部35內之食品15被按下部26之底面26a按向下方而落下,從而裝盛至容器17內之所期望之位置。如此,可自近距離將食品15裝入容器17中。又,僅開放下側開口並不會落下之食品15亦是藉由按下部26而落下,從而可確實地裝入容器17。
根據上述結構,藉由平板狀部25堵塞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藉此,可使平板狀部25自筒狀部35滑動至容器17上而開放下側開口。如此,平板狀部25幾乎未向容器17側移動,因此可使筒狀部35靠近容器17。因此,可自靠近之筒狀部35使食品15落下至容器17之所期望之位置而實現裝盛。
又,藉由使平板狀部25相對於筒狀部35而移動,從而可封閉及開放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因此,平板狀部25及筒狀部35中不需要用於封閉及開放下側開口之機構,食品15難以積留於此類機構處。並且,平板狀部25及筒狀部35簡單且易清洗,因此可確保該等之衛生。
進而,可使平板狀部25作為用於歸攏食品15之道具、用於鏟起食 品15之道具、用於將食品15裝入筒狀部35內之道具、用於刮除自筒狀部35突出之食品15之道具、及用於堵塞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之道具發揮功能。因此,有助於零件個數及成本之削減。
(實施形態2)
實施形態2之機器人100進一步具備:設於第2臂30之抓持部37、及設於筒狀部35之被抓持部38。又,實施形態2之機器人100於第1手上未設按下部26。
被抓持部38係設於自筒狀部35之上側緣朝上側開口之相反側延伸之底板39上,並自底板39向上方突出。抓持部37可裝卸地抓持筒狀部35,例如具有一對棒狀構件。一對棒狀構件由致動器等驅動部(未圖示)予以驅動,以使彼此之間隔發生變化。抓持部37縮窄一對棒狀構件之間隔而夾持被抓持部38,放寬一對棒狀構件之間隔而放開被抓持部38。再者,一對夾持部分彼此相向之夾持部分之邊亦可沿被抓持部38之表面而彎曲,以抵接於被抓持部38。
控制裝置40使第2臂30進行動作,以使抓持部37抓持住被抓持部38來移動筒狀部35。又,因第1臂20上未具備按下部26,因而省略藉由按下部26按下筒狀內之食品15之動作。除此以外之機器人100之動作方法與實施形態1同樣,因此省略其說明。
如此,可藉由抓持部37及被抓持部38將筒狀部35可裝卸地安裝於第2臂部31。因此,例如可預先準備尺寸及形狀等不同之複數個筒狀部35,將與食品15之種類及尺寸等相應之筒狀部35安裝於第2臂30。
(其他實施形態)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1中,於第1手具備平板狀部25及按下部26,但亦可於第1手上不具備按下部26,而僅具備平板狀部25。例如,於食品15與筒狀部35之密接性小之情形時,有時只要使覆蓋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之平板狀部 25滑動以開放下側開口,食品15便會自筒狀部35落下。此種情況時,不需要藉由按下部26來按下筒狀部35內之食品15,因此可省略按下部26,以節省成本及裝盛作業之工時。
進而,於上述實施形態1中,亦可於第2安裝件36上安裝尺寸及形狀等不同之複數個筒狀部35。此時,藉由旋轉關節J4使第2安裝件36旋轉,藉此,可選擇使用與食品15之種類及尺寸等相應之筒狀部35。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2中,於第1手上未具備按下部26,但亦可具備。例如,於食品15與筒狀部35之密接性大之情形時,有時僅僅開放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食品15並不會自筒狀部35落下。此種情況時,藉由按下部26按下筒狀部35內之食品15,藉此,可使食品15落下而裝盛至容器17中。
進而,於上述所有實施形態中,機器人100進行了歸攏食品15之處理、鏟起食品15之處理、將食品15裝入筒狀部35內之處理、刮除自筒狀部35突出之食品15之處理、藉由平板狀部25堵塞筒狀部35之下側開口而使食品15移動之處理、使平板狀部25離開筒狀部35而開放下側開口之處理、藉由按下部26按下食品15之處理。然而,亦可不進行該等所有處理,亦可省略其中之一部分處理。又,除該等處理以外,亦可進行其他處理。
根據上述說明,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本發明之多種改良或其他實施形態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上述說明應僅作為例示而解釋,係以向本領域技術人員教示執行本發明之最佳形態之目的而提供。可實質上變更其結構及/或功能之詳細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作為可將食品裝盛至所期望之位置且衛生的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等而有用。
14‧‧‧基軸
15‧‧‧食品
16‧‧‧盛器
16a‧‧‧第1側壁
16b‧‧‧第2側壁
17‧‧‧容器
20‧‧‧第1臂
22‧‧‧第1腕部
23‧‧‧第1手部
25‧‧‧平板狀部(板狀部)
25a‧‧‧突條部
25c‧‧‧第2端
26‧‧‧按下部
27‧‧‧第1安裝件
30‧‧‧第2臂
32‧‧‧第2腕部
33‧‧‧第2手部
35‧‧‧筒狀部
36‧‧‧第2安裝件
100‧‧‧機器人
200‧‧‧裝盛系統
201‧‧‧載置部

Claims (7)

  1. 一種機器人,將食品裝入容器中,其特徵在於,具備:第1臂,使板狀部移動;第2臂,使具有上側開口及下側開口之筒狀部移動;以及控制裝置,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一面以上述板狀部覆蓋收容有上述食品之上述筒狀部之上述下側開口,一面使上述筒狀部及上述板狀部向上述容器上移動,於上述容器上使上述板狀部沿上述筒狀部之下側緣滑動而開放上述下側開口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及上述第2臂進行動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器人,其中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利用上述板狀部使收容於盛器中之上述食品歸攏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進行動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機器人,其中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利用上述板狀部鏟起收容於盛器中之上述食品,並自上述上側開口裝入載置於載置面上之上述筒狀部內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進行動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機器人,其中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使上述板狀部之一端抵住收容有上述食品之上述筒狀部之上側緣而滑動,以刮除位於比上述上側緣上方處之上述食品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進行動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機器人,其中,進一步具備:按下部,設於上述第1臂,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利用上述按下部按下上述下側開口被開放之上述筒狀部內收容之上述食品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進行動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機器人,其中,進一步具備:抓持部,設於上述第2臂;以及被抓持部,設於上述筒狀部,上述控制裝置係構成為,以使上述抓持部抓持住上述被抓持部來移動上述筒狀部之方式,使上述第2臂進行動作。
  7. 一種機器人之運轉方法,該機器人係將食品裝入容器中,且該機器人具備:第1臂,使板狀部移動;第2臂,使具有上側開口及下側開口之筒狀部移動;以及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控制裝置,以一面以上述板狀部覆蓋收容有上述食品之上述筒狀部之上述下側開口,一面使上述筒狀部及上述板狀部向上述容器上移動,於上述容器上使上述板狀部沿上述筒狀部之下側緣滑動而開放上述下側開口之方式,使上述第1臂及上述第2臂進行動作。
TW106143574A 2016-12-13 2017-12-12 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 TWI680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1521A JP6831686B2 (ja) 2016-12-13 2016-12-13 ロボット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JP2016-241521 2016-1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4930A TW201834930A (zh) 2018-10-01
TWI680912B true TWI680912B (zh) 2020-01-01

Family

ID=6255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3574A TWI680912B (zh) 2016-12-13 2017-12-12 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00212A1 (zh)
JP (1) JP6831686B2 (zh)
KR (1) KR20190093627A (zh)
CN (1) CN110099851A (zh)
DE (1) DE112017006248T5 (zh)
TW (1) TWI680912B (zh)
WO (1) WO20181104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61601A1 (ja) * 2019-06-28 2020-12-30 株式会社DeepX 制御装置
WO2021113607A1 (en) * 2019-12-04 2021-06-10 West Liberty Foods, L.L.C. Automated food preparation and packaging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JP7478415B2 (ja) * 2020-03-13 2024-05-07 株式会社イシダ 物品把持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8010A (zh) * 2012-07-27 2014-02-12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机器人系统及其机器人手、生产方法以及制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644Y2 (ja) * 1980-02-20 1985-05-10 ゼネラルパツカ−株式会社 包装装置
JP3602817B2 (ja) 2001-10-24 2004-12-1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食品盛り付けロボット及び食品盛り付け装置
CN100588328C (zh) * 2006-01-06 2010-02-10 李卫红 全自动烹饪机器人系统
JP2015085479A (ja) * 2013-11-01 2015-05-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ロボットシステム、及びロボット制御方法
CN104608128A (zh) * 2013-11-01 2015-05-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机器人、控制装置、机器人系统、以及机器人控制方法
JP6068548B2 (ja) * 2015-04-09 2017-01-2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線条体を接続する接続部材がアームに配置された多関節ロボ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8010A (zh) * 2012-07-27 2014-02-12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机器人系统及其机器人手、生产方法以及制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6248T5 (de) 2019-09-12
CN110099851A (zh) 2019-08-06
KR20190093627A (ko) 2019-08-09
US20190300212A1 (en) 2019-10-03
TW201834930A (zh) 2018-10-01
JP6831686B2 (ja) 2021-02-17
WO2018110418A1 (ja) 2018-06-21
JP2018095286A (ja) 2018-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0912B (zh) 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
JP6831723B2 (ja) ロボットとロボットの運転方法
AU2004293242B2 (en) Improved pick and place gripper
JP5717007B2 (ja)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ロボットハンド、ロボット
JP6626411B2 (ja) 食品の詰め込み装置
KR101484109B1 (ko) 로봇 핸드 및 판자 모양 물품의 핸들링 방법
JP6618956B2 (ja) 食品収容方法と食品収容装置
WO2018155516A1 (ja) 食品を調理するための装置
JP6838895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6951106B2 (ja) 食品保持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CN211109843U (zh) 一种用于码垛机器人上的周转箱抓手
KR20190095353A (ko) 반송 시스템 및 그 운전 방법
KR20190055217A (ko) 식품 지지 장치
JP6958593B2 (ja) 移載装置
JP7146233B2 (ja) 物品移載装置
JP2020099964A (ja) エンドエフェクタとそれを備えたロボット
WO2019167921A1 (ja) 容器供給装置
JP2019025565A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
GB2415944A (en) Apparatus fro moving products using camera and flat gripper
JP5429117B2 (ja) ハンド及びロボット
TWI609752B (zh) 機器人及利用機器人之作業方法
WO2018186332A1 (ja) 食品保持装置とその動作方法
CN209177536U (zh) 一种码垛夹具及机器人
JP7113322B2 (ja) ロボット
JP2007296607A (ja) 部品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部品ピックアッ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