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1043B - 微生物培養器、微生物檢驗套組、透析液的檢驗方法、微生物的培養方法、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培養器、微生物檢驗套組、透析液的檢驗方法、微生物的培養方法、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61043B TWI661043B TW102135889A TW102135889A TWI661043B TW I661043 B TWI661043 B TW I661043B TW 102135889 A TW102135889 A TW 102135889A TW 102135889 A TW102135889 A TW 102135889A TW I661043 B TWI661043 B TW I66104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 culture
- sterilization
- culture bag
- microorganism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12M23/14—Ba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38—Caps; Covers; Plugs; Pouring mea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46—Means for fasten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5/00—Means for supporting, enclosing or fixing the microorganisms, e.g. immunocoat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7/00—Means for sterilizing, maintaining sterile conditions or avoiding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 C12M37/04—Se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04—Determining presence or kind of microorganism; Use of selective media for testing antibiotics or bacteriocid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chemical indicator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04—Determining presence or kind of microorganism; Use of selective media for testing antibiotics or bacteriocid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chemical indicator therefor
- C12Q1/06—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19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bacteri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侵入的異物的存在且裝入大量試樣的微生物培養器、微生物檢驗套組、透析液的檢驗方法、微生物的培養方法、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本發明提供一種微生物培養器,其包含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附注入口的培養袋。
Description
本申請案揭示一種微生物培養器、微生物檢驗套組、透析液的檢驗方法、微生物的培養方法、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
微生物的培養是使用各種培養基而進行。培養基例如有先前以來通常使用的液體培養基或瓊脂培養基。液體培養基雖然沒有試樣量的限制,但存在無定量性、體積大的缺點。另外,關於瓊脂培養基,於採用通常使用的直徑90mm的培養皿時試樣液量的上限通常為至多1mL,超過1mL的試樣液難以進行檢驗。因此,檢驗微生物濃度相對較低的試樣時,為了以1mL左右的試樣液進行檢驗,先對原試樣進行增菌培養後再供於檢驗。
例如,對於沙氏桿菌(salmonella)等食物中毒菌的檢驗,要求1cfu/25g的敏感度。另外,近年來,對於例如透析用水(透析水)等醫療系的水的檢驗,不僅要檢驗放熱性物質,亦推薦檢驗微生物。然而,由於此種試樣的微生物濃度很低,故而有時檢驗需要大量試樣。例如,對於透析水,有時要求可檢測出試樣1mL中小於一個微生物的高敏感度,若可對超過1mL的例如10mL~100mL的試樣液直接、定量性地進行微生物檢驗,則較簡便,故而理想。
對於此種大量試樣的檢驗,若使用更大的容器,則亦可進行超過1mL的試樣的檢驗,但佔用空間而不實用。因此,例如若以大面積使用如專利文獻1中提出的片狀培養基,則亦可進行超過1mL的試樣的定量檢驗,但變得需要大於培養基部分的襯紙與覆蓋膜,因此會損害省空間性,若成為大面積,則覆蓋部的開閉、試樣的擴散亦需要時間。另外,於為薄膜過濾(membrane filter,MF)法的情況下,需要專用的過濾器支架或歧管、或者抽吸泵類,於檢驗透析液時必須製成專用的培養基等,作業步驟多而繁雜。另外,於為無需瓊脂培養基的簡易MF法的情況下,必須添加液體培養基,不易進行菌數的測定,另外,將試樣裝入裝置時,細菌或病毒容易附著在手等上。另外,於顯色反應法(SensiMedia法)的情況下,由於為液體培養基,因此無定量性,另外,於檢測原理上,於存在不具有呼吸活性的菌的情況下無法進行正確的檢測。
因此,近年來提出有一種於袋狀容器中收納有片狀培養基的微生物培養器,其省空間,且可簡便地實現超過1mL的相對
大量試樣的微生物定量檢驗(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01/44437號手冊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7-12498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7-7554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平8-112088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平11-137241號公報
於袋狀容器收納有片狀培養基的微生物培養器例如可藉由打開袋狀容器的開口部分的拉鏈(zipper)而使其成為開口狀態,並置於滅菌氣體的氛圍(atmosphere)中,而成為滅菌過的微生物培養器。但是,藉由此種方式進行滅菌處理的微生物培養器有於滅菌處理後至關閉開口部分為止的期間,微生物等異物通過開口部分侵入容器內部之虞。另外,使用拉鏈類作為開口部分的開閉物的袋狀容器由於密閉性較低,故而即便為關閉開口部分的狀態亦有異物類侵入之虞,另外,例如難以大量地裝入透析液之類的原本細菌數較少的試樣以檢測細菌。
因此,本申請案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侵入的異物的存在且裝入大量試樣的微生物培養器、微生物檢驗套組、透析液的檢驗方法、微生物的培養方法、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分開設置用以將試樣裝入培
養袋的注入口與用以將培養基裝入內部的開封部分(unsealing portion)。
詳細而言,本發明是一種包括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附注入口的培養袋的微生物培養器。若為此種微生物培養器,則將試樣裝入培養袋內時,是通過與可取放培養基的開封部分相比異物難以通過的注入口進入,因此會抑制侵入的異物的存在。另外,由於容器的密閉性好,難以漏出,故而亦可裝入大量試樣。
此外,培養部的注入口只要為可在注入試樣後成為密封狀態,則可為任何注入口,例如可應用噴口(spout)、螺旋蓋(screw cap)、壓入蓋、皇冠蓋(crown cap)、橡皮塞(rubber plug)、胺甲酸乙酯塞(urethane plug)、矽塞(silicon plug)、軟木塞(cork)、金屬製蓋(Morton cap)、棉塞、紙塞、三通旋塞(three-way cock)、扣件(fastener)、夾頭(chuck)、拉鏈(zipper)中的任一種。
另外,上述微生物培養器亦可具備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附注入口的培養袋、及將培養袋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滅菌袋。若為此種微生物培養器,則培養袋的外側的滅菌狀態由滅菌袋保持,因此將試樣裝入培養袋時,異物進入培養袋中的可能性低。
另外,上述微生物培養器用於檢測好氣菌,培養袋亦可由透氧性的素材所形成。若培養袋由透氧性的素材所形成,則氧氣會自培養袋的外側被供給至內側,因此可培育好氣菌。
另外,上述微生物培養器用於檢測厭氣菌,培養袋亦可由非透氧性的素材所形成。若培養袋由非透氧性的素材所形成,
則氧氣不會自培養袋的外側被供給至內側,因此可培育厭氣菌。
另外,微生物培養器用於檢測透析液中或逆滲透水中所包含的微生物,培養袋內的培養基亦可具有補充透析液中或逆滲透水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的規定輔助營養成分。若培養基具有補充透析液中原本所含的營養成分程度的規定輔助營養成分,則可於不使透析液中的微生物因營養過多而死滅的情況下於培養袋內進行培育。
此外,培養袋內的培養基所具有的所謂規定輔助營養成分,例如亦可為每平方米0.1g~3.0g的蛋白腖(peptone)、0.1g~3.0g的酵母萃取物(yeast extract)、0.1g~0.5g的酪蛋白(casein)分解物、0g~0.5g的葡萄糖(glucose)、0.075g~0.3g的丙酮酸鈉(sodium pyruvate)、0g~0.3g的磷酸氫二鉀(dipotassium phosphate)、0.1g~0.5g的可溶性澱粉、0.01g~0.05g的硫酸鎂(magnesium sulfate)、及0.015g~0.1g的四唑鹽(tetrazolium salt)或0.15g~1.0g的吲哚酚(indoxyl)衍生物。若培養基中包含該程度的成分,則可於培養袋內培育透析液中或逆滲透水中的微生物。
此外,培養袋內的培養基所具有的所謂規定輔助營養成分,例如亦可為每平方米0.38g~9.0g的肉萃取(meat extract)或魚肉萃取(fish extract)、0.63g~15.0g的胰化蛋白(tryptone)、0g~3.0g的葡萄糖、0g~0.3g的磷酸氫二鉀、及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若培養基中包含該程度的成分,則可於培養袋內培育透析液中或逆滲透水中的微生物。
此外,培養袋內的培養基所具有的所謂規定輔助營養成
分,例如亦可為每平方米2.5g~40.0g的麥芽萃(malt extract)、0g~40.0g的葡萄糖、0.25g~4.0g的蛋白腖、0g~0.3g的磷酸二氫鉀(potassium dihydrogenphosphate)、0g~0.1g的氯黴素(chloramphenicol)、及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若培養基中包含該程度的成分,則可於培養袋內培育透析液中或逆滲透水中的微生物。
另外,本發明亦可自作為包含上述任一微生物培養器的微生物檢驗套組的側面把握。
另外,本發明亦可自作為透析液的檢驗方法的側面把握。例如,本發明亦可為一種透析液的檢驗方法,其將微生物培養器中密封於滅菌袋中的培養袋自滅菌袋取出,上述微生物培養器具備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附注入口的培養袋、及將培養袋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滅菌袋;打開培養袋的注入口並自注入口向培養袋內裝入透析液;封閉注入口之後將培養袋置於微生物培養的條件下而培養微生物;檢驗所培養的微生物的存在或量。
另外,本發明亦可自作為微生物的培養方法的側面把握。例如,本發明亦可為一種微生物的培養方法,其將微生物培養器的密封於滅菌袋中的培養袋自滅菌袋取出,上述微生物培養器具備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附注入口的培養袋、及將培養袋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滅菌袋;打開培養袋的注入口並自注入口向培養袋內裝入試樣液;封閉注入口之後將培養袋置於微生物培養的條件下。
另外,本發明亦可自作為微生物的檢驗方法的側面把
握。例如,本發明亦可為一種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其對藉由上述微生物的培養方法所培養的微生物的存在或量進行檢驗。
另外,本發明亦可自作為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的側面把握。例如,本發明亦可為一種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上述微生物培養器具備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附注入口的培養袋、及將培養袋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滅菌袋,上述製造方法中,將自培養袋的開封部分將培養基裝入內部的培養袋收納至具有透氣性的滅菌袋並對滅菌袋進行密封處理;將經密封處理的滅菌袋置於滅菌氣體的氛圍中,對收納至滅菌袋內的培養袋內的培養基進行滅菌處理;於密封有收納有培養袋的滅菌袋的狀態下,自滅菌袋的外側關閉培養袋的開封部分,並對裝有實施過滅菌處理的培養基的培養袋進行密封處理。
於為了可抑制侵入的異物的存在且裝入大量試樣而使用例如蓋類之類的開口部分的大小較小且密閉性亦較高者作為注入口的袋狀容器中收納片狀培養基,並置於滅菌氣體的氛圍中,藉此製成滅菌過的微生物培養器,於該情況下,由於開口部分的大小較小,因此滅菌氣體殘留於滅菌處理後的袋狀容器內的可能性變高。若滅菌氣體殘留於袋狀容器內,則會對欲培養的微生物的生長造成影響。即便對袋狀容器使用透氣性的材料,殘留氣體亦難以自容器內完全地排盡。另外,即便開口部分的大小較小,亦無法排除在滅菌處理後至關閉開口部分的期間,異物通過開口部分侵入容器內部的可能性。但是,若利用此種方法製造微生物培養器,則在培養基的滅菌處理後至對培養袋進行密封處理的期間,培養袋保持收納至滅菌袋內部的狀態,因此異物進入滅菌處
理後的培養袋的可能性極低。另外,若利用此種方法製造微生物培養器,則在培養基的滅菌處理後至對培養袋進行密封處理的期間,培養袋成為收納至滅菌袋內部的狀態,因此可增大培養袋的開放部分,並可介隔具有透氣性的滅菌袋,自滅菌袋的外側吸引去除殘留於培養袋內的滅菌氣體。
此外,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亦可於滅菌處理後、密封處理前,進一步進行將經滅菌處理的滅菌袋置於真空中,而去除殘留於滅菌袋內的滅菌氣體的去除處理。若進一步進行該去除處理,則可製造殘留的滅菌氣體得到抑制的微生物的培養器。
另外,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亦可進一步進行將培養袋自滅菌袋取出的取出處理。若進一步進行該取出處理,則可使經滅菌處理的培養袋流通。
另外,培養袋的內面是由如下素材所形成,即,可於至少比形成滅菌袋的素材中形成滅菌袋的內面的素材的溫度更低的溫度下進行熱熔接的素材,且密封處理亦可於自滅菌袋的外側關閉開封部分的狀態下對培養袋進行加熱,而將培養袋密封。若自滅菌袋的外側藉由熱熔接進行密封處理,則密封處理容易,且可提高培養袋的密封性而更確實地抑制異物的侵入。
根據上述發明,可抑制侵入的異物的存在且裝入大量試樣。
1‧‧‧微生物培養器
2‧‧‧熔接封口機
10‧‧‧培養袋
20‧‧‧培養基
30‧‧‧滅菌袋
11‧‧‧口部
12A、12B、31A、31B‧‧‧邊緣部分
13、32‧‧‧開放部分
31‧‧‧片材
14、15、33‧‧‧膜
圖1是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的外觀圖的一例。
圖2是表示將培養基裝入培養袋的情況的圖的一例。
圖3是表示將於內部裝有培養基的培養袋收納至滅菌袋的情況的圖的一例。
圖4是表示對收納有培養袋的滅菌袋進行密封的情況的圖的一例。
圖5是表示利用熔接封口機關閉開放部分後的滅菌袋的圖的一例。
圖6是沿著圖5的符號A-A所示的線切割的情況下的滅菌袋的剖面圖的一例。
圖7是表示對裝有培養基的培養袋進行密封的情況的圖的一例。
圖8是表示利用熔接封口機關閉開放部分後的培養袋的圖的一例。
圖9是沿著圖8的符號B-B所示的線切割的情況下的滅菌袋及培養袋的剖面圖的一例。
圖10是表示自滅菌袋取出培養袋的情況的圖的一例。
圖11是表示將試樣裝入培養袋內的情況的圖的一例。
圖12是表示第1變形例的培養袋的圖的一例。
圖13是表示第2變形例的培養袋的圖的一例。
圖14是表示第3變形例的培養袋的圖的一例。
圖15是表示第4變形例的培養袋的圖的一例。
圖16是表示螺旋式蓋的圖的一例。
圖17是表示單觸式蓋的圖的一例。
圖18是表示橡膠式蓋的圖的一例。
圖19是表示與三通閥連接的管的圖的一例。
圖20是表示板狀的橡膠式蓋的圖的一例。
以下,說明本申請案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是例示,並非將本申請案發明的技術範圍限定於該等。
<微生物培養器>
圖1是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的外觀圖的一例。微生物培養器1如圖1所示,是於袋狀培養袋10中裝有片狀培養基20的微生物培養器,其收納至滅菌袋30。此外,微生物培養器1並不限定於具備收納培養袋10的滅菌袋30的微生物培養器,滅菌袋30亦可省略。微生物培養器1亦可為構成適當地包含於檢驗細菌時較便利者的微生物檢驗套組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微生物培養器。培養袋10安裝有用以將試樣注入至容器內的注入口11。培養袋10是將兩片重疊的片狀素材(例如聚合物等熱熔解性材料)的邊緣彼此熔接而成的培養袋,如圖1所示,邊緣部分12A、12B被熔接。滅菌袋30與培養袋10同樣地是將兩片重疊的片狀素材的邊緣彼此熔接而成的滅菌袋,如圖1所示,邊緣部分31A、31B被熔接。
作為培養袋10的材質,較理想為於添加試樣時該試樣不會洩漏而為液體非滲透性,另一方面,具有使好氣性細菌生長的透氧性。另外,為了觀察微生物的生長,較佳為透明或半透明。作為滿足此種要求的材質,例如較佳為實質上為無孔性且氧氣透
過率為3mL/m2/24小時以上。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如上所述的聚合物等的樹脂膜。為了具有對微生物的生長而言充分的透氣性,此時的膜的厚度宜為150μm的範圍。作為樹脂,具體而言,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及該等的複合物等。例如,於使用聚丙烯的情況下,就透氣性的觀點而言,其厚度較理想為150μm以下。
培養袋10的形狀並無特別限定,若為例如正方形或長方形之類的方形則便於量產。另外,培養袋10的大小可配合試樣的液量自由地決定,例如若將假定的試樣的液量設為10mL,則準備100mm×120mm~160mm×200mm左右的培養袋較為便利。
另外,培養袋10的注入口11只要可將試樣注入至容器內則可為任意者,除密閉性優異的蓋類以外,例如亦可使用拉鏈類。
<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
微生物培養器1例如可藉由如下所述的製造步驟而製造。
圖2是表示將培養基20裝入培養袋10的情況的圖的一例。為了製造微生物培養器1,自熔接邊緣部分12B前的開放部分13將培養基20裝入培養袋10內。
圖3是表示將於內部裝有培養基20的培養袋10收納至滅菌袋30的情況的圖的一例。將培養基20裝入培養袋10內之後,將打開著開放部分13的狀態的培養袋10自熔接邊緣部分31B前的開放部分32裝入滅菌袋30內。
圖4是表示對收納有培養袋10的滅菌袋30進行密封的情況的圖的一例。將培養袋10收納至滅菌袋30內之後,利用熔
接封口機2關閉開放部分32,並對滅菌袋30進行密封處理。藉此,滅菌袋30成為構成滅菌袋30的兩個片狀素材彼此在圖1所示的邊緣部分31B相互熔接,而使滅菌袋30被密封的狀態。
圖5是表示利用熔接封口機2關閉開放部分32後的滅菌袋30的圖的一例。若利用熔接封口機2關閉開放部分32,則滅菌袋30的內部成為藉由邊緣部分31A、31B而遍及全周被關閉的狀態。因此,滅菌袋30內的培養袋10成為與滅菌袋30外部的微生物或其他異物隔離的狀態。
圖6是沿著圖5的符號A-A所示的線切割的情況下的滅菌袋30的剖面圖的一例。滅菌袋30的構成滅菌袋30的兩片片狀素材中的任一個是由具有透氣性的片材31所形成,而另一個是由可對該片材31熔著的熱熔解性膜33所形成。由於滅菌袋30藉由此種方式構成,故而可利用熔接封口機2關閉開放部分32,此外,若於關閉開放部分13的狀態下亦將滅菌袋30置於規定的氣體氛圍中,則該規定的氣體亦可透過片材31,使滅菌袋30內的收納物暴露於該規定的氣體中。
因此,本製造方法是將利用熔接封口機2關閉開放部分32而進行密封處理的滅菌袋30置於滅菌氣體的氛圍中,對收納至滅菌袋30內的培養袋10的外側或內側、培養袋10內的培養基20等進行滅菌處理。藉由將滅菌袋30置於滅菌氣體的氛圍中,會使附著於收納至滅菌袋30內的培養袋10的外側或內側、培養袋10內的培養基20等的微生物死滅。此外,若於滅菌袋30的具有透氣性的片材31設置例如若接觸氣體則發生變色的墨水等指示劑類,則容易辨別微生物培養器1是否經過滅菌處理。
作為滅菌處理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如下所述的處理。即,例如將若接觸氣體則發生變色的指示劑類貼附於培養袋10或者滅菌袋30等合適的場所,並將收納有培養袋10的滅菌袋30插入滅菌機。滅菌機的溫度設定為例如45℃左右。繼而,關閉滅菌機的門並對罐內進行減壓(例如,以錶壓計為-0.085MPa左右),使之成為真空狀態。繼而,裝入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EO)氣體直至規定的壓力(例如,以錶壓計為0.110MPa)。繼而靜置,直至經過規定的時間(例如,達到設定壓力之後12小時)。在此期間,在滅菌機內,滅菌作用慢慢地進行。經過規定的時間後,於滅菌機內抽出氣體而抽真空。由於培養袋10成為邊緣部分12B未熔接,開放部分13打開的狀態,故而EO氣體不會殘留於培養袋10內而快速地被排出。抽真空後供給空氣而進行空氣置換。繼而,進一步進行兩次此種抽真空及空氣置換,實施共三次空氣配給(air ration)。繼而,打開滅菌機的門並取出製品,確認指示劑的變色。若確認到指示劑變色,則設為完成滅菌處理。
圖7是表示對裝有培養基20的培養袋10進行密封的情況的圖的一例。將滅菌袋30置於滅菌氣體的氛圍中而實施滅菌處理之後,進行去除培養袋10內的滅菌氣體的處理之後,於密封有收納有培養袋10的滅菌袋30的狀態下,自滅菌袋30的外側利用熔接封口機2關閉培養袋10的開放部分13,而對裝有實施過滅菌處理的培養基20的培養袋10進行密封處理。藉此,培養袋10成為構成培養袋10的兩個片狀素材彼此在圖1所示的邊緣部分12B相互熔接,而使培養袋10被密封的狀態。
此外,作為去除培養袋10內的滅菌氣體的處理,例如
有如下方法等:在滅菌處理結束後、至培養袋10的密封處理開始前的期間,將收納有培養袋10的滅菌袋30長時間置於非滅菌氣體氛圍中;或者,於可進行抽真空的槽內配置收納有培養袋10的狀態的滅菌袋30,並抽真空,而將該滅菌袋30置於低氣壓的氛圍中。
圖8是表示收納有利用熔接封口機2關閉開放部分13後的培養袋10的滅菌袋30的圖的一例。若利用熔接封口機2關閉開放部分13,則培養袋10的內部成為藉由邊緣部分12A、12B而遍及全周被關閉的狀態。因此,培養袋10內的培養基20成為與培養袋10外部的微生物或其他異物隔離的狀態。
圖9是表示沿著圖8的符號B-B所示的線切割的情況下的滅菌袋30及培養袋10的剖面圖的一例。培養袋10是以如下方式形成:構成培養袋10的兩片片狀素材各自具有不洩漏試樣的液體非滲透性及使微生物生長所需的氧氣透過的透氧性,且任一素材可對另一素材熔著,並且難以熔著於構成滅菌袋30的膜33。
即,於將構成滅菌袋30的膜33的外側面的素材設為「素材1(外側)」,將構成膜33的內側面的素材設為「素材1(內側)」,將構成滅菌袋30的片材31的素材設為「素材2」,將構成培養袋10的膜14的外側面的素材設為「素材3(外側)」,將構成膜14的內側面的素材設為「素材3(內側)」,將構成培養袋10的膜15的外側面的素材設為「素材4(外側)」,將構成膜15的內側面的素材設為「素材4(內側)」的情況下,藉由使各素材的熔點滿足如下關係,可適當地調整關閉開放部分13時的熔接封口機2的溫度,在不使培養袋10熔著於滅菌袋30的情況下,自滅菌袋30的
外側利用熔接封口機2關閉培養袋10的開放部分13。
「素材3、4(內側)」《「素材1(內側)」《「素材1(外側)、素材2、素材3、4(外側)」
微生物培養器1是藉由經過上述一例的製造步驟而完成。由於本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是經過上述一例的製造步驟而完成,因此例如與在省略滅菌袋30的狀態下對培養袋實施滅菌處理,其後關閉培養袋的開放部分的情形相比,可大幅度地抑制菌類或其他異物侵入培養袋內的可能性。另外,對於藉由經過上述一系列製造步驟而完成的微生物培養器1,例如藉由將培養袋10收納至滅菌袋30的狀態下出貨,可抑制流通過程中微生物或其他異物附著在培養袋10的表面。若異物向培養袋10的表面的附著得到抑制,則在打開注入口11時,異物侵入培養袋10內的可能性降低。
此外,上述製造方法在將培養基20裝入培養袋10內時,並不限定於自設置於注入口11的相反側的開放部分13將培養基20裝入培養袋10內的實施方式,例如亦可自設置於注入口11的附近或者其他部分的開放部分將培養基20裝入培養袋10內。另外,上述製造方法在將培養袋10收納至滅菌袋30時,並不限定於自注入口11側裝入的實施方式,例如亦可自開放部分13側將培養袋10裝入滅菌袋30內。
另外,培養基20例如亦可藉由如下方法,而成為收納至培養袋10的狀態。例如,亦可使構成培養袋10的兩片片狀素材重疊,在該等之間夾持培養基20,並對片狀素材的邊緣彼此進行加熱而使邊緣部分12A熔接,藉此成為將培養基20收納至培養
袋10的狀態。
另外,培養袋10並不限定於對片狀素材的緣彼此進行加熱而使之熔接,例如亦可藉由利用膠帶等進行接著而形成。
<滅菌袋的素材>
此外,滅菌袋30例如可藉由使用以下的表1所示的材料而實現。
於上述表1中,「素材1(外側)」相當於圖6所示的膜33的外側(不與片材31接觸之側)的部分,「素材1(內側)」相當於圖6所示的膜33的內側(與片材31接觸之側)的部分,「素材2」相當於圖6所示的片材31。滅菌袋30例如可藉由使用上述表1所示的材質的滅菌袋,對片材31賦予透氣性,並對膜33賦予可對片材31熔著的熱熔解性。
另外,培養袋10例如可藉由使用以下的表2所示的材料而實現。
於上述表2中,「素材3(外側)」相當於圖9所示的膜14的外側(不與膜15接觸之側)的部分,「素材3(內側)」相當於圖9所示的膜14的內側(與膜15接觸之側)的部分,「素材4(內側)」相當於圖9所示的膜15的內側(與膜14接觸之側)的部分,「素材4(外側)」相當於圖9所示的膜15的外側(不與膜14接觸之側)的部分。此外,構成培養袋10的素材並不限定於上述表2所示的實施方式,例如於外側為PET/PE且內側為OPP/PE的情況下,亦可進而變更表2所示的素材的組合。
此處,上述表2所示的各材質的氧氣透過度及熔點如下述表3、4、5所示。
培養袋10是將具有如上述表3、4、5所示的氧氣透過度及熔點的材質的素材,例如以如上述表2所示的樣式組合而使用,藉此對膜14、15賦予不洩漏試樣的液體非滲透性及使微生物生長所需的氧氣透過的透氧性,且任一膜可對另一膜熔著,並且可對膜14、15賦予熔點低於構成滅菌袋30的膜33的熱熔解性。
<培養基>
此外,收納於培養袋10的培養基20較理想為適合微生物生長的積層物,例如較佳為包含多孔質基質層及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的片狀培養基。作為培養基20的更具體的構造,例如有包含基板、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及多孔質基質層的構造。
上述水溶性高分子層中可包含適合於以培養為目的之微生物的營養成分。水溶性高分子層中可進而包含選自pH值調節劑、抑制目標以外的微生物的生長的選擇劑、用以使微生物生長容易觀察或確認特定微生物的生長的顯色劑、色素、界面活性劑、無機鹽類等中的至少1種。
作為培養基20的製造方法,例如有將包含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及適合於以培養為目的之微生物的營養成分、pH值調節劑、抑制目標以外的微生物的生長的選擇劑、用以使微生物生長容易觀察或確認特定微生物的生長的顯色劑、色素、界面活性
劑、無機鹽類等的水溶液塗佈在基板上,並使其乾燥而形成膜的方法,亦可逐次塗佈分別包含上述各成分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水溶液而形成複層。於該情況下,培養基20成為包含多孔質基質層、及至少1層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且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的至少1層包含營養成分的培養基。
作為培養基20的具體製法,例如可列舉:在聚酯等的膜(基板)上塗佈包含營養成分、鹽成分及顯色酵素受質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水溶液,並進行乾燥膜化的方法等。
進而,作為另一實施方式,例如可列舉如下方法等:於聚酯等膜(基板)上重疊水溶性高分子的水溶液的層,並進行乾燥膜化之後,於該膜上重疊包含營養成分等的水溶性高分子的水溶液的層,並進行乾燥膜化。進而,於該膜上重疊包含顯色劑的水溶性高分子的水溶液(於該水溶液亦可進而包含營養成分及pH值調整劑)的層,並進行乾燥膜化。繼而,於膜層上進而重疊多孔質基質的層,並進行乾燥。因具有多孔質基質層,使試樣液變得容易擴散且容易使用。於重疊多孔質基質的情況下,較佳為於最上層乾燥之前重疊多孔質基質層,之後進行乾燥。亦可使用凹版輥(gravure roll)等,將營養成分、pH值調節劑、選擇劑、顯色劑、色素、界面活性劑、無機鹽類等各種成分全部或一部分塗佈在多孔質基質。
製造本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時,準備將如此而製作的乾燥膜狀的培養基層自聚酯等的膜(基板)剝離、或者不剝離,切割成與所培養的試樣液量相應的大小而製成的片狀培養基20,實施上述一系列製造步驟。
此外,作為培養基20的基板,只要加熱乾燥時的拉伸強度充分則並無特別限定,但一般而言,例如使用厚度20μm~50μm的聚酯膜。
形成培養基20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只要為在添加試樣時將其溶解並顯示出10cps以上的黏度,且不阻礙微生物的生長的化合物,則可為任意者。例如可列舉: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改質聚乙烯醇(在聚合乙酸乙烯酯(vinyl acetate)聚合時,共聚合不飽和二羧酸〔例如馬來酸(maleic acid)、富馬酸(fumaric acid)、戊烯二酸(glutaconic acid)、烯丙基丙二酸(allylmalonic acid)、該等的酸酐、或該等的單烷基酯〕而成的聚合物(聚合方法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公昭61-42002號公報)、使環狀酸酐與聚乙烯醇反應而成的聚合物;纖維素(cellulose)衍生物(例如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羥烷基纖維素(例如羥甲基纖維素);澱粉及其衍生物(例如可溶性澱粉、羧甲基化澱粉);纖維素衍生物、澱粉及其衍生物以外的多糖類(例如玻尿酸(hyaluronic acid)、古亞膠(guar gum)、阿拉伯膠(gum arabic));丙烯酸(acrylic acid)及其衍生物(例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鹽、丙烯酸(鹽)-乙烯醇共聚物);聚醚(polyether)(例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聚丙二醇(polypropylene glycol));蛋白質、蛋白質衍生物(例如膠原蛋白(collagen))。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使用奧士華(Ostwald)黏度計在20℃下所測得的4質量%水溶液的黏度較佳為顯示10cps以上,進而較佳為顯示15cps~80cps。藉由使用此種水溶性高分子化合
物,微生物不會侵入培養基的內部,另外,開始裂殖的微生物不會在培養基表面移動,而主要在其表面形成群落,其計數變得容易,故而較佳。該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中,較佳為選自由纖維素衍生物及聚乙烯醇所組成的群中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尤佳為皂化度75%~95%、分子量25000~250000的聚乙烯醇。在本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的培養基20,適宜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宜為40g/m2~300g/m2,較佳為70g/m2~150g/m2。
作為用以形成培養基20的多孔質基質層的材料,可列舉:由合成纖維(例如尼龍、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聚酯(polyester)(尤其是經親水化處理的聚酯)、聚烯烴(polyolefin)(尤其是經親水化處理的聚烯烴)、聚胺基甲酸酯(polyurethane))、半合成纖維(例如嫘縈(rayon)等)、天然纖維(例如羊毛(獸毛)、綢、棉、纖維素、紙漿(pulp)等)、無機纖維(例如玻璃纖維)等所形成的編織布、纖維織物、不織布、由上述纖維的構成素材所製作的多孔質膜、海綿(sponge)、多孔質陶瓷(ceramics)等。多孔質基質並非必須為親水性,但若使用親水性的多孔質基質或經親水化處理的多孔質基質,則吸水速度變快,作業效率提高。若在親水性或經親水化處理的多孔質基質的表面塗佈水溶性物質,則微生物的分散性提高,故而更佳。多孔質基質中,較佳為纖維織物或不織布。作為構成纖維織物或不織布的纖維,較佳為尼龍、棉、纖維素、嫘縈,尤佳為由尼龍構成的纖維織物或不織布。尼龍不織布較佳為利用熔噴(Melt-Blown)製法所製作的不織布。作為多孔質基質層的較佳例,有單位面積重量40g/m2~100g/m2、透氣度7cm/sec~24cm/sec的尼龍熔噴不織布。作為多孔
質基質層的具體例,例如有國際公開第01/44437號手冊中揭示的多孔質基質層。
作為培養基20所使用的營養成分、即培養基成分,只要為適合於設為檢測目標的微生物的生長的成分,則可為任意成分。例如可利用通用的液體培養基或自瓊脂培養基去除瓊脂的培養基成分等。亦可進而將抑制檢測目標以外的微生物的生長的選擇劑、或用以使長成的群落變得容易觀察的指示劑、顯色劑等添加至片狀培養基,另外,為了檢測特定的微生物,亦可添加顯色或螢光酵素受質。另外,可添加色素、界面活性劑、無機鹽類等。
作為用於微生物的培養基成分,例如作為一般活菌檢驗用,可使用:酵母萃取物-蛋白腖-葡萄糖混合物、肉萃取-蛋白腖混合物、蛋白腖-大豆蛋白腖-葡萄糖混合物、或對該等添加磷酸鹽、氯化鈉、碳酸鹽、鎂鹽等鹽類而成的混合物;作為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落檢驗用,可使用:去氧膽酸鈉(sodium desoxycholate)-蛋白腖-檸檬酸鐵銨(ammonium iron citrate)-氯化鈉(sodium chloride)-磷酸氫二鉀-乳糖-中性紅(neutral red)混合物、蛋白腖-乳糖-磷酸氫二鉀-黃色曙紅(Eosin Y)-亞甲基藍(methylene blue)混合物等;作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檢驗用,可使用:肉萃取-蛋白腖-氯化鈉-甘露醇(mannite)-酚紅(phenol red)-蛋黃混合物、蛋白腖-肉萃取-酵母萃取物-丙酮酸鈉-甘胺酸(glycine)-氯化鋰-亞碲酸蛋黃液混合物等;作為弧菌(Vibrio)檢驗用,可使用:酵母萃取物-蛋白腖-蔗糖-硫代硫酸鈉-檸檬酸鈉-膽酸鈉-檸檬酸鐵-氯化鈉-牛膽汁-溴瑞香草酚藍(bromothymol blue)-瑞香草酚藍(thymol blue)混合物等;作為腸球菌用,可
使用:牛腦萃取物-心臟萃取物-蛋白腖-葡萄糖-磷酸氫二鉀-氮化鈉-溴瑞香草酚藍-氯化2,3,5-三苯基四唑鎓混合物等;作為真菌用,可使用:蛋白腖-葡萄糖混合物、酵母萃取物-葡萄糖混合物、馬鈴薯萃取物-葡萄糖混合物等、麥芽萃-蛋白腖-葡萄糖混合物等;作為沙氏桿菌用,可使用:蛋白腖、肉萃取、甘油、硫代硫酸鈉、L-離胺酸、檸檬酸鐵銨、去氧膽酸鈉、月桂基硫酸鈉混合物等;作為水系細菌用,可使用:蛋白腖、酵母萃取物、酪蛋白胺基酸、葡萄糖、磷酸鹽、可溶性澱粉、鎂鹽混合物等,或肉萃取或魚肉萃取、胰化蛋白、葡萄糖等。
作為pH值調整劑,例如可列舉磷酸鹽、碳酸鹽(磷酸二氫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鉀、碳酸鈣等)等。此種pH值調整劑是用於維持適合微生物生長的pH值。
作為選擇劑,可使用抗生素、合成抗菌劑等抗生劑、色素、界面活性劑、無機鹽等。作為抗生素,可例示:甲氧西林(methicillin)、頭孢美唑(cefmetazole)、頭孢克肟(Cefixime)、頭孢他啶(ceftazidime)、頭孢磺啶(cefsulodin)、枯草菌素(Bacitracin)、多黏菌素B(Polymyxin B)、利福平(rifampicin)、新生黴素(novobiocin)、黏菌素(colistin)、林可黴素(lincomycin)、氯黴素、四環素(tetracycline)、鏈黴素(streptomycin)等;作為合成抗菌劑,可例示:磺胺劑(sulfa drug)、萘啶酸(nalidixic acid)、歐來金得(olaquindox)等。
另外,作為色素,可例示:具有抑菌或殺菌作用的結晶紫(crystal violet)、亮綠(brilliant green)、孔雀綠(malachite
green)、亞甲基藍等。另外,作為界面活性劑,可例示:Tergitol 7、十二烷基硫酸鹽、月桂基硫酸鹽等。另外,作為無機鹽類,可例示:亞硒酸鹽、亞碲酸鹽、亞硫酸鹽、氮化鈉、氯化鋰、草酸鹽、高濃度的氯化鈉等。除該等以外,亦可使用牛膽酸鹽(salt of taurocholic acid)、甘胺酸、膽汁粉末、膽汁酸鹽、去氧膽酸鹽等。
為了使長成的群落變得容易觀察,藉由預先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添加四唑鹽或酯酶(esterase)、磷酸酶(phosphatase)等顯色或螢光酵素受質,可使微生物的生長顯色或產生螢光點而容易地觀察。另外,藉由預先添加特定的微生物所具有的酵素的顯色或螢光酵素受質,而具有可檢測特定的微生物的優點。例如有5-溴-4-氯-3-吲哚基磷酸鹽、氯化2,3,5-三苯基四唑鎓、6-氯-3-吲哚酚-β-D-葡糖醛酸等。
另外,作為以透析液或逆滲透水的檢驗為目的之情形時的培養基成分,為了使透析液中或逆滲透水中的微生物不會因營養過多而死滅,只要為具有補充透析液中原本所含的營養成分的程度、或者逆滲透水中的微量微生物所需的規定輔助營養成分者即可,例如可列舉每平方米0.1g~3.0g的蛋白腖、0.1g~3.0g的酵母萃取物、0.1g~0.5g的酪蛋白分解物、0g~0.5g的葡萄糖、0.075g~0.3g的丙酮酸鈉、0g~0.3g的磷酸氫二鉀、0.1g~0.5g的可溶性澱粉、0.01g~0.05g的硫酸鎂、及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
上述成分中,培養基成分(為使細菌生長所需的成分)為0.1g~3.0g的蛋白腖、0.1g~3.0g的酵母萃取物、0.1g~0.5g的酪蛋白分解物、0g~0.5g的葡萄糖、0.075g~0.3g的丙酮酸
鈉、0g~0.3g的磷酸氫二鉀、0.1g~0.5g的可溶性澱粉、及0.01g~0.05g的硫酸鎂,0g~0.3g的磷酸氫二鉀是成為pH值調整劑的成分。在超過上述範圍的情況下,因細菌的增殖速度降低,活菌數減少等,檢測速度或敏感度會降低,或者變得無法檢測。
另外,上述成分中,顯色受質(用以使長成的細菌變得容易觀察的成分)為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在低於上述下限的情況下,變得難以目視檢測。另外,在超過上述上限的情況下,會抑制細菌的增殖,使檢測敏感度降低。或者,因基質的過度著色,使背景(background)顏色變深。結果變得難以區別菌數。
另外,作為以透析液或逆滲透水的檢驗為目的之情形時的培養基成分,為了使透析液中或逆滲透水中的微生物不會因營養過多而死滅,只要為具有補充透析液中原本所含的營養成分的程度、或者逆滲透水中的微量微生物所需的規定輔助營養成分者即可,例如可列舉每平方米0.38g~9.0g的肉萃取或魚肉萃取、0.63g~15.0g的胰化蛋白、0g~3.0g的葡萄糖、0g~0.3g的磷酸氫二鉀、及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
上述成分中,培養基成分(為使菌生長所需的成分)為0.38g~9.0g的肉萃取或魚肉萃取、0.63g~15.0g的胰化蛋白、及0g~3.0g的葡萄糖,0g~0.3g的磷酸氫二鉀是成為pH值調整劑的成分。在超過上述範圍的情況下,因細菌的增殖速度降低,活菌數減少等,檢測速度或敏感度會降低,或者變得無法檢測。
另外,上述成分中,顯色受質(用以使長成的細菌變得
容易觀察的成分)為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在低於上述下限的情況下,變得難以目視檢測。另外,在超過上述上限的情況下,會抑制細菌的增殖,使檢測敏感度降低。或者,因基質的過度著色,使背景顏色變深。結果變得難以區別菌數。
另外,作為以透析液或逆滲透水的檢驗為目的之情形時的培養基成分,為了使透析液中或逆滲透水中的微生物不會因營養過多而死滅,只要為具有補充透析液中原本所含的營養成分的程度、或者逆滲透水中的微量微生物所需的規定輔助營養成分者即可,例如可列舉每平方米2.5g~40.0g的麥芽萃、0g~40.0g的葡萄糖、0.25g~4.0g的蛋白腖、0g~0.3g的磷酸二氫鉀、0g~0.1g的氯黴素、及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
上述成分中,培養基成分(為使菌生長所需的成分)為2.5g~40.0g的麥芽萃、0g~40.0g的葡萄糖、及0.25g~4.0g的蛋白腖,0g~0.3g的磷酸二氫鉀是成為pH值調整劑的成分。0g~0.1g的氯黴素是成為選擇劑的成分。在超過上述範圍的情況下,因細菌的增殖速度降低,活菌數減少等,檢測速度或敏感度會降低,或者變得無法檢測。
另外,上述成分中,顯色受質(用以使長成的細菌變得容易觀察的成分)為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在低於上述下限的情況下,變得難以目視檢測。另外,在超過上述上限的情況下,會抑制細菌的增殖,使檢測敏感度降低。或者,因基質的過度著色,使背景顏色變深。結果變得
難以區別菌數。
培養基20的形狀若為例如正方形或長方形等方形,則容易製造。培養基20的面積、厚度根據所檢驗的試樣液量及片狀培養基所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多孔質基質及該等的量而適當地決定。較佳為培養基20較理想為滿足下述式(1)所示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質量與成為檢體的試樣液量的關係,及滿足如上所述片狀培養基中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40g/m2~300g/m2般的大小。
式(1):0.08<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重量(g)/試樣液量(mL)<0.5
作為培養基20的較佳構成,可列舉在基板(例如聚酯膜)上依序積層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包含營養成分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及多孔質基質層的構成。另外,作為另一構成,可列舉在基板(例如聚酯膜)上依序積層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包含營養成分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包含顯色劑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層、及多孔質基質層的構成。上述多孔質基質層上例如亦可塗佈營養成分、pH值調節劑、選擇劑、顯色劑、色素、界面活性劑、無機鹽類等各種成分的全部或一部分。作為本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的培養基20,例如亦可使用國際公開第97/24432號手冊中揭示的微生物培養器材。
保存收納有上述培養基20的使用前的微生物培養器1的條件可根據營養成分或顯色劑的種類或穩定性等而適當地選擇,例如亦可選擇通常的條件即低溫至常溫的範圍。
<微生物培養器的使用方法>
圖10是表示自滅菌袋30取出培養袋10的情況的圖的一例。另外,圖11是表示將試樣裝入培養袋10內的情況的圖的一例。使用微生物培養器1時,如圖10所示,自滅菌袋30取出培養袋10。此時,較佳為儘量使異物類不附著於被滅菌袋30保護的培養袋10的表面。繼而,如圖11所示,打開培養袋10的注入口11,並將試樣裝入培養袋10內,再次關閉注入口11。在培養時,較理想為培養基20中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質量(g)與試樣液的容量(mL)處於上述式(1)的關係。關閉注入口11而密閉培養袋10內之後,將培養袋10置於適合於欲培養的微生物的溫度及時間等條件下,開始微生物的培養。此外,本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適合好氣菌的培養,但藉由利用非透氧性的素材而形成培養袋10,亦可進行厭氣菌的培養。作為用作厭氣菌檢測用的情況下的培養袋10的材質,較理想為在添加試樣時該試樣不洩漏,為液體非滲透性,另一方面,具有厭氣性細菌生長的非透氧性。另外,為了觀察微生物的生長,較佳為透明或半透明。作為滿足此種要求的材質,例如較佳為實質上為無孔性,氧氣透過率為0mL/m2/24小時~20mL/m2/24小時。
藉由對利用上述方法所培養的微生物的存在或量進行檢驗,可進行微生物的各種檢驗。
<培養袋的變形例>
此外,培養袋10例如亦可如圖12至圖15所示,適當地變更注入口11的位置。
另外,注入口11並不僅限定於例如圖16所示的螺旋式
蓋,只要可進行試樣的注入及注入口11的開閉,則可為任意。作為可用作注入口11的除蓋以外的例子,例如可列舉:噴口、螺旋蓋、壓入蓋、皇冠蓋、橡皮塞、胺甲酸乙酯塞、矽塞、軟木塞、金屬製蓋、棉塞、紙塞、三通旋塞、扣件、夾頭、拉鏈中的任一種。即,例如可列舉:如圖17所示的單觸式蓋、如圖18所示利用注射針等裝入試樣的橡膠式蓋(將橡皮塞插入口中,並使用鋁蓋等加以固定)、或者如圖19所示利用管連接醫療機器等所使用的藥液類注入用三通閥等而成者、如圖20所示用於所謂小瓶(Vial)的板狀的橡膠式蓋(利用橡膠板塞住口,並使用鋁蓋等加以固定)等。
[實施例]
<培養基的實施例1>
於水0.125L中添加皂化度89%、聚合度1700的聚乙烯醇15g並加熱溶解後,塗佈於厚度20μm、0.5m×0.5m的聚酯膜上,並於120℃下乾燥5分鐘而製成膜。於該膜上,將皂化度89%、聚合度1700的聚乙烯醇8g、蛋白腖0.0625g、酵母萃取物0.0625g、酪蛋白胺基酸0.0625g、葡萄糖0.015625g、磷酸氫二鉀0.0375g、可溶性澱粉0.0625g、硫酸鎂0.00625g溶解於水0.125L中,於110℃下乾燥7分鐘。於該膜上,將聚乙烯醇2.5g、5-溴-4-氯-3-吲哚基磷酸鹽0.075g、氯化2,3,5-三苯基四唑鎓0.0075g溶解於水0.05L中而形成複層,貼合單位面積重量65g/m2、透氣度110L/m2sec的尼龍熔噴不織布,並於100℃下乾燥30秒鐘。
將該片狀培養基20切割成120mm×150mm並裝入培養袋10,將裝有培養基20的培養袋10裝入滅菌袋30並關閉開放部
分32,利用環氧乙烷氣體進行滅菌,關閉開放部分13而製作微生物培養器1。此處所使用的培養袋20是將兩片尼龍/LLDPE(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大小:150mm×220mm)重疊,於夾持有成為注入口11的噴口的狀態下熔接邊緣部分12A而成的培養袋。另外,此處所使用的滅菌袋30是MEDICOM(麥迪康)公司(MEDICOM是註冊商標)的滅菌捲袋(roll bag)(大小:200×350)。
此外,由於本實施例的培養基20的葡萄糖濃度低,碳酸鈉濃度亦為零,故而作為測定試樣,例如需為包含葡萄糖及pH值調整劑的測定試樣。另外,於培養增殖慢的細菌的情況下,較理想為進而追加酵母萃取物等營養成分。若營養變得過多,則可能會因對細菌的滲透壓上升等原因而使細菌的生長受到抑制,但本實施例的培養基20藉由降低葡萄糖濃度,並將碳酸鈉濃度設為零,即便追加營養成分亦不易引起增殖抑制。
<培養基的實施例2>
於水0.125L中添加皂化度89%、聚合度1700的聚乙烯醇15g並加熱溶解後,塗佈於厚度20μm、0.5m×0.5m的聚酯膜上,並於120℃下乾燥5分鐘而製成膜。於該膜上,將皂化度89%、聚合度1700的聚乙烯醇8g、肉萃取0.375g、胰化蛋白0.625g、葡萄糖0.125g溶解於水0.125L中,於110℃下乾燥7分鐘。於該膜上,將聚乙烯醇2.5g、5-溴-4-氯-3-吲哚基磷酸鹽0.075g、氯化2,3,5-三苯基四唑鎓0.0075g溶解於水0.05L中而形成複層,貼合單位面積重量65g/m2、透氣度110L/m2sec的尼龍熔噴不織布,並於100℃下乾燥30秒鐘。
將該片狀培養基20切割成120mm×150mm並裝入培養袋10,將裝有培養基20的培養袋10裝入滅菌袋30並關閉開放部分32,利用環氧乙烷氣體進行滅菌,關閉開放部分13而製作微生物培養器1。此處所使用的培養袋20是將兩片尼龍/LLDPE(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大小:150mm×220mm)重疊,並於夾持有成為注入口11的噴口的狀態下熔接邊緣部分12A而成的培養袋。另外,此處所使用的滅菌袋30是MEDICOM(麥迪康)公司(MEDICOM是註冊商標)的滅菌捲袋(roll bag)(大小:200×350)。
<培養基的實施例3>
於水0.125L中添加皂化度89%、聚合度1700的聚乙烯醇15g並加熱溶解後,塗佈於厚度20μm、0.5m×0.5m的聚酯膜上,並於120℃下乾燥5分鐘而製成膜。於該膜上,將皂化度89%、聚合度1700的聚乙烯醇8g、麥芽萃2.5g、葡萄糖2.5g、蛋白腖0.125g、磷酸二氫鉀0.0375g、氯黴素0.0125g溶解於水0.125L中,於110℃下乾燥7分鐘。於該膜上,將聚乙烯醇2.5g、5-溴-4-氯-3-吲哚基磷酸鹽0.075g、氯化2,3,5-三苯基四唑鎓0.0075g溶解於水0.05L中而形成複層,貼合單位面積重量65g/m2、透氣度110L/m2sec的尼龍熔噴不織布,並於100℃下乾燥30秒鐘。
將該片狀培養基20切割成120mm×150mm並裝入培養袋10,將裝有培養基20的培養袋10裝入滅菌袋30並關閉開放部分32,利用環氧乙烷氣體進行滅菌,關閉開放部分13而製作微生物培養器1。此處所使用的培養袋20是將兩片尼龍/LLDPE(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膜(大小:150
mm×220mm)重疊,於夾持有成為注入口11的噴口的狀態下熔接邊緣部分12A而成的培養袋。另外,此處所使用的滅菌袋30是MEDICOM(麥迪康)公司(MEDICOM是註冊商標)的滅菌捲袋(roll bag)(大小:200×350)。
<MF法及與簡易MF法的比較>
對與透析液的檢驗相關的使用上述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的方法、與先前已有的MF法進行比較。於本比較中,準備利用透析液稀釋菌液而製成約4CFU/mL的菌液。分別添加25mL該菌液至上述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與MF法的過濾器(filter)。MF法是在抽氣過濾菌液後,將過濾器移至R2A瓊脂培養基上。分別於25℃下進行培養,並對3日後、5日後的菌數進行測定(僅扭脫甲基桿菌(Methylobacterium extorquens)在7日後亦測定)。將該結果示於以下。
另外,對與透析液的檢驗相關的使用上述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的方法、與先前已有的簡易式MF法進行比較。於本比較中,準備利用透析液稀釋菌液而製成約0.4CFU/mL的菌液。分別添加25mL該菌液至上述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與先前已有的簡易MF法的過濾器。簡易MF法是在抽氣過濾菌液後,添加mTGE培養基2mL並進行抽氣過濾。分別於25℃下進行培養,並對3日後、5日後的菌數進行測定(僅扭脫甲基桿菌在7日後亦測定)。將該結果示於以下。
根據上述表6、表7,得知使用上述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時,確認到菌數多於使用先前已有的MF法或者簡易MF法的情形。根據該結果,得知使用上述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時,與先前已有的MF法或者簡易MF法相比,可實現檢測菌數更多且更高精度的細菌檢驗。
此外,上述表6、7所示的資料是使用上述實施例1的培養基的情形,使用上述實施例2的培養基的情形的資料如下述表8所示,使用上述實施例3的培養基的情形的資料如下述表9所示。此外,在表6、表7中揭示3日後與5日後的菌數,但在下述表8、表9中揭示3日後與6日後的菌數。
根據上述表8、表9,得知至少對於實施例3的培養基而言,使用上述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時,確認到菌數高於使用先前已有的MF法的情形。另外,得知對於實施例2的培養基,於使用上述實施方式的微生物培養器1的情形與使用先前已有的MF法的情形,確認到大致相同的菌數。
Claims (16)
- 一種微生物培養器,其包括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附注入口的培養袋,上述培養袋是如下的培養袋:將裝入上述培養基後的開封部分維持開封狀態的上述培養袋裝入透氣性的滅菌袋內後,僅密封上述滅菌袋,、上述滅菌袋內於滅菌氣體的氛圍中滅菌後,維持上述滅菌袋未開封並密封上述開封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其中上述培養袋的注入口為噴口、螺旋蓋、壓入蓋、皇冠蓋、橡皮塞、胺甲酸乙酯塞、矽塞、軟木塞、金屬製蓋、棉塞、紙塞、三通旋塞、扣件、夾頭、拉鏈中的任一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其中上述微生物培養器是用於檢測好氣菌,且培養袋是由透氧性的素材所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其中上述微生物培養器是用於檢測厭氣菌,且培養袋是由非透氧性的素材所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其中上述微生物培養器是用於檢測透析液中或逆滲透水中所包含的微生物,上述培養袋內的培養基具有補充透析液中或逆滲透水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的規定輔助營養成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其中上述培養袋內的培養基所具有的所謂規定輔助營養成分是每平方米0.1g~3.0g的蛋白腖、0.1g~3.0g的酵母萃取物、0.1g~0.5g的酪蛋白分解物、0g~0.5g的葡萄糖、0.075g~0.3g的丙酮酸鈉、0g~0.3g的磷酸氫二鉀、0.1g~0.5g的可溶性澱粉、0.01g~0.05g的硫酸鎂、及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其中上述培養袋內的培養基所具有的所謂規定輔助營養成分是每平方米0.38g~9.0g的肉萃取或魚肉萃取、0.63g~15.0g的胰化蛋白、0g~3.0g的葡萄糖、0g~0.3g的磷酸氫二鉀、及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其中培養袋內的培養基所具有的所謂規定輔助營養成分是每平方米2.5g~40.0g的麥芽萃、0g~40.0g的葡萄糖、0.25g~4.0g的蛋白腖、0g~0.3g的磷酸二氫鉀、0g~0.1g的氯黴素、及0.015g~0.1g的四唑鹽或0.15g~1.0g的吲哚酚衍生物。
- 一種微生物檢驗套組,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
- 一種透析液的檢驗方法,其將微生物培養器中密封於滅菌袋中的培養袋自滅菌袋取出,上述微生物培養器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具備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附注入口的培養袋、及將培養袋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滅菌袋;打開培養袋的注入口並自注入口向培養袋內裝入透析液;封閉注入口之後將培養袋置於微生物培養的條件下而培養微生物;檢驗所培養的微生物的存在或量,上述培養袋是如下的培養袋:將裝入上述培養基後的開封部分維持開封狀態的上述培養袋裝入透氣性的滅菌袋內後,僅密封上述滅菌袋,上述滅菌袋內於滅菌氣體的氛圍中滅菌後,維持上述滅菌袋未開封並密封上述開封部分。
- 一種微生物的培養方法,其將微生物培養器中密封於滅菌袋中的培養袋自滅菌袋取出,上述微生物培養器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具備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附注入口的培養袋、及將培養袋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滅菌袋;打開培養袋的注入口並自注入口向培養袋內裝入試樣液;封閉注入口之後將培養袋置於微生物培養的條件下,上述培養袋是如下的培養袋:將裝入上述培養基後的開封部分維持開封狀態的上述培養袋裝入透氣性的滅菌袋內後,僅密封上述滅菌袋,上述滅菌袋內於滅菌氣體的氛圍中滅菌後,維持上述滅菌袋未開封並密封上述開封部分。
- 一種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其是對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微生物的培養方法所培養的微生物的存在或量進行檢驗。
- 一種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上述微生物培養器具備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附注入口的培養袋、及將培養袋裝入內部並進行密封的滅菌袋,其中,將自密封前的培養袋的開封部分將片狀培養基裝入內部的培養袋維持開封狀態收納至具有透氣性的滅菌袋,並僅對滅菌袋進行密封處理;將經密封處理的滅菌袋置於滅菌氣體的氛圍中,對收納至滅菌袋內的培養袋內的培養基進行滅菌處理;於密封有收納有培養袋的滅菌袋的狀態下,自滅菌袋的外側關閉培養袋的開封部分,並對裝有實施過滅菌處理的上述培養基的培養袋進行密封處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其是在滅菌處理後、密封處理前,進一步進行將經滅菌處理的滅菌袋置於真空中而去除殘留於滅菌袋內的滅菌氣體的去除處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其是在密封處理後,進一步進行將培養袋自滅菌袋取出的取出處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所述之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其中培養袋的內面是由如下的素材所形成,即,可於至少比形成滅菌袋的素材中形成滅菌袋的內面的素材的溫度更低的溫度下進行熱熔接的素材,且密封處理是在自滅菌袋的外側關閉開封部分的狀態下對培養袋進行加熱,而將培養袋密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22473 | 2012-10-04 | ||
JP2012222473 | 2012-10-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28096A TW201428096A (zh) | 2014-07-16 |
TWI661043B true TWI661043B (zh) | 2019-06-01 |
Family
ID=50434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35889A TWI661043B (zh) | 2012-10-04 | 2013-10-03 | 微生物培養器、微生物檢驗套組、透析液的檢驗方法、微生物的培養方法、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30218B2 (zh) |
EP (1) | EP2905329B1 (zh) |
JP (1) | JP6206412B2 (zh) |
CN (1) | CN104685047B (zh) |
TW (1) | TWI661043B (zh) |
WO (1) | WO20140544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78455B2 (en) | 2014-06-09 | 2021-08-03 | Seiichi YOKOO | Closed culture vessel for adherent cells |
EP3183332A1 (en) | 2014-08-20 | 2017-06-28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Self-contained anaerobic culture device for sulfate-reducing microorganisms |
JP6380003B2 (ja) * | 2014-10-29 | 2018-08-29 | Jnc株式会社 | 微生物培養器材及び微生物検出法 |
WO2016164407A2 (en) | 2015-04-07 | 2016-10-13 | Polyskope Labs | Detection of one or more pathogens |
EP3289063A1 (en) | 2015-04-29 | 2018-03-0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Self-contained anaerobic environment-generating culture device |
CN104911243A (zh) * | 2015-06-29 | 2015-09-16 | 汇征联合(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接种大量液体标本的固体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US12077804B2 (en) | 2015-07-24 | 2024-09-03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Thin-film culture device for enumerating microorganisms |
WO2017058737A1 (en) | 2015-09-28 | 2017-04-06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Self-contained anaerobic culture device with microcompartments |
CN105886398B (zh) * | 2016-06-24 | 2019-04-09 | 郑州威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三维内腔的软膜生物反应器及其支撑架 |
CN109790512A (zh) * | 2016-09-28 | 2019-05-21 |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测量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
JP6870556B2 (ja) * | 2017-09-29 | 2021-05-12 | Jnc株式会社 | 微生物数の計測方法 |
EP3788130A1 (en) | 2018-05-03 | 2021-03-10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Selective thin-film culture device for enumerating microorganisms |
WO2019229600A1 (en) | 2018-05-29 | 2019-12-05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Device for enumerating microorganisms |
US11726022B2 (en) * | 2018-12-31 | 2023-08-15 | Robert Bosch Gmbh | Device for detecting mold |
KR102235806B1 (ko) * | 2018-12-31 | 2021-04-06 | 주식회사 엔셀 | 과초산 분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미생물의 배양방법 |
US11567092B2 (en) * | 2018-12-31 | 2023-01-31 | Robert Bosch Gmbh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old detecting device |
WO2020195644A1 (ja) * | 2019-03-26 | 2020-10-01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微生物培養装置及び微生物培養方法 |
WO2024118996A2 (en) * | 2022-11-30 | 2024-06-06 | Pathotrak Inc. | System,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ood sample processing for pathogen detection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92742A1 (en) * | 1999-12-17 | 2002-12-19 | Masashi Ushiyama | Microorganism incubator and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um comprising the same |
US20060205065A1 (en) * | 2005-03-14 | 2006-09-14 | Bossi Stephen R | Cell cultivating flask |
JP2007124985A (ja) * | 2005-11-07 | 2007-05-24 | Chisso Corp | 微生物の培養方法及び微生物培養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76506A (en) | 1965-04-14 | 1969-11-04 | Andersen Prod H W | Sterilization apparatus |
US3552083A (en) | 1965-04-14 | 1971-01-05 | Andersen Prod H W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releasing a volatile substance |
US3865695A (en) * | 1971-06-25 | 1975-02-11 | Agricole De Mycelium Du Centre | Culture of mycelium |
JPS55132713A (en) | 1979-03-30 | 1980-10-15 |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 Production of fibrous product of high-absorption polyvinyl alcohol resin |
JP2726708B2 (ja) | 1989-08-01 | 1998-03-11 | 株式会社ニッショー | 細胞培養用バッグ |
JPH0775545A (ja) | 1993-09-09 | 1995-03-20 |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 嫌気性細菌簡易培養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嫌気性細菌培養法 |
JPH08112088A (ja) | 1994-10-18 | 1996-05-07 | Business Network:Kk | 培養袋および食品の細菌検査システム |
KR100499436B1 (ko) | 1995-12-27 | 2005-12-16 | 칫소가부시키가이샤 | 미생물 배양 기재 및 배지 |
JP3943622B2 (ja) | 1996-04-16 | 2007-07-11 | 株式会社日研生物医学研究所 | 細菌培養容器 |
TW369562B (en) * | 1996-07-17 | 1999-09-11 | Chisso Corp | Devices for detecting microorganisms and culture media for use in said devices |
US5736398A (en) * | 1997-01-16 | 1998-04-07 |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 Gas permeable pouches for growing cultures |
ATE295315T1 (de) * | 1997-02-17 | 2005-05-15 | Cryovac Inc | Verpackungen für beutel mit innenbeutel |
US6146875A (en) | 1997-05-02 | 2000-11-14 | Ward; N. Robert | Method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in prefilled flexible containers |
JPH11137241A (ja) | 1997-11-05 | 1999-05-25 | Otsuka Techno Kk | 培養容器 |
JP2000342246A (ja) | 1999-06-08 | 2000-12-12 | Nissho Corp | 微生物検査用濾過容器 |
US6996952B2 (en) | 2003-09-30 | 2006-02-14 | Codman & Shurtleff, Inc. | Method for improving stability and effectivity of a drug-device combination product |
KR100850733B1 (ko) | 2004-04-13 | 2008-08-06 | 도요 세이칸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이중 배양 용기 및 배양 방법 |
US20050239200A1 (en) * | 2004-04-23 | 2005-10-27 | Beckwith Scott W | Devices for culturing anaerobic microorganis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US20070084144A1 (en) * | 2005-10-14 | 2007-04-19 | Atrium Medical Corporation | Packaging and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US20070122894A1 (en) | 2005-11-28 | 2007-05-31 | Richardson Casella Linda J | Sterile microbiological nutrient media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
CN201092575Y (zh) * | 2007-07-26 | 2008-07-30 | 天津百若克医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分隔的细胞培养袋 |
JP5309305B2 (ja) | 2008-01-07 | 2013-10-09 | 福岡県 | 培養バッグ及び細胞培養方法 |
-
2013
- 2013-09-26 US US14/433,035 patent/US1003021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9-26 EP EP13843709.0A patent/EP2905329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9-26 WO PCT/JP2013/076022 patent/WO201405449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9-26 JP JP2014539684A patent/JP620641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9-26 CN CN201380051626.9A patent/CN10468504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0-03 TW TW102135889A patent/TWI66104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92742A1 (en) * | 1999-12-17 | 2002-12-19 | Masashi Ushiyama | Microorganism incubator and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um comprising the same |
US20060205065A1 (en) * | 2005-03-14 | 2006-09-14 | Bossi Stephen R | Cell cultivating flask |
JP2007124985A (ja) * | 2005-11-07 | 2007-05-24 | Chisso Corp | 微生物の培養方法及び微生物培養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85047B (zh) | 2018-08-24 |
JP6206412B2 (ja) | 2017-10-04 |
EP2905329B1 (en) | 2020-05-27 |
US10030218B2 (en) | 2018-07-24 |
US20150252314A1 (en) | 2015-09-10 |
WO2014054494A1 (ja) | 2014-04-10 |
EP2905329A4 (en) | 2016-05-25 |
EP2905329A1 (en) | 2015-08-12 |
TW201428096A (zh) | 2014-07-16 |
JPWO2014054494A1 (ja) | 2016-08-25 |
CN104685047A (zh) | 2015-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61043B (zh) | 微生物培養器、微生物檢驗套組、透析液的檢驗方法、微生物的培養方法、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微生物培養器的製造方法 | |
JP4396078B2 (ja) | 微生物培養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微生物培地 | |
FI63059B (fi) | Anordning att anvaendas vid mikrobiologiska arbeten | |
JP4183288B2 (ja) | 微生物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センサー器具、及びそのための方法 | |
JP2007124985A (ja) | 微生物の培養方法及び微生物培養器 | |
JP6938151B2 (ja) | 内蔵型嫌気性環境生成培養デバイス及び使用方法 | |
US5912115A (en) | Evacuated sensor device for detecting microorganisms in blood samples, and method thereof | |
US3846242A (en) | Biological sterility indicator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 |
WO2015120712A1 (zh) | 细菌/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用浓度梯度检测试剂盒与测试方法 | |
WO1997024432A1 (fr) | Dispositif d'incubation et milieu de culture de micro-organismes | |
JP3115002B2 (ja) | 微生物培地 | |
JP3850465B2 (ja) | 簡易培地及び微生物の検出方法 | |
JPS58212775A (ja) | バイオインジケ−タ | |
CN100532533C (zh) | 微生物快速检测显色碟片及其制备方法 | |
JP4147063B2 (ja) | サルモネラ簡易検出法 | |
JP2012217440A (ja) | 袋状微生物検出用容器 | |
CN113249431B (zh) | 一种乳中青霉素g残留测试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US11851643B2 (en) | Selective thin-film culture device for enumerating microorganisms | |
CN106244438A (zh) | 一种血液微生物培养器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