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8993B -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membrane with waterproof and permeable member,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 soundproof membrane - Google Patents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membrane with waterproof and permeable member,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 soundproof membra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8993B
TWI648993B TW103129822A TW103129822A TWI648993B TW I648993 B TWI648993 B TW I648993B TW 103129822 A TW103129822 A TW 103129822A TW 103129822 A TW103129822 A TW 103129822A TW I648993 B TWI648993 B TW I6489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film
waterproof
permeable membrane
resin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9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5482A (zh
Inventor
古山了
森将明
阿部悠一
藤原圭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5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5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8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89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2Composite membranes; Ultra-thin membranes
    • B01D69/1213Laminated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02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 B01D67/0023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by inducing porosity into non porous precursor membranes
    • B01D67/0032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by inducing porosity into non porous precursor membranes by elimination of segments of the precursor, e.g. nucleation-track membranes, lithography or laser 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81After-treatment of organic or inorganic membranes
    • B01D67/0088Phys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e.g. swelling, coating or impreg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0Supported membranes; Membrane supports
    • B01D69/107Organic support material
    • B01D69/1071Woven, non-woven or net me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48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 B32B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layer folded at the edge, e.g. over another layer ;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layer enveloping or enclosing a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6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the apertures going through the whole thickness of the layer, e.g. expanded metal, perforated layer, slit layer regular cells B32B3/12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3Screen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04R1/083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mouthpieces
    • H04R1/086Protective screens, e.g. all weather or wind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5K5/0215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ith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ttached to 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5/00Details relating to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 B01D2325/38Hydrophobic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6Permeability to liquids, absorption
    • B32B2307/7265Non-perme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Hydrophob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以高於先前之水準兼具透氣性及防水性之防水透氣膜、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具備:非多孔質樹脂膜,其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及撥液層,其形成於樹脂膜之主面上,且在與上述複數個貫通孔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貫通孔以直線狀延伸並且具有15μm以下之徑,樹脂膜之貫通孔之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樹脂膜具有在相對於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傾斜的方向延伸之上述貫通孔,該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上述貫通孔混合存在於樹脂膜。

Description

防水透氣膜與具備其之防水透氣構件及防水透氣結構以及防水透音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兼具防水性及透氣性之防水透氣膜、及具備該防水透氣膜之防水透氣構件及防水透氣結構。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兼具防水性及透音性之防水透音膜。
於收容車輛用ECU(Electrical Control Unit,電子控制單元)及太陽電池用控制基板之類之電子電路基板之殼體;收容馬達、光源及感測器之類之電子機器或零件類之殼體;電動牙刷及剃鬚刀之類之家電製品之殼體;以及如手機之類之資訊終端之殼體等經常設置用以於殼體之外部與內部之間確保透氣性之開口。藉此,可消除或減小例如殼體之內部與外部之間所產生之壓力差。於開口處,尤其於殼體所收容之物品怕水之情形時,多數情況下配置一面使氣體(通常為空氣)於殼體之內部與外部之間透過而確保透氣性,一面防止水自殼體之外部經由該開口滲入至內部之防水透氣膜。
除此之外,於手機及平板電腦等具有音訊功能之電子機器之殼體設置有用以於配置於殼體內之音頻部及電子機器之外部之間傳達聲音的開口。音頻部例如為揚聲器等音波發出部及/或麥克風等音波接收 部。就電子機器之性質而言,必須防止水滲入至殼體內,用以傳達聲音之上述開口可成為容易滲入水之路徑。尤其,攜帶用電子機器中,暴露於雨或生活中之水之機會多,並且於可避開水之固定方向(例如不易吹入雨之下方向)無法固定開口之方向,因此水滲入之危險增加。因此,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於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並且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殼體內之防水透音膜。
防水透氣膜及防水透音膜之一例為具有藉由延伸產生之無數個孔隙之分散結構的延伸多孔質膜。由聚四氟乙烯(PTFE)之延伸多孔質膜構成之防水透氣膜及防水透音膜分別揭示於專利文獻1及2。防水透氣膜及防水透音膜之另一例為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樹脂膜(參照專利文獻3、4)。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31855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5387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2-2027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2-195928號公報
近年來,尋求以高水準兼具透氣性及防水性之相互相反之特性,更具體而言,具有高透氣性並且同時可達成高防水性之防水透氣膜。藉由此種防水透氣膜,例如可一面縮小透氣面積一面確保必要之透氣性,即,可縮小防水透氣結構之尺寸。藉此,達成包含設計之機器設計之 自由度之提高,例如電子機器尤其攜帶用資訊終端之進一步小型化及薄型化等。專利文獻1之延伸多孔質膜難以兼具該等兩者之特性。關於專利文獻3之樹脂膜,可提高兩者特性之程度不充分。另一方面,關於防水透音膜,尋求一面確保高防水性一面進一步提高透音特性。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以高於先前之水準兼具透氣性及防水性的防水透氣膜。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防水性及透音性優異之防水透音膜。
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具備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樹脂膜、及形成於上述樹脂膜之主面上之在與上述複數個貫通孔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的撥液層。上述貫通孔以直線狀延伸並且具有15μm以下之徑。上述樹脂膜之上述貫通孔之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上述樹脂膜具有在相對於垂直於該樹脂膜之主面之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的上述貫通孔。上述樹脂膜中混合存在該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上述貫通孔。
本發明之防水透氣構件具備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及接合於上述防水透氣膜之支持體。
本發明之防水透氣結構具備:具有開口之殼體;及防水透氣膜,其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一面使氣體於上述殼體之內部與外部之間透過,一面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內部;且上述防水透氣膜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
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具備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樹脂膜、及形成於上述樹脂膜之主面上之在與上述複數 個貫通孔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之撥液層。上述貫通孔以直線狀延伸並且具有15μm以下之徑。上述樹脂膜之上述貫通孔之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上述樹脂膜具有在相對於垂直於該樹脂膜之主面之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的上述貫通孔。上述樹脂膜中混合存在該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上述貫通孔。
根據本發明,獲得一種以高於先前之水準兼具透氣性及防水性之防水透氣膜。又,根據本發明,獲得一種防水性及透音特性優異之防水透音膜。
1‧‧‧防水透氣膜
2‧‧‧樹脂膜
21、21a~q‧‧‧貫通孔
22(22a、22b)‧‧‧(貫通孔21之)開口
23‧‧‧貫通孔
3‧‧‧撥液層
31‧‧‧開口
32‧‧‧原膜
33‧‧‧送出輥
34‧‧‧照射輥
35‧‧‧捲取輥
36‧‧‧離子束
4‧‧‧透氣性支持層
5‧‧‧防水透氣構件
51‧‧‧(防水透氣構件之)支持體
6‧‧‧智慧型手機(電子機器)
61‧‧‧殼體
62a、62b、62c‧‧‧開口
7‧‧‧電子機器用外殼
71a、71b、71c‧‧‧開口
72‧‧‧(電子機器用外殼之)內部
73‧‧‧膜
8‧‧‧防水透氣結構
81‧‧‧殼體
82‧‧‧開口
83‧‧‧(殼體81之)內部
91‧‧‧模擬殼體
92‧‧‧揚聲器安裝孔
93‧‧‧導通口
95‧‧‧揚聲器
96‧‧‧揚聲器纜線
97‧‧‧麥克風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2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中,貫通孔傾斜延伸之方向相對於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所成之角度θ1的模式剖面圖。
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中,貫通孔延伸之方向之該貫通孔間之關係的一例之平面圖。
圖4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中,貫通孔延伸之方向之該貫通孔間的關係之另一例的平面圖。
圖5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中,貫通孔延伸之方向之該貫通孔間之關係之又另一例的平面圖。
圖6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中,貫通孔間之關係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7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之另一例的剖面圖。
圖8係表示製造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之方法之一例的模式圖。
圖9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之又另一例的剖面圖。
圖10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構件之一例的斜視圖。
圖1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構件之另一例的平面圖。
圖12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結構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13A係模式性地表示具備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之電子機器之一例的斜視圖。
圖13B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3A之電子機器之防水透音膜之配置的剖面圖。
圖14A係模式性地表示具備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之電子機器用外殼之一例的斜視圖。
圖14B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4A之電子機器用外殼之防水透音膜之配置的剖面圖。
圖15係模式性地表示實施例中用以評價防水透音膜之透音特性所使用之模擬殼體之構成以及揚聲器、防水透音膜及麥克風之配置的剖面圖。
圖16A係表示對實施例2製作之防水透音膜進行FFT分析之結果的圖。
圖16B係表示對比較例2製作之防水透音膜進行FFT分析之結果的圖。
圖16C係表示對實施例3製作之防水透音膜進行FFT分析之結果的圖。
圖16D係表示對實施例4製作之防水透音膜進行FFT分析之結果的圖。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進行說明。本發明不限定於以下所示之實施形態。
[防水透氣膜]
圖1表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之一例。圖1所示之防水透氣膜1具備非多孔質之樹脂膜2、及形成於樹脂膜2之主面上之撥液層3。樹脂膜2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21(21a~21g)。撥液層3在與貫通孔21對應之位置(與樹脂膜2之貫通孔21之開口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31。樹脂膜2為於其厚度方向不具有除貫通孔21以外之可透氣之路徑的非多孔質之樹脂膜,典型而言,其為除該貫通孔21以外無孔之(實心之)樹脂膜。貫通孔21於樹脂膜2之兩主面具有開口。
貫通孔21為以直線狀延伸即以直線狀貫通樹脂膜2之直孔。此時,貫通孔21可成為其徑自樹脂膜2之一主面至另一主面幾乎無變化之孔。貫通孔21例如可藉由對作為原膜之樹脂膜之離子束照射、及對照射後之膜之化學蝕刻而形成。於離子束照射及蝕刻時,可將開口徑一致之多個貫通孔21形成於樹脂膜2。又,於離子束照射及蝕刻時,於未進一步實施對膜之表面加工或處理之步驟之情形時,可獲得除形成有貫通孔21之開口以外具有與原膜之表面相同狀態之表面的樹脂膜2。因此,例如只要選擇表面之平滑度高之膜作為原膜,則可獲得具有與此對應之高平滑 度之表面的(例如,除上述開口以外表面平坦之)樹脂膜21。原膜為於作為防水透氣膜1之區域,於其厚度方向不具有可透氣之路徑的非多孔質膜。原膜典型為無孔之樹脂膜。
樹脂膜2具有在相對於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的貫通孔21。並且,如圖1所示,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貫通孔21a~21g混合存在於樹脂膜2。換言之,貫通孔21在相對於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貫通樹脂膜2),樹脂膜2中有延伸方向互不相同之貫通孔21之組合。樹脂膜2中亦可有延伸方向相同之貫通孔21之組合。於圖1所示之例中,例如貫通孔21a、21b及21c之延伸方向互不相同,貫通孔21a、21d及21g之延伸方向相同。以下,於本說明書中,亦將「組合」簡稱為「組」。「組」不限於1個貫通孔與1個貫通孔之關係(對(pair)),意指1個或2個以上之貫通孔彼此之關係。存在具有相同特徵之貫通孔之組意指具有該特徵之貫通孔存在複數個。
圖1所示之樹脂膜2例如可藉由使離子束自垂直於原膜之主面之方向傾斜照射,並且連續或階段性地使該傾斜方向發生變化,且化學蝕刻照射後之膜而形成。離子束為複數個離子互相平行地飛翔之束,因此於相同方向延伸之貫通孔21之組通常存在於樹脂膜2(於相同方向延伸之複數個貫通孔21通常存在於樹脂膜2)。
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貫通孔21混合存在於樹脂膜2,存在於樹脂膜2之貫通孔之徑為15μm以下,樹脂膜2之貫通孔之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並且於樹脂膜2之主面上具有撥液層3,藉此成為以高於先前之水準兼具透氣性及防水性之防水透氣膜1。
關於貫通孔21,其傾斜延伸之方向D1相對於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D2所成的角度θ1(參照圖2)較佳為45°以下,更佳為30°以下。角度θ1在該等範圍時,樹脂膜2之兼具透氣性與防水性之水準進一步提高。角度θ1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10如以上,較佳為20°以上。若角度θ1過大,則有防水透氣膜1之機械強度減弱之傾向。
角度θ1例如於製造樹脂膜2時,可藉由對該原膜之離子束之入射角而控制。
樹脂膜2中,可存在角度θ1互不相同之貫通孔21之組。
樹脂膜2中,自垂直於該膜2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將貫通孔21延伸之方向投影至該主面時),貫通孔21延伸之方向可互相平行,較佳為樹脂膜2具有該延伸方向互不相同之組(該延伸方向互不相同之貫通孔21存在於樹脂膜2)。於後者之情形時,作為防水透氣膜1之透氣性及防水性之兼具水準進一步提高。
圖3表示自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貫通孔21延伸之方向互相平行之例。於圖3所示之例中,可見三個貫通孔21(21h、21i、21j),自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各貫通孔21延伸之方向(自紙面近前側之主面之貫通孔21之開口22a朝向相反側之主面之貫通孔21之開口22b的方向)D3、D4、D5互相平行(下述θ2為0述)。其中,各貫通孔21h、21i、21j之角度θ1互不相同(貫通孔21j之角度θ1最小,貫通孔21h之角度θ1最大),各貫通孔21h、21i、21j延伸之方向立體上不同。
圖4表示自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貫通孔 21延伸之方向互不相同之例。於圖4所示之例中,可見三個貫通孔21(21k、21l、21m),自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各貫通孔21延伸之方向D6、D7、D8互不相同。此處,貫通孔21k與21l自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形成未滿90°之角度θ2,自該主面向互不相同之方向延伸。另一方面,較佳為貫通孔21k與21m自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形成90°以上之角度θ2,自該主面向互不相同之方向延伸。如下所述,樹脂膜2較佳為具有於自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形成90°以上之角度θ2,自該主面向互不相同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21的組。換言之,樹脂膜2較佳為具有於自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自該主面向固定之方向D6延伸之貫通孔21k、及自該主面向相對於該固定方向D6形成90°以上之角度θ2之方向D8延伸之貫通孔21m。此時,作為防水透氣膜1之透氣性及防水性之兼具水準進一步提高。
角度θ2較佳為90佳以上180°以下,即亦可為180°。將角度θ2為180°之例示於圖5。於圖5所示之例中,可見兩個貫通孔21(21n、21o),貫通孔21n與21o自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於互相處於逆平行(antiparallel)關係之方向D9、D10延伸。
2個以上之貫通孔21亦可於樹脂膜2內互相交叉。即,樹脂膜2亦可具有於該膜2內互相交叉之貫通孔21之組。此時,作為防水透氣膜1之透氣性及防水性之兼具水準變得尤高。將此種例示於圖6。於圖6所示之例中,貫通孔21p與21q於樹脂膜2內互相交叉。
如圖7所示,樹脂膜2亦可除貫通孔21以外具有在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23。
圖3~7所示之樹脂膜2例如可藉由控制對於原膜之離子束照射方向、照射時機及束線剖面之形狀而形成。例如,如圖8所示,將帶狀之原膜32自送出輥33送出,通過具有特定曲率之照射輥34,於通過該輥34期間,藉由具有特定之剖面形狀及剖面積之束線照射離子束36,將照射後之原膜32捲取於捲取輥35。此時,離子束36中之離子接連互相平行地飛翔,因此原膜32於照射輥34上移動,並且離子束碰撞於原膜32之主面之角度(入射角θ1)發生變化。若對其進行化學蝕刻,則例如形成如圖7所示之樹脂膜2。此時,於圖8中,搬送原膜之方向(MD方向)與圖7之左右方向對應。
樹脂膜2之(防水透氣膜1之)貫通孔21、23之延伸方向例如可藉由對該膜之主面及剖面進行利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之觀察而確認。
貫通孔21、23之開口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圓形,亦可為不定形。
貫通孔21、23之徑(開口徑)為15μm以下。若貫通孔21、23之徑大於此,則作為防水透氣膜1之防水性下降,難以兼具透氣性及防水性。貫通孔21、23之徑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0.01μm。若貫通孔21、23之徑過小,則作為防水透氣膜1之透氣性下降,難以兼具透氣性及防水性。
貫通孔21、23之徑意指將貫通孔21、23之剖面形狀(例如開口形狀)視為圓時該圓之直徑。再者,貫通孔21在相對於垂直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因此其開口形狀典型成為橢圓。然 而,樹脂膜2內之貫通孔21之剖面形狀(垂直於該延伸之方向所切斷之剖面形狀)可與貫通孔23同樣地視為圓,該圓之直徑與作為開口形狀之橢圓之最小徑相等。因此,關於貫通孔21,可將該最小徑設為貫通孔之徑。關於貫通孔23,若將圓之直徑設為開口形狀之最小徑則亦同樣。關於貫通孔21、23之徑,無需使存在於樹脂膜2之所有貫通孔21、23均一致,較佳為於樹脂膜2之有效部分(可作為防水透氣膜1使用之部分),在實質上可視為相同值之程度(例如,標準偏差為平均值之10%以下)上一致。貫通孔21、23之徑可藉由蝕刻原膜之時間及/或蝕刻處理液之濃度等而調整。存在於樹脂膜2之有效部分之所有貫通孔21、23之徑可相同。
防水透氣膜1較佳為於其厚度方向具有以依據JIS L1096之規定測定之弗雷澤(Frazier)數(以下簡稱為「弗雷澤數」)表示為0.01cm3/(cm2.秒)以上100cm3/(cm2.秒)以下之透氣度。若考慮到撥液層3幾乎不對該透氣度造成影響,則樹脂膜2可於其厚度方向具有以弗雷澤數表示為0.01cm3/(cm2.秒)以上100cm3/(cm2.秒)以下之透氣度。此時,作為防水透氣膜1之透氣性及防水性之兼具水準進一步提高。透氣度以弗雷澤數表示,較佳為2.0cm3/(cm2.秒)以上50cm3/(cm2.秒)以下,更佳為11cm3/(cm2.秒)以上50cm3/(cm2.秒)以下。
樹脂膜2之氣孔率較佳為50%以下,較佳為25%以上45%以下,更佳為30以上40%以下。此時,作為防水透氣膜1之透氣性及防水性之兼具水準進一步提高。又,若為具有藉由延伸產生之無數個孔隙的分散結構之延伸多孔質膜,則無法製成具有此種較低之氣孔率之防水透氣膜。再者,樹脂膜2為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 膜,其氣孔率成為相對於樹脂膜2之主面之面積,於該主面開口之貫通孔21、23的開口面積所占之合計比例。
樹脂膜2之貫通孔21、23之密度(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若孔密度未滿該範圍,則防水透氣膜1之透氣性下降。若孔密度超過該範圍,則防水透氣膜1之防水性下降。孔密度更佳為1×105個/cm2以上5×108個/cm2以下。孔密度無需遍及樹脂膜2之整體而固定,較佳為於樹脂膜2之有效部分,在最大之孔密度成為最小之孔密度之1.5倍以下的程度上固定。孔密度可藉由對原膜照射離子束時之離子照射量而調整。
樹脂膜2之厚度例如為10μm以上100μm以下,較佳為15μm以上50μm以下。
構成樹脂膜2之材料只要為可於作為非多孔質之樹脂膜之原膜形成貫通孔21之材料,則無限定。樹脂膜2例如由會因為鹼性溶液、酸性溶液、或添加有選自氧化劑、有機溶劑及界面活性劑之至少一種之鹼性溶液或酸性溶液而分解之樹脂構成。於該情形時,更容易藉由離子束照射及蝕刻而於原膜形成貫通孔21。若自另一態樣觀察,則樹脂膜2例如由可藉由水解或氧化分解而蝕刻之樹脂構成。樹脂膜2可由可藉由鹼性溶液或氧化劑溶液蝕刻之樹脂構成。
樹脂膜2例如由選自聚對酞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聚醯亞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及聚偏二氟乙烯之至少一種樹脂構成。
用以形成貫通孔21、23之蝕刻時,根據構成樹脂膜2之材料選擇蝕刻處理液。蝕刻處理液例如為鹼性溶液、酸性溶液、或添加有選 自氧化劑、有機溶劑及界面活性劑中至少一種之鹼性溶液或酸性溶液。蝕刻處理液可為鹼性溶液及氧化劑溶液。鹼性溶液例如為包含氫氧化鉀及/或氫氧化鈉作為主成分之溶液,亦可進一步包含氧化劑。藉由使用鹼性溶液,構成原膜之樹脂可水解。氧化劑溶液例如為包含選自亞氯酸、亞氯酸鹽、次氯酸、次氯酸鹽、過氧化氫及過錳酸鉀中之至少一種作為主成分的溶液。藉由使用氧化劑溶液,構成原膜之樹脂可氧化分解。關於構成樹脂膜2及原膜之樹脂與蝕刻處理液之組合例,針對PET、聚碳酸酯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為鹼性溶液(例如以氫氧化鈉為主成分之溶液),針對聚醯亞胺及聚偏二氟乙烯,為氧化劑溶液(例如以次氯酸鈉為主成分之溶液)。
作為具有貫通孔21之樹脂膜2,可使用市售之膜。市售之膜例如由Oxyphen公司及Millipore公司作為膜濾器而發售。
防水透氣膜1可具有2層以上之樹脂膜2。此種防水透氣膜1例如可對具有2層以上之原膜之積層體進行離子束照射及蝕刻而形成。
撥液層3為具有撥水性之層,較佳為兼具撥油性。又,撥液層3在與樹脂膜2之貫通孔21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31。樹脂膜2進一步具有貫通孔23之情形時,在與該貫通孔23對應之位置亦可具有開口31。
撥液層3形成於樹脂膜2之主面上。撥液層3可形成於樹脂膜2之至少一主面上。
此種撥液層3例如可藉由將利用稀釋劑稀釋撥水劑或疏水 性撥油劑而製備之處理液較薄地塗佈於樹脂膜2上並使其乾燥而形成。撥水劑及疏水性之撥油劑例如為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全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撥液層3之厚度較佳為未滿貫通孔21(及23)之徑之1/2。
於將處理液較薄地塗佈於樹脂膜2上形成撥液層3之情形時,亦取決於貫通孔21(及23)之徑,該貫通孔之內周面亦可藉由與撥液層3連續之撥液層而被覆(於圖1所示之例中如此形成)。於該情形時,貫通孔21(及23)之徑對應撥液層之厚度較本來之徑減小。
防水透氣膜1只要獲得本發明之效果,則可具備樹脂膜2及撥液層3以外之任意構件。該構件例如為圖9所示之透氣性支持層4。圖9所示之防水透氣膜1中,於圖1所示之防水透氣膜1之樹脂膜2之一主面配置有透氣性支持層4。藉由配置透氣性支持層4,提高作為防水透氣膜1之強度,又,亦提高操作性。
透氣性支持層4為厚度方向之透氣度高於樹脂膜2之層。透氣性支持層4例如可使用織布、不織布、網狀物(net)、絲網(mesh)。構成透氣性支持層4之材料例如為聚酯、聚乙烯、聚芳醯胺樹脂。配置有透氣性支持層4之樹脂膜2之主面可形成或不形成撥液層3。透氣性支持層4之形狀可與樹脂膜2之形狀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為具有僅配置於樹脂膜2之周緣部之形狀的(具體而言,於樹脂膜為圓形之情形時,僅配置於其周緣部之環狀)透氣性支持層4。透氣性支持層4例如藉由與樹脂膜2之熱熔接、利用接著劑之接著等方法而配置。
透氣性支持層4可配置於樹脂膜2之一主面,亦可配置於兩主面。
防水透氣膜1較佳為依據JIS L1092之耐水度試驗B法(高水壓法)之規定測定之耐水壓為2kPa以上。耐水壓2kPa意指日常生活之防滴漏、防雨。耐水壓亦可為5kPa以上、或10kPa以上。耐水壓10kPa意指可耐受水深1m之水壓,於該情形時,確保相當於JIS C0920規定之「針對水之保護等級7(IPX7)」之防水性。例如相當於IPX7之機器誤落入水中之情形時,只要為特定之水深及時間內,則可避免向該機器內部滲水。若耐水壓為5kPa左右,則經驗上可知確保相當於JIS C0920規定之「針對水之保護等級4(IPX4)」之防水性。IPX4亦為近年來電子機器等所尋求之防水性之一。於防水透氣膜1之上述耐水壓為5kPa以上或10kPa以上之情形,可兼具相當於IPX4或IPX7之防水性及透氣性,例如防水透氣結構所必需之開口之空間制約較少,實現可小型化及/或薄型化等包含設計之設計之自由度較高之機器。
防水透氣膜1之面密度就該膜之強度及操作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100g/m2,更佳為10~50g/m2
防水透氣膜1之厚度例如為10~100μm,較佳為15~50μm。
防水透氣膜1亦可實施著色處理。取決於構成樹脂膜2之材料之種類,但未實施著色處理之防水透氣膜1之顏色例如為透明或白色。此種防水透氣膜1以塞住殼體之開口之方式配置之情形時,該膜1變得顯眼。顯眼之膜刺激使用者之好奇心,而有因針等之刺入而有損作為防水透氣膜之功能之情況。若於防水透氣膜1實施著色處理,則例如藉由製成具有與殼體之顏色相同或近似之顏色之膜1,可相對抑制使用者之關 注。又,就殼體之設計方面,有時謀求經著色之防水透氣膜,藉由著色處理,可滿足此種設計之要求。
著色處理例如可藉由對樹脂膜2進行染色處理,或使著色劑含於樹脂膜2而實施。著色處理例如可以吸收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所含之光之方式而實施。即,防水透氣膜1可實施吸收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所含之光之著色處理。因此,例如樹脂膜2藉由包含具有吸收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所含之光之能力的著色劑,或藉由具有吸收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所含之光之能力的染料進行染色。於該情形時,可將防水透氣膜1著色成藍色、灰色、褐色、粉紅色、綠色、黃色等。防水透氣膜1亦可著色處理成黑色、灰色、褐色或粉紅色。
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可用於與先前之防水透氣膜同樣之用途。
[防水透音膜]
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1亦可作為防水透音膜而使用,其於收容麥克風、揚聲器及傳感器(transducer)之類之音頻部且設有於該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之開口之殼體以塞住該開口之方式配置,於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並且防止水自外部經由該開口滲入至殼體內。此時,該防水透音膜(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為如下之防水透音膜,其具備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21之非多孔質之樹脂膜2、及形成於上述樹脂膜2之主面上之在與上述複數個貫通孔21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31之撥液層3,上述貫通孔21以直線狀延伸並且具有15μm以下之徑(開 口徑),上述樹脂膜2之上述貫通孔21之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上述樹脂膜2具有在相對於垂直於該膜2之主面之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之上述貫通孔21,該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上述貫通孔21混合存在於上述樹脂膜2。
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貫通孔21混合存在於樹脂膜2,存在於樹脂膜2之貫通孔之徑為15μm以下,樹脂膜2之貫通孔之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並且於樹脂膜2之主面上具有撥液層3,藉此成為防水性及透音性優異之防水透音膜。再者,作為防水透音膜之該效果未必源自作為防水透氣膜之效果即透氣性及防水性之高於先前之水準之兼具(平衡)。作為防水透音膜之該效果源自該膜之結構尤其是樹脂膜2之結構。換言之,亦即具備具有上述結構之樹脂膜2及撥液層3之膜係可作為防水透氣膜或防水透音膜使用,並且分別可達成上述特定效果之膜。
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具備之樹脂膜2及撥液層3可採用與上述防水透氣膜1具備之樹脂膜2及撥液層3同樣之構成。其主要效果係實現更高之防水性及透音特性。然而,若特別考慮其為透音膜,則進一步較佳為滿足以下所示之特徵。
貫通孔21、23之徑(開口徑)之上限較佳為12μm以下。又,貫通孔21、23之徑較佳為4.5μm以上12μm以下,更佳為5μm以上11μm以下。若於該範圍內,則可進一步提高透音特性。
防水透音膜較佳為於厚度方向具有以上述弗雷澤數表示較佳為5.0cm3/(cm2.秒)以上50cm3/(cm2.秒)以下,更佳為11cm3/ (cm2.秒)以上50cm3/(cm2.秒)以下之透氣度。若於該範圍內,則可進一步提高透音特性。
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具有高透音特性。高透音特性例如為得到減輕之「顫動聲(chattering noise)」。若顫動聲之產生增強,則例如由揚聲器產生之音訊及音樂之音質、以及由麥克風接收之音訊及音樂之音質下降,電子機器之性能、功能及作為商品之訴求力下降。根據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例如一面對向/自音頻部傳達聲音之開口提供高防水性,一面抑制因配置防水透音膜引起之顫動聲之產生,可提高具備該透音膜之電子機器之性能、功能及作為商品之訴求力。
根據本發明人等之研究,判明可藉由以下方式評價透音膜之顫動聲。顫動聲係於聲音透過防水透音膜時,藉由誘發具有高於該聲音之頻率之頻率的聲音,更具體為頻率5kHz至20kHz之音域之聲音而產生。若抑制此種高音域之誘發音之產生,則可抑制因防水透音膜之配置引起之顫動聲之產生。
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例如為如下防水透音膜:將具有正弦波之波形且以透過該膜後之頻率1kHz之聲音的音壓水準成為94dB之方式保持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一面自100Hz開始,以100Hz/秒之速度連續增加頻率,一面對有效面積132.7mm2之上述膜輸入時,針對自輸入音之輸入開始至經過20秒之期間透過上述膜之聲音,藉由FFT(高速傅里葉變換)分析而求出之頻率100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之累計音壓水準A、與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之累計音壓水準B的比A/B為1.16以上。此種防水透音膜可抑制高音域之誘發音之產生,顫動聲之產生 較少。
以頻率1kHz進行輸入音之音壓水準之調整係基於:頻率1kHz之聲音為對應於人類標準聲音之聲音,並且為於可聽見音域中,可最敏銳地聽取之聲音。上述測定中,將如此經過調整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一面連續改變頻率一面對防水透音膜輸入並使之透過該膜,對透過音實施FFT分析。有效面積132.7mm2之膜假定為具有半徑6.5mm之圓形之有效部分的防水透音膜。有效面積係指以塞住殼體之開口之方式配置防水透音膜時,實際上聲音輸入至該膜,經過該膜自該膜輸出聲音之部分(有效部分)的面積,不含例如為配置防水透音膜而配置、形成於該膜之周緣部之支持體或接著部等之面積部分。典型而言,有效面積可為配置有該膜之開口之面積、或於防水透音膜之周緣部配置有支持體之防水透音構件中,可為該支持體之開口部之面積。
累計音壓水準為於某特定頻率之範圍將該範圍內之聲音之音壓水準於頻率方向累計所得之值,可藉由對聲音進行FFT分析之一般音頻分析(評價)裝置或音頻分析(評價)軟體而求出。
比A/B較佳為1.16以上,更佳為1.25以上。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為比A/B越大,越抑制顫動聲之產生之防水透音膜。
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進一步可為如下防水透音膜:將具有正弦波之波形且以透過該膜後之頻率1kHz之聲音之音壓水準成為94dB之方式保持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一面自100Hz開始,以100Hz/秒之速度連續增加頻率,一面對有效面積132.7mm2之上述膜輸入時,針對自上述輸入音之輸入開始至經過20秒之期間透過上述膜之聲音,於頻率5kHz以 上20kHz以下之音域觀測到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之頻率範圍為1.3kHz以下。此種膜中,顫動聲之產生進一步較少。若輸入音之頻率自100Hz增加,則於某頻率(最小頻率Fmin)下產生包含屬於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且具有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之成分的透過音。若輸入音之頻率進一步上升,則於另一頻率(最大頻率Fmax)下,透過音變得不包含上述成分。若該Fmax與Fmin之差△F為1.3kHz以下,則成為顫動聲之產生進一步較少之防水透音膜。其中,Fmax之最大值設為自輸入開始20秒後之2kHz。△F較佳為1.3kHz以下,更佳為1.1kHz以下。將輸入波之頻率自100Hz增加之情形斷續產生包含上述成分之透過音時,將最終透過音變得不含上述成分之輸入頻率設為Fmax(其中,最大值係自輸入開始20秒後之2kHz)。
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進一步可為如下防水透音膜:將具有正弦波之波形且以透過該膜後之頻率1kHz之聲音之音壓水準成為94dB之方式保持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一面自100Hz開始,以100Hz/秒之速度連續增加頻率,一面對有效面積132.7mm2之上述膜輸入時,針對自上述輸入音之輸入開始至經過20秒之期間透過上述膜之聲音,於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觀測到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之最大頻率Fmax為1.5kHz以下。此種防水透音膜中,尤其減少顫動聲之產生。該Fmax較佳為1.5kHz以下,更佳為1.1kHz以下。
[防水透氣構件及防水透音構件]
將本發明之防水透氣構件之一例示於圖10。圖10所示之防水透氣構件5具備自垂直於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之形狀為圓形之防水透 氣膜1、及接合於該膜1之周緣部之環狀之片材之支持體51。藉由支持體51接合於防水透氣膜1之形態,可強化防水透氣膜1,並且提高其操作性。又,支持體51成為對殼體之開口等配置防水透氣構件5之部分之安裝基礎,故而防水透氣膜1之安裝作業變容易。
支持體51之形狀並無限定。例如如圖11所示,亦可為接合於自垂直於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之形狀為矩形之防水透氣膜1之周緣部的邊框狀之片材之支持體51。如圖10、11所示,藉由將支持體51之形狀設為防水透氣膜1之周緣部之形狀,可抑制因支持體51之配置引起之防水透氣膜1之透氣性下降。又,片狀之支持體51就防水透氣構件5之操作性及對殼體之配置性、尤其對殼體內之配置性之觀點而言較佳。於圖10、11所示之例中,除配置有支持體51之周緣部以外,防水透氣膜1露出(防水透氣膜1之兩面露出)。
構成支持體51之材料例如為樹脂、金屬及該等之複合材料。樹脂例如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PET、聚碳酸酯等聚酯;聚醯亞胺或該等之複合材。金屬例如為不鏽鋼或鋁之類耐蝕性優異之金屬。
支持體51之厚度例如為5~500μm,較佳為25~200μm。又,若著眼於作為安裝基礎之功能,則環寬(邊框寬度:外徑與內徑之差)為0.5~2mm左右較為適當。支持體51可使用由上述樹脂構成之發泡體。
防水透氣膜1與支持體51之接合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加熱熔接、超音波熔接、利用接著劑之接著、利用雙面膠帶之接著等方法。
防水透氣構件5可具備2個以上之防水透氣膜1及/或2個以上之支持體51。
本發明之防水透氣構件可用於與先前之防水透氣構件同樣之用途。又,本發明之防水透氣構件可以該構件具備之防水透氣膜作為防水透音膜,而作為防水透音構件使用。此時,該防水透音構件具備上述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透音膜)、及接合於上述防水透氣膜(透音膜)之支持體。支持體之構成可與防水透氣構件之支持體51之構成同樣。
[防水透氣結構及防水透音結構]
將本發明之防水透氣結構之一例示於圖12。圖12所示之防水透氣結構8具備設有於內部83與外部之間使氣體通過之開口82之殼體81、及以塞住開口(開口部)82之方式配置之防水透氣膜1。開口82為連接殼體81之內部與外部之空間,通過該開口,氣體可於殼體81之內部與外部穿行。並且,藉由防水透氣膜1,可一面使氣體於殼體81之外部與內部83之間透過,一面防止水自外部經由開口82滲入殼體81內。於圖12所示之例中,防水透氣膜1經由支持體51接合於殼體81。換言之,具備防水透氣膜1及支持體51之防水透氣構件接合於殼體81。又,於圖12所示之例中,防水透氣膜1自殼體81之內部83接合於殼體81,亦可自殼體81之外部接合。
殼體81由樹脂、金屬、玻璃及該等之複合材料構成。
防水透氣膜1之配置可採用使用雙面膠帶之貼附、熱熔接、高頻熔接、超音波熔接等方法。支持體51亦可為雙面膠帶。
具有防水透氣結構8之零件、裝置、機器、製品等並無限 定。
本發明之防水透氣結構可與先前之防水透氣結構同樣地應用於各種用途。又,本發明之防水透氣結構可以該結構具備之防水透氣膜作為防水透音膜,而作為防水透音結構使用。此時,該防水透音結構具備設有於內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之開口之殼體、及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之於內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並且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內部之防水透音膜,上述防水透音膜為上述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透音膜)。殼體之構成及防水透音膜對殼體之接合等可與防水透氣結構同樣。
應用本發明之防水透氣結構作為防水透音結構之一例為電子機器。更具體而言,該電子機器具備收容音頻部且設有於上述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之開口之殼體、及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之在上述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並且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上述殼體內之防水透音膜,上述防水透音膜為上述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透音膜)。
將電子機器之一例示於圖13A。圖13A所示之電子機器為手機之一種之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6之殼體61具有接近於作為音波發出部及音波接收部之一種之傳感器設置之開口62a、接近於作為音波接收部之一種之麥克風設置之開口62b、及接近於作為音波發出部之一種之揚聲器設置之開口62c。經由各開口62a~62c,聲音於智慧型手機6之外部、與收容於殼體61內之各音頻部(傳感器、麥克風及揚聲器)之間傳達。如圖13B所示,於智慧型手機6中,以塞住該等開口62a~62c之方式將防水透氣膜(透音膜)1自內側安裝於殼體61。藉此,可於智慧型手機 6之外部與音頻部之間傳達聲音,並且可防止水自外部經由開口滲入殼體61內。
電子機器6中配置防水透氣膜(透音膜)1之部位及方法只要藉由該膜塞住設置於該機器6之殼體61之開口(開口部),則無限定。於圖13B所示之例中,防水透氣膜(透音膜)1經由支持體51(即作為防水透氣構件(透音構件))接合於殼體61。電子機器6內之防水透氣膜(透音膜)1之配置可採用使用雙面膠帶之貼附、熱熔接、高頻熔接、超音波熔接等方法。支持體51亦可為雙面膠帶。
殼體61由樹脂、金屬、玻璃及該等之複合材料構成。如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般,電子機器6之顯示部亦可構成殼體61之一部分。
電子機器不限於智慧型手機6。具備音頻部,於殼體設有於外部與音頻部之間傳達聲音之開口,必須防止水經由該開口向內部滲入,可以塞住該開口之方式配置防水透氣膜(透音膜)1之所有種類之電子機器均適合為電子機器。電子機器例如為功能型手機及智慧型手機等手機、平板電腦、可攜式電腦、PDA、遊戲機、筆記型電腦等移動電腦、電子記事本、數位相機、攝像機、電子書閱讀器。
當然亦可不考慮透音性,僅以確保透氣性及防水性為目的,設為具有防水透氣結構之電子機器。該電子機器具備具有開口之殼體、及以塞住開口之方式配置且一面使氣體於殼體之內部與外部之間透過一面防止水自外部經由該開口滲入至內部之防水透氣膜。並且該防水透氣膜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
應用本發明之防水透氣結構作為防水透音結構之另一例為電子機器用外殼。更具體而言,該電子機器用外殼為收容具有音頻部之電子機器者,且設有於上述電子機器之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之開口,具備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之於上述電子機器之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並且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上述外殼內之防水透音膜,上述防水透音膜為上述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透音膜)。
將電子機器用外殼之一例示於圖14A。於圖14A所示之外殼7中,設有收容於該外殼7之電子機器之音頻部、及與外殼7之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之開口71a~71c。圖14A所示之外殼7為與圖13A所示之智慧型手機6不同類型之智慧型手機之外殼,開口71a係為了自智慧型手機之接聽部傳達聲音而設置,開口71b係為了對智慧型手機之送話部傳達聲音而設置,開口71c係為了自智慧型手機之揚聲器向外部傳達聲音而設置。如圖14B所示,外殼7進一步具備以塞住開口71a(71b、71c)之方式配置之防水透氣膜(透音膜)1。藉由該膜,可在收容於外殼7之內部72之電子機器之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並且防止水自外部經由開口71a(71b、71c)向外殼7之內部72、甚至向電子機器內滲入。
電子機器用外殼7中配置防水透氣膜(透音膜)1之方法只要藉由該膜塞住開口(開口部)71a(71b、71c),則無限定。於圖14B所示之例中,防水透氣膜(透音膜)1經由支持體51(即作為防水透氣構件(透音構件))自外殼7之內部72接合於外殼7。防水透氣膜(透音膜)1對外殼7之配置可採用使用雙面膠帶之貼附、熱熔接、高頻熔接、超音波熔接等方法。支持體51亦可為雙面膠帶。亦可自外殼7之外部配 置防水透氣膜(透音膜)1。
電子機器用外殼7由樹脂、金屬、玻璃及該等之複合材料構成。電子機器用外殼7只要獲得本發明之效果,則可具有任意之構成。例如,圖14A所示之外殼7為智慧型手機用外殼,具備可自外部操作收容於內部之智慧型手機之觸控面板的膜73。
當然亦可不考慮透音性,僅以確保透氣性與防水性為目的,設為具有防水透氣結構之電子機器用外殼。該電子機器用外殼具有開口,且具備以塞住開口之方式配置,一面使氣體於外殼之內部與外部之間透過,一面防止水自外部經由該開口滲入至內部之防水透氣膜。並且該防水透氣膜為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進一步具體說明本發明。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之實施例。
首先說明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之樹脂膜及防水透氣膜之評價方法。
[貫通孔之徑]
利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觀察樹脂膜之兩主面,將自所獲得之SEM像任意選擇之10個貫通孔之最小徑分別由該像求出,以其平均值作為樹脂膜之貫通孔之徑。
[透氣度]
防水透氣膜之厚度方向之透氣度係依據JIS L1096之規定(透氣性測定A法:弗雷澤型法)求出。
[耐水壓]
防水透氣膜之耐水壓係依據JIS L1092之耐水度試驗B法(高水壓法)之規定而求出。其中,該規定所示之試驗片之面積中膜明顯變形,因此將不鏽鋼絲網(開口徑2mm)設置於膜之加壓面之相反側,以某程度上抑制了該膜之變形之狀態測定。
[孔密度]
樹脂膜之孔密度係利用SEM觀察樹脂膜之兩主面,以目視數出位於所獲得之SEM像之貫通孔之數,將其除以單位面積而求出。
[撥油性]
防水透氣膜之撥油性以如下方式評價。將防水透氣膜與影印用紙(普通紙)以防水透氣膜在上、影印用紙在下之方式重疊放置,使用滴管於防水透氣膜上滴加1滴蓖麻油之後,放置1分鐘。其後,去除防水透氣膜確認影印用紙之狀態,將蓖麻油弄濕影印用紙之情形設為防水透氣膜無撥油性,未弄濕之情形設為有撥油性。
(實施例1)
準備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之市售之PET膜(it4ip製造,Track etched membrane,厚度44μm)。該膜為對無孔之PET膜照射離子束,並對照射後之膜進行化學蝕刻所製造的膜。利用SEM觀察該膜之表面及剖面,結果確認(1)貫通孔為具有6.5μm之徑之直孔,(2)於膜內混合存在有在相對於膜之主面傾斜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及在垂直於該主面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3)於相對於膜之主面傾斜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全部位於其延伸方向相對於垂直於該主面之方向 形成30°以下之角度θ1的方向,(4)作為於傾斜方向延伸之貫通孔,混合存在有自垂直於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於某一方向延伸之群、及於與該方向相反側延伸之群(角度θ2為180°之群),(5)有複數個於膜內交叉之貫通孔之組。膜之孔密度為1.8×106個/cm2
繼而,於該膜之包含表面及背面之整個面塗佈撥液處理液之後,於常溫下放置30分鐘使其乾燥,於該膜之表面形成撥液層,獲得防水透氣膜。撥液處理液係利用稀釋劑(信越化學製造,FS Thinner)稀釋撥液劑(信越化學製造,X-70-029C)以使濃度成為0.7重量%而製備。
以此方式獲得之防水透氣膜之透氣度(弗雷澤)為18.5cm3/(cm2.秒),耐水壓為15kPa,撥油性為「有」。
(比較例1)
準備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之市售之PET膜(it4ip製造,Track etched membrane,厚度44μm)。該膜為對無孔之PET膜照射離子束,並對照射後之膜進行化學蝕刻而製造之膜。利用SEM觀察該膜之表面及剖面,結果確認(1)貫通孔為具有6.5μm之徑之直孔,(2)於膜內僅存在於垂直於膜之主面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膜之孔密度與實施例相同為1.8×106個/cm2
其次,於該膜之包含表面及背面之整個面塗佈撥液處理液之後,於常溫下放置30分鐘使其乾燥,於該膜之表面形成撥液層,獲得防水透氣膜。撥液處理液係利用稀釋劑(信越化學製造,FS Thinner)稀釋撥液劑(信越化學製造,X-70-029C)以使濃度成為0.7重量%而製備。
以此方式獲得之防水透氣膜之透氣度(弗雷澤)為17.1 cm3/(cm2.秒),耐水壓為9kPa,撥油性為「有」。
與比較例1相比,於實施例1中,防水透氣膜之透氣性及耐水壓之兩者得到提高。
(實施例2)
準備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之市售之PET膜(it4ip製造,Track etched membrane,厚度44μm)。該膜係對無孔之PET膜照射離子束,並對照射後之膜進行化學蝕刻而製造之膜。利用SEM觀察該膜之表面及剖面,結果確認(1)貫通孔為具有5.5μm之徑之直孔,(2)於膜內混合存在有在相對於膜之主面傾斜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及在垂直於該主面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3)於相對於膜之主面傾斜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全部位於其延伸方向相對於垂直於該主面之方向形成30°以下之角度θ1的方向,(4)作為於傾斜方向延伸之貫通孔,混合存在有自垂直於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於某一方向延伸之群、及於與該方向相反側延伸之群(角度θ2為180°之群),(5)有複數個於膜內交叉之貫通孔之組。膜之孔密度為1.8×106個/cm2
其次,對該膜之包含表面及背面之整個面塗佈撥液處理液之後,於常溫下放置30分鐘使其乾燥,於該膜之表面形成撥液層,獲得防水透氣膜。撥液處理液係利用稀釋劑(信越化學製造,FS Thinner)稀釋撥液劑(信越化學製造,X-70-029C)以使濃度成為0.7重量%而製備。
以此方式獲得之防水透氣膜之透氣度(弗雷澤)為8.0cm3/(cm2.秒),耐水壓為18kPa,撥油性為「有」。
(比較例2)
準備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之市售之PET膜(it4ip製造,Track etched membrane,厚度44μm)。該膜係對無孔之PET膜照射離子束,並對照射後之膜進行化學蝕刻而製造之膜。利用SEM觀察該膜之表面及剖面,結果確認(1)貫通孔為具有5.5μm之徑之直孔,(2)於膜內僅存在於垂直於膜之主面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膜之孔密度與實施例相同為1.8×106個/cm2
其次,於該膜之包含表面及背面之整個面塗佈撥液處理液之後,於常溫下放置30分鐘使其乾燥,於該膜之表面形成撥液層,獲得防水透氣膜。撥液處理液係利用稀釋劑(信越化學製造,FS Thinner)稀釋撥液劑(信越化學製造,X-70-029C)以使濃度成為0.7重量%而製備。
以此方式獲得之防水透氣膜之透氣度(弗雷澤)為5.0cm3/(cm2.秒),耐水壓為11kPa,撥油性為「有」。
與比較例2相比,於實施例2中,防水透氣膜之透氣性及耐水壓之兩者得到提高。
(實施例3)
準備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之市售之PET膜(it4ip製造,Track etched membrane,厚度44μm)。該膜係對無孔之PET膜照射離子束,並對照射後之膜進行化學蝕刻而製造之膜。利用SEM觀察該膜之表面及剖面,結果確認(1)貫通孔為具有5.9μm之徑之直孔,(2)於膜內混合存在有在相對於膜之主面傾斜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及在垂直於該主面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3)於相對於膜之主面傾斜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全部位於其延伸方向相對於垂直於該主面之方向 形成30°以下之角度θ1的方向,(4)作為於傾斜方向延伸之貫通孔,混合存在有自垂直於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於某一方向延伸之群、及於與該方向相反側延伸之群(角度θ2為180°之群),(5)有複數個於膜內交叉之貫通孔之組。膜之孔密度為2.0×106個/cm2
其次,於該膜之包含表面及背面之整個面塗佈撥液處理液之後,於常溫下放置30分鐘使其乾燥,於該膜之表面形成撥液層,獲得防水透氣膜。撥液處理液係利用稀釋劑(信越化學製造,FS Thinner)稀釋撥液劑(信越化學製造,X-70-029C)以使濃度成為0.7重量%而製備。
以此方式獲得之防水透氣膜之透氣度(弗雷澤)為25.0cm3/(cm2.秒),耐水壓為17kPa,撥油性為「有」。
(比較例3)
準備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之市售之PET膜(it4ip製造,Track etched membrane,厚度44μm)。該膜係對無孔之PET膜照射離子束,並對照射後之膜進行化學蝕刻而製造之膜。藉由SEM觀察該膜之表面及剖面,結果確認(1)貫通孔為具有5.9μm之徑之直孔,(2)於膜內僅存在於垂直於膜之主面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膜之孔密度與實施例相同,為2.0×106個/cm2
其次,於該膜之包含表面及背面之整個面塗佈撥液處理液之後,於常溫下放置30分鐘使其乾燥,於該膜之表面形成撥液層,獲得防水透氣膜。撥液處理液係利用稀釋劑(信越化學製造,FS Thinner)稀釋撥液劑(信越化學製造,X-70-029C)以使濃度成為0.7重量%而製備。
以此方式獲得之防水透氣膜之透氣度(弗雷澤)為14.5 cm3/(cm2.秒),耐水壓為10kPa,撥油性為「有」。
與比較例3相比,於實施例3中,防水透氣膜之透氣性及耐水壓之兩者得到提高。
(實施例4)
準備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之非多孔質之市售之PET膜(it4ip製造,Track etched membrane,厚度44μm)。該膜係對無孔之PET膜照射離子束,並對照射後之膜進行化學蝕刻而製造之膜。利用SEM觀察該膜之表面及剖面,結果確認(1)貫通孔為具有10.0μm之徑之直孔,(2)於膜內混合存在有在相對於膜之主面傾斜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及在垂直於該主面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3)於相對於膜之主面傾斜之方向延伸之貫通孔全部位於其延伸方向相對於垂直於該主面之方向形成30°以下之角度θ1的方向,(4)作為於傾斜方向延伸之貫通孔,混合存在有自垂直於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於某一方向延伸之群、及於與該方向相反側延伸之群(角度θ2為180°之群),(5)有複數個於膜內交叉之貫通孔之組。膜之孔密度為5.0×105個/cm2
其次,於該膜之包含表面及背面之整個面塗佈撥液處理液之後,於常溫下放置30分鐘使其乾燥,於該膜之表面形成撥液層,獲得防水透氣膜。撥液處理液係利用稀釋劑(信越化學製造,FS Thinner)稀釋撥液劑(信越化學製造,X-70-029C)以使濃度成為0.7重量%而製備。
以此方式獲得之防水透氣膜之透氣度(弗雷澤)為50.0cm3/(cm2.秒),耐水壓為6kPa,撥油性為「有」。
將至此之結果匯總於以下之表1。
其次,對於實施例2~4及比較例2之防水透氣膜,設想用作防水透音膜,以如下方式評價其透音特性。
首先,準備如圖15所示之模仿手機之殼體之模擬殼體91(聚苯乙烯製,外形60mm×50mm×28mm)。於模擬殼體91中分別設置1處成為將自揚聲器輸出之聲音傳至殼體之外部之開口的揚聲器安裝孔92(徑為13mm之圓形)、及揚聲器纜線96之導通口93,除此以外並無開口。
其次,準備雙面膠帶(日東電工製造,No.5620A,厚度0.2mm),將其沖裁加工成內徑13mm及外徑16mm之環狀,製作複數個環狀支持體51。另外,將實施例2~4及比較例2製作之防水透氣膜1(防水透音膜)沖裁成直徑16mm之圓形。其次,使各自之外形一致依序積層支持體51、防水透氣膜1及支持體51,獲得透音特性評價用樣品。該樣品中之 透音膜之有效面積為132.7mm2(相當於直徑13mm之圓之面積)。
其次,將製作之各樣品利用其一支持體(雙面膠帶)51,如圖15所示貼附於模擬殼體91之揚聲器安裝孔92之內側。此時,樣品之透音膜之有效部分與揚聲器安裝孔92之開口一致。然後,利用樣品之另一支持體(雙面膠帶)51,如圖15所示進一步安裝揚聲器95(Star Micronics製造,SGG-16A,外形16mm之圓形)。此時,樣品之外形與揚聲器之外形一致。揚聲器95之揚聲器纜線96自導通口93向殼體91之外部導出,其後,導通孔93用油灰(putty)塞住。
其次,將揚聲器纜線96與麥克風97(Bruel & Kjaer Sound & Vibration Measurement A/S(B & K)製造,Type2669)連接於音頻評價裝置(B & K製造,Multi-analyzer System 3560-B-030),於距收容於模擬殼體91內之揚聲器95之前表面50mm之位置配置麥克風97。其次,作為評價方式,選擇、執行FFT分析(試驗信號100Hz~20kHz,sweep),評價各樣品之透音特性(音壓水準、累計音壓水準)。此時,為了比較各樣品之評價結果,將自揚聲器95輸出之聲音(輸入至樣品之聲音)之音壓水準以透過樣品後之頻率1kHz之聲音的音壓水準成為94dB之方式進行調整。又,輸入至樣品之聲音設為正弦波,自頻率100Hz開始,以100Hz/秒之速度連續增加其頻率。透過樣品而以麥克風97接收之聲音之音壓水準及累計音壓水準可於任意之測定時間之範圍,藉由音頻評價裝置自動求出。於本實施例中,關於自測定開始至經過20秒之範圍,實施求出該聲音之音壓水準及累計音壓水準的樣品之透音特性之評價。
將使用實施例2製作之防水透氣膜(防水透音膜)之樣品 之測定結果示於圖16A。圖16A之橫軸為揚聲器接收之聲音之頻率(Hz;對數軸),縱軸為自測定開始之經過時間(秒)。揚聲器接收之聲音之音壓水準如本申請案圖式所示以白色及黑色表現之前,即於原來之狀態中,由圖16A上所示之繪圖之色彩差異表現。圖16A之右側表示音壓水準之值與色彩之關係。圖16A表示複數個曲線狀繪圖,位於最左側之繪圖對應於自揚聲器向樣品輸入,直接透過膜被麥克風接收之聲音(基本波)。繪圖為曲線狀係由於橫軸為對數軸。基本波之右側可見之複數個繪圖對應於基本波透過膜期間產生之高於基本波之頻率之聲音。對樣品輸入之聲音(輸入波)自100Hz開始,於20秒期間僅變化至2kHz,但由圖16A可知即便於可認為與顫動聲之產生相關之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高音域中,亦可於自測定開始至經過大致5-12秒之期間檢測出聲音。
於使用實施例2之膜之樣品中,由該FFT分析求出之頻率100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的累計音壓水準A與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的累計音壓水準B之比A/B為1.28。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中聲音之產生較少時,累計音壓水準B減小,即比A/B變大。因此,比A/B較大時,聲音透過防水透音膜時之顫動聲之產生較少,即成為顫動聲之產生較少之防水透音膜。
又,於使用實施例2之膜之樣品中,於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觀測到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的輸入波之頻率之範圍為0.7kHz(最小頻率500Hz,最大頻率1.2kHz)。
將使用比較例2製作之防水透氣膜(防水透音膜)之樣品之測定結果示於圖16B。圖16B及以下之圖16C、D為以與圖16A同樣之 樣式表示測定結果之圖。如圖16B所示,向樣品之輸入波之頻率自100Hz開始,於20秒期間僅變化至2kHz,但即便於可認為與顫動聲之產生相關之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中,亦可於自測定開始至經過大致2-16秒之期間檢測出聲音。
於使用比較例2之膜之樣品中,由該FFT分析求出之頻率100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的累計音壓水準與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的累計音壓水準B之比A/B為1.15。又,於使用比較例2之膜之樣品中,於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觀測到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的輸入波之頻率之範圍為1.4kHz(最小頻率200Hz,最大頻率1.6kHz)。
將使用實施例3製作之防水透氣膜(防水透音膜)之樣品之測定結果示於圖16C。如圖16C所示,向樣品之輸入波之頻率自100Hz開始,於20秒期間僅變化至2kHz,但即便於可認為與顫動聲之產生相關之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中,亦可於自測定開始至經過大致6-11秒之期間檢測出聲音。
於使用實施例3之膜之樣品中,由該FFT分析求出之頻率100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的累計音壓水準A、與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的累計音壓水準B之比A/B為1.41。又,於使用實施例3之膜之樣品中,於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觀測到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的輸入波之頻率之範圍為0.5kHz(最小頻率600Hz,最大頻率1.1kHz)。
將使用實施例4製作之防水透氣膜(防水透音膜)之樣品 之測定結果示於圖16D。如圖16D所示,向樣品之輸入波之頻率自100Hz開始,於20秒期間僅變化至2kHz,但即便於可認為與顫動聲之產生相關之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中,亦可於自測定開始至經過大致8-10秒之期間檢測出聲音。
於使用實施例4之膜之樣品中,藉由該FFT分析求出之頻率100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的累計音壓水準A與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的累計音壓水準B之比A/B為1.89。又,於使用實施例4之膜之樣品中,於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觀測到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的輸入波之頻率之範圍為0.2kHz(最小頻率800Hz,最大頻率1.0kHz)。
將FFT分析之結果匯總於以下之表2。
本說明書之揭示包含以下各項目所示之形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所示之形態。
1.一種防水透氣膜,其具備:非多孔質樹脂膜,其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及撥液層,其形成於上述樹脂膜之主面上,且在與上述複數個貫通孔對 應之位置具有開口;上述貫通孔以直線狀延伸並且具有15μm以下之徑,上述樹脂膜之上述貫通孔之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上述樹脂膜具有在相對於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之上述貫通孔,該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上述貫通孔混合存在於上述樹脂膜。
2.如項目1之防水透氣膜,其中,上述傾斜延伸之方向相對於上述垂直之方向所成的角度為45°以下。
3.如項目1之防水透氣膜,其中,上述傾斜延伸之方向相對於上述垂直之方向所成的角度為30°以下。
4.如項目1至3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上述樹脂膜具有下述之上述貫通孔之組:於自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形成90時以上之角度,且自該主面向互不相同之方向延伸。
5.如項目1至4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上述樹脂膜具有於該膜內互相交叉之上述貫通孔。
6.如項目1至5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上述樹脂膜進一步具有在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延伸之上述貫通孔。
7.如項目1至6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氣孔率為50%以下。
8.如項目1至7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於厚度方向具有以依據JIS L1096之規定測定之弗雷澤數表示為0.01cm3/(cm2.秒)以 上100cm3/(cm2.秒)以下之透氣度。
9.如項目1至8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依據JIS L1092之耐水度試驗B法(高水壓法)之規定測定之耐水壓為2kPa以上。
10.如項目1至9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上述樹脂膜由可利用鹼性溶液或氧化劑溶液進行蝕刻之樹脂構成。
11.如項目1至10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上述樹脂膜由選自聚對酞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醯亞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及聚偏二氟乙烯中之至少一種樹脂構成。
12.如項目1至11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實施有吸收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所含之光之著色處理。
13.如項目1至11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被著色成黑色、灰色、褐色或粉紅色。
14.如項目1至13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其進一步具備積層於上述樹脂膜之透氣性支持材。
15.一種防水透氣構件,其具備:項目1至14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以及接合於上述防水透氣膜之支持體。
16.一種防水透氣結構,其具備:具有開口之殼體;及防水透氣膜,其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一面使氣體於上述殼體之內部與外部之間透過,一面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內部;上述防水透氣膜為項目1至14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
17.一種電子機器,其具備:具有開口之殼體;及防水透氣膜,其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一面使氣體於上述殼體之內部與外部之間透過,一面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內部;上述防水透氣膜為項目1至14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
18.一種電子機器用外殼,其係收容電子機器者,且具有開口,並且具備防水透氣膜,其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一面使氣體於上述外殼之內部與外部之間透過,一面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內部,上述防水透氣膜為項目1至14中任一項之防水透氣膜。
19.一種防水透音膜,其具備:非多孔質樹脂膜,其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及撥液層,其形成於上述樹脂膜之主面上,且在與上述複數個貫通孔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上述貫通孔以直線狀延伸並且具有15μm以下之徑,上述樹脂膜之上述貫通孔之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上述樹脂膜具有在相對於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的上述貫通孔,該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上述貫通孔混合存在於上述樹脂膜。
20.如項目19之防水透音膜,其中,上述傾斜延伸之方向 相對於上述垂直之方向所成的角度為45°以下。
21.如項目19之防水透音膜,其中,上述傾斜延伸之方向相對於上述垂直之方向所成的角度為30度以下。
22.如項目19至21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上述膜具有下述之上述貫通孔之組:於自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形成90°以上之角度,且自該主面向互不相同之方向延伸。
23.如項目19至22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上述樹脂膜具有於該膜內互相交叉之上述貫通孔。
24.如項目19至23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上述樹脂膜進一步具有在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延伸之上述貫通孔。
25.如項目19至24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氣孔率為50%以下。
26.如項目19至25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於厚度方向具有以依據JIS L1096之規定測定之弗雷澤數表示為0.01cm3/(cm2.秒)以上100cm3/(cm2.秒)以下之透氣度。
27.如項目19至26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依據JIS L1092之耐水度試驗B法(高水壓法)之規定測定之耐水壓為2kPa以上。
28.如項目19至27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上述樹脂膜由可利用鹼溶液或氧化劑溶液進行蝕刻之樹脂構成。
29.如項目19至28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上述樹脂膜由選自聚對酞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醯亞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及 聚偏二氟乙烯中之至少一種樹酯構成。
30.如項目19至29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實施有吸收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所含之光之著色處理。
31.如項目19至29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被著色成黑色、灰色、褐色或粉紅色。
32.如項目19至31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進一步具備積層於上述樹脂膜之透氣性支持材。
33.如項目19至32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於將具有正弦波之波形且以透過上述膜後之頻率1kHz之聲音之音壓水準成為94dB之方式保持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一面自100Hz開始,以100Hz/秒之速度連續增加頻率,一面對有效面積132.7mm2之上述膜輸入時,針對自上述輸入音之輸入開始至經過20秒之期間透過上述膜之聲音,藉由FFT分析求出之頻率100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之累計音壓水準A、與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之累計音壓水準B的比A/B為1.16以上。
34.如項目19至33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於將具有正弦波之波形且以透過上述膜後之頻率1kHz之聲音之音壓水準成為94dB之方式保持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一面自100Hz開始,以100Hz/秒之速度連續增加頻率,一面對有效面積132.7mm2之上述膜輸入時,針對自上述輸入音之輸入開始至經過20秒之期間透過上述膜之聲 音,於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觀測到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的上述輸入音之頻率之範圍為1.3kHz以下。
35.如項目19至34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於將具有正弦波之波形且以透過上述膜後之頻率1kHz之聲音之音壓水準成為94dB之方式保持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一面自100Hz開始,以100Hz/秒之速度連續增加頻率,一面對有效面積132.7mm2之上述膜輸入時,針對自上述輸入音之輸入開始至經過20秒之期間透過上述膜之聲音,於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觀測到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的上述輸入音之最大頻率為1.5kHz以下。
36.一種防水透音構件,其具備:項目19至35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以及接合於上述防水透音膜之支持體。
37.一種防水透音結構,其具備:殼體,其設置有於內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之開口;及防水透音膜,其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且於內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並且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內部;上述防水透音膜為項目19至35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
38.一種電子機器,其具備:殼體,其收容音頻部,且設置有於上述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之開口;及防水透音膜,其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且於上述音頻部與外部 之間傳達聲音並且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上述殼體內;上述防水透音膜為項目19至35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
39.一種電子機器用外殼,其係收容具有音頻部之電子機器者,且設有於上述電子機器之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之開口,並且具備防水透音膜,其以塞住上述開口之方式配置,且於上述電子機器之音頻部與外部之間傳達聲音並且防止水自外部經由上述開口滲入至上述外殼內,上述防水透音膜為項目19至35中任一項之防水透音膜。
本發明只要不脫離其意圖及本質之特徵,則可應用於其他實施形態。本說明書中揭示之實施形態為於所有方面具有說明性者,並不限定於此。本發明之範圍並非由上述說明所揭示,而由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揭示,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含義及範圍中之所有變更包含於其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防水透氣膜可用於與先前之防水透氣膜同樣之用途。本發明之防水透音膜可用於與先前之防水透音膜同樣之用途。

Claims (19)

  1. 一種防水透氣膜,其具備:非多孔質樹脂膜,其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及撥液層,其形成於該樹脂膜之主面上,且在與該複數個貫通孔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該貫通孔以直線狀延伸並且具有15μm以下之徑,該樹脂膜之該貫通孔之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該樹脂膜具有在相對於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的該貫通孔,該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該貫通孔混合存在於該樹脂膜,該傾斜延伸之方向相對於該垂直之方向所成的角度為45°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該傾斜延伸之方向相對於該垂直之方向所成的角度為30°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該樹脂膜具有下述該貫通孔之組:於自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觀察時形成90°以上之角度,且自該主面向互不相同之方向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該樹脂膜具有於該膜內互相交叉之該貫通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該樹脂膜進一步具有在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延伸的該貫通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氣孔率為50%以下,該氣孔 率之定義為:相對於該樹脂膜之主面之面積,於該主面開口之該貫通孔的開口面積之合計比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於厚度方向具有以依據JIS L1096之規定測定之弗雷澤(Frazier)數表示為0.01cm3/(cm2.秒)以上100cm3/(cm2.秒)以下的透氣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依據JIS L1092之耐水度試驗B法(高水壓法)之規定測定的耐水壓為2kPa以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該樹脂膜由可利用鹼性溶液或氧化劑溶液進行蝕刻之樹脂構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中,該樹脂膜由選自聚對酞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醯亞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及聚偏二氟乙烯中之至少一種樹脂構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實施有吸收波長380nm以上500nm以下之波長區域所含之光的著色處理。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被著色成黑色、灰色、褐色或粉紅色。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其進一步具備積層於該樹脂膜之透氣性支持材。
  14. 一種防水透氣構件,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及接合於該防水透氣膜之支持體。
  15. 一種防水透氣結構,其具備: 具有開口之殼體;及防水透氣膜,其以塞住該開口之方式配置,一面使氣體於該殼體之內部與外部之間透過,一面防止水自外部經由該開口滲入至內部;該防水透氣膜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防水透氣膜。
  16. 一種防水透音膜,其具備:非多孔質樹脂膜,其形成有貫通於厚度方向之複數個貫通孔;及撥液層,其形成於該樹脂膜之主面上,且在與該複數個貫通孔對應之位置具有開口;該貫通孔以直線狀延伸並且具有15μm以下之徑,該樹脂膜之該貫通孔之孔密度為1×103個/cm2以上1×109個/cm2以下,該樹脂膜具有在相對於垂直於該膜之主面之方向傾斜之方向延伸的該貫通孔,該傾斜延伸之方向不同之該貫通孔混合存在於該樹脂膜,該傾斜延伸之方向相對於該垂直之方向所成的角度為45°以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於將具有正弦波之波形且以透過該膜後之頻率1kHz之聲音之音壓水準成為94dB之方式保持音壓水準的輸入音,一面自100Hz開始,以100Hz/秒之速度連續增加頻率,一面對有效面積132.7mm2之該膜輸入時,針對自該輸入音之輸入開始至經過20秒之期間透過該膜之聲音,藉由FFT分析求出之頻率100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之累計 音壓水準A、與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之累計音壓水準B的比A/B為1.16以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於將具有正弦波之波形且以透過該膜後之頻率1kHz之聲音之音壓水準成為94dB之方式保持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一面自100Hz開始,以100Hz/秒之速度連續增加頻率,一面對有效面積132.7mm2之該膜輸入時,針對自該輸入音之輸入開始至經過20秒之期間透過該膜之聲音,於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觀測到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的該輸入音之頻率之範圍為1.3kHz以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防水透音膜,其中,於將具有正弦波之波形且以透過該膜後之頻率1kHz之聲音之音壓水準成為94dB之方式保持音壓水準之輸入音,一面自100Hz開始,以100Hz/秒之速度連續增加頻率,一面對有效面積132.7mm2之該膜輸入時,針對自該輸入音之輸入開始至經過20秒之期間透過該膜之聲音,於頻率5kHz以上20kHz以下之音域觀測到40dB以上之音壓水準的該輸入音之最大頻率為1.5kHz以下。
TW103129822A 2013-08-30 2014-08-29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membrane with waterproof and permeable member,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 soundproof membrane TWI6489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3-179687 2013-08-30
JP2013179687 2013-08-30
JP2014167787A JP6474977B2 (ja) 2013-08-30 2014-08-20 防水通気膜とそれを備える防水通気部材および防水通気構造ならびに防水通音膜
JPJP2014-167787 2014-08-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5482A TW201515482A (zh) 2015-04-16
TWI648993B true TWI648993B (zh) 2019-01-21

Family

ID=52586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9822A TWI648993B (zh) 2013-08-30 2014-08-29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membrane with waterproof and permeable member,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 soundproof membran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8760B2 (zh)
EP (1) EP3040193B1 (zh)
JP (1) JP6474977B2 (zh)
KR (1) KR20160052593A (zh)
CN (1) CN105492195B (zh)
TW (1) TWI648993B (zh)
WO (1) WO20150294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304937B6 (cs) * 2013-11-01 2015-01-28 Příhoda S.R.O. Vzduchotechnický dílec
WO2015105052A1 (ja) * 2014-01-13 2015-07-16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通音防水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849280B (zh) * 2015-04-30 2021-07-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聚合物树脂薄膜、透气膜、透声膜、声阻体和声学设备以及聚合物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6304709A (zh) * 2015-05-11 2017-01-0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疏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11517057B2 (en) * 2015-06-04 2022-12-06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ask
US10034073B2 (en) * 2015-08-04 2018-07-24 Apple Inc. Device having a composite acoustic membrane
JP2017146101A (ja) * 2016-02-15 2017-08-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防水部材、防水部材の製造方法、圧力センサーおよび電子モジュール
CN107149882B (zh) * 2016-03-02 2019-11-08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聚偏氟乙烯抗污染膜及其制备方法
DE112017001147B4 (de) * 2016-03-04 2022-11-24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Modul für Gastrennung, Gastrennungs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des Gastrennungsverfahrens zur Herstellung eines Olefingases
US10602254B2 (en) * 2016-06-13 2020-03-24 Current Lighting Solutions, Llc Packaging of luminaire mounted microphones
KR101896367B1 (ko) 2016-07-08 2018-10-24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방수 통기 시트
JP6656110B2 (ja) 2016-07-27 2020-03-04 日本ゴア株式会社 防水通音カバー、防水通音カバー部材および音響装置
CN107318059A (zh) * 2017-08-02 2017-11-03 苏州孝义家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防水透声复合模组
CN108284656A (zh) * 2018-01-25 2018-07-17 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压强度高的防水透气复合膜
JP7112268B2 (ja) * 2018-07-03 2022-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極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属空気電池の製造方法
KR102155248B1 (ko) * 2018-07-18 2020-09-11 대상 주식회사 가스 배출용 패킹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식품 용기
JP2021030100A (ja) * 2019-08-15 2021-03-01 新科實業有限公司SAE Magnetics(H.K.)Ltd. 薄膜フィルタ、薄膜フィルタ基板、薄膜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薄膜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memsマイクロフォンおよびmemsマイクロフォンの製造方法
CN110360360B (zh) * 2019-08-21 2021-03-12 哈尔滨新中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气条及其组成的水控机
US11439959B2 (en) * 2020-04-07 2022-09-13 Global Life Sciences Solutions Usa, Llc Porous flat deformation-resistant membrane
CN111912759A (zh) * 2020-07-15 2020-11-10 天津日博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气膜的透气量测试方法
CN112929798B (zh) * 2021-01-29 2022-11-01 杭州安普鲁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声膜组件及其装有防水透声膜组件的mems
CN113304627A (zh) * 2021-05-29 2021-08-27 杭州安普鲁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疏水的防水膜组件
CN114979434A (zh) * 2022-05-12 2022-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7476A1 (ja) * 2011-03-03 2012-09-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水通音膜および電気製品
CN102985153A (zh) * 2010-06-16 2013-03-2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水透气过滤器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68327A (en) * 1957-06-18 1961-01-17 Armstrong Cork Co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sound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perforated porous acoustical materials
JPH0352212Y2 (zh) 1985-08-26 1991-11-12
FR2607022B1 (fr) * 1986-11-20 1991-02-22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Realisation de membranes microporeuses asymetriques par double irradiation, et membranes ainsi obtenues
JPS6399503U (zh) * 1986-12-19 1988-06-28
FR2623100B1 (fr) * 1987-11-13 1991-04-0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Membrane microporeuse obtenue par irradiation de deux faces et procede d'obtention correspondant
FR2662635B1 (fr) * 1990-06-01 1995-01-27 Cyclopore Sa Materiau microperfore transparent et procede de preparation.
JPH04228716A (ja) * 1990-09-12 1992-08-18 Hitachi Cable Ltd 透気性遮水シ―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遮水工法
JP3806152B2 (ja) 1994-07-13 2006-08-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無機質微孔膜とその製法
US6130175A (en) * 1997-04-29 2000-10-10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Integral multi-layered ion-exchange composite membranes
JP2000201388A (ja) * 1999-01-07 2000-07-18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機器の電気信号/音響変換部の構造
KR100654083B1 (ko) * 1999-01-21 2006-12-07 멤브라나 게엠베하 일체화 비대칭성 소수성 막의 제조방법, 당해 방법으로 제조한 일체화 비대칭성 소수성 막,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기체 전달방법
JP2001073592A (ja) * 1999-09-07 2001-03-21 Taishin:Kk 墓の納骨室構造
JP3696042B2 (ja) 2000-03-31 2005-09-1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透液シートおよびこの透液シート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2003053872A (ja) 2001-08-13 2003-02-26 Nitto Denko Corp 通気性通音膜
WO2003026588A2 (en) * 2001-09-28 2003-04-03 Esperion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xtrusion of vesicles at high pressure
JP2003318557A (ja) 2002-04-25 2003-11-07 Nitto Denko Corp 通気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気筐体
DE10234614B3 (de) * 2002-07-24 2004-03-04 Fractal Ag Verfahren zur Bearbeitung von Trägermaterial durch Schwerionenbestrahlung und nachfolgenden Ätzprozess
JP4228716B2 (ja) * 2003-02-17 2009-02-2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
JP3795027B2 (ja) * 2003-04-02 2006-07-12 宇明泰化工股▲ふん▼有限公司 フィルター用非対称性多孔質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膜
JP4101100B2 (ja) * 2003-04-02 2008-06-11 宇明泰化工股▲ふん▼有限公司 衣料用非対称性多孔質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膜
EP1719113A1 (en) * 2004-02-25 2006-11-08 I.N.C. Corporation Pty. Ltd. Thermoformable acoustic product
WO2006067946A1 (ja) * 2004-12-24 2006-06-29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成る医療用器具
JP2007296952A (ja) * 2006-04-28 2007-11-15 Toyota Motor Corp 吸音材
JP4215790B2 (ja) * 2006-08-29 2009-01-28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消音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消音特性の制御方法
US8673067B2 (en) * 2009-05-21 2014-03-18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Immobilized fluid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
WO2013168203A1 (ja) 2012-05-08 2013-11-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多孔質膜および防水通気部材
GB201214565D0 (en) * 2012-08-15 2012-09-26 Univ Manchester Membrane
US8739926B1 (en) * 2012-11-21 2014-06-03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Sound-transmitting membra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quipped with sound-transmitting membrane
CN104108902B (zh) * 2014-07-22 2016-05-11 四川正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粒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5153A (zh) * 2010-06-16 2013-03-2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水透气过滤器及其用途
WO2012117476A1 (ja) * 2011-03-03 2012-09-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水通音膜および電気製品
TW201238362A (en) * 2011-03-03 2012-09-16 Nitto Denko Corp Waterproof sound-transmitting film and electrical produ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40193A4 (en) 2017-05-31
EP3040193B1 (en) 2023-06-21
WO2015029451A1 (ja) 2015-03-05
EP3040193A1 (en) 2016-07-06
US11478760B2 (en) 2022-10-25
JP2015063121A (ja) 2015-04-09
TW201515482A (zh) 2015-04-16
CN105492195B (zh) 2018-07-10
JP6474977B2 (ja) 2019-02-27
CN105492195A (zh) 2016-04-13
KR20160052593A (ko) 2016-05-12
US20160207006A1 (en) 2016-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8993B (zh)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membrane with waterproof and permeable member,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 soundproof membrane
JP5711412B2 (ja) 防水通音膜と、それを備える防水通音部材、電子機器、電子機器用ケースおよび防水通音構造
JP5872276B2 (ja) 防水通音膜および電気製品
WO2016136233A1 (ja) 防水通音構造と、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用ケース
CN105706459B (zh) 防水透声膜和电子设备
JP2016082595A (ja) 通音膜とそれを備える通音膜部材、ならびにマイクロフォン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028872B1 (ko) 방수 통음 부재와 이것을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WO2016174871A1 (ja) 高分子樹脂フィルムとこれを備える通気膜、通音膜、音響抵抗体、通気膜部材、通音膜部材、音響抵抗体部材および音響機器ならびに高分子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853400B2 (ja) 防水膜とこれを備える防水部材及び電子機器
JP6431325B2 (ja) 防水通音膜と、それを備える防水通音部材、電子機器、電子機器用ケースおよび防水通音構造
JP2016100813A (ja) 防水通音膜と、それを備える防水通音部材、電子機器、電子機器用ケースおよび防水通音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