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1055B -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Google Patents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1055B
TWI631055B TW103130210A TW103130210A TWI631055B TW I631055 B TWI631055 B TW I631055B TW 103130210 A TW103130210 A TW 103130210A TW 103130210 A TW103130210 A TW 103130210A TW I631055 B TWI631055 B TW I6310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food
metal layer
resin
in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0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9766A (zh
Inventor
苗村正
Original Assignee
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9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9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1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10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4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for packaging foodstuffs or other articles intended to be cooked or heated within the package
    • B65D81/3446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for packaging foodstuffs or other articles intended to be cooked or heated within the packag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heated by microwaves
    • B65D81/3453Rigid containers, e.g. trays, bottles, boxes, c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04Articles or materials enclosed in two or more containers disposed one within another
    • B65D77/0413Articles or materials enclosed in two or more containers disposed one within another the inner and outer containers being rigid or semi-rigid and the outer container being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e.g. carton
    • B65D77/0433Articles or materials enclosed in two or more containers disposed one within another the inner and outer containers being rigid or semi-rigid and the outer container being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e.g. carton the inner container being a tray or like shallow container, not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2575/52Details
    • B65D2575/54Cards, coupons, or other inserts or accessories
    • B65D2575/56Handles or other suspension means
    • B65D2575/565Handles or other suspension means means explicitly used for suspe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Package Specialized In Special Use (AREA)
  • Packages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具備下述構成: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的內側容器2、含金屬層52的外側容器3;該二容器2、3係以該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該外側容器3重合之方式結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藉由此構成,可提供具有下述特性的食品用容器:作為容器之氣體屏障性優良,另一方面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可防止火花產生,且容器不易成為高溫,食品加熱效率高,食品不易產生加熱不均勻的情形。

Description

食品用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食品用容器,其係用以使液態、固態等食品放入其中的容器,並可防止在以微波爐加熱時產生火花。
含金屬層的容器,因為其氣體障蔽性優良,故廣泛普及地被使用為食品用容器。然而,在將填充於此種含金屬層的容器之食品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以往係將食品移至玻璃製容器或陶磁器製容器,再以微波爐加熱。如此進行食品的搬移,係因為在微波爐中使用含金屬層之容器的情況中,具有「在從容器之凸緣端部露出的金屬層產生火花,而可能導致容器燃燒,進而影響內容物之食品的品質」這樣的問題。
為了解決在微波爐中使用含金屬層的容器時的上述問題,於專利文獻1中提出一種使用微波爐用容器的技術,其係以熱塑性樹脂被覆金屬箔兩面的構造所構成的容器,其構造為以外裝體覆蓋該容器的凸緣端部。該容器的底部外周面之中央部設有厚度3.5mm以上、由損失係數(ε.tanδ)在0.001以下、軟化點溫度在100℃以上的樹脂所構成的火花防止構件。該火花防止構件的截面積相對容器底面積為1%以上,且為20mm2以上。專利文獻1記載,在設置具備上述各個特徴的火花防止構件的同時,以外裝體覆蓋容器凸緣端部而避免金屬層端部露出,進而可在以微波爐加熱時,防止火花產生。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31270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容器,雖無金屬層露出的部分,但因為是含金屬層的容器,故若以微波爐加熱該容器,會因為金屬層的存在而遮蔽電磁波,導致電磁波僅在容器的開口部(一般為容器上端的開口部)照射裝入容器的食品,而使得食品的加熱效率低落,且容易產生食品的加熱溫度不均勻(容易在食品中產生部分加熱溫度不均的現象)。又,包含液態物的食品中,可能因為加熱不均而產生突沸現象。
又,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容器具有下述問題:因為容器中的金屬層具有較大的熱傳導率,故在微波爐中加熱的食品溫度(熱量)容易傳遞至容器外部,而使得容器變得高溫,導致在以微波爐加熱之後,難以直接用手取出容器。
更進一步,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容器,可能因為與其他物品接觸,或是外來的撞擊,導致金屬層的一部分露出。若在微波爐中將一部分金屬層露出的容器加熱,則會產生火花。
本發明係鑒於此技術背景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食品用容器,其具有優良的氣體屏蔽性,而可保護食品不受氧氣及水分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可防止火花產生,且容器不易變得高溫,食品的加熱效率高,且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現象;本發明並提供該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的手段。
(1)一種食品用容器,其特徵為包含:內側容器,其係由不含金屬層之樹脂所製成;及外側容器,其至少含有金屬層;其中,該二容器係以該內側容器的外周面與該外側容器重合之方式結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
(2)如上述(1)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從該內側容器上端的開口部邊緣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一凸緣部;從該第一凸緣部的外側邊緣往略下方延伸出段差部;從該段差部的下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二凸緣部;從該外側容器上端的開口部邊緣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三凸緣部;該第三凸緣部的頂面抵接於該內側容器的第一凸緣部底面而形成重疊的態樣;該第三凸緣部的前緣抵接於該內側容器之段差部的內周面。
(3)如上述(2)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從該內側容器的段差部下端朝向水平方向內側延伸設有反向凸緣部。
(4)如上述(3)之食品用容器,其中,該反向凸緣部的頂面抵接於該外側容器之第三凸緣部的底面。
(5)如上述(2)~(4)中任一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該內側容器的第二凸緣部的底面中,至少外側的邊緣部未與該外側容器的構成構件重疊。
(6)如上述(1)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從該外側容器上端的開口部邊緣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四凸緣部;從該第四凸緣部的外 側邊緣往略上方延伸出段差部;從該段差部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五凸緣部;從該內側容器上端的開口部邊緣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六凸緣部;該第六凸緣部的底面抵接於該外側容器的第四凸緣部的頂面而形成重疊的態樣;該第六凸緣部的前緣抵接於該外側容器的段差部的內周面。
(7)如上述(6)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從該外側容器之段差部的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內側延伸設有反向凸緣部。
(8)如上述(7)之食品用容器,其中,該反向凸緣部的底面抵接於該內側容器的第六凸緣部的頂面。
(9)如上述(6)~(8)中任一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該外側容器的第五凸緣部的頂面中,至少在外側邊緣部未與該內側容器的構成構件重疊。
(10)如上述(1)~(9)中任一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該內側容器外周面的材質為聚丙烯或是結晶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該外側容器之內周面的材質為聚丙烯、聚乙烯、尼龍、環氧樹脂、三聚氰胺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胺基甲酸乙酯樹脂、乙酸乙烯樹脂或是鋁。
(11)如上述(1)~(10)中任一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之前,該二容器係在成為一體的狀態下使用,而在進行微波爐加熱時,將該二容器分離,僅該內側容器供給至微波爐加熱使用。
(12)一種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至少含金屬層之外側容器的步驟;及藉由使加熱熔融樹脂射出成形於該外側容器的內周面,而使該二容器 以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的內側容器與該外側容器的內周面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之步驟;其中,作為該射出成形的樹脂,係使用與該外側容器之內周面的材質不同的樹脂。
(13)一種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片材及至少含金屬層之外側容器的步驟;及藉由對該樹脂製片材進行加壓成形或真空成形,以形成內側容器,同時,使該二容器以該內側容器與該外側容器的內周面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之步驟。
(14)一種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的內側容器,及至少含金屬層之成形用片材的步驟;及藉由對該成形用片材進行加壓成形或是真空成形,以形成外側容器,同時使該二容器以該外側容器與該內側容器的外周面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之步驟。
(15)一種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的內側容器及至少含金屬層之成形用片材的步驟;及藉由對該成形用片材進行拉伸成形,而形成外側容器,同時使該二容器以該外側容器與該內側容器的外周面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之步驟。
(16)一種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 準備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片材與至少含金屬層之外側容器的步驟;及藉由對該樹脂製片材進行拉伸成形而形成內側容器,同時使該二容器以該內側容器與該外側容器的內周面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之步驟。
(17)如上述(13)~(16)中任一項之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內側容器的外周面的材質與該外側容器內周面的材質不同。
(1)之發明(食品用容器)中,因為係使該二容器以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的內側容器的外周面與含金屬層的外側容器重合之方式結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之構造,故在食品填充並保存於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中的狀態下,因為外側容器含有金屬層而使得其作為容器的氣體屏蔽性優良,且可保護食品不受氧及水分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以微波爐對填充有食品的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之中的食品進行加熱時,可使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分離,而僅將填充有食品的內側容器置入微波爐以進行加熱。因為該內側容器係不含金屬層的構成,故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具有可防止產生火花,容器不易變得高溫,食品的加熱效率高,且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效果。
(2)之發明中,可更加增強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一體化強度,而能夠使二容器成為一體的狀態更加穩定。
(3)之發明中,因為從內側容器的段差部的下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內側延伸設置有反向凸緣部,故可更加增大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一體化強度,而使二容器一體化的狀態更加穩定。
(4)之發明中,因為係反向凸緣部的頂面抵接於外側容器的第三凸緣部的底面之構成,故可更增大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一體化強度。
(5)之發明中,因為在內側容器的第二凸緣部的底面之中,至少外側的邊緣部未與外側容器的構成構件的構造重疊,也就是內側容器的第二凸緣部比外側容器的構成構件(第三凸緣部等)更往外側突出的構成,故可平順地將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分離。
(6)之發明中,可更增強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一體化強度,並可使二容器一體化的狀態更穩定。
(7)之發明中,因為從外側容器的段差部上端朝向水平方向內側延伸設有反向凸緣部,故可更加增強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一體化強度,而可使二容器一體化的狀態更加穩定。
(8)之發明中,因為係反向凸緣部的底面抵接於內側容器的第六凸緣部之頂面的構成,故可更增大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的一體化強度。
(9)之發明中,因為在外側容器之第五凸緣部的頂面中,至少外側邊緣部未與內側容器之構成構件的構造重疊,即外側容器的第五凸緣部比內側容器的構成構件(第六凸緣部等)更往外側突出的構造,故可平順地將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分離。
(10)之發明中,因為分別限定內側容器外周面的材質及外側容器內周面的材質,故內側容器耐熱性優良,且二容器係在可充分分離的狀態下密合成一體。
(11)之發明中,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之前,二容器係在成為一體的狀態下使用。故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之前的期間,藉由外側容器含 有金屬層,可使作為容器的氣體屏障性優良,並可保護食品不受氧及水分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使二容器分離,而僅將不含金屬層的內側容器供給至微波爐加熱使用。故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可防止火花產生,且容器不易成為高溫,而可提高食品的加熱效率,且不易產生食品的加熱不均勻。
根據(12)之發明,藉由射出成形,可使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 的內側容器的外周面與含金屬層的外側容器重合,而能夠製造該二容器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
根據(13)之發明,藉由加壓成形或是真空成形,可使不含金 屬層之樹脂製的內側容器的外周面與含金屬層的外側容器重合,而可製造該二容器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
根據(14)之發明,藉由加壓成形或是真空成形,使得不含金 屬層之樹脂製的內側容器的外周面與含金屬層之外側容器重合,而可製造該二容器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
根據(15)之發明,藉由拉伸成形,可使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 的內側容器的外周面與含金屬層的外側容器重合,而可製造該二容器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
根據(16)之發明,藉由拉伸成形,可使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 的內側容器之外周面與含金屬層之外側容器重合,而能夠製造該二容器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
(17)之發明中,可製造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密合成一體,且 得予以充分分離的食品用容器。
1‧‧‧食品用容器
2‧‧‧內側容器
2a‧‧‧底壁
2b‧‧‧周圍側壁
3‧‧‧外側容器
3a‧‧‧底壁
3b‧‧‧周圍側壁
20‧‧‧開口部
21‧‧‧第一凸緣部
22‧‧‧第二凸緣部
23‧‧‧段差部
24‧‧‧反向凸緣部
26‧‧‧第六凸緣部
30‧‧‧開口部
33‧‧‧第三凸緣部
34‧‧‧第四凸緣部
35‧‧‧第五凸緣部
36‧‧‧段差部
37‧‧‧反向凸緣部
51‧‧‧第一樹脂層(內側層)
52‧‧‧金屬層
53‧‧‧第二樹脂層(外側層)
61‧‧‧第一射出成形模具
62‧‧‧第二射出成形模具
63‧‧‧射出孔
64‧‧‧孔穴
70‧‧‧樹脂製片材
71‧‧‧加壓成形模具
72‧‧‧蓋體
73‧‧‧收納體
80‧‧‧成形用片材
81‧‧‧沖頭
82‧‧‧皺褶抑制部
83‧‧‧壓鑄模
84‧‧‧固定台
85‧‧‧支持部
第一圖係顯示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的第一實施態樣的剖面圖。
第二圖係顯示第一圖之食品用容器在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分離之狀態下的剖面圖。
第三圖係顯示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的第二實施態樣的剖面圖。
第四圖係顯示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的第三實施態樣的剖面圖。
第五圖係顯示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的第四實施態樣的剖面圖。
第六圖係依照步驟順序顯示第一圖之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的剖面圖,(A)係顯示在開放的射出成形模具中設置外側容器的狀態,(B)係顯示使射出成形模具封閉的狀態,(C)係顯示射出成形結束的狀態。
第七圖係依照步驟順序顯示第三圖之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的剖面圖,(A)係顯示在加壓成形模具中設置樹脂製片材與外側容器並進行真空抽氣的狀態,(B)係顯示加壓成形之後的狀態,(C)係顯示將加壓成形模具開啟並在既定位置進行裁切,以取出食品用容器的狀態。
第八圖係依照步驟順序顯示第四圖之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的剖面圖,(A)係顯示在拉伸成形裝置內設置成形用片材與內側容器之狀態,(B)係顯示進行拉伸成形途中的狀態,(C)係顯示拉伸成形結束的狀態。
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具備:內側容器2,其係不具有金屬層之樹脂所製成;外側容器3,其至少含有金屬層52;該二容器2、3係以該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該外側容器3重合之方式結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
第一圖顯示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的第一實施態樣。內側容 器2具備底壁2a、從該底壁2a的邊緣往上立起的周圍側壁2b,該周圍側壁2b的上端設有開口部20。外側容器3具備底壁3a、從該底壁3a的邊緣往上立起的周圍側壁3b,該周圍側壁3b的上端設有開口部30。在本實施態樣中,該內側容器2的底壁2a在俯視下為圓形,該內側容器2的周圍側壁2b為略圓筒狀。又,在本實施態樣中,該外側容器3的底壁3a在俯視下為圓形,該外側容器3的周圍側壁3b為略圓筒狀。
從該內側容器2的上端開口部20的邊緣(周圍側壁2b的上端) 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一凸緣部21;從該第一凸緣部21的外側邊緣往略下方延伸出段差部23;從該段差部23的下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二凸緣部22(參照第一圖)。
從該外側容器3的上端開口部30的邊緣(周圍側壁3b的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三凸緣部33(參照第一圖)。
在本第一實施態樣中,該內側容器2係由單一的樹脂層(單層)形成的內側容器,而該外側容器3則是在金屬層52的一面上層積第一樹脂層(內側層)51、在該金屬層52的另一面層積第二樹脂層(外側層)53的三層構造的外側容器(參照第一圖)。
而且該二容器2、3係以該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該外側容器3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亦即,係以該外側容器3之底壁3a的內周面抵接於該內側容器2之底壁2a之外周面的方式進行配置、以使該外側容器3之周圍側壁3b的內周面抵接於該內側容器2之周圍側壁2b的外周面的方式進行配置、以使該外側容器3的第三凸緣部33的頂面抵接於該內側 容器2的第一凸緣部21的底面的方式進行配置、以使該第三凸緣部33的前緣抵接於該內側容器2的段差部23的內周面的方式配置,而使該二容器2、3以該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該外側容器3在大致貼合的狀態下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參照第一圖)。
在本實施態樣中,藉由將加熱熔融樹脂射出成形於外側容器 3的內周面,使得該二容器2、3以外側容器3的內周面與內側容器2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
又,該外側容器3的構成構件未與該內側容器2的第二凸緣部 22底面堆疊。亦即,內側容器2的第二凸緣部22係比外側容器3的構成構件(第三凸緣部33等)更往外側突出的構造。藉由這樣的構成,可在將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分離時,平順地進行分離作業。例如,以手握持向外突出的內側容器2的第二凸緣部22使該第二凸緣部22變形,以使空氣進入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之間,藉此可將密合成一體的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分離。
上述構成的食品用容器1中,在保存期間等的以微波爐進行 加熱前的期間,係在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密合成一體的狀態下使用。此時,因為外側容器3含有金屬層52,故食品用容器1的氣體屏蔽性優良,而可保護食品不受氧及水分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以微波爐對填充於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之中的食品進行加熱時,如第二圖所示,可使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分離,而僅將填充有食品的內側容器2置入微波爐以進行加熱。 此時因為內側容器2係不含金屬層的構成,故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可得到「防止火花產生,同時容器不易成為高溫,且食品的加熱效率高、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效果。
接著,參照第三圖說明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的第二實施態 樣。該第二實施態樣的食品用容器1,除了具備該第一實施態樣的食品用容器的構成以外,更具備下述構成。
亦即,從該內側容器2的段差部23的下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內 側延伸設有反向凸緣部24。又,該反向凸緣部24的頂面抵接於該外側容器3的第三凸緣部33的底面(參照第三圖)。
該第二實施態樣的食品用容器1,除了可得到與該第一實施 態樣之食品用容器相同的效果以外,更可得到下述效果。
亦即,因為從內側容器2的段差部23的下端朝向水平方向的 內側延伸設有返向凸緣部24,因而可更加增強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的一體化強度而可使二容器2、3一體化的狀態更加穩定。更進一步,因為反向凸緣部24的頂面抵接於外側容器3的第三凸緣部33的底面的構造,故可更增強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的一體化強度。
在本第二實施態樣中,使藉由加壓成形所形成的內側容器2 在成形的同時與外側容器3的內周面重合之方式,而能夠使該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
接著,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的第三實施態樣顯示於第四 圖。內側容器2具備底壁2a、從該底壁2a的邊緣往上立起的周圍側壁2b,該周圍側壁2b的上端設有開口部20。外側容器3具備底壁3a、從該底壁3a的邊緣往上立起的周圍側壁3b,該周圍側壁3b的上端設有開口部30。在本實施態樣中,該內側容器2的底壁2a在俯視下為圓形,而該內側容器2的周圍側壁2b為略圓筒狀。又,在本實施態樣中,該外側容器3的底壁3a在俯視下為 圓形,而該外側容器3的周圍側壁3b為略圓筒狀。
從該外側容器3上端的開口部30的邊緣(周圍側壁3b的上端) 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四凸緣部34;從該第四凸緣部34的外側邊緣往略上方延伸出段差部36;從該段差部36的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五凸緣部35(參照第四圖)。
從該內側容器2上端的開口部20的邊緣(周圍側壁2b的上端) 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六凸緣部26(參照第四圖)。
此第三實施態樣中,該內側容器2係單一的樹脂層(單層)所 形成的內側容器;該外側容器3係在金屬層52的一面層積第一樹脂層(內側層)51,並在該金屬層52的另一面層積第二樹脂層(外側層)53之三層構造的外側容器(參照第四圖)。
而且該二容器2、3係以該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該外側容器3 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亦即,以該內側容器2之底壁2a的外周面抵接於該外側容器3的底壁3a的內周面的方式進行配置、以該內側容器2的周圍側壁2b的外周面抵接於該外側容器3的周圍側壁3b之內周面的方式進行配置,以該內側容器2的第六凸緣部26的底面抵接於該外側容器3的第四凸緣部34的頂面的方式進行配置、以該第六凸緣部26的前緣抵接於該外側容器3之段差部36的內周面的方式進行配置、以該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該外側容器3在略適合的狀態下重合,而使該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參照第四圖)。
在本第三實施態樣中,藉由拉伸成形所形成的外側容器3, 在成形的同時與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重合,而使該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 且得予以分離。
又,該內側容器2之構成構件未與該外側容器3之第五凸緣部 35的頂面堆疊。亦即,外部容器3的第五凸緣部35係比內側容器2的構成構件(第六凸緣部26等)更往外側突出的構造。藉由這樣的構造,可在將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分離時,平順地進行分離作業。例如,若以手握持往外突出之外側容器3的第五凸緣部35使該第五凸緣部35變形,而使空氣進入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之間,藉此可將密合成一體的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分離。
上述構成的食品用容器1中,在進行微波爐加熱之前的保存 期間,係在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密合成一體的狀態下使用。此時,因為外側容器3具有金屬層52,故食品用容器1具有優良的氣體屏障性,而能夠保護食品不受到氧及水分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以微波爐對填充有食品的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之中的食品進行加熱時,可將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分離,而僅將填充有食品的內側容器2放入微波爐加熱。此時,因為內側容器2為不含金屬層的構造,故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可得到「在防止火花產生的同時,容器不易變成高溫、食品的加熱效率變高、不易產生食品加熱不均」的效果。
接著,參照第五圖說明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的第四實施態 樣。該第四實施態樣的食品用容器1,除了具備該第三實施態樣的食品用容器的構造以外,更具備下述構造。
亦即,從該外側容器3的段差部36的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內 側延伸設有反向凸緣部37。又,該反向凸緣部37的底面抵接於該內側容器2 的第六凸緣部26的頂面(參照第五圖)。
該第四實施態樣的食品用容器1中,除了可得到與該第三實 施態樣的食品用容器相同的效果以外,更可得到下述的效果。
亦即,因為從外側容器3的段差部36的上端朝向水平方向的 內側延伸設有反向凸緣部37,故更可增強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的一體化強度,且更可使二容器2、3一體化的狀態更加穩定。更進一步,因為係反向凸緣部37的底面抵接於該內側容器2之第六凸緣部26頂面的構造,故可更增強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的一體化強度。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的製造方法。
[使用射出成形的製造方法]
首先,說明使用射出成形的製造方法。參照第六圖,說明使用射出成形製造第一圖所示之食品用容器1的例子。在第六圖中,61係第一射出成形模具,其內側成形面的形狀形成適合第一圖之外側容器3之外周面形狀。又,62係第二射出成形模具,其內側成形面的形狀形成適合第一圖的內側容器2之內周面的形狀。該第二射出成形模具62的成形面的中心部形成射出孔63(參照第六圖)。在將該第一射出成形模具61與該第二射出成形模具62重合以將模具封閉時,在該等兩射出成形模具61、62之間形成與該第一圖的食品用容器1對應的空隙(參照第六(C)圖)。
接著,如第六(A)圖所示,在該一對的射出成形模具61、62為開放的狀態下,將含金屬層52的外側容器3在貼合狀態下設於第一射出成形模具61的內側成形面。該外側容器3係以拉伸成形所製造。接著,如第六(B)圖所示,藉由將該一對射出成形模具61、62封閉,形成用於成形的孔穴 64。該用於成形的孔穴64係具有對應該第一圖之食品用容器1的內側容器2之三維空間的成形用空隙。接著,如第六(C)圖所示,透過射出孔63將加熱熔融樹脂射出於該成形用孔穴64,使得加熱熔融樹脂射出成形於外側容器3的內周面,進而使外側容器3的內周面與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的內側容器3重合。接著進行冷卻,而可得到第一圖的食品用容器1。亦即,使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的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含金屬層的外側容器3重合,可製造該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1。
在使用上述射出成形進行製造的情況中,內側容器2的材質 (加熱熔融樹脂的材質)宜與外側容器3之內周面的材質不同。此情況中,可防止因為射出之熔融樹脂的熱導致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熔化附著而無法分離地成為一體的情況。
[使用加壓成形的製造方法]
接著說明使用加壓成形的製造方法。參照第七圖說明使用加壓成形製造如第三圖所示之食品用容器1的例子。在第七圖中,71係加壓成形模具,其內側成形面的形狀是形成適合第三圖之外側容器3的外周面的形狀。又,73係收納該加壓成形模具71的收納體,其頂面係開放的態樣;72係蓋體。
接著,如第七(A)圖所示,於該收納體73的內部配置該加壓成形模具71,並將含金屬層52的外側容器3於貼合狀態下設於該加壓成形模具71的內周面。同時在該收納體73上載置樹脂製片材70,更在其上載置該蓋體72。在將樹脂製片材70加熱之後,對收納體73與蓋體72所圍住的空間進行真空抽氣。此外,該外側容器3係由拉伸成形所製造。接著,如第七(B) 圖所示,藉由使壓縮空氣從樹脂製片材70的上方側進入,使樹脂製片材70與外側容器3的內周面重合,以進行加壓成形。之後,如第七(C)圖所示,卸下蓋體72,在既定位置進行裁切之後,藉由脫膜而可得到第三圖的食品用容器1。亦即,使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的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含金屬層的外側容器3重合,可製造該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1。
在使用上述加壓成形進行製造的情況中,內側容器2之外周 面的材質(樹脂製片材70中抵接於外側容器3之一側的面的材質),宜與外側容器3的內周面的材質不同。此情況中,可充分防止因為經加熱之樹脂製片材70的熱導致內側容器2與外側容器3熔化附著而無法分離地成為一體。此外,即使是內側容器2之外周面的材質與外側容器3之內周面的材質相同的情況,只要藉由將樹脂製片材70的加熱溫度等的加壓成形條件設定在特定範圍,即可製造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1。
此外,以相同的方式進行真空成形來代替上述加壓成形,以 使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的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含金屬層的外側容器3重合,可製造該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1(參照第三圖)。
[使用拉伸成形的製造方法]
接著,說明使用拉伸成形的製造方法。參照第八圖說明使用 拉伸成形製造第四圖所示之食品用容器1的例子。第八圖中,81係沖頭,其成形面形成適合第四圖之外側容器3的底面的形狀。82係皺褶抑制部。83係壓鑄模,其固定於固定台84上。85係支持部,其與該皺褶抑制部82之間夾 入成形用片材80,並以可上下移動的方式構成。
接著,如第八(A)圖所示,在貼合狀態下,於壓鑄模83內設 置內側容器2。該內側容器2係由真空成形或是射出成形所製造。然後,在支持部85及內側容器2之上載置含有金屬層52的成形用片材80。接著,如第八(B)圖所示,使皺褶抑制部82下降移動,以支持部85的頂面與皺褶抑制部82的底面夾住成形用片材80的兩端部,再使皺褶抑制部82下降移動。然後,如第八(C)圖所示,在皺褶抑制部82抵接於支持部85頂面之前,更使其下降移動,同時亦使沖頭81往下移動,藉此使成形用片材80拉伸成形。藉由使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含金屬層的外側容器3重合,可得到第四圖的食品用容器1。亦即,使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含金屬層的外側容器3重合,以製造該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1。
在使用上述拉伸成形進行製造的情況中,因為在成形過程中 不進行加熱,故外側容器3之內周面的材質(成形用片材80中抵接於內側容器2之一側的面的材質),可與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的材質相同,亦可不同。
本發明中,該內側容器2的厚度宜設定為0.5mm~1.0mm。 該內側容器2只要係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容器,並未特別限定,亦可為單層(單一樹脂層)構造,也可以是多層(多種樹脂層的層積體)構造。其中,聚丙烯製內側容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製內側容器因為具備良好的耐熱性,故為較佳的選擇。
該外側容器3的厚度宜設為0.05mm~0.5mm。該外側容器3可 為僅由金屬層52構成的單層所構成,亦可為至少含有金屬層52的多層(層積 體)所構成。該層積體構成的外側容器3例如是在金屬層52之一側的面層積第一樹脂層51、於該金屬層52的另一面層積第二樹脂層53的三層構成的外側容器3(參照第一圖、第三圖、第四圖、第五圖)。
構成該金屬層52的金屬的種類並未特別限定。可舉例如:鋁、鐵、銅、銀、鉭等的單一金屬。此外,亦可為該等金屬的合金或是鎂合金、鈦合金等。其中,從成本的觀點來看,宜以鋁層形成該金屬層52。鋁的種類並未特別限定,可使用純鋁系合金或8000系合金。
在使用上述各成形方法的情況中,內側容器2的材料與外側容器3的材料組合的較佳實施例顯示於表1。此外,在外側容器的構成例為層疊構造的情況下,左側所記載的材料為內周面(與內側容器相接的面)的材料。在使用真空成形的情況下,內側容器2之材料與外側容器3之材料組合的較佳實施例與加壓成形中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相同。
此外,表1、2中所記載的下述省略符號,分別係指下述材料(層)。
「PP」:聚丙烯
「C-PET」:結晶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CPP」:結晶性聚丙烯
「AL」:鋁(箔)
「PE」:聚乙烯
「Ny」:尼龍
「樹脂塗布層」:塗布樹脂所形成的樹脂層;樹脂例如為:環氧樹脂、三聚氰胺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胺基甲酸乙酯樹脂、乙酸乙烯樹脂等。
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並未特別限定於如上述實施態樣的 使該二容器2、3以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外側容器3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構造。亦可為例如,以不使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與外側容器3密合而僅使其重合的方式進行配置,並使該二容器2、3的凸緣部彼此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或是凸緣部彼此接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例如以黏著劑黏合),藉此使該二容器2、3結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亦即,該二容器2、3結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構造,並不特別限定於上述實施態樣所例示的構造,只要是能夠使該二容器2、3結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任何構造即可。
為了使該內側容器2與該外側容器3之一體化狀態更加穩 固,亦可使該二容器2、3以該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透過黏著劑與該外側容器3重合之方式結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構造。
配置該黏著劑的位置只要在二容器2、3之間即可,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可為下述(1)~(4)中任一項所例示之位置:(1)內側容器2的底壁2a與外側容器3之底壁3a之間的空間的至少一部分;(2)內側容器2的周圍側壁2b與外側容器3之周圍側壁3b之間的空間的至少一部分;(3)內側容器2的第一凸緣部21與外側容器3的第三凸緣部33之間的空間的至少一部分;(4)內側容器2之第六凸緣部26與外側容器3之第四凸緣部34之間的空間的至少一部分。
當然,亦可雙方面使用上述(1)與(2)。
如此,在使用黏著劑的情況下,也可以使該內側容器2之外周面的一部分透過配置黏著劑之方式而相接於與該一部分對應之該外側容器3的內周面之一部分,亦可以該內側容器2之外周面的整個面透過配置黏著劑之方式而相接於與該外側容器3之內周面的整個面。
該黏著劑的種類並未特別限定。可舉例如:熱熔黏著劑、胺基甲酸乙酯系黏著劑、丙烯酸系黏著劑、矽系黏著劑、環氧系黏著劑、氰基丙烯酸酯系黏著劑、丙烯酸改質矽系黏著劑等。其中,該黏著劑較佳為選自熱熔黏著劑、胺基甲酸乙酯系黏著劑及丙烯酸系黏著劑所構成的群組中的1種或2種以上的黏著劑。
此「黏著劑」,係指其接著力是能夠以人手將透過該黏著劑層而成為一體的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分離的黏著劑。
此外,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的形狀並未特別限於上述實施態樣的形狀,只要係可收納食品的形狀,則未特別限定。
又,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1,並未限定於以上述例示說明的製造方法所製造者,上述製造方法僅顯示其一例。
實施例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但本發明並未特別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實施例1>
以前項所說明之「使用射出成形的製造方法」製造如第一圖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外側容器3是使用鋁(A8021-O材)所形成之厚度 120μm的外側容器,將加熱至230℃的加熱熔融聚丙烯樹脂射出至成形用孔穴內,藉此使熔融樹脂射出成形於外側容器3的內周面,使厚度為1.0mm的內側容器2之外周面與厚度為120μm的外側容器3重合,以製造該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1。
<比較例1>
除了使用結晶性聚丙烯層(內側層)(30μm)/鋁層(120μm)/結晶 性聚丙烯層(外側層)(200μm)之三層層積體構成的外側容器作為外側容器3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食品用容器。
<實施例2>
以前項所說明之「使用加壓成形的製造方法」製造第三圖所 示之食品用容器1。外側容器3是使用結晶性聚丙烯層(內側層)(30μm)/鋁層(120μm)/結晶性聚丙烯層(外側層)(200μm)的三層層積體所構成的外側容器;樹脂製片材70是使用厚度為1.0mm之聚丙烯片材,將加熱至145℃的樹脂製片材70與外側容器3內周面重合,以進行加壓成形,使厚度為1.0mm的內側容器2之外周面與厚度350μm的外側容器3重合,以製造該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3>
除了使用聚乙烯層(內側層)(30μm)/鋁層(120μm)/聚乙烯層 (外側層)(200μm)之三層層積體構造的外側容器作為外側容器3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得到第三圖所示之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4>
除了使用鋁所形成的厚度為120μm之外側容器作為外側容 器3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得到第三圖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5>
除了使用加熱至160℃之厚度為0.6mm的結晶性聚對苯二甲 酸乙二酯樹脂片材作為樹脂製片材70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得到第三圖所示之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6>
除了使用加熱至160℃之厚度為0.6mm的結晶性聚對苯二甲 酸乙二酯樹脂片材作為樹脂製片材70以外,以與實施例3相同的方式,得到第三圖所示之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7>
以前項所說明的「使用拉伸成形的製造方法」製造第四圖所 示之食品用容器1。成形用片材80是使用結晶性聚丙烯層(內側層)(30μm)/鋁層(120μm)/結晶性聚丙烯層(外側層)(200μm)的三層層積體構成的外側容器;內側容器2是使用聚丙烯所形成的厚度為1.0mm之內側容器。藉由對成形用片材80進行拉伸成形以形成外側容器3,同時藉由使該外側容器3與內側容器2的外周面重合,而使厚度為1.0mm的內側容器2之外周面與厚度為350μm的外側容器3重合,以製造該二容器2、3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的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8>
除了使用聚乙烯層(內側層)(30μm)/鋁層(120μm)/聚乙烯 層(外側層)(200μm)的三層層積片材作為成型用片材80以外,以與實施例7相同的方式,得到第四圖所示之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9>
除了使用厚度為120μm的鋁箔作為成形用片材80以外,以與 實施例7相同的方式,得到如第四圖所示的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10>
除了使用結晶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所形成之厚度為 0.6mm的內側容器作為內側容器2以外,以與實施例7相同的方式,得到如第四圖所示之食品用容器1。
<實施例11>
除了使用結晶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所形成之厚度為 0.6mm的內側容器作為內側容器2以外,以與實施例8相同的方式,得到如第四圖所示之食品用容器1。
對於上述所得之各食品用容器,根據下述評估法進行評估。其結果顯示於表2。
【表2】
<成形性評估法>
在所得之食品用容器的內側容器及外側容器中,無斷裂、孔洞而成形性優良者記為「○」;在容器深度較淺的情況中雖無斷裂、孔洞,在容器深度較深的情況下被認定具有斷裂或孔洞的情況極少者記為「△」;被認定具有斷裂或孔洞者則記為「×」。
<密合性評估法>
將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充分密合者記為「○」;將密合力雖弱,但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密合而實際上能夠使用者記為「△」;將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幾乎不密合或是完全不密合者記為「×」。
<分離性評估法>
將不需要太大的力量而可以人手平順分離者記為「○」;使用稍大的力量即可以人手分離者記為「△」;將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充分熔化附著而無法以人手分離者記為「×」。
從表2可明確得知,本發明之實施例1~11的食品用容器,在 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密合而在良好狀態下成為一體的同時,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即可以人手將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分離。又,其成形性優良,無斷裂、孔洞之情形,作為容器之氣體屏障性優良。
相對於此,比較例1之食品用容器,其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 係無法分離地成為一體。因此,在以微波爐加熱時,無法僅以內側容器置入微波爐。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並非係特別限定者,其可作為例如, 裝湯、粥等液態食品、魚肉類及蔬菜等料理完成之食品等固體食品等的食品用容器使用。在將裝有食品的本發明之食品用容器中的食品以微波爐進行加熱時,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分離,僅將填充有食品的內側容器放入微波爐進行加熱。
本案係伴隨2013年9月6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特願2013-184683號之優先權主張者,其揭示的內容,直接構成本案的一部份。
此處所使用的用語及說明,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態樣者,而本發明並不被限定於此。本發明,只要係在申請專利範圍內而不脫離其精神者則可進行任意的設計變更。

Claims (12)

  1. 一種食品用容器,其特徵為包含:內側容器,其係由不含金屬層之樹脂所製成;及外側容器,其含有金屬層與層積於該金屬層外表面的樹脂層;配置為從該內側容器上端的開口部邊緣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側延伸設有第一凸緣部;從該第一凸緣部的外側邊緣往略下方延伸出段差部;從該段差部的下端朝向水平方向外側延伸設有第二凸緣部;從該外側容器上端的開口部邊緣朝向水平方向外側延伸設有第三凸緣部;該第三凸緣部的頂面抵接於該內側容器的第一凸緣部的底面而成為重疊的態樣;該第三凸緣部的前緣抵接於該內側容器之段差部的內周面;其中,該二容器係以該內側容器的外周面與該外側容器重合之方式結合而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從該內側容器的段差部下端朝向水平方向內側延伸設有反向凸緣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該反向凸緣部的頂面抵接於該外側容器之第三凸緣部的底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該內側容器的第二凸緣部底面的至少外側之邊緣部,未與該外側容器的構成構件重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 該內側容器的外周面的材質為聚丙烯或是結晶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該外側容器之內周面的材質為聚丙烯、聚乙烯、尼龍、環氧樹脂、三聚氰胺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胺基甲酸乙酯樹脂、乙酸乙烯樹脂或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食品用容器,其中,在以微波爐進行加熱之前,該二容器係在一體化的狀態下使用,而在進行微波爐加熱時,使該二容器分離,僅該內側容器供給至微波爐加熱使用。
  7.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至少含金屬層之外側容器的步驟;及藉由使加熱熔融樹脂射出成形於該外側容器的內周面,而使該二容器以該外側容器的內周面與不含金屬層的樹脂製之內側容器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之步驟;其中,作為該射出成形的樹脂,係使用與該外側容器之內周面的材質不同的樹脂。
  8.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片材及至少含金屬層之外側容器的步驟;及在該樹脂製片材上以加壓成形或是真空成形使內側容器成形的同時,使該二容器以該內側容器與該外側容器的內周面重合之方式密合 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之步驟。
  9.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的內側容器及至少含金屬層之成形用片材的步驟;及在該成形用片材上以加壓成形或是真空成形使外側容器成形的同時,使該二容器以該外側容器與該內側容器的外周面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之步驟。
  10.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的內側容器及至少含金屬層之成形用片材的步驟;及在該成形用片材上以拉伸成形使外側容器成形的同時,使該二容器以該外側容器與該內側容器的外周面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之步驟。
  11.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準備不含金屬層之樹脂製片材及至少含金屬層的外側容器的步驟;及在該樹脂製片材上以拉伸成形使內側容器成形的同時,使該二容器以該內側容器與該外側容器的內周面重合之方式密合成一體,且得予以分離者之步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11項中任一項之食品用容器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內側容器外周面的材質與該外側容器內周面的材質不同。
TW103130210A 2013-09-06 2014-09-02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I631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4683A JP6267899B2 (ja) 2013-09-06 2013-09-06 食品用容器
JP2013-184683 2013-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9766A TW201509766A (zh) 2015-03-16
TWI631055B true TWI631055B (zh) 2018-08-01

Family

ID=5270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0210A TWI631055B (zh) 2013-09-06 2014-09-02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67899B2 (zh)
KR (1) KR102188903B1 (zh)
CN (2) CN104417920B (zh)
TW (1) TWI631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7899B2 (ja) * 2013-09-06 2018-01-24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食品用容器
JP6389076B2 (ja) * 2014-07-11 2018-09-12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食品用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04802432B (zh) * 2015-04-20 2017-10-27 嘉兴市牧天塑料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八角形容器的生产方法
JP6738625B2 (ja) * 2015-06-01 2020-08-12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容器および包装体
JP6211045B2 (ja) * 2015-07-23 2017-10-11 株式会社エフピコ 包装用容器及び包装用容器の蓋
JP6706486B2 (ja) * 2015-11-17 2020-06-10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加熱用容器
JP6726525B2 (ja) * 2016-05-18 2020-07-22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容器用積層シートおよび容器
CN107397422B (zh) * 2016-05-20 2020-11-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均热锅的制备方法
CN206576736U (zh) * 2016-05-20 2017-10-2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均温不沾锅具
ES2911974B2 (es) * 2020-11-20 2022-09-23 Palec Ecologico S L Caja isotermica para almacenar y transportar productos
JP7382685B1 (ja) 2023-08-21 2023-11-17 有限会社山本商事 加熱保存容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4117U (zh) * 1988-05-06 1989-11-16
JPH0761434A (ja) * 1993-08-24 1995-03-07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合成樹脂製カップ並びにその口元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H10218235A (ja) * 1997-02-06 1998-08-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複合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85853A (ja) * 1998-06-03 2000-03-28 Jienna Internatl:Kk 即席食品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1016Y1 (zh) * 1970-12-14 1975-06-25
US3785544A (en) * 1972-05-15 1974-01-15 Phillips Petroleum Co Tray with strengthening member
JPS5645355Y2 (zh) * 1976-12-03 1981-10-23
JPS6294543A (ja) * 1985-10-08 1987-05-0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深絞り成形容器
JPH09290815A (ja) * 1996-04-24 1997-11-11 Utsui:Kk 抄造容器、及び抄造容器を用いた包装体
JP4220044B2 (ja) * 1998-12-17 2009-02-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用射出成形容器
JP3549854B2 (ja) * 2000-08-09 2004-08-04 花王株式会社 断熱容器
JP4561979B2 (ja) 2004-11-08 2010-10-13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用容器
JP6267899B2 (ja) * 2013-09-06 2018-01-24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食品用容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4117U (zh) * 1988-05-06 1989-11-16
JPH0761434A (ja) * 1993-08-24 1995-03-07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合成樹脂製カップ並びにその口元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H10218235A (ja) * 1997-02-06 1998-08-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複合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85853A (ja) * 1998-06-03 2000-03-28 Jienna Internatl:Kk 即席食品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67899B2 (ja) 2018-01-24
KR102188903B1 (ko) 2020-12-09
CN204341687U (zh) 2015-05-20
CN104417920B (zh) 2018-04-27
JP2015051783A (ja) 2015-03-19
KR20150028718A (ko) 2015-03-16
CN104417920A (zh) 2015-03-18
TW201509766A (zh) 2015-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1055B (zh)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I641542B (zh) Microwave storage container
TWI647154B (zh) Foo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7399516B (zh) 容器用层叠片材及容器
TW200944437A (en) Cover foil for blister packagings
JP2016222345A (ja) 容器および包装体
KR102468967B1 (ko) 용기 및 포장체
JP6572191B2 (ja) 包装用容器、並びに包装用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方法
US20160185479A1 (en) Tray
JP6407637B2 (ja) 食品用容器
JPH10218235A (ja) 複合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029729A1 (en) Tray
JP4319729B2 (ja) 冷却用容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872149B2 (ja) 容器および容器の製造方法
JP5756509B2 (ja) 容器本体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並びに包装容器
JP5999540B2 (ja) 合成樹脂製管状体の二次加工方法
JP2005153170A (ja) テーパ付き容器の成形金型
CN208994299U (zh) 包装体
JP2013189243A (ja) ススキンパック包装方法、スキンパック包装体を製造するための型、スキンパック包装装置及びスキンパック包装体
JP2016088608A (ja) 食品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78872B2 (ja) 収納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09012802A (ja) 電子レンジ加熱容器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中蓋およびこれに食品を収納した食品収納体
JP6623045B2 (ja) 電子レンジ加熱用容器
JP2003063559A (ja) 包装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包装体
JPH0431851B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