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8577B - Display device with capacitive touch panel - Google Patents

Display device with capacitive touch pane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8577B
TWI628577B TW103112965A TW103112965A TWI628577B TW I628577 B TWI628577 B TW I628577B TW 103112965 A TW103112965 A TW 103112965A TW 103112965 A TW103112965 A TW 103112965A TW I628577 B TWI628577 B TW I6285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substrate
polarizing plate
film
optical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2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6751A (zh
Inventor
豊嶋哲也
山中俊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6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6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8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85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2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piezoelectric
    • B32B2307/202Condu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8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41Circular 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8Waveplates, i.e. plates with a retardation value of lambda/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38Anti-refle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包括層積體,位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層積體包括圓偏光板、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圓偏光板包括基材及偏光板。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及基材位於比偏光板更靠顯示面板側,且第一導電層位於比第二導電層更靠外殼層側。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中的任一者形成於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基材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偏光板具有偏光膜。

Description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附有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且特別有關於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筆記型電腦、OA機器、醫療機器、車輛導航裝置、行動電話等的攜帶型電子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等的電子機器中,兼做輸入裝置的顯示器廣泛地利用了附有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在此,觸控面板的型態有電容式、光學式、超音波式、電感式、電阻膜式等。在其中,捕捉指尖與導電層之間的電容變化來檢測輸入座標的電容式是與電阻膜式並列為現今的觸控面板的主流。
過去,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例如是從發光側朝觀看側依序層積了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以及位於比該OLED面板更靠觀看側的防護玻璃所構成的顯示面板、1/4波長片以及位於比該1/4波長片更靠觀看側的偏光板所構成的反射防止用的圓偏光板、觸控感測器部、外殼玻璃層(例如,專利文獻1)。而習知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觸控感測器部例如是層積了表面形成有導電層的2片透明基板而成,其中之一的透明基板的導電層會與另一透明基板所形成的導電層側的相反側的那一面相向(例如,專利文 獻2)。這種習知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具有防止因為外部入射光(自然光)在OLED面板的表面(特別是在OLED面板的電極表面)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變得難以觀看的功能。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4156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3952號公報
在此,近年來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追求裝置的更薄型化、輕量化。然而,上述習知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因為使用2片表面形成有導電層的透明基板來形成觸控感測器部,所以OLED面板與外殼玻璃層之間的厚度變厚,結果造成裝置全體的厚度變厚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可以防止因為外部入射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且能夠維持薄型化。
本發明的目的是有利地解決上述的課題,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包括層積體,位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包括圓偏光板、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該圓偏光板包括基材及偏光板。該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及該基材位於比該偏光板更靠該顯示面板側,且該第一導電 層位於比該第二導電層更靠該外殼層側。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中的任一者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該基材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該偏光板具有偏光膜。這樣一來,將圓偏光板(在比偏光板更靠顯示面板側具有對光給予λ/4相位差的光學膜的基材)設置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的話,能夠防止因為外部入射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之中的任一者形成於基材的話,不需要另外用到拿來形成導電層的透明基板,因此能夠觸控感測器的構造簡單化,減薄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的厚度。本發明中,「圓偏光板」是一種構件,當從外殼層側朝顯示面板側入射的光轉變為直線偏光後,會將該直線偏光轉變為圓偏光,並將該圓偏光在顯示面板的反射光(逆圓偏光)轉換為與該直線偏光正交的其他的直線偏光,藉此防止反射光透過外殼層側。圓偏光板至少包括偏光板、以及配置於比該偏光板更靠顯示面板側且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具體來說,「圓偏光板」例如將具有偏光膜的偏光板、以及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依序層積,使得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成為特定角度;或者是將具有偏光膜的偏光板、具有λ/2的相位差的光學膜、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依序層積,使得各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成為特定角度。構成圓偏光板的偏光板及各種光學膜可以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地配置。偏光板與光學膜之間、或者是光學膜間也可以夾有其他的構件。
在此,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該偏光板在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具有顯示面板側保護膜。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顯示面板側保護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若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的話,能夠防止因為外部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本發明中,「約45°」是指能夠防止因為外部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的角度,例如45°±5°的角度範圍。在這個情況下,該基材可以位於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之間。將基材配置於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之間的話,能夠容易地形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在這個情況下該基材也可以位於該第二導電層及該顯示面板之間。又在這個情況下,該光學膜具有逆波長分散特性較佳。這樣一來,入射光學膜的光越靠向長波長則被給予的相位差的絕對值就會變大,越靠向短波長則被給予的相位差的絕對值就會變小,因此能夠在廣的波長領域下獲得期望的偏光特性,將直線偏光良好地轉換為圓偏光。
在此,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基材及該顯示面板之間更具備其他的基材,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其他的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若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 45°的話,能夠防止因為外部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的話,能夠將基材做為偏光膜的保護膜使用。結果,能夠不需要偏光板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來減薄偏光板的厚度。在這個情況下,該其他的基材可以位於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之間。將其他的基材配置於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之間的話,能夠容易地形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在這個情況下該其他的基材也可以位於該第二導電層及該顯示面板之間。又在這個情況下,該光學膜具有逆波長分散特性較佳。這樣一來,入射光學膜的光越靠向長波長則被給予的相位差的絕對值就會變大,越靠向短波長則被給予的相位差的絕對值就會變小,因此能夠在廣的波長領域下獲得期望的偏光特性,將直線偏光良好地轉換為圓偏光。在這情況下,該其他的基材具有基材層,該基材層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較佳。又,該其他的基材具有基材層,該基材層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較佳。使用上述的基材層做為其他的基材的話,能夠良好地形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
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該圓偏光板更包括位於該基材及該偏光板之間的偏光板側基材,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偏光板側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偏光板側基材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75°,該偏光板側基材具有 λ/2的相位差的其他的光學膜,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15°。若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75°,且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15°的話,用光學膜及其他的光學膜來形成所謂的廣帶域1/4波長板,能夠在廣的波長領域下獲得希望的偏光特性,將直線偏光良好地轉變為圓偏光。因此,能夠防止因為外部入射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另外,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偏光板側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的話,能夠將偏光板側基材做為偏光膜的保護膜使用。結果,不需要偏光板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能夠減薄偏光板的厚度。本發明中,「約75°」及「約15°」是指形成廣帶域1/4波長板能夠防止因為外部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的角度,分別指例如「75°±5°」、「15°±5°」的角度範圍,「約75°」及「約15°」是指相對於偏光膜的透過軸的相同方向上所測量的角度。另外,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該圓偏光板更包括位於該基材及該偏光板之間的偏光板側基材,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偏光板側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偏光板側基材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90°,該偏光板側基材具有λ/2的相位差的其他的光學膜,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22.5°。若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的 透過軸的夾角為約90°,且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22.5°的話,用光學膜及其他的光學膜來形成所謂的廣帶域1/4波長板,能夠在廣的波長領域下獲得希望的偏光特性,將直線偏光良好地轉變為圓偏光。因此,能夠防止因為外部入射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另外,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偏光板側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的話,能夠將偏光板側基材做為偏光膜的保護膜使用。結果,不需要偏光板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能夠減薄偏光板的厚度。本發明中,「約90°」及「約22.5°」是指形成廣帶域1/4波長板能夠防止因為外部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的角度,分別指例如「90°±5°」、「22.5°±5°」的角度範圍,「約90°」及「約22.5°」是指相對於偏光膜的透過軸的相同方向上所測量的角度。在這些情況下,該基材可以位於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之間。將基材配置於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之間的話,能夠容易地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又在這些情況下,該基材也可位於該第二導電層及該顯示面板之間。
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外殼層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若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的話,能夠防止因為外部入射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又在這些情況下,該基材可位於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之間。將基材配置於第 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之間的話,能夠容易地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在這些情況下,該基材可位於該第一導電層與該偏光板之間。另外,該偏光膜可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而該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這樣一來,能夠使用基材做為偏光膜的保護膜,因此不需要偏光板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能夠減薄偏光板的厚度。
本發明的目的是有利地解決上述的課題,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包括:層積體,位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包括圓偏光板、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其中該圓偏光板包括基材以及位於比該基材更靠該外殼層側的偏光板,該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位於比該偏光板更靠該外殼層側,且該第一導電層位於比該第二導電層更靠該外殼層側,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該基材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該偏光板具有偏光膜及外殼層側保護膜,該外殼層側保護膜形成於該偏光膜的該外殼層側,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外殼層側保護膜的該外殼層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這樣一來,將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的基材設置於比偏光板更靠顯示面板側,使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的話,從外殼層側通過偏光板朝顯示面板側入射的直線偏光會轉變為圓偏光,能夠將該圓偏光在顯示面板的反射光(逆圓偏光)轉換為與該直線偏光正交的其他的直線偏光。因此,防止其他的直線偏光(與從外殼層側通過偏光板朝向顯示面板側前進的 直線偏光正交)的透過,能夠防止因為外部入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另外,將第二導電層形成於外殼層側保護膜的話,就不需要額外地使用形成導電層用的透明基板,因此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能夠減薄顯示面板與外殼層之間的厚度。
在此,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該第一導電層可形成於該外殼層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將第一導電層形成於外殼層的表面的話,就不需要額外地使用形成第一導電層用的透明基板,因此使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更簡單化,能夠減薄顯示面板與外殼層之間的厚度。另外,該偏光膜可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而該基材則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這樣的話,能夠將基材做為偏光膜的保護膜使用,因此不需要偏光板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能夠減薄偏光板的厚度。
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較佳。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較佳。該光學膜及/或該其他的光學膜是由環烯烴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或三醋酸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所組成較佳,該光學膜及/或該其他的光學膜由不具有極性基的環烯烴聚合物組成。將上述光學膜及/或其他的光學膜使用於基材及/或偏光板側基材的話,能夠良好地形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本發明中,「相對介電常數」能夠以ASTM D150為基準來 測量。本發明中,「飽和吸水率」能夠以ASTM D570為基準來測量。
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該光學膜及/或該其他的光學膜可以是斜向延伸膜。光學膜及/或其他的光學膜是斜向延伸膜的話,能夠以捲對捲的方式容易地製造含有偏光板、光學膜及/或其他的光學膜的層積體。
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可以是使用氧化銦錫、奈米碳管或奈米銀線形成。該顯示面板可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不具有折射率匹配層較佳。這樣一來的話,能夠使觸控感測器簡單化,也能夠減薄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的厚度。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可以防止因為外部入射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且能夠維持薄型化。
10‧‧‧顯示面板
11‧‧‧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12‧‧‧防護層
20‧‧‧第二導電層
30‧‧‧基材
31、33‧‧‧硬塗布層
32‧‧‧光學膜
40‧‧‧第一導電層
50‧‧‧偏光板
51‧‧‧顯示面板側保護膜
52‧‧‧偏光膜
53‧‧‧外殼層側保護膜
60‧‧‧外殼層
70‧‧‧其他的基材
80‧‧‧偏光板側基材
1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第1圖係概略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1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第2圖係概略顯示第1圖的基材30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第3圖係概略顯示第1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變形例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第4圖係概略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2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 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第5圖係概略顯示第4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變形例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第6圖係概略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3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第7圖係概略顯示第6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變形例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第8圖係概略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4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第9圖係概略顯示第8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變形例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第10圖係概略顯示第9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變形例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第11圖係概略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5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的說明圖。
以下,根據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型態。各圖中標示相同的符號表示相同的構造元件。在各圖中,位於各構件之間的空間部份在能夠達成本發明的目的的範圍內可設置追加層或膜片。在此,追加層或膜片例如用於將各構件之間貼合而一體化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而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最好在可見光下為透明,且最好不會產生不需要的相位差。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一實施型態)>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1附有電容式觸控面 板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構造。在此,第1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是兼具顯示影像資訊於畫面上的顯示功能,以及檢測操作者觸控的畫面位置並做為資訊信號輸出至外部的觸控感測功能的裝置。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從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配置側(第1圖中的下側。以下稱為「顯示面板側」)朝向操作者觀看影像側(第1圖中的上側。以下稱為「觀看側」),依序層積有做為顯示面板10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11及防護層12、第二導電層20、基材30、第一導電層40、做為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及偏光膜52及外殼層側保護膜53、外殼層60。這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中,第一導電層40形成於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的一側(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第二導電層20形成於基材30的一側(液晶面板10側)的表面。此顯示裝置100中,偏光板50以及位於以偏光板50更靠顯示面板10側的基材30構成圓偏光板。顯示面板10、形成有第二導電層20的基材30、形成有第一導電層4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偏光膜52、外殼層保護膜53、外殼層60之間使用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或者是構件表面的電漿處理等的既有技術來貼合,藉此完成一體化。也就是說,第1圖中的層積構造的間隙部分形成有例如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11具有例如以透明電極材料在透明基板表面形成的透明電極、層積於此透明 電極並由電發光材料構成的發光層、層積於此發光層並面向上述透明電極的背面電極,能夠使用在透明基板側發光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中,藉由對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11通電,對操作者顯示想要的影像。透明電極、發光層及背面電極能夠使用既有的材料。能夠用於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的顯示面板並不限定於使用上述構造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11。
[防護層]
位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11的觀看側的防護層12能夠使用既有的材料、例如玻璃製或塑膠製的可見光可穿透的透明板。
[第二導電層]
第二導電層20形成於基材30的一側的表面,位於防護層12及基材30之間。第二導電層20與後述會詳細說明的第一導電層40共同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
在此,第二導電層20是可見光領域下有高穿透率並具有導電性的層即可,並無特別的限制,但能夠使用導電性聚合物;銀膏或聚合物膏等的導電性膏;金或銅等的金屬膠體;氧化銦錫(摻雜錫的氧化銦:ITO)、摻雜銻的錫氧化物(ATO)、摻雜氟的錫氧化物(FTO)、摻雜鋁的鋅氧化物(AZO)、鎘氧化物、鎘錫氧化物、氧化鈦、氧化鋅等的金屬氧化物;錪化銅等的金屬化合物;金(Au)、銀(Ag)、鉑(Pt)、鈀(Pd)等的金屬;奈米銀線或奈米碳管(CNT)等 的無機或有機奈米材料來形成。在這些材料當中,氧化銦錫、奈米碳管或奈米銀線較佳,從光透過性及耐久性的觀點來看的話特別是氧化銦錫最佳。而在使用CNT的情況下,所使用的CNT可以是單層CNT、雙層CNT、或三層以上之多層CNT任一者皆可,但直徑為0.3~100nm,長度為0.1~20μm為佳。從提高導電層的透明度以及減低表面阻抗值的觀點來看的話,使用直徑10nm以下且長度1~10μm的單層CNT或雙層CNT較佳。而CNT集合體最好盡可能不要包含無定形碳或觸媒金屬等的不純物。
而第二導電層20形成於基材30的表面上的方式並沒有特別限定,能夠使用濺鍍法、真空蒸鍍法、CVD法、離子蒸鍍法、溶膠-凝膠法、塗布法等。
[具有光學膜的基料]
基材30位於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之間,如第2圖所示,包括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32、形成於光學膜32的兩表面的硬塗布層31、33。基材30的光學膜32的配置會使得該光學膜32的慢軸與後面詳細說明的偏光板50的偏光膜52的透過軸之間的夾角從層積方向來看為特定的角度。
在此,「特定的角度」是指能夠使偏光板50及光學膜32形成圓偏光板,防止外部入射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的角度。具體來說,特定的角度是能夠將從外殼層60側通過偏光板50朝向顯示面板10前進的直線偏光以光學膜32轉換為圓偏光的角度(例如45°左右)。更具體來說是45°±5°,較佳的是45°±3°,再更佳的是45°±1°,最佳的是45°±0.3°的範 圍內的角度。
具有「λ/4的相位差」是指對於光學膜32在層積方向上給予透過光的相位差(retardation:Re)是光的波長λ的約1/4倍。具體來說,透過光的波長範圍是400nm~700nm的情況下,Re為波長λ的約1/4倍是指Re在λ/4±65nm,較佳的是λ/4±30nm,更佳的是λ/4±10nm的範圍內。Re是以式子:Re=(nx-ny)×d所表示的面方向的相位差(式子中nx是膜片在平面上的慢軸方向的折射率,ny是膜片在平面上的垂直慢軸方向的折射率,d是光學膜32的厚度)。
[光學膜]
光學膜32能夠使用以製膜及延伸熱可塑性樹脂的方式來獲得的並且是進行了配向處理的膜片。在此,熱可塑性樹脂的延伸方法能夠使用已知的延伸方法,但使用斜延伸較佳。光學膜32的層積需要使光學膜32的慢軸與偏光板50的偏光膜52的透過軸夾特定角度,而一般進行延伸處理(縱延伸處理或橫延伸處理)的延伸膜的光軸方向是平行於膜片的寬度方向或垂直於膜片的寬度方向。因此,要使一般的延伸膜片與偏光膜夾特定角度層積,必須將延伸膜片斜向裁切成片狀。然而,如果是斜向延伸的膜片的話,光軸的方向為相對於膜片的寬度方向傾斜的方向,因此若使用斜向延伸膜片做為光學膜32,能夠容易地以捲對捲(roll to roll)製造包含偏光板50及光學膜32的層積體。
斜向延伸的方法能夠使用特開昭50-83482號公報、特開平2-113920號公報、特開平3-182701號公報、特開 2000-9912號公報、特開2002-86554號公報、特開2002-22944號公報等的記載。使用於斜向延伸的延伸機並沒有特別限制,能夠使用習知既有的拉幅式延伸機。拉幅式延伸機中有橫一軸延伸機、同時二軸延伸機等,但只要是能夠連續地將長條的膜片斜向延伸的話,並沒有特別限制,能夠使用各種形式的延伸機。
斜向延伸熱可塑性樹脂時的溫度較佳的是,當熱可塑性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假設為Tg時,位於Tg-30℃~Tg+60℃之間,更佳的是位於Tg-10℃~Tg+50℃之間。而延伸倍率通常為1.01~30倍,較佳的是1.01~10倍,更佳的是1.01~5倍。
能夠用於形成光學膜32的熱可塑性樹脂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以是環烯烴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芳基酸酯(Polyary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三醋酸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聚碸(Polysulfone)、聚醚碸(Polyethersulfone)、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聚醯亞胺(Polyimide)、聚醯胺醯亞胺(Polyamide Imide)、聚乙烯(Polyethylene)、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烯烴(Polyolefin)、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vinyl Chloride-Polymethylmethacrylate)等。在這之中,環烯烴聚合物、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及三醋酸纖維素較佳,又因為相對介電常數較低所以環烯烴 聚合物更佳,又因為相對介電常數及吸水率兩者皆低所以不具有氨基、羧基、羥基等極性基的環烯烴聚合物最佳。
環烯烴聚合物能夠舉出降冰片烯(Norbornene)類樹脂、單環的環烯烴類樹脂、環狀共軛二烯烴類樹脂、乙烯基脂環族烴類樹脂、以及它們的氫化和物等。這些當中,降冰片烯類樹脂的透明性及成形性良好,因而能夠良好地使用。降冰片烯類樹脂能夠舉出具有降冰片烯構造的單體的開環聚合物、具有降冰片烯構造的單體與其他單體的開環共聚合物、或是它們的氫化物,又或者是,具有降冰片烯構造的單體的加成聚合物、具有降冰片烯構造的單體與其他單體的加成共聚合物、或是它們的氫化物等。
市售的環烯烴聚合物例如「Topas」(Ticona製)、「ARTON」(JSR製)、「ZEONOR」及「ZEONEX」(日本Zeon公司製)、「APEL」(三井化學製)等(任一者皆為商品名稱)。將這種環烯類樹脂製膜能獲得熱可塑性樹脂製的光學膜32。製膜可適當地使用溶劑澆鑄法或熔融射出法等既有的製膜方法。製膜而成的環烯烴類樹脂膜片也有市售的商品,例如「Escena」、「SCA40」(積水化學工業製)、「ZEONOR film」(日本Zeon公司製)、「ARTON film」(JSR製)等(任一者皆為商品名)。延伸前的熱可塑性樹脂膜片一般為未延伸的長條的膜片。長條是指膜片的長度相對於膜片寬度至少5倍以上,較佳的是10倍或以上,具體來說是指可以捲成筒狀來保管或搬運的程度的長度。
上述的熱可塑性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在80℃以上 較佳,在100~250℃更佳。熱可塑性樹脂的光彈性係數的絕對值在10×10-12Pa-1以下較佳,在7×10-12Pa-1以下更佳,特別是在4×10-12Pa-1以下最佳。將複折射率以△n表示且應力以σ表示時,光彈性係數C是以C=△n/σ表示的值。使用光彈性係數在上述範圍內的透明的熱可塑性樹脂的話,能夠縮小光學膜片在表面方向上的相位差Re的不均勻。另外,將這種光學膜片使用於使用有機發光二極體(OELD)的顯示裝置時,能夠抑制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的端部的色相變化的現象。
用於形成光學膜32的熱可塑性樹脂也可以配合其他配合劑。配合劑並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是例如層狀結晶化合物、無機微粒子、氧化防止劑、熱安定劑、光安定劑、耐氣候安定劑、紫外線吸收劑、近紅外線吸收劑等的安定劑;滑劑、可塑劑等的樹脂改質劑;染料或顏料等的著色劑;帶電防止劑等。這些配合劑能夠單獨或者是組合二種以上來使用,而其配合量可以在不損及本發明的目的的範圍內適當地選擇。
氧化防止劑例如苯酚(Phenol)類氧化防止劑、磷類氧化防止劑、硫類氧化防止劑等。其中苯酚類氧化防止劑,特別是置換烷基的苯酚類氧化防止劑較佳。藉由配合這些氧化防止劑,不讓透明性、低吸水性等下降,就能夠防止因膜片成形時的氧化劣化等造成的膜片的著色或強度下降。這些氧化防止劑能夠個別單獨或是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其配合量可以在不損及本發明的目的的範圍內適當地選擇,但相對於熱可塑性樹脂佔100的質量,氧化防止劑通常佔0.001~5的質量,較佳的是佔0.01~1的質量。
無機微粒子具有0.7~2.5μm的平均粒子徑以及1.45~1.55的折射率較佳。具體來說,可舉出黏土、滑石、二氧化矽、沸石、水滑石。其中二氧化矽、沸石及水滑石較佳。無機微粒子的添加量並沒有特別限制,但相對於熱可塑性樹脂佔100的質量,無機微粒子通常佔0.001~10的質量,較佳的是佔0.005~5的質量。
滑劑能舉出烴類滑劑;脂肪酸類滑劑;高級醇類滑劑;脂肪酸酰胺類滑劑;脂肪酸酯類滑劑;金屬皂類滑劑。其中烴類滑劑、脂肪酸酰胺類滑劑及脂肪酸酯類滑劑較佳。並且在其中,熔點在80℃~150℃及酸值在10mgKOH/mg以下最佳。若熔點偏離80℃~150℃並且酸值大於10mgKOH/mg的話,會有霧影值(haze)變大的疑慮。
而做為光學膜32使用的延伸膜片的厚度例如在5~200μm的程度較適當,而20~100μm更佳。若膜片過薄則可能會強度不足、相位差值不足;若過厚,則可能會透明性下降、變得難以達到目標的相位差值。
做為光學膜32使用的延伸膜片,其在膜片內殘留的揮發性成分的含有量在100質量ppm以下為佳。揮發性成分含有量在上述範圍內的延伸膜片即使長時間使用也不會發生顯示色塊,具有優秀的穩定光學特性。在此,揮發性成分是微量包含於熱可塑性樹脂的分子量200以下的較低沸點的物質,例如聚合熱可塑性樹脂時所殘留的殘留單體量、或溶媒等。揮發性成分的含有量能夠藉由使用氣相色譜儀分析熱可塑性樹脂來予以定量。
得到揮發性成分含有量在100質量ppm以下的延伸膜片的方法例如:(a)將揮發性成分含有量在100質量ppm以下的未延伸膜片做斜向延伸的方法;(b)使用揮發性成分含有量超過100質量ppm的未延伸膜片,在斜向延伸步驟中或者是延伸後,使其乾燥來減低揮發性含有量的方法等。在這其中,要得到揮發性含有量更低的延伸膜片,(a)的方法較佳。(a)的方法中,要得到揮發性成分含有量在100質量ppm以下的未延伸膜片,使用揮發性成分含有量在100質量ppm以下的樹脂進行熔融射出成形較佳。
而做為光學膜32使用的延伸膜片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較佳,在0.007%質量%以下更佳。當飽和吸水率超過0.01質量%,延伸膜片的尺寸有時會因為使用環境而變化,進而會造成內部應力。另一方面,飽和吸水率在上述範圍內的延伸膜片即使長時間使用也不會產生色塊,具有優秀的穩定光學特性。另外,若光學膜32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的話,能夠抑制光學膜32的相對介電常數因為吸水而隨時間變化。因此,如第1圖所示,即使在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之間配置具有光學膜32的基材30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因為光學膜32的相對介電常數變化造成的觸控感測器的檢測感度的變動。而延伸膜片的飽和吸水率能夠藉由變更用於形成膜片的熱可塑性樹脂的種類等來加以調整。
而使用於光學膜32的延伸膜片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較適當,另外在5以下較佳,且特別是在2.5以下更佳。 如第1圖所示,在這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中,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之間配置具有光學膜32的基材30。因此,若減小包含於基材30的光學膜32的相對介電常數的話,能夠降低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之間的電容量,提高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檢測感度。
光學膜32最好具有逆波長分散特性,當入射光學膜片的光在長波長側的話給予的相位差就變大,在短波長側的話給予的相位差就變小。這樣一來,入射光學膜片的光越靠向長波長則被給予的相位差的絕對值就會變大,越靠向短波長則被給予的相位差的絕對值就會變小,因此能夠在廣的波長領域下獲得期望的偏光特性,將直線偏光轉換為圓偏光。
[硬塗布層]
形成於光學膜32的兩表面的硬塗布層31、33是用以防止光學膜32損傷或彎曲。使用於形成硬塗布層31、33的材料選用在規範於JIS K5700的鉛筆硬度試驗中顯示「HB」以上者較合適。此種材料例如有機矽類、三聚氰胺(Melamine)類、環氧類、丙烯酸酯(Acrylate)類、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類化合物等的有機類硬塗布層形成材料;二氧化矽類等的無機類硬塗布層形成材料等。其中從接著力良好且生產性優秀的觀點來看,使用(甲基)丙烯酸酯類、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類化合物的硬塗布層形成材料較佳。在此,(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酯能夠舉出分子內具有1個聚合性不飽和基、2個聚合性不飽和基、3個以上聚合性不飽和基、以及分子內具有3個以上聚合性不飽和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使用2種類以上。
硬塗布層的形成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制,將硬塗布層形成材料之塗布液,以浸漬法、噴霧塗布法、斜板塗布、棒塗布法、滾輪塗布法、狹縫塗布、凹版塗布、網版印刷法等已知的方法來塗料於光學膜32上,然後在空氣或氮氣等的大氣下藉由乾燥除去溶劑後,塗布丙烯酸類硬塗布層材料並以紫外線或電子射線架橋硬化,塗布矽類、三聚氰胺類、環氧類的硬塗布層材料並進行熱硬化。乾燥時,容易產生塗膜的膜厚不均,因此最好以不損及塗膜外觀的方式調整吸氣及排氣,控制到塗膜全面變為均一。使用以紫外線來硬化的材料時,將塗布後的硬塗布層形成材料以紫外線照射來加以硬化的照射時間通常在0.01秒到10秒的範圍,能量線源的照射量做為紫外線波長365nm下的累積照射量,通常在40mJ/cm2至1000mJ/cm2的範圍。而紫外線的照射能夠在氮氣及氬氣等的惰性氣體中進行,也能夠在空氣中進行。
設置硬塗布層31、33的情況下,做為光學膜32的延伸膜片可以施行以提高與硬塗布層31、33間的接著性為目的的表面處理。該表面處理例如電漿處理、電暈處理、鹼處理、鍍膜處理等。特別是光學膜32由熱可塑性降冰片烯類樹脂構成的情況下,能夠使用電暈處理,加強上述熱可塑性降冰片烯類樹脂構成的光學膜32與硬塗布層31、33間的接合。電暈處理的 條件為電暈放電電子的照射量在1~1000W/m2/min為佳。上述電暈處理後的光學膜32對水的接觸角在10~50°為佳。而硬塗布層形成材料的塗布液可在電暈處理後塗布,也可在除電後塗布,但若考量硬塗布層31、33的外觀良好,除電後再塗布為佳。
形成於光學膜32上的硬塗布層31、33的平均厚度通常在0.5μm以上30μm以下,較佳的是2μm以上15μm以下。硬塗布層31、33的厚度若比上述值厚太多的話,在觀看性上可能會產生問題,過薄的話則有耐擦傷性低劣的可能。
硬塗布層31、33的霧影值在0.5%以下,較佳的是在0.3%以下。採取這種霧影值,能夠將硬塗布層31、33良好地使用於附有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內。硬塗布層形成材料在不脫離本發明旨趣的範圍內,也可以添加有機粒子、無機粒子、光增感劑、聚合禁止劑、聚合開始助劑、調平劑、潤濕性改良劑、界面活性劑、可塑劑、紫外線吸收劑、氧化防止劑、帶電防止劑、矽烷耦合劑等。
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中,基材30可具有也可不具有硬塗布層31、33。另外,也可以具有折射率匹配層或低折射率層等的光學機能層,來取代或加成於硬塗布層31、33。
[折射率匹配層]
在此,折射率匹配層的目的是防止因為基材30的光學膜32與形成於基材30上的導電層(在這個例子中是第一導電層40或第二導電層20)之間折射率的差而發生於層的界面的光反射,因此折射率匹配層設置於基材30的光學膜32與導電層 之間(界面)。折射率匹配層例如是含有交互配置的複數高折射率膜及低折射率膜之層狀結構、或者是含有二氧化鋯等的金屬的樹脂層。即使光學膜32與第一導電層40或第二導電層20間的折射率差異大,藉由在光學膜32與第一導電層40或第二導電層20之間與第一導電層40或第二導電層20鄰接配置的折射率匹配層,能夠防止在基材30的設置導電層的領域以及未設置導電層的領域的反射率大幅變化。另外,即使基材與直接層積於基材的層(例如,導電層、硬塗布層、接著劑層、黏著劑層)之間的折射率差在0.05以上,在沒有界面反射影響(例如,基材30或後述的偏光板側基材80的顯示面板10側表面形成第一導電層40)的情況下,就不需要設置折射率匹配層。
[低折射率層]
低折射率層是以防止光的反射為目的而設置,例如能夠設置於硬塗布層31、33上。設置於硬塗布層31、33上的情況下,低折射率層是指具有比硬塗布層31、33的折射率更低的折射率的層。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於23℃、波長550nm下,在1.30~1.45的範圍較佳,在1.35~1.40的範圍更佳。
低折射率層可使用SiO2、TiO2、NaF、Na3AlF6、LiF、MgF2、CaF2、SiO、SiOX、LaF3、CeF3、Al2O3、CeO2、Nd2O3、Sb2O3、Ta2O5、ZrO2、ZnO、ZnS等構成的無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與丙烯酸樹脂、聚氨酯樹脂、矽氧烷類聚合物等的有機化合物混合也能夠良好地做為低折射率層形成材料。例如,塗布包含有紫外線硬化樹脂與二氧化矽中空粒子的組成物,再藉由紫外線照射來形成的低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的膜 厚在70nm以上120nm以下為佳,在80nm以上110nm以下更佳。當低折射率層的膜厚超過120nm的話,反射光色相改變,使顯示黑色時的色彩重現性消失,造成觀看性下降的狀況。
如第1圖所示,在這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當中,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第一導電層40以及第二導電層20夾著具有光學膜32的基材30相向,若基材30的厚度保持均一的話,能夠使第一導電層40與第二導電層20之間的距離會維持一定,達成良好的觸控感測器的檢測感度。
[第一導電層]
第一導電層40形成於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的一側的表面,位於比第二導電層20更靠外殼層60,更具體來說,是位於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與基板30之間。第一導電層40與位於層積方向上夾著基材30隔開的另一側的第二導電層20共同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
第一導電層40能夠使用與第二導電層20相同的材料來形成。而形成第一導電層40於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的表面上能夠使用與第二導電層20相同的方法來進行。
在此,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導電層20、40以圖樣化形成的情況較多。具體來說,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相對地配置,從層積方向來看,能夠形成直線格狀、波線格狀、或稜形格狀等圖樣。波線格狀是指相交的部位間具有至少一個彎曲部的形狀。
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的厚度在例如以ITO形成的情況下並沒有特別限制,較佳的是10~150nm,更 佳的是15~70nm。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的表面阻抗率並沒有特別限定,在100~1000Ω/□較佳。
[偏光板]
偏光板50由偏光膜52、保護偏光膜52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及外殼層側保護膜53組成。如上所述,偏光膜52的透過軸與基板30上的光學膜32的慢軸從層積方向(第1圖的上下方向)來看,約45°相交配置。
偏光板50並沒有特別限制,例如能夠使用以2片保護膜(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及外殼層側保護膜53)夾住將偏光膜52所形成的偏光板50。以捲對捲的方式製造包括有偏光板50及基材30的層積體的情況下,做為光學膜32所使用的斜向延伸膜片的配向角可調整為形成層積體時光學膜32的慢軸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成上述既定的角度。
[外殼層]
外殼層60能夠使用習知構件,例如玻璃製或塑膠製的相對於可見光為透明的板材來形成。
根據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因為在外殼層60以及顯示面板10之間配置了由具有偏光膜52的偏光板50、以及具有既定相位差且以既定光軸角度配置的光學膜32的基材30所組成的圓偏光板,所以能夠防止外部入射光的反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具體來說,將從外殼層60側通過偏光板50朝向顯示面板10側前進的直線偏光,以基材30的光學膜32轉換為圓偏光,同時將該圓偏光在顯示面板10的反射光(逆圓偏光),以基材30的光學膜32轉變為與前述直線偏光正交的其 他直線偏光,能夠藉由偏光板50防止上述其他直線偏光往外殼層60側透過。因此,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不會被反射光阻礙,操作者能夠容易地觀看顯示內容。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中因為設置了第二導電層20於基材30,所以不需要另外設置用以形成第二導電層20的透明基板。再加上,第一導電層40設置於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所以也不需要設置用以形成第一導電層40的透明基板。因此,能夠使觸控感測器的構造簡單化、減少顯示面板10與外殼層60之間存在的構件的數目、削薄顯示面板10與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結果,能夠達到顯示裝置100的薄型化。這種顯示裝置100中,因為只在基材30的一側的表面形成導電層20,所以比起在基材30的兩面都形成導電層的情況下,能夠容易地形成均一厚度的導電層。
在上述例子的顯示裝置100中,配置基材30於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之間,因此能夠容易地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做為基材30的光學膜32,能夠使用相對介電常數低、且飽和吸水率小的膜片,因此能夠良好地形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二實施型態)>
接著,有關於上述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變形例,將主要部位的構造顯示於第3圖。第3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300在以下各點與先前的例子中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構造不同:(1)基材30位於第二導電層20與顯示面板10之間;(2)第一導電 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透過相對介電常數低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未圖示)貼合。除此之外,第3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300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構造相同。
在此,基材30貼附於防護層12上能夠透過已知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來進行。
而貼合第一導電層40與第二導電層20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能夠使用由相對介電常數低的丙烯酸類、聚氨酯類、環氧類、乙烯基烷基醚(Vinyl Alkyl Ether)類、矽類及氟類等的樹脂所組成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從良好地形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觀點來看,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較佳。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300,與前一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相同地,操作者能夠容易觀看顯示內容。另外,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少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存在的構件數目,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三實施型態)>
第4圖係概略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2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在此,第4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400在以下各點與先前的例子中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構造不同:(1)偏光板50不具有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偏光膜52位於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第4圖中的下面);(2)基材30貼合 於偏光板50的偏光膜52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第一導電層40形成於基材30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3)在基材30的顯示面板10側,具體來說是在基材30與顯示面板10之間,更具備其他的基材70,第二導電層20形成於其他的基材70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4)其他的基材70位於第一導電層40與第二導電層20之間。除此之外,第4圖所示的第2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400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構造相同。
在此,其他的基材70能夠使用相對介電常數低且不具有相位差的基材層。前述基材層例如膜片層、接著劑層、黏著劑層等。基材30貼附於偏光膜52上、以及其他的基材70貼附於第一導電層40上,都能夠透過已知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來進行。
第一導電層40形成於基材30上、以及第二導電層20形成於其他的基材70,能夠使用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中所用的導電層形成方法相同的方法來進行。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400,與前一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相同地,操作者能夠容易觀看顯示內容。另外,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少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存在的構件數目,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此外,在顯示裝置400中,能夠使用其他的基材70容易且良好地形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400,沒有設置折射率匹配層的必要,因此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能夠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具體來說,因為基材30的外殼層60側沒有鄰接配置高折射率層(例如導電層),所以即使基材與鄰接基材的層之間的折射率差在0.05以上,界面反射的影響也很少,所以沒有設置折射率匹配層的必要。
在此顯示裝置400中,因為將基材30做為偏光膜52的保護膜的功能來使用,所以不需要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能夠減薄偏光板50的厚度。因此,能夠更進一步減薄顯示面板10與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在此,顯示裝置400中,基材30也可以採用在光學膜32的偏光膜52側不具有硬塗布層33的基材(也就是光學膜32直接位於外殼層60側的表面的基材),接著再將光學膜32與偏光膜52貼合。除了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外,連基材30的硬塗布層33也不需要的話,還能夠更進一步減薄顯示面板10與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四實施型態)>
接著,有關於上述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400的變形例,將主要部位的構造顯示於第5圖。第5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500在以下各點與先前的例子中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400的構造不同:(1)其他的基材70位於第二導電層20與顯示面板10之間;(2)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透過相對介電常數低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未圖示)貼合。除此之外,第5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500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 置400的構造相同。
在此,其他的基材70貼附於防護層12上能夠透過已知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來進行。
而貼合第一導電層40與第二導電層20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能夠使用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300相同的相對介電常數低的丙烯酸類、聚氨酯類、環氧類、乙烯基烷基醚(Vinyl Alkyl Ether)類、矽類及氟類等的樹脂所組成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500,與前一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400相同地,操作者能夠容易觀看顯示內容。另外,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少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存在的構件數目,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500,因為不需要設置阻抗匹配層,所以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在此顯示裝置500中,因為能將基材30做為偏光膜52的保護膜的功能來使用,所以不需要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能夠減薄偏光板50的厚度。因此,能夠更進一步減薄顯示面板10與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五實施型態)>
第6圖係概略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3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在此,第6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600在以下各點與先前的例 子中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構造不同:(1)偏光板50不具有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偏光膜52位於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第6圖中的下面);(2)更包括位於基材30與偏光板50之間的偏光板側基材80,圓偏光板由基材30、偏光板側基材80、偏光板50形成;(3)偏光板側基材80貼合於偏光板50的偏光膜52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第一導電層40形成於偏光板側基材80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4)偏光板側基材80具有λ/2的相位差的其他的光學膜;(5)光學膜32的慢軸、其他光學膜的慢軸、偏光膜52的透過軸已既定的角度交錯。除此之外,第6圖所示的第3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600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構造相同。
在此,偏光板側基材80貼附於偏光膜52上,能夠透過已知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來進行。
第一導電層40形成於偏光板側基材80上,能夠使用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中所用的導電層形成方法相同的方法來進行。
偏光板側基板80具有λ/2的相位差的其他的光學膜來取代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這點與基材30的構造不同,其他的點則與基材30相同。其他的光學膜能夠使用與光學膜32相同的材料即方法製造。在此,具有「λ/2的相位差」是指對於在層積方向上給予透過偏光板側基材80的其他的光學膜的光的相位差(retardation:Re)是光的波長λ的約1/2倍。具體來說,透過光的波長範圍是400nm~700nm的情況下,Re為波長λ的約1/2倍是指Re在λ/2±65nm,較佳的是λ/2±30nm,更佳的是 λ/2±10nm的範圍內。Re是以式子:Re=(nx-ny)×d所表示的面方向的相位差(式子中nx是膜片在平面上的慢軸方向的折射率,ny是膜片在平面上的垂直慢軸方向的折射率,d是其他的光學膜的厚度)。
光學膜32及偏光板側基材80的其他的光學膜2片組合後成為給予λ/4的相位差的光學板(所謂廣帶域1/4波長板),且由具有相同波長分散特性的同一材料組成較佳。光學膜32及偏光板側基板80的其他的光學膜的配置,會使得光學膜32的慢軸與偏光板50的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以及偏光板側基板80的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板50的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從層積方向來看為特定角度。
在此,「特定的角度」是指能形成廣帶域1/4波長板的角度。具體來說,特定的角度會讓從外殼層60側通過偏光板50朝向顯示面板10前進的直線偏光A依序通過其他的光學膜及光學膜32時轉變為圓偏光A,且圓偏光A被顯示面板10反射後的逆圓偏光B依序通過光學膜32及其他的光學膜時轉變為與前述直線偏光A正交的其他的直線偏光B。具體來說,當其他的光學膜及光學膜32具有同一波長分散特性的情況下,若假設光學膜32的慢軸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是X°,假設偏光板側基材80的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是Y°時,則「特定的角度」是X-2Y=45°會成立的角度。更具體來說,「特定的角度」例如是(i)光學膜32的慢軸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假設約75°,偏光板側基材80的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假設約15°的組合; 或是(ii)光學膜32的慢軸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假設約90°,偏光板側基材80的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假設約22.5°的組合等。在此,「約75°」更具體來說是75°±5°,較佳的是75°±3°,再更佳的是75°±1°,最佳的是75°±0.3°的範圍內的角度。「約15°」更具體來說是15°±5°,較佳的是15°±3°,再更佳的是15°±1°,最佳的是15°±0.3°的範圍內的角度。「約90°」更具體來說是90°±5°,較佳的是90°±3°,再更佳的是90°±1°,最佳的是90°±0.3°的範圍內的角度。「約22.5°」更具體來說是22.5°±5°,較佳的是22.5°±3°,再更佳的是22.5°±1°,最佳的是22.5°±0.3°的範圍內的角度。在與偏光板50一起構成的層積體能夠容易地用捲對捲的方式製造這點上,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90°的光學膜32為縱向延伸膜較佳;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75°的光學膜32為斜向延伸膜較佳;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15°的其他的光學膜為斜向延伸膜較佳;與偏光膜52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22.5°的其他的光學膜為斜向延伸膜較佳。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600,與前一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相同地,操作者能夠容易觀看顯示內容。另外,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少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存在的構件數目,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顯示裝置600中,能夠使用基材30容易且良好地形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600,因為不需要設置阻抗匹配層,所以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 夠簡單化,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在此顯示裝置600中,因為能將偏光板側基材80做為偏光膜52的保護膜的功能來使用,所以不需要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能夠減薄偏光板50的厚度。因此,能夠更進一步減薄顯示面板10與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又在此顯示裝置600中,用光學膜32及偏光板側基材80的其他的光學膜來形成所謂的廣帶域1/4波長板,能夠在廣的波長領域下獲得希望的偏光特性,將直線偏光良好地轉變為圓偏光。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六實施型態)>
接著,有關於上述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600的變形例,將主要部位的構造顯示於第7圖。第7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700在以下各點與先前的例子中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600的構造不同:(1)基材30位於第二導電層20與顯示面板10之間;(2)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透過相對介電常數低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未圖示)貼合。除此之外,第7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700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600的構造相同。
在此,基材30貼附於防護層12上,能夠透過已知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來進行。
而貼合第一導電層40與第二導電層20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能夠使用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300相同的相對介電常數低的丙烯酸類、聚氨酯類、環氧類、乙烯基烷基醚類、矽類及氟類等的樹脂所組成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 層。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700,與前一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600相同地,操作者能夠容易觀看顯示內容。另外,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少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存在的構件數目,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且在顯示裝置700中,能夠使用基材30容易且良好地形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700,因為不需要設置阻抗匹配層,所以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與前一例的顯示裝置600相同,不需要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能夠減薄偏光板50的厚度。且用光學膜32及偏光板側基材80的其他的光學膜來形成所謂的廣帶域1/4波長板,能夠在廣的波長領域下獲得希望的偏光特性,將直線偏光良好地轉變為圓偏光。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七實施型態)>
第8圖係概略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4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在此,第8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800在以下各點與先前的例子中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構造不同:(1)第一導電層40形成於基材30的外殼層60側的表面;(2)第二導電層20形成於防護玻璃12的外殼層60側的表面。除此之外,第8圖所示的第4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800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構造相同。
在此,第一導電層40貼附於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上、第二導電層20貼附於基材30上,都能夠透過已知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來進行。
第一導電層40形成於基材30上、以及第二導電層20形成於防護玻璃12上,能夠使用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中所用的導電層形成方法相同的方法來進行。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800,與前一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相同地,操作者能夠容易觀看顯示內容。另外,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少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存在的構件數目,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顯示裝置800中,能夠使用基材30容易且良好地形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八實施型態)>
接著,有關於上述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800的變形例,將主要部位的構造顯示於第9圖。第9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900在以下各點與先前的例子中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800的構造不同:(1)基材30位於第一導電層40與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之間;(2)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透過相對介電常數低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未圖示)貼合。除此之外,第9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900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800的構造相同。
在此,基材30貼附於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上能夠透過已知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來進行。
而貼合第一導電層40與第二導電層20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能夠使用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300相同的相對介電常數低的丙烯酸類、聚氨酯類、環氧類、乙烯基烷基醚類、矽類及氟類等的樹脂所組成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900,與前一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800相同地,操作者能夠容易觀看顯示內容。另外,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少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存在的構件數目,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900,因為不需要設置阻抗匹配層,所以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九實施型態)>
接著,有關於上述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900的變形例,將主要部位的構造顯示於第10圖。第10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0在以下各點與先前的例子中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900的構造不同:(1)偏光板50不具有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偏光膜52位於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第10圖的下面);(2)基材30貼合於偏光板50的偏光膜52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除此之外,第10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0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900的構造相同。
在此,基材30貼附於偏光膜52上能夠透過已知的 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來進行。
而貼合第一導電層40與第二導電層20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能夠使用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300相同的相對介電常數低的丙烯酸類、聚氨酯類、環氧類、乙烯基烷基醚類、矽類及氟類等的樹脂所組成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0,與前一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900相同地,操作者能夠容易觀看顯示內容。另外,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少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存在的構件數目,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0,因為不需要設置阻抗匹配層,所以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在此顯示裝置1000中,因為將基材30做為偏光膜52的保護膜的功能來使用,所以不需要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能夠減薄偏光板50的厚度。因此,能夠更進一步減薄顯示面板10與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在此,顯示裝置1000中,基材30也可以採用在光學膜32的偏光膜52側不具有硬塗布層33的基材(也就是光學膜32直接位於外殼層60側的表面的基材),接著再將光學膜32與偏光膜52貼合。除了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外,連基材30的硬塗布層33也不需要的話,還能夠更進一步減薄顯示面板10與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十實施型態)>
第11圖係概略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5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主要部位的剖面構造。在此,第11圖所示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100在以下各點與先前的例子中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構造不同:(1)第一導電層40形成於外殼層60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2)第二導電層20形成於外殼層側保護膜53的外殼層60側的表面;(3)偏光板50不具有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偏光膜52位於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第11圖的下面);(4)基材30貼合於偏光板50的偏光膜52的顯示面板10側的表面;(5)基材30貼合於防護層12的外殼層60側的表面;(6)第一導電層40與第二導電層20透過相對介電常數低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未圖示)貼合。除此之外,第11圖所示的第5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100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的構造相同。
在此,基材30貼附於偏光膜52及防護層12上,能夠透過已知的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來進行。
第一導電層40形成於外殼層60上、以及第二導電層20形成於外殼層側保護膜53上,能夠使用與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中所用的導電層形成方法相同的方法來進行。
根據上述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100,與前一個例子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00相同地,操作者能夠容易觀看顯示內容。另外,觸控感測器的構造能夠簡單化,減少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存在的構件數目,減薄顯示面板10及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此外,在顯示裝 置1100中,基材30也可以採用在光學膜32的偏光膜52側不具有硬塗布層33的基材(也就是光學膜32直接位於外殼層60側的表面的基材),接著再將光學膜32與偏光膜52貼合。除了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外,連基材30的硬塗布層33也不需要的話,還能夠更進一步減薄顯示面板10與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根據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1100,將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配置於外殼層60與偏光板50之間,因此與將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設置於比偏光板50更靠顯示面板10側的情況比較下雖然將裝置厚度減薄了,但仍然能夠確保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第一導電層40及第二導電層20之間的距離,進而抑制因為受到來自顯示面板10側的電子雜訊影響而造成的觸控感測器的感度下降的狀況。
在此顯示裝置1100中,將基材30做為偏光膜52的保護膜的功能來使用,所以不需要偏光板50的顯示面板側保護膜51,能夠減薄偏光板50的厚度。因此,能夠更進一步減薄顯示面板10與外殼層60之間的厚度。
以上雖說明了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但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並不限定於上述例子,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能夠增加適當的變更。具體來說,本發明的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第一實施型態~第九實施型態)具有基材以外的任意追加構件的情況下,可將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中沒有形成於基材的表面那一側的導電層形成於該追加構件的表面上。
[產業上利用的可能性]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可以防止因為外部入射光的反射光造成顯示內容難以觀看,且能夠維持薄型化。

Claims (21)

  1. 一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包括:層積體,位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包括圓偏光板、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其中該圓偏光板包括基材及具有偏光膜的偏光板,該偏光板在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具有顯示面板側保護膜,該顯示面板側保護膜位於該偏光膜與該第一導電層之間,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及該基材位於比該偏光板更靠該顯示面板側,且該第一導電層位於比該第二導電層更靠該外殼層側,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中的任一者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該基材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顯示面板側保護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該基材位於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之間, 該光學膜具有逆波長分散特性,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顯示面板側保護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該基材位於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之間,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該光學膜由不具有極性基的環烯烴聚合物組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顯示面板側保護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該基材位於該第二導電層及該顯示面板之間,該光學膜具有逆波長分散特性,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 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
  5. 一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包括:層積體,位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包括圓偏光板、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其中該圓偏光板包括: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的基材、具有偏光膜的偏光板、位於該基材及該偏光板之間的偏光板側基材,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及該基材位於比該偏光板更靠該顯示面板側,且該第一導電層位於比該第二導電層更靠該外殼層側,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中的任一者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偏光板側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偏光板側基材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75°,該偏光板側基材具有λ/2的相位差的其他的光學膜,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15°, 該基材位於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之間,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該光學膜及/或該其他的光學膜由不具有極性基的環烯烴聚合物組成。
  6. 一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包括:層積體,位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包括圓偏光板、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其中該圓偏光板包括: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的基材、具有偏光膜的偏光板、位於該基材及該偏光板之間的偏光板側基材,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及該基材位於比該偏光板更靠該顯示面板側,且該第一導電層位於比該第二導電層更靠該外殼層側,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中的任一者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偏光板側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偏光板側基材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 夾角為約75°,該偏光板側基材具有λ/2的相位差的其他的光學膜,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15°,該基材位於該第二導電層與顯示面板之間,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
  7. 一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包括:層積體,位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包括圓偏光板、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其中該圓偏光板包括: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的基材、具有偏光膜的偏光板、位於該基材及該偏光板之間的偏光板側基材,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及該基材位於比該偏光板更靠該顯示面板側,且該第一導電層位於比該第二導電層更靠該外殼層側,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中的任一者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偏光板側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偏光板側基材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 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90°,該偏光板側基材具有λ/2的相位差的其他的光學膜,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22.5°,該基材位於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之間,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該光學膜及/或該其他的光學膜由不具有極性基的環烯烴聚合物組成。
  8. 一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包括:層積體,位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包括圓偏光板、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其中該圓偏光板包括: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的基材、具有偏光膜的偏光板、位於該基材及該偏光板之間的偏光板側基材,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及該基材位於比該偏光板更靠該顯示面板側,且該第一導電層位於比該第二導電層更靠該外殼層側,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中的任一者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 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偏光板側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偏光板側基材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90°,該偏光板側基材具有λ/2的相位差的其他的光學膜,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其他的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22.5°,該基材位於該第二導電層與顯示面板之間,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外殼層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該基材位於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之間,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該光學膜由不具有極性基的環烯烴聚合物組成。
  10. 一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包括:層積體,位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包括圓偏光板、第 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其中該圓偏光板包括: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的基材、具有偏光膜的偏光板,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及該基材位於比該偏光板更靠該顯示面板側,且該第一導電層位於比該第二導電層更靠該外殼層側,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中的任一者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基材的一側的表面,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外殼層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夾角為約45°,該基材位於該第一導電層與該偏光板之間,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膜是斜向延伸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膜是由環烯烴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對苯二甲酸乙 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或三醋酸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所組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是使用氧化銦錫、奈米碳管或奈米銀線形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並不具有折射率匹配層。
  16. 一種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包括:層積體,位於顯示面板及外殼層之間,包括圓偏光板、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其中該圓偏光板包括基材以及位於比該基材更靠該外殼層側的偏光板,該第一導電層及第二導電層位於比該偏光板更靠該外殼層側,且該第一導電層位於比該第二導電層更靠該外殼層側,該第一導電層及該第二導電層在層積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構成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該基材具有λ/4的相位差的光學膜,該偏光板具有偏光膜及外殼層側保護膜,該外殼層側保護膜形成於該偏光膜的該外殼層側,該第二導電層形成於該外殼層側保護膜的該外殼層側的表面,從層積方向來看,該光學膜的慢軸與該偏光膜的透過軸的 夾角為約45°。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層形成於該外殼層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偏光膜位於該偏光板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基材貼合於該偏光膜的該顯示面板側的表面,該光學膜的相對介電常數在2以上5以下,該光學膜的飽和吸水率在0.01質量%以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8項任一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膜及/或其他的光學膜是斜向延伸膜。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8項任一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膜及/或其他的光學膜是由環烯烴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或三醋酸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所組成。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材是由硬塗布層、折射率匹配層以及低折射率層之中的至少一層、與該光學膜所組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有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材具有從硬塗布層、折射率匹配層以及低折射率層之中的至少一者選出的光學機能層,該光學機能層與該光學膜及該第二導電層相接。
TW103112965A 2013-04-10 2014-04-09 Display device with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I6285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1833 2013-04-10
JP2013081833 2013-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6751A TW201506751A (zh) 2015-02-16
TWI628577B true TWI628577B (zh) 2018-07-01

Family

ID=51689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2965A TWI628577B (zh) 2013-04-10 2014-04-09 Display device with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9870107B2 (zh)
JP (1) JP6354751B2 (zh)
KR (1) KR102401028B1 (zh)
CN (1) CN105122190B (zh)
TW (1) TWI628577B (zh)
WO (1) WO20141678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0343B2 (en) 2012-04-13 2017-08-22 Apple Inc. Capacitive sensing array modulation
US9030440B2 (en) 2012-05-18 2015-05-12 Apple Inc. Capacitive sensor packaging
US10175831B2 (en) * 2013-05-16 2019-01-08 Zeon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with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9883822B2 (en) 2013-06-05 2018-02-06 Apple Inc. Biometric sensor chip having distributed sensor and control circuitry
US20150022495A1 (en) * 2013-07-19 2015-01-22 Apple Inc. Multi-Sensor Chip
US9984270B2 (en) 2013-08-05 2018-05-29 Apple Inc. Fingerprint sensor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296773B2 (en) 2013-09-09 2019-05-21 Apple Inc. Capacitive sensing array having electrical isolation
KR20150086763A (ko) * 2014-01-20 2015-07-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204858B2 (ja) * 2014-03-25 2017-09-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565907B2 (ja) * 2014-05-30 2019-08-28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複層フィルム及び巻回体
TWI564762B (zh) * 2015-04-22 2017-01-01 恆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薄膜疊層卷的製作方法與所製得之觸控薄膜疊層片
WO2016194801A1 (ja) 2015-05-29 2016-12-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KR102555153B1 (ko) * 2015-12-03 2023-07-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KR20170120461A (ko) * 2016-04-21 2017-10-3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7224508A (ja) * 2016-06-16 2017-12-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6892248B2 (ja) * 2016-11-15 2021-06-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7070550B2 (ja) * 2017-03-30 2022-05-18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の複層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含む偏光板、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CN107765921B (zh) * 2017-10-31 2021-06-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柔性基板制作方法
JP7145955B2 (ja) * 2018-09-04 2022-10-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有機電界発光装置、液晶表示装置
JP2020064160A (ja) * 2018-10-16 2020-04-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945586B2 (ja) * 2019-04-17 2021-10-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9968653A (zh) * 2019-05-14 2019-07-05 河北广大住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包覆集成墙板生产线
CN111509011A (zh) * 2020-04-26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7364A1 (en) * 2002-07-15 2004-01-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ner type touch panel,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unit
US20090015761A1 (en) * 2007-05-04 2009-01-15 Itronix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tack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10026120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Fujifilm Corporation Antirefl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12046702A1 (ja) * 2010-10-08 2012-04-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30016135A (ko) * 2011-08-05 2013-02-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83482A (zh) 1973-11-26 1975-07-05
JPH02113920A (ja) 1988-10-25 1990-04-26 Mitsubishi Kasei Corp 延伸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H03182701A (ja) 1989-12-13 1991-08-08 Nippon Kayaku Co Ltd 延伸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0009912A (ja) 1998-06-25 2000-01-14 Nitto Denko Corp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位相差板
JP2001060144A (ja) 1999-08-24 2001-03-06 Nissha Printing Co Ltd 高耐久性入力装置
JP2001147777A (ja) * 1999-11-19 2001-05-29 Sekisui Chem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02022944A (ja) 2000-07-06 2002-01-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86554A (ja) 2000-07-10 2002-03-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の延伸方法、偏光膜、偏光板および位相差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311239A (ja) * 2001-04-16 2002-10-23 Nitto Denko Corp 1/4波長板、円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03157149A (ja) * 2001-09-06 2003-05-30 Nissha Printing Co Ltd 高耐久性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
WO2003023594A1 (en) 2001-09-06 2003-03-20 Nissha Printing Co., Ltd. Touch panel having high durability
JP4288882B2 (ja) 2001-10-23 2009-07-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905082B2 (ja) 2006-11-22 2012-03-28 東ソー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
TWI406899B (zh) 2006-09-05 2013-09-01 Tosoh Corp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and phase difference film
JP4697098B2 (ja) 2006-09-05 2011-06-08 東ソー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
KR20090037547A (ko) 2007-10-12 2009-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2009283349A (ja) * 2008-05-23 2009-12-03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取り出し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
JP5332599B2 (ja) 2008-07-11 2013-11-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偏光板
JP5182164B2 (ja) * 2009-03-12 2013-04-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製造方法
JP2011152736A (ja) * 2010-01-28 2011-08-1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延伸フィルム、位相差フィルム、および複合光学部材
TW201145112A (en) * 2010-02-24 2011-12-16 Alps Electric Co Ltd Operating device
JP5376461B2 (ja) 2010-03-23 2013-12-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CN102834796B (zh) * 2010-07-07 2016-04-2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KR101684488B1 (ko) 2010-11-30 2016-12-08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터치 입력 기능을 가지는 표시 패널 장치
JP5644629B2 (ja) * 2011-03-29 2014-12-24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複層フィルム、複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US20120288672A1 (en) * 2011-05-12 2012-11-15 Iain Rodney George Ogilvie Solvent vapor bonding and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JP5797025B2 (ja) 2011-06-20 2015-10-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タッチパネル
JP2013032500A (ja) * 2011-06-30 2013-02-14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5400904B2 (ja) 2011-07-15 2014-01-29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一体型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472806B1 (ko) * 2012-01-30 2014-12-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I475574B (zh) * 2012-02-29 2015-03-01 Far Eastern New Century Coprration 塗佈型透明導電膜結構及其應用
JP3182382U (ja) * 2013-01-09 2013-03-21 志忠 林 タッチ機能を有する偏光構造
JP5847743B2 (ja) * 2013-02-20 2016-01-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バリア性積層体および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7364A1 (en) * 2002-07-15 2004-01-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ner type touch panel,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unit
US20090015761A1 (en) * 2007-05-04 2009-01-15 Itronix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tack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10026120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Fujifilm Corporation Antirefl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12046702A1 (ja) * 2010-10-08 2012-04-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30016135A (ko) * 2011-08-05 2013-02-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139960A (ko) 2015-12-14
JP6354751B2 (ja) 2018-07-11
CN105122190A (zh) 2015-12-02
US20160070383A1 (en) 2016-03-10
CN105122190B (zh) 2019-03-12
KR102401028B1 (ko) 2022-05-20
US20190042027A1 (en) 2019-02-07
WO2014167815A1 (ja) 2014-10-16
US10216346B2 (en) 2019-02-26
US9870107B2 (en) 2018-01-16
JPWO2014167815A1 (ja) 2017-02-16
US10353527B2 (en) 2019-07-16
US20180081469A1 (en) 2018-03-22
TW201506751A (zh) 2015-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8577B (zh) Display device with capacitive touch panel
JP6579245B2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US10656468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I634472B (zh) Display device with static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I616797B (zh) Display device with capacitive touch panel
JP2013242692A (ja)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