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6138B - 成形模具及使用該成形模具所製作的板狀部件以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形模具及使用該成形模具所製作的板狀部件以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6138B
TWI626138B TW105128961A TW105128961A TWI626138B TW I626138 B TWI626138 B TW I626138B TW 105128961 A TW105128961 A TW 105128961A TW 105128961 A TW105128961 A TW 105128961A TW I626138 B TWI626138 B TW I6261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plate
side mold
movable side
plate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8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2674A (zh
Inventor
Tomonobu Tokunaga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722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2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6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61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02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成形模具,係形成用以製作板狀部件之模腔,前述成形模具,具有:形成前述板狀部件之表背中之一方的面之固定側模具,以及藉由與前述固定側模具在分模面進行鎖模而與前述固定側模具一同形成前述模腔之可動側模具;前述可動側模具,具有:為了促進前述可動側模具的熱交換而用以使液體在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內部流動之液體流路。

Description

成形模具及使用該成形模具所製作的板狀部件以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能夠以高生產性來製作期望形狀的板狀部件之成形模具及使用該成形模具所製作的板狀部件以及其製造方法。
抬頭顯示器系統所使用之疊像鏡、影印機及雷射光束印表機等之導光所使用之f θ透鏡、或是投影機所使用之投射透鏡等,係採用塑膠成形品。此塑膠成形品,為了對應於各種用途,並非單純的球面形狀,而是形成複雜的非球面形狀以賦予光學機能。塑膠成形品,一般是藉由射出成形來製作。射出成形的製程,第1,將熔融為液狀之樹脂充填於模具,第2,使該樹脂冷卻硬化而得到塑膠成形品。
上述射出成形的過程中,由於充填於模具之樹脂的冷卻速度因部位的不同產生偏差,因而產生收縮速度差,使塑膠成形品有時會從期望形狀產生些許扭曲。此外,在從模具中取出塑膠成形品時,塑膠成形品有時會變形,或是 澆口附近或端部的殘留應力與塑膠成形品的脫模同時被開放,有時使塑膠成形品產生變形。
用以抑制此變形之先前技術,可列舉出專利文獻1及2。專利文獻1係揭示一種用以形成塑膠成形品(板狀部件)之一對模具。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一對模具中之一方的模具(可動嵌型模),相對於另一方的模具可滑動。藉由使該可動嵌型模往從板狀部件脫模之方向移動,使模腔內面與板狀部件之間產生空隙,而將板狀部件從模具中脫模。
專利文獻2係揭示一種抬頭顯示器系統等之顯示裝置所使用之反射鏡的製造方法。專利文獻2中,為了抑制反射鏡(板狀部件)的變形,係以頂出銷將板狀部件推壓,藉此將板狀部件從模具中脫模。
根據上述專利文獻1及2所揭示之製造方法,可容易將板狀部件從模具中取出,或是在將板狀部件從模具中取出時,可抑制板狀部件產生變形。
使用專利文獻1及2的成形方法來量產板狀部件時,係重複進行將熔融後之樹脂充填於模具,並將使該樹脂硬化後之板狀部件從模具中取出之循環。
然而,於模具內使熔融後之樹脂硬化時,由於樹脂的冷卻速度因部位的不同而不同,有時使板狀部件產生收縮速度差而扭曲。此外,在將板狀部件從模具中取出時,由熔融後之樹脂未充分硬化所起因,使板狀部件產生變形。
於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使用頂出銷將板狀部件從模具 中脫模時,由熔融後之樹脂未充分硬化所起因,於板狀部件的表面上之以頂出銷所推壓之部分,亦產生推壓痕,或是有時會產生伴隨著推壓之應力扭曲。從該板狀部件之量產的情況來看,係期待可開發出一種板狀部件不會產生變形及應力扭曲,能夠高效率地量產板狀部件之成形模具。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33120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265287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生產性且可發揮期望的光學機能之形狀的板狀部件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可製作該板狀部件之成形模具。
本發明之一樣態之成形模具,係形成用以製作板狀部件之模腔者,其係具有:形成前述板狀部件之表背中之一方的面之固定側模具,以及藉由與前述固定側模具在分模面進行鎖模而與前述固定側模具一同形成前述模腔之可動側模具;前述可動側模具,具有:為了調整前述可動側模具的溫度而用以使液體在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內部流動之液體流路,以及在前述分模面與前述固定側模具接觸,並形成前述板狀部件的外周面之外周面模具,以及可滑動地固定在前述外周面模具的內部,並形成前述板狀部件之表背中之另一方的面之表面模具。
本發明之一樣態之板狀部件,係藉由上述成形模具所製作者,其係由透光性材料所構成。
本發明之一樣態之板狀部件的製造方法,係包含:藉由將固定側模具與可動側模具鎖模而在前述固定側模具與前述可動側模具之間形成模腔之製程,以及使液體在前述可動側模具內的液體流路中流動之製程,以及藉由將熔融後之樹脂充填於前述模腔內並使該樹脂硬化而製作板狀部件之製程,以及將前述可動側模具與前述板狀部件一同從前述固定側模具中取出之製程,以及將前述板狀部件從前述可動側模具中取出之製程。
上述及其他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優點,可從以下的詳細記載與附加圖面而明瞭。
1‧‧‧可動側模具
1a‧‧‧外周面模具
1b‧‧‧表面模具
1c‧‧‧安裝形狀部
1d‧‧‧澆口部
1e‧‧‧澆道部
2‧‧‧固定側模具
3‧‧‧第1頂出銷
4‧‧‧第2頂出銷
5‧‧‧模腔
6‧‧‧板狀部件
6a‧‧‧推壓痕
6b‧‧‧板狀部件本體部
6c‧‧‧安裝部
6d‧‧‧成形品澆口部
6e‧‧‧成形品澆道部
7、7a‧‧‧液體流路
8‧‧‧液體槽
9‧‧‧分模面
10‧‧‧成形模具
12‧‧‧供給管
13‧‧‧排出管
20‧‧‧2階段推壓機構
21‧‧‧止動銷
22a、22b‧‧‧第2頂出夾持板
23a、23b‧‧‧第1頂出夾持板
24‧‧‧安裝板
25‧‧‧頂出桿
26‧‧‧表面模具推壓桿
27‧‧‧線圈彈簧
28‧‧‧承座
d1、d2‧‧‧衝程
第1圖係從分模面觀看實施形態1之成形模具的可動側模具之俯視圖。
第2圖係第1圖之II-II線剖面圖。
第3圖係第1圖之III-III線剖面圖。
第4圖係使用實施形態1之成形模具所製作之板狀部件之立體圖。
第5圖係顯示使液體在液體流路中循環之狀態的成形模具之示意剖面圖。
第6圖係顯示使充填於模腔內之樹脂硬化後之狀態的成形模具之示意剖面圖。
第7圖係顯示將可動側模具及板狀部件從固定側模具中取出後之狀態的成形模具之示意剖面圖。
第8圖係顯示藉由表面模具以及第1及第2頂出銷將板狀部件頂出之狀態的可動側模具之示意剖面圖。
第9圖係顯示藉由一面固定第1頂出銷一面將第2頂出銷頂出,而將板狀部件從可動側模具中取出之狀態的成形模具之示意剖面圖。
以下係根據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各圖中附加同一符號之構成,係表示同一構成,並適當地省略該說明。此外,各圖面僅為說明用的示意性質,構成板狀部件之各部的大小及比率,可能與實際有所不同。
第1圖係從分模面觀看實施形態1之成形模具的可動側模具之俯視圖,第2圖及第3圖分別為第1圖之II-II線剖面圖及III-III線剖面圖。惟於第2圖及第3圖中,除了第1圖所示之可動側模具1之外,亦顯示固定側模具2的剖面。
本實施形態之成形模具10,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具有可動側模具1與固定側模具2。在分模面9將可動側模具1接合於固定側模具2,藉此形成模腔5。將熔融後之樹脂充填於模腔5並使該樹脂硬化,而製作板狀部件。
可動側模具1,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係由外周面 模具1a與表面模具1b所構成。外周面模具1a,係用以形成板狀部件的外周面之模具。表面模具1b,係用以形成板狀部件之表背中之另一方的面之模具。
外周面模具1a,如第1圖所示,為內部呈空洞之模具,表面模具1b可在模腔的前後方向上滑動而插入於此空洞。亦即,外周面模具1a,如第1圖所示,係以包圍表面模具1b之模腔側的面以外的面之方式而設置。
外周面模具1a,如第2圖所示,係在分模面9接觸於固定側模具2。另一方面,表面模具1b,如第2圖所示,不與固定側模具2接觸,而是在與固定側模具2之間形成模腔5。外周面模具1a的下部,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設置有安裝形狀部1c、以及澆口部1d、以及澆道部1e。
安裝形狀部1c,係設置在模腔5下側的外周面模具1a,且較外周面模具1a的分模面更往表面模具1b側凹入。藉由此安裝形狀部1c,於板狀部件的下部形成有安裝部。
澆口部1d,相對於安裝形狀部1c之模腔側的面,往固定側模具2側頂出。藉由此澆口部1d,來形成連接於板狀部件的下端之成形品澆口部。藉由此成形品澆口部,與後述成形品澆道部來區隔板狀部件。
澆道部1e,係用以將熔融後之樹脂注入於模腔5內而設置。於此澆道部1e中硬化之樹脂,係形成成形品澆道部。成形品澆道部,並非構成板狀部件的一部分,而是 對於板狀部件而言為不必要之部分。
外周面模具1a,如第1圖所示,具有上下地貫通外周面模具1a之液體流路7a。此外,表面模具1b,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具有液體流路7。液體流路7、7a,係為了調整表面模具1b的溫度,同時促進樹脂的熱交換,以可使液體通過內部之方式設置在可動側模具1。液體流路7、7a,例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較佳係上下地延伸而設置在表面模具1b之與模腔5側為相反側的面上。藉由使液體在此液體流路7、7a中流動,可促進表面模具1b的熱交換。藉此可將充填於模腔5內之樹脂的熱迅速地釋出於表面模具1b。藉此可使樹脂容易硬化,而提高板狀部件的生產性。
第1圖中,係顯示於外周面模具1a與表面模具1b兩者中設置液體流路7、7a之情形,但亦可僅在外周面模具1a與表面模具1b中任一者中設置液體流路7、7a。此外,第1圖中,以於可動側模具1的上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液體流路7、7a,但並不限於此液體流路7、7a的形態,亦可以於可動側模具1的左右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液體流路7、7a。
可動側模具1,如第3圖所示,係具有2階段推壓機構20,其係由:第1頂出銷3、以及第2頂出銷4、以及頂出桿25、以及表面模具推壓桿26、以及止動銷21、以及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以及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以及安裝板24、以及線圈彈簧27、以及承座28所 構成。
2階段推壓機構20,可藉由以下兩階段將板狀部件從可動側模具1中取出,亦即,藉由表面模具推壓桿26與第1及第2頂出銷3、4,從可動側模具1將板狀部件推壓之階段(第1頂出階段);以及以止動銷21固定表面模具推壓桿26,而僅藉由第1及第2頂出銷3、4,從表面模具1b將板狀部件6推壓之階段(第2頂出階段)。
承座28,為使2階段推壓機構20抵接於可動側模具1之與模腔5為相反側的面之部分。在將承座28固定在外周面模具1a後,藉由後述表面模具推壓桿26將表面模具1b推壓,藉此可取出板狀部件6。
第1頂出銷3,藉由將板狀部件下部的安裝部頂出而將可動側模具1內的板狀部件往可動側模具1的外部推壓。如第3圖所示,第1頂出銷3的一端夾持於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第1頂出銷3的另一端面向模腔5。第1頂出銷3,係在可動側模具1與第2頂出夾持板22b之間之衝程d2的範圍內可滑動地固定在外周面模具1a。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由螺栓所固定。
第2頂出銷4,藉由將與板狀部件一體而形成之成形品澆道部頂出,而將可動側模具1內的成形品澆道部往可動側模具1的外部推壓。如第3圖所示,第2頂出銷4的一端夾持於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第2頂出銷4的另一端面向模腔5。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由螺栓所固定。第2頂出銷4,係在可動側模具1與第2頂出夾持 板22b之間之衝程d2的範圍內可滑動地固定在外周面模具1a。
頂出桿25,係貫通安裝板24及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並藉由螺栓固定在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藉由壓入此頂出桿25,可將第1及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23a、23b往安裝板24推壓。與第1及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23a、23b的推壓連動,使表面模具推壓桿26及第1及第2頂出銷3、4被推壓。
安裝板24,係支撐可動側模具1,並在壓入頂出桿25前,抵接於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藉由頂出桿25的滑動,使安裝板24與承座28之間的距離未變動,於安裝板24與承座28之間,配設有圖中未顯示之間隔塊。
表面模具推壓桿26,係將表面模具1b往外周面模具1a推壓。表面模具推壓桿26的一端夾持於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表面模具推壓桿26的另一端接觸於表面模具1b。表面模具推壓桿26係與第1頂出銷3連動而動作,並在止動銷21與可動側模具1之間之衝程d1的範圍內可滑動地固定在承座28。
止動銷21,係限制表面模具推壓桿26的衝程,貫通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並藉由螺栓固定在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可一面藉由止動銷21固定表面模具推壓桿26,一面將第1及第2頂出銷3、4往表面模具推壓桿26頂出。藉此可容易從可動側模具1中取出板狀部件。關於第1及第2頂出銷3、4及止動銷21的動作,將於後 述說明(板狀部件的製造方法)中詳述。
固定側模具2,係與第1圖所示之可動側模具1大致同一大小,並在分模面9接合於可動側模具1而形成模腔5。固定側模具2的表面,可為平板狀或是施以特定形狀或模樣之平板狀。藉由使用後者的模具,可於板狀部件的表面形成期望的形狀或模樣。
第4圖係使用實施形態1之成形模具所製作之板狀部件之立體圖。使用本實施形態之成形模具所製作之板狀部件6,如第4圖所示,為具有既定厚度之板狀的部件,可較佳地使用在飛機、直升機、汽車、卡車等之各種移動體所裝載之抬頭顯示器(Head Up Display、以下亦記載為「HUD」)用疊像鏡。
本實施形態之板狀部件6,如第4圖所示,具有板狀部件本體部6b以及與板狀部件本體部6b一體而設置之安裝部6c。將板狀部件6用作為HUD用疊像鏡時,於板狀部件本體部6b中,與一般車輛用儀表相同,顯示出車速、現在時刻、燃料殘餘量、道路資訊、引擎的轉數、頭燈的點燈狀態、車輛、車輛的異常、充電狀態、安全資訊或視野輔助資訊等之有用於汽車駕駛之各種資訊。另一方面,安裝部6c相當於決定安裝於駕駛座側的儀表板之位置的部位。
板狀部件本體部6b的厚度,較佳為1mm以上20mm以下。安裝部6c的厚度,較佳係較板狀部件本體部6b的厚度薄。安裝部6c,只要是設置在板狀部件6的一部 分,則該形狀無特別限定,如第4圖所示,可設置在板狀部件6下部的全部區域,或是設置在板狀部件6下部的一部分。於板狀部件6的安裝部6c,如第4圖所示,殘留有藉由第1頂出銷3所推壓之推壓痕6a。將板狀部件6用作為HUD用疊像鏡時,由於駕駛者看不到安裝部6c,故即使殘留推壓痕6a亦無妨。此外,當駕駛者配戴偏光太陽眼鏡來觀看板狀部件本體部6b時,由於板狀部件6的應力扭曲而呈現明暗或虹彩的模樣,變得難以觀看顯示於板狀部件本體部6b之圖像。另一方面,藉由本發明之成形模具所製作之板狀部件6,由於伴隨著推壓之應力扭曲被抑制地較低,所以板狀部件本體部6b的觀看性不易降低。
板狀部件6,較佳是由透光性的材料所構成,例如,較佳係含有選自由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異丁烯、乙烯-丙烯聚合物、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腈、聚氰基丙烯酸酯、聚乙烯基醚、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咔唑、聚乙烯吡咯啶酮、聚乙烯咪唑、聚異戊二烯、聚丁二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膠、丁二烯-丙烯腈橡膠、聚氯丁烯、聚縮醛、乙烯-丙烯二烯橡膠、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醚醯亞胺、環烯烴樹脂、矽樹脂、矽橡膠、聚胺甲酸酯、環氧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苯硫醚、聚醚酮、聚碸、聚碳酸酯、聚醚醯亞胺、聚醚碸及聚亞乙基降莰烯所組成之群組的1種以上。
(板狀部件的製造方法)
接著說明使用上述成形模具之板狀部件的製造方法。本實施形態之板狀部件的製造方法,首先如第3圖所示,藉由將可動側模具1與固定側模具2鎖模,而在可動側模具1與固定側模具2之間形成模腔5。
第5圖係顯示使液體在液體流路中循環之狀態的成形模具之示意剖面圖。如第5圖所示,使液體在可動側模具1(外周面模具1a及表面模具1b)內的液體流路7、7a中流動。藉此可促進表面模具1b的熱交換。使液體在液體流路7、7a中流動之時機,並不僅限於將可動側模具1與固定側模具2鎖模後,亦可經常使液體持續於液體流路7、7a中流動,或是在將熔融後之樹脂充填於模腔5時於液體流路7、7a中流動。在此,供給至液體流路7、7a之液體,例如可列舉出水、油等。供給至液體流路7、7a之液體的溫度,因構成板狀部件之材料而有所不同,較佳為20℃以上140℃以下。
第5圖中,液體槽8與液體流路7的注入口,藉由供給管12所連接。液體槽8與液體流路7的排出口,藉由排出管13所連接。然後,液體槽8內的液體通過供給管12往液體流路7流動,並通過排出管13返回液體槽8內。藉由如此地使液體在液體流路7內循環,可促進表面模具1b的熱交換。藉此可增快供給至模腔之樹脂的硬化速度,因此可有效率地製作板狀部件。
第6圖係顯示使充填於模腔內之樹脂硬化後之狀態的成形模具之示意剖面圖。接著如第6圖所示,通過澆口部1d及澆道部1e將熔融後之樹脂充填於模腔5內,並藉由使該樹脂硬化而形成板狀部件6。此時係與此板狀部件6一體而形成有成形品澆口部6d及成形品澆道部6e。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液體供給至可動側模具1的液體流路7、7a以促進表面模具1b的熱交換,可容易地釋出熔融後之樹脂的熱,而迅速地形成板狀部件。因此,可縮短從將熔融後之樹脂充填於模腔5內開始至形成板狀部件6為止之時間,並以高生產性製作板狀部件6。
第7圖係顯示將可動側模具及板狀部件從固定側模具中取出後之狀態的成形模具之示意剖面圖。接著如第7圖所示,藉由使可動側模具1相對於固定側模具2動作,將可動側模具1內的板狀部件6從固定側模具2中取出。板狀部件6,由於如上述般地冷卻而使形狀穩定,所以在將板狀部件6從固定側模具2中取出時,板狀部件6亦不易變形。
第8圖係顯示藉由表面模具以及第1及第2頂出銷將板狀部件頂出之狀態的可動側模具之示意剖面圖。接著如第8圖所示,藉由頂出桿25將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頂出。此時,與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呈一體之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亦同時頂出。然後使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從安裝板24脫離。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係頂出至止動銷21抵接於可動側模具1為止(亦即 僅為衝程d1)(第1段的頂出)。藉由此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的動作,表面模具推壓桿26於表面模具1b中頂出,第1頂出銷3於板狀部件6的安裝部6c中頂出,第2頂出銷4於成形品澆道部6e中頂出。
第9圖係顯示藉由一面固定表面模具推壓桿一面將第1及第2頂出銷頂出,而將板狀部件從可動側模具中取出之狀態的成形模具之示意剖面圖。接著如第9圖所示,因應頂出桿25的動作,將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頂出。此時,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係藉由止動銷21而限制該衝程。因此,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遠離第1頂出夾持板23a、23b而頂出。與此同時,線圈彈簧27被壓縮。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被推壓至抵接於可動側模具1為止。藉此,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僅往上頂出衝程d2(第2段的頂出)。如此可將與板狀部件6呈一體之成形品澆口部6d及成形品澆道部6e從可動側模具1中取出。最後於成形品澆口部6d處裁切,藉此切離成形品澆道部6e而得到板狀部件6。
結束上述第2段的頂出後,在準備下一次板狀部件的形成而使可動側模具1朝向固定側模具2動作時,藉由線圈彈簧27使第1及第2頂出夾持板22a、22b、23a、23b返回第3圖所示之狀態。
藉由上述製造方法來製作板狀部件6,藉此可防止板狀部件6產生伴隨著變形或推壓所形成之應力扭曲,並且可容易地將板狀部件6從可動側模具1中取出。
(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
實施形態1中,係說明使用2階段推壓機構20,以2階段將可動側模具1內的板狀部件6推壓之情形,但表面模具推壓桿26與第1及第2頂出銷3、4的動作,並不僅限於藉由實施形態1所示之2階段推壓機構20來控制之情形,例如可藉由使第1及第2頂出銷3、4的頂出速度較表面模具推壓桿26的頂出速度相對還快之頂出速度調整部(圖中未顯示)來控制。依據頂出速度調整部所進行之各頂出銷之頂出速度的調整,可藉由使用齒輪來進行,可使用其他驅動控制機構來進行。如此,藉由將第1及第2頂出銷3、4的頂出速度相對還快而將成形品澆道部6e推壓,所以可從可動側模具1與板狀部件6之接觸部分中的成形品澆道部6e側,緩慢地取出板狀部件6。
實施形態1中,係說明可動側模具1由外周面模具1a與表面模具1b所構成之情形,但外周面模具1a與表面模具1b亦可形成為一體。此外,係說明固定側模具2藉由1個模具所構成之情形,但亦可由形成板狀部件的外周面之外周面模具、與形成板狀部件的表面之表面模具之2種模具的組合所構成。
(實施形態之彙總)
一樣態之成形模具,係形成用以製作板狀部件之模腔,並且具有:形成前述板狀部件之表背中之一方的面之 固定側模具,以及藉由與前述固定側模具在分模面進行鎖模而與前述固定側模具一同形成前述模腔之可動側模具;前述可動側模具,具有:為了調整前述可動側模具的溫度而用以使液體在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內部流動之液體流路,以及在前述分模面與前述固定側模具接觸,並形成前述板狀部件的外周面之外周面模具,以及可滑動地固定在前述外周面模具的內部,並形成前述板狀部件之表背中之另一方的面之表面模具。
根據本發明之構成,藉由使液體在可動側模具內的液體流路中流動,可促進可動側模具的熱交換,因此可將供給至模腔內之樹脂的熱迅速地冷卻而硬化,進而提高板狀部件的生產性。並且藉由可動側模具來冷卻樹脂,藉此可抑制樹脂之冷卻速度的變動,而使板狀部件的形狀容易達到穩定。因此,從可動側模具中取出板狀部件時,板狀部件不易變形。
並且,藉由將表面模具相對於外周面模具相對地頂出,可將形成於可動側模具之板狀部件從外周面模具中取出。此時,由於表面模具全體相對於外周面模具滑動,所以可抑制局部應力施加於板狀部件,而抑制板狀部件的變形。
上述實施形態中,前述外周面模具,具有1根以上之將前述可動側模具內的前述板狀部件往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外部頂出之頂出銷,所以可藉由頂出銷將可動側模具內的板狀部件往可動側模具的外部頂出,而容易將板狀部件從 可動側模具中取出。並且,藉由使液體在上述液體流路中流動,板狀部件於早期即被冷卻而不易變形,即使藉由頂出銷將板狀部件頂出,於板狀部件亦不易殘留伴隨著推壓之應力扭曲。
上述實施形態中,前述頂出銷,具有:將前述可動側模具內的板狀部件往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外側頂出之第1頂出銷,以及將與前述板狀部件一體而形成之成形品澆道部往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外部頂出之第2頂出銷;前述可動側模具,具有:將前述表面模具往前述外周面模具推壓之表面模具推壓桿,以及限制前述表面模具推壓桿的衝程之止動銷,所以可藉由第1及第2頂出銷的2根頂出銷,將可動側模具內的板狀部件往可動側模具的外部推壓。藉由使用2根頂出銷,可分散頂出銷往板狀部件之推壓,而能夠均衡佳地將板狀部件從外周面模具中脫模。此外,與設置1根頂出銷時相比,可分散施加於頂出銷之負荷,所以頂出銷不易破損或彎折。並且,即使在藉由止動銷限制表面模具推壓桿的衝程後,亦可藉由第1及第2頂出銷來推壓板狀部件之2階段的推壓,而容易將板狀部件從可動側模具中取出。
上述實施形態中,前述頂出銷,具有:將前述可動側模具內的板狀部件往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外側頂出之第1頂出銷,以及將與前述板狀部件一體而形成之成形品澆道部往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外部頂出之第2頂出銷;前述可動側模具,具有:將前述表面模具往前述外周面模具推壓之表 面模具推壓桿,以及使前述第1頂出銷及前述第2頂出銷的頂出速度較前述表面模具推壓桿的頂出速度相對還快之頂出速度調整部,所以可藉由頂出速度調整部使第1及第2頂出銷的頂出速度較表面模具推壓桿的頂出速度更快,而從可動側模具的澆道部緩慢地使板狀部件脫模。
一樣態之板狀部件,係藉由上述成形模具所製作,其係由透光性材料所構成,所以光學扭曲少且不易變形,因此可容易發揮期望的光學機能。
一樣態之板狀部件的製造方法,係包含:藉由將固定側模具與可動側模具鎖模而在前述固定側模具與前述可動側模具之間形成模腔之製程,以及使液體在前述可動側模具內的液體流路中流動之製程,以及藉由將熔融後之樹脂充填於前述模腔內並使該樹脂硬化而製作板狀部件之製程,以及將前述可動側模具與前述板狀部件一同從前述固定側模具中取出之製程,以及將前述板狀部件從前述可動側模具中取出之製程,所以藉由使液體在可動側模具內的液體流路中流動,可促進可動側模具的熱交換,因此可使充填至模腔內之樹脂迅速地硬化。藉此可提高板狀部件的生產性。並且藉由將液體供給至液體流路來冷卻板狀部件,可抑制板狀部件之部位的不同所導致之冷卻速度的變動,而使板狀部件的形狀達到穩定。因此,從可動側模具中取出板狀部件時,板狀部件不易變形。
本申請案係以於2015年9月9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國專利申請案日本特願2015-177431號為基礎,該內容包含 於本申請案。
[產業上之可應用性]
根據本發明,係提供可使用在抬頭顯示器系統所使用之疊像鏡、影印機及雷射光束印表機等之導光所使用之f θ透鏡、或是投影機所使用之投射透鏡等之板狀部件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可製作該板狀部件之成形模具。

Claims (7)

  1. 一種成形模具,其係形成用以製作板狀部件之模腔之成形模具,其特徵為:前述成形模具,具有:形成前述板狀部件之表背中之一方的面之固定側模具,以及藉由與前述固定側模具在分模面進行鎖模而與前述固定側模具一同形成前述模腔之可動側模具;前述可動側模具,具有:為了調整前述可動側模具的溫度而用以使液體在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內部流動之液體流路,以及在前述分模面與前述固定側模具接觸,並形成前述板狀部件的外周面之外周面模具,以及可滑動地固定在前述外周面模具的內部,並形成前述板狀部件之表背中之另一方的面之表面模具;前述外周面模具,具有1根以上之將前述可動側模具內的前述板狀部件往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外部頂出之頂出銷。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形模具,其中前述頂出銷,具有:將前述可動側模具內的板狀部件往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外側頂出之第1頂出銷,以及將與前述板狀部件一體而形成之成形品澆道部往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外部頂出之第2頂出銷;前述可動側模具,具有:將前述表面模具往前述外周面模具推壓之表面模具推壓桿,以及限制前述表面模具推壓桿的衝程之止動銷。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形模具,其中前述頂出銷,具有:將前述可動側模具內的板狀部件往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外側頂出之第1頂出銷,以及將與前述板狀部件一體而形成之成形品澆道部往前述可動側模具的外部頂出之第2頂出銷;前述可動側模具,具有:將前述表面模具往前述外周面模具推壓之表面模具推壓桿,以及使前述第1頂出銷及前述第2頂出銷的頂出速度較前述表面模具推壓桿的頂出速度相對還快之頂出速度調整部。
  4. 一種板狀部件,其係藉由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模具所製作之板狀部件,其特徵為:由透光性材料所構成。
  5. 一種板狀部件的製造方法,其特徵係包含:藉由將固定側模具與可動側模具鎖模而在前述固定側模具與前述可動側模具之間形成模腔之製程,以及使液體在前述可動側模具內的液體流路中流動之製程,以及藉由將熔融後之樹脂充填於前述模腔內並使該樹脂硬化而製作板狀部件之製程,以及將前述可動側模具與前述板狀部件一同從前述固定側模具中取出之製程,以及藉由設在前述可動側模具的頂出銷,將前述板狀部件從前述可動側模具中階段性頂出地取出之製程。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板狀部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 述可動側模具,是由:形成前述板狀部件之外周面的外周面模具、以及可滑動地固定在前述外周面模具的內面並形成前述板狀部件之表背中之一方的面之表面模具所構成;在前述取出之製程中,藉由頂出銷將前述板狀部件從前述外周面模具取出後,再藉由前述頂出銷將前述板狀部件從前述表面模具取出。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板狀部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表面模具與前述頂出銷的移動方向為相同,且在從前述表面模具取出前述板狀部件時,前述頂出銷是從前述外周面模具取出前述板狀部件後的位置更進一步地突出。
TW105128961A 2015-09-09 2016-09-07 成形模具及使用該成形模具所製作的板狀部件以及其製造方法 TWI626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7431 2015-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2674A TW201722674A (zh) 2017-07-01
TWI626138B true TWI626138B (zh) 2018-06-11

Family

ID=5824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8961A TWI626138B (zh) 2015-09-09 2016-09-07 成形模具及使用該成形模具所製作的板狀部件以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20976B2 (zh)
TW (1) TWI626138B (zh)
WO (1) WO2017043302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9858A (zh) * 2002-12-24 2004-07-07 ס�ѻ�ѧ��ҵ��ʽ���� 透光板的生产方法
US20080144324A1 (en) * 2005-03-16 2008-06-19 Hisashi Tahara Light Guiding Plate Made of Transparent Resin, Surface-Emitting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Guiding Plate
CN101722637A (zh) * 2008-10-27 2010-06-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注射成型制造导光板的方法
US20100291259A1 (en) * 2009-05-13 2010-11-18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Injection mold for making wedge-shaped light guide plate
TW201111152A (en) * 2009-07-03 2011-04-01 Nissha Printing Metal mold for injection mold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ynthetics using the same
TW201438870A (zh) * 2013-04-03 2014-10-16 Multiplas Enginery Co Ltd 用於模具之鎖模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2387B2 (ja) * 1989-09-22 1996-05-2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素子の樹脂封止方法及び樹脂封止金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9858A (zh) * 2002-12-24 2004-07-07 ס�ѻ�ѧ��ҵ��ʽ���� 透光板的生产方法
US20080144324A1 (en) * 2005-03-16 2008-06-19 Hisashi Tahara Light Guiding Plate Made of Transparent Resin, Surface-Emitting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Guiding Plate
CN101722637A (zh) * 2008-10-27 2010-06-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注射成型制造导光板的方法
US20100291259A1 (en) * 2009-05-13 2010-11-18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Injection mold for making wedge-shaped light guide plate
TW201111152A (en) * 2009-07-03 2011-04-01 Nissha Printing Metal mold for injection mold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ynthetics using the same
TW201438870A (zh) * 2013-04-03 2014-10-16 Multiplas Enginery Co Ltd 用於模具之鎖模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43302A1 (ja) 2018-06-28
WO2017043302A1 (ja) 2017-03-16
JP6720976B2 (ja) 2020-07-08
TW201722674A (zh) 2017-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050585A (ja) 複合成形品の成形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金型装置
CN105291792B (zh) 玻璃的包边结构和注塑成型装置
TWI626138B (zh) 成形模具及使用該成形模具所製作的板狀部件以及其製造方法
JP2012250510A (ja) 射出成形金型、射出成形品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JP2012250508A (ja) 射出成形方法、射出成形品及び射出成形金型
JP5479704B2 (ja) 2色成形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JP7163096B2 (ja) 多層成形レンズ
JP2009137162A (ja) 2色成形方法及び2色成形用金型
CN113226695B (zh) 树脂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162213A (ja) 射出成形金型
KR20200031877A (ko) 실리콘 성형제품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카세트타입 사출 금형 장치
JP4880045B2 (ja) 複合成形用の型締装置及び複合成形品の成形方法
JP5369474B2 (ja) 成形金型
US10525645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unctional plastic lens and polarizing plastic lens
JP2008230005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成形方法およびレンズプリフォーム
JP7074047B2 (ja) 樹脂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9154385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2008265002A (ja) 成形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3146871A1 (ja) 熱可塑性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20180194038A1 (en) Molding die and plate-shaped optical component fabricated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8213195A (ja) 樹脂製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91786A (ja) 機能性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7087680A (ja) 樹脂成形金型
TWI513569B (zh) 級進式射出壓縮成形模具
JP2009143062A (ja) 薄肉射出成形品の成形金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