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8288B - 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8288B
TWI618288B TW105100384A TW105100384A TWI618288B TW I618288 B TWI618288 B TW I618288B TW 105100384 A TW105100384 A TW 105100384A TW 105100384 A TW105100384 A TW 105100384A TW I618288 B TWI618288 B TW I6182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ing compound
precursor
lithium
battery composite
mangane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0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6627A (zh
Inventor
林翔斌
謝瀚緯
黃安鋒
黃俊銘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立凱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立凱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立凱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6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8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828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37Phosphates of heavy metals
    • C01B25/375Phosphates of heavy metals of i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37Phosphates of heavy metals
    • C01B25/377Phosphates of heavy metals of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45Phosphates containing plural metal, or metal and ammo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25Oxygenated metallic salts or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borates, phosphates, silicates, oliv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40Electric proper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案係關於一種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至少包括步驟:(a)提供含錳化合物、磷酸、含鋰化合物、碳源及去離子水;(b)以含錳化合物、磷酸與部分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c)將第一生成物置於第一溫度下至少第一時間,以生成第一前驅物,第一前驅物之化學式為Mn5(HPO4)2(PO4)2(H2O)4;以及(d)以至少第一前驅物、含鋰化合物與部分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透過低溫成相法在製程中以低溫於短時間內形成前驅物,可節省製備時間、減少耗能,且前驅物之成相較為穩定,進而達到降低製備成本且提升產品品質之功效。

Description

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
本案係關於一種製備方法,尤指一種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
隨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資源的消耗與日俱增,且近年來環境保護觀念逐漸受到重視,為克服能源短缺問題並同時注重永續經營,尋找環保、乾淨又不失效能的替代性能源即成為業界之重要發展方向。在現行各種的替代性能源當中,化學電池是目前相關產業積極投入研發之技術,不僅使製備電池的技術更為精進、電池的效能提升,同時也被廣泛地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例如消費性電子產品、醫療器材、電動腳踏車及電動汽機車等。
於眾多化學電池中,鋰電池因為其高能量密度、無記憶效應、循環壽命長且無汙染等特性,廣為市場所接受而成為主流,其中,又以磷酸錳鋰(LiMnPO4)作為正極材料的電池具有較高能量密度、高充放電容量、高穩定性與安全性、原料來源豐富以及價格相對低廉等優點,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鋰電池正極材料。
然而,習知磷酸錳鋰的製備方法多採用水熱法或有機溶液法,其步驟較為繁瑣,同時,製備所需溫度條件較高而耗能,且磷酸錳鋰之成相亦較不穩定。此外,磷酸錳鋰更是較常被視為過渡階段的反應物。
因此,如何改善習知技術中的問題與缺點,並且簡化製程步驟、減少耗費能量以及使磷酸錳鋰之成相穩定,實為目前技術領域中的重點課題。
本案之主要目的係為提供一種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俾解決並改善前述先前技術之問題與缺點。
本案之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透過簡單的水溶液法於酸性環境下反應產生前驅物,以製備電池複合材料,其製程步驟較為簡易,可有效節省製備時間,達到提高製備效率之功效。
本案之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透過低溫成相法在製程中以低溫於短時間內形成前驅物,可使耗費能量減少,且前驅物之成相亦較為穩定,進而降低製備所需成本並且有效提升產品品質。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至少包括步驟:(a)提供含錳化合物、磷酸、含鋰化合物、碳源及去離子水,其中該磷酸之化學式為H3PO4;(b)以該含錳化合物、該磷酸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c)將該第一生成物置於一第一溫度下至少一第一時間,以生成第一前驅物,該第一前驅物之化學式為 Mn5(HPO4)2(PO4)2(H2O)4;以及(d)以至少該第一前驅物、該含鋰化合物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該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電池複合材料之前驅物之製備方法,(a)提供含錳化合物、磷酸、含鋰化合物及去離子水,其中該磷酸之化學式為H3PO4;(b)以該含錳化合物、該磷酸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以及(c)將該第一生成物置於一第一溫度下至少一第一時間,以生成第一前驅物,該第一前驅物之化學式為Mn5(HPO4)2(PO4)2(H2O)4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至少包括步驟:以Mn5(HPO4)2(PO4)2(H2O)4為前驅物,並以該前驅物與含鋰化合物及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其中該電池複合材料之化學式為LiMnPO4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至少包括步驟:(a)提供含錳化合物、含鐵化合物、磷酸、含鋰化合物、碳源及去離子水,其中該磷酸之化學式為H3PO4;(b)以該含錳化合物、該含鐵化合物、該磷酸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二生成物;(c)將該第二生成物置於第一溫度下至少第一時間,以生成第二前驅物,該第二前驅物之化學式為(Mnx,Fe1-x)5(HPO4)2(PO4)2(H2O)4,其中x大於0.5且小於或等於1;以及(d)以該第二前驅物、該含鋰化合物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該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其中該電池複合材料之化學式為LiMnxFe1-xPO4
S100、S200、S300、S400‧‧‧步驟
S401、S402、S403‧‧‧步驟
S500、S600、S700、S800‧‧‧步驟
第1圖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流程圖。
第2圖係為本案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之一細部流程圖。
第3圖係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流程圖。
第4A圖係為本案一實施例之前驅物之X光繞射分析圖。
第4B圖係為本案一實施例之前驅物之電子顯微鏡分析圖。
第5A圖係為本案另一實施例之前驅物之X光繞射分析圖。
第5B圖係為本案另一實施例之前驅物之電子顯微鏡分析圖。
第6A圖係為本案另一實施例之前驅物之X光繞射分析圖。
第6B圖係為本案另一實施例之前驅物之電子顯微鏡分析圖。
第7A圖係為本案另一實施例之前驅物之X光繞射分析圖。
第7B圖係為本案另一實施例之前驅物之電子顯微鏡分析圖。
第8A圖係為本案另一實施例之前驅物之X光繞射分析圖。
第8B圖係為本案另一實施例之前驅物之電子顯微鏡分析圖。
第9A圖係為以本案之製備方法製備之一電池複合材料之X光繞射分析圖。
第9B圖係為以本案之製備方法製備之一電池複合材料之電子顯微鏡分析圖。
第9C圖係為以本案之製備方法製備之另一電池複合材料之電子顯微鏡分析圖。
第10A圖係為以本案之製備方法製備之另一電池複合材料之X光繞射分析圖。
第10B圖係為以本案之製備方法製備之另一電池複合材料之電子顯微鏡分析圖。
第11A圖係為以本案之製備方法製備之另一電池複合材料之X光繞射分析圖。
第11B圖係為以本案之製備方法製備之另一電池複合材料之電子顯微鏡分析圖。
第12圖係為以本案之製備方法製備之電池複合材料製成之鈕扣型電池之充放電性圖。
第13圖係為以本案之製備方法製備之另一電池複合材料製成之鈕扣型電池之充放電性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架構於限制本案。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流程圖。如第1圖所示,本案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包括步驟如下:首先,如步驟S100所示,提供含錳化合物、含鐵化合物、磷酸、含鋰化合物、碳源及去離子水,其中磷酸之化學式為H3PO4。於一些實施例中,含錳化合物可為例如但不限於碳酸錳(化學式為MnCO3)、硝酸錳(化學式為Mn(NO3)2)、硫酸錳(化學式為MnSO4)或其他帶有錳離子之化合物,含鋰化合物可為例如但不限於碳酸鋰(化學式為Li2CO3)、氫氧化鋰(化學式為LiOH)、醋酸鋰(化學式為LiCH3COO) 或其他帶有鋰離子之化合物,且碳源可為醣類、有機化合物、聚合物或高分子材料,但不以此為限。
其次,如步驟S200所示,以含錳化合物、磷酸與部分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步驟S200更可包括步驟:對第一生成物進行研磨分散動作以及乾燥動作,該研磨動作可透過球磨機實現,且該乾燥動作可透過輾壓脫水或噴霧乾燥實現,但皆不以此為限。其中,輾壓脫水之乾燥方法可大量且快速地對第一生成物進行乾燥動作,其生成乾燥之第一生成物之產率極高。
然後,如步驟S300所示,將第一生成物置於第一溫度下至少第一時間,以生成第一前驅物,其中該第一前驅物之化學式為Mn5(HPO4)2(PO4)2(H2O)4。於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溫度係大於或等於攝氏60度且小於或等於攝氏100度,亦即60℃≦第一溫度≦100℃,該第一時間係大於或等於18小時,亦即第一時間≧18小時。
最後,如步驟S400所示,以至少第一前驅物、含鋰化合物與部分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例如磷酸鋰錳(化學式為LiMnPO4)。
於一些實施例中,步驟S400亦可以第一前驅物與含鐵化合物、含鋰化合物與部分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其中含鐵化合物可為例如但不限於六磷酸化七鐵(化學式為Fe7(PO4)6)、磷酸鐵二水合物(化學式為FePO4‧2H2O)或其他帶有鐵離子之化合物,並添加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例如磷酸鋰鐵錳(化學式為LiMnxFe1-xPO4,其中x大於0.5且小於或等於1)。
簡言之,本案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透過簡單的水溶液法於酸性環境下反應產生前驅物,再與含鋰化合物進行反應以製備電池 複合材料,其製程步驟較為簡易,可有效節省製備時間,達到提高製備效率之功效。同時,透過低溫成相法在製程中以低溫於短時間內形成前驅物,可使耗費能量減少,且前驅物之成相亦較為穩定,進而降低製備所需成本並且有效提升產品品質。
請參閱第2圖並配合第1圖,其中第2圖係為本案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之一細部流程圖。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本案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之步驟S400之細部流程係包括步驟如下:如步驟S401所示,以第一前驅物、含鋰化合物與部分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分散劑,其中分散劑可為非離子型介面活性劑,例如Triton X-100;接著,如步驟S402所示,進行研磨動作並添加碳源,以得到第一前驅物溶液,其中該研磨動作係透過球磨機實現,但不以此為限;再來,如步驟S403所示,對第一前驅物溶液進行噴霧乾燥動作及熱處理動作,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例如磷酸鋰錳(化學式為LiMnPO4)。
於步驟S403中,該噴霧乾燥動作之實現係透過一轉盤式噴霧乾燥機,但不以此為限。此外,該熱處理動作係將經過噴霧乾燥後之成品,於溫度大於攝氏600度進行至少5小時之熱處理,例如以600℃進行燒結成相,持溫5小時,然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3圖,其係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流程圖。如第3圖所示,本案之另一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包括步驟如下:首先,如步驟S500所示,提供含錳化合物、含鐵化合物、磷酸、含鋰化合物、碳源及去離子水,其中磷酸之化學式為H3PO4。於一些實施例中,含錳化合物可為例如但不限於碳酸錳(化學式為MnCO3)、硝酸錳(化學式為Mn(NO3)2)、硫酸錳(化學式為MnSO4)或其他帶有錳離子之化合物,含鐵化合物可為例如但不 限於醋酸亞鐵(Fe(CH3COO)2)、草酸鐵二水合物(化學式為FeC2O4‧2H2O),含鋰化合物可為例如但不限於碳酸鋰(化學式為Li2CO3)、氫氧化鋰(化學式為LiOH)、醋酸鋰(化學式為LiCH3COO)或其他帶有鋰離子之化合物,且碳源可為醣類、有機化合物、聚合物或高分子材料,但不以此為限。
其次,如步驟S600所示,以含錳化合物、含鐵化合物、磷酸與部分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二生成物。步驟S600更可包括步驟:對第二生成物進行研磨分散動作以及乾燥動作。
然後,如步驟S700所示,將第二生成物置於第一溫度下至少第一時間,以生成第二前驅物,該第二前驅物之化學式為(Mnx,Fe1-x)5(HPO4)2(PO4)2(H2O)4,其中0.5<x≦1,60℃≦第一溫度≦100℃,且第一時間≧18小時。
最後,如步驟S800所示,以至少第二前驅物、含鋰化合物及部分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其中該電池複合材料之化學式為LiMnxFe1-xPO4
以下將以示範性實施例輔助說明本案之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
實施例1
首先提供574.7公克之碳酸錳(MnCO3)與重量百分濃度為85.1%之磷酸(H3PO4)575.61公克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接著,使用球磨的方式將第一生成物進行研磨分散,再置於60℃至100℃溫度條件下至少乾燥18小時,進行低溫成相以生成前驅物。所得之前驅物經X光繞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結果如第4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JCPDS Card) 後,確認其結構為Mn5(HPO4)2(PO4)2(H2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圖則如第4B圖所示。
實施例2
首先提供574.7公克之碳酸錳(MnCO3)與重量百分濃度為85.1%之磷酸(H3PO4)575.61公克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接著,使用球磨的方式將第一生成物進行研磨分散,再進行輾壓成型脫水後,置於60℃至100℃溫度條件下至少18小時,進行低溫成相以生成前驅物。所得之前驅物經X光繞射分析結果如第4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後,確認其結構為Mn5(HPO4)2(PO4)2(H2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圖則如第4B圖所示。
實施例3
首先提供574.7公克之碳酸錳(MnCO3)與重量百分濃度為85.1%之磷酸(H3PO4)575.61公克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接著,使用球磨的方式將第一生成物進行研磨分散,再以霧化乾燥法乾燥後,置於60℃至100℃溫度條件下至少18小時,進行低溫成相以生成前驅物。所得之前驅物經X光繞射分析結果如第4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後,確認其結構為Mn5(HPO4)2(PO4)2(H2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圖則如第4B圖所示。
實施例4
首先提供894.9公克之硝酸錳(Mn(NO3)2)與重量百分濃度為85.1%之磷酸(H3PO4)575.61公克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以氨水(NH4)調整pH值到7~8,沉降後生成第一生成物,接著,使用 球磨的方式將第一生成物進行研磨分散,再置於60℃至100℃溫度條件下至少乾燥18小時,進行低溫成相以生成前驅物。所得之前驅物經X光繞射分析結果如第5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後,確認其結構為Mn5(HPO4)2(PO4)2(H2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圖則如第5B圖所示。
實施例5
首先提供754.9公克之硫酸錳(MnSO4)與重量百分濃度為85.1%之磷酸(H3PO4)575.61公克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氨水(NH4)調整pH值到7~8,沉降後生成第一生成物,經過濾洗後的濾洗半成品,使用球磨的方式將第一生成物進行研磨分散,再置於60℃至100℃溫度條件下至少乾燥18小時,進行低溫成相以生成前驅物。所得之前驅物經X光繞射分析結果如第6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後,確認其結構為Mn5(HPO4)2(PO4)2(H2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圖則如第6B圖所示。
實施例6
首先提供402.3公克之碳酸錳(MnCO3)以及260.9公克之醋酸亞鐵(Fe(CH3COO)2)與重量百分濃度為85.1%之磷酸(H3PO4)575.61公克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接著,使用球磨的方式將第一生成物進行研磨分散,再置於60℃至100℃溫度條件下至少乾燥18小時,進行低溫成相以生成前驅物。所得之前驅物經X光繞射分析結果如第7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後,確認其結構為(Mn0.7,Fe0.3)5(HPO4)2(PO4)2(H2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圖則如第7B圖所示。
實施例7
首先提供402.3公克之碳酸錳(MnCO3)以及269.8公克之草酸鐵二水合物(FeC2O4‧2H2O)與重量百分濃度為85.1%之磷酸(H3PO4)575.61公克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接著,使用球磨的方式將第一生成物進行研磨分散,再置於60℃至100℃溫度條件下至少乾燥18小時,進行低溫成相以生成前驅物。所得之前驅物經X光繞射分析結果如第8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後,確認其結構為(Mn0.7,Fe0.3)5(HPO4)2(PO4)2(H2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圖則如第8B圖所示。
實施例8
將前述實施例所得之前驅物Mn5(HPO4)2(PO4)2(H2O)4取799.88公克與184.7公克之碳酸鋰(Li2CO3)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分散研磨後再添加碳源以得到前驅物溶液,將該前驅物溶液以噴霧乾燥法進行乾燥,並且以600℃進行燒結成相,持溫5小時後得到之電池複合材料,經X光繞射分析結果如第9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後,確認其結構為磷酸鋰錳(LiMnP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圖則如第9B圖所示。
實施例9
將前述實施例所得之前驅物Mn5(HPO4)2(PO4)2(H2O)4取799.88公克與209.7公克之氫氧化鋰(LiOH)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分散研磨後再添加碳源以得到前驅物溶液,將該前驅物溶液以噴霧乾燥法進行乾燥,並且以600℃進行燒結成相,持溫5小時後得到之電池複合材料,經X光繞射分析結果如第9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後,確認其結構為磷酸鋰錳(LiMnP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圖則如第9C圖所示。
實施例10
將前述實施例所得之前驅物Mn5(HPO4)2(PO4)2(H2O)4取559.92公克與226.23公克之六磷酸化七鐵(Fe7(PO4)6)和184.7公克之碳酸鋰(Li2CO3)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分散研磨後再添加碳源以得到前驅物溶液,將該前驅物溶液以噴霧乾燥法進行乾燥,並且以600℃進行燒結成相,持溫5小時後得到之電池複合材料,經X光繞射分析結果如第10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後,確認其結構為磷酸鋰鐵錳(LiMn0.7Fe0.3P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圖則如第10B圖所示。
實施例11
將前述實施例所得之前驅物Mn5(HPO4)2(PO4)2(H2O)4取559.92公克與226.23公克之磷酸鐵二水合物(FePO4‧2H2O)和184.7公克之碳酸鋰(Li2CO3)以及2公升之去離子水進行反應,分散研磨後再添加碳源以得到前驅物溶液,將該前驅物溶液以噴霧乾燥法進行乾燥,並且以600℃進行燒結成相,持溫5小時後得到之電池複合材料,經X光繞射分析結果如第11A圖所示,對照標準繞射圖譜後,確認其結構為磷酸鋰鐵錳(LiMn0.7Fe0.3PO4),其表面形貌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圖則如第11B圖所示。
實施例12
將前述實施例所得之磷酸鋰錳(LiMnPO4)與碳黑(Super P)及4%黏合劑(PVDF+NMP)以8.5:0.5:1比例混合,首先將0.5公克碳黑(Super P)與25公克黏合劑(PVDF:NMP=40:960)以轉速1200rpm混合10分鐘,隨後添加磷酸鋰錳(LiMnPO4)8.5公克,再混合10分鐘,接著以刮刀塗佈機將分散完成之漿料塗佈在鋁基板上,塗佈厚度為0.3毫米。將塗好之極片放入烘箱中以溫度110℃烘乾1小時後取出,以鋰金屬當作負極打出直徑為1.3公分之圓形極板,以 體積莫耳濃度1M之LiPF6與體積比為3:7之EC及EMC混合為電解液,將其製作成鈕扣型電池(coin-cell),利用充放電機進行0.1庫侖充放2個循環以及2庫侖充放2個循環之電性測試,測試結果如第12圖所示,其截止電壓為2至4.5伏特。
實施例13
將前述實施例所得之磷酸鋰鐵錳(LiMnxFe1-xPO4)與碳黑(Super P)及4%黏合劑(PVDF+NMP)以8.5:0.5:1比例混合,首先,將0.5公克碳黑(Super P)與25公克黏合劑(PVDF:NMP=40:960)以轉速1200rpm混合10分鐘,隨後添加磷酸鋰鐵錳(LiMnxFe1-xPO4)8.5公克,再混合10分鐘,接著以刮刀塗佈機將分散完成之漿料塗佈在鋁基板上,塗佈厚度為0.3毫米。將塗好之極片放入烘箱中以溫度110℃烘乾1小時後取出,以鋰金屬當作負極打出直徑為1.3公分之圓形極板,以體積莫耳濃度1M之LiPF6與體積比為3:7之EC及EMC混合為電解液,將其製作成鈕扣型電池(coin-cell),利用充放電機進行0.1庫侖充放2個循環以及2庫侖充放2個循環之電性測試,測試結果如第13圖所示,其截止電壓為2至4.5伏特。
綜上所述,本案之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透過簡單的水溶液法於酸性環境下反應產生前驅物,再與含鋰化合物進行反應以製備電池複合材料,其製程步驟較為簡易,可有效節省製備時間,達到提高製備效率之功效。同時,透過低溫成相法在製程中以低溫於短時間內形成前驅物,可使耗費能量減少,且前驅物之成相亦較為穩定,進而降低製備所需成本並且有效提升產品品質。
縱使本發明已由上述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藝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Claims (11)

  1. 一種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至少包括步驟:(a)提供含錳化合物、磷酸、含鋰化合物、碳源及去離子水,其中該含錳化合物為碳酸錳、硝酸錳或硫酸錳,該磷酸之化學式為H3PO4,該含鋰化合物為碳酸鋰、氫氧化鋰或醋酸鋰,且該碳源為有機化合物;(b)以該含錳化合物、該磷酸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c)將該第一生成物置於一第一溫度下至少一第一時間,以生成第一前驅物,該第一前驅物之化學式為Mn5(HPO4)2(PO4)2(H2O)4,其中該第一溫度係大於或等於攝氏60度且小於或等於攝氏100度,且該第一時間係大於或等於18小時;以及(d)以至少該第一前驅物、該含鋰化合物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該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其中該電池複合材料之化學式為LiMnPO4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其中該步驟(d)係以該第一前驅物與含鐵化合物、該含鋰化合物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該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該電池複合材料,其中該電池複合材料之化學式為LiMnxFe1-xPO4,其中x大於0.5且小於或等於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其中該步驟(b)更包括步驟(b1):對該第一生成物進行一研磨分散動作以及一乾燥動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其中該研磨分散動作係透過球磨機實現。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其中該乾燥動作係透過輾壓脫水或噴霧乾燥實現。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其中該步驟(d)更包括步驟:(d1)以該第一前驅物、該含鋰化合物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分散劑;(d2)進行一研磨動作並添加該碳源,以得到第一前驅物溶液;(d3)對該第一前驅物溶液進行一噴霧乾燥動作及一熱處理動作,以生成該電池複合材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其中該熱處理動作係於溫度大於攝氏600度進行至少5小時之熱處理。
  9. 一種電池複合材料之前驅物之製備方法,至少包括步驟:(a)提供含錳化合物、磷酸及去離子水,其中該含錳化合物為碳酸錳、硝酸錳或硫酸錳,且該磷酸之化學式為H3PO4;(b)以該含錳化合物、該磷酸與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一生成物;以及 (c)將該第一生成物置於第一溫度下至少第一時間,以生成第一前驅物,該第一前驅物之化學式為Mn5(HPO4)2(PO4)2(H2O)4,其中該第一溫度係大於或等於攝氏60度且小於或等於攝氏100度,且該第一時間係大於或等於18小時。
  10. 一種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至少包括步驟:以Mn5(HPO4)2(PO4)2(H2O)4為前驅物,並以該前驅物與含鋰化合物及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其中該含鋰化合物為碳酸鋰、氫氧化鋰或醋酸鋰,該碳源為有機化合物,且該電池複合材料之化學式為LiMnPO4
  11. 一種電池複合材料之製備方法,至少包括步驟:(a)提供含錳化合物、含鐵化合物、磷酸、含鋰化合物、碳源及去離子水,其中該含錳化合物為碳酸錳、硝酸錳或硫酸錳,該含鐵化合物為六磷酸化七鐵或磷酸鐵二水合物,該含鐵化合物之化學式為Fe7(PO4)6或FePO4‧2H2O,該磷酸之化學式為H3PO4,該含鋰化合物為碳酸鋰、氫氧化鋰或醋酸鋰,且該碳源為有機化合物;(b)以該含錳化合物、該含鐵化合物、該磷酸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以生成第二生成物;(c)將該第二生成物置於第一溫度下至少第一時間,以生成第二前驅物,該第二前驅物之化學式為(Mnx,Fe1-x)5(HPO4)2(PO4)2(H2O)4,其中x大於0.5且小於或等於1,該第一溫度係大於或等於攝氏60度且小於或等於攝氏100度,且該第一時間係大於或等於18小時;以及 (d)以至少該第二前驅物、該含鋰化合物與部分之該去離子水進行反應,並添加該碳源後進行鍛燒,以生成電池複合材料,其中該電池複合材料之化學式為LiMnxFe1-xPO4
TW105100384A 2015-01-08 2016-01-07 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 TWI6182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01054P 2015-01-08 2015-01-08
US62/101,054 2015-0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627A TW201626627A (zh) 2016-07-16
TWI618288B true TWI618288B (zh) 2018-03-11

Family

ID=56355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0384A TWI618288B (zh) 2015-01-08 2016-01-07 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6410B2 (zh)
EP (1) EP3244473A4 (zh)
JP (1) JP6419343B2 (zh)
KR (1) KR101939930B1 (zh)
CN (1) CN107112525A (zh)
CA (1) CA2972567C (zh)
TW (1) TWI618288B (zh)
WO (1) WO20161102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692A (zh) * 2022-06-28 2022-09-20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红磷锰矿型磷酸锰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06282B (zh) * 2022-11-22 2024-05-10 贵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片状磷酸锰铁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1177A (zh) * 2010-07-05 2010-11-24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锰磷酸盐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00898A (zh) * 2012-12-11 2013-03-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用碳复合磷酸锰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413943A (zh) * 2013-08-14 2013-11-27 宁波奈克斯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48205B1 (fr) 2002-12-05 2006-03-24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Composes d'insertion du lithium substitues au bore, materiaux actifs d'electrodes, accumulateurs et dispositifs electrochromes
US9932235B2 (en) * 2012-08-28 2018-04-03 Advanced Lithium Electrochemistry Co., Ltd. Preparation method of battery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ecursor thereof
JP6326065B2 (ja) * 2012-12-21 2018-05-16 ダウ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改善された電気化学性能を有するlmfpカソード材料
CA2911458C (en) * 2013-05-08 2018-03-06 Advanced Lithium Electrochemistry Co., Ltd. Preparation method of battery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ecursor thereof
CN105190951B (zh) * 2013-05-08 2018-06-29 台湾立凯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复合材料及其前驱物的制备方法
JP5846453B2 (ja) * 2013-09-11 2016-01-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CN103985868A (zh) * 2014-05-28 2014-08-13 天津大学 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锰铁锂/炭复合正极材料及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1177A (zh) * 2010-07-05 2010-11-24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锰磷酸盐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00898A (zh) * 2012-12-11 2013-03-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用碳复合磷酸锰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413943A (zh) * 2013-08-14 2013-11-27 宁波奈克斯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72567C (en) 2021-03-02
KR20170093918A (ko) 2017-08-16
TW201626627A (zh) 2016-07-16
CA2972567A1 (en) 2016-07-14
US10266410B2 (en) 2019-04-23
WO2016110261A1 (zh) 2016-07-14
EP3244473A1 (en) 2017-11-15
JP2018503229A (ja) 2018-02-01
JP6419343B2 (ja) 2018-11-07
KR101939930B1 (ko) 2019-01-17
EP3244473A4 (en) 2018-10-10
CN107112525A (zh) 2017-08-29
US20170369317A1 (en)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72818B2 (ja) グラフェン基LiFePO4/C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11490243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TWI498278B (zh) 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
Dang et al. Synthesis of Li–Mn–O mesocrystals with controlled crystal phases through topotactic transformation of MnCO 3
CN107845801B (zh) 一种协同改性的氟磷酸钴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090102138A (ko) 리튬 전지용 올리빈형 양극 활물질 전구체, 리튬 전지용올리빈형 양극 활물질,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리튬 전지
KR101661823B1 (ko) 전지 복합 재료 및 이의 전구체의 제조 방법
TWI618288B (zh) 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之製備方法
CN104835956A (zh) 一种由镍、钴、锰、铝等其中两种或多种金属盐/溶液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6902942A (zh) 一种以铁精矿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方法
CN116454230A (zh)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磷酸锰铁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9250697A (zh) 一种低成本高纯度绿色环保纳米晶电池级无水FePO4的制备方法
CN112591726A (zh) 一种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Guo et al. Li 3 V 2 (PO 4) 3 particles embedded in porous N-doped carbon as high-rate and long-life cathode material for Li-ion batteries
Hu et al.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2Mn0. 5Fe0. 5SiO4 cathode material with sol-gel method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05428617A (zh) 一种磷酸铁碳球同步合成及制备内外导电碳改性的磷酸铁锂的方法
JP2024036283A (ja) 電池複合材料及びその前駆体の製造方法
TW202411155A (zh) 一種電池複合材料及其前驅物的製作方法
CN115832256A (zh) 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693487A (zh) 一种改性磷酸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59128A (zh) 一种高压实高容量低成本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17913267A (zh) 一种固相合成低成本超高耐水性层状隧道共生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方法及其在钠离子电池的应用
CN117228649A (zh) 一种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液相合成方法
Hu et 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2Mg0. 15Mn0. 4Co0. 45SiO4/C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