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2489B - 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及具有該軌道安裝構造的開閉器 - Google Patents

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及具有該軌道安裝構造的開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2489B
TWI602489B TW104113668A TW104113668A TWI602489B TW I602489 B TWI602489 B TW I602489B TW 104113668 A TW104113668 A TW 104113668A TW 104113668 A TW104113668 A TW 104113668A TW I602489 B TWI602489 B TW I6024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instrument
engaging piece
coil spring
rail enga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3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3449A (en
Inventor
千種真一
Original Assignee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3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3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2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2489B/zh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Breakers (AREA)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Description

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及具有該軌道安裝構造的開閉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以能夠裝卸之方式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及具有該軌道安裝構造的開閉器。
設置於配電盤的斷路器、進而檢測出各種感測器之資訊並傳遞至控制裝置的感測器單元等儀器,係被單元化成例如箱形之樹脂成型,且大多安裝於例如以IEC規格為依據的不同形狀之複數種類的支撐軌道來使用。順便一提,上述支撐軌道係具有以下的構造:在剖面略呈U字狀的軌道本體之兩側具備沿著該軌道本體而突出的一對卡合片(板狀緣部)。然後,由箱形之樹脂成型品所構成的儀器,係跨越支撐軌道,並使設置於該儀器本體之軌道安裝面側的一對卡合爪分別卡合於卡合片,藉此安裝於支撐軌道(參照專利文獻1)。
又,亦有檢討一種為了抑制搖晃而使卡合爪具有彈性以抑制搖晃的方法(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8541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222645號公報
前面所述的支撐軌道係具有以IEC規格或DIN規格等為依據的支撐軌道,且在此等各支撐軌道的卡合片之厚度上具有差異。因此,在將前面所述的儀器配合一方之規格而構成支撐軌道安裝形狀的情況下,安裝於以另一方之規格為依據的支撐軌道時,就會發生搖晃、或是組裝荷重增大,且在最壞的情況恐有使箱形之樹脂成型破損之虞。又,如專利文獻2般,使樹脂零件具有彈性的構造,係無法獲得較大的樹脂零件之彈性,而會因較小之尺寸變化而使加壓荷重大幅地增大,且存在以下的問題:無法對應不同尺寸的軌道、或是無法吸收搖晃,並且在可對應的支撐軌道之種類上有所限制。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可將儀器穩定地固定於尺寸並非一定為固定的儀器支撐軌道、或是在每一儀器支撐軌道其厚度、延伸方向之長度等並非依製造誤差或規格等而一定為固定的儀器支撐軌道。
本發明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係以能夠裝卸之方式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者,該儀器支撐軌道係具有軌道底部、被設置於該軌道底部之兩側的一對軌道側壁部、及一對軌道卡合片部,該一對軌道側壁部係與前述軌道底部形成角度並相對地呈平行而延伸,該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係從此等軌道側壁部之各者之前端部在與前述軌道底部相對向之平面上朝向相對地分離的方向延伸;在前述儀器之外框形成有線圈彈簧(coil spring)收容室;在該線圈彈簧收容室,收容有朝向前述儀器支撐軌道而呈傾斜狀態的線圈彈簧;在前述儀器之外框之靠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形成有能夠收容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的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在該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設置有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及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該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係與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一方及前述線圈彈簧對應,而形成用以將所對應的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成能夠朝向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的前述延伸方向移動且與前述線圈彈簧收容室連通的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該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係與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另一方對應,而形成用以將所對應的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成能夠朝向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的前述延伸方向移動的第2軌道卡 合片部收容槽部;將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一方收容於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並且將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另一方收容於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且在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在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中與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對向,並且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在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中與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對向的狀態下,藉由前述之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將收容於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的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朝向前述軌道底部斜向地按壓。
由於本發明之軌道安裝構造,係將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一方收容於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並且將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另一方收容於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且在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在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中與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對向,並且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在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中與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對向的狀態下,藉由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將收容於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的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朝向軌道底部斜向地按壓,所以具有以下的功效:可將儀器穩定地固定於尺寸並非一定為固定的儀器支撐軌道、或是在每一儀器支撐軌道其厚度、延伸方向之長度等因為製造誤差或規格等而並非一定為固定 的儀器支撐軌道。
1‧‧‧儀器之外框
1b‧‧‧儀器基底部
1b01‧‧‧儀器基底部側凹部
1b01cs‧‧‧儀器基底部側凹部1b01之半圓槽狀的彎曲底面
1c‧‧‧儀器蓋部
1c01‧‧‧儀器蓋部側凸部
1c01cs‧‧‧儀器蓋部側凸部1c01之半圓槽狀的彎曲前端面
1c1‧‧‧第1儀器蓋部
1c2‧‧‧第2儀器蓋部
2‧‧‧儀器支撐軌道
3‧‧‧軌道安裝壁
11‧‧‧線圈彈簧收容室
12‧‧‧線圈彈簧
12c‧‧‧線圈中心
12s‧‧‧線圈內空間
13‧‧‧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
13g231‧‧‧相對移動容許間隙
21‧‧‧軌道底部
41‧‧‧固定接點
42‧‧‧固定接觸件
43‧‧‧可動接點
44‧‧‧可動接觸件
45‧‧‧手柄
46‧‧‧開閉機構
100‧‧‧儀器
101‧‧‧開閉器
111‧‧‧線圈彈簧定位槽
112‧‧‧線圈彈簧收容室之頂面
121‧‧‧線圈彈簧端面
133‧‧‧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
134‧‧‧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
221、222‧‧‧一對軌道側壁部
231、232‧‧‧一對軌道卡合片部
1311‧‧‧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
1312‧‧‧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
1312b‧‧‧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之底部
1321‧‧‧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
13211‧‧‧軌道卡合片部導引斜面
1322‧‧‧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
1341‧‧‧傾斜
F‧‧‧按壓力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示意圖,且為從斜上方觀察將儀器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之狀態之事例的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示意圖,且為從斜上方觀察將儀器之外框及線圈彈簧予以分解後之狀態之事例的分解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示意圖,且為朝向箭頭方向觀察第1圖之III-III線之剖面的縱剖側視圖。
第4圖(a)至(d)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示意圖,其中(a)(b)(c)(d)係依儀器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之步驟順序以縱剖側視圖例示儀器支撐軌道與儀器之外框的位置關係之儀器的軌道安裝說明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示意圖,且為將安裝儀器於儀器支撐軌道之狀態下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所例示的縱剖側視圖。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示意圖,且為從斜下方觀察將儀器之外框及線圈彈簧予以分解後之狀態之事例的分解立體圖。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示意圖,且為從斜下方觀察儀器之外框及線圈彈簧之組裝途中狀態之事例的立體圖。
第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示意圖,且為從斜下方觀察儀器之外框及線圈彈簧之組裝完成狀態之事例的立體圖。
第9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示意圖,且為從斜下方觀察將開閉器予以分解後之狀態之事例的分解立體圖。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示意圖,且為從側面觀察將開閉器之蓋予以拆下後之狀態之事例的俯視圖。
第1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示意圖,且顯示線圈彈簧與固定接觸件之關係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實施形態1〕
以下,藉由第1圖至第5圖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
第1圖至第5圖係例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中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更詳言之,第1圖係從斜側面顯示儀器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之樣態的示意圖;第2圖係顯示將作為儀器之外框之分割成上下的樹脂成型品之儀器基底部及儀器蓋部和用以緊壓軌道的線圈彈簧予以分解後之樣態的示意圖;第3圖係從圖示箭頭方向觀察第1圖之III-III線之剖面的示意圖;第4圖(a)(b)(c)(d)係顯示將儀器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時之順序的示意圖;第5圖係詳細顯示第4圖(d)中的線圈彈簧和儀器支撐軌道之構造的主要部分放 大圖。
在由樹脂成型品所構成的箱形之外框1中內裝有儀器功能部(斷路器之遮斷功能部、感測器之檢測功能部等儀器功能部,由於與本發明無直接關係且為周知的儀器功能部所以省略圖示)的儀器100,通常如第1圖所示在長形狀的儀器支撐軌道2排列安裝有複數個。儀器功能部亦可形成於外框1之外部。在此情況下,外框1係在外部固定儀器功能部。亦即,外框1係介設在儀器支撐軌道2與儀器功能部之間,並發揮作為用以將儀器功能部固定於儀器支撐軌道2的支撐具之功能。因而,在儀器功能部位於外框1之外部的情況時,儀器100亦可稱為軌道安裝構造100。
儀器支撐軌道2係以例如IEC規格或DIN規格等為依據者,其具有以下的形狀:將具有預定厚度的長形狀之金屬板朝向其寬度方向進行折彎加工,且在剖面大致呈U字狀的長形狀之軌道本體之兩側設置有沿著該軌道本體而突出的一對卡合片部(板狀緣部)231、232。尤其是一對卡合片部231、232係形成於形成剖面四角形狀之導管的軌道本體之開口端側。該儀器支撐軌道2係固定於例如收容複數個儀器的盤內之軌道安裝壁,且為了將儀器固定於盤內所設置。
在此,針對儀器支撐軌道2之構造進行更具體的說明。
如第1圖、第4圖、第5圖所例示,儀器支撐軌道2 之構造係具有:軌道底部21,被安裝於軌道安裝壁3;一對軌道側壁部221、222,一體地設置於該軌道底部21之兩側,且與軌道底部21形成垂直並相對地形成平行而延伸;以及一對軌道卡合片部231、232,從此等軌道側壁部221、222之各個前端部朝向形成一體並在與軌道底部21之平行線上相對地分離的方向延伸。換句話說,儀器支撐軌道2係只要具有如下的構造即可。儀器支撐軌道2係具有:軌道底部21;以及設置於該軌道底部21之兩側的一對軌道側壁部221、222。一對軌道側壁部221、222係與軌道底部21形成角度並相對地呈平行而延伸者。第1圖、第4圖、第5圖所例示的一對軌道側壁部221、222,係顯示與軌道底部21所成的角度為90°的情況。儀器支撐軌道2係具有:一對軌道卡合片部231、232,其係從軌道側壁部221、222之各者之前端部在與軌道底部21相對向之平面上朝向相對地分離的方向延伸。第1圖、第4圖、第5圖所例示的一對軌道卡合片部231、232,係顯示與軌道底部21相對向的平面、和軌道底部21之面呈平行的情況。在儀器支撐軌道2中,軌道底部21、軌道側壁部221、222、軌道卡合片部231、232,既可為一體,又可為不同體。
一對軌道卡合片部231、232係與儀器支撐軌道2之其他部分相比較,大多有在每一儀器支撐軌道2其厚度、延伸方向之長度等因為製造誤差或規格等而並非一定為固定的情況。因而,儀器100中之軌道安裝構造,即便是在軌道卡合片部231、232之厚度、延伸方向之長度 等並非一定為固定的情況下,仍是以容易且穩定地將儀器100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2的構造為宜。另外,即便是在軌道底部21之背面不存在用以固定儀器支撐軌道2的軌道安裝壁3之情況時,儀器支撐軌道2仍可固定儀器支撐軌道2之兩端部來使用。當然,固定儀器支撐軌道2的方法,亦可為在軌道底部21之背面配置柱或板材,並將儀器支撐軌道2固定於柱或板材。
針對儀器100、尤其是其外框1之構造加以詳細說明。
在儀器100之外框1形成有線圈彈簧收容室11。在該線圈彈簧收容室11,收容有朝向儀器支撐軌道2呈傾斜狀態的線圈彈簧12。
在儀器100之外框1之靠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形成有能夠收容一對軌道卡合片部231、232的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
在該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設置有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及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該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係與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一方231及線圈彈簧12對應,而形成用以將所對應的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收容成能夠朝向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的延伸方向移動且與線圈彈簧收容室11相連通的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該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係與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另一方232對應,而形成用以將所對應的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 232收容成能夠朝向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的延伸方向移動的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
使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一方231收容於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並且使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另一方232收容於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且在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在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中與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相對向,並且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在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中與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相對向的狀態下,藉由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12,將收容於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的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朝向軌道底部21斜向地按壓。
儀器100之外框1係由儀器基底部1b及儀器蓋部1c所構成,該儀器蓋部1c係相對於該儀器基底部1b而位在與儀器支撐軌道2相反之側並組裝於儀器基底部1b。
在儀器基底部1b之設置於與儀器支撐軌道2相反之側的儀器基底部側凹部1b01、與儀器蓋部1c之設置於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的儀器蓋部側凸部1c相嵌合的狀態下,在儀器基底部側凹部1b01之底面與儀器蓋部側凸部1c01之前端面之間形成有線圈彈簧收容室11。
線圈彈簧收容室11係藉由:儀器基底部側凹部1b01的半圓槽狀之彎曲底面1b01cs、及儀器蓋部側凸部1c01的半圓槽狀之彎曲前端面1c01cs所形成;藉由彎 曲底面1b01cs及彎曲前端面1c01cs,而決定位在儀器100之外框1中的線圈彈簧12本身之位置。
在線圈彈簧收容室11之靠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之側,設置有線圈彈簧定位槽111,該線圈彈簧定位槽111係將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12之靠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之側的端定位於:將被收容於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的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朝向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斜向地按壓的位置。
朝向線圈彈簧12的線圈內空間12s中延伸的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係與線圈彈簧定位槽111相鄰接而設置於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
藉由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之靠近儀器支撐軌道2的線圈彈簧端面121抵接於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而將被收容於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的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朝向軌道底部21斜向地按壓。
藉由線圈彈簧12之按壓力,使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的前端抵接於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之底部1312b。
在被收容於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的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藉由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12朝向軌道底部21斜向地按壓的狀態下,在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之靠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之側的面、與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之靠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之側的面之間,形成有相對移動容許間隙13g231,該相對 移動容許間隙13g231係容許抵抗線圈彈簧12之按壓力後的相對移動,該相對移動係指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與儀器100之外框1之間的朝向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之延伸方向的相對移動。
在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之與儀器支撐軌道2相反之側設置有:軌道卡合片部導引斜面13211,其係用以導引抵抗線圈彈簧12之按壓力後的相對移動,該相對移動係指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與儀器100之外框1之間的朝向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之延伸方向的相對移動。
被收容於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的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係藉由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12朝向軌道底部21斜向地按壓,藉此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12的按壓力F朝向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之方向而作用於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的分力F1,會使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與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彈性地卡合,且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12的按壓力F朝向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之方向而作用於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的分力F2,會使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與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之底1312b彈性地抵接。(參照第5圖)
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12之靠近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的端面121,係在較其線圈中心12c偏靠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抵接於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
儀器100之外框1,係在一方之軌道卡合片231被插入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的狀態下抵抗線圈彈簧12之按壓力而朝向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的延伸方向被移動;在該被移動後的狀態下,儀器100之外框1係朝向與移動方向相反之方向被移動並使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嵌入儀器100之外框1的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藉此使儀器100之外框1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2。
儀器100之外框1係抵抗線圈彈簧12之按壓力而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的延伸方向被移動,藉此使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從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及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脫離;在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已從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及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脫離的狀態下,使儀器100之外框1朝向與移動方向相反之方向移動並使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從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及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脫離,藉此使儀器100之外框1從儀器支撐軌道2卸下。
儀器100對於儀器支撐軌道2之安裝,係依第4圖之(a)→(b)→(c)→(d)之順序而進行。
箱形之儀器100係具備:如第4圖(d)所示將儀器支撐軌道2跨越於儀器100之外框1之作為軌道安裝面(一般而言為底面)的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並朝向該儀器支撐軌道2之兩側突出的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 起部1321及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且形成以下的構造:在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及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與作為軌道安裝面(一般而言為底面)的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之底面之間,具備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
在第5圖中,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係形成為在箱形之儀器100的內部具備以不會從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突出的高度,以如下角度所安裝的線圈彈簧12的構造,該角度係指為了確保將儀器100保持於儀器支撐軌道2的保持力,而將儀器支撐軌道2朝向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之方向、及為了將儀器100固定成不會相對於儀器支撐軌道2產生搖晃而成立第1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之方向的雙方之方向按壓的角度。
線圈彈簧12係設為線圈彈簧12之中心12c相對於儀器支撐軌道2之圖示上側的軌道卡合片部231以在第5圖之紙面上成為右側的方式接觸的位置關係,且成為確實地朝向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之方向按壓的構成。
在第2圖中,作為儀器100之外圍且屬箱形之樹脂成型品的外框1,係以與軌道安裝壁3之壁面平行的面來分割,且具備上側的樹脂成型品之儀器蓋部1c及下側的樹脂成型品之儀器基底部1b,一般而言係分別在第2 圖之紙面上以上下方向拔出的模具進行成形作業。
儀器基底部1b係如第2圖所例示,構成有將線圈彈簧12在第2圖之紙面上從上往下方向插入之作為線圈彈簧導引孔的儀器基底部側凹部1b01,且如第3圖所例示具備: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係鉤住線圈彈簧12之一端(靠近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的端)以免線圈彈簧12從儀器基底部1b跳出;以及基底導件(base guide)(在本實施形態之例中為線圈彈簧收容室11之內周壁),係將線圈彈簧12組入線圈彈簧收容室11之後使線圈彈簧12之線圈部以可滑動之方式接觸且限定線圈彈簧12之按壓角度。
如第2圖所例示,儀器蓋部1c係在與儀器基底部1b組合在一起的情況下,在儀器基底部1b之儀器基底部側凹部(導引孔)1b01的位置,具備用以限制線圈彈簧12之第2圖的紙面上之上方向的位置之作為導引板的儀器蓋部側凸部1c01。
線圈彈簧12係構成為:將線圈部之一端鉤住儀器基底部1b之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而暫時組裝,且在將儀器蓋部1c組入儀器基底部1b時使儀器蓋部1c之儀器蓋部側凸部(導引板)1c01按壓線圈彈簧12之線圈的另一端(遠離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的端)且沿著儀器基底部1b之儀器基底部側凹部(導引孔)1b01而組入。
如此,具有第1、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1322及軌道按壓用之線圈彈簧12的儀器100,係可如第4圖所示般地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2。
相對於儀器支撐軌道2而將軌道卡合片部231(或是232)鉤掛在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且將儀器100朝向線圈彈簧12彎曲的方向拉入儀器100(第4圖(a)→(b))。
其次,因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之底部與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之頭長部的長度L1,係構成為比軌道卡合片部231、232之各末端間的長度L2更長,故在使線圈彈簧12彎曲的狀態下以將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插入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的方式使儀器100轉動(第4圖(b)→(c))。
接著,藉由解除儀器100之保持,儀器100就會利用線圈彈簧12使軌道卡合片部232進入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且與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卡合,且藉由線圈彈簧12而被按壓,以保持儀器100(第4圖(c)→(d))。
因線圈彈簧12亦將軌道卡合片部231朝向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之方向按壓,故儀器支撐軌道2係呈固定狀態,結果,儀器100會在第5圖之紙面上朝向右上方往上舉,而可抑制儀器支撐軌道2在安裝狀態下之搖晃。
又,儀器100從儀器支撐軌道2之卸下作業,係將儀器100朝向係圈彈簧12彎曲的方向拉伸,且使儀器100朝向從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拆下軌道卡合片部232的方向轉動,而解除儀器100之保持,藉此 進行卸下作業。
因本實施形態係利用一個線圈彈簧12來抑制儀器100之保持及儀器支撐軌道2之搖晃,故其特徵在於構成為將線圈彈簧12傾斜地按壓於儀器支撐軌道2。
接著,改變若干觀點而具體地加以說明。
實施形態1係一種用以在長形狀之軌道本體(軌道底部21及一對軌道側壁部221、222)之兩側具備沿著該軌道本體而突出的一對軌道卡合片部231、232的儀器支撐軌道2,安裝由樹脂成型品所構成的箱形之儀器100的軌道安裝構造。儀器100係具備:第1台部及第2台部,將儀器支撐軌道2跨越於該儀器100之外框1之軌道安裝側的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之兩側並分別朝向一對軌道卡合片部231、232之側方突出;第1爪(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在與被設置於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與第1台部之交界的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之底面(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2之安裝面)之間形成第1間隙(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且與被插入該間隙的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卡合;線圈彈簧12,從側面投影方向觀察時被配置於第1爪(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之第1間隙(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之位置,且將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1朝第2台部之方向加壓;以及第2爪(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在與被設置於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與第2台部之交界的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之底面(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2之安裝面)之間 形成第2間隙(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且使被插入該間隙的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232藉由線圈彈簧12之加壓力而抵接、卡合;線圈彈簧12不僅是將一方之卡合片部231構成於第2爪(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方向,亦構成於將第1爪(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從儀器100之上方往下方向(儀器支撐軌道2之方向)加壓的方向。
線圈彈簧12係構成為:與支撐軌道2抵接之部位係位在比線圈彈簧12之線圈中心12c更靠下側之位置(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
構成箱形之儀器100的樹脂成型品(外框1)係與儀器支撐軌道2水平地從大致中央部分割成上部樹脂成型品(儀器蓋部1c)及下部樹脂成型品(儀器基底部1b),且構成為:在該下部樹脂成型品(儀器基底部1b)設置有從其上部暫時插入線圈彈簧12的上部開口部(儀器基底部側凹部1b01),且從側面投影方向觀察時,使上部樹脂成型品(儀器蓋部1c)之突出部(儀器蓋部側凸部1c01),在將上部樹脂成型品(儀器蓋部1c)組合於下部樹脂成型品(儀器基底部1b)時,從上部樹脂成型品(儀器蓋部1c)朝向下部樹脂成型品(儀器基底部1b)之上部開口部(儀器基底部側凹部1b01)插入,將線圈彈簧12推入規定之位置,以限制位置。
〔實施形態2〕
以下藉由第6圖至第8圖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2。第6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外圍樹脂零件和線圈彈簧之分解立體圖;第7圖係從第6圖所示之狀態顯示將線圈彈簧和第2蓋組裝於基底的狀態之分解立體圖;第8圖係從第7圖所示之狀態顯示組裝完成狀態之立體圖。
雖然在實施形態1中,係一種以與安裝面(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之底面)平行的面分割出之所謂橫向分割構造之框體構成,但是在本實施形態2中,係一種以與安裝面(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之底面)垂直的面分割出之所謂縱向分割構造的框體構造之事例。
如圖所示,儀器100之外框1係由儀器基底部1b、及第1儀器蓋部1c1及第2儀器蓋部1c2所構成,該第1儀器蓋部1c1及第2儀器蓋部1c2係位在該儀器基底部之與一對軌道卡合片部231、232之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之兩側並組裝於儀器基底部1b;在儀器基底部1b與第1儀器蓋部1c1及第2儀器蓋部1c2之間,形成有由儀器基底部1b、第1儀器蓋部1c1、及第2儀器蓋部1c2所包圍的線圈彈簧收容室11。
朝向線圈彈簧12的線圈內空間12s中延伸的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係與線圈彈簧定位槽111相鄰接而一體地設置於儀器基底部1b;在線圈彈簧收容室11之頂面112,一體地設置有朝向線圈內空間12s中延伸且與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相對向的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線圈彈簧12之靠近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的端部,係藉 由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所卡止;線圈彈簧12之遠離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的端部,係藉由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所卡止。
在第1儀器蓋部1c1被組合於儀器基底部1b之狀態下使線圈彈簧12插入線圈彈簧收容室11;在線圈彈簧12被插入線圈彈簧收容室11之狀態下,使線圈彈簧12之靠近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的端部藉由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所卡止,且使線圈彈簧12之遠離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的端部藉由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234所卡止。
在線圈彈簧12之靠近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的端部藉由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所卡止且線圈彈簧12之遠離儀器支撐軌道2之側的端部藉由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所卡止的狀態下,第2儀器蓋部1c2係組裝於組裝有第1儀器蓋部1c1的儀器基底部1b。
接著,改變若干觀點來加以說明。構成箱形之儀器100的樹脂成型品(外框1)係在第6圖之紙面上在正面裏側方向分割成二個或是二個以上。將線圈彈簧12予以壓縮,並從可供儀器基底部1b中之第1儀器蓋部1c1組合之側(以下,稱為「第1儀器蓋部1c1側」),使線圈彈簧12之一端卡合於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另一方面,線圈彈簧12之另一端係與被設置於儀器基底部1b之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的傾斜1341之附近的頂面112接觸。此時,線圈彈簧12之另一端係除了與頂面112 接觸以外,亦可與傾斜1341接觸。傾斜1341為朝向第1儀器蓋部1c1側的傾斜面,且形成於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藉此,線圈彈簧12係可利用彈簧的彈力在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與頂面112之間暫時固定。將此稱為從第1儀器蓋部1c1側暫時組裝線圈彈簧12。在組裝第1儀器蓋部1c1時藉由第1儀器蓋部1c1之側面來壓入線圈彈簧12。藉由被壓入,線圈彈簧12之另一端係在傾斜1341上滑動,且線圈彈簧12係被誘導至最終組入位置。然後,當線圈彈簧12之另一端係當被組入至最終組入位置時,卡合於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儀器基底部1b係構成為:當線圈彈簧12被組入最終組入位置時,就會卡合於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及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而被限制位置。
線圈彈簧12對儀器基底部1b之暫時組裝,亦可使用如下構造的儀器基底部1b。對第6圖所示之儀器基底部1b更進一步說明在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之基端形成作為與頂面112相當之面的基端面、以及在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形成與傾斜1341相當的傾斜面的情況。首先,利用彈簧之彈力將線圈彈簧12暫時固定在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之基端面與頂面112之間。線圈彈簧12之一端並非僅接觸於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之基端面,亦可接觸於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之傾斜面。在暫時固定之後,線圈彈簧12係藉由第1儀器蓋部1c1而被壓入,藉此線圈彈簧12之一端及另一端,會 分別在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及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之傾斜面滑動。如此在傾斜面滑動的線圈彈簧12,係使其一端卡合於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使其另一端卡合於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
又,對儀器基底部1b,亦可將線圈彈簧12之另一端卡合於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並利用彈簧之彈力將線圈彈簧12之另一端暫時固定在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之基端面與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之間。線圈彈簧12之一端並非僅接觸於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之基端面,亦可接觸於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之傾斜面。在暫時固定之後,利用第1儀器蓋部1c1將線圈彈簧12予以壓入,且使線圈彈簧12之一端滑動,並使線圈彈簧12之另一端卡合於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在此情況下,亦可不在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形成傾斜1341。
如第6圖所示,作為儀器100之外圍的箱形之樹脂成型品係具備:儀器基底部1b,具有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及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第1儀器蓋部1c1,用以覆蓋該儀器基底部1b之單面;以及第2儀器蓋部1c2,用以覆蓋與第1儀器蓋部1c1相反的儀器基底部1b之單面。
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係分割成:被設置於第1儀器蓋部1c1的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以及被設置於第2儀器蓋部1c2的第1軌道 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又,同樣地,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係分割成:被設置於儀器基底部1b之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被設置於第1儀器蓋部1c1的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以及被設置於第2儀器蓋部1c2的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
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係分割成:被設置於第1儀器蓋部1c1的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以及被設置於第2儀器蓋部1c2的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1。又,同樣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係分割成:被設置於第1儀器蓋部1c1的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以及被設置於第2儀器蓋部1c2的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
如第7圖所示,在進行儀器100之組裝時,係在將第2儀器蓋部1c2安裝於儀器基底部1b的狀態下將線圈彈簧12插入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3與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134之間,且將另一側之第1儀器蓋部1c1安裝於儀器基底部1b。
由於儀器100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2的順序,係與實施形態1同樣,所以省略說明。
〔實施形態3〕
以下,藉由第9圖至第11圖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第9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開閉器之外圍樹脂零件的分解立體圖;第10圖係從第9圖所示之狀態顯示將第2蓋予以拆下後之狀態的俯視圖;第11圖係顯示線圈彈 簧12與固定接觸件42之關係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其為將以與實施形態2所示之安裝面垂直的面分割出之所謂縱向分割構造的框體構造應用於開閉器的事例。亦即,儀器100為開閉器101的情況。
如第9圖所示,開閉器101之外框1係由儀器基底部1b、第1儀器蓋部1c1、及第2儀器蓋部1c2所構成,該第1儀器蓋部1c1及第2儀器蓋部1c2係位在該儀器基底部之與一對軌道卡合片部231、232之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之兩側並組裝於儀器基底部1b;在儀器基底部1b與第1儀器蓋部1c1及第2儀器蓋部1c2之間,與實施形態2同樣形成有由儀器基底部1b、第1儀器蓋部1c1、及第2儀器蓋部1c2所包圍的線圈彈簧收容室11。
在外框1之內部係配置有:固定接點41,被設置於線圈彈簧收容室11之第10圖中的紙面上上側;固定接觸件42,設置有固定接觸點41;可動接點42,與固定接點41進行接觸及離開;可動接觸件44,設置有可動接點43;以及開閉機構46,用以使可動接觸件44轉動且使兩接點41、43開閉。又,在開閉機構46係設置有:手柄(handle)45,朝向外框1之外露出而設置,且以手動方式使開閉機構46動作。
在此,線圈彈簧12係相對於固定接觸件42而設置在與可動接觸件44之相反側;線圈彈簧12中的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側之端部,係設置於固定接觸件 42中的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13側之端部的附近。
線圈彈簧12係藉由絕緣壁等而與固定接觸件42及可動接觸件44電性絕緣。
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及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係設置於開閉器背面側。
然後,線圈彈簧12與軌道底部21所成的第1角度θ 1,係如第11圖所示設定為比固定接觸件42與軌道底部21所成的第2角度θ 2還小。第1角度θ 1和第2角度θ 2,係如第11圖所示分別為內角。
有關其他構成,由於是與實施形態2同樣,所以省略說明。
由於線圈彈簧12係相對於固定接觸件42而設置在與可動接觸件44之相反側,且線圈彈簧12與軌道底部21所成的第1角度θ 1係比固定接觸件42與軌道底部21所成的第2角度θ 2還小,所以可有效地使用固定接觸件42中之靠軌道底部21側的空間。
依據前述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3,則可提供一種可對應各種形狀的儀器支撐軌道,且可不搖晃地進行穩定固定之簡易構造的軌道安裝構造。能夠藉由線圈彈簧12來實現儀器100之位置固定,並且能兼具防止搖晃的功能,且沒有追加零件而實現廉價的構成。又,因並非利用樹脂之彈性而是利用線圈彈簧12之彈性來防止搖晃,因此可大幅地確保彈性率,且可對尺寸變化較大的儀器支撐軌道2之搖晃變化發揮穩定的荷重,也無破壞樹脂零件之 虞。
另外,本發明係可在其發明範圍內適當地變更、省略各實施形態。
另外,各圖中,同一符號係表示同一或是相當部分。
1‧‧‧儀器之外框
1b‧‧‧儀器基底部
1c‧‧‧儀器蓋部
2‧‧‧儀器支撐軌道
3‧‧‧軌道安裝壁
11‧‧‧線圈彈簧收容室
12‧‧‧線圈彈簧
21‧‧‧軌道底部
100‧‧‧儀器
111‧‧‧線圈彈簧定位槽
133‧‧‧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
231、232‧‧‧一對軌道卡合片部
1311‧‧‧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
1312‧‧‧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
1312b‧‧‧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1312之底部
1321‧‧‧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
1322‧‧‧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

Claims (22)

  1. 一種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係以能夠裝卸之方式安裝於儀器支撐軌道者,該儀器支撐軌道係具有軌道底部、被設置於該軌道底部之兩側的一對軌道側壁部、及一對軌道卡合片部,該一對軌道側壁部係與前述軌道底部形成角度並相對地呈平行而延伸,該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係從此等軌道側壁部之各者之前端部在與前述軌道底部相對向之平面上朝向相對地分離的方向延伸,該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為:在前述儀器之外框形成有線圈彈簧收容室;在該線圈彈簧收容室,收容有朝向前述儀器支撐軌道而呈傾斜狀態的線圈彈簧;在前述儀器之外框之靠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形成有能夠收容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的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在該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設置有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及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該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係與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一方及前述線圈彈簧對應,而形成用以將所對應的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成能夠朝向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的前述延伸方向移動且與前述線圈彈簧收容室相連通的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該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係與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另一方對應,而形成用以將所對應的前述另 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成能夠朝向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的前述延伸方向移動的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將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一方收容於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並且將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另一方收容於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且在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在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中與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對向,並且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在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中與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對向的狀態下,藉由呈傾斜狀態之前述線圈彈簧,將收容於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的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朝向前述軌道底部斜向地按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前述儀器之外框係由儀器基底部及儀器蓋部所構成,該儀器蓋部係相對於該儀器基底部而位在與前述儀器支撐軌道相反之側並組裝於前述儀器基底部;在前述儀器基底部之設置於與前述儀器支撐軌道相反之側的儀器基底部側凹部、與前述儀器蓋部之設置於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的儀器蓋部側凸部相嵌合的狀態下,在前述儀器基底部側凹部之底面與前述儀器蓋部側凸部之前端面之間形成有前述線圈彈簧收容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前述線圈彈簧收容室係由前述儀器基底部側凹部的半圓槽狀之彎曲底面、及前述儀器蓋部側凸部的半圓槽狀之彎曲前端面所形成;藉由前述彎曲底面及前述彎曲前端面,而決定在前述儀器之外框中的前述線圈彈簧本身之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前述儀器之外框係由儀器基底部、第1儀器蓋部及第2儀器蓋部所構成,該第1儀器蓋部及第2儀器蓋部係位在該儀器基底部之與前述一對軌道卡合片部之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之兩側並組裝於前述儀器基底部;在前述儀器基底部與前述第1儀器蓋部及前述第2儀器蓋部之間,形成有由前述儀器基底部、前述第1儀器蓋部及前述第2儀器蓋部所包圍的前述線圈彈簧收容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在前述線圈彈簧收容室之靠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之側設置有線圈彈簧定位槽,該線圈彈簧定位槽係將前述之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之靠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之側的端定位於:將被收容於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的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朝向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斜向地按壓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朝向前述線圈彈簧的線圈內空間中延伸的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係與前述線圈彈簧定位槽相鄰接而設置於前述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朝向前述線圈彈簧的線圈內空間中延伸的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係與前述線圈彈簧定位槽相鄰接而一體地設置於前述儀器基底部;在前述線圈彈簧收容室之頂面,一體地設置有朝向線圈內空間中延伸且與前述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相對向的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前述線圈彈簧之靠近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的端部,係藉由前述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所卡止;前述線圈彈簧之遠離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的端部,係藉由前述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所卡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在前述第1儀器蓋部被組合於前述儀器基底部之狀態下使前述線圈彈簧插入前述線圈彈簧收容室;在前述線圈彈簧被插入前述線圈彈簧收容室之狀態下,使前述線圈彈簧之靠近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的端部藉由前述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所卡止,且使前述線圈彈簧之遠離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的端部藉由前述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所卡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 其中,在前述線圈彈簧之靠近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的端部藉由前述第1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所卡止且前述線圈彈簧之遠離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的端部藉由前述第2線圈彈簧鉤止突起部所卡止的狀態下,前述第2儀器蓋部係組裝於組裝有第1儀器蓋部的前述儀器基底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藉由使前述之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之偏靠前述儀器支撐軌道的線圈彈簧端面抵接於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而將被收容於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的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朝向前述軌道底部斜向地按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藉由前述線圈彈簧之按壓力,使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的前端抵接於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之底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在被收容於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的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藉由前述之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朝向前述軌道底部斜向地按壓的狀態下,在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之靠前述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之側的面、與前述軌道卡合片部收容凹部之靠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之側的面之間,形成有相對移動容許間隙,該相對移動容許間隙係容許抵抗 前述線圈彈簧之按壓力後的相對移動,前述相對移動係指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與前述儀器之外框之間的朝向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之前述延伸方向的相對移動。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在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之與前述儀器支撐軌道相反之側設置有:軌道卡合片部導引斜面,其係用以導引抵抗前述線圈彈簧之按壓力後的相對移動,前述相對移動係指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與前述儀器之外框之間的朝向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之前述延伸方向的相對移動。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被收容於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的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係藉由前述之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朝向前述軌道底部斜向地按壓,藉此前述之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的按壓力F朝向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之方向而作用於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的分力F1,會使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與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彈性地卡合,且前述之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的按壓力F朝向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之方向而作用於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的分力F2,會使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與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之底部彈性地抵接。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前述之呈傾斜狀態之線圈彈簧之靠近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的端面,係在此其線圈中心偏靠前述儀器支撐軌道之側,抵接於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前述儀器之外框係在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被插入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的狀態下抵抗前述線圈彈簧之按壓力而朝向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的前述延伸方向被移動;在該被移動後的狀態下,前述儀器之外框係朝向與前述移動方向相反之方向被移動而使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嵌入前述儀器之外框的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藉此使前述儀器之外框安裝於前述儀器支撐軌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其中,前述儀器之外框係抵抗前述線圈彈簧之按壓力而朝向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的前述延伸方向被移動,藉此使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從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及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脫離;在前述另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已從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及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脫離的狀態下,使該儀器之外框朝向與前述移動方向相反之方向移動而使前述一方之軌道卡合片部從前述第 1軌道卡合片部收容槽部及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脫離,藉此使前述儀器之外框從前述儀器支撐軌道卸下。
  18. 一種開閉器,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前述儀器為開閉器,前述開閉器係具有:固定接觸件,具有固定接點;以及可動接觸件,設置有對前述固定接點進行接觸及分離的可動接點。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開閉器,其中,前述線圈彈簧係相對於前述固定接觸件而設置在前述可動接觸件之相反側。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開閉器,其中,前述線圈彈簧與前述軌道底部所成的第1角度,係比前述固定接觸件與前述軌道底部所成的第2角度還小。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開閉器,其中,前述線圈彈簧係與前述固定接觸件及前述可動接觸件電性絕緣。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開閉器,其中,前述第1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及前述第2軌道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係設置於開閉器背面側。
TW104113668A 2014-09-25 2015-04-29 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及具有該軌道安裝構造的開閉器 TWI6024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4882A JP6218713B2 (ja) 2014-09-25 2014-09-25 機器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およびそ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を備えた開閉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3449A TW201613449A (en) 2016-04-01
TWI602489B true TWI602489B (zh) 2017-10-11

Family

ID=54319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3668A TWI602489B (zh) 2014-09-25 2015-04-29 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及具有該軌道安裝構造的開閉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18713B2 (zh)
KR (1) KR101748481B1 (zh)
CN (2) CN106207761B (zh)
TW (1) TWI602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6543B (zh) * 2015-10-30 2019-01-01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底座的活动卡口安装结构
CN108741805B (zh) * 2018-04-30 2020-06-05 六安市科凡智造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单个拉出自动复位的柜子
JP6921315B2 (ja) * 2018-05-15 2021-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8011B (en) * 2001-05-30 2004-05-21 Texas Instruments Inc A leadframe loader system
CN203158680U (zh) * 2013-04-08 2013-08-28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在线轨道链斗式输送机计量装置
TWI434797B (zh) * 2009-05-18 2014-04-21 Crossing Automation Inc 用以介接基板容器儲存系統的整合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0681U (ja) * 1982-03-17 1983-09-21 和泉電気株式会社 レ−ルへの電気器具取付装置
DE4327172C2 (de) * 1993-08-13 1997-04-10 Weigel Mesgeraete Gmbh Vorrichtung zur lösbaren Befestigung mindestens eines elektrischen Bauteils an einer Profilschiene
FR2743946B1 (fr) * 1996-01-18 1998-03-27 Schneider Electric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appareil electrique
JP3826688B2 (ja) * 2000-07-26 2006-09-2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WO2010135205A2 (en) * 2009-05-18 2010-11-25 Crossing Automation, Inc. Integrated systems for interfacing with substrate container storage systems
JP6107115B2 (ja) * 2012-12-18 2017-04-05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のレール装着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熱動形過負荷継電器
CN203707581U (zh) * 2014-02-19 2014-07-09 艾默生网络能源(江门)有限公司 低压电气设备元器件安装装置及其固定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8011B (en) * 2001-05-30 2004-05-21 Texas Instruments Inc A leadframe loader system
TWI434797B (zh) * 2009-05-18 2014-04-21 Crossing Automation Inc 用以介接基板容器儲存系統的整合系統
CN203158680U (zh) * 2013-04-08 2013-08-28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在线轨道链斗式输送机计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48481B1 (ko) 2017-06-16
CN106207761B (zh) 2018-04-06
JP6218713B2 (ja) 2017-10-25
CN106207761A (zh) 2016-12-07
JP2016067136A (ja) 2016-04-28
CN204720796U (zh) 2015-10-21
TW201613449A (en) 2016-04-01
KR20160036468A (ko) 2016-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5250B2 (en) Connector guide membe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545027B2 (en) Clip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TWI602489B (zh) 儀器的軌道安裝構造及具有該軌道安裝構造的開閉器
US20080280477A1 (en) IC socket
JP2010097727A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US9466922B2 (en) Electric component connection unit and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EP3007529A1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US9930805B2 (en) Bracket and foolproof device thereof
JP6456572B2 (ja) 車載用電子機器
US8424932B2 (en) Lock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enclosure using same
KR101745807B1 (ko) 트레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카드 커넥터
JP5404024B2 (ja) 端子台固定構造および制御機器
TWM482871U (zh) 電連接器模組
JP2006196302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US7537479B2 (en) Connector
KR102098790B1 (ko) 기판수납용기
JP4706485B2 (ja) Dinレール取付け構造
TWM538666U (zh) 卡保持元件及卡用連接器
JP5518641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リテーナ
JP5732304B2 (ja) コネクタ、トレイ、及びコネクタとトレイとを備えるコネクタ装置
US9316497B2 (en) Level sensor
US12004335B2 (en) Device for absorbing electrical noise on lines, and method for arranging such a device
JP4347843B2 (ja)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6272212B2 (ja) コネクタのガイド装置
JP2008034718A (ja) 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