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6165B - 电路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电路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6165B
CN112106165B CN201880093296.2A CN201880093296A CN112106165B CN 112106165 B CN112106165 B CN 112106165B CN 201880093296 A CN201880093296 A CN 201880093296A CN 112106165 B CN112106165 B CN 112106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opening
load
groove
det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32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6165A (zh
Inventor
长畑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106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6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6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6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06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0Wall-mounted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2Mounting of devices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具有:异常检测部,其装入至基座部(21)的开闭机构部和负载端子(82)之间,具有对在负载配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测量的传感器、以及基于由传感器测量出的信号对负载配线中的异常的发生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电路;以及电磁跳闸装置(61),其具有与从异常检测部输出的电流相应地进行动作的电磁致动器,设置于基座部(21)中的开闭机构部和电源端子(81)之间,通过电磁致动器进行开闭机构部的跳闸动作,在基座部(21)设置有将轨道槽(21c)纵穿的背面开口(21a),以使得从背面侧装入形成有异常检测电路的基板(41)以及将基板(41)和电磁跳闸装置(61)电连接的配线(42)。

Description

电路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拆装地装载于轨道的电路断路器的构造。
背景技术
电路断路器是在负载设备等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将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断路,为了确保设备、配线等的安全所必须的装置。近年来,使用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增加,处于与其相应地要使用许多个电路断路器的倾向。因此,进一步要求紧凑性。另外,为了对许多个电路断路器进行安装,设想在配电盘、控制盘等设置的电路断路器排列而设置于在盘的设置面固定的安装用的轨道。
作为安装用的轨道,使用还被称为DIN轨道的IEC轨道(国际电气标准会议: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标准的轨道)等金属制的轨道。因此,在电路断路器的背面,以用于对导体即轨道进行安装的轨道槽将电源侧和负载侧的中间部分横穿的方式进行设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24644号公报(0008~0009段、图1~图3)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67136号公报(0056~0060段、图10~图11)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从对许多个电路断路器进行搭载的必要性出发,要求进一步的紧凑化,但为了确保用于形成轨道的安装槽的空间而使厚度变薄变得困难。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排列而配置于轨道的紧凑的电路断路器。
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的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将基座部和罩部组合而形成箱状,该基座部在纵向的一端侧形成有电源端子、在另一端侧形成有负载端子及在其间形成有用于装入设备的分区,该罩部将装入有所述设备的基座部的表面侧覆盖,该框体将所述基座部的背面侧的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负载端子的中间部分横穿,形成有用于装载于轨道的轨道槽;开闭机构部,其装入至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纵向上的中间部分,针对每极对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负载端子之间进行开闭控制;异常检测部,其装入至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开闭机构部和所述负载端子之间,具有对在负载配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测量的传感器、以及基于由所述传感器测量出的信号对所述负载配线中的异常的发生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电路;以及电磁跳闸装置,其具有与从所述异常检测部输出的电流相应地进行动作的电磁致动器,设置于所述基座部中的所述开闭机构部和所述电源端子之间,通过所述电磁致动器进行所述开闭机构部的跳闸动作,在所述基座部设置有将所述轨道槽纵穿的背面开口,以使得从所述背面侧装入形成有所述异常检测电路的基板以及将所述基板和所述电磁跳闸装置电连接的配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能够得到紧凑的电路断路器,其通过设置跨过轨道槽的背面开口,从而不损害组装性就能够优化设备的配置,因此能够排列而配置于轨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背面部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作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安装于轨道的状态而表示的斜视图和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结构的、将主体罩拆下的状态下的斜视图。
图5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背面罩拆下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基座部和背面罩之间的嵌合部分的结构的、装载有背面罩时和将背面罩拆下时的局部放大斜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背面罩的结构的、外表面侧和内表面侧各自的局部放大斜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基座部和背面罩之间的嵌合部分的结构的、使背面罩部分透过的局部放大透过斜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基座部和背面罩之间的嵌合部分的结构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触点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图5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即电路断路器的背面部的结构,表示从背面侧向主体装入的电路基板、和在电路基板装入后将用于遮盖的背面罩拆下而排列的状态的分解斜视图。而且,图2(a)和(b)分别是电路断路器安装于轨道的状态下的斜视图和侧视图,图3(a)和(b)分别是电路断路器的侧视图和后视图,图4是将电路断路器的罩部拆下而使内部机构露出的状态的斜视图,图5是将电路断路器的背面罩拆下而使电路基板部分露出的状态的后视图。
另外,图6~图9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第二特征部分即基座部和背面罩之间的嵌合部分处的排水构造进行说明的图,图6作为基座部和背面罩之间的嵌合部分的结构,表示装载有背面罩时的局部放大斜视图(a)和将背面罩拆下时的局部放大斜视图(b),图7(a)和(b)分别是背面罩的外表面侧和内表面侧的局部放大斜视图,图8是将背面罩嵌入至基座部时的、使背面罩部分透过,省略了内部机构的记载的局部放大透过斜视图,图9是表示基座部和背面罩之间的嵌合部分的结构的、局部剖面放大图,图9(a)是图3(b)的A-A线处的切剖面,图9(b)是图3(b)的B-B线处的切剖面。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以能够在如IEC轨道这样的金属制的轨道可自由拆装地装载为前提,且特征在于以将轨道装载用的槽横穿的方式在背面侧形成开口。但是,在其特征部分的说明前,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而关于漏电断路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电路断路器即漏电断路器1如图2和图3所示,在箱状的框体2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在图中为上侧)形成有用于对电源侧的电线进行连接的端子(电源端子81),在另一端(在图中为下侧)形成有用于对负载侧的电线进行连接的端子(负载端子82)。此外,包含漏电断路器1的电路断路器,设想相对于壁面等垂直面进行设置,在实际的设置状况下,有时长度方向(将电源端子81和负载端子82连结的方向)成为铅垂方向、或成为水平方向,但在本说明书中,将长度方向称为纵向(y方向)。
而且,在框体20的内部收纳的、用于对未图示的开闭机构进行手动操作的手柄5,从将电源端子81和负载端子82连结的面中的一个面即操作面1fo凸出。下面,将与操作面1fo平行、与纵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x方向),将与操作面1fo垂直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z方向)。
操作面1fo的相反侧是用于在IEC轨道等金属制的轨道90进行安装的设置面1fm,框体20基本上是使操作面1fo侧的罩部22和设置面1fm侧的基座部21组合而构成的。基座部21、罩部22都是将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塑性树脂成型而形成的,基座部21作为将设备装入的架台起作用,罩部22作为将装入的设备覆盖的罩起作用。
在罩部22除了用于使手柄5凸出的开口外,还设置有用于使脱扣按钮72、漏电显示按钮64及测试按钮65从内部露出的开口。此外,在基座部21的操作面1fo侧装入下述所示的设备,将使罩部22覆盖的状态称为主体2。
另一方面,在基座部21的操作面1fo侧的面,设置有用于将电源端子81、负载端子82及作为电路断路器的内部设备(后面记述)装入的分区。而且,在设置面1fm侧的纵向的中间部分,为了将轨道90嵌入,设置有在宽度方向行进的宽幅的轨道槽21c。在轨道槽21c的两缘,分别形成有朝向中间部分凸出、用于对轨道90的伸出部90e进行卡止的卡止爪21b。
如果从框体20将罩部22拆下,则如图4所示,作为装入至基座部21的漏电断路器的主要设备显现。在电源端子81的纵向的紧邻处,用于将分开触点时的电弧消除的各极的消弧室59在宽度方向排列而设置,与在手柄5的厚度方向的远端侧配置的进行触点的开闭动作的未图示的开闭机构部相连。
而且,在开闭机构部(在图中为手柄5的位置)和负载端子82之间具有双金属件及线圈等,用于通过与电流相对应的机械动作将过电流跳闸的各极的过电流跳闸装置71在宽度方向排列。各极的过电流跳闸装置71如果任一个检测到过电流,则将全部极断路,因此例如构成为通过将未图示的各极横穿的横杆等将机械性的动作汇总为一个,能够进行跳闸动作。因此,脱扣按钮72构成为,经由上述的横杆等共通部件使全极跳闸。此外,将脱扣按钮72和各极的过电流跳闸装置71汇总而称为过电流跳闸机构7。
另一方面,作为对漏电进行检测的设备,具有:零序变流器62,其还被称为用于对负载侧的各极的电流的微小的差进行测量的ZCT;以及后面记述的漏电检测电路,其根据由零序变流器62测量出的电流对是否发生了漏电进行检测。还具有电磁跳闸装置61,其通过由漏电检测电路输出的电流流过电磁跳闸线圈61c而使电磁致动器动作,进行跳闸动作。
此外,电磁跳闸装置61也构成为经由上述的横杆等共通部件而使全极跳闸。另一方面,用于进行漏电的动作测试的测试按钮65,构成为通过按压板簧63而使电磁跳闸线圈61c通电,使电磁跳闸装置61本身动作而进行动作确认。此外,将电磁跳闸装置61、零序变流器62~测试按钮65及在后面记述的基板41形成的未图示的漏电检测电路汇总而称为漏电跳闸机构6。
上述的主要设备在断路器的大小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能够在配置上确保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但进行各极的触点的开闭的开闭机构部为了在厚度和宽度方向上获取空间,基本上,其他设备需要以开闭机构部为界配置于负载侧或电源侧的某一侧。过电流跳闸机构7和零序变流器62需要对流过负载的电流进行检测,因此在电流路径上,需要配置于开闭机构部和负载端子82之间即负载侧。
另一方面,关于电磁跳闸装置61,没有电流路径上的配置的限制,但由于是如电磁跳闸线圈61c这样的需要一定体积的设备,因此在小型的断路器中,没有在负载侧设置的富裕量,需要与开闭机构部相比配置于电源侧。另外,根据由零序变流器62检测的电流对漏电进行检测、输出用于跳闸的信号的漏电检测电路,需要对微小的电流进行检测,因此优选设置于零序变流器62的附近即负载侧。
其结果,漏电跳闸机构6需要以开闭机构部为界而分开配置于电源侧和负载侧,但如果追求小型化,则难以在通过机械性的动作使横杆动作的各极的过电流跳闸装置71之间穿过而进行配线。并且,为了装载于轨道90,在设置面1fm侧形成有在宽度方向行进的宽幅的轨道槽21c,因此由于厚度方向的限制,难以与过电流跳闸装置71相比穿过正面侧(厚度方向近端侧:z方向正侧)而进行配线。并且,只限于将各机构从基座部21的正面侧不断组装,也难以将与过电流跳闸机构7相比后接的漏电跳闸机构6的部件配置于过电流跳闸装置71的背面侧(厚度方向远端侧:z方向负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漏电断路器1中,如图1及图5所示,设置有跨过轨道装载用的轨道槽21c而开口的背面开口21a。由此,能够在将与负载端子82的配线穿过零序变流器62的状态的过电流跳闸装置71从基座部21的正面侧例如通过压入进行组装时,将来自零序变流器62的信号线从基座部21的背面侧的背面开口21a引出。同样地,在连接有配线42的电磁跳闸装置61也从正面侧进行组装时,能够将来自零序变流器62的配线42从基座部21的背面侧的背面开口21a向背面侧引出。
背面开口21a将轨道槽21c纵穿,因此能够使从电源侧引出的来自电磁跳闸装置61的配线42爬至负载侧为止。即,能够相对于基板41,从背面侧将配线42和来自零序变流器62的配线进行连接。而且,背面开口中的、负载侧的部分与纵穿部分相比形成为宽幅,能够将进行了配线连接的基板41例如朝向与纵向垂直的面,插入至过电流跳闸装置71的负载侧紧邻处。即,不损害组装性,就能够得到小型的漏电断路器1。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设备组装后,与背面开口21a同样地,通过使用跨过轨道槽21c的背面罩3将背面开口21a堵塞,从而漏电断路器1完成。在这里,包含漏电断路器1,电路断路器不会设置在暴露于风雨这样的场所,因此不采取遍及整周使背面罩3的外周和背面开口21a的内周紧贴这样的防水构造,基本上不会有问题。但是,在将电路断路器装载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轨道90的情况下,如果在轨道上发生了结露,则考虑结露的水滴会经由伸出部90e而传递至框体20的设置面1fm。
如上所述传递至设置面1fm的水滴,到达至通过用于对伸出部90e进行卡止的卡止爪中的、位于下方的卡止爪而形成的在水平方向行进的槽状部分(与后面记述的水平槽2ga对应)。如果是现有的电路断路器,则在设置面侧没有开口,另外也没有跨过卡止爪那样的开口、接缝,因此到达至槽状部分的水滴从卡止爪的端部排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漏电断路器1中,跨过卡止爪21b而存在背面开口21a,其结果,背面开口21a和背面罩3之间的嵌合部分也跨过卡止爪21b部分而形成,考虑在单纯的嵌合时,水滴也会侵入至内部。
因此,为了具有防水性,例如考虑遍及整周使背面罩3的外周和背面开口21a的内周紧贴,但尺寸误差的容许度变小、成品率降低而在生产效率方面不优选。还考虑经由密封件等进行嵌合,但部件个数会增加,并且嵌合工序复杂化,这也在生产效率方面不优选。还考虑使用密封胶、粘接剂或者粘结剂,但由于会对维修、检查等造成妨碍,因此这也不优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漏电断路器1中,构成为在背面开口21a的卡止爪21b附近部分和背面罩3的相同的卡止爪21b附近部分,作为在嵌合时协同的导水管而设置具有排水功能的槽。此外,在包含漏电断路器1的电路断路器中,在将纵向设置为铅垂方向的情况下,基本上负载侧位于下方,因此作为导水管而具有排水功能的槽,是以负载侧位于下方为前提的,设置于负载侧的卡止爪21b附近。下面,使用图6~图9进行说明。
此外,背面罩3(或者背面开口21a)如图6(a)所示,在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将卡止爪21b部分横切。因此,作为协同的导水管而具有排水功能的槽,分别设置于背面开口21a的内周侧、背面罩3的外周侧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但由于是相同(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以从设置面1fm观察时的左侧的嵌合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通过基座部21的卡止爪21b形成的在宽度方向延伸的水平槽2ga如图6(b)所示,通过背面开口21a而被中断。在其中断的部分的内周面即垂直的内周面2fa的正下方,形成有从轨道槽21c的面向内部侧即厚度方向近端(在图6中为远端侧:z正方向)侧凹陷、从凹陷的部分朝向水平槽2ga的中间部分凸出的凸出部2p。在水平槽2ga正下方的背面开口21a的垂直的内周面2fa和凸出部2p的上表面2fb相交叉的部分,设置有外侧即厚度方向远端(z负方向)侧降低的第一倾斜槽2gb。另外,在凸出部2p的内部侧形成有与设置面1fm平行的直立设置面2fc。
另一方面,背面罩3的与卡止爪21b相对应的部分成为平坦面3fa,平坦面3fa的宽度方向两端如图7所示,在厚度方向延伸的肋部3r伸出。肋部3r的下方在宽度方向凹陷,在其下侧形成有与主外表面3fE相比从内部(z正方向)侧的部分朝向外部侧延伸、用于与凸出部2p的下表面相对的相对面3fb。在相对面3fb的外部侧(厚度方向远端:z负方向)端部,形成有用于与凸出部2p的前端面2fd(图6(b))对接的对接面3fd。将与对接面3fd相比外侧部分的、即厚度方向远端(z负方向)侧降低的第二倾斜槽3ga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一倾斜槽2gb一致。
如果使背面罩3与如上所述构成的背面开口21a嵌合,则如图8及图9所示,相对面3fb与凸出部2p的下表面相对,并且凸出部2p的前端面2fd和对接面3fd对接。并且,肋部3r与垂直的内周面2fa抵接,由此在水平槽2ga正下方形成与垂直的内周面2fa相邻的厚度方向的槽Gcr。由此,不仅在水平槽2ga内移动的水滴,从平坦面3fa传递的水滴也不是在背面罩3的面向下方传递,而是在基座部21的垂直的内周面2fa侧向下方传递。
此时,在槽Gcr的外部侧传递的水滴移动至第二倾斜槽3ga,向外部排出。另一方面,即使水滴在槽Gcr的内部侧传递,由于直立设置面2fc会造成妨碍,因此也会经由第一倾斜槽2gb移动至第二倾斜槽3ga,水滴排出至外部。
即,构成为在使分别形成于背面开口21a内周面和背面罩3的外周面的、第一倾斜槽2gb和第二倾斜槽3ga嵌合时,实质上相连,因此能够对向嵌合部分移动而来的水滴进行排水而防止向内部的侵入。即,无需使背面开口21a的内周面和背面罩3的外周面紧贴这样的尺寸精度,能够以机械地嵌合的程度的成型精度而发挥防水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漏电断路器1,示出了作为安装用轨道而使用了IEC轨道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有必要形成轨道槽21c的轨道,则其他种类也能够实现相同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水滴对策的情况下也可以是除了IEC轨道以外的轨道,如果是产生结露的可能性高的金属制的轨道、特别是需要卡止爪21b的方式的轨道,则能够实现效果。
另外,作为对漏电流进行测量的漏电流传感器,示出了使用零序变流器62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磁通门传感器等其他种类的漏电流传感器。
此外,虽然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漏电断路器1,但如果是跳闸所需的测量部和进行跳闸动作的跳闸装置分置于负载侧和电源侧的方式,则无需一定是漏电断路器。例如,也可以取代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漏电断路器1的进行机械动作的过电流跳闸装置71,在各极设置对电流进行测量的CT、孔元件等电流检测传感器,并且在负载侧设置根据电流检测传感器的信号对有无过电流进行判断的过电流判定电路。在该情况下,通过电源侧的电磁跳闸装置进行过电流的断路,例如成为被称为电子式电路断路器的电路断路器。
即,漏电流传感器、电流检测传感器,能够考虑是对负载配线中的电流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并且,漏电检测电路、过电流检测电路考虑是基于由传感器测量出的信号对负载配线中的异常的发生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电路。而且如果是构成为将设置于负载侧的异常检测电路的基板和电源侧的电磁跳闸装置61从背面侧接线的电路断路器,则能够实现与本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漏电断路器1及电子式电路断路器),具有:框体20,其将基座部21和罩部22组合而形成箱状,该基座部21在纵向(y方向)的一端侧(正侧)形成有电源端子81、在另一端侧(负侧)形成有负载端子82及在其间形成有用于装入设备的分区,该罩部22将装入有设备的基座部21的表面侧覆盖,该框体20将基座部21的背面侧的电源端子81和负载端子82的中间部分横穿,形成有用于装载于轨道(例如,IEC90)的轨道槽21c;开闭机构部,其装入至基座部21的纵向上的中间部分,针对每极对电源端子81和负载端子82之间进行开闭控制;异常检测部,其装入至基座部21的开闭机构部和负载端子82之间,具有对在负载配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测量的传感器、以及基于由传感器测量出的信号对负载配线中的异常的发生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电路;以及电磁跳闸装置61,其具有与从异常检测部输出的电流相应地进行动作的电磁致动器,设置于基座部21中的开闭机构部和电源端子81之间,通过电磁致动器进行开闭机构部的跳闸动作,构成为在基座部21设置有将轨道槽21c纵穿的背面开口21a,以使得从背面侧装入形成有异常检测电路的基板41以及将基板41和电磁跳闸装置61电连接的配线42,因此不损害组装性,就能够得到小型的电路断路器。
在这里,如果上述的传感器是对负载配线中的漏电电流进行测量的漏电流传感器(例如,零序变流器62),上述的异常检测电路是基于漏电流传感器的信号对漏电进行检测的漏电检测电路,则上述电路断路器作为由电磁跳闸装置61基于从漏电检测电路输出的电流而进行跳闸动作的漏电断路器1起作用,不损害组装性,就能够得到小型的漏电断路器1。
或者,如果上述的传感器是对负载配线的针对每极的过电流进行测量的电流传感器,上述的异常检测电路是基于电流传感器的信号对负载配线的针对每极的过电流进行检测的过电流检测电路,则上述电路断路器作为由电磁跳闸装置61基于从过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的电流而进行跳闸动作的电子式电路断路器起作用,不损害组装性,就能够得到小型的电子式电路断路器。
特别地,电路断路器以为了使电源端子81位于负载端子82的上方而将设置面1fm设为垂直、装载于沿水平方向架设的金属制的轨道90(例如IEC轨道)为前提,如果构成为在向轨道的装载状态下,在基座部21,在通过为了将轨道90卡止而设置于轨道槽21c的两缘的、向纵向(y方向)凸出的卡止爪21b中的、位于下方的卡止爪21b而形成的水平槽2ga的由背面开口21a的纵穿所分断的端部的正下方,形成有朝向背面侧(z负方向)向下方(y负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槽2gb,在将背面开口21a堵塞的背面罩3的外周面侧,也形成朝向背面侧向下方倾斜的第二倾斜槽3ga,在使背面罩3嵌合于背面开口21a时,在第一倾斜槽2gb的背面侧的端面的正下方,第二倾斜槽3ga的表面(z正方向)侧的端面相连,则即使在轨道90发生结露,经由水平槽2ga向嵌合部分移动而来,第一倾斜槽2gb和第二倾斜槽3ga作为一系列的导水管起作用,也能够将水滴向外部排出,防止向内部的侵入。
特别地,在背面罩3的背面开口21a的水平槽2ga被分断的部分正下方的与垂直的内周面2fa相对的部分形成有肋部3r,该肋部3r在水平方向伸出,并且在与设置面1fm垂直的方向延伸,与垂直的内周面2fa的第一倾斜槽2gb的上方部分接触,因此不仅是在水平槽2ga内移动的水滴,在背面罩3的平坦面3fa上移动而来的水滴也不是向背面罩3的面,而是向基座部21的垂直的内周面2fa侧移动而传递至第一倾斜槽2gb。即,也能够防止水滴绕入背面罩3侧而侵入至内部。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设想而记载了将电流的通电/断路在一组触点间进行的单极单切构造的开闭机构部(在图4中消弧室59仅配置于1个方向),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应用单极双切构造的开闭机构部。在该情况下,基本的结构与包含有在实施方式1中叙述的漏电断路器1的电路断路器相同,但与单极单切构造相比开闭机构部变得更大,因此部件配置的限制严格,因此效果变得进一步显著。
图10仅将在本实施方式2中叙述的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部50的触点部分提取而示出。在单极双切的构造中,在电源端子81和负载端子82之间,配置有与操作手柄5的动作联动地旋转的大致圆筒形的转子57。在隔着该圆筒形的转子57而大致对角位置,设置从转子57的外周凸出的图示右侧的第1可动接触件56a和图示左侧的第2可动接触件56b,并且在第1可动接触件56a的前端附近形成第1可动触点55a,在第2可动接触件56b的前端附近形成第2可动触点55b而构成了旋转电极。另一方面,在电路断路器主体的电源端子81连接有第1固定接触件52a,在表面形成有第1固定触点51a。另外,从负载端子82连接有第2固定接触件52b,在表面形成有第2固定触点51b。
如果与操作手柄5的动作联动而转子57旋转,则第1固定接触件52a上的第1固定触点51a和第1可动接触件56a上的第1可动触点55a、第2固定接触件52b上的第2固定触点51b和第2可动接触件56b上的第2可动触点55b同时地进行闭极或者开极。由此,能够进行电源端子81和负载端子82之间的电流的通电/断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闭机构部50中使用单极双切构造,同时地进行2组电极的开闭,因此与单极单切构造的电路断路器相比,构造变得稍复杂,但断路特性优异,具有能够向高断路容量品应用这一特长。另外,关于实施方式1所示的本发明的(记载有本发明的目的的效果)效果,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使用单极双切构造的开闭机构部50的电路断路器、使用单极单切构造的开闭机构部的电路断路器都能够同样地实现,能够得到良好的特性的电路断路器。
标号的说明
1:漏电断路器(电路断路器),
2:主体,2ga:水平槽,2gb:第一倾斜槽,
3:背面罩,3ga:第二倾斜槽,3r:肋部,
20:框体,21基座部,21a:背面开口,21b:卡止爪,21c:轨道槽,
22:罩部,
41:基板,42:配线,
61:电磁跳闸装置,62:零序变流器(漏电流传感器、传感器)
81:电源端子,82:负载端子
90:轨道。

Claims (5)

1.一种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体,其将基座部和罩部组合而形成箱状,该基座部在纵向的一端侧形成有电源端子、在另一端侧形成有负载端子、及在其间形成有用于装入设备的分区,该罩部将装入有所述设备的基座部的表面侧覆盖,该框体将所述基座部的背面侧的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负载端子的中间部分横穿,形成有用于装载于轨道的轨道槽;
开闭机构部,其装入至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纵向上的中间部分,针对每极对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负载端子之间进行开闭控制;
异常检测部,其装入至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开闭机构部和所述负载端子之间,具有对在负载配线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测量的传感器、以及基于由所述传感器测量出的信号对所述负载配线中的异常的发生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电路;以及
电磁跳闸装置,其具有与从所述异常检测部输出的电流相应地进行动作的电磁致动器,设置于所述基座部中的所述开闭机构部和所述电源端子之间,通过所述电磁致动器进行所述开闭机构部的跳闸动作,
在所述基座部设置有将所述轨道槽纵穿的背面开口,以使得从所述背面侧装入形成有所述异常检测电路的基板、以及将所述基板和所述电磁跳闸装置电连接的配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对所述负载配线中的漏电电流进行测量的漏电流传感器,
所述异常检测电路是基于所述漏电流传感器的信号对漏电进行检测的漏电检测电路,
该电路断路器作为由所述电磁跳闸装置基于从所述漏电检测电路输出的电流而进行所述跳闸动作的漏电断路器起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对所述负载配线的针对每极的过电流进行测量的电流传感器,
所述异常检测电路是基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信号对所述负载配线的针对每极的过电流进行检测的过电流检测电路,
该电路断路器作为由所述电磁跳闸装置基于从所述过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的电流而进行所述跳闸动作的电子式电路断路器起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路断路器以为了使所述电源端子位于所述负载端子的上方而将设置面设为垂直、装载于沿水平方向架设的金属制的所述轨道为前提,
构成为在向所述轨道的装载状态下,
在所述基座部,在通过为了将所述轨道卡止而设置于所述轨道槽的两缘的、向所述纵向凸出的卡止爪中的、位于下方的卡止爪而形成的水平槽的由所述背面开口的纵穿所分断的端部的正下方,形成有朝向背面侧向下方倾斜的第一倾斜槽,
在将所述背面开口堵塞的背面罩的外周面侧,也形成朝向背面侧向下方倾斜的第二倾斜槽,
在使所述背面罩嵌合于所述背面开口时,在所述第一倾斜槽的背面侧的端面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倾斜槽的表面侧的端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面罩的所述背面开口的所述水平槽被分断的部分正下方的与垂直的内周面相对的部分形成有肋部,该肋部在水平方向伸出,并且在与所述设置面垂直的方向延伸,与所述垂直的内周面的所述第一倾斜槽的上方部分接触。
CN201880093296.2A 2018-05-15 2018-05-15 电路断路器 Active CN1121061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18763 WO2019220538A1 (ja) 2018-05-15 2018-05-15 回路遮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6165A CN112106165A (zh) 2020-12-18
CN112106165B true CN112106165B (zh) 2022-11-11

Family

ID=68540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3296.2A Active CN112106165B (zh) 2018-05-15 2018-05-15 电路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921315B2 (zh)
KR (1) KR102500201B1 (zh)
CN (1) CN112106165B (zh)
TW (1) TWI680484B (zh)
WO (1) WO2019220538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58A (zh) * 1994-11-15 1996-05-2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漏电敏感断路器
TW417127B (en) * 1994-07-23 2001-01-01 Delta Circuit Prot & Controls Module for use with a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m
TW490698B (en) * 1999-08-30 2002-06-11 Eaton Corp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secure base and terminal connection
JP2004064867A (ja) * 2002-07-26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分電盤
JP2004234920A (ja) * 2003-01-28 2004-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回路遮断器
JP2004327336A (ja) * 2003-04-25 2004-1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路遮断器
TWM450893U (zh) * 2012-10-12 2013-04-11 Tripod Technology Corp 供電保護裝置及供電系統
JP2015207360A (ja) * 2014-04-17 2015-11-1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電気機器の取付け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2016067136A (ja) * 2014-09-25 2016-04-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およびそ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を備えた開閉器
CN105990818A (zh) * 2014-08-22 2016-10-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漏电断路器
CN103426698B (zh) * 2012-05-22 2016-12-28 哥维斯股份公司 具有自测试装置的借助剩余电流操作的断路器
CN108022804A (zh) * 2017-12-01 2018-05-11 江苏创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式塑壳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4644A (ja) * 1984-07-12 1986-02-0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情報装置
JP2685998B2 (ja) * 1991-06-25 1997-12-0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漏電ブレーカー
JPH06124644A (ja) 1992-07-06 1994-05-06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気機器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17127B (en) * 1994-07-23 2001-01-01 Delta Circuit Prot & Controls Module for use with a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m
CN1123458A (zh) * 1994-11-15 1996-05-2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漏电敏感断路器
TW490698B (en) * 1999-08-30 2002-06-11 Eaton Corp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secure base and terminal connection
JP2004064867A (ja) * 2002-07-26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分電盤
JP2004234920A (ja) * 2003-01-28 2004-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回路遮断器
JP2004327336A (ja) * 2003-04-25 2004-1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路遮断器
CN103426698B (zh) * 2012-05-22 2016-12-28 哥维斯股份公司 具有自测试装置的借助剩余电流操作的断路器
TWM450893U (zh) * 2012-10-12 2013-04-11 Tripod Technology Corp 供電保護裝置及供電系統
JP2015207360A (ja) * 2014-04-17 2015-11-19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電気機器の取付け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05990818A (zh) * 2014-08-22 2016-10-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漏电断路器
JP2016067136A (ja) * 2014-09-25 2016-04-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およびそ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を備えた開閉器
CN106207761A (zh) * 2014-09-25 2016-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导轨安装结构的开关
CN108022804A (zh) * 2017-12-01 2018-05-11 江苏创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式塑壳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21315B2 (ja) 2021-08-18
KR20200138394A (ko) 2020-12-09
TWI680484B (zh) 2019-12-21
WO2019220538A1 (ja) 2019-11-21
TW201947626A (zh) 2019-12-16
JPWO2019220538A1 (ja) 2020-12-10
KR102500201B1 (ko) 2023-02-16
CN112106165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81664C2 (ru) Корпус устройства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я дл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выключателя, устройство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я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сборки
US7876181B2 (en) Earth leakage circuit breaker
KR100935061B1 (ko) 누전 차단기의 누전 인외 장치
US7084727B2 (en) Switching device comprising a uniform control tile
KR100757625B1 (ko) 인출형 차단기의 제어 회로 접속 장치
US9111707B2 (en) Installation switching device with a current sensing unit
US6211759B1 (en) Ionized gas deflector for a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US6262880B1 (en) Circuit breaker mounting assembly with moveable remote terminal block
US6777628B2 (en) Interlocking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s
CN112106165B (zh) 电路断路器
KR100937296B1 (ko) 누전 차단기
SK58097A3 (en) Electric switching device for switching cabinet and fi/ls circuit breaker
JP2010009919A (ja) 漏電遮断器
JP2001126607A (ja) 分岐回路遮断器の付加機能ユニット
JP2006278113A (ja) 漏電遮断器
US20190108962A1 (en) Module for detecting an electrical fault for an electrical protection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protection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a detection module
JP2009181784A (ja) 回路遮断器の付属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回路遮断器
JP4856522B2 (ja) 回路遮断器
CN106898525B (zh) 包括开关机构和至少一个辅助模块的电气开关设备
JP4012098B2 (ja) 漏電遮断器
KR102071551B1 (ko) 배선용 차단기의 전자식 트립 장치
JP2005045970A (ja) 引出形遮断器
JP2785415B2 (ja) 漏電遮断器
CN116435149A (zh) 低压保护开关设备和组装方法
CN115274368A (zh) 电路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