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7761B - 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导轨安装结构的开关 - Google Patents

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导轨安装结构的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7761B
CN106207761B CN201510246722.XA CN201510246722A CN106207761B CN 106207761 B CN106207761 B CN 106207761B CN 201510246722 A CN201510246722 A CN 201510246722A CN 106207761 B CN106207761 B CN 106207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engagement piece
piece portion
rail engagement
helical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67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7761A (zh
Inventor
千种真
千种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07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7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7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7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 Breakers (AREA)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能够将装置稳定地固定到尺寸并不固定的装置支承导轨上。在该安装结构中,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一个被收装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另一个被收装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并且,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和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对设置,在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和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对设置,在该状态下,通过呈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使收装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向导轨底部的方向沿斜向被推压。

Description

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导轨安装结构的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导轨安装结构的开关,该装置安装在装置支承导轨上,且能够拆卸。
背景技术
在很多情况下,设在配电盘上的断路器、还有检测各种传感器的信息并传递给控制装置的传感器单元等装置,例如被组合(单元化)到箱型的树脂成型品中,例如安装到符合IEC标准但形状不同的多种支承导轨上来使用。另外,所述支承导轨的结构为,具有剖面略呈U字形的导轨主体,在导轨主体的两侧设有从该导轨主体伸出的一对卡合片(板状边缘部)。并且,在装置主体的导轨安装面一侧设有一对卡合爪,通过使一对卡合爪以横跨支承导轨的方式(从支承导轨的两侧)分别与卡合片相卡合,从而能够将该装置安装到支承导轨上。(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为抑制晃动,也在研究使卡合爪具有弹性从而抑制晃动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85413号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222645号
所述支承导轨中有的是基于IEC标准或DIN标准等标准制造的,但各个支承导轨中卡合片的厚度有差异。因此,使所述装置符合其中一种标准而将其制成能够安装到符合该标准的支承导轨上的形状时,若再将其安装到符合另一种标准的支承导轨上,则有可能会产生晃动,或造成安装荷载增大,最坏的情况下箱形的树脂成型品会产生破损。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述的使树脂部件具有弹性的结构中,其树脂部件不能获得较大的弹性,由于较小的尺寸变化就会增大推压荷载,从而导致一些问题,如装置不能安装到尺寸不同的导轨上,或者不能消除晃动,或者能够安装的支承导轨种类有限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在该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中,能够将装置稳定地固定到装置支承导轨上,其中该装置支承导轨的尺寸并不固定,或者由于制造误差或标准等,每个装置支承导轨在其厚度、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等都不固定。
本发明所涉及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上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中,该装置支承导轨具有:导轨底部;一对导轨侧壁部,其分别设在该导轨底部的两侧,与所述导轨底部形成角度并互相平行延伸;一对导轨卡合片部,其分别在与所述导轨底部相面对的平面上延伸,且从所述导轨侧壁部的各个顶端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
所述装置的外箱体中形成螺旋弹簧收装室,
该螺旋弹簧收装室中收装有螺旋弹簧,其中,该螺旋弹簧呈朝所述装置支承导轨倾斜的状态,在所述装置的外箱体的靠近所述装置支承导轨一侧的位置上形成有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该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能够收装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
该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中设有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和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由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形成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与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一个及所述螺旋弹簧相对应,将所对应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进行收装,且使得该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能够沿其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进行相对移动,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与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相连通,由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形成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该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与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另一个相对应,将所对应的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进行收装,且使得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能够沿其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进行相对移动,
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一个被收装到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另一个被收装到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并且,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与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与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对设置,在该状态下,呈所述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对收装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向所述导轨底部的方向沿斜向进行推压。
本发明所涉及的导轨安装结构中,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一个被收装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另一个被收装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并且,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与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对设置,在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与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对设置,在该状态下,呈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对收装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向导轨底部的方向沿斜向进行推压,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导轨安装结构具有能够将装置稳定地固定到装置支承导轨上的效果,其中装置支承导轨的尺寸并不固定,或者由于制造误差或标准等,每个装置支承导轨在其厚度、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等都不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为从斜上方观察到的将装置安装在装置支承导轨上的安装状态的实例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为从斜上方观察到的装置的外箱体及螺旋弹簧的分解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为从图1的箭头方向观察沿图1的Ⅲ-Ⅲ线的纵剖面的纵向侧剖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其中的(a)、(b)、(c)、(d)为按照将装置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上的安装工序顺序,使用纵剖面的侧视图对装置支承导轨和装置的外箱体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装置的导轨安装说明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为将在装置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的状态下的局部放大来进行说明的纵剖面的侧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为从斜下方观察到的装置的外箱体及螺旋弹簧的分解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为从斜下方观察到的装置的外箱体及螺旋弹簧的组装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为从斜下方观察到的装置的外箱体及螺旋弹簧的组装完成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为从斜下方观察到的开关的分解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为从侧面观察到的将开关的罩部拆下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为表示螺旋弹簧和静触头的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装置的外箱体;1b:装置基座部;1b01: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cs: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的半圆槽状的弯曲底面;1c:装置罩部;1c01:装置罩部侧凸部;1c01cs:装置罩部侧凸部1c01的半圆槽状的弯曲顶端面;1c1:第1装置罩部;1c2:第2装置罩部;11:螺旋弹簧收装室;111:螺旋弹簧定位槽;112:螺旋弹簧收装室的上侧内壁面;12:螺旋弹簧;12c:螺旋中心;12s:螺旋内部空间;121:螺旋弹簧端面;13: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11: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b: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的底面;1321: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1:导轨卡合片部引导斜面;1322: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3: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1:倾斜面;13g231:相对移动容许间隙;2:装置支承导轨;21:导轨底部;221、222:一对导轨侧壁部;231、232:一对导轨卡合片部;3:导轨安装壁;41:静触点;42:静触头;43:动触点;44:动触头;100:装置;101: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图1至图5为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的附图,具体为,图1为从斜侧方表示装置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上的样子的图,图2为表示将装置的基座部及装置的罩部和螺旋弹簧分解的样子的图,其中,装置的基座部及装置的罩部作为装置的外箱体,为被上下分割的树脂成型品,螺旋弹簧用于推压导轨。图3为从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对沿图1的Ⅲ-Ⅲ线的剖面进行观察的图,图4的(a)、(b)、(c)、(d)为表示将装置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上的顺序的图,图5为详细表示图4(d)中的螺旋弹簧和装置支承导轨这二者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通常,如图1所示,在尺寸较长的装置支承导轨2上,并排安装有多个装置100,其中,该装置100中,由树脂成型品构成的箱形的外箱体1中内置有装置功能部(如断路器的断路功能部、传感器的检测功能部等装置功能部,但是由于其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或都为公知的装置功能部,因此省略了图示)。装置功能部也可以形成于外箱体1的外部。此时,外箱体1在其外部固定装置功能部。即,外箱体1安装在装置支承导轨2和装置功能部之间,起到将装置功能部固定到装置支承导轨2上的支承件的功能。因此,当装置功能部位于外箱体1的外部时,装置100也可以被称为导轨安装结构100。
例如,装置支承导轨2符合IEC标准或DIN标准等,其具有如下形状,对具有规定厚度的长条形的金属板沿其宽度方向进行弯折加工,形成在剖面略呈U字形的尺寸较长的导轨主体的两侧沿该导轨主体设有突出的一对卡合片部(板状边缘部)231、232的形状。尤其是,导轨主体形成剖面为四边形的引水槽状,一对卡合片部231、232形成于导轨主体的开口端侧。例如,该装置支承导轨2固定于内部收装有多个装置的配电盘内的导轨安装壁上,用于将装置固定在配电盘内。
在此,关于装置支承导轨2的结构再稍微具体地说明一下。
如图1、图4、图5所示,装置支承导轨2具有:导轨底部21,其安装在导轨安装壁3上;一对导轨侧壁部221、222,其分别一体形成在所述导轨底部21的两侧,分别与导轨底部21垂直,并互相平行延伸;一对导轨卡合片部231、232,其与所述导轨侧壁部221、222的各顶端部形成一体,在与导轨底部21平行的平行线上,从所述导轨侧壁部221、222的各个顶端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即,只要装置支承导轨2具有如下结构即可。装置支承导轨2具有导轨底部21和设在该导轨底部21的两侧的一对导轨侧壁部221、222。一对导轨侧壁部221、222与导轨底部21形成角度,并且一对导轨侧壁部221、222互相平行延伸。图1、图4、图5所示的情况为,一对导轨侧壁部221、222与导轨底部21所成角度为90°。装置支承导轨2具有一对导轨卡合片部231、232,其在与导轨底部21相面对的平面上延伸,并且是从导轨侧壁部221、222的各个顶端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图1、图4、图5所例示的情况为,一对导轨卡合片部231、232平行于面对导轨底部21的平面以及导轨底部21所在的平面。在装置支承导轨2中,导轨底部21和导轨侧壁部221、222以及导轨卡合片部231、232既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分体结构。
很多情况下,与装置支承导轨2的其它部分相比,由于制造误差和制造标准的不同等原因,每个装置支承导轨2上的一对导轨卡合片部231、232的厚度、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等都不固定。在装置100的导轨安装结构中,最好是能够实现,即使导轨卡合片部231、232的厚度、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等都不固定,装置100的导轨安装结构也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将装置100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2上。另外,即使在导轨底部21的背面不存在固定装置支承导轨2的导轨安装壁3,装置支承导轨2的两端部也能够被固定,从而实现对装置支承导轨2的使用。不言而喻,固定装置支承导轨2的方法也可以为,在导轨底部21的背面配置支柱或板部件,再将装置支承导轨2固定在支柱或板部件上。
下面,对装置100,尤其是其外箱体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装置100的外箱体1中形成螺旋弹簧收装室11。该螺旋弹簧收装室11中收装有螺旋弹簧12,其中该螺旋弹簧12呈朝装置支承导轨2倾斜的状态。
装置100的外箱体1的靠近装置支承导轨2一侧的位置上形成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该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能够收装一对导轨卡合片部231、232。
所述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中设有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和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其中,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形成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与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一个231及螺旋弹簧12相对应,将所对应的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进行收装,且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能够沿该导轨卡合片部231的延伸方向移动,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与螺旋弹簧收装室11相连通;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形成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该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与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另一个232相对应,将所对应的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进行收装,且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能够沿该导轨卡合片部232的延伸方向移动。
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一个231被收装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中,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另一个232被收装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中,并且,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中,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和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相对设置,在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中,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和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相对设置,在该状态下,通过呈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12,对收装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中的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向导轨底部21的方向沿斜向地进行推压。
装置100的外箱体1由装置基座部1b和装置罩部1c构成,其中,该装置罩部1c组装在所述装置基座部1b上,且位于该装置基座部1b的两侧中的与所述装置支承导轨2相反的一侧,
在装置基座部1b的两侧中与装置支承导轨2相反的一侧设有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在装置罩部1c的靠近装置支承导轨2的一侧设有装置罩部侧凸部1c01,在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和装置罩部侧凸部1c01相互嵌合的状态下,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的底面和装置罩部侧凸部1c01的顶端面之间形成螺旋弹簧收装室11。
螺旋弹簧收装室11由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的半圆槽状的弯曲底面1b01cs和装置罩部侧凸部1c01的半圆槽状的弯曲顶端面1c01cs形成,装置100的外箱体1中的螺旋弹簧12本身的位置由弯曲底面1b01cs和弯曲顶端面1c01cs确定。
在螺旋弹簧收装室11的靠近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一侧的位置设有螺旋弹簧定位槽111,该螺旋弹簧定位槽111对呈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12的靠近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一侧的端部进行定位,将其位置确定在,能够对收装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中的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向一个导轨卡合片231的方向沿斜向被推压。
在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中,于临近螺旋弹簧定位槽111的位置设有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该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向螺旋弹簧12的螺旋内部空间12s中延伸。
通过呈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12的靠近装置支承导轨2的螺旋弹簧端面121抵接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上,使收装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中的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向导轨底部21的方向沿斜向被推压。
通过螺旋弹簧12的推压力,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的顶端抵接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的底面1312b上。
收装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中的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被呈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12向导轨底部21的方向斜向推压的状态下,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的靠近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一侧的表面和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的靠近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一侧的表面之间形成相对移动容许间隙13g231,该相对移动容许间隙13g231容许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和装置100的外箱体1之间的克服螺旋弹簧12的推压力而沿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的延伸方向的相对移动。
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的两侧中的与装置支承导轨2相反的一侧设有导轨卡合片部引导斜面13211,该导轨卡合片部引导斜面13211引导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和装置100的外箱体1之间的克服螺旋弹簧12的推压力而沿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的延伸方向的相对移动。
收装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中的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被呈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12向导轨底部21的方向斜向推压,由此,呈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12施加给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的推压力F形成两个分力,其中一个分力F1的方向朝向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使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和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弹性地卡合,另一个分力F2的方向朝向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使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和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的底面1312b弹性地抵接。(参照图5)
呈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12的靠近装置支承导轨2一侧的端面121在与其螺旋中心12c相比靠近装置支承导轨2一侧的位置上,与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相抵接。
在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被插入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中的状态下,使装置100的外箱体1克服螺旋弹簧12的推压力而向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的延伸方向移动,之后,使装置100的外箱体1向与之前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被嵌入到装置100的外箱体1的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中,由此,使装置100的外箱体1被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2上。
通过使装置100的外箱体1克服螺旋弹簧12的推压力而向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从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及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中脱离,在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从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及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中脱离的状态下,使装置100的外箱体1向与之前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从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及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中脱离,由此,从装置支承导轨2上拆下装置100的外箱体1。
按照图4中(a)、(b)、(c)、(d)的顺序将装置100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2上。
如图4中(d)所示,箱形的装置100中,形成装置100的外箱体1的导轨安装面(一般为底面)的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中具有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及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及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分别跨过装置支承导轨2并向该装置支承导轨2的两侧突出,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及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这二者和作为导轨安装面(一般为底面)的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的底面之间,分别具有(形成)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
如图5所示,在箱形的装置100的内部具有螺旋弹簧12,其中,该螺旋弹簧12的安装角度为,在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中,螺旋弹簧12将装置支承导轨2向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的方向和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的方向这两个方向推压,将装置支承导轨2向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的方向推压是为了在未从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突出的高度位置上形成确保将装置100保持到装置支承导轨2上的保持力,将装置支承导轨2向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的方向推压是为了将装置100无晃动地固定到装置支承导轨2上。
螺旋弹簧12与导轨卡合片部231的位置关系为,装置支承导轨2的位于图中上侧的导轨卡合片部231与螺旋弹簧12相互接触,并且螺旋弹簧12的中心12c位于导轨卡合片部231的图5中纸面方向右侧,这样,螺旋弹簧12可以切实地将装置支承导轨2向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的方向推压。
在图2中,作为装置100的外轮廓的外箱体1为箱形的树脂成型品,其被与导轨安装壁3的壁面相平行的面分割,具有上侧的装置罩部1c和下侧的装置基座部1b,且二者都为树脂成型品,一般使用在上下方向(在图2的纸面上)上脱模的模具来进行制造。
装置基座部1b中形成有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如图2所示,该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为将螺旋弹簧12从上向下(在图2的纸面上)插入的螺旋弹簧引导孔,装置基座部1b具有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和基座引导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螺旋弹簧收装室11的内周壁),其中,如图3所例示的,该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卡住螺旋弹簧12的一端(距离装置支承导轨2较近的一端),以使螺旋弹簧12不能从装置基座部1b弹离,此外,在将螺旋弹簧12装入螺旋弹簧收装室11以后,该基座引导部与螺旋弹簧12的螺旋部相接触,且该螺旋弹簧12的螺旋部能够滑动,该基座引导部规定螺旋弹簧12的推压角度。
如图2所例示的,装置罩部1c上具有装置罩部侧凸部1c01,该装置罩部侧凸部1c01起到引导板的作用,即,当装置罩部1c与装置基座部1b组装在一起时,其将螺旋弹簧12的在图2纸面上的上方位置限制在装置基座部1b的装置基座部侧凹部(引导孔)1b01中。
螺旋弹簧12构成为,将螺旋弹簧12的螺旋部的一端挂到装置基座部1b的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上临时组装后,将装置罩部1c安装到装置基座部1b上时,装置罩部1c的装置罩部侧凸部(引导板)1c01推压螺旋弹簧12的螺旋的另一端(距离装置支承导轨2较远的一端),并沿装置基座部1b的装置基座部侧凹部(引导孔)1b01安装到该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中。
这样,具有第1、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1322和用于推压导轨的螺旋弹簧12的装置100按照图4所示被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2上。
将装置支承导轨2上的导轨卡合片部231(或232)插入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中,再向使螺旋弹簧12变形的方向移动装置100(图4(a)→(b))。
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的底部与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的顶端部之间的长度L1大于导轨卡合片部231、232的各末端之间的长度L2,由于这样的构成,所以在螺旋弹簧12变形的状态下使装置100转动(摆动),能够使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2插入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中(图4(b)→(c))。
然后,通过解除对装置100的保持,在螺旋弹簧12的作用下,导轨卡合片部232进入第2导轨卡合片部槽部1312中并与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相卡合,通过螺旋弹簧12的推压使装置100得到保持。(图4(c)→(d))
由于螺旋弹簧12向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的方向推压导轨卡合片部231,而且装置支承导轨2是被固定的,因而装置100被向图5的纸面上的右侧方向抬起,这样能够抑制装置100在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2的状态时产生晃动。
另外,向使螺旋弹簧12变形的方向拉拽装置100,使装置100向从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中拆卸导轨卡合片部232的方向转动,通过解除对装置100的保持力而能够从装置支承导轨2上拆下装置100。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为了由一个弹簧12实现保持装置100以及抑制装置100相对于装置支承导轨2的晃动,使螺旋弹簧12对装置支承导轨2斜向地推压。
下面,以稍稍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方式1涉及一种导轨安装结构,其用于将由树脂成型品构成的箱形的装置100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2上,其中,该装置支承导轨2具有长条状的导轨主体(导轨底部21及一对导轨侧壁部221、222),在导轨主体的两侧形成有从该导轨主体伸出的一对导轨卡合片部231、232。装置100具有:第1突台部和第2突台部,在装置100的外箱体1的导轨安装侧的部位形成有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第1突台部和第2突台部位于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的两侧,跨过装置支承导轨2,并分别突出至一对导轨卡合片部231、232的侧方;第1爪(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其与设在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和第1突台部之间的交界部的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的底面(相对于装置支承导轨2的安装面)之间形成第1间隙(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并与插入到该间隙中的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相卡合;螺旋弹簧12,从侧面观察时能够看到,其配置在第1爪(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的第1间隙(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的位置上,对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向第2突台部的方向施力;第2爪(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其与设在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和第2突台部之间的交界部的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的底面(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2上的安装面)之间形成第2间隙(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通过螺旋弹簧12施加的作用力,其与插入到该间隙中的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相抵接、卡合,螺旋弹簧12施力方向为,不仅对一个导轨卡合片部231向第2爪(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的方向施力,还从装置100的上侧方向向下侧方向(装置支承导轨2的方向)对第1爪(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施力。
螺旋弹簧12的与支承导轨2相抵接的地方位于与螺旋弹簧12的螺旋中心12c相比靠近下侧(装置支承导轨2一侧)的位置上。
构成箱形的装置100的树脂成型品(外箱体1)在与装置支承导轨2处于水平且大致位于中央的位置被分割成上侧树脂成型品(装置罩部1c)和下侧树脂成型品(装置基座部1b),该下侧树脂成型品(装置基座部1b)上设有能够从其上部插入螺旋弹簧12的上部开口部(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从侧面观察该树脂成型品(外箱体1)时能够看到,其构成为,当将上侧树脂成型品(装置罩部1c)组装到下侧树脂成型品(装置基座部1b)时,上侧树脂成型品(装置罩部1c)的突出部(装置罩部侧凸部1c01)从上侧树脂成型品(装置罩部1c)一侧被插入到下侧树脂成型品(装置基座部1b)上的上部开口部(装置基座部侧凹部1b01)中,从而将螺旋弹簧12推压至规定的位置、并限制其位置。
实施方式2
下面根据图6到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外轮廓树脂部件和螺旋弹簧的分解立体图,图7表示从图6所示的状态到将螺旋弹簧和第2罩部安装到基座上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8表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到安装完成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1中,外箱体的构成为所谓的横切结构,即用与安装面(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的底面)平行的面分割外箱体,而在本实施方式2的示例中,外箱体的构成为所谓的纵切结构,即用与安装面(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的底面)垂直的面分割外箱体。
如图所示,装置100的外箱体1由装置基座部1b、第1装置罩部1c1及第2装置罩部1c2构成,第1装置罩部1c1及第2装置罩部1c2安装在所述装置基座部1b上,位于该装置基座部在与一对导轨卡合片部231、232的延伸方向所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的两侧,
在装置基座部1b、第1装置罩部1c1和第2装置罩部1c2之间,由装置基座部1b、第1装置罩部1c1和第2装置罩部1c2围成螺旋弹簧收装室11。
在装置基座部1b上,于临近螺旋弹簧定位槽111的位置一体设有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该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延伸至螺旋弹簧12的螺旋内部空间12s中,
在螺旋弹簧收装室11的上侧内壁面112一体设有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该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延伸至螺旋内部空间12s中,并与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相对设置,
螺旋弹簧12的距离装置支承导轨2较近一侧的端部被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卡止,
螺旋弹簧12的距离装置支承导轨2较远一侧的端部被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卡止。
在第1装置罩部1c1组装到装置基座部1b上的状态下,螺旋弹簧12插入螺旋弹簧收装室11中,
在螺旋弹簧12插入螺旋弹簧收装室11中的状态下,螺旋弹簧12的距离装置支承导轨2较近一侧的端部被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卡止,螺旋弹簧12的距离装置支承导轨2较远一侧的端部被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卡止。
螺旋弹簧12的距离装置支承导轨2较近一侧的端部被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卡止,螺旋弹簧12的距离装置支承导轨2较远一侧的端部被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卡止,在该状态下,第2装置罩部1c2安装到安装着第1装置罩部1c1的装置基座部1b上。
下面,以稍稍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说明。构成箱形的装置100的树脂成型品(外箱体1)在图6的靠近观察者-远离观察者的方向上被分割为两部分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压缩螺旋弹簧12,从装置基座部1b的能够组装第1装置罩部1c1的一侧(以下称作“第1装置罩部1c1侧”),将螺旋弹簧12的一端卡合到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上。另一方面,螺旋弹簧12的另一端与上侧内壁面112的位于倾斜面1341附近的部分相接触,其中,倾斜面1341设在装置基座部1b的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上。此时,除了上侧内壁面112,螺旋弹簧12的另一端也可以与倾斜面1341接触。倾斜面1341为朝向第1装置罩部1c1侧的倾斜面,其形成于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上。通过这样设置,螺旋弹簧12通过弹簧的回复力临时固定在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和上侧内壁面112之间。这被称为从第1装置罩部1c1侧临时组装螺旋弹簧12。安装第1装置罩部1c1时,第1装置罩部1c1的侧面对螺旋弹簧12进行推压。由此,螺旋弹簧12的另一端在倾斜面1341上滑动,使螺旋弹簧12被引导到最终安装位置。而且,当螺旋弹簧12被安装到最终安装位置后,螺旋弹簧12的另一端被卡合到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上。装置基座部1b的结构为,当螺旋弹簧12被安装到最终安装位置后,螺旋弹簧12与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及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这二者相卡合,从而位置得到限制。
将螺旋弹簧12临时组装到装置基座部1b上时,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的装置基座部1b。即,在图6所示的装置基座部1b的基础上,在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的基端侧形成相当于上侧内壁面112的基端面,在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上形成相当于倾斜面1341的倾斜面。首先,利用弹簧的回复力,将螺旋弹簧12暂时固定在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的基端面和上侧内壁面112之间。除了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的基端面,螺旋弹簧12的一端也可以与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的倾斜面相接触。暂时固定螺旋弹簧12以后,通过第1装置罩部1c1的按压,螺旋弹簧12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在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及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的倾斜面上滑动。这样,在倾斜面上滑动的螺旋弹簧12的一端与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相卡合,其另一端与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相卡合。
另外,相对于装置基座部1b,将螺旋弹簧12的另一端与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相卡合,也可以通过弹簧的反弹力,将螺旋弹簧12的另一端暂时固定在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的基端面和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之间。螺旋弹簧12的一端不仅与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的基端面相接触,也可以与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的倾斜面相接触。暂时固定螺旋弹簧12的另一端以后,通过第1装置罩部1c1按压螺旋弹簧12,使螺旋弹簧12的一端滑动,从而与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相卡合。此时,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上不形成倾斜面1341也可以。
如图6所示,构成装置100的外轮廓的箱形的树脂成型品具有:装置基座部1b,其具有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及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第1装置罩部1c1,其覆盖该装置基座部1b的一个侧部;第2装置罩部1c2,其覆盖装置基座部1b的两侧中的与第1装置罩部1c1相反的另一侧部。
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被分割为设在第1装置罩部1c1上的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部分)和设在第2装置罩部1c2上的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另外,同样地,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被分割为设在装置基座部1b上的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和设在第1装置罩部1c1上的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和设在第2装置罩部1c2上的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
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被分割为设在第1装置罩部1c1上的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和设在第2装置罩部1c2上的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1。另外,同样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被分割为设在第1装置罩部1c1上的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和设在装置基座部1b上的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和设在第2装置罩部1c2上的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1312。
如图7所示,组装装置100时,在将第2装置罩部1c2安装到装置基座部1b上的状态下,将螺旋弹簧12插入到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3和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134之间,再将另一侧的第1装置罩部1c1安装到装置基座部1b上。
由于将装置100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2上的顺序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3
下面,根据图9、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开关的外轮廓树脂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0为从图9所示的状态到将第2罩部拆卸下来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1为表示螺旋弹簧12和静触头42的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为外箱体被与实施方式2所示的安装面相垂直的面分割,将所谓纵切结构的外箱体结构适用于开关。即,装置100为开关101的情况。
如图9所示,开关101的外箱体1由装置基座部1b、第1装置罩部1c1及第2装置罩部1c2构成,其中,该第1装置罩部1c1及第2装置罩部1c2安装在装置基座部1b上,且位于该装置基座部1b在与一对导轨卡合片部231、232的延伸方向所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的两侧,
与实施方式2一样,在装置基座部1b和第1装置罩部1c1和第2装置罩部1c2之间,由装置基座部1b和第1装置罩部1c1和第2装置罩部1c2围成螺旋弹簧收装室11。
外箱体1的内部配置有:静触点41,其设在螺旋弹簧收装室11在图10的纸面上的上侧位置;静触头42,其上设有静触点41;动触点43,其与静触点41能够接触以及分离;动触头44,其上设有动触点43;开关机构(通断机构)46,其使动触头44转动,使两触点41、43相接触或分离。另外,开关机构46上设有操作柄45,其设在向外箱体1的外部突出的位置上,手动操作开关机构46。
在此,螺旋弹簧12设在静触头42的两侧中与动触头44相反的一侧,螺旋弹簧12上靠近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一侧的端部设在静触头42上靠近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13一侧的端部的附近。
通过绝缘壁等,螺旋弹簧12与静触头42及动触头44这二者电绝缘。
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1及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1322设在开关背面侧的部位上。
并且,螺旋弹簧12和导轨底部21所呈的第1角度θ1设定得比第2角度θ2小,其中,第2角度θ2为图11所示的静触头42和导轨底部21所呈的角度。如图11所示,第1角度θ1和第2角度θ2分别为内角。
关于其它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2一样,所以此处省略说明。
螺旋弹簧12设在静触头42的两侧中与动触头44相反的一侧,螺旋弹簧12与导轨底部21形成的第1角度θ1比静触头42和导轨底部21形成的第2角度θ2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静触头42上靠近导轨底部21一侧的空间。
采用所述实施方式1到实施方式3,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易的导轨安装结构,其能够应用于各种形状的装置支承导轨,并且能够无晃动且稳定地将装置固定到装置支承导轨上。该导轨安装结构通过螺旋弹簧12实现装置100的位置固定,同时,其兼具防止晃动的功能,并且其构成不必追加其他部件,价格便宜。另外,并非利用树脂的弹性,而是利用螺旋弹簧12的弹性来防止晃动,因此能够较高确保弹性率,针对尺寸变化较大的装置支承导轨2而产生的晃动变化也能够维持稳定的荷载,不用担心会损坏树脂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修正、变形、省略。
此外,在各图中,同一标记表示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

Claims (19)

1.一种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所述装置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上,且能够拆卸,其中,该装置支承导轨具有:导轨底部;一对导轨侧壁部,其分别设在该导轨底部的两侧,与所述导轨底部形成角度并互相平行延伸;一对导轨卡合片部,其分别在与所述导轨底部相面对的平面上延伸,且从所述导轨侧壁部的各个顶端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的外箱体中形成螺旋弹簧收装室,
该螺旋弹簧收装室中收装有螺旋弹簧,其中,该螺旋弹簧呈朝所述装置支承导轨倾斜的状态,
在所述装置的外箱体的靠近所述装置支承导轨一侧的位置上形成有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该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能够收装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
该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中设有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和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由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形成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与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一个及所述螺旋弹簧相对应,将所对应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进行收装,且使得该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能够沿其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进行相对移动,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与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相连通,由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形成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该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与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另一个相对应,将所对应的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进行收装,且使得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能够沿其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进行相对移动,
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一个被收装到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另一个被收装到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并且,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与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与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对设置,在该状态下,呈所述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对收装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向所述导轨底部沿斜向进行推压,
所述装置的外箱体由装置基座部和装置罩部构成,其中,该装置罩部组装在所述装置基座部上,且位于该装置基座部的两侧中的与所述装置支承导轨相反的一侧,
在所述装置基座部的两侧中与所述装置支承导轨相反的一侧设有装置基座部侧凹部,在所述装置罩部的靠近所述装置支承导轨的一侧设有装置罩部侧凸部,在装置基座部侧凹部和装置罩部侧凸部相互嵌合的状态下,所述装置基座部侧凹部的底面和所述装置罩部侧凸部的顶端面之间形成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
在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的靠近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一侧的位置上设有螺旋弹簧定位槽,该螺旋弹簧定位槽决定呈所述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的靠近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使得该螺旋弹簧对收装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向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的方向沿斜向进行推压,
在装置基座部的与所述螺旋弹簧定位槽临近的位置一体设有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该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延伸至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内部空间中,
所述螺旋弹簧的距离所述装置支承导轨较近一侧的端部被所述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卡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由所述装置基座部侧凹部的半圆槽状的弯曲底面和所述装置罩部侧凸部的半圆槽状的弯曲顶端面形成,
所述装置的外箱体中的所述螺旋弹簧本身的位置由所述弯曲底面和所述弯曲顶端面确定。
3.一种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所述装置安装到装置支承导轨上,且能够拆卸,其中,该装置支承导轨具有:导轨底部;一对导轨侧壁部,其分别设在该导轨底部的两侧,与所述导轨底部形成角度并互相平行延伸;一对导轨卡合片部,其分别在与所述导轨底部相面对的平面上延伸,且从所述导轨侧壁部的各个顶端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的外箱体中形成螺旋弹簧收装室,
该螺旋弹簧收装室中收装有螺旋弹簧,其中,该螺旋弹簧呈朝所述装置支承导轨倾斜的状态,
在所述装置的外箱体的靠近所述装置支承导轨一侧的位置上形成有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该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能够收装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
该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中设有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和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由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形成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与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一个及所述螺旋弹簧相对应,将所对应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进行收装,且使得该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能够沿其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进行相对移动,该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与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相连通,由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形成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该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与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另一个相对应,将所对应的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进行收装,且使得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能够沿其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进行相对移动,
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一个被收装到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中的另一个被收装到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并且,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与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与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相对设置,在该状态下,呈所述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对收装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向所述导轨底部沿斜向进行推压,
在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的靠近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一侧的位置上设有螺旋弹簧定位槽,该螺旋弹簧定位槽决定呈所述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的靠近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使得该螺旋弹簧对收装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向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的方向沿斜向进行推压,
在装置基座部的与所述螺旋弹簧定位槽临近的位置一体设有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该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延伸至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内部空间中,
在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的上侧内壁面一体设有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该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延伸至螺旋内部空间中,并与所述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相对设置,
所述螺旋弹簧的距离所述装置支承导轨较近一侧的端部被所述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卡止,
所述螺旋弹簧的距离所述装置支承导轨较远一侧的端部被所述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卡止,
所述装置的外箱体由装置基座部、第1装置罩部及第2装置罩部构成,其中,该第1装置罩部及第2装置罩部安装在所述装置基座部上,位于该装置基座部在与所述一对导轨卡合片部的延伸方向所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的两侧,
在所述装置基座部、所述第1装置罩部和所述第2装置罩部之间,由所述装置基座部、所述第1装置罩部和所述第2装置罩部围成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中,于临近所述螺旋弹簧定位槽的位置设有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该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向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内部空间中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装置罩部组装到所述装置基座部上的状态下,所述螺旋弹簧插入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中,
在所述螺旋弹簧插入所述螺旋弹簧收装室中的状态下,所述螺旋弹簧的距离所述装置支承导轨较近一侧的端部被所述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卡止,所述螺旋弹簧的距离所述装置支承导轨较远一侧的端部被所述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卡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的距离所述装置支承导轨较近一侧的端部被所述第1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卡止,所述螺旋弹簧的距离所述装置支承导轨较远一侧的端部被所述第2螺旋弹簧固定突起部卡止,在该状态下,所述第2装置罩部被安装到安装着第1装置罩部的所述装置基座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呈所述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的靠近所述装置支承导轨的螺旋弹簧端面抵接到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上,使收装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向所述导轨底部的方向沿斜向被推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螺旋弹簧的推压力,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的顶端抵接到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的底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收装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被呈所述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向所述导轨底部的方向斜向推压的状态下,
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的靠近所述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一侧的表面和所述导轨卡合片部收装凹部的靠近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一侧的表面之间形成相对移动容许间隙,该相对移动容许间隙容许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和所述装置的外箱体之间的克服所述螺旋弹簧的推压力而沿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相对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的两侧中的与所述装置支承导轨相反的一侧设有导轨卡合片部引导斜面,该导轨卡合片部引导斜面引导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和所述装置的外箱体之间的克服所述螺旋弹簧的推压力而沿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相对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收装在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被呈所述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向所述导轨底部的方向斜向推压,由此,呈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施加给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的推压力(F)形成两个分力,其中一个分力(F1)的方向朝向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使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和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弹性地卡合,另一个分力(F2)的方向朝向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使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和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的底面弹性地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呈所述倾斜状态的螺旋弹簧的靠近所述装置支承导轨一侧的端面在与其螺旋中心相比靠近所述装置支承导轨一侧的位置上,与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相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被插入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的状态下,使所述装置的外箱体克服所述螺旋弹簧的推压力而向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移动,
在该被移动的状态下,使所述装置的外箱体向与所述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被嵌入到所述装置的外箱体的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中,
由此,使所述装置的外箱体被安装到所述装置支承导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装置的外箱体克服所述螺旋弹簧的推压力而向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从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及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中脱离,
在所述另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从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及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中脱离的状态下,使所述装置的外箱体向与所述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一个导轨卡合片部从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收装槽部及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中脱离,
由此,从所述装置支承导轨(2)上拆下所述装置的外箱体(1)。
15.一种开关,其具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所述开关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具有:
静触头,其具有静触点;动触头,其上设有能够与所述静触点接触以及分离的动触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设在所述静触头的两侧中的与所述动触头相反的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和所述导轨底部形成的第1角度比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导轨底部形成的第2角度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静触头及所述动触头这二者电绝缘。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及所述第2导轨卡合片部卡止突起部设在开关背面侧的部位上。
CN201510246722.XA 2014-09-25 2015-05-14 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导轨安装结构的开关 Active CN1062077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4882 2014-09-25
JP2014194882A JP6218713B2 (ja) 2014-09-25 2014-09-25 機器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およびそのレール取付け構造を備えた開閉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7761A CN106207761A (zh) 2016-12-07
CN106207761B true CN106207761B (zh) 2018-04-06

Family

ID=543197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3059.6U Active CN204720796U (zh) 2014-09-25 2015-05-14 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导轨安装结构的开关
CN201510246722.XA Active CN106207761B (zh) 2014-09-25 2015-05-14 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导轨安装结构的开关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3059.6U Active CN204720796U (zh) 2014-09-25 2015-05-14 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导轨安装结构的开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18713B2 (zh)
KR (1) KR101748481B1 (zh)
CN (2) CN204720796U (zh)
TW (1) TWI602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6543B (zh) * 2015-10-30 2019-01-01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底座的活动卡口安装结构
CN108741805B (zh) * 2018-04-30 2020-06-05 六安市科凡智造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单个拉出自动复位的柜子
JP6921315B2 (ja) * 2018-05-15 2021-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27172A1 (de) * 1993-08-13 1995-02-16 Weigel Mesgeraete Gmbh Vorrichtung zur lösbaren Befestigung mindestens eines elektrischen Bauteils an einer Profilschiene
EP0785606B1 (fr) * 1996-01-18 2000-04-19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appareil électrique
CN203707581U (zh) * 2014-02-19 2014-07-09 艾默生网络能源(江门)有限公司 低压电气设备元器件安装装置及其固定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0681U (ja) * 1982-03-17 1983-09-21 和泉電気株式会社 レ−ルへの電気器具取付装置
JP3826688B2 (ja) * 2000-07-26 2006-09-2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US6578703B2 (en) * 2001-05-30 2003-06-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agnetic latch transport loader
US8882433B2 (en) * 2009-05-18 2014-11-11 Brooks Automation, Inc. Integrated systems for interfacing with substrate container storage systems
KR101927363B1 (ko) * 2009-05-18 2018-12-11 브룩스 오토메이션 인코퍼레이티드 기판 컨테이너 보관 시스템과 연결하기 위한 일체형 시스템
JP6107115B2 (ja) * 2012-12-18 2017-04-05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のレール装着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熱動形過負荷継電器
CN203158680U (zh) * 2013-04-08 2013-08-28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在线轨道链斗式输送机计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27172A1 (de) * 1993-08-13 1995-02-16 Weigel Mesgeraete Gmbh Vorrichtung zur lösbaren Befestigung mindestens eines elektrischen Bauteils an einer Profilschiene
EP0785606B1 (fr) * 1996-01-18 2000-04-19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appareil électrique
CN203707581U (zh) * 2014-02-19 2014-07-09 艾默生网络能源(江门)有限公司 低压电气设备元器件安装装置及其固定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67136A (ja) 2016-04-28
KR20160036468A (ko) 2016-04-04
CN106207761A (zh) 2016-12-07
JP6218713B2 (ja) 2017-10-25
TW201613449A (en) 2016-04-01
KR101748481B1 (ko) 2017-06-16
TWI602489B (zh) 2017-10-11
CN204720796U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7761B (zh) 装置的导轨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导轨安装结构的开关
US8801451B2 (en) Connector
CN100524571C (zh) 电磁继电器
CN102422491B (zh) 卡连接器
US9732737B2 (en) Drive unit and mounting structure thereof
CN103904484A (zh) 电连接器
JP6942022B2 (ja) コネクタ
US944419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972298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卡插座
US9170609B2 (en) Extension apparatus and extension system
KR102651924B1 (ko) 단자대
US20190252807A1 (en) Terminal block
CN104871274A (zh) 电气开关的可动触点
CN103633471A (zh)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JP2012205416A (ja) 収納箱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US201302230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 method
JP5148774B1 (ja) ワイヤーホルダー取付構造及び表示装置
CN103296542B (zh) 卡连接器
JP6150053B2 (ja) コネクタ
US20190252808A1 (en) Terminal block
CN105742873B (zh) 用于车辆的块
CN103681070B (zh) 电磁铁装置及使用该电磁铁装置的开关
JP2013094236A (ja)
JP5718967B2 (ja) ヒューズホルダーカバー及びヒューズ保持ユニット
KR20120039990A (ko) 차량용 박스의 부품블록 결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