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5321B - 傳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傳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5321B
TWI585321B TW105105174A TW105105174A TWI585321B TW I585321 B TWI585321 B TW I585321B TW 105105174 A TW105105174 A TW 105105174A TW 105105174 A TW105105174 A TW 105105174A TW I585321 B TWI585321 B TW I5853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lubricating oil
oil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5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4839A (zh
Inventor
山田篤
秋山正広
加藤健太
Original Assignee
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4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4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5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5321B/zh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Description

傳動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改良殼體之內部之潤滑構造之傳動裝置。
於傳動裝置中,有將包含傳遞動力之圓盤狀旋轉體(例如正齒輪)之傳動機構收納於殼體之內部之構成者。此種構成之傳動裝置例如由專利文獻1為人所知。
於專利文獻1得知之傳動裝置係於作業機之一種即管理機之傳動被採用。包含傳遞動力之正齒輪、即圓盤狀旋轉體之傳動機構係收納於向後上方傾斜之上下細長之殼體本體。該殼體本體之上端部開放,且一般由罩體所覆蓋。該正齒輪或鏈輪係藉由水平之軸與支持該軸之軸承而可旋轉地受支持於殼體本體。
於此種傳動裝置中,潤滑油多積存於殼體本體之底部。但,殼體本體為上下細長,因此,位於殼體本體之上部之正齒輪之一部分亦可能自潤滑油完全露出。必須考慮對自潤滑油露出之支持正齒輪之軸承,有效地供給潤滑油。對此,考慮設置用於將積存於殼體本體之潤滑油導向該軸承之油路。此種構成之傳動裝置例如由專利文獻2為人所知。
於專利文獻2得知之傳動裝置於車輛之傳動被採用。包含傳遞動力之複數個齒輪(圓盤狀旋轉體)之傳動機構係收納於殼體本體。該等複數個齒輪係藉由水平之軸與支持該軸之軸承而可旋轉地受支持於殼 體本體。該殼體本體係水平方向之兩端部藉由不同構件可裝卸地封閉。於殼體本體之底部,積存有潤滑油。該等複數個齒輪中之大徑之齒輪之一部分浸於潤滑油中。藉由該大徑之齒輪旋轉,將潤滑油於殼體本體之內部揚起而飛散。於殼體本體之內部,設置有包含與該殼體本體不同構件之接收器(收油部)。該接收器將飛散之潤滑油捕集並導向潤滑部位。
然而,一般,於啟動傳動裝置之初期,積存於殼體之潤滑油之溫度為常溫溫度,較運轉中低。因此,啟動初期之潤滑油之黏度較大。與運轉中相比潤滑油之流動性下降。即便使流動性較低之潤滑油飛散,於將需要量之潤滑油有效地供給至需要潤滑之部位,仍留有課題。因此,即使於該情形時,亦必須考慮對軸承有效地供給潤滑油。 於使用傳動裝置之環境溫度較低之情形時亦相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63-8282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1-7208號公報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於啟動初期之低溫時或環境溫度較低時,對支持圓盤狀旋轉體之軸承有效地供給潤滑油之技術。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傳動裝置,其係將包含傳遞動力之圓盤狀旋轉體之傳動機構收納於殼體之內部,且於該殼體之底部積存有潤滑油,且上述圓盤狀旋轉體藉由軸與支持該軸之軸承而可旋轉地受支持於上述殼體,該傳動裝置之特徵在於:於上述殼體之側壁之內面與上述圓盤狀旋轉體之側面之間具有間隙、與將該間隙之尺寸擴大之 間隙擴大部;上述間隙係設定為可藉由上述圓盤狀旋轉體旋轉而自上述殼體之側壁之內面與上述圓盤狀旋轉體之側面之間帶起上述潤滑油之尺寸;上述間隙擴大部於上述傳動裝置為使用狀態之姿勢時,位於較積存於上述殼體之上述潤滑油之油面更上位,且連通於油路。
因此,可將因啟動初期之低溫時或環境溫度較低,而潤滑油之黏度較大、流動性較低之潤滑油藉由圓盤狀旋轉體旋轉而自殼體之側壁之內面與圓盤狀旋轉體之側面之間之間隙帶起(向上帶)。該帶起之潤滑油因進入間隙擴大部,故不會繼續帶起。該帶起之潤滑油自間隙擴大部流向油路而導向軸承。因此,可將積存於殼體本體之潤滑油有效地供給至支持圓盤狀旋轉體之軸承。而且,因將間隙之尺寸設定為最適者,故可簡化供給潤滑油之構成,且無需新的構件。
較佳為,上述殼體包含上端面開放之殼體本體、與覆蓋上述上端面之罩體。上述間隙擴大部形成於上述罩體。因僅於罩體形成間隙擴大部,故可簡化供給潤滑油之構成,且無需新的構件。
較佳為,上述圓盤狀旋轉體係由上位齒輪構成,該上位齒輪構成係在上述傳動裝置為使用狀態之姿勢時,位於較積存於上述殼體之上述潤滑油之油面更上位。於上述殼體內,收納有位於較上述上位齒輪更下位且嚙合於該上位齒輪之下位齒輪。該下位齒輪係至少一部分之齒浸於積存於上述殼體之上述潤滑油中。
因此,可將積存於殼體之潤滑油藉由下位齒輪之齒向上汲。汲起之潤滑油之一部分殘留於齒槽。殘留之潤滑油可藉由上下之齒輪之齒彼此嚙合,自下位齒輪之齒槽輸送至上位齒輪之齒槽。輸送至上位齒輪之齒槽之潤滑油之一部分藉由向齒寬方向流動,而流出至殼體之側壁之內面與上位齒輪之齒之側面之間之間隙。流動至該間隙之潤滑油可藉由上位齒輪旋轉而帶起(向上帶)。以如此之方式,可將積存於殼體之潤滑油有效地供給至軸承。
較佳為,上述油路係上方開放。上述間隙擴大部位於上述油路之正上方。因此,可將帶起而進入間隙擴大部之潤滑油藉由位於間隙擴大部之正下方之油路而確實有效地接收。
本發明能夠於啟動初期之低溫時或環境溫度較低時,對支持圓盤狀旋轉體之軸承有效地供給潤滑油。
9-9‧‧‧線
10‧‧‧作業機(耕耘機)
11‧‧‧機體
12‧‧‧動力源
12a‧‧‧輸出軸
13‧‧‧傳動裝置
14‧‧‧作業部
14a‧‧‧耕耘爪
15‧‧‧操作手把
20‧‧‧皮帶傳動機構
21‧‧‧驅動帶輪
22‧‧‧從動帶輪
23‧‧‧皮帶
24‧‧‧蓋體
25‧‧‧皮帶張緊器式離合器
26‧‧‧離合器桿
30‧‧‧傳動機構
31‧‧‧第1軸(輸入軸)
31a‧‧‧端部
32‧‧‧副軸(第2軸)
33‧‧‧輸出軸(第3軸、耕耘軸)
41‧‧‧第1齒輪(輸入齒輪)
42‧‧‧第2齒輪
43‧‧‧第3齒輪(下位齒輪、副齒輪)
44‧‧‧圓盤狀旋轉體(下位齒輪、第4齒輪)
44a‧‧‧圓盤狀旋轉體之側面(第4齒輪之側面)
45‧‧‧鏈輪(驅動鏈輪)
46‧‧‧鏈輪(從動鏈輪)
47‧‧‧鏈條
51‧‧‧軸承(第1軸用第1軸承)
52‧‧‧軸承(第1軸用第2軸承、潤滑部分)
52a‧‧‧外表面
53‧‧‧密封構件
54‧‧‧軸承(第2軸用第1軸承)
55‧‧‧軸承(第2軸用第2軸承)
56‧‧‧軸蓋
57‧‧‧軸承
58‧‧‧軸承
61‧‧‧滾針軸承
62‧‧‧滾針軸承
63‧‧‧間隔件
64‧‧‧間隔件
66‧‧‧潤滑油
66a‧‧‧油面
66b‧‧‧飛散潤滑油
66c‧‧‧潤滑油
70‧‧‧殼體
71‧‧‧殼體本體
72‧‧‧上端面
73‧‧‧前側壁
74‧‧‧左側壁
75‧‧‧右側壁
75a‧‧‧殼體之側壁之內面
75b‧‧‧貫通孔
76‧‧‧後側壁
77‧‧‧間隙
78‧‧‧開口
79‧‧‧凸緣
81‧‧‧油路
81a‧‧‧上游端
81b‧‧‧下游端
82‧‧‧階差面
83‧‧‧蓄油部
84‧‧‧油孔
91‧‧‧罩體
92‧‧‧蓋部
93‧‧‧凸緣
94‧‧‧頂板
95‧‧‧間隙擴大部
96‧‧‧斜片部
CL‧‧‧中心線
Fr‧‧‧前側
Le‧‧‧左側
Lu‧‧‧積存上限水位
R1‧‧‧正轉方向
R2‧‧‧反轉方向
Ri‧‧‧右側
Rr‧‧‧後側
Ruf‧‧‧前進方向
圖1係本發明之作業機之側視圖。
圖2係圖1所示之傳動裝置之剖視圖。
圖3係自作業機之後面觀看圖1所示之動力傳遞系統與殼體之模式圖。
圖4係自後面觀看圖2所示之傳動裝置之剖視圖。
圖5係圖2之5箭頭線方向之圖。
圖6係將圖5所示之殼體本體之上端部與罩體分解後之立體圖。
圖7係自上觀看圖6所示之殼體本體之上端面之圖。
圖8係將圖4所示之第4齒輪周圍放大之圖。
圖9係沿著圖8之9-9線之剖視圖。
圖10係將圖4所示之傳動裝置省略罩體而自後上方觀看之立體圖。
圖11係圖6所示之罩體之仰視圖。
圖12係圖10所示之傳動裝置之作用圖。
於以下基於附加圖式對用於實施本發明之形態進行說明。
[實施例]
基於圖式對實施例之傳動裝置進行說明。以下,作為搭載傳動裝置之裝置之一例,對作業機進行說明。該作業機係例如由步行型耕 耘機構成。另,耕耘機之「前」、「後」、「左」、「右」、「上」、「下」係按照自操縱耕耘機之作業者觀看之方向,Fr表示前側,Rr表示後側,Le表示左側,Ri表示右側。
如圖1所示,耕耘機10(作業機10)包含:機體11、安裝於該機體11之前上部之動力源12、安裝於該機體11之後部之傳動裝置13、安裝於該傳動裝置13之下部之作業部14、自該傳動裝置13向後上方延伸之操作手把15。於機體11之後部,安裝有該傳動裝置13之高度方向之中央部。
如圖1及圖2所示,該傳動裝置13係自上端部向前下方傾斜,而細長地構成。即,如圖1所示,於耕耘機10之使用狀態中,傳動裝置13自上端部向前下方傾斜。
如圖1及圖3所示,該動力源12係由例如發動機或電動馬達構成。動力源12產生之動力係藉由皮帶傳動機構20傳遞至傳動裝置13,進而自該傳動裝置13傳遞至作業部14。
該皮帶傳動機構20包含:安裝於動力源12之輸出軸12a之驅動帶輪21,安裝於傳動裝置13之輸入軸31(第1軸31)之從動帶輪22,及懸掛於各帶輪21、22間之皮帶23。該動力源12之輸出軸12a自動力源12向左或右水平地延伸。該輸入軸31於機體11之寬度方向水平地延伸。該輸入軸31中之設置有從動帶輪22之一側之端部31a與動力源12之輸出軸12a朝向相同方向。該皮帶傳動機構20為蓋體24所覆蓋。進而,於該皮帶傳動機構20,設置有皮帶張緊器式離合器25。該皮帶張緊器式離合器25係藉由設置於操作手把15之離合器桿26而操作。
該作業部14係包含設置於傳動裝置13之輸出軸33(耕耘軸33)之複數個耕耘爪14a之所謂耕耘作業部。該輸出軸33於機體11之寬度方向水平地延伸。如此構成之耕耘機10係藉由複數個耕耘爪14a之旋轉而耕耘農田等之土壤,進而藉由複數個耕耘爪14a行走之形式之步行型 自走式耕耘機。
如圖2~圖4所示,該傳動裝置13為將傳動機構30收納於殼體70之構成。該殼體70包含殼體本體71與罩體91。該殼體本體71係自上端向前下方傾斜之細長有底之鑄造品。該殼體本體71基本而言除供各種軸貫通之部分以外,僅上端面72開放。該上端面72由罩體91所覆蓋。
該傳動機構30包含:輸入軸31(第1軸31)、副軸32(第2軸32)、輸出軸33(第3軸33、耕耘軸33)、小徑之第1齒輪41(輸入齒輪41)、大徑之第2齒輪42、小徑之第3齒輪43(副齒輪43)、大徑之第4齒輪44、小徑之鏈輪45(驅動鏈輪45)、及大徑之鏈輪46(從動鏈輪46)。
第1齒輪41之外徑小於第2齒輪42之外徑,且大於第3齒輪43之外徑。第2齒輪42之外徑大於第3齒輪43之外徑,且小於第4齒輪44之外徑。
該輸入軸31位於殼體本體71之內部之前上部、即靠近殼體本體71之前側壁73(參照圖2)。該輸入軸31之兩端部藉由左右之軸承51、52可旋轉地受支持於殼體本體71之左右之側壁74、75。將位於該左側壁74之軸承51稱為第1軸用第1軸承51。將位於該右側壁75之軸承52稱為第1軸用第2軸承52。第1軸用第1軸承51與第1軸用第2軸承52中之各軸向內側之端面係面向殼體本體71之內部。
該輸入軸31中之供設置從動帶輪22(參照圖3)之一側之端部31a係貫通殼體本體71之左側壁74而延伸至機體11之寬度方向外側。該輸入軸31中之貫通左側壁74之部分由密封構件53予以密封。副軸32與輸出軸33相對於該輸入軸31平行。
該副軸32位於殼體本體71之內部之後上部、即輸入軸31之後下方。換言之,該副軸32位於靠近殼體本體71之後側壁76(參照圖2)。該副軸32之兩端部藉由左右之軸承54、55可旋轉地受支持於殼體本體71之左右之側壁74、75。將位於該左側壁74之軸承54稱為第2軸用第1 軸承54。將位於該右側壁75之軸承55稱為第2軸用第2軸承55。第2軸用第1軸承54與第2軸用第2軸承55中之各軸向內側之端面係面向殼體本體71之內部。
如自以上之說明可明瞭般,輸入軸31位於較副軸32更上位。以下,適當將輸入軸31稱為「上位軸31」,將副軸32稱為「下位軸32」。
如圖4所示,於該等左右之側壁74、75中之將副軸32插通於殼體本體71內之側,形成有貫通孔75b。該貫通孔75b係於將副軸32插入於殼體本體71內之後,藉由軸蓋56封閉。
如圖2~圖4所示,該輸出軸33位於殼體本體71之內部之下部。該輸出軸33藉由左右之軸承57、58可旋轉地受支持於殼體本體71之左右之側壁74、75,且自該等左右之側壁74、75向機體11之寬度方向外側延伸。該輸出軸33中之貫通左右之側壁74、75之部分由密封構件(未圖示)所密封。
該等各齒輪41~44之種類只要為可於相互平行之軸31、32間進行動力之傳遞之種類即可。例如,該等各齒輪41~44係由正齒輪構成。各齒輪41~44與各鏈輪45、46由於大致為圓盤狀之旋轉之構件,故為圓盤狀旋轉體之一種。即,該傳動機構30包含傳遞動力之圓盤狀旋轉體41~46。因此,該等各圓盤狀旋轉體41~46藉由軸31~33與支持該等軸31~33之各軸承51、52、54、55、57、58,可旋轉地受支持於殼體本體71。該等各軸承51、52、54、55、57、58係由球軸承等滾動軸承構成。
第1齒輪41藉由齒紋接合於第1軸31。嚙合於該第1齒輪41之第2齒輪42藉由齒紋接合於第2軸32。第3齒輪43與第2軸32一體形成、即固定於該第2軸32。嚙合於該第3齒輪43之第4齒輪44藉由滾針軸承61可相對旋轉地受支持於第1軸31。
驅動鏈輪45構成為可與該第4齒輪44一體地旋轉,且藉由滾針軸 承62可相對旋轉地受支持於第1軸31。即,驅動鏈輪45與第4齒輪44一體地形成。
從動鏈輪46結合於第3軸33。驅動鏈輪45與從動鏈輪46之間係藉由鏈條47相連。
如圖1及圖2所示,作業部14與第3軸33及從動鏈輪46係向前進方向Ruf(自左側方觀看耕耘機10為逆時針)旋轉。因此,第1軸31、第1齒輪41、第4齒輪44及驅動鏈輪45向正轉方向R1、即與從動鏈輪46相同之方向旋轉。另一方面,第2軸32、第2齒輪42及第3齒輪43向反轉方向R2(相對於第1軸31相反方向R2)旋轉。第1齒輪41與第2齒輪42相互由下朝上嚙合。又,第3齒輪43與第4齒輪44相互由下朝上嚙合。
如圖4所示,第1齒輪41、第4齒輪44、及驅動鏈輪45相對於第1軸31之排列係如下。該第1齒輪41與殼體本體71中之靠近輸入軸31之一側之端部31a之左側壁74之內面鄰接、且與第1軸用第1軸承51之內輪之側面相接。該第4齒輪44與殼體本體71中之右側壁75之內面75a鄰接、且與第1軸用第2軸承52之內輪之側面鄰接。
於該第4齒輪44之側面44a、與第1軸用第2軸承52之內輪之側面之間,介置有間隔件63。因此,於第4齒輪44之側面44a、與殼體本體71中之右側壁75之內面75a之間,具有間隙77。將該右側壁75於以下適當稱為「露出軸承側之側壁75」。
該驅動鏈輪45位於第1齒輪41與第4齒輪44之間、即殼體本體71之寬度方向之大致中央。於第1齒輪41與驅動鏈輪45之間,介置有間隔件64。
如圖2及圖4所示,第4齒輪44之外周面自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向上方突出。另一方面,第1齒輪41、驅動鏈輪45、及鏈條47未自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向上方突出。第2齒輪42之外周面較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稍微向下。
如自以上之說明可明瞭般,於耕耘機10(參照圖1)之使用狀態中、即傳動裝置13為使用狀態之姿勢時,輸入軸31位於較副軸32更上位。以下,適當將輸入軸31稱為「上位軸31」,將副軸32稱為「下位軸32」。
又,將固定於上位軸31之第1齒輪41適當稱為「上位齒輪41」。將位於較第1齒輪41更下位且嚙合於該第1齒輪41之第2齒輪42適當稱為「下位齒輪42」。將受支持於上位軸31之第4齒輪44適當稱為「上位齒輪44」。將位於較第4齒輪44更下位且嚙合於該第4齒輪44之第3齒輪42適當稱為「下位齒輪43」。如此,於殼體70內,收納有各齒輪41~44。
如圖2及圖4所示,於該殼體本體71之底部積存有潤滑油66。該潤滑油66之油面66a之上限水位Lu、即積存上限水位Lu係預先設定之一定水位。該積存上限水位Lu較佳設定為於傳動裝置13之停止狀態中,小徑之第3齒輪43(副齒輪43)之下部稍微浸於潤滑油66之程度,例如、第2軸32自潤滑油66稍微露出之程度。其原因在於,若該積存上限水位Lu過高,則於傳動裝置13作動時旋轉阻力過大。
若詳細敘述,則第1及第4齒輪41、44(上位齒輪41、44)於傳動裝置13為使用狀態之姿勢時,位於較積存於殼體70之潤滑油66之油面66a更上位。另一方面,第2及第3齒輪42、43(下位齒輪42、43)係至少一部分之齒浸於積存於殼體70之潤滑油66中。
若如此設定該積存上限水位Lu,則第2軸用第1軸承54與第2軸用第2軸承55之潤滑充分。又,第1及第2齒輪41、42之齒面彼此之潤滑、第3及第4齒輪43、44之齒面彼此之潤滑、各鏈輪45、46與鏈條47之潤滑亦充分。
但,第1軸31、及排列於第1軸31之該第1齒輪41、第4齒輪44、及驅動鏈輪45位於較潤滑油66之積存上限水位Lu更上位,即自潤滑油 66完全露出。藉由將第1齒輪41之外徑設定為小於第1軸用第1軸承51之外輪之內徑,使該第1軸用第1軸承51之潤滑充分。然而,於充分地潤滑第1軸用第2軸承52,還有進一步改良之餘地。
相對於此,於本發明中,為充分地潤滑第1軸用第2軸承52,而改良了殼體70之內部之潤滑構造。以下,對殼體70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2、圖5及圖6所示,殼體本體71形成為俯視下於前後方向細長之大致矩形剖面,且包含前側壁73、左側壁74、右側壁75、及後側壁76。該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係相對於該殼體本體71之上下方向之中心線CL正交之平坦之面。如上述般,由於殼體本體71自上端向前下方傾斜,故上端面72自前端向後下方傾斜。
該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開放。於該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之開口78之周緣部,遍及整周一體地形成有凸緣79。
如圖6~圖9所示,於殼體70之上端面、即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之開口78之周緣部,具有油路81。該油路81直接形成於開口78之周緣部。如圖10所示,該油路81為了能夠接收藉由圓盤狀旋轉體41、42、即第1齒輪41與第2齒輪42撥起而飛散之飛散潤滑油66b,其上方開放。
若詳細敘述,則如圖6及圖7所示,該油路81於開口78之周緣部中之前側壁73之上端面、與右側壁75之上端面連續,而形成俯視下大致L字狀。於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中之殼體本體71之內部與該油路81之間,形成有低一階之階差面82。因此,飛散潤滑油66b容易自殼體本體71之內部進入該油路81。
如圖7~圖9所示,該油路81為了於耕耘機10之使用狀態(圖1之狀態)中,將接收到之飛散潤滑油66b導向潤滑部分52(圖8所示之第1軸用第2軸承52)而始終向下傾斜。即,該油路81之上游端81a位於左側壁74之上端面與前側壁73之上端面之角落。該油路81之下游端81b位 於右側壁75(露出軸承側之側壁75)之上端面中之第1軸用第2軸承52之正上方。因此,該油路81自上游端81a朝向下游端81b,形成為下降坡度。因此,於耕耘機10之使用狀態中,可容易地將飛散潤滑油66b自油路81供給至潤滑部分52。
進而,如圖8及圖9所示,於右側壁75中,於該油路81之下游端81b之下方,形成有蓄油部83與油孔84。該蓄油部83與第1軸用第2軸承52中之軸向之外表面52a鄰接。該油孔84連通下游端81b與蓄油部83。其結果,油路81連通於蓄油部83。
如圖6、圖8、圖9及圖11所示,該罩體91係包含覆蓋開口78之蓋部92、與形成於該蓋部92之周緣之凸緣93之鋼板之壓製成型品。該蓋部92形成為下端開放、且向上方鼓出之有底杯狀。該凸緣93係重合於該開口78之周緣部、且由螺栓固定於殼體本體71之凸緣79。
罩體91係一方面維持油路81之上之開放狀態,一方面覆蓋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進而,罩體91係蓋部92與凸緣93之邊界之至少一部分位於油路81之正上方。
該蓋部92之頂板94形成為自左端向右端傾斜之大致平板狀。因此,可將附著於該頂板94之下面之潤滑油導向油路81。
如圖4、圖6、圖8及圖9所示,於殼體70中之殼體本體74之右側壁75之內面75a與第4齒輪44之側面44a之間,具有將間隙77之尺寸擴大之間隙擴大部95。間隙擴大部95係於傳動裝置13為使用狀態之姿勢時,位於較積存於殼體70之潤滑油66之油面66a更上位,且連通於油路81。
該間隙擴大部95位於油路81之正上方,且與罩體91一體地形成。因此,可簡化供給潤滑油66之構成,且無需新的構件。
若詳細敘述,則該間隙擴大部95與第4齒輪44之右側之側面44a中之上端部鄰接,且連通於間隙77之上端。如圖6~圖8所示,該間隙擴 大部95係由自罩體91之頂板94之右端向凸緣93傾斜之斜片部96構成。該斜片部96係以形成空間部、即間隙擴大部95之方式位於油路81之下游端81b之上。即,該斜片部96係以將進入間隙擴大部95之潤滑油66c導向油路81之方式傾斜。因此,藉由第4齒輪44旋轉而自間隙77帶起(向上帶)之潤滑油66c進入間隙擴大部95,且可經由傾斜之斜片部96之內面,流下至油路81之下游端81b。
如圖8所示,該間隙77設定為可藉由第4齒輪44旋轉,自右側壁75之內面75a與第4齒輪44之側面44a之間帶起潤滑油66c之尺寸。
總結以上之說明如下。如圖4及圖10所示,於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之開口78之周緣部,具有上方開放之油路81。如圖10所示,藉由第2齒輪42撥起而飛散之飛散潤滑油66b到達至油路81。該油路81可接收該飛散潤滑油66b。如圖8及圖9所示,該飛散潤滑油66b自油路81通過油孔84流向蓄油部83。積存於該蓄油部83之飛散潤滑油66b被供給至第1軸用第2軸承52。因此,可容易地將該飛散潤滑油66b自該油路81導向第1軸用第2軸承52。
進而,如圖4、圖9及圖10所示,罩體91係一方面維持油路81之上之開放狀態,一方面覆蓋殼體本體71之上端面72。因此,可對自積存於殼體本體71之潤滑油66露出之支持第4齒輪44之第1軸用第2軸承52,有效地供給少量潤滑油66。
進而,該油路81直接形成於開口78之周緣部。因此,無需對殼體本體71藉由不同構件構成油路81。因此,與對殼體本體71藉由不同構件構成油路81之情形相比,可將油路81設為簡單之構成。可減少具備油路81之殼體本體71之零件數。而且,因於殼體本體71之開口78之周緣部直接形成該油路81,故可提高該油路81之配置之自由度。由於是將如此改良之構成之傳動裝置13搭載於作業機10(參照圖1)等機械之所謂實機,故可極力減輕對該實機之重量、重量分配、相關零件之 影響。
進而,於該殼體本體71中,形成有與第1軸用第2軸承52中之軸向之外表面52a鄰接之蓄油部83。油路81連通於蓄油部83。因此,飛散潤滑油66b自油路81被導向蓄油部83。可藉由積存於該蓄油部83之飛散潤滑油66b,容易且有效地潤滑第1軸用第2軸承52。
進而,於罩體91中,蓋部92與凸緣93之邊界之至少一部分位於油路81之正上方。因此,即使藉由第2齒輪42撥起之飛散潤滑油66b之一部分附著於該蓋部92,亦經由蓋部92,自與凸緣93之邊界流入油路81。因此,可藉由油路81更有效地回收飛散潤滑油66b。
另一方面,可能有因於啟動傳動裝置13之啟動初期之低溫時、或使用該傳動裝置13之環境溫度較低,而潤滑油66之黏度較大、流動性較低之情形。於該情形時,可將流動性較低之潤滑油66如圖4、圖8及圖12所示般,藉由第4齒輪44旋轉,自殼體70之側壁75之內面75a與第4齒輪44之側面44a之間之間隙77帶起(向上帶)。該帶起之潤滑油66c因進入間隙擴大部95,故不會繼續帶起。該帶起之潤滑油66c自間隙擴大部95流向油路81,且通過油孔84與蓄油部83,導向第1軸用第2軸承52。因此,可將積存於殼體本體71之潤滑油66有效地供給至第1軸用第2軸承52。而且,因將間隙77之尺寸設定為最適者,故可簡化供給潤滑油66之構成,且無需新的構件。
若更詳細敘述,則可將積存於殼體70之潤滑油66藉由第3齒輪43之齒汲起。汲起之潤滑油66之一部分66c殘留於齒槽。殘留之潤滑油66c可藉由上下之第3及第4齒輪43、44之齒彼此嚙合,自第3齒輪43之齒槽輸送至第4齒輪44之齒槽。輸送至該第4齒輪44之齒槽之潤滑油之一部分66c藉由向齒寬方向流動,而流出至殼體70之右側壁75之內面75a與第4齒輪44之齒之側面44a之間之間隙77。流動至該間隙77之潤滑油66c可藉由第4齒輪44旋轉而帶起(向上帶)。該帶起之潤滑油66c自 間隙擴大部95流向油路81,且通過油孔84與蓄油部83,導向第1軸用第2軸承52。如此一來,可將積存於殼體70之潤滑油66c有效地供給至第1軸用第2軸承52。
進而,油路81之上方開放。間隙擴大部95位於油路81之正上方。因此,可將帶起而進入間隙擴大部95之潤滑油66藉由位於間隙擴大部95之正下方之油路81確實有效地接收。
本發明之傳動裝置13適合搭載於步行型耕耘機。
9-9‧‧‧線
13‧‧‧傳動裝置
30‧‧‧傳動機構
31‧‧‧第1軸(輸入軸)
44‧‧‧圓盤狀旋轉體(下位齒輪、第4齒輪)
44a‧‧‧圓盤狀旋轉體之側面(第4齒輪之側面)
45‧‧‧鏈輪(驅動鏈輪)
47‧‧‧鏈條
52‧‧‧軸承(第1軸用第2軸承、潤滑部分)
52a‧‧‧外表面
61‧‧‧滾針軸承
62‧‧‧滾針軸承
63‧‧‧間隔件
66b‧‧‧飛散潤滑油
66c‧‧‧潤滑油
70‧‧‧殼體
71‧‧‧殼體本體
72‧‧‧上端面
75‧‧‧右側壁
75a‧‧‧殼體之側壁之內面
77‧‧‧間隙
78‧‧‧開口
79‧‧‧凸緣
81‧‧‧油路
82‧‧‧階差面
83‧‧‧蓄油部
84‧‧‧油孔
91‧‧‧罩體
92‧‧‧蓋部
93‧‧‧凸緣
94‧‧‧頂板
95‧‧‧間隙擴大部
96‧‧‧斜片部
Le‧‧‧左側
Ri‧‧‧右側

Claims (4)

  1. 一種傳動裝置,其係將包含傳遞動力之圓盤狀旋轉體之傳動機構收納於殼體之內部,於該殼體之底部積存有潤滑油,上述圓盤狀旋轉體藉由軸與支持該軸之軸承而可旋轉地受支持於上述殼體;該傳動裝置之特徵在於:於上述殼體之側壁之內面與上述圓盤狀旋轉體之側面之間具有間隙、與將該間隙之尺寸擴大之間隙擴大部;且上述間隙之尺寸設定為可藉由上述圓盤狀旋轉體旋轉,自上述殼體之側壁之內面與上述圓盤狀旋轉體之側面之間帶起上述潤滑油;上述間隙擴大部係於上述傳動裝置為使用狀態之姿勢時,位於較積存於上述殼體之上述潤滑油之油面更上位,且連通於油路。
  2. 如請求項1之傳動裝置,其中上述殼體包含上端面開放之殼體本體、與覆蓋上述上端面之罩體;且上述間隙擴大部形成於上述罩體。
  3. 如請求項1之傳動裝置,其中上述圓盤狀旋轉體係由上位齒輪構成,該上位齒輪構成係在上述傳動裝置為使用狀態之姿勢時,位於較積存於上述殼體之上述潤滑油之油面更上位;於上述殼體內,收納有位於較上述上位齒輪更下位且嚙合於該上位齒輪之下位齒輪;且該下位齒輪係至少一部分之齒浸於積存於上述殼體之上述潤 滑油中。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傳動裝置,其中上述油路之上方開放;且上述間隙擴大部位於上述油路之正上方。
TW105105174A 2015-03-30 2016-02-22 傳動裝置 TWI5853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8561A JP6022628B2 (ja) 2015-03-30 2015-03-30 伝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4839A TW201634839A (zh) 2016-10-01
TWI585321B true TWI585321B (zh) 2017-06-01

Family

ID=5714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5174A TWI585321B (zh) 2015-03-30 2016-02-22 傳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22628B2 (zh)
KR (1) KR101725718B1 (zh)
TW (1) TWI58532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07208A (ja) * 2009-06-23 2011-01-13 Aisin Ai Co Ltd 変速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4568B2 (zh) 1972-12-14 1978-02-18
JPS59164866A (ja) * 1983-03-09 1984-09-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吸着式冷凍機
US6135241A (en) * 1999-02-24 2000-10-24 Dana Corporation Axle housing with a deflector
JP2011202783A (ja) * 2010-03-26 2011-10-13 Toyota Motor Corp 掻き上げ給液装置
JP5333320B2 (ja) * 2010-03-31 2013-11-0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AU2011289469B2 (en) * 2010-08-13 2015-01-15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Housing with a direct flow path for hardware lubrication
JP5920235B2 (ja) * 2013-02-04 2016-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6358614B2 (ja) * 2014-06-24 2018-07-18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ギヤトレーンの潤滑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07208A (ja) * 2009-06-23 2011-01-13 Aisin Ai Co Ltd 変速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88665A (ja) 2016-11-04
TW201634839A (zh) 2016-10-01
KR20160117171A (ko) 2016-10-10
KR101725718B1 (ko) 2017-04-10
JP6022628B2 (ja)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2671B2 (en) Transfer case—method of controlling lubrication—eco— mode operation
JP6175576B2 (ja) 変速機
WO2014015035A1 (en) Power take-off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WI585320B (zh) 傳動裝置
EP2270364B1 (en) An axle
JP3719582B2 (ja) 終減速装置の潤滑構造
TWI585321B (zh) 傳動裝置
JP2014016022A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ブリーザ構造
US20060035741A1 (en) Gear drive
JP6662354B2 (ja) 車両のトランスファ構造
JP3442595B2 (ja) 自動車のトランスファにおける潤滑装置
JP2010053902A (ja)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その加工方法
JP4600275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7268525B2 (ja)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
JP2020163962A (ja) ギア装置
JP2015129567A (ja) 変速機のベアリング潤滑構造
JP2013160240A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油冷却構造
JP6528813B2 (ja) 車両のトランスファ構造
WO2023162155A1 (ja) 伝動装置
JPH063253B2 (ja) トルクコンバ−タのpto軸潤滑装置
JPS6015022Y2 (ja) ギアミツシヨンのベアリング用給油構造
KR101029513B1 (ko) 작업기의 차축 지지구조
WO2020129364A1 (ja) ギヤケース構造
JP2009197886A (ja) 回転軸のオイル導入構造
JPS6192362A (ja) 自動車用変速機における給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