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1773B - An absorbent article, a surface sheet of an absorbent artic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An absorbent article, a surface sheet of an absorbent artic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1773B
TWI581773B TW101135562A TW101135562A TWI581773B TW I581773 B TWI581773 B TW I581773B TW 101135562 A TW101135562 A TW 101135562A TW 101135562 A TW101135562 A TW 101135562A TW I581773 B TWI581773 B TW I5817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ester
bond
ether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5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8675A (zh
Inventor
野本貴志
小野塚卓
石川慎一
龜田範朋
野田祐樹
田村龍也
Original Assignee
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28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8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1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17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04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 A61F13/51108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the top sheet having corrugations or embossments having one axis relatively longer than the other axis, e.g. forming channels or grooves in a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23Partitioning batts; Cut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13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omprising an additive, e.g. lotion or odour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2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apertures, e.g. perforations
    • A61F13/512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apertures, e.g. perfo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vertical shape of the apertures, e.g. three dimensional apertures, e.g. macro-apert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的表層薄片及其表層薄片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丟棄式尿布或生理用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的表層薄片及其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
已知具備於側面具有開孔、於頂部具有的平滑面之複數凸部之疏水性薄膜的衛生用品之表面材的過去技術(例如,專利文獻1)。將該表面材使用於衛生用品時,由人體所排出之液體會通過開孔快速移動至衛生用品之吸收體。又,藉由該表面材可隱藏於吸收體所吸收之液體。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特開昭64-34365號公報
然而,在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過去表面材為凸部之頂部有時會貼合於著用者之皮膚上。因此,衛生用品使用中會使著用者有著不舒服感或搔癢等感覺,有時著用者會產生皮疹等皮膚問題。
本發明為提供可抑制表層薄片之突條部的頂部不會貼合於著用者之皮膚的吸收性物品、其吸收性物品的表層薄 片及其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為目的。
本發明為欲解決上述課題,採用以下構成。
即,本發明為具備皮膚側所設置的液透過性的表層薄片、於著衣側所設置的液體不透過性之背面薄片、與於表層薄片與背面薄片之間所設置的液保持性之吸收體的吸收性物品,表層薄片為具備並列配置之複數突條部、與於鄰接的突條部之間所配置之底部,突條部為包含具有於突條部的延伸方向並列的複數凹部的頂部、與具有於突條部的延伸方向並列的複數開口部的壁部。
又,本發明為使用於吸收性物品之液透過性的表層薄片,表層薄片為具備並列配置之複數突條部、與於鄰接的突條部之間所配置的底部,突條部為包含具有於突條部的延伸方向並列的複數凹部的頂部、與具有於突條部的延伸方向並列的複數開口部的壁部。
且,本發明為使用於吸收性物品的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其為含有準備樹脂薄膜之步驟、藉由於具有格子狀凸部的輥與具有平滑表面的輥之間通過樹脂薄膜,於樹脂薄膜形成複數凹部的步驟、與藉由將形成複數凹部的樹脂薄膜進行齒輪延伸,於形成複數凹部之樹脂薄膜,形成並列配置之複數突條部的步驟,藉由形成突條部之步驟所形成之突條部包含具有於突條部的延伸方向並列的複數凹部的頂部、與具有於突條部的延伸方向並列的複數開口部的壁 部。
本發明為可抑制表層薄片的突條部之頂部貼合於著用者之皮膚者。
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未受限定於圖面所記載者。
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吸收性物品的部分破斷平面圖,圖2為圖1所示A-A線斷面的模式截面圖。吸收性物品1為具備皮膚側所設置的液透過性的表層薄片2、於著衣側所設置的液體不透過性之背面薄片3、與於表層薄片2與背面薄片3之間所設置的液保持性之吸收體4。背面薄片3為於寬方向延出而形成一對翼部5。於翼部5之著衣側設置黏著部6。且,圖1中,吸收性物品1的寬方向為X軸方向,長方向為Y軸方向。又,吸收性物品1之平面方向為XY方向。
表層薄片2為將自著用者所排出之尿、經血等體液移動至吸收體4。表層薄片2的至少一部份具有液透過性,製造出形成欲通過體液之多數開口部的樹脂薄膜。作為表層薄片2所使用的樹脂薄膜係由烯烴與丙烯酸酯、乙酸乙烯等其他單體之共聚物、聚烯烴、聚酯、聚丙烯、聚乙 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聚醯胺、乙酸纖維素等所製作。由柔軟性高對皮膚之刺激較少的觀點來看,作為表層薄片2所使用的樹脂薄膜以烯烴與其他單體之共聚物、或聚烯烴為特佳。
表層薄片2的基重以1g/m2以上、40g/m2以下為佳,較佳為10g/m2以上,35g/m2以下。又,表層薄片2之厚度以0.01mm以上,0.4mm以下為佳,更佳為0.1mm以上,0.35mm以下。表層薄片2的厚度若未達0.01mm時,表層薄片2之後述隱蔽性可能會變的過小,表層薄片2的厚度若超過0.4mm時,表層薄片2的剛性會變高,對於著用者之皮膚的表層薄片2之刺激會過強。
表層薄片2欲使吸收於吸收體4的體液由外部不會見到而具有隱蔽性。表層薄片2的隱蔽性係由將氧化鈦等填充物混合於樹脂而產生。填充物為氧化鈦之情況,氧化鈦之含有量對於樹脂重量而言,以1%以上,50%以下為佳,較佳3%以上,15%以下。氧化鈦的含有量對於樹脂薄膜之重量而言若未達1%時,表層薄片2中於吸收體4所吸收之體液的隱蔽性效果會過小。氧化鈦的含有量對於樹脂薄膜之重量而言,若超過50%時,含有氧化鈦之樹脂薄片有時難成形為層狀。
表層薄片2為欲使著用者的皮膚與表層薄片2之間的接觸面積變小,使表層薄片2之皮膚接觸變的良好,寬方向之斷面彎曲成略波狀。且,表層薄片2亦可彎曲成長方向之斷面成為略波狀。
參照圖3,進一步詳細說明表層薄片2。
寬方向的斷面彎曲成略波狀之表層薄片2為具有於往長方向延伸的突條部21與鄰接的突條部21之間所配置的底部22。且,突條部21所要延伸的方向並不限定於長方向。突條部21具有於著用者的皮膚接觸的頂部23與側面的壁部24。突條部21的厚度方向之高度,即頂部23與底部22之間的厚度方向高度差較佳為0.1mm以上,5mm以下。頂部23與底部22之間的厚度方向之高度差未達0.1mm時,於吸收體4一旦吸收之體液通過表層薄片2之後述開口部25,會有逆流回來的情況。頂部23與底部22之間的厚度方向高度差比5mm大時,著用者使用吸收性物品1時,突條部21會有倒垮的情況。
壁部24對於底部22而言並非垂直,已呈現傾斜為佳。即,底部22與壁部24所成的角度較佳為比90°大。但底部22與壁部24所成的角度較佳為165°以下。底部22與壁部24所成的角度若在90°以下時,因樹脂薄膜必需呈現更大塑性變形,底部22與壁部24所成的角度為90°以下時,表層薄片2的強度會變的非常弱。底部22與壁部24所成角度比165°大時,於吸收體4一旦吸收的體液會通過表層薄片2之後述開口部25而有逆流回來的現象,或通過後述開口部25之吸收體4所吸收的體液會被看到,表層薄片2之隱蔽性變小。
表層薄片2的壁部24為於突條部21的延伸方向(長方向)具有並列的複數開口部25。開口部25為貫穿表層 薄片2之洞,著用者之體液為通過開口部25並於吸收體4吸收。1個開口部25之開口面積較佳為0.001mm2以上,1mm2以下,更佳為0.01mm2以上,0.1mm2以下。1個開口部25之開口面積若比0.001mm2小時,著用者的體液有時不會通過開口部25,1個開口部25之開口面積若比1mm2大時,於吸收體4一旦吸收之體液會通過表層薄片2的開口部25而逆流回來,使得通過開口部25之吸收體4所吸收之體液被看到,表層薄片2的隱蔽性變小。
對於表層薄片2的面積之總開口面積的比率,即表層薄片2的開口率較佳為5%以上,20%以下。表層薄片2的開口率若比5%小時,表層薄片2中之體液的透過性會變差,若表層薄片2之開口率比20%還大時,於吸收體4一旦吸收之體液會通過表層薄片2的開口部25而逆流回來,通過開口部25於吸收體4被吸收之體液會被看到,使得表層薄片2之隱蔽性變小。
開口部25為由頂部23附近經過底部22附近而形成。因此,即使一次多量的體液由著用者排出時,吸收性物品1因會吸收該體液,故可抑制由吸收性物品1之體液的外漏。
表層薄片2的頂部23為有於突條部21的延伸方向(長方向)具有並列的複數凹部26。凹部26的平面方向之形狀,例如為菱形,該菱形之一邊長度例如0.15mm,鄰接之2個凹部26間距離例如為0.34mm。且,凹部26的平面方向之形狀並未限定於菱形,可為正方形、矩形形 狀、三角形、圓形、星形、線狀(直線狀)等形狀。又,凹部26的尺寸並未限定於0.15mm×0.15mm,鄰接之2個凹部26間距離亦未限定於0.34mm。凹部26的深度為當著用者的皮膚接觸表層薄片2之頂部23時,只要著用者的皮膚不會接觸到凹部26的深度即可並無特別限制。表層薄片2的底部22亦為於突條部21的延長方向(長方向)可具有或不具有並列的複數凹部26。
藉由頂部23所設置的凹部26,欲減低與著用者的皮膚做直接接觸之頂部23的接觸面積,抑制著用時的吸收性物品1對皮膚的貼合,進而可抑制著用者的不舒服感或搔癢感,以及著用者所產生的皮疹等皮膚問題。
於表層薄片2的表面塗佈血液改質劑,於表層薄片2的皮膚側表面可形成血液改質劑層27。藉由該血液改質劑層27,於表層薄片2之表面可抑制著用者之體液,特別為黏度高之經血的殘留。血液改質劑層27的血液改質劑為具有0~0.60的IOB、45℃以下的熔點與25℃中之0.05g以下的水溶解度。
IOB(Inorganic Organic Balance)表示親水性及親油性之平衡指標,本說明書中係由小田氏的式子:IOB=無機性值/有機性值
所算出之值。
上述無機性值與有機性值係依據藤田穆「有機化合物的預測與有機概念圖」化學的區域Vol.11,No.10(1957)p.719-725)所記載之有機概念圖。
藉由藤田氏將主要基之有機性值及無機性值歸納為以下表1。
例如,碳數14的四癸烷酸與碳數12之十二烷基醇的酯之情況為,有機性值為520(CH2,20×26個)、無機性值為60(-COOR,60×1個),故IOB=0.12。
對於上述血液改質劑,IOB約0~約0.60,以約0~約0.50為佳,以約0~約0.40為較佳,以約0~約0.30 為更佳。因為IOB越低,有機性越高,與血球之親和性越高。
本說明書中之「熔點」為藉由差示掃描熱量分析計,以昇溫速度10℃/分進行測定時的自固體狀變化至液狀時的吸熱波峰之波頂溫度。上述熔點為例如使用島津製作所公司製之DSC-60型DSC測定裝置,以昇溫速度10℃/分下進行測定。
上述血液改質劑若具有約45℃以下之熔點,在室溫可為液體,亦可為固體,即熔點可在約25℃以上,或亦可約未達25℃,例如可具有約-5℃、約-20℃等熔點。上述血液改質劑之熔點可為約45℃以下之根據如下所示。
上述血液改質劑為於該熔點不存在下限,但該蒸氣壓較低者為佳。上述血液改質劑的蒸氣壓以在1氣壓及25℃下約0.01Pa以下者為佳,約0.001Pa以下為較佳,以約0.0001Pa以下者為更佳。本發明所揭示的吸收性物品因考慮到使用於與人體接觸,上述蒸氣壓以1氣壓及40℃下約0.01Pa以下為佳,以約0.001Pa以下者為較佳,以約0.0001Pa以下者為更佳。因為若蒸氣壓高時,會有保存中會氣化,血液改質劑量會減少,著用時之臭氣等問題。
又,血液改質劑的熔點可配合氣候、著用時間之長度等分類使用。例如在平均氣溫為10℃以下的區域,採用具有約10℃以下熔點之血液改質劑時,經血經排泄後,可藉由周圍溫度冷卻,且血液改質劑可穩定地改質血液。
且,吸收性物品在經長時間使用時,血液改質劑之熔 點在45℃以下的範圍下較高者為佳。因為不易受到汗、著用時之摩擦等影響,即使長時間著用,以不容易移動血液改質劑。
上述水溶解度在25℃時,於100g之脫離子水中添加0.05g之試料,靜置24小時,經24小時後視必要進行簡單攪拌,由試料是否溶解來判斷是否具有0.05g以下之水溶解度。
且,本說明書中,有關水溶解度之「溶解」中,試料完全溶解於脫離子水中,包含形成均勻混合物之情況、與試料完全乳化之情況。且,所謂「完全」為表示於脫離子水中未存在試料之塊狀。
該技術領域中,將變化血液之表面張力等,使血液迅速吸收作為目的,將表層薄片之表面藉由界面活性劑進行塗佈而進行。然而,因界面活性劑在一般而言水溶解度較高,經界面活性劑塗佈之表層薄片為,容易與血液中之親水性成分(血漿等)混合,換言之有著將血液殘存於表層薄片之功能的傾向。上述血液改質劑因其水溶解度較低,故與過去公知之界面活性劑相異,血液不會殘存於表層薄片,可迅速地移至吸收體。
本說明書中,在25℃中對於100g之水的溶解度有時僅以「水溶解度」稱呼。
上述血液改質劑可具有約0g之水溶解度。因此,對於上述血液改質劑,上述水溶解度之下限為約0g。
作為上述血液改質劑之例子,可舉出具有以下結構之 化合物。
(i)烴、(ii)於烴之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之化合物,或(i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且烴上的至少1個氫原子由羧基(-COOH)或者羥基(-OH)所取代之化合物。
本說明書中,所謂「烴」表示由碳與氫所成的化合物,鏈狀烴例如可舉出石蠟系烴(未含有雙鍵及參鍵,亦稱為烷烴)、烯烴系烴(含有1個雙鍵,亦稱為烯烴)、乙炔系烴(含有1個參鍵,亦稱為炔烴)、及含有2個以上選自雙鍵及參鍵所成群之鍵結的烴、以及環狀烴,例如可舉出芳香族烴、脂環式烴。
作為上述烴,以鏈狀烴及脂環式烴為佳,以鏈狀烴為較佳,以石蠟系烴、烯烴系烴、及含有2個以上雙鍵之烴(未含有參鍵)者為更佳,而石蠟系烴為最佳。
上述鏈狀烴中,含有直鏈狀烴及分支鏈狀烴。
對於上述(ii)及(iii)之化合物,插入2個以上醚鍵(-O-)時,醚鍵(-O-)彼此不會鄰接。因此,上述(ii)及(iii)之化合物中未含有醚鍵連續之化合物(所謂過氧化物)。
又,上述(iii)的化合物中,比烴上之至少1個氫原子由羧基(-COOH)所取代之化合物,烴上的至少1個氫原子由羥基(-OH)所取代之化合物較佳。如表1所示, 羧基與經血中之金屬等結合,由無機性值150大幅度上升至400以上,故具有羧基之血液改質劑,在使用時上升至IOB值至約0.6,與血球之親和性會有降低之可能性。
上述血液改質劑較佳為具有以下結構之化合物。
(i’)烴、(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至少1個酯鍵(-COO-)、至少1個碳酸酯鍵(-OCO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之化合物、或(i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至少1個酯鍵(-COO-)、至少1個碳酸酯鍵(-OCO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且烴上的至少1個氫原子由羧基(-COOH)或者羥基(-OH)所取代之化合物。
對於上述(ii’)及(iii’)之化合物,於插入2個以上之鍵結時,即插入選自羰鍵(-CO-)、酯鍵(-COO-)、碳酸酯鍵(-OCOO-)及醚鍵(-O-)的2個以上的鍵結時,各鍵結不會鄰接,於各鍵結之間至少介著1個碳原子。
上述血液改質劑更佳為烴中,每10個碳原子具有羰鍵(-CO-)約1.8個以下、酯鍵(-COO-)2個以下、碳酸酯鍵(-OCOO-)約1.5個以下、醚鍵(-O-)約6個以下、羧基(-COOH)約0.8個以下/或羥基(-OH)約1.2個以下之化合物。
上述血液改質劑更佳為 (A)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羧基之化合物的酯、(B)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醚、(C)具有2~4個羧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酯、(D)於烴插入選自羰鍵(-CO-)、酯鍵(-COO-)、碳酸酯鍵(-OCOO-)及醚鍵(-O-)所成群中一者之化合物、(E)聚C3~C6烷二醇、或其烷基酯或者烷基醚、或者(F)鏈狀烴。
以下對(A)~(F)做詳細說明。
[(A)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羧基之化合物的酯]
(A)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羧基之化合物的酯(以下有時稱為「化合物(A)」)中,含有具有4個、3個、或2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羧基之化合物的酯,上述IOB僅為具有熔點及水溶解度之範圍即可,所有羥基無須被酯化。
作為具有上述2~4個羥基之化合物,例如鏈狀烴四醇,例如烷烴四醇,例如季戊四醇、鏈狀烴三醇,例如烷烴三醇,例如甘油、及鏈狀烴二醇,例如烷烴二醇,例如 甘醇可舉出。作為具有上述1個羧基之化合物,例如烴上之1個氫原子由1個的羧基(-COOH)所取代之化合物,例如脂肪酸可舉出。
作為化合物(A),例如可舉出(A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A2)鏈狀烴三醇與脂肪酸之酯、及(A3)鏈狀烴二醇與脂肪酸之酯。
[(A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
作為上述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例如以下式(1): 的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四酯、以下式(2): 的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三酯、以下式(3): 的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二酯、以下式(4): 的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單酯可舉出。(式中,R1~R4各為鏈狀烴)
作為構成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酯的脂肪酸(R1COOH、R2COOH,R3COOH,及R4COOH),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酯為滿足上述IOB、熔點及水溶解度之要件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例如飽和脂肪酸,例如C2~C30的飽和脂肪酸,例如乙酸(C2)(C2表示碳數,相當於R1C、R2C,R3C或R4C之碳數,以下相同)、丙烷酸(C3)、丁烷酸(C4)及其異構物,例如2-甲基丙烷酸(C4)、戊烷酸(C5)及其異構物,例如2-甲基丁烷酸(C5)、2,2-二甲基丙烷酸(C5)、己烷酸(C6)、庚烷酸(C7)、辛烷酸(C8)及其異構物,例如2-乙基己烷酸(C8)、壬烷酸(C9)、癸烷酸(C10)、十二烷酸(C12)、四癸烷酸(C14)、十六烷酸(C16)、十七烷酸(C17)、十八烷酸(C18)、二十酸(C20)、二十二酸(C22)、二十四酸(C24)、二十六酸(C26)、二十八酸(C28)、三十酸(C30)等、以及這些異構物(除去上述者)可舉出。
上述脂肪酸可為不飽和脂肪酸。作為上述不飽和脂肪酸,例如C3~C20的不飽和脂肪酸,例如單不飽和脂肪酸,例如巴豆酸(C4)、肉荳蔻酸(C14)、棕櫚油酸 (C16)、油酸(C18)、反油酸(C18)、十八碳烯酸(C18)、鱈油酸(C20)、二十碳烯酸(C20)等、二不飽和脂肪酸,例如亞油酸(C18)、二十碳二烯酸(C20)等、三不飽和脂肪酸,例如亞麻酸,例如α-亞麻酸(C18)及γ-亞麻酸(C18)、松油酸(C18)、桐油酸,例如α-桐油酸(C18)及β-桐油酸(C18)、蜂蜜酒(C20)、二高-γ-亞麻酸(C20)、二十碳三烯酸(C20)等、四不飽和脂肪酸,例如十八碳四烯酸(C20)、花生四烯酸(C20)、二十碳四烯酸(C20)等、五不飽和脂肪酸,例如二十碳四烯酸(C18)、二十碳五烯酸(C20)等、以及彼等之部分氫加成物可舉出。
作為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酯,若考慮到可藉由氧化等改性,以來自飽和脂肪酸的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酯,即季戊四醇與飽和脂肪酸之酯為佳。
又,作為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酯,欲使IOB變小,更具有疏水性,以二酯、三酯或四酯為佳,以三酯或四酯為較佳,而四酯為最佳。
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四酯中,構成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四酯的脂肪酸之碳數合計,即對於上述式(1),R1C、R2C、R3C及R4C部分之碳數合計為15時IOB為0.60。因此,在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四酯中,上述碳數之合計約15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四酯中,例如季戊四醇、己烷酸(C6)、庚烷酸(C7)、辛烷酸(C8),例如2-乙基 己烷酸(C8)、壬烷酸(C9)、癸烷酸(C10)及/或十二烷酸(C12)之四酯可舉出。
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三酯中,構成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三酯的脂肪酸之碳數合計,即對於上述式(2),R1C、R2C及R3C部分的碳數合計為19時IOB成為0.58。因此,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三酯中,脂肪酸之碳數合計約19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二酯中,構成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二酯的脂肪酸之碳數合計,即對於上述式(3),R1C及R2C部分之碳數合計為22時IOB成為0.59。因此,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二酯中,脂肪酸之碳數合計約22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單酯中,構成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單酯的脂肪酸碳數,即對於上述式(4),R1C部分之碳數為25時IOB成為0.60。因此,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單酯中,脂肪酸的碳數約25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且對於上述計算,不考慮到雙鍵、參鍵、iso分支、及tert分支之影響。
作為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酸之酯的市面販賣品,Yunisuta H-408BRS、H-2408BRS-22(混合品)等(以上為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可舉出。
[(A2)鏈狀烴三醇與脂肪酸之酯]
作為上述鏈狀烴三醇與脂肪酸之酯,例如以下式(5): 的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以下式(6): 的甘油與脂肪酸之二酯、及以下式(7): (式中,R5~R7各為鏈狀烴)的甘油與脂肪酸之單酯可舉出。
作為構成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酯的脂肪酸(R5COOH、R6COOH及R7COOH),甘油與脂肪酸之酯僅為滿足上述IOB、熔點及水溶解度之要件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例如「(A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中所列舉的脂肪酸,即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可舉出,考慮到藉由氧化等進行改性之可能性時,來自飽和脂肪酸的甘油與脂肪酸之酯,即甘油與飽和脂肪酸之酯為佳。
又,作為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酯,欲使IOB變小,使其更疏水性時,以二酯或三酯為佳,而三酯為較佳。
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亦稱為三酸甘油脂,例如甘 油與辛烷酸(C8)之三酯、甘油與癸烷酸(C10)之三酯、甘油與十二烷酸(C12)之三酯、及甘油與2種或3種的脂肪酸之三酯、以及彼等之混合物可舉出。
作為上述甘油與2種以上的脂肪酸的三酯,例如甘油與辛烷酸(C8)及癸烷酸(C10)之三酯、甘油與辛烷酸(C8)、癸烷酸(C10)及十二烷酸(C12)之三酯、甘油與辛烷酸(C8)、癸烷酸(C10)、十二烷酸(C12)、四癸烷酸(C14)、十六烷酸(C16)及十八烷酸(C18)之三酯等可舉出。
作為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欲使熔點為約45℃以下,構成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的脂肪酸之碳數合計,即式(5)中,R5C、R6C及R7C部分的碳數合計約40以下為佳。
又,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中,構成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的脂肪酸之碳數合計,即對於式(5),R5C、R6C及R7C部分之碳數合計為12時IOB成為0.60。因此,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中,脂肪酸之碳數合計約12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為所謂的脂肪,因其為構成人體之成分,故由安全性之觀點來看為佳。
作為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的市面販賣品,有三椰子油脂肪酸甘油脂、NA36、Panasate800、Panasate800B及Panasate810S、以及三C2L油脂肪酸甘油脂及三CL油脂肪酸甘油脂(以上為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等可舉出。
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二酯亦稱為雙甘油脂,例如甘油與癸烷酸(C10)之二酯、甘油與十二烷酸(C12)之二酯、甘油與十六烷酸(C16)之二酯、及甘油與2種的脂肪酸之二酯、以及彼等之混合物可舉出。
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二酯中,構成甘油與脂肪酸之二酯的脂肪酸之碳數合計,即對於式(6),R5C及R6C部分的碳數合計為16時IOB成為0.58。因此,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二酯中,脂肪酸的碳數合計約16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單酯亦稱為單甘油脂,例如甘油的十八烷酸(C18)單酯、甘油的二十二酸(C22)單酯等可舉出。
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單酯中,構成甘油與脂肪酸之單酯的脂肪酸之碳數,即對於式(7),R5C部分的碳數為19時IOB成為0.59。因此,上述甘油與脂肪酸之單酯中,脂肪酸的碳數約19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A3)鏈狀烴二醇與脂肪酸之酯]
作為上述鏈狀烴二醇與脂肪酸之酯,例如C2~C6的鏈狀烴二醇,例如C2~C6的甘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或己二醇與脂肪酸之單酯或二酯可舉出。
具體而言,作為上述鏈狀烴二醇與脂肪酸之酯,例如 以下式(8):R8COOCkH2kOCOR9 (8)(式中,k為2~6的整數,而R8及R9各為鏈狀烴)的C2~C6甘醇與脂肪酸之二酯、及以下式(9):R8COOCkH2kOH (9)(式中,k為2~6的整數,而R8為鏈狀烴)的C2~C6甘醇與脂肪酸之單酯可舉出。
上述C2~C6甘醇與脂肪酸之酯中,作為必須酯化的脂肪酸(對於式(8)及式(9),相當於R8COOH及R9COOH),若C2~C6甘醇與脂肪酸之酯可滿足上述IOB、熔點及水溶解度之要件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對於「(A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所列舉的脂肪酸,即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可舉出,若考慮藉由氧化等進行改性之可能性,以飽和脂肪酸為佳。
式(8)所示丁二醇(k=4)與脂肪酸之二酯中,R8C及R9C部分之碳數合計為6時,IOB成為0.6。因此,式(8)所示丁二醇(k=4)與脂肪酸之二酯中,上述碳數合計約6以上時,滿足IOB為約0~約0.6之要件。又,式(9)所示乙二醇(k=2)與脂肪酸之單酯中,R8C部分之碳數為12時,IOB成為0.57。因此,式(9)所示乙二醇(k=2)與脂肪酸之單酯中,脂肪酸的碳數約12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的要件。
作為上述C2~C6甘醇與脂肪酸之酯,考慮到藉由氧化等進行改性之可能性時,來自飽和脂肪酸的C2~C6甘 醇與脂肪酸之酯,即C2~C6甘醇與飽和脂肪酸之酯為佳。
又,作為上述C2~C6甘醇與脂肪酸之酯,欲使IOB變小,使其進一步疏水性時,來自碳數大的甘醇之甘醇與脂肪酸之酯,例如來自丁二醇、戊二醇或己二醇的甘醇與脂肪酸之酯為佳。
且,作為上述C2~C6甘醇與脂肪酸之酯,欲使IOB變小,使其更疏水性時,以二酯者為佳。
作為上述C2~C6甘醇與脂肪酸之酯的市面販賣品,例如compoleBL、compoleBS(以上為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等可舉出。
[(B)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醚]
(B)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醚(以下有時稱為「化合物(B)」)中含有具有4個、3個、或2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醚,僅具有上述IOB、熔點及水溶解度之範圍者,所有羥基可不被醚化。
作為具有上述2~4個羥基之化合物,於「化合物(A)」中所列舉者,例如季戊四醇、甘油、及甘醇可舉出。
作為上述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例如烴的1個氫原子可由1個羥基(-OH)所取代之化合物,例如脂肪族1 元醇,例如飽和脂肪族1元醇及不飽和脂肪族1元醇可舉出。
作為上述飽和脂肪族1元醇,例如C1~C20的飽和脂肪族1元醇,例如甲基醇(C1)(C1表示碳數,以下相同)、乙基醇(C2)、丙基醇(C3)及其異構物,例如異丙基醇(C3)、丁基醇(C4)及其異構物,例如sec-丁基醇(C4)及tert-丁基醇(C4)、戊基醇(C5)、己基醇(C6)、庚基醇(C7)、辛基醇(C8)及其異構物,例如2-乙基己基醇(C8)、壬基醇(C9)、癸基醇(C10)、十二烷基醇(C12)、四癸基醇(C14)、十六烷基醇(C16)、十七烷基醇(C17)、十八烷基醇(C18)、及二十烷基醇(C20)、以及彼等未列舉的異構物可舉出。
作為上述不飽和脂肪族1元醇,上述飽和脂肪族1元醇的C-C單鍵的1個由C=C雙鍵所取代者,例如油醇可舉出,例如由新日本理化股份有限公司所購得之理可爾系列及安潔可歐耳系列。
作為化合物(B),例如(B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例如單醚、二醚、三醚及四醚、較佳為二醚、三醚及四醚,更佳為三醚及四醚,而最佳為四醚、(B2)鏈狀烴三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例如單醚、二醚及三醚,較佳為二醚及三醚,而更佳為三醚、以及(B3)鏈狀烴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例如單醚及二醚,而較佳為二醚可舉出。
作為上述鏈狀烴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例如以下 式(10)~(13): (式中,R10~R13各為鏈狀烴。)的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四醚、三醚、二醚及單醚可舉出。
作為上述鏈狀烴三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例如以下式(14)~(16): (式中,R14~R16各為鏈狀烴。)的甘油與脂肪族1元醇之三醚、二醚及單醚可舉出。
作為上述鏈狀烴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有以下式(17):R17OCnH2nOR18 (17)(式中,n為2~6的整數,而R17及R18各為鏈狀烴)的C2~C6甘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二醚、及以下式(18):R17OCnH2nOH (18)(式中,n為2~6的整數,而R17為鏈狀烴)的C2~C6甘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單醚可舉出。
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四醚中,構成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四醚的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即對於上述式(10),R10、R11、R12及R13部分的碳數合計為4時IOB成為0.44。因此,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四醚中,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的合計約4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三醚中,構成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三醚的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即對於上述式(11),R10、R11及R12部分的碳數合計為9時IOB成為0.57。因此,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三醚中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約9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二醚中,構成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二醚的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即對於上述式(12),R10及R11部分的碳數合計為15時 IOB成為0.60。因此,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二醚中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約15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單醚中,構成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單醚的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即對於上述式(13),R10部分的碳數為22時IOB成為0.59。因此,上述季戊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單醚中,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約22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又,上述甘油與脂肪族1元醇之三醚中,構成甘油與脂肪族1元醇之三醚的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即對於式(14),R14、R15及R16部分的碳數合計為3時IOB成為0.50。因此,上述甘油與脂肪族1元醇之三醚中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約3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上述甘油與脂肪族1元醇之二醚中,構成甘油與脂肪族1元醇之二醚的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即對於式(15),R14及R15部分的碳數合計為9時IOB成為0.58。因此,上述甘油與脂肪族1元醇之二醚中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約9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上述甘油與脂肪族1元醇之單醚中,構成甘油與脂肪族1元醇之單醚的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即對於式(16),R14部分的碳數為16時IOB成為0.58。因此,上述甘油與脂肪族1元醇之單醚中,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 約16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式(17)所示丁二醇(n=4)與脂肪族1元醇之二醚中,R17及R18部分的碳數合計為2時,IOB為0.33。因此,式(17)所示丁二醇(n=4)與脂肪族1元醇之二醚中,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為2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又,式(18)所示乙二醇(n=2)與脂肪族1元醇之單醚中,R17部分的碳數為8時,IOB為0.60。因此,式(18)所示乙二醇(n=2)與脂肪族1元醇之單醚中,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約8以上時,滿足IOB約0~約0.6之要件。
作為化合物(B)可由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脂肪族1元醇等1個羥基之化合物在酸觸媒存在下使其脫水縮合後而生成。
[(C)具有2~4個羧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酯]
(C)具有2~4個羧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酯(以下有時稱為「化合物(C)」)中含有與具有4個、3個或2個羧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之酯,僅為具有上述之IOB、熔點及水溶解度之範圍者,所有羧基可無須被酯化。
作為具有上述2~4個羧基之化合物,例如具有2~4個羧基之鏈狀烴,例如鏈狀烴二羧酸,例如烷烴二羧酸,例如乙烷二酸、丙烷二酸、丁烷二酸、戊烷二酸、己烷二酸、庚烷二酸、辛烷二酸、壬烷二酸及癸烷二酸、鏈狀烴 三羧酸,例如烷烴三羧酸,例如丙烷三酸、丁烷三酸、戊烷三酸、己烷三酸、庚烷三酸、辛烷三酸、壬烷三酸及癸烷三酸、以及鏈狀烴四羧酸,例如烷烴四羧酸,例如丁烷四酸、戊烷四酸、己烷四酸、庚烷四酸、辛烷四酸、壬烷四酸及癸烷四酸可舉出。
又,具有上述2~4個羧基之化合物中,含有具有2~4個羧基之羥酸,例如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異檸檬酸等可舉出,具有2~4個羧基之烷氧酸,例如可舉出O-乙醯基檸檬酸,及具有2~4個羧基之含氧酸(Oxo acid)。
作為上述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在「化合物(B)」之項目所列舉者,例如脂肪族1元醇可舉出。
作為化合物(C)、(C1)具有4個羧基之鏈狀烴四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例如單酯、二酯、三酯及四酯,較佳為二酯、三酯及四酯,更佳為三酯及四酯,而更佳為四酯、(C2)具有3個羧基之鏈狀烴三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例如單酯、二酯及三酯,較佳為二酯及三酯,而更佳為三酯、以及(C3)具有2個羧基之鏈狀烴二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例如單酯及二酯,較佳為二酯可舉出。
作為化合物(C)之例子,有己二酸二辛基、蘋果酸二異硬脂基、檸檬酸三丁基、O-乙醯基檸檬酸三丁基等可舉出且已被販賣。
[(D)於烴插入選自醚鍵(-O-)、羰鍵(-CO-)、酯鍵(-COO-)、及碳酸酯鍵(-OCOO-)所成群中任一者1個之化合物]
作為(D)於烴中插入選自醚鍵(-O-)、羰鍵(-CO-)、酯鍵(-COO-)、及碳酸酯鍵(-OCOO-)所成群中任一者1個的化合物(以下有時稱為「化合物(D)」),有(D1)脂肪族1元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D2)二烷酮、(D3)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及(D4)二烷基碳酸酯可舉出。
[(D1)脂肪族1元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
作為上述脂肪族1元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有以下式(19):R19OR20 (19)(式中,R19及R20各為鏈狀烴)之化合物可舉出。
作為構成上述醚之脂肪族1元醇(於式(19),相當於R19OH及R20OH),上述醚為滿足上述IOB、熔點及水溶解度之要件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化合物(B)」的項目中所列舉之脂肪族1元醇可舉出。
脂肪族1元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中,構成該醚之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即於上述式(19),R19及R20部分的碳數合計為2時IOB成為0.50,故若該碳數合計為 約2以上時可滿足上述IOB之要件。然而,上述碳數合計為6程度中,水溶解度約2g之高值,由蒸氣壓之觀點來看亦有問題。欲使水溶解度滿足約0.05g以下之要件時,上述碳數合計為約8以上者為佳。
[(D2)二烷酮]
作為上述二烷酮,有以下式(20):R21COR22 (20)(式中,R21及R22各為烷基)之化合物可舉出。
上述二烷酮中,欲使R21及R22的碳數合計為5時IOB成為0.54時,若該碳數合計為約5以上,滿足上述IOB之要件。然而,上述碳數合計為5程度中,水溶解度為約2g之高值。因此,欲滿足水溶解度約0.05g以下之要件時,上述碳數合計為約8以上者為佳。又,若考慮到蒸氣壓時,上述碳數約10以上者為佳,而約12以上者為較佳。
且,上述碳數合計為約8時,例如5-壬酮中,熔點約-50℃,蒸氣壓在20℃下約230Pa。
上述二烷酮除可購買得到以外,可藉由公知方法,例如將第二級醇以鉻酸等進行酸化而得到。
[(D3)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
作為上述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例如以下式 (21):R23COOR24 (21)(式中,R23及R24各為鏈狀烴)之化合物可舉出。
作為上述構成酯之脂肪酸(對於式(21),相當於R23COOH),例如「(A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中所列舉之脂肪酸,即有飽和脂肪酸或不飽和脂肪酸可舉出,若考慮到藉由氧化等進行改性之可能性時,以飽和脂肪酸為佳。作為構成上述酯之脂肪族1元醇(對於式(21),相當於R24OH),例如「化合物(B)」的項目中所列舉之脂肪族1元醇可舉出。
且,上述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中,脂肪酸及脂肪族1元醇的碳數合計,即對於式(21),欲使R23C及R24部分的碳數合計為5時IOB成為0.60,上述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中,於R23C及R24部分的碳數合計為約5以上時,滿足上述IOB之要件。然而,例如上述碳數合計為6的乙酸丁酯中,蒸氣壓超過2000Pa之高值。因此,若考慮到蒸氣壓時,上述碳數合計為約12以上時為佳。且若上述碳數合計為約11以上,可滿足水溶解度約0.05g以下之要件。
作為上述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的例子,例如十二烷酸(C12)與十二烷基醇(C12)之酯、四癸烷酸(C14)與十二烷基醇(C12)之酯等可舉出,作為上述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的市面販賣品,例如有 ErekutolWE20、及ErekutolWE40(以上為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可舉出。
[(D4)二烷基碳酸酯]
作為上述二烷基碳酸酯,有以下式(22):R25OC(=O)OR26 (22)(式中,R25及R26各為烷基)之化合物可舉出。
上述二烷基碳酸酯中,欲使R25及R26的碳數合計為6時IOB成為0.57,若R25及R26的碳數合計為約6以上時,滿足IOB之要件。
若考慮到水溶解度時,R25及R26的碳數合計為約7以上時為佳,而約9以上者為較佳。
上述二烷基碳酸酯除市面可購得以外,可藉由光氣與醇之反應、氯化甲酸酯與醇或醇化物之反應、及碳酸銀與碘化烷基之反應而合成。
[(E)聚C2~C6烷二醇、或其酯或者醚]
作為上述聚C2~C6烷二醇、或其酯或者醚(以下有時稱為化合物(E)),(E1)聚C2~C6烷二醇、(E2)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酸之酯、(E3)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E4)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羧酸、鏈狀烴三羧酸或鏈狀烴二羧酸之酯、及(E5)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醇、鏈狀烴三醇、或鏈狀烴二醇 之醚可舉出。如以下說明。
[(E1)聚C2~C6烷二醇]
(E1)聚C2~C6烷二醇中不僅含有單一的甘醇的均聚物,亦含有2種以上的甘醇的共聚物及無規聚合物。作為甘醇種,有C2~C6烷二醇可舉出,即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或己二醇可舉出。作為上述甘醇種,由減低聚C2~C6烷二醇的IOB之觀點來看,以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或己二醇者為佳,以丁二醇、戊二醇或己二醇者為較佳。
且,本說明書中,所謂「聚C2~C6烷二醇」為C2~C6烷二醇,即可選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及己二醇所成群之任一種均聚物、選自上述群之2種以上共聚物、或選自上述群之2種以上的無規聚合物。
上述聚C2~C6烷二醇為均聚物時,聚C2~C6烷二醇係由以下式(23):HO-(CmH2mO)n-H (23)所示。
且,經本發明者確認結果,聚乙二醇(於式(23),相當於m=2之情況)為n≧45(約超過分子量2,000)時,雖滿足約0~約0.60之IOB的要件,但即使分子量超過4,000之情況下,未能滿足水溶解度之要件。因此,考慮到(E1)聚C2~C6烷二醇中不含有乙二醇的均聚物,乙二醇作為與其他甘醇之共聚物或無規聚合物,必須含於 (E1)聚C2~C6烷二醇。
因此,於式(23)之均聚物中,含有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或己二醇的均聚物。
由上述得知,對於式(23),m約3~約6,而約4~約6時為較佳,n為1以上。
對於上述式(23),n之值係如具有聚C2~C6烷二醇約0~約0.60之IOB、約45℃以下之熔點、與對於25℃的水100g之約0.05g以下的水溶解度之值。
例如式(23)為聚丙二醇(m=3)時,於n=12時IOB為0.58。因此,式(23)為聚丙二醇(m=3)時,m≧約12時滿足上述IOB之要件。
又,式(21)為聚丁二醇(m=4)時,於n=7時IOB為0.57。因此,式(23)為聚丁二醇(m=4)時,n≧約7時滿足上述IOB之要件。
由OB、熔點及水溶解度之觀點來看,聚C4~6烷二醇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約200~約10,000,更佳為約250~約8,000,而最佳為約250~約5,000之範圍。
又,由OB、熔點及水溶解度之觀點來看,聚C3烷二醇,即聚丙二醇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約1,000~約10,000,更佳為約3,000~約8,000,而最佳為約4,000~約5,000之範圍。上述重量平均分子量未達約1,000時,因未滿足水溶解度之要件,而重量平均分子量越大,特別有著吸收體移行速度及表層薄片的白度提高之傾向。
作為上述聚C2~C6烷二醇的市面販賣品,例如優你 歐路(商標)D-1000,D-1200,D-2000,D-3000,D-4000,PB-500,PB-700,PB-1000及PB-2000(以上為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可舉出。
[(E2)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酸之酯]
作為上述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酸之酯,有「(E1)聚C2~C6烷二醇」的項目所說明之聚C2~C6烷二醇的OH末端的一方或兩方由脂肪酸所酯化者,即單酯及二酯可舉出。
對於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酸之酯,作為必須經酯化之脂肪酸,例如有「(A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所列舉之脂肪酸,即飽和脂肪酸或不飽和脂肪酸可舉出,若考慮到藉由氧化等進行改性之可能性,以飽和脂肪酸為佳。
作為上述聚C3~C6烷二醇與脂肪酸之酯的市面販賣品,例如WILBRIDEcp9(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可舉出。
[(E3)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
作為上述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有「(E1)聚C2~C6烷二醇」的項目所說明之聚C2~C6烷二醇的OH末端之一方或兩方藉由脂肪族1元醇所醚化者,及單醚及二醚可舉出。
對於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作為必 須經醚化之脂肪族1元醇,例如有「化合物(B)」之項目所列舉之脂肪族1元醇可舉出。
[(E4)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羧酸、鏈狀烴三羧酸或鏈狀烴二羧酸之酯]
對於上述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羧酸、鏈狀烴三羧酸或鏈狀烴二羧酸之酯,作為必須酯化的聚C2~C6烷二醇,有「(E1)聚C2~C6烷二醇」之項目所說明之聚C2~C6烷二醇可舉出。又,作為必須酯化之鏈狀烴四羧酸、鏈狀烴三羧酸、及鏈狀烴二羧酸,有「化合物(C)」的項目所說明者可舉出。
上述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羧酸、鏈狀烴三羧酸或鏈狀烴二羧酸之酯除可購得以外,可藉由於鏈狀烴四羧酸、鏈狀烴三羧酸、或鏈狀烴二羧酸將C2~C6烷二醇以公知條件下進行聚縮合而製造。
[(E5)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醇、鏈狀烴三醇、或鏈狀烴二醇之醚]
對於上述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醇、鏈狀烴三醇、或鏈狀烴二醇之醚,作為必須醚化之聚C2~C6烷二醇,有「(E1)聚C2~C6烷二醇」之項目所說明之聚C2~C6烷二醇可舉出。又,作為必須醚化之鏈狀烴四醇、鏈狀烴三醇、及鏈狀烴二醇,有「化合物(A)」之項目所說明者,例如季戊四醇、甘油、及甘醇可舉出。
作為上述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醇、鏈狀烴三醇、或鏈狀烴二醇之醚之市面販賣品,例如優你路普(商標)5TP-300KB,以及優你歐路(商標)TG-3000及TG-400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可舉出。
優你路普(商標)5TP-300KB係由季戊四醇1莫耳縮聚合丙二醇65莫耳與乙二醇5莫耳之化合物,該IOB為0.39,熔點為未達45℃,而水溶解度未達0.05g。
優你歐路(商標)TG-3000為於甘油1莫耳中聚縮合丙二醇50莫耳之化合物,該IOB為0.42,熔點為未達45℃,水溶解度為未達0.05g,而重量平均分子量約3,000。
優你歐路(商標)TG-4000為於甘油1莫耳聚縮合丙二醇70莫耳之化合物,該IOB為0.40,熔點為未達45℃,水溶解度為未達0.05g,而重量平均分子量約4,000。
上述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醇、鏈狀烴三醇、或鏈狀烴二醇之醚。又可由於鏈狀烴四醇、鏈狀烴三醇、或鏈狀烴二醇將C2~C6烷二醇以公知條件下進行聚縮合而製造。
[(F)鏈狀烴]
上述鏈狀烴因上述無機性值為0,IOB為0,而水溶解度幾乎為0g,故僅熔點為約45℃以下者可含於上述血液改質劑。作為上述鏈狀烴,例如(F1)鏈狀烷烴,例如 直鏈烷烴及支鏈烷烴可舉出,例如直鏈烷烴時,若考慮到熔點約45℃以下時,基本上含有碳數22以下者。又,若考慮到蒸氣壓,基本上含有碳數13以上者。於支鏈烷烴之情況時,比起直鏈烷烴,對於同一碳數,因有熔點變低之情況,故含有碳數22以上者。作為上述烴之市面販賣品,例如PARLEAM6(日油股份有限公司)可舉出。
上述血液改質劑雖與實施例同時做詳細討論,但考慮為具有降低血液黏度及表面張力之機制。吸收性物品所必須吸收之經血與一般血液做比較,因含有子宮內膜壁等蛋白質,此等血球彼此間會產生如聯繫般的作用,容易成為血球呈錢串之狀態。因此,吸收性物品所吸收之經血容易成為高黏度,若表層薄片為不織布時,經血會在纖維之間容易阻塞,著用者容易感到黏沾感,而在表層薄片表面上經血會擴散變的容易外漏。
本發明所揭示的吸收性物品中,表層薄片因含有考慮到具有降低血液黏度及表面張力之機制的血液改質劑,於表層薄片的纖維之間,經血不容易阻塞,經血可迅速地自表層薄片移動至吸收體。又,本發明所揭示的吸收性物品中,因血液改質劑的熔點約45℃以下,故在常溫(25℃)下不管為液體或固體,與約30~約40℃之體液接觸時會液化(或成為液體),容易溶解於體液中。
且,IOB約0~約0.60之血液改質劑因有機性高,且容易埋入血球之間,故可使血球穩定化,可使血球不容易形成錢串結構。
上述改質劑因可使血球穩定化,且使血球不容易形成錢串結構,故吸收體容易吸收經血。例如,在丙烯酸系高吸收聚合物,所謂含有SAP之吸收性物品中,吸收經血時,經錢串之血球會覆蓋SAP表面,使得SAP之吸收性能不容易發揮為已知,但藉由穩定化血球,可使SAP之吸收性能容易發揮。又,與紅血球之親和性高的血液改質劑,因保護紅血球膜,使得紅血球不容易被破壞。
上述吸收性物品中,表層薄片為含有上述血液改質劑較佳約1~約30g/m2,更佳為約2~約20g/m2,最佳為約3~約10g/m2之基重範圍。血液改質劑之基重若比約1g/m2低時,血液改質效果會有不充分的傾向,而若血液改質劑基重過多時,著用中的黏沾感會有增加的傾向。
上述血液改質劑的塗佈方法並無特別限制,視必要經加熱,例如可藉由非接觸式塗佈機,例如螺旋塗佈機、簾式塗佈機、噴霧塗佈機、浸漬塗佈機等、接觸式塗佈機等進行塗佈。由液滴狀或粒子狀之改質劑可均勻地分散於全體、及對資材不會造成損害之觀點來看,以非接觸式塗佈機為佳。又,上述血液改質劑在室溫為液體時可直接加熱或欲降低黏度而加熱,而在室溫為固體時,加熱至液化後可使用控制細縫HMA槍進行塗佈。藉由提高控制細縫HMA槍的空氣壓,可塗佈微粒子狀血液改質劑。
上述血液改質劑可在製造表層薄片的素材時進行塗佈,或對於製造吸收性物品之生產線上進行塗佈。由抑制設備投資之觀點來看,對於吸收性物品之生產線以塗佈血 液改質劑為佳,欲抑制血液改質劑經脫落而污染到生產線,於生產線之下游步驟,具體為將製品封入各包裝之前,塗佈血液改質劑為佳。
表層薄片可塗佈親水劑,或使其混合後經親水化處理為佳。若原本的材料即具有親水性時,且具有約0~約0.60的IOB,因塗佈有機性高且親油性之改質劑時,親油性區域與親水性區域成為稀疏共存。藉此,對於親水性成分(血漿等)與親油性成分(血球等)所成之經血,可發揮一定吸收性能。
上述血液改質劑具有約2,000以下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者為佳,而具有1,000以下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較佳。此係重量平均分子量若變高,血液改質劑的黏度難以降至適合塗佈之黏度,必須再以溶劑進行稀釋。又,數平均分子量若變大,於血液改質劑會產生脫黏性,對著用者產生不舒服感。
圖1及圖2所示背面薄片3為防止於吸收體4吸收的體液外漏。於背面薄片3中,使用不會透過體液之材料。例如作為背面薄片3,使用疏水性不織布、聚乙烯及聚丙烯等不透水性塑質薄膜或不織布與不透水性塑質薄膜之層合體薄片等。又,將耐水性高之熔噴不織布以強度強之紡黏不織布夾住的SMS不織布作為背面薄片3使用為佳。具有不通過體液之具有通氣性之材料作為背面薄片3使用時,可減低著用時之悶熱。
吸收體4為吸收體液並保持。吸收體4為高體積,型 不容易破壞,化學性刺激較少者為佳。例如作為吸收體4,可使用由絨毛狀木漿或者氣流成網不織布與高吸收性聚合物(SAP)所成的複合吸收體。該複合吸收體可由薄紙等液透過性的材料所覆蓋。
又,取代上述複合吸收體之絨毛狀木漿,例如可使用化學木漿、纖維素纖維、嫘縈及乙酸酯等人工纖維素纖維。上述複合吸收體中之木漿等吸收性纖維的基重較佳為100g/m2以上,800g/m2以下,上述複合吸收體中之高吸收性聚合物的質量比為將吸收性纖維作為100%時,較佳為10%以上,65%以下。覆蓋上述複合混合體之薄紙等的液透過性材料之基重較佳為12g/m2以上,30g/m2以下。
作為上述複合混合體的氣流成網不織布,例如使用將木漿與合成纖維進行熱融著後將不織布或木漿與合成纖維以黏合劑固著的不織布。
上述複合吸收體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為具有水溶性高分子以適度交聯之三次元網孔結構。該吸收性聚合物為對於吸收水前的吸收性聚合物之體積,吸收30~60倍之水。然而,該吸收性聚合物於本質上為水不溶性。又,該吸收性聚合物即使施予多少壓力,一旦吸收的水不會脫離。作為該吸收性聚合物,例如使用澱粉系、丙烯酸系或胺基酸系粒子狀或纖維狀的聚合物。
吸收體的形狀及結構可視必要而做改變,吸收體4之全吸收量必須要對應作為吸收性物品1之設計插入量及所望用途。又,吸收體4之尺寸或吸收能力等對應用途而變 動。
翼部5為欲將吸收性物品1安定地固定於內褲而設置於吸收性物品1。將翼部5於內褲之外面側折疊後,介著黏著部6貼合於內褲褲襠部,可將吸收性物品1安定地固定於內褲。
黏著部6為將吸收性物品1固定於內褲之褲襠部。作為形成黏著部6之黏著劑,例如可使用苯乙烯系聚合物、黏著賦予劑、可塑劑中任一為主成分者為佳。作為苯乙烯系聚合物,可舉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烯聚合物、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異丁烯-苯乙烯共聚物等,彼等中可僅使用1種,亦可混合這些2種以上之聚合物使用。彼等中,由熱安定性良好的觀點來看,以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為佳。
又,作為前述黏著賦予劑及可塑劑,在常溫下使用固體物為佳。黏著賦予劑中,例如可舉出C5系石油樹脂、C9系石油樹脂、二環戊二烯系石油樹脂、松香系石油樹脂、聚萜烯樹脂、萜烯酚樹脂等,前述可塑劑中,例如可舉出磷酸三甲苯酯、鄰苯二甲酸二丁基、鄰苯二甲酸二辛基等單體可塑劑以外,亦可舉出乙烯聚合物或如聚酯之聚合物可塑劑等。
藉由將藉由熱壓花加工之表層薄片2接合於背面薄片3,於吸收性物品1之長方向兩側形成密封部7。
其次參照圖4,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 物品1的表層薄片2之製造方法。圖4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中之表層薄片2的製造方法所使用之表層薄片製造裝置100之說明圖。表層薄片製造裝置100為含有凹部成形輥120、延伸齒輥130及改質劑塗佈噴灑器140。又,表層薄片2的製造方法為含有由準備樹脂薄膜層之步驟、凹部形成步驟、齒輪延伸步驟及改質劑塗佈步驟。
在準備樹脂薄膜之步驟中,由不圖示的樹脂薄膜之輥所供給的樹脂薄膜102供給於凹部形成輥120。
在凹部形成步驟中,將樹脂薄膜102(參照圖8(a))通過凹部形成輥120,製造出形成凹部104之樹脂薄膜103(參照圖8(b))。凹部形成輥120係由滾花輥121與具有平滑表面的預熱輥122所成。
圖5(a)及(b)表示滾花輥121之一例圖。圖5(a)表示滾花輥121的全體圖,圖5(b)為樹脂薄膜102通過滾花輥121與具有平滑表面的輥122之間時,與樹脂薄膜102銜接的滾花輥121之表面的部分123之擴大圖。圖5(c)表示具有平滑表面的預熱輥122之一例圖。於滾花輥121的表面123上設有格子狀凸部124。藉此,於滾花輥121的表面形成菱形凹部125。
對於格子狀凸部124,於平行並列的凸部124之中心線間隔,即格子狀凸部124的間距較佳為0.2mm以上,10mm以下,更佳為0.4mm以上,2mm以下。格子狀凸部124的間距未達0.2mm,或比10mm大時,於樹脂薄膜有時無法形成凹部。又,格子狀凸部124之寬,較佳為 0.01mm以上,1mm以下,更佳為0.03mm以上,0.1以下。又,菱形凹部125的一邊長度較佳為0.1mm以上,5mm以下,更佳為0.2mm以上,1mm以下。格子狀凸部124的寬度未達0.01mm,或者比1mm大時,或菱形凹部125的一邊長度未達0.1mm或者比5mm大時,於樹脂薄膜有時無法形成凹部。
具有平滑表面的預熱輥122保持在70℃以上,100℃以下之溫度,加熱所供給之樹脂薄膜102。藉此,樹脂薄膜102變的較柔而容易成形。
樹脂薄膜102通過滾花輥121與具有平滑表面的輥122之間時,在與格子狀凸部124銜接的部分,樹脂薄膜102於厚度方向受到壓力,於圖8(b)所示略矩形形狀的凹部104於樹脂薄膜102形成。且,滾花輥121的凹部125之形狀並未限定於菱形,可為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台形、三角形、六角形等形狀。
在齒輪延伸步驟中,藉由通過於如圖4所示延伸齒輥130形成凹部的樹脂薄膜103,製造出形成突條部21及開口部25之樹脂薄膜105(參照圖8(c))。圖6(a)表示延伸齒輥130的上段齒輥131之圖。圖6(b)為於上段齒輥131的外圍面上所配置的齒輪齒133之說明圖。齒輪齒133為於上段齒輥131的圓周方向延伸。樹脂薄膜103(參照圖8(b))通過延伸齒輥130時,欲防止樹脂薄膜103因齒輪齒133的角而被切斷,齒輪齒133之角倒角成R狀。
齒輪齒133之寬例如0.3~0.5mm,鄰接齒輪齒133之間的距離例如1.0~1.2mm。且,齒輥130的下段齒輥132為與上段齒輥131同樣形狀,故省略下段齒輥132之詳細說明。上段齒輥131的齒輪齒133與下段齒輥132之齒輪齒咬合的部分中之上段齒輥131的徑方向長度,即咬入深度,例如為1.25mm。上段齒輥131的齒輪齒133與下段齒輥132之齒輪齒咬合時的上段齒輥131之齒輪齒133與下段齒輥132的齒輪齒之間的空隙例如為0.25~0.45mm。
樹脂薄膜103通過延伸齒輥130時,樹脂薄膜103彎曲成略波狀,製造出形成突條部21之樹脂薄膜105(參照圖8(c))。
其次,參照圖7,於延伸齒輥130通過樹脂薄膜103時,於樹脂薄膜103形成開口部25之原理做說明。且,該原理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樹脂薄膜103為在上段齒輥131的齒輪齒133與下段齒輥132的齒輪齒134咬合部分106進行大延伸。在上述凹部形成步驟中形成凹部104之部分係為樹脂薄膜103的重量急激變化的部分,故強度較弱,樹脂薄膜103的凹部104若受到延伸則會破裂。因此,樹脂薄膜103的受到延伸的部分106中,樹脂薄膜103的凹部104破裂,樹脂薄膜103的破裂部分展開形成開口部25。
樹脂薄膜103為在上段齒輥131的齒輪齒133與下段齒輥132的齒輪齒134未咬合的部分107不太會延伸。因 此,在樹脂薄膜103中上段齒輥131的齒輪齒133與下段齒輥132的齒輪齒134為未咬合的部分107中,即使樹脂薄膜103通過延伸齒輥130,在上述凹部形成步驟所形成之凹部104並未破裂而未成為開口部。因此,在凹部形成步驟所形成之凹部104成為稍微延伸之表層薄片2的凹部26。
樹脂薄膜103的上段齒輥131之齒輪齒133與下段齒輥132的齒輪齒134為未咬合的部分107為,對應表層薄片2的突條部21之頂部23及底部22(參照圖3)。樹脂薄膜103的上段齒輥131之齒輪齒133與下段齒輥132的齒輪齒134咬合部分106對應表層薄片2的突條部21之壁部24(參照圖3)。因此,於表層薄片2的突條部21之頂部23及底部22設有凹部26,於表層薄片2的突條部21之壁部24設有開口部25。
若延伸使用於表層薄片2之樹脂薄膜時,因變薄故隱蔽性變弱。因此,將吸收性物品1由皮膚側上方觀察時,於吸收體2所吸收之體液隱藏在表層薄片2之底部22及突條部21之頂部23而看不到,但將吸收性物品1由斜面看時,透過表層薄片2之突條部21的壁部24,及通過壁部24之開口部25,會看到於吸收體4吸收之體液。因此,若要判斷吸收性物品1之交換時期時,將吸收性物品1由斜面看時可確認於吸收體4所吸收之體液量,藉此,可判斷吸收性物品1的交換時期。
在改質劑塗佈步驟中,使用改質劑塗佈噴灑器140於 齒輪延伸之樹脂薄膜105塗佈上述改質劑141,製作出於表面形成改質劑層27之樹脂薄膜108(參照圖8(d))。且,在改質劑塗佈步驟中,藉由使用改質劑塗佈噴灑器140之噴霧,於樹脂薄膜105塗佈改質劑141,但亦可使用印刷法、浸漬法等塗佈改質劑141於樹脂薄膜105。
實施例1
表層薄片的製作條件例如以下所示。
樹脂薄膜的材質:低密度聚乙烯(LDPE)
樹脂薄膜的基重:23.5g/m2或35.0g/m2
樹脂薄膜的厚度:20μm或30μm
樹脂薄膜中的氧化鈦含有量:2.9%或5%
預熱輥的溫度:80℃
滾花輥的格子狀凸部之間距:0.4mm
齒輪齒的寬:0.5mm
鄰接齒輪齒之間的距離:1.0mm
上段齒輥的齒輪齒與下段齒輥的齒輪齒之間的空隙:0.25mm
延伸齒輥的咬合深度:1.25mm
滾花輥的表面所設置的格子狀凸部124及菱形凹部125如圖9(a)所示。
通過凹部形成輥120於樹脂薄膜所形成之凹部104如圖9(b)所示。凹部104的寬方向(CD)之長度為 0.25mm。凹部104的寬方向(CD)的間距為0.70mm。其中,所謂凹部104的寬方向之間距如圖10所示,於寬方向鄰接之凹部104的寬方向的右端之間的距離。
通過延伸齒輥130於突條部的壁部24所形成的開口部25及於突條部的頂部23所形成之凹部26部如圖9(c)所示。且,圖9(c)表示於樹脂薄膜全體欲對上顯微鏡之焦點時,延伸彎曲成略波狀的樹脂薄膜進行攝影。
對於延伸齒輥130,樹脂薄膜的延伸部分(延伸區域:Drawing area)的寬方向(CD)之長度在基重23.5g/m2的樹脂薄膜時為0.90mm,在基重35.0g/m2的樹脂薄膜時為0.75mm。藉由延伸齒輥130,樹脂薄膜的不太延伸的部分(非延伸區域:Non-Drawing area)的寬方向(CD)之長度在基重23.5g/m2的樹脂薄膜時為0.40mm,在基重35.0g/m2的樹脂薄膜時為0.50mm。藉此得知,藉由適宜地選擇樹脂薄膜的基重,可調整延伸區域及非延伸區域的寬方向(CD)之長度。
由圖11及圖12得知,藉由改變凹部104的寬方向(CD)之間距,於樹脂薄膜的延伸區域(Drawing area)及非延伸區域(Non-Drawing area)必需可形成凹部。凹部104的寬方向(CD)之長度為0.25mm。圖11表示基重23.5g/m2的樹脂薄膜時的延伸區域及非延伸區域與寬方向(CD)之間距經變更的凹部之間的寬方向之位置關係圖。圖12表示基重35.0g/m2的樹脂薄膜時的延伸區域及非延伸區域與寬方向(CD)之間距經變更的凹部之間的寬方向 之位置關係圖。圖11及圖12中,於兩端具有圓之橫棒範圍表示凹部的寬方向之範圍。
欲使於樹脂薄膜的延伸區域及非延伸區域必需可形成凹部,凹部104的寬方向(CD)之長度為0.25mm時,延伸區域的寬方向(CD)的長度為0.90mm,非延伸區域的寬方向(CD)的長度為0.75mm時,或延伸區域的寬方向(CD)的長度為0.75mm,非延伸區域的寬方向(CD)的長度為0.50mm時,凹部的寬方向(CD)的間距以0.3~1.00mm為佳,以0.35~0.80mm為較佳。且,藉由改變於滾花輥121的格子狀凸部124中之一方延伸的凸部與另一方延伸的凸部之間的交差角度,不用改變樹脂薄膜的凹部的寬方向(CD)之長度下,可變更樹脂薄膜的凹部之寬方向(CD)的間距。
機械方向(MD)之凹部的間距以0.3~1.00mm為佳,以0.35~0.80mm為較佳。其中,所謂機械方向(MD)的凹部之間距為於機械方向上鄰接的凹部之機械方向上端之間的距離。
實施例2
本發明中,因血液改質劑具有降低血液之黏度及表面張力的機制,故體液可藉由改質劑層27不會殘存於表層薄片2,移動至吸收體4並於吸收體4被吸收。藉由以下實施例確認血液改質劑具有降低血液黏度及表面張力之機制。該確認使用比樹脂薄膜更容易殘存體液之不織布來進 行。
[例1] [回滲率及吸收體移行速度之評估]
準備市面販賣品之生理用衛生棉。該生理用衛生棉係由,由以親水劑處理之熱風不織布(由聚酯及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所成之複合纖維,基重:35g/m2)所形成之表層薄片、由熱風不織布(由聚酯及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所成之複合纖維,基重:30g/m2)所形成之第二薄片、木漿(基重:150~450g/m2,中央部較多)、丙烯酸系高吸收聚合物(基重:15g/m2)及作為中心突起含有薄紙之吸收體、經撥水劑處理之側邊薄片、與由聚乙烯薄膜所成之背面薄片所形成者。
以下列舉出使用於實驗之血液改質劑。
[(A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
‧Yunisuta H-408BRS,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四2-乙基己烷酸季戊四醇
‧Yunisuta H-2408BRS-22,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四2-乙基己烷酸季戊四醇與二2-乙基己烷酸新戊二醇之混合物(58:42、重量比)
[(A2)鏈狀烴三醇與脂肪酸之酯]
‧Cetiol SB45DEO,Cognis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
脂肪酸為油酸或硬脂基酸之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
.三C2L油脂肪酸甘油脂,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C8的脂肪酸:C10的脂肪酸:C12的脂肪酸約以37:7:56的重量比含有的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
.三CL油脂肪酸甘油脂,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C8的脂肪酸及C12的脂肪酸約以44:56的重量比含有之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
.Panasate810s,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C8的脂肪酸:C10的脂肪酸約以85:15的重量比含有的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
.Panasate80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脂肪酸皆為辛烷酸(C8)之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
.Panasate800B,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脂肪酸皆為2-乙基己烷酸(C8)之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
.NA36,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C16的脂肪酸:C18的脂肪酸:C20的脂肪酸(含有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之雙方)約以5:92:3的重量比含有的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
.三椰子油脂肪酸甘油脂,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C8的脂肪酸:C10的脂肪酸:C12的脂肪酸:C14的脂肪酸:C16的脂肪酸(含有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之雙方)約以4:8:60:25:3的重量比含有的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
.SOY42,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C14的脂肪酸:C16的脂肪酸:C18的脂肪酸:C20的脂肪酸(含有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之雙方)約以0.2:11:88:0.8的重量比含有的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
.辛酸雙甘油脂,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脂肪酸為辛烷酸之甘油與脂肪酸之二酯
[(A3)鏈狀烴二醇與脂肪酸之酯] .compoleBL,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丁二醇的十二烷酸(C12)單酯
.compoleBS,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丁二醇的十八烷酸(C18)單酯
.Yunisuta H-208BRS,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二2-乙基己烷酸新戊二醇
[(C3)具有2個羧基之鏈狀烴二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 .己二酸二辛基,和光純藥工業製 [(D3)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 .ErekutolWE2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十二烷酸(C12)與十二烷基醇(C12)之酯
.ErekutolWE4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四癸烷酸(C14)與十二烷基醇(C12)之酯
[(E1)聚C2~C6烷二醇]
‧優你歐路D-1000(優你歐路皆由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重量平均分子量約1,000的聚丙二醇
‧優你歐路D-1200
重量平均分子量約1,200的聚丙二醇
‧優你歐路D-3000
重量平均分子量約3000的聚丙二醇
‧優你歐路D-4000
重量平均分子量約4000的聚丙二醇
‧優你歐路PB500
重量平均分子量約500的聚丁二醇
‧優你歐路PB700
重量平均分子量約700的聚氧丁烯聚氧丙二醇
‧優你歐路PB1000R
重量平均分子量約1000的聚丁二醇
[(E2)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酸之酯]
‧WILBRIDEcp9,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兩末端的OH基為藉由十六烷酸(C16)進行酯化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約1,100的聚丁二醇
[(E3)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酸之醚]
‧優你路普MS-70K,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聚丙二醇的硬脂基醚,約15的重複單位
[(F1)鏈狀烷烴]
‧PARLEAM6,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共聚合流動異石蠟、異丁烯及n-丁烯,其次加成氫所生成之支鏈烴、聚合度:約5~約10
[其他]
‧NA5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於NA36加成氫,降低來自原料之不飽和脂肪酸的雙鍵比率之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
‧(辛酸/癸酸)單甘油脂,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辛烷酸(C8)及癸烷酸(C10)約以85:15的重量比含有的甘油與脂肪酸之單酯
‧Monomuls 90-L2月桂酸單甘油脂,Cognis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
‧優你歐克斯HC6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
‧WILBRIDEs753,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丁烯甘油
‧檸檬酸異丙酯,東京化成工業製
‧優你歐路D-400
重量平均分子量約400的聚丙二醇
‧優你歐路TG-33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聚丙二醇的甘油醚,約6的重複單位,重量平均分子量:約330
‧優你歐路TG-100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聚丙二醇的甘油醚,約16的重複單位,重量平均分子量:約1000
‧優你路普DGP-70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聚丙二醇的二甘油醚,約9的重複單位,重量平均分子量:約700
‧PEG1500,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重量平均分子量約1,500~約1,600的聚乙二醇
‧非離子S-6,日油股份有限公司製
聚氧乙烯單硬脂酸酯、約7的重複單位、重量平均分子量:約600
‧凡士林,Cognis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
來自石油之烴、半固體
上述試料的IOB、熔點及水溶解度如表2所示。
且,水溶解度係依據上述方法進行測定,於100g的脫鹽水中添加20.0g,於24小時後溶解之試料評估為「20g<」,而於100g的脫鹽水溶解0.05g,但不溶解1.00g的試料評估為0.05~1.00g。
又,有關熔點,「<45」表示熔點未達45℃。
將上述生理用衛生棉的表層薄片之皮膚接觸面以上述血液改質劑進行塗佈。將各血液改質劑在血液改質劑於室 溫為液體時則直接進行下述塗佈,若血液改質劑在室溫為固體時,加熱至熔點+20℃,其次使用控制細縫HMA槍,使各血液改質劑微粒化,於表層薄片之皮膚接觸面塗佈至基重約5g/m2
對於例1,表層薄片含有血液改質劑之範圍如圖13所示。如圖13所示,例1中,生理用衛生棉200的表層薄片220之幾乎全面含有血液改質劑,其為含有血液改質劑之區域240。且對於圖13,符號230表示壓搾部。
[試驗方法]
於含有各血液改質劑之表層薄片上,放置開有洞之壓克力板(200mm×100mm,125g,於中央有開40mm×10mm的洞),自上述洞,將37±1℃的馬EDTA血(於馬的血液中與防止凝結,添加伸乙基二胺四乙酸(以下稱為「EDTA」)者)3g,使用微量滴管滴入(第1次),1分鐘後,將37±1℃的馬EDTA血3g,自壓克力板之洞,以微量滴管再度滴入(第2次)。
第2次的血液滴下後,馬上取出上述壓克力板,在滴下血液的地方,放置濾紙(50mm×35mm)10片,由該上放置配重至壓力為30g/cm2。1分鐘後,取出上述濾紙,由以下式子算出「回滲率」。
回滲率(%)=100×(試驗後之濾紙質量-當初之濾紙質量)/6
又除回滲率之評估以外,測定第2次血液滴入後,血 液自表層薄片移動至吸收體的時間之「吸收體移行速度」。上述吸收體移行速度表示自於吸收體投入血液後,於表層薄片之表面及內部見不到血液的紅色度為止的時間。
將回滲率與吸收體移行速度之結果表示於以下表2。
又,將吸收體移行速度之試驗後的表層薄片之皮膚接觸面的白度,依據以下基準以目視進行評估。
◎:血液的紅色度幾乎無殘留,無法區分血液所存在的地方與不存在的地方
○:雖有殘留若干血液的紅色度,但不容易無法區分血液所存在的地方與不存在的地方
△:有殘留若干血液的紅色度,可知道血液所存在的地方
×:血液的紅色度直接殘留者
合併結果表示於以下表2。
不具有血液改質劑時,回滲率為22.7%,而吸收體移行速度超過60秒,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之回滲率皆為7.0%以下,而吸收體移行速度為8秒以下,故得知吸收性能可大幅地被改善。然而,甘油與脂肪酸之三酯中,熔點超過45℃之NA50中,並未見到吸收性能之大幅度改善。
同樣地,具有約0~約0.60之IOB、約45℃以下之熔點、與對於25℃之水100g而言具有約0.05g以下之水溶解度的血液改質劑中,得知吸收性能之大幅度改善。
其次,將No.1~42之生理用衛生棉由複數義工的被驗者使用後,No.1~28之含有血液改質劑之生理用衛生棉中,得到即使吸收經血後,於表層薄片沒有黏沾感,表層薄片亦清爽的回答。特別為得到這些與No.29、32、39、41及42的生理用衛生棉之差異顯著之回答。
又,No.1~28之生理用衛生棉中,特別為No.1~11、15~18及28的含有血液改質劑之生理用衛生棉中,得到吸收經血後之表層薄片的皮膚接觸面並未被血液染成紅色,且不舒服感較少的回答。
[例2]
有關動物之各種血液,評估上述回滲率。使用於實驗之血液如以下所示。
[動物種]
(1)人類
(2)馬
(3)羊
[血液種]
‧脫纖維血:採血後,與玻璃珠同時在三角燒杯內進行約5分鐘攪拌者
‧EDTA血:於靜脈血65mL中添加12%EDTA‧2K生理食鹽液0.5mL者
[分離]
血清或血漿:將各脫纖維血或EDTA血在室溫下以約1900G進行10分鐘離心分離後的澄清液
血球:由血液除去血清,將殘渣以磷酸緩衝生理食鹽液(PBS)進行2次洗淨,其次添加除去的血清份量的磷酸緩衝生理食鹽液者
塗佈三C2L油脂肪酸甘油脂至基重約5g/m2以外,與例1同樣地製造出吸收性物品,評估上述各種血液的回滲率。有關各血液之測定進行3次,採用其平均值。
結果如以下表3所示。
與例1所得之馬EDTA血的同樣傾向亦在人類及羊的血液中獲得。又,對於脫纖維血及EDTA血,觀察到同樣傾向。
[例3] [血液保持性之評估]
評估含有血液改質劑之表層薄片與未含有血液改質劑之表層薄片之血液保持性。
[試驗方法]
(1)於由熱風不織布(由聚酯及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所成之複合纖維、基重:35g/m2)所形成之表層薄片的皮膚接觸面上,將三C2L油脂肪酸甘油脂使用控制細縫HMA槍使其微粒化,塗佈至基重約5g/m2。又,欲作為比較,準備未塗佈三C2L油脂肪酸甘油脂者。其次將塗佈三C2L油脂肪酸甘油脂的表層薄片、與未塗佈的表層薄片之雙方,切成0.2g之尺寸,正確地測定細胞過濾器表層薄片之質量(a)。
(2)將馬EDTA血約2mL由皮膚接觸面側添加後靜置1分鐘。
(3)將細胞過濾器裝於離心管並停止轉動,去除多餘的馬EDTA血。
(4)測定含有細胞過濾器+馬EDTA血之表層薄片的重量(b)。
(5)依據下式,算出表層薄片每1g之當初吸收量(g)。
當初吸收量=[重量(b)-重量(a)]/0.2
(6)將細胞過濾器再次裝於離心管,室溫下以約1200G下進行1分鐘離心分離。
(7)測定含有細胞過濾器+馬EDTA血之表層薄片的重量(c)。
(8)依據下式,算出表層薄片每1g的試驗後吸收量 (g)。
試驗後吸收量=[重量(c)-重量(a)]/0.2
(9)依據下式,算出血液保持率(%)。
血液保持率(%)=100×試驗後吸收量/當初吸收量
且,進行3次測定,採用該平均值。
結果如以下表4所示。
其表示含有血液改質劑之表層薄片為血液保持性較低,吸收血液後可迅速地移至吸收體。
[例4] [含有血液改質劑之血液的黏性]
將含有血液改質劑的血液黏性使用Rheometric Expansion System ARES(Rheometric Scientific,Inc)進行測定。於馬脫纖維血添加2質量%的Panasate810s,輕輕攪拌後形成試料,於直徑50mm之平行板載持試料,將間隔設定為100μm,在37±0.5℃測定黏度。於平行板上,對於試料並非施加均勻剪斷速度,但由機器顯示之平均剪斷速度為10s-1
含有2質量%之Panasate810s的馬脫纖維血之黏度為 5.9 mPa‧s,另一方面,未含有血液改質劑之馬脫纖維血的黏度為50.4 mPa‧s。因此,含有2質量%的Panasate810s之馬脫纖維血與未含有血液改質劑之情況相比,得知下降約90%黏度。
血液含有血球等成分,已知具有觸變性之性質,但本發明所揭示的血液改質劑在低黏度區域下,可降低血液之黏度。藉由下降血液之黏度,將吸收之經血可自表層薄片快速移動至吸收體。
上述血液改質劑因可將吸收之經血自表層薄片迅速移動至吸收體,故於馬脫纖維血添加上述血液改質劑2質量%,在37℃及剪斷速度10s-1之條件下測定黏度時,將上述馬脫纖維血的黏度與添加前相比較,至少降至50%為佳,至少降至60%為較佳,至少降至70%為更佳,至少降至80%為最佳。
[例5] [含有血液改質劑之血液的顯微鏡照片]
於保鮮膜上採取健常義工之經血,於其中一部份,添加分散於10倍質量的磷酸緩衝生理食鹽水中之Panasate810s至Panasate810s之濃度1質量%。將經血滴於載玻片,蓋上蓋玻片,以光學顯微鏡觀察紅血球之狀態。未含血液改質劑之經血的顯微鏡照片如圖14(a)所示,而含有Panasate810s之經血的顯微鏡照片如圖14(b)所示。
由圖14得知,在未含血液改質劑的經血中,雖紅血球形成錢串等集合塊,但在含有Panasate810s之經血中,紅血球各穩定地分散。因此,血液改質劑在血液中顯示穩定化紅血球之功能。
[例6] [含有血液改質劑之血液的表面張力]
將含有血液改質劑之血液的表面張力,使用協和界面科學公司製接觸角計Drop Master500,以吊墜降法進行測定。表面張力為在羊脫纖維血添加所定量的血液改質劑,經充分振動後進行測定。
測定以機器自動化地進行,密度γ藉由以下式求得(參照圖15)。
γ=g×ρ×(de)2×1/H
g:重力定數
1/H:由ds/de求得之修正項
ρ:密度
de:最大直徑
ds:藉由滴下端僅de提高之位置的直徑
密度ρ依據JIS K 2249-1995之「密度試驗方法及密度‧質量‧容量換算表」的5.振動式密度試驗方法,以表5所示溫度進行測定。
測定為使用京都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DA-505。
結果如下述表5所示。
由表5得知,血液改質劑為對於25℃之水100g,具有0.05g以下之水溶解度者,對水之溶解性非常低,可降低血液之表面張力。
藉由降低血液之表面張力,不會將吸收血液保持於表層薄片之纖維間,可快速移動至吸收體。
以上說明僅為一例,本發明並未受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1‧‧‧吸收性物品
2‧‧‧表層薄片
3‧‧‧背面薄片
4‧‧‧吸收體
5‧‧‧翼部
6‧‧‧黏著部
21‧‧‧突條部
22‧‧‧底部
23‧‧‧頂部
24‧‧‧壁部
25‧‧‧開口部
26‧‧‧凹部
27‧‧‧改質劑層
100‧‧‧表層薄片製造裝置
101~103,108‧‧‧樹脂薄膜
104‧‧‧凹部
120‧‧‧凹部成形輥
121‧‧‧滾花輥
122‧‧‧具有平滑表面的預熱輥
124‧‧‧格子狀凸部
125‧‧‧菱形凹部
130‧‧‧延伸齒輥
131‧‧‧上段齒輥
132‧‧‧下段齒輥
133,134‧‧‧齒輪齒
140‧‧‧改質劑塗佈噴灑器
141‧‧‧改質劑
200‧‧‧生理用衛生棉
210‧‧‧表層薄片
230‧‧‧壓搾部
240‧‧‧含有血液改質劑之區域
圖1為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之一實施形態部分破斷平面圖。
圖2表示圖1的A-A線斷面之模式截面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表層薄片之詳細說明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的說明圖。
圖5(a)~圖5(c)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表層 薄片之製造方法所使用的凹部形成輥之說明圖。
圖6(a)及圖6(b)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所使用的延伸齒輥之說明圖。
圖7為藉由延伸齒輥進行延伸的樹脂薄膜之說明圖。
圖8(a)~圖8(d)為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的各步驟中變化樹脂薄膜之形態的說明圖。
圖9(a)~圖9(c)表示實施例的結果之顯微鏡照片。
圖10為說明凹部之寬方向的間距之圖。
圖11為基重23.5g/m2的樹脂薄膜時的延伸區域及非延伸區域、與變更寬方向之間距的凹部之間的寬方向之位置關係圖。
圖12為基重35.0g/m2的樹脂薄膜時的延伸區域及非延伸區域、與變更寬方向之間距的凹部之間的寬方向之位置關係圖。
圖13為例1中,表層薄片含有血液改質劑之範圍顯示圖。
圖14(a)及圖14(b)為含有或未含有血液改質劑之經血顯微鏡照片。
圖15為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之說明圖。
1‧‧‧吸收性物品
2‧‧‧表層薄片
3‧‧‧背面薄片
4‧‧‧吸收體
5‧‧‧翼部
7‧‧‧密封部

Claims (33)

  1.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為具備皮膚側所設置的液透過性的樹脂薄膜所成的表層薄片、於著衣側所設置的液體不透過性之背面薄片、與於該表層薄片與該背面薄片之間所設置的液保持性之吸收體者,其特徵為前述表層薄片具備並列配置之複數突條部、與鄰接的該突條部之間所配置之底部;前述突條部為包含具有於前述突條部的延伸方向並列的複數且非開孔的凹部的頂部、與具有於前述突條部的延伸方向並列的複數開口部的壁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頂部與前述底部之間的厚度方向之高度差為0.1mm以上,5mm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壁部與前述底部所成的角度比90°大,165°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開口部之開口面積為0.001mm2以上,1mm2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表層薄片的開口率為5%以上,20%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表層薄片為在皮膚側的表面上進一步具有血液改質劑層,前述血液改質劑層之血液改質劑為具有0~0.60的IOB、45℃以下的熔點與對於25℃的水100g之0.05g以下的水溶解度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血 液改質劑為(i)烴、(ii)於烴之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之化合物,或(i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且烴上的至少1個氫原子由羧基(-COOH)或者羥基(-OH)所取代之化合物;其中對於(ii)或(iii)的化合物,插入2個以上醚鍵時,醚鍵彼此不會鄰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i’)烴、(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至少1個酯鍵(-COO-)、至少1個碳酸酯鍵(-OCO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之化合物、或(i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至少1個酯鍵(-COO-)、至少1個碳酸酯鍵(-OCO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且烴上的至少1個氫原子由羧基(-COOH)或者羥基(-OH)所取代之化合物;其中,對於(ii’)或(iii’)的化合物,插入2個以上鍵結時,各鍵結不會鄰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於烴中每碳原子10個中具有羰鍵(-CO-)1.8個以下、酯鍵(-COO-)2個以下、碳酸酯鍵(-OCOO-) 1.5個以下、醚鍵(-O-)6個以下、羧基(-COOH)0.8個以下且/或羥基(-OH)1.2個以下的化合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A)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羧基之化合物的酯、(B)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醚、(C)具有2~4個羧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酯、(D)於烴插入選自醚鍵(-O-)、羰鍵(-CO-)、酯鍵(-COO-)、及碳酸酯鍵(-OCOO-)所成群中任1種之化合物、(E)聚C2~C6烷二醇、或其酯或者醚或(F)鏈狀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選自(A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A2)鏈狀烴三醇與脂肪酸之酯、(A3)鏈狀烴二醇與脂肪酸之酯、(B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B2)鏈狀烴三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B3)鏈狀烴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C1)具有4個羧基之鏈狀烴四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C2)具有3個羧基之鏈狀烴三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C3) 具有2個羧基之鏈狀烴二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D1)脂肪族1元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D2)二烷酮、(D3)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D4)二烷基碳酸酯、(E1)聚C2~C6烷二醇、(E2)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酸之酯、(E3)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E4)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羧酸、鏈狀烴三羧酸或鏈狀烴二羧酸之酯、(E5)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醇、鏈狀烴三醇、或鏈狀烴二醇之醚、及(F1)鏈狀烷烴所成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具有2000以下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13. 一種表層薄片,其為使用於吸收性物品的液透過性的表層薄片,其特徵為前述表層薄片具備並列配置之複數突條部、與鄰接的該突條部之間所配置的底部;前述突條部為包含:具有於前述突條部的延伸方向並列的複數凹部的頂部、與具有於前述突條部的延伸方向並列的複數開口部的壁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頂部與前述底部之間的厚度方向之高度差為0.1mm以上,5mm以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壁部與前述底部所成角度比90°大,165°以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開口部的開口面積為0.001mm2以上,1mm2以 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表層薄片的開口率為5%以上,20%以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或第14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表層薄片為進一步具有血液改質劑層,前述血液改質劑層之血液改質劑為具有0~0.60的IOB、45℃以下的熔點與對於25℃的水100g之0.05g以下的水溶解度者。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i)烴、(ii)於烴之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之化合物,或(i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且烴上的至少1個氫原子由羧基(-COOH)或者羥基(-OH)所取代之化合物;其中對於(ii)或(iii)的化合物,插入2個以上醚鍵時,醚鍵彼此不會鄰接。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i’)烴、(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至少1個酯鍵(-COO-)、至少1個碳酸酯鍵(-OCO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之化合物、或 (i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至少1個酯鍵(-COO-)、至少1個碳酸酯鍵(-OCO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且烴上的至少1個氫原子由羧基(-COOH)或者羥基(-OH)所取代之化合物;其中,對於(ii’)或(iii’)的化合物,插入2個以上鍵結時,各鍵結不會鄰接。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於烴中每碳原子10個中具有羰鍵(-CO-)1.8個以下、酯鍵(-COO-)2個以下、碳酸酯鍵(-OCOO-)1.5個以下、醚鍵(-O-)6個以下、羧基(-COOH)0.8個以下且/或羥基(-OH)1.2個以下的化合物。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A)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羧基之化合物的酯、(B)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醚、(C)具有2~4個羧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酯、(D)於烴插入選自醚鍵(-O-)、羰鍵(-CO-)、酯鍵(-COO-)、及碳酸酯鍵(-OCOO-)所成群中任1種之化合物、(E)聚C2~C6烷二醇、或其酯或者醚或(F)鏈狀烴。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選自(A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A2)鏈狀烴三醇與脂肪酸之酯、(A3)鏈狀烴二醇與脂肪酸之酯、(B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B2)鏈狀烴三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B3)鏈狀烴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C1)具有4個羧基之鏈狀烴四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C2)具有3個羧基之鏈狀烴三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C3)具有2個羧基之鏈狀烴二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D1)脂肪族1元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D2)二烷酮、(D3)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D4)二烷基碳酸酯、(E1)聚C2~C6烷二醇、(E2)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酸之酯、(E3)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E4)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羧酸、鏈狀烴三羧酸或鏈狀烴二羧酸之酯、(E5)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醇、鏈狀烴三醇、或鏈狀烴二醇之醚、及(F1)鏈狀烷烴所成群。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表層薄片,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具有2000以下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25. 一種表層薄片的製造方法,其為使用於吸收性物品的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含有準備樹脂薄膜之步驟、藉由於具有格子狀凸部之輥與具有平滑表面之輥之間通過前述樹脂薄膜,於前述樹脂薄膜形成複數凹部的步 驟、與前述藉由將形成複數凹部的樹脂薄膜進行齒輪延伸,於形成前述複數之凹部的樹脂薄膜,形成並列配置之複數突條部的步驟;藉由形成前述突條部之步驟所形成的前述突條部為含有前述於突條部的延伸方向具有並列的複數凹部的頂部、與前述於突條部的延伸方向具有並列的複數開口部的壁部。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具有格子狀凸部之輥的格子狀凸部的間距為0.2mm以上,10mm以下。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或第26項之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進一步含有於藉由形成前述突條部之步驟形成突條部的樹脂薄膜上,塗佈血液改質劑之步驟;前述血液改質劑為具有0~0.60的IOB、45℃以下的熔點與對於25℃的水100g之0.05g以下的水溶解度者。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i)烴、(ii)於烴之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之化合物,或(i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且烴上的至少1個氫原子由羧基(-COOH)或者羥基(-OH)所取代之化合物;其中對於(ii)或(iii)的化合物,插入2個以上醚鍵時,醚鍵彼此不會鄰接。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i’)烴、(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至少1個酯鍵(-COO-)、至少1個碳酸酯鍵(-OCO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之化合物、或(iii’)於烴的C-C單鍵間,插入至少1個羰鍵(-CO-)、至少1個酯鍵(-COO-)、至少1個碳酸酯鍵(-OCOO-)及/或者至少1個醚鍵(-O-),且烴上的至少1個氫原子由羧基(-COOH)或者羥基(-OH)所取代之化合物;其中,對於(ii’)或(iii’)的化合物,插入2個以上鍵結時,各鍵結不會鄰接。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於烴中每碳原子10個中具有羰鍵(-CO-)1.8個以下、酯鍵(-COO-)2個以下、碳酸酯鍵(-OCOO-)1.5個以下、醚鍵(-O-)6個以下、羧基(-COOH)0.8個以下且/或羥基(-OH)1.2個以下的化合物。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A)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羧基之化合物的酯、(B)具有2~4個羥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醚、 (C)具有2~4個羧基之化合物與具有1個羥基之化合物的酯、(D)於烴插入選自醚鍵(-O-)、羰鍵(-CO-)、酯鍵(-COO-)、及碳酸酯鍵(-OCOO-)所成群中任1種之化合物、(E)聚C2~C6烷二醇、或其酯或者醚或(F)鏈狀烴。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選自(A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酸之酯、(A2)鏈狀烴三醇與脂肪酸之酯、(A3)鏈狀烴二醇與脂肪酸之酯、(B1)鏈狀烴四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B2)鏈狀烴三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B3)鏈狀烴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C1)具有4個羧基之鏈狀烴四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C2)具有3個羧基之鏈狀烴三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C3)具有2個羧基之鏈狀烴二羧酸、羥酸、烷氧酸或含氧酸(Oxo acid)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D1)脂肪族1元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D2)二烷酮、(D3)脂肪酸與脂肪族1元醇之酯、(D4)二烷基碳酸酯、(E1)聚C2~C6烷二醇、(E2)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酸之酯、(E3)聚C2~C6烷二醇與脂肪族1元醇之醚、(E4)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羧酸、鏈狀烴三羧酸或鏈狀烴二羧酸之酯、(E5)聚C2~C6烷二醇與鏈狀烴四醇、鏈狀烴三醇、或鏈狀烴二醇之醚、及(F1)鏈狀烷烴所成群。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表層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血液改質劑為具有2000以下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TW101135562A 2011-09-30 2012-09-27 An absorbent article, a surface sheet of an absorbent artic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I5817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8474A JP6037606B2 (ja) 2011-09-30 2011-09-30 吸収性物品、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およびそのトップ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8675A TW201328675A (zh) 2013-07-16
TWI581773B true TWI581773B (zh) 2017-05-11

Family

ID=47995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5562A TWI581773B (zh) 2011-09-30 2012-09-27 An absorbent article, a surface sheet of an absorbent artic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037606B2 (zh)
AR (1) AR088030A1 (zh)
TW (1) TWI581773B (zh)
WO (1) WO20130478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0638B2 (en) 2010-09-10 2015-12-2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eformed web materials
US9067357B2 (en) 2010-09-10 2015-06-3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for deforming a web
US8657596B2 (en) 2011-04-26 2014-02-2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orming a web
JP6484417B2 (ja) * 2014-09-03 2019-03-1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5636566B (zh) * 2014-12-26 2017-10-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
JP6872751B2 (ja) * 2017-03-13 2021-05-1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HUE064686T2 (hu) 2018-08-22 2024-04-28 Procter & Gamble Egyszer használatos nedvszívó terméke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8710A (en) * 1987-07-30 1992-01-07 Kao Corporation Surface material for sanitary articles
JP2007097716A (ja) * 2005-09-30 2007-04-19 Uni 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1124B2 (ja) * 2001-08-31 2008-08-27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4031425B2 (ja) * 2003-12-02 2008-01-0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05296480A (ja) * 2004-04-15 2005-10-27 Uni Charm Corp 生理用ナプキン
JP4467405B2 (ja) * 2004-11-02 2010-05-26 花王株式会社 生理用ナプキン
WO2007043474A1 (ja) * 2005-10-07 2007-04-19 Daio Paper Corporation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8710A (en) * 1987-07-30 1992-01-07 Kao Corporation Surface material for sanitary articles
JP2007097716A (ja) * 2005-09-30 2007-04-19 Uni 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78362A (ja) 2013-05-02
AR088030A1 (es) 2014-05-07
TW201328675A (zh) 2013-07-16
WO2013047865A1 (en) 2013-04-04
JP6037606B2 (ja)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3577B (zh) Absorbent items
TWI573575B (zh) Absorbent items
TWI581773B (zh) An absorbent article, a surface sheet of an absorbent artic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I573570B (zh) Absorbent items
TWI577351B (zh) Absorbent items
TWI629976B (zh) Absorbent article
JP6092508B2 (ja) 吸収性物品
TWI572343B (zh) Absorbent items
TWI619477B (zh) Absorbent article
TWI589280B (zh) Absorbent article
TWI577396B (zh) Absorbent items
TWI579005B (zh) Absorbent items
TWI572345B (zh) An absorbent article, a topsheet of an absorbent artic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I581775B (zh) Absorbent items
TWI573573B (zh) Absorbent items
JP2017109125A (ja) 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