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9715B - 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 - Google Patents
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69715B TWI569715B TW103114414A TW103114414A TWI569715B TW I569715 B TWI569715 B TW I569715B TW 103114414 A TW103114414 A TW 103114414A TW 103114414 A TW103114414 A TW 103114414A TW I569715 B TWI569715 B TW I56971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radiator
- engine
- disposed
- pulley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5/04—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2—Filtering, cooling, or silencing cooling-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ther engine or machine pa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F01P7/0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by varying pump speed, e.g. by changing pump-drive gear ratio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00—Air cooling
- F01P2001/005—Cooling engine roo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2005/025—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using two or more air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2—Motor-ca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ombin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去除設置於散熱器(radiator)的外側的過濾體上所附著的稻草屑、塵埃,且防止引擎的過熱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
以往,在聯合收割機等作業車輛中使用水冷式引擎。因引擎而溫度上升的冷卻水係藉由在散熱器中循環而被冷卻後,再次在引擎中循環。
聯合收割機係在進行穀桿的收割、脫粒、篩選、排出稻草處理的過程中,因栽種中的穀桿的切斷、搬運而從前部的收割裝置產生稻草屑、塵埃,並從後部排出因脫粒處理、脫粒後的排稈(waste culm)切斷處理而產生的稻草屑、塵埃等,因此在聯合收割機的機體周圍揚起大量的稻草屑、塵埃。該揚起的稻草屑等附著在引擎室的罩部上所安裝的過濾體,在這些過濾體被堵塞的情況下,不能從過濾體的外側朝內側吸入足夠的外部空氣,從而散熱器的冷卻效率下降,因情況不同而存在有引擎過熱之虞。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如下構造,亦即,藉由移動張力操作體來切換設置在散熱器的內側的風扇的旋轉方向,而進行散熱器的冷卻與附著在引擎室的罩部的過濾體上的稻草屑、塵埃等的去除。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263063號公報
然而,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構造中,由於風扇的傳動構件的大部分收放在引擎與風扇之間的間隔部,因此風扇的送風被傳動構件阻礙,從而存在有引擎及散熱器的冷卻效率下降之問題。
又,由於藉由使具備傳動帶的張力操作體旋轉,來進行使風扇朝正轉方向與反轉方向的切換,因此存在有傳動帶的劣化顯著、保養、檢查作業的頻度多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主要課題係消除該問題點。
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如下。
方案1的發明係一種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係具備:引擎E,配置在引擎室8內;散熱器50,對該引擎E的冷卻水進行冷卻;外部空氣吸入用的散熱器風扇20及排氣用的排塵風扇30,配置在前述引擎E與散熱器50之間,且可切換為驅動狀態與停止狀態;中間傳動部150,傳遞
前述引擎E的驅動力;以及風扇傳動部160,從該中間傳動部150傳遞驅動力,且對前述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進行驅動;前述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從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軸心方向觀視時的該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軌跡的外側。
方案2的發明係如方案1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前述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引擎室8的外側。
方案3的發明係如方案1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前述散熱器風扇20與排塵風扇30係配置在同一軸心上。
方案4的發明係如方案1至3任一方案中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前述排塵風扇30的葉片30A的葉片角(blade angle)設定為與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葉片20A的葉片角相反的角度。
方案5的發明係如方案1至4任一方案中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具備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該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驅動狀態下將排塵風扇30切換為停止狀態,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停止狀態下將排塵風扇30切換為驅動狀態。
方案6的發明係如方案5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前述中間傳動部150係具有:傳動軸10、110,傳遞引擎E的旋轉;前述散熱器風扇20傳動用的第一帶輪(pulley)21、121,設置在該傳動軸10、110上;以及排塵風扇30傳動用的第三帶輪31、131;前述風扇傳動部
160係具有:第二帶輪23,設置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軸24上;第四帶輪33,設置在前述排塵風扇30的筒狀旋轉軸34上;第一皮帶22、122,繞掛在前述第一帶輪21、121及第二帶輪23上;以及第二皮帶32、132,繞掛在前述第三帶輪31、131及第四帶輪33上;使第一皮帶22、122拉緊及鬆弛的第一張力輥26、和使第二皮帶32、132拉緊及鬆弛的第二張力輥36與前述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連接。
方案7的發明係如方案6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前述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係配置在從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軸心方向觀視時的該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軌跡的外側。
方案8的發明係如方案5至7任一方案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前述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配置在引擎室8的外側。
根據方案1所記載之發明,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從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軸心方向觀視時的該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軌跡的外側,因此可減少位於引擎E與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之間的間隔部的傳動構件,可使引擎E與兩個風扇接近從而提高送風產生的冷卻效率。
根據方案2所記載之發明,除了方案1所記載之發明的效果以外,由於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引擎室8的外側,因此可減少位於引擎E與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
30之間的間隔部的傳動構件,而可使引擎E與兩個風扇接近而提高送風產生的冷卻效率。又,可容易地進行中間傳動部150的維修保養。
根據方案3所記載之發明,除了方案1所記載之發明的效果以外,由於散熱器風扇20與排塵風扇30係配置在同一軸心上,因此可抑制一方的風扇的傳動構件阻礙另一方的風扇的送風,而提高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的送風效率。
根據方案4所記載之發明,除了方案1至3任一方案中所記載之發明的效果以外,由於排塵風扇30的葉片30A的葉片角設定為與散熱器風扇20的葉片20A的葉片角相反的角度,因此可削減將引擎E的旋轉傳動到散熱器風扇20與排塵風扇30的構成構件,從而可減少保養、檢查作業的頻度。
根據方案5所記載之發明,除了方案1至4任一方案中所記載之發明的效果以外,由於具備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該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驅動狀態下將排塵風扇30切換為停止狀態,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停止狀態下將排塵風扇30切換為驅動狀態,因此藉由使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作動,而可切換朝引擎室8的外部空氣吸入與排氣。
根據方案6所記載之發明,除了方案5所記載之發明的效果以外,由於使第一皮帶22、122拉緊及鬆弛的第一張力輥26和使第二皮帶32、132拉緊及鬆弛的第二張力輥
36與前述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連接,因此可以簡單的構造切換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的驅動狀態與停止狀態,從而減小風扇傳動部160引起的送風阻力,且提高引擎E的冷卻效率。又,可提高切換機構的可靠性。
根據方案7所記載之發明,除了方案6所記載之發明的效果以外,由於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係配置在從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軸心方向觀視時的該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軌跡的外側,因此可進一步減小風扇傳動部160引起的送風阻力。
根據方案8所記載之發明,除了方案5至7任一方案中所記載之發明的效果以外,由於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配置在引擎室8的外側,可防止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阻礙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的送風。
1‧‧‧機體框架
1A‧‧‧前側框架
1B‧‧‧後側框架
1C‧‧‧前側框架
1D‧‧‧左後側框架
1E‧‧‧托架
2‧‧‧行駛裝置
3‧‧‧脫粒裝置
4‧‧‧收割裝置
5‧‧‧穀箱
5A‧‧‧前壁
6‧‧‧操縱席
7‧‧‧排出筒
8‧‧‧引擎室
8A‧‧‧罩部
8B‧‧‧過濾體
10‧‧‧傳動軸(上側旋轉軸)
20‧‧‧散熱器風扇
20a‧‧‧長葉片
20A‧‧‧葉片
20b‧‧‧短葉片
20D‧‧‧中心部
21‧‧‧第一帶輪
22‧‧‧第一皮帶
23‧‧‧第二帶輪
24‧‧‧旋轉軸
25‧‧‧支撐部
25A‧‧‧開口部
26‧‧‧第一張力輥
26A‧‧‧輥
26B‧‧‧輥支撐部
27‧‧‧第一連接片
27A‧‧‧前側連接片
27B‧‧‧後側連接片
28‧‧‧第一止動部
29‧‧‧回動彈簧
30‧‧‧排塵風扇
30A‧‧‧葉片
30D‧‧‧中心部
31‧‧‧第三帶輪
32‧‧‧第二皮帶
33‧‧‧第四帶輪
34‧‧‧筒狀旋轉軸
34A‧‧‧槽部
36‧‧‧第二張力輥
36A‧‧‧輥
36B‧‧‧輥支撐部
37‧‧‧第二連接片
37A‧‧‧前側連接片
37B‧‧‧後側連接片
38‧‧‧第二止動部
39‧‧‧回動彈簧
40‧‧‧托架
41‧‧‧前側腳部
41A‧‧‧延伸設置部
41B‧‧‧傾斜部
42‧‧‧後側腳部
42A‧‧‧延伸設置部
42B‧‧‧傾斜部
43‧‧‧連結部
45‧‧‧驅動狀態切換機構
45A‧‧‧輸出軸
45B‧‧‧齒輪
45C‧‧‧銷
45D‧‧‧輸出軸
46‧‧‧支柱
46A‧‧‧支軸
47‧‧‧連結臂
47A‧‧‧下側延伸部
47B‧‧‧上側延伸部
47C‧‧‧中心部
47D‧‧‧齒輪部
48‧‧‧第一支撐部
48A‧‧‧開孔部
48B‧‧‧軸承
49‧‧‧第二支撐部
49A‧‧‧開孔部
49B‧‧‧軸承
50‧‧‧散熱器
51‧‧‧油冷卻器
52‧‧‧中間冷卻器
60‧‧‧曲柄軸
61‧‧‧帶輪
62‧‧‧皮帶
63‧‧‧帶輪
64‧‧‧固定鍵
70‧‧‧傳動齒輪箱
71‧‧‧軸
72‧‧‧帶輪
73‧‧‧皮帶
74‧‧‧帶輪
75‧‧‧排出螺旋軸
80‧‧‧連接機構
80A‧‧‧外部纜線
80B‧‧‧內部纜線
81‧‧‧支柱
81A‧‧‧延長部
83‧‧‧拉伸彈簧
85‧‧‧轉矩彈簧
86‧‧‧銷
90‧‧‧支柱
91‧‧‧托架
92‧‧‧貯存槽
102、103‧‧‧皮帶止動部
102A、103A‧‧‧皮帶接觸部
102B、103B‧‧‧連接部
110‧‧‧傳動軸(後部傳動軸)
111‧‧‧鍵槽部
112‧‧‧第一軸環
113‧‧‧第二軸環
115‧‧‧張力輥
116‧‧‧支撐部
116A‧‧‧螺栓
117‧‧‧張力臂部
117A‧‧‧銷
118‧‧‧輥部
121‧‧‧第一帶輪
122‧‧‧第一皮帶
131‧‧‧第三帶輪
132‧‧‧第二皮帶
140‧‧‧托架
141‧‧‧前臂部
142‧‧‧後臂部
143‧‧‧下臂部
150‧‧‧中間傳動部
160‧‧‧風扇傳動部
170‧‧‧排出傳動部
B‧‧‧間隔部
E‧‧‧引擎
S‧‧‧空間
圖1係聯合收割機的右側視圖。
圖2係聯合收割機的俯視圖。
圖3係第一形態之引擎室內的主要部分後視圖。
圖4係第一形態之引擎室內的主要部分右側視圖。
圖5係第一形態之引擎室內的主要部分左側視圖。
圖6係圖5的主要部分俯視圖。
圖7係圖5的主要部分後視圖。
圖8係第二形態的主要部分傳動線圖。
圖9係從機體左側觀視第二形態之原動部的側視圖。
圖10係第二形態之原動部的後視圖。
圖11係從機體右側觀視第二形態之原動部的側視圖。
圖12係從機體左側觀視第二形態之原動部的主要部分的側視圖。
圖13係第二形態之原動部的主要部分的後視圖。
圖14係第二形態之原動部的主要部分的俯視圖。
圖15係從機體右側觀視第二形態之驅動狀態切換機構的側視圖。
圖16係第二形態之中間傳動部的後視圖。
圖17係顯示第二形態之原動部的變形例,為從機體左側觀視主要部分的側視圖。
圖18係顯示第二形態之原動部的變形例,為主要部分的後視圖。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此外,為了容易理解,從操縱者觀視,以前方為前側、以後方為後側、以右手側為右側、以左手側為左側來方便顯示方向地進行說明,但並不限定於這些構造。
如圖1、2所示,聯合收割機係在機體框架1的下方配置有用於在土壤面行駛之由左右一對履帶車(crawler)所構成的行駛裝置2,在機體框架1的上方左側係配置有進行脫粒、篩選的脫粒裝置3,在脫粒裝置3的前方係配置有收割農田的穀桿的收割裝置4。由脫粒裝置3脫粒、篩選出的穀粒係貯存於配置在脫粒裝置3的右側的穀箱5,所貯存的穀粒係藉由排出筒7朝外部排出。
在機體框架1的上方右側係配置有供操作者搭乘的具備操作部的操縱席6,在操縱席6的下方配置有引擎室8。又,在引擎室8的右側安裝有引擎室8的保養、檢查用的罩部8A,在罩部8A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與下部,安裝有由穿孔鐵板等所形成的過濾體8B。
如圖3、4所示,在引擎室8的內側配置有引擎E,在作為引擎E的吸入外部空氣的上游側之右側,以隔開一定間隔的方式配置有對由引擎E加熱後的冷卻水進行冷卻的散熱器50。
在引擎E與散熱器50之間配置有:散熱器風扇20,朝引擎室8的內側吸入外部空氣;以及排塵風扇30,朝外部排出引擎室8的內側的內部空氣,且去除附著在過濾體8B上的稻草屑等粉塵。此外,排塵風扇30係配置於散熱器風扇20的左側。
又,在散熱器50的右側,以隔開一定間隔的方式配置有:油冷卻器51,對行駛用變速箱等驅動用油進行冷卻;以及中間冷卻器52,對引擎E的燃燒用的混合氣體進行冷卻。此外,油冷卻器51與中間冷卻器52係配置於散熱器50與引擎室8的罩部8A之間。
從引擎E輸出的旋轉係經由帶輪、皮帶等,向朝左右方向延伸設置於引擎室8上部的上側旋轉軸(請求項中的「傳動軸」)10傳動。
傳動到上側旋轉軸10的旋轉係經由安裝在上側旋轉
軸10的右側端部的第一帶輪21、以及繞掛在第一帶輪21與第二帶輪23上的第一皮帶22,向安裝於旋轉軸24的左側端部的第二帶輪23傳動,該旋轉軸24係朝左右方向延伸設置於引擎室8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
傳動到第二帶輪23的旋轉係經由旋轉軸24傳動到安裝於旋轉軸24的右側端部的散熱器風扇20,使散熱器風扇20旋轉。
在散熱器風扇20旋轉時,經由罩部8A的過濾體8B將外部空氣吸入到引擎室8的內側,並朝散熱器50等的表面送風,從而可提高散熱器50的冷卻效率。此外,為了方便,將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時稱為驅動狀態,將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停止時稱為停止狀態。
為了抑制作用於引擎E的曲柄軸上所安裝的曲柄帶輪(crank pulley)的側面負載,最佳為將第一帶輪21配置在比後述的第三帶輪31還靠上側旋轉軸10的右側端部的左側。
同樣地,傳遞到上側旋轉軸10的旋轉係經由以並排設置的方式安裝於第一帶輪21的右側的第三帶輪31、以與第一皮帶22並排設置的方式設置且繞掛在第三帶輪31與第四帶輪33上的第二皮帶32,傳遞到形成於筒狀旋轉軸34的左側端部的第四帶輪33,該筒狀旋轉軸34係嵌裝於軸支撐旋轉軸24的支撐部25的外側。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第四帶輪33與筒狀旋轉軸34的左側端部形成為一體,但亦可以將第四帶輪33與筒狀旋轉軸34分開形成。
傳遞到第四帶輪33的旋轉係經由筒狀旋轉軸34傳遞到筒狀旋轉軸34的右側端部所安裝的排塵風扇30,並使排塵風扇30旋轉。
在排塵風扇30旋轉時,經由罩部8A的過濾體8B,將內部空氣朝外部排出,並將內部空氣輸送到過濾體8B,藉此可去除附著於過濾體8B上的粉塵,且可將藉由散熱器風扇20得到的外部空氣的吸入效率維持為固定。此外,為了方便,將排塵風扇30旋轉時稱為驅動狀態、將排塵風扇30的旋轉停止時稱為停止狀態。
(散熱器風扇)
接著,對散熱器風扇20進行說明。如圖3、4所示,散熱器風扇20由葉片20A與支撐葉片20A的基部的中心部20D所形成,中心部20D係安裝於旋轉軸24的右側端部。
為了提高散熱器風扇20的外部空氣的吸入效率,本實施方式的葉片20A係以在中心部20D的圓周方向上隔開預定間隔的方式各設有八個長葉片20a、和與長葉片20a接近地設置的短葉片20b。此外,根據削減構件件數的觀點,亦可以如圖5至圖7所示,不並排設置短葉片20b,而是以在中心部20D的圓周方向上隔開預定間隔的方式僅設置八個長葉片20a。
(排塵風扇)
接著,對排塵風扇30進行說明。如圖3、4所示,為了防止散熱器風扇20的外部空氣的吸入效率下降,排塵風
扇30係配置在散熱器風扇20的左側。
排塵風扇30係由葉片30A與支撐葉片30A的基部的中心部30D所形成,中心部30D係安裝在筒狀旋轉軸34的右側端部。
為了防止散熱器風扇20的外部空氣的吸入效率的下降,葉片30A的外徑係形成為比散熱器風扇20的葉片20A的外徑還小。
又,為了使散熱器風扇20與排塵風扇30的傳動構造簡易,而有效利用引擎室8內的空間,排塵風扇30的葉片30A的葉片角係具有與散熱器風扇20的葉片20A的葉片角相反的葉片角而豎立設置在中心部30D。藉此,即使朝安裝有排塵風扇30的筒狀旋轉軸34傳動的旋轉方向、與朝安裝有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軸24傳動的旋轉方向為同一旋轉方向,在散熱器風扇20亦可吸入外部空氣並輸送到引擎室8的內側,並且在排塵風扇30亦可將內部空氣朝引擎室8的外側排出。此外,葉片30A係以在中心部30D的圓周方向上隔開預定間隔的方式設置有八個。
(旋轉軸等的配置)
接著,對經由支撐部25配置旋轉軸24與筒狀旋轉軸34的構造進行說明。如圖3、6所示,在從背面觀視時,支撐旋轉軸24的支撐部25的左側部的外周部係在第二帶輪23與第四帶輪33之間安裝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設置的托架40的連結部43。
為了將旋轉軸24與筒狀旋轉軸34的連結做成小型化
的構造而有效地利用引擎室8內的空間,旋轉軸24係經由軸承旋轉自如地安裝在形成於支撐部25的開口部25A,形成於筒狀旋轉軸34的槽部34A係經由軸承旋轉自如地安裝在支撐部25的外周部。
如圖5所示,托架40係將安裝於引擎室8內的從機體框架1朝上方延伸設置的前側框架1A上的前側腳部41、安裝於後側框架1B的後側腳部42、連結前側腳部41與後側腳部42並配置在第二帶輪23與第四帶輪33之間的連結部43形成為一體。
如圖6所示,前側腳部41係由從安裝於前側框架1A上的基端部朝引擎E延伸設置的延伸設置部41A、與從延伸設置部41A的前端部朝後方延伸並朝引擎E傾斜的傾斜部41B所形成。
同樣地,後側腳部42係由從安裝於後側框架1B上的基端部朝引擎E延伸設置的延伸設置部42A、與從延伸設置部42A的前端部朝前方延伸並朝引擎E傾斜的傾斜部42B所形成。
又,連結部43的前端部係與傾斜部41B的後端部連結,連結部43的後端部係與傾斜部42B的前端部連結。
(朝散熱器風扇等的傳動的切換)
接著,對將引擎E的旋轉切換為散熱器風扇20或排塵風扇30而進行傳動的構造進行說明。
如上所述,引擎E的旋轉係經由上側旋轉軸10、第一帶輪21、第一皮帶22、第二帶輪23、以及旋轉軸24傳動
到散熱器風扇20。
對於將引擎E的旋轉傳動到散熱器風扇20而使散熱器風扇20旋轉而言,藉由使第一張力輥26的輥26A按壓到繞掛在第一帶輪21與第二帶輪23上的第一皮帶2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間部,從而使第一皮帶22的張力達到預定以上來進行。亦即,藉由使第一皮帶22的張力達到預定以上的張力,從而防止第一皮帶22與第一帶輪21之間、以及第一皮帶22與第二帶輪23之間的滑動,將傳動到第一帶輪21的引擎E的旋轉經由第一皮帶22傳動到第二帶輪23。
傳動到第二帶輪23的旋轉係經由旋轉軸24傳動到散熱器風扇20,使散熱器風扇20旋轉。此外,在散熱器風扇20旋轉過程中,排塵風扇30的旋轉停止,由散熱器風扇20朝引擎室8內吸入外部空氣,進行散熱器50、油冷卻器51、以及中間冷卻器52的冷卻。
另一方面,對於切斷引擎E的旋轉向散熱器風扇20的傳動而使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停止而言,藉由使第一皮帶2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間部與第一張力輥26的輥26A分離,從而使第一皮帶22的張力為未滿預定張力來進行。亦即,藉由使第一皮帶22的張力為未滿預定的張力,從而產生在第一皮帶22與第一帶輪21之間、以及第一皮帶22與第二帶輪23之間的滑動,不能將傳動到第一帶輪21的引擎E的旋轉經由第一皮帶22傳動到第二帶輪23,從而在第一帶輪21與第二帶輪23之間的傳動被切斷。
由於引擎E的旋轉未傳動到第二帶輪23,因此旋轉軸24的旋轉停止,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亦停止。此外,在散熱器風扇20的停止過程中,排塵風扇30旋轉,進行經由罩部8A的過濾體8B將引擎室8內的內部空氣朝外部排出的排氣。
引擎E的旋轉係經由上側旋轉軸10、第三帶輪31、第二皮帶32、第四帶輪33、以及筒狀旋轉軸34傳動到排塵風扇30。
對於將引擎E的旋轉傳動到排塵風扇30而使排塵風扇30旋轉而言,藉由使第二張力輥36的輥36A按壓在繞掛於第三帶輪31與第四帶輪33上的第二皮帶3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間部,從而使第二皮帶32的張力達到預定以上來進行。亦即,藉由使第二皮帶32的張力為預定以上的張力,而防止在第二皮帶32與第三帶輪31之間、以及第二皮帶32與第四帶輪33之間的滑動,從而將傳動到第三帶輪31的引擎E的旋轉經由第二皮帶32傳動到第四帶輪33。
傳動到第四帶輪33的旋轉係經由筒狀旋轉軸34傳動到排塵風扇30,使排塵風扇30旋轉。此外,在排塵風扇30的旋轉過程中,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停止,利用排塵風扇30將引擎室8內的內部空氣經由罩部8A的過濾體8B朝外部排出,進行附著於過濾體8B上的粉塵等的去除。
另一方面,對於切斷引擎E的旋轉朝排塵風扇30的傳動而使排塵風扇30的旋轉停止而言,藉由使第二皮帶3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間部與第二張力輥36的輥36A分
離,從而使第二皮帶32的張力為未滿預定張力來進行。亦即,藉由使第二皮帶32的張力為未滿預定的張力,從而產生在第二皮帶32與第三帶輪31之間、以及第二皮帶32與第四帶輪33之間的滑動,不能將傳動到第三帶輪31的引擎E的旋轉經由第二皮帶32傳動到第四帶輪33,從而第三帶輪31與第四帶輪33之間的傳動被切斷。
由於引擎E的旋轉未傳動到第四帶輪33,因此筒狀旋轉軸34的旋轉停止,排塵風扇30的旋轉亦停止。此外,在排塵風扇30的停止過程中,散熱器風扇20旋轉,進行朝引擎室8內的外部空氣的吸入。
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的移動亦可以分別由不同的馬達來驅動,但為了有效利用引擎室8內的空間,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5至7所示,由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來驅動,該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安裝在托架40的後側腳部42的左面所設的支柱46的右面,由從操縱席6遠端操作的一個馬達所構成。此外,為了防止散熱器風扇20的外部空氣的吸入效率的降低,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最佳為配置在比散熱器風扇20的葉片20A的外周部還更靠外側,又,為了有效利用原動部內的空間,防止對托架40施加過度負荷,最佳為與排塵風扇30的內側鄰接且配置在第四帶輪33的後側。
在豎立設置於支柱46左面的前側部的支軸46A,旋轉自如地支撐有後述的連結第一、二連接片27、37的後側部的連結臂47。連結臂47係具備:中心部47C,安裝於支
軸46A上;下側延伸部47A,從中心部47C朝前方下側延伸;上側延伸部47B,從中心部47C朝前方上側延伸;以及齒輪部47D,從中心部47C朝後方延伸,且形成有與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的輸出軸45A的前端部的齒輪45B係合(engage)的齒輪。
在下側延伸部47A的下端部的左面安裝有第一支撐部48,該第一支撐部48係形成有插通第一連接片27的後側連接片27B的開孔部48A,在上側延伸部47B的上端部的右面安裝有第二支撐部49,該第二支撐部49係形成有插通第二連接片37的後側連接片37B的開孔部49A。此外,在連結臂47轉動時,為了降低從第一、二連接片27、37作用於第一、二支撐部48、49的反作用力而提高第一、二支撐部48、49等的耐久性,最佳為將第一支撐部48經由軸承48B安裝在下側延伸部47A的下端部,將第二支撐部49經由軸承49B安裝在上側延伸部47B的上端部。
為了削減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的安裝構件,且容易進行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的組裝作業,將第一張力輥26的輥支撐部26B的基部旋轉自如地安裝在托架40的連結部43的左面的前側下部,將第二張力輥36的輥支撐部36B的基部旋轉自如地安裝在托架40的連結部43的右面的前側下部。
又,第一張力輥26的輥支撐部26B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係利用配置在托架40的連結部43的左面的第一連接片27連結在連結臂47的下側延伸部47A的左面所安裝的
第一支撐部48,第二張力輥36的輥支撐部36B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係利用配置在托架40的連結部43的右面的第二連接片37連結在連結臂47的上側延伸部47B的右面所安裝的第二支撐部49。
第一連接片27係由板狀的前側連接片27A與棒狀的後側連接片27B所形成。前側連接片27A的前端部旋轉自如地支撐在第一張力輥26的輥支撐部26B的左面,後側連接片27B的中間部係插通連結臂47的第一支撐部48,從而前側連接片27A的後端部的右面與後側連接片27B的前端部的左面被固定。
又,第二連接片37係由板狀的前側連接片37A與棒狀的後側連接片37B所形成。前側連接片37A的前端部係旋轉自如地支撐在第二張力輥36的輥支撐部36B的右面,後側連接片37B的中間部係插通在連結臂47的第二支撐部49,從而前側連接片37A的後端部的左面與後側連接片37B的前端部的右面被固定。
為了緩和伴隨第一張力輥26的移動的衝擊,最佳為在插通在第一支撐部48的後側連接片27B的比第一支撐部48還靠前側與後側嵌裝彈簧(省略圖示)。又,為了削減構件件數,最佳為嵌裝於比第一支撐部48還靠前側的前側彈簧的兩端部係由前側連接片27A的後端部與第一支撐部48的前側部夾持,嵌裝於比第一支撐部48還靠後側的後側彈簧的兩端部最佳為由第一支撐部48的後側部與嵌裝於後側連接片27B的後部的螺栓等固定機構的前側部夾
持。亦即,前側彈簧係相對於後側連接片27B對第一張力輥26賦予拉向後方的彈壓力,後側彈簧係相對於後側連接片27B對第一張力輥26賦予推向前方的彈壓力。
同樣地,為了緩和伴隨第二張力輥36的移動的衝擊,最佳為在插通第二支撐部49的後側連接片37B的比第二支撐部49還靠前側與後側嵌裝彈簧(省略圖示)。又,嵌裝於比第二支撐部49還靠前側的彈簧的兩端部係由前側連接片37A的後端部與第二支撐部49的前側部夾持,嵌裝於比第二支撐部49還靠後側的彈簧的兩端部係由第二支撐部49的後側部與嵌裝於後側連接片37B的後部的螺栓等固定機構的前側部夾持。
為了有效利用引擎室8內的空間,在從背面觀視時,第一張力輥26的輥支撐部26B係位於比第一皮帶22與第二帶輪23還靠左側,與第一皮帶22接近地配置,第二張力輥36的輥支撐部36B係位於比第二皮帶32與第四帶輪33還靠右側,且比排塵風扇30還靠左側,與第二皮帶32接近地配置。
又,為了容易進行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的移動,如圖4所示,最佳為在第一張力輥26的輥支撐部26B的基部且在與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相反方向的前側安裝回動彈簧(return spring)29,在第二張力輥36的輥支撐部36B的基部,安裝與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相反方向的回動彈簧39。此外,回動彈簧29的前端部係安裝在托架40的前側腳部41的左面,回動彈簧39的前端部係安裝
在托架40的前側腳部41的右面。
為了使第一張力輥26以輥支撐部26B的基部為中心朝逆時針方向旋轉,而使得輥26A從第一皮帶22的按壓狀態朝分離狀態移動時的慣性力引起的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停止,並且防止第一皮帶22所產生的異常變形而伴隨的耐久性的劣化,在輥支撐部26B的基部的與第二帶輪23的外周部相對向的部位設置有第一止動部(stopper)28。
從側面觀視時,第一止動部28係形成為大致ㄟ字型,在第一張力輥26以輥支撐部26B的基部為中心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情況下,第一止動部28的後部係按壓繞掛在第二帶輪23上的第一皮帶22,使慣性力引起的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停止。
同樣地,為了使第二張力輥36以輥支撐部36B的基部為中心朝逆時針方向旋轉,而使得輥36A係從第二皮帶32的按壓狀態朝分離狀態移動時的慣性力引起的排塵風扇30的旋轉停止,並且防止第二皮帶32所產生的異常變形而伴隨的耐久性的劣化,在輥支撐部36B的基部的與第四帶輪33的外周部相對向的部位設置有第二止動部38。
在從側面觀視時,第二止動部38係形成為大致ㄟ字型,在第二張力輥36以輥支撐部36B的基部為中心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情況下,第二止動部38的後部係按壓繞掛在第四帶輪33上的第二皮帶32,使慣性力引起的排塵風扇30的旋轉停止。
圖5係顯示排塵風扇30旋轉、散熱器風扇20停止的
狀態。亦即,以支柱46的支軸46A為中心使連結臂47朝順時針方向轉動而使下側延伸部47A的下端部朝前側移動,並使上側延伸部47B的上端部朝後側移動。
藉由使下側延伸部47A的下端部朝前側移動,從而經由第一連接片27使第一張力輥26以輥支撐部26B的基部為中心朝逆時針方向移動,使輥26A從第一皮帶22分離。另一方面,藉由使上側延伸部47B的上端部朝後側移動,從而經由第二連接片37使第二張力輥36以輥支撐部36B的基部為中心朝順時針方向移動,且朝第二皮帶32按壓輥36A。
接著,參照圖8至圖16,對第二發明的原動部進行說明。第二形態的原動部主要在以下方面與第一形態的原動部不同,亦即,朝旋轉軸24與筒狀旋轉軸34傳遞引擎E的動力的傳動軸係配置於引擎E的後方、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配置於引擎室8的外側。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對於與第一發明共通的構造、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複的說明。
又,在圖9至圖14的圖示例中,為了容易掌握本形態的構造,散熱器風扇20以及排塵風扇30係顯示成藉由使這些風扇繞旋轉軸旋轉而得到的旋轉體,但與第一形態相同,具有八片葉片。此外,風扇的葉片的片數並不限於八片,在能得到所希望的送風能力的範圍內可設定為任意的數量。
(傳動機構)
引擎E的旋轉動力係從作為引擎E的旋轉動力的輸出軸的曲柄軸(crankshaft)60的機體外側(右側)的端部朝配置於引擎E的後方的中間傳動部150傳遞。傳遞到該中間傳動部150的動力係在該中間傳動部150分支而傳遞到風扇傳動部160與排出傳動部170。此外,風扇傳動部160係驅動包含散熱器風扇20與排塵風扇30的風扇裝置的傳動部,排出傳動部170係驅動包含排出筒7的穀粒排出裝置的傳動部。
(中間傳動部)
中間傳動部150係包括:皮帶62,繞掛在曲柄軸60的帶輪61上;帶輪63,繞掛有該皮帶62;後部傳動軸(請求項中的「傳動軸」)110,與該帶輪63一體旋轉;第一帶輪121及第三帶輪131,設置在後部傳動軸110的機體外側(右側)部,且與後部傳動軸110一體旋轉;傳動齒輪箱70,進入後部傳動軸110的機體內側(左側)端部;以及軸71,設置在該傳動齒輪箱70上且具有帶輪72。此外,在傳動齒輪箱70的內部,設置於後部傳動軸110上的錐形齒輪(bevel gear)與設置於軸71上的錐形齒輪嚙合。
亦即,經由中間傳動部150的皮帶62傳遞到帶輪63的引擎E的動力係在後部傳動軸110分支而傳遞到朝風扇傳動部160傳動的第一帶輪121及第三帶輪131側、與朝排出傳動部170傳動的傳動齒輪箱70側。
如圖16所示,帶輪63係藉由固定鍵64固定於後部傳
動軸110。在後部傳動軸110的外周面形成有鍵槽(key slot)部111。進入到該鍵槽部111內的固定鍵64介於帶輪63與後部傳動軸110之間,從而帶輪63以相對不能旋轉的狀態固定於後部傳動軸110。此外,鍵槽部111以在後部傳動軸110的軸心方向上隔有間隔的方式,形成於後部傳動軸110的外周面的兩個部位。
又,在後部傳動軸110的外周設置有第一軸環(collar)112與第二軸環113。第一軸環112及第二軸環113係限制帶輪63在後部傳動軸110的軸心方向上移動的構件。此外,第二軸環113係在後部傳動軸110的軸心方向的寬度比第一軸環112的寬度還大。
如此,藉由在後部傳動軸110的外周面的兩個部位形成有鍵槽部111,從而可變更帶輪63在後部傳動軸110的軸心方向的位置。
圖16(a)係帶輪63的位置設定在左側的位置的狀態,圖16(b)係帶輪63的位置設定為右側的位置的狀態。如此,在變更帶輪63的位置時,交換第一軸環112與第二軸環113地安裝於後部傳動軸110。又,伴隨帶輪63的位置變更,換裝對繞掛在帶輪63上的皮帶62賦予張力的張力輥115。
該張力輥115係具有:支撐部116,以螺栓116A固定在機體框架1上;張力臂部117,基部所配備的銷117A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支撐部116;以及輥部118,旋轉自如地支撐於張力臂部117的前端。此外,在張力臂部117連接有
未圖示的彈簧,藉由該彈簧的彈性力,張力輥115對皮帶62賦予張力。如圖16(a)所示,在使帶輪63位於左側時,將左側用張力輥115A安裝在機體框架1上,如圖16(b)所示,在使帶輪63位於右側時,將右側用張力輥115B安裝在機體框架1上。
左側用張力輥115A係張力臂部117一邊朝後部傳動軸110的軸心方向彎曲一邊朝離開後部傳動軸110的方向延伸,在張力臂部117的左側面設置有輥部118。又,右側用張力輥115B係銷117A形成為比左側用張力輥115A還長,並且張力臂部117不朝後部傳動軸110的軸心方向彎曲,而是朝離開後部傳動軸110的方向延伸,在張力臂部117的右側面設置有輥部118。又,右側用張力輥115B係朝機體框架1的安裝位置設定在比左側用張力輥115A還靠右側。
此外,亦可以在三個部位以上形成鍵槽部111。
(排出傳動部)
排出傳動部170係包括:皮帶73,繞掛在軸71的帶輪72上;帶輪74,繞掛有該皮帶73;以及排出螺旋軸75,與該帶輪74一體旋轉。該排出螺旋軸75係配置在穀箱(grain tank)5內的下部,用於將貯存的穀粒朝排出筒7側移送,並且對內裝於排出筒7的螺旋軸進行驅動。此外,設置有對皮帶73連接及切斷穀粒排出裝置的傳動的張力離合器(省略圖示)。
(風扇傳動部)
風扇傳動部160係包括:第一皮帶122,繞掛在前述第一帶輪121上;第二帶輪23,繞掛有該第一皮帶122;從該第二帶輪23至散熱器風扇20的前述各傳動構件;第二皮帶132,繞掛在第三帶輪131上;第四帶輪33,繞掛有該第二皮帶132;以及從該第四帶輪33至排塵風扇30的各傳動構件。
又,第一皮帶122具備第一張力輥26,第二皮帶132具備第二張力輥36。這些第一張力輥26及第二張力輥36係藉由分別使第一皮帶122與第二皮帶132的張力變化,來進行傳動的連接與切斷。
(中間傳動部的配置)
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引擎室8的後側,並且至少其一部配置在比前述前側框架1A與後述的左後側框架1D還靠後側。又,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形成於引擎室8與穀箱5的前壁5A之間的空間S。
更詳細而言,後部傳動軸110係配置在比前側框架1A及左後側框架1D還靠後側。並且,藉由後部傳動軸110配置在比前側框架1A及左後側框架1D還靠後側,帶輪63的一部分、第一帶輪121以及第三帶輪131的一部分位於比前側框架1A及左後側框架1D還靠後方。
(風扇傳動部的配置)
風扇傳動部160係配置在形成於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與引擎E之間作為空間的間隔部B。亦即,風扇傳動部160係從配置於引擎室8的後側的中間傳動部開始進
入間隔部B,直至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
(旋轉軸的支撐構造)
旋轉軸24與筒狀旋轉軸34係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支撐部25。支撐部25係藉由熔接等機構而與托架140一體化。從旋轉軸24的軸心方向觀視時,托架140係形成為具有從支撐部25朝放射方向延伸的三個臂部的三叉形狀。亦即,托架140係具有朝前方且稍微朝上方延伸的前臂部141、朝後方延伸的後臂部142、以及向朝下方延伸的下臂部143。
前臂部141的端部(前端部)與前側框架1A連結。後臂部142的端部(後端部)與後側框架1B連結。下臂部143的端部(下端部)與設置在機體框架1上的托架1E連結。
(托架以及張力輥)
並且,托架140係如圖12至圖14所示,前臂部141與下臂部143以其前端側朝機體外側(右側)的方式傾斜。又,後臂部142係朝與旋轉軸24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後臂部142的端部側的部位設置有朝機體外側及內側(右側及左側)突出的銷86,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的基部旋轉自如地支撐於該銷86。
從旋轉軸24的軸心方向觀視時,銷86係配置在比排塵風扇30的旋轉軌跡還靠外側。此外,在圖9至圖14的圖示例中,位於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軌跡前端部附近。換言之,銷86係配置在從旋轉軸24的軸心離開相當於散熱
器風扇20的半徑量的位置。又,銷86的至少一部分在旋轉軸24的軸心方向上與排塵風扇30重疊(重疊或配置在與排塵風扇30的內側端部一致的位置)。
又,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係藉由轉矩彈簧85分別賦予使皮帶122、132的張力增大的方向的彈壓力。亦即,在圖9及圖12中,轉矩彈簧85賦予使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朝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方向的彈壓力。
並且,在後臂部142的端部側的部位設置有支柱81。該支柱81係支承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與連接該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的連接機構80。連接機構80係在圖示例中使用鋼絲(wire),外部纜線80A的端部固定於支柱81,在該兩個外部纜線80A內分別插通第一張力輥26用與第二張力輥36用的內部纜線80B。
此外,從旋轉軸24的軸心方向觀視時,支柱81係配置在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的旋轉軌跡的外側。
(驅動狀態切換機構)
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配置在引擎室8的外部(後側)。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安裝在引擎室8的左後側框架1D的後部。在此,左後側框架1D係在引擎室8的左後方從機體框架1立起的框架。又,前側框架1A、後側框架1B與配置在引擎室8的左前部的左前側框架1C一起支撐操縱席6的構造構件。
若對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的安裝方法進一步加以說明,則在左後側框架1D的後部設置有支柱90,在該支柱
90上經由托架91安裝有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在支柱90亦安裝有供在引擎E、在散熱器50循環的冷卻水的一部分暫時貯存的貯存槽(reservoir tank)92。托架91係藉由利用用於將貯存槽92固定在支柱90上的螺栓一起鎖緊而固定在支柱90上。
並且,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安裝在托架91的與貯存槽92所在位置的一側相反的面上。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具備電動機、與對該電動機的輸出旋轉進行減速的齒輪機構,在從該齒輪機構輸出旋轉的輸出軸45D上設置有板。在板的從輸出軸45D偏心的部位設置有兩個銷45C。在該銷45C連接有連接機構80的內部纜線80B。此外,銷45C及輸出軸45D相對於托架91位於貯存槽92側。又,銷45C及輸出軸45D係配置在貯存槽92的上側。
(傳動狀態切換時的動作)
根據前述的構造,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驅動電動機而使輸出軸45D旋轉一定角度。此時,銷45C係繞輸出軸45D公轉,推拉連接機構80的內部纜線80B,使因第一張力輥26、第二張力輥36的皮帶的張力變化。亦即,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藉由將與一方張力輥連接的內部纜線80B朝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側拉動,克服轉矩彈簧85的彈壓力使皮帶的張力減小,並且將與另一方張力輥連接的內部纜線80B推出,藉此使張力輥的拉力減小,從而增加皮帶的張力。
(第二形態的效果)
在第二形態的原動部中,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引擎室8的外部(後側)。藉此,可減少位於引擎E與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之間的間隔部B的傳動構件,且可使引擎E與兩個風扇接近而提高因送風產生的冷卻效率。又,中間傳動部150的維修保養變得容易。
並且,藉由中間傳動部150的後部傳動軸110配置在比前側框架1A及左後側框架1D還靠後側,從而帶輪63的一部分與第一帶輪121及第三帶輪131的一部分位於比前側框架1A及左後側框架1D還靠後方。藉此,不僅減少位於間隔部B的傳動構件,還可縮短引擎E與中間傳動部150的距離,從而可減少從引擎E朝中間傳動部150的傳動損失。
又,在第二形態的原動部中,傳遞到中間傳動部150的動力係分支而傳遞到風扇傳動部160與排出傳動部170。藉此,可減少從引擎E朝風扇裝置與穀粒排出裝置傳遞動力的傳動構件,且提高引擎E周邊的維修保養性。又,可將聯合收割機構成為輕型且小型。
又,在第二形態的原動部中,從旋轉軸24的軸心方向觀視時,托架140係形成為具有從支撐部25朝放射方向延伸的三個臂部的三叉形狀。藉此,可提高旋轉軸24的支撐剛性,可使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的旋轉穩定。又,托架140為三叉形狀,藉此可抑制引擎室8內的送風的偏向。
又,在第二形態的原動部中,托架140係前臂部141
與下臂部143以其前端側朝機體外側(右側)的方式傾斜。藉此,可在托架140的前側及下側寬闊地形成間隔部B,從而容易進行散熱器風扇20、排塵風扇30、引擎E等的維修保養。
又,在第二形態的原動部中,從旋轉軸24的軸心方向觀視時,銷86係配置在比排塵風扇30的旋轉軌跡還靠外側。藉此,銷86不會妨礙兩個風扇的送風,而可提高風扇的送風效率。
並且,銷86的至少一部分在旋轉軸24的軸心方向上與排塵風扇30重疊。藉此,可使第二皮帶132接近排塵風扇30,從而可減小間隔部B中的風扇傳動部160的空間佔有率,從而容易進行引擎E等的維修保養。
又,在第二形態的原動部中,從旋轉軸24的軸心方向觀視時,支承連接機構80的支柱81係配置在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的旋轉軌跡的外側。藉此,支柱81及連接機構80不會妨礙兩個風扇的送風,可提高風扇的送風效率。
又,在第二形態的原動部中,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配置在引擎室8的後側。藉此,可容易地進行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的調整或維修保養。又,可防止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阻礙散熱器風扇20、排塵風扇30的送風。
又,在第二形態的原動部中,托架91係藉由利用用於將貯存槽92固定在支柱90上的螺栓一起鎖緊而固定在支柱90上。藉此,可使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的支撐構件簡
化。
並且,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安裝在托架91的與貯存槽92所在位置的一側相反的面上。藉此,可防止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因發生故障時等從貯存槽92飛散的冷卻水而產生故障。
又,在第二形態的原動部中,銷45C及輸出軸45D相對托架91位於貯存槽92側。又,銷45C及輸出軸45D係配置在貯存槽92的上側。藉此,可有效地利用貯存槽92的上側的空間,且小型化地搭載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
(第二形態的變形例)
接著,參照圖17至圖18,對第一張力輥26及第二張力輥36、與朝這些張力輥的連接機構80的連接形態的變形例進行說明。第一張力輥26係具備以銷86為基準朝與設置有輥26A、36A的一側相反側延伸的皮帶止動部102。又,第二張力輥36係具備皮帶止動部103。這些皮帶止動部102、103形成為圓柱狀,藉由熔接等接合手段分別固定在輥支撐部26B、36B上。
皮帶止動部102、103係具備皮帶接觸部102A、103A與連接機構80所連接的連接部102B、103B。又,皮帶止動部102、103係形成為如下形狀,亦即,連接部102B、103B的基部固定於輥支撐部26B、36B,並且從連接部102B、103B的前端朝上方彎曲直至皮帶接觸部102A、103A。亦即,從旋轉軸24的軸心方向觀視時,皮帶接觸部102A、103A與連接部102B、103B係以相互交差的姿
勢配置。
該皮帶止動部102、103係在張力輥26、36與皮帶122、132接觸而皮帶122、132可傳動的狀態下,定位於離開該皮帶122、132的位置。在朝張力輥26、36離開皮帶122、132的方向轉動而皮帶122、132不能傳動的狀態下,皮帶接觸部102A、103A係與皮帶122、132接觸,藉由摩擦力來對皮帶122、132進行制動。如此,在對皮帶122、132進行制動的狀態下,散熱器風扇20、排塵風扇30受到制動而旋轉停止。
亦即,皮帶止動部102、103可切換為從皮帶122、132離開而不給與制動力的非制動狀態、和與皮帶122、132接觸而給與制動力的制動狀態。
此外,在皮帶止動部102、103的制動狀態下,皮帶接觸部102A、103A成為與皮帶122、132的環狀線(belt line)大致平行的姿勢,連接部102B、103B係成為基部側離開皮帶122、132的姿勢。
連接機構80在內部纜線80B的前端設置有拉伸彈簧82,該拉伸彈簧82的前端安裝於皮帶止動部102、103的連接部102B、103B。更詳細而言,拉伸彈簧82的前端係安裝於連接部102B、103B的偏於皮帶接觸部102A、103A側的位置。此外,在採用如上述的連接機構80的連接形態時,在支柱81設置有延長部81A。又,在支柱81設置有拉伸彈簧83,該拉伸彈簧83對張力輥26、36賦予離開皮帶122、132的方向的彈壓力。
根據上述的構造,若連接機構80的內部纜線80B藉由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被拉向該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側,則張力輥26、36經由拉伸彈簧82朝圖17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藉此,張力輥26、36推壓皮帶122、132,並且皮帶止動部102、103被切換為非制動狀態。又,若內部纜線80B被推出,則張力輥26、36係朝圖17中的逆時針方向轉動。藉此,張力輥26、36離開皮帶122、132,皮帶止動部102、103係被切換為制動狀態。
因此,在皮帶122、132未傳動的狀態下,可使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的旋轉迅速停止,從而防止阻礙在旋轉一側的風扇的送風。
本發明可適用於農業用作業車輛。
1‧‧‧機體框架
1A‧‧‧前側框架
1C‧‧‧前側框架
1D‧‧‧左後側框架
1E‧‧‧托架
20‧‧‧散熱器風扇
22‧‧‧第一皮帶
26‧‧‧第一張力輥
30‧‧‧排塵風扇
33‧‧‧第四帶輪
36‧‧‧第二張力輥
45‧‧‧驅動狀態切換機構
61‧‧‧帶輪
62‧‧‧皮帶
80‧‧‧連接機構
81‧‧‧支柱
90‧‧‧支柱
91‧‧‧托架
92‧‧‧貯存槽
121‧‧‧第一帶輪
122‧‧‧第一皮帶
131‧‧‧第三帶輪
132‧‧‧第二皮帶
140‧‧‧托架
141‧‧‧前臂部
142‧‧‧後臂部
143‧‧‧下臂部
E‧‧‧引擎
Claims (8)
- 一種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係具備:引擎(E),配置在引擎室(8)內;散熱器(50),對該引擎(E)的冷卻水進行冷卻;外部空氣吸入用的散熱器風扇(20)及排氣用的排塵風扇(30),配置在前述引擎(E)與散熱器(50)之間,且可切換為驅動狀態與停止狀態;中間傳動部(150),傳遞前述引擎(E)的驅動力;以及風扇傳動部(160),從該中間傳動部(150)傳遞驅動力,且對前述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進行驅動;前述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從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軸心方向觀視時的該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軌跡的外側;前述排塵風扇(30)的葉片(30A)的葉片角設定為與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葉片(20A)的葉片角相反的角度。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前述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引擎室(8)的外側。
-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前述散熱器風扇(20)與排塵風扇(30)係配置在同一軸心上。
-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具備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該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驅動狀態下將排塵風扇(30)切換為停止狀態,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停止狀態下將排塵風扇(30)切換為驅動狀態。
- 一種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係具備:引擎(E),配置在引擎室(8)內;散熱器(50),對該引擎(E)的冷卻水進行冷卻;外部空氣吸入用的散熱器風扇(20)及排氣用的排塵風扇(30),配置在前述引擎(E)與散熱器(50)之間,且可切換為驅動狀態與停止狀態;中間傳動部(150),傳遞前述引擎(E)的驅動力;風扇傳動部(160),從該中間傳動部(150)傳遞驅動力,且對前述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進行驅動;以及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該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驅動狀態下將排塵風扇(30)切換為停止狀態,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停止狀態下將排塵風扇(30)切換為驅動狀態;前述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從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軸心方向觀視時的該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軌跡的外側;前述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配置在引擎室(8)的外側。
- 一種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係具備:引擎(E),配置在引擎室(8)內;散熱器(50),對該引擎(E)的冷卻水進行冷卻;外部空氣吸入用的散熱器風扇(20)及排氣用的排塵風扇(30),配置在前述引擎(E)與散熱器(50)之間,且可切換為驅動狀態與停止狀態;中間傳動部(150),傳遞前述引擎(E)的驅動力;風扇傳動部(160),從該中間傳動部(150)傳遞驅動力,且對前述散熱器風扇(20)及排塵風扇(30)進行驅動;以及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該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驅動狀態下將排塵風扇(30)切換為停止狀態,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停止狀態下將排塵風扇(30)切換為驅動狀態;前述中間傳動部(150)係配置在從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軸心方向觀視時的該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軌跡的外側;其中前述中間傳動部(150)係具有:傳動軸(10、110),傳遞引擎(E)的旋轉;前述散熱器風扇(20)傳動用的第一帶輪(21、121),設置在該傳動軸(10、110)上;以及排塵風扇(30)傳動用的第三帶輪(31、131);前述風扇傳動部(160)係具有:第二帶輪(23),設置在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 旋轉軸(24)上;第四帶輪(33),設置在前述排塵風扇(30)的筒狀旋轉軸(34)上;第一皮帶(22、122),繞掛在前述第一帶輪(21、121)及第二帶輪(23)上;以及第二皮帶(32、132),繞掛在前述第三帶輪(31、131)及第四帶輪(33)上;使第一皮帶(22、122)拉緊及鬆弛的第一張力輥(26)、和使第二皮帶(32、132)拉緊及鬆弛的第二張力輥(36)與前述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連接。
-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前述第一張力輥(26)與第二張力輥(36)係配置在從前述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軸心方向觀視時的該散熱器風扇(20)的旋轉軌跡的外側。
- 如請求項6或7所記載之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其中前述驅動狀態切換機構(45)係配置在引擎室(8)的外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74815A JP5617977B1 (ja) | 2013-08-26 | 2013-08-26 |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
JP2014038970A JP5644971B1 (ja) | 2014-02-28 | 2014-02-28 | コンバインの原動部構造 |
JP2014069204A JP5641160B1 (ja) | 2014-03-28 | 2014-03-28 |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07598A TW201507598A (zh) | 2015-03-01 |
TWI569715B true TWI569715B (zh) | 2017-02-11 |
Family
ID=5297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14414A TWI569715B (zh) | 2013-08-26 | 2014-04-21 | 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1598012B1 (zh) |
CN (1) | CN104420968B (zh) |
TW (1) | TWI5697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42946B1 (ja) * | 2016-05-25 | 2017-06-07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作業車両 |
CN106640336B (zh) * | 2017-01-12 | 2019-02-15 | 孙浩 | 一种水箱自动除尘逆转风扇装置 |
WO2020218123A1 (ja) * | 2019-04-24 | 2020-10-29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作業車、収穫機、及び、作業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77351A (ja) * | 2011-02-28 | 2012-09-13 | Iseki & Co Ltd | 作業車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JP2013155707A (ja) * | 2012-01-31 | 2013-08-15 | Iseki & Co Ltd | 作業車輌及びこの作業車輌としてのコンバイ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39633U (ja) * | 1991-10-31 | 1993-05-28 |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 携帯用簡易空気分離器 |
JP3647350B2 (ja) | 2000-03-15 | 2005-05-11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作業車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CN1293290C (zh) * | 2002-12-26 | 2007-01-03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收割机 |
JP2008253212A (ja) * | 2007-04-06 | 2008-10-23 |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 コンバイン |
CN102398510B (zh) * | 2010-09-09 | 2015-04-15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
JP5637442B2 (ja) * | 2010-11-29 | 2014-12-10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
JP2012115175A (ja) * | 2010-11-30 | 2012-06-21 | Iseki & Co Ltd | コンバイン |
CN202937341U (zh) * | 2011-12-27 | 2013-05-15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
-
2014
- 2014-04-21 TW TW103114414A patent/TWI569715B/zh active
- 2014-04-22 CN CN201410162817.9A patent/CN104420968B/zh active Active
- 2014-04-23 KR KR1020140048797A patent/KR10159801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77351A (ja) * | 2011-02-28 | 2012-09-13 | Iseki & Co Ltd | 作業車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JP2013155707A (ja) * | 2012-01-31 | 2013-08-15 | Iseki & Co Ltd | 作業車輌及びこの作業車輌としてのコンバイン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20968B (zh) | 2018-10-19 |
KR101598012B1 (ko) | 2016-02-26 |
KR20150024241A (ko) | 2015-03-06 |
TW201507598A (zh) | 2015-03-01 |
CN104420968A (zh) | 2015-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598840B2 (ja) | 乗用草刈機の除塵構造 | |
TWI569715B (zh) | 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 | |
JP5641160B1 (ja) |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 |
JP2013154778A (ja) |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 |
JP4973183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318824B2 (ja) | コンバインの原動部構造 | |
JP6137628B2 (ja) |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 |
JP5997469B2 (ja) | 田植機 | |
WO2013146476A1 (ja) | 田植機 | |
WO2013146475A1 (ja) | 田植機 | |
JP6032565B2 (ja) |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 |
JP5644971B1 (ja) | コンバインの原動部構造 | |
JP6075334B2 (ja) |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 |
JP5822013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5964100B2 (ja) | 田植機 | |
JP2020105962A (ja) | 作業車 | |
JP5844191B2 (ja) | 田植機 | |
JP5991349B2 (ja) | 作業車両の原動部構造 | |
JP5829963B2 (ja) | 田植機 | |
JP2015224612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5617977B1 (ja) |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 |
JP5844192B2 (ja) | 田植機 | |
JP6052629B2 (ja) |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 |
JP5844190B2 (ja) | 田植機 | |
JP5761565B2 (ja) | コンバイ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