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8510B - 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8510B
CN102398510B CN201110166440.0A CN201110166440A CN102398510B CN 102398510 B CN102398510 B CN 102398510B CN 201110166440 A CN201110166440 A CN 201110166440A CN 102398510 B CN102398510 B CN 102398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elt pulley
belt
mentioned
halted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64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8510A (zh
Inventor
大原一志
泽村亮
田上和成
松田善正
山本次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017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241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097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5231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98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8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8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8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散热器风扇有效地吸入外部空气的机构。该课题通过采用如下结构来解决。具备第一风扇(26)和配置在比该第一风扇(26)靠机体内侧的第二风扇(27),并设有进行第一风扇(26)的旋转状态和旋转停止状态的转换、和第二风扇(27)的旋转状态和旋转停止状态的转换的转换部件(45),使其对应第一风扇(26)的旋转停止而使第二风扇(27)旋转。

Description

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去附着在设置于散热器外侧的过滤体上的秸杆屑、尘埃,防止发动机的过热的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联合收割机等的作业车辆使用水冷式发动机。通过发动机而温度上升了的冷却水在散热器中循环而被冷却后,再次在发动机中循环。
联合收割机由于进行谷物杆的收割、脱粒、筛选、排出秸杆处理,因此从联合收割机前部的收割装置卷起秸杆屑和尘埃,而且从联合收割机的后部排出大量的秸杆屑,往往由于筛选后的排尘风而卷起被排出的秸杆屑、尘埃等。该被卷起的秸杆屑等附着在发动机罩和散热器罩的过滤体上,在这些过滤体被堵塞的情况下,就不能从过滤体的外侧向内侧吸入足够的外部空气,冷却水的冷却效果降低,根据情况,还存在发动机过热的危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收割作业中的联合收割机后退时,使设置在发动机外侧的排尘风扇反转,以除去附着在发动机罩的过滤体上的秸杆屑、尘埃等。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方法:在散热器罩的过滤体内侧设置的排尘风扇,以及在该排尘风扇和散热器之间设置开闭自如的开闭板,以除去附着在散热器罩的过滤体上的秸杆屑、尘埃等时,为了阻断外部空气从过滤体的外侧向内侧的吸入而关闭开闭板,并使排尘风扇反转,从过滤体的内侧向外侧送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32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25960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2中,散热器风扇将发动机作为驱动系统,而使排尘风扇与发动机的驱动系统独立,利用专用的电动马达进行驱动。因此制造价格升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其能够利用排尘风扇除去附着在散热器罩的过滤体上的秸杆屑、尘埃等,并且在通常的散热器风扇运转时,能够抑制散热器风扇引起的外部空气的吸入能力的降低,因此能够防止发动机的过热。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如下。
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在冷却发动机11的冷却水的散热器21的外侧配置有外部空气过滤用的过滤体24,其特征是,在比上述散热器21靠机体内侧的部位,在同一旋转轴心上分别以轴支撑地设有能够转换成旋转状态和旋转停止状态的外部空气吸入用的第一风扇26和内部空气吹出用的第二风扇27,设有对应于该第一风扇26向旋转停止状态的转换,将第二风扇27转换成旋转状态的转换部件45,使以轴支撑第一风扇(26)的旋转轴(26A)贯通以轴支撑上述第二风扇(27)的筒状旋转轴(27A)的内部,在与输入发动机(11)的驱动力的第一中间轴一体旋转的第一皮带轮(33C)和与旋转轴(26A)一体旋转的第二皮带轮(62)上卷绕第一皮带(72),在与上述第一中间轴一体旋转的第三皮带轮(33B)和与第二中间轴一体旋转的第四皮带轮(64A)上卷绕第二皮带(71),在与第三中间轴一体旋转的第五皮带轮(64B)和与筒状旋转轴(27A)一体旋转的第六皮带轮(63)上卷绕第三皮带(73),使与第四皮带轮(64A)一体旋转的第一齿轮(64C)和与第五皮带轮(64B)一体旋转的第二齿轮(64D)啮合,设有按压上述第一皮带(72)的第一张力辊(37)、按压第三皮带(73)的第二张力辊(37A),通过转换部件(45),使轴支撑上述第一张力辊(37)的第一臂(42)、轴支撑第二张力辊(37A)的第二张力臂(42A)旋转。
方案2的发明,在方案1的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比上述第一风扇26靠机体内侧的部位配置有第二风扇27,将该第二风扇27的有效直径形成为比第一风扇26的有效直径小。
方案3的发明,在方案2的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是,设有包围上述第一风扇26的外周的第一壳体81、和包围第二风扇27的外周的第二壳体82,将该第二壳体82的内径形成为比第一壳体81的内径小。
方案4的发明,在方案1的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是,若对驱动设置于机体上的作业装置4、6的作业离合器104、115进行连接操作,则将上述第一风扇26转换成旋转停止状态,并且将第二风扇27转换成旋转状态。
方案5的发明,在方案1的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是,设有控制装(84,该控制装置84实行以下运转:
若对驱动设置于机体上的作业装置4、6的作业离合器104、115进行连接操作,则在第一设定时间范围内继续将上述第一风扇26从旋转状态转换成旋转停止状态,并且将第二风扇27从旋转停止状态转换成旋转状态的排尘模式;在经过该第一设定时间后,在第二设定时间范围内继续将第一风扇26从旋转停止状态转换成旋转状态,并且将第二风扇27从旋转状态转换成旋转停止状态的冷却模式;以后,控制上述转换部件45,相反地反复实行该排尘模式和冷却模式。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1记载的发明,对应于第一风扇26的旋转停止引起的外部空气的吸入停止,通过使第二风扇27旋转,吹出内部空气,从而能够有效地去除附着在散热器罩22的过滤体24上的秸杆屑、尘埃等。另外,由于设有进行第一风扇26的旋转状态和旋转停止状态的转换、以及第二风扇27的旋转停止状态和旋转状态的转换的转换部件45,因此能够使转换结构简单,并能够提高可靠性。
根据方案2记载的发明,除了方案1记载的效果外,由于设有贯通第二风扇27的筒状旋转轴27A的内部的第一风扇26的旋转轴26A,与现有技术的在第二风扇27的中心部设有驱动马达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减少第一风扇26引起的外部空气吸入能力的降低,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发动机11的过热。
根据方案3记载的发明,除了方案2记载的效果外,由于使第二风扇27的有效直径比第一风扇26的有效直径小,因此在第一风扇26旋转时,减小了因第二风扇27的存在而导致的外部空气吸入能力的降低,其结果,能够抑制第一风扇26的外部空气吸入能力的降低,能够有效地防止发动机11的过热,提高作业能率。
根据方案4记载的发明,除了方案3记载的效果外,由于设有包围第一风扇26的外周的第一壳体81,因此提高了第一风扇26的外部空气的吸入效率,能够提高散热器21的冷却效率。
另外,由于做成设有内径比第一壳体81的内径小的第二壳体82,利用该第二壳体82包围第二风扇27的外周的结构,因此,在第二风扇27旋转时,能够从过滤体24的内侧向外侧有效地吹出内部空气,能够进一步提高附着在散热器罩22的过滤体24上的秸杆屑、尘埃等的去除效率。
根据方案5记载的发明,除了方案1记载的效果外,由于在连接了作业离合器104、115的情况下,转换部件45工作,因而在过滤体24上附着有大量的秸杆屑、尘埃等的作业时,能够有效地去除附着在过滤体24上的尘埃等。
根据方案6记载的发明,除了方案1记载的效果外,由于交替地反复实行排尘模式和冷却模式,因此能够在维持散热器21的冷却性能的同时,有效地去除作业时时附着在过滤体24上的尘埃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罩的放大主视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等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风扇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风扇和排尘风扇的动力传递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风扇的动作说明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排尘风扇的动作说明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动力图。
图13是控制器的方框图。
图14是控制器的流程图。
图15是发动机室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16是发动机室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7是发动机室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18是发动机室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中:
1—联合收割机,2—底盘(机体),11—发动机,12—中间冷却器,14—发动机冷却用风扇,16—过滤体,21—散热器,22—散热器罩,24—过滤体,26—散热器风扇(第一风扇),26A—旋转轴,27—排尘风扇(第二风扇),27A—旋转轴,31—皮带轮,31A—曲轴,32—皮带轮,33—皮带轮,35—皮带。36—皮带,37—张力辊,37A—张力辊,41—旋转轴,41A—旋转轴,42—臂,42A—臂,45—电动马达(转换部件),51—排尘风扇,57A—油冷却器,57B—油冷却器,61—轴承,62—皮带轮,63—皮带轮,64—皮带轮,71—皮带,72—皮带,73—皮带,81—第一箱体(第一壳体),82—第二箱体(第二壳体),84—控制器(控制装置),104—作业离合器(脱粒离合器),115—作业离合器(收割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还有,作为作业车辆,本实施方式列举了联合收割机,但并不限定于联合收割机,还能够应用于拖拉机、插秧机等农业用作业车辆。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联合收割机1的机体内侧称为“内侧”、将机体外侧称为“外侧”,从就座于驾驶室9内的操作席(图示省略)上的操作者来看,将右手侧称为“右侧”、将左手侧称为“左侧”、将上方侧称为“上方”、将下方侧称为“下方”、将联合收割机的行进方向称为“前侧”、将后退方向称为“后侧”。
所谓“正转”是指从机体外侧朝向机体内侧吸入外部空气的风扇的旋转方向,所谓“反转”是指从机体内侧朝向机体外侧输送内部空气的风扇的旋转方向,所谓“停止”是指风扇不进行正转及反转的风扇的休止状态。
即、后述的所谓发动机冷却用风扇14的“正转”如图16的S3所示,是指通过发动机罩15的由打孔铁板等构成的外部空气过滤用的过滤体16从机体外侧朝向中间冷却器12吸入外部空气并进行送风的发动机冷却用风扇14的旋转方向,所谓“反转”如图16中S4所示,是指通过发动机罩15的过滤体16从机体内侧朝向机体外侧输送内部空气的发动机冷却用风扇14的旋转方向。
散热器风扇(第一风扇)26的“正转”如图6中S1所示,是指通过散热器罩22的由打孔铁板等构成的过滤体24从机体外侧朝向散热器21吸入外部空气并进行送风的散热器风扇26的旋转方向。散热器风扇26利用控制器84进行正转及停止状态的转换。
排尘风扇(第二风扇)27、51的“反转”如图6中S2所示,是指通过散热器罩22的过滤体24从机体内侧朝向机体外侧输送内部空气的排尘风扇27、51的旋转方向。另外,排尘风扇27、51利用控制器84进行反转及停止状态的转换。
图1~图4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原动部结构的联合收割机1。在联合收割机1的底盘2的下方设有用于在土壤面上行驶的由左右一对履带构成的行驶装置3,在底盘2的上方左侧设有用于进行脱粒及筛选的脱粒装置4,在脱粒装置4的前侧设有收割装置6,在收割装置6的前侧设有谷物杆扒搂用卷筒5。
用卷筒5扒搂的收割杆通过配备在收割装置6上的收割刀具(图示省略)收割并被送到脱粒装置4。由脱粒装置4脱粒及筛选后的谷粒积存在设置于脱粒装置4的右侧的谷粒容器7中,所积存的谷粒通过谷粒排出筒8向外部排出。
在底盘2的上方右侧设有具备搭乘操作者的操作席的驾驶室9,在操作席的下方后侧设有发动机室10。
如图15~图18所示,在发动机室10的后侧设有作为联合收割机1的驱动源的发动机11,在发动机11的前侧,在散热器罩22的内侧依次配置有冷却发动机11燃烧用的混合气体的中间冷却器12、冷却升降用气缸及变速驱动用油的油冷却器57A、57B、使发动机11的冷却水进行循环的散热器21。此外,中间冷却器12与作为发动机11的吸气路径的总管13连接,油冷却器57A、57B与油箱89的供给口连接。
在发动机11和发动机罩15之间,设有可转换成正转状态和旋转停止状态的外部空气吸入用的发动机冷却用风扇14。发动机冷却用风扇14由发动机冷却用叶片14B和发动机冷却用中心部14C构成,发动机冷却用中心部14C轴支撑在发动机冷却用马达14A的旋转轴上。而且,发动机冷却用马达14A由马达支撑框(图示省略)支撑,并安装在底盘2上。
在发动机11驱动时,为了冷却发动机11,发动机冷却用风扇14正转,通过发动机罩15的过滤体16,从联合收割机1的外侧向内侧吸入外部空气。另一方面,在后述的排尘风扇27反转时,为了除去附着在发动机罩15的过滤体16上的秸杆屑、尘埃等,发动机冷却用风扇14反转,从联合收割机1的内侧向外侧吹出内部空气。
如图5~图7所示,就本实施方式而言,在可转换成正转状态和旋转停止状态的外部空气吸入用的散热器风扇26的内侧,配置了有效直径比散热器风扇26小且可转换成反转状态和旋转停止状态的排尘风扇27,散热器风扇26及排尘风扇27通过发动机11的曲轴31A的旋转的传动而旋转。
此外,安装有散热器风扇26的旋转轴26A和安装有排尘风扇27的旋转轴(筒状旋转轴)27A彼此通过轴承61设置在同一轴心上。即、设有贯通排尘风扇27的筒状旋转轴27A内的散热器风扇26的旋转轴26A。
散热器风扇26的外周由安装在散热器21的内侧面上的第一箱体(第一壳体)81、和通过支承部件85安装在底盘2上的第二箱体(第二壳体)82包围,排尘风扇27的外周由第二箱体82包围。
为了利用由散热器风扇26吸入的外部空气有效地冷却散热器21,第一箱体81的形状与散热器21的形状一致地形成为矩形形状。但是,该第一箱体81也可以沿着散热器风扇26的外周形成为圆形状或多边形状。
另外,为了减小由散热器风扇26吸入的外部空气的阻力,第一箱体81利用薄板状的钢板进行成形加工。
为了利用散热器风扇26有效地进行外部空气的吸入,而且有效地进行从排尘风扇27的内部向外侧的送风,第二箱体82的形状形成为与散热器风扇26的形状近似的八边形状。
另外,第二箱体82也与第一箱体81同样地由薄板状的钢板进行成形加工,八边形状的第二箱体82的各对角边的宽度W1以散热器风扇26的外径D为基准形成为大约105%的宽度。
尤其是,为了利用排尘风扇27有效地进行从内部向外侧送风,覆盖排尘风扇27的排尘叶片27B的外周部位。由此,排尘风扇27反转时,排尘风扇27的反转力有效地作用于由第二箱体82划分出的部位所存在的内部空气,能够将所划分出的部位所存在的内部空气有效地输送到外侧。
此外,第二箱体8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八边形状,还能够形成为六边形状等多边形状、沿着散热器风扇26的外周的圆形形状,而且,能够做成使第二箱体82延伸而覆盖排尘风扇27的整个宽度的结构。
如图8~图11所示,为了将发动机11的曲轴31A的旋转传动给散热器风扇26,在以下的皮带轮上分别卷绕有皮带35、72,即,在被发动机11的曲轴31A轴支撑且与曲轴31A一体旋转的皮带轮31、被设置在与皮带轮31相对的位置上的中间轴(图示省略)轴支撑且以中间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皮带轮33C、以及被设置在与皮带轮33C相对的位置上的旋转轴26A轴支撑且与旋转轴26A一体旋转的皮带轮62。
为了将发动机11的曲轴31A的旋转传动给排尘风扇27,在以下的皮带轮上分别卷绕有皮带35、71、73,即,被发动机11的曲轴31A轴支撑且与曲轴31A一体旋转的皮带轮31、被设置在与皮带轮31相对的位置上的中间轴(图示省略)轴支撑且以中间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皮带轮33B、被设置在与皮带轮33B相对的位置上的别的中间轴(图示省略)轴支撑且以别的中间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差动皮带轮64、以及被设置在与差动皮带轮64相对的位置上的旋转轴27A轴支撑且与旋转轴27A一体旋转的皮带轮63。
就差动皮带轮64而言,在输入侧的皮带轮64A的齿轮64C与输出侧的皮带轮64B的齿轮64D啮合、例如输入侧的皮带轮64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输出侧的皮带轮64B则绕反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在代替排尘风扇27而使用具有向相反方向倾斜的排尘叶片27B的排尘风扇27A的情况下,无需借助于差动皮带轮64,能够削减零部品件数。
在使散热器风扇26正转,并停止排尘风扇27的情况下,使被旋转轴41轴支撑且以旋转轴41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臂4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将设置于臂42的前端部的张力辊37向卷绕在皮带轮33C和皮带轮62上的皮带72推压,增强皮带72的张力,从而将发动机11的曲轴31A的旋转传动给以轴支撑皮带轮62的旋转轴26A。
另一方面,使被旋转轴41A轴支撑且以旋转轴41A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臂42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设置于臂42A的前端部的张力辊37A离开卷绕在皮带轮64B和皮带轮63上的皮带73,削弱皮带73的张力,阻断发动机11的曲轴31A的旋转向以轴支撑皮带轮63的旋转轴27A的传动。
在停止散热器风扇26,并使排尘风扇27正转时,使被旋转轴41轴支撑且以旋转轴41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臂42按反时针方向旋转,使设置于臂42的前端部的张力辊37离开卷绕在皮带轮33C和皮带轮62上的皮带72,削弱皮带72的张力,阻断发动机11的曲轴31A的旋转向以轴支撑皮带轮62的旋转轴26A的传动。
另一方面,使被旋转轴41A轴支撑且以旋转轴41A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臂42A按反时针方向旋转,将设置于臂42A的前端部的张力辊37A向卷绕在皮带轮64B和皮带轮63上的皮带73推压,增强皮带73的张力,将发动机11的曲轴31A的旋转传动给以轴支撑皮带轮63的旋转轴27A。
臂42利用由构成离合器部件38的电动马达45转动的圆板46直接趋动的联动杆74在顺时针方向或反时针方向旋转,臂42A利用由使臂42旋转的同一电动马达45转动的圆板46直接趋动的联动杆74A在顺时针方向或反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电动马达45由后述的控制器84控制,在起动脱粒装置4的脱粒离合器(作业离合器)104或起动收割装置6的收割离合器(作业离合器)115的指令未被输入的情况下,即使操作者误输入电动马达45,电动马达45也不工作。而且,为了强制性地停止由散热器风扇26的惯性引起的正转、由排尘风扇27的惯性引起的反转,可以在臂42、42A上分别设置制动板47。
散热器风扇26的正转/停止状态的转换通过皮带72的张力来进行,该皮带72架设在以轴支撑散热器风扇26的旋转轴26A的皮带轮62和被中间轴支撑的皮带轮33C上,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散热器风扇26的正转/停止状态的转换。
排尘风扇27的反转/停止状态的转换通过皮带73的张力来进行,该皮带73架设在以轴支撑排尘风扇27的旋转轴27A的皮带轮63和被别的中间轴支撑的差动皮带轮64B上,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排尘风扇27的反转/停止状态的转换。
另外,转换散热器风扇26的正转/停止状态的臂42以及转换排尘风扇27的反转/停止状态的臂42A通过一个电动马达45来进行,因此能够使转换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还能够将发动机11的曲轴31A的旋转传动给压缩机66,分别在以下的皮带轮上卷绕有皮带35、71,即,在设置在发动机11的曲轴31A的皮带轮31和设置在与皮带轮31相对的位置上的皮带轮33A上的皮带35,在设置在与皮带轮31相对的位置上的皮带轮33B、设置在与皮带轮33B相对的位置上的皮带轮64A以及设置在与皮带轮33B相对的位置上的压缩机的皮带轮67上的皮带71。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控制器(控制装置)84的输入侧连接有检测作业离合器(脱粒离合器)104的连接状态的脱粒离合器传感器104a、104b,以及检测作业离合器(收割离合器)115的连接状态的收割离合器传感器115a。在控制器84的输出侧连接电动马达45。
另外,也可以在驾驶室9内设置通过手动操作将散热器风扇26和排尘风扇27从冷却模式转换到排尘模式的反转开关。
此外,脱粒离合器104由处理筒106等脱粒部的离合器104A和风选机123等筛选部的离合器104B构成,脱粒离合器传感器104a、104b构成为,通过脱粒离合器104A、104B处于连接状态而使其分别接通,收割离合器传感器115a做成,若收割离合器115处于连接状态则接通的结构。
如图14所示,判断脱粒离合器传感器104a、104b的输入状态,在脱粒离合器传感器104a、104b均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判断收割离合器传感器115a的输入状态。另一方面,在脱粒离合器传感器104a、104b的任一方或双方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则使电动马达45向正转侧驱动,使散热器风扇26处于正转驱动状态,使排尘风扇27处于非驱动状态。
接着,判断收割离合器传感器115a的输入状态,在收割离合器传感器115a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开始反复实行排尘模式和冷却模式的反复模式。另一方面,在脱粒离合器传感器104a、104b和收割离合器传感器115a均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则使电动马达45向正转侧驱动,使散热器风扇26处于正转驱动状态,使排尘风扇27处于非驱动状态。
此外,排尘模式及冷却模式的设定时间能够根据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环境等任意地设定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动力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发动机11的动力驱动皮带轮31,并通过皮带轮103传动给作业离合器104、齿轮箱105、处理筒106而使处理筒106旋转。而且,通过皮带109,传动给输送机111、任意选择的撒料器110或二次割草机112。还有,可选择撒料器110和二次割草机112任一方来使用。
发动机11的动力通过皮带轮31、皮带轮33传动给散热器风扇26、压缩机66,使散热器风扇26、压缩机66工作。而且,传动给皮带轮33的动力通过中间轴107、皮带108、皮带轮101A,传动给变速箱101、HST102,并且,通过中间轴107、皮带轮113传动给齿轮箱114。
传动给齿轮箱114的动力通过作业离合器115传动给进给链116、螺旋筒钻117、收割刀具118、卷筒119,并使螺旋筒钻117、收割刀具118、卷筒119旋转。另外,传动给齿轮箱114的动力通过装于该齿轮箱114内的离合器104B,并通过被齿轮箱114支撑的筛选驱动别的轴121传动给前置风扇122、尘埃风扇123、第一输送机124、第二输送机125、二次风扇126,使第一输送机124、第二输送机125工作。
传动给第一输送机124的动力通过斗式(Bucket)下轴131传动给调平(leveling)轴132,传动给第二输送机125的动力通过第二输送机轴127传动给第二纵输送机128、第二上输送机129,使第二纵输送机128、第二上输送机129工作。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农业用作业车辆。

Claims (5)

1.一种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在冷却发动机(11)的冷却水的散热器(21)的外侧配置有外部空气过滤用的过滤体(24),其特征在于,
在比上述散热器(21)靠机体内侧的部位,在同一旋转轴心上分别以轴支撑地设有能够转换成旋转状态和旋转停止状态的的第一风扇(26)和第二风扇(27),
上述第一风扇(26)通过正转将外部空气吸入;上述第二风扇(27)通过反转将内部空气吹出;
设有对应于该第一风扇(26)向旋转停止状态的转换,将第二风扇(27)转换成旋转状态的转换部件(45),
使以轴支撑第一风扇(26)的旋转轴(26A)贯通以轴支撑上述第二风扇(27)的筒状旋转轴(27A)的内部,
在与输入发动机(11)的驱动力的第一中间轴一体旋转的第一皮带轮(33C)和与旋转轴(26A)一体旋转的第二皮带轮(62)上卷绕第一皮带(72),
在与上述第一中间轴一体旋转的第三皮带轮(33B)和与第二中间轴一体旋转的第四皮带轮(64A)上卷绕第二皮带(71),
在与第三中间轴一体旋转的第五皮带轮(64B)和与筒状旋转轴(27A)一体旋转的第六皮带轮(63)上卷绕第三皮带(73),
使与第四皮带轮(64A)一体旋转的第一齿轮(64C)和与第五皮带轮(64B)一体旋转的第二齿轮(64D)啮合,
设有按压上述第一皮带(72)的第一张力辊(37)、按压第三皮带(73)的第二张力辊(37A),
通过转换部件(45),使轴支撑上述第一张力辊(37)的第一臂(42)、轴支撑第二张力辊(37A)的第二张力臂(42A)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比上述第一风扇(26)靠机体内侧的部位配置第二风扇(27),
将该第二风扇(27)的有效直径形成为比第一风扇(26)的有效直径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有包围上述第一风扇(26)的外周的第一壳体(81)、和包围第二风扇(27)的外周的第二壳体(82),
将该第二壳体(82)的内径形成为比第一壳体(81)的内径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若对驱动设置于机体上的作业装置(4、6)的作业离合器(104、115)进行连接操作,则将上述第一风扇(26)转换成旋转停止状态,并且将第二风扇(27)转换成旋转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有控制装置(84),该控制装置(84)实行以下运转:
若对驱动设置于机体上的作业装置(4、6)的作业离合器(104、115)进行连接操作,则在第一设定时间范围内继续将上述第一风扇(26)从旋转状态转换成旋转停止状态,并且将第二风扇(27)从旋转停止状态转换成旋转状态的排尘模式;
在经过该第一设定时间后,在第二设定时间范围内继续将第一风扇(26)从旋转停止状态转换成旋转状态,并且将第二风扇(27)从旋转状态转换成旋转停止状态的冷却模式;
以后,控制上述转换部件(45),相反地反复实行该排尘模式和冷却模式。
CN201110166440.0A 2010-09-09 2011-06-15 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Active CN102398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1712A JP5224190B2 (ja) 2010-09-09 2010-09-09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JP2010-201712 2010-09-09
JP2010-209792 2010-09-17
JP2010209792A JP5252319B2 (ja) 2010-09-17 2010-09-17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8510A CN102398510A (zh) 2012-04-04
CN102398510B true CN102398510B (zh) 2015-04-15

Family

ID=45881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6440.0A Active CN102398510B (zh) 2010-09-09 2011-06-15 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8510B (zh)
TW (1) TWI4307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9715B (zh) * 2013-08-26 2017-02-11 井關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
JP6142946B1 (ja) * 2016-05-25 2017-06-07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239A (ja) * 1991-07-11 1993-01-26 Kubota Corp 農作業機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CN1214853A (zh) * 1997-10-17 1999-04-28 洋马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JP2006002693A (ja) * 2004-06-18 2006-01-05 Kubota Corp 送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39633U (zh) * 1973-08-03 1975-04-23
JPS6098719U (ja) * 1983-07-21 1985-07-05 東洋ラジエーター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用ファン
JPS6069320U (ja) * 1983-10-18 1985-05-16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2008253212A (ja) * 2007-04-06 2008-10-23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コンバイ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239A (ja) * 1991-07-11 1993-01-26 Kubota Corp 農作業機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CN1214853A (zh) * 1997-10-17 1999-04-28 洋马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JP2006002693A (ja) * 2004-06-18 2006-01-05 Kubota Corp 送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8510A (zh) 2012-04-04
TW201210464A (en) 2012-03-16
TWI430744B (zh) 201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99658U (zh) 联合收割机
KR102568127B1 (ko) 콤바인
JP5224190B2 (ja)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CN102529691B (zh) 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JP2020103078A (ja) 電動草刈機
CN102398510B (zh) 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US11666000B2 (en) Riding-type mower
CN103650761B (zh) 农业收割机
JP5252319B2 (ja)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JP6137070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原動部構造
CN105309110A (zh) 联合收割机
JP6036760B2 (ja)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
CN110651592B (zh) 联合收割机的原动部构造
JP2019135970A (ja) コンバイン
JP6008257B2 (ja)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CN206993739U (zh) 一种自动收割打捆机
JP2012006526A (ja)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JP5263687B2 (ja)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JP2018121573A (ja) コンバインの原動部
JP5103569B2 (ja) モアトラクタ
JP2008141977A (ja) 草刈機
JP5502498B2 (ja) 走行台車
JP2012045991A (ja) 作業車輌の原動部構造
JP2019076033A (ja) コンバイン
JP6233247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原動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