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8602B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8602B
TWI558602B TW103122775A TW103122775A TWI558602B TW I558602 B TWI558602 B TW I558602B TW 103122775 A TW103122775 A TW 103122775A TW 103122775 A TW103122775 A TW 103122775A TW I558602 B TWI558602 B TW I5586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heel
body frame
vehicle
vehicle body
fen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2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2016A (zh
Inventor
佐佐木薰
太田充昭
高野和久
Original Assignee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2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2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8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86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
已知有一種車輛,其包括左右回旋時向車輛之左右方向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此種車輛係可於車體框架相對於鉛垂方向傾斜之狀態下回旋之車輛。更具體而言,車體框架係於右回旋時向車輛右方傾斜,於左回旋時向車輛左方傾斜。於此種車輛中,為了較大地確保車體框架之傾斜量,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之間隔相較普通之四輪車輛非常狹窄。因此,此種車輛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小型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設計專利547242號公報
進行此種車輛之行駛試驗之結果為,確認到如下現象:於雨天行駛時或積水行駛時,由各前輪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
由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小型化,並且抑制由該兩個前輪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可採用之一態樣係一種車輛,其包括:車體框架,其於左回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於右回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座部,其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於較上述座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在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操舵裝置,其使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旋動;左前擋泥板,其可與上述左前輪一併旋動地設置,覆蓋上述左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以及右前擋泥板,其可與上述右前輪一併旋動地設置,覆蓋上述右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且上述左前擋泥板及上述右前擋泥板係於上述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上述左前擋泥板包括:左上壁部,其形成與上述左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對向之左上內表面;左橫壁部,其形成自上述左上內表面向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且與上述左前輪之左側面之一部分對向之左橫內表面;以及左導引部,其形成自上述左橫內表面朝向上述左前輪之上述左 側面向上述左右方向之右方延伸之左導引面;且上述右前擋泥板包括:右上壁部,其形成與上述右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對向之右上內表面;右橫壁部,其形成自上述右上內表面向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且與上述右前輪之右側面之一部分對向之右橫內表面;以及右導引部,其形成自上述右橫內表面朝向上述右前輪之該右側面向上述左右方向之左方延伸之右導引面。
本案發明者等人對由兩個前輪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機制進行了詳細驗證。其結果,可確認到如下現象。
行駛中左前輪飛濺之水附著於左前擋泥板之內表面。附著之水係自左前擋泥板之內表面之下緣向左前輪之左方以水滴之形式落下。落下之水滴因朝向後方以較快速度流過左前輪之左方之空氣而朝後方加速,濺落至乘坐於較左前輪設於更後方之座部的騎乘者之腳部等。
行駛中右前輪飛濺之水附著於右前擋泥板之內表面。附著之水係自右前擋泥板之內表面之下緣向右前輪之右方以水滴之形式落下。落下之水滴因朝向後方以較快速度流過右前輪之右方之空氣而朝後方加速,濺落至乘坐於較右前輪設於更後方之座部的騎乘者之腳部等。
即,上述現象起因於,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中,產生朝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以較快速度流過左前輪之左方及右前輪之右方之氣流。換言之,可知上述現象係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特有之現象。
因此,發明者等人對使車輛小型化且可抑制向車輛後方流動之 水量之構成進行了研究。具體而言,對行駛中流動於車輛周圍之空氣之速度進行了詳細解析。其結果為,發現於接近左前輪之左側面及右前輪之右側面之位置形成空氣流動速度較慢之空間。而且,基於由該解析獲得之見解,研究左右前擋泥板之形狀,從而發現控制自該前擋泥板之內表面滴落之水之構造。
具體而言,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中,左前擋泥板與右前擋泥板係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設置。左前擋泥板包括:左上壁部,其形成與左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對向之左上內表面;左橫壁部,其形成自該左上內表面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且與左前輪之左側面之一部分對向之左橫內表面;以及左導引部,其形成自左橫內表面朝向左前輪之該左側面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方延伸之左導引面。右前擋泥板包括:右上壁部,其形成與右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對向之右上內表面;右橫壁部,其形成自該右上內表面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且與右前輪之右側面之一部分對向之右橫內表面;以及右導引部,其形成自右橫內表面朝向右前輪之該右側面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延伸之右導引面。
根據此種構成,於車輛行駛時,在左前擋泥板之左橫壁部之左方及右前擋泥板之右橫壁部之右方產生朝向後方之較快之氣流。另一方面,於左前擋泥板之左橫壁部與左前輪之左側面之間及右前擋泥板之右橫壁部與右前輪之右側面之間形成氣流較慢之空間。
左前擋泥板之左上壁部之左上內表面係與左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對向,左前輪擋住向上方飛濺之水。左橫壁部之左橫內表面係自左上內表面向下方延伸且與上述左前輪之左側面之一部分對向,將左上內表面接收到之水向下方傳送,並且左前輪擋住向左方飛濺之水。左導引部之左導引面係自左橫內表面朝向左前輪之左側面向右方 延伸,將自左橫內表面傳遞而來之水引導至較左前擋泥板之左橫壁部更接近於左前輪之左側面之位置、即氣流速度更慢之位置。於氣流速度較慢之空間內,自左導引部滴落之水易朝向路面落下,因此可抑制由左前輪飛濺之水向後方飛散。
右前擋泥板之右上壁部之右上內表面係與右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對向,右前輪擋住向上方飛濺之水。右橫壁部之右橫內表面係自右上內表面向下方延伸且與上述右前輪之右側面之一部分對向,將右上內表面接收到之水向下方傳遞,並且右前輪擋住向右方飛濺之水。右導引部之右導引面係自右橫內表面朝向右前輪之右側面向左方延伸,將自右橫內表面傳遞而來之水引導至較右前擋泥板之右橫壁部更接近於右前輪之右側面之位置、即氣流速度更慢之位置。於氣流速度較慢之空間內,自右導引部滴落之水易朝向路面落下,因此可抑制由右前輪飛濺之水向後方飛散。
又,左前擋泥板之左導引部具有自左橫內表面朝向左前輪之左側面向左右方向之右方延伸之左導引面。右前擋泥板之右導引部具有自右橫內表面朝向右前輪之右側面向左右方向之左方延伸之右導引面。由於利用左前擋泥板與左前輪之間及右前擋泥板與右前輪之間之空間設有左導引部及右導引部,因此可使車輛小型化。
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小型化,並且抑制由該兩個前輪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亦可設為如下構成:上述左導引部之至少一部分係設於上述左橫壁部之下部,上述右導引部之至少一部分係設於上述右橫壁部之下部。
根據此種構成,可使水於更低之位置自左導引部及右導引部滴落。藉此,即便滴落之水向後方飛散,亦難以濺落至騎乘者之腳部
等。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小型化,並且進一步抑制由該兩個前輪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亦可設為如下構成:上述左導引部與上述右導引部之各者具有向上述前後方向延伸之部分。
根據此種構成,左導引部可於更大範圍內使沿左橫壁部流動之水滴落至接近於左前輪之左側面之位置。又,右導引部可於更大範圍內使沿右橫壁部流動之水滴落至接近於右前輪之右側面之位置。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小型化,並且進一步抑制由該兩個前輪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例如亦可設為如下構成:上述左導引部較上述左前輪之上述車輪軸更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與後方之至少一者延伸,上述右導引部較上述右前輪之上述車輪軸更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與後方之至少一者延伸。
除此以外或取而代之,亦可設為如下構成:上述左導引部與上述右導引部之各者係連續地延伸之壁。再者,於複數個壁隔開不容許水通過之程度之間隔而排列之情形時,該複數個壁包含於上述「連續地延伸之壁」中。
亦可設為如下構成:上述左上壁部之後部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左橫壁部之後部之至少一部分較上述左導引部配置於更靠上述上下方向之下方,上述右上壁部之後部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右橫壁部之後部之至少一部分較上述右導引部配置於更靠上述上下方向之下方。
根據此種構成,可藉由左上壁部之後部與左橫壁部之後部擋住 自左導引部滴落而向後方飛散之水。又,可藉由右上壁部之後部與右橫壁部之後部擋住自右導引部滴落而向後方飛散之水。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小型化,並且進一步抑制由該兩個前輪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亦可設為如下構成: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及未藉由上述操舵裝置旋動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之狀態下,自上述前後方向之前方觀察時,上述左前擋泥板與上述右前擋泥板之各者具有非對稱之形狀。
由左前輪飛濺之水係藉由較左前輪之左側面設於更左方之左橫壁部與左導引部而被抑制向後方之飛散。於較左前輪之右側面更右方設置相同之構造之必要性降低,因此關於該部位之左前擋泥板之形狀,可提高用於小型化之設計自由度。同樣地,由右前輪飛濺之水係藉由較右前輪之右側面設於更右方之右橫壁部與右導引部而被抑制向後方之飛散。於較右前輪之左側面更左方設置相同之構造之必要性降低,因此關於該部位之右前擋泥板之形狀,可提高用於小型化之設計自由度。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更小型化,並且抑制由該兩個前輪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亦可設為如下構成:上述車輛包括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係較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配置於更靠上述上下方向之上方,且變更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左方或上述右方傾斜,上述連桿機構包括:上交叉構件; 下交叉構件,其較上述上交叉構件配置於更下方;左側構件,其較上述左前輪配置於更靠上述上下方向之上方;以及右側構件,其較上述右前輪配置於更靠上述上下方向之上方;且上述上交叉構件、上述下交叉構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係以上述上交叉構件與上述下交叉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上述左側構件與上述右側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連結。
根據此種構成,與所謂雙叉骨方式之連桿機構相比,易彙集構成連桿機構之零件群。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更小型化,並且抑制由該兩個前輪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1‧‧‧車輛
2‧‧‧車輛本體部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操舵力傳遞機構
7‧‧‧操舵機構
21‧‧‧車體框架
22‧‧‧車體外殼
23‧‧‧把手
24‧‧‧座部
25‧‧‧動力單元
25a‧‧‧引擎
31‧‧‧左前輪
31a‧‧‧上表面
31b‧‧‧左側面
31c‧‧‧右側面
32‧‧‧右前輪
32a‧‧‧上表面
32b‧‧‧右側面
32c‧‧‧左側面
33‧‧‧左緩衝機構
33a‧‧‧左外筒
33b‧‧‧左內筒
34‧‧‧右緩衝機構
34a‧‧‧右外筒
34b‧‧‧右內筒
51‧‧‧上交叉構件
52‧‧‧下交叉構件
53‧‧‧左側構件
54‧‧‧右側構件
60‧‧‧轉向軸
61‧‧‧中間傳遞板
62‧‧‧左傳遞板
63‧‧‧右傳遞板
64‧‧‧中間接頭
65‧‧‧左接頭
66‧‧‧右接頭
67‧‧‧連接桿
211‧‧‧頭管
212‧‧‧下框架
213‧‧‧後框架
221‧‧‧前外殼
223‧‧‧前擋泥板
224‧‧‧後擋泥板
225‧‧‧內擋泥板
227‧‧‧左前擋泥板
227a‧‧‧脊線
227b‧‧‧脊線
228‧‧‧右前擋泥板
228a‧‧‧脊線
228b‧‧‧脊線
229‧‧‧置腳部
311‧‧‧車輪部
312‧‧‧輪胎部
314‧‧‧左支持軸
317‧‧‧左托架
321‧‧‧車輪部
322‧‧‧輪胎部
324‧‧‧右支持軸
327‧‧‧右托架
512‧‧‧板狀構件
522a‧‧‧前板狀構件
522b‧‧‧後板狀構件
523a‧‧‧左連結塊
523b‧‧‧右連結塊
711‧‧‧左上壁部
711a‧‧‧左上內表面
711b‧‧‧後部
712‧‧‧左橫壁部
712a‧‧‧左橫內表面
712b‧‧‧後部
713‧‧‧左安裝部
715‧‧‧假想線
717‧‧‧左導引部
717a‧‧‧左導引面
811‧‧‧右上壁部
811a‧‧‧右上內表面
811b‧‧‧後部
812‧‧‧右橫壁部
812a‧‧‧右橫內表面
812b‧‧‧後部
813‧‧‧右安裝部
815‧‧‧假想線
817‧‧‧右導引部
817a‧‧‧右導引面
A1‧‧‧區域
A2‧‧‧區域
B‧‧‧車輛之後方向
C~H‧‧‧支持部
C1‧‧‧線
C2‧‧‧線
CL‧‧‧直線
CR‧‧‧直線
D‧‧‧車輛之下方向
D1‧‧‧部分
D1a‧‧‧下端部
D2‧‧‧部分
D2a‧‧‧下端部
F‧‧‧車輛之前方向
FB‧‧‧車體框架之後方向
FD‧‧‧車體框架之下方向
FF‧‧‧車體框架之前方向
FL‧‧‧車體框架之左方向
FR‧‧‧車體框架之右方向
FU‧‧‧車體框架之上方向
G1‧‧‧地面
L‧‧‧車輛之左方向
R‧‧‧車輛之右方向
S‧‧‧方向
T‧‧‧方向
U‧‧‧車輛之上方向
X‧‧‧左中心軸
Y‧‧‧右中心軸
Z‧‧‧中間旋動軸
圖1係自左方觀察一實施形態之車輛整體之側視圖。
圖2係表示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3係表示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4係表示轉舵時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5係表示傾斜時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6係表示傾斜及轉舵時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7係模式性地表示圖1之車輛所包括之左前擋泥板及右前擋泥板相對於前外殼之位置關係的前視圖。
圖8係模式性地表示上述左前擋泥板及上述右前擋泥板相對於上述前外殼之位置關係之俯視圖。
圖9係表示上述左前擋泥板之外觀之前視圖。
圖10(a)、(b)係表示上述左前擋泥板之外觀之左側視圖。
圖11係表示沿圖10中之線XI-XI之上述左前擋泥板之剖面之前視圖。
圖12係表示沿圖9中之線XII-XII之上述左前擋泥板之剖面之右側視圖。
圖13(a)、(b)係表示圖1之車輛行駛時於周圍流動之空氣之速度之圖。
以下,一面參照隨附圖式,一面對較佳之實施形態之例進行詳細說明。
於隨附圖式中,箭頭F表示車輛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車輛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車輛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車輛之下方向。箭頭R表示車輛之右方向。箭頭L表示車輛之左方向。
車輛係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垂方向朝車輛之左右方向傾斜而回旋。因此,除規定以車輛為基準之方向以外,亦規定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方向。於隨附圖式中,箭頭FF表示車體框架之前方向。箭頭FB表示車體框架之後方向。箭頭FU表示車體框架之上方向。箭頭FD表示車體框架之下方向。箭頭FR表示車體框架之右方向。箭頭FL表示車體框架之左方向。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係指自駕駛車輛之騎乘者觀察,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所謂「車體框架之側方」係指車體框架之右方向或左方向。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包含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傾斜地延伸,係指以較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接近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斜率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延伸」,包含相 對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傾斜地延伸,係指以較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接近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斜率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包含相對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傾斜地延伸,係指以較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接近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斜率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係指非轉舵狀態且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與鉛垂方向一致之狀態。於該狀態下,以車輛為基準之方向與以車輛框架為基準之方向一致。於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垂方向朝左右方向傾斜而回旋時,車輛之左右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不一致。又,車輛之上下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亦不一致。然而,車輛之前後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一致。
一面參照圖1至圖12一面對一實施形態之車輛1進行說明。車輛1係藉由自動力源產生之動力而被驅動,且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
圖1係自左方觀察車輛1之整體之左側視圖。車輛1包括車輛本體部2、左右一對前輪3、後輪4、連桿機構5、及操舵機構7。
車輛本體部2包含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座部24、及動力單元25。於圖1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1之後述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作為前提。
車體框架21包含頭管211、下框架212及後框架213。於圖1中,車體框架21中隱藏於車體外殼22之部分係以虛線表示。車體框架21支持座部24及動力單元25。動力單元25支持後輪4。動力單元25包括引擎、電動馬達、電池等動力源、及變速器等裝置。動力源產生驅動車輛1之力。
頭管211配置於車輛1之前部。自車體框架21之左方觀察,頭管211之上部較頭管211之下部配置於更後方。
下框架212連接於頭管211。下框架212配置於頭管211之後方。下框架212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
後框架213配置於下框架212之後方。後框架213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後框架213支持座部24及動力單元25。
車體外殼22包含前外殼221、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後擋泥板224、及內擋泥板225。車體外殼22係覆蓋左右一對前輪3、車體框架21、連桿機構5等搭載於車輛1之車體零件之至少一部分之車體零件。
前外殼221較座部24配置於更前方。前外殼221覆蓋連桿機構5與操舵機構7之至少一部分。
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之至少一部分分別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之至少一部分分別配置於左右一對前輪3之上方。
後擋泥板22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後輪4之上方。
內擋泥板225配置於覆蓋騎乘者之腳部之至少一部分之位置。內擋泥板225較左右一對前輪3配置於更後方且較座部24配置於更前方。
左右一對前輪3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頭管211之下方。左右一對前輪3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
後輪4之至少一部分較座部24配置於更下方。後輪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後擋泥板224之下方。
圖2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於圖2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2之後述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作為前提。於圖2中,表示透視由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及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之狀態。
左右一對前輪3包含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較作為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之頭管211配置於更左方。右前輪32較頭管211配置於更右方。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 置。
操舵機構7包含左緩衝機構33、右緩衝機構34、左托架317、及右托架327。
左緩衝機構33包含左外筒33a。左外筒33a支持左前輪31。左外筒33a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左外筒33a於其下端部設有左支持軸314。左前輪31支持於左支持軸314。
左緩衝機構33包含左內筒33b。左內筒33b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左內筒33b係於其一部分插入至左外筒33a之狀態下配置於左外筒33a之上方。左內筒33b之上部固定於左托架317。
左緩衝機構33係所謂套筒式緩衝機構。藉由左內筒33b相對於左外筒33a朝左外筒33a之延伸方向相對移動,左緩衝機構33可於該方向上進行伸縮。藉此,左緩衝機構33對左前輪31相對於左內筒33b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移位進行緩衝。
左外筒33a與左內筒33b構成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並排排列之一對套筒部件。
右緩衝機構34包含右外筒34a。右外筒34a支持右前輪32。右外筒34a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右外筒34a於其下端部設有右支持軸324。右前輪32支持於右支持軸324。
右緩衝機構34包含右內筒34b。右內筒34b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右內筒34b係於其一部分插入至右外筒34a之狀態下配置於右外筒34a之上方。右內筒34b之上部固定於右托架327。
右緩衝機構34係所謂套筒式緩衝機構。藉由右內筒34b相對於右外筒34a朝右外筒34a之延伸方向相對移動,右緩衝機構34可於該方向上進行伸縮。藉此,右緩衝機構34對右前輪32相對於右內筒34b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移位進行緩衝。
右外筒34a與右內筒34b構成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並排排列之 一對套筒部件。
操舵機構7包含操舵力傳遞機構6。操舵力傳遞機構6包含把手(handle bar)23及轉向軸60。把手23安裝於轉向軸60之上部。轉向軸60係其一部分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211。轉向軸60之中間旋動軸Z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圖1所示,轉向軸60之上部較其下部配置於更後方。因此,轉向軸60之中間旋動軸Z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傾斜。轉向軸60相應於騎乘者對把手23之操作,而以中間旋動軸Z為中心旋動。
操舵力傳遞機構6將騎乘者操作把手23之操舵力傳遞至左托架317及右托架327。關於具體構成於下文詳細敍述。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採用平行四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5。
如圖2所示,連桿機構5較把手23配置於更下方。連桿機構5較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配置於更上方。連桿機構5包含上交叉構件51、下交叉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無論伴隨把手23之操作之轉向軸60之以中間旋動軸Z為中心之旋動如何,連桿機構5均不以該中間旋動軸Z為中心而相對於車體框架21旋動。
上交叉構件51包含板狀構件512。板狀構件512配置於頭管211之前方。板狀構件512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
上交叉構件51之中間部係藉由支持部C而支持於頭管211。上交叉構件51能以通過支持部C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間上軸線為中心而相對於頭管211旋動。
上交叉構件51之左端部係藉由支持部D而支持於左側構件53。上交叉構件51能以通過支持部D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左上軸線為中心而相對於左側構件53旋動。
上交叉構件51之右端部係藉由支持部E而支持於右側構件54。上 交叉構件51能以通過支持部E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上軸線為中心而相對於右側構件54旋動。
圖3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之俯視圖。於圖3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3之後述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於圖3中,表示透視由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及一對前擋泥板223之狀態。
如圖3所示,下交叉構件52包含前板狀構件522a及後板狀構件522b。前板狀構件522a配置於頭管211之前方。後板狀構件522b配置於頭管211之後方。前板狀構件522a與後板狀構件522b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前板狀構件522a與後板狀構件522b係藉由左連結塊523a及右連結塊523b而連結。左連結塊523a較頭管211配置於更左方。右連結塊523b較頭管211配置於更右方。
下交叉構件52較上交叉構件51配置於更下方。下交叉構件52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長度尺寸係與上交叉構件51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長度尺寸相同或同等。下交叉構件52係與上交叉構件51平行地延伸。
下交叉構件52之中間部係藉由支持部F而支持於頭管211。下交叉構件52能以通過支持部F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間下軸線為中心旋動。
下交叉構件52之左端部係藉由支持部G而支持於左側構件53。下交叉構件52能以通過支持部G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左下軸線為中心旋動。
下交叉構件52之右端部係藉由支持部H而支持於右側構件54。下交叉構件52能以通過支持部H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下軸線為中心旋動。
中間上軸線、右上軸線、左上軸線、中間下軸線、右下軸線、 及左下軸線係相互平行地延伸。中間上軸線、右上軸線、左上軸線、中間下軸線、右下軸線、及左下軸線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配置於更上方。
如圖2及圖3所示,左側構件53配置於頭管211之左方。左側構件53較左前輪31配置於更上方。左側構件53係於頭管211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左側構件53係於轉向軸60之中間旋動軸Z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左側構件53之上部較其下部配置於更後方。
左側構件53之下部連接於左托架317。左托架317可相對於左側構件53而以左中心軸X為中心旋動。左中心軸X係於左側構件53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如圖2所示,左中心軸X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與轉向軸60之中間旋動軸Z平行地延伸。如圖3所示,左中心軸X係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與轉向軸60之中間旋動軸Z平行地延伸。
如圖2及圖3所示,右側構件54配置於頭管211之右方。右側構件54較右前輪32配置於更上方。右側構件54係於頭管211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右側構件54係於轉向軸60之中間旋動軸Z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右側構件54之上部較其下部配置於更後方。
右側構件54之下部連接於右托架327。右托架327可相對於右側構件54而以右中心軸Y為中心旋動。右中心軸Y係於右側構件54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如圖2所示,右中心軸Y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與轉向軸60之中間旋動軸Z平行地延伸。如圖3所示,右中心軸Y係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與轉向軸60之中間旋動軸Z平行地延伸。
如以上所說明般,上交叉構件51、下交叉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係以上交叉構件51與下交叉構件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支持於車體框架21。
如圖2及圖3所示,操舵力傳遞機構6除包含上述把手23及轉向軸 60以外,亦包含中間傳遞板61、左傳遞板62、右傳遞板63、中間接頭64、左接頭65、右接頭66、及連接桿67。
中間傳遞板61連接於轉向軸60之下部。中間傳遞板61無法相對於轉向軸60而相對旋動。中間傳遞板61可相對於頭管211而以轉向軸60之中間旋動軸Z為中心旋動。中間傳遞板61之前部較其後部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寬度變窄。
左傳遞板62配置於中間傳遞板61之左方。左傳遞板62連接於左托架317之下部。左傳遞板62無法相對於左托架317相對旋動。左傳遞板62可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中心軸X為中心旋動。左傳遞板62之前部較其後部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寬度變窄。
右傳遞板63配置於中間傳遞板61之右方。右傳遞板63連接於右托架327之下部。右傳遞板63無法相對於右托架327相對旋動。右傳遞板63可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中心軸Y為中心旋動。右傳遞板63之前部較其後部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寬度變窄。
如圖3所示,中間接頭64係經由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部而連結於中間傳遞板61之前部。中間傳遞板61與中間接頭64能以該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左接頭65配置於中間接頭64之左方。左接頭65係經由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部而連結於左傳遞板62之前部。左傳遞板62與左接頭65能以該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右接頭66配置於中間接頭64之右方。右接頭66係經由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軸部而連結於右傳遞板63之前部。右傳遞板63與右接頭66能以該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
於中間接頭64之前部設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部。於左接頭65之前部設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部。於右接頭66之前部設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軸部。連接桿67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連接桿67係經由該等軸部而 連結於中間接頭64、左接頭65、及右接頭66。連接桿67與中間接頭64能以設於中間接頭64之前部之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連接桿67與左接頭65能以設於左接頭65之前部之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連接桿67與右接頭66能以設於右接頭66之前部之軸部為中心而相對旋動。
接下來,一面參照圖3與圖4,一面對車輛1之操舵動作進行說明。圖4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方觀察使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左轉舵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部之俯視圖。於圖4中表示透視由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與一對前擋泥板223之狀態。
若騎乘者操作把手23,則轉向軸60以中間旋動軸Z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動。於圖4所示之左轉舵之情形時,轉向軸60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伴隨著轉向軸60之旋動,中間傳遞板61相對於頭管211以中間旋動軸Z為中心朝箭頭T之方向旋動。
伴隨著中間傳遞板61之朝箭頭T之方向之旋動,連接桿67之中間接頭64相對於中間傳遞板61沿箭頭S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67維持著該姿勢朝右後方移動。
伴隨著連接桿67朝右後方之移動,連接桿67之左接頭65與右接頭66分別相對於左傳遞板62與右傳遞板63而沿箭頭S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67維持著該姿勢,左傳遞板62與右傳遞板63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左傳遞板62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無法相對於左傳遞板62進行相對旋動之左托架317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中心軸X為中心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右傳遞板63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無法相對於右傳遞板63進行相對旋動之右托架327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中心軸Y為中心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左托架317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經由左內筒33b連接於左托 架317之左緩衝機構33相對於左側構件53而以左中心軸X為中心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若左緩衝機構33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經由左支持軸314支持於左緩衝機構33之左前輪31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中心軸X為中心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右托架327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經由右內筒34b連接於右托架327之右緩衝機構34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中心軸Y為中心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右若右緩衝機構34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經由右支持軸324支持於右緩衝機構34之右前輪32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中心軸Y為中心沿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騎乘者以右轉舵之方式操作把手23,則上述各部件沿箭頭S之方向旋動或旋動。各部件之動作僅左右相反,因此省略詳細之說明。
如以上所說明,操舵力傳遞機構6相應於騎乘者對把手23之操作,將操舵力傳遞至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分別以左中心軸X與右中心軸Y為中心,沿與騎乘者對把手23之操作方向對應之方向旋動。
接下來,一面參照圖2及圖5,一面對車輛1之傾斜動作進行說明。圖5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於圖5中,表示透視由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及一對前擋泥板223之狀態。
如圖2所示,於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下,若自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輛1,則連桿機構5呈長方形狀。如圖5所示,於車體框架21之傾斜狀態下,若自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輛1,則連桿機構5呈平行四邊形狀。連桿機構5之變形與車體框架21之朝車輛1之左右方向之傾斜連動。所謂連桿機構5之作動,係指構成連桿機構5之上交叉構件51、下交叉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以通過各支持部C~H之旋動軸線為中心相對旋動,連桿機構5之形狀變化。
例如,如圖5所示,若騎乘者使車輛1朝左方傾斜,則頭管211相對於鉛垂方向朝左方傾斜。若頭管211傾斜,則上交叉構件51以通過支持部C之中間上軸線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時沿逆時針方向旋動。同樣地,下交叉構件52以通過支持部F之中間下軸線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時沿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上交叉構件51相對於下交叉構件52朝左方移動。
伴隨著上交叉構件51朝左方之移動,上交叉構件51以通過支持部D之左上軸線與通過支持部E之右上軸線為中心,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時沿逆時針方向旋動。同樣地,下交叉構件52以通過支持部G之左下軸線與通過支持部H之右下軸線為中心,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時沿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保持著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而相對於鉛垂方向朝左方傾斜。
此時,下交叉構件52相對於連接桿67朝左方移動。伴隨著下交叉構件52朝左方之移動,設於中間接頭64、左接頭65、及右接頭66之各前部之軸部相對於連接桿67旋動。藉此,連接桿67保持與上交叉構件51及下交叉構件52平行之姿勢。
伴隨著左側構件53朝左方之傾斜,連接於左側構件53之左托架317朝左方傾斜。伴隨著左托架317朝左方之傾斜,連接於左托架317之左緩衝機構33朝左方傾斜。伴隨著左緩衝機構33朝左方之傾斜,支持於左緩衝機構33之左前輪31保持著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朝左方傾斜。
伴隨著右側構件54朝左方之傾斜,連接於右側構件54之右托架327朝左方傾斜。伴隨著右托架327朝左方之傾斜,連接於右托架327之右緩衝機構34朝左方傾斜。伴隨著右緩衝機構34朝左方之傾斜,支持於右緩衝機構34之右前輪32保持著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朝左方傾 斜。
上述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傾斜動作之說明係以鉛垂方向為基準。然而,於車輛1之傾斜動作時(連桿機構5之作動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與鉛垂上下方向不一致。於以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為基準之情形時,於連桿機構5之作動時,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相對位置產生變化。換言之,連桿機構5藉由將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相對位置變更為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而使車體框架21相對於鉛垂方向傾斜。
若騎乘者使車輛1朝右方傾斜,則各部件朝右方傾斜。由於各部件之動作僅左右相反,故而省略詳細之說明。
圖6係使車輛1傾斜且轉舵之狀態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表示於車輛1朝左方傾斜之狀態下向左方轉舵之狀態。藉由操舵動作,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向左方旋動,藉由傾斜動作,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與車體框架21一併向左方傾斜。即,於此狀態下,連桿機構5呈平行四邊形狀,連接桿67自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下之位置向左後方移動。
接下來,對車輛1所包括之一對前擋泥板223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至圖4所示,車輛1包括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左前擋泥板227及右前擋泥板228。左前擋泥板227與右前擋泥板228係藉由合成樹脂等而成形。
左前擋泥板227係可與左前輪31一併旋動地設置。左前擋泥板227覆蓋左前輪31之上表面31a之至少一部分。此處,所謂「左前輪31之上表面31a」係指較左支持軸314位於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的左前輪31之外周面。
右前擋泥板228係可與右前輪32一併旋動地設置。右前擋泥板228覆蓋右前輪32之上表面32a之至少一部分。此處,所謂「右前輪32 之上表面32a」係指較右支持軸324位於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的右前輪32之外周面。
圖7與圖8係模式性地表示左前擋泥板227與右前擋泥板228相對於前外殼221之位置關係。圖7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於圖7中,表示透視由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之狀態。圖8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之俯視圖。於圖8中,表示透視由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及位於該前外殼221之下方之左前擋泥板227之一部分與右前擋泥板228之一部分之狀態。於圖7及圖8中,表示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且未藉由操舵裝置7旋動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狀態。此處所謂「未旋動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狀態」,係指圖8所示之通過左前輪31之前端與後端之直線CL之方向及通過右前輪32之前端與後端之直線CR之方向與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一致之狀態。換言之,所謂「未旋動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狀態」係指車輛直線前進時之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狀態。但,該狀態並不限定車輛運行或停止。該狀態包含車輛運行之情形及停止之情形時。參照圖7及圖8之後述說明係以該狀態作為前提。
接下來,一面參照圖9至圖12,一面對左前擋泥板227及右前擋泥板228之具體形狀進行說明。
圖9表示於圖7及圖8所示之狀態下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觀察左前輪31與左前擋泥板227之外觀。即,於圖9中,表示未圖示之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且未藉由操舵裝置7旋動左前輪31之狀態。參照圖9之後述說明係以該狀態作為前提。右前輪32及右前擋泥板228具有與左前輪31及左前擋泥板227左右對稱之構成。僅將對應之參照編號圖示於括號內,省略構造本身之圖示。
圖10表示於圖7與圖8所示之狀態下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觀察左前輪31與左前擋泥板227之外觀。即,於圖10中表示未圖 示之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且未藉由操舵裝置7旋動左前輪31之狀態。參照圖10之後述說明係以該狀態作為前提。右前輪32及右前擋泥板228具有與左前輪31及左前擋泥板227左右對稱之構成。僅將對應之參照編號圖示於括號內,省略構造本身之圖示。
圖11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觀察左前輪31與左前擋泥板227之前視圖,僅沿圖10中之線XI-XI將左前擋泥板227以剖面表示。右前輪32及右前擋泥板228具有與左前輪31及左前擋泥板227左右對稱之構成。僅將對應之參照編號圖示於括號內,省略構造本身之圖示。
圖12係沿圖9中之線XII-XII之左前擋泥板227之剖面圖。右前擋泥板228具有與左前擋泥板227左右對稱之構成。僅將對應之參照編號圖示於括號內,省略構造本身之圖示。
左前擋泥板227包括左安裝部713。左安裝部713固定於左托架317。藉此,左前擋泥板227伴隨著操舵裝置7之轉舵而與左托架317及左前輪31一併旋動。又,伴隨著左緩衝機構33之伸縮,左前擋泥板227與左前輪31之相對位置變化。
左前擋泥板227具有左上壁部711。如圖11所示,左上壁部711形成左上內表面711a。左上內表面711a係與左前輪31之上表面31a之一部分對向。
左前擋泥板227具有左橫壁部712。如圖11所示,左橫壁部712形成左橫內表面712a。左橫內表面712a係自左上內表面711a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左橫內表面712a係與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對向。如圖10所示,左前輪31包含車輪部311及裝設於其外周之輪胎部312。所謂「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係指無關於車輪部311與輪胎部312,而面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之左前輪31之面。
左前擋泥板227具有左導引部717。如圖11所示,左導引部717形 成左導引面717a。左導引面717a係自左橫內表面712a朝向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延伸。
右前擋泥板228包括右安裝部813。右安裝部813固定於右托架327。藉此,右前擋泥板228伴隨著操舵裝置7之轉舵而與右托架327及右前輪32一併旋動。又,伴隨著右緩衝機構34之伸縮,右前擋泥板228與右前輪32之相對位置變化。
右前擋泥板228具有右上壁部811。如圖11所示,右上壁部811形成右上內表面811a。右上內表面811a係與右前輪32之上表面32a之一部分對向。
右前擋泥板228具有右橫壁部812。如圖11所示,右橫壁部812形成右橫內表面812a。右橫內表面812a係自右上內表面811a朝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右橫內表面812a係與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對向。如圖10所示,右前輪32包含車輪部321及裝設於其外周之輪胎部322。所謂「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係指無關於車輪部321及輪胎部322,而面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之右前輪32之面。
右前擋泥板228具有右導引部817。如圖11所示,右導引部817形成右導引面817a。右導引面817a係自右橫內表面812a朝向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延伸。
本案發明者等人對由兩個前輪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機制進行了詳細驗證。其結果為,可確認到如下現象。
行駛中左前輪飛濺之水附著於左前擋泥板之內表面。附著之水係自左前擋泥板之內表面之下緣向左前輪之左方以水滴之形式落下。落下之水滴於左前輪之左方藉由朝向後方以較快速度流動之空氣而向後方加速,濺落至乘坐於較左前輪設於更後方之座部的騎乘者之腳部等。
行駛中右前輪飛濺之水附著於右前擋泥板之內表面。附著之水係自右前擋泥板之內表面之下緣向右前輪之右方以水滴之形式落下。落下之水滴於右前輪之右方藉由朝向後方以較快速度流動之空氣而向後方加速,濺落至乘坐於較右前輪設於更後方之座部的騎乘者之腳部等。
即,上述現象起因於,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中,在左前輪之左方及右前輪之右方產生朝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之速度較快之氣流。換言之,可知上述現象係對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而言特有之現象。
因此,發明者等人對使車輛小型化且可抑制向車輛後方流動之水量之構成進行了研究。具體而言,對行駛中流動於車輛周圍之空氣之速度進行了詳細解析。圖13表示其結果。圖13(a)表示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騎乘者之腰之高度般之位置流動於車輛1之周圍之空氣之速度。圖13(b)表示流動於車輛1之下部(較兩個前輪3及後輪4之各前端更下方)之周圍之空氣之速度。顏色越濃之部位,表示氣流之速度相對越慢。圖中之符號25a表示動力單元25中所含之引擎。圖中之符號229表示用以供騎乘者擱置腳之置腳部。
根據該研究結果,發明者等人發現,於接近於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及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之位置形成空氣之流動速度較慢之空間。而且,基於藉由該解析獲得之見解,研究左右之前擋泥板223之形狀,從而發現控制自該前擋泥板之內表面滴落之水之構造。
具體而言,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於該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3的車輛1中,左前擋泥板227與右前擋泥板228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設置。左前擋泥板227具有:左上壁部711,其形成與左前輪31之上表面31a之一部分對向之左 上內表面711a;左橫壁部712,其形成自左上內表面711a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且與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之一部分對向之左橫內表面712a;以及左導引部717,其形成自左橫內表面712a朝向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延伸之左導引面717a。右前擋泥板228具有:右上壁部811,其形成與右前輪32之上表面32a之一部分對向之右上內表面811a;右橫壁部812,其形成自右上內表面811a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且與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之一部分對向之右橫內表面812a;以及右導引部817,其形成自右橫內表面812a朝向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延伸之右導引面817a。
根據此種構成,於車輛1之行駛時,於左前擋泥板227之左橫壁部712之左方及右前擋泥板228之右橫壁部812之右方產生朝向後方之較快之氣流。另一方面,於左前擋泥板227之左橫壁部712與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之間、及右前擋泥板228之右橫壁部812與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之間形成氣流較慢之空間。
左前擋泥板227之左上壁部711之左上內表面711a係與左前輪31之上表面31a之一部分對向,左前輪31擋住向上方飛濺之水。左橫壁部712之左橫內表面712a係自左上內表面711a向下方延伸且與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之一部分對向,將左上內表面711a接收到之水向下方傳遞,並且左前輪31擋住向左方飛濺之水。左導引部717之左導引面717a係自左橫內表面712a朝向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且向右方延伸,將自左橫內表面712a傳遞而來之水引導至較左前擋泥板227之左橫壁部712更接近於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之位置、即氣流速度更慢之位置。於氣流速度較慢之空間,自左導引部717滴落之水易朝向路面落下,因此可抑制由左前輪31飛濺之水向後方飛散。
右前擋泥板228之右上壁部811之右上內表面811a係與右前輪32之 上表面32a之一部分對向,右前輪32擋住向上方飛濺之水。右橫壁部812之右橫內表面812a係自右上內表面811a向下方延伸且與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之一部分對向,將右上內表面811a接收到之水向下方傳遞,並且右前輪32擋住向右方飛濺之水。右導引部817之右導引面817a係自右橫內表面812a朝向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且向左方延伸,將自右橫內表面812a傳遞而來之水引導至較右前擋泥板228之右橫壁部812更接近於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之位置、即氣流速度更慢之位置。於氣流速度較慢之空間,自右導引部817滴落之水易朝向路面落下,因此可抑制由右前輪32飛濺之水向後方飛散。
又,左前擋泥板227之左導引部717具有自左橫內表面712a朝向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延伸之左導引面717a。右前擋泥板228之右導引部817具有自右橫內表面812a朝向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延伸之右導引面817a。由於利用左前擋泥板227與左前輪31之間及右前擋泥板228與右前輪32之間之空間設有左導引部717及右導引部817,故而可使車輛1小型化。
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於該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3的車輛1小型化,並且抑制由該兩個前輪3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於本實施形態中,左導引部717之一部分設於左橫壁部712之下部。此處,所謂「左橫壁部712之下部」係指左橫壁部712之較上端更接近於下端之區域。又,右導引部817之一部分設於右橫壁部812之下部。此處,所謂「右橫壁部812之下部」係指右橫壁部812之較上端更接近於下端之區域。
根據此種構成,可使水於更低之位置自左導引部717及右導引部817滴落。藉此,即便滴落之水向後方飛散,亦難以濺落至騎乘者之 腳部等。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於該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3的車輛1小型化,並且進一步抑制由該兩個前輪3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24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如圖12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左導引部717係作為連續地延伸之壁形成。左導引部717係較左前輪31之左支持軸314(車輪軸之一例)更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與後方之兩者延伸。右導引部817係作為連續地延伸之壁形成。右導引部817係較右前輪32之右支持軸324(車輪軸之一例)更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與後方之兩者延伸。
根據此種構成,左導引部717可於更大範圍內使沿左橫壁部712流動之水滴落至接近於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之位置。又,右導引部817可於更大範圍內使沿右橫壁部812流動之水滴落至接近於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之位置。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於該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3的車輛1小型化,並且進一步抑制由該兩個前輪3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24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如圖12所示,左上壁部711之後部711b之一部分與左橫壁部712之後部712b之一部分較左導引部717配置於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下方。此處,所謂「左上壁部711之後部711b」係指左上壁部711之較前端更接近於後端之區域。所謂「左橫壁部712之後部712b」係指左橫壁部712之較前端更接近於後端之區域。
如圖12所示,右上壁部811之後部811b之一部分與右橫壁部812之後部812b之一部分較右導引部817配置於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下方。此處,所謂「右上壁部811之後部811b」係指右上壁部811之較前端更接近於後端之區域。所謂「右橫壁部812之後部812b」係指 右橫壁部812之較前端更接近於後端之區域。
根據此種構成,可藉由左上壁部711之後部711b與左橫壁部712之後部712b擋住自左導引部717滴落而向後方飛散之水。又,可藉由右上壁部811之後部811b與右橫壁部812之後部812b擋住自右導引部817滴落而向後方飛散之水。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於該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3的車輛1小型化,並且進一步抑制由該兩個前輪3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24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圖11中之線C1表示左前輪31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心。根據圖9亦可知,於將該線C1視為對稱軸之情形時,於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及操舵裝置7之無轉舵狀態下,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觀察時,左前擋泥板227具有非對稱之形狀。
圖11中之線C2表示右前輪32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心。根據圖9亦可知,於將該線C2視為對稱軸之情形時,於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及操舵裝置7之無轉舵狀態下,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觀察時,右前擋泥板228具有非對稱之形狀。
由左前輪31飛濺之水係藉由較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設於更左方之左橫壁部712及左導引部717而被抑制向後方之飛散。於較左前輪31之右側面31c更右方設置相同之構造之必要性較低,因此關於該部位之左前擋泥板227之形狀,可提高用於小型化之設計自由度。同樣地,由右前輪32飛濺之水係藉由較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設於更右方之右橫壁部812及右導引部817而被抑制向後方之飛散。於較右前輪32之左側面32c更左方設置相同之構造之必要性較低,因此關於該部位之右前擋泥板228之形狀,可提高用於小型化之設計自由度。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於該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3的車輛1更小型化,並且抑制由該兩個前輪3飛濺之水 濺落至乘坐於座部24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如圖10(a)所示,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觀察時,左橫壁部712無間隙地覆蓋與通過左前輪31之左支持軸314且垂直於地面G1之假想線715重疊之部分D1。換言之,不於部分D1形成開口或間隙等。如作為圖10(a)中之區域A1之放大圖之圖10(b)所示,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觀察時,左橫壁部712中之部分D1之下端部D1a配置於與左前輪31之車輪部311重疊之位置。
如圖10(a)所示,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觀察時,右橫壁部812無間隙地覆蓋與通過右前輪32之右支持軸324且垂直於地面G1之假想線815重疊之部分D2。換言之,不於部分D2形成開口或間隙等。如作為圖10(a)中之區域A2之放大圖之圖10(b)所示,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觀察時,右橫壁部812中之部分D2之下端部D2a配置於與右前輪32之車輪部321重疊之位置。
根據此種構成,由左前輪31飛濺且由左上內表面711a及左橫內表面712a擋住之水不會經由開口或間隙向左橫壁部712之外側流出而向後方飛散。同樣地,由右前輪32飛濺且由右上內表面811a及右橫內表面812a擋住之水不會經由開口或間隙向右橫壁部812之外側流出而向後方飛散。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於該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3的車輛1小型化,並且進一步抑制由該兩個前輪3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24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如圖9及圖10(a)所示,左前擋泥板227於其外表面具有脊線227a、227b。脊線227a、227b係自左前擋泥板227之前端部沿著左橫壁部712之外表面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如圖9及圖10(a)所示,右前擋泥板228於其外表面具有脊線228a、228b。脊線228a、228b係自右前擋泥板228之前端部沿著右橫 壁部812之外表面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存在由左前輪31飛濺之水之一部分自左前擋泥板227之前端部流回至左橫壁部712之外表面之情況。然而,根據上述構成,此種水經脊線227a、227b整流,而被引導至左上壁部711之後部711b與左橫壁部712之後部712b。藉此,抑制左上內表面711a或左橫內表面712a未完全擋住之水向後方之飛散。同樣地,存在由右前輪32飛濺之水之一部分自右前擋泥板228之前端部流回至右橫壁部812之外表面之情況。然而,根據上述構成,此種水經脊線228a、228b整流,而被引導至右上壁部811之後部811b與右橫壁部812之後部812b。藉此,抑制右上內表面811a或右橫內表面812a未完全擋住之水向後方之飛散。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於該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3的車輛1小型化,並且進一步抑制由該兩個前輪3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24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
上述實施形態係用於易於理解本發明者,並非限定本發明。顯而易見,本發明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情況下進行變更、改良,且本發明包含其等效物。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前擋泥板227之左上壁部711係形成與左前輪31之上表面31a之一部分對向之左上內表面711a。然而,左上壁部711亦可設為如左上內表面711a與左前輪31之上表面31a之整體對向之形狀。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右前擋泥板228之右上壁部811係形成與右前輪32之上表面32a之一部分對向之右上內表面811a。然而,右上壁部811亦可設為如右上內表面811a與右前輪32之上表面32a之整體對向之形狀。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前擋泥板227之左導引部717之一部分設於左橫壁部712之下部。然而,只要可形成自左橫內表面712a朝向左 前輪31之左側面31b延伸之左導引面717a,則左導引部717之至少一部分亦可形成於左橫壁部712之上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右前擋泥板228之右導引部817之一部分設於右橫壁部812之下部。然而,只要可形成自右橫內表面812a朝向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延伸之右導引面817a,則右導引部817之至少一部分亦可形成於右橫壁部812之上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導引部717具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部分。然而,只要可形成自左橫內表面712a朝向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延伸之左導引面717a,則左導引部717亦能以具有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部分之方式形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右導引部817具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部分。然而,只要可形成自右橫內表面812a朝向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延伸之右導引面817a,則右導引部817亦能以具有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部分之方式形成。
於本實施形態中,左導引部717係較左前輪31之左支持軸314更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與後方之兩者延伸。然而,左導引部717亦能以較左前輪31之左支持軸314更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與後方中之任一者延伸之方式形成。
於本實施形態中,右導引部817係較右前輪32之右支持軸324更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與後方之兩者延伸。然而,右導引部817亦能以較右前輪32之右支持軸324更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與後方中之任一者延伸之方式形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導引部717與右導引部817之各者係作為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連續地延伸之壁而形成。此處,所謂「連續地延伸之壁」係包含複數個壁隔開不容許水通過之程度之間隔而排列之構成之含義。然而,左導引部717與右導引部817之各者亦可包括 隔開如容許水通過之間隔而排列之複數個部分。於左導引部717與右導引部817之各者具有在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部分之構成之情形時,左導引部717與右導引部817之各者亦可包括於該上下方向上隔開如容許水通過之間隔而排列之複數個部分。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前擋泥板227之左壁部712未形成開口或間隙,且與左前輪31之左側面31b之一部分對向。然而,只要於可防止由左上內表面711a及左橫內表面712a擋住之水向左橫壁部712之外側流出之位置設有左導引部717,則亦可設為於左壁部712形成有開口或間隙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右前擋泥板228之右壁部812未形成開口或間隙,且與右前輪32之右側面32b之一部分對向。然而,只要於可防止由右上內表面811a及右橫內表面812a擋住之水向右橫壁部812之外側流出之位置設有右導引部817,則亦可設為於右壁部812形成有開口或間隙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前擋泥板227固定於左托架317,伴隨著左緩衝機構33之伸縮,左前擋泥板227與左前輪31之相對位置變化。然而、左前擋泥板227亦可固定於左緩衝機構33之左外筒33a。於此情形時,左前擋泥板227伴隨著左緩衝機構33之伸縮而與左前輪31一併移位。換言之,左前擋泥板227與左前輪31之相對位置不變化。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右前擋泥板228固定於右托架327,伴隨著右緩衝機構34之伸縮,右前擋泥板228與右前輪32之相對位置變化。然而,右前擋泥板228亦可固定於右緩衝機構34之右外筒34a。於此情形時,右前擋泥板228伴隨著右緩衝機構34之伸縮而與右前輪32一併移位。換言之,右前擋泥板228與右前輪32之相對位置不變化。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前擋泥板227之形狀與右前擋泥板228之形狀係左右對稱。然而,只要可形成具有上述功能之左上內表面 711a、左橫內表面712a、左導引面717a、右上內表面811a、右橫內表面812a、及右導引面817a,則左前擋泥板227之形狀與右前擋泥板228之形狀亦可設為左右不對稱。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緩衝機構33與右緩衝機構34分別包括一對套筒機構。然而,根據車輛1之規格,左緩衝機構33與右緩衝機構34分別包括之套筒機構之數量亦可為1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車輛1包括1個後輪4。然而,後輪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後輪4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央係與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間隔之中央一致。雖然此種構成較佳,但後輪4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央亦可不與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間隔之中央一致。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包括上交叉構件51及下交叉構件52。然而,連桿機構5亦可包括除上交叉構件51及下交叉構件52以外之交叉構件。「上交叉構件」與「下交叉構件」僅係基於相對上下關係而命名。上交叉構件並非指連桿機構5中之最上位之交叉構件。上交叉構件係指相比於較其更下方之其他交叉構件處於更上方之交叉構件。下交叉構件並非指連桿機構5中之最下位之交叉構件。下交叉構件係指相比於較其更上方之其他交叉構件處於更下方之交叉構件。上交叉構件51與下交叉構件52中之至少一者亦可包括右交叉構件及左交叉構件之兩個零件。如此,上交叉構件51與下交叉構件52亦可於具有連桿功能之範圍包括複數個交叉構件。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構成平行四連桿。平行四連桿與所謂雙叉骨方式之連桿機構相比,易於將構成連桿機構5之零件群彙集於前外殼221內,易於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前輪31與右 前輪32之間隔變窄。因此,可使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於該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3的車輛1更小型化,且抑制由該兩個前輪3飛濺之水濺落至乘坐於座部24之騎乘者之腳部等之現象之產生。然而,連桿機構5亦可採用雙叉骨方式之構成。
本說明書中使用之用語及表達係用於說明者,並非用於限定性地解釋者。必須認識到,亦不排除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且敍述之特徵事項之任何均等物,亦容許本發明申請之範圍內之各種變化。
本說明書中使用之「平行」之用語係亦包含於±40°之範圍內傾斜,但作為構件不相交之兩條直線之含義。本說明書中關於方向或構件使用之「沿著」之用語係亦包含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之含義。本說明書中使用之「於方向上延伸」之用語係亦包含於相對於該方向為±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之含義。
本發明能以多種不同形態具體化。本說明書應視為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本說明書中以記載及圖示之至少一者表現之較佳實施形態係基於如下認知:並不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該實施形態。
本發明亦包含基於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實施形態例且可由業者辨別之包含均等之元件、修正、削除、組合(例如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變更之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基於該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之用語而廣義地解釋,而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申請案之實施方式中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例如,於本說明書中,「較佳為」、「良好」之用語為非排他性者,意指「雖然較佳但不限定於此」、「雖然良好但不限定於此」。
作為構成本申請案之記載之一部分者,引用2013年7月1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3-138484之內容、及2013年7月1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3-138485之內容。即,以下列舉之構成亦構成本申請 案之記載之一部分。
(1):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包括:車體框架;操舵裝置,其可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旋轉地受到支持;第1前輪,其較車輛之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更靠左側,並且伴隨著上述操舵裝置之旋轉動作而轉動;第2前輪,其較車輛之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更靠右側,並且伴隨著上述操舵裝置之旋轉動作而轉動;第1前擋泥板,其配置於上述第1前輪之上方,與伴隨著上述操舵裝置之旋轉動作旋動之上述第1前輪一併旋動;以及第2前擋泥板,其配置於上述第2前輪之上方,與伴隨著上述操舵裝置之旋轉動作旋動之上述第2前輪一併旋動;且上述第1前擋泥板包括第1上部及第1側部,該第1側部較上述第1上部之左端部更向下方延伸,並且包含於車輛側視下與上述第1前輪之一部分重疊之連續面;上述第2前擋泥板包括第2上部及第2側部,該第2側部較上述第2上部之右端部更向下方延伸,並且包含於車輛側視下與上述第2前輪之一部分重疊之連續面。
(2):如(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1側部係以朝向上述第1前輪之左側伸出之方式形成,上述第2側部係以朝向上述第2前輪之右側伸出之方式形成。
(3):如(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1側部係以至少無間隙地覆蓋於車輛側視下和與上述第1 前輪之第1車輪軸交叉且與地面垂直之假想線重疊之部分之方式形成,上述第2側部係以至少無間隙地覆蓋於車輛側視下和與上述第2前輪之第2車輪軸交叉且與地面垂直之假想線重疊之部分之方式形成。
(4):如(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1側部係以於車輛側視下與上述第1前輪之上端部重疊之方式形成,上述第2側部係以於車輛側視下與上述第2前輪之上端部重疊之方式形成。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之無負載狀態下,上述第1前擋泥板之內壁面最高之部位係於車輛前視下,較上述第1前輪之車寬方向之中心配置於更左側,於車輛之無負載狀態下,上述第2前擋泥板之內壁面最高之部位係於車輛前視下,較上述第2前輪之車寬方向之中心配置於更右側。
(6):如(1)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第1側部之下端部設有朝向上述第1前輪突出之第1肋條,於上述第2側部之下端部設有朝向上述第2前輪突出之第2肋條。
(7):如(1)至(6)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第1前擋泥板及上述第2前擋泥板係於車輛前視及車輛俯視中之至少一者下,較覆蓋車輛前部之車體外殼之外緣線位於更外側,且具有包含連續面之部分。
31‧‧‧左前輪
31a‧‧‧上表面
31b‧‧‧左側面
31c‧‧‧右側面
32‧‧‧右前輪
32a‧‧‧上表面
32b‧‧‧右側面
32c‧‧‧左側面
227‧‧‧左前擋泥板
228‧‧‧右前擋泥板
711‧‧‧左上壁部
711a‧‧‧左上內表面
711b‧‧‧後部
712‧‧‧左橫壁部
712a‧‧‧左橫內表面
712b‧‧‧後部
713‧‧‧左安裝部
717‧‧‧左導引部
717a‧‧‧左導引面
811‧‧‧右上壁部
811a‧‧‧右上內表面
811b‧‧‧後部
812‧‧‧右橫壁部
812a‧‧‧右橫內表面
812b‧‧‧後部
813‧‧‧右安裝部
817‧‧‧右導引部
817a‧‧‧右導引面
C1‧‧‧線
C2‧‧‧線
D‧‧‧車輛之下方向
FD‧‧‧車體框架之下方向
FL‧‧‧車體框架之左方向
FR‧‧‧車體框架之右方向
FU‧‧‧車體框架之上方向
L‧‧‧車輛之左方向
R‧‧‧車輛之右方向
U‧‧‧車輛之上方向

Claims (8)

  1. 一種車輛,其包括:車體框架,其於左回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於右回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座部,其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於較上述座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在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操舵裝置,其使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旋動;左前擋泥板,其可與上述左前輪一併旋動地設置,覆蓋上述左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以及右前擋泥板,其可與上述右前輪一併旋動地設置,覆蓋上述右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且上述左前擋泥板及上述右前擋泥板於上述左右方向上並排配置;上述左前擋泥板包括:左上壁部,其形成與上述左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對向之左上內表面;左橫壁部,其形成自上述左上內表面向上述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且與上述左前輪之左側面之一部分對向之左橫內表面;以及左導引部,其形成自上述左橫內表面朝向上述左前輪之上述左側面向上述左右方向之右方延伸之左導引面;且上述右前擋泥板包括:右上壁部,其形成與上述右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對向之右上內表面; 右橫壁部,其形成自上述右上內表面向上述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且與上述右前輪之右側面之一部分對向之右橫內表面;以及右導引部,其形成自上述右橫內表面朝向上述右前輪之該右側面向上述左右方向之左方延伸之右導引面。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左導引部之至少一部分係設於上述左橫壁部之下部,上述右導引部之至少一部分係設於上述右橫壁部之下部。
  3.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左導引部與上述右導引部之各者具有向上述前後方向延伸之部分。
  4. 如請求項3之車輛,其中上述左導引部較上述左前輪之車輪軸更向上述前後方向之前方與後方中之至少一方延伸,上述右導引部較上述右前輪之車輪軸更向上述前後方向之前方與後方中之至少一方延伸。
  5. 如請求項3之車輛,其中上述左導引部與上述右導引部之各者係連續地延伸之壁。
  6.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左上壁部之後部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左橫壁部之後部之至少一部分較上述左導引部配置於更靠上述上下方向之下方,上述右上壁部之後部之至少一部分與上述右橫壁部之後部之至少一部分較上述右導引部配置於更靠上述上下方向之下方。
  7.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及未藉由上述操舵裝置旋動上述左前輪與上述右前輪之狀態下,自上述前後方向之前方觀察 時,上述左前擋泥板與上述右前擋泥板之各者具有非對稱之形狀。
  8.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包括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係較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配置於更靠上述上下方向之上方,且變更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左方或上述右方傾斜,上述連桿機構包括:上交叉構件;下交叉構件,其較上述上交叉構件配置於更下方;左側構件,其較上述左前輪配置於更靠上述上下方向之上方;以及右側構件,其較上述右前輪配置於更靠上述上下方向之上方;且上述上交叉構件、上述下交叉構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係以上述上交叉構件與上述下交叉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上述左側構件與上述右側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連結。
TW103122775A 2013-07-01 2014-07-01 車輛 TWI558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8484 2013-07-01
JP2013138485 2013-07-01
PCT/JP2014/067482 WO2015002169A1 (ja) 2013-07-01 2014-06-30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2016A TW201512016A (zh) 2015-04-01
TWI558602B true TWI558602B (zh) 2016-11-21

Family

ID=5214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2775A TWI558602B (zh) 2013-07-01 2014-07-01 車輛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1394B2 (zh)
EP (1) EP3002186B1 (zh)
JP (1) JPWO2015002169A1 (zh)
CN (1) CN105408193B (zh)
AP (1) AP2015008941A0 (zh)
BR (1) BR112015032754A2 (zh)
ES (1) ES2721636T3 (zh)
MX (1) MX2015017478A (zh)
TW (1) TWI558602B (zh)
WO (1) WO20150021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0034B1 (ja) 2012-12-19 2014-11-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US10843759B2 (en) * 2017-10-25 2020-11-2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JP2019077368A (ja) * 2017-10-25 2019-05-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ン車両
USD885984S1 (en) * 2017-11-03 2020-06-02 Zhejiang Langxiang Industrial Co., Ltd. Motorcycle
WO2019167069A1 (en) * 2018-02-27 2019-09-06 Ravi Shankar Gautam Non-tilting steering system for reverse trikes
JPWO2021002391A1 (zh) * 2019-07-01 2021-01-07
JP7517026B2 (ja) * 2020-09-24 2024-07-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4772U (ja) * 1991-11-25 1993-06-15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泥除け装置
JPH11342866A (ja) * 1998-05-30 1999-12-14 Isuzu Motors Ltd ワイドフェンダ構造
TW201210882A (en) * 2010-07-16 2012-03-16 Piaggio & Amp C S P A Steering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9917C (de) * 1900-03-23 1901-04-30 Schutzblech für Fahrräder.
GB128428A (en) * 1918-07-08 1919-06-26 Conway Blyth Job Improvements in Mud Guards for Road Vehicles.
GB673705A (en) * 1949-10-13 1952-06-11 Norton Motor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udguards for cycles or motor-cycles
US4351410A (en) * 1980-07-17 1982-09-28 Townsend Engineering Company Self-balancing wheeled vehicle
JPS5844288U (ja) * 1981-09-19 1983-03-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フエンダ装置
JPH0324461Y2 (zh) 1985-01-25 1991-05-28
JPH02125890U (zh) 1989-03-28 1990-10-17
JP3379733B2 (ja) * 1994-10-03 2003-0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
JP2002337779A (ja) * 2001-05-21 2002-11-27 Abanteku:Kk 三輪車
US20030221891A1 (en) * 2002-02-22 2003-12-04 Berthold Fecteau Three-wheeled vehicle with a fender assembly and lighting system therefor
JP4657079B2 (ja) 2005-10-21 2011-03-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小型車両
USD547242S1 (en) 2006-03-02 2007-07-24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DE202007000278U1 (de) * 2007-01-09 2007-03-08 Sunny Wheel Industrial Co., Ltd., Hsiushui Hsiang Fahrrad-Schutzblech zum Einfädeln, Festlegen und Verbergen von Leitungsdrähten
USD598328S1 (en) 2008-05-12 2009-08-18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CA2840176A1 (en) 2011-06-28 2013-01-03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Vehicle foot board and pedal assembly
WO2014098140A1 (ja) * 2012-12-18 2014-06-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WO2014098236A1 (ja) * 2012-12-21 2014-06-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65527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4772U (ja) * 1991-11-25 1993-06-15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泥除け装置
JPH11342866A (ja) * 1998-05-30 1999-12-14 Isuzu Motors Ltd ワイドフェンダ構造
TW201210882A (en) * 2010-07-16 2012-03-16 Piaggio & Amp C S P A Steering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721636T3 (es) 2019-08-02
US20160137247A1 (en) 2016-05-19
EP3002186A4 (en) 2016-05-25
WO2015002169A1 (ja) 2015-01-08
AP2015008941A0 (en) 2015-12-31
CN105408193A (zh) 2016-03-16
EP3002186B1 (en) 2019-01-30
US10131394B2 (en) 2018-11-20
JPWO2015002169A1 (ja) 2017-02-23
TW201512016A (zh) 2015-04-01
CN105408193B (zh) 2019-05-03
MX2015017478A (es) 2016-03-21
BR112015032754A2 (pt) 2017-07-25
EP3002186A1 (en)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8602B (zh) 車輛
TWI523790B (zh) 車輛
US9919758B2 (en) Vehicle
TWI573723B (zh) 車輛
US9840299B2 (en) Vehicle
TWI558597B (zh) 車輛
US10759485B2 (en) Leaning vehicle
CN108495780B (zh) 用于轮式车辆的挡泥板
US7325853B2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upper cowl, screen, and meter for motorcycles
EP2463186B1 (en) Motorcycle
JP7252335B2 (ja) リーン車両
JP5595625B1 (ja) 車両
JP2008195235A (ja) 自動二輪車
JP7337178B2 (ja) リーン車両
WO202114954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CA2919406A1 (en) Seat for a vehicle
JP745077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WO2013121597A1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フェンダ構造
JP672724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構造
JP7464577B2 (ja) 駆動ユニット及び駆動ユニットのカバー
JP7496385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構造
JP595308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リヤフェンダの構造
JP730968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0188783A (ja) 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