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8193B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8193B
CN105408193B CN201480037058.1A CN201480037058A CN105408193B CN 105408193 B CN105408193 B CN 105408193B CN 201480037058 A CN201480037058 A CN 201480037058A CN 105408193 B CN105408193 B CN 105408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heel
body shell
towards
wall por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70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8193A (zh
Inventor
佐佐木薰
太田充昭
高野和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08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8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左前挡泥板(227)具有左上壁部(711)、左横壁部(712)以及左引导部(717)。左上壁部(711)形成与左前轮(31)的上表面(31a)的一部分对置的左上内表面(711a)。左横壁部(712)形成从左上内表面(711a)朝下方延伸且与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的一部分对置的左横内表面(712a)。左引导部(717)形成从左横内表面(712a)朝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向右方延伸的左引导面(717a)。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 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备当左右转弯时朝车辆的左右方向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 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1)。这种车辆是在车身框架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状态下能够转弯的车 辆。更具体而言,车身框架当右转弯时朝车辆的右方倾斜,当左转弯时朝 车辆的左方倾斜。在这种车辆中,为了较大地确保车身框架的倾斜量,沿 着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间隔与普通的四轮车辆相比 非常窄。因而,这种车辆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紧凑。
专利文献1:美国外观设计专利5472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进行这种车辆的行驶试验,结果确认了当雨天行驶时及水洼行驶时因 各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配置在相比各前轮靠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员的 脚部等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在左右方向上并 列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 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能够采取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车辆,
所述车辆具备:
车身框架,当左转弯时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车辆的左方倾斜,当右转 弯时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车辆的右方倾斜;
座椅,所述座椅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左前轮以及右前轮,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在相比所述座椅靠所 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
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
左前挡泥板,所述左前挡泥板设置成能够与所述左前轮一起转动,且 覆盖所述左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右前挡泥板,所述右前挡泥板设置成能够与所述右前轮一起转动,且 覆盖所述右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左前挡泥板以及所述右前挡泥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
所述左前挡泥板具有:
左上壁部,所述左上壁部形成与所述左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 置的左上内表面;
左横壁部,所述左横壁部形成从所述左上内表面朝所述上下方向的下 方延伸且与所述左前轮的左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左横内表面;以及
左引导部,所述左引导部形成从所述左横内表面朝所述左前轮的所述 左侧面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左引导面,
所述右前挡泥板具有:
右上壁部,所述右上壁部形成与所述右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 置的右上内表面;
右横壁部,所述右横壁部形成从所述右上内表面朝所述上下方向的下 方延伸且与所述右前轮的右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右横内表面;以及
右引导部,所述右引导部形成从所述右横内表面朝所述右前轮的该右 侧面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右引导面。
本申请发明人们详细验证了因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乘员的脚部等 的现象的产生机理。结果,能够确认如下那样的现象。
行驶中因左前轮而飞溅的水附着于左前挡泥板的内表面。附着的水从 左前挡泥板的内表面的下缘朝左前轮的左方作为水滴落下。落下的水滴被 在左前轮的左方朝后方以快的速度流动的空气朝后方加速,落到就坐于设 置于相比左前轮靠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
行驶中因右前轮而飞溅的水附着于右前挡泥板的内表面。附着的水从 右前挡泥板的内表面的下缘朝右前轮的右方作为水滴落下。落下的水滴被 在右前轮的右方朝后方以快的速度流动的空气朝后方加速,落到就坐于设 置于相比右前轮靠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
即,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 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中,产生在左前轮的左方以及右前轮的右方朝向车身 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速度快的气流,由此产生上述的现象。换言之, 可知上述的现象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 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所特有的现象。
因此,发明人们对既能使车辆小型化又能抑制朝车辆的后方流动的水 的量的结构进行了研讨。具体而言,对行驶中在车辆的周围流动的空气的 速度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在接近左前轮的左侧面以及右前轮的右侧 面的位置形成空气流动的速度慢的空间。并且,基于通过该分析而得的见 解,对左右的前挡泥板的形状下工夫,最终想出了对从该前挡泥板的内表 面滴下的水进行控制的构造。
具体而言,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 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中,左前挡泥板与右前挡泥板在车身框架的左 右方向上排列设置。左前挡泥板具有:左上壁部,该左上壁部形成与左前 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左上内表面;左横壁部,该左横壁部形成 从该左上内表面朝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延伸且与左前轮的左侧面的 一部分对置的左横内表面;以及左引导部,该左引导部形成从左横内表面朝左前轮的该左侧面向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左引导面。右 前挡泥板具有:右上壁部,该右上壁部形成与右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 分对置的右上内表面;右横壁部,该右横壁部形成从该右上内表面朝车身 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延伸且与右前轮的右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右横内表 面;以及右引导部,该右引导部形成从右横内表面朝右前轮的该右侧面向 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右引导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车辆行驶时,在左前挡泥板的左横壁部的左方以 及右前挡泥板的右横壁部的右方产生朝向后方的快速的气流。另一方面, 在左前挡泥板的左横壁部与左前轮的左侧面之间以及右前挡泥板的右横壁 部与右前轮的右侧面之间形成气流缓慢的空间。
左前挡泥板的左上壁部的左上内表面与左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对置,阻挡左前轮朝上方溅起的水。左横壁部的左横内表面从左上内表面 朝下方延伸且与上述左前轮的左侧面的一部分对置,将左上内表面阻挡下 来的水朝下方引导,并阻挡左前轮朝左方溅起的水。左引导部的左引导面 从左横内表面朝左前轮的左侧面向右方延伸,将顺着左横内表面流过来的 水导向相比左前挡泥板的左横壁部靠近左前轮的左侧面的位置、即气流的 速度更慢的位置。在气流的速度慢的空间中,从左引导部滴下的水容易朝 路面落下,因此,能够抑制因左前轮而飞溅的水朝后方飞散。
右前挡泥板的右上壁部的右上内表面与右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对置,阻挡右前轮朝上方溅起的水。右横壁部的右横内表面从右上内表面 朝下方延伸且与上述右前轮的右侧面的一部分对置,将右上内表面阻挡下 来的水朝下方引导,并阻挡右前轮朝右方溅起的水。右引导部的右引导面 从右横内表面朝右前轮的右侧面向左方延伸,将顺着右横内表面流过来的 水导向相比右前挡泥板的右横壁部靠近右前轮的右侧面的位置、即气流的 速度更慢的位置。在气流的速度慢的空间中,从右引导部滴下的水容易朝 路面落下,因此能够抑制因右前轮而飞溅的水朝后方飞散。
此外,左前挡泥板的左引导部具有从左横内表面朝左前轮的左侧面向 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左引导面。右前挡泥板的右引导部具有从右横内 表面朝右前轮的右侧面向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右引导面。利用左前挡 泥板与左前轮之间以及右前挡泥板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设置左引导部以及 右引导部,因此能够使车辆小型化。
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 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能够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 到就坐于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左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左横壁部的下部,
所述右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右横壁部的下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更低的位置处使水从左引导部以及右引导部 滴下。由此,即便滴下的水朝后方飞散,也难以落到乘员的脚部等。因而, 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 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 到就坐于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左引导部和所述右引导部分别具有沿着所述前后 方向延伸的部分。
根据这样的结构,左引导部能够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使沿着左横壁部 流动的水朝接近左前轮的左侧面的位置滴下。此外,右引导部能够在更为 宽广的范围内使沿着右横壁部流动的水朝接近右前轮的右侧面的位置滴 下。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 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 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左引导部朝相比所述左前轮的车轮轴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和 后方的至少一方延伸,
所述右引导部朝相比所述右前轮的车轮轴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和 后方的至少一方延伸。
也可以构成为在此基础上或者取而代之,所述左引导部和所述右引导 部分别是连续地延伸的壁。另外,在多个壁隔开容许水通过的程度的间隔 排列的情况下,上述多个壁被包含在上述的“连续地延伸的壁”中。
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左上壁部的后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左横壁部的后部的至少一部 分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引导部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的位置,
所述右上壁部的后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右横壁部的后部的至少一部 分配置于相比所述右引导部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左上壁部的后部和左横壁部的后部阻挡从 左引导部滴下且朝后方飞溅的水。此外,能够利用右上壁部的后部和右横 壁部的后部阻挡从右引导部滴下且朝后方飞溅的水。因而,能够使具备可 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 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 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当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以及未利用所述转向装 置使所述左前轮与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从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观察 时,所述左前挡泥板与所述右前挡泥板分别具有非对称的形状。
能够利用设置于相比左前轮的左侧面靠左方的左横壁部和左引导部抑 制因左前轮而飞溅的水朝后方飞散。由于在相比左前轮的右侧面靠右方设 置相同的构造的必要性降低,因此对于该部位处的左前挡泥板的形状,能 够提高用于小型化的设计自由度。同样地,能够利用设置于相比右前轮的 右侧面靠右方的右横壁部和右引导部抑制因右前轮而飞溅的水朝后方飞 散。由于在相比右前轮的左侧面靠左方设置相同的构造的必要性降低,因 此对于该部位处的右前挡泥板的形状,能够提高用于小型化的设计自由度。 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 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更加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 水落到就坐于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车辆具备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配置于相比所述右前轮以及所 述左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通过变更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 前轮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的相对位置而使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左方或者所 述右方倾斜,
所述连杆机构具备:
上横向部件;
下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上横向部件靠下方的位 置;
左侧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 的上方的位置;以及
右侧向部件,所述右侧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右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 的上方的位置,
所述上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以及所述右侧向 部件以保持所述上横向部件与所述下横向部件相互平行的姿势、且保持所 述左侧向部件与所述右侧向部件相互平行的姿势的方式连结。
根据这样的结构,与所谓的双横臂方式的连杆机构相比较,容易使构 成连杆机构的零部件组汇集。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 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更加小型化,并且能 够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 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方观察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转向时的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倾斜时的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倾斜以及转向时的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车辆所具备的左前挡泥板以及右前挡泥板 相对于前罩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上述左前挡泥板以及上述右前挡泥板相对于上述 前罩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上述左前挡泥板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上述左前挡泥板的外观的左视图;
图11是示出沿着图10中的线XI-XI剖切而得的上述左前挡泥板的剖 面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沿着图9中的线XII-XII剖切而得的上述左前挡泥板的剖 面的右视图;
图13是示出当图1的车辆的行驶时在周围流动的空气的速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的前方向。箭头B表示车辆的后方向。箭 头U表示车辆的上方向。箭头D表示车辆的下方向。箭头R表示车辆的右 方向。箭头L表示车辆的左方向。
车辆以使车身框架相对于铅垂方向朝车辆的左右方向倾斜的方式转 弯。因此,除了以车辆为基准的方向之外,还规定以车身框架为基准的方 向。在附图中,箭头FF表示车身框架的前方向。箭头FB表示车身框架的 后方向。箭头FU表示车身框架的上方向。箭头FD表示车身框架的下方向。 箭头FR表示车身框架的右方向。箭头FL表示车身框架的左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 以及“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意味着当由驾驶车辆的乘员观察时以车身框 架为基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车身框架的侧方”意味 着车身框架的右方向或者左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沿着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包含相对于车身框 架的前后方向倾斜地延伸,意味着以与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相比较更接近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倾斜度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沿着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延伸”包含相对于车身框 架的左右方向倾斜地延伸,意味着以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相比较更接近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倾斜度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沿着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包含相对于车身框 架的上下方向倾斜地延伸,意味着以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 相比较更接近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倾斜度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意味着无转向状态且车身 框架的上下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以车辆为基准的方 向与以车辆框架为基准的方向一致。当以使车身框架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左 右方向倾斜的方式转弯时,车辆的左右方向与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不一致。 并且,车辆的上下方向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也不一致。但是,车辆的前 后方向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至图12对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进行说明。车辆1是 由从动力源产生的动力驱动、且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 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
图1是从左方观察车辆1的整体的左视图。车辆1具备车辆主体部2、 左右一对前轮3、后轮4、连杆机构5以及转向装置7。
车辆主体部2包括车身框架21、车身罩22、座椅24以及动力单元25。 在图1中,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在参照图1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车 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为前提。
车身框架21包括头管211、下降框架212以及后框架213。在图1中, 用虚线表示车身框架21中的隐藏于车身罩22的部分。车身框架21支承座 椅24和动力单元25。动力单元25支承后轮4。动力单元25具备发动机、 电动机、蓄电池等的动力源以及传动装置等的装置。动力源产生驱动车辆1 的力。
头管211配置于车辆1的前部。当从车身框架21的左方观察时,头管 211的上部被配置在相比头管211的下部靠后方的位置处。
下降框架212与头管211连接。下降框架212配置于头管211的后方。 下降框架212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
后框架213配置于下降框架212的后方。后框架213沿着车身框架21 的前后方向延伸。后框架213支承座椅24和动力单元25。
车身罩22包括前罩221、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后挡泥板224、以及 内侧挡泥板225。车身罩22是覆盖左右一对前轮3、车身框架21、连杆机 构5等、搭载于车辆1上的车身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车身部件。
前罩221配置于相比座椅24靠前方的位置。前罩221覆盖连杆机构5 和转向装置7的至少一部分。
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配置于前罩221的下方。左 右一对前挡泥板22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配置于左右一对前轮3的上方。
后挡泥板22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后轮4的上方。
内侧挡泥板225配置于覆盖乘员的脚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内侧挡 泥板225配置于相比左右一对前轮3靠后方且相比座椅24靠前方的位置。
左右一对前轮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头管211的下方。左右一对前轮3 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前罩221的下方。
后轮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相比座椅24靠下方的位置。后轮4的至少 一部分配置于后挡泥板224的下方。
图2是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车辆1的前部的主视图。在图2中, 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在参照图2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车身框架21 的直立状态为前提。在图2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以及左右一对 前挡泥板223进行了透视的状态。
左右一对前轮3包括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左前轮31配置于相比作 为车身框架21的一部分的头管211靠左方的位置。右前轮32配置于相比 头管211靠右方的位置。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沿着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 向排列配置。
转向装置7包括左缓冲机构33、右缓冲机构34、左托架317以及右托 架327。
左缓冲机构33包括左外筒33a。左外筒33a支承左前轮31。左外筒33a 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左外筒33a在其下端部具备左支承轴 314。左前轮31支承于左支承轴314。
左缓冲机构33包括左内筒33b。左内筒33b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 向延伸。左内筒33b以其一部分插入左外筒33a的状态配置于左外筒33a 的上方。左内筒33b的上部固定于左托架317。
左缓冲机构33是所谓的伸缩式的缓冲机构。通过左内筒33b相对于左 外筒33a沿着左外筒33a延伸的方向相对移动,左缓冲机构33能够沿着该 方向伸缩。由此,左缓冲机构33对左前轮31相对于左内筒33b的、在车 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的移位进行缓冲。
左外筒33a和左内筒33b构成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 一对伸缩构件。
右缓冲机构34包括右外筒34a。右外筒34a支承右前轮32。右外筒34a 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右外筒34a在其下端部具备右支承轴 324。右前轮32支承于右支承轴324。
右缓冲机构34包括右内筒34b。右内筒34b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 向延伸。右内筒34b以其一部分插入右外筒34a的状态配置于右外筒34a 的上方。右内筒34b的上部固定于右托架327。
右缓冲机构34是所谓的伸缩式的缓冲机构。通过右内筒34b相对于右 外筒34a沿着右外筒34a延伸的方向相对移动,右缓冲机构34能够沿着该 方向伸缩。由此,右缓冲机构34对右前轮32相对于右内筒34b的、在车 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的移位进行缓冲。
右外筒34a和右内筒34b构成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 一对伸缩构件。
转向装置7包括转向力传递机构6。转向力传递机构6包括车把杆23 和转向轴60。车把杆23安装于转向轴60的上部。转向轴60的一部分由头 管211支承为能够转动。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 下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转向轴60的上部配置于相比其下部靠后方的位 置。因而,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倾斜。转向轴60与乘员对车把杆23的操作相对应地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转动。
转向力传递机构6将乘员操作车把杆23的转向力传递至左托架317和 右托架327。对于具体结构将在后文中详细叙述。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中,采用平行四节连杆(也称作平行四 边形连杆)方式的连杆机构5。
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5配置于相比车把杆23靠下方的位置。连杆机 构5配置于相比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靠上方的位置。连杆机构5包括上 横向部件51、下横向部件52、左侧向部件53以及右侧向部件54。连杆机 构5即便在随着车把杆23的操作而转向轴60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转动 的情况下,也不以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相对于车身框架21转动。
上横向部件51包括板状部件512。板状部件512配置于头管211的前 方。板状部件512沿着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
上横向部件51的中间部通过支承部C支承于头管211。上横向部件51 能够以中间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头管211转动,该中间上轴线穿过支承部C 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上横向部件51的左端部通过支承部D支承于左侧向部件53。上横向 部件51能够以左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转动,该左上轴线穿 过支承部D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上横向部件51的右端部通过支承部E支承于右侧向部件54。上横向部 件51能够以右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转动,该右上轴线穿过 支承部E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图3是从车身框架21的上方观察车辆1的前部的俯视图。在图3中, 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在参照图3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车身框架21 的直立状态为前提。在图3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和一对前挡泥 板223进行了透视的状态。
如图3所示,下横向部件52包括前板状部件522a与后板状部件522b。 前板状部件522a配置于头管211的前方。后板状部件522b配置于头管211 的后方。前板状部件522a与后板状部件522b沿着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 延伸。前板状部件522a与后板状部件522b借助左连结块523a与右连结块 523b连结。左连结块523a配置于相比头管211靠左方的位置。右连结块 523b配置于相比头管211靠右方的位置。
下横向部件52配置于相比上横向部件51靠下方的位置。下横向部件 52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与上横向部件51在车身框架21 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相同或者等同。下横向部件52与上横向部件51 平行地延伸。
下横向部件52的中间部通过支承部F支承于头管211。下横向部件52 能够以中间下轴线为中心转动,该中间下轴线穿过支承部F且沿着车身框 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下横向部件52的左端部通过支承部G支承于左侧向部件53。下横向 部件52能够以左下轴线为中心转动,该左下轴线穿过支承部G且沿着车身 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下横向部件52的右端部通过支承部H支承于右侧向部件54。下横向 部件52能够以右下轴线为中心转动,该右下轴线穿过支承部H且沿着车身 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中间上轴线、右上轴线、左上轴线、中间下轴线、右下轴线以及左下 轴线相互平行地延伸。中间上轴线,右上轴线、左上轴线、中间下轴线、 右下轴线以及左下轴线配置于相比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左侧向部件53配置于头管211的左方。左侧向部 件53配置于相比左前轮31靠上方的位置。左侧向部件53沿着头管211所 延伸的方向延伸。左侧向部件53沿着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所延伸的 方向延伸。左侧向部件53的上部配置于相比其下部靠后方的位置。
左侧向部件53的下部与左托架317连接。左托架317能够相对于左侧 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转动。左中心轴X沿着左侧向部件53所延 伸的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左中心轴X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与转 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如图3所示,左中心轴X在车身框架 21的前后方向上与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
如图2和图3所示,右侧向部件54配置于头管211的右方。右侧向部 件54配置于相比右前轮32靠上方的位置。右侧向部件54沿着头管211所 延伸的方向延伸。右侧向部件54沿着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所延伸的 方向延伸。右侧向部件54的上部配置于相比其下部靠后方的位置。
右侧向部件54的下部与右托架327连接。右托架327能够相对于右侧 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转动。右中心轴Y沿着右侧向部件54所延 伸的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右中心轴Y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与转 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如图3所示,右中心轴Y在车身框架 21的前后方向上与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横向部件51、下横向部件52、左侧向部件53 以及右侧向部件54以上横向部件51与下横向部件52相互保持平行的姿势、 且左侧向部件53与右侧向部件54相互保持平行的姿势的方式支承于车身 框架21。
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力传递机构6除了包括前述的车把杆23和转 向轴60之外,还包括中间传递板61、左传递板62、右传递板63、中间接 头64、左接头65、右接头66以及横拉杆67。
中间传递板61与转向轴60的下部连接。中间传递板61不能相对于转 向轴60相对转动。中间传递板61能够相对于头管211以转向轴60的中间 转动轴Z为中心转动。中间传递板61的前部与其后部相比车身框架21的 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窄。
左传递板62配置于中间传递板61的左方。左传递板62与左托架317 的下部连接。左传递板62不能相对于左托架317相对转动。左传递板62 能够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转动。左传递板62的前部 与其后部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窄。
右传递板63配置于中间传递板61的右方。右传递板63与右托架327 的下部连接。右传递板63不能相对于右托架327相对转动。右传递板63 能够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转动。右传递板63的前部 与其后部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窄。
如图3所示,中间接头64经由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 部与中间传递板61的前部连结。中间传递板61与中间接头64能够以该轴 部为中心相对转动。左接头65配置于中间接头64的左方。左接头65经由 沿着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与左传递板62的前部连结。左传递板 62与左接头65能够以该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右接头66配置于中间接头 64的右方。右接头66经由沿着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与右传递板 63的前部连结。右传递板63与右接头66能够以该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
在中间接头64的前部设置有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 在左接头65的前部设置有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在右 接头66的前部设置有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横拉杆67 沿着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横拉杆67经由这些轴部与中间接头64、 左接头65以及右接头66连结。横拉杆67与中间接头64能够以设置于中 间接头64的前部的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横拉杆67与左接头65能够以设 置于左接头65的前部的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横拉杆67与右接头66能够 以设置于右接头66的前部的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
其次,参照图3和图4对车辆1的转向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从车身 框架21的上方观察使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左转向的状态下的车辆1的前 部的俯视图。在图4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和一对前挡泥板223 进行了透视的状态。
当乘员操作车把杆23时,转向轴60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相对于头 管211转动。在图4所示的左转向的情况下,转向轴60朝箭头T的方向转 动。随着转向轴60的转动,中间传递板61相对于头管211以中间转动轴Z 为中心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
随着中间传递板61朝箭头T的方向的转动,横拉杆67的中间接头64 相对于中间传递板61朝箭头S方向转动。由此,横拉杆67在保持其姿势 不变的状态下朝右后方移动。
随着横拉杆67朝右后方的移动,横拉杆67的左接头65和右接头66 分别相对于左传递板62和右传递板63朝箭头S方向转动。由此,在横拉 杆67保持其姿势不变的状态下,左传递板62和右传递板63朝箭头T的方 向转动。
当左传递板62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不能相对于左传递板62相对 转动的左托架317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朝箭头T的方 向转动。
当右传递板63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不能相对于右传递板63相对 转动的右托架327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朝箭头T的方 向转动。
当左托架317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经由左内筒33b与左托架317 连接的左缓冲机构33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朝箭头T 的方向转动。当左缓冲机构33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经由左支承轴314 支承于左缓冲机构33的左前轮31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 心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
当右托架327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经由右内筒34b与右托架327 连接的右缓冲机构34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朝箭头T 的方向转动。当右缓冲机构34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经由右支承轴324 支承于右缓冲机构34的右前轮32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 心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
当乘员操作车把杆23使得向右转向时,上述的各构件朝箭头S的方向 转动。各构件的动作仅左右相反,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转向力传递机构6与乘员对车把杆23的操作相对 应地将转向力传递至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分别以 左中心轴X和右中心轴Y为中心朝与乘员对车把杆23的操作方向相对应 的方向转动。
其次,参照图2和图5对车辆1的倾斜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从车身 框架21的前方观察车身框架21朝车辆1的左方倾斜的状态下的车辆1的 前部的主视图。在图5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和一对前挡泥板223 进行了透视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在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下,当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 观察车辆1时,连杆机构5为长方形状。如图5所示,在车身框架21的倾 斜状态下,当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车辆1时,连杆机构5为平行四边 形状。连杆机构5的变形与车身框架21朝车辆1的左右方向的倾斜连动。 连杆机构5的工作意味着构成连杆机构5的上横向部件51、下横向部件52、 左侧向部件53以及右侧向部件54以穿过各自的支承部C~H的转动轴线为 中心相对转动,连杆机构5的形状变化。
例如如图5所示,当乘员使车辆1朝左方倾斜时,头管211相对于铅 垂方向朝左方倾斜。当头管211倾斜时,上横向部件51以穿过支承部C的 中间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头管211朝从车辆1的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 转动。同样地,下横向部件52以穿过支承部F的中间下轴线为中心相对于 头管211朝从车辆1的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上横向部件 51相对于下横向部件52朝左方移动。
随着上横向部件51朝左方的移动,上横向部件51以穿过支承部D的 左上轴线和穿过支承部E的右上轴线为中心分别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和右 侧向部件54朝从车辆1的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样地,下横向 部件52以穿过支承部G的左下轴线和穿过支承部H的右下轴线为中心分 别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和右侧向部件54朝从车辆1的前方观察时的逆时 针方向转动。由此,左侧向部件53和右侧向部件54在保持与头管211平 行的姿势不变的状态下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左方倾斜。
此时,下横向部件52相对于横拉杆67朝左方移动。随着下横向部件 52朝左方的移动,设置于中间接头64、左接头65以及右接头66的各前部 的轴部相对于横拉杆67转动。由此,横拉杆67保持与上横向部件51以及 下横向部件52平行的姿势。
随着左侧向部件53朝左方的倾斜,与左侧向部件53连接的左托架317 朝左方倾斜。随着左托架317朝左方的倾斜,与左托架317连接的左缓冲 机构33朝左方倾斜。随着左缓冲机构33朝左方的倾斜,支承于左缓冲机 构33的左前轮31在保持与头管211平行的姿势不变的状态下朝左方倾斜。
随着右侧向部件54朝左方的倾斜,与右侧向部件54连接的右托架327 朝左方倾斜。随着右托架327朝左方的倾斜,与右托架327连接的右缓冲 机构34朝左方倾斜。随着右缓冲机构34朝左方的倾斜,支承于右缓冲机 构34的右前轮32在保持与头管211平行的姿势不变的状态下朝左方倾斜。
与上述的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倾斜动作相关的说明以铅垂方向为 基准。但是,当车辆1的倾斜动作时(连杆机构5工作时),车身框架21 的上下方向与铅垂上下方向不一致。在以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为基准的 情况下,当连杆机构5工作时,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相对于车身框架21 的相对位置变化。换言之,连杆机构5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变更左 前轮31和右前轮32相对于车身框架21的相对位置,由此使车身框架21 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
当乘员使车辆1朝右方倾斜时,各构件朝右方倾斜。各构件的动作仅 左右相反,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6是使车辆1倾斜且转向的状态下的车辆前部的主视图。示出车辆1 在朝左方倾斜的状态下、朝左方转向的状态。通过转向动作使左前轮31和 右前轮32朝左方转动,通过倾斜动作使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与车身框架 21一起朝左方倾斜。即,在该状态下,连杆机构5呈平行四边形状,横拉 杆67从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下的位置朝左后方移动。
其次,对车辆1所具备的一对前挡泥板223进行详细说明。从图2至 图4所示,车辆1具备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左前挡泥板 227和右前挡泥板228。左前挡泥板227和右前挡泥板228由合成树脂等成 形。
左前挡泥板227设置成能够与左前轮31一起转动。左前挡泥板227覆 盖左前轮31的上表面31a的至少一部分。此处“左前轮31的上表面31a” 意味着位于相比左支承轴314靠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的左前轮31 的外周面。
右前挡泥板228设置成能够与右前轮32一起转动。右前挡泥板228覆 盖右前轮32的上表面32a的至少一部分。此处“右前轮32的上表面32a” 意味着位于相比右支承轴324靠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的右前轮32 的外周面。
图7和图8示意性地示出左前挡泥板227和右前挡泥板228相对于前 罩221的位置关系。图7是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观察车辆1 的前部的主视图。在图7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进行了透视的状 态。图8是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观察车辆1的前部的俯视图。 在图8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以及位于该前罩221的下方的左前 挡泥板227的一部分和右前挡泥板228的一部分进行了透视的状态。在图7 和图8中,示出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 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此处“未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 态”意味着穿过图8所示的左前轮31的前端和后端的直线CL的朝向以及 穿过右前轮32的前端和后端的直线CR的朝向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一 致的状态。换言之,“未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是车辆 直行时的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的状态。不过,该状态并不限定车辆是 运动还是停止。该状态既包含车辆运动的情况又包含车辆停止的情况。在 参照图7和图8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该状态为前提。
其次,参照图9至图12对左前挡泥板227和右前挡泥板228的具体的 形状进行说明。
图9示出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 方观察左前轮31与左前挡泥板227的外观。即,在图9中示出未图示的车 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转动的状态。在 参照图9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该状态为前提。右前轮32以及右前挡泥板228 具有与左前轮31以及左前挡泥板227左右对称的结构。对应的参照标号在 括弧内图示,省略构造本身的图示。
图10示出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从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 左方观察左前轮31与左前挡泥板227的外观。即,在图10中,示出未图 示的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转动的状 态。在参照图10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该状态为前提。右前轮32以及右前 挡泥板228具有与左前轮31以及左前挡泥板227左右对称的结构。对应的参照标号在括弧内图示,省略构造本身的图示。
图11是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观察左前轮31与左前挡泥 板227的主视图,沿着图10的线XI-XI以剖面的形式仅示出左前挡泥板 227。右前轮32以及右前挡泥板228具有与左前轮31以及左前挡泥板227 左右对称的结构。对应的参照标号在括弧内图示,省略构造本身的图示。
图12是沿着图9中的线XII-XII剖切而得的左前挡泥板227的剖视图。 右前挡泥板228具有与左前挡泥板227左右对称的结构。对应的参照标号 在括弧内图示,省略构造本身的图示。
左前挡泥板227具备左安装部713。左安装部713固定于左托架317。 由此,左前挡泥板227随着由转向装置7进行的转向而与左托架317以及 左前轮31一起转动。此外,随着左缓冲机构33的伸缩,左前挡泥板227 与左前轮31的相对位置变化。
左前挡泥板227具有左上壁部711。如图11所示,左上壁部711形成 左上内表面711a。左上内表面711a与左前轮31的上表面31a的一部分对 置。
左前挡泥板227具有左横壁部712。如图11所示,左横壁部712形成 左横内表面712a。左横内表面712a从左上内表面711a朝车身框架21的上 下方向的下方延伸。左横内表面712a与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对置。如 图10所示,左前轮31包括车轮部311和装配于该车轮部311的外周的轮 胎部312。“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为不论是车轮部311还是轮胎部312、 在左前轮31中面对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面。
左前挡泥板227具有左引导部717。如图11所示,左引导部717形成 左引导面717a。左引导面717a从左横内表面712a朝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 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
右前挡泥板228具备右安装部813。右安装部813固定于右托架327。 由此,右前挡泥板228随着由转向装置7进行的转向而与右托架327以及 右前轮32一起转动。此外,随着右缓冲机构34的伸缩,右前挡泥板228 与右前轮32的相对位置变化。
右前挡泥板228具有右上壁部811。如图11所示,右上壁部811形成 右上内表面811a。右上内表面811a与右前轮32的上表面32a的一部分对 置。
右前挡泥板228具有右横壁部812。如图11所示,右横壁部812形成 右横内表面812a。右横内表面812a从右上内表面811a朝车身框架21的上 下方向的下方延伸。右横内表面812a与右前轮32的右侧面32b对置。如 图10所示,右前轮32包括车轮部321和装配于该车轮部321的外周的轮 胎部322。“右前轮32的右侧面32b”为不论是车轮部321还是轮胎部322、 在右前轮32中面对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面。
右前挡泥板228具有右引导部817。如图11所示,右引导部817形成 右引导面817a。右引导面817a从右横内表面812a朝右前轮32的右侧面32b、 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
本申请发明人们详细验证了因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乘员的脚部等 的现象的产生机理。结果,能够确认如下那样的现象。
行驶中因左前轮而飞溅的水附着于左前挡泥板的内表面。附着的水从 左前挡泥板的内表面的下缘朝左前轮的左方作为水滴落下。落下的水滴被 在左前轮的左方以快的速度流向后方的空气而朝后方加速,落到就坐于设 置于相比左前轮靠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
行驶中因右前轮而飞溅的水附着于右前挡泥板的内表面。附着的水从 右前挡泥板的内表面的下缘朝右前轮的右方作为水滴落下。落下的水滴被 在右前轮的右方以快的速度流向后方的空气而朝后方加速,落到就坐于设 置于相比右前轮靠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
即,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 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中,在左前轮的左方以及右前轮的右方产生朝向车身 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速度快的气流,由此产生上述的现象。换言之, 可知上述的现象是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 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所特有的现象。
因此,发明人们对既能使车辆小型化又能抑制朝车辆的后方流动的水 的量的结构进行了研讨。具体而言,对行驶中在车辆的周围流动的空气的 速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图13示出其结果。图13的(a)示出在车身框架21 的上下方向上的乘员的腰的高度那么高的位置处在车辆1的周围流动的空 气的速度。图13的(b)示出在车辆1的下部(相比两个前轮3以及后轮4 的各前端靠下方)的周围流动的空气的速度。颜色越浓的地方表示气流的 速度相对越慢。图中的标号25a表示动力单元25所包含的发动机。图中的 标号229表示用于供乘员放置脚的踏板部。
根据该研讨结果,发明人们发现了在靠近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以及 右前轮32的右侧面32b的位置处形成空气流动的速度慢的空间。并且,基 于通过该分析而得的见解,对左右的前挡泥板223的形状下工夫,最终想 出了对从该前挡泥板的内表面滴下的水进行控制的构造。
具体而言,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 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中,左前挡泥板227和右前挡泥板 228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设置。左前挡泥板227具有:左上壁 部711,该左上壁部711形成与左前轮31的上表面31a的一部分对置的左 上内表面711a;左横壁部712,该左横壁部712形成从左上内表面711a朝 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延伸且与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的一部分 对置的左横内表面712a;以及左引导部717,该左引导部717形成从左横 内表面712a向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的、朝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 的右方的左引导面717a。右前挡泥板228具有:右上壁部811,该右上壁 部811形成与右前轮32的上表面32a的一部分对置的右上内表面811a;右 横壁部812,该右横壁部812形成从右上内表面811a朝车身框架21的上下 方向的下方延伸且与右前轮32的右侧面32b的一部分对置的右横内表面 812a;以及右引导部817,该右引导部817形成从右横内表面812a向右前 轮32的右侧面32b的、朝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右引 导面817a。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车辆1的行驶时,在左前挡泥板227的左横壁部 712的左方以及右前挡泥板228的右横壁部812的右方产生朝向后方的快速 的气流。另一方面,在左前挡泥板227的左横壁部712与左前轮31的左侧 面31b之间以及右前挡泥板228的右横壁部812与右前轮32的右侧面32b 之间形成气流缓慢的空间。
左前挡泥板227的左上壁部711的左上内表面711a与左前轮31的上 表面31a的一部分对置,阻挡左前轮31朝上方溅起的水。左横壁部712的 左横内表面712a从左上内表面711a朝下方延伸并与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 的一部分对置,将左上内表面711a阻挡下来的水朝下方引导,并阻挡左前 轮31朝左方溅起的水。左引导部717的左引导面717a从左横内表面712a 朝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向右方延伸,将顺着左横内表面712a流过来的 水导向相比左前挡泥板227的左横壁部712靠近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的 位置、即气流的速度更慢的位置。在气流的速度慢的空间中,从左引导部 717滴下的水容易朝路面落下,因此,能够抑制因左前轮31而飞溅的水朝 后方飞散。
右前挡泥板228的右上壁部811的右上内表面811a与右前轮32的上 表面32a的一部分对置,阻挡右前轮32朝上方溅起的水。右横壁部812的 右横内表面812a从右上内表面811a朝下方延伸并与右前轮32的右侧面32b 的一部分对置,将右上内表面811a阻挡的水朝下方引导,并阻挡右前轮32 朝右方溅起的水。右引导部817的右引导面817a从右横内表面812a朝右前 轮32的右侧面32b向左方延伸,将顺着右横内表面812a流过来的水导向 相比右前挡泥板228的右横壁部812靠近右前轮32的右侧面32b的位置、 即气流的速度更慢的位置。在气流的速度慢的空间中,从右引导部817滴 下的水容易朝路面落下,因此,能够抑制因右前轮32而飞溅的水朝后方飞 散。
此外,左前挡泥板227的左引导部717具有从左横内表面712a朝左前 轮31的左侧面31b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左引导面 717a。右前挡泥板228的右引导部817具有从右横内表面812a朝右前轮32 的右侧面32b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右引导面817a。利 用左前挡泥板227与左前轮31之间以及右前挡泥板228与右前轮32之间 的空间设置左引导部717以及右引导部817,因此能够使车辆1小型化。
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 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因这两个前 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引导部717的一部分设置于左横壁部712的下部。 此处“左横壁部712的下部”意味着相比左横壁部712的上端靠近下端的 区域。此外,右引导部817的一部分设置于右横壁部812的下部。此处“右 横壁部812的下部”意味着相比右横壁部812的上端靠近下端的区域。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更低的位置处使水从左引导部717以及右引 导部817滴下。由此,即便滴下的水朝后方飞散,也难以落到乘员的脚部 等。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 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 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引导部717形成为连续地延伸的壁。 左引导部717朝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车轮轴的一例)的车身框架21 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和后方的双方延伸。右引导部817形成为连续地延伸 的壁。右引导部817朝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车轮轴的一例)的车身 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和后方的双方延伸。
根据这样的结构,左引导部717能够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使沿着左横 壁部712流动的水在接近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的位置滴下。此外,右引 导部817能够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使沿着右横壁部812流动的水在接近右 前轮32的右侧面32b的位置滴下。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 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 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 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如图12所示,左上壁部711的后部711b的一部分与左横壁部712的 后部712b的一部分配置于相比左引导部717靠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 下方的位置。此处“左上壁部711的后部711b”意味着相比左上壁部711 的前端靠近后端的区域。“左横壁部712的后部712b”意味着相比左横壁 部712的前端靠近后端的区域。
如图12所示,右上壁部811的后部811b的一部分与右横壁部812的 后部812b的一部分配置于相比右引导部817靠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 下方的位置。此处“右上壁部811的后部811b”意味着相比右上壁部811 的前端靠近后端的区域。“右横壁部812的后部812b”意味着相比右横壁 部812的前端靠近后端饿区域。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左上壁部711的后部711b和左横壁部712 的后部712b阻挡从左引导部717滴下且朝后方飞溅的水。此外,能够利用 右上壁部811的后部8111b和右横壁部812的后部812b阻挡从右引导部817 滴下且朝后方飞溅的水。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 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 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 等的现象的产生。
图11中的线C1表示左前轮31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 如从图9中也可以明确得知的那样,在将该线C1视为对称轴的情况下,当 在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以及转向装置7的无转向状态下从车身框架21 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观察时,左前挡泥板227具有非对称的形状。
图11中的线C2表示右前轮32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 如从图9中也可以明确得知的那样,在将该线C2视为对称轴的情况下,当 在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以及转向装置7的无转向状态下从车身框架21 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观察时,右前挡泥板228具有非对称的形状。
利用设置于相比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靠左方的左横壁部712和左引 导部717能够抑制因左前轮31而飞溅的水朝后方飞散。由于在相比左前轮 31的右侧面31c靠右方设置相同的构造的必要性低,因此,关于该部位处 的左前挡泥板227的形状,能够提高用于小型化的设计自由度。同样地, 利用设置于相比右前轮32的右侧面32b靠右方的右横壁部812和右引导部 817能够抑制因右前轮32而飞溅的水朝后方飞散。由于在相比右前轮32的 左侧面32c靠左方设置相同的构造的必要性低,因此,关于该部位处的右 前挡泥板228的形状,能够提高用于小型化的设计自由度。因而,能够使 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 两个前轮3的车辆1更加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 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如图10的(a)所示,当从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方观察时, 左横壁部712无间隙地覆盖与假想线715重叠的部分D1,假想线715穿过 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且垂直于地面G1。换言之,在部分D1不形成开 口及间隙等。如作为图10的(a)中的区域A1的放大图的图10的(b)所 示,左横壁部712的部分D1的下端部D1a配置于当从车身框架21的左右 方向上的左方观察时与左前轮31的车轮部311重叠的位置。
如图10的(a)所示,当从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右方观察时, 右横壁部812无间隙地覆盖与假想线815重叠的部分D2,假想线815穿过 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且垂直于地面G1。换言之,在部分D2不形成开 口及间隙等。如作为图10的(a)中的区域A2的放大图的图10的(b)所 示,右横壁部812的部分D1的下端部D1a配置于当从车身框架21的左右 方向上的左方观察时与右前轮32的车轮部321重叠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左前轮31而飞溅且由左上内表面711a以及左横 内表面712a阻挡的水不会通过开口及间隙朝左横壁部712的外侧流出进而 朝后方飞散。同样地,因右前轮32而飞溅且由右上内表面811a以及右横 内表面812a阻挡的水不会通过开口及间隙朝右横壁部812的外侧流出进而 朝后方飞散。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 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 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 产生。
如图9和图10的(a)所示,左前挡泥板227在其外表面具有棱线227a、 227b。棱线227a、227b从左前挡泥板227的前端部沿着左横壁部712的外 表面朝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延伸。
如图9和图10的(a)所示,右前挡泥板228在其外表面具有棱线228a、 228b。棱线228a、228b从右前挡泥板228的前端部沿着右横壁部812的外 表面朝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延伸。
存在因左前轮31而飞溅的水的一部分从左前挡泥板227的前端部绕回 到左横壁部712的外表面的情况。但是,根据上述的结构,这样的水由棱 线227a、227b整流后导向左上壁部711的后部711b和左横壁部712的后 部712b。由此,能够抑制未由左上内表面711a及左横内表面712a完全阻 挡下来的水朝后方飞散。同样地,存在因右前轮32而飞溅的水的一部分从 右前挡泥板228的前端部绕回到右横壁部812的外表面的情况。但是,根 据上述的结构,这样的水由棱线228a、228b整流后导向右上壁部811的后 部811b和右横壁部812的后部812b。由此,能够抑制未由右上内表面811a 及右横内表面812a完全阻挡下来的水朝后方飞散。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 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 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 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例示出的,并不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改进,并且在本发明中 包含其等价物。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前挡泥板227的左上壁部711构成与左前轮 31的上表面31a的一部分对置的左上内表面711a。但是,左上壁部711也 可以形成为左上内表面711a与左前轮31的上表面31a的整体对置的形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右前挡泥板228的右上壁部811形成与右前轮 32的上表面32a的一部分对置的右上内表面811a。但是,右上壁部811也 可以形成为右上内表面811a与右前轮32的上表面32a的整体对置的形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前挡泥板227的左引导部717的一部分设置 于左横壁部712的下部。但是,只要能够形成从左横内表面712a朝左前轮 31的左侧面31b延伸的左引导面717a,便也可以将左引导部717的至少一 部分形成于左横壁部712的上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右前挡泥板228的右引导部817的一部分设置 于右横壁部812的下部。但是,只要能够形成从右横内表面812a朝右前轮 32的右侧面32b延伸的右引导面817a,便也可以将右引导部817的至少一 部分形成于右横壁部812的上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引导部717具有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 延伸的部分。但是,只要能够形成从左横内表面712a朝左前轮31的左侧 面31b延伸的左引导面717a,便也可以将左引导部717形成为具有沿着车 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右引导部817具有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 延伸的部分。但是,只要能够形成从右横内表面812a朝右前轮32的右侧 面32b延伸的右引导面817a,便也可以将右引导部817形成为具有沿着车 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引导部717朝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的车身框 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和后方的双方延伸。但是,左引导部717也可以 形成为朝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的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和 后方中的任一方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引导部817朝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的车身框 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和后方的双方延伸。但是,右引导部817也可以 形成为朝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的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和 后方中的任一方延伸。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引导部717和右引导部817分别形成为在车 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壁。此处“连续地延伸的壁”是包括 多个壁隔开不容许水通过的程度的间隔排列的结构的意思。但是,左引导 部717和右引导部817也可以分别由隔开容许水通过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部 分构成。在左引导部717和右引导部817分别形成为具有沿着车身框架的 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结构的情况下,左引导部717和右引导部817也可 以分别由在该上下方向上隔开容许水通过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部分构成。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前挡泥板227的左壁部712不形成开口及间 隙地与左前轮31的左侧面31b的一部分对置。但是,只要在能够防止由左 上内表面711a以及左横内表面712a阻挡的水朝左横壁部712的外侧流出的 位置设置左引导部717,便也可以形成为在左壁部712形成开口及间隙的结 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右前挡泥板228的右壁部812不形成开口及间 隙地与右前轮32的右侧面32b的一部分对置。但是,只要在能够防止由右 上内表面811a以及右横内表面812a阻挡的水朝右横壁部812的外侧流出的 位置设置右引导部817,便也可以形成为在右壁部812形成开口及间隙的结 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前挡泥板227固定于左托架317,随着左缓冲 机构33的伸缩,左前挡泥板227与左前轮31的相对位置变化。但是,左 前挡泥板227也可以固定于左缓冲机构33的左外筒33a。在该情况下,左 前挡泥板227随着左缓冲机构33的伸缩而与左前轮31一起移位。换言之, 左前挡泥板227与左前轮31的相对位置不变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右前挡泥板228固定于右托架327,随着右缓冲 机构34的伸缩,右前挡泥板228与右前轮32的相对位置变化。但是,右 前挡泥板228也可以固定于右缓冲机构34的右外筒34a。在该情况下,右 前挡泥板228随着右缓冲机构34的伸缩而与右前轮32一起移位。换言之, 右前挡泥板228与右前轮32的相对位置不变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前挡泥板227的形状与右前挡泥板228的形 状形成为左右对称。但是,只要能够形成具有前述的功能的左上内表面 711a、左横内表面712a、左引导面717a、右上内表面811a、右横内表面812a 以及右引导面817a,左前挡泥板227的形状与右前挡泥板228的形状也可 以形成为左右非对称。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缓冲机构33和右缓冲机构34分别具备一对 伸缩机构。但是,根据车辆1的规格,左缓冲机构33和右缓冲机构34分 别具备的伸缩机构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车辆1具备一个后轮4。但是,后轮的数量也可 以为多个。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后轮4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与在 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之间的间隔的中央一致。 虽然优选这样的结构,但后轮4的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与在车 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之间的间隔的中央也可以 不一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5具备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 但是,连杆机构5也可以具备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以外的横向 部件。“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只不过是基于相对的上下关系命 名而已。上横向部件并不意味着连杆机构5中的最上位的横向部件。上横 向部件意味着与较之靠下方的其他横向部件相比位于上方的横向部件。下 横向部件并不意味着连杆机构5中的最下位的横向部件。下横向部件意味 着与较之靠上方的其他横向部件相比位于下方的横向部件。上横向部件51 和下横向部件52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由右横向部件和左横向部件的两个零 部件构成。这样,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可以在具有连杆功能的 范围内由多个横向部件构成。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5构成平行四节连杆。平行四节连杆 与所谓的双横臂方式的连杆机构相比较,容易将构成连杆机构5的零零部 件组汇集在前罩221内,容易缩窄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前轮31 与右前轮32之间的间隔。因而,能够进一步使得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 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的小型 化,并且能够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 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但是,连杆机构5也可以采用双横臂方式的结构。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语及表达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并不是为了限定 性地解释而使用的。应认识到的是,不排除在本说明书所示且表述的特征 事项的各种等同物,并容许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平行”这一用语意味着也包含尽管在±40°的 范围内倾斜但作为部件却不相交的两个直线。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方向及部 件使用的“沿着”这一用语意味着也包含在±40°的范围内倾斜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方向延伸”这一用语意味着也包含相对于该方向在 ±40°的范围内倾斜的情况。
本发明是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方式具体化的发明。本说明书应看作是提 供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书。这些实施方式没有将本发明限定于 在本说明书中记载和图示的至少任一方所形成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了解了 该情况的基础上,将优选实施方式记载于此。
本发明也包括基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例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 能认识到的等同的构件、修正、删除、组合(例如,跨越各种实施方式的 特征的组合)、改良、变更的所有实施方式。权利要求的限定事项应基于 该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语作广泛的解释,不应限定为本说明书或本申请的 执行中记载的实施方式。这样的实施方式应解释为不是排他性的。例如, 在本说明书中,“优选”、“良好”这样的用语不是排他性的,是表示“虽 然优选,但没有限定于此”“虽然良好,但没有限定于此”的意思。
作为构成本申请的记载的一部分的内容,援引于2013年7月1日提出 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3-138484的内容以及于2013年7月1日提出日本 国专利申请2013-138485的内容。即,以下列举的结构也构成本申请的记 载的一部分。
(1):
一种骑乘式车辆,
所述骑乘式车辆具备:
车身框架;
转向部件,所述转向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旋转的方式支承 于所述车身框架;
第一前轮,所述第一前轮配置于相比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靠左侧的位 置,并且随着所述转向部件的旋转动作而移动;
第二前轮,所述第二前轮配置于相比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靠右侧的位 置,并且随着所述转向部件的旋转动作而移动;
第一前挡泥板,所述第一前挡泥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前轮的上方,与随 着所述转向装置的旋转动作而转动的所述第一前轮一起转动;以及
第二前挡泥板,所述第二前挡泥板配置于所述第二前轮的上方,与随 着所述转向装置的旋转动作而转动的所述第二前轮一起转动,
所述第一前挡泥板具有:第一上部;以及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朝 与所述第一上部的左端部相比的下方延伸,并且包括当从车辆侧面观察时 与所述第一前轮的一部分重叠的连续的面,
所述第二前挡泥板具有:第二上部;以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朝 与所述第二上部的右端部相比的下方延伸,并且包括当从车辆侧面观察时 与所述第二前轮的一部分重叠的连续的面。
(2):在(1)所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所述第一侧部形成为朝所述第一前轮的左侧伸出,
所述第二侧部形成为朝所述第二前轮的右侧伸出。
(3):在(1)或者(2)所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所述第一侧部形成为当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至少无间隙地覆盖与假想线 重叠的部分,所述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前轮的第一车轮轴交叉且垂直于地面,
所述第二侧部形成为当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至少无间隙地覆盖与假想线 重叠的部分,所述假想线与所述第二前轮的第二车轮轴交叉且垂直于地面。
(4):在(1)至(3)中任一个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所述第一侧部形成为当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与所述第一前轮的上端部重 叠,
所述第二侧部形成为当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与所述第二前轮的上端部重 叠。
(5):在(1)至(4)中任一个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在车辆的无负荷状态下,所述第一前挡泥板的内壁面的最高部位配置 于当从车辆正面观察时配置于相比所述第一前轮的车宽方向的中心靠左侧 的位置,
在车辆的无负荷状态下,所述第二前挡泥板的内壁面的最高部位配置 于当从车辆正面观察时相比所述第二前轮的车宽方向的中心靠右侧的位 置。
(6):在(1)至(5)中任一个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在所述第一侧部的下端部设置有朝所述第一前轮突出的第一肋,
在所述第二侧部的下端部设置有朝所述第二前轮突出的第二肋。
(7):在(1)至(6)中任一个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所述第一前挡泥板以及所述第二前挡泥板具有在车辆主视观察以及车 辆俯视观察的至少一者中位于相比覆盖车辆前部的车身罩的外缘线靠外侧 且由连续的面构成的部分。

Claims (7)

1.一种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具备:
车身框架,当左转弯时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车辆的左方倾斜,当右转弯时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车辆的右方倾斜;
座椅,所述座椅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左前轮以及右前轮,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在相比所述座椅靠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
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
左前挡泥板,所述左前挡泥板设置成能够与所述左前轮一起转动,且覆盖所述左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右前挡泥板,所述右前挡泥板设置成能够与所述右前轮一起转动,且覆盖所述右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左前挡泥板以及所述右前挡泥板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
所述左前挡泥板具有:
左上壁部,所述左上壁部形成与所述左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左上内表面;
左横壁部,所述左横壁部形成从所述左上内表面朝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延伸且与所述左前轮的左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左横内表面;以及
左引导部,所述左引导部形成从所述左横内表面朝所述左前轮的所述左侧面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左引导面,
所述右前挡泥板具有:
右上壁部,所述右上壁部形成与所述右前轮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右上内表面;
右横壁部,所述右横壁部形成从所述右上内表面朝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延伸且与所述右前轮的右侧面的一部分对置的右横内表面;以及
右引导部,所述右引导部形成从所述右横内表面朝所述右前轮的该右侧面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右引导面,
其中,当在所述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以及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与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从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观察时,所述左前挡泥板与所述右前挡泥板分别具有非对称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左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左横壁部的下部,
所述右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右横壁部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左引导部和所述右引导部分别具有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左引导部朝相比所述左前轮的车轮轴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和后方的至少一方延伸,
所述右引导部朝相比所述右前轮的车轮轴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和后方的至少一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左引导部和所述右引导部分别是连续地延伸的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左上壁部的后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左横壁部的后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引导部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的位置,
所述右上壁部的后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右横壁部的后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相比所述右引导部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具备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配置于相比所述右前轮以及所述左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通过变更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的相对位置而使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左方或者所述右方倾斜,
所述连杆机构具备:
上横向部件;
下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上横向部件靠下方的位置;
左侧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以及
右侧向部件,所述右侧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右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
所述上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以及所述右侧向部件以保持所述上横向部件与所述下横向部件相互平行的姿势、且保持所述左侧向部件与所述右侧向部件相互平行的姿势的方式连结。
CN201480037058.1A 2013-07-01 2014-06-30 车辆 Active CN105408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8484 2013-07-01
JP2013138485 2013-07-01
JP2013138484 2013-07-01
JP2013-138485 2013-07-01
PCT/JP2014/067482 WO2015002169A1 (ja) 2013-07-01 2014-06-30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8193A CN105408193A (zh) 2016-03-16
CN105408193B true CN105408193B (zh) 2019-05-03

Family

ID=5214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7058.1A Active CN105408193B (zh) 2013-07-01 2014-06-30 车辆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1394B2 (zh)
EP (1) EP3002186B1 (zh)
JP (1) JPWO2015002169A1 (zh)
CN (1) CN105408193B (zh)
AP (1) AP2015008941A0 (zh)
BR (1) BR112015032754A2 (zh)
ES (1) ES2721636T3 (zh)
MX (1) MX2015017478A (zh)
TW (1) TWI558602B (zh)
WO (1) WO20150021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21389A4 (en) * 2012-12-19 2015-11-11 Yamaha Motor Co Ltd VEHICLE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9077368A (ja) 2017-10-25 2019-05-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ン車両
US10843759B2 (en) * 2017-10-25 2020-11-2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USD885984S1 (en) * 2017-11-03 2020-06-02 Zhejiang Langxiang Industrial Co., Ltd. Motorcycle
WO2019167069A1 (en) * 2018-02-27 2019-09-06 Ravi Shankar Gautam Non-tilting steering system for reverse trikes
TWI768390B (zh) * 2019-07-01 2022-06-2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傾斜車輛
JP7517026B2 (ja) * 2020-09-24 2024-07-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1410A (en) * 1980-07-17 1982-09-28 Townsend Engineering Company Self-balancing wheeled vehicle
JPH11342866A (ja) * 1998-05-30 1999-12-14 Isuzu Motors Ltd ワイドフェンダ構造
CN1386668A (zh) * 2001-05-21 2002-12-25 株式会社阿万泰克 三轮车
DE202007000278U1 (de) * 2007-01-09 2007-03-08 Sunny Wheel Industrial Co., Ltd., Hsiushui Hsiang Fahrrad-Schutzblech zum Einfädeln, Festlegen und Verbergen von Leitungsdrähten
USD598328S1 (en) * 2008-05-12 2009-08-18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CN103153769A (zh) * 2010-07-16 2013-06-12 比亚乔公司 具有两个前转向轮的可倾斜摩托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9917C (de) * 1900-03-23 1901-04-30 Schutzblech für Fahrräder.
GB128428A (en) * 1918-07-08 1919-06-26 Conway Blyth Job Improvements in Mud Guards for Road Vehicles.
GB673705A (en) * 1949-10-13 1952-06-11 Norton Motor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udguards for cycles or motor-cycles
JPS5844288U (ja) * 1981-09-19 1983-03-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フエンダ装置
JPH0324461Y2 (zh) * 1985-01-25 1991-05-28
JPH02125890U (zh) * 1989-03-28 1990-10-17
JP2542272Y2 (ja) * 1991-11-25 1997-07-23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泥除け装置
JP3379733B2 (ja) * 1994-10-03 2003-0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
US20030221891A1 (en) * 2002-02-22 2003-12-04 Berthold Fecteau Three-wheeled vehicle with a fender assembly and lighting system therefor
JP4657079B2 (ja) 2005-10-21 2011-03-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小型車両
USD547242S1 (en) 2006-03-02 2007-07-24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WO2013002764A1 (en) * 2011-06-28 2013-01-03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Vehicle foot board and pedal assembly
EP2937270B1 (en) * 2012-12-18 2018-08-2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WO2014098227A1 (ja) * 2012-12-21 2014-06-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65527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1410A (en) * 1980-07-17 1982-09-28 Townsend Engineering Company Self-balancing wheeled vehicle
JPH11342866A (ja) * 1998-05-30 1999-12-14 Isuzu Motors Ltd ワイドフェンダ構造
CN1386668A (zh) * 2001-05-21 2002-12-25 株式会社阿万泰克 三轮车
DE202007000278U1 (de) * 2007-01-09 2007-03-08 Sunny Wheel Industrial Co., Ltd., Hsiushui Hsiang Fahrrad-Schutzblech zum Einfädeln, Festlegen und Verbergen von Leitungsdrähten
USD598328S1 (en) * 2008-05-12 2009-08-18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CN103153769A (zh) * 2010-07-16 2013-06-12 比亚乔公司 具有两个前转向轮的可倾斜摩托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721636T3 (es) 2019-08-02
BR112015032754A2 (pt) 2017-07-25
US20160137247A1 (en) 2016-05-19
EP3002186A4 (en) 2016-05-25
WO2015002169A1 (ja) 2015-01-08
AP2015008941A0 (en) 2015-12-31
US10131394B2 (en) 2018-11-20
MX2015017478A (es) 2016-03-21
TW201512016A (zh) 2015-04-01
EP3002186B1 (en) 2019-01-30
TWI558602B (zh) 2016-11-21
CN105408193A (zh) 2016-03-16
JPWO2015002169A1 (ja) 2017-02-23
EP3002186A1 (en)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8193B (zh) 车辆
CN105358418B (zh) 车辆
CN104520177B (zh) 车辆
CN104540725B (zh) 车辆
CN105339248B (zh) 车辆
US9481413B2 (en) Drive track for a tracked vehicle
EP1205379A1 (en) Tandem seat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US7325853B2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upper cowl, screen, and meter for motorcycles
EP3059149B1 (en) Front structure of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09278922A (zh) 跨骑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7444536A (zh) 跨坐型车辆
CN104487322B (zh) 车辆
CN104487321B (zh) 车辆
US9469218B2 (en) Seat for a vehicle
CN105745146B (zh) 跨乘式车辆
JP2009101890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US20020027367A1 (en) Article storage device of motorcycle
EP3932790B1 (en) Leaning vehicle
CN105523112A (zh) 跨坐型车辆
JP2021030800A (ja) 鞍乗型車両
CN118419184A (zh) 车把罩结构
OA17615A (en) Vehicle.
JP2003034280A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荷物収納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