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8418B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8418B
CN105358418B CN201480037038.4A CN201480037038A CN105358418B CN 105358418 B CN105358418 B CN 105358418B CN 201480037038 A CN201480037038 A CN 201480037038A CN 105358418 B CN105358418 B CN 1053584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heel
body shell
protuberance
vehicl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70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8418A (zh
Inventor
佐佐木薰
太田充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58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8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62J17/06Leg 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内侧挡泥板(225)具备罩面(70)、左突出部(711)以及右突出部(712)。在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使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下,左突出部(711)在相比左前轮(31)的后缘(31a)靠后方的位置从罩面(70)朝前方突出,右突出部(721)在相比右前轮(32)的后缘(32a)靠后方的位置从罩面(70)朝前方突出,位于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的罩面(70)的一部分面对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两个前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备当左右转弯时向左右方向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沿着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排列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已知有具备当左右转弯时朝车辆的左右方向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车辆是在车身框架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状态下能够转弯的车辆。更具体而言,车身框架当右转弯时朝车辆的右方倾斜,当左转弯时朝车辆的左方倾斜。在这种车辆中,为了较大地确保车身框架的倾斜量,沿着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间隔与普通的四轮车辆相比非常窄。因而,这种车辆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紧凑。
专利文献1:美国外观设计专利5472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进行这种车辆的行驶试验,结果确认了当雨天行驶时及水洼行驶时因各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配置在相比各前轮靠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和在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能够采取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车辆,
所述车辆具备:
车身框架,当左转弯时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车辆的左方倾斜,当右转弯时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车辆的右方倾斜;
左前轮以及右前轮,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
座椅,所述座椅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靠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且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以及
内侧挡泥板,所述内侧挡泥板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且相比所述座椅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的位置,
所述内侧挡泥板具有:
罩面,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罩面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的各后缘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
左突出部,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左突出部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中央靠左方、且相比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左端靠右方、且相比所述左前轮的后缘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相比所述罩面朝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右突出部,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右突出部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中央靠右方、且相比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右端靠左方、且相比所述右前轮的后缘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相比所述罩面朝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
至少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左突出部与所述右突出部之间的所述罩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对所述左前轮与所述右前轮之间的空间。
本申请发明人们详细验证了因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机理。结果,能够确认如下那样的现象。
行驶中因左前轮以及右前轮而飞溅的水附着到配置于相比两前轮的各后缘靠后方的内侧挡泥板。附着到内侧挡泥板的水的一部分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通过左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而朝内侧挡泥板的左端部移动。移动了的水乘着在车辆的左方流向后方的空气的流动而从内侧挡泥板的左端部朝后方飞散。飞散了的水落到就坐于配置在相比左前轮靠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同样地,附着于内侧挡泥板的水的一部分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通过右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而朝内侧挡泥板的右端部移动。移动了的水乘着在车辆的右方流向后方的空气的流动而从内侧挡泥板的右端部朝后方飞散。飞散了的水落到就坐于配置在相比右前轮靠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
即,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中,产生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分别通过左前轮的后方与内侧挡泥板之间以及右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由此产生上述的现象。换言之,可知上述的现象是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辆所特有的现象。因此,为了阻挡朝后方飞散的水滴,对使覆盖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的前面的挡板朝左右方向伸出的方案进行了研讨。然而,为了获得效果,需要使挡板的伸出量较大,由此会致使车辆大型化。
因此,发明人们对既能使车辆小型化又能抑制朝车辆的后方流动的水的量的结构进行了研讨。结果,想到了使左突出部和右突出部朝内侧挡泥板的前方突出的构造,其中,左突出部阻挡因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通过左前轮的后方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而引起的附着于该内侧挡泥板的水的移动,右突出部阻挡因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通过右前轮的后方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而引起的附着于该内侧挡泥板的水的移动。
具体而言,内侧挡泥板具有罩面,在上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上述转向装置使上述左前轮以及上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上述罩面配置于相比上述左前轮以及上述右前轮的各后缘靠上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此外,内侧挡泥板左突出部,在上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上述转向装置使上述左前轮以及上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上述左突出部配置于相比上述左右方向上的上述车辆的中央靠左方、且相比上述左右方向上的上述车辆的左端靠右方、且相比上述左前轮的后缘靠上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相比上述罩面朝上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上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右突出部,在上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上述转向装置使上述左前轮以及上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上述右突出部配置于相比上述左右方向上的上述车辆的中央靠右方、且相比上述左右方向上的上述车辆的右端靠左方、且相比上述右前轮的后缘靠上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相比上述罩面朝上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上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进而,至少在上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上述转向装置使上述左前轮以及上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位于上述左突出部与上述右突出部之间的上述罩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对上述左前轮与上述右前轮之间的空间。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左前轮以及右前轮而飞溅且通过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后的水的一部分附着于罩面中的位于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之间的部分。附着于罩面的水的一部分尽管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通过左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而朝内侧挡泥板的左端部移动,但被左突出部阻挡而不会到达该左端部。此外,附着于罩面的水的一部分尽管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通过右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而朝内侧挡泥板的右端部移动,但被右突出部阻挡而不会到达该右端部。
进而,发现通过如上述那样设置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与不存在两突出部的左右方向敞开的构造相比较,发现能够在两突出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沿着罩面趋向车辆的下方的速度快的空气的流动。附着于罩面的水不仅被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阻挡朝内侧挡泥板的左右两端部的移动,而且被形成于两突出部之间的速度快的空气的流动导向车辆的下方。因而,能够抑制经由内侧挡泥板的左右两端部朝后方飞散的水的量。
另外,不需要为了获得上述的效果而形成挡板那样的沿着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伸出的构造,因此能够实现车辆的小型化。
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左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右侧面,
所述右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左侧面,
所述左突出部的所述右侧面和所述罩面形成沿着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左折弯部,
所述右突出部的所述左侧面和所述罩面形成沿着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右折弯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左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的水越过左突出部的现象的产生。此外,能够进一步抑制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右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的水越过右突出部的现象的产生。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左折弯部以及所述右折弯部各自的角为45度以上且135度以下。
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将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左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的水保持在左突出部的右侧面,能够进一步抑制该水越过左突出部的现象的产生。此外,容易将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右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的水保持在右突出部的左侧面,能够进一步抑制该水越过右突出部的现象的产生。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
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进行转向的状态下,所述左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左前轮的后方,
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进行转向的状态下,所述右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右前轮的后方。
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左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在左前轮的后方速度变快。通过在该部位配置左突出部,能够利用左突出部有效地阻挡被这么快的气流推动而移动的水。同样地,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右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在右前轮的后方速度变快。通过在该部位配置右突出部,利用右突出部有效地阻挡被这么快的气流推动而移动的水。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罩面具备:
左罩面,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左罩面配置于相比所述车辆的中央靠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位置;以及
右罩面,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右罩面配置于相比所述车辆的中央靠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位置,
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左罩面的左部配置于相比该左罩面的右部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
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右罩面的右部配置于相比该右罩面的左部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
所述左突出部与所述左罩面的所述左部邻接,
所述右突出部与所述右罩面的所述右部邻接。
此处“左罩面的左部”意味着相比左罩面的右端部接近左端部的区域。“左罩面的右部”意味着相比左罩面的左端部接近右端部的区域。“右罩面的左部”意味着相比右罩面的右端部接近左端部的区域。“右罩面的右部”意味着相比右罩面的左端部接近右端部的区域。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左罩面的左部相比右部配置于后方,所以附着于左罩面的水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左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从而朝后方移动。由于被该气流推动的水朝后方移动,所以难以越过朝前方突出的左突出部。此外,由于右罩面的右部相比左部配置于后方,所以附着于右罩面的水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右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从而朝后方移动。由于被该气流推动的水朝后方移动,所以难以越过朝前方突出的右突出部。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更加小型化,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左突出部以及所述右突出部从所述罩面突出的突出量随着趋向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而变大。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通过左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而在罩面移动的水难以越过左突出部。此外,能够使得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通过右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而在罩面移动的水难以越过右突出部。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将附着于罩面的水通过在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之间产生的气流朝车辆的下方引导的效果。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车辆具备壁部,所述壁部在所述左突出部与所述右突出部之间相比所述罩面朝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
根据这样的结构,附着于内侧挡泥板的水朝上方的移动被壁部阻挡。由此,能够提高将附着于内侧挡泥板的水通过在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之间产生的气流朝车辆的下方引导的效果。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左突出部以及所述右突出部从所述罩面突出的突出量比所述壁部从所述罩面突出的突出量大。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附着于内侧挡泥板且被壁部阻挡了朝上方的移动的水越过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而到达车辆的左右侧方的现象的产生。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壁部包括:
左壁部,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左壁部配置于相比所述车辆的中央靠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位置;以及
右壁部,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右壁部配置于相比所述车辆的中央靠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位置,
所述左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右侧面,
所述右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左侧面,
所述左壁部的左端部与所述右侧面相接,
所述右壁部的右端部与所述左侧面相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使附着于内侧挡泥板且被左壁部阻挡了朝上方的移动的水借助在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之间产生的气流沿着右侧面朝下方移动。同样地,容易使附着于内侧挡泥板且被右壁部阻挡了朝上方的移动的水借助在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之间产生的气流沿着左侧面朝下方移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附着于内侧挡泥板的水越过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而到达车辆的左右侧方的现象的产生。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壁部以朝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倾斜的方式从所述罩面突出。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附着于内侧挡泥板的水朝上方的移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附着于内侧挡泥板的水通过在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之间产生的气流朝车辆的下方引导的效果。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壁部的下方形成有贯穿所述罩面的开口。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附着于内侧挡泥板且被壁部阻挡了朝上方的移动的水引导至开口内。进入到开口的水在例如顺着内侧挡泥板内而朝车辆的下方落下。由此,能够减少有可能越过左突出部与右突出部而到达车辆的左右侧方的水的量。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车辆具备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通过变更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的相对位置而使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左方或者所述右方倾斜,
所述连杆机构具备:
上横向部件;
下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上横向部件靠下方的位置;
左侧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以及
右侧向部件,所述右侧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右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
所述上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以及所述右侧向部件以保持所述上横向部件与所述下横向部件相互平行的姿势、且保持所述左侧向部件与所述右侧向部件相互平行的姿势的方式连结。
根据这样的结构,与所谓的双横臂方式的连杆机构相比较,能够容易使构成连杆机构的零部件组汇集。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因这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方观察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转向时的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倾斜时的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倾斜以及转向时的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图1的车辆所具备的内侧挡泥板的一部分的形状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剖切而得的上述内侧挡泥板的一部分剖面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上述内侧挡泥板的一部分形状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设置于上述内侧挡泥板的壁部的剖面形状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的前方向。箭头B表示车辆的后方向。箭头U表示车辆的上方向。箭头D表示车辆的下方向。箭头R表示车辆的右方向。箭头L表示车辆的左方向。
车辆以使车身框架相对于铅垂方向朝车辆的左右方向倾斜的方式转弯。因此,除了以车辆为基准的方向之外,还规定以车身框架为基准的方向。在附图中,箭头FF表示车身框架的前方向。箭头FB表示车身框架的后方向。箭头FU表示车身框架的上方向。箭头FD表示车身框架的下方向。箭头FR表示车身框架的右方向。箭头FL表示车身框架的左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以及“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意味着当由驾驶车辆的乘员观察时以车身框架为基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车身框架的侧方”意味着车身框架的右方向或者左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沿着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包含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倾斜地延伸,意味着以与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比较更接近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倾斜度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沿着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延伸”包含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倾斜地延伸,意味着以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比较更接近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倾斜度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沿着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包含相对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倾斜地延伸,意味着以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相比较更接近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倾斜度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意味着无转向状态且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以车辆为基准的方向与以车辆框架为基准的方向一致。当以使车身框架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左右方向倾斜的方式转弯时,车辆的左右方向与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不一致。并且,车辆的上下方向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也不一致。但是,车辆的前后方向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至图10对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进行说明。车辆1是由从动力源产生的动力驱动、且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
图1是从左方观察车辆1的整体的左视图。车辆1具备车辆主体部2、左右一对前轮3、后轮4、连杆机构5以及转向装置7。
车辆主体部2包括车身框架21、车身罩22、座椅24以及动力单元25。在图1中,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在参照图1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为前提。
车身框架21包括头管211、下降框架212以及后框架213。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车身框架21中的隐藏于车身罩22的部分。车身框架21支承座椅24和动力单元25。动力单元25支承后轮4。动力单元25具备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等的动力源以及传动装置等的装置。动力源产生驱动车辆1的力。
头管211配置于车辆1的前部。当从车身框架21的左方观察时,头管211的上部被配置在相比头管211的下部靠后方的位置处。
下降框架212与头管211连接。下降框架212配置于头管211的后方。下降框架212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
后框架213配置于下降框架212的后方。后框架213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后框架213支承座椅24和动力单元25。
车身罩22包括前罩221、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后挡泥板224、以及内侧挡泥板225。车身罩22是覆盖左右一对前轮3、车身框架21、连杆机构5等、搭载于车辆1上的车身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车身部件。
前罩221配置于相比座椅24靠前方的位置。前罩221覆盖连杆机构5和转向装置7的至少一部分。
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配置于前罩221的下方。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配置于左右一对前轮3的上方。
后挡泥板22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后轮4的上方。
内侧挡泥板225配置于覆盖乘员的脚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内侧挡泥板225配置于相比左右一对前轮3靠后方且相比座椅24靠前方的位置。
左右一对前轮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头管211的下方。左右一对前轮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前罩221的下方。
后轮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相比座椅24靠下方的位置。后轮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后挡泥板224的下方。
图2是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车辆1的前部的主视图。在图2中,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在参照图2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为前提。在图2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以及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进行了透视的状态。
左右一对前轮3包括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左前轮31配置于相比作为车身框架21的一部分的头管211靠左方的位置。右前轮32配置于相比头管211靠右方的位置。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沿着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排列配置。
转向装置7包括左缓冲机构33、右缓冲机构34、左托架317以及右托架327。
左缓冲机构33包括左外筒33a。左外筒33a支承左前轮31。左外筒33a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左外筒33a在其下端部具备左支承轴314。左前轮31支承于左支承轴314。
左缓冲机构33包括左内筒33b。左内筒33b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左内筒33b以其一部分插入左外筒33a的状态配置于左外筒33a的上方。左内筒33b的上部固定于左托架317。
左缓冲机构33是所谓的伸缩式的缓冲机构。通过左内筒33b相对于左外筒33a沿着左外筒33a延伸的方向相对移动,左缓冲机构33能够沿着该方向伸缩。由此,左缓冲机构33对左前轮31相对于左内筒33b的、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的移位进行缓冲。
左外筒33a和左内筒33b构成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伸缩构件。
右缓冲机构34包括右外筒34a。右外筒34a支承右前轮32。右外筒34a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右外筒34a在其下端部具备右支承轴324。右前轮32支承于右支承轴324。
右缓冲机构34包括右内筒34b。右内筒34b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右内筒34b以其一部分插入右外筒34a的状态配置于右外筒34a的上方。右内筒34b的上部固定于右托架327。
右缓冲机构34是所谓的伸缩式的缓冲机构。通过右内筒34b相对于右外筒34a沿着右外筒34a延伸的方向相对移动,右缓冲机构34能够沿着该方向伸缩。由此,右缓冲机构34对右前轮32相对于右内筒34b的、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的移位进行缓冲。
右外筒34a和右内筒34b构成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伸缩构件。
转向装置7包括转向力传递机构6。转向力传递机构6包括车把杆23和转向轴60。车把杆23安装于转向轴60的上部。转向轴60的一部分由头管211支承为能够转动。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转向轴60的上部配置于相比其下部靠后方的位置。因而,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倾斜。转向轴60与乘员对车把杆23的操作相对应地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转动。在车把杆23的左部设置有左后视镜231。在车把杆23的右部设置有右后视镜232。
转向力传递机构6将乘员操作车把杆23的转向力传递至左托架317和右托架327。对于具体结构将在后文中详细叙述。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中,采用平行四节连杆(也称作平行四边形连杆)方式的连杆机构5。
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5配置于相比车把杆23靠下方的位置。连杆机构5配置于相比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靠上方的位置。连杆机构5包括上横向部件51、下横向部件52、左侧向部件53以及右侧向部件54。连杆机构5即便在随着车把杆23的操作而转向轴60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转动的情况下,也不以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相对于车身框架21转动。
上横向部件51包括板状部件512。板状部件512配置于头管211的前方。板状部件512沿着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
上横向部件51的中间部通过支承部C支承于头管211。上横向部件51能够以中间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头管211转动,该中间上轴线穿过支承部C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上横向部件51的左端部通过支承部D支承于左侧向部件53。上横向部件51能够以左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转动,该左上轴线穿过支承部D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上横向部件51的右端部通过支承部E支承于右侧向部件54。上横向部件51能够以右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转动,该右上轴线穿过支承部E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图3是从车身框架21的上方观察车辆1的前部的俯视图。在图3中,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在参照图3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为前提。在图3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和一对前挡泥板223进行了透视的状态。
如图3所示,下横向部件52包括前板状部件522a与后板状部件522b。前板状部件522a配置于头管211的前方。后板状部件522b配置于头管211的后方。前板状部件522a与后板状部件522b沿着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前板状部件522a与后板状部件522b借助左连结块523a与右连结块523b连结。左连结块523a配置于相比头管211靠左方的位置。右连结块523b配置于相比头管211靠右方的位置。
下横向部件52配置于相比上横向部件51靠下方的位置。下横向部件52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与上横向部件51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相同或者等同。下横向部件52与上横向部件51平行地延伸。
下横向部件52的中间部通过支承部F支承于头管211。下横向部件52能够以中间下轴线为中心转动,该中间下轴线穿过支承部F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下横向部件52的左端部通过支承部G支承于左侧向部件53。下横向部件52能够以左下轴线为中心转动,该左下轴线穿过支承部G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下横向部件52的右端部通过支承部H支承于右侧向部件54。下横向部件52能够以右下轴线为中心转动,该右下轴线穿过支承部H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
中间上轴线、右上轴线、左上轴线、中间下轴线、右下轴线以及左下轴线相互平行地延伸。中间上轴线,右上轴线、左上轴线、中间下轴线、右下轴线以及左下轴线配置于相比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左侧向部件53配置于头管211的左方。左侧向部件53配置于相比左前轮31靠上方的位置。左侧向部件53沿着头管211所延伸的方向延伸。左侧向部件53沿着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所延伸的方向延伸。左侧向部件53的上部配置于相比其下部靠后方的位置。
左侧向部件53的下部与左托架317连接。左托架317能够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转动。左中心轴X沿着左侧向部件53所延伸的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左中心轴X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与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如图3所示,左中心轴X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与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
如图2和图3所示,右侧向部件54配置于头管211的右方。右侧向部件54配置于相比右前轮32靠上方的位置。右侧向部件54沿着头管211所延伸的方向延伸。右侧向部件54沿着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所延伸的方向延伸。右侧向部件54的上部配置于相比其下部靠后方的位置。
右侧向部件54的下部与右托架327连接。右托架327能够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转动。右中心轴Y沿着右侧向部件54所延伸的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右中心轴Y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与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如图3所示,右中心轴Y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与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横向部件51、下横向部件52、左侧向部件53以及右侧向部件54以上横向部件51与下横向部件52相互保持平行的姿势、且左侧向部件53与右侧向部件54相互保持平行的姿势的方式支承于车身框架21。
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力传递机构6除了包括前述的车把杆23和转向轴60之外,还包括中间传递板61、左传递板62、右传递板63、中间接头64、左接头65、右接头66以及横拉杆67。
中间传递板61与转向轴60的下部连接。中间传递板61不能相对于转向轴60相对转动。中间传递板61能够相对于头管211以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转动。中间传递板61的前部与其后部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窄。
左传递板62配置于中间传递板61的左方。左传递板62与左托架317的下部连接。左传递板62不能相对于左托架317相对转动。左传递板62能够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转动。左传递板62的前部与其后部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窄。
右传递板63配置于中间传递板61的右方。右传递板63与右托架327的下部连接。右传递板63不能相对于右托架327相对转动。右传递板63能够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转动。右传递板63的前部与其后部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窄。
如图3所示,中间接头64经由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与中间传递板61的前部连结。中间传递板61与中间接头64能够以该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左接头65配置于中间接头64的左方。左接头65经由沿着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与左传递板62的前部连结。左传递板62与左接头65能够以该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右接头66配置于中间接头64的右方。右接头66经由沿着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与右传递板63的前部连结。右传递板63与右接头66能够以该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
在中间接头64的前部设置有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在左接头65的前部设置有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在右接头66的前部设置有沿着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横拉杆67沿着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横拉杆67经由这些轴部与中间接头64、左接头65以及右接头66连结。横拉杆67与中间接头64能够以设置于中间接头64的前部的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横拉杆67与左接头65能够以设置于左接头65的前部的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横拉杆67与右接头66能够以设置于右接头66的前部的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
其次,参照图3和图4对车辆1的转向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从车身框架21的上方观察使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左转向的状态下的车辆1的前部的俯视图。在图4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和一对前挡泥板223进行了透视的状态。
当乘员操作车把杆23时,转向轴60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相对于头管211转动。在图4所示的左转向的情况下,转向轴60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随着转向轴60的转动,中间传递板61相对于头管211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
随着中间传递板61朝箭头T的方向的转动,横拉杆67的中间接头64相对于中间传递板61朝箭头S方向转动。由此,横拉杆67在保持其姿势不变的状态下朝右后方移动。
随着横拉杆67朝右后方的移动,横拉杆67的左接头65和右接头66分别相对于左传递板62和右传递板63朝箭头S方向转动。由此,在横拉杆67保持其姿势不变的状态下,左传递板62和右传递板63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
当左传递板62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不能相对于左传递板62相对转动的左托架317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
当右传递板63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不能相对于右传递板63相对转动的右托架327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
当左托架317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经由左内筒33b与左托架317连接的左缓冲机构33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当左缓冲机构33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经由左支承轴314支承于左缓冲机构33的左前轮31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
当右托架327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经由右内筒34b与右托架327连接的右缓冲机构34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当右缓冲机构34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经由右支承轴324支承于右缓冲机构34的右前轮32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朝箭头T的方向转动。
当乘员操作车把杆23使得向右转向时,上述的各构件朝箭头S的方向转动。各构件的动作仅左右相反,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转向力传递机构6与乘员对车把杆23的操作相对应地将转向力传递至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分别以左中心轴X和右中心轴Y为中心朝与乘员对车把杆23的操作方向相对应的方向转动。
其次,参照图2和图5对车辆1的倾斜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车身框架21朝车辆1的左方倾斜的状态下的车辆1的前部的主视图。在图5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和一对前挡泥板223进行了透视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在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下,当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车辆1时,连杆机构5为长方形状。如图5所示,在车身框架21的倾斜状态下,当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车辆1时,连杆机构5为平行四边形状。连杆机构5的变形与车身框架21朝车辆1的左右方向的倾斜连动。连杆机构5的工作意味着构成连杆机构5的上横向部件51、下横向部件52、左侧向部件53以及右侧向部件54以穿过各自的支承部C~H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相对转动,连杆机构5的形状变化。
例如如图5所示,当乘员使车辆1朝左方倾斜时,头管211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左方倾斜。当头管211倾斜时,上横向部件51以穿过支承部C的中间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头管211朝从车辆1的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样地,下横向部件52以穿过支承部F的中间下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头管211朝从车辆1的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上横向部件51相对于下横向部件52朝左方移动。
随着上横向部件51朝左方的移动,上横向部件51以穿过支承部D的左上轴线和穿过支承部E的右上轴线为中心分别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和右侧向部件54朝从车辆1的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样地,下横向部件52以穿过支承部G的左下轴线和穿过支承部H的右下轴线为中心分别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和右侧向部件54朝从车辆1的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左侧向部件53和右侧向部件54在保持与头管211平行的姿势不变的状态下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左方倾斜。
此时,下横向部件52相对于横拉杆67朝左方移动。随着下横向部件52朝左方的移动,设置于中间接头64、左接头65以及右接头66的各前部的轴部相对于横拉杆67转动。由此,横拉杆67保持与上横向部件51以及下横向部件52平行的姿势。
随着左侧向部件53朝左方的倾斜,与左侧向部件53连接的左托架317朝左方倾斜。随着左托架317朝左方的倾斜,与左托架317连接的左缓冲机构33朝左方倾斜。随着左缓冲机构33朝左方的倾斜,支承于左缓冲机构33的左前轮31在保持与头管211平行的姿势不变的状态下朝左方倾斜。
随着右侧向部件54朝左方的倾斜,与右侧向部件54连接的右托架327朝左方倾斜。随着右托架327朝左方的倾斜,与右托架327连接的右缓冲机构34朝左方倾斜。随着右缓冲机构34朝左方的倾斜,支承于右缓冲机构34的右前轮32在保持与头管211平行的姿势不变的状态下朝左方倾斜。
与上述的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倾斜动作相关的说明以铅垂方向为基准。但是,当车辆1的倾斜动作时(连杆机构5工作时),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与铅垂上下方向不一致。在以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为基准的情况下,当连杆机构5工作时,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相对于车身框架21的相对位置变化。换言之,连杆机构5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变更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相对于车身框架21的相对位置,由此使车身框架21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
当乘员使车辆1朝右方倾斜时,各构件朝右方倾斜。各构件的动作仅左右相反,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6是使车辆1倾斜且转向的状态下的车辆前部的主视图。示出车辆1在朝左方倾斜的状态下、朝左方转向的状态。通过转向动作使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朝左方转动,通过倾斜动作使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与车身框架21一起朝左方倾斜。即,在该状态下,连杆机构5呈平行四边形状,横拉杆67从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下的位置朝左后方移动。
其次,参照图7和图8对车辆1所具备的内侧挡泥板225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图7示出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观察车辆1的前部的外观。在图7中示出对用虚线表示的前罩221以及一对前挡泥板223进行了透视的状态。图8以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的剖面示出内侧挡泥板225的一部分。在图8中,用双点划线示出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相对于内侧挡泥板225的位置。在图7和图8中示出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不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此处“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不转动的状态”意味着图8所示的穿过左前轮31的前端和后端的直线CL的朝向以及穿过右前轮32的前端和后端的直线CR的朝向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一致的状态。在参照图7和图8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该状态为前提。换言之,“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不转动的状态”是车辆直行时的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的状态。不过,该状态并不限定车辆是运动还是停止。该状态既包含车辆运动的情况又包含车辆停止的情况。
如图7和图8所示,内侧挡泥板225具备罩面70。罩面70配置于相比左前轮31的后缘31a和右前轮32的后缘32a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此处“左前轮31的后缘31a”意味着位于相比左支承轴314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左前轮31的外周面。此外,“右前轮32的后缘32a”意味着位于相比右支承轴324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右前轮32的外周面。
如图7和图8所示,内侧挡泥板225具备左突出部711。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左突出部711配置于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中央C靠左方、且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左端VL(在本实施方式中,图2所示的左后视镜231的左端)靠右方、且相比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左前轮31的后缘31a靠后方的位置。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左突出部711相比罩面70朝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
如图7和图8所示,内侧挡泥板225具备右突出部721。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右突出部721配置于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中央C靠右方、且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右端VR(在本实施方式中,图2所示的右后视镜232的右端)靠右方、且相比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右前轮32的后缘32a靠后方的位置。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右突出部721相比罩面70朝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
至少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位于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的罩面70的一部分面对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
本申请发明人们详细地验证了因两个前轮而飞溅的水落到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机理。结果,确认了如下的现象。
行驶中因左前轮以及右前轮而飞溅的水附着到配置于相比两前轮的各后缘靠后方的内侧挡泥板。附着于内侧挡泥板的水的一部分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左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从而朝内侧挡泥板的左端部移动。移动了的水乘着在车辆的左方流向后方的空气的流动而从内侧挡泥板的左端部朝后方飞散。飞散了的水落到就坐于配置在相比左前轮靠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同样地,附着于内侧挡泥板的水的一部分被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右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从而朝内侧挡泥板的右端部移动。移动了的水乘着在车辆的右方流向后方的空气的流动而从内侧挡泥板的右端部朝后方飞散。飞散了的水落到就坐于配置在相比右前轮靠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员的脚部等。
即,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中,产生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左前轮的后方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以及经由左前轮与右前轮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右前轮的后缘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由此引起上述的现象。换言之,可知上述的现象是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中所特有的现象。因此,为了阻挡朝后方飞散的水滴,对使覆盖就坐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的前面的挡板朝左右方向伸出的方案进行了研讨。但是,为了获得效果,需要增大挡板的伸出量,这会导致车辆大型化。
因此,发明人们对既能使车辆1小型化又能抑制朝车辆1的后方流动的水的量的结构进行了研讨。结果,想到了使左突出部711以及右突出部721朝内侧挡泥板225的前方突出的构造,其中,左突出部711对因通过左前轮31的后方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的推动而引起的附着于内侧挡泥板225的水的移动进行阻挡,右突出部721对因通过右前轮32的后方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的推动而引起的附着于内侧挡泥板225的水的移动进行阻挡。
具体而言,内侧挡泥板225具有罩面70,在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下,该罩面70配置于相比左前轮31的后缘31a和右前轮32的后缘32a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此外,内侧挡泥板225具有:左突出部711,在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下,左突出部711配置于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中央C靠左方、且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左端VL靠右方、且相比左前轮31的后缘31a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左突出部711相比罩面70朝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以及右突出部721,在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下,右突出部721配置于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中央C靠右方、且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右端VR靠左方、且相比右前轮32的后缘32a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右突出部721相比罩面70朝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进而,至少在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下,位于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的罩面70的一部分面对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而飞溅并通过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后的水的一部分附着于罩面70中的位于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的部分。附着于罩面70的水的一部分虽然会被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左前轮31的后缘31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推动,从而朝向内侧挡泥板225的左端部移动,但利用左突出部711能够阻挡水到达该左端部。此外,附着于罩面70的水的一部分虽然会被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右前轮32的后缘32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推动,从而朝向内侧挡泥板225的右端部移动,但利用右突出部721能够阻挡水到达该右端部。
进而,发现通过如上述那样设置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与不存在两突出部的、左右方向敞开的构造相比较,能够在两突出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沿着罩面70趋向车辆1的下方的速度快的空气的流动。附着于罩面70的水不仅被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阻挡朝内侧挡泥板225的左右两端部的移动,而且被形成在两突出部之间的速度快的空气的流动导向车辆1的下方。因而,能够抑制经由内侧挡泥板225的左右两端部朝后方飞散的水的量。
另外,不需要为了获得上述的效果而形成挡板那样的沿着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伸出的构造,因此能够实现车辆的小型化。
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上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如图7和图8所示,左突出部711具有朝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右侧面711a。右侧面711a与罩面70形成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左折弯部714。更具体而言,罩面70包括左罩面713。左罩面713在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下,配置于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中央C靠该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位置。左折弯部714由左罩面713和左突出部711的右侧面711a形成。
如图7和图8所示,右突出部721具有朝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左侧面721a。左侧面721a与罩面70形成沿着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右折弯部724。更具体而言,罩面70包括右罩面723。右罩面723在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2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下配置于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中央C靠该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位置。右折弯部724由右罩面723和右突出部721的左侧面721a形成。
即,“折弯部”意味着通过在包含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横剖面内延伸的方向不同的两个平面相交而划分形成的部分,与连续的弯曲面不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被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左前轮31的后缘31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推动的水越过左突出部711的现象的产生。此外,能够进一步抑制被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右前轮32的后缘32a与内侧挡泥板之间的气流推动的水越过右突出部721的现象的产生。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左折弯部714所成的角度θL为45度以上且135度以下。此处“左折弯部714所成的角度θL”如下定义。图8示出包含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内侧挡泥板225的横剖面。在该横剖面内,单点划线714a是与左罩面713平行地延伸的直线。单点划线714b是与左突出部711的右侧面711a平行地延伸的平行的直线。角度θL是在直线714a的前方且直线714b的右方由两直线形成的角度。换言之,角度θL是在与划分左折弯部714的两个平面中的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平面平行地延伸的直线714a的前方、且在与位于该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的平面平行地延伸的直线714b的右方、由两直线形成的角度。
右折弯部724所成的角度θR为45度以上且135度以下。此处“右折弯部724所成的角度θR”如下定义。在图8所示的内侧挡泥板225的横剖面内,单点划线724a是与右罩面723平行地延伸的直线。单点划线724b是与右突出部721的左侧面721a平行地延伸的直线。角度θR是在直线724a的前方且直线724b的左方由两直线形成的角度。换言之,角度θR是在与划分右折弯部724的两个平面中的与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平面平行地延伸的直线724a的前方、且在与位于该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的平面平行地延伸的直线724b的左方、由两直线形成的角度。
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将被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左前轮31的后缘31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推动的水保持在左突出部711的右侧面711a,能够进一步抑制该水越过左突出部711的现象的产生。此外,容易将被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右前轮32的后缘32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推动的水保持在右突出部721的左侧面721a,能够进一步抑制该水越过右突出部721的现象的产生。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沿着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左突出部711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左前轮31的后方。
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右突出部721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右前轮32的后方。
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左前轮31的后缘31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在左前轮31的后方速度变快。通过在该部位配置左突出部711,利用左突出部711有效地阻挡被这样的快的气流推动而移动的水。同样地,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而通过右前轮32的后缘32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在右前轮32的后方速度变快。通过在该部位配置右突出部721,利用右突出部721有效地阻挡被这样的快的气流推动而移动的水。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如图7和图8所示,在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下,左罩面713的左端部713a(左罩面的左部的一例)配置于相比左罩面713的右端部713b(左罩面的右部的一例)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左突出部711与左罩面713的左端部713a邻接。
如图7和图8所示,在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转向装置7使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转动的状态下,右罩面723的右端部723a(右罩面的右部的一例)配置于相比右罩面723的左端部723b(右罩面的左部的一例)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右突出部721与右罩面723的右端部723a邻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将左罩面713的左端部713a配置于相比右端部713b靠后方的位置,所以附着于左罩面713的水被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通过左前轮31的后缘31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推动而朝后方移动。由于被该气流推动的水朝后方移动,所以难以越过朝前方突出的左突出部711。此外,由于将右罩面723的右端部723a配置于相比左端部723b靠后方的位置,所以附着于右罩面723的水被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通过右前轮32的后缘32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推动而朝后方移动。由于被该气流推动的水朝后方移动,所以难以越过朝前方突出的右突出部721。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进一步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图9是示出内侧挡泥板225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中所示的横剖面与图8所示的横剖面对应。在图9中,包括下降框架212的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在参照图9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该状态为前提。
如图9所示,右突出部721从罩面70突出的突出量L1随着趋向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而变大。同样地,左突出部711从罩面70突出的突出量也随着趋向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而变大。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被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通过左前轮31的后缘31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推动而在罩面70移动的水难以越过左突出部711。此外,能够使得被经由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通过右前轮32的后缘32a与内侧挡泥板225之间的气流推动而在罩面70移动的水难以越过右突出部721。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通过在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产生的气流将附着于罩面70的水朝车辆1的下方引导的效果。因而,能够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如图7至图9所示,车辆1具备壁部800。壁部800在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相比罩面70朝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壁部800沿着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
根据这样的结构,附着于内侧挡泥板225的水朝上方的移动被壁部800阻挡。由此,能够提高通过在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产生的气流将附着于内侧挡泥板225的水朝向车辆1的下方引导的效果。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如图8和图9所示,左突出部711以及右突出部721从罩面70突出的突出量比壁部800从罩面70突出的突出量大。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附着于内侧挡泥板225且被壁部800阻挡朝上方的移动的水越过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到达车辆1的左右侧方的现象的产生。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如图7至图9所示,壁部800包括一对左壁部715和一对右壁部725。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一对左壁部715配置于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中央C靠该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位置。一对左壁部715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一对右壁部725配置于相比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车辆1的中央C靠该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位置。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一对右壁部725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一对左壁部715的各左端部与左突出部711的右侧面711a相接。一对右壁部725的各右端部与右突出部721的左侧面721a相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使附着于内侧挡泥板225且被各左壁部715阻挡朝上方的移动的水借助在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产生的气流沿着右侧面711a朝下方移动。同样地,容易使附着于内侧挡泥板且被各右壁部725阻挡朝上方的移动的水借助在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产生的气流沿着左侧面721a朝下方移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附着于内侧挡泥板225的水越过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到达车辆1的左右侧方的现象的产生。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图10是示出壁部800的一个纵剖面形状的右视图。在图10中,未图示的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在参照图10的以后的说明中,以该状态为前提。壁部800以朝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倾斜的方式从罩面70突出。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附着于内侧挡泥板225的水朝上方移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通过在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产生的气流将附着于内侧挡泥板225的水朝车辆的下方引导的效果。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如图10所示,在壁部800的下方形成有贯穿罩面70的开口801。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附着于内侧挡泥板225且被壁部800阻挡朝上方的移动的水朝开口801内引导。进入到开口801的水顺着内侧挡泥板225内而朝车辆1的下方落下。由此,能够减少存在越过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而到达车辆1的左右侧方的可能性的水的量。因而,能够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例示出的,并不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改进,并且在本发明中包含其等价物。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位于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的罩面70的一部分面对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该状态下,位于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的罩面70整体面对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分别设置于内侧挡泥板225的左端部与右端部。但是,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只要位于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之间的罩面70的至少一部分面对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空间,左突出部711与右突出部721相对于内侧挡泥板225的配置便是任意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左突出部711的一部分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左前轮31的后方。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该状态下左突出部711的整体位于左前轮31的后方。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在该状态下左突出部711的整体位于相比左前轮31靠右方或者左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下,右突出部721的一部分位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右前轮32的后方。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该状态下右突出部721的整体位于右前轮32的后方。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在该状态下右突出部712的整体位于相比右前轮31靠右方或者左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左突出部711的前端与罩面70之间形成单一的左折弯部714。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形成多个左折弯部714。也可以构成为:在包含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横剖面内,在划分各左折弯部714的两个平面相交的部分形成弯曲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右突出部721的前端与罩面70之间形成单一的右折弯部724。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形成多个右折弯部724。也可以构成为:在包含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横剖面内,在划分各右折弯部724的两个平面相交的部分形成弯曲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罩面713的左端部713a配置于相比右端部713b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但是,只要能够形成左折弯部714,便可以适当地确定左罩面713的形状和配置。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左罩面713与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平行地延伸。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左罩面713的左端部713a配置于相比右端部713b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右罩面723的右端部723a相比左端部723b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但是,只要能够形成右折弯部724,便可以适当地确定右罩面723的形状和配置。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右罩面723与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平行地延伸。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左罩面713的右端部723a配置于相比左端部723b靠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对左壁部715。但是,可以构成为设置单一的左壁部715,也可以构成为将三个以上的左壁部715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排列设置。在该情况下,对于多个左壁部715,不需要使其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对右壁部725。但是,可以构成为设置单一的右壁部725,也可以构成为将三个以上的右壁部725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排列设置。在该情况下,对于多个右壁部725,不需要使其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缓冲机构33和右缓冲机构34分别具备一对伸缩机构。但是,根据车辆1的规格,左缓冲机构33和右缓冲机构34分别具备的伸缩机构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车辆1具备一个后轮4。但是,后轮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后轮4的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与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之间的间隔的中央一致。虽然优选这样的结构,但后轮4的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与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之间的间隔的中央也可以不一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5具备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但是,连杆机构5也可以具备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以外的横向部件。“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只不过是基于相对的上下关系命名而已。上横向部件并不意味着连杆机构5中的最上位的横向部件。上横向部件意味着与较之靠下方的其他横向部件相比位于上方的横向部件。下横向部件并不意味着连杆机构5中的最下位的横向部件。下横向部件意味着与较之靠上方的其他横向部件相比位于下方的横向部件。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由右横向部件和左横向部件的两个零部件构成。这样,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可以在具有连杆功能的范围内由多个横向部件构成。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5构成平行四节连杆。平行四节连杆与所谓的双横臂方式的连杆机构相比较,容易将构成连杆机构5的零部件组汇集在前罩221内,容易缩窄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前轮31与右前轮32之间的间隔。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因这两个前轮3而飞溅的水落到就坐于座椅24的乘员的脚部等的现象的产生。但是,连杆机构5也可以采用双横臂方式的结构。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语及表达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并不是为了限定性地解释而使用的。应认识到的是,不排除在本说明书所示且表述的特征事项的各种等同物,并容许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平行”这一用语意味着也包含尽管在±40°的范围内倾斜但作为部件却不相交的两个直线。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方向及部件使用的“沿着”这一用语意味着也包含在±40°的范围内倾斜的情况。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方向延伸”这一用语意味着也包含相对于该方向在±40°的范围内倾斜的情况。
本发明是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方式具体化的发明。本说明书应看作是提供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书。这些实施方式没有将本发明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记载和图示的至少任一方所形成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了解了该情况的基础上,将优选实施方式记载于此。
本发明也包括基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例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认识到的等同的构件、修正、删除、组合(例如,跨越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组合)、改良、变更的所有实施方式。权利要求的限定事项应基于该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语作广泛的解释,不应限定为本说明书或本申请的执行中记载的实施方式。这样的实施方式应解释为不是排他性的。例如,在本说明书中,“优选”、“良好”这样的用语不是排他性的,是表示“虽然优选,但没有限定于此”“虽然良好,但没有限定于此”的意思。
作为构成本申请的记载的一部分的内容,援引于2013年7月1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3-138486的内容。即,以下列举的结构也构成本申请的记载的一部分。
(1):
一种骑乘式车辆,
所述骑乘式车辆具备:
车身框架;
转向部件,所述转向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第一前轮,所述第一前轮配置于相比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靠左侧的位置,并且随着所述转向部件的旋转动作而移动;
第二前轮,所述第二前轮配置于相比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靠右侧的位置,并且随着所述转向部件的旋转动作而移动;
前下部罩部,所述前下部罩部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且当从车辆前方观察时在所述第一前轮以及所述第二前轮的后方、以与所述第一前轮以及所述第二前轮对置的方式配置,
所述前下部罩部具有:
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当从车辆前方观察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一前轮的后方,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且朝车辆前方突出;以及
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当车辆前方观察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二前轮的后方,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且朝车辆前方突出。
(2):在(1)所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所述前下部罩部具有:
第一前面部,所述第一前面部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车辆中央侧的面的后端部朝右方且前方延伸;以及
第二前面部,所述第二前面部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车辆中央侧的面的后端部朝左方且前方延伸。
(3):在(2)所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所述车身框架具有:头管,所述转向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所述头管;下降框架,所述下降框架与所述头管连接并且配置于所述头管的后方;以及底框架,所述底框架与所述下降框架的下部连接,
所述下降框架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前面部与所述第二前面部之间,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第一前面部以及所述第二前面部重叠的位置。
(4):在(2)或者(3)所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连接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车辆中央侧的面与所述第一前面部的第一连接部形成为角状,
连接所述第二突出部的车辆中央侧的面与所述第二前面部的第二连接部形成为角状。
(5):在(4)所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所述前下部罩部具有:
第一水势降低部,所述第一水势降低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降低顺着所述第一前面部从下方流向上方的水的势头;以及
第二水势降低部,所述第二水势降低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降低顺着所述第二前面部从下方流向上方的水的势头。
(6):在(5)所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所述骑乘式车辆具备后下部罩部,所述后下部罩部配置成面对所述前下部罩部的后方,
所述第一水势降低部具有:第一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从所述第一前面部朝车辆前方伸出;以及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所述第一伸出部的下方,
所述第二水势降低部具有: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二伸出部从所述第二前面部朝车辆前方伸出;以及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形成于所述第二伸出部的下方。
(7):在(1)至(6)中任一个所记载的骑乘式车辆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以及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为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突出尺寸逐渐变大。

Claims (11)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具备:
车身框架,当左转弯时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车辆的左方倾斜,当右转弯时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车辆的右方倾斜;
左前轮以及右前轮,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
座椅,所述座椅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靠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且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
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以及
内侧挡泥板,所述内侧挡泥板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且相比所述座椅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的位置,
所述内侧挡泥板具有:
罩面,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罩面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的后缘以及所述右前轮的后缘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
左突出部,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左突出部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中央靠左方、且相比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左端靠右方、且相比所述左前轮的所述后缘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相比所述罩面朝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右突出部,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右突出部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中央靠右方、且相比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右端靠左方、且相比所述右前轮的所述后缘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相比所述罩面朝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
至少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左突出部与所述右突出部之间的所述罩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对所述左前轮与所述右前轮之间的空间,
当在包括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并横贯所述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横截面中观察时,
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进行转向的状态下,所述左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左前轮的后方,
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进行转向的状态下,所述右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右前轮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左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右侧面,
所述右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左侧面,
所述左突出部的所述右侧面和所述罩面是在所述横截面中沿着不同方向延伸的两个面,并限定沿着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左折弯部,
所述右突出部的所述左侧面和所述罩面是在所述横截面中沿着不同方向延伸的两个面,并限定沿着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右折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右侧面和所述罩面形成的角为45度以上且135度以下;并且
所述左侧面和所述罩面形成的角为45度以上且135度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罩面具备:
左罩面,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左罩面配置于相比所述车辆的中央靠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位置;以及
右罩面,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右罩面配置于相比所述车辆的中央靠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位置,
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左罩面的左部配置于相比该左罩面的右部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
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右罩面的右部配置于相比该右罩面的左部靠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位置,
所述左突出部与所述左罩面的所述左部邻接,
所述右突出部与所述右罩面的所述右部邻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左突出部以及所述右突出部从所述罩面突出的突出量随着趋向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而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具备壁部,所述壁部在所述左突出部与所述右突出部之间相比所述罩面朝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前方突出,并且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左突出部以及所述右突出部从所述罩面突出的突出量比所述壁部从所述罩面突出的突出量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壁部包括:
左壁部,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左壁部配置于相比所述车辆的中央靠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位置;以及
右壁部,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未利用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右壁部配置于相比所述车辆的中央靠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位置,
所述左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的右侧面,
所述右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左侧面,
所述左壁部的左端部与所述右侧面相接,
所述右壁部的右端部与所述左侧面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壁部以朝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倾斜的方式从所述罩面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
在所述壁部的下方形成有贯穿所述罩面的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车辆具备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通过变更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的相对位置而使所述车身框架朝所述左方或者所述右方倾斜,
所述连杆机构具备:
上横向部件;
下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上横向部件靠下方的位置;
左侧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左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以及
右侧向部件,所述右侧向部件配置于相比所述右前轮靠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
所述上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以及所述右侧向部件以保持所述上横向部件与所述下横向部件相互平行的姿势、且保持所述左侧向部件与所述右侧向部件相互平行的姿势的方式连结。
CN201480037038.4A 2013-07-01 2014-06-30 车辆 Active CN105358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8486 2013-07-01
JP2013138486 2013-07-01
PCT/JP2014/067483 WO2015002170A1 (ja) 2013-07-01 2014-06-30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8418A CN105358418A (zh) 2016-02-24
CN105358418B true CN105358418B (zh) 2018-03-23

Family

ID=52143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7038.4A Active CN105358418B (zh) 2013-07-01 2014-06-30 车辆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9623B2 (zh)
EP (1) EP3002197B1 (zh)
JP (1) JPWO2015002170A1 (zh)
CN (1) CN105358418B (zh)
AP (1) AP2015008945A0 (zh)
BR (1) BR112015032746A2 (zh)
ES (1) ES2738322T3 (zh)
MX (1) MX2015017484A (zh)
TW (1) TWI573723B (zh)
WO (1) WO20150021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12147T3 (es) 2012-09-24 2019-05-09 Yamaha Motor Co Ltd Vehículo
EP3028930B1 (en) * 2013-07-31 2018-08-29 Hond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body cover structure
JP2018027744A (ja) * 2016-08-17 2018-02-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USD885984S1 (en) * 2017-11-03 2020-06-02 Zhejiang Langxiang Industrial Co., Ltd. Motorcycle
JP7545981B2 (ja) * 2019-08-30 2024-09-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ン車両
WO2021039989A1 (ja) 2019-08-30 2021-03-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ン車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954C (zh) * 2001-12-20 2005-08-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踏板型两轮摩托车的腿防护罩结构
USD656435S1 (en) * 2010-10-18 2012-03-27 Piaggio & C. S.P.A. Motor scooter
EP2447137A1 (en) * 2010-10-27 2012-05-02 Honda Motor Co., Ltd. Mounting structure of antitheft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CN103153769A (zh) * 2010-07-16 2013-06-12 比亚乔公司 具有两个前转向轮的可倾斜摩托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1410A (en) * 1980-07-17 1982-09-28 Townsend Engineering Company Self-balancing wheeled vehicle
JP4008006B2 (ja) * 2003-03-06 2007-11-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カバー部材組立体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スクータ型車両
JP2006151189A (ja) 2004-11-29 2006-06-15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における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USD547242S1 (en) 2006-03-02 2007-07-24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USD598328S1 (en) * 2008-05-12 2009-08-18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JP2012056503A (ja) * 2010-09-10 2012-03-22 Nagaoka Techno Service:Kk 車体をロールさせる車両
JP5869964B2 (ja) * 2012-05-31 2016-0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防風構造
BR112015014883A2 (pt) 2012-12-21 2017-07-11 Yamaha Motor Co Ltd veículo
EP3028930B1 (en) * 2013-07-31 2018-08-29 Hond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body cover structure
USD810628S1 (en) * 2016-02-24 2018-02-20 Shengzhou Zhonggong Electrical Co., Ltd Electric three wheel motorcyc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954C (zh) * 2001-12-20 2005-08-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踏板型两轮摩托车的腿防护罩结构
CN103153769A (zh) * 2010-07-16 2013-06-12 比亚乔公司 具有两个前转向轮的可倾斜摩托车
USD656435S1 (en) * 2010-10-18 2012-03-27 Piaggio & C. S.P.A. Motor scooter
EP2447137A1 (en) * 2010-10-27 2012-05-02 Honda Motor Co., Ltd. Mounting structure of antitheft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P2015008945A0 (en) 2015-12-31
EP3002197A1 (en) 2016-04-06
WO2015002170A1 (ja) 2015-01-08
JPWO2015002170A1 (ja) 2017-02-23
TW201512012A (zh) 2015-04-01
MX2015017484A (es) 2016-03-21
US20160121954A1 (en) 2016-05-05
ES2738322T3 (es) 2020-01-21
TWI573723B (zh) 2017-03-11
US10179623B2 (en) 2019-01-15
EP3002197B1 (en) 2019-04-24
BR112015032746A2 (pt) 2017-07-25
CN105358418A (zh) 2016-02-24
EP3002197A4 (en)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8418B (zh) 车辆
CN104520177B (zh) 车辆
CN105408193B (zh) 车辆
CN105339248B (zh) 车辆
JP588968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CN105358419B (zh) 车辆
US8047324B2 (en) All terrain vehicle
TWI377151B (zh)
CN101219691A (zh) 两轮或三轮机动车辆
CN109278922A (zh) 跨骑型车辆的前部结构
JP4377954B1 (ja) 鞍乗型車両
CN104487321B (zh) 车辆
CN107444536A (zh) 跨坐型车辆
US9469218B2 (en) Seat for a vehicle
JP3876627B2 (ja) スクーター型車両
TWI277555B (en) Two-wheeled vehicle
JP5088087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104204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物品収納構造
CN105745146A (zh) 跨乘式车辆
RU2707850C1 (ru) Боковая панель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5346534B2 (ja) 鞍乗型車両
JP3159210U (ja) 自動二輪車
TW202014337A (zh) 跨坐型車輛
CN110461695A (zh) 跨骑型车辆
JP2003034280A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荷物収納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