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7013B - Motor vehicle frame - Google Patents

Motor vehicle fr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7013B
TWI557013B TW104141337A TW104141337A TWI557013B TW I557013 B TWI557013 B TW I557013B TW 104141337 A TW104141337 A TW 104141337A TW 104141337 A TW104141337 A TW 104141337A TW I557013 B TWI557013 B TW I5570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od
sides
rods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1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0701A (zh
Inventor
Pin-Rui S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4141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701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7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70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20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0701A/zh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機動車輛之車架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機動車輛之車架,尤指一種作為機動車輛主要支撐之車架。
機動車輛為便利性之交通工具,為能提供消費者更多樣的選擇,業者無不致力開發多種不同功能及款式的機動車輛,有些款式強調的是動力機構,有些款式則以轉彎順暢性作為訴求,更有些款式係以車輛的平衡性為主,然不論是何種功能或款式的機動車輛,其均須有最基本的車架作為支撐之主架構,且車架除了支撐的功能外,對於機動車輛某些強調的功能也有絕對的影響性。
例如機動車輛於轉彎時,若車架之剛性不足,則易影響轉彎時的順暢性,而於騎駛過程中也易產生平衡性不佳的問題,進而衍生難以操控機動車輛之困擾,因此,對於車架的剛性問題,也是業者致力研發的方向,尤其車架前端處的型態,對於車架的剛性更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於車架之前端處包含有一供車頭機構之主管穿過,以作為支撐之中空立管,而從中空立管處往後延伸之各管件關係,即影響車架是否具有足夠的剛性。
惟,目前所見及之車架前端處之型態,大多以上下的獨立架桿銜接於中空立管的上下端處,故若以車架之側端觀之,雖以二獨立之架桿與立管形成支撐面,但若從車架俯視觀之,上下的獨立架桿為顧及車架之平衡,係呈對齊的狀態,相對的,即形成線狀的銜接型態,故使得車架的後端無法提供立管更穩固之支持,進而影響車架的剛性。
故由上述可知,現有車架確實存在剛性不足的問題,因此為能解決此問題,本創作者乃思及,若能由車架前端處之各角度觀之,均呈面支撐的思考模式來重新研發車架之型態,必可使車架前端處的剛性更加提昇,進而提供一符合需求的車架;因此,本創作者乃研發出"機動車輛之車架",希藉由本創作之車架,提供一剛性佳之車架。
故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機動車輛之車架,該車架包含有前端之支撐部及後端之承載部,其中:該支撐部包含一立管,立管內部為貫通之中孔,而於立管上端之後端處銜接上架桿組,該上架桿組包含二支撐架桿,二支撐架桿係以兩側對應設置之型態位於立管後端處,每一支撐架桿之上端為與立管固接之銜接部,每一支撐架桿之銜接部下端再分別銜接斜狀之延伸部,而二支撐架桿銜接部之間的距離及兩側延伸部之距離,係由上往下漸增,且支撐部係以二支撐架桿之延伸部銜接後端之承載部;該立管下端之後端處銜接下架桿組件,下架桿組件包含一與立管下端固接之下定位架桿,該下定位架桿依循兩側之中心線往後端延伸,該下定位架桿包含一與立管固接之前連接部,及銜接於前連接部後端之後連接部,該後連接部並銜接後端之承載部;該上架桿組件之二上架桿組件之延伸部各以一銜接架桿與下架桿組件之前連接部固接。
藉由上述之車架,於立管後端之上下端分別固接上架桿組件及下架桿組件,而上架桿組件以兩側對稱式之型態,形成往下延伸之支撐面,而下端的下架桿組件於中心線形成剛性的支撐線,故能構成相對應之支撐面,使車架的剛性提高,強度也增加。
前述機動車輛之車架,該下定位架桿之前連接部與水平面間之傾斜角度小於後連接部與水平面間之傾斜角度。
藉由上述下位架桿之前連接部與後連接部間的角度關係,使車架的剛性更佳。
前述機動車輛之車架,該上架桿組之二支撐架桿的延伸部間設一補強架桿。
藉由上述補強架桿之設置,使車架的穩固性更加提昇。
前述機動車輛之車架,其中承載部係於該二支撐架桿的延伸部後端分別延伸底架桿,且於該下定位架桿後端之後連接部處固設一底銜接架桿,底銜接架桿呈兩側橫置,兩端分別固設於兩側之底架桿處。
藉由上述承載部處之底架桿及底銜接架桿,可與車架前端之支撐部銜接。
前述機動車輛之車架,其中承載部兩側之底架桿往後延伸,各銜接兩側對應之縱桿,兩側之縱桿再銜接框架,且於兩側底架桿與兩側相對應之縱桿銜接處,設置一橫向之後補強架桿。
請配合參看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機動車輛之車架包含有前端之支撐部10與後端之承載部20,其中支撐部10包含一立管11,該立管11呈斜狀型態,其下端位於車架之最前端處,而由下端往上端呈斜狀延伸,如圖3所示之狀態,復請參看圖4所示,且該立管11內部為中空,形成貫通之中孔111。
復請配合參看圖2及圖3所示,於該立管11上端之後端處銜接上架桿組件12,該上架桿組件12包含二支撐架桿121,二支撐架桿121係以兩側對應設置之型態位於立管11後端處,每一支撐架桿121之上端為銜接部122,銜接部122上端之端部與立管11上端固接呈一體,固接方式以焊接方式為最佳,而兩側支撐架桿121之銜接部122下端同時銜接斜狀之延伸部123,兩側銜接部122之間的距離及兩側延伸部123之距離係呈漸增的型態,使二支撐架桿121自銜接部122與立管11之銜接端為起點,呈漸進地往兩側延伸,至延伸部123底端處時,兩側間之距離即為車架前端支撐部10兩側間的最大距離,而支撐部10即以兩側之延伸部123銜接後端之承載部20。
復請配合參看圖2及圖3所示,於該立管11下端之後端處銜接下架桿組件13,該下架桿組件13包含一與該立管11下端固接之下定位架桿131,該下定位架桿131係依循車架兩側之中心線往車架後端延伸,該下定位架桿131並包含了一與水平面間的傾斜角度較小的前連接部132及銜接於前連接部132後端而傾斜角度較大的後連接部133,且該下定位架桿131並位於上架桿組件12兩側之支撐架桿121間,如圖5及圖6所示。
復由圖3觀之,因上架桿組件12兩側之支撐架桿121之各銜接部122所銜接對應之兩側延伸部123係往下延伸,故由側視觀之,延伸部123與前連接部132間形成交叉點,而於兩側延伸部123之內側各以銜接架桿14與前連接部132固接,使本創作車架之支撐部11之上架桿組件12及下架桿組件13藉由兩側之銜接架桿14而銜接呈一體,而由圖5中可清楚見及,在兩側之支撐架桿121與位於兩側支撐架桿121間之下定位架桿131,因兩側銜接架桿14之銜接,而構成兩側相對應之支撐面,而此支撐面由圖3觀之,係由各桿體交叉疊合而形成,故對於立管11形成強力的支持,進而使車架之剛性顯著提昇。
另請參看圖2所示,於兩側之延伸部123間可另設置橫置之補強架桿15,該補強架桿15可呈圖上所示之弧狀型態,也可為一字型態,補強架桿15兩端係固設於兩側延伸部123之等高處,藉此可進一步使兩側支撐桿121間之相對關係更加穩固,具有補強之作用。
另兩側延伸部123所銜接之承載部20,可依機動車輛之車型而有不同的型態,請配合參看圖2及圖6所示,圖上所示之承載部20係於兩側延伸部123後端分別延伸底架桿21,且下定位架桿131後端之後連接部133並固設於一底銜接架桿22之中央處,而底銜接架桿22之兩端則分別固設於兩側之底架桿21處,而形成前端支撐部10與後端承載部20之銜接狀態。
承載部20兩側之底架桿21再往後延伸,而後各銜接了兩側對應之縱桿23,兩側之縱桿23再銜接了供設置座墊之框架24,且於兩側底架桿21與兩側相對應之縱桿23銜接處,進一步設置了橫向銜接之後補強架桿25,使車架之型態更加穩固。
本創作主要在於車架前端支撐部10之型態有別於以往之車架,本創作於支撐部10之立管11後端,分別以上端的上架桿組件12及下端的下架桿組件13往後延伸,其中上架桿組件12以兩側對稱式的型態,形成往下延伸之支撐面,下端之下架桿組件13則於中心線形成剛性之支撐線,由側視觀之,即可明顯見及上架桿組件12與下架桿組件13係呈交叉的狀態,且當上架桿組件12與下架桿組件13再以兩側對應之銜接架桿14銜接時,即構成相對應之支撐面,因此,車架10的剛性即提高,強度也增加,當車頭機構之主管穿過立管時,即能藉由剛性佳的車架10提供很好的支持,使機動車輛之行駛更加順暢及安全。
綜上所述,藉由本創作機動車輛之車架,可提供一剛性更佳的結構,而提供一更符合需求之車架。
10‧‧‧支撐部
11‧‧‧立管
111‧‧‧中孔
12‧‧‧上架桿組件
121‧‧‧支撐架桿
122‧‧‧銜接部
123‧‧‧延伸部
13‧‧‧下架桿組件
131‧‧‧下定位架桿
132‧‧‧前連接部
133‧‧‧後連接部
14‧‧‧銜接架桿
15‧‧‧補強架桿
20‧‧‧承載部
21‧‧‧底架桿
22‧‧‧底銜接架桿
23‧‧‧縱桿
24‧‧‧框架
25‧‧‧後補強架桿
圖1係本創作車架由前往後呈現之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創作車架由後往前呈現之立體外觀圖。
圖3係本創作車架之側視平面圖。
圖4係本創作車架之側視剖面圖。
圖5係本創作車架之前視平面圖。
圖6係本創作車架之俯視平面圖。
10‧‧‧支撐部
11‧‧‧立管
111‧‧‧中孔
12‧‧‧上架桿組件
121‧‧‧支撐架桿
122‧‧‧銜接部
123‧‧‧延伸部
13‧‧‧下架桿組件
131‧‧‧下定位架桿
133‧‧‧後連接部
14‧‧‧銜接架桿
15‧‧‧補強架桿
20‧‧‧承載部
21‧‧‧底架桿
22‧‧‧底銜接架桿
23‧‧‧縱桿
24‧‧‧框架
25‧‧‧後補強架桿

Claims (7)

  1. 一種機動車輛之車架,該車架包含有前端之支撐部及後端之承載部,其中: 該支撐部包含一立管,立管內部為貫通之中孔,而於立管上端之後端處銜接上架桿組,該上架桿組包含二支撐架桿,二支撐架桿係以兩側對應設置之型態位於立管後端處,每一支撐架桿之上端為與立管固接之銜接部,每一支撐架桿之銜接部下端再分別銜接斜狀之延伸部,而二支撐架桿銜接部之間的距離及兩側延伸部之距離,係由上往下漸增,且支撐部係以二支撐架桿之延伸部銜接後端之承載部; 該立管下端之後端處銜接下架桿組件,下架桿組件包含一與立管下端固接之下定位架桿,該下定位架桿依循兩側之中心線往後端延伸,該下定位架桿包含一與立管固接之前連接部,及銜接於前連接部後端之後連接部,該後連接部並銜接後端之承載部; 該上架桿組件之二上架桿組件之延伸部各以一銜接架桿與下架桿組件之前連接部固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動車輛之車架,該下定位架桿之前連接部與水平面間之傾斜角度小於後連接部與水平面間之傾斜角度。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機動車輛之車架,該上架桿組之二支撐架桿的延伸部間設一補強架桿。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機動車輛之車架,其中承載部係於該二支撐架桿的延伸部後端分別延伸底架桿,且於該下定位架桿後端之後連接部處固設一底銜接架桿,底銜接架桿呈兩側橫置,兩端分別固設於兩側之底架桿處。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機動車輛之車架,其中承載部兩側之底架桿往後延伸,各銜接兩側對應之縱桿,兩側之縱桿再銜接框架,且於兩側底架桿與兩側相對應之縱桿銜接處,設置一橫向之後補強架桿。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機動車輛之車架,其中承載部係於該二支撐架桿的延伸部後端分別延伸底架桿,且於該下定位架桿後端之後連接部處固設一底銜接架桿,底銜接架桿呈兩側橫置,兩端分別固設於兩側之底架桿處。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機動車輛之車架,其中承載部兩側之底架桿往後延伸,各銜接兩側對應之縱桿,兩側之縱桿再銜接框架,且於兩側底架桿與兩側相對應之縱桿銜接處,設置一橫向之後補強架桿。
TW104141337A 2015-12-09 2015-12-09 Motor vehicle frame TWI557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1337A TWI557013B (zh) 2015-12-09 2015-12-09 Motor vehicle fr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1337A TWI557013B (zh) 2015-12-09 2015-12-09 Motor vehicle fr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7013B true TWI557013B (zh) 2016-11-11
TW201720701A TW201720701A (zh) 2017-06-16

Family

ID=57851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1337A TWI557013B (zh) 2015-12-09 2015-12-09 Motor vehicle fr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701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877A (ja) * 1995-07-13 1997-01-28 Yamaha Motor Co Ltd モータサイクルのステアリング機構
CN1836964A (zh) * 2005-03-25 2006-09-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踏板式车辆
TW201129492A (en) * 2010-02-25 2011-09-01 Kwang Yang Motor Co Scooter motorcycle frame
JP2015166197A (ja) * 2014-03-03 2015-09-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877A (ja) * 1995-07-13 1997-01-28 Yamaha Motor Co Ltd モータサイクルのステアリング機構
CN1836964A (zh) * 2005-03-25 2006-09-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踏板式车辆
TW201129492A (en) * 2010-02-25 2011-09-01 Kwang Yang Motor Co Scooter motorcycle frame
JP2015166197A (ja) * 2014-03-03 2015-09-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701A (zh) 201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9890U (zh) 新型超市购物车
TWI557013B (zh) Motor vehicle frame
JP2020026227A (ja) フレーム構造及びスクータ型二輪車
TWM518663U (zh) 機動車輛之車架
CN201395207Y (zh) 机动二轮车车架
CN202896781U (zh) 摩托车及其车架
US9527544B2 (en)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BR102012027067B1 (pt) chassi de veículo de motocicleta
JP598368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202987334U (zh) 一种加强型侧支架与主搁脚的安装结构
CN103847882B (zh) 电动车
CN101519095B (zh) 一种摩托车的车架
CN205632681U (zh) 仪表板加强梁总成
CN206623897U (zh) 车架用组合梁及使用该组合梁的中段车架和车辆
CN204801979U (zh) 一种锻钢骨架与异型管结合式越野摩托车增强车架
CN207089546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车架总成
CN103407519B (zh) 摩托车前照灯支架总成
CN208760804U (zh) 摩托车车架及其摩托车
CN207374568U (zh) 三轮车分体式头篷结构及含该结构的三轮车
CN207843163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车架
EP2502815A2 (en) Motorcycle
CN207860295U (zh) 用于作业机器的驾驶室及作业机器
CN204701711U (zh) 一种摩托车前照灯支架结构
CN204871373U (zh) 三轮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04895016U (zh)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用l型梁及总成和空气悬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