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6771B - Chair of the suppor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Chair of the suppor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6771B
TWI556771B TW099131592A TW99131592A TWI556771B TW I556771 B TWI556771 B TW I556771B TW 099131592 A TW099131592 A TW 099131592A TW 99131592 A TW99131592 A TW 99131592A TW I556771 B TWI556771 B TW I5567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waist
backrest
chair
seated pers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1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2321A (en
Inventor
Fumihiro Kurata
Isao Okamoto
Original Assignee
Takan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n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an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32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2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6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67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 A47C7/462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adjustable by mechanical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8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of freely-rotatable type

Description

椅子之撐腰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支撐坐在椅子上的人之腰椎部分的撐腰裝置。更詳述之,本發明係有關於可在左右分開地支撐就座者的腰部之懸臂式之椅子的撐腰裝置。
設置撐腰裝置並有效地支撐就座者之腰部的椅子自以往就存在。又,藉由使支撐腰部的撐腰構件上下地昇降,使可合乎就座者的體格之構造的撐腰裝置亦存在(專利文獻1)。此撐腰裝置是作成以利用以橫渡靠背架的方式所架設的支撐皮帶配置於靠背之中央的撐腰本體支撐就座者的腰部,並是在支撐皮帶的兩端具備嵌入在靠背架之左右的縱框所鑽之孔的突起,藉由在上下方向挪移將該突起嵌入之孔的位置,而可在上下方向移動撐腰本體與支撐撐腰本體的支撐皮帶。支撐撐腰本體之支撐皮帶的兩端一面被舖布與背架從前後被夾住,一面在該支撐皮帶與背架之間構築藉突起與孔之簡單之構造的上下滑動構造。
又,亦提議以在左右所分離的撐腰構件支撐腰部的撐腰裝置(專利文獻2)。此撐腰裝置是支撐就座者之腰椎的腰板預先二分割成右半部板與左半部板,並是作成在以在座背框可旋轉之方式所架設的支撐軸經由由扭轉彈簧所構成之左右的支撐臂彈性地獨立支撐兩板。由扭轉彈簧所構成之左右的支撐臂由支撐軸所支承,而各個板分別轉動自如地安裝於朝向背架的內側彎曲成L形的自由端。而,左右的支撐臂所卡止的卡止板固接於支撐軸的兩端,利用藉操作把手被旋轉的凸輪使任一方的卡止板擺動,而使支撐軸旋轉,並經由扭轉彈簧對支撐臂之自由端的各腰板賦予朝向座背之就座面方向的復原力。
[專利文獻1]特開2007-190219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平07-265169號公報
可是,在專利文獻1的撐腰裝置,因為是以兩端的支撐皮帶將配置於靠背之中央的撐腰本體安裝於背架之左右之縱框部的構造,所以就座者靠在靠背面時撐腰構件之往進深方向的彎曲量受到板彈簧構件之長度的限制,而有支撐就座者之腰部部分的力愈靠近靠背中央相對地變強的傾向。尤其,在僅由如網孔的舖布所構成之靠背面的情況,藉撐腰本體之腰椎部分的支撐顯眼,在撐腰本體使用硬質之材料的情況,亦有因脊骨受到強大的壓迫而使就座者覺得不舒服的情況。
又,在如專利文獻2之懸臂支撐構造,因為成為元件數多且複雜之構造,所以不僅耗費貴,而且無法小型化,伴隨佔空間的問題。而且,在僅由舖在背架之如網孔的舖布構成靠背面的情況,因為複雜之構造的撐腰裝置在靠背的背面側露出,所以具有可能使椅子之靠背之外觀變醜的問題。此外,在專利文獻2之構成的撐腰裝置,為了使腰板可上下地移動,還需要使支撐軸之兩端同步地昇降的滑動機構,因為昇降機構複雜且大型,所以具有引起耗費貴與大型化的問題。而且,在以使用槽之滑動機構使僅由一支支撐軸所支撐的撐腰裝置昇降的情況,動作無法順暢,而難使其在確實固定位置下圓滑地移動。而且,利用經由滑動機構的支撐無法得到充分的剛性,在強度面上受擔心。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彈性柔和地支就座者之腰椎部分之椅子的撐腰裝置。進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以簡單之構造調整高度之椅子的撐腰裝置。
為了達成該目的,本發明之椅子的撐腰裝置係由在左右分離的2個撐腰構件所構成,而且各個撐腰構件具有支撐腰部部分的撐腰部與支撐該撐腰部的支柱部,及配置在椅子的前後方向的轉軸,同時撐腰構件以轉軸將支柱部的端部連結成在背架的左右的縱邊可旋轉並分別自該背架的左右的該縱邊朝向內側突出地被安裝,並構成為藉由使前端側之撐腰部以轉軸為中心一面畫圓弧運動一面移動,而可調整位置的同時,將左右的撐腰構件作為獨立地在椅子之進深方向彎曲之構造。
在此,撐腰部與撐腰支柱部係由不同構件所構成,並使其與設置於撐腰部或撐腰支柱部之任一方的鞘部嵌合並連結較佳,進而撐腰部與撐腰支柱部係連結成可在撐腰支柱部的長度方向滑動較佳。當然,亦可作成撐腰部與撐腰支柱部係以一體成形品構成。
又,本發明之撐腰裝置,在背架與撐腰構件之間安裝定位機構較佳。例如,將凹凸形成於撐腰支柱部與背架的任一方,同時在另一方具備與凹凸嵌合的彈性構件,並對撐腰支柱部的旋轉賦予適當的阻力較佳。不過,雖然凹凸與彈性構件可設置於撐腰支柱部或與撐腰支柱部相對向之背架的面或邊緣,但是最好設置於在撐腰支柱部之鎖緊力少發生變化之撐腰支柱部的周邊部及與其相對向的面。
又,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係在左右所配置的撐腰部之至少彼此相對向的面構成圓弧面或橢圓面較佳。
又,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係撐腰部設置向前面側突出的凸部較佳。
又,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係撐腰支柱部在與在靠背之前後方向所配置的轉軸正交的方向配置於背架,同時撐腰部傾斜地配置於該撐腰支柱部,並配置成和與該撐腰部相對向之部分的舖布平行較佳。
又,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係使左右之該撐腰部連繫,並使撐腰支柱部繞轉軸同步旋轉較佳。例如將長孔形成於左右之撐腰部的一方,同時在另一方具備貫穿長孔的連結銷,彼此在以轉軸為中心的旋轉方向連繫,同時在靠背的寬度方向可滑動,而且在靠背的前後方向以游隙連結較佳。又,經由連桿轉動自如地連結左右的撐腰部之間,同時以不同的構件構成撐腰部與撐腰支柱部,而且使另一方的構件與設置於撐腰部或撐腰支柱部之任一方的鞘部可滑動地嵌合並連結較佳。進而,將齒輪形成於在左右所配置的撐腰部之彼此相對向之撐腰部之內側的圓弧面,藉由這些齒輪嚙合,而以在靠背的前後方向彼此獨立地位移之方式處於非連繫關係,並在擺動方向齒輪嚙合而使其同步旋轉較佳。
又,本發明的撐腰裝置係亦可作成分離成2個的撐腰部超過靠背的中心,而撐腰部的前端部向另一方的撐腰構件側突出。
進而,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係撐腰部之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面係具有可得到對就座者之身體相異之碰觸強度的複數個支撐區域較佳。在此,複數個支撐區域係例如藉由形成以下的構成而構成較佳,主抵接面,係朝向該就座者之 身體的突出量大而比較強力地碰觸該就座者的身體;及副抵接面,係突出量比該主抵接面更小,而對該就座者之身體的碰觸弱。在此情況,副抵接面係具有相對舖布遠離或沿著之傾斜的側面(flank)較佳。又,複數個支撐區域亦可係利用表面之硬度相異而形成,並利用硬度之差異形成硬而對就座者之身體比較強力碰觸的主抵接面、與比主抵接面更軟而對就座者之身體之碰觸弱的副抵接面。進而,亦可撐腰部係由具有複數個支撐區域的襯墊與襯底所構成,而該襯底係由與該襯墊可分離的不同元件所形成並被該撐腰支柱部支撐,藉由可更換襯墊,而可將可得到對就座者之身體相異之碰觸強度的複數個支撐區域變更成各種形態,作為可變更襯墊與支撐襯墊之襯底的安裝位置,亦可藉由變更襯墊的安裝角度,而可變更主抵接面的位置。
又,撐腰部係將對撐腰支柱部設置成撐腰部可旋轉的轉軸配置於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藉由以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為中心旋轉,而改變複數個支撐區域與身體抵接的位置較佳。
例如,撐腰部的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在靠背之前後方向所配置,並可利用撐腰部的旋轉變更複數個支撐區域的位置。進而,撐腰部係由具有複數個支撐區域的襯墊與襯底所構成,而該襯底係由與該襯墊可分離的不同元件所形成並支撐襯墊,同時被撐腰支柱部支撐,將以襯墊與襯底為中心所連結的連結軸作為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靠背之前後方向的轉軸,使襯墊可旋轉,並可利用襯墊的 旋轉變更複數個支撐區域的位置較佳。
又,亦可撐腰部的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係相對撐腰支柱部以朝向靠背的上下方向或寬度方向或者這些方向之間的斜方向之任一方向所配置的軸為中心旋轉。進而,在此情況,以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為中心,在撐腰部之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使撐腰部的表面形狀相異,藉由使其以轉軸為中心旋轉轉換背側與表側,而可調整撐腰部碰觸身體的強度或強力碰觸身體的位置較佳。又,以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為中心,在撐腰部之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之間使向靠背的突出量或硬度彼此相異,利用以轉軸為中心之該撐腰部的旋轉轉換背側與表側,藉此可調整撐腰部碰觸身體的強度。
又,改變撐腰部之與身體抵接之位置的構造未限定為利用撐腰部本身的旋轉轉換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例如,亦可作成撐腰部係沿著撐腰支柱部所支撐之襯底之表面可直線移動地具備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襯墊,並利用襯墊在襯底上的直線移動變更突出位置或突出量。
若依據本發明之椅子的撐腰裝置,採用利用在左右分離的2個撐腰構件懸臂支撐就座者的腰部,藉此可使左右的撐腰部獨立地在椅子之進深方向彎曲的構造,因為可確保彎曲量,所以可柔和地接住就座者的腰部並彈性支撐。 而且,若依據此構造,利用藉獨立之左右的撐腰構件對就座者之腰椎的彈性支撐,因為來自腰板的腰椎支撐力追蹤朝向左右方向之負荷的移動,所以即使在身體扭轉時,腰椎部分的支撐亦可充分地穩定。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撐腰裝置,因為是只是將具有撐腰部與撐腰支柱部的撐腰構件安裝成可在背架旋轉之簡單構造,而且可利用轉動調整上下方向的位置,所以元件數可少,可作成小型之構造,同時亦可降低耗費。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撐腰裝置,因為利用撐腰構件的轉動調整撐腰部的高度,所以撐腰部的昇降動作變得順暢。
而且,因為利用在左右分離之2構件的撐腰部可避開就座者的脊骨,支撐腰部,所以少產生撐腰部直接碰觸脊骨所引起的不舒服感。又,即使脊骨碰觸撐腰部,亦因為撐腰構件本身彎曲而減弱對脊骨所施加的力,所以少產生不舒服感。又,若依據本發明之撐腰裝置,因為是分離的撐腰部,所以可使左右進行不同的動作,而可因應就座者的要求支撐腰部。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撐腰裝置,因為可使左右的撐腰部彼此獨立地動作,所以可在左右使撐腰部的動作方向相反,或可挪移高度,而以在左右成為相異之高度的方式支撐腰椎部分。因而,即使在就座者的姿勢傾斜,或有傾斜地就座之習慣的人的情況,左右的撐腰構件亦可獨立地確保適當的高度位置,並適當地支撐就座者的腰椎部分。
又,因為本發明的撐腰裝置係作成以不同構件構成撐 腰部與撐腰支柱部,並使其與設置於撐腰部或撐腰支柱部之任一方的鞘部嵌合並連結,所以可從不同的材料製作撐腰部與撐腰支柱部,需要剛性的撐腰支柱部可從剛性高的材料製作,而需要柔軟性的撐腰部可從具有柔軟性的材料製作,可使柔軟性與剛性兩立,而可消除撐腰構件在強度上的不安。進而,在本發明,在將撐腰部連結成可相對撐腰支柱部在長度方向滑動的情況,因應於需要,在橫向亦可移動以撐腰部支撐腰椎部分的位置。這意指可調整左右之撐腰部的間隔,同時可在仍然保持間隔下在左右移動。因此,可進行因應就座者固有之感覺或身體之特徵之更微細的調整。
又,在本發明的撐腰裝置,在背架與撐腰構件之間安裝定位機構的情況,可在所預定之位置或任意位置確實地固定撐腰構件。其中尤其,將凹凸形成於撐腰支柱部與背架的任一方,同時在另一方具備與凹凸嵌合的彈性構件,並對撐腰支柱部的旋轉賦予適當的阻力的情況,可易於以咔嚓感確認撐腰構件位於固定位置。當然,定位機構未限定為凹凸及與凹凸嵌合之彈性構件的組合,當然即使是藉由增加撐腰支柱部與背架之間的摩擦,而進行撐腰構件的定位,在阻止撐腰構件之自重所造成的滑落上亦可得到一樣之效果。
又,在本發明的撐腰裝置,在將在左右所配置的撐腰部之至少相對向的面形成圓弧面或橢圓面的情況,不會因左右之撐腰部的圓弧運動而彼此干涉。因此,在需要使在 左右所配置之撐腰部的間隔變窄的情況,可使其變窄至最小。
又,在本發明的撐腰裝置,將向前面側突出的凸部設置於撐腰部的情況,因為可在從靠背的中心線確實地左右分離的位置支撐就座者的腰椎部分,所以即使就座者的座法偏離靠背的中心線,亦少直接推脊骨。
又,在本發明之撐腰裝置,在使撐腰部傾斜與相對向之部分的舖布平行地配置於撐腰支柱部的情況,因為撐腰部相對舖布大致平行地轉動,所以即使使撐腰支柱部旋轉並調整高度方向的位置,亦因為與舖布之間的距離不變,所以在支撐腰椎部分之力的變動小。在此,使撐腰支柱部或撐腰部與所相對向之部分之舖布的配置關係變成平行,這當然不必在嚴密的意義上是平行,亦包含是大致平行的情況。
又,在本發明之撐腰裝置,在使左右之該撐腰部連繫,並使撐腰支柱部繞轉軸同步旋轉的情況,因為藉由抓住一方的撐腰構件使其昇降,左右的撐腰部及支柱部就可同時移動等量,所以撐腰部的高度調整容易。而且,雖然左右的撐腰構件僅在旋轉方向連繫,但是因為在椅子的進深方向可獨立地彎曲,所以可柔和地接住就座者的腰部並彈性支撐。
進而,在以長孔與貫穿長孔的連結銷將左右的撐腰構件彼此在擺動方向連繫,同時在水平方向可滑動,而且在靠背的前後方向以游隙連結的情況,因為即使變更撐腰部 之高度方向的位置,左右之撐腰部的間隔亦不變動,所以可支撐相同的位置,與就座者之腰椎部分的高度無關。
又,在對撐腰支柱部將撐腰部連結成在長度方向可滑動,另一方面,經由連桿轉動自如地連結左右的撐腰部之間的情況,因為即使變更撐腰部的高度,亦可與高度無關,支撐相同之腰椎部分的寬度方向位置。
又,在左右的撐腰構件之間藉由使彼此的齒輪嚙合而同步旋轉的情況,因為可將一方之撐腰部的旋轉動作向另一方的撐腰部圓滑地傳達,所以左右之撐腰部的昇降動作可簡單。
又,在本發明的撐腰裝置,即使採用分離成2個的撐腰部超過靠背的中心,而撐腰部的前端部突出之構造,亦以背部的脊骨附近為中心支撐腰椎部分,因為不論如何都被彼此分離並被懸臂支撐的撐腰構件的支撐,所以可使對就座者之腰椎部分的碰觸變得柔和。
又,在本發明之撐腰裝置,在撐腰部之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面具有可得到對就座者之身體相異之碰觸強度的複數個支撐區域的情況,因為可在支撐身體的面產生積極地施加強力之撐腰部之碰觸的部分,及使對未作用為積極地施加強碰觸之面的舖布貼合而柔和地支撐舖布及就座者之腰部的部分,所以在主抵接面與副抵接面同時存在於相同之碰觸面的情況,因為支強碰撞的部分與比較柔和地支撐的部分支撐就座者的腰椎部分,所以雖然明確得覺得身體被推的感覺,亦很少覺得局部推壓所伴隨的不舒服。而且, 藉由在撐腰部的位置變更複數個支撐區域的配置,而可使比較強碰觸就座者之身體的位置移動,換言之改變在就座者之身體之某位置的碰觸強度。因此,隨著撐腰構件整體之以轉軸為中心的擺動,可使撐腰部強碰觸身體的位置在更寬範圍內而且微妙地變化。
尤其,在以具有相對舖布遠離或沿著之傾斜的側面(flank)形成副抵接面的情況,因為即使對撐腰部不賦予相對在與背架之轉軸正交的方向所安裝之撐腰支柱部的傾斜角θ,亦藉由將副抵接面配置於靠背的中心側,並將主抵接面配置於靠近其相反側之背架的轉軸,而以沿著舖布的形狀之易貼合的角度形成碰觸面,所以省去調整角度的工夫。而且,即使撐腰構件以轉軸為中心旋轉,亦因為撐腰部沿著相對向的舖布平行移動,所以相對舖布的距離不變,而支撐就座者之腰椎部分的力不會變動。又,在將副抵接面配置於背架之中心側的情況,因為在靠近靠背之中心的部分舖布沈入成與副抵接面貼合,所以不會強力推脊骨部分,並在避開脊骨的部分強力碰觸。又,根據就座者的喜好,可將副抵接面配置於靠近背架之轉軸側,同時將主抵接面配置於背架的中心側,藉此可強力推更接近脊骨的部分。
進而,因為在複數個支撐區域利用使表面之硬度相異來形成碰觸面的撐腰部,係可利用硬度的差異易於形成硬而對就座者之身體比較強力碰觸的主抵接面、與比主抵接面更軟而對就座者之身體之碰觸弱的副抵接面,所以以撐 腰部之表面密接的方式接觸向靠背進深側沈入的舖布,而因撐腰部之角等而損害舖布的情況少。而且,不僅單純之碰觸強度的變化,亦可變更對材質等所伴隨之硬度變化之感觸性的碰觸感。
進而,由可分離之襯墊與襯底所構成之撐腰部係藉由更換襯墊,而可將可得到對就座者之身體相異之碰觸強度的複數個支撐區域變更成各種形態。例如,若備齊主抵接面與副抵接面之分布的形態、或主抵接面與副抵接面的個數、形狀、突出量之大小等相異的數種襯墊,可因應就座者的喜好或配合就座者當天的身體狀況或腰部的疼痛狀況等適當地更換後使用。
進而,在以可分離的襯墊與襯底構成撐腰部,並可變更襯墊對襯底之安裝位置的情況,藉由變更襯墊的安裝角度,而可簡單地變更主抵接面的位置。因而,因為即使在使用中固定襯墊本身的情況,亦可預先將撐腰部設定於因應就座者之喜好的位置,所以可隨著撐腰構件整體之以轉軸為中心的擺動,在更喜好的位置強力碰觸撐腰部。
又,在撐腰部係將對撐腰支柱部設置成撐腰部可旋轉的轉軸配置於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該撐腰部藉由以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為中心旋轉,而改變複數個支撐區域與身體抵接的位置的情況,只是使撐腰部以轉軸為中心旋轉,即使不使撐腰支柱部繞轉軸旋轉,亦可使比較強力地碰撞就座者之身體的位置移動,換言之,可改變在就座者之身體之某位置的碰觸強度。當然,藉由與撐腰構件之 以轉軸為中心的旋轉組合,而可更微細地進行碰觸位置的移動及碰觸強度的調整。
又,本發明的撐腰部係設置成能以配置於可得到相異之碰觸強度的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為中心相對撐腰支柱部旋轉,所以藉由只是撐腰部的旋轉,而可易於改變在就座者之身體之某位置的碰觸強度,亦可改變碰觸強的區域。而且,可伴隨撐腰構件整體之以轉軸為中心的擺動,在寬範圍內變化。
又,在以可分離成具有複數個支撐區域之襯墊與被撐腰支柱部所支撐之襯底的方式構成撐腰部,並將以襯墊與襯底為中心在在靠背之前後方向所連結的連結軸作為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靠背之前後方向的轉軸,使襯墊可旋轉的情況,因為只是襯墊的旋轉,就在靠背之高度方向及寬度方向變更複數個支撐區域的位置,所以伴隨撐腰構件整體之以轉軸為中心的擺動,可在寬範圍內微妙地改變撐腰部強力碰觸身體的位置。
又,在本發明,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以朝向靠背的上下方向或寬度方向或者這些方向之間的斜方向之任一方向而配置,以該軸為中心旋轉,將撐腰部設置成可相對撐腰支柱部旋轉的情況,只是使撐腰部旋轉,面向舖布並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面就切換,作為相異的形狀或硬度等之任意的表面,可易於改變撐腰部碰觸身體的強度或強力碰觸身體的位置。
例如,若預先在撐腰部之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 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作成相異的表面形狀,藉由只是使撐腰部以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為中心旋轉而轉換背側與表側,可改變撐腰部碰觸身體的強度或強力碰觸身體的位置。而且,因為伴隨撐腰構件整體之以轉軸為中心的擺動,在撐腰部的表側與背側各自的支撐區域畫各自相異的移動軌跡,所以可在寬範圍內改變碰觸身體的位置或強度。
又,在撐腰部之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之間具備使向靠背的突出量或硬度彼此相異之表面的情況,只是使撐腰部以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為中心旋轉,而轉換背側與表側,藉此可改變撐腰部碰觸身體的強度,或者移動強力碰觸身體的位置。
進而,在本發明之撐腰裝置,在沿著襯墊之表面可直線移動地具備襯墊,並利用襯墊在襯底上的直線移動變更突出位置或突出量的情況,因為可使朝向靠背之高度方向或寬度方向或者該雙方向之撐腰部的碰觸位置連續地移動,所以可更微細地調整強力碰觸身體的位置。而且,因為襯墊的直線移動是減弱或放大撐腰構件之旋轉所伴隨之朝向靠背之高度方向或寬度方向或者該雙方向之撐腰部的移動量,所以在減弱範圍,使撐腰部之高度方向或寬度方向的移動量減少,或者將撐腰部的移動設為僅在高度方向或寬度方向的移動,而在放大範圍,可使相對於撐腰構件的旋轉量之朝向寬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的移動量增加,而產生激烈的變化。這意指在襯底上之襯墊之移動行程的範圍 內,即使未具備將左右之撐腰部之間的間隔保持定值的機構,亦可將將左右之撐腰部之間的間隔保持定值。又,即使不變更撐腰構件的旋轉範圍,亦可藉由使在撐腰部上之襯墊的位置朝向靠背之高度方向或寬度方向或者斜方向移動,而擴大碰觸位置的移動軌跡及移動範圍。
以下,根據圖面所示的實施形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椅子之靠背的構成。此外,在本專利說明書「前後」、「左右」及「上下」係以坐在椅子之就座者為基準,將椅子或靠背的進深方向稱為前後,將寬度方向稱為左右,將高度方向稱為上下。進而,在本專利說明書所使用之「背架」的術語意指具有形成靠背面的舖布之至少支撐相對向之邊的縱邊並在與舖布之間構成靠背的構件。
在第1圖至第5圖表示應用本發明之撐腰裝置的椅子的一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的椅子具備具有腳輪的腳7、安裝於腳7之腳支柱之上端的主架6、由該主架6所支撐靠背1及座。而,撐腰裝置以配置於舖布3之背後的方式安裝於背架2之腰部附近的縱邊2a,並設置成隔著舖布3支撐就座者的腰部部分。在此,撐腰裝置之對背架2的安裝位置設為被設想為椅子的使用者之標準體格之就座者之腰部部分的高度較佳。
在此,背架2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由舖上舖布3的舖布支撐框4、及支撐該舖布支撐框4並安裝於主架6的 背支撐構件5之2構件所構成。而,舖布支撐框4係例如由玻璃纖維強化尼龍所形成,藉由舖布3的周邊被嵌入設置於其周邊的槽9而將舖布3舖滿前面側。另一方面,背支撐構件5係以鑄鋁所形成,藉由以小螺絲或銷等固定件連結舖布支撐框4的下半部,而與舖布支撐框4成為一體,並構成背架2。此背支撐構件5可擺動地安裝於主架6,同時利用未圖示的反力機構賦予總是將靠背1向前方偏壓的力。
舖布支撐框4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構成連結在左右兩側成對的縱邊2a與連結兩縱邊2a之橫邊2b的大致矩形,並設置成在平面圖上框之上下的橫邊2b各自彎曲成中央部分向後方凹下,在側視圖上框之兩側的縱邊2a以就座者之腰椎部分的高度位置為邊界彎曲成上邊側與下邊側向後方傾斜,整體上形成向前後方向彎曲並在高度方向彎曲成腰椎部分向最前方突出的三維曲面。
此外,作為舖布3,只要是在舖滿舖布支撐框4之狀態可發揮作為靠背1之適當之彈性與強度的材質,換言之自由伸縮的材料都可採用,未限定為特定者。具體而言,舖布3以富有伸縮性的材料為主體,例如對合成纖維的雙Raschel網眼織物再編入彈性體絲等之彈性絲者,詳細說明之,以Raschel編織將各自可伸縮變形網眼布料的表布與背布立體縫合者,使用具備強度與緩衝性之雙方者較佳。例如,使用聚酯製網眼帆布、各種樹脂薄膜、布料、不織布等。在此舖布3的邊緣,縫上由硬質樹脂製線所構 成之卡止板8,藉由與卡止板8一起嵌入舖布支撐框4之槽9的方式折入舖布3的邊緣,而將舖布3舖上舖布支撐框4並固定。由硬質樹脂製線所構成之卡止板8係在舖布3被賦予張力且舖布3被蓋在舖布支撐框4之狀態被嵌入外周面的槽9時,利用舖布3的張力鉤住槽9而作用為防止脫落,藉此,將舖布3固定於舖布支撐框4。因此,卡止板8為了避免從被嵌入突片部9鎖定狀態脫落,而以具有不容易彎曲之程度的硬度之材料所形成。具體而言,卡止板8用具有既定硬度之例如聚丙烯的合成樹脂形成。
撐腰裝置由左右分離之2個撐腰構件10所構成,而且各個撐腰構件10具有支撐腰椎部分的撐腰部11及支撐該撐腰部11的撐腰支柱部12,同時以轉軸14將撐腰支柱部12的端部連結安裝成可在背架2轉動,而構成為一面以轉軸14為中心在撐腰部11畫圓弧運動一面移動,藉此,可調整在高度方向的位置。
在此,撐腰部11與撐腰支柱部12如第5圖所示,形成為撐腰部11以具有微小的傾斜角θ對撐腰支柱部12傾斜較佳。傾斜角θ最好是成為與撐腰部11所相對向之部分的舖布3平行的角度,例如在本實施形態為約5~8°。另一方面,撐腰支柱部12在與配置於椅子之前後方向、換言之即靠背的前後方向的轉軸14正交的方向配置於背架2。因此,即使撐腰構件10以轉軸14為中心旋轉,亦因為相對撐腰支柱部12向後側傾斜的撐腰部11沿著相對向之舖布3平行移動,所以相對舖布3的距離不變,而支撐就座者 之腰椎部分的力不會變動。此外,圖中的符號20表示撐腰部11相對撐腰支柱部12彎曲的位置。在本實施形態,雖然藉由使撐腰部11相對撐腰支柱部12微小地傾斜(角度θ),而下工夫成合適地碰觸靠背的舖布3,但是未特別限定如此,亦可安裝成使支柱部12本身相對背架2傾斜。
撐腰部11係設置向前面側突出的凸部較佳。凸部例如如第5圖所示,藉由中央部形成向椅子的前方即舖布3突出之緩和的球面狀,同時在其周邊部具備用以補強之環狀的凸緣而形成。因此,就座者的腰椎部分被球面柔和地壓住且彈性地支撐。而且,因為在位於從靠背的中心線確實地左右分離的位置之球面狀之凸部的中心附近支撐就座者的腰椎部分,所以即使就座者的座法偏離靠背的中心線亦少直接推脊骨。此外,圓形之撐腰部11之前面側的凸部形狀未特別限定為與如圖所示之撐腰部11的輪廓成同心狀的球面形,亦可配置成頂部偏離輪廓的中心,或存在複數個,亦可是非球面的凸部。又,撐腰部11的形狀未特別限定為圓形,當然可因應於需要而採用橢圓形或矩形或者多角形等適當的形狀。
撐腰部11與撐腰支柱部12以不同之構件構成,並與設置於撐腰部11或撐腰支柱部12之任一方的鞘部37嵌合並連結較佳。在本實施形態,藉由撐腰支柱部12的前端側被壓入與撐腰部11一體形成之鞘部37的孔13而一體化。在此情況,在撐腰部11與撐腰支柱部12可選擇適合的材料。例如,撐腰部11以具有柔軟性的聚丙烯形成,而更需 要強度之撐腰支柱部12能以玻璃纖維強化尼龍形成。而且,撐腰支柱部12安裝成其基端部能經由轉軸14在背架2旋轉。在本實施形態,作為轉軸14,利用螺絲。轉軸14經由貫穿撐腰支柱部12之基端部之具有凸緣的套筒33被螺入背支撐構件5,而將具有凸緣的套筒33安裝於背架2的背支撐構件5。因此,撐腰支柱部12由具有凸緣的套筒33支撐成轉動自如,圖中的符號19是使轉軸14貫舖布支撐框4的孔,38是介於套筒33的凸緣與撐腰支柱部12之間的墊圈。
在此,在背架2與撐腰構件10之間設置用以阻止撐腰構件10之自重所造成之滑落的定位機構較佳。定位機構係利用藉彈性構件的摩擦力或卡合使撐腰構件10對背架2的固定力增加,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在撐腰支柱部12與背架2的任一方形成凹凸17,同時在另一方具備與凹凸17嵌合的彈性構件16,使對撐腰支柱部12的旋轉賦予適當阻力。具體而言,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在對施加於撐腰構件10之背架2的固定力之影響小的位置,例如撐腰支柱部12的周邊形成凹凸17,同時在背架2側具備具有與凹凸17嵌合之彈性構件之凸部或凹部的板彈簧構件16,使對撐腰支柱部12的旋轉賦予適當阻力(咔嚓感)。板彈簧構件16未特別限定為所圖示的板彈簧構件,例如亦可利用與凹凸17嵌合之球柱塞、或作成以彈性體從背後支撐沿著保持器向凹凸17前後動之輥的彈簧機構。當然,定位機構不僅設置於與轉軸14平行之012的周邊部和與該周邊部相 對向之背架2的面之間,根據情況,亦可形成於利用螺絲14所鎖緊的撐腰支柱部12與背支撐構件5之相對向的面之間。又,定位機構未限定為凹凸17及與其嵌合之板彈簧構件16的組合,即使是藉由增加撐腰支柱部12與背架2之間的摩擦,而進行撐腰構件之無段定位的,亦可阻止撐腰構件之自重所造成的滑落。此外,圖中的符號18是接住板彈簧構件16之兩端的爪。
又,雖未圖示,在撐腰部11的鞘部37與撐腰支柱部12之間具備定位機構,使可變更左右之撐腰部11的間隔較佳。定位機構例如將如第4圖所示的凹凸形成於撐腰支柱部12,另一方面,將與該凹凸嵌合的彈性構件裝入鞘部37,藉此可簡單地構成,並可在從撐腰支柱部拉出或拉入撐腰部時進行定位。
又,撐腰構件10亦可例如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預先將撐腰部11與撐腰支柱部12一體形成。在此情況,為了補強撐腰支柱部12的強度,在轉軸14所貫穿的部分形成輪轂部21,同時在輪轂部21與撐腰部11之間形成如圖所示的肋41較佳。在本實施形態,將圓筒形的軸部40形成於舖布支撐框4,並嵌入撐腰支柱部12的輪轂部21,藉此,不需要作為別的構件之具有凸緣的套筒33或墊圈38。轉軸14將頸部收容於圓筒形軸部40的孔15,同時將前端的螺絲部螺入背支撐構件5,藉此,將撐腰支柱部12的輪轂部21轉動自如地固定於背支撐構件5。因此,作為定位機構,作成藉由將0環39配置於舖布支撐框4與撐腰支柱 部12的輪轂部21之間,而可利用摩擦力無段地固定之構造。
又,在上述的實施形態,雖然轉軸14配置於背架2的縱邊,撐腰構件10被安裝成從靠背1的側方向內側突出,但是轉軸14的位置,即撐腰構件10的安裝位置未限定如此,不論背架2的內側或是背架2的外側都可。例如,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亦可利用小螺絲23將托架22安裝成向由背架2所包圍之空間突出,並將轉軸14配置於該托架22的前端側,而自由地安裝撐腰支柱部12。在此情況,因為撐腰構件10的長度變短,所以不必變更材質,就可提高支撐剛性。又,如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亦可作成以使安裝背支撐構件5之轉軸14的部分向外側突出的方式形成托架部24,並將撐腰支柱部12安裝於背架2之外的空間。在此情況,因為撐腰構件10的長度變長,所以撐腰部11的旋轉半徑變大,可在調整高度位置時幾乎不會改變左右之撐腰部11的間隔。此外,在第10圖及第11圖的實施形態,撐腰部11相對撐腰支柱部12的傾斜角θ係藉由使撐腰部11相對直線之撐腰支柱部12傾斜並裝載而實現。
又,在上述的實施形態,雖然作成撐腰構件10以轉軸14為中心向上及下之雙方向旋轉,但是未特別限定如此,根據情況,如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亦可安裝成僅向比左右之撐腰構件10對背架的安裝位置,即通過轉軸14的線段更上或下側擺動,而可藉撐腰構件的擺動而調整高度。未限定為第12圖及第13圖的實施形態,在左右分離 之2個撐腰構件10最接近時相對向之實施形態的情況,分離成2個的撐腰部11在彼此最接近時,以即使在距離靠背之鉛垂方向中心C最窄的位置亦產生脊骨之寬度以上的間隙的方式空出間隔較佳。藉此,就座者靠在靠背時脊骨少直接碰觸撐腰構件。不過,即使脊骨碰觸撐腰部11,亦藉由懸臂支撐的撐腰構件10彎曲,而可使對就座者之腰椎部分的碰觸變得柔和。
又,亦可左右分離之2個撐腰構件10不必使左右分開地動作,而藉由使其僅在旋轉方向連繫,而可同步地動作。例如,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將齒輪26形成於在左右所配置的撐腰構件10之彼此相對向之撐腰部11之內側的圓弧面,藉由這些齒輪26嚙合,而以在椅子的前後方向彼此獨立地位移之方式處於鎖定解除狀態非連繫關係,而在旋轉方向利用齒輪26的嚙合使其同時旋轉較佳。在此情況,因為若一方的撐腰構件10動作,另一方的撐腰構件10亦等量地動作,所以撐腰構件10之高度調整變得容易。此外,撐腰部11之內側的圓弧面及齒輪26是以轉軸14為曲率中心之基圓之齒輪的一部分。
又,如第16圖及第17圖所示,亦可作成將長孔29形成於左右之撐腰部11的一方,同時在另一方具備貫穿長孔29的連結銷30,彼此在旋轉方向連繫,同時在水平方向(撐腰部11彼此接近、分離的方向)可滑動而且在椅子的前後方向以游隙連結。從各撐腰部11係各自連結銷27突出,並在其一方設置長孔29,在另一方設置連結銷30。在連結 銷30的前端形成跨長孔29的凸緣31,連結銷30設置於不會從長孔29脫落。又,連結連桿27的前端形成圓弧形並在相對向之對方側撐腰部11形成對應的凹部28,下工夫使左右的撐腰部11之間的間隔變窄。撐腰部11以銷32連結成可對撐腰支柱部12旋轉,並設置成經由貫穿長孔29之連結銷30彼此連結之左右之撐腰部11的方向相同。因此,握持任一方或雙方的撐腰支柱部12並使其旋轉時,連結銷30一面在長孔29內滑動一面改變左右之撐腰部11的間隔,並可在上下方向時同移動等量。此外,因為本實施形態中的撐腰支柱部12容許撐腰部11轉動,所以在轉軸14的附近設定彎曲的位置20。
進而,如第18圖及第19圖所示,亦可構成為將別的連桿34掛在左右的撐腰部11之間,以一體地動作。例如,以不同構件構成撐腰部11與撐腰支柱部12,並對撐腰支柱部12將撐腰部11連結成可在長度方向滑動,另一方面,經由連桿34將左右的撐腰部11連結成可彼此轉動,藉此構成。撐腰部11與連桿34係例如將球面的突起35設置於連桿34側,另一方面,將球面座36設置於撐腰部11的中心,再以兩者構成球面軸承,藉此,連結成轉動自如較佳。又,在撐腰部的鞘部37及與鞘部37嵌合的撐腰支柱部12之間,設置定位機構之例如如第4圖所示的凹凸及與該凹凸嵌合的彈簧構件,藉此,可在從撐腰支柱部12拉出或拉入撐腰部11時進行定位。
又,未限定為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的實施形態,在 配置於左右的撐腰部11之間至少相對向的面形成圓弧面或橢圓面較佳。在此情況,即使是左右的撐腰構件10接近的配置,因圓弧運動而相對向的面發生干涉的情況亦變少。另一方面,分離成2個的撐腰構件10與靠背的中心C離開固定距離較佳,設置成即使在最窄位置亦產生脊骨之寬度以上的間隙最佳。因而,脊骨少碰觸撐腰構件10。而且,即使碰觸了,亦因為撐腰構件10被彼此分離並被懸臂支撐的撐腰支柱部支撐,所以可使對就座者之腰椎部分的碰觸變得柔和。
當然,分離成2個之撐腰構件10的形態未特別限定為上述者,例如如第20圖、第21圖所示,亦可採用撐腰構件10之自由端側超過靠背的中心而突出的形態。在此情況,作成以在離開靠背之中心的位置,即離開脊骨之位置的位置支撐舖布3的方式撐腰部11向前方突出的形狀。而且,作成藉由以在靠背之中心附近使撐腰部11的面積變小,同時與舖布3之間的間隔變寬的方式形成,而使在脊骨附近支撐腰椎部分的力比較小,而對就座者之腰椎部分的碰觸變得柔和。
在依此方式所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撐腰裝置的情況,位於舖布3的背後,並在靠背1的背面側露出。因此,在調整撐腰構件10之高度的情況,只要握持撐腰構件10並以轉軸14為中心朝向任意方向,或上或下進行擺動操作部即可,此時,在採用撐腰支柱部12可分段固定於背架2之構造時,選定所預定的固定位置之一,而在可無段地固定 之構造時,藉由在任意位置放開手而被定位。又,在係左右的撐腰部11進行連繫動作之構造的情況,只是操作一方的撐腰部11,另一方的撐腰部11亦被調整至相同高度。另一方面,在係左右的撐腰部11彼此獨立動作之構造的情況,藉由分別向任意的方向操作左右的撐腰部11任意量,可將撐腰構件的高度位置分別獨立地調整至喜好的位置,而可使其對應於微妙的姿勢、身軀的傾斜或偏移等。即,即使在就座者的姿勢傾斜、或有傾斜就座習慣的人的情況,亦因為左右的撐腰構件可獨立地確保適當的高度位置,所以在就座者之腰椎的位置與腰板的支撐方向之間不會發生偏差,而有可充分得到就座姿勢之穩定感的情況。
又,雖然在左右分離並繞轉軸14旋轉之撐腰構件10的情況,隨著高比連接左右之轉軸14的線段更向上下方向遠離,而兩撐腰部11之間的距離變寬,但是如在第18圖及第19圖所舉例之撐腰部11與撐腰支柱部12的關係所示,若採用可使撐腰構件10伸縮之構造,則可避免左右的撐腰部11之間之間隔的變動。又,若採用撐腰構件10可伸縮之構造,則亦可調整彎曲量。
在上述之各實施形態,雖然作成撐腰部11之前面側的凸部形狀設為如圖所示之球面形的對稱形狀,在任何方向、任何位置都可得到一樣的碰觸強度,但是亦可作為藉由形成如第22圖~第44圖所示之非球面的非對稱形狀或局部彈性相異的區域,而具備可在撐腰部11之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面(稱為碰觸面)57得到相異之碰觸強度複數個支撐 區域,使得到相異之碰觸強度。此外,關於與第1圖~第21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相同的元件、相同之構成,省略詳細說明。
例如,在第22圖~第29圖表示對身體的碰觸面57為非球面之撐腰部的一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的撐腰部11由配置於身體側的襯墊42與支撐該襯墊42的襯底43所形成,利用螺絲44在中心接合而一體化。襯底43以被調整成比襯墊42更硬的材質之氨基甲酸乙酯彈性體等的合成樹脂所形成,而襯墊42由被調整成在碰觸身體時發揮適當之彈性的硬度之氨基甲酸乙酯彈性體等的合成樹脂所形成。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襯底43與襯墊42在其周邊部具有彼此嵌合之環形的槽45、46,並分別具備在中央部具有用以螺入連結所需之螺絲44之螺絲孔54的軸部51及與該軸部51嵌合的輪轂部53。而且,作成藉由在將輪轂部53與軸部51嵌合之狀態將螺絲44螺入軸部51的螺絲孔54,而連結襯底43與襯墊42。雖然襯墊42與襯底43採用為了得到彈性而將內部作成空洞之殼構造,但是將在周邊部雙重地形成之環狀槽45、46與環狀突條47、48嵌合,同時使中央所具備之輪轂部53的孔52與軸部51嵌合,並以螺絲44連結,藉此,作為具有某程度之彈性的整體,一體化成某程度之堅固的構造物。此外,用以將螺絲44插入輪轂部53的凹部以大的曲面深入凹下,以免在碰觸面57側形成角部,並設置成螺絲44的頭不會在碰觸面57突出。又,襯墊42及襯底43的周邊部亦形成為大的曲面,係考 慮到避免產生尖銳的角。
在此,在撐腰部之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面,即襯墊42之表面側的碰觸面57,形成於可得到對就座者之身體相異之碰觸強度的複數個支撐區域。複數個支撐區域例如由以下之構件所構成,主抵接面55,係朝向就座者之身體的突出量大而比較強力地碰觸就座者的身體;及副抵接面56,係突出量比主抵接面55更小,而對就座者之身體的碰觸弱。主抵接面係用於主要強力地碰觸之面的意義,副抵接面係用於在積極性上未作為碰觸面,而次要地作為碰觸面的意義。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主抵接面55由平坦面所構成,而副抵接面56由朝向就座者之身體的突出量比主抵接面55更逐漸減少的斜面所構成。而且,在此情況,副抵接面56構成具有相對舖布遠離或沿著之傾向的側面(flank)較佳。依此方式,若依據由主抵接面55與副抵接面56所構成之非球面的碰觸面57,如第5圖所示,即使對撐腰部11不賦予相對在背架2之與轉軸14正交的方向所安裝之撐腰支柱部12的傾斜角θ,亦例如如第37圖所示,因為藉由將副抵接面56配置於靠背的中心側,將主抵接面55配置於轉軸14側,而以沿著舖布3的形狀之易貼合的角度形成於碰觸面57,所以可省去調整角度的工夫。而且,即使撐腰構件10以轉軸14為中心旋轉,亦因為撐腰部11沿著相對向的舖布3平行移動,所以相對舖布3的距離不變,而支撐就座者之腰椎部分的力不會變動。
又,在襯底43與襯墊42之間,作為用以特定襯墊42 之方向的定位手段,軸部51與孔52之雙方由矩形或多角形的相似形狀所構成,並設置成僅在輪廓一致的角度被嵌合、固定,而且肋50設置於任一方之環狀槽,例如環狀槽46,同時將與肋50嵌合之缺口49設置於與該槽46嵌合之另一方之構件的環狀突條48。在實施形態的情況,肋50形成於襯底43,而缺口49形成於襯墊42,在使那些元件嵌合時的記號形成於襯墊42的外周面與襯底43的鞘部37。作為記號,例如線59被刻在襯墊側,而三角形的記號58被刻在襯底側。因此,使襯墊42旋轉至襯墊42的線59與襯底的三角形記號58一致,而使彼此之槽45、46與環狀突條47、48嵌合時,肋50與缺口49一致地嵌合,可使襯底43與襯墊42嵌合成無法旋轉。在此狀態,鎖緊螺絲44時,襯墊42與襯底43一體化,並經由撐腰支柱部12在背架2安裝成能以轉軸14為中心擺動。在本實施形態,雖然為了在輕且碰觸身體之側及與其支撐側得到所要的彈性或剛性,以襯墊42與襯底43之兩構件構成,並將其組合,藉此,構成撐腰部11,但是根據情況,亦可作成以藉一體成形的殼構造物或實心構造物構成撐腰部11。
撐腰支柱部12以例如玻璃纖維強化尼龍之含玻璃纖維的強化塑膠形成,在將襯底43進行射出成形時進行插入成形。因而,撐腰支柱部12在與襯底嵌合的部分雙重地形成用以防止脫落的肋60,同時形成襯底43的樹脂貫穿所需的孔15。此撐腰支柱部12利用形成於其基端側的孔15,並使用作為轉軸14的螺絲,可旋轉地安裝於背架2。
在背架2與撐腰構件10之間,為了阻止撐腰構件10之自重所造成的滑落,設置定位機構較佳。作為定位機構,是利用藉彈性構件之摩擦力或卡合使撐腰構件10對背架2的固定力增加者較佳,例如在與第4圖及第5圖相關的實施形態,因為已詳述,所以在此省略說明。
若依據如以上所示構成的撐腰裝置,就座者的腰椎部分以由襯墊42之碰觸面57的平坦面所構成之主抵接面55為中心柔和地被壓住而且受到彈性支撐。例如如第37圖所示,若將副抵接面56配置於靠背的中心側,並將主抵接面55配置於轉軸14側,因為可在靠背的中心側形成沿著沈入之舖布3之形狀的碰觸面57,同時以存在於與靠背之中心線C確實分離成左右之位置的主抵接面55支撐就座者的腰椎部分,所以即使就座者的坐法偏離靠背的中心線C,亦少直接推脊骨。因為由傾斜面所構成之副抵接面56配置於靠近靠背之中心的部位,所以即使舖布3彎曲成向後方膨漲,亦因為傾斜的副抵接面56沿著舖布3存在,所以不會強力地碰觸背部。相反地,在主抵接面55所存在的附近,朝向舖布3的突出量,即朝向靠背的突出量大,而強力地碰觸身體。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構成為藉由襯墊42僅根據固定的位置關係與襯底43嵌合,而撐腰部11的主抵接面55與副抵接面56根據既定的位置關係被安裝於背架2。即,如第37圖所示,成為斜面的副抵接面56配置於靠近靠背的中心線,同時由平坦面所構成之主抵接面55配置於遠離靠背 之中心線的位置,而設置成在確實遠離脊骨的位置壓住就座者的腰部。可是,在使用者之中,如第36圖所示,亦有喜好在靠近靠背之中心線之側,即靠近脊骨之部位之側強力推腰部的情況。因此,亦有不完全固定襯墊42的位置,而設置成可在所預先決定之任意角度或位置切換係較佳的情況。
又,撐腰部11的複數個支撐區域係亦有藉由設置成撐腰部11能以配置於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轉軸為中心相對撐腰支柱部12旋轉,而改變複數個支撐區域抵接身體之位置的情況。例如在第30圖~第32圖,表示藉由使其旋轉而改變複數個支撐區域抵接身體之位置的撐腰部之實施形態的一例。本實施形態的撐腰部11以可分離的不同構件形成具有複數個支撐區域的襯墊42與由撐腰支柱部12所支撐的襯底43,並可變更安裝位置。藉由可變更襯墊42對襯底43的安裝位置,而變更主抵接面55在撐腰部11中之旋轉方向的位置,而可強力推使用者所喜好的位置。具體而言,是從第22圖~第29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的撐腰部省略用以將襯墊42定位的缺口49與肋50。即,作成藉由在殼構造之襯底43與襯墊42的中央具備橫向剖面輪廓形狀為四角形之軸部51與具有孔52的輪轂部53,而可每隔90°使襯墊42旋轉並固定。當然軸部51及輪轂部53之孔52的剖面輪廓形狀未限定為四角形,不管是三角形、五角形、或六角形以上的多角形都可實施,因應其角數而決定可變更位置的角度。
在本實施形態的撐腰構件10,在將襯墊42安裝於襯底43時,決定撐腰部11的主抵接面55與副抵接面56的位置關係。即,在將多角形之軸部51與輪轂部53的孔52嵌合時,使旋轉成襯墊42的主抵接面55位於喜好的角度或位置(靠背的高度方向或寬度方向)後,使其與在其附近一致之軸部的面嵌合,並在此狀態以螺絲固定時,就在所選定的角度或位置將撐腰構件10安裝於背架2。進而,亦有喜好撐腰構件10的位置即使在坐在椅子上之間亦微妙地改變其位置的使用者。在此情況,亦在只靠以轉軸14為中心之撐腰構件10的旋轉無法應付時,藉由將暫時從襯底43拆下襯墊42並變更成任意之主抵接面55的角度、位置後安裝,而將主抵接面的位置變更至喜好的位置。而,就座者的腰椎部分以非球面狀之襯墊42之表面、碰觸面57的主抵接面55為中心被柔和地壓住而且彈性地支撐。而且,藉由配合就座者之背部的彎曲程度改變抵接面的方向,而增加支撐的面積,藉此,亦可使用襯墊整體支撐腰部。
此外,雖未圖示,若準備表面之碰觸面57的形狀或硬度相異之複數種襯墊42,可因應使用者的喜好來選擇任意的形狀或硬度的襯墊並安裝。依此方式,藉由作成可更換襯墊42,而可將可得到對就座者之身體相異之碰觸強度的複數個支撐區域變更成各種形態時,可提供因應使用者之喜好的撐腰裝置。
又,在第30圖~第32圖所示的實施形態,雖然軸部 51與孔52之雙方由矩形或多角形的相似形狀所構成,並設置成僅在輪廓一致的角度被嵌合、固定,但是亦可根據情況,在藉由將圓形輪廓面或局的圓形輪廓面設置於軸部51或孔52之任一方的橫向剖面輪廓形狀,而特意施加使襯墊42旋轉的外力時,亦可採用容許襯墊42的旋轉,並利用比特意施加之旋轉力更弱的外力或重心的偏心所伴隨旋轉力矩等賦予不容許旋轉之摩擦力的構造。在此情況,若在使襯墊42旋轉之間在任意的位置解除,則意指在該位置襯墊42被固定。此構造係對喜好在坐在椅子之間亦微妙地改變其位置的使用者較佳。
進而,在第30圖~第32圖所示的實施形態,亦可藉由將軸部51與孔52的形狀都作成圓形並使襯墊42可轉動自如,使可藉襯墊42的旋轉變更主抵接面55的位置。例如,如第33圖~第35圖所示,襯底43與襯墊42在其周邊部具有彼此嵌合之環形的槽45、46及環狀突條47、48,並分別具備在中央部具有用以螺入連結所需之螺絲44之螺絲孔54之圓形的軸部51’及具有與該軸部51’嵌合之圓形之孔52’的輪轂部53。而且,作成藉由在將軸部51’與輪轂部53的孔52’嵌合之狀態將螺絲44螺入軸部51’的螺絲孔54,而連結襯底43與襯墊42。在此,為了使襯墊42的旋轉圓滑,使插入具有邊緣的環62後進行襯墊42對襯底43的固定較佳。在此情況,因為在軸部51’的端面與具有邊緣的環62抵接之狀態將螺絲44螺入軸部51’,所以雖然具有邊緣的環62被固定於襯底43側的軸部 51’,但是襯墊42的輪轂部53不會被鎖緊,而轉動自如地被保持。因此,襯墊42可繞具有邊緣的環62轉動自如360°。而且,因為藉由調整具有邊緣之環62的長度,而可調整在具有邊緣之環62的邊緣與軸部51’的端面之間鎖緊輪轂部53的力,所以可將任意大小的摩擦施加於輪轂部53。因而,可構成為在遠離的位置利用摩擦力固定於要旋轉的襯墊42。又,亦可作成藉由利用在圓形截面的軸部51’與孔52’之間的摩擦,在任意的位置固定。此外,如本實施形態所示,在使其360°之範圍自由旋轉的情況,雖然襯底43與襯墊42的槽45、46及環狀突條47、48是正圓或大致正圓較佳,但是在作成僅在固定之角度範圍可擺動自如的情況,未限定如此。
在此實施形態,亦在襯墊42之表側的碰觸面57,形成複數個支撐區域,其由以下之構件所構成,主抵接面55,係朝向就座者之身體的突出量大而比較強力地碰觸就座者的身體;及副抵接面56,係突出量比主抵接面55更小,而對就座者之身體的碰觸弱。而,撐腰部11只是使襯墊42旋轉,就可將撐腰部11之主抵接面55與副抵接面56的位置關係自由變更至任意位置。例如,如第37圖所示,亦可將成為斜面的副抵接面56配置於靠近靠背的中心線,同時將主抵接面55配置於遠離靠背之中心線的位置,作成在確實遠離脊骨的位置壓住就座者的腰部來使用。又,亦可使從第37圖所示的配置旋轉180°,而如第36圖所示,將主抵接面55配置於靠近靠背的中心線,同時將成 為斜面的副抵接面56配置於遠離靠背之中心線的位置,作成在靠近靠背的中心線之側,即在靠近脊骨的部位之側壓住就座者的腰部來使用。當然,亦可使襯墊42的旋轉停在第36圖及第37圖的位置之間之任意位置來使用。不論哪一種,就座者的腰椎部分都以襯墊42的主抵接面55為中心被柔和地壓住而且彈性地支撐。
又,撐腰部11如第38圖~第41圖所示,亦可作成利用配置於與背架2之轉軸14正交的面內之轉軸,例如利用在靠背之上下方向所配置之縱向轉軸或在靠背之寬度方向所配置之橫向轉軸或在其間之斜向所配置的轉軸,使撐腰部11之表側的碰觸面(支撐區域)與背側的碰觸面(支撐區域)在前後交替地相對舖布3旋轉。在此情況,是以轉軸70為中心,撐腰部11之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雙方都構成碰觸面57,藉由使其以轉軸70為中心旋轉,轉換背側碰觸面57與表側碰觸面57,而可調整撐腰部碰觸身體的強度或強力碰觸身體的位置。此外,在第38圖~第41圖的各實施形態,螺絲44僅作用為只是連結襯墊42與襯底43的手段,未作用為用以切換支撐區域的轉軸。
在第38圖及第39圖所示之橫向轉軸的實施形態,轉軸70例如利用被背架2轉動自如地支撐之撐腰支柱部12。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作成將撐腰支柱部12之至少與襯底43之鞘部37嵌合的部分作為截面圓形的軸,並轉動自如地支撐包含鞘部37或襯底43及與其一體化之襯墊42的撐 腰部11。作用為阻止脫落的凸緣60,亦形成為圓形。以兩片形成鞘部37,並藉由以夾住凸緣60與撐腰支柱部12之截面圓形之前端之軸部的方式嵌合並鎖住,而轉動自如地連結襯底43的鞘部37與撐腰支柱部12。又,在第40圖及第41圖所示之縱向轉軸的實施形態,轉軸70例如利用轉動自如地連結撐腰部11之周邊的一部分與被背架2轉動自如地支撐之撐腰支柱部12之鉛垂方向的螺絲或銷等,而該撐腰部11係將襯墊42與襯底43組合並以螺絲44連結而一體化成鼓狀的殼構造物。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在成為旋轉中心之軸部附近,以例如玻璃纖維強化尼龍之含玻璃纖維的強化塑膠形成,在將襯底43進行射出成形時進行插入成形。當然,轉軸70與由轉軸70所支撐之撐腰部11的形態未限定為所圖示者。
在此,作為撐腰部11,雖然為了便於說明,表示上述之將襯墊42與襯底43組合並構成鼓狀的殼構造物之如在第22圖~第37圖所舉例者,但是當然未特別限定為此構造。本實施形態的撐腰部11藉由使其以轉軸70為中心旋轉,而轉換撐腰部11之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而可調整碰觸身體的強度或強力碰觸身體的位置。因此,係在撐腰部11之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之碰觸面57,使其形狀相異,又使向靠背之突出量或硬度彼此相異。例如,在第38圖及第40圖的實施形態,作成襯底43側的碰觸面57構成使突出量變小之低、緩和的球面形,而襯墊42側的碰觸面57 構成使突出量變大之平坦的平面形,並利用撐腰部11的旋轉切換碰觸強度。又,在第39圖及第41圖的實施形態,作成襯底43側與襯墊42側的碰觸面57雙方都具有由斜面所構成之副抵接面56與由平坦面所構成之主抵接面55,而且形成為在表側與背側之間成為相反的配置關係。因此,作成利用撐腰部11的旋轉,而強力碰觸的位置在靠背的的寬度在靠背的中心側與遠離中心之靠近背架2側之間切換。此外,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因為撐腰部11係表側的襯墊42與背側的襯底43都支撐身體,所以以被調整成在一起碰觸身體時發揮適當之彈性的硬度之氨基甲酸乙酯彈性體等的合成樹脂形成較佳。
又,在改變撐腰部11碰觸身體之位置的構造,未限定為藉由撐腰部11本身的旋轉而轉換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例如,如第42圖及第43圖所示,亦可作成藉由以可沿著撐腰支柱部12所支撐之襯底43’的表面直線移動的方式具備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襯墊42’,使變更對就座者的碰觸位置、碰觸量(碰觸感)。在本實施形態,作成沿著穿越平坦之襯底43’的槽使板狀的襯墊42’滑動。具體而言,以在縱向排列的方式形成通過襯底43’之中央的固定用槽65與平行地配置於其左右的2條導槽66,並設置成襯墊42’沿著這3條槽65、66移動。襯墊42’具有貫穿左右之導槽66的導銷68、及貫穿孔固定用槽65的固定用螺絲67,並設置成對貫穿固定用槽65的固定用螺絲67將旋鈕69螺入,而將襯墊42’ 固定於任意位置。雖然本實施形態中的襯墊42’形成中央部鼓起之橢圓形狀的枕狀,但是未特別限定為此形狀,亦可採用球面形。在球面形之襯墊的情況當然僅設置兼用導槽之一條固定用槽即可。在此,襯底43’上的槽65、66採用縱向槽,但是未特別限定如此,雖未圖示,亦可作成設置橫向或斜向的槽並使襯墊42’在該方向直線移動。因而,藉由與襯墊42’在襯底43’上的移動同時進行撐腰構件10整體之繞轉軸14的擺動,這些相配合,而可自由地設定襯墊42’的位置,即撐腰部11對就座者的碰觸位置。此外,雖未圖示,為了美化外觀,利用套子套住包含襯墊42’之襯底43’整體,並設置成僅襯墊42’之移動與固定所需的旋鈕69或槓桿等的固定手段在背面側露出較佳。
此外,在第23圖~第44圖所示之實施形態的撐腰裝置,雖然舉例說明主要使用從椅子的正面看時為圓形的襯墊之撐腰部的例子,但是未特別限定為此形狀,例如在採用襯墊42與襯底43一體化並可相對撐腰支柱部12旋轉之支撐構造的情況,亦可採用如橢圓形或長方形等具有長邊與短邊之撐腰部11的形狀。在此情況,因為能以在任意方向長之範圍設定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面,所以亦可因應於需要在更長之範圍的支撐之使用者的喜好,亦可大為變更支撐位置。又,亦可將從撐腰部11之正面(前方)所看到的形狀作成正方形或其他的多角形。在此情況,因為僅使襯墊42旋轉亦不會失去襯底43的支撐,所以能以既定角度使襯墊42旋轉。
進而,採用在第23圖~第44圖所說明的撐腰部之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面具備可得到相異之碰觸強度的複數個支撐區域之實施形態的撐腰裝置,亦可作成藉由在背架2與撐腰構件10之間,例如撐腰支柱部12與背架2之間,或襯底43的鞘部37與撐腰支柱部12之間設置在第4圖及第5圖所舉例表示之定位機構,而對撐腰部11與撐腰支柱部12之間的伸縮動作、或撐腰支柱部12的旋轉賦予適當阻力。又,如在第8圖~第11圖所舉例表示,亦可以轉軸14將撐腰支柱部12安裝於從背架2所突出的托架22、24,而使支撐剛性的調整或撐腰部11之旋轉半徑、高度位置等之調整的範圍更具有裕度。又,左右的撐腰構件10未限定為以轉軸14為中心向上下旋轉的情況,如在第12圖及第13圖所舉例表示,亦可作成藉由安裝成可僅向比左右之通過轉軸14的線段更上或下側擺動,而最靠近地橫向排列配置於左右之撐腰構件10之一方的旋轉端,即使在最窄處亦產生脊骨之寬度以上的間隙。又,如在第14圖~第19圖所舉例表示,亦可藉由採用可連繫左右之撐腰構件10的構造,而使任一方之撐腰構件10旋轉時,亦使另一方的撐腰構件10反方向地旋轉。例如,如在第14圖及第15圖所舉例表示,亦可作成將齒輪25、26設置於左右之撐腰構件10的襯底之周面的相鄰面,或如在第16圖及第17圖所舉例表示,利用長孔29與連結銷30等連繫,或如在第18圖及第19圖所舉例表示,將連桿34設置於襯底的背面側並使其連繫。
又,在上述的實施形態,雖然撐腰部11之碰觸強度,即撐腰部11向就座者之背部的相對突出量與向撐腰部11之前方的突出量相依,而碰觸強度的變更係藉由改變向撐腰部11之前方的突出量而實現,但是未特別限定如此,藉由對撐腰部11之碰觸面57的硬度變化,即碰觸面57之柔軟性局部地賦予差異,亦可變更碰觸強度,換言之碰觸感。例如,如第44圖所示,對襯墊42之碰觸面57的一部分,利用二色成形等形成硬度相異的層71,例如比構成主抵接面55之部分更具有彈性的層或軟而易變形的層,藉此,即使襯墊42之厚度或突出量相同,亦可變更碰觸強度。在此情況,不僅單純之碰觸強度的變化,而且亦可變更對材質等所伴隨之硬度變化之感觸性的碰觸感。又,作為使襯墊之碰觸面57的硬度局部地相異的方法,雖未圖示,例如藉由使厚度局部變厚,或將補強肋設置於想變更之部分的內部,亦可達成。
又,亦可作成藉由調整支撐面積,即碰觸面57的面積,而改變撐腰構件的碰觸強度或支撐的穩定感等。
此外,雖然上述的實施形態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但是未限定如此,可在不超出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實施各種變形。例如,雖然舉例說明撐腰部11的形狀係為了避免相判邊緣彼此的干涉,而主要採用圓形或橢圓形之形態的例子,但是未特別限定如此。若是以懸臂彈性支撐者,任何形態都可採用。而且,因為即使是任何撐腰部11的形狀,都可利用雙端支撐彈性支撐,所以若脊骨碰觸,碰觸 亦柔和,所以痛感小。此外,在與靠背1的中心C隔著固定間隔左右對稱地配置的情況,因為在靠背的中心C形成撐腰部11不存在的位置,所以在靠在靠背之中心的情況,因為在偏離脊骨處利用撐腰構件支撐腰部,所以即使是稍瘦的人,撐腰構件的板亦不會直接碰觸脊骨,而無痛感。
又,雖然採用左右對稱形狀之撐腰構件10的可使用相同的元件,而可使製造費用便宜,但是即使左右的撐腰構件10為非對稱形狀,本發明亦可實施。例如,即使是一方之撐腰部11的面積或寬度比另一方之撐腰部11更大者,或者一方之撐腰構件10為穿越脊骨的長度,而另一方之撐腰構件10為至脊骨之前側的長度,亦可得到一樣之效果。
進而,在本實施形態,雖然主要舉例說明採用藉由將槽9設置於環狀之樹脂製舖布支撐框4的周邊並舖入舖布3而形成靠背面之舖布的固定構造,但是未特別限定如此,當然本發明的撐腰裝置亦可應用於對如藉由將舖布舖在金屬製之2支平行的側架之間而形成靠背面之非環形架之舖布的固定構造。
又,在本實施形態,主要舉例說明將撐腰構件10配置於具有伸縮性之舖布3的背後,並在靠背之背面側露出的撐腰裝置,但是在作為靠背,採用剛性比舖布3大者,例如如利用在前後貫穿的多個孔形成網孔狀的金屬或合成樹脂製的基板之難彎曲之材料的情況,亦可作成在基板狀之靠背的前面使撐腰構件露出,或使撐腰構件配置於在基板狀之靠背的前面所覆蓋的緩衝件與基板狀的靠背之間。因 此,在本專利說明書所使用的「朝向就座者之身體的突出量」的術語意指不管在靠背之背面側或前面側的雙方有無就座者,朝向椅子之前方突出的量。
又,在第22圖~第44圖所示的實施形態,雖然主要舉例說明主抵接面55由平坦面、而副抵接面56由斜面所構成者,但是主抵接面55及副抵接面56未限定為這些平坦面或斜面,當然可因應需要而採用各種的形狀、形態。
1‧‧‧靠背
2‧‧‧背架
3‧‧‧舖布
4‧‧‧舖布支撐框
5‧‧‧背支撐構件
10‧‧‧撐腰構件
11‧‧‧撐腰部
12‧‧‧撐腰支柱部
14‧‧‧轉軸
16‧‧‧構成定位機構的彈簧構件
17‧‧‧構成定位機構的凹凸
20‧‧‧撐腰支柱部與傾斜之撐腰部的邊界
25‧‧‧齒輪
26‧‧‧圓弧面
29‧‧‧長孔
30‧‧‧貫穿長孔的銷
34‧‧‧連結連桿
37‧‧‧鞘部
39‧‧‧構成定位機構的O環
42、42’‧‧‧襯墊
43、43’‧‧‧襯底
44‧‧‧成為襯墊之旋轉中心的螺絲
51‧‧‧軸部
52‧‧‧孔
53‧‧‧突面(輪轂)部
55‧‧‧主抵接面
56‧‧‧副抵接面(側面)
57‧‧‧碰觸面
第1圖係表示應用本發明之撐腰裝置的椅子之一實施形態的後視圖。
第2圖係將第1圖之椅子的靠背放大表示的後視圖。
第3圖係第2圖之靠背之撐腰裝置部分的橫向剖面圖。
第4圖係將配置於第1圖之撐腰裝置的右側之構件放大表示的後視圖。
第5圖係表示配置於該右側之撐腰構件與背架之關係的放大剖面圖。
第6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2實施形態的後視圖。
第7圖係第2實施形態之撐腰裝置的放大剖面圖。
第8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3實施形態的後視圖。
第9圖係第3實施形態之撐腰裝置的放大剖面圖。
第1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4實施形態的後 視圖。
第11圖係第4實施形態之撐腰裝置的放大剖面圖。
第12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5實施形態的後視圖。
第13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6實施形態的後視圖。
第14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7實施形態的後視圖。
第15圖係第7實施形態之撐腰裝置的放大剖面圖。
第16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8實施形態的後視圖。
第17圖係第8實施形態之撐腰裝置的放大剖面圖。
第18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9實施形態的後視圖。
第19圖係第9實施形態之撐腰裝置的放大剖面圖。
第2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10實施形態的後視圖。
第21圖係第10實施形態之撐腰裝置的放大剖面圖。
第22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11實施形態的中央縱向剖面圖。
第23圖係第11實施形態之撐腰部的正視圖。
第24圖係該撐腰部的平面圖。
第25圖係該撐腰部的右側視圖。
第26圖係將該撐腰部分解而僅表示底座的正視圖。
第27圖係僅表示該撐腰部之襯墊的後視圖。
第28圖係該襯墊的右側視圖。
第29圖係該襯墊的左側視圖。
第3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12實施形態的中央縱向剖面圖。
第31圖係將該撐腰部分解而僅表示底座的正視圖。
第32圖係僅表示該撐腰部之襯墊的後視圖。
第33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13實施形態的中央縱向剖面圖。
第34圖係將該撐腰部分解而僅表示底座的正視圖。
第35圖係僅表示該撐腰部之襯墊的後視圖。
第36圖係表示將該實施形態之撐腰構件的襯墊之主抵接面配置於靠背的背架側之例子的說明圖。
第37圖係將該實施形態之撐腰構件的襯墊之主抵接面配置於靠背的背架側之例子的說明圖。
第38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14實施形態的中央縱向剖面圖。
第39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15實施形態的中央縱向剖面圖。
第40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16實施形態的中央縱向剖面圖。
第4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17實施形態的中央縱向剖面圖。
第42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18實施形態的 正視圖。
第43圖係第18實施形態之撐腰部的底視圖。
第44圖係表示本發明之撐腰裝置之第19實施形態的中央縱向剖面圖。
1...靠背
2...背架
2a...縱邊
2b...橫邊
3...舖布
4...舖布支撐框
5...背支撐構件
6...主架
7...腳
10...撐腰構件

Claims (26)

  1. 一種椅子之撐腰裝置,配置於由舖布、與具有支撐形成靠背面之舖布的至少相對向之兩邊的邊緣之縱邊的背架所構成之靠背之就座者的腰椎部分並支撐該腰椎部分,其特徵在於:具有撐腰部,係由左右分離的2個撐腰構件所構成,而且各個撐腰構件支撐腰椎部分;支撐該撐腰部的支柱部;及配置在該靠背的前後方向的轉軸,同時該撐腰構件以該轉軸將該撐腰支柱部的端部連結成可在該背架左右的該縱邊旋轉並分別自該背架的左右的該縱邊朝向內側突出地被安裝,藉由使前端側之該撐腰部以該轉軸為中心一面畫圓弧運動一面移動,而可調整位置的同時,將左右的該些撐腰構件作為獨立地在椅子之進深方向彎曲之構造。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部與該撐腰支柱部係由不同構件所構成,並使其與設置於該撐腰部或該撐腰支柱部之任一方的鞘部嵌合並連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部與該撐腰支柱部係連結成可在該撐腰支柱部的長度方向滑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在該背架與該撐腰構件之間具備定位機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定位機構係將凹凸形成於該撐腰支柱部與該背架的任一 方,同時在另一方具備與該凹凸嵌合的彈性構件,並對該撐腰支柱部的旋轉賦予適當的阻力。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在左右所配置的該撐腰部之至少彼此相對向的面係構成圓弧面或橢圓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部係設置向前面側突出的凸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支柱部係在與在該靠背之前後方向所配置的該轉軸正交的方向配置於該背架,同時該撐腰部傾斜地配置於該撐腰支柱部,並配置成和與該撐腰部相對向之部分的該舖布平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使左右之該撐腰部連繫,並使該撐腰支柱部繞該轉軸同步旋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係將長孔形成於左右之撐腰部的一方,同時在另一方具備貫穿長孔的連結銷,彼此在以該轉軸為中心的旋轉方向連繫,同時在該靠背的寬度方向可滑動,而且在該靠背的前後方向以游隙連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經由連桿轉動自如地連結左右的該撐腰部之間,同時以不同的構件構成該撐腰部與該撐腰支柱部,而且使另一方的構件與設置於該撐腰部或該撐腰支柱部之任一方的鞘部可滑 動地嵌合並連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將齒輪形成於在左右所配置的該撐腰部之彼此相對向之該撐腰部之內側的圓弧面,藉由這些齒輪嚙合,而以在該靠背的前後方向彼此獨立地位移之方式處於非連繫關係,並在擺動方向齒輪嚙合而使其同步旋轉。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分離成2個的該撐腰部係超過該靠背的中心,而該撐腰部的前端部向另一方的撐腰構件側突出。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部之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面係具有可得到對該就座者之身體相異之碰觸強度的複數個支撐區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複數個支撐區域係形成:主抵接面,係朝向該就座者之身體的突出量大而比較強力地碰觸該就座者的身體;及副抵接面,係突出量比該主抵接面更小,而對該就座者之身體的碰觸弱。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副抵接面係具有相對該舖布遠離或沿著之傾斜的側面(flank)。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複數個支撐區域係利用表面之硬度相異而形成,並利用硬度之差異形成硬而對該就座者之身體比較強力碰觸的主抵接面、與比該主抵接面更軟而對該就座者之身體之碰觸 弱的副抵接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部係由具有該複數個支撐區域的襯墊與襯底所構成,而該襯底係由與該襯墊可分離的不同元件所形成並支撐該襯墊,同時被該撐腰支柱部支撐,藉由可更換該襯墊,而可將可得到對該就座者之身體相異之碰觸強度的複數個支撐區域變更成各種形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部係由具有該複數個支撐區域的襯墊及由與該襯墊可分離的不同元件所形成並被該撐腰支柱部支撐的襯底所構成,以在該靠背的前後方向所配置的連結軸拆裝自如地連結該襯墊與支撐該襯墊的該襯底,同時可變更該襯墊對該襯底的安裝位置,藉由變更該襯墊的安裝角度,而可變更該複數個支撐區域的位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部係將對該撐腰支柱部設置成該撐腰部可旋轉的轉軸配置於該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藉由以該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該轉軸為中心使該撐腰部旋轉,而改變該複數個支撐區域與身體抵接的位置。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該轉軸係以朝向該靠背之前後方向而配置,並可利用該撐腰部的旋轉變更該複數個支撐區域的位置。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 該撐腰部係由具有該複數個支撐區域的襯墊與襯底所構成,而該襯底係由與該襯墊可分離的不同元件所形成並支撐該襯墊,同時被該撐腰支柱部支撐,將以該襯墊與該襯底為中心所連結的連結軸作為該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該靠背之前後方向的該轉軸,使該襯墊可旋轉,並可利用該襯墊的旋轉變更該複數個支撐區域的位置。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該轉軸以朝向該靠背的上下方向或寬度方向或者這些方向之間的斜方向之任一方向而配置。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部係以該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該轉軸為中心,在該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構成相異的表面形狀,藉由使其以該轉軸為中心旋轉轉換背側與表側,而可調整該撐腰部碰觸身體的強度或強力碰觸身體的位置。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部係以該複數個支撐區域之間的該轉軸為中心,在該就座者之身體側之面的表側與其相反側之面的背側之間具有使向該靠背的突出量或硬度彼此相異的表面,利用以該轉軸為中心之該撐腰部的旋轉轉換背側與表側,藉此可調整該撐腰部碰觸身體的強度。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椅子的撐腰裝置,其中該撐腰部係由支撐就座者之身體的襯墊、與支撐該襯墊同時被該撐腰支柱部支撐的襯底所構成,沿著該襯底之表面可 直線移動地具備該襯墊,並利用該襯墊在該襯底上的直線移動變更突出量或突出位置。
TW099131592A 2010-03-24 2010-09-17 Chair of the support device TWI5567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2066 WO2011117918A1 (ja) 2010-03-24 2010-03-24 椅子の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PCT/JP2010/005411 WO2011117937A1 (ja) 2010-03-24 2010-09-02 椅子の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2321A TW201132321A (en) 2011-10-01
TWI556771B true TWI556771B (zh) 2016-11-11

Family

ID=44672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1592A TWI556771B (zh) 2010-03-24 2010-09-17 Chair of the support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45025B2 (zh)
CN (1) CN102740736B (zh)
TW (1) TWI556771B (zh)
WO (2) WO20111179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4042B2 (en) * 2012-06-22 2016-02-09 Michael V. Halliday Backrest member including an adjustable platform for use with a chair
KR101993805B1 (ko) * 2012-10-05 2019-06-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189158B2 (ja) * 2013-09-20 2017-08-30 コクヨ株式会社 椅子
JP6313016B2 (ja) * 2013-11-08 2018-04-18 株式会社内田洋行 椅子
EP3145752B1 (en) 2014-05-19 2021-01-20 Milsco, LLC Adjustable seat occupant support assembly
DE102014220693A1 (de) 2014-10-13 2016-04-14 Haworth Gmbh Lordosenstütze für einen Stuhl und Stuhl mit derselben
US9950647B2 (en) 2015-04-17 2018-04-24 Lagoon Corporation, Inc. Seat form for amusement rides
US9827503B2 (en) 2015-04-17 2017-11-28 Lagoon Corporation, Inc. Restraint system for amusement ride
US9700143B2 (en) * 2015-06-29 2017-07-11 Yao-Chuan Wu Adjustable lumbar support apparatus for seat back
US10130185B2 (en) * 2016-02-02 2018-11-20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Adjustable lumbar support for upholstery furniture
US10182657B2 (en) 2016-02-12 2019-01-22 Haworth, Inc. Back support for a chair
US10463153B2 (en) * 2016-06-09 2019-11-05 Steelcase Inc. Seating arrangement
TWM543007U (zh) * 2017-02-22 2017-06-11 Xin-Hua Chen 椅背結構
JP6492136B2 (ja) * 2017-08-18 2019-03-27 コクヨ株式会社 椅子
JP6916693B2 (ja) * 2017-08-28 2021-08-11 コクヨ株式会社 椅子
JP7064314B2 (ja) * 2017-11-06 2022-05-10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ランバーパッド装置
JP7245000B2 (ja) * 2018-05-17 2023-03-23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椅子の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CN111248678A (zh) * 2018-12-03 2020-06-09 国誉家具(中国)有限公司 椅子
CN109875296A (zh) * 2019-03-13 2019-06-14 上海摩伽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工学健康坐具
US20220225776A1 (en) * 2019-05-31 2022-07-21 Zhifei Ye Spine-protecting and spine-correcting multifunctional healthcare seat device employing body weight to achieve embrace-like support, pressure-reduction, fixing, and correction
DE102020105054B3 (de) * 2020-02-26 2021-06-10 Comfordy Co., Ltd. Sitzlehnenrahmen
US10973331B1 (en) * 2020-12-27 2021-04-13 Back Works LLC Backpain relieve sitting devices
CN113768310B (zh) * 2021-09-24 2022-04-12 安吉伟誉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承载舒适型休闲椅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80744U (zh) * 1979-11-28 1981-06-30
JPS57186563U (zh) * 1981-05-22 1982-11-26
JP2002119375A (ja) * 2000-10-16 2002-04-23 Kokuyo Co Ltd 椅 子
JP2006204884A (ja) * 2004-12-28 2006-08-10 Delta Tooling Co Ltd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シート用クッション及び座席構造
JP2007130352A (ja) * 2005-11-11 2007-05-31 Kokuyo Co Ltd 椅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1337A (en) * 1977-12-15 1979-07-17 Albert Ross Portable folding orthopedic chair
JPH0440538Y2 (zh) * 1985-07-05 1992-09-22
US5076643A (en) * 1990-08-20 1991-12-31 Lear Seating Corporation Lumbar support
US5558398A (en) * 1993-11-08 1996-09-24 Santos; James P. Self-adjusting seating system
JPH07265169A (ja) 1994-03-31 1995-10-17 Tachi S Co Ltd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EP1234529A4 (en) 2000-10-16 2004-08-11 Kokuyo Kk CHAIR
US20040174056A1 (en) * 2003-03-06 2004-09-09 Sears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flatable seat cushion
US20050062323A1 (en) * 2003-06-11 2005-03-24 Dicks Gerald G. Chair
CN105832035B (zh) * 2005-03-01 2019-04-23 霍沃思公司 具有腰部和骨盆支承件的座椅靠背
US7396079B2 (en) * 2005-03-08 2008-07-08 Steelcase Inc. Seating with shape-changing back support frame
JP2006263096A (ja) 2005-03-23 2006-10-05 Itoki Corp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機構を備えた椅子における保護装置
US7393054B2 (en) * 2005-11-17 2008-07-01 Lear Corporation Self adjusting seatback system
US7806478B1 (en) * 2006-01-04 2010-10-05 Sava Cvek Task chair with dual tilting capabilities
JP4956781B2 (ja) 2006-01-19 2012-06-20 コクヨ株式会社 椅子
US7517024B2 (en) * 2006-02-03 2009-04-14 Sava Cvek Post-assembly tension adjustment in elastomeric material applications
CN101522073A (zh) * 2006-08-30 2009-09-02 伊藤喜有限公司 椅子
EP2215931A4 (en) * 2007-11-02 2011-04-13 Okamura Corp SEAT BACKREST AND ITS FIX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80744U (zh) * 1979-11-28 1981-06-30
JPS57186563U (zh) * 1981-05-22 1982-11-26
JP2002119375A (ja) * 2000-10-16 2002-04-23 Kokuyo Co Ltd 椅 子
JP2006204884A (ja) * 2004-12-28 2006-08-10 Delta Tooling Co Ltd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シート用クッション及び座席構造
JP2007130352A (ja) * 2005-11-11 2007-05-31 Kokuyo Co Ltd 椅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2321A (en) 2011-10-01
WO2011117937A1 (ja) 2011-09-29
US8845025B2 (en) 2014-09-30
CN102740736B (zh) 2015-08-26
WO2011117918A1 (ja) 2011-09-29
US20130001993A1 (en) 2013-01-03
CN102740736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6771B (zh) Chair of the support device
KR100334317B1 (ko) 사무용의자의직물,좌석구조물및이들로이루어진의자의제조방법
ES2409348T3 (es) Respaldo de silla
RU239768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идения с движением откидывания
JP5906289B2 (ja) シーティングユニット用の同調背もたれ
CN103963682B (zh) 车辆座椅总成
CN103687513B (zh) 就座家具产品
ES2290401T3 (es) Silla de inclinacion sincronizada con asiento, respaldo y mecanismo de energia ajustables.
JP2007143571A (ja) 椅子
US20140290667A1 (en) Sitting tool and chair
JP2007151582A (ja) 身体支持板及び椅子
JP5564102B2 (ja) 椅子の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KR100942429B1 (ko) 롤러식 좌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능성 의자
US20050206203A1 (en) Chaise-longue
KR200422115Y1 (ko) 수평회동 가능한 의자용 팔걸이
JP2012143634A (ja) 身体支持板及び椅子
KR100965266B1 (ko) 바른자세 유도기능을 갖는 의자
TWM555804U (zh) 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
US20220279930A1 (en) Cushioning for furniture item
CN204722600U (zh) 三度空间办公椅结构
ES2561586T3 (es) Aparato de asiento con movimiento reclinable
JP2011251197A (ja) 椅子の背もたれ板及び座板
KR100701783B1 (ko) 허리물리치료수단을 갖는 앉은뱅이 의자
KR20100113871A (ko) 팔걸이 높이조절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의자
KR19990041433U (ko) 요추지지대를 갖춘 의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