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5804U - 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 - Google Patents

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5804U
TWM555804U TW106212668U TW106212668U TWM555804U TW M555804 U TWM555804 U TW M555804U TW 106212668 U TW106212668 U TW 106212668U TW 106212668 U TW106212668 U TW 106212668U TW M555804 U TWM555804 U TW M55580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adjusting device
vehicle according
zon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2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a-You Zhu
Original Assignee
Asiasonic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sonic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sonic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12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5804U/zh
Publication of TWM555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5804U/zh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特別是針對一種與車輛椅座頭枕組合來應用之枕靠裝置,並可藉由此裝置調整枕靠至適當高度,以達成不同人員的使用需求,提供在符合人體工學的條件下,保護、支持人員頭部和頸椎部等穩定的支撐功效。
車輛座椅設置頭枕,用來支持人員或駕駛者頭部,減輕頸椎部負擔和疲勞情形,已屬習知技藝。這類座椅頭枕結構通常應用皮革、布織物、塑膠薄層等,包覆填充物的型態。以及,頭枕和座椅之間設置連桿、樞轉組件,使頭枕可轉動的調整前、後傾斜角度,來達到能在不同情況下滿足支撐人員或駕駛者頭部的作用。
一個有關這類車輛座椅頭枕在結構和應用方面的課題是,習知頭枕結構因製作成本考量,並非依據(駕駛)人員不同頭型輪廓、枕靠高度或實際操作可能產生的使用需求而製作,因此頭枕輪廓、枕靠高度或規格是成固定型態,只能提供基本的支持作用,無法達到確實的保護和完全、完整支持頭部、頸椎部的效果。
為了改善上述情形,舊法揭示了一種可組合座椅的頭枕結構;例如,台灣第83208349號「複合式椅套座墊之連體反包覆頭枕墊套」專利案,提供了一個典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中墊套上提供複數個頭枕,用以支持包覆使用者頭部、背部。
不過就像那些熟習此技藝的人所知悉,上述實施例在實際使用時,複數個頭枕仍無法依照人員不同之頭、頸椎部高度位置調整,造成使用人員頸椎部形成懸空狀態,在行車時容易因為未完善固定頭枕,產生晃動造成人員不舒服,而不利於使用者長時間駕駛的需求。
舊法也揭示了一種,例如,台灣第098204408號「汽車兩用護頸枕」新型專利案,將護頸枕主體設計為曲面結構並固定於車用頭枕插桿上,以提供人員頸部支持的技藝;但可了解的是,所述實施例無法調整護頸枕主體的高度位置,導致人員無論頭、頸部高低位置皆用單一高度之護頸枕主體,對人員在使用上來說造成不利。
代表性的來說,這些參考資料顯示了有關習知頭枕或車輛座椅頭枕在結構和應用方面的設計技藝;它們也反映出這些頭枕主體在實際使用的情形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重行設計考量該頭枕、可調整頭枕主體高度的組合結構,在設計上符合人體工學的條件下,使其構造不同於習用車輛座椅頭枕,將可提供一個比較理想的保護及支持能力,而改善習知技藝的缺點。
我們發覺車用座椅頭枕結構必須考量下列課題: 1. 必須改善習知車用頭枕結構,無法調整高度,而沒有確實支撐人員頸椎部的結構型態,使人員或駕駛者的頸椎部形成懸空狀態,存在支撐不足,造成(駕駛)人員頸椎部痠痛或影響行車安全等情形。 2. 特別提供一種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以改善習知車用座椅頭枕結構非依據人員不同頭型大小、頸椎部高低或實際操作可能產生的使用需求位置而製作,頭枕輪廓或規格成固定型態,只能提供基本的支持作用,無法依照人員所需高度確實調整主體位置高度提供保護和完全、完整的支持效果等問題。而這些課題在上述的參考資料中均未被教示或具體揭露。
爰是,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包括一主體,主體定義有第一區、第二區;第一區設置有較其他部位浮凸之負載部,負載部包括配置在主體兩邊區域的側載部和配置在下部區域的下載部;下載部和兩側載部可再形成相聯結或不相連結,而共同形成或概略形成一U型輪廓結構,並且,使所述側載部、下載部和主體中間區域共同界定出一中央區。第二區設置有至少一個至複(多)數個限制孔,供頭枕之插桿插入限制孔,並可根據不同使用人員(或駕駛)的身材需求,對應其頸椎部及頭部的位置而利用調整限制孔至第一區的距離或高度,以改變負載部相對於使用人員的位置,達到在符合人體工學的條件下,提供保護、支撐人員頭部和頸椎部等穩定功效。
特別是,第二區界定有一(中央)參考軸線,軸線兩旁區域或參考軸線上配置有至少一個至複(多)數個排列型態之限制孔,操作上,係由車用頭枕插桿插入限制孔(也可將備用限制孔沿中央參考軸線對折),藉此改變插桿插入之限制孔到第一區的距離或位置,藉以調整第一區負載部的高度或位置,提供人員(或駕駛)能夠依照所需頭、頸椎部的高度位置調整使用。
第二區配置有連結第一區之連接部,車用頭枕上設有對應連接部的接合部,藉連接部與接合部組合,可增加本體固定在車用頭枕的效果。
請參閱第1、2圖,圖中揭示了一種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包含一主體50,主體50包含有第一區20、第二區40。
第一區20界定有側載部22、連接或具有間隔(如第1A圖)的間接於側載部22之下載部21,側載部22、下載部21所構成U型浮凸輪廓結構,側載部22、下載部21共同形成一內部之中央區23,使用時,人員可將頭倚靠在中央區23,側載部22、下載部21提供支撐力使人員(或駕駛)能夠將頭部負載於主體50上;其中下載部21能幫助人員頸椎部穩定的支撐,提供人員(或駕駛)舒適的支撐結構。
第二區40界定有一中央參考軸線X、連結第一區20之連接部48,參考軸線X上或其兩旁區域配置相對稱型態的至少一組或多數組排列的限制孔41,可藉由車用頭枕插桿11插入限制孔41,藉此改變限制孔41到第一區20的距離或高度位置,而可因此調整第一區20高度或位置,達到不同使用(駕駛)人員所需求的頭部、頸椎部的位置。
另一可行實施例中,可在參考軸線X上設置成排列型態之限制孔,提供單一插桿的車用頭枕插入限制孔,藉此改變限制孔到第一區的距離或高度位置。
第2、3及4圖顯示了車用頭枕插桿11插入限制孔41可提供主體50支撐力,以符合使用(駕駛)人員需求;車用頭枕插桿11插入不同位置之限制孔41,可配合不同使用(駕駛)人員頭部、頸部不同使用需求之高度或位置,在所採的實施例中,限制孔41形狀設計有擴口部46、連接擴口部46之頸部47所構成,以及擴口部46位在頸部47兩端的位置。
當使用(駕駛)人員需要調整本體50高度或位置時,車用頭枕10之插桿11可選擇插入第二區40不同位置之限制孔41,同時改變第二區40或限制孔41到第一區20之長度。在可行的實施例中,備用之第二區40和限制孔42可對齊彎折,配合插桿11同時插入限制孔41、42,可明顯減少第二區40的長度或面積,有助於主體50在使用狀態時形成美觀的視覺效果。
圖中也顯示了連接部48設置有接合面44,車用頭枕10上設有對應連接部48或接合面44的接合部12,接合面44可與車用頭枕10之接合部12組合,增加本體50之穩定性,例如第3、4圖所描繪的使用情形。在可行的實施例中,接合面44、接合部12可選擇魔鬼氈、扣件或其類似物製作。
請參閱第3、4圖,圖中揭示了主體50安裝於車用頭枕10的組合狀態。配合第一區20之側載部22、下載部21,提供人員擁有良好和穩定的支撐;圖中也描繪了藉由使用第二區40之不同組限制孔41與插桿11,可以調整主體50的高度以達到不同使用(駕駛)人員所期許之不同使用高度或位置,而對人員的頭部、頸部提供完整和穩定的支撐作用;例如,第5、6圖所描繪的情形。
如上所述,本創作與習知車用頭枕相比,本創作可依人員需求提供頭部和頸椎部適合高度的穩定支撐,並且於第二區40的限制孔41與插桿11之配合、接合面44與接合部12之組合,而在使用時調整本體50位置高度,可提供足夠的負載力、固定力讓人員(或駕駛)可以舒服倚靠在主體50,降低(駕駛)人員疲勞。
10‧‧‧車用頭枕
11‧‧‧插桿
12‧‧‧接合部
20‧‧‧第一區
21‧‧‧下載部
22‧‧‧側載部
23‧‧‧中央區
40‧‧‧第二區
41、42‧‧‧限制孔
44‧‧‧接合面
46‧‧‧擴口部
47‧‧‧頸部
48‧‧‧連接部
50‧‧‧主體
X‧‧‧參考軸線
第1圖為本創作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之結構圖,描繪了枕靠裝置各部位的配置。
第1A圖為本創作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之結構圖,描繪了具有間隔之負載部之枕靠裝置各部位的配置。
第2圖為本創作配置於車用頭枕的示意圖,呈現裝置在車用頭枕的位置。
第3圖為第2圖的立體模擬圖,顯示出結合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裝載後情形。
第4圖為第3圖的後視圖,顯示出結合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裝載後情形。
第5圖為第1圖的使用情形圖,顯示一 人員使用結合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的情形。
第6圖為第1圖的使用情形圖,顯示另一人員使用結合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的情形。
20‧‧‧第一區
21‧‧‧下載部
22‧‧‧側載部
23‧‧‧中央區
40‧‧‧第二區
41、42‧‧‧限制孔
44‧‧‧接合面
46‧‧‧擴口部
47‧‧‧頸部
48‧‧‧連接部
50‧‧‧主體
X‧‧‧參考軸線

Claims (16)

  1. 一種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特徵包括一主體,主體定義有相連接為一體之第一區、第二區、中央區和縱貫其間之一中央參考軸線;   第一區設置有較其他部位浮凸的負載部,該負載部具有側載部、連接側載部之下載部,側載部及下載部之間共同形成一內部之中央區,而構成U型浮凸輪廓結構;   第二區設有可通過車用頭枕插桿來定位的限制孔,以及連結第一區及第二區之連接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該中央參考軸線兩旁區域配置有相對型態的至少一個至多數個限制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該限制孔係依該中央參考軸線上形成排列型態之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之限制孔係依第二區之中央參考軸線的兩旁區域,分別以相對稱型態形成至少一組至多數組排列的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或4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該等沿著中央參考軸線配置的限制孔,其排列係沿軸線形成等間距之配置排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該第二區的限制孔具有擴口部、連結擴口部的頸部,擴口部位在頸部兩端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連接部配置有能夠跟車用頭枕上之一接合部相結合的一接合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連接部配置有能夠跟車用頭枕上之一接合部相結合的一接合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之側載部跟下載部之間為相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之側載部跟下載部之間為相連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之側載部跟下載部之間為相連接。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之側載部跟下載部之間為相連接。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之側載部跟下載部之間形成具有間隔之間接。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之側載部跟下載部之間形成具有間隔之間接。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之側載部跟下載部之間形成具有間隔之間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其中之側載部跟下載部之間形成具有間隔之間接。
TW106212668U 2017-08-25 2017-08-25 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 TWM555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2668U TWM555804U (zh) 2017-08-25 2017-08-25 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2668U TWM555804U (zh) 2017-08-25 2017-08-25 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5804U true TWM555804U (zh) 2018-02-21

Family

ID=6201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2668U TWM555804U (zh) 2017-08-25 2017-08-25 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58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3695B (zh) * 2019-12-20 2021-04-01 齊磬有限公司 懸吊式頸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3695B (zh) * 2019-12-20 2021-04-01 齊磬有限公司 懸吊式頸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6289B2 (ja) シーティングユニット用の同調背もたれ
TWI556771B (zh) Chair of the support device
US9375104B2 (en) Pillow
JP6404902B2 (ja) ヘッドレスト構造、ヘッドレストクッションおよび乗客シート
JP3215722U (ja) 椅子
JP2003510115A (ja) 椅 子
ES2224087T3 (es) Estera elastica que hace las veces de base elastica.
CN105283100A (zh) 功能性枕头
TWM548640U (zh) 具有多部位支撐作用之車用頭枕結構
US20220167748A1 (en) Chair having open shoulder backrest
TWM555804U (zh) 車用頭枕之枕靠調整裝置
JP2000093250A (ja) 椅子等の身体支持装置
JP3176739U (ja) クッション構造
JP6015001B2 (ja) マットレス
CN204994995U (zh) 颈部头部支撑靠垫
KR101475947B1 (ko) 차량 시트의 머리받침대용 베개
TW201417748A (zh) 頭枕/腰靠雙用式之椅子
KR20210002354U (ko) 차량용 보조 헤드레스트
KR100734166B1 (ko) 체형에 따라 조절 가능한 의자
CN206287869U (zh) 可拆卸侧靠休息头枕
CN212280605U (zh) 主管椅
CN209972255U (zh) 一种多功能颈肩垫
TWM623066U (zh) 辦公椅可調適高度之枕墊結構
JP3088318U (ja) 背もたれパッド、及び背もたれパッドを具える椅子
JP3209985U (ja) 調整式の背凭れ及び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