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0736A - 椅子的撑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椅子的撑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0736A
CN102740736A CN2010800627111A CN201080062711A CN102740736A CN 102740736 A CN102740736 A CN 102740736A CN 2010800627111 A CN2010800627111 A CN 2010800627111A CN 201080062711 A CN201080062711 A CN 201080062711A CN 102740736 A CN102740736 A CN 102740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ing
backs
liner
column sections
c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27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0736B (zh
Inventor
仓田文博
冈本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n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an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n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an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40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0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7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 A47C7/462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adjustable by mechanical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8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of freely-rotatable type

Abstract

本发明的椅子的撑腰装置是能简化可调整位置的撑腰构件安装于架的安装构造,同时使对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支撑柔和的装置,该撑腰装置由左右分离的两个撑腰构件(10)所构成,而且各个撑腰构件(10)具有支撑腰椎部分的撑腰部(11)与支撑该撑腰部的支柱部(12),同时以转轴(14)将撑腰支柱部(12)的端部可旋转地连结安装在背架(2)上,并构成为通过使前端侧的撑腰部(11)以转轴(14)为中心一边画圆弧运动一边移动,从而可调整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Description

椅子的撑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坐在椅子上的人的腰椎部分的撑腰装置。更详述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左右分开地支撑就座者的腰部的悬臂式的椅子的撑腰装置。
背景技术
设置撑腰装置而有效地支撑就座者的腰部的椅子以往就存在。此外,通过使支撑腰部的撑腰构件上下地升降来合乎就座者的体格的构造的撑腰装置亦存在(专利文献1)。此撑腰装置利用以横穿靠背架的方式所架设的支撑皮带而配置于靠背中央的撑腰主体支撑就座者的腰部,并在支撑皮带的两端设置嵌入在靠背架的左右的纵框所钻设的孔中的突起,通过在上下方向挪移将该突起嵌入的孔的位置,而可在上下方向移动撑腰主体与支撑撑腰主体的支撑皮带。支撑撑腰主体的支撑皮带的两端被铺布与背架从前后夹住,并在该支撑皮带与背架之间构筑由突起与孔构成的简单结构的上下滑动构造。
此外,亦提出以左右分离的撑腰构件支撑腰部的撑腰装置(专利文献2)。此撑腰装置是支撑就座者的腰椎的腰板预先一分为二成右半部板与左半部板,并通过由扭转弹簧所构成的左右的支撑臂将两板独立地弹性支撑在以可旋转的方式架设于座背框的支撑轴上。由扭转弹簧所构成的左右的支撑臂由支撑轴所支承,而各个板分别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朝向背架的内侧弯曲成L形的自由端。此外,卡定左右的支撑臂基端的卡定板固接于支撑轴的两端,利用通过操作把手而旋转的凸轮使任一方的卡定板摆动,从而使支撑轴旋转,并经由扭转弹簧对支撑臂的自由端的各腰板施加朝向座背的就座面方向的复原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902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07-2651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撑腰装置中,因为是以两端的支撑皮带将配置于靠背中央的撑腰主体安装于背架的左右的纵框部的构造,所以就座者靠在靠背面时撑腰构件的进深方向的弯曲量受到支撑皮带的长度的限制,从而具有支撑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力愈靠近靠背中央相对变强的倾向。尤其是,在仅由如网孔这样的铺布所构成的靠背面的情况下,撑腰主体对腰椎部分的支撑显著,在撑腰主体使用硬质的材料的情况下,因脊骨受到强大的压迫而使就座者觉得不舒服。
此外,在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悬臂支撑构造中,因为构成零件数多且复杂的构造,所以不仅耗费贵,而且无法小型化,存在占空间的问题。而且,在仅由铺在背架的如网孔这样的铺布构成靠背面的情况下,因为复杂的构造的撑腰装置在靠背的背面侧露出,所以存在可能使椅子的靠背的外观变丑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的撑腰装置中,为了使腰板可上下地移动,还需要使支撑轴的两端同步地升降的滑动机构,升降机构复杂且大型,所以存在耗费贵与大型化的问题。而且,在以使用槽的滑动机构使仅由一根支撑轴所支撑的撑腰装置升降的情况下,动作无法顺畅,难以可靠地固定其位置并使其顺畅地移动。而且,利用经由滑动机构的支撑无法得到充分的刚性,在强度面上存在担心。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弹性柔和地支撑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椅子的撑腰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简单的构造调整高度的椅子的撑腰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椅子的撑腰装置由左右分离的两个撑腰构件所构成,而且各个撑腰构件具有支撑腰椎部分的撑腰部与支撑该撑腰部的支柱部,同时以转轴将撑腰支柱部的端部可旋转地连结安装在背架上,并构成为通过使前端侧的撑腰部以转轴为中心一边画圆弧运动一边移动而可调整位置。
在此,撑腰部与撑腰支柱部由不同构件所构成,并使其与设置于撑腰部或撑腰支柱部中的任一方的鞘部嵌合而连结较佳,此外,撑腰部与撑腰支柱部连结成可在撑腰支柱部的长度方向上滑动较佳。当然,撑腰部与撑腰支柱部亦可由一体成形件构成。
此外,本发明的撑腰装置在背架与撑腰构件之间安装定位机构较佳。例如,将凹凸形成于撑腰支柱部与背架中的任一方,同时在另一方设置与凹凸嵌合的弹性构件,从而对撑腰支柱部的旋转施加适当的阻力较佳。不过,虽然凹凸与弹性构件可设置于撑腰支柱部或与撑腰支柱部相对向的背架的面或边缘,但是最好设置于在撑腰支柱部的旋紧力发生变化较少的撑腰支柱部的周边部及与该周边部相对向的面上。
此外,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左右配置的撑腰部的至少彼此相对向的面形成圆弧面或椭圆面较佳。
此外,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撑腰部设有向前表面侧突出的凸部较佳。
此外,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撑腰支柱部在与配置在靠背的前后方向上的转轴正交的方向配置于背架,同时撑腰部倾斜地配置于该撑腰支柱部,并配置成和与该撑腰部相对向的部分的铺布平行较佳。
此外,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中,使左右的撑腰部关联,并使撑腰支柱部绕转轴同步旋转较佳。例如将长孔形成于左右的撑腰部中的一方,同时在另一方设置贯穿长孔的连结销,彼此在以转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关联,并在靠背的宽度方向上可滑动,而且在靠背的前后方向上以游隙连结较佳。此外,经由连杆将左右的撑腰部彼此连结成可旋转自如,并以不同的构件构成撑腰部与撑腰支柱部,而且使设置于撑腰部或撑腰支柱部中的任一方的鞘部与另一方的构件可滑动地嵌合并连结较佳。此外,将齿轮形成于左右配置的撑腰部彼此相对向的撑腰部内侧的圆弧面,通过使这些齿轮啮合,左右配置的撑腰部在靠背的前后方向上彼此独立地变位而处于非关联关系,在摆动方向上齿轮啮合而同步旋转较佳。
此外,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分离成两个的撑腰部亦可形成为越过靠背的中心,撑腰部的前端部向另一方的撑腰构件侧突出。
此外,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撑腰部的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面具有可得到对就座者的身体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较佳。在此,多个支撑区域例如由主抵接面和副抵接面构成较佳,其中,主抵接面是朝向就座者的身体的突出量大而比较有力地碰触就座者的身体的面,副抵接面是突出量比主抵接面的突出量更小而对就座者的身体的碰触弱的面。在此情况下,副抵接面是具有远离或沿着铺布的倾斜的避让面较佳。此外,多个支撑区域亦可利用表面的硬度不同而形成,并利用硬度的差异形成硬而对就座者的身体比较有力地碰触的主抵接面、比主抵接面更软而对就座者的身体的碰触弱的副抵接面。此外,撑腰部亦可由具有多个支撑区域的衬垫与衬底所构成,该衬底由可与该衬垫分离的不同组件所形成并被撑腰支柱部支撑,由于可更换衬垫,因而可将能得到对就座者的身体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变更成各种方式,作为可变更衬垫与支撑衬垫的衬底的安装位置的方法,亦可通过改变衬垫的安装角度,而可改变主抵接面的位置。
此外,撑腰部将把撑腰部可旋转地设于撑腰支柱部的转轴配置于多个支撑区域之间,通过以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改变多个支撑区域与身体抵接的位置较佳。
例如,撑腰部被支撑成以在靠背的前后方向所配置的转轴为中心可相对于撑腰支柱部旋转,并可利用撑腰部的旋转改变主抵接面的位置较佳。此外,撑腰部由具有多个支撑区域的衬垫与衬底所构成,该衬底由可与该衬垫分离的不同组件所形成并支撑衬垫,同时被撑腰支柱部支撑,以连结衬垫与衬底的中心的连结轴作为靠背的前后方向的轴,使衬垫可旋转,并可利用衬垫的旋转改变主抵接面的位置较佳。
此外,撑腰部亦可相对于撑腰支柱部以朝向靠背的上下方向或宽度方向或者这些方向之间的斜方向的任一方向所配置的轴为中心旋转。此外,在此情况下,以转轴为中心,在撑腰部的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使撑腰部的表面形状不同,使其以转轴为中心旋转来转换背面侧与表面侧,从而可调整撑腰部碰触身体的强度或强力碰触身体的位置较佳。此外,以转轴为中心,在撑腰部的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之间使向靠背突出的突出量或硬度彼此不同,利用以转轴为中心的该撑腰部的旋转来转换背面侧与表面侧,藉此可调整撑腰部碰触身体的强度较佳。
此外,改变撑腰部的与身体抵接的位置的构造未限定为利用撑腰部本身的旋转来转换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例如,撑腰部亦可将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衬垫设置成可沿着撑腰支柱部所支撑的衬底的表面直线移动,并利用衬垫在衬底上的直线移动来改变突出位置或突出量。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椅子的撑腰装置,采用利用左右分离的两个撑腰构件悬臂支撑就座者的腰部,从而使左右的撑腰部独立地在椅子的进深方向弯曲的构造,藉此可确保弯曲量,所以能柔和地接住就座者的腰部并弹性支撑。而且,依据此构造,利用独立的左右的撑腰构件对就座者的腰椎的弹性支撑,使来自腰板的腰椎支撑力随着朝向左右方向的负荷而移动,所以即使在身体扭转时,亦可充分地稳定腰椎部分的支撑。
此外,依据本发明的撑腰装置,因为是只将具有撑腰部与撑腰支柱部的撑腰构件安装成可在背架旋转的简单构造,而且利用转动调整上下方向的位置,所以零件数少,可构成小型的构造,同时亦可降低耗费。
此外,依据本发明的撑腰装置,利用撑腰构件的转动调整撑腰部的高度,所以撑腰部的升降动作变得顺畅。
而且,因为利用左右分离的两构件的撑腰部可避开就座者的脊骨来支撑腰部,所以很少产生撑腰部直接碰触脊骨所引起的不舒服感。此外,即使脊骨碰触撑腰部,亦因为撑腰构件本身弯曲而减弱对脊骨所施加的力,所以很少产生不舒服感。此外,依据本发明的撑腰装置,因为是分离的撑腰部,所以可使左右进行不同的动作,从而可根据就座者的要求支撑腰部。
此外,依据本发明的撑腰装置,因为可使左右的撑腰部彼此独立地动作,所以可在左右使撑腰部的动作方向相反,或可挪移高度,因而能以在左右成为不同高度的方式支撑腰椎部分。藉此,即使在就座者的姿势倾斜或有倾斜地就座的习惯的人的情况下,左右的撑腰构件亦可独立地确保合适的高度位置,并合适地支撑就座者的腰椎部分。
此外,因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以不同构件构成撑腰部与撑腰支柱部,并使其与设置于撑腰部或撑腰支柱部中的任一方的鞘部嵌合并连结,所以可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撑腰部与撑腰支柱部,需要刚性的撑腰支柱部可利用刚性高的材料制成,而需要柔软性的撑腰部可利用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制成,可同时实现柔软性与刚性,从而可消除撑腰构件在强度上的不安。此外,在本发明中,在将撑腰部连结成可相对于撑腰支柱部在长度方向上滑动的情况下,能根据需要使撑腰部支撑腰椎部分的位置在横向上移动。这意指可调整左右的撑腰部的间隔,同时可在仍然保持间隔的状态下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因此,可满足就座者固有的感觉或身体特征地进行更微细的调整。
此外,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中,在背架与撑腰构件之间安装定位机构的情况下,可在所预定的位置或任意位置可靠地固定撑腰构件。其中,尤其在将凹凸形成于撑腰支柱部与背架中的任一方,同时在另一方设置与凹凸嵌合的弹性构件,来对撑腰支柱部的旋转施加适当的阻力的情况下,可易于根据咔嚓感确认撑腰构件位于固定位置。当然,定位机构未限定为凹凸及与凹凸嵌合的弹性构件的组合,即使是通过增加撑腰支柱部与背架之间的摩擦而进行撑腰构件的定位的方式,在阻止撑腰构件因自重所造成的滑落这点上亦可得到一样的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中,在将左右配置的撑腰部的至少相对向的面形成圆弧面或椭圆面的情况下,不会因左右的撑腰部的圆弧运动而彼此干涉。因此,在需要使左右配置的撑腰部的间隔变窄的情况下,可使其窄至最小限度。
此外,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中,将向前表面侧突出的凸部设置于撑腰部的情况下,可在从靠背的中心线确实地左右分离的位置支撑就座者的腰椎部分,所以即使就座者的座法偏离靠背的中心线,亦很少直接推压脊骨。
此外,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中,在使撑腰部倾斜成与相对向的部分的铺布平行地配置于撑腰支柱部的情况下,因为撑腰部相对于铺布大致平行地旋转,所以即使使撑腰支柱部旋转来调整高度方向的位置,亦因为与铺布之间的距离不变,所以支撑腰椎部分的力的变动小。在此,使撑腰支柱部或撑腰部与所相对向的部分的铺布的配置关系变成平行,这当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亦包含大致平行的情况。
此外,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中,在使左右的撑腰部关联,并使撑腰支柱部同步旋转的情况下,因为通过抓住一方的撑腰构件使其升降,左右的撑腰部及支柱部就可同时移动相等的量,所以撑腰部的高度调整容易。而且,虽然左右的撑腰构件仅在旋转方向上关联,但是因为可在椅子的进深方向上独立地弯曲,所以可柔和地接住就座者的腰部并弹性支撑。
此外,在以长孔与贯穿该长孔的连结销将左右的撑腰构件连结成彼此在摆动方向上关联,同时在水平方向可滑动,而且在椅子的前后方向上具有游隙的情况下,因为即使变更撑腰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左右的撑腰部的间隔亦不变动,所以可支撑相同的位置,与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高度无关。
此外,在将撑腰部连结成可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撑腰支柱部滑动,另一方面,经由连杆将左右的撑腰部之间连结成旋转自如的情况下,因为即使变更撑腰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左右的撑腰部的间隔亦不变动,所以,即使变更撑腰部的高度,亦与之无关,可支撑相同的腰椎部分的宽度方向位置。
此外,在左右的撑腰构件之间通过使彼此的齿轮啮合而同步旋转的情况下,因为可将一方的撑腰部的旋转动作向另一方的撑腰部顺畅地传递,所以左右的撑腰部的升降动作简单。
此外,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中,即使采用分离成两个的撑腰部越过靠背的中心、撑腰部的前端侧突出的构造,亦以背部的脊骨附近为中心支撑腰椎部分,因为不论怎样都能被彼此分离并被悬臂支撑的撑腰构件支撑,所以可使对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碰触变得柔和。
此外,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中,在撑腰部的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面具有可得到对就座者的身体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的情况下,因为可在支撑身体的面上产生积极地施加强力的撑腰部的碰触的部分、不会作为积极地施加强碰触的触碰面发挥作用且顺着铺布地柔和地支撑铺布及就座者的腰部的部分,所以在主抵接面与副抵接面同时存在于相同的碰触面的情况下,因为利用强力触碰的部分与比较柔和地支撑的部分支撑就座者的腰椎部分,所以虽然能明确地感到身体被推的感觉,亦很少感到局部推压所伴随的不舒服。而且,通过在撑腰部的位置变更多个支撑区域的配置,从而可使比较强地碰触就座者的身体的位置移动,换言之,改变就座者的身体的某位置的碰触强度。因此,随着撑腰构件整体的以转轴为中心的摆动,可使撑腰部强力碰触身体的位置在更宽范围内微妙地变化。
尤其,在以具有远离或沿着铺布的倾斜的避让面形成副抵接面的情况下,因为即使对撑腰部不施加相对于在与背架的转轴正交的方向所安装的撑腰支柱部的倾斜角θ,亦可通过将副抵接面配置于靠背的中心侧,并将主抵接面配置于靠近其相反侧的背架的转轴,从而以沿着铺布形状的易贴合的角度形成碰触面,所以省去调整角度的工夫。而且,即使撑腰构件以转轴为中心旋转,亦因为撑腰部沿着相对向的铺布平行移动,所以相对铺布的距离不变,使得支撑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力不会变动。此外,在将副抵接面配置于背架的中心侧的情况下,因为在靠近靠背的中心的部分铺布凹陷成与副抵接面贴合,所以不会强力推压脊骨部分,而在避开脊骨的部分强力地碰触。此外,根据就座者的喜好,可将副抵接面配置于靠近背架的转轴侧,同时将主抵接面配置于背架的中心侧,藉此可强力推压更接近脊骨的部分。
此外,因为在多个支撑区域通过使表面的硬度不同来形成碰触面的撑腰部可利用硬度的差异而容易地形成硬而对就座者的身体比较强力碰触的主抵接面、比主抵接面更软而对就座者的身体的碰触弱的副抵接面,所以以撑腰部的表面与向靠背进深侧陷入的铺布紧密接触的方式接触,使得因撑腰部的角等而损害铺布的情况较少。而且,不仅单纯的碰触强度的变化,亦可改变对材质等的硬度变化的感触性的碰触感。
此外,由可分离的衬垫与衬底所构成的撑腰部通过更换衬垫而可将可得到对就座者的身体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变更成各种方式。例如,若备齐主抵接面与副抵接面的分布方式、主抵接面与副抵接面的个数、形状、突出量的大小等不同的多种衬垫,就可根据就座者的喜好或配合就座者当天的身体状况或腰部的疼痛状况等适当地更换后使用。
此外,在以可分离的衬垫与衬底构成撑腰部,并可变更衬垫安装于衬底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衬垫的安装角度,而可简单地改变主抵接面的位置。因而,即使在使用中固定衬垫本身的情况下,亦可预先将撑腰部设定于满足就座者的喜好的位置,所以可随着撑腰构件整体的以转轴为中心的摆动,在更喜好的位置强力碰触撑腰部。
此外,在撑腰部将把撑腰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撑腰支柱部的转轴配置于多个支撑区域之间,通过以转轴为中心旋转,而改变多个支撑区域与身体抵接的位置的情况下,只要使撑腰部以转轴为中心旋转,不需使撑腰支柱部绕转轴旋转,亦可使比较强力地碰撞就座者的身体的位置移动,换言之,可改变就座者的身体的某位置的碰触强度。当然,通过与撑腰构件的以转轴为中心的旋转结合,可更微细地进行碰触位置的移动及碰触强度的调整。
此外,本发明的撑腰部设置成能以配置于可得到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之间的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撑腰支柱部旋转,所以只通过撑腰部的旋转,就可容易地改变就座者的身体的某位置的碰触强度,亦可改变碰触强的区域。而且,与撑腰构件整体的以转轴为中心的摆动相结合,能在较宽范围内变化。
此外,在以可分离成具有多个支撑区域的衬垫与被撑腰支柱部所支撑的衬底的方式构成撑腰部,并以将衬垫与衬底的中心在靠背的前后方向上连结的连结轴作为轴,使衬垫可旋转的情况,仅通过衬垫的旋转,就可在靠背的高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变更主抵接面的位置,所以与撑腰构件整体的以转轴为中心的摆动相结合,可在宽范围内微妙地改变撑腰部强力碰触身体的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中,将撑腰部设置成可以朝向靠背的上下方向或宽度方向或者这些方向之间的斜方向的任一方向所配置的轴为中心,相对于撑腰支柱部旋转的情况下,只是使撑腰部旋转,面向铺布并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面就切换,作为不同的形状或硬度等的任意的表面,可易于改变撑腰部碰触身体的强度或强力碰触身体的位置。
例如,若预先在撑腰部的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形成不同的表面形状,只是使撑腰部旋转而转换背面侧与表面侧,就可改变撑腰部碰触身体的强度或强力碰触身体的位置。而且,因为与撑腰构件整体的以转轴为中心的摆动相结合,在撑腰部的表面侧与背面侧,各自的支撑区域划出各自不同的移动轨迹,所以可在宽范围内改变碰触身体的位置或强度。
此外,在撑腰部的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中具备使向靠背的突出量或硬度彼此不同的表面的情况下,只是使撑腰部旋转而转换背面侧与表面侧,就可改变撑腰部碰触身体的强度,或者移动强力碰触身体的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中,在设置可沿着衬底的表面直线移动的衬垫,并利用衬垫在衬底上的直线移动变更突出位置或突出量的情况下,因为可使朝向靠背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或者该两个方向的撑腰部的碰触位置连续地移动,所以可更微细地调整强力碰触身体的位置。而且,因为衬垫的直线移动减弱或增加撑腰构件的旋转所伴随的朝向靠背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或者该两个方向的撑腰部的移动量,所以在减弱范围内,使撑腰部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移动量减少,或者将撑腰部的移动设为仅在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而在放大范围内,可使朝向宽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的移动量比撑腰构件的旋转量增加更多,从而产生激烈的变化。这意指在衬垫在衬底上的移动行程的范围内,即使未具备将左右的撑腰部之间的间隔保持定值的机构,亦可将左右的撑腰部之间的间隔保持为定值。此外,即使不改变撑腰构件的旋转范围,亦可通过使在撑腰部上的衬垫的位置即碰触位置朝向靠背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或者斜方向移动,来扩大碰触位置的移动轨迹及移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椅子的一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2是将图1的椅子的靠背放大表示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靠背的撑腰装置部分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将配置于图1的撑腰装置右侧的构件放大表示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配置于该右侧的撑腰构件与背架的关系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撑腰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撑腰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撑腰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15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撑腰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17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撑腰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19是第九实施方式的撑腰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21是第十实施方式的撑腰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23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撑腰部的主视图。
图24是该撑腰部的俯视图。
图25是该撑腰部的右侧视图。
图26是将该撑腰部分解而仅表示底座的主视图。
图27是仅表示该撑腰部的衬垫的后视图。
图28是该衬垫的右侧视图。
图29是该衬垫的左侧视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31是将该撑腰部分解而仅表示底座的主视图。
图32是仅表示该撑腰部的衬垫的后视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34是将该撑腰部分解而仅表示底座的主视图。
图35是仅表示该撑腰部的衬垫的后视图。
图36是表示将该实施方式的撑腰构件的衬垫的主抵接面配置于靠背的中心侧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37是表示将该实施方式的撑腰构件的衬垫的主抵接面配置于靠背的背架侧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40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十六实施方式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41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十七实施方式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十八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3是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撑腰部的仰视图。
图44是表示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第十九实施方式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椅子的靠背的结构。此外,在本专利说明书中,“前后”、“左右”及“上下”是以坐在椅子上的就座者为基准的,将椅子或靠背的进深方向称为前后,将宽度方向称为左右,将高度方向称为上下。此外,在本专利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背架”这一术语意指具有对形成靠背面的铺布的至少相对向的边进行支承的纵边、并与铺布一起构成靠背的构件。
图1至图5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撑腰装置的椅子的一实施方式。此实施方式的椅子具备具有脚轮的腿7、安装于腿7的腿支柱上端的主架6、由该主架6所支撑的靠背1及座。此外,撑腰装置以配置于铺布3背后的方式安装于背架2的腰部附近的纵边2a,并设置成隔着铺布3支撑就座者的腰部部分。在此,撑腰装置的安装于背架2的安装位置设在被设想为椅子的使用者的标准体格的就座者的腰部部分的高度是较佳的。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背架2由铺上铺布3的铺布支撑框4、支撑该铺布支撑框4并安装于主架6的背支撑构件5这两个构件所构成。铺布支撑框4例如由玻璃纤维强化尼龙所形成,将铺布3的周边嵌入到设置于其周边的槽9中而将铺布3铺满前表面侧。另一方面,背支撑构件5是以铝铸件所形成的,通过螺钉或销等固定件连结到铺布支撑框4的下半部分,而与铺布支撑框4成为一体,从而构成背架2。此背支撑构件5可摆动地安装于主架6,同时利用未图示的反力机构始终施加将靠背1向前方施力的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铺布支撑框4形成将在左右两侧成对的纵边2a与连结两纵边2a的横边2b连结的大致矩形,并设置成:在俯视图中,框的上下的横边2b各自弯曲成中央部分向后方凹下,在侧视图中,框的两侧的纵边2a弯曲成以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高度位置为边界,上边侧与下边侧向后方倾斜,整体上弯曲成向前后方向弯曲且在高度方向上腰椎部分最向前方突出的三维曲面。
此外,作为铺布3,只要是在铺设于铺布支撑框4的状态下可发挥作为靠背1的合适的弹性与强度的材质,换言之,只要是能自由伸缩的材料都可采用,未限定为特定材质。具体而言,铺布3以富有伸缩性的材料为主体,例如对合成纤维的双拉歇尔经编针织物网眼再编入弹性体类等弹性线,详细而言,是以双拉歇尔经编将分别可伸缩变形的网眼布料的表布与背布立体缝合而得到的布料,使用具备强度与缓冲性这两者的布料较佳。例如,使用聚酯制网眼帆布、各种树脂薄膜、布料、无纺布等。在此铺布3的边缘,缝上由硬质树脂制线所构成的卡定板8,以与卡定板8一起嵌入铺布支撑框4的槽9的方式折入铺布3的边缘,从而将铺布3铺上铺布支撑框4并固定。由硬质树脂制线所构成的卡定板8在铺布3被施加张力且铺布3盖在铺布支撑框4上的状态下被嵌入外周面的槽9时,利用铺布3的张力钩住槽9而作为防脱件起作用,藉此,将铺布3固定于铺布支撑框4。因此,为了避免从嵌入槽9的状态脱落,卡定板8由具有不容易弯曲程度的硬度的材料所形成。具体而言,卡定板8由具有规定硬度的、例如聚丙烯的合成树脂形成。
撑腰装置由左右分离的两个撑腰构件10所构成,而且各个撑腰构件10具有支撑腰椎部分的撑腰部11及支撑该撑腰部11的撑腰支柱部12,同时以转轴14将撑腰支柱部12的端部连结安装成可在背架2上转动,前端侧的撑腰部11一边以转轴14为中心作画圆弧运动一边移动,藉此,可调整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在此,如图5所示,撑腰部11与撑腰支柱部12形成为撑腰部11相对于撑腰支柱部12具有微小的倾斜角θ地倾斜较佳。倾斜角θ最好是与撑腰部11相对向的部分的铺布3平行的角度,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约5~8°。另一方面,撑腰支柱部12在与配置于椅子的前后方向的转轴14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于背架2上。因此,即使撑腰构件10以转轴14为中心旋转,相对于撑腰支柱部12向后侧倾斜的撑腰部11也会沿着相对向的铺布3平行移动,所以与铺布3的距离不变,支撑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力不会变动。此外,图中的符号20表示撑腰部11相对撑腰支柱部12弯曲的位置。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通过使撑腰部11相对于撑腰支柱部12微小地倾斜(角度θ),来合适地碰触靠背的铺布3,但并不特别限定如此,亦可安装成使撑腰支柱部12本身相对于背架2倾斜。
撑腰部11设置向前表面侧突出的凸部较佳。例如图5所示,凸部的中央部形成向椅子的前方即铺布3突出的缓和的球面状,同时在其周边部具备用以加强的环状的凸缘。因此,就座者的腰椎部分被球面柔和地按压且弹性地支撑。而且,因为在位于从靠背的中心线确实地左右分离的位置的球面状的凸部的中心附近支撑就座者的腰椎部分,所以即使就座者的座法偏离靠背的中心线,亦很少直接推压脊骨。此外,圆形的撑腰部11的前表面侧的凸部形状未特别限定为与如图所示的撑腰部11的轮廓成同心状的球面形,亦可配置成顶部偏离轮廓的中心,或存在多个,亦可是非球面的凸部。此外,撑腰部11的形状未特别限定为圆形,当然可根据需要而采用椭圆形或矩形或者多边形等适当的形状。
撑腰部11与撑腰支柱部12以不同的构件构成,并与设置于撑腰部11或撑腰支柱部12中任一方的鞘部37嵌合并连结较佳。在本实施方式中,撑腰支柱部12的前端侧被压入与撑腰部11一体形成的鞘部37的孔13而一体化。在此情况下,对撑腰部11与撑腰支柱部12可选择适合的材料。例如,撑腰部11以具有柔软性的聚丙烯形成,而更需要强度的撑腰支柱部12能以玻璃纤维强化尼龙形成。而且,撑腰支柱部12安装成其基端侧能经由转轴14在背架2上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转轴14,利用螺钉。转轴14经由贯穿撑腰支柱部12的基端部的具有凸缘的套筒33被旋入背支撑构件5,从而将具有凸缘的套筒33安装于背架2的背支撑构件5。因此,撑腰支柱部12由具有凸缘的套筒33支撑成转动自如。图中的符号19是供螺钉14贯穿铺布支撑框4的孔,符号38是介于套筒33的凸缘与撑腰支柱部12之间的垫圈。
在此,在背架2与撑腰构件10之间设置用以阻止撑腰构件10因自重所造成的滑落的定位机构较佳。定位机构是利用弹性构件的摩擦力或卡合使撑腰构件10对背架2的固定力增加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撑腰支柱部12与背架2中的任一方上形成凹凸17,同时在另一方上设置与凹凸17嵌合的弹性构件16,从而对撑腰支柱部12的旋转施加适当阻力。具体而言,如图4及图5所示,在对撑腰构件10施加于背架2的固定力的影响小的位置,例如在撑腰支柱部12的周边形成凹凸17,同时在背架2侧设置具有与凹凸17嵌合的弹性构件的凸部或凹部的板簧构件16,从而对撑腰支柱部12的旋转施加适当阻力(咔嚓感)。弹性构件16未特别限定为图示的板簧构件,例如亦可利用与凹凸17嵌合的球柱塞、或以弹性体从背后支撑沿着保持器向凹凸17前后移动的辊的弹簧机构这样的机构。当然,定位机构不仅设置于与转轴14平行的撑腰支柱部12的周边部和与该周边部相对向的背架2的面之间,根据不同情况,亦可形成于利用螺钉14所旋紧的撑腰支柱部12与背支撑构件5的相对向的面之间。此外,定位机构未限定为凹凸17及与其嵌合的弹性构件16的组合,即使是通过增加撑腰支柱部12与背架2之间的摩擦而进行撑腰构件的无级定位的构件,亦可阻止撑腰构件因自重所造成的滑落。此外,图中的符号18是承接板簧16的两端的爪。
此外,虽未图示,最好在撑腰部11的鞘部37与撑腰支柱部12之间设置定位机构,从而可改变左右的撑腰部11的间隔。定位机构例如将如图4所示的凹凸形成于撑腰支柱部12,而将与该凹凸嵌合的弹簧构件装入鞘部37,藉此可简单地构成,并可在从撑腰支柱部拉出或推入撑腰部时进行定位。
此外,撑腰构件10亦可例如图6及图7所示,预先将撑腰部11与撑腰支柱部12一体形成。在此情况下,为了加强撑腰支柱部12的强度,在转轴14所贯穿的部分形成轮毂部21,同时在轮毂部21与撑腰部11之间形成如图所示的肋41较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圆筒形的轴部40形成于铺布支撑框4,并嵌入撑腰支柱部12的轮毂部21,藉此,不需要作为别的构件的具有凸缘的套筒33或垫圈38。转轴14的颈部收容于圆筒形轴部40的孔15,同时将前端的螺纹部旋入背支撑构件5,藉此,将撑腰支柱部12的轮毂部21转动自如地固定于背支撑构件5。因此,作为定位机构,采用将O形环39配置于铺布支撑框4与撑腰支柱部12的轮毂部21之间,而可利用摩擦力无级地固定的结构。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转轴14配置于背架2的纵边,撑腰构件10被安装成从靠背1的侧方向内侧突出,但是转轴14的位置,即撑腰构件10的安装位置未限定如此,不论背架2的内侧或是背架2的外侧都可。例如,亦可如图8及图9所示,利用小螺钉23将托架22以向由背架2所包围的内侧空间突出的方式安装于背支撑构件5,并将转轴14配置于该托架22的前端侧,从而能自由地安装撑腰支柱部12。在此情况下,因为撑腰构件10的长度变短,所以不必变更材质,就可提高支撑刚性。此外,亦可如图10及图11所示,以使背支撑构件5的安装转轴14的部分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托架部24,并将撑腰支柱部12安装于背架2的外侧空间。在此情况下,因为撑腰构件10的长度变长,所以撑腰部11的旋转半径变大,在调整高度位置时几乎不会改变左右的撑腰部11的间隔。此外,在图10及图11的实施方式中,撑腰部11相对于撑腰支柱部12的倾斜角θ是通过使撑腰部11相对于直线的撑腰支柱部12倾斜并装载而实现的。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撑腰构件10以转轴14为中心向上及下这两个方向旋转,但是未特别限定如此,根据情况,亦可如图12及图13所示,安装成仅向比左右的撑腰构件10对背架的安装位置、即供转轴14穿过的线段更上或下侧摆动,而可通过撑腰构件的摆动而调整高度。未限定为图12及图13的实施方式,在左右分离的两个撑腰构件10最接近时相对向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分离成两个的撑腰部11以在彼此最接近时、即使在距离靠背的铅垂方向中心C最窄的位置亦可产生脊骨的宽度以上的间隙的方式空出间隔较佳。藉此,就座者靠在靠背时脊骨很少直接碰触撑腰构件。不过,即使脊骨碰触撑腰部11,由于悬臂支撑的撑腰构件10弯曲,亦可使对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碰触变得柔和。
此外,不必使左右分离的两个撑腰构件10左右分开地动作,而是使其仅在旋转方向上关联,从而可同步地动作。例如,如图14及图15所示,将齿轮26形成于在左右所配置的撑腰构件10的彼此相对向的撑腰部11的内侧的圆弧面,通过使这些齿轮26啮合,而以在椅子的前后方向上彼此独立地变位的方式处于非关联关系,从而在旋转方向上利用齿轮26的啮合使其同时旋转较佳。在此情况下,若一方的撑腰构件10动作,则另一方的撑腰构件10亦等量地动作,所以撑腰构件10的高度调整变得容易。此外,撑腰部11的内侧的圆弧面及齿轮26是以转轴14为曲率中心的基圆的齿轮的一部分。
此外,如图16及图17所示,亦可形成将长孔29形成于左右的撑腰部11的一方,同时在另一方设置贯穿长孔29的连结销30,彼此在旋转方向上关联,同时在水平方向(撑腰部11彼此接近、分离的方向)上可滑动,而且在椅子的前后方向上游隙连结。从各撑腰部11分别突出连结连杆27,并在其一方设置长孔29,在另一方设置连结销30。在连结销30的前端形成跨长孔29的凸缘31,连结销30设置成不会从长孔29脱落。此外,设置成连结连杆27的前端形成圆弧形,在相对向的对方侧撑腰部11上形成有对应的凹部28,使左右的撑腰部11之间的间隔变窄。撑腰部11以销32连结成可相对于撑腰支柱部12旋转,随着撑腰支柱部12的旋转,撑腰部11朝相反方向旋转,并设置成经由贯穿长孔29的连结销30彼此连结的左右的撑腰部11的方向相同。因此,握持任一方或双方的撑腰支柱部12并使其旋转时,连结销30一面在长孔29内滑动一面改变左右的撑腰部11的间隔,从而可使左右的撑腰部11在上下方向上等量地移动。此外,因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撑腰支柱部12容许撑腰部11转动,所以在转轴14的附近设定弯曲的位置20。
此外,亦可如图18及图19所示,构成为将另一连杆34挂在左右的撑腰部11之间,以一体地动作。例如,以不同构件构成撑腰部11与撑腰支柱部12,并将撑腰部11连结成可相对于撑腰支柱部12在长度方向上滑动,另一方面,经由连杆34将左右的撑腰部11连结成可彼此转动。撑腰部11与连杆34采用以下结构较佳:例如将球面的突起35设置于连杆34侧,另一方面,将球面座36设置于撑腰部11的中心,再以两者构成球面轴承,藉此,撑腰部11与连杆34连结成转动自如。此外,在撑腰部的鞘部37及与鞘部37嵌合的撑腰支柱部12之间,设置定位机构,例如如图4所示的凹凸及与该凹凸嵌合的弹簧构件,藉此,可在从撑腰支柱部12拉出或推入撑腰部11时进行定位。
此外,未限定为图14及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在配置于左右的撑腰部11之间,至少使相对向的面形成圆弧面或椭圆面较佳。在此情况下,即使是左右的撑腰构件10接近的配置方式,因圆弧运动而使相对向的面发生干涉的情况亦变少。另一方面,分离成两个的撑腰构件10与靠背的中心C相距固定距离较佳,设置成即使在最窄位置亦可产生脊骨的宽度以上的间隙最佳。因而,脊骨很少碰触撑腰构件10。而且,即使碰触了,撑腰构件10亦被彼此分离并被悬臂支撑的撑腰支柱部支撑,所以可使对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碰触变得柔和。
当然,分离成两个的撑腰构件10的方式未特别限定为上述方式,例如亦可如图20、图21所示,采用撑腰构件10的自由端侧超过靠背的中心而突出的方式。在此情况下,撑腰部11形成向前方突出的形状,以在离开靠背中心的位置,即离开脊骨位置的位置支撑铺布3。此外,通过形成为在靠背的中心附近使撑腰部11的面积变小,同时使撑腰部11与铺布3之间的间隔变宽,从而使在脊骨附近支撑腰椎部分的力比较小,使对就座者的脊骨的碰触变得柔和。
在依此方式所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撑腰装置的情况下,撑腰装置位于铺布3的背后,并在靠背1的背面侧露出。因此,在调整撑腰构件10的高度的情况下,只要握持撑腰构件10并以转轴14为中心朝向任意方向即或上或下进行摆动操作即可。此时,在采用撑腰支柱部12可分段固定于背架2的构造时,选定所预定的固定位置之一,而在可无级地固定的构造时,在任意位置放开手就能被定位。此外,在采用左右的撑腰部11关联动作的构造的情况下,只要操作一方的撑腰部11,另一方的撑腰部11亦被调整至相同高度。另一方面,在采用左右的撑腰部11彼此独立动作的构造的情况下,分别向任意的方向操作左右的撑腰部11任意量,就可将撑腰构件的高度位置分别独立地调整至喜好的位置,使其对应于微妙的姿势、身躯的倾斜或偏移等。即,即使在就座者的姿势倾斜、或有倾斜就座习惯的人的情况下,左右的撑腰构件亦可独立地确保适当的高度位置,所以不会在就座者的腰椎位置与腰板的支撑方向之间发生偏差,从而可充分得到就座姿势的稳定感。
此外,虽然在左右分离并绕转轴14旋转的撑腰构件10的情况下,随着高度比连接左右的转轴14的线段更向上下方向远离,两撑腰部11之间的距离变宽,但是如在图18及图19所举例的撑腰部11与撑腰支柱部12的关系那样,若采用可使撑腰构件10伸缩的构造,则可避免左右的撑腰部11之间的间隔的变动。此外,若采用撑腰构件10可伸缩的构造,则亦可调整弯曲量。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撑腰部11的前表面侧的凸部形状设为如图所示的球面形的对称形状,在任何方向、任何位置都可得到一样的碰触强度,但亦可形成如图22~图44所示的非球面的非对称形状或局部弹性不同的区域,从而具备可在撑腰部11的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面(称为碰触面)57得到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藉此能得到不同的碰触强度。此外,关于与图1~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零件、相同的结构,省略详细说明。
例如,图22~图29表示对身体碰触的碰触面57为非球面的撑腰部的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撑腰部11由配置于身体侧的衬垫42与支撑该衬垫42的衬底43所形成,利用螺钉44在中心接合而一体化。衬底43以被调整成比衬垫42更硬的材质的聚氨酯弹性体等合成树脂所形成,而衬垫42由被调整成在碰触身体时能发挥适当的弹性的硬度的聚氨酯弹性体等合成树脂所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衬底43与衬垫42在其周边部具有彼此嵌合的环形的槽45、46,并分别具备在中央部具有用以旋入连结所需的螺钉44的螺钉孔54的轴部51及与该轴部51嵌合的轮毂部53。而且,通过在将轮毂部53与轴部51嵌合的状态将螺钉44旋入轴部51的螺纹孔54,能连结衬底43与衬垫42。虽然衬垫42与衬底43为了得到弹性而采用将内部作成空洞的壳构造,但通过使在周边部双重地形成的环状槽45、46与环状突条47、48嵌合,同时使中央所具备的轮毂部53的孔52与轴部51嵌合,并以螺钉44连结,使得其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但作为整体一体化成一定程度坚固的构造物。此外,用以将螺钉44插入轮毂部53的凹部以大的曲面深凹,以免在碰触面57侧形成角部,并设置成螺钉44的头不会从碰触面57突出。此外,衬垫42及衬底43的周边部亦形成为大的曲面,这是因为考虑到避免产生尖锐的角。
在此,在撑腰部的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面、即衬垫42的表面侧的碰触面57上,形成有可得到对就座者的身体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多个支撑区域例如由主抵接面55和副抵接面56所构成,其中,主抵接面55是朝向就座者的身体的突出量大而比较有力地碰触就座者的身体的面,副抵接面56是突出量比主抵接面55更小而对就座者的身体的碰触弱的面。主抵接面主要是指有力地碰触的面,副抵接面是指不是作为主动碰触的碰触面,而是次要地碰触的碰触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主抵接面55由平坦面所构成,而副抵接面56由朝向就座者的身体的突出量比主抵接面55的突出量逐渐减少的斜面所构成。而且,在此情况下,副抵接面56构成具有远离或沿着铺布的倾斜的避让面(flank)较佳。依此方式,根据由主抵接面55与副抵接面56所构成的非球面的碰触面57,如图5所示,即使撑腰部11相对于在与背架5的转轴14正交的方向所安装的撑腰支柱部12不具有倾斜角θ,亦例如图37所示,通过将副抵接面56配置于靠背的中心侧,将主抵接面55配置于转轴14侧,而能以沿着铺布3的形状的易贴合的角度形成碰触面57,所以可省去调整角度的工夫。而且,即使撑腰构件10以转轴14为中心旋转,由于撑腰部11沿着相对向的铺布3平行移动,所以相对于铺布3的距离不变,支撑就座者的腰椎部分的力不会变动。
此外,在衬底43与衬垫42之间,作为用以设定衬垫42的方向的定位元件,轴部51与孔部52都由矩形或多边形的相似形状所构成,并设置成仅在轮廓一致的角度能嵌合、固定,而且肋50设置于任一方的环状槽,例如环状槽46,同时将与肋50嵌合的缺口49设置于与该槽46嵌合的另一方构件的环状突条48。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肋50形成于衬底43,而缺口49形成于衬垫42,使这些构件嵌合时的记号形成于衬垫42的外周面与衬底43的鞘部37。作为记号,例如线59被刻在衬垫侧,而三角形的记号58被刻在衬底侧。因此,使衬垫42旋转至衬垫42的线59与衬底的三角形记号58一致,而使彼此的环状槽45、46与环状突条47、48嵌合时,肋50与缺口49一致地嵌合,可使衬底43与衬垫42嵌合成无法旋转。在此状态下,若旋紧螺钉44,则衬垫42与衬底43一体化,并经由撑腰支柱部12在背架2上安装成能以转轴14为中心摆动。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轻且碰触身体的一侧及支撑一侧得到所要的弹性或刚性,以衬垫42与衬底43这两个构件构成,并将其组合,藉此,构成撑腰部11,但亦可根据情况,以一体成形的壳构造物或实心构造物构成撑腰部11。
撑腰支柱部12以含玻璃纤维的强化塑料例如玻璃纤维强化尼龙形成,在对衬底43进行射出成形时进行嵌件成形。因而,撑腰支柱部12能在与衬底嵌合的部分双重地形成用以防止脱落的肋60,同时能形成衬底43的树脂贯穿所需的孔61。此撑腰支柱部12利用形成于其基端侧的孔15,并使用作为转轴14的螺钉,可旋转地安装于背架2。
在背架2与撑腰构件10之间,为了阻止撑腰构件10因自重而滑落,设置定位机构较佳。作为定位机构,利用弹性构件的摩擦力或卡合使撑腰构件10相对于背架2的固定力增加是较佳的,因为在例如图4及图5等相关的实施方式中已详述,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撑腰装置,就座者的腰椎部分被以由衬垫42的碰触面57的平坦面所构成的主抵接面55为中心柔和地压住且受到弹性支撑。例如图37所示,若将副抵接面56配置于靠背的中心侧,并将主抵接面55配置于转轴14侧,则可形成沿着在靠背的中心侧沉入的铺布3的形状的碰触面57,同时能以存在于与靠背的中心线C确实左右分离的位置的主抵接面55支撑就座者的腰椎部分,所以即使就座者的坐法偏离靠背的中心线C,亦很少直接推压脊骨。因为由倾斜面所构成的副抵接面56配置于靠近靠背的中心的部位,所以即使铺布3弯曲成向后方鼓出,亦因为倾斜的副抵接面56沿着铺布3存在,所以不会强力地碰触背部。相反地,在主抵接面55所存在位置附近,朝向铺布3的突出量、即朝向靠背的突出量大,从而能强力地碰触身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衬垫42仅根据固定的位置关系与衬底43嵌合,使得撑腰部11的主抵接面55与副抵接面56根据规定的位置关系被安装于背架5。即,如图37所示,成为斜面的副抵接面56配置于靠近靠背的中心线,同时由平坦面所构成的主抵接面55配置于远离靠背的中心线的位置,而设置成在确实远离脊骨的位置推压就座者的腰部。可是,在使用者中,亦有如图36所示,喜好在靠近靠背的中心线的部位、即靠近脊骨的部位被强力推压腰部的情况。因此,亦有不完全固定衬垫42的位置,而是设置成可在所预先设定的任意角度或位置进行切换是较佳的情况。
此外,撑腰部11的多个支撑区域亦可通过将撑腰部11设置成能以配置于多个支撑区域之间的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撑腰支柱部12旋转,而改变多个支撑区域的抵接身体的位置。例如在图30~图32中,表示了通过使其旋转而改变多个支撑区域的抵接身体的位置的撑腰部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撑腰部11以可分离的不同构件形成具有多个支撑区域的衬垫42与由撑腰支柱部12所支撑的衬底43,并可改变安装位置。由于可改变衬垫42安装于衬底43的安装位置,因此能改变主抵接面55在撑腰部11中的旋转方向的位置,从而可强力推压使用者所喜好的位置。具体而言,从图22~图2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撑腰部中除去用以将衬垫42定位的缺口49与肋50。即,形成为在壳构造的衬底43与衬垫42的中央设置横向剖面轮廓形状为四边形的轴部51与具有孔52的轮毂部53,从而可每隔90°使衬垫42旋转并固定。当然轴部51及轮毂部53的孔52的剖面轮廓形状未限定为四边形,不管是三角形、五边形或六边形以上的多边形都可实施,根据其边数而决定可变更位置的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撑腰构件10中,在将衬垫42安装于衬底43时,撑腰部11的主抵接面55与副抵接面56的位置关系被确定。即,在将多边形的轴部51与轮毂部53的孔52嵌合时,使衬垫42的主抵接面55旋转成喜好的角度或位置(靠背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后,使其与在其附近一致的轴部的面嵌合,并在此状态以螺钉固定,就可在所选定的角度或位置将撑腰构件10安装于背架2。此外,亦有喜好即使坐在椅子上时也使撑腰构件10的位置微妙地改变的使用者。在此情况下,在只靠以转轴14为中心的撑腰构件10的旋转无法应对时,可暂时从衬底43拆下衬垫42并变更成任意的主抵接面55的角度、位置后再次安装,而将主抵接面的位置变更至喜好的位置。就座者的腰椎部分被以非球面状的衬垫42的表面、碰触面57的主抵接面55为中心柔和地按压而且弹性地支撑。此外,通过配合就座者的背部的弯曲程度改变抵接面的方向而增加支撑的面积,即可使用衬垫整体支撑腰部。
此外,虽未图示,若准备表面的碰触面57的形状或硬度不同的多种衬垫42,则可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来选择任意的形状或硬度的衬垫并安装。依此方式,若通过更换衬垫42,将能得到对就座者的身体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变更成各种方式,则可提供更满足使用者的喜好的撑腰装置。
此外,虽然在图30~图3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轴部51与孔部52都由矩形或多边形的相似形状所构成,并设置成仅在轮廓一致的角度被嵌合、固定,但是亦可根据情况,将轴部51或孔部52中的任一方的横向剖面轮廓形状设置成圆形轮廓面或局部设成圆形轮廓面,从而能在特意施加使衬垫42旋转的外力时容许衬垫42旋转,在比特意施加的旋转力更弱的外力或重心的偏心所产生的旋转力矩等情况下施加不容许旋转的摩擦力。在此情况下,若在使衬垫42旋转期间在任意的位置松开,则在该位置衬垫42被固定。此构造对喜好在坐在椅子期间亦想微妙地改变其位置的使用者较佳。
此外,在图30~图3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亦可将轴部51与孔部52的形状都形成圆形并使衬垫42可转动自如,而通过衬垫42的旋转来变更主抵接面55的位置。例如,如图33~图35所示,衬底43与衬垫42在其周边部具有彼此嵌合的环形的槽45、46及环状突条47、48,并分别具备在中央部具有用以旋入连结所需的螺钉44的螺纹孔54的圆形的轴部51’及具有与该轴部51’嵌合的圆形的孔52’的轮毂部53。而且,在将轴部51’与轮毂部53的孔52’嵌合的状态下将螺钉44旋入轴部51’的螺纹孔54,从而连结衬底43与衬垫42。在此,为了使衬垫42的旋转顺畅,隔着具有边缘的环62进行衬垫42对衬底43的固定较佳。在此情况下,因为在轴部51’的端面与具有边缘的环62抵接的状态下将螺钉44旋入轴部51’,所以虽然具有边缘的环62被固定于衬底43侧的轴部51’,但是衬垫42的轮毂部53不会被旋紧,而被转动自如地保持。因此,衬垫42可绕具有边缘的环62转动自如360°。而且,通过调整具有边缘的环62的长度,而可调整在具有边缘的环62的边缘与轴部51’的端面之间锁紧轮毂部53的力,所以可将任意大小的摩擦施加于轮毂部53。藉此,可在远离的位置利用摩擦力固定要旋转的衬垫42。此外,亦可利用圆形截面的轴部51’与孔52’之间的摩擦,在任意的位置上固定。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虽然在使其360°范围自由旋转的情况下,衬底43与衬垫42的环状槽45、46及环状突条47、48形成正圆或大致正圆较佳,但在仅欲在固定的角度范围使其摆动自如的情况下,未限定如此。
在此实施方式中,亦在衬垫42的表面侧的碰触面57上形成多个支撑区域,该支撑区域由主抵接面55和副抵接面56所构成,其中,主抵接面55是朝向就座者的身体的突出量大而比较有力地碰触就座者的身体的面,副抵接面56是突出量比主抵接面55的突出量小,而对就座者的身体的碰触弱的面。此外,撑腰部11只需使衬垫42旋转就可将撑腰部11的主抵接面55与副抵接面56的位置关系自由变更至任意位置。例如,如图37所示,亦可将成为斜面的副抵接面56配置成靠近靠背的中心线,同时将主抵接面55配置于远离靠背的中心线的位置,用于在确实远离脊骨的位置按压就座者的腰部。此外,亦可从图37所示的配置旋转180°而如图36所示,将主抵接面55配置成靠近靠背的中心线,同时将成为斜面的副抵接面56配置于远离靠背的中心线的位置,用于在靠近靠背的中心线的部位、即在靠近脊骨的部位按压就座者的腰部。当然,亦可使衬垫42的旋转停在图36及图37的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来使用。不论哪一种,就座者的腰椎部分都被以衬垫42的主抵接面55为中心柔和地按压而且弹性地支撑。
此外,如图38~图41所示,撑腰部11亦可利用配置于与背架5的转轴14正交的面内的转轴,例如利用沿靠背的上下方向所配置的纵向转轴或沿靠背的宽度方向所配置的横向转轴或在纵向转轴与横向转轴之间斜向所配置的转轴,使撑腰部11的表面侧的碰触面(支撑区域)与背面侧的碰触面(支撑区域)前后交替地相对于铺布3旋转。在此情况下,以转轴70为中心,撑腰部11的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双方都构成碰触面57,通过以转轴70为中心旋转,转换背面侧碰触面57与表面侧碰触面57,从而可调整撑腰部碰触身体的强度或强力碰触身体的位置。此外,在图38~图41的各实施方式中,螺钉44仅作为连结衬垫42与衬底43的元件起作用,未作用为用以切换支撑区域的转轴。
在图38及图39所示的横向转轴的实施方式中,转轴70例如利用被背架5转动自如地支撑的撑腰支柱部1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撑腰支柱部12的至少与衬底43的鞘部37嵌合的部分形成截面圆形的轴,并转动自如地支撑包含鞘部37、衬底43及与其一体化的衬垫42的撑腰部11。用于阻止脱落的凸缘60亦形成为圆形。鞘部37以两片形成,并以夹住凸缘60与撑腰支柱部12的圆形截面的前端的轴部的方式嵌合并锁住,从而将衬底43的鞘部37与撑腰支柱部12连结成自如旋转。此外,在图40及图41所示的纵向转轴的实施方式中,转轴70例如利用将撑腰部11的周边的一部分与被背架5支承成自由旋转的撑腰支柱部12可自由旋转地连结的铅垂方向的螺钉或销等,其中,撑腰部11是将衬垫42与衬底43组合并以螺钉44连结而一体化成鼓状的壳构造物。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成为旋转中心的轴部附近,以含玻璃纤维的强化塑料例如玻璃纤维强化尼龙形成,在对衬底43进行射出成形时进行嵌件成形。当然,转轴70与由转轴70所支撑的撑腰部11的方式未限定为所图示的方式。
在此,作为撑腰部11,为了便于说明,表示了上述的将衬垫42与衬底43组合并构成鼓状的壳构造物的图22~图37所例示的结构,但是当然未特别限定为此构造。本实施方式的撑腰部11通过以转轴70为中心旋转,而转换撑腰部11的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从而可调整碰触身体的强度或强力碰触身体的位置。因此,是撑腰部11的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的碰触面57的形状不同,朝向靠背的突出量或硬度彼此不同的构件。例如,在图38及图40的实施方式中,衬底43侧的碰触面57形成突出量变小的低、缓和的球面形,而衬垫42侧的碰触面57形成突出量变大的平坦的平面形,并利用撑腰部11的旋转来切换碰触强度。此外,在图39及图41的实施方式中,衬底43侧与衬垫42侧的碰触面57双方都具有由斜面所构成的副抵接面56与由平坦面所构成的主抵接面55,而且形成为在表面侧与背面侧之间具有相反的配置关系。因此,能利用撑腰部11的旋转,将强力碰触的位置在靠背的的宽度方向上在靠背的中心侧与远离中心的靠近背架5侧之间切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撑腰部11的表面侧的衬垫42与背面侧的衬底43都支撑身体,所以都由被调整成在碰触身体时能发挥合适的弹性的硬度的聚氨酯弹性体等合成树脂形成较佳。
此外,在改变撑腰部11的碰触身体的位置的构造中,未限定为通过撑腰部11本身的旋转而转换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例如,如图42及图43所示,亦可通过将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衬垫42’设置成可沿着被撑腰支柱部12所支撑的衬底43’的表面直线移动,来变更对就座者的碰触位置、碰触量(碰触感)。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板状的衬垫42’沿着穿越平坦的衬底43’的槽滑动。具体而言,以在纵向排列的方式形成通过衬底43’的中央的固定用槽65与平行地配置于固定用槽65左右的两条导槽66,并设置成衬垫42’沿着这三条槽65、66移动。衬垫42’具有贯穿左右的导槽66的导销68及贯穿中央的固定用槽65的固定用螺钉67,将旋钮69旋入贯穿固定用槽65的固定用螺钉67,从而将衬垫42’固定于任意位置。虽然本实施方式中的衬垫42’形成中央部鼓起的椭圆形状的枕状,但是未特别限定为此形状,亦可采用球面形。当然在球面形的衬垫的情况下仅设置兼用导槽的一条固定用槽即可。在此,衬底43’上的槽65、66采用纵向槽,但是未特别限定如此,虽未图示,但亦可设置横向或斜向的槽并使衬垫42’在该方向上直线移动。藉此,与衬垫42’在衬底43’上的移动同时地进行撑腰构件10整体的绕转轴14的摆动,这些相配合,可自由地设定衬垫42’的位置、即撑腰部11对就座者的碰触位置。此外,虽未图示,但为了美化外观,利用套子套住包含衬垫42’在内的衬底43’整体,并设置成仅用于衬垫42’的移动与固定的旋钮69或杆等固定元件在背面侧露出较佳。
此外,在图23~图4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撑腰装置中,主要以使用从椅子的正面看时为圆形的衬垫的撑腰部的例子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是未特别限定为此形状,例如在采用衬垫42与衬底43一体化并被撑腰支柱部12支撑成能旋转的构造的情况下,亦可采用如椭圆形或长方形等具有长边与短边的撑腰部11的形状。在此情况下,能以在任意方向上较长的范围内设定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面,所以亦可满足需要在更长的范围内获得支撑的使用者的喜好,还可大幅度变更支撑位置。此外,亦可将从撑腰部11的正面(前方)所看到的形状形成正方形或其它的多边形。在此情况下,仅使衬垫42旋转,不会失去衬底43的支撑,所以能以规定角度使衬垫42旋转。
此外,在图23~图44所说明的具备在撑腰部的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面可得到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的实施方式的撑腰装置中,亦可在背架5与撑腰构件10之间,例如撑腰支柱部12与背架5之间,或衬底43的鞘部37与撑腰支柱部12之间设置在图4及图5所举例表示的定位机构,从而对撑腰部11与撑腰支柱部12之间的伸缩动作、或撑腰支柱部12的旋转施加适当阻力。此外,亦可如在图8~图11所举例表示的那样,以转轴14将撑腰支柱部12安装于从背架5所突出的托架22、24,从而使支撑刚性的调整或撑腰部11的旋转半径、高度位置等的调整的范围更具有裕度。此外,左右的撑腰构件10未限定为以转轴14为中心向上下旋转的情况,亦可如在图12及图13所举例表示的那样,安装成可仅向比通过左右的转轴14的线段更上或下侧摆动,而使左右的撑腰构件10的一方的转动端最靠近地横向排列配置,从而即使在最窄处亦产生脊骨的宽度以上的间隙。此外,亦可如在图14~图19所举例表示的那样,采用可将左右的撑腰构件10关联的构造,使任一方的撑腰构件10转动,而使另一方的撑腰构件10也反方向地旋转。例如,亦可如在图14及图15所举例表示的那样,将齿轮25、26设置于左右的撑腰构件10的衬底的周面的相邻面,或如在图16及图17所举例表示的那样,利用长孔29与连结销30等进行关联,或如在图18及图19所举例表示的那样,将连杆34设置于衬底的背面侧而进行关联。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撑腰部11的碰触强度、即撑腰部11向就座者的背部的相对突出量与撑腰部11向前方的突出量有关,而碰触强度的变更是通过改变撑腰部11向前方的突出量而实现的,但是未特别限定如此,通过使撑腰部11的碰触面57的硬度变化、即使碰触面57的柔软性局部差异,亦可变更碰触强度,换言之可改变碰触感。例如,如图44所示,对衬垫42的碰触面57的一部分,利用二色成形等形成硬度不同的层71,例如形成比构成主抵接面55的部分更具有弹性的层或软而易变形的层,藉此,即使衬垫42的厚度或突出量相同,亦可改变碰触强度。在此情况下,不仅能单纯地改变碰触强度,亦可改变对材质等所伴随的硬度变化的感触性的碰触感。此外,作为使衬垫的碰触面57的硬度局部不同的方法,虽未图示,但例如可使厚度局部变厚,或将加强肋设置于想变硬的部分的内部,亦可实现。
此外,亦可通过调整支撑面积、即碰触面57的面积,而改变撑腰构件的碰触强度或支撑的稳定感等。
此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未限定如此,可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例如,虽然举例说明撑腰部11的形状为了避免相邻边缘彼此的干涉而主要采用圆形或椭圆形的方式的例子,但是未特别限定如此。只要是以悬臂进行弹性支撑的构件,任何方式都可采用。而且,无论撑腰部11的形状如何,都可利用双端支撑获得弹性支撑,所以即便与脊骨碰触,碰触亦柔和,所以痛感小。此外,在与靠背1的中心C隔着固定间隔左右对称地配置的情况下,由于在靠背的中心C形成撑腰部11不存在的位置,所以在靠在靠背的中心的情况下,因为在偏离脊骨处利用撑腰构件支撑腰部,所以即使是稍瘦的人,撑腰构件的板亦不会直接碰触脊骨,而无痛感。
此外,虽然采用左右对称形状的撑腰构件10这种方法可使用相同的零件,从而可使制造费用便宜,但是即使左右的撑腰构件10为非对称形状,本发明亦可实施。例如,即使一方的撑腰部11的面积或宽度比另一方的撑腰部11更大,或者一方的撑腰构件10具有穿越脊骨的长度,而另一方的撑腰构件10具有至脊骨的前侧的长度,亦可得到一样的效果。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举例说明采用将槽9设置于环状的树脂制铺布支撑框4的周边并铺入铺布3而形成靠背面的铺布的固定构造,但是未特别限定如此,当然本发明的撑腰装置亦可应用于采用如将铺布铺在金属制的两根平行的侧架之间而形成靠背面的非环形架的铺布的固定构造的椅子。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举例说明将撑腰构件10配置于具有伸缩性的铺布3的背后,并在靠背的背面侧露出的撑腰装置,但是在采用刚性比铺布3大的构件作为靠背,例如采用由前后贯穿的多个孔形成网孔状的金属或合成树脂制的基板这样的难弯曲的材料的情况下,亦可在基板状的靠背的前表面使撑腰构件露出,将撑腰构件配置于覆盖在基板状的靠背的前表面的缓冲件与基板状的靠背之间。因此,在本专利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朝向就座者的身体的突出量”的术语意指不管有无就座者,靠背的背面侧或前表面侧朝向椅子的前方突出的量。
此外,虽然在图22~图4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主要举例说明主抵接面55由平坦面、而副抵接面56由斜面所构成的方式,但是主抵接面55及副抵接面56未限定为这些平坦面或斜面,当然可根据需要而采用各种形状、方式。
(符号说明)
1~靠背                        2~背架
3~铺布                        4~铺布支撑框
5~背支撑构件                  10~撑腰构件
11~撑腰部                     12~撑腰支柱部
14~转轴
16~构成定位机构的弹簧构件
17~构成定位机构的凹凸
20~撑腰支柱部与倾斜的撑腰部的边界
25~齿轮                       26~圆弧面
29~长孔                       30~贯穿长孔的销
34~连结连杆                   37~鞘部
39~构成定位机构的O形环        42、42’~衬垫
43、43’~衬底
44~成为衬垫的旋转中心的螺钉
51~轴部                       52~孔
53~轮毂部                     55~主抵接面
56~副抵接面(避让面)           57~碰触面

Claims (26)

1.一种椅子的撑腰装置,配置于由铺布、具有对形成靠背面的铺布的至少相对向的两边的边缘进行支撑的纵边的背架所构成的靠背的就座者的腰椎部分,并支撑该腰椎部分,
其特征在于,具有:
撑腰部,该撑腰部由左右分离的两个撑腰构件所构成,而且各个撑腰构件均支撑腰椎部分;以及
撑腰支柱部,该撑腰支柱部支撑所述撑腰部,
以转轴将所述撑腰支柱部的端部能旋转地连结并安装到所述背架上,使前端侧的所述撑腰部以所述转轴为中心一边画圆弧运动一边移动,从而能调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与所述撑腰支柱部由不同构件所构成,使设置于所述撑腰部或所述撑腰支柱部中的任一方的鞘部与所述撑腰部或所述撑腰支柱部中的另一方嵌合并连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与所述撑腰支柱部连结成可在所述撑腰支柱部的长度方向上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架与所述撑腰构件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将凹凸形成于所述撑腰支柱部与所述背架中的任一方,并在另一方设置与所述凹凸嵌合的弹性构件,从而对所述撑腰支柱部的旋转施加适当的阻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左右配置的所述撑腰部的至少彼此相对向的面形成圆弧面或椭圆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设有向前表面侧突出的凸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支柱部沿与配置在所述靠背的前后方向上的所述转轴正交的方向配置于所述背架,且所述撑腰部相对于该撑腰支柱部倾斜地配置,并配置成与和该撑腰部相对向的部分的所述铺布平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左右的所述撑腰部关联,并使所述撑腰支柱部绕所述转轴同步旋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的所述撑腰部中的一方形成长孔,并在另一方设置贯穿长孔的连结销,彼此连结成在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关联,在所述靠背的宽度方向上可滑动,且在所述靠背的前后方向上具有游隙。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经由连杆将左右的所述撑腰部之间连结成旋转自如,并以不同的构件构成所述撑腰部与所述撑腰支柱部,且使所述撑腰部或所述撑腰支柱部中的另一方的构件与设置于所述撑腰部或所述撑腰支柱部中的任一方的鞘部嵌合并连结成可滑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配置的所述撑腰部的彼此相对向的所述撑腰部的内侧的圆弧面上形成齿轮,通过使这些齿轮啮合,左右配置的所述撑腰部在所述靠背的前后方向上彼此独立地变位而处于非关联关系,在摆动方向上齿轮啮合而同步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离成两个的所述撑腰部越过所述靠背的中心,所述撑腰部的前端侧向另一方的撑腰构件侧突出。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的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面是具有可得到对所述就座者的身体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支撑区域形成主抵接面和副抵接面,其中,所述主抵接面朝向所述就座者的身体的突出量大而比较强力地碰触所述就座者的身体,所述副抵接面的所述突出量比所述主抵接面的突出量小,从而对所述就座者的身体的碰触弱。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抵接面具有远离或沿着所述铺布的倾斜的避让面。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支撑区域是利用表面的硬度不同而形成的,并根据硬度的差异形成硬而对所述就座者的身体比较强力碰触的主抵接面、比所述主抵接面软而对所述就座者的身体的碰触弱的副抵接面。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由具有所述多个支撑区域的衬垫与衬底所构成,所述衬底由能与所述衬垫分离的不同构件所形成并支撑该衬垫,且被所述撑腰支柱部支撑,由于能更换所述衬垫,所以能将可得到对所述就座者的身体不同的碰触强度的多个支撑区域变更成各种方式。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由具有所述多个支撑区域的衬垫及由能与该衬垫分离的不同构件所形成并被所述撑腰支柱部支撑的衬底所构成,以在所述靠背的前后方向上配置的连结轴将所述衬垫与支撑该衬垫的所述衬底连结成拆装自如,并可改变所述衬垫安装于所述衬底的安装位置,通过改变所述衬垫的安装角度,能改变所述主抵接面的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将把所述撑腰部能旋转地设于所述撑腰支柱部的转轴配置于所述多个支撑区域之间,通过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来改变所述多个支撑区域与身体抵接的位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被所述撑腰支柱部支撑成能以朝向所述靠背的前后方向所配置的转轴为中心相对旋转,能利用所述撑腰部的旋转来改变所述主抵接面的位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由具有所述多个支撑区域的衬垫与衬底所构成,所述衬底由能与所述衬垫分离的不同构件所形成并支撑所述衬垫,且被所述撑腰支柱部支撑,所述衬垫能以连结所述衬垫与所述衬底的中心的连结轴作为所述靠背的前后方向的轴而旋转,利用所述衬垫的旋转能改变所述主抵接面的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相对于所述撑腰支柱部以朝向所述靠背的上下方向或宽度方向或者这些方向之间的斜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所配置的轴为中心旋转。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在所述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形成不同的表面形状,通过以所述转轴为中心旋转来转换背面侧与表面侧,从而可调整所述撑腰部碰触身体的强度或强力碰触身体的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在所述就座者的身体侧的面的表面侧与其相反侧的面的背面侧中具有向所述靠背的突出量或硬度彼此不同的表面,利用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的该撑腰部的旋转来转换背面侧与表面侧,从而能调整所述撑腰部碰触身体的强度。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的撑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腰部由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衬垫、支撑该衬垫并被所述撑腰支柱部支撑的衬底所构成,所述衬垫能沿着所述衬底的表面直线移动,利用所述衬垫在所述衬底上的直线移动来改变突出量或突出位置。
CN201080062711.1A 2010-03-24 2010-09-02 椅子的撑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407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2066 WO2011117918A1 (ja) 2010-03-24 2010-03-24 椅子の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JPPCT/JP2010/002066 2010-03-24
PCT/JP2010/005411 WO2011117937A1 (ja) 2010-03-24 2010-09-02 椅子の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0736A true CN102740736A (zh) 2012-10-17
CN102740736B CN102740736B (zh) 2015-08-26

Family

ID=44672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27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40736B (zh) 2010-03-24 2010-09-02 椅子的撑腰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45025B2 (zh)
CN (1) CN102740736B (zh)
TW (1) TWI556771B (zh)
WO (2) WO201111791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1455A (zh) * 2016-02-02 2018-09-28 L & P 产权管理公司 用于装饰家具的可调节腰部支撑装置
CN111248678A (zh) * 2018-12-03 2020-06-09 国誉家具(中国)有限公司 椅子
WO2020238718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叶枝飞 自重力抱撑减压固正护椎正脊多功效保健座装置
CN113768310A (zh) * 2021-09-24 2021-12-10 安吉伟誉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承载舒适型休闲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4042B2 (en) * 2012-06-22 2016-02-09 Michael V. Halliday Backrest member including an adjustable platform for use with a chair
KR101993805B1 (ko) * 2012-10-05 2019-06-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189158B2 (ja) * 2013-09-20 2017-08-30 コクヨ株式会社 椅子
JP6313016B2 (ja) * 2013-11-08 2018-04-18 株式会社内田洋行 椅子
WO2015179456A1 (en) 2014-05-19 2015-11-26 Milsco Manufacturing Company, A Unit Of Jason Incorporated Adjustable seat occupant support assembly
DE102014220693A1 (de) 2014-10-13 2016-04-14 Haworth Gmbh Lordosenstütze für einen Stuhl und Stuhl mit derselben
US9950647B2 (en) 2015-04-17 2018-04-24 Lagoon Corporation, Inc. Seat form for amusement rides
US9827503B2 (en) 2015-04-17 2017-11-28 Lagoon Corporation, Inc. Restraint system for amusement ride
US9700143B2 (en) * 2015-06-29 2017-07-11 Yao-Chuan Wu Adjustable lumbar support apparatus for seat back
US10182657B2 (en) 2016-02-12 2019-01-22 Haworth, Inc. Back support for a chair
US10463153B2 (en) * 2016-06-09 2019-11-05 Steelcase Inc. Seating arrangement
TWM543007U (zh) * 2017-02-22 2017-06-11 Xin-Hua Chen 椅背結構
JP6492136B2 (ja) * 2017-08-18 2019-03-27 コクヨ株式会社 椅子
JP6916693B2 (ja) * 2017-08-28 2021-08-11 コクヨ株式会社 椅子
JP7064314B2 (ja) * 2017-11-06 2022-05-10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ランバーパッド装置
JP7245000B2 (ja) * 2018-05-17 2023-03-23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椅子の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CN109875296A (zh) * 2019-03-13 2019-06-14 上海摩伽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工学健康坐具
DE102020105054B3 (de) * 2020-02-26 2021-06-10 Comfordy Co., Ltd. Sitzlehnenrahmen
US10973331B1 (en) * 2020-12-27 2021-04-13 Back Works LLC Backpain relieve sitting devic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80744U (zh) * 1979-11-28 1981-06-30
JPS57186563U (zh) * 1981-05-22 1982-11-26
JPS6211452U (zh) * 1985-07-05 1987-01-23
JP2002119375A (ja) * 2000-10-16 2002-04-23 Kokuyo Co Ltd 椅 子
JP2006204884A (ja) * 2004-12-28 2006-08-10 Delta Tooling Co Ltd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シート用クッション及び座席構造
JP2007130352A (ja) * 2005-11-11 2007-05-31 Kokuyo Co Ltd 椅子
CN101163607A (zh) * 2005-03-08 2008-04-16 斯蒂尔凯斯发展公司 带有形状变化的靠背支撑框架的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1337A (en) * 1977-12-15 1979-07-17 Albert Ross Portable folding orthopedic chair
US5076643A (en) * 1990-08-20 1991-12-31 Lear Seating Corporation Lumbar support
US5558398A (en) * 1993-11-08 1996-09-24 Santos; James P. Self-adjusting seating system
JPH07265169A (ja) 1994-03-31 1995-10-17 Tachi S Co Ltd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AU772266B2 (en) 2000-10-16 2004-04-22 Kokuyo Co., Ltd. Chair
US20040174056A1 (en) * 2003-03-06 2004-09-09 Sears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flatable seat cushion
US20050062323A1 (en) * 2003-06-11 2005-03-24 Dicks Gerald G. Chair
JP4987739B2 (ja) * 2005-03-01 2012-07-25 ハワース、インク. 椅子及び椅子用腰部サポートパッド、腰部サポートパッドアセンブリ
JP2006263096A (ja) 2005-03-23 2006-10-05 Itoki Corp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機構を備えた椅子における保護装置
US7393054B2 (en) * 2005-11-17 2008-07-01 Lear Corporation Self adjusting seatback system
US7806478B1 (en) * 2006-01-04 2010-10-05 Sava Cvek Task chair with dual tilting capabilities
JP4956781B2 (ja) 2006-01-19 2012-06-20 コクヨ株式会社 椅子
US7517024B2 (en) * 2006-02-03 2009-04-14 Sava Cvek Post-assembly tension adjustment in elastomeric material applications
WO2008026264A1 (fr) * 2006-08-30 2008-03-06 Itoki Corporation Chaise
CN101835408B (zh) * 2007-11-02 2014-03-05 株式会社冈村制作所 椅子的椅背及其安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80744U (zh) * 1979-11-28 1981-06-30
JPS57186563U (zh) * 1981-05-22 1982-11-26
JPS6211452U (zh) * 1985-07-05 1987-01-23
JP2002119375A (ja) * 2000-10-16 2002-04-23 Kokuyo Co Ltd 椅 子
JP2006204884A (ja) * 2004-12-28 2006-08-10 Delta Tooling Co Ltd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シート用クッション及び座席構造
CN101163607A (zh) * 2005-03-08 2008-04-16 斯蒂尔凯斯发展公司 带有形状变化的靠背支撑框架的座椅
JP2007130352A (ja) * 2005-11-11 2007-05-31 Kokuyo Co Ltd 椅子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1455A (zh) * 2016-02-02 2018-09-28 L & P 产权管理公司 用于装饰家具的可调节腰部支撑装置
CN108601455B (zh) * 2016-02-02 2021-08-13 L & P 产权管理公司 用于装饰家具的可调节腰部支撑装置
CN111248678A (zh) * 2018-12-03 2020-06-09 国誉家具(中国)有限公司 椅子
WO2020238718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叶枝飞 自重力抱撑减压固正护椎正脊多功效保健座装置
CN113768310A (zh) * 2021-09-24 2021-12-10 安吉伟誉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承载舒适型休闲椅
CN113768310B (zh) * 2021-09-24 2022-04-12 安吉伟誉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高承载舒适型休闲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01993A1 (en) 2013-01-03
TWI556771B (zh) 2016-11-11
WO2011117918A1 (ja) 2011-09-29
CN102740736B (zh) 2015-08-26
WO2011117937A1 (ja) 2011-09-29
US8845025B2 (en) 2014-09-30
TW201132321A (en) 201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0736A (zh) 椅子的撑腰装置
US7434879B2 (en)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spring
CN101484046B (zh) 绷悬式网格化座垫结构
US9480339B2 (en) Seat with pelvic support
CN102105084B (zh) 扶手装置
JP2011120933A (ja) 椅子
JP2007130343A (ja) 椅子
US8226171B2 (en) Armrest
CN102083340A (zh) 用于座椅单元的适应性靠背
CN104540420A (zh) 用于保护脊椎和腰部的椅子
KR20160087998A (ko) 환자용 침대
CN201518939U (zh) 皮椅靠背调节机构
CN103462402B (zh) 一种椅子
TW201320929A (zh) 座椅之腰靠、頭枕可調整高度構造
JP5564102B2 (ja) 椅子の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KR100942429B1 (ko) 롤러식 좌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능성 의자
KR200422115Y1 (ko) 수평회동 가능한 의자용 팔걸이
JP2020058759A (ja) 椅子
TW201932050A (zh) 椅背曲度可調裝置
CN202981107U (zh) 带按摩条的床
CN215913894U (zh) 可以调整坐姿的学生椅
CN209564321U (zh) 神经内科用护理床
CN207519918U (zh) 一种可调节床基座
CN209463680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沙发靠背翻转支撑结构
TWI619453B (zh) 可調式椅背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