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9384B - Connector with auxiliar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Connector with auxiliar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9384B
TWI549384B TW101148689A TW101148689A TWI549384B TW I549384 B TWI549384 B TW I549384B TW 101148689 A TW101148689 A TW 101148689A TW 101148689 A TW101148689 A TW 101148689A TW I549384 B TWI549384 B TW I5493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uxiliary device
casing
housing
fit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8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4312A (zh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34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4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9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938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ngaging or disengaging the two parts of a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44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gear tee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comprising a hand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2Hand too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10T29/53213Assembled to wire-type conductor
    • Y10T29/53222Means comprising hand-manipulatable impl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274Means to dis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83Means comprising hand-manipulatable imp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用輔助裝置
本發明涉及連接器用輔助裝置。
以往,為了從安裝在電路基板等基板的表面上的基板側連接器拆下與基板側連接器相嵌合的連接器,提出了使用桿等輔助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圖14是示出以往的用以拆卸連接器的輔助裝置的透視圖。
在圖中,901是基板側連接器,且是安裝于電路基板等基板991的表面上的表面安裝型連接器。另外,801是與基板側連接器901嵌合的設備側連接器,其收容在殼體811內,光通信設備等收容在殼體811內。此外,851是與殼體811的一端連接的帶狀的多芯光纖帶。
而且,在殼體811的另一端可轉動地安裝有釋放桿871。另外,在上述殼體811的另一端,可在上下方向上滑動地安裝有活塞874。而且,如果按圖中的箭頭所示轉動釋放桿871,則安裝於桿本體872樞軸側的端部的錘部873把上述活塞874的板體874b按下到殼體811的台階塊875的上表面。
於是,活塞874的滑動體874a下降,且該滑動體874a的下表面被按到基板991的表面上。由此,由於殼體811相對於基板991被提升,收容在殼體811內的設備側連接器801被從基板側連接器901拆下。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93112號公報
然而,上述以往的輔助裝置構成為安裝在收容設備側連接器801的較大的殼體811上,所以尺寸較大,例如較難應用於連接基板與電纜的連接器這樣的小型且扁平的連接器。近年來,由於電子設備等的不斷小型化和扁平化,安裝在電子設備等的框體內部的連接器也不斷小型化和扁平化。另外,由於安裝在基板表面的各種部件的安裝密度也不斷變高,安裝在基板表面的連接器的周圍也幾乎沒有留下空間。因此,事實上不可能應用像上述殼體811這樣的大型部件。
另外,在進行保養等時,因為連接器本身較小且空間狹窄,所以從小型電子設備等的安裝在基板表面的連接器拆下作為嵌合對象的連接器的作業非常困難。因此,雖然可以考慮進行事後使用拆卸用輔助裝置來拆下連接器的作業,但上述殼體811是在預先收容了設備側連接器801的狀態下使用的,未提出事後應用於設備側連接器801上。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連接器用輔助裝置,解決上述以往輔助裝置的問題點,可安裝在與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第一連接器的第一殼體上,能以簡單的操作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在拆卸作業中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不會受到損傷、不會破損,操作性較高,小型、扁平且應用範圍廣泛。
因此,在本發明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中,具有:安裝部件,其可安裝在第一連接器包括的第一殼體上,該第一連接器可與包括第二殼體的第二連接器嵌合;以及可相對於該安裝部件轉動的操作部件,上述操作部件包括桿部,上述安裝部件安裝在上述第一殼體上,且在上述第一連接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如果上述操作部件轉動,則上述桿部與上述第二殼體抵接,並在解除上述第一連接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的嵌合的方向上推壓上述第二殼體。
在本發明的另一種連接器用輔助裝置中,進一步地,上述安裝部件包括卡合部,其可與形成在上述第一殼體的側壁部的外表面上的被卡合部卡合。
在本發明的又另一種連接器用輔助裝置中,進一步地,如果上述操作部件轉動,則上述桿部與上述第二殼體的側壁部的嵌合側的面抵接並推壓上述第二殼體。
在本發明的又另一種連接器用輔助裝置中,進一步地,上述安裝部件包括平板狀的安裝部,在上述第一連接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該安裝部可進入上述第一殼體的側壁部的外表面與上述第二殼體的側壁部的內表面之間。
在本發明的又另一種連接器用輔助裝置中,進一步地,上述安裝部件可安裝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的,以及與該第二連接器嵌合之前的狀態下的、上 述第一連接器的上述第一殼體上。
在本發明的又另一種連接器用輔助裝置中,進一步地,上述操作部件包括:軸承部,固定在上述安裝部件上的轉動軸可轉動以及可滑動地插入該軸承部;以及勾部,其可與形成在上述第二殼體的側壁部上的被勾部卡合,通過上述操作部件滑動,該勾部與該被勾部卡合或卡合解除。
根據本發明,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可安裝在與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第一連接器的第一殼體上,能以簡單的操作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在拆卸作業中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不會受到損傷、不會破損,操作性較高,小型、扁平且應用範圍廣泛。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圖1是從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的前方觀察到的透視圖,圖2是從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的後方觀察到的透視圖。此外,在圖1和圖2中,(a)為完成圖,(b)為分解圖。
參閱圖1至圖3,在圖中,70是作為本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的輔助裝置,其安裝在後述的第一連接器1上,雖然在把該第一連接器1從作為嵌合對象的後述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的拆卸作業中使用該輔助裝置70,但是在把第一連接器1嵌合在第二連接器101上的嵌合作 業中也可使用該輔助裝置70。
此外,上述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只要是可相互嵌合的連接器,可以是任何種類的連接器,但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方便說明,作為典型的例子,僅對第二連接器101是安裝於電子設備等所使用的印刷電路基板等基板的表面上的表面安裝型連接器,而第一連接器1是安裝於柔性排線(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電路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等的表面上的表面安裝型連接器的例子進行說明。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說明輔助裝置70以及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各部的結構和動作而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後等表示方向的表達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圖中所示的姿勢的情況下,上述輔助裝置70以及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各部是適當的,但在其姿勢發生了變化的情況下,應根據姿勢的變化變更解釋。
而且,上述輔助裝置70具有:操作人員進行操作的操作部件71、安裝於第一連接器1的安裝部件81、以及結合上述操作部件71與安裝部件81的中間部件61。雖然上述操作部件71和安裝部件81典型地通過對鋼、鋁、黃銅等金屬構成的金屬板施加折彎、沖壓等加工而製成,但也可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性材料一體地形成。另外,雖然上述中間部件61典型地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性材料一體地形成,但也可由金屬一體地形成。
上述操作部件71包括平面形狀為大致長方形的平板狀的頂板部72、以及與該頂板部72的長邊方向兩側的端緣正交地連接並向下方延伸的平板狀的側板部73。一對側板部73相互平行。另外,雖然該側板部73大致為長方形,但其包含從後端下方的角部周圍向後方和下方突出的突出部75。並且,側板部73包含在後端下方的角部附近形成為在板厚方向上貫通的貫穿孔即軸承部74。此外,如後所述,上述突出部75是在把第一連接器1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時作為桿部起作用的部分,從其下部至後端的面作為與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殼體111抵接的抵接面75a起作用。
而且,在上述頂板部72的前緣形成有切起部72a。該切起部72a是在把第一連接器1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的拆卸作業以及把第一連接器1嵌合到第二連接器101上的嵌合作業時,用以操作人員放置手指更容易操作操作部件71而形成的部分,也可省略。
另外,上述安裝部件81包括平面形狀為大致長方形的平板狀的軀體部82、與該軀體部82的長邊方向兩側的端緣正交地連接並向下方延伸的平板狀的作為安裝部的側方安裝部83、與軀體部82的前緣正交地連接並向下方延伸的平板狀的作為安裝部的前方安裝部85。一對側方安裝部83相互平行。另外,側方安裝部83具有結合了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與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部分這樣的大致L字狀的平面形狀,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比軀體部82的後緣更向後方延伸。此外,側方安裝部83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和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與軀體部82的寬度方向端緣之間形成有轉動軸收容凹部84。在該轉動軸收容凹部84內配設中間部件61的轉動軸64。
並且,側方安裝部83包含在其下緣附近形成為在板厚方向上貫通的貫穿孔即卡合部88。該卡合部88與第一連接器1的後述第一殼體11包括的被卡合部18卡合。由此,側方安裝部83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殼體11上。此外,在圖中所示的例子中,雖然在各側方安裝部83形成有二個卡合部88,但卡合部88的數量和形成的位置能適當變更。
同樣地,前方安裝部85也包含在其下緣附近形成為在板厚方向上貫通的貫穿孔即卡合部88。由於該卡合部88與第一連接器1的後述第一殼體11包括的被卡合部18卡合,所以前方安裝部85也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殼體11上。此外,在圖中所示的例子中,雖然在前方安裝部85形成有3個卡合部88,但卡合部88的數量和形成的位置能適當變更。
另外,在軀體部82前緣的前方安裝部85的兩側分別連接有中間部件前方保持部86。該中間部件前方保持部86具有結合了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與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部分這樣的大致L字狀的側面形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從前方保持中間部件61,在前後方向上 延伸的部分從下方保持中間部件61。並且,在軀體部82的後緣連接有一對中間部件後方保持部87。該中間部件後方保持部87從軀體部82的後緣向下延伸,並從後方保持中間部件61。
上述中間部件61包括平面形狀為大致長方形的厚板狀的本體部62、以及從該本體部62的長邊方向兩側的側面部63朝向外側延伸的圓柱狀的轉動軸64。該轉動軸64插入操作部件71的軸承部74中,可轉動地由該軸承部74保持。另外,在上述本體部62由安裝部件81保持的狀態下,上表面62c與軀體部82對置,前表面62a和下表面62d與中間部件前方保持部86對置,後表面62b與中間部件後方保持部87對置。
優選的是,在組裝上述操作部件71、安裝部件81以及中間部件61時,首先,在安裝部件81上安裝中間部件61後,把中間部件61的轉動軸64插入軸承部74而安裝操作部件71。具體地,使中間部件61的本體部62的上表面62c與安裝部件81的軀體部82的下表面對置,由中間部件前方保持部86和中間部件後方保持部87保持本體部62。此外,轉動軸64收容在轉動軸收容凹部84內,轉動軸64的至少前端部比側方安裝部83更向外側突出。由此,中間部件61安裝在安裝部件81上而被固定。
而且,操作部件71的頂板部72覆蓋安裝部件81的軀體部82的上表面,通過把轉動軸64的前端部插入軸 承部74,把操作部件71安裝在中間部件61上。因此,操作部件71可相對於中間部件61和安裝部件81以上述轉動軸64為中心轉動,即,可樞轉。
由此,可得到如圖1的(a)和圖2的(a)所示的輔助裝置70。
接著,說明上述結構的操作部件71的動作。
圖3是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與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的關係的透視圖,圖4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透視圖,圖5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側視圖。此外,在圖4和圖5中,(a)~(d)是與拆卸作業的各工序相對應的圖。
在圖3中,示出了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嵌合前的狀態。另外,也示出了輔助裝置70在安裝到第一連接器1前的狀態。
上述第二連接器101具有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性材料一體地形成的、作為連接器本體的第二殼體111。如圖所示,該第二殼體111具備大致長方體即大致長方形的厚板狀的形狀,且在與第一連接器1嵌合的一側,即嵌合面側(圖3的上側),形成有周圍由側壁部113圍成的大致長方形的凹部112。此外,上述側壁部113包含在第二殼體111的長邊方向上延伸的長壁部113a、以及在第二殼 體111的短邊方向即前後方向上延伸的短壁部113b。
另外,該短壁部113b的嵌合側的面,即上表面作為輔助裝置70包括的操作部件71的突出部75的抵接面75a抵接的被抵接面115起作用。由於該被抵接面115是突出部75的抵接面75a被按下而滑動的面,所以優選貼附金屬薄板等耐磨性較高的部件。
而且,在上述凹部112內,多個第二端子161排列配設成形成多條在第二殼體111的長邊方向上延伸的列。各第二端子161的未圖示的尾部通過焊接等,與連結到未圖示的基板上的導線的端子連接焊盤相連接,從而上述第二連接器101被表面安裝到基板上。
另外,上述第一連接器1具有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性材料一體地形成的、作為連接器本體的第一殼體11。如圖所示,該第一殼體11具備大致長方體即大致長方形的厚板狀的形狀,且在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的一側,即嵌合面側(圖3的下側),形成有周圍由側壁部13圍成的大致長方形的未圖示的凹部。此外,上述側壁部13包含在第一殼體11的長邊方向上延伸的長壁部13a、以及在第一殼體11的短邊方向即前後方向上延伸的短壁部13b。
而且,在上述長壁部13a和短壁部13b的外表面形成有朝向外側突出而形成的突起即被卡合部18。該被卡合部18與輔助裝置70的安裝部件81(見圖2)包括的卡合部88卡合。由此,輔助裝置70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 的第一殼體11上。此外,被卡合部18的數量和配置並不局限於圖中所示的例子,可適當變更以適應輔助裝置70的安裝部件81包括的卡合部88的數量和配置。另外,突起即被卡合部18的形狀優選為,圖3的上側是相對於長壁部13a和短壁部13b的外表面傾斜的面,並且圖3的下側是相對於長壁部13a和短壁部13b的外表面正交的面。由此,在把輔助裝置70安裝在第一殼體11上時,能容易地進行使卡合部88卡合到被卡合部18上的作業,並且能防止卡合部88與被卡合部18的卡合的解除。
在上述第一殼體11的凹部內,配設有未圖示的多個第一端子。該第一端子的數量和配置適當設定成各個第一端子能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應的第二端子161接觸,並與第二端子161的數量和配置相適合。
另外,各第一端子的未圖示的尾部通過焊接等,與在FPC91前端部分的表面(圖3的下側表面)露出的未圖示的導線連接,從而上述第一連接器1表面安裝在FPC91上。此外,在圖中示出的例子中,在該FPC91的前端部分的背面(圖3的上側表面)粘貼有增強板92。
而且,如圖3所示,在使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時,操作人員使第一連接器1的嵌合面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面對置,且在使位置匹配的狀態下,使第一連接器1和/或第二連接器101在接近配對側的方向,即嵌合方向上移動而嵌合。該情況下,使第一連接 器1的第一殼體11整體從圖3的上側進入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殼體111的凹部112內。而且,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端子的每一個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應的第二端子161接觸,從而嵌合完成。
結果,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端子的尾部所連接的FPC91的導線與連接到基板上的端子連接焊盤的導線導通,其中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的尾部與基板連接。
如果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完成,則除了FPC91,第一連接器1的大致整體成為收容在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殼體111的凹部112內的狀態。因此,第一殼體11的長壁部13a和短壁部13b的外表面成為大致整體由第二殼體111的長壁部113a和短壁部113b覆蓋的狀態。但是,在第一殼體11的長壁部13a的外表面與第二殼體111的長壁部113a的內表面之間,以及第一殼體11的短壁部13b的外表面與第二殼體111的短壁部113b的內表面之間,形成有輔助裝置70包括的安裝部件81的前方安裝部85和側方安裝部83可進入的間隙。因此,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的狀態下的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殼體11上能安裝輔助裝置70。
因此,在解除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即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時,首先,如圖3所示,操作人員使輔助裝置70的下表面與第一連接器1的反嵌合面對置,且在使位置匹配的狀態下,使 輔助裝置70在接近第一連接器1的方向上移動而安裝。該情況下,使輔助裝置70包括的安裝部件81的前方安裝部85,從圖3的上方進入位在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殼體11的FPC91的前端側的長壁部13a與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殼體111的長壁部113a之間形成的間隙內,並使輔助裝置70包括的安裝部件81的每一個側方安裝部83,從圖3的上方進入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殼體11的短壁部13b與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殼體111的短壁部113b之間的每一個間隙中。而且,如果使輔助裝置70在第二連接器101的反嵌合面的方向即下方進一步移動,則前方安裝部85和側方安裝部83沿著長壁部13a和短壁部13b的外表面向下方移動,且前方安裝部85和側方安裝部83的每一個卡合部88都與長壁部13a和短壁部13b的對應的被卡合部18卡合。
由此,往第一連接器1的輔助裝置70的安裝完成,並成為如圖4的(a)和圖5的(a)所示的狀態。即,與第一連接器1的反嵌合面對應的FPC91的增強板92的一半以上成為由輔助裝置70覆蓋的狀態。
接著,操作人員把手指放置在形成於輔助裝置70的操作部件71上的切起部72a上,以拉起的方式施加力。即,使操作部件71以轉動軸64為中心,在圖5的(a)~(d)中繞著順時針方向轉動。於是,如圖4的(b)和圖5的(b)所示,突出部75的後端位移到下方,抵接面75a與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殼體111的短壁部113b 的上表面即被抵接面115抵接,並把第二殼體111向下方即解除與第一連接器1的嵌合的方向推壓。
而且,如圖4的(c)和圖5的(c)所示,如果操作人員使操作部件71繞著順時針方向進一步轉動,則突出部75的後端向下方進一步位移,輔助裝置70整體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殼體111相對地向上方位移。結果,安裝了輔助裝置70的第一連接器1也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1相對地向上方位移,並解除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
因此,如圖4的(d)和圖5的(d)所示,操作人員通過把持輔助裝置70並向上方提升,能完全地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
這樣,在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時,只要通過往第一連接器1安裝輔助裝置70並使輔助裝置70的操作部件71轉動,能容易地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另外,位在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長邊方向兩端的操作部件71的突出部75作為桿部起作用,並把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殼體111相對地按下,所以能解除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而無需在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各部上施加偏移力,因此不會給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各部帶來損傷、使其破損。並且,輔助裝置70包括的中間部件61的下表面62d與粘貼在FPC91背面的增強板92靠近或抵接,所以能防止FPC91和第一連接器1的 第一殼體11的變形。
另外,輔助裝置70為小型裝置,從上方觀察幾乎不從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輪廓往外側露出,所以即便在基板上,在第二連接器101的周圍沒有空閒空間的情況下,也能安裝到第一連接器1使用。
此外,暫時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上的輔助裝置70在解除第一連接器1的被卡合部18與輔助裝置70的卡合部88的卡合時,有可能損傷第一連接器1或輔助裝置70,所以如圖4的(d)和圖5的(d)所示,優選的是保持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上的狀態。該情況下,把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的第一連接器1再次嵌合到第二連接器101上時,把安裝了輔助裝置70的第一連接器1嵌合到第二連接器101上。
另外,在預定要把第一連接器1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的情況下,從當初,即最初使第一連接器1嵌合到第二連接器101上以前開始,能預先把輔助裝置70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上。如前所述,由於輔助裝置70小型且扁平,即便把輔助裝置70安裝在安裝於FPC91前端部分的第一連接器1上,在也不會給處理FPC91帶來障礙。
而且,在使輔助裝置70所安裝的第一連接器1嵌合到第二連接器101上時,由於操作人員能把持輔助裝置70、控制第一連接器1的姿勢、方向等,能容易地進行嵌合作業。另外,在使第一連接器1嵌合到第二連接器101中時需要在第一連接器1上施加較大的壓入力的情況下, 由於操作人員只要用手指推壓輔助裝置70包括的操作部件71的頂板部72即可,能容易地施加較大的壓入力。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輔助裝置70具有:安裝部件81(見圖2),其可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包括的第一殼體11上,第一連接器1可與包括第二殼體111的第二連接器101嵌合;以及可相對於安裝部件81轉動的操作部件71,操作部件71包括突出部75,安裝部件81安裝在第一殼體11上,且在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的狀態下,如果操作部件71轉動,則突出部75與第二殼體111抵接,並在解除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的方向上推壓第二殼體111。
由此,只要通過把安裝部件81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殼體11上,並使操作部件71轉動,能容易地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因此,由於無需撬動第一連接器1或第二連接器101、施加不合理的力,所以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不會受到損傷,不會破損。另外,由於輔助裝置70小型、扁平,即便第二連接器101安裝在小型電子設備等所使用的基板的表面,且其周圍沒有空閒空間的情況下也能使用。而且,即便輔助裝置70小型、扁平,由於操作性較高,能容易地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
另外,安裝部件81包括卡合部88,其可與形成在第一殼體11的側壁部13的外表面上的被卡合部18卡合。由此,只要通過使安裝部件81沿著第一殼體11的側 壁部13的外表面移動,由於能使卡合部88與被卡合部18卡合,能在短時間內容易地把安裝部件81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殼體11上。
而且,如果操作部件71轉動,則突出部75與第二殼體111的短壁部113b的上表面即被抵接面115抵接並推壓第二殼體111。因此,利用所謂的槓桿作用(槓桿原理),產生大的推壓力,所以能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而無需大的操作力。
而且,安裝部件81包括平板狀的側方安裝部83和前方安裝部85,在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的狀態下,側方安裝部83和前方安裝部85可進入第一殼體11的側壁部13的外表面與第二殼體111的側壁部113的內表面之間。因此,能容易地把輔助裝置70安裝到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的狀態下的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殼體11上,並且在使該輔助裝置70所安裝的第一連接器1嵌合到第二連接器101的情況下,由於沒有干涉,不會成為嵌合作業的妨礙。
而且,安裝部件81可安裝在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的狀態下的,以及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之前的狀態下的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殼體11上。因此,輔助裝置70的應用範圍廣泛,可利用在各種用途上。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此外,對於與第一實施方式具有相同構造的部件,通過賦予相同的附圖標記而省略其說明。另外,對於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 動作和相同的效果,也省略其說明。
圖6是從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的前方觀察到的透視圖,圖7是從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的後方觀察到的透視圖。此外,在圖6和圖7中,(a)為完成圖,(b)為分解圖。
形成在本實施方式的輔助裝置70包括的操作部件71的側板部73上的軸承部74包含大徑部74a、以及從該大徑部74a朝向後方延伸的狹縫部74b。另外,中間部件61的轉動軸64不是上述第一實施方式那樣的圓柱狀,而是具有在前後方向上較長的長圓或橢圓的剖面形狀的柱狀部件。而且,如圖6的(a)和圖7的(a)所示,在轉動軸64插入軸承部74中的狀態下,轉動軸64在狹縫部74b內不可轉動,而在大徑部74a內可轉動。
另外,在操作部件71的側板部73的下端連接有勾部76,其具有結合了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與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部分這樣的大致L字狀的平面形狀。該勾部76的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向前方延伸。此外,突出部75雖然像上述第一實施方式那樣不突出很多,但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在把第一連接器1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時,突出部75是作為桿部起作用的部分,從其下部至後端的面作為與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殼體111抵接的抵接面75a起作用。
並且,安裝部件81包括的一對中間部件前方保持部86的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相互連結並成為一體。另 外,省略了中間部件後方保持部87。而且,在軀體部82上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卡止片89。該卡止片89與形成在中間部件61的上表面62c上的卡槽62e卡合,並防止安裝在安裝部件81上的中間部件61的向後方的移動。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組裝操作部件71、安裝部件81、以及中間部件61時,使中間部件61的本體部62的上表面62c與安裝部件81的軀體部82的下表面對置,由中間部件前方保持部86保持本體部62。另外,使安裝部件81的卡止片89與中間部件61的卡槽62e卡合。而且,操作部件71的頂板部72覆蓋安裝部件81的軀體部82的上表面,通過把轉動軸64插入軸承部74,把操作部件71安裝在中間部件61上。
由此,可得到如圖6的(a)和圖7的(a)所示的輔助裝置70。此外,轉動軸64在位在軸承部74的大徑部74a內時,上述操作部件71以轉動軸64為中心,相對於中間部件61和安裝部件81轉動,即,能樞轉,而轉動軸64位在軸承部74的狹縫部74b內時,上述操作部件71相對於中間部件61和安裝部件81滑動,即雖然能滑動,但不能轉動即樞轉。
對於輔助裝置70其他方面的結構,由於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省略其說明。
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操作部件71的動作。
圖8是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與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的關係的透視圖,圖9是示 出把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安裝在第一連接器上的狀態的透視圖,圖10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第一透視圖,圖11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第二透視圖,圖12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第一側視圖,圖13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第二側視圖。此外,在圖10和圖12中,(a)~(c)是與拆卸作業的各工序相對應的圖,在圖11和圖13中,(a)和(b)是與拆卸作業的各工序相對應的圖。
在圖8中,示出了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嵌合前的狀態。另外,也示出了輔助裝置70在安裝到第一連接器1前的狀態。
在本實施方式的第二連接器101包括的第二殼體111的短壁部113b上形成可供輔助裝置70的勾部76進入的勾收容凹部117,並且在該勾收容凹部117的前端形成有與上述勾部76卡合的被勾部116。上述勾收容凹部117是形成寬度較寬的、在短壁部113b的外表面上沿上下方向延伸淺槽的凹入部分,上述被勾部116是包括從上述勾收容凹部117的前端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線狀的邊界起向後方延伸的形狀的部分,且與短壁部113b 的外表面在同一表面上。而且,作為被抵接面115起作用的短壁部113b的上表面在勾收容凹部117的部分為缺口。
此外,本實施方式的第二連接器101的其他方面的結構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說明。
另外,由於第一連接器1和FPC91也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說明。
在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中,主要說明了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時,向已經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的第一連接器1安裝輔助裝置70的例子,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主要說明使第一連接器1嵌合到第二連接器101之前開始,把輔助裝置70安裝到第一連接器1的例子。即,在本實施方式中,主要如圖9所示,針對預先把輔助裝置70安裝在第一連接器1上的情況進行說明。
該情況下,如圖8所示,操作人員使輔助裝置70的下表面與第一連接器1的反嵌合面對置,且在使位置匹配的狀態下,使輔助裝置70在接近第一連接器1的方向上移動而安裝。具體地,使輔助裝置70相對於第一連接器1移動,從而輔助裝置70包括的安裝部件81(見圖7)的前方安裝部85和側方安裝部83沿著長壁部13a和短壁部13b的外表面向下方移動。而且,使前方安裝部85和側方安裝部83的每一個卡合部88與長壁部13a和短壁部13b的對應的被卡合部18卡合。
由此,往第一連接器1的輔助裝置70的安裝完成, 並成為如圖9所示的狀態。即,與第一連接器1的反嵌合面對應的FPC91的增強板92的一半以上成為由輔助裝置70覆蓋的狀態。
而且,在使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時,操作人員使安裝了輔助裝置70的第一連接器1的嵌合面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面對置,且在使位置匹配的狀態下,使第一連接器1和/或第二連接器101在接近配對側的方向,即嵌合方向上移動而嵌合。此外,預先使輔助裝置70的操作部件71相對於中間部件61和安裝部件81向後方滑動。具體地,從圖9所示的轉動軸64位在軸承部74的狹縫部74b內的狀態起,通過使操作部件71向後方滑動,使轉動軸64位在軸承部74的大徑部74a內。
接著,操作人員使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殼體11整體從圖8的上側進入第二連接器101第二殼體111的凹部112內。此外,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嵌合完成的狀態下,在第一殼體11的長壁部13a的外表面與第二殼體111的長壁部113a的內表面之間,以及第一殼體11的短壁部13b的外表面與第二殼體111的短壁部113b的內表面之間,形成有輔助裝置70包括的安裝部件81的前方安裝部85和側方安裝部83可進入的間隙。因此,安裝於第一連接器1的輔助裝置70包括的安裝部件81的前方安裝部85和側方安裝部83也進入第二殼體111的凹部112內。
但是,由於輔助裝置70包括的操作部件71的側板部73位在第二殼體111的短壁部113b的正上方,不會進入第二殼體111的凹部112內。不過,從側板部73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勾部76進入形成在第二殼體111的短壁部113b的外表面的勾收容凹部117內。
而且,如果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端子的每一個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應的第二端子161接觸,從而嵌合暫時結束,操作人員使輔助裝置70的操作部件71相對於中間部件61(見圖7)和安裝部件81向前方滑動。於是,如圖10的(a)和圖12的(a)所示,上述操作部件71的勾部76與形成在上述第二殼體111的勾收容凹部117的前端的被勾部116卡合。另外,轉動軸64成為位在軸承部74的狹縫部74b內的狀態,且上述操作部件71不可轉動。由此,如圖10的(a)和圖12的(a)所示,上述操作部件71成為被第二殼體111鎖定的狀態,第一連接器l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完成。
如果嵌合完成,則即便受到在圖10的(a)和圖12的(a)的上方向即嵌合解除方向上提升這樣的力,上述操作部件71也不會從第二殼體111分離。因此,可靠地防止了輔助裝置70所安裝的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的無用的嵌合解除。
接著,在解除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即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時,首先,操作人員把手指放置在形成於輔助裝置70的操作部件 71上的切起部72a上,從圖10的(a)和圖12的(a)示出的狀態起,使操作部件71向後方滑動。於是,如圖10的(b)和圖12的(b)所示,操作部件71向後方位移,解除該操作部件71的勾部76與形成在第二殼體111的勾收容凹部117的前端的被勾部116的卡合。另外,轉動軸64成為位在軸承部74的大徑部74a內的狀態,且上述操作部件71可轉動。
接著,操作人員在形成在上述操作部件71上的切起部72a上以拉起的方式施加力。即,使操作部件71以轉動軸64為中心,在圖12的(a)~(c)中繞著順時針方向轉動。於是,如圖10的(c)和圖12的(c)所示,操作部件71的突出部75的後端位移到下方,抵接面75a與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殼體111的短壁部113b的上表面即被抵接面115抵接,使該被抵接面115相對地向下方位移。由此,輔助裝置70和第一連接器1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1相對地向上方位移。
而且,如圖11的(a)和圖13的(a)所示,如果操作人員使操作部件71繞著順時針方向進一步轉動,則突出部75的後端向下方進一步位移,輔助裝置70和第一連接器1相對於第二連接器101相對地進一步向上方位移。結果,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被解除。
因此,如圖11的(b)和圖13的(b)所示,操作人員通過把持輔助裝置70並向上方提升,能完全地從第二 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
這樣,在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時,只要通過使輔助裝置70的操作部件71向後方滑動後再使其轉動,就能容易地解除勾部76與被勾部116的卡合,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
此外,本實施方式的輔助裝置70也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在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時,也可安裝到已經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的第一連接器1而使用。
由於其他方面的動作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省略其說明。
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操作部件71包括:軸承部74,固定在安裝部件81上的轉動軸64可轉動以及可滑動地插入軸承部74;以及勾部76,其可與形成在第二殼體111的側壁部113上的被勾部116卡合,通過操作部件71滑動,勾部76與被勾部116卡合或卡合解除。
由此,可靠地防止了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的無用的嵌合解除。另外,能容易地解除勾部76與被勾部116的卡合,從第二連接器101拆下第一連接器1。
對於其他方面的效果,由於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省略其說明。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而可以基於本發明的宗旨作出各種變形,不應該將這些變形從本發明的範圍排除。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適用於連接器用輔助裝置。
〔習知〕
801‧‧‧設備側連接器
811‧‧‧殼體
851‧‧‧多芯光纖帶
871‧‧‧釋放桿
872‧‧‧桿本體
873‧‧‧錘部
874‧‧‧活塞
874a‧‧‧滑動體
874b‧‧‧板體
875‧‧‧台階塊
901‧‧‧基板側連接器
991‧‧‧基板
[本發明〕
1‧‧‧第一連接器
11‧‧‧第一殼體
13、113‧‧‧側壁部
13a、113a‧‧‧長壁部
13b、113b‧‧‧短壁部
18‧‧‧被卡合部
61‧‧‧中間部件
62‧‧‧本體部
62a‧‧‧前表面
62b‧‧‧後表面
62c‧‧‧上表面
62d‧‧‧下表面
62e‧‧‧卡槽
63‧‧‧側面部
64‧‧‧轉動軸
70‧‧‧輔助裝置
71‧‧‧操作部件
72‧‧‧頂板部
72a‧‧‧切起部
73‧‧‧側板部
74‧‧‧軸承部
74a‧‧‧大徑部
74b‧‧‧狹縫部
75‧‧‧突出部
75a‧‧‧抵接面
76‧‧‧勾部
81‧‧‧安裝部件
82‧‧‧軀體部
83‧‧‧側方安裝部
84‧‧‧轉動軸收容凹
85‧‧‧前方安裝部
86‧‧‧中間部件前方保持部
87‧‧‧中間部件後方保持部
88‧‧‧卡合部
89‧‧‧卡止片
91‧‧‧FPC
92‧‧‧增強板
101‧‧‧第二連接器
111‧‧‧第二殼體
112‧‧‧凹部
115‧‧‧被抵接面
116‧‧‧被勾部
117‧‧‧勾收容凹部
161‧‧‧第二端子
圖1是從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的前方觀察到的透視圖,其中,(a)為完成圖,(b)為分解圖。
圖2是從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的後方觀察到的透視圖,其中,(a)為完成圖,(b)為分解圖。
圖3是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與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的關係的透視圖。
圖4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透視圖,其中,(a)~(d)為與拆卸作業的各工序相對應的圖。
圖5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側視圖,其中,(a)~(d)為與拆卸作業的各工序相對應的圖。
圖6是從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的前方觀察到的透視圖,其中,(a)為完成圖,(b)為分解圖。
圖7是從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的後方觀察到的透視圖,其中,(a)為完成圖,(b)為分 解圖。
圖8是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與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的關係的透視圖。
圖9是示出把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安裝在第一連接器上的狀態的透視圖。
圖10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第一透視圖,其中,(a)~(c)為與拆卸作業的各工序相對應的圖。
圖11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第二透視圖,其中,(a)和(b)為與拆卸作業的各工序相對應的圖。
圖12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第一側視圖,其中,(a)~(c)為與拆卸作業的各工序相對應的圖。
圖13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從第二連接器拆下第一連接器的拆卸作業的第二側視圖,其中,(a)和(b)為與拆卸作業的各工序相對應的圖。
圖14是示出以往的用以拆卸連接器的輔助裝置的透視圖。
61‧‧‧中間部件
62‧‧‧本體部
62a‧‧‧前表面
62c‧‧‧上表面
62d‧‧‧下表面
63‧‧‧側面部
64‧‧‧轉動軸
70‧‧‧輔助裝置
71‧‧‧操作部件
72‧‧‧頂板部
72a‧‧‧切起部
73‧‧‧側板部
74‧‧‧軸承部
75‧‧‧突出部
75a‧‧‧抵接面
81‧‧‧安裝部件
82‧‧‧軀體部
83‧‧‧側方安裝部
84‧‧‧轉動軸收容凹部
85‧‧‧前方安裝部
86‧‧‧中間部件前方保 持部
88‧‧‧卡合部
89‧‧‧卡止片

Claims (12)

  1. 一種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具有:安裝部件,其可安裝在第一連接器包括的第一殼體上,該第一連接器可與包括第二殼體的第二連接器嵌合;以及可相對於該安裝部件轉動的操作部件,上述操作部件包括桿部,上述安裝部件安裝在上述第一殼體上,且在上述第一連接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如果上述操作部件轉動,則上述桿部與上述第二殼體抵接,並在解除上述第一連接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的嵌合的方向上推壓上述第二殼體。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上述安裝部件包括卡合部,其可與形成在上述第一殼體的側壁部的外表面上的被卡合部卡合。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如果上述操作部件轉動,則上述桿部與上述第二殼體的側壁部的嵌合側的面抵接並推壓上述第二殼體。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上述安裝部件包括平板狀的安裝部,在上述第一連接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該安裝部可進入上述第一殼體的側壁部的外表面與上述第二殼體的側壁部的內表面之間。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 ,上述安裝部件包括平板狀的安裝部,在上述第一連接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該安裝部可進入上述第一殼體的側壁部的外表面與上述第二殼體的側壁部的內表面之間。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中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上述安裝部件可安裝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的,以及與該第二連接器嵌合之前的狀態下的上述第一連接器的上述第一殼體上。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中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上述安裝部件可安裝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的,以及與該第二連接器嵌合之前的狀態下的上述第一連接器的上述第一殼體上。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中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上述安裝部件可安裝在與上述第二連接器嵌合的狀態下的,以及與該第二連接器嵌合之前的狀態下的上述第一連接器的上述第一殼體上。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上述操作部件包括:軸承部,固定在上述安裝部件上的轉動軸可轉動以及可滑動地插入該軸承部;以及勾部,其可與形成在上述第二殼體的側壁部上的被勾部卡合,通過上述操作部件滑動,該勾部與該被勾部卡合或卡合解除。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上述操作部件包括:軸承部,固定在上述安裝部件上的 轉動軸可轉動以及可滑動地插入該軸承部;以及勾部,其可與形成在上述第二殼體的側壁部上的被勾部卡合,通過上述操作部件滑動,該勾部與該被勾部卡合或卡合解除。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上述操作部件包括:軸承部,固定在上述安裝部件上的轉動軸可轉動以及可滑動地插入該軸承部;以及勾部,其可與形成在上述第二殼體的側壁部上的被勾部卡合,通過上述操作部件滑動,該勾部與該被勾部卡合或卡合解除。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連接器用輔助裝置,其中,上述操作部件包括:軸承部,固定在上述安裝部件上的轉動軸可轉動以及可滑動地插入該軸承部;以及勾部,其可與形成在上述第二殼體的側壁部上的被勾部卡合,通過上述操作部件滑動,該勾部與該被勾部卡合或卡合解除。
TW101148689A 2011-12-21 2012-12-20 Connector with auxiliary device TWI5493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79952A JP2013131383A (ja) 2011-12-21 2011-12-21 コネクタ用補助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4312A TW201334312A (zh) 2013-08-16
TWI549384B true TWI549384B (zh) 2016-09-11

Family

ID=48669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8689A TWI549384B (zh) 2011-12-21 2012-12-20 Connector with auxiliary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77398B2 (zh)
JP (1) JP2013131383A (zh)
CN (1) CN104160560B (zh)
TW (1) TWI549384B (zh)
WO (1) WO20130967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46988U (zh) * 2012-07-23 2013-0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連接器
US9112302B2 (en) * 2013-05-02 2015-08-18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TWM467202U (zh) * 2013-05-30 2013-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連接器組合
JP6816560B2 (ja) * 2017-02-24 2021-01-20 I−Pex株式会社 相互係合コネクタ装置
CN107086384B (zh) * 2017-05-12 2019-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及移动终端
TWI749671B (zh) * 2020-07-30 2021-12-11 貿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抗損耗傳輸裝置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32342U (en) * 2007-10-12 2008-05-11 Inventec Corp Auxiliary dismantling component of circuit boar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0247Y2 (ja) * 1991-06-03 1996-06-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付コネクタ
JP2606643Y2 (ja) * 1992-09-18 2000-12-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5425169A (en) * 1993-12-02 1995-06-20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Backplane removal and insertion tool
JP3345566B2 (ja) 1997-07-01 2002-1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3302619B2 (ja) 1997-07-01 2002-07-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US5938458A (en) * 1998-06-17 1999-08-17 Molex Incorporated Lever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897744B2 (ja) * 2003-08-08 2007-03-28 サトーパーツ株式会社 中継コネクタ
JP2005093112A (ja) 2003-09-12 2005-04-07 Hitachi Cable Ltd 光通信デバイス収容箱の基板からのリリース機構
ITTO20050089A1 (it) * 2005-02-16 2006-08-17 Fci Italia S P A Connettore elettrico
US7641163B2 (en) 2005-10-21 2010-01-05 Peerless Industries, Inc. Tilt mounting system
WO2007084408A2 (en) 2006-01-13 2007-07-26 Allied Telesis, Inc. Secure connection device
JP4963285B2 (ja) * 2007-10-05 2012-06-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US7749004B2 (en) 2008-03-26 2010-07-06 Shuey John R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utomatic lever lock release
JP2009259683A (ja) * 2008-04-18 2009-11-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7811105B1 (en) * 2009-05-26 2010-10-12 J. S. T.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with an actuator to release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from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343902B2 (ja) 2010-03-17 2013-11-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32342U (en) * 2007-10-12 2008-05-11 Inventec Corp Auxiliary dismantling component of circuit boar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31383A (ja) 2013-07-04
CN104160560A (zh) 2014-11-19
US20140304985A1 (en) 2014-10-16
CN104160560B (zh) 2016-06-15
US9577398B2 (en) 2017-02-21
TW201334312A (zh) 2013-08-16
WO2013096717A1 (en)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9384B (zh) Connector with auxiliary device
JP5197294B2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881333B2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US9728882B1 (en) Connector
TWI448011B (zh) 使用於接收基板的連接器
JP5943774B2 (ja) コネクタ
TWI446648B (zh) Connector device
KR20230019475A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JP5729553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826565B2 (ja) コネクタ
JP2010146862A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CN107546510B (zh) 连接器
KR20110043701A (ko) 커넥터 장치
KR20080107249A (ko) 커넥터
JP2019102182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4792518B2 (ja) コネクタ
WO2007130260A1 (en) Fpc connector with rotating latch
JP4927454B2 (ja) コネクタ
JP2007265911A (ja) コネクタ
JP468471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4884138B2 (ja) カム構造、コネクタ用カム構造及び該コネクタ用カム構造を使用するコネクタ
JP5842677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4262713B2 (ja) 検査装置
JP4559296B2 (ja) 平形の接続部材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基板対基板の接続構造
JP2007123057A (ja) 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