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5090B - 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和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和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5090B
TWI545090B TW101151126A TW101151126A TWI545090B TW I545090 B TWI545090 B TW I545090B TW 101151126 A TW101151126 A TW 101151126A TW 101151126 A TW101151126 A TW 101151126A TW I545090 B TWI545090 B TW I5450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table
glass
support
molded body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51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5845A (zh
Inventor
Tadayuki Fujimoto
Kiyokane Yamazaki
Yasumasa Wada
Original Assignee
Hoy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 Corp filed Critical Hoy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45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5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5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509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02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in machines with rotary tab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12Cooling, heating, or insulating the plunger, the mould, or the glass-pressing machine; 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glass in the moul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15/00Press-moulding glass
    • C03B2215/02Press-mould materials
    • C03B2215/05Press-mould die materials
    • C03B2215/06Metals or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15/00Press-moulding glass
    • C03B2215/02Press-mould materials
    • C03B2215/05Press-mould die materials
    • C03B2215/07Ceramic or cerm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15/00Press-moulding glass
    • C03B2215/40Product characteristics
    • C03B2215/46Lenses, e.g. bi-convex
    • C03B2215/48Convex-concav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15/00Press-moulding glass
    • C03B2215/72Barrel presses or equivalent, e.g. of the ring mould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15/00Press-moulding glass
    • C03B2215/80Simultaneous pressing of multiple products; Multiple parallel mou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Record Carriers (AREA)

Description

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和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和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
作為進行光學玻璃透鏡等玻璃壓型體的製造之裝置,已知有:在將收容有衝壓成形用玻璃坯料之成形模向一方向輸送的同時依次實施加熱、衝壓、冷卻等各工序之裝置(專利文獻1~4等)。在這些裝置中,成形模在配置於支承臺上的狀態下被向一方向輸送。
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公開之裝置中,在加熱機構與成形模或支承該成形模的支承臺之間夾設有遮蔽部件,其中,該遮蔽部件遮蔽從對成形模進行加熱的加熱機構發出的熱能。並且,該遮蔽部件的遮蔽範圍能夠進行調整。在採用了這種結構的情況下,能夠相對於多個成形模而按各成形模來調整遮蔽部件所遮蔽的範圍,從而將各成形模調整為適當的溫度,由此穩定地進行高精度的成形。
另外,在專利文獻3所公開之裝置中,在對成形模進行加熱的加熱機構與成形模之間的任意位置上設置有遮蔽機構,其中,該遮蔽機構局部地阻止從加熱機構發出的熱能被照射於成形模上。在採用了這種結構的情況下,能夠消除僅藉由加熱機構的輸出調整而難以控制的成形模之間的微小溫度差,從而能夠利用置於同等溫度環境下的多個成形模效率良好且穩定地製造出高精度的壓型體。
進而,在專利文獻4所公開之裝置中,具有如下結構:在能夠進行旋轉驅動的工作臺的表面上配置成形模,並且設有包圍該成形模的外周部的發熱元件。在採用了這種結構的情況下,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對成形模快速均勻地進行加熱,從而縮短製造時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公平7-29779號公報(請求項1、圖1等)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82421號公報(請求項1、段落號0023、圖1等)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8-56532號公報(請求項1、段落號0021、圖1等)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第4353954號公報(請求項3、段落號0015、圖5等)
然而,在使用了專利文獻2、3所示的遮蔽部件或遮蔽機構的裝置中,利用於成形模加熱的熱能的效率會 降低。另外,在專利文獻4所示的、具有在能夠進行旋轉驅動的工作臺表面上配置成形模且配置有包圍該成形模外周部的發熱元件這一結構的裝置中,能夠利用該發熱元件進行加熱處理的成形模僅為一個。即,由於在工作臺(支承臺)上只能夠配置一個成形模,因此難以進一步提高每單位時間的生產量。
另一方面,在藉由將專利文獻1~4等例示那樣的成形模向一方向輸送並同時實施各工序由此來批量生產玻璃壓型體的情況下,除了確保各玻璃壓型體的品質和精度以外,各玻璃壓型體之間的品質偏差小也是重要的。並且,為了抑制品質偏差,需要在對成形模進行加熱處理時使各成形模之間的溫度差小。
尤其在衝壓成形如凹透鏡那樣的中心壁厚與周邊部壁厚之差大的玻璃壓型體、或外徑比較大的(例如φ 30mm以上)玻璃壓型體時,存在由於成形模成形面上之微小溫度差(1℃~5℃)而導致產生牛頓環一環~四環左右的形狀誤差這一情況。
本發明鑒於上述情況而提出,其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藉由使生產率進一步提高、成形模的加熱效率高且減小成形模之間的溫度偏差而能夠獲得高精度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和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
上述課題藉由以下之本發明得以實現。即,本發明之第一方面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利用支承臺對收容有成形坯料的多個成形模進行保持並向規定方向輸送,同時至少經過加熱工序、衝壓成形工序、冷卻工序,由此來製造玻璃壓型體,其中,加熱工序係對成形模進行加熱以使玻璃坯料軟化,衝壓成形工序係對軟化了的玻璃坯料進行衝壓成形,冷卻工序係對衝壓成形後的玻璃坯料進行冷卻;該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之特徵在於加熱工序藉由如下方式來實施,該方式係:利用加熱部件對沿著支承臺的輸送方向配置的多個成形模進行加熱,並且,按照使配置在支承臺上的多個成形模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方式,將多個成形模進行輸送,其中,上述加熱部件配置成能夠從輸送方向的兩側對多個成形模進行加熱。
本發明之第二方面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利用支承臺對收容有成形坯料的多個成形模進行保持並向規定方向輸送,同時至少經過加熱工序、衝壓成形工序、冷卻工序,由此來製造玻璃壓型體,其中,加熱工序係對成形模進行加熱以使玻璃坯料軟化,衝壓成形工序係對軟化了的玻璃坯料進行衝壓成形,冷卻工序係對衝壓成形後的玻璃坯料進行冷卻;該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之特徵在於冷卻工序藉由如下方式來實施,該方式係:對沿著支承臺的輸送方向配置的多個成形模中所收容的玻璃坯料進行冷卻,並且,按照使配置在支承臺上的多個成形模相對於 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方式,將多個成形模進行輸送。
本發明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的一實施方式較佳為:在支承臺上配置有兩個成形模,使支承臺相對於輸送方向旋轉180度,由此使兩個成形模的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
本發明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的另一實施方式較佳為:在加熱工序和冷卻工序雙方中,進行使多個成形模的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動作。
本發明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的另一實施方式較佳為:在使保持多個成形模的支承臺從輸送支承臺的支承臺輸送機構離開的狀態下,使該支承臺在水平方向上旋轉,由此使配置在支承臺上的多個成形模的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
本發明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的另一實施方式較佳為:玻璃壓型體為具有凹面形狀的光學元件。
本發明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之特徵在於,至少具備:對成形模進行加熱以使收容在成形模內的玻璃坯料軟化的加熱部,對軟化了的玻璃坯料進行衝壓成形的衝壓成形部,對衝壓成形後的玻璃坯料進行冷卻的冷卻部,具有支承面且在該支承面上支承多個成形模的支承臺,以及,將支承臺依次向加熱部、衝壓成形部及冷卻部輸送的 支承臺輸送機構;支承在支承面上的多個成形模沿著支承臺的輸送方向而配置;加熱部具備加熱部件,該加熱部件沿著支承臺的輸送方向的兩側配置成能夠從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對多個成形模進行加熱;支承臺能夠按照使支承在支承臺支承面上的多個成形模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的方式,進行旋轉移動。
本發明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的一實施方式較佳為:在支承臺的支承面上,兩個成形模分別配置在支承臺的輸送方向前方側和支承臺的輸送方向後方側;支承臺相對於輸送方向能夠旋轉180度,以使兩個成形模的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
本發明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的另一實施方式較佳為:具備旋轉移動機構,該旋轉移動機構使支承臺相對於支承臺的輸送方向旋轉180度,以使配置在支承臺上的多個成形模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
本發明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的另一實施方式較佳為:旋轉移動機構在使保持多個成形模的支承臺從支承臺輸送機構離開的狀態下,使該支承臺在水平方向上旋轉。
本發明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的另一實施方式較佳為:支承臺輸送機構係能夠向一方向進行間歇旋轉的旋轉工作臺;在旋轉工作臺的上表面的外周側,沿著旋轉工作臺的旋轉方向配置有多個支承臺,並且,沿著旋轉 工作臺的旋轉方向至少依次配置有加熱部、衝壓成形部及冷卻部。
本發明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的另一實施方式較佳為:使用於具有凹面形狀的玻璃制透鏡的製造中。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藉由使生產率進一步提高、成形模的加熱效率高且減小成形模之間的溫度偏差而能夠獲得高精度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和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
10‧‧‧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
20‧‧‧旋轉工作臺(支承臺輸送機構)
20U‧‧‧上表面
22‧‧‧貫通孔
30、30X、30Y‧‧‧支承臺
30U‧‧‧上表面
30B‧‧‧下表面
32‧‧‧支承柱
40A、40B‧‧‧成形模支承部
42A、42B‧‧‧頂面(支承面)
50、51、52、53、54、55、56‧‧‧一對加熱部件
50A、50B、51A、51B、52A、52B、53A、53B、54A、54B、55A、55B、56A、56B‧‧‧板狀加熱器
60、60A、60B‧‧‧成形模
62‧‧‧筒模
64‧‧‧上模
64A‧‧‧成形面
64B‧‧‧凸緣部
66‧‧‧下模
66A‧‧‧成形面
66B‧‧‧凸緣部
66C‧‧‧底面
70‧‧‧玻璃坯料(成形坯料)
圖1係表示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的一例的示意俯視圖。
圖2係對在圖1所示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的顛倒動作中支承臺上昇的過程進行說明的示意剖視圖。
圖3係對在圖1所示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的顛倒動作中支承臺進行旋轉的過程進行說明的示意剖視圖。
圖4係對在圖1所示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的顛倒動作中支承臺下降的過程進行說明的示意剖視圖。
圖5係表示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和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中所使用的成形模的一例的示意剖視圖。
圖6係表示在實施例1中支承臺停止位置P1、P2處的四個成形模的配置關係的俯視圖。
圖7係表示在實施例1中支承臺停止位置P5、P6處的顛倒動作後的四個成形模的配置關係的俯視圖。
(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
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係:利用支承臺對收容有成形坯料的多個成形模進行保持並向規定方向輸送,同時至少經過加熱工序、衝壓成形工序、冷卻工序,由此來製造玻璃壓型體,其中,加熱工序係對成形模進行加熱以使玻璃坯料軟化,衝壓成形工序係對軟化了的玻璃坯料進行衝壓成形,冷卻工序係對衝壓成形後的上述玻璃坯料進行冷卻。
在此,在加熱工序中,利用加熱部件對沿著支承臺輸送方向配置的多個成形模進行加熱,其中,該加熱部件配置成能夠從輸送方向的兩側對多個成形模進行加熱。另外,在冷卻工序中,對沿著支承臺輸送方向配置的多個成形模中所收容的玻璃坯料進行冷卻。並且,在從加熱工序和冷卻工序中選擇的至少一個工序中,按照使配置在支承臺上的多個成形模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方式,將多個成形模進行輸送。
在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中,在使保持有多個成形模的支承臺輸送的同時,將該多個成形模 作為一組而實施加熱工序、衝壓成形工序、冷卻工序等各工序。因此,與在一個支承臺上僅配置有一個成形模的專利文獻4所例示之現有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相比,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的生產率更高。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中,無需使用專利文獻2、3所示之遮蔽部件或遮蔽機構,因此加熱效率高。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在加熱工序中實施“使配置在支承臺上的多個成形模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動作”這一情況稱作第一實施方式,將在冷卻工序中實施“使配置在支承臺上的多個成形模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動作”這一情況稱作第二實施方式,在指代第一實施方式和第二實施方式中的一方或雙方時簡稱為“本實施方式”。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如無特別說明,則以如下情況為前提:即,在向一方向輸送的支承臺的支承面上,在支承臺的輸送方向前方側(以下也簡稱作“前方側”)和支承臺的輸送方向後方側(以下也簡稱作“後方側”)分別各配置有一個成形模,共計配置有兩個成形模。
在此,在加熱工序中,由支承臺保持的兩個成形模的加熱是利用加熱部件來實施,其中,該加熱部件沿著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配置成能夠從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對兩個成形模進行加熱。
這意味著,配置在前方側的成形模與支承臺一起最先進入加熱區域內,配置在後方側的成形模之後進入該 加熱區域內,其中,該加熱區域形成於被沿著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配置的加熱部件之間。在此,在加熱區域進行輸送中,與後方側的成形模相比,前方側成形模的累積加熱時間長,因此,前方側成形模的溫度比後方側成形模的溫度高。但是,對於穿過加熱區域所需要的時間,無論是前方側成形模還是後方側成形模都是相同的。因此,若僅考慮加熱時間,則在完成穿過加熱區域的時刻,從結果上來看前方側成形模的溫度和後方側成形模的溫度應該是相同的。
同樣,在冷卻工序中,在冷卻區域進行輸送中,與後方側的成形模相比,前方側成形模的累積冷卻時間長,因此,前方側成形模的溫度比後方側成形模的溫度低。但是,對於穿過冷卻區域所需要的時間,無論是前方側成形模還是後方側成形模都是相同的。因此,若僅考慮冷卻時間,則在完成穿過冷卻區域的時刻,從結果上來看前方側成形模的溫度和後方側成形模的溫度應該是相同的。
然而,當進入到加熱區域中前方側和後方側的成形模在規定位置處停止而接受加熱工序等各種處理時,前方側成形模受到行進方向前方側的區域的熱影響,後方側成形模受到行進方向後方側的區域的熱影響。這對於進入到冷卻區域中前方側和後方側的成形模也是同樣的。並且,為了在實施加熱工序的加熱區域的行進方向左右兩側的區域、或實施冷卻工序的冷卻區域的行進方向左右兩側的區域中實施不同的工序,所設定的溫度也有大有小各不相同。因此,這樣在前方側成形模和後方側成形模上產生溫度差的狀態下, 即使將各成形模從實施一工序的區域向實施另一工序的區域輸送,也無法消除溫度差。
這種成形模之間的溫度差,會導致配置在前方側的成形模內所製作出的玻璃壓型體與配置在後方側的成形模內所製作出的玻璃壓型體在品質上產生偏差。例如,在對配置於前方側的成形模和配置於後方側的成形模同時實施衝壓成形工序的情況下,與配置在後方側的成形模內所收容的玻璃坯料相比,配置在前方側的成形模內所收容的玻璃坯料的溫度相對高(粘度相對低),因此,所得到的玻璃壓型體之間的形狀精度(包括壁厚精度或轉印精度)容易產生偏差。
然而,第一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按照使兩個成形模的相對於支承臺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方式,來移動兩個成形模,其中,上述兩個成形模配置在處於加熱部件之間(加熱區域)的支承臺的支承面上,上述加熱部件沿著支承臺的輸送方向的兩側而配置。即,藉由將加熱區域中的相對容易被加熱的前方側成形模向後方側配置,並將加熱區域中的相對不容易被加熱的後方側成形模向前方側配置,由此能夠進一步減小被配置在一個支承臺的支承面上的兩個成形模之間的溫度偏差。
另外,第二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按照使兩個成形模的相對於支承臺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方式,來移動兩個成形模,其中,上述兩個成形模配置在處於冷卻區域中的支承臺的支承面上。即,藉由將冷卻區域中的相對容易被冷卻的前方側成形模向後方 側配置,並將冷卻區域中的相對不容易被冷卻的後方側成形模向前方側配置,由此能夠進一步減小被配置在一個支承臺的支承面上的兩個成形模之間的溫度偏差。
另外,認為例如藉由使支承臺的輸送速度極其緩慢、或者將加熱區域或冷卻區域形成為更加縱長的形狀,也能夠實現同樣的效果。然而,不管採用這兩者中的哪一方,都會使得至完成加熱工序或冷卻工序為止所需的時間大幅地增加。除此以外,在採用了後者方法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中,裝置更為大型化。因此,與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相比,上述方法的實用性差。
另外,作為按照使被輸送至加熱區域並接受加熱處理、和/或被輸送至冷卻區域並接受冷卻處理的支承臺支承面上所配置的兩個成形模相對於支承臺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方式來移動兩個成形模的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以下所示的方法。
即,可以舉出方法(1):利用臂部來保持配置在前方側的成形模和配置在後方側的成形模,將配置在前方側的成形模向後方側配置,且大致同時地將配置在後方側的成形模向前方側配置,其中,上述臂部被控制為不會從被加熱或被冷卻了的成形模吸收熱且也不賦予多餘的熱量這種程度的溫度。
另外,可以舉出方法(2):藉由在各支承臺上載置有成形模的狀態下使支承臺相對於支承臺的輸送方向而旋轉180度,由此來顛倒被輸送至加熱區域且接受加熱處理、 和/或被輸送至冷卻區域且接受冷卻處理的支承臺支承面上所支承的兩個成形模相對於支承臺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
另外,在利用了本實施方式玻璃壓型體製造方法的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的小型化或結構的簡單化這一點上,與上述(1)所示的方法相比,更佳的是採用上述(2)所示的方法。另外,在實施上述(2)所示的方法時,例如能夠在使保持兩個成形模的支承臺從輸送支承臺的支承臺輸送機構離開的狀態下,使該支承臺在水平方向上旋轉。
另外,加熱部件只要沿著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構成為能夠從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對兩個成形模進行加熱,則其結構沒有特別地限定。作為加熱部件,較佳的是構成加熱部件的各加熱器的發熱量大致相同,另外,較佳的是沿著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以相對於該輸送方向呈大致線對稱的方式配置加熱器。另外,加熱器的形狀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除了棒狀、平板狀等簡單的形狀以外,也可以為截面具有正弦波形狀、矩形波形狀、三角波形狀等的板狀。
只要是能夠藉由使用了成形模的衝壓成形來製造的玻璃壓型體,則本實施方式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也能夠利用於任意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中,但較佳利用於要求高形狀精度或高品質的玻璃製透鏡的製造中。
另外,在如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那樣、在輸送支承面上配置有兩個成形模的支承臺的同時將兩個成形模作為一組而實施加熱工序、衝壓成形工序、冷卻工序等各工序的方式中,所製作的玻璃製透鏡的直徑越大, 在加熱區域和冷卻區域進行輸送中的前方側成形模與後方側成形模的溫度差越容易變大。這是因為:當所製作的玻璃製透鏡的直徑越大時,成形模的體積也越大,其結果是成形模的熱容量也越大。
考慮到以上方面,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利用於直徑10mm以上的玻璃製透鏡的製造中更為有效,更佳的是利用於直徑20mm以上的玻璃製透鏡的製造中。另外,由於凹新月形透鏡(concave meniscus lens)或雙凹透鏡等凹透鏡(具有凹面形狀的光學元件)的中心壁厚與周邊部壁厚之差大,因此,容易因成形模的成形面上的溫度差而產生形狀誤差。然而,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能夠實際地消除前方側成形模與後方側成形模的溫度差、或各成形模的成形面上的溫度差,因此能夠製造出形狀誤差少的透鏡。另外,所製造的玻璃製透鏡的直徑的上限並沒有特別限定,但在實際應用上較佳為60mm以下。
另外,在加熱區域和/或冷卻區域中進行輸送的支承臺支承面上所配置的兩個成形模相對於支承臺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的顛倒配置,至少實施一次即可,但從更可靠地減小兩個成形模之間的溫度偏差的觀點出發,較佳在一次~四次的範圍內進行實施。另外,支承臺支承面上所配置的兩個成形模相對於支承臺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的顛倒配置,更佳的是在加熱工序和冷卻工序雙方中進行。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中,至少包括:對成形模進行加熱以使收容在成形模內的玻 璃坯料軟化的加熱工序,對軟化了的玻璃坯料進行衝壓成形的衝壓成形工序,以及,對衝壓成形後的玻璃坯料進行冷卻的冷卻工序。
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中,也可以具有其他工序,另外,冷卻工序也可以根據目的而分為兩種來實施。例如,也可以在衝壓成形工序後實施用於在玻璃坯料不發生凝固的範圍(玻化溫度Tg以上)進行冷卻的冷卻工序(退火工序),以及,在經過該退火工序之後為了進一步提高衝壓成形後的玻璃坯料的形狀精度而進行再次的衝壓成形的再衝壓成形工序,之後實施用於使玻璃坯料凝固的冷卻工序(淬火工序)。
在退火工序中,為了防止因玻璃坯料的過度冷卻而使玻璃坯料的粘度降低從而難以進行下一工序即再衝壓成形工序的實施,也可以與加熱工序同樣地,利用沿著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配置成能夠從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對兩個成形模進行加熱的加熱部件,對這兩個成形模進行加熱,其中,這兩個成形模分別配置在向一方向輸送的支承臺的支承面上的支承臺輸送方向前方側和支承臺輸送方向後方側。這樣,在退火工序中也使用了加熱部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在退火工序中也實施位於加熱部件間(加熱區域)的支承臺支承面上所配置的兩個成形模相對於支承臺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的顛倒配置。
另外,加熱工序中所使用的加熱部件只要在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至少各配置一個即可。然而,通常較佳 的是在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以成為一對的方式配置具有大致相同程度的尺寸、形狀及發熱量的加熱部件。該一對加熱部件只要在輸送方向的一側和另一側至少配置一組即可,但較佳的是配置二組~四組。即,能夠構成為:將加熱區域劃分為例如二~四室這樣的多個處理室,並能夠按各處理室將溫度設定為規定溫度。
該情況下,例如,藉由分別對每一對加熱部件改變加熱溫度的設定等,由此能夠更為準確且容易地進行成形模的溫度控制。例如,在將三組的一對加熱部件、即三個加熱區域(驟熱室1、驟熱室2、均熱室)沿著支承臺的輸送方向配置的情況下,加熱工序能夠分為以下三個工序來實施,該三個工序是指:利用各加熱區域對兩個成形模急速地進行加熱的第一驟熱工藝(驟熱室1);將經過第一驟熱工藝後的兩個成形模加熱至更高溫的第二驟熱工藝(驟熱室2);以及,將經過第二驟熱工藝後的兩個成形模的溫度偏差減小,並且調整為適於實施下一工序即衝壓成形工序的溫度的均熱工藝(均熱室)。此時,較佳為下述情況:即,在第二驟熱工序和均熱工序中分別實施:依次在上述三個加熱區域中進行輸送的支承臺支承面上所配置的兩個成形模相對於支承臺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的顛倒配置。
另外,較佳的是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條件被設定為:使即將實施衝壓成形工序之前的玻璃坯料的粘度成為106~109dPa‧s。另外,較佳在退火工序中,按照使衝壓成形工 序後的玻璃坯料的溫度隨著時間而降低至該玻璃坯料的玻化溫度Tg附近的溫度為止的方式進行控制。
另外,支承臺只要構成為至少能夠支承兩個成形模,則其形狀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形成為圓盤狀等簡單的形狀。該情況下,該圓盤的上表面成為支承面。另外,也可以在支承臺的上表面設置用於配置成形模的由圓柱形狀等構成的底座。該情況下,該底座的頂面成為支承面。
另外,在以上的說明中,主要對兩個成形模分別配置在支承臺的輸送方向前方側和輸送方向後方側的形態進行了詳細敍述。然而,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在三個以上的成形模沿著支承臺輸送方向配置在支承臺支承面上的形態中,也同樣能夠實施。
例如,在沿著支承臺的輸送方向按照No.1-No.2-No.3的順序(正向排列)將三個成形模配置在支承臺上的情況下,藉由使支承臺旋轉180度,由此能夠使成形模的排列順序變為No.3-No.2-No.1的順序(反向排列)。此時,No.1和No.3的成形模藉由將成形模相對於支承臺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由此消除了因配置位置的不同而引起的溫度差。另外,No.2的成形模在正向排列和反向排列中均持續位於No.1的成形模與No.3的成形模之間,但藉由使支承臺旋轉180度,能夠使來自輸送方向兩側的熱影響均等化。
另外,在按照No.1-No.2-No.3-No.4的順序(正向排列)將四個成形模配置在支承臺上的情況下,藉由 使支承臺旋轉180度,由此能夠將成形模的排列順序變為No.4-No.3-No.2-No.1的順序(反向排列)。
(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
接著,對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只要具有能夠實施本實施方式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的結構,則沒有特別限定,但具體而言較佳為具有如下的結構。
即,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較佳為至少具備:對成形模進行加熱以使收容在成形模內的玻璃坯料軟化的加熱部,對軟化了的玻璃坯料進行衝壓成形的衝壓成形部,對衝壓成形後的玻璃坯料進行冷卻的冷卻部,具有支承面、且在該支承面上支承多個成形模的支承臺,以及,使支承臺依次向加熱部、衝壓成形部及冷卻部輸送的支承臺輸送機構;並且,支承在支承面上的多個成形模沿著支承臺的輸送方向配置;加熱部具備加熱部件,該加熱部件沿著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配置成能夠從支承臺輸送方向的兩側對多個成形模進行加熱;支承臺能夠以使支承在支承臺支承面上的多個成形模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的方式,進行旋轉移動。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中,實施加熱工序的加熱部、實施衝壓成形工序的衝壓成形部、實施冷卻工序的冷卻部等實施各工序的工藝實施部,例如既可以按上述順序依次沿直線方向排列而配置,也可以依次沿圓周方向排列而配置。另外,在採用後者的配置方式(圓 周方向配置)的情況下,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較佳構成為:支承臺輸送機構為能夠向一方向間歇地進行旋轉的旋轉工作臺;在旋轉工作臺的上表面的外周側沿著旋轉工作臺的旋轉方向而配置有多個支承臺,並且,沿著旋轉工作臺的旋轉方向至少依次配置有加熱部、衝壓成形部以及冷卻部。
另外,作為使配置在支承臺上的多個成形模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的機構,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使用使支承臺相對於支承臺輸送方向旋轉180度的旋轉移動機構。該情況下,利用旋轉移動機構使支承臺在水平方向上旋轉。並且,此時的旋轉動作可以在使支承臺從旋轉工作臺等支承臺輸送機構離開的狀態下、或者使支承臺與旋轉工作臺等支承臺輸送機構接觸的狀態下的任意一種狀態下實施,但是,從旋轉動作的穩定性等觀點出發,更佳的是在使支承臺從旋轉工作臺等支承臺輸送機構離開的狀態下進行實施。另外,該旋轉移動機構與設置在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的內部或外部的回轉機械的驅動軸連結。
圖1係表示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的一例的示意俯視圖,具體而言,示出具有沿圓周方向配置有實施各工序的工藝實施部(處理室)之結構的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
在此,圖1所示的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具有旋轉工作臺20作為支承臺輸送機構,該旋轉工作臺20具有旋轉軸A,且能夠沿著逆時針的旋轉方向R1間歇地進行旋轉。並 且,在該旋轉工作臺20的上表面的外周側,沿著旋轉工作臺20的旋轉方向R1等間隔地配置有二十個圓盤狀的支承臺30。
在此,在圖1中,沿著旋轉方向R1按號碼順序表示的字母“P”和數字的組合所構成的符號P1~P20表示:在旋轉工作臺20反復進行輸送(移動)和停止且同時沿著旋轉方向R1間歇地進行旋轉的過程中,旋轉工作臺20停止狀態下的支承臺30的位置(以下也稱作“支承臺停止位置”)。另外,在支承臺30上,在與旋轉方向R1平行且通過支承臺中心軸X的支承臺30的輸送方向M的前方側和後方側,分別設有圓柱狀的成形模支承部40A、40B。
在此,兩個支承臺30X(30)、30Y(30)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1、P2處停止,在各支承臺30上分別載置有兩個成形模(圖1中未圖示)。並且,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1、P2的附近配置有搬入搬出機構(圖1中未圖示),該搬入搬出機構將在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的外部組裝好的成形模搬入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內並將成形模載置到停止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1、P2處的支承臺30上,並且,將完成了規定工藝後的成形模向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外搬出。
另外,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3、P4的兩側,沿著輸送方向M的兩側大致線對稱地配置有一對加熱部件50(板狀加熱器50A、50B),在其後段的支承臺停止位置P5~P16的兩側,也同樣沿著移動方向M的兩側大致線對稱地配置有一對加熱部件51~56(板狀加熱器51A、51B~56A、56B)。
另外,圖1中的符號S1~S8係為了維持各工藝實施部中的溫度環境而設置的分隔板。在此,分隔板S1、S2、S3、S4、S5、S6、S7、S8,分別配置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2-P3間、P4-P5間、P6-P7間、P8-P9間、P10-P11間、P12-P13間、P14-15間、P16-P17間。並且,分隔板S1~S8具備閘門機構,在支承臺30和成形模隨著旋轉工作臺20的旋轉而經過分隔板S1~S8時,該閘門機構自動地進行開閉。但是,也可以省略加熱部HT3與衝壓成形部PR之間的分隔板S4。
在停止於支承臺停止位置P9、P10處的兩個支承臺30的成形模支承部40A、40B的正上方,配置有對載置在上述兩個支承臺30上的四個成形模的上表面進行按壓的按壓機構(在圖中未圖示)。另外,在停止於支承臺停止位置P13~P16處的四個支承臺30的成形模支承部40A、40B的正上方,配置有對載置在上述四個支承臺30上的八個成形模的上表面進行按壓的按壓機構(在圖中未圖示)。進而,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17~P20的附近,配置有用於對停止在上述這些位置處的支承臺30上所載置的成形模(在圖中未圖示)進行淬火的冷卻機構(例如,冷卻氣體噴吹噴嘴等)。
在此,板狀加熱器50A、50B、51A、51B、52A、52B、……56A、56B的、與旋轉工作臺20上表面平行的面中的截面形狀,形成為與輸送方向M平行的圓弧狀。另外,在一對加熱部件50中,與配置在內周側的板狀加熱器50A相比,配置在外周側的板狀加熱器50B中的與輸送方向M平行方向的長度更長,但是,除了這一點以外,該一對加熱部件50具 有大致相同的形狀、尺寸以及發熱量。另外,這一點對於一對加熱部件51~56也是同樣的。
另外,旋轉工作臺20將在旋轉方向R1上彼此相鄰的兩個支承臺30作為一組,以每次旋轉36度的方式間歇地進行旋轉。即,支承臺30X、30Y在反復進行從奇數號碼(或偶數號碼)的支承臺停止位置向下一個奇數號碼(或下一個偶數號碼)的支承臺停止位置的輸送和停止的同時,沿著輸送方向M依次移動。因此,在圖1所示的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中,能夠同時對四個成形模實施衝壓成形工序。
因此,在圖1所示的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中,作為工藝實施部,在與支承臺停止位置P1、P2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實施進行壓型體的搬入或搬出的搬入搬出工序的搬入搬出部(LD/ULD),在與支承臺停止位置P3~P8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實施加热工序的加熱部(HT1、HT2、HT3),在與支承臺停止位置P9、P10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實施衝壓成形工序的衝壓成形部(PR),在與支承臺停止位置P11、P12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實施退火工序(冷卻工序)的冷卻部(退火部)(SC),在與支承臺停止位置P13~P16對應的位置處,設有進行退火工序且同時實施再衝壓成形工序的再衝壓成形部(RPR1、RPR2),在與支承臺停止位置P17~P20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實施淬火工序(冷卻工序)的冷卻部(淬火部)(RC1、RC2)。
在此,在各工藝實施部中,更具體而言,例如能夠實施下述的表1所示的處理。
在此,在一個支承臺30的成形模支承部40A、40B上分別配置的兩個成形模相對於輸送方向M的排列順序的顛倒(顛倒動作),在從加熱部HT1、加熱部HT2、加熱部HT3、冷卻部(退火部)SC、冷卻部(淬火部)RC1、冷卻部(淬火部)RC2中選擇的至少任意一個以上的工藝實施部中進行實施。另外,也可以根據需要而在上述例舉之外的工藝實施部中也實施顛倒動作。但是,在表1所示的方式中,從進一步減小成形模之間的溫度偏差的觀點出發,較佳在加熱部HT2、加熱部HT3及冷卻部(退火部)SC中實施顛倒動作。
另外,作為工藝實施部,只要至少各具備一個加熱部、衝壓成形部以及冷卻部,則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 體的製造裝置便不特別局限於圖1所示的方式,例如,相對於圖1所示的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可以進一步減少設置在旋轉工作臺20上的支承臺30的數目而構成為簡化的結構,也可以進一步增多設置在旋轉工作臺20上的支承臺30的數目而構成為複雜的結構。另外,也可以適當增減工藝實施部中的加熱工序、衝壓成形工序、退火工序、再衝壓成形工序、淬火工序的數目,該情況下,較佳為旋轉工作臺20的間歇性旋轉角度根據工藝實施部的數目而設定為適當的角度。
接著,對圖1所示的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中的顛倒動作的具體例進行說明。圖2~圖4係表示圖1所示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中的顛倒動作的一例的示意剖視圖,具體而言,係對旋轉工作臺20停止狀態下的一個支承臺30附近的與輸送方向M大致平行的面的截面進行表示的圖。在此,在圖2~圖4中,對於與圖1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標注同一符號。
如圖2所示,在旋轉工作臺20上設置有貫通孔22,在旋轉工作臺20的上表面20U上配置的支承臺30,被配置為將該貫通孔22堵塞。該支承臺30的底面30B經由貫通孔22與沿著垂直方向延伸的支承柱32連接。在此,支承臺30、支承柱32及貫通孔22的各中心軸呈一致(以圖中所示的符號X表示的點劃線)。
另外,與凸輪驅動機構(在圖2~圖4中未圖示)等一起構成旋轉移動機構的一部分的支承柱32能夠沿著垂直方向昇降,並且能夠在水平方向上旋轉。另一方面,在支承臺30的上表面30U上,相對於支承臺30和支承柱32的中心軸X 呈點對稱地在輸送方向M的前方側和後方側分別形成有圓柱狀的成形模支承部40A、40B。而且,在成形模支承部40A、40B的頂面(支承面)42A、42B上,分別配置有成形模60A(60)、60B(60)。
在進行顛倒動作時,首先,支承柱32向上方U上昇,由此使支承臺30以從旋轉工作臺20離開的方式向旋轉工作臺20的上方側移動,在支承臺30到達與旋轉工作臺20的上表面20U相距規定的高度位置(例如2mm~50mm)的時刻,停止支承臺30向上方的移動(圖2及圖3)。
接著,支承臺30藉由支承柱32的旋轉而以中心軸X為旋轉軸向箭頭R2方向旋轉180度(圖3)。由此,在支承臺30上,相對於中心軸X位於輸送方向M的前方側的成形模支承部40A和成形模60A相對於中心軸X向輸送方向M的後方側移動,而相對於中心軸X位於輸送方向M的後方側的成形模支承部40B和成形模60B相對於中心軸X向輸送方向M的前方側移動(圖4)。
之後,如圖4所示,藉由支承柱32向下方D下降,支承臺30的底面30B下降至與旋轉工作臺20的上表面20A接觸的位置。通過這樣,對成形模60A、成形模60B而言,除了相對於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發生了顛倒以外,其他與圖2所示的狀態相同。
另外,圖2~圖4所示的顛倒動作藉由支承臺30的上昇、旋轉及下降所構成的三個動作的組合來實現,但也可以省略上昇和下降。
另外,較佳為圖1的搬入搬出部(LD/ULD)中的成形模支承部40A、40B相對於輸送方向M的排列順序(40A位於輸送方向前方側,40B位於輸送方向後方側)在一系列的工藝完成而旋轉工作臺20旋轉了一周的時刻,呈與工藝實施前的相对於輸送方向M的排列順序相同。
另外,在圖1所示的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中,在將收容有成形坯料70的多個成形模60利用支承臺30進行保持的狀態下,使旋轉工作臺20沿著旋轉方向R1(逆時針方向)間歇地旋轉。由此,將支承臺30間歇地輸送,從而由各工藝實施部實施各工序。然而,也可以是:將沿著旋轉方向R1配置的各工藝實施部與圖1所示的形態呈反向地配置,在此基礎上使旋轉工作臺20也呈反向旋轉,由此將支承臺30也沿著旋轉方向R1的相反方向(順時針方向)間歇地輸送。
另外,在圖1所示的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中,將兩個支承臺30(30X、30Y)作為一組,並使它們同時在同一工藝實施部中實施各種處理。然而,一個工藝實施部中的處理形式除了將兩個支承臺30作為一組而同時進行處理的形式之外,也可以是例如僅對一個支承臺30進行處理的形式,還可以是將三個或三個以上數目的支承臺30作為一組而同時進行處理的形式。
-成形模-
接著,作為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製造方法和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中所能夠使用的成形模,可以利用公知的成形模。作為該成形模,使用至少具備 在垂直方向上對置配置的上模和下模、以及將上模和下模在同軸上進行支承的筒模(barrel die)的成形模。在此,在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時,在上模與下模之間配置玻璃坯料。
圖5係表示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製造方法和本實施方式之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中所使用的成形模的一例的示意剖視圖,具體而言,係對凹透鏡製造用的成形模進行表示的圖。
圖5所示的成形模60具有圓筒狀的筒模62、以彼此的成形面對置的方式嵌插在筒模62內周側的上模64和下模66,在上模64和下模66之間配置有玻璃坯料70(成形坯料)。
在此,上模64為具備凸狀的成形面64A的圓柱狀部件,在成形面64A的相反側設置有環狀的凸緣部64B。在此,成形面64A可以形成為例如非球面。該上模64能夠沿筒模62的軸向移動,在進行衝壓成形時,設置有凸緣部64B這一側的面被按壓部件按壓,由此向下模66側移動。下模66為具備凹面或大致平面狀的成形面66A的圓柱狀部件,在成形面66A的相反側設置有凸緣部66B。
另外,圖5所示的玻璃坯料70是示出了衝壓成形前的狀態的坯料,呈大致圓盤狀。另外,圖5所示的成形模60雖用於製作凹透鏡,但在希望製作凸透鏡的情況下,可以將成形面64A形成為凹狀。在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時,成形模60以下模66的底面66C與成形模支承部40A、40B的頂面42A、42B接觸的方式被配置。並且,在實施衝壓成形工序時,藉由加熱而軟化了的狀態的玻璃坯料70利用上模64和下模66而被衝 壓成形,各成形面64A、66A的形狀被精確地轉印到玻璃坯料70上。
作為構成成形模60的材料,只要是滿足以下三點的材料,則沒有特別限制而可以使用習知的材料,這三點是:能夠進行與所製作的玻璃壓型體的形狀對應的精密的形狀加工,能夠進行鏡面加工,以及,具有能夠承受反復衝壓成形的硬度或耐熱性。作為這樣的材料,可以例舉出SiC、WC、TiC、TaC、BN、TiN、AlN、Si3N4、SiO2、Al2O3、ZrO2、W、Ta、Mo、金屬陶瓷、矽鋁氧氮耐熱陶瓷、莫來石、碳纖維、WC-Co合金等。
【實施例】
接著,例舉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僅局限於以下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對在圖1所示的玻璃壓型體製造裝置10中實施表1所示的工藝時,在加熱部HT2和加熱部HT3雙方中實施了顛倒動作的情況下的、加熱部HT1、HT2、HT3中的加熱處理剛結束後的成形模60A的溫度T1、成形模60B的溫度T2以及溫度差△T(=| T1-T2 |)進行了評價。在此,溫度T1、T2準確來說意味著利用在成形模支承部40A、40B的頂面42A、42B附近配置的熱電偶而測定到的值。另外,所使用的成形模60是高度約為70mm、直徑約為50mm、衝壓壓型體的直徑約為30mm、對該衝壓壓型體的外周部進行定中心加工後的直徑為20mm的凹新月形透鏡製造用的部件。
另外,關於溫度T1、T2、温度差△T,對搬入搬出工序中相互相鄰的兩個支承臺30進行了測定。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1處,將位於輸送方向M的前方側(以下稱為“Pos(A)”)的成形模60A的溫度設為T1(A),將位於輸送方向M的後方側(以下稱為“Pos(B)”)的成形模60B的溫度設為T2(B),將T1(A)與T2(B)之差的絕對值設為△T(A-B),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2處,將位於輸送方向M的前方側(以下稱為“Pos(C)”)的成形模60A的溫度設為T1(C),將位於輸送方向M的後方側(以下稱為“Pos(D)”)的成形模60B的溫度設為T2(D),將T1(C)與T2(D)之差的絕對值設為△T(C-D)。
另外,圖6示出了停止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1、P2處的兩個支承臺30與載置在該支承臺30上的成形模60之間的配置關係。因此,相對於輸送方向M的Pos(A)和Pos(B)的排列順序以及相對於輸送方向M的Pos(C)和Pos(D)的排列順序,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5、P6處實施第一次的顛倒動作之前被維持。另一方面,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5、P6處結束了第一次的顛倒動作後,如圖7所示,相對於輸送方向M的Pos(A)和Pos(B)的排列順序發生顛倒,相對於輸送方向M的Pos(C)和Pos(D)的排列順序發生顛倒。即,相對於輸送方向M,從前方側向後方側按Pos(B)、Pos(A)、Pos(D)、Pos(C)的順序排列。然而,在支承臺停止位置P7、P8處結束了第二次的顛倒動作後,與圖6所示的情況同樣地,相對於 輸送方向M,從前方側向後方側按Pos(A)、Pos(B)、Pos(C)、Pos(D)的順序排列。
以下,在表2中示出T1(A)、T2(B)、△T(A-B)的測定結果,在表3中示出T1(C)、T2(D)、△T(C-D)的測定結果。
(比較例1)
除了完全沒有進行顛倒動作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條件在加熱部HT1、HT2、HT3中進行成形模60的加熱處理,並測定了T1(A)、T2(B)、△T(A-B)、T1(C)、T2(D)、△T(C-D)。將其結果表示於表4和表5中。
在實施例1中,通過實施兩次顛倒動作,由此,在加熱部HT1中的加熱處理結束後分別表現為50℃的△T(A-B)、△T(C-D)在加熱部HT3中的加熱處理結束之後分別被大幅改善至0℃。另外,在加熱部HT3中的加熱處理結束後,Pos(A)~Pos(D)這四個位置間的溫度差也能夠被抑制為0℃。而且,實施各種工藝而得到的凹新月形透鏡相對於目標形狀的形狀誤差在牛頓環一環以內,面精度或壁厚精度極其良好。
另一方面,在完全沒有實施顛倒動作的比較例1中,在加熱部HT1中的加熱處理結束後分別表現為50℃的△T (A-B)、△T(C-D)在加熱部HT2中的加熱處理結束之後仍分別為10℃。即,Pos(A)與Pos(B)之間以及Pos(C)與Pos(D)之間的溫度偏差未被充分地改善。另外,在加熱部HT3中的加熱處理結束後,Pos(A)~Pos(D)這四個位置間的溫度差還為7℃,四個位置間的溫度偏差仍較大。其結果是,實施各種工藝而得到的凹新月形透鏡相對於目標形狀的形狀誤差在牛頓環四環以上,面精度或壁厚精度的偏差大,從而導致合格率的降低。
20‧‧‧旋轉工作臺(支承臺輸送機構)
20U‧‧‧上表面
22‧‧‧貫通孔
30‧‧‧支承臺
30U‧‧‧上表面
30B‧‧‧下表面
32‧‧‧支承柱
40A、40B‧‧‧成形模支承部
42A、42B‧‧‧頂面(支承面)
60、60A、60B‧‧‧成形模
M‧‧‧輸送方向
X‧‧‧中心軸

Claims (12)

  1. 一種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其利用支承臺將收容有成形坯料的多個成形模進行保持並向規定方向輸送,同時至少經過加熱工序、衝壓成形工序、冷卻工序,由此來製造玻璃壓型體,其中,所述加熱工序係對所述成形模進行加熱以使所述玻璃坯料軟化,所述衝壓成形工序係對軟化了的所述玻璃坯料進行衝壓成形,所述冷卻工序係對衝壓成形後的所述玻璃坯料進行冷卻,所述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所述加熱工序藉由如下方式來實施,該方式係:利用加熱部件對沿著所述支承臺的輸送方向配置的多個成形模進行加熱,並且,按照使配置在所述支承臺上的所述多個成形模相對於所述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方式,將所述多個成形模進行輸送,其中,所述加熱部件配置成能夠從所述輸送方向的兩側對所述多個成形模進行加熱。
  2. 一種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其利用支承臺將收容有成形坯料的多個成形模進行保持並向規定方向輸送,同時至少經過加熱工序、衝壓成形工序、冷卻工序,由此來製造玻璃壓型體,其中,所述加熱工序係對所述成形模進行加熱以使所述玻璃坯料軟化,所述衝壓成形工序係對軟化了的所述玻璃坯料進行衝壓成形,所述冷卻工序係對衝壓成形後的所述玻璃坯料進行冷卻,所述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所述冷卻工序藉由如下方式來實施,該方式係:對沿著所述支承臺的輸送方向配置的多個成形模中所收容的玻璃坯料進行冷卻,並且,按照使配置在所述支承臺上的所述多個 成形模相對於所述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方式,將所述多個成形模進行輸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支承臺上配置有兩個所述成形模,使所述支承臺相對於所述輸送方向旋轉180度,由此使所述兩個成形模的相對於所述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加熱工序和所述冷卻工序雙方中,進行使所述多個成形模相對於所述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至少顛倒一次以上的動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其中,在使保持所述多個成形模的所述支承臺從輸送所述支承臺的支承臺輸送機構離開的狀態下,使該支承臺在水平方向上旋轉,由此使配置在所述支承臺上的所述多個成形模相對於所述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玻璃壓型體為具有凹面形狀的光學元件。
  7. 一種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具備:加熱部,該加熱部對成形模進行加熱以使收容在所述成形模內的玻璃坯料軟化;衝壓成形部,該衝壓成形部對軟化了的所述玻璃坯料進行衝壓成形; 冷卻部,該冷卻部對衝壓成形後的所述玻璃坯料進行冷卻;支承臺,該支承臺具有支承面、且在該支承面上支承多個成形模;以及,支承臺輸送機構,該支承臺輸送機構將所述支承臺依次向所述加熱部、所述衝壓成形部及所述冷卻部輸送;支承在所述支承面上的多個成形模沿著所述支承臺的輸送方向而配置;所述加熱部具備加熱部件,該加熱部件沿著所述支承臺的輸送方向的兩側,配置成能夠從所述支承臺的輸送方向的兩側對所述多個成形模進行加熱;所述支承臺能夠按照使支承在所述支承臺支承面上的所述多個成形模相對於所述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的方式,進行旋轉移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其中,在所述支承臺的支承面上,兩個所述成形模分別配置在所述支承臺的輸送方向前方側和所述支承臺的輸送方向後方側;所述支承臺相對於所述輸送方向能夠旋轉180度,以使所述兩個成形模的相對於所述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其具備旋轉移動機構,該旋轉移動機構使所述支承臺相對於所述支承臺的所述輸送方向旋轉180度,以使配置在所 述支承臺上的多個所述成形模的相對於所述輸送方向的排列順序顛倒。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其中,所述旋轉移動機構在使保持所述多個成形模的所述支承臺從所述支承臺輸送機構離開的狀態下,使該支承臺在水平方向上旋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其中,所述支承臺輸送機構是能夠向一方向進行間歇旋轉的旋轉工作臺;在所述旋轉工作臺的上表面的外周側,沿著所述旋轉工作臺的旋轉方向而配置有多個所述支承臺;沿著所述旋轉工作臺的旋轉方向至少依次配置有所述加熱部、所述衝壓成形部及所述冷卻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其使用於具有凹面形狀的玻璃制透鏡的製造中。
TW101151126A 2012-01-10 2012-12-28 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和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 TWI5450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1988 2012-0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845A TW201345845A (zh) 2013-11-16
TWI545090B true TWI545090B (zh) 2016-08-11

Family

ID=48781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51126A TWI545090B (zh) 2012-01-10 2012-12-28 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和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21668B2 (zh)
JP (1) JP5784151B2 (zh)
CN (1) CN104010979B (zh)
TW (1) TWI545090B (zh)
WO (1) WO20131054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00611A (ko) * 2013-06-25 2015-0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유리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CN114804592B (zh) * 2022-04-27 2023-03-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玻璃镜片的模压机装置及其模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779B2 (ja) 1987-09-30 1995-04-05 ホーヤ株式会社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
JP3103243B2 (ja) * 1992-06-02 2000-10-30 住友重機械プラスチック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ガラス圧縮成形機及びその加工室
JP3273197B2 (ja) * 1992-07-03 2002-04-08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光学ガラス素子等の成形装置
JP4718864B2 (ja) * 2005-03-02 2011-07-06 Hoya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型およ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JP4538099B2 (ja) 2005-03-31 2010-09-08 Hoya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TW200700333A (en) 2005-06-24 2007-01-01 Asia Optical Co Inc The method of rotary thermal-conduction for molding and the device thereof
JP4804280B2 (ja) 2006-08-31 2011-11-02 Hoya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5297769B2 (ja) 2008-11-18 2013-09-2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製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0979A (zh) 2014-08-27
JPWO2013105452A1 (ja) 2015-05-11
WO2013105452A1 (ja) 2013-07-18
CN104010979B (zh) 2017-11-10
TW201345845A (zh) 2013-11-16
US20140311185A1 (en) 2014-10-23
JP5784151B2 (ja) 2015-09-24
US9321668B2 (en) 2016-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15720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olding glass articles
US20060090512A1 (en) Press mo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glass optical element using the apparatus
JP5904493B2 (ja) ガラス成形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方法
TWI545090B (zh) 玻璃壓型體的製造方法和玻璃壓型體的製造裝置
JP6161321B2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
JP2008056532A (ja) モールド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116697A (ja) 光学素子用成形型及び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
JP6081225B2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WO2014129593A1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
WO2013011853A1 (ja) ガラス筐体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JP6726464B2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装置
JP5953906B2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JP6081630B2 (ja) モールド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3869231B2 (ja) 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726016B2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621612B2 (ja) 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装置
JP2012066989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JP2016124767A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5209398B (zh) 玻璃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和玻璃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JP2015105221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JP2012158490A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装置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2076952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JP2002338278A (ja) ガラス基板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11246326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JP2011132059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