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5079B - 反應器及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反應器及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5079B
TWI545079B TW102100998A TW102100998A TWI545079B TW I545079 B TWI545079 B TW I545079B TW 102100998 A TW102100998 A TW 102100998A TW 102100998 A TW102100998 A TW 102100998A TW I545079 B TWI545079 B TW I5450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layer
reactor
catalyst composite
composit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0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5210A (zh
Inventor
吳揚
柳鵬
魏洋
王佳平
姜開利
范守善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25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5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5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50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58Carbon nanotubes
    • C01B32/16Preparation
    • C01B32/162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catalys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0605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C23C14/28Vacuum evaporation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23C14/30Vacuum evaporation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electron bombard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34Sput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26Deposition of carbon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6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heating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5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using electric dischar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反應器及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反應器,及所述採用所述反應器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
奈米碳管為九十年代初才發現的一種新型一維奈米材料。奈米碳管的特殊結構決定了其具有特殊的性質,如高抗張強度和高熱穩定性;隨著奈米碳管螺旋方式的變化,奈米碳管可呈現出金屬性或半導體性等。
由於奈米碳管具有理想的一維結構及在力學、電學、熱學等領域優良的性質,其在材料科學、化學、物理學等交叉學科領域已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在科學研究及產業應用上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以奈米碳管結構作為生長基底,應用於反應器中生長新的結構逐漸成為新的研究熱點,逐漸引起了廣泛關注。
然,由於奈米碳管結構中奈米碳管自身條件限制,如尺寸較小等,如何設置所述奈米碳管結構並其作為生長基底並在表面生長出新的結構一直為難以克服的難題。
有鑒於此,提供一種奈米碳管作為生長基底的的反應器實為必要。
一種反應器,包括:一反應室,所述反應室包括一進氣口及一出氣口,反應氣體從所述進氣口通入流向所述出氣口,其中,反應器進一步包括一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設置於反應室內部,位於所述進氣口及出氣口之間,該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具有複數微孔,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的表面與所述反應氣體的流動方向形成一夾角,使所述反應氣體在反應室內流動過程中穿過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的複數微孔。
一種採用所述反應器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所述反應器;向所述反應室內通入碳源氣體與載氣的混合氣體;加熱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以生長奈米碳管。
相對於先前技術,本案中所述反應器中採用奈米碳管層作為生長基底,由於所述奈米碳管層中的奈米碳管均勻分佈且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且所述奈米碳管層具有複數微孔,因此催化劑顆粒可以牢固的固定沈積於所述奈米碳管層表面或嵌入所述奈米碳管層中,並使反應氣體貫穿所述奈米碳管層,從而能夠有效的防止其團聚,並提高的反應效率。
1‧‧‧第一曲面
2‧‧‧第二曲面
3‧‧‧像面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提供的反應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反應器中奈米碳管催化劑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所述反應器中奈米碳管拉膜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4為圖3所示的奈米碳管拉膜中奈米碳管片段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所述的反應器中包括多層奈米碳管膜的結構示意圖 。
圖6為本發明所述反應器中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所述反應器中扭轉的奈米碳管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應用圖1所述反應器生長奈米碳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向所述反應器中的奈米碳管催化劑層加熱後的照片。
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反應器生長奈米碳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下面結合附圖及複數實施例對所述反應器及其作為生長裝置的應用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反應器10,所述反應器10包括一反應室13,一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及一支撐體16,該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通過支撐體16固定於反應室13內部。
所述反應室13具有一管壁,所述管壁由化學性質穩定、耐高溫的材料製成,如石英、陶瓷、不銹鋼等。所述反應室13可為由管壁圍成的具有一定長度的管狀體,其橫截面可為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四邊形,或者其他規則或不規則多邊形。所述反應室13具有一進氣口11及一出氣口12分別設置於所述反應室13沿長度方向 上相對的兩端。所述反應室13的內徑(即橫截面的平均跨度)為1厘米~20厘米,優選的,所述反應室13的內徑2.5厘米~10厘米,從而能夠更加方便的設置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並能夠提供足夠的支撐。所述反應室13的長度為2厘米~50厘米。所述反應室13的直徑為2.5厘米,長度為20厘米。
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設置於所述反應室13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設置於所述進氣口11與所述出氣口12之間,並且與所述進氣口11及出氣口12間隔設置。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的表面與所述反應室13中氣流的流動方向形成一夾角α,所述α大於零度小於等於90度。優選的,所述α等於90度,即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表面垂直於所述氣流的流動方向,從而更有利於所述氣體貫穿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的形狀及面積可根據所述反應室13的橫截面進行選擇,以使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能夠充分利用所述反應室13內的空間,如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的形狀可為圓形、方形、菱形等,也可為其他幾何圖形,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的表面可為一平面、曲面、折面等。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的面積可為0.5平方厘米至100平方厘米。本實施例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的形狀為方形,表面為平面且面對進氣口11設置,其面積為1平方厘米。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具有複數微孔142,所述微孔142連通所述進氣口11及所述出氣口12,從而形成複數流通通道。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可為一平面體或曲面體結構,且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懸空設置於所述反應室13中。所述“懸空”為指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位於所述反應室13中管壁之間的部份不與所 述反應室13的其他表面接觸,且也不與其他物體的表面接觸。
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可通過所述支撐體16懸空設置。所述支撐體16的具體形狀只要能夠起到固定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且使部份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懸空設置即可。所述支撐體16的材料可為能夠形成一定幾何形狀的金屬材料如金、銀、鋁等,或絕緣材料如陶瓷等,且在後續的加熱過程中能夠保持其自身形狀。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體16為一固定於所述反應室13中所述管壁的環狀結構,其材料為陶瓷。所述支撐體16也可為一網柵結構,所述網柵結構的邊緣固定於所述反應室13的側壁,中間部份懸空設置於所述反應室13中。可以理解,所述支撐體16為一可選結構,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也可通過其他方式如焊接直接固定於所述反應室13的側壁,並使的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懸空設置於反應室13中。
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靠近進氣口11的表面與所述進氣口11相對設置,且當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為一平面體時,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靠近進氣口11的表面可基本垂直於所述進氣口11的進氣方向。可以理解,由於從所述進氣口11進入的氣體流向並非絕對的一致,可能存在部份對流或湍流等,然而其並不影響所述氣流的整體流向。進一步的,當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為曲面體時,通過將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設置為彎曲狀,對於一定容量空間的反應室13內,該反應室13可放置更大面積的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
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包括一奈米碳管層及複數催化劑顆粒,所述催化劑顆粒均勻分散與所述奈米碳管層表面。所述奈米 碳管層為包括複數奈米碳管的連續的整體結構,該複數奈米碳管沿著基本平行於奈米碳管層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奈米碳管層中的奈米碳管均勻分佈。所述奈米碳管層的厚度為10奈米~100微米,如15奈米、200奈米、1微米。本實施例中,所述奈米碳管層的厚度為100奈米。所述奈米碳管層中的奈米碳管可以為單壁奈米碳管、雙壁奈米碳管或多壁奈米碳管中的一種或複數,其長度和直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請參閱圖2,所述奈米碳管層為一圖形化結構,所述“圖形化結構”為指所述奈米碳管層具有所述複數微孔142,該複數微孔142從所述奈米碳管層的厚度方向貫穿所述奈米碳管層。所述微孔142可以為複數相鄰的奈米碳管圍成的微孔或者沿奈米碳管軸向延伸方向延伸呈條形的相鄰奈米碳管之間的間隙。所述微孔142為微孔時其孔徑(平均孔徑)範圍為5奈米~100微米,比如10奈米、1微米、10微米、50微米或90微米等。所述微孔142為間隙時其寬度(平均寬度)範圍為5奈米~100微米。以下稱為“所述微孔142的尺寸”為指孔徑或間隙寬度的尺寸範圍。所述奈米碳管層中所述微孔和間隙可以同時存在並且兩者尺寸可以在上述尺寸範圍內不同。所述間隙105的尺寸越小,越容易在後續的生長奈米材料的過程中,固定催化劑顆粒。優選地,所述微孔142的尺寸為5奈米~10微米。進一步地,所述奈米碳管層的佔空比為1:100~100:1,如1:10、1:2、1:4、4:1、2:1或10:1。優選地,所述佔空比為1:4~4:1。所述微孔142在所述奈米碳管層中均勻分佈。
所述奈米碳管層具有如前所述的圖形效果的前提下,所述奈米碳管層中的複數奈米碳管的排列方向(軸向延伸方向)可以為無序、無規則,比如過濾形成的奈米碳管過濾膜,或者奈米碳管之間 相互纏繞形成的奈米碳管絮狀膜等。所述奈米碳管層中複數奈米碳管的排列方式也可以為有序的、有規則的。例如,所述奈米碳管層中複數奈米碳管的軸向均基本平行於所述基底100的且基本沿同一方向延伸;或者,所述奈米碳管層中複數奈米碳管的軸向可有規律性地基本沿兩個以上方向延伸。為了容易獲得較好的圖形效果,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奈米碳管層中複數奈米碳管沿著基本平行於奈米碳管層表面的方向延伸。
所述奈米碳管層為一自支撐結構,所述催化劑顆粒分散於所述自支撐的奈米碳管層表面形成一自支撐結構的奈米碳管催化劑層14,此時所述奈米碳管層可僅通過所述支撐體16支撐,且在後續生長奈米材料的過程中能夠承載催化劑顆粒。其中,所述“自支撐”為指該奈米碳管層不需要大面積的載體支撐,而只要相對兩邊提供支撐力即能整體上懸空而保持自身狀態,即將該奈米碳管層置於(或固定於)間隔特定距離設置的兩個支撐體上時,位於兩個支撐體之間的奈米碳管層能夠懸空保持自身狀態。由於奈米碳管層為自支撐結構,所述奈米碳管層可以直接設置在支撐體16上。所述奈米碳管層可以為一連續的整體結構,也可以為複數奈米碳管線平行排列形成的單層結構。當所述奈米碳管層為複數奈米碳管線平行排列形成的單層結構時,需要在垂直於平行排列方向上提供支撐才具有自支撐能力。進一步的,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複數奈米碳管中在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奈米碳管之間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當並列的相鄰奈米碳管之間也通過凡得瓦力相連時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自支撐性更好。
所述奈米碳管層可以為由複數奈米碳管組成的純奈米碳管結構。 即,所述奈米碳管層在整個形成過程中無需任何化學修飾或酸化處理,不含有任何羧基等官能團修飾。所述奈米碳管層還可以為一包括複數奈米碳管及添加材料的複合結構。其中,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在所述奈米碳管層中佔主要成分,起著框架的作用。所述添加材料包括石墨、石墨烯、碳化矽、氮化硼、氮化矽、二氧化矽、無定形碳等中的一種或複數。所述添加材料還可以包括金屬碳化物、金屬氧化物及金屬氮化物等中的一種或複數。所述添加材料包覆於奈米碳管層中奈米碳管的至少部份表面或設置於奈米碳管層的微孔142內。優選地,所述添加材料包覆於奈米碳管的表面。由於,所述添加材料包覆於奈米碳管的表面,使得奈米碳管的直徑變大,從而使奈米碳管之間的微孔142減小。所述添加材料可以通過化學氣相沈積(CVD)、物理氣相沈積(PVD)或磁控濺射等方法形成於奈米碳管的表面。
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層可以包括奈米碳管膜或奈米碳管線。所述奈米碳管層可以為一單層奈米碳管膜或複數層疊設置的奈米碳管膜。所述奈米碳管層可包括複數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的奈米碳管線。所述奈米碳管層還可以包括複數交叉設置組成網狀結構的奈米碳管線。當所述奈米碳管層為複數層疊設置的奈米碳管膜時,奈米碳管膜的層數不宜太少,以能夠更好的起到承載基底的作用。優選地,為2層~100層。當所述奈米碳管層為複數平行設置的奈米碳管線時,相鄰兩個奈米碳管線之間的距離為10奈米~100微米,優選地,為10奈米~10微米。所述相鄰兩個奈米碳管線之間的空間構成所述奈米碳管層的微孔142。相鄰兩個奈米碳管線之間的間隙長度可以等於奈米碳管線的長度。通過控制奈米碳管膜的層數或奈米碳管線之間的距離,可以控制奈米碳管層中微孔 142的尺寸。
所述奈米碳管膜為由複數奈米碳管組成的自支撐結構。所述自支撐主要通過奈米碳管膜中多數奈米碳管之間通過凡得瓦力相連而實現。本實施例中,所述複數奈米碳管為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延伸。所述擇優取向為指在奈米碳管膜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伸方向基本朝同一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伸方向基本平行於奈米碳管膜的表面。進一步地,所述奈米碳管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數奈米碳管中每一奈米碳管與在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奈米碳管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當然,所述奈米碳管膜中存在少數隨機排列的奈米碳管,這些奈米碳管不會對奈米碳管膜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取向排列構成明顯影響。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數奈米碳管,並非絕對的直線狀,可以適當的彎曲;或者並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適當的偏離延伸方向。因此,不能排除奈米碳管膜的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數奈米碳管中並列的奈米碳管之間可能存在部份接觸。
下面進一步說明所述奈米碳管膜或者奈米碳管線的具體構造、製備方法或處理方法。
請參閱圖3及圖4,所述奈米碳管層包括至少一奈米碳管膜,所述奈米碳管膜包括複數連續且基本沿同一方向延伸的奈米碳管。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膜包括複數連續且定向延伸的奈米碳管片段143。該複數奈米碳管片段143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每一奈米碳管片段143包括複數相互平行的奈米碳管145,該複數相互平行的奈米碳管145通過凡得瓦力緊密結合。該奈米碳管片段143具有 任意的長度、厚度、均勻性及形狀。所述奈米碳管膜可通過從一奈米碳管陣列中選定部份奈米碳管後直接拉取獲得。所述奈米碳管膜的厚度為1奈米~100微米,寬度與拉取出該奈米碳管膜的奈米碳管陣列的尺寸有關,長度不限。所述奈米碳管膜中相鄰的奈米碳管之間存在微孔或間隙從而構成微孔142,且該微孔的孔徑或間隙的尺寸小於10微米。優選地,所述奈米碳管膜的厚度為100奈米~10微米。該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145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延伸。所述奈米碳管膜及其製備方法具體請參見申請人於2007年2月9日申請的,於2010年5月26日公告的第CN101239712B號中國公開專利“奈米碳管膜結構及其製備方法”。為節省篇幅,僅引用於此,但上述申請所有技術揭露也應視為本發明申請技術揭露的一部份。
請參閱圖5,當所述奈米碳管層包括層疊設置的多層奈米碳管膜時,相鄰兩層奈米碳管膜中的奈米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一交叉角度β,且β大於等於0度小於等於90度(0°≦β≦90°),如30度,60度,90度。所述層疊設置的多層奈米碳管膜能夠進一步提高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自支撐性,防止奈米碳管層在使用的過程中變形,從而能夠更好的防止團聚現象的發生。本實施例中,所述奈米碳管層包括兩層層疊設置的奈米碳管膜,所述交叉角度β為90度。
所述奈米碳管線可以為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或扭轉的奈米碳管線。所述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與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均為自支撐結構。具體地,請參閱圖6,該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包括複數沿平行於該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長度方向延伸的奈米碳管。具體地,該 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包括複數奈米碳管片段,該複數奈米碳管片段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每一奈米碳管片段包括複數相互平行並通過凡得瓦力緊密結合的奈米碳管。該奈米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長度、厚度、均勻性及形狀。該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長度不限,直徑為0.5奈米~100微米。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為將奈米碳管膜通過有機溶劑處理得到。具體地,將有機溶劑浸潤所述奈米碳管膜的整個表面,在揮發性有機溶劑揮發時產生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奈米碳管膜中的相互平行的複數奈米碳管通過凡得瓦力緊密結合,從而使奈米碳管膜收縮為一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該有機溶劑為揮發性有機溶劑,如乙醇、甲醇、丙酮、二氯乙烷或氯仿,本實施例中採用乙醇。通過有機溶劑處理的非扭轉的奈米碳管線與未經有機溶劑處理的奈米碳管膜相比,比表面積減小,黏性降低。
所述扭轉的奈米碳管線為採用一機械力將所述奈米碳管膜兩端沿相反方向扭轉獲得。請參閱圖7,該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包括複數繞該扭轉的奈米碳管線軸向螺旋延伸的奈米碳管。具體地,該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包括複數奈米碳管片段,該複數奈米碳管片段通過凡得瓦力首尾相連,每一奈米碳管片段包括複數相互平行並通過凡得瓦力緊密結合的奈米碳管。該奈米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長度、厚度、均勻性及形狀。該扭轉的奈米碳管線長度不限,直徑為0.5奈米~100微米。進一步地,可採用一揮發性有機溶劑處理該扭轉的奈米碳管線。在揮發性有機溶劑揮發時產生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處理後的扭轉的奈米碳管線中相鄰的奈米碳管通過凡得瓦力緊密結合,使扭轉的奈米碳管線的比表面積減小,密度及強度增大。
所述奈米碳管線及其製備方法請參見申請人於2002年9月16日申請的,於2008年8月20日公告的第CN100411979C號中國公告專利“一種奈米碳管繩及其製造方法”,申請人: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及於2005年12月16日申請的,於2009年6月17日公告的第CN100500556C號中國公告專利“奈米碳管絲及其製作方法”,申請人:清華大學,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請一併參閱圖8,在奈米碳管層表面上採用電子束蒸發法、熱沈積或濺射法等方法形成厚度為幾奈米到幾百奈米的金屬催化劑層15,其中催化劑層15可為鐵(Fe)、鈷(Co)、鎳(Ni)或其合金之一。所述催化劑層15包括複數催化劑顆粒,所述催化劑顆粒分散於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表面。所述催化劑顆粒的尺寸為5奈米~10奈米。所述催化劑層15承載於所述奈米碳管層表面,具體的,所述催化劑顆粒均勻分散且固定於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表面,所述催化劑顆粒可均勻分散於所述奈米碳管層中奈米碳管的表面,也可分散於所述奈米碳管之間的微孔142中。由於所述奈米碳管層具有複數微孔142,因此所述催化劑顆粒可嵌入所述微孔142中,從而得到有效的固定。可以理解,當所述催化劑顆粒的尺寸大於所述微孔142的尺寸時,所述催化劑顆粒的部份表面可嵌入所述微孔142中得到有效固定;當所述催化劑顆粒的尺寸與所述微孔142的尺寸基本相等時,所述催化劑顆粒可整體嵌入所述微孔142中被牢固固定;當所述催化劑顆粒的尺寸小於所述微孔142的尺寸時,所述催化劑顆粒在所述奈米碳管的吸附作用下吸附於所述奈米碳管的表面得到固定。本實施例中,所述催化劑層15為鐵奈米顆粒,沈積厚度約為5nm,所述催化劑顆粒的尺寸為8奈米。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所述反應器10作為生長裝置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1),提供一反應器10;步驟(S12),向所述反應室13內通入碳源氣與載氣的混合氣體;步驟(S13),加熱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層14層以生長奈米碳管。
在步驟(S12)中,所述混合氣體從所述反應室13的進氣口11通入所述反應室13中。所述混合氣體的通入方向可與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表面形成一定角度α,所述α大於零度小於等於90度,優選的,所述混合氣體的通入方向基本垂直於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表面,具體的,所述混合氣體的整體流向垂直於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表面,並通過所述微孔142貫穿所述奈米碳管層。所述混合氣體從所述進氣口11通入所述反應室13中,同時,所述混合氣體以基本相同的流速從所述反應室13的出氣口12流出所述反應室13。這樣可保持碳源氣體在反應室13內處於流動狀態,反應室13內參加反應的碳源氣體會得到及時的更新以使其濃度基本維持不變,且所述碳源氣體的流動方向貫穿所述催化劑層15及所述奈米碳管層,從而能夠使所述碳源氣體能與所述催化劑顆粒充分接觸,可在所述奈米碳管層表面生長出高品質的奈米碳管。並且,由於所述催化劑層15中的催化劑顆粒固定於所述奈米碳管層的表面,因此,在通入混合氣體的過程中,所述混合氣體的流動基本不會影響所述催化劑顆粒的分佈,從而能夠有效的避免所述催化劑顆粒團聚的情況。由於所述奈米碳管層表面奈米碳管的生長速度正比於催 化劑層15與反應室13的溫度差,可以通過調整碳源氣的流速控制催化劑的溫度,因此反應室13內的流速及氣壓可根據所要生長的奈米碳管的生長速度等進行設定、控制,只要保證所述氣壓不會破壞所述奈米碳管層即可。
所述載氣可採用氬氣,也可為氮氣或其他不與後續通入的碳源氣體發生反應的氣體。所述碳源氣體可為乙烯,也可為甲烷、乙烷、乙炔或其他氣態烴類。本實施例中,碳源氣體乙烯以1000sccm(Standard Cubic Centimeters Minute)的流速通入反應室13中。
在步驟(S13)中,所述反應室13可通過一加熱裝置(圖未示)進行加熱,只要保證所述反應室13的溫度能夠達到奈米碳管的生長溫度即可。本實施例中,所述反應室13可通過向所述奈米碳管層通入電流的方式加熱所述反應室13。具體的,所述反應器10進一步包括一第一電極144及一第二電極146分別與所述奈米碳管層電連接,具體的,所述第一電極144與所述第二電極146間隔設置於所述奈米碳管層表面。所述第一電極144與所述第二電極146與所述電源140電連接,從而向所述奈米碳管層中通入電流。
請一併參閱圖8及圖9,通過向第一電極144與第二電極146之間施加一電壓,在奈米碳管層中通入電流,加熱所述奈米碳管層,使所述奈米碳管層的溫度達到奈米碳管的生長溫度。第一電極144與第二電極146之間施加的電壓與兩導電基體之間的距離及奈米碳管層中奈米碳管的直徑相關。本實施例中,奈米碳管層中的奈米碳管的直徑為5微米,在第一電極144與第二電極146之間施加一40伏特的直流電壓。催化劑層15在奈米碳管層產生的焦耳熱的 作用下,加熱到溫度為500℃至900℃,反應時間為30~60分鐘,在奈米碳管層的表面生長奈米碳管。而反應室13的溫度約為30攝氏度至50攝氏度,使得所述催化劑層15與所述反應室13之間形成較大的溫差,從而能夠提高所述奈米碳管層表面奈米碳管的生長速率。
進一步的,在所述奈米碳管層通入電流加熱的過程中,可通過一加熱裝置(圖未示)對所述反應室進行加熱以提高奈米碳管的生長速度。對奈米碳管層通入電流一定時間後,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入氣體。
本發明中所述的反應器1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由於所述反應器10包括一奈米碳管層,而所述奈米碳管層中的奈米碳管性質穩定,不會與催化劑進行反應;其次,所述奈米碳管層中的奈米碳管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因此所述奈米碳管層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無需其他黏結劑就可以牢固的固定沈積於所述奈米碳管層表面的催化劑顆粒;再次,所述奈米碳管層具有複數微孔,從而使得後續沈積的催化劑顆粒能夠有效的嵌入所述奈米碳管層中,能夠更加有效的固定沈積於的催化劑顆粒,防止其團聚,從而能夠有效的防止催化劑層失活;最後,由於所述奈米碳管層具有良好的電熱轉換能力,因此能夠直接通過向所述奈米碳管層通入電流的方式,加熱所述奈米碳管層,無需單獨設置加熱元件,簡化了反應器的結構,降低了成本。
請參閱圖10,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反應器20,所述反應器20包括一反應室13,所述反應室13包括複數間隔設置的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該反應器20具有一進氣口11及一出氣口12間隔 設置於所述反應室13相對的兩端,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沿從進氣口11到所述出氣口12的方向依次設置。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反應器20與第一實施例所述反應器10基本相同,其不同在於,所述反應器20包括複數間隔設置的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
所述反應室13從所述進氣口11到所述出氣口12為一貫通的結構,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間隔設置於所述反應室13中,所述相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之間的距離可相等或不等。本實施例中,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以等間距的方式設置於所述反應室13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之間的距離可為2厘米至50厘米。每一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包括一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
請一併參閱圖11,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進一步提供一種所述反應器20作為生長裝置生長奈米碳管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21),提供一反應器10;步驟(S22),向所述反應室13內通入碳源氣與載氣的混合氣體,使所述混合氣體依次通過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步驟(S23),加熱所述反應室13以生長奈米碳管。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反應器20作為生長裝置的應用與所述反應器10基本相同,其不同在於,所述反應器20包括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相互間隔且懸空設置於所述反應室13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可沿從所述反應器20進氣口11到所述出氣口12的軸線方向依次設置。
在步驟(S22)中,所述混合氣體從所述進氣口11通入所述反應室13中,並依次貫穿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後,從所述出氣口12流出所述反應室13。由於所述反應室13包括複數間隔設置的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因此可充分利用所述碳源氣體,使所述碳源氣體得到充分的分解,進而能夠有效的提高產率,並降低生長成本。
在步驟(S23)中,可同時加熱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也可選擇性的加熱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本實施例中,所述反應器20包括間隔設置的一第一電極144及一第二電極146,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並聯設置於所述第一電極144及第二電極146之間。具體的,所述每一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極144及第二電極146電連接,從而向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中通入電流。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之間形成並聯關係,因此,通過在所述第一電極144及第二電極146之間施加一電壓,即可在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中通入電流,並加熱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達到奈米碳管的生長溫度。進一步,所述每一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與所述第一電極144及第二電極146之間均可單獨設置一開關(圖未示),從而能夠方便的選擇不同的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進行生長。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反應器20及其作為生長裝置的應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通過在一反應室內間隔設置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因此可同時在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的表面生長奈米碳管;其次,所述碳源氣體可依次貫穿所述奈米 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從而使得所述碳源氣體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與第一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表面的催化劑顆粒未反應的碳源氣體,可再與所述第二個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表面的催化劑顆粒進行反應,提高了生產效率並降低了成本;再次,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可分別進行通電加熱控制,進而可以實現選擇性的生長,在某一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出現問題時,可斷開此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而不影響其他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表面繼續生長奈米碳管。
請一併參閱圖12,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一種反應器30,所述反應器30包括一反應室13,所述反應室13包括複數間隔設置的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該反應器20具有一進氣口11及一出氣口12間隔設置於所述反應室13相對的兩端,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沿從進氣口11到所述出氣口12的方向依次設置。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反應器30與第一實施例所述反應器10基本相同,其不同在於,所述反應器30中所述反應室13包括複數彎折結構。所述反應器13從所述進氣口11至所述出氣口12之間為一貫通的管狀結構,氣體可從所述進氣口11流經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14後,從所述出氣口12流出。所述彎折結構的具體形式可為“之”字形、凹形、“S”形等,也可為其他彎折形狀。所述彎折結構的反應器30可在有限的立體空間內更加充分的利用空間,一次性生長更多的奈米碳管。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習知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 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反應器
11‧‧‧進氣口
12‧‧‧出氣口
13‧‧‧反應室
14‧‧‧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
16‧‧‧支撐體

Claims (20)

  1. 一種反應器,包括:一反應室,所述反應室包括一進氣口及一出氣口,反應氣體從所述進氣口通入流向所述出氣口,其改良在於,反應器進一步包括一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設置於反應室內部,位於所述進氣口及出氣口之間,該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具有複數微孔,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的表面與所述反應氣體的流動方向形成一夾角,使所述反應氣體在反應室內流動過程中穿過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的複數微孔。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為一自支撐結構,包括一奈米碳管層及分散於奈米碳管層表面的催化劑顆粒。
  3.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層的表面為一平面,且面對所述進氣口設置。
  4.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層包括複數催化劑顆粒固定於所述奈米碳管層中奈米碳管的表面。
  5.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層包括複數催化劑顆粒嵌入奈米碳管層的微孔中。
  6.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催化劑顆粒的尺寸為5奈米~10奈米。
  7.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中所述複數微孔沿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的厚度方向貫穿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
  8. 如請求項第7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微孔的尺寸為5奈米至10微米。
  9.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包括至少一奈米碳管膜,所述奈米碳管膜中包括複數沿同一方向延伸的奈米碳管。
  10. 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包括至少兩層重疊設置的奈米碳管膜,相鄰兩層奈米碳管膜中,奈米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夾角,所述夾角大於零度小於等於90度。
  11.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進氣口面對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一表面設置,從進氣口流入的氣體沿垂直於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表面的方向貫穿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
  1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進一步包括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沿所述反應室中氣體的流動方向相互間隔設置於所述反應室中。
  1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所述反應室包括複數彎折結構。
  1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反應器,其中,進一步包括一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間隔設置且分別與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層電連接。
  15. 一種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如請求項第1至14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反應器;通過反應器中之進氣口向所述反應室內通入碳源氣體與載氣的混合氣體作為反應氣體;加熱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使反應氣體反應以生長奈米碳管。
  16.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的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劑層通過電子束蒸發法、熱沈積或濺射法的方法形成。
  17.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的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氣體的通入方向垂直於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的表面。
  18.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的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其中,通過向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通入電流的方式加熱所述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
  19. 如請求項第15項所述的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其中,所述反應室包括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間隔設置,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並聯設置於一第一電極及一第二電極之間,通過向所述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施加一電壓加熱所述複數奈米碳管催化劑複合層。
  20. 如請求項第19項所述的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其中,在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施加一40伏特的直流電壓,加熱溫度為500℃至900℃,反應時間為30~60分鐘。
TW102100998A 2012-12-29 2013-01-11 反應器及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 TWI545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7878.0A CN103896245B (zh) 2012-12-29 2012-12-29 反应器及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5210A TW201425210A (zh) 2014-07-01
TWI545079B true TWI545079B (zh) 2016-08-11

Family

ID=50987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0998A TWI545079B (zh) 2012-12-29 2013-01-11 反應器及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561962B2 (zh)
JP (1) JP5663648B2 (zh)
CN (1) CN103896245B (zh)
TW (1) TWI5450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6243B (zh) * 2012-12-29 2016-03-09 清华大学 反应器及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03896245B (zh) * 2012-12-29 2016-01-20 清华大学 反应器及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03896244B (zh) * 2012-12-29 2016-08-10 清华大学 反应器及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US10105675B2 (en) * 2014-08-20 2018-10-23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phosgenat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xyl, thiol, amino and/or formamide groups
TWI633052B (zh) * 2016-05-20 2018-08-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奈米碳管陣列電學特性的原位測量裝置
CN107400924B (zh) * 2016-05-20 2021-04-02 清华大学 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587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升降基底的反应装置及碳纳米管制备的方法
CN106185875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CN106185871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网格电极的反应装置和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N106185876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热处理的反应装置和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08872338B (zh) * 2017-05-08 2021-08-03 清华大学 生物传感器微电极及生物传感器
CN108930061B (zh) * 2017-05-22 2021-04-02 清华大学 外延生长装置及其生长外延层的方法
CN109030595B (zh) * 2017-06-09 2023-09-26 清华大学 生物传感器电极及生物传感器
KR102440177B1 (ko) * 2020-09-25 2022-09-05 비나텍주식회사 탄소나노섬유 제조방법 및 탄소나노섬유 제조장치
US20220316101A1 (en) * 2021-04-02 2022-10-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pun yarn made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spun yarn made of carbon nanotubes
CN115611268A (zh) * 2022-11-02 2023-01-17 清华大学 一种超长碳纳米管的超高产率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4A (en) * 1851-04-08 Bbick-pbess
JP3595233B2 (ja) * 2000-02-16 2004-12-02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 電子放出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360470B1 (ko) * 2000-03-15 2002-11-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저압-dc-열화학증착법을 이용한 탄소나노튜브 수직배향증착 방법
US6699525B2 (en) * 2001-04-16 2004-03-0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Method of forming carbon nanotube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0411979C (zh) * 2002-09-16 2008-08-20 清华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绳及其制造方法
CN1239387C (zh) * 2002-11-21 2006-02-01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阵列及其生长方法
US20040224217A1 (en) * 2003-05-08 2004-11-11 Toops Todd Jefferson Integrated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using aligned carbon nanotubules
JP2005213700A (ja) * 2004-01-30 2005-08-1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繊維径の異なる複合型繊維状炭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08540B1 (ko) 2004-02-09 2007-04-18 (주)케이에이치 케미컬 Y-분지형 탄소나노튜브의 제조
US7744793B2 (en) 2005-09-06 2010-06-29 Lemaire Alexander B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rowing fullerene nanotube forests, and forming nanotube films, threads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therefrom
CN100467370C (zh) 2005-09-12 2009-03-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制备装置及方法
US20070084407A1 (en) * 2005-10-14 2007-04-19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nanotubes
US8372470B2 (en) * 2005-10-25 2013-02-1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ed growth and assembly of nanostructures
JP4779621B2 (ja) * 2005-12-12 2011-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CN100500556C (zh) * 2005-12-16 2009-06-17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丝及其制作方法
JP4983042B2 (ja) * 2006-02-21 2012-07-2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ボンナノ構造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触媒反応容器
EP2024283A2 (en) * 2006-05-19 2009-02-18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ntinuous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nanostructures including nanotubes
US9487877B2 (en) * 2007-02-01 2016-11-08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Contact metalliz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JP5213099B2 (ja) * 2007-09-18 2013-06-19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工業大学 カーボンファイバーシート上の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成長方法および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エミッター
CN101465434B (zh) * 2007-12-19 2010-09-29 清华大学 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7436B (zh) * 2008-02-01 2015-06-03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薄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US9077042B2 (en) * 2008-07-25 2015-07-07 Tsinghua University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biofuel cell using the same
CN101372327B (zh) * 2008-09-26 2011-03-23 厦门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方法
KR101082831B1 (ko) * 2008-11-25 2011-11-11 금호석유화학 주식회사 탄소나노튜브 합성장치
JP5375293B2 (ja) * 2009-04-09 2013-12-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製造装置
CN102086035B (zh) * 2009-12-03 2013-06-19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2704B (zh) 2009-12-11 2013-11-06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2092702B (zh) * 2009-12-11 2012-12-19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373719B (zh) * 2012-04-25 2015-11-25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膜的制备方法
CN103382023B (zh) * 2012-05-04 2015-07-01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2037B (zh) * 2012-05-04 2015-05-20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383909B (zh) * 2012-05-04 2015-11-25 清华大学 场发射装置
CN103896244B (zh) * 2012-12-29 2016-08-10 清华大学 反应器及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03896243B (zh) * 2012-12-29 2016-03-09 清华大学 反应器及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03896245B (zh) * 2012-12-29 2016-01-20 清华大学 反应器及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29277A1 (en) 2017-02-02
CN103896245B (zh) 2016-01-20
CN103896245A (zh) 2014-07-02
TW201425210A (zh) 2014-07-01
JP2014129222A (ja) 2014-07-10
US20140186256A1 (en) 2014-07-03
US9561962B2 (en) 2017-02-07
US10337098B2 (en) 2019-07-02
JP5663648B2 (ja) 2015-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5079B (zh) 反應器及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
TWI490032B (zh) 反應器及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
TWI504436B (zh) 反應器及生長奈米碳管的方法
TWI452012B (zh) 石墨烯-奈米碳管複合膜結構
JP5175313B2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ナノ粒子複合材料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107603A1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及び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ファイバー等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2246211A (ja) グラフェン−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複合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246210A (ja) グラフェン−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複合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1880023A (zh) 纳米材料薄膜结构
CN105439114A (zh) 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2670B (zh)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TW201016598A (en)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TWI393669B (zh) 奈米碳管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CN103086351B (zh)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
TWI642797B (zh) 碳纖維膜的製備裝置
TW201226312A (en)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TWI636008B (zh) 碳纖維膜及其製備方法
TWI343901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nanotube
TWI417923B (zh) 場發射陰極結構及其製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