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2908B - 把手裝置 - Google Patents
把手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32908B TWI532908B TW099136049A TW99136049A TWI532908B TW I532908 B TWI532908 B TW I532908B TW 099136049 A TW099136049 A TW 099136049A TW 99136049 A TW99136049 A TW 99136049A TW I532908 B TWI532908 B TW I53290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lock
- casing
- housing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00—Handles completely let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wing
- E05B5/003—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1/00—Locks with visible indication as to whether the lock is locked or unlocked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用來收納配電盤、控制盤等機器之機箱(cabinet)等所採用的把手裝置,尤其關於在常態下藉由把手與壓鈕式的制動件(stopper)之扣合而將把手保持在殼體(case)內的預定的倒伏位置,藉由制動件的按壓操作,使把手與制動件之扣合解除,使得把手從殼體彈起到預定的立起位置之形式的把手裝置。
以往,此種把手裝置係具備有:固接於門扉,且正面具有開口之殼體;透過轉動軸及彈簧手段而可起伏轉動地裝設於殼體內之把手;藉由軸而可轉動地支持於殼體的背面側而且與把手作動連結,藉由把手的操作而可相對於箱本體等之固定框體側的承扣件而扣接或脫離之扣件;以及組裝於把手或殼體中,具有可與殼體側或把手側的承扣部相扣接或脫離的鎖定構件之鎖單元。把手係形成為藉由將鑰匙插入鎖單元的鑰匙孔並往預定方向轉動之操作使之相對於殼體而鎖定,藉由將該鑰匙往相反方向轉動之操作使相對於殼體之鎖定被解除之形式。如此之把手裝置記載於日本特開平8-246723號公報等。
上述之以往的把手裝置,係將鎖單元組裝於把手或殼體中,並藉由插入鑰匙孔之鑰匙的轉動操作使鎖定構件與殼體側或把手側的承扣部相扣合或脫離。鎖單元的鎖定構件係與殼體側或把手側的承扣部扣合還是脫離,從把手裝置外面看不出來,所以無法立即知道把手係鎖定於殼體還是處於解除鎖定狀態。因此,具有下述問題:雖然有想要將鎖單元上鎖的念頭但忘了上鎖、或是在不知道已上鎖而進行把手的操作、或是雖然有上鎖但卻未準備鑰匙來開等,在門扉的開閉之際欠缺便利性。
本發明係解決如上之以往的問題者,其目的在於:藉由提供一看就知道把手係為鎖單元所鎖定還是處於解除鎖定狀態之把手裝置,來謀求開閉門扉之際之便利性的提高。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在具備有:固接於門扉,且正面具有開口之殼體(case);可起伏轉動地裝設於前述殼體內之把手(handle);藉由軸而可轉動地支持於前述殼體的背面側而且與前述把手連結作動,並藉由前述把手的操作而可相對於固定框體側的承扣件而扣接或脫離之扣件;以及組裝於前述把手或前述殼體之一方,具有可與設於另一方的承扣部扣接或脫離的鎖定構件之鎖單元;且為藉由插入前述鎖單元的鑰匙孔之鑰匙的預定方向的轉動操作,使前述把手相對於前述殼體而鎖定,藉由該鑰匙之相反方向的轉動操作,使前述鎖定解除之形式的把手裝置中,以如下所述的特點為其要旨者:將切換顯示前述把手處於為前述鎖單元所鎖定的鎖定狀態、以及處於解除該鎖定的解鎖狀態之指示器(indicator),設置在前述把手或前述殼體之一方,且該指示器係與前述鎖單元的鎖定構件連結作動,而與前述鑰匙的旋轉操作連動。
在一個較佳的情況,指示器係具有:用來顯示把手的鎖定狀態或解鎖狀態之顯示窗;在前述殼體側或前述把手側的承扣部與前述顯示窗之間,藉由樞軸而支持成可在前述鎖定構件的扣接脫離方向擺動之作動構件;以及將前述作動構件的一端在常態下具有朝向與前述殼體側或前述把手側的承扣部相反的方向推壓之彈簧手段,前述顯示窗係靠近鎖單元的鑰匙孔而在把手或殼體形成開口,前述作動構件之一端係形成為介於前述殼體側或前述把手側的承扣部與前述鎖定構件之間之扣合部,另一端具有一顯示構件,此顯示構件具有顯示前述把手的鎖定狀態之鎖定狀態顯示部及顯示前述把手的解鎖狀態之解鎖狀態顯示部,並藉由插入前述鎖單元的鑰匙孔之鑰匙的轉動操作,使前述鎖定構件扣合於前述作動構件一端的扣合部而使該扣合部與前述殼體側或前述把手側的承扣部扣合,同時使另一端之前述顯示構件的鎖定狀態顯示部面向前述顯示窗,藉由該鑰匙之相反方向的轉動操作,使前述鎖定構件與前述作動構件一端的扣合部之扣合解除而使該一端之扣合部從前述殼體側或前述把手側的承扣部脫離,同時使另一端之前述顯示構件的解鎖狀態顯示部面向前述顯示窗。
本發明之把手裝置,係將切換顯示把手處於為鎖單元所鎖定的鎖定狀態、以及處於解除該鎖定的解鎖狀態之指示器,設置在把手或殼體之一方,且該指示器係與前述鎖單元的鎖定構件連結作動,而與前述鑰匙的旋轉操作連動。因此,透過此指示器,目視就立即知道把手係為鎖單元所鎖定還是處於解除鎖定狀態,而可儘可能地使即使想要將鎖單元上鎖也忘了鎖、或是在不知道已上鎖的情況下進行把手的操作、或是雖然為鎖上的但卻並未準備鑰匙來開等情形不會發生、或使此等情形減少等,可達成開閉門扉之際之便利性的提高。
以下,利用圖式來說明實施本發明之形態。第1及第2圖顯示把手裝置,第3至8圖顯示該把手裝置的重要部份。
如第1及第2圖所示,把手裝置1具備有:正面具有開口10,正面的外周具有凸緣11,固接於門板之殼體12;透過轉動軸13及彈簧手段2而可起伏轉動地裝設於殼體12內之把手14;以可與把手14的旋動側端部扣合或脫離之方式配設於殼體12的正面側之壓鈕式的制動件15;藉由軸而可轉動地支持於殼體12的背面側而且與把手14連結作動,藉由把手14的操作而相對於箱本體等之固定框體側的承扣件(未圖示)扣接或脫離之扣件16;組裝於把手14中,具有可相對於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而固定的鎖板(鎖定構件)171之鎖單元17;以及組裝於把手14中,與鎖單元17的鎖板171連結作動,且與鑰匙18的旋轉操作連動而切換顯示把手14被鎖單元17所鎖定的鎖定狀態、以及解除鎖定的解鎖狀態之指示器3。此把手裝置1係採取從殼體12的背面側將殼體12插入門板上形成的安裝用開口,並使凸緣11在門板的正面側抵接於安裝用開口的緣部周圍而固定之安裝形式者,具備有在上述安裝之際使用之簡易式鎖定手段4。
如第1及第2圖所示,殼體12係藉由鑄造鋅(zinc die casting)而形成為正面具有開口10且正面的外周具有凸緣11之縱長之大致箱形。殼體12的(開口10)內部,可供把手14嵌合於其中,而且在該把手14的旋動側端部的延長方向上以可傾轉的方式安裝有壓鈕式的凹狀制動件15。在此情形,殼體12的上部形成有用來安裝把手14的把手軸51之軸筒部121,在上下方向中間部的略靠下部側,形成有使殼體12的背面側略向外側突出而形成之用來嵌合鎖單元17及指示器3之筒狀的凹部122。此筒狀的凹部122的上表面之靠近殼體12的背面側之預定的位置,形成有呈凹狀之用來鎖住鎖單元17的鎖板171之承扣部123。另外,在該殼體12的上下之各面,形成有在利用模具進行成形時附帶形成之平面形狀為大致矩形之凹溝124、125。
如第1及第2圖所示,把手14係以鋅合金或不銹鋼製成,且形成為可嵌合於殼體12正面的開口10內部之縱長的板狀,透過把手軸51而安裝於殼體12。在此情形,把手軸51係形成為可嵌插入殼體12的軸筒部121內,且其正面側的端部下部中央,突出形成有斷面大致呈U字形之軸插通部511,用來供轉動軸13在水平方向與把手軸51的軸方向成直角而插穿過,另外在其正面側的端部上部(把手14之樞轉支持側的端部的端緣部所抵接之位置)形成有以預定的角度朝向斜上方而形成之傾斜面512。相對應的,在把手14之樞轉支持側的端部(亦即上端部)背面側,從把手14的背面垂直地突出形成有以預定的間隔平行地可從外側將把手軸51的軸插通部511夾在中間之用來供轉動軸13插穿過之一對軸插通部140,以及在其上部的端緣部,形成有可與把手軸51的傾斜面512抵接之預定角度的傾斜面141。
另外,在該把手14的旋動側端部,一併形成有鎖單元收納部142及指示器裝入部145。鎖單元收納部142係在把手14的下部背面側形成為筒狀,且正對著鎖單元收納部142的軸心之把手14的正面下部中央,形成有面對鎖單元17的鑰匙孔170之圓形的孔143。又,在鎖單元收納部142的上部及下部之背面側,與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相向之處,形成有讓鎖單元17的鎖板171可相對於該承扣部123而進退之導孔144。指示器裝入部145係與鎖單元收納部142的上部鄰接而形成,且相當於鎖單元收納部142的孔143的正上方位置之把手14的正面下部中央,開設有指示器3的顯示窗146,此外在把手14的背面側之從顯示窗146略微往上偏移的預定位置,形成有用於指示器3(作動桿30)的定位凸起147。
該把手14的旋動側端緣部,設有可與制動件15扣合之扣合爪148。扣合爪148係形成於把手14的下端,且具有:可與制動件15扣合之扣合段部149;以及形成於該扣合段部149的內側,從上按壓制動件15使之往下方轉動移位之傾斜的導引面150。
將把手軸51以可轉動但不能在軸方向移動之方式嵌插於殼體12的軸筒部121,並使把手14嵌入殼體12的開口10內部。在把手軸51的一對軸插通部511夾在把手14的一對軸插通部140之間在狀態下,將轉動軸13從殼體12的一側面穿插到另一側面,而使轉動軸13在把手14上部的一對軸插通部140間插通過把手軸51的軸插通部511。在該把手軸51的一對軸插通部511之間的轉動軸13上裝設彈簧手段2,使得把手14在殼體12內安裝成具有從開口10往預定的立起位置轉動之趨勢。
彈簧手段2係如第3圖所示,具備有:在轉動軸13的周圍朝下述方向捲繞之彈起調整彈簧21:藉由把手14往彈起方向的旋動而繞緊轉動軸13、且藉由彈起的把手14往回位方向之旋動而往放鬆對於轉動軸13的繞緊;以及以讓把手14具有往彈起方向旋動的趨勢之方式從彈起調整彈簧21之上捲繞到轉動軸13上之彈起彈簧22,彈簧手段2係藉由彈起調整彈簧21及彈起彈簧22的相互作用而將把手14的彈起速度調整到低速的適宜速度。本實施形態之情況,彈起彈簧22係如第5圖所示,使用通常此種把手所使用之右旋的螺旋彈簧,彈起調整彈簧21則如第4圖所示,使用線徑比彈起彈簧22小(細),螺旋方向與彈起彈簧22相反之左旋的螺旋彈簧。如第3圖所示,將彈起調整用的螺旋彈簧21插通配置於軸套(collar)23內,並將具有黏性的液體24注入到該螺旋彈簧21,並捲繞到轉動軸13上,然後將彈起用的螺旋彈簧22捲繞到軸套23的外側。
如此配置,把手14就可藉由彈起用的螺旋彈簧22的旋動彈力而從殼體12的開口10旋動到預定的立起位置。在此旋動之際,彈起調整用的螺旋彈簧21會往繞緊轉動軸13的方向旋緊,具有黏性的液體24也會一併作用,使得轉動軸13的轉動速度減速,將把手14的彈起調整成低速之緩慢的旋動。另外,要使把手14回到殼體12內的情況,則要抵抗彈起用的螺旋彈簧22的旋動彈力而將把手14壓回到殼體12內。此時,彈起調整用的螺旋彈簧21會往放鬆對於轉動軸13的繞緊之方向鬆捲,使得轉動軸13不再受到彈起調整用的螺旋彈簧21所施加的負荷,讓把手14的壓回動作不會受到影響。
如第1及第2圖所示,壓鈕式的制動件15,係以鋅合金或不銹鋼製成,且形成為可嵌合於殼體12的正面開口10的下部之大致矩形的板狀,而且一端(此情況為上端部151)形成為略為伸入殼體12的內部之斷面大致為圓弧狀之形狀。另外,在背面突出形成有一對支臂152,支臂152的突出端穿設有軸插通孔153。使該制動件15的支臂152插入殼體12內部而將該制動件15嵌入正面開口10的下部。然後,將軸154從殼體12的一側面穿插到另一側面,使之通過制動件15的各支臂152的軸插通孔153。在該軸154上捲繞螺旋彈簧155,並使螺旋彈簧155的一端卡扣於殼體12的背面,另一端卡扣於制動件15的背面的下部。在此情形,制動件15側的螺旋彈簧155係使用彈力比把手14側的彈起用螺旋彈簧22強之彈簧。以此方式,使壓鈕式的制動件15的上端部151略為伸入殼體12的開口10內部而將該制動件15安裝成可轉動,該上端部151就可與把手14的旋動側端部的扣合爪148扣合或脫離。
因此,藉由將把手14從預定的立起位置往殼體12的開口10壓回去,而使把手14的旋動側端部,亦即把手14下端的導引面150與制動件15的上端部151抵接而使制動件15往下方轉動移位,當把手14下端跨越過制動件15的上端部151時,制動件15會彈性回歸到原來的位置,同時,制動件15的上端部151與把手14下端的扣合段部149扣合。由於制動件15側的螺旋彈簧155的彈力比把手14側的彈起用螺旋彈簧22強,所以會將把手14保持在殼體12內的預定的倒伏位置。在此狀態下,按壓制動件15的正面下部時,制動件15就會向下方轉動移位,使制動件15的上端部151與把手14下端的扣合段部149之扣合解除,把手14就會從殼體12內突出旋動到預定的立起位置。
如第1及第2圖所示,扣件16係以鐵或不銹鋼製成,且藉由衝壓加工(衝切加工)而形成為橫方向較長之大致長方形,且靠近其一端處形成有與把手軸51對應之軸孔160。在此情形,把手軸51係在殼體12的背面側縮徑,且其端部形成為方形軸部513,扣件16的軸孔160係形成為與該方形軸部對應之方形軸孔。該扣件16係透過防止拔脫用的C形環52而藉由軸孔160與軸部513之卡合而不能轉動地插通於把手軸51,並藉由在軸部513前端的螺絲孔514鎖上螺栓515來加以固定。如此裝設,藉由在預定的突出位置將把手14往預定的開方向轉動,而透過轉動軸13使把手軸51往相同的方向一體地轉動,使扣件16扣合至固定框體側的承扣部。當將把手14往與上述開方向相反的閉方向轉動時,透過轉動軸13而使把手軸51往相同的方向一體地轉動,使扣件16與固定框體側的承扣部脫離。
如第1及第2圖所示,鎖單元17係採用在正面的鑰匙孔170插入鑰匙18並轉動而使轉心(rotor)172轉動,使與轉心172連動之鎖板171進退之形式。在此情形,係使用公知的盤轉筒(disk tumbler)鎖機構來作為將轉心172鎖定於鎖本體之內部鎖機構,並在轉心172的後端面從旋轉中心偏心的位置突設有驅動用的凸輪突起173。鎖板171係由板狀的構件所構成,其寬度方向形成有接受驅動用的溝孔174。此鎖單元17係埋入並固定於形成在把手14的旋動側端部的鎖單元收納部142中,且鎖板171係配置成可插通過鎖單元收納部142的上下部背面側的導孔144。藉由使鎖單元17的轉心172轉動,使該轉心172的凸輪突起173推壓鎖板171的溝孔174的內側面,使鎖板171通過上下的導孔144而相對於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而進退。
如第1及第2圖所示,指示器3係由下述構件構成:用來顯示把手14的鎖定狀態或解鎖狀態之顯示窗146;在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與顯示窗146之間,藉由樞軸而支持成可在鎖單元17的鎖板171與承扣部123扣接脫離方向擺動之作動桿(作動構件)30;以及將作動桿30的一端在常態下具有朝向與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相反的方向推壓之彈簧手段33。顯示窗146係靠近鎖單元17的鑰匙孔170而在把手14形成開口,在此情形中,顯示窗146係在正對著指示器裝入部145的正面中心之把手14面的下部中央,在鑰匙孔170的正上方位置開口。作動桿30之一端係形成為介於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與鎖單元17的鎖板171之間之扣合部31,另一端具有一顯示構件32,此顯示構件32具有顯示把手14的鎖定狀態之鎖定狀態顯示部及顯示把手14的解鎖狀態之解鎖狀態顯示部。在此情形中,作動桿30係由可在形成於把手14的下部背面側之指示器裝入部145內配置於水平方向之塊體(block)構成,且如第6圖所示,作動桿30的兩端間中央形成有軸插通部301。在承扣部123側的作動桿30的一端,形成有向上方突出,可嵌合於該承扣部123之凸狀部311,此凸狀部311的下表面形成有與鎖單元17的鎖板171的前端面相對之扣合面312。在該作動桿30的另一端(亦即顯示窗146側的端部),形成有面向該顯示窗146,且面積比該顯示窗146的開口面積大之顯示板320。此顯示板320的表面的上半部份,係黏貼有用來顯示把手14的鎖定狀態之例如藍色的貼紙,而形成鎖定狀態顯示部321,下半部份係黏貼有用來顯示把手14的解鎖狀態之例如紅色的貼紙,而形成解鎖狀態顯示部322。另外,如第2圖所示,在把手14的下部將軸34從一側面插穿到另一側面,而通過作動桿30的兩端間中央的軸插通部301。在該軸34上捲繞彈簧手段33的螺旋彈簧,並使此螺旋彈簧的一端卡扣於把手14的鎖單元收納部142的周面的正面側,另一端卡扣於作動桿30的下表面的正面側。
將插入鎖單元17的鑰匙孔170之鑰匙18往預定的閉方向轉動時,鎖板171就扣合至作動桿30一端之扣合部31(扣合面312)並且將該一端往上推而使作動桿30擺動,該扣合部31的凸狀部311於是與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扣合。換言之,鎖單元17的鎖板171係透過作動桿30的扣合部31(凸狀部311)而相對於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被固定。與此同時,在作動桿30的另一端,顯示構件32的鎖定狀態顯示部321會面向顯示窗146,顯示鎖單元17的鎖定狀態(藍色)。然後,從此狀態將鎖單元17的鑰匙18往相反之開方向轉動時,鎖板171與扣合部31(扣合面311)的扣合就解除,於是藉由螺旋彈簧33的轉動彈力,使作動桿30一端的凸狀部311從承扣部123脫離,並且導致其另一端之顯示構件32的解鎖狀態顯示部322面向顯示窗146,使顯示窗146中顯示解鎖狀態。
如第1及第2圖所示,簡易式鎖定手段4係由兩個鎖定構件41,42所構成,此兩個鎖定構件41,42係藉由壓入而嵌裝於殼體12的周面中之相對向的兩個面(本例中為上下的兩個面)上形成的凹溝124,125中。如第7及第8圖所示,各鎖定構件41,42係由具有預定的剛性及彈性之塑膠材料所形成之一體成形品,具有可壓嵌入殼體12的各凹溝124,125之基部411,421、以及基端透過鉸鍊部(hinge)412,422而結合至基部411,421之鎖定片413,423。在各鎖定構件41,42嵌裝於凹溝124,125中的狀態下,鎖定片413,423的前端會朝向殼體12的凸緣11的背面側斜向延伸,且可抵接於門板6的背面。在此情形,殼體12的上下各面的各凹溝124,125係為在殼體12的模鑄成形之際附隨於上下各面形成之凹溝。兩個鎖定構件41,42分別配合殼體12的上下各面的各凹溝124,125的大小及形狀,全體由聚醯胺系樹脂,特別是PA6(Polycaprolactam;聚己內醯胺)所形成。
如第7圖所示,殼體上部的鎖定構件41,其基部411係形成為可壓嵌入殼體12上部的凹溝124內之大致平板狀,且其與殼體12的正面側及背面側對應之各端緣部的中央形成有小凹溝形的缺口401。鎖定片413係形成為比基部411略小之大致平板狀,且藉由鉸鏈部而與基部411之和殼體12的背面側對應的端部結合,並以可與門板6的背面抵接之方式斜向延伸。此外,在此鎖定構件41之情況,鎖定片413的前端形成有可與設於門板的安裝用開口的上緣部卡合之斷面大致為L字形之卡合部414。
如第8圖所示,殼體下部的鎖定構件42之基部421係形成為可壓嵌入殼體下部的凹溝125內之大致為H字形之平板形狀,且其與殼體12的正面側及背面側對應之各端緣部的中央形成有大凹溝形的缺口402,403。鎖定片423係形成為與基部421大致相同大小或略小之大致ㄈ字形,且藉由鉸鏈部而與基部421之和殼體12的背面側對應的端部結合,並以可與門板6的背面抵接之方式斜向延伸。此外,在此鎖定構件42之情況,鎖定片423的前端形成有可與設於門板的安裝用開口的下緣部周圍卡合之凸狀部424。另外,為了使此鎖定構件42確實地固定於把手裝置1,在殼體12的下面的凹溝125的內周(在此情況為凹溝125的兩側面)之殼體12的背面側的預定位置,形成有溝槽(省略圖示),在基部421的外周(在此情況為基部421的兩側面)之殼體12的背面側的預定位置,形成有可與前述溝槽卡合之突起425。
第9圖顯示該把手裝置1之相對於門板6的安裝方法。門板6上預先形成有把手裝置1的安裝用開口60。在此情況,門板6上並不需要形成螺絲孔或貫穿孔。首先,分別將鎖定構件41,42裝設於把手裝置1的殼體12上下部的各凹溝124,125。此時,只要將鎖定構件41,42的鎖定片413,423的前端朝向凸緣11的背面側,然後將基部411,421壓入殼體12的凹溝124,125內使之嵌入其中即可。接著,將把手裝置1安裝至門板6上所設之安裝用開口60。此時,係從殼體12的背面側將把手裝置1插入該安裝用開口60,並使凸緣11抵接於門板6的正面側之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周圍。此殼體12的安裝,會使得殼體上部的鎖定構件41的鎖定片413受到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的壓迫而彈性變形,以及使得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夾在鎖定片413的前端的斷面大致為L字形的卡合部414與凸緣11之間,並藉由鎖定片413對於門板6的緣部之反作用力而將此狀態固定住。另一方面,會使得殼體下部的鎖定構件42的鎖定片423受到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的壓迫而彈性變形,以及使得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夾在鎖定片423的前端的各凸狀部424與凸緣11之間,並藉由鎖定片423對於門板6的緣部之反作用力而將此狀態固定住。藉此,將把手裝置1確實而不會搖晃地安裝至門板6上所設之安裝用開口60。
第10圖顯示該把手裝置1的把手14等各個部份的動作。門板6相對於固定框體而關閉時,通常,係如第10圖(1)所示,把手14係壓入到殼體12內的預定的倒伏位置,且把手14下端的扣合段部149係扣合於壓鈕式制動件15的上端部151,使把手14保持於殼體12內。在此狀態中,設於把手14的背面之鎖單元收納部142及指示器裝入部145,係嵌合於殼體12的開口10內之筒狀的凹部122中,且扣件16係在殼體12的背面的外側固定成其長度方向朝向水平,並扣合於固定框體側的承扣件,而將門板鎖定於閉鎖狀態。然後,進行鎖單元17的上鎖時,鎖單元17的轉心172就往預定的鎖定方向轉動,使鎖板171通過上下的導孔144而向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前進。該鎖板171與在指示器裝入部145內之作動桿30的一端之扣合部31(扣合面312)扣合,將該一端往上推壓而使作動桿30擺動時,該扣合部31的凸狀部311就扣合至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因此,鎖單元17的鎖板171透過作動桿30的扣合部31(凸狀部311)而相對於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被固定住。與此同時,作動桿30的另一端之顯示構件32的鎖定狀態顯示部321係面向顯示窗146,而顯示鎖單元17的鎖定狀態。
要使門板6相對於固定框體而開啟之情況,係如第10圖(2)所示,將鑰匙插入鎖單元17的鑰匙孔並往預定的解鎖方向轉動,使轉心172往預定的解鎖方向轉動,使鎖板171通過上下的導孔144而往鎖單元收納部142後退。藉此,鎖板171與作動桿30的扣合解除,藉由彈簧手段33的轉動彈力作用,使作動桿30往從殼體12的承扣部123側脫離的方向擺動,使凸狀部311與承扣部123脫離。與此同時,作動桿30的另一端之顯示構件32的解鎖狀態顯示部322面向顯示窗146,而顯示鎖單元17的解鎖狀態。然後,按壓壓鈕式制動件15的正面下部時,就如第10圖(3)所示,制動件15往下方轉動移位,使把手14下端的扣合段部149與制動件15的上端部151之扣合解除,藉由轉動軸13上的彈簧手段2的轉動彈力作用,使把手14旋動而從殼體12內突出到預定的立起位置。此時,轉動軸13係被其上的彈起用的螺旋彈簧22賦予轉動彈力,而使把手14旋動。隨著該轉動軸13之轉動,轉動軸13上的彈起調整用的螺旋彈簧21會往繞緊轉動軸13的方向旋緊,具有黏性的液體24也會一併作用,從而使得轉動軸13的轉動速度被減速調整,使把手14以低速的適宜速度旋動,而緩慢地彈起到預定的突出位置。然後,將處在預定的突出位置之該把手14往預定之開方向轉動,藉此使扣件16也一體地往把手14的轉動方向轉動,而解除其與固定框體側的承扣件之扣合,解除對門板的鎖定。
要從此狀態將門板關閉時,其操作係與上述的操作相反。亦即,首先將把手14往預定的閉方向轉動。藉此,使扣件16也一體地往與把手14相同的方向轉動,而扣合於固定框體側的承扣件。接著將把手14壓回到殼體12內。此時,彈起調整用的螺旋彈簧21雖然係在把手14的轉動軸13上往繞緊轉動軸13的方向旋緊,但在將該把手14壓回時之轉動軸13的反轉方向的轉動之同時,彈起調整用的螺旋彈簧21會朝放鬆對於轉動軸13的繞緊之方向鬆捲,藉此使得轉動軸13不再受到彈起調整用的螺旋彈簧21所施加的負荷,讓將把手14壓回到殼體12內的動作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因而,只要和以往一樣抵抗彈起用的螺旋彈簧22的轉動彈力而將把手14壓回到殼體12內即可,而仍可良好地維持把手14的操作性。藉由把手14之壓回,把手14的旋動側端部,亦即把手14下端的導引面150抵接於制動件15的上端部151而使制動件15往下方轉動移位,直到把手14下端跨越過制動件15的上端部151時,制動件15係彈性回歸到原來的位置,同時制動件15的上端部151會與把手14下端的扣合段部149扣合。此時,把手14係以設於把手14的背面之鎖單元收納部142及指示器裝入部145係嵌合於殼體12內之筒狀的凹部122中之形態保持於殼體12內,門板於是再度成為閉鎖狀態。然後,將鑰匙插入鎖單元17的鑰匙孔,往預定的鎖定方向轉動。藉此,使鎖單元17的轉心172往預定的鎖定方向轉動,使鎖板171通過上下的導孔144而向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前進。該鎖板171與作動桿30的一端之扣合部31(扣合面312)扣合並將之往上推壓而使作動桿30擺動,該扣合部31的凸狀部311於是扣合至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藉此,鎖單元17的鎖板171透過作動桿30的扣合部31(凸狀部311)而相對於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被固定住。與此同時,作動桿30的另一端之顯示構件32的鎖定狀態顯示部321面向顯示窗146,而顯示鎖單元17的鎖定狀態。
如以上所說明者,該把手裝置1係將切換顯示把手14處於為鎖單元17所鎖定的鎖定狀態、以及處於解除該鎖定的解鎖狀態之指示器3,設置在把手14,且使該指示器3與鎖單元17的鎖板171連結作動,且與鑰匙18的旋轉操作連動。因此,透過該指示器3,目視就立即知道把手14係為鎖單元17所鎖定還是處於解除鎖定狀態,而可達成開閉門扉之際之便利性的提高。因而,可儘可能地使如以往之即使想要將鎖單元上鎖也忘了鎖、或是在不知道已上鎖的情況下進行把手的操作、或是雖然為鎖上的但卻並未準備鑰匙來開等情形不會發生,或使此等情形減少等。
尤其,該指示器3具有:用來顯示把手14的鎖定狀態或解鎖狀態之顯示窗146;在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與顯示窗146之間,藉由樞軸而支持成可在鎖板171的扣接脫離方向擺動之作動桿30;以及使作動桿30的一端在常態下具有朝向與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相反的方向偏擺的趨勢之彈簧手段33。顯示窗146係靠近鎖單元17的鑰匙孔而在把手14形成開口,作動桿30其一端係形成為介於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與鎖板171之間之扣合部31,另一端則為具有顯示把手14的鎖定狀態之鎖定狀態顯示部321及顯示把手14的解鎖狀態之解鎖狀態顯示部322之顯示構件32。藉由插入鎖單元17的鑰匙孔之鑰匙18的轉動操作,使鎖板171扣合至作動桿30一端的扣合部31而使該扣合部31與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扣合,同時使另一端之顯示構件32的鎖定狀態顯示部321面向顯示窗146。此外,藉由該鑰匙18之相反方向的轉動操作,使鎖板171與作動桿30一端的扣合部31之扣合解除而使該扣合部31與殼體12側的承扣部123脫離,同時使另一端之顯示構件32的解鎖狀態顯示部322面向顯示窗146。藉由這樣的構成,就能以利用鎖單元17的一部份(鎖板171)及其動作之簡單的構造來構成指示器3,而能低成本地提供可靠性高的指示器3。
本實施形態中,雖形成為將鎖單元17及指示器3組裝入把手14,且使鎖板171透過作動桿30而相對於承扣部123固定或脫離之構成,惟亦可形成為將該鎖單元及指示器組裝入殼體12,然後使鎖板透過指示器的作動桿而與設於把手側的承扣部相扣接或脫離之構成。形成為如此之構成也一樣可達到與上述實施形態一樣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此把手裝置1中,係採用藉由制動件15的按壓操作,使把手14與制動件15的扣合解除,然後藉由彈簧手段2的轉動彈力,使把手14從殼體12彈起到預定的立起位置之形式。彈簧手段2係藉由:在把手14的轉動軸13的周圍,朝向藉由把手14往彈起方向的旋動而繞緊轉動軸13的方向、並且藉由彈起的把手14往回位方向之旋動而放鬆對於轉動軸13的繞緊之方向捲繞之彈起調整彈簧21;以及以讓把手14具有往彈起方向轉動的趨勢之方式從彈起調整彈簧21之上捲繞到轉動軸13上之彈起彈簧22而構成。因為藉由此彈起調整彈簧21及彈起彈簧22的相互作用來調整把手14的彈起速度,所以可在壓紐式制動件15的按壓操作的同時,使把手14以低速之適宜速度轉動,而緩慢地彈起到預定的突出位置。因而,不會有把手14急遽地彈起,以及門扉發出很大的衝擊聲之情形,把手14能以安心感高的適宜的速度彈起。此外,要將把手14壓回到殼體12內時,因為隨著轉動軸13的轉動,彈起調整用的螺旋彈簧21會往放鬆對於轉動軸13的繞緊之方向鬆捲,所以不會對於將把手14壓回到殼體12內之動作造成任何影響,只要和以往一樣抵抗彈起用的螺旋彈簧22的轉動彈力而將把手14壓回到殼體12內即可,可將把手14的操作性良好地維持。
另外,在該彈簧手段2之情況,係將彈起調整彈簧21插通配置於軸套23內,並將具有黏性的液體24注入到該彈起調整彈簧21,然後將彈起彈簧22捲繞到軸套23的外側。因此,可確實防止具有黏性的液體24從彈簧手段2漏出之情形。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雖形成為使彈簧手段2成為彈起調整彈簧21與彈起彈簧22之二重構造,來調整把手14的彈起速度之構成,但亦可形成為,取代該彈簧手段2而在殼體與把手之間設置緩衝器(shock absorber),或者除了該彈簧手段2之外,還在殼體與把手之間設置緩衝器,來調整把手14的彈起速度。此情況,可如第11圖所示,在轉動軸13側的把手14的端部在把手14彈起時會與之抵接或接近之殼體12的位置,設置緩衝器7的本體,並使緩衝器7的活塞桿(piston rod)71向著轉動軸13側的把手14的端部而突出,使之可在把手14彈起之際與把手14的端部相抵接,來調整彈起速度。
再者,此把手裝置1係具備有由兩個鎖定構件41,42所構成之簡易式鎖定手段4,且兩個鎖定構件41,42分別為由具有預定的剛性及彈性之塑膠材料(本實施形態之情況為聚醯胺系樹脂,特別是PA6)所形成之一體成形品。各鎖定構件41,42具備有可壓嵌入殼體12上下部的各凹溝124,125之基部411,421、以及基端透過鉸鍊部412,422而結合至基部411,421之鎖定片413,423。鎖定片的前端係朝向殼體12的凸緣11的背面側而斜向延伸,且可抵接於門板6的背面。在往門板6之把手裝置1的安裝中,係將基部411,421固定至殼體12的凹溝124,125中,從而分別將鎖定構件41,42裝設到把手裝置1上。接著,將殼體12插入設於門板6之安裝用開口60,使凸緣11抵接於該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周圍,並且一面使鎖定片413,423在受到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的壓迫而彈性變形一面使其通過門板6的背面側,而使得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夾在鎖定片413,423的前端與凸緣11之間。由於係藉由對於門板6之鎖定片413,423的反作用力來將此狀態固定住,因此只要將殼體12插入設於門板6之安裝用開口60,並使凸緣11抵接於門板6的正面,就可將該把手裝置1確實地安裝固定於門板6的安裝用開口60內。因而,不用使用螺絲,只要一個壓入動作就可將把手裝置1安裝至門板6上,可大幅提高安裝作業性。
而且,在此簡易式鎖定手段4之情況,係在殼體上部的鎖定構件41的鎖定片413的前端,形成可與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卡合之斷面大致為L字形之卡合部414,且使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61夾在該卡合部414與凸緣11之間,而藉由對於門板6之鎖定片413的反作用力來將此狀態固定住。另一方面,在殼體下部的鎖定構件42的鎖定片423的前端,形成可與門板6的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周圍卡合之凸狀部424,且使安裝用開口60的緣部61夾在該凸狀部424與凸緣11之間,而藉由對於門板6之鎖定片423的反作用力來將此狀態固定住。因此,可將把手裝置1確實而不會搖晃地安裝至門板6的安裝用開口60內。
另外,在此簡易式鎖定手段4中,於基部411,421的外周緣部,更詳細地說係端緣部,形成溝形之缺口401,402,403。因此,在有需要將該鎖定手段4從把手裝置1上拆下之情況,將一字螺絲起子或細棒材插入基部411,421的缺口401,402,403,將基部411,421挖起,就可簡單地將鎖定手段4從把手裝置1上拆下。
再者,在殼體12下面的凹溝125的內周形成溝槽,在殼體下部的鎖定構件42的基部421的外周,形成可與該溝槽卡合之突起425。因此,將該鎖定構件42嵌入凹溝125之際,讓鎖定構件42的突起425卡合於凹溝125的溝槽,則即使是向下的凹溝125,也可確實防止鎖定構件42之脫落,使鎖定構件42確實地固定於把手裝置1。在此情形,毋庸說亦可由孔來取代該凹溝。
此外,本實施形態雖以模鑄成形方式來形成殼體12,且利用模鑄成形之際附帶形成之凹溝124,125來作為殼體12的周面的凹溝,但亦可在模鑄成形後,才在殼體12的周面形成專門用來裝設鎖定手段4(鎖定構件41,42)之凹溝,並在此凹溝安裝鎖定手段4(鎖定構件41,42)。而且,在此鎖定手段4(鎖定構件41,42)之情況,雖然係裝設於殼體12的上下各面,但亦可同樣地裝設於殼體12的左右兩側面,或者,可在殼體12的上下、左右兩側之各面都同樣裝設。另外,本實施形態雖特別在殼體下部的鎖定構件42設置突起425,使之與凹溝125的溝槽卡合,但亦可同樣地使殼體上部的鎖定構件41固定於凹溝124。如此之變化形態也一樣可達到與上述實施形態一樣的作用效果。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雖然以將該簡易式鎖定手段4當作是附屬於把手裝置1的構件,亦即把手裝置1的一個構成零件為例進行說明,但亦可將該簡易式鎖定手段4提供作為可廣泛使用於包含把手裝置1在內之此種把手裝置之泛用零件。將此簡易式鎖定手段4裝設於各種把手裝置,就能以與上述實施形態一樣的方式將各種把手裝置安裝於門板(的安裝用開口),且可達到與上述實施形態一樣的作用效果。
1...把手裝置
2...彈簧手段
3...指示器
4...簡易式鎖定手段
6...門板
7...緩衝器
10...開口
11...凸緣
12...殼體
13...轉動軸
14...把手
15...壓鈕式的制動件
16...扣件
17...鎖單元
18...鑰匙
21...彈起調整用彈簧(彈起調整用的螺旋彈簧)
22...彈起用彈簧(彈起用的螺旋彈簧)
23...軸套
24...具有黏性之液體
30...作動桿(作動構件)
31...扣合部
32...顯示構件
33...彈簧手段(螺旋彈簧)
34、154...軸
41...殼體上部的鎖定構件
42...殼體下部的鎖定構件
51...把手軸
52...C形環
60...安裝用開口
71...活塞桿
121...軸筒部
122...筒狀的凹部
123...承扣部
124、125...凹溝
140...軸插通部
141、512...傾斜面
142...鎖單元收納部
143...孔
144...導孔
145...指示器裝入部
146...顯示窗
147...定位凸起
148...扣合爪
149...扣合段部
150...導引面
151...上端部
152...支臂
153...軸插通孔
155...螺旋彈簧
160...軸孔(方形軸孔)
170...鑰匙孔
171...鎖板(鎖定構件)
172...轉心
173...凸輪突起
174...溝孔
301、511...軸插通部
311、424...凸狀部
312...扣合面
320...顯示板
321...鎖定狀態顯示部
322...解鎖狀態顯示部
411、421...基部
401、402、403...缺口
412、422...鉸鏈部
413、423...鎖定片
414...斷面大致為L字形之扣合部
425...突起
513...軸部(方形軸部)
514...螺絲孔
515...螺栓
第1圖(a)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把手裝置之平面圖,第1圖(b)係該把手裝置之正面圖,第1圖(c)係該把手裝置之背面圖。
第2圖係該把手裝置之側面斷面圖。
第3圖(a)係該把手裝置的把手所採用的彈簧手段的正面斷面圖,第3圖(b)係該彈簧手段之側面斷面圖。
第4圖(a)係該把手裝置的把手所採用的彈簧手段之特別是彈起調整用彈簧的正面圖,第4圖(b)係該彈起調整用彈簧之側面圖。
第5圖(a)係該把手裝置的把手所採用的彈簧手段之特別是彈起用彈簧的正面圖,第5圖(b)係該彈起用彈簧之側面圖。
第6圖(a)係該把手裝置所採用的指示器之特別是作動桿的平面圖,第6圖(b)係該作動桿之側面圖,第6圖(c)係該作動桿之側面斷面圖。
第7圖(a)係該把手裝置所採用的簡易式鎖定手段之特別是殼體上部的鎖定構件之平面圖,第7圖(b)係該鎖定構件之側面圖,第7圖(c)係該鎖定構件之底面圖。
第8圖(a)係該把手裝置所採用的簡易式鎖定手段之特別是殼體下部的鎖定構件之平面圖,第8圖(b)係該鎖定構件之側面圖,第8圖(c)係該鎖定構件之底面圖。
第9圖係顯示將該把手裝置安裝於門板後的狀態之側面斷面圖。
第10圖(1)至(3)係顯示該把手裝置的把手等各個部份的動作之側面斷面圖。
第11圖(a)及(b)係顯示可取代該把手裝置的把手的彈簧手段或與該彈簧手段一併採用之緩衝器的側面斷面圖。
1...把手裝置
2...彈簧手段
3...指示器
4...簡易式鎖定手段
10...開口
11...凸緣
12...殼體
13...轉動軸
14...把手
15...壓鈕式的制動件
16...扣件
17...鎖單元
18...鑰匙
30...作動桿(作動構件)
31...扣合部
32...顯示構件
33...彈簧手段(螺旋彈簧)
34、154...軸
41...殼體上部的鎖定構件
42...殼體下部的鎖定構件
51...把手軸
52...C形環
121...軸筒部
122...筒狀的凹部
123...承扣部
124、125...凹溝
140...軸插通部
141、512...傾斜面
142...鎖單元收納部
143...孔
144...導孔
145...指示器裝入部
146...顯示窗
147...定位凸起
148...扣合爪
149...扣合段部
150...導引面
151...上端部
152...支臂
153...軸插通孔
155...螺旋彈簧
160...軸孔(方形軸孔)
171...鎖板(鎖定構件)
172...轉心
173...凸輪突起
174...溝孔
511...軸插通部
513...軸部(方形軸部)
514...螺絲孔
515...螺栓
Claims (1)
- 一種把手裝置,係具備有:固接於門扉,且正面具有開口之殼體;可起伏轉動地裝設於前述殼體內之把手;藉由軸而可轉動地支持於前述殼體的背面側而且與前述把手連結作動,並藉由前述把手的操作而可相對於固定框體側的承扣件而扣接或脫離之扣件;以及組裝於前述把手或前述殼體之一方,具有可與設於另一方的承扣部扣接或脫離的鎖定構件之鎖單元;且為藉由插入前述鎖單元的鑰匙孔之鑰匙的預定方向的轉動操作,使前述把手相對於前述殼體而鎖定,藉由該鑰匙之相反方向的轉動操作,使前述鎖定解除之形式的把手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指示器,係切換顯示前述把手處於為前述鎖單元所鎖定的鎖定狀態、以及處於解除該鎖定的解鎖狀態;前述指示器係包括:顯示窗,用以顯示前述把手的鎖定狀態或解鎖狀態;作動構件,在前述把手或前述殼體之一方具有藉由樞軸而支持成可在前述鎖定構件的扣接脫離方向擺動;以及彈簧手段,將前述作動構件的一端在常態下朝向與前述殼體側或前述把手側的承扣部相反的方向推壓;前述作動構件係以可襬動之方式藉由樞軸而支持在前述殼體側或前述把手側的承扣部與前述顯示窗之 間;前述顯示窗係靠近鎖單元的鑰匙孔而在把手或殼體形成開口;前述作動構件之一端係形成為介於前述殼體側或前述把手側的承扣部與前述鎖定構件之間之扣合部,另一端具有一顯示構件,此顯示構件具有顯示前述把手的鎖定狀態之鎖定狀態顯示部及顯示前述把手的解鎖狀態之解鎖狀態顯示部;藉由插入前述鎖單元的鑰匙孔之鑰匙的轉動操作,使前述鎖定構件扣合於前述作動構件一端的扣合部而使該扣合部與前述殼體側或前述把手側的承扣部扣合,同時使另一端之前述顯示構件的鎖定狀態顯示部面向前述顯示窗,藉由該鑰匙之相反方向的轉動操作,使前述鎖定構件與前述作動構件一端的扣合部之扣合解除而使該一端之扣合部從前述殼體側或前述把手側的承扣部脫離,同時使另一端之前述顯示構件的解鎖狀態顯示部面向前述顯示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48424A JP4991824B2 (ja) | 2009-10-29 | 2009-10-29 | ハンドル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18226A TW201118226A (en) | 2011-06-01 |
TWI532908B true TWI532908B (zh) | 2016-05-11 |
Family
ID=43956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9136049A TWI532908B (zh) | 2009-10-29 | 2010-10-22 | 把手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91824B2 (zh) |
KR (1) | KR101290535B1 (zh) |
CN (1) | CN102052003B (zh) |
TW (1) | TWI5329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04179B1 (ko) * | 2013-04-25 | 2015-03-19 | 주식회사 공진 | 도어용 로크핸들장치 |
JP2014234651A (ja) * | 2013-06-04 | 2014-12-15 |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 ハンドル装置 |
JP5886808B2 (ja) * | 2013-09-24 | 2016-03-16 |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 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
TWI553209B (zh) * | 2013-12-19 | 2016-10-11 | Ykk建築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鎖裝置及門窗 |
KR101502779B1 (ko) * | 2014-01-13 | 2015-03-24 | 주식회사 공진 | 도어 로크핸들용 인디케이터장치 |
JP6411815B2 (ja) * | 2014-08-26 | 2018-10-24 | Ykk Ap株式会社 | 錠装置及び建具 |
PL3369881T3 (pl) * | 2017-03-02 | 2020-03-31 | Industrilås I Nässjö Ab | Układ klamki drzwi z pośrednią pozycją otwarcia |
CN114502810B (zh) * | 2019-11-18 | 2023-10-27 | 亚萨合莱韩国公司 | 指示器式门锁 |
CN111042656B (zh) * | 2019-12-28 | 2024-09-13 | 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门窗闭锁机构的翻转折叠执手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83561B2 (ja) * | 1995-08-25 | 1999-04-19 |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 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
JP3421651B2 (ja) * | 2000-12-08 | 2003-06-30 |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 引き出し回転操作型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
JP2006016798A (ja) * | 2004-06-30 | 2006-01-19 | Takigen Mfg Co Ltd | ハンドル装置 |
JP2007217930A (ja) * | 2006-02-15 | 2007-08-30 | Tochigiya Co Ltd | 平面ハンドル |
CN2929104Y (zh) * | 2006-07-13 | 2007-08-01 | 臻邑工业有限公司 | 指示锁 |
JP2008169626A (ja) * | 2007-01-12 | 2008-07-24 | Chuo Electronics Co Ltd | 電気錠装置 |
-
2009
- 2009-10-29 JP JP2009248424A patent/JP4991824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10-22 TW TW099136049A patent/TWI532908B/zh active
- 2010-10-28 CN CN201010536174.1A patent/CN102052003B/zh active Active
- 2010-10-29 KR KR1020100106546A patent/KR10129053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18226A (en) | 2011-06-01 |
KR20110047160A (ko) | 2011-05-06 |
JP2011094364A (ja) | 2011-05-12 |
CN102052003B (zh) | 2014-05-14 |
CN102052003A (zh) | 2011-05-11 |
JP4991824B2 (ja) | 2012-08-01 |
KR101290535B1 (ko) | 2013-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32908B (zh) | 把手裝置 | |
US6606889B1 (en) | Pivot latch | |
US8109542B2 (en) | Door latch device for a vehicle | |
US7591494B2 (en) | Window lock assembly | |
US9752355B2 (en) |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 |
US20130300137A1 (en) | Latch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 |
JP3143601B2 (ja) | 車両の車内鍵忘れ防止装置 | |
KR20080015428A (ko) | 자석식 걸쇠장치 | |
CN1894124B (zh) | 具有锁定把手的转动爪锁栓 | |
US20100007154A1 (en) | Exit device | |
IL174024A (en) | Lock device | |
US20130270840A1 (en) | Rear compartment latch with power and manual release mechanism | |
TWI542772B (zh) | 簡易式鎖具裝置及具備該簡易式鎖具裝置之把手裝置 | |
KR101286954B1 (ko) | 핸들 장치 | |
JP4707551B2 (ja) | ゲーム機の施錠装置 | |
JP4036316B2 (ja) | 自動車ドアのアウタハンドルとラッチオープンレバーとの結合構造 | |
CN114075893A (zh) | 门锁组件 | |
JP6135281B2 (ja) |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 |
JP2003049572A (ja) | 鎌 錠 | |
WO2009039558A1 (en) | Handle assembly | |
TW202332828A (zh) | 栓鎖 | |
JP2007177470A (ja)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
KR200330515Y1 (ko) | 트렁크 리드 래치용 레버모듈 | |
JP2001090407A (ja) | 扉の錠装置 | |
JP2003161069A (ja) | バス用リッドパネルのロッ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