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6199B - Absorbent items - Google Patents

Absorbent ite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6199B
TWI526199B TW101149692A TW101149692A TWI526199B TW I526199 B TWI526199 B TW I526199B TW 101149692 A TW101149692 A TW 101149692A TW 101149692 A TW101149692 A TW 101149692A TW I526199 B TWI526199 B TW I5261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bsorbent
resin powder
absorbent resin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9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5566A (zh
Original Assignee
Lived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vedo Corp filed Critical Lived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25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5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6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61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42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15/60Liquid-swellable gel-forming materials, e.g. super-absorb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 A61F13/532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having absorbent material located in discrete regions, e.g. pock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22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1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42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2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ontaining or releasing organic materi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本發明係關於吸收性物品,更詳細地說,關於一次性尿布或衛生棉等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特性之改良。
紙尿布、衛生棉、失禁者用的尿墊等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保持從身體排泄的尿液或經血等的體液之吸收體、位於與身體接觸側之柔軟的透液性表面片、以及位於與身體接觸側的相對側之不透液性的內面片。上述吸收體一般由木漿等的親水性纖維狀基材與吸水性樹脂粉末所構成。體液在通過由不織布等所構成的表面片而被吸收於吸收體中。被吸收的體液在吸收體內部經木漿等的纖維狀基 材擴散,被吸收、保持於吸水性樹脂粉末中。
專利文獻1~4提出可使用於吸收體之吸收性樹脂粉末。專利文獻1揭示吸水性樹脂粒子,包含以水溶性乙烯單體(a1)及/或水解性乙烯單體(a2)以及交聯劑(b)為必要構成單位之交聯聚合體(A1),吸收性樹脂粒子內部存在疏水性物質(C)對交聯聚合物(A1)的重量為0.01~10.0重量%,吸水性樹脂粒子表面存在疏水性物質(D)對交聯聚合物(A1)的重量為0.001~1.0重量%所構成。
專利文獻2揭示吸水性樹脂粒子的製造方法,包括將含有交聯劑之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水溶液在分散劑存在下,在疏水性有機溶劑中逆相懸濁聚合,獲得含有含水吸水性樹脂粒子的反應混合物(A)之第1步驟;於該(A)中再添加含有交聯劑之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水溶液,使其逆相懸濁聚合,獲得含有含水吸水性樹脂粒子(b)之反應混合物(B)之第2步驟;使該(B)脫水及去溶劑,獲得吸水性樹脂塊(C)之第3步驟;以及使該吸水性樹脂塊乾燥的第4步驟,含水吸水性樹脂粒子(b)的總體密度為0.25~0.35g/ml,乾燥後的吸水性樹脂粒子(D)的總體密度為0.45~0.55g/ml。
專利文獻3揭示包含膠通液速度(ml/min)為0.01以上、3以下之吸水性樹脂(一)與膠通液速度(ml/min)為5以上、200以下之吸水性樹脂(二)為特徵的吸收性物品。
專利文獻4揭示包含吸水性樹脂(A)以及表面張力10~30dyn/cm、且具有可與(A)化學鍵結的結合基之改質劑 (B)為特徵的吸水性樹脂組成物。
為了使吸收性物品薄型化,檢討使吸收體中的纖維狀基材的使用量減少而且使吸水性樹脂粉末的使用量增加。如此的薄型吸收體有所謂的膠阻礙的問題。亦即,降低纖維狀基材的使用量、增加吸水性樹脂粉末的使用量的吸收體,當吸收體液時,首先與肌膚直接接觸側的吸水性樹脂粉末吸收體液而膨潤。但是,因為吸收體中的吸水性樹脂粉末含量高,膨潤的吸水性樹脂粉末彼此之間容易相互接觸。結果使得作為體液通路的空隙被阻塞,而有無法發揮吸收體預定的吸水能力的現象。改良膠阻礙現象的技術,例如專利文獻5~8。
專利文獻5揭示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內面片、以及介於兩片之間具有液體保持性的吸收體之吸收性物品,其特徵為,上述吸收體滿足下述1)及1’)的條件,且該吸收體所含的高吸水性聚合物滿足下述2)及3)的條件之吸收性物品。
1)上述吸收體為由纖維狀基材與高吸水性聚合物為主要構成要素所構成,該吸收體的總重量之45~90重量%為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
1’)上述吸收體由2個以上的層所構成,至少一層為由上述纖維狀基材所構成的層,其他至少一層為由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所構成的層或由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與上述纖維狀基材的混合物所構成的層,且由上述纖維狀基材所構成的層為以黏接劑黏接解纖、層積的木漿纖維之片狀層。
2)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由表面部分的交聯密度高的交聯體粒子所構成,經離心脫水法的生理食鹽水的吸水量為25g/g以上。
3)將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0.5g與生理食鹽水共同填充於截面積4.91cm2(內徑25mm φ)的圓筒中,藉由該生理食鹽水使該高吸水性聚合物達到飽和狀態而膨潤,使膨潤的該高吸水性聚合物沈降後,通過生理食鹽水50ml時的液體通過時間為20秒以下。
專利文獻6揭示具有表面片、內面片、以及介於兩片之間且包含吸水性聚合物及纖維之吸收體的吸收性物品,包含膨潤膠的安息角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作為吸水性聚合物,該吸收體中吸水性聚合物含量超過由下式算出的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量,具有吸水性聚合物高濃度區域。
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量(質量%)=(吸收體所含的全部吸水性聚合物之總質量/吸收體的總質量)×100
專利文獻7揭示內面片、透液性表面片、以及位於兩片內部由木漿與高吸收性聚合物所構成的吸收體所形成之體液吸收物品,該吸收體中,對木漿與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總重量,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比例為30~60重量%,且該高吸收性聚合物中,聚合物粒度分布為500μm以上者有10重量%,250~500μm者有70重量%,250μm以下者有20重量%,同時聚合物粒子形狀的不定形度在總體密度評價中為0.3~0.5g/ml,且保水於木漿纖維空隙的體液向高吸收性聚合物側移動的體液吸引吸收性能從吸收開始15秒內為 5g/g以上。
專利文獻8揭示透液性的表面片與不透液性的內面片之間具有吸收墊的一次性吸收性物品,該吸收墊含有吸水性樹脂粉末,從表面片側依序有不含木漿纖維的片狀吸水層、含吸水性樹脂粉末與木漿纖維的纖維集合層,且該片狀吸水層具有內包吸水性樹脂粉末的複數個吸水性樹脂粉末存在區域,以及在相鄰的吸水性樹脂粉末存在區域之間形成的吸水性樹脂粉末不存在區域為特徵之一次性吸收性物品。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10-185029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10-59254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3-235889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2003-82250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許第3722550號公報
【專利文獻6】特開2011-19896號公報
【專利文獻7】特許第3783914號公報
【專利文獻8】特開2004-275225號公報
本發明為鑑於吸收性物品薄型化時所產生之問題所完成之發明。亦即,以提供吸收速度快、與肌膚直接接觸面不易發生液體殘留的優良乾爽感、且不易產生排泄的體液 回流的吸收性物品為課題。
可解決上述課題之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為具有由至少1層吸收層所構成的吸收體之吸收性物品,該吸收體的最上層配置滿足下列(a)~(d)之要件的吸收性樹脂粉末。
(a)總體密度:0.45g/ml~0.62g/ml;(b)根據渦旋法的吸收速度:20秒~50秒;(c)負重下通液速度:10秒以下;(d)吸濕阻礙率:5%以下。
本發明所使用的吸水性樹脂粉末可使體液快速通過到吸收體的下方。結果,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吸收速度大、吸收體表面的乾爽感優良、不易產生排泄的體液回流。又即使反覆吸收體液,吸收速度也不易降低。
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從表現高吸水性的觀點,吸收倍率較佳為40g/g~55g/g,保水量較佳為20g/g~45g/g。
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較佳為,例如由含有(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或經水解生成(a1)水溶性乙烯系不飽和單體的(a2)水解性單體與(b)內部交聯劑之單體組合物聚合所形成的(A)交聯聚合物以(B)表面改質劑處理所得的吸水性樹脂粉末。(B)表面改質劑的處理量,相對於(A)交聯聚合物100質量部,較佳為0.001質量部~1質量部。(B)表面改質劑較佳選自由胺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及二氧化矽所組成之群組中至少1種。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的最上層的吸收層較佳具有內包 吸水性樹脂粉末的複數個吸水性樹脂粉末存在區域以及相鄰的吸水性樹脂粉末不存在區域。又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的吸收體,較佳含吸水性樹脂粉末與纖維基材的吸收層作為與最上層相鄰的下層。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吸收速度快,乾爽感優良,且不易產生排泄體液的回流。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為具有由至少1層吸收層所構成的吸收體之吸收性物品,該吸吸收體的最上層配置滿足下列(a)~(d)之要件的吸收性樹脂粉末。
(a)總體密度:0.45g/ml~0.62g/ml;(b)根據渦旋法的吸收速度:20秒~50秒;(c)負重下通液速度:10秒以下;(d)吸濕阻礙率:5%以下。
首先對於本發明所使用之吸水性樹脂粉末說明。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為(a)總體密度:0.45g/ml~0.62g/ml。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總體密度較佳為0.50g/ml以上,更佳為0.52g/ml以上,較佳為0.61g/ml以下,更佳為0.60g/ml以下。上述總體密度為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形狀指標。總體密度在上述範圍內者,吸水性樹脂粉末之間容易形成作為體液通路的空隙。結果使得吸收速度、重複吸收速度良好。總體密度的測定方法如後所述。
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b)根據渦旋法的吸收速度為20秒~50秒。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在根據渦旋法的吸收速度較佳為22秒以上,更佳為25秒以上,較佳為48秒以下,更佳為45秒以下。在上述吸收速度超過50秒的情形,體液的排泄速度快而一度排出多量的體液時,無法充分進行體液的吸收。結果容易引起液漏。上述吸收速度愈小愈好,但是若未滿20秒,則有吸收性樹脂粉末對尿的安定性,特別是負重下的安定性降低的情形。根據渦旋法的吸收速度以測定吸收體液的時間(秒)來評估。因此,測定時間(秒)愈短,吸收速度愈快。
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c)負重下通液速度為10秒以下。上述負重下通液速度較佳為8秒以下,更佳為5秒以下。在上述負重下通液速度超過10秒的情形,吸收體內部容易引起體液擴散障礙。因此有容易發生液漏的情形。上述負重下通液速度係以事先吸水而膨潤的吸水性樹脂粉末在負重的狀態下,測定一定量體液通過的時間(秒)來評估。因此,測定時間(秒)愈短,吸收速度愈快。
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d)吸濕阻礙率為5%以下。上述吸濕阻礙率較佳為4%以下,更佳為3%以下。當上述吸濕阻礙率超過5%時,吸水性樹脂粉末容易凝集。因此。在製造吸收體時,在生產機器或生產線上的搬送管道內,吸水性樹脂粉末容易堵塞,或者產生吸水性樹脂粉末無法均勻塗佈於不織布等的問題。又,有容易引起排泄體液回流的情形。
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水倍率較佳為40g/g以上,更佳為42g/g以上,再更佳為44g/g以上,較佳為55g/g以下,更佳為53g/g以下,再更佳為51g/g以下。上述吸收倍率為顯示吸水性樹脂粉末吸水程度的量的測量。當上述吸收倍率未滿40/g時,為了保持吸收容量在特定的程度必須使用多量的吸水性樹脂粉末,使得製造薄型吸收體變得困難。上述吸收倍率,從防止液漏的觀點,愈大愈好,但是更佳為55g/g以下。當上述吸收倍率超過55g/g時,有吸水性樹脂粉末對尿的安定性降低的傾向。
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保水量較佳為20g/g以上,更佳為22g/g以上,再更佳為24g/g以上,較佳為45g/g以下,更佳為43g/g以下,再更佳為40g/g以下。保水量為顯示吸水性樹脂粉末中吸收的液體可保持的程度之測量。當上述保水量未滿20g/g時,為了使體液保持容量維持在特定的程度,必須使用多量的吸水性樹脂粉末,而有製作薄型吸收體變得困難的情形。上述保水量,從防止液漏的觀點,愈大愈好,但是更佳為45g/g以下。當上述保水量超過45g/g時,有吸水性樹脂粉末對尿的安定性降低的傾向。
吸水性樹脂粉末的總體密度、根據渦旋法的吸收速度、負重下通液速度、吸收倍率、保水量,可根據例如交聯聚合體的組成、表面改質劑的種類、吸水性樹脂粉末的粒度、乾燥條件等適宜選擇來調整。
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較佳為(A)交聯聚合物的表面以 (B)表面改質劑處理者。(A)上述交聯聚合物較佳為由含有(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或經水解生成(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的(a2)水解性單體以及(b)內部交聯劑為必要成分之單體組合物經聚合而得者。
對(A)交聯聚合物說明。(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沒有特別限制,但是可使用具有至少1個水溶性取代基與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單體等。水溶性單體表示在25℃水100g中具有至少100g溶解性質的單體。(a2)水解性單體在50℃水,視需要經觸媒(酸或鹼等)作用,水解生成(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a2)水解性單體的水解可在(A)交聯聚合物的聚合中、聚合後、及兩者中進行,但是從所得的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分子量的觀點等,較佳在聚合後。
水溶性取代基例如羧基、磺基、磺醯基、膦基(phosphono group)、羥基、胺甲醯基、胺基、或這些的鹽類,及銨鹽,較佳為羧基的鹽(羧酸鹽)、磺基的鹽(磺酸鹽)、銨鹽。又鹽類可列舉鋰、鈉、鉀等的鹼金屬鹽,鎂、鈣等的鹼土金屬鹽。銨鹽可為第1級~第3級胺的鹽或第4級銨鹽。這些鹽中,從吸收特性的觀點,較佳為鹼金屬鹽及銨鹽,更佳為鹼金屬鹽,再更佳為鈉鹽。
上述具有羧基及/或其鹽的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較佳為碳數3~30的不飽和碳酸及/或其鹽。上述具有羧基及/或其鹽的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之具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鹽、巴豆酸及桂皮酸等的不飽和單碳酸及/或其鹽;順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鹽、富馬酸 (fumaric acid)、檸康酸(citraconic acid)及衣康酸(itaconic acid)等的不飽和二碳酸及/或其鹽;順丁烯二酸單丁酯、富馬酸單丁酯、順丁烯二酸的乙基卡必醇(carbitol)單酯、富馬酸的乙基卡必醇單酯、檸康酸單丁酯及衣康酸乙二醇單酯等的不飽和二碳酸的單烷基(碳數1~8)酯及/或其鹽等。本發明的說明中「(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
具有磺基及/或其鹽的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較佳為碳數2~30的磺酸及/或其鹽。具有磺基及/或其鹽的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的具體例,如乙烯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苯乙烯磺酸、及α-甲基苯乙烯磺酸等的脂肪族或芳香族乙烯磺酸;(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磺酸、2-羥基-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醯基胺基-2,2-二甲基乙烷磺酸、3-(甲基)丙烯醯氧基乙烷磺酸、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烷磺酸、及3-(甲基)丙烯醯胺-2-羥基丙烷磺酸等的含(甲基)丙烯醯基的烷基磺酸;以及烷基(甲基)烯丙基磺基琥珀酸酯等。
具有磺醯基及/或其鹽的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例如羥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的硫酸酯;聚氧烷烯基單(甲基)丙烯酸酯的硫酸酯等。
具有膦基及/或其鹽的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的磷酸單酯、(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的磷酸二酯、及(甲基)丙烯酸烷基膦酸等。
具有羥基的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包含(甲基)烯丙 基醇及(甲基)丙烯醇等的碳數3~15的單乙烯性不飽和醇;碳數2~20的烷二醇、甘油、山梨聚糖(sorbitan)、二甘油、季戊四醇、聚烷(碳數2~4)二醇(重量分子量100~2000)等的2~6價聚醇的單乙烯性不飽和碳酸酯或單乙烯性不飽和醚等。這些的具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聚-氧乙烯-氧丙烯單(甲基)烯丙基醚等。
具有胺甲醯基的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丙烯醯胺等的N-烷基(碳數1~8)(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丙烯醯胺、N,N-二-n-或i-丙基丙烯醯胺等的N,N-二烷基(烷基的碳數1~8)丙烯醯胺;N-甲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的N-羥烷基(碳數1~8)(甲基)丙烯醯胺;N,N-二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的N,N-二羥基烷基(碳數1~8)(甲基)丙烯醯胺。具有由醯胺所構成的基之不飽和單體,除上述者外,也可使用碳數5~10的乙烯內醯胺(N-乙烯吡咯酮等)等。
具有胺基的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例如單乙烯性不飽和單體或二碳酸的含胺基酯及單乙烯性不飽和單或二碳酸的含胺基醯胺等。單乙烯性不飽和單或二碳酸的含胺基酯可使用二烷基胺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羥烷基)胺基烷基酯及嗎啉并烷基酯等,例如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乙基胺基(甲基)丙烯酸酯、嗎啉并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胺基乙基富馬酸酯及二甲基胺基乙基蘋果酸酯。單乙烯性不飽和單或二碳酸的含胺基醯胺較佳為 單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例如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及二乙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具有胺基的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除上述者以外,也可使用4-乙烯吡啶及2-乙烯吡啶等的乙烯吡啶。
經水解生成(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之(a2)水解性單體沒有特別限制,但較佳為含有至少1個經水解形成水溶性取代基之水解取代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水解性取代基例如含酸酐的基、含酯鍵結的基及氰基等。
具有含酸酐的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使用碳數4~20的不飽和二碳酸酐等,例如順丁烯二酸酐、衣康酸酐、檸康酸酐等。具有含酯鍵結的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的單乙烯性不飽和碳酸的低級烷基酯;及乙酸乙烯酯、乙酸(甲基)烯丙酯等的單乙烯性不飽和醇的酯。具有氰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例如(甲基)丙烯腈及5-己烯腈等的碳數3~6的含乙烯基的腈化合物。
(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a2)水解性單體可更使用特許第3648553號公報、特開2003-165883號公報、特開2005-75982號公報、及特開2005-95759號公報記載者。
(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a2)水解性單體分別可單獨使用或者混合2種以上的混合物使用。(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與(a2)水解性單體併用的情形時也是相同。又併用(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a2)水解性單 體時,其莫耳比(a1/a2)較佳為75/25~99/1,更佳為85/15~95/5,再更佳為90/10~93/7,最佳為91/9~92/8。上述莫耳比在上述範圍內時,吸收性能變得更好。
構成(A)交聯聚合物的單體,除了(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a2)水解性單體以外,可使用可與這些單體共聚合的(a3)其他的乙烯單體。可共聚合的(a3)其他的乙烯單體可使用疏水性乙烯單體等,但不限於此等。(a3)其他的乙烯單體使用下列(i)~(iii)的乙烯單體等。
(i)碳數8~30的芳香族乙烯性單體;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甲苯及羥基苯乙烯等的苯乙烯、及乙烯萘及二氯苯乙烯等的苯乙烯的鹵素取代體等。
(ii)碳數2~20的脂肪族乙烯單體;乙烯、丙烯、丁烯、異丁烯、戊烯、庚烯、二異丁烯、辛烯、十二烯及十八烯等的烷烯;以及丁二烯及異戊二烯等的烷二烯。
(iii)碳數5~15的脂環式乙烯單體;松油萜(pinene)、檸檬烯(limonene)、茚(indene)等的單乙烯性不飽和單體;以及環戊二烯、二環戊二烯及亞乙烯降冰片烯(ethylidene norbornene)等的聚乙烯性乙烯聚合性單體。
(a3)其他的乙烯單體更可使用特許第3648553號公報、特開2003-165883號公報、特開2005-75982號公報、及特開2005-95759號公報記載者。
使用(a3)其他的乙烯單體的情形,(a3)其他的乙烯單體的含量(莫耳%),對於(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a2)水解性單體的總量(100莫耳%),較佳為0.01莫耳%~5莫耳%,更佳為0.05莫耳%~3莫耳%,再更佳為0.08莫耳%~2莫耳%,最佳為0.1莫耳%~1.5莫耳%。從吸收特性的觀點,(a3)其他的乙烯單體的含量最佳為0莫耳%。
(b)內部交聯劑可例如具有(b1)具有2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內部交聯劑、(b2)具有至少1個可與(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的水溶性取代基及/或(a2)水解性單體經水解生成的水溶性取代基反應的官能基且至少1個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內部交聯劑、以及(b3)具有至少2個可與(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的水溶性取代基及/或(a2)水解性單體經水解生成的水溶性取代基反應的官能基之內部交聯劑等。
(b1)具有2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內部交聯劑例如碳數8~12的雙(甲基)丙烯醯胺、碳數2~10的多元醇之聚(甲基)丙烯酸酯、碳數2~10的聚烯丙基胺及碳數2~10的多元醇之聚(甲基)烯丙基醚等。這些的具體例,如N,N’-亞甲基雙(甲基)丙烯醯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聚合度2~5)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或三)丙烯酸酯、三甲氧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烯丙基胺、三烯丙基胺、三烯丙基氰脲酸酯、三烯丙基異氰脲酸酯、四烯丙氧基乙烷、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季戊四醇四烯丙基醚及二甘油 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b2)具有至少1個可與(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的水溶性取代基及/或(a2)水解性單體經水解生成的水溶性取代基反應的官能基且至少1個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內部交聯劑,例如碳數6~8具有環氧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碳數4~8具有羥基的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及碳數4~8具有異氰酸鹽的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等。這些的具體例如縮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酯、N-甲氧基(甲基)丙烯醯胺、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異氰酸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b3)具有至少2個可與(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的水溶性取代基及/或(a2)水解性單體經水解生成的水溶性取代基反應的官能基之內部交聯劑,可例如多價醇、多價縮水甘油醚、多價胺、多價氮丙啶(aziridine)、及多價異氰酸酯等。多價縮水甘油醚化合物例如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及甘油二縮水甘油醚等。多價胺化合物例如乙二胺、二乙三胺、三乙四胺、四乙五胺、五乙六胺及聚乙醯亞胺等。多價氮丙啶化合物例如日本觸媒化學工業公司製的Chemitite PZ-33{2,2-雙羥甲基丁醇-三(3-(1-氮丙啶基)丙炔酸酯)}、Chemitite HZ-22{1,6-六亞甲基二乙烯脲}、及Chemitite DZ-22{二苯基甲烷-雙-4,4-N,N’-二乙烯脲}等。多價異氰酸酯化合物例如2,4-甲苯二異氰酸酯及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這些內部交聯劑可單獨使用,也可2種以上併用。
作為(b)內部交聯劑,從吸收性能(特別是吸收量及吸收速度等)等觀點,較佳為(b1)具有2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內部交聯劑,更佳為碳數2~10的多元醇的聚(甲基)烯丙基醚,再更佳為三烯丙基氰脲酸酯、三烯丙基異氰脲酸酯、四烯丙氧基乙烷或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最佳為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
作為(b)內部交聯劑,可更使用特許第3648553號公報、特開2003-165883號公報、特開2005-75982號公報、及特開2005-95759號公報記載者。
(b)內部交聯劑的含量(莫耳%),相對於(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a2)水解性單體的總量(100莫耳%),較佳為0.001莫耳%~5莫耳%,更佳為0.005莫耳%~3莫耳%,再更佳為0.01莫耳%~1莫耳%。在此範圍使吸收性能(特別是吸收量及吸收速度等)變得更好。
(A)交聯聚合物的聚合形態可使用習知的方法等,可採用溶液聚合法、乳化聚合法、懸濁聚合法、逆相懸濁聚合法。聚合時的聚合液的形狀也可為薄膜狀及噴霧狀等。控制聚合的方法可適用斷熱聚合法、溫度控制聚合法及等溫聚合法等。
以懸濁聚合法或逆相懸濁聚合法作為聚合方法的情況中,視需要可使用蔗糖酯、磷酸酯及山梨糖醇酯等習知的分散劑、及聚乙烯醇、α-烯烴-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及氧化聚乙烯等的保護膠體等。在逆相懸濁聚合法的情形時可使用環己烷、正己烷、正庚烷、甲苯及二甲苯等的溶劑進 行聚合。聚合的方法較佳為溶液聚合法,從不必使用有機溶劑等而有利於生產成本面的觀點,更佳為水溶液聚合法。
經聚合而得的含水膠{由交聯聚合物與水所形成}可視需要裁斷。裁斷後的膠的體積(最長徑)較佳為50μm~10cm,更佳為100μm~2cm,再更佳為1mm~1cm。在此範圍者,在乾燥步驟的乾燥性變得更好。
裁斷可以公知方法進行,例如使用破碎機、橡膠切碎機、藥物粉碎機、裁斷機、衝擊式粉碎機及輥式粉碎機等的習知裁斷裝置裁斷。
聚合中使用溶劑(有機溶劑、水等)的情形,較佳在聚合後餾去溶劑。溶劑含有有機溶劑的情形,餾去後的有機溶劑的含量(質量%),相對於交聯聚合體的質量(100質量%),較佳為0質量%~10質量%,更佳為0質量%~5質量%,再更佳為0質量%~3質量%,最佳為0質量%~1質量%。有機溶劑的含量在上述範圍內時,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收性能(特別是保水量)變得更好。
溶劑中含水的情形,餾去後的水分(質量%),相對於交聯聚合體的質量(100質量%),較佳為0質量%~20質量%,更佳為1質量%~10質量%,再更佳為2質量%~9質量%,最佳為3質量%~8質量%。水分(質量%)在上述範圍內時,吸收性能及乾燥後的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崩壞性變得更好。
有機溶劑的含量與水分係經由紅外線水分測定器{KETT公司(股)製JE400等:120±5℃、30分、加熱前氛圍氣濕度50±10%RH、燈型100V、40W}加熱時的加熱前後的測 定試料的質量減少而求得。
餾去溶劑(包含水)的方法可適用以80℃~230℃溫度的熱風餾去(乾燥)的方法、經由加熱至100℃~230℃的鼓吹風機等的薄膜乾燥法、(加熱)減壓乾燥法、冷凍乾燥法、經紅外線乾燥法、傾析及過濾等。
(A)交聯聚合物可在乾燥後粉碎。粉碎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使用例如榔頭式粉碎機、衝擊式粉碎機、輥式粉碎機及高速氣流式粉碎機等的一般粉碎裝置。粉碎的(A)交聯聚合物可視需要過篩等調整粒度。
視需要過篩的情形中,(A)交聯聚合物的重量平均粒徑(μm)較佳為100μm~800μm,更佳為200μm~700μm,再更佳為250μm~600μm,特佳為300μm~500μm,最佳為350μm~450μm。(A)交聯聚合物的重量平均粒徑(μm)如在前述範圍內,吸收性能會變得更好。
重量平均粒徑使用旋打振篩機及標準篩(JIS Z8801-1:2006)根據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第6版(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4,第21頁)記載之方法測定。亦即,將JIS標準篩從上而下依序組合成1000μm、850μm、710μm、500μm、425μm、355μm、250μm、150μm、125μm、75μm、及45μm,以及托盤。於最上段的篩加入約50g的測定粒子,以旋打振篩機振動5分鐘。對各篩及托盤上的測定粒子秤重,以總量為100重量%,計算各篩上的粒子的重量分率,將此數值描點於對數概率座標紙(橫座標表示篩孔徑(粒徑),縱座標 表示重量分率)後,將各點連線,求得重量分率對應50重量%的粒徑,此為重量平均粒徑。
又,微粒子的含量少者吸收性能佳,因此全部粒子中106μm以下(較佳為150μm以下)的微粒子的含量較佳為3重量%以下,更佳為1重量%以下。微粒子的含量可使用獲得上述重量平均粒徑時所作成的點線圖來得到。
(A)交聯聚合物可為1種,也可為2種以上的混合物。
(B)表面改質劑例如硫酸鋁、鉀明礬、銨明礬、鈉明礬、(聚)氯化鋁、這些的水合物等的多價金屬化合物;聚乙烯醯亞胺、聚乙烯胺、聚烯丙基胺等的聚陽離子化合物;無機微粒子;(B1)含烴基的表面改質劑;(B2)含具有氟原子的烴基的表面改質劑;以及(B3)具有聚矽氧烷構造的表面改質劑等。
上述無機微粒子例如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鎂及氧化鋯等的氧化物;碳化矽及碳化鋁等的碳化物;氮化鈦等的氮化物;以及這些的複合物(例如沸石及滑石等)等。這些之中,以氧化物為佳,更佳為氧化矽。無機微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較佳為10nm~5000nm,更佳為30nm~1000nm,再更佳為50nm~750nm,最佳為90nm~500nm。體積平均粒徑由動態光散亂法在溶劑中測定。具體為,使用日機裝公司製的Nanotrac粒度分布測定裝置UPA-EX150(光源:He-Ne雷射),在溶劑環己烷中、溫度25℃中測定。
上述無機微粒子的比表面積較佳為20m2/g~400m2/g, 更佳為30m2/g~350m2/g,再更佳為40m2/g~300m2/g。比表面積在上述範圍內者,吸收性能變得更好。又,比表面積係根據JIS Z8830:2001(氮、容量法、多點法)而測定。
無機微粒子容易從市場上獲得。例如{以下商品名(化學組成、體積平均粒徑nm、比表面積m2/g)}Aerosil 130(二氧化矽、16、130)、Aerosil 200(二氧化矽、12、200)、Aerosil 300(二氧化矽、7、300)、Aerosil MOX80(二氧化矽、30、80)、Aerosil COK84(二氧化矽、12、170)、Aerosil OX50T(二氧化矽、7、40)、氧化鈦P25(氧化鈦、20、30)、及Aluminum oxide C(氧化鋁、13、100){日本Aerosil公司};DENKA熔融Silica F-300(二氧化矽、11、160){電氧化學工業公司};Micorid 850(二氧化矽、13、150){東海化學工業公司};非晶質矽SP-1(二氧化矽、14、45){Nozawa公司};Syloid 622(二氧化矽、17、350);Syloid ED50(二氧化矽、8、400){Grace Japan公司};Admafine SO-C1(複合氧化物、0.1、20){Admatech公司}、Aerosil 200(二氧化矽、100、12){Degussa AG:德國};Tokusil(二氧化矽、2.5、120)及Reolosil(二氧化矽、2.5、110){Tokuyama公司};Nipsil E220A(二氧化矽、2.5、130){日本Silica公司製};及Klebosol 30CAL25(二氧化矽、12、200){Clariant Japan公司}等。
(B1)含有烴基的表面改質劑包括聚烯烴樹脂、聚烯烴樹脂衍生物、聚苯乙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衍生物、蠟、長鏈脂肪酸酯、長鏈脂肪酸及其鹽、長鏈脂肪族醇、以及 這些的2種以上的混合物等。
聚烯烴樹脂例如使乙烯、丙烯、異丁烯及異戊二烯等的碳數2~4的烯烴聚合形成的重量平均分子量1000~100萬的聚合物。聚合物中烯烴成分的含量,在聚烯烴樹脂100質量%中,較佳為至少50質量%以上。聚烯烴樹脂的具體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異丁烯、聚(乙烯-異丁烯)及異戊二烯等。
聚烯烴樹脂衍生物較佳為聚烯烴樹脂中導入羧基(-COOH)或1,3-側氧基-2-氧丙烯基(-COOCO-)等的重量平均分子量1000~100萬的聚合物。具體例如聚乙烯熱分解體、聚丙烯熱分解體、順丁烯二酸變性聚乙烯、氯化聚乙烯、順丁烯二酸變性聚丙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異丁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順丁烯二酸化的聚丁二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順丁烯二酸化物等。
聚苯乙烯樹脂可使用重量平均分子量1000~100萬的聚合物等。
聚苯乙烯樹脂衍生物較佳為以苯乙烯為必要構成單體的重量平均分子量1000~100萬的聚合物。苯乙烯的含量,在聚苯乙烯樹脂衍生物100質量%中,較佳為至少50質量%。苯乙烯樹脂衍生物的具體例,如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及苯乙烯-異丁烯共聚物等。
蠟例如石蠟、蜜蠟、巴西棕櫚蠟及牛脂等的熔點50℃ ~200℃的蠟。
長鏈脂肪酸酯較佳為碳數8~30的脂肪酸與碳數1~12的醇的酯。長鏈脂肪酸酯的具體例如月桂酸甲酯、月桂酸乙酯、硬脂酸甲酯、硬脂酸乙酯、油酸甲酯、油酸乙酯、月桂酸單甘油酯、硬脂酸單甘油酯、油酸單甘油酯、月桂酸單季戊四醇酯、硬脂酸單季戊四醇酯、油酸單季戊四醇酯、月桂酸單山梨糖醇酯、硬脂酸單山梨糖醇酯、油酸單山梨糖醇酯、棕櫚酸單蔗糖酯、棕櫚酸二蔗糖酯、棕櫚酸三蔗糖酯、硬脂酸單蔗糖酯、硬脂酸二蔗糖酯、硬脂酸三蔗糖酯及牛脂等。這些之中,從吸收性物品的耐漏性觀點,較佳為硬脂酸單蔗糖酯、硬脂酸二蔗糖酯、硬脂酸三蔗糖酯,更佳為硬脂酸單蔗糖酯及硬脂酸二蔗糖酯。
長鏈脂肪酸及其鹽較佳為碳數8~30的脂肪酸及其鹽。碳數8~30的脂肪酸例如月桂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二元酸及蘿酸(behenic acid)等。碳數8~30的脂肪酸鹽的金屬成分較佳為鋅、鈣、鎂或鋁(以下簡稱Zn、Ca、Mg、Al)。碳數8~30的脂肪酸鹽的具體例如棕櫚酸鈣、棕櫚酸鋁、硬脂酸鈣、硬脂酸鎂、硬脂酸鋁等。從吸收性物品的耐漏性觀點,長鏈脂肪酸及其鹽較佳為硬脂酸鋅、硬脂酸鈣、硬脂酸鎂、硬脂酸鋁,更佳為硬脂酸鎂。
長鏈脂肪族醇例如月桂醇、棕櫚醇、硬脂醇、油醇等的碳數8~30的脂肪族醇。從吸收性物品的耐漏性觀點,長鏈脂肪族醇較佳為棕櫚醇、硬脂醇、油醇,更佳為硬脂醇。
(B2)含具有氟原子的烴基的表面改質劑包含全氟烷、 全氟烷烯、全氟芳族、全氟烷基醚、全氟烷基碳酸或其鹽、全氟烷基醇、及這些的2種以上的混合物等。
全氟烷較佳為氟原子數4~42、碳數1~20的烷基。全氟烷例如三氟甲烷、五氟乙烷、五氟丙烷、七氟丙烷、七氟丁烷、九氟己烷、十二氟辛烷、及十七氟十二烷等。
全氟烷烯較佳為氟原子數4~42、碳數2~20的烷烯。全氟烷烯例如三氟乙烯、五氟丙烯、三氟丙烯、七氟丁烯、九氟己烯、十三氟辛烯、及十七氟十二烷烯等。
全氟芳族較佳為氟原子數4~42、碳數6~20的芳基。全氟芳族例如三氟苯環、五氟甲苯、三氟萘、七氟苯環、九氟二甲苯、十三氟辛基苯、及十七氟十二烷基苯等。
全氟烷基醚較佳為氟原子數2~82、碳數2~40的醚。全氟烷基醚例如二(三氟甲基)醚、二(五氟乙基)醚、二(五氟丙基)醚、二(七氟丙基)醚、二(七氟丁基)醚、二(九氟己基)醚、二(十三氟辛基)醚、及二(十七氟十二烷基)醚等。
全氟烷基碳酸或其鹽較佳為氟原子數3~41、碳數1~21的碳酸或其鹽。全氟烷基碳酸或其鹽例如五氟乙烷碳酸、五氟丙烷碳酸、七氟丙烷碳酸、七氟丁烷碳酸、九氟己烷碳酸、十三氟辛烷碳酸、十七氟十二烷碳酸、或這些的金屬鹽。金屬鹽較佳為鹼金屬鹽、或鹼土金屬鹽。
全氟烷基醇較佳為氟原子數3~41、碳數1~20的醇。全氟烷基醇例如五氟乙醇、五氟丙醇、七氟丙醇、七氟丁醇、九氟己醇、十三氟辛醇、及十七氟十二醇等,以及這些醇的環氧乙烷(對1莫耳醇為1~20莫耳)加成體等。
這些的2種以上的混合物,例如全氟烷基碳酸與全氟醇的混合物,例如較佳為五氟乙烷碳酸與五氟乙醇的混合物。
(B3)具有聚矽氧烷構造的表面改質劑,例如聚二甲基矽氧烷、聚氧乙烯基變性的聚矽氧烷、聚(環氧乙烯-氧丙烯)變性的聚矽氧烷等的聚醚變性的聚矽氧烷;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環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胺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烷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以及這些的混合物等。
聚醚變性的聚矽氧烷、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環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及胺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等的變性矽酮(silicone)的有機基(變性基)的位置,沒有特別限定,但可在聚矽氧烷的側鏈、聚矽氧烷的兩端、聚矽氧烷的一端、聚矽氧烷的側鏈與兩端。這些之中,從吸收特性的觀點,較佳在聚矽氧烷的側鏈、以及聚矽氧烷的側鏈與兩端,更佳在聚矽氧烷的側鏈與兩端。
聚醚變性的聚矽氧烷的有機基(變性基)包括含有聚氧乙烯鏈或聚(氧乙烯-氧丙烯)鏈的基。聚醚變性的聚矽氧烷所含的氧乙烯單位及/或氧丙烯單位的個數,聚醚變性的聚矽氧烷每1分子,較佳有2個~40個,更佳為5個~30個,再更佳為7個~20個,最佳為10個~15個。在此範圍內者,吸收特性變得更好。又在包含氧乙烯基及氧丙烯基的情形,氧乙烯基及氧丙烯基的含量(質量%),在聚醚變性的聚矽氧烷100質量%中,較佳為1質量%~30質量%,更佳為3質量%~25質量%,再更佳為5質量%~20質量%。氧乙烯基及 氧丙烯基的含量在上述範圍內,吸收特性變得更好。
聚醚變性的聚矽氧烷容易從市場獲得,較佳例如下列商品{變性位置、氧烷烯的種類}。
˙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
KF-945{側鏈、氧乙烯及氧丙烯}、KF-6020{側鏈、氧乙烯及氧丙烯}、X-22-6191{側鏈、氧乙烯及氧丙烯}、X-22-4952{側鏈、氧乙烯及氧丙烯}、X-22-4272{側鏈、氧乙烯及氧丙烯}、X-22-6266{側鏈、氧乙烯及氧丙烯}
˙Toray.Dow corning公司製
FZ-2110{兩端、氧乙烯及氧丙烯}、FZ-2122{兩端、氧乙烯及氧丙烯}、FZ-7006{兩端、氧乙烯及氧丙烯}、FZ-2166{兩端、氧乙烯及氧丙烯}、FZ-2164{兩端、氧乙烯及氧丙烯}、FZ-2154{兩端、氧乙烯及氧丙烯}、FZ-2203{兩端、氧乙烯及氧丙烯}、及FZ-2207{兩端、氧乙烯及氧丙烯}。
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的有機基(變性基)包括含有羧基的基等,環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的有機基(變性基)包括含有環氧基的基等,胺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的有機基(變性基)包括含有胺基(1、2、3級胺基)的基等。這些變性的矽酮的有機基(變性基)的含量(g/mol),羧基、環氧基或胺基的當量較佳為200~11000,更佳為600~8000,再更佳為1000~4000。在此範圍內者,吸收特性變得更好。又羧基當量係根據JIS C2101:1999的「16.全酸價試驗」所測定。環氧基當量依據JIS K7236:2001所求得。胺基依據JIS K2501:2003的「8.電位差滴定法(鹼基價.鹽酸法)」所測定。
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容易從市場獲得,較佳例如下列商品{變性位置、羧基當量(g/mol)}。
˙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
X-22-3701E{側鏈、4000}、X-22-162C{兩端、2300}、X-22-3710{一端、1450}
˙Toray.Dow corning公司製
BY 16-880{側鏈、3500}、BY 16-750{兩端、750}、BY 16-840{側鏈、3500}、SF8418{側鏈、3500}。
環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容易從市場獲得,較佳例如下列商品{變性位置、環氧基當量}。
˙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
X-22-343{側鏈、525}、KF-101{側鏈、350}、KF-1001{側鏈、3500}、X-22-2000{側鏈、620}、X-22-2046{側鏈、600}、KF-102{側鏈、3600}、X-22-4741{側鏈、2500}、KF-1002{側鏈、4300}、X-22-3000T{側鏈、250}、X-22-163{兩端、200}、KF-105{兩端、490}、X-22-163A{兩端、1000}、X-22-163B{兩端、1750}、X-22-163C{兩端、2700}、X-22-169AS{兩端、500}、X-22-169B{兩端、1700}、X-22-173DX{一端、4500}、X-22-9002{側鏈.兩端、5000}
˙Toray.Dow corning公司製
FZ-3720{側鏈、1200}、BY 16-839{側鏈、3700}、SF 8411{側鏈、3200}、SF 8413{側鏈、3800}、SF 8421{側鏈、11000}、BY 16-876{側鏈、2800}、FZ-3736{側鏈、5000}、 BY 16-855D{側鏈、180}、BY 16-8{側鏈、3700}
胺基變性的矽酮容易從市場獲得,較佳例如下列商品{變性位置、胺基當量}。
˙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
KF-865{側鏈、5000}、KF-864{側鏈、3800}、KF-859{側鏈、6000}、KF-393{側鏈、350}、KF-860{側鏈、7600}、KF-880{側鏈、1800}、KF-8004{側鏈、1500}、KF-8002{側鏈、1700}、KF-8005{側鏈、11000}、KF-867{側鏈、1700}、X-22-3820W{側鏈、55000}、KF-869{側鏈、8800}、KF-861{側鏈、2000}、X-22-3939A{側鏈、1500}、KF-877{側鏈、5200}、PAM-E{兩端、130}、KF-8010{兩端、430}、X-22-161A{兩端、800}、X-22-161B{兩端、1500}、KF-8012{兩端、2200}、KF-8008{兩端、5700}、X-22-1660B-3{兩端、2200}、KF-857{側鏈、2200}、KF-8001{側鏈、1900}、KF-862{側鏈、1900}、X-22-9192{側鏈、6500}。
˙Toray.Dow corning公司製
FZ-3707{側鏈、1500}、FZ-3504{側鏈、1000}、BY 16-205{側鏈、4000}、FZ-3760{側鏈、1500}、FZ-3705{側鏈、4000}、BY 16-209{側鏈、1800}、FZ-3710{側鏈、1800}、SF 8417{側鏈、1800}、BY 16-849{側鏈、600}、BY 16-850{側鏈、3300}、BY 16-879B{側鏈、8000}、BY 16-892{側鏈、2000}、FZ-3501{側鏈、3000}、FZ-3785{側鏈、6000}、BY 16-872{側鏈、1800}、BY 16-213{側鏈、2700}、BY 16-203{側鏈、1900}、BY 16-898{側鏈、2900}、BY 16-890{側鏈、 1900}、BY 16-893{側鏈、4000}、FZ-3789{側鏈、1900}、BY 16-871{兩端、130}、BY 16-853C{兩端、360}、BY 16-853U{兩端、450}
這些的混合物,例如聚二甲基矽氧烷與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的混合物、及聚醚變性的聚矽氧烷與胺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的混合物。
(B)表面改質劑,從吸收特性觀點,較佳為(B3)具有聚矽氧烷構造的表質改質劑,以及無機微粒子,更佳為胺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以及二氧化矽。
(A)交聯聚合物以(B)表面改質劑處理的方法可為,(B)表面改質劑存在於(A)交聯聚合物的表面之處理方法,沒有特別限制。但是,(B)表面改質劑不為(A)交聯聚合物的含水膠或(A)交聯聚合物聚合前的聚合液,從控制表面的(B)表面改質劑的量的觀點,較佳為與(A)交聯聚合物的乾燥體混合。又,混合較佳均勻進行。
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不定形破碎狀、鱗片狀、珍珠狀及米粒狀等。這些之中,從紙尿布的用途等中與纖維狀物的纏繞較佳、不需擔心從纖維狀物中脫落的觀點,以不定形破碎狀為佳。
吸水性樹脂粉末可視需要進行表面交聯。用於進行表面交聯的交聯劑(表面交聯劑)可使用與(b)內部交聯劑相同者。表面交聯劑,從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收性能等的觀點,較佳為(b3)具有至少2個以上可與(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的水溶性取代基及/或(a2)水解性單體經水解 生成的水溶性取代基反應的官能基之交聯劑,更佳為多價縮水甘油,再更佳為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及甘油二縮水甘油醚,最佳為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
表面交聯的情形,表面交聯劑的含量(質量%),相對於(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或(a2)水解性單體、(b)內部交聯劑、及視需要使用的(a3)其他的乙烯單體之總質量(100質量%),較佳為0.001質量%~7質量%,更佳為0.002質量%~5質量%,再更佳為0.003質量%~4質量%。亦即,在此情形,表面交聯劑的含量(質量%)的上限,基於(a1)及/或(a2)、(b)及(a3)的總質量,較佳為7質量%,更佳為5質量%,再更佳為4質量%,相同地,下限較佳為0.001質量%,更佳為0.002質量%,再更佳為0.003質量%。表面交聯劑的含量在上述範圍內者,吸收性能變得更好。表面交聯可以含有表面交聯劑的水溶液噴霧或含浸於吸水性樹脂粉末後,以加熱處理(100~200℃)的方法等完成。
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可含有防腐劑、防蟲劑、抗菌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著色劑、芳香劑、除臭劑、無機質粉末及有機質纖維狀物等的添加劑。添加劑可例如特開2003-225565號、特開2006-131767號等所例示者。含有這些添加劑時,添加劑的含量(質量%),相對於(A)交聯聚合物(100質量%),較佳為0.001質量%~10質量%,更佳為0.01質量%~5質量%,再更佳為0.05質量%~1質量%,最佳為0.1質量%~0.5質量%。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為具有由至少1層吸收層所構成 的吸收體之吸收性物品,上述吸收體的最上層配置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為特徵。藉由在吸收體的最上層配置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吸收速度快,與肌膚直接接觸面不易產生液體殘留的優良乾爽感,且不易產生排泄體液回流。如後所述,吸收體的最上層,假使採用吸水性樹脂粉末含量高的吸水層,相較於纖維含量高的吸水層,可得到不易變形的吸收性物品。
含有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收層,為謀薄型化,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含量高,纖維狀基材的含量低。由此觀點,吸收層所含的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含量,較佳為60質量%以上,更佳為62質量%以上,再更佳65質量%以上。含有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收層也可含有纖維狀基材,但為謀薄型化,纖維狀基材的含量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8質量%以下,再更佳為16質量%以下。從薄型的觀點,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所配置的吸收層厚度較佳為5mm以下,更佳為3mm以下,再更佳為2mm以下。
以下對於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參照圖式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圖式所示之態樣。
第1圖及第2圖為顯示本發明所使用之吸收體的較佳態樣的剖面示意圖。第1圖及第2圖的吸收體僅由配置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收層1所構成。如第1圖所示,配置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收層1具有透液性的第一片2及第二片3,在第一片2及第二片3之間配置吸水性樹脂粉末4。吸水性樹脂粉末4藉由例如熱融黏接劑(圖未顯示) 固定於第一片2及第二片3。第2圖為配置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收層1的另一較佳態樣的剖面示意圖。此態樣中,藉由以一定的間隔貼合第一片2及第二片3,設置不存在吸水性樹脂粉末4的吸水性樹脂粉末不存在區域5a以及因第一片2及第二片3而內包吸水性樹脂粉末4的吸水性樹脂粉末存在區域5b。第2圖所示之吸收層,例如可藉由在第二片3上條狀塗佈吸水性樹脂粉末4而獲得。
本發明之吸水性物品的吸收體構造,例如,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僅由含有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4的吸收層1所構成的一層構造的吸收體;從與肌膚接觸面側依序層積含有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4的吸收層1與其他的吸收層6之二層構造的吸收體(第3、4圖);從與肌膚接觸面側依序層積含有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4的吸收層1與兩層其他的吸收層6之三層構造的吸收體(第5圖);以及在兩層含有吸水性樹脂粉末4的吸收層1之間存在其他的吸收層6之三層構造的吸收體(第6圖)等。第3~6圖中,紙的上側相當於與肌膚接觸面側。如第3~6圖所示,本發明之吸水性物品的吸收體,作為相鄰最上層的下層較佳為具有吸水性樹脂粉末7與纖維基材(圖未顯示)的吸收層6。藉由在下層配置具有吸水性樹脂粉末7與纖維基材的吸收層6,可使體液保持於下層,而向肌膚面側的回流變得更少,可保持乾爽感。其他吸收層6所使用之吸水性樹脂粉末7可使用本發明使用的吸水性樹脂粉末4,也可使用市售的吸水性樹脂粉末。第4~6圖所示之吸收體,最上層的吸收層 的吸水性樹脂粉末未存在區域5a成為體液的通路,使體液容易透過至下層。結果使吸收速度變得更快,乾爽感越良好。
第7圖為例示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較佳態樣的剖面示意圖。吸收性物品9具有透液性之頂片10、不透液性之背片11、以及位於上述頂片10與背片11之間的吸收體。頂片的兩側邊緣部的前端與不透液性的側片12接合。從接合點13,內側的側片12向使用者的肌膚立起,形成襟翼。吸收體由兩層吸收層1、6所構成。最上層的吸收層為具有透液性的第一片2與透液性的第二片3、第一片2與第二片3之間配置上述吸水性樹脂粉末4的吸收層1。吸收體的下層為含有吸水性樹脂粉末7與纖維基材的吸收層6。
第8圖為顯示第7圖的吸水性物品之變形例的剖面示意圖。第7圖的態樣中,最上層的吸收體不使用第一片,而是由第二片3至吸收層1的兩端的前端折回所構成。此態樣中,吸收性物品的頂片10兼為吸收體的第一片。
吸收性物品的頂片、吸收體的第一及第二片,較佳為透液性的片材料,例如經由親水性纖維所形成的不織布。作為透液性的片所使用的不織布,例如點接不織布(point bond nonwoven)或熱風不織布(air through nonwoven)、水針不織布(spun lace nonwoven)、紡接不織布(spun bond nonwoven),形成這些不織布的親水性纖維使用纖維素或螺縈、棉等。第一片也可使用表面經界面活性劑親水化處理的疏水性纖維(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醯胺、尼龍) 所形成的透液性的不織布。
吸收性物品的背片較佳為不透液性。吸收體的第二片因應吸收體的構造有使用不透液性片的情形。不透液性片利用疏水性纖維(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醯胺、尼龍)所形成的撥水性或不透液性的不織布(例如紡接不織布、溶噴不織布(meltblown nonwoven)、SMS(Spunbond/Meltblown/Spunbond)不織布)、或撥水性或不透液性的塑膠膜,防止到達不透液性片的排泄物的水分等滲出吸收性物品的外側。利用塑膠膜作為不透液性片的情形,從防止密閉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適性的觀點,較佳利用具有透濕性(通氣性)的塑膠膜。
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具體例如一次性尿布、衛生棉、失禁者用的尿墊、母乳墊等。
以下透過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因下述實施例被限定,不脫離本發明旨趣之範圍的變更、實施之態樣皆包含於本發明範圍。
[評估方法] (總體密度的測定方法)
根據JIS K6219-2 2005進行總體密度的測定。將試料吸水性樹脂粉末從已知質量及體積的圓筒容器(直徑100mm不鏽鋼製容器,容量1000ml)的下端50mm以下的高度向該容器中心注入。此時,使注入的試料在圓筒容器頂端的上方形成三角錐的方式,將充分量的試料注入圓筒容器內。之後,用抹刀刮去圓筒容器頂端上方剩餘的試料,測定此 狀態時該容器的質量,由此測定值減去容器質量,求得試料質量,這些除以容器體積,算出目標的總體密度。測定進行5次(n=5),去除最大及最小值,剩下的3次的平均值為測定值。又,這些測定在23±2℃、相對濕度50±5%進行,測定前,試料在相同環境保存24小時以上後測定。
(根據渦旋法的吸水速度的測定方法)
在100ml的玻璃燒杯加入生理食鹽水(0.9重量%氯化鈉水)50ml及磁性攪拌子(中央直徑8mm,兩端直徑7m,長30mm,表面塗布氟樹脂),將燒杯放在磁性攪拌器(Az one製HPS-100)上。調整磁性攪拌子的轉速為600±60rpm,攪拌生理食鹽水。將試料2.0g投入攪拌的食鹽水漩渦中心,根據JIS K 7224(1996),測定該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水速度(秒)。具體為,在試料吸水性樹脂粉末投入燒杯後的時點,開始碼表計時,在攪拌子覆蓋於試驗液的時點(水漩渦消失,液面變得平靜的時點),停止碼表,記錄此時間(秒)為吸水速度。測定進行5次(n=5),去除最大及最小值,剩下的3次的平均值為測定值。又,這些測定在23±2℃、相對濕度50±5%進行,測定前,試料在相同環境保存24小時以上後測定。
(負重下通液速度的測定方法)
在100ml的玻璃燒杯中使試料吸水性樹脂粉末0.32±0.005g浸入生理食鹽水(0.9重量%氯化鈉水)100ml,放置60分鐘使其膨潤。另一方面,在垂直立起的圓筒(內徑25.4mm)的開口部下端使用具有金網(孔徑150μm,三商公 司販售的biocolumn燒結的不鏽鋼過濾器30SUS)與具有活塞(內徑2mm)的細管(內徑4mm,長8mm)的濾過圓筒管,在閉鎖的狀態,將含有膨潤測試試料之上述燒杯的內容物全部投入活塞關閉的狀態下的圓筒管內。之後將前端具有孔徑150μm、直徑25mm金網的直徑2mm圓柱棒插入濾過圓筒管內,使金網與測定試料相接,再於測定試料上放置增加2.0kPa負重的錘。以此狀態放置1分鐘後,打開活塞使液體流出,計算濾過圓筒管內的液面從60mL的刻度線達到40mL的刻度線(總共20mL液體通過)的時間(T1)(秒)。使用計測的時間T1(秒),根據下式計算在2.0kPa的負重下的通液速度。式中,T0(秒)為計測濾過圓筒管內未加入測定試料時,生理食鹽水20ml通過金網所需的時間之值。
負重下通液速度(秒)=(T1-T0)
測定進行5次(n=5),去除最大及最小值,剩下的3次的平均值為測定值。又,這些測定在23±2℃、相對濕度50±5%進行,測定前,試料在相同環境保存24小時以上後測定。
(吸濕阻礙率)
將試料10.0g均勻加入底面為直徑52mm、高22mm的鋁杯(東洋EKCO公司,Foilcontainer,品號107),在40℃、相對濕度80%RH的恆溫恆濕槽中靜置3小時。之後以12孔徑的金網輕篩,因吸濕而阻礙,測定不能通過12孔徑的測定樣品的粉末狀物的質量以及通過12孔徑的試料的重量,根據下式計算出目標的吸濕阻礙率。
吸濕阻礙率(%)=(放置後不能通過12孔徑的試料重量)/(放置後不能通過12孔徑的試料重量+放置後通過12孔徑的試料重量)×100
測定進行5次(n=5),去除最大及最小值,剩下的3次的平均值為測定值。又,這些測定在23±2℃、相對濕度50±5%進行,測定前,試料在相同環境保存24小時以上後測定。
(吸收倍率的測定方法)
吸收倍率的測定根據JIS K 7223(1996)進行。將孔徑63μm的尼龍網(JIS Z8801-1:2000)切成寬10cm、長40cm的長方形,以長方向的中央兩邊對折,將兩端熱封,製作成寬10cm(內寬9cm)、長20cm的尼龍袋。精秤測定試料1.00g,均勻地放入製作的尼龍袋底部。使裝入試料的尼龍袋浸漬於生理食鹽水。從浸漬開始60分鐘後,從生理食鹽水取出尼龍袋,垂直狀態吊掛1小時去除水分後,測定試料的質量(F1)。另外,未使用試料進行相同操作,測定該時的質量F0(g)。之後從此述質量F1、F0及試料質量,根據下示計算出目標的吸收倍率。
吸收倍率(g/g)=(F1-F0)/試料質量
(保水量的測定方法)
保水量的測定根據JIS K 7223(1996)進行。將孔徑63μm的尼龍網(JIS Z8801-1:2000)切成寬10cm、長40cm的長方形,以長方向的中央兩邊對折,將兩端熱封,製作成寬10cm(內寬9cm)、長20cm的尼龍袋。精秤測定試料 1.00g,均勻地放入製作的尼龍袋底部。使裝入試料的尼龍袋浸漬於生理食鹽水。從浸漬開始60分鐘後,從生理食鹽水取出尼龍袋,垂直狀態吊掛1小時去除水分後,以離心脫水器(Kokusan公司製,H-130C型)脫水。脫水條件為143G(800rpm)進行2分鐘。測定脫水後質量(R1)。另外,未使用試料劑形相同操作,測定該時的質量(R0)(g)。之後從此述質量R1、R0及試料質量,根據下式計算出目標的保水量。
保水量(g/g)=(R1-R0-試料質量)/試料質量
(吸收速度、根據回濕法的回流量)
在測定的吸收性物品中央放置測定吸收速度用的環(內徑50mm、長100mm、重量1250g),注入人工尿液150ml,測定從注入開始至吸收人工尿液結束的時間,求得吸收速度。放置30分鐘後,注入第2次人工尿液,再放置30分鐘後加入第3次人工尿液,再放置30分鐘後加入第4次人工尿液,求得四次的吸收速度。第4次加入後,在用於吸收速度測定的環以外,在30分鐘的時點,將直徑110mm的濾紙(東洋濾紙公司製)放置於吸收性物品的中央,在濾紙上30秒裝上3.5kg的錘,從試驗前與試驗後的濾紙重量差,測定回濕(wetback)。人工尿液、測定的雰圍氣及放置的雰圍氣在25±5℃、65±10%RH進行。
[吸收性樹脂粉末的合成] <合成例1>
將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a1-1){丙烯酸,三菱化學 公司製,純度100%}155質量部(2.15莫耳部)、內部交聯劑(b1){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Diaso公司製}0.6225質量部(0.0024莫耳部)及去離子水340.27質量部攪拌、混合,在1℃保存。此混合物通入氮氣使溶存氧量為0.1ppm以下後,添加及混合1%過氧化氫水溶液0.31質量部、1%抗壞血酸水溶液1.1625質量部、及0.5%的2,2’-偶氮雙[2-甲基-N-(2-羥乙基)-丙醯胺]水溶液2.325質量部,開始聚合。混合物溫度到達85℃後,在85±2℃下聚合約10小時,獲得含水膠(1)。之後,以絞碎機(ROYAL公司製12VR-400K)裁斷該含水膠(1)502.27質量部,並添加48.5%氫氧化鈉水溶液128.42質量部混合,再添加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的1%水溶液3質量部混合,獲得裁斷的膠(2)。再者,裁斷的膠(2)以通氣型帶乾燥機{200℃、風速5m/秒}乾燥,獲得乾燥體。將乾燥體以果菜汁機(Oster公司製的OSTERIZER BLENDER)粉碎後,使用孔徑150μm及710μm的篩調整為150μm~710μm的粒度,獲得乾燥體粒子。將此乾燥體粒子100質量部高速攪拌(細川Micron製高速攪拌Turbulastor:回轉數2000rpm),同時塗佈噴霧並加入混合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的2%水/甲醇混合溶液(水/甲醇的重量比=70/30)5質量部,在150℃靜置30分鐘,經表面交聯獲得(A)交聯聚合物。對此(A)交聯聚合物100質量部,使用作為(B)表面改質劑的二氧化矽(東新化成公司製Aerosil 380)0.5質量部及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X-22-3701E)0.02質量部,在85℃攪拌60分 鐘。將所得的樹脂粉末的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400μm,獲得吸水性樹脂粉末1。
<合成例2>
將「裁斷膠(2)以通氣型帶乾燥機{200℃、風速5m/秒}乾燥」改變為「裁斷膠(2)以通氣型帶乾燥機{150℃、風速5m/秒}乾燥」,其餘與合成例1相同,獲得吸水性樹脂粉末2。
<合成例3>
將「裁斷膠(2)以通氣型帶乾燥機{200℃、風速5m/秒}乾燥」改變為「裁斷膠(2)以通氣型帶乾燥機{150℃、風速2m/秒}乾燥」,其餘與合成例1相同,獲得吸水性樹脂粉末3。
<合成例4>
將「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400μm」改變為「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530μm」,其餘與合成例3相同,獲得吸水性樹脂粉末4。
<合成例5>
將「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400μm」改變為「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320μm」,其餘與合成例2相同,獲得吸水性樹脂粉末5。
<合成例6>
將「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400μm」改變為「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280μm」,其餘與合成例1相同,獲得吸水性樹脂粉末6。
<合成例7>
將「作為(B)表面改質劑的二氧化矽(東新化成公司製Aerosil 380)0.5質量部及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X-22-3701E)0.02質量部」改變為「作為(B)表面改質劑的二氧化矽(東新化成公司製Aerosil 380)0.5質量部」,其餘與合成例2相同,獲得吸水性樹脂粉末7。
<合成例8>
將「作為(B)表面改質劑的二氧化矽(東新化成公司製Aerosil 380)0.5質量部及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X-22-3701E)0.02質量部」改變為「作為(B)表面改質劑的二氧化矽(東新化成公司製Aerosil 200)0.5質量部」,其餘與合成例2相同,獲得吸水性樹脂粉末8。
<合成例9>
將「作為(B)表面改質劑的二氧化矽(東新化成公司製Aerosil 380)0.5質量部及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X-22-3701E)0.02質量部」改變為「作為(B)表面改質劑的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X-22-3701E)0.02質量部」,其餘與合成例2相同,獲得吸水性樹脂粉末9。
<合成例10>
將「作為(B)表面改質劑的二氧化矽(東新化成公司製Aerosil 380)0.5質量部及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X-22-3701E)0.02質量部」改變為「作為(B)表面改質劑的胺基變性的聚矽氧烷(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 KF-880)0.02質量部」,其餘與合成例2相同,獲得吸水性樹脂粉末10。
<比較合成例1>
將「裁斷膠(2)以通氣型帶乾燥機{200℃、風速5m/秒}乾燥」改變為「裁斷膠(2)以通氣型帶乾燥機{120℃、風速2m/秒}乾燥」,其餘與合成例1相同,獲得比較吸水性樹脂粉末1。
<比較合成例2>
將「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400μm」改變為「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600μm」,其餘與合成例1相同,獲得比較吸水性樹脂粉末2。
<比較合成例3>
將「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400μm」改變為「重量平均粒徑調整至280μm」,其餘與合成例2相同,獲得比較吸水性樹脂粉末3。
<比較合成例4>
對100重量部的吸水性樹脂粉末7加入聚乙二醇(三洋化成工業製PEG200)2部,在85℃攪拌60分鐘。將所得樹脂粉末的重量平均粒徑調整為400μm,獲得比較吸水性樹脂粉末4。
對於合成例1~10及比較合成例1~4所得的吸水性樹脂粉末所測定的物理性質如表1所示。
[吸收層的製作] <吸收層1>
以熱風不織布作為不織布,在該不織布上塗佈合成橡膠系熱融黏接劑後,使吸收性樹脂粉末1散佈成條狀,在該散佈樹脂粉末的熱風不織布上層積水刺不織布,按壓所得的層積體,製作吸收層1。
<吸收層2~10>
將「吸收性樹脂粉末1」改變為「吸收性樹脂粉末2~10」,其餘同吸收層1製作吸收層2~10。
<比較吸收層1>
將「吸收性樹脂粉末1」改變為「比較吸收性樹脂粉末1」,其餘同吸收層1製作超薄型比較吸收層1。
<比較吸收層2~4>
將「比較吸收性樹脂粉末1」改變為「比較吸收性樹脂粉末2~4」,其餘同比較吸收層1製作比較吸收層2~4。
[吸收性物品的製作] <吸收性物品1>
由上而下依序層積透液性熱風不織布、吸收層1、面紙、吸水性樹脂與木漿混合而成的吸收層,製作吸收性物品1。
<吸收性物品2~10>
將「吸收層1」改變為「吸收層2~10」,其餘同吸收性物品1製作吸收性物品2~10。
<比較吸收性物品1>
將「吸收層1」改變為「比較吸收層1」,其餘同吸收性物品1製作比較吸收性物品1。
<比較吸收性物品2~4>
將「比較吸收層1」改變為「比較吸收層2~4」,其餘同比較吸收性物品1製作比較吸收性物品2~4。
為了評估所得吸收性物品的浸透性,測定吸收人工尿液結束的時間(吸收速度)。又為了評估吸收體的回流性,測定以回濕法測定的回流量。這些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1~10,較比較吸收性物品1~4,顯示優良的吸收速度及耐回流性。此被認為是因為含有具有特定物性之吸水性樹脂粉末而改善對吸收體的浸透性及吸收性。另一方面,比較吸收性物品1~4顯 示劣於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的結果。
比較吸收性物品1因為最上層的吸收層所含的吸水性樹脂粉末的總體密度大,因此難以改善吸收體的浸透性。為此,被推定是造成第1次吸收速度、第4次吸收速度皆差的結果。比較吸收性物品2因為最上層的吸收層所含的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收速度慢,因此難以改善吸收體的浸透性及回流性。為此,被推定是造成第1次吸收速度、第4次吸收速度及回流性皆差的結果。比較吸收性物品3因為最上層的吸收層所含的吸水性樹脂粉末的負重下吸收速度慢,因此難以改善吸收體的浸透性及回流性。為此,被推定是造成第4次吸收速度及回流性差的結果。比較吸收性物品4因為最上層的吸收層所含的吸水性樹脂粉末的吸濕阻礙率高,因此難以改善回流性。為此,被推定是造成回流性差的結果。
[產業可利用性]
本發明有用於作為例如失禁尿墊、一次性尿布、衛生棉、母乳墊等的吸收性物品。
1‧‧‧吸收層
2‧‧‧第一片
3‧‧‧第二片
4‧‧‧吸水性樹脂粉末
5a‧‧‧吸水性樹脂粉末不存在區域
5b‧‧‧吸水性樹脂粉末存在區域
6‧‧‧吸收層
7‧‧‧吸水性樹脂粉末
9‧‧‧吸水性物品
10‧‧‧頂片
11‧‧‧背片
12‧‧‧側片
13‧‧‧接合點
14‧‧‧彈性元件
第1圖為顯示本發明所使用之吸收體的較佳態樣之剖面示意圖。
第2圖為顯示本發明所使用之吸收體的較佳態樣之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顯示本發明所使用之吸收體的較佳態樣之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顯示本發明所使用之吸收體的較佳態樣之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顯示本發明所使用之吸收體的較佳態樣之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顯示本發明所使用之吸收體的較佳態樣之剖面示意圖。
第7圖為顯示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較佳態樣之剖面示意圖。
第8圖為顯示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的另一較佳態樣之剖面示意圖。
1‧‧‧吸收層
2‧‧‧第一片
3‧‧‧第二片
4‧‧‧吸水性樹脂粉末

Claims (7)

  1. 一種吸收性物品,具有由至少1層吸收層所構成的吸收體,該吸收體的最上層配置滿足下列(a)~(d)之要件的吸收性樹脂粉末:(a)總體密度:0.45g/ml~0.62g/ml;(b)根據渦旋法的吸收速度:20秒~50秒;(c)負重下通液速度:10秒以下;(d)吸濕阻礙率:5%以下;該吸收性樹脂粉末由含有(a1)水溶性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或經水解生成(a1)水溶性乙烯系不飽和單體的(a2)水解性單體與(b)內部交聯劑之單體組合物聚合所形成的(A)交聯聚合物以(B)表面改質劑處理而得,該(B)表面改質劑為選自聚二甲基矽氧烷、聚醚變性的聚矽氧烷、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環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胺基變性的聚矽氧烷、及烷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之至少1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該吸收性樹脂粉末的吸收倍率為40g/g~55g/g。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該吸收性樹脂粉末的保水量為20g/g~45g/g。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該(B)表面改質劑的處理量,相對於(A)交聯聚合物100質量部,為0.001質量部~1質量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該 (B)表面改質劑選自由胺基變性的聚矽氧烷、及羧基變性的聚矽氧烷所組成之群組中的至少1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任一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該最上層的吸收層具有內包吸水性樹脂粉末的複數個吸水性樹脂存在區域以及相鄰的吸水性樹脂不存在區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任一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該吸收體具有含吸水性樹脂粉末與纖維基材的吸收層作為與最上層相鄰的下層。
TW101149692A 2011-12-27 2012-12-25 Absorbent items TWI5261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5292A JP6013730B2 (ja) 2011-12-27 2011-12-27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5566A TW201325566A (zh) 2013-07-01
TWI526199B true TWI526199B (zh) 2016-03-21

Family

ID=47633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9692A TWI526199B (zh) 2011-12-27 2012-12-25 Absorbent items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2401B2 (zh)
EP (1) EP2797638B1 (zh)
JP (1) JP6013730B2 (zh)
KR (1) KR101979205B1 (zh)
CN (1) CN104023756B (zh)
AU (1) AU2012359876B2 (zh)
CA (1) CA2858690C (zh)
HK (1) HK1197199A1 (zh)
MY (1) MY167663A (zh)
PH (1) PH12014501113A1 (zh)
SG (1) SG11201403651RA (zh)
TW (1) TWI526199B (zh)
WO (1) WO20130991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4670B2 (ja) * 2012-08-31 2017-08-23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吸収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6128790B2 (ja) * 2012-10-15 2017-05-17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吸収性物品
WO2015012399A1 (ja) * 2013-07-26 2015-01-2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319987B2 (ja) * 2013-10-22 2018-05-09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固液分離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固液分離吸収体シート、及び着用吸収物品
JP6316575B2 (ja) * 2013-11-27 2018-04-25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吸収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KR101586603B1 (ko) * 2015-01-30 2016-01-18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871968B1 (ko) 2015-06-01 2018-06-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KR101949454B1 (ko) 2015-06-15 2019-02-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KR101949995B1 (ko) 2015-07-06 2019-02-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고흡수성 수지
KR101855351B1 (ko) 2015-08-13 2018-05-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KR101761351B1 (ko) * 2015-12-09 2017-07-26 주식회사 볼빅 골프공 커버 코팅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사용한 골프공
JP6366565B2 (ja) * 2015-12-09 2018-08-0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WO2017111295A1 (ko) * 2015-12-23 2017-06-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119813B1 (ko) 2015-12-23 2020-06-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7146347A1 (ko) 2016-02-25 2017-08-3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7018296B2 (ja) * 2017-11-14 2022-02-10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吸収性積層体および吸収性物品
CN111433258B (zh) * 2017-12-08 2023-06-20 三大雅株式会社 吸收性树脂颗粒、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以及吸收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
KR102568226B1 (ko) 2017-12-11 2023-08-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2512476A (zh) * 2018-08-01 2021-03-16 巴斯夫欧洲公司 流体吸收芯
JP2021532868A (ja) * 2018-08-01 2021-12-02 ビーエイエスエフ・ソシエタス・エウロパエアBasf Se 生理用吸収性物品
KR102418591B1 (ko) 2018-11-13 2022-07-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20115988A1 (ja) * 2018-12-04 2020-06-11 Sdpグローバル株式会社 吸水性樹脂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87397B1 (ja) 2023-02-20 2024-05-2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75749T3 (de) 1987-01-28 2000-02-10 Kao Corp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absorbierenden Zusammensetzung
GB9322119D0 (en) 1993-10-27 1993-12-15 Allied Colloids Ltd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them
AU682117B2 (en) 1994-06-06 1997-09-18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Modified water-absorbent resin particles
US5676660A (en) * 1995-02-08 1997-10-14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bsorbent product including absorbent layer treated with surface active agent
JP3722550B2 (ja) 1996-04-12 2005-11-3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EP0999238B1 (en) * 1998-11-05 2008-07-09 Nippon Shokubai Co., Ltd. Water-absorbing agent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JP3783914B2 (ja) 2000-04-04 2006-06-07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体液吸収物品
JP2003082250A (ja) 2001-06-27 2003-03-19 San-Dia Polymer Ltd 吸水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3165883A (ja) 2001-09-18 2003-06-10 San-Dia Polymer Ltd 吸水性重合体とこれを用いてなる吸収性物品
JP2003225565A (ja) 2001-11-20 2003-08-12 San-Dia Polymer Ltd 吸水剤、その製法、吸水剤を用いた吸収体並びに吸収性物品
JP2003235889A (ja) 2002-02-19 2003-08-26 San-Dia Polymer Ltd 吸収性物品
JP4502586B2 (ja) * 2003-03-12 2010-07-14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JP4416431B2 (ja) * 2003-05-09 2010-02-17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JP3648553B2 (ja) 2003-08-29 2005-05-18 サンダイヤ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吸収性樹脂粒子、これを用いてなる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CN100406500C (zh) * 2003-08-29 2008-07-30 三大雅高分子公司 吸收性树脂粒子、使用该吸收性树脂粒子的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
JP2005075982A (ja) 2003-09-02 2005-03-24 San-Dia Polymer Ltd ビニル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095759A (ja) 2003-09-24 2005-04-14 San-Dia Polymer Ltd 吸収剤とこれを用いてなる吸収性物品
CN1934171B (zh) * 2004-03-29 2010-09-2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具有不规则粉碎形状的颗粒状吸水剂
DE602005025460D1 (de) 2004-03-29 2011-02-03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Teilchenförmiges wasserabsorptionsmittel mit unregelmässiger pulverform
JP5014607B2 (ja) 2004-09-24 2012-08-2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樹脂を主成分とする粒子状吸水剤
JP2006131767A (ja) 2004-11-05 2006-05-25 San-Dia Polymer Ltd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1678315B (zh) * 2007-03-05 2014-11-1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JP4922802B2 (ja) 2007-03-26 2012-04-2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162160B2 (ja) * 2007-06-04 2013-03-13 サンダイヤ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吸収性樹脂粒子、この製造方法、これを含む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JP2009051952A (ja) * 2007-08-28 2009-03-12 San-Dia Polymer Ltd 吸収性樹脂粒子、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SA08290556B1 (ar) * 2007-09-07 2012-05-16 نيبون شوكوباي كو. ، ليمتد طريقة لربط راتنجات ممتصة للماء
US8975339B2 (en) * 2007-10-09 2015-03-10 Nippon Shokubai Co., Ltd.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for water-absorbent resin
JP4494509B2 (ja) * 2008-06-10 2010-06-3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JP2010059254A (ja) 2008-09-02 2010-03-18 San-Dia Polymer Ltd 吸水性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JP5461024B2 (ja) 2009-02-13 2014-04-02 Sdpグローバル株式会社 吸収性樹脂粒子、この製造方法、これを含む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WO2010095427A1 (ja) * 2009-02-17 2010-08-2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ポリアクリル酸系吸水性樹脂粉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17133B2 (ja) 2009-06-17 2014-02-12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473680B2 (ja) 2010-03-04 2014-04-16 Sdpグローバル株式会社 吸収性樹脂粒子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WO2011115221A1 (ja) * 2010-03-17 2011-09-2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4212105B (zh) * 2010-04-07 2017-08-0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粉末
JP5085770B2 (ja) * 2011-06-27 2012-11-2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97638A1 (en) 2014-11-05
PH12014501113B1 (en) 2014-08-04
AU2012359876B2 (en) 2016-06-09
SG11201403651RA (en) 2014-07-30
HK1197199A1 (zh) 2015-01-09
CA2858690A1 (en) 2013-07-04
JP2013132434A (ja) 2013-07-08
KR101979205B1 (ko) 2019-05-15
CN104023756A (zh) 2014-09-03
AU2012359876A1 (en) 2014-06-05
CN104023756B (zh) 2016-03-30
JP6013730B2 (ja) 2016-10-25
MY167663A (en) 2018-09-21
EP2797638B1 (en) 2017-03-29
CA2858690C (en) 2019-06-04
KR20140107347A (ko) 2014-09-04
WO2013099175A1 (en) 2013-07-04
PH12014501113A1 (en) 2014-08-04
US10052401B2 (en) 2018-08-21
US20140364824A1 (en) 2014-12-11
TW201325566A (zh) 201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6199B (zh) Absorbent items
TWI599346B (zh) Absorbent resin powder, absorbent article and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the same
TWI590810B (zh) Absorbent article
TWI590811B (zh) Absorbent article
TWI594738B (zh) Absorber and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the same
TW201406358A (zh) 吸收性物品
JP6324037B2 (ja) 吸収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6300498B2 (ja) 吸収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