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0353B - Test piece extension device and test piece extens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Test piece extension device and test piece extens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0353B
TWI510353B TW100117216A TW100117216A TWI510353B TW I510353 B TWI510353 B TW I510353B TW 100117216 A TW100117216 A TW 100117216A TW 100117216 A TW100117216 A TW 100117216A TW I510353 B TWI510353 B TW I5103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piece
track
clip
clip groups
ra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7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2005A (en
Inventor
Takayoshi Sano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02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2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0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03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imultaneously
    • B29C55/165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003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grippers
    • B65H29/005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grippers by chains or bands having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side edges of articles, e.g. newspaper convey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4Chu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4Stretching; Tentering
    • B65H2301/51242Stretching transversely; Ten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5Plast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6Specifications of the specimen
    • G01N2203/0262Shape of the specimen
    • G01N2203/0278Thin specimens
    • G01N2203/0282Two dimensional, e.g. tapes, webs, sheets, strips, disks or membranes

Description

試驗片延伸裝置及試驗片延伸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使薄膜和薄片的試驗片延伸的試驗片延伸裝置及試驗片延伸方法。特別是,本發明,是有關於使原料捲薄片的試驗片或原料捲薄膜的試驗片由夾子把持延伸的試驗片延伸裝置及試驗片延伸方法。
以往,將包裝用和基材用的薄膜連續生產的裝置,已知有二軸延伸薄膜製造裝置。在二軸延伸薄膜製造裝置的延伸過程中,為了對應薄膜的原料和用途,而採用各種形式的延伸機。
在日本特開平10-249934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揭示:其使用的裝置,是由縱延伸機將原料捲薄片朝流動方向延伸,其後,在由軌道及鏈輪形成的一對無端(環形)狀的軌道上,透過鏈條使連續且無端(環形)狀地連結的複數個夾子連續行走的裝置,藉由該裝置將原料捲薄片朝寬度方向延伸。
在日本特開2008-44339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揭示:其使用的裝置,是在由軌道及鏈輪形成的一對無端(環形)狀的軌道上,透過連桿構件使連續且無端(環形)狀地連結的複數個夾子連續行走的裝置,藉由該裝置將薄片及薄膜朝寬度方向延伸。進一步,也藉由連桿構件的開閉使相鄰接的夾子的間隔變化,將薄片及薄膜朝流動方向(行走方向)延伸(連桿式同時二軸延伸機)。
在日本特開2004-122640號公報(專利文獻3)中揭示:在具備等長連桿裝置的延伸機的軌道的彎曲部中,使挾持裝置的挾持(挾持部)間距發生變化。
在日本特開2002-103445號公報(專利文獻4)中揭示:在由軌道形成的一對無端(環形)狀的軌道上,使由線性馬達被驅動的複數個夾子連續行走,來將薄膜朝寬度方向延伸。進一步,也藉由使相鄰接的夾子的間隔變化,將薄膜朝流動方向(行走方向)延伸(線性式同時二軸延伸機)。
進一步,為了對應光學薄膜等的功能性薄膜的製造,被開發各式各樣的延伸方法及延伸機。
在日本特開平2-113920號公報(專利文獻5)中揭示:對於由軌道形成的一對無端(環形)狀的軌道,藉由改變一方的軌道及另一方的軌道之間的距離,將薄膜或薄片傾斜地延伸的方法。
在日本特開2008-23775號公報(專利文獻6)中揭示:對於由軌道及鏈輪形成的一對無端(環形)狀的軌道,藉由使在一方的軌道行走的夾子及在另一方的軌道行走的夾子之間開始間距擴大的位置不同,將薄片、薄膜傾斜地延伸的裝置及方法。
且使用採用了前述的各種的延伸機及延伸方法的二軸延伸薄膜製造裝置將薄膜連續生產時,為了事前確認具有所期物性的薄膜被生產,將原料捲薄片的試驗片或是原料捲薄膜的試驗片藉由試驗片延伸裝置延伸,對於延伸後的試驗片(薄膜樣品)進行物性評價。
在日本特開2009-258571號公報(專利文獻7)中揭示:由拉伸試驗機將延伸前的薄膜片朝一軸方向拉伸而獲得延伸樣品。
在日本特開昭61-112628號公報(專利文獻8)中揭示:使用構成縮放機構的連桿將薄片狀試料朝二軸延伸的二軸延伸試驗機。
在日本特開2004-148694號公報(專利文獻9)中揭示一種薄片狀物的延伸用試驗裝置,具備:連桿裝置、及縱延伸手段、及橫延伸手段,進一步具備將由縱延伸手段及橫延伸手段所產生的變化時間控制用的控制手段。
但是依據藉由專利文獻7~9所揭示的延伸試驗裝置被延伸的薄膜樣品的物性評價,採用專利文獻1~6所揭示的延伸機及延伸方法的二軸延伸薄膜製造裝置將薄膜連續生產的情況時,藉由延伸試驗裝置及各延伸機的構造的相異和延伸時的舉動的相異,會有無法獲得具有與薄膜樣品同等物性的薄膜的情況。
且在專利文獻7所揭示的拉伸試驗機及專利文獻8所揭示的二軸延伸試驗機中,原料捲薄片的試驗片或原料捲薄膜的試驗片因為是在靜止的狀態下被延伸,所以難以說是與由二軸延伸薄膜製造裝置的延伸機所進行的連續生產狀態同等條件的延伸試驗。
且在專利文獻9所揭示的延伸用試驗裝置,是藉由使連桿裝置的等長連桿打開,從末端呈漸廣狀被配置的一對軌道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使挾持裝置延伸,而欲實現與由二軸延伸薄膜製造裝置的延伸機所進行的連續生產狀態同等的條件的延伸試驗。但是,在此延伸用試驗裝置中,只有先端的挾持裝置到達另一端部,只有被其把持的薄片狀物的先端是成為延伸完成。且,薄片狀物的先端,因為是切斷端,所以與連續薄膜的特性會有不同。即,即使專利文獻9所揭示的延伸用試驗裝置,也難以說是與二軸延伸薄膜製造裝置的延伸機中的薄膜的連續生產狀態同等的條件中的延伸試驗。
特別是,在延伸機的軌道的彎曲部中,如專利文獻3所揭示,與相鄰接的夾子之間的間隔雖發生變化,但是在專利文獻9所揭示的延伸用試驗裝置中,此彎曲部中的舉動是未被考慮。進一步,對於將專利文獻5及專利文獻6所揭示的薄膜或薄片傾斜地延伸的方法,就無法實施對應的延伸試驗。
本發明是有鑑於此,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試驗片延伸裝置及試驗片延伸方法,可進行與由二軸延伸薄膜製造裝置的延伸機所進行的薄膜的連續生產狀態同等的條件中的延伸試驗,可以獲得顯示與藉由延伸機被連續生產的薄膜同等特性的薄膜樣品。
本發明,是一種試驗片延伸裝置,具備:被配置於軌道彼此的間隔是一端側比另一端側更寬的第1軌道及第2軌道、及沿著前述第1軌道行走的複數第1夾子群、及沿著前述第2軌道行走的複數第2夾子群,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及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是被配置成彼此相面對地將試驗片把持,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及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是在把持試驗片的狀態下,可各別將前述第1軌道及前述第2軌道從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行走,試驗片是成為藉由該行走朝寬度方向延伸。
依據本發明,試驗片的整體(特別是在試驗片的中央部)因為是被施加寬度方向的延伸處理,所以藉由評價延伸後的試驗片(樣品)的物性,就可取代被連續生產的薄膜的物性評價。
較佳是,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是在前述行走中,使彼此的間隔漸漸地擴大,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在前述行走中,也使彼此的間隔漸漸地擴大,由此,試驗片也朝行走方向延伸。
此情況,因為即使在行走方向,試驗片的整體(特別是在試驗片的中央部)也被施加延伸處理,所以延伸後的試驗片(樣品)的物性,可進一步接近被連續生產的薄膜的物性。
或者是本發明,是一種試驗片延伸裝置,具備:彼此隔有間隔地被配置的第1軌道及第2軌道、及沿著前述第1軌道行走的複數第1夾子群、及沿著前述第2軌道行走的複數第2夾子群,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及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是被配置成彼此相面對地將試驗片把持,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及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是在把持試驗片的狀態下,可各別將前述第1軌道及前述第2軌道從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行走,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是在前述行走中,彼此的間隔漸漸地擴大,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在前述行走中,也彼此的間隔漸漸地擴大,由此使試驗片朝行走方向延伸。
依據本發明,因為試驗片的整體(特別是試驗片的中央部)被施加行走方向的延伸處理,所以藉由評價延伸後的試驗片(樣品)的物性,可取代被連續生產的薄膜的物性評價。
且本發明,是一種試驗片延伸方法,是使用具有前述其中任一的特徵的試驗片延伸裝置使試驗片延伸的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將複數第1夾子群及複數第2夾子群,彼此相面對地配置,將試驗片把持的過程;及使複數第1夾子群及複數第2夾子群,從第1軌道及第2軌道的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行走,將試驗片延伸的過程。
以下,依據圖面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
在第1圖中,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試驗片延伸裝置10,將原料捲薄片或原料捲薄膜以與由朝二方向同時延伸的連桿式同時二軸延伸機所進行的連續生產狀態同等的條件進行延伸試驗,其結果,可以獲得具有與被連續生產的薄膜同等物性的薄膜樣品。在第1圖中,面對紙面的上下方向是行走方向(流動方向),上側是行走方向的上游側,下側是行走方向的下游側。且,面對紙面的左右方向,是寬度方向。
試驗片延伸裝置10,是具備成對的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第1支撐裝置13,是成為可被第1軌道11導引地行走,第2支撐裝置14,是成為可被第2軌道12導引地行走。且,將試驗片15的一方的緣把持的方式構成的複數第1夾子16,是被安裝於第1支撐裝置13,並形成第1夾子群17。同樣地,將試驗片15的另一方的緣把持的方式構成的複數第2夾子18,是被安裝於第2支撐裝置14,並形成第2夾子群19。第1支撐裝置13,是藉由第1驅動裝置20被驅動,由此,第1夾子群17是沿著第1軌道11行走。同樣地,第2支撐裝置14,是藉由第2驅動裝置21被驅動,由此,第2夾子群19是成為沿著第2軌道12行走。且,設有將試驗片15加熱用的加熱裝置22。
第1軌道11,其長度方向的一端部是作為始點S1的功能,長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是作為終點E1功能,在第1圖中,始點S1是被配置於流動方向上游側,終點E1是被配置於流動方向下游側。同樣地,第2軌道12,其長度方向的一端部是作為始點S2功能,長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是作為終點E2功能,在第1圖中,始點S2是被配置於流動方向上游側,終點E2是被配置於流動方向下游側。
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其本身,是朝各別流動方向 及寬度方向可移動地構成。進一步,對於其本身的長度方向的軌道(輪廓),也可調整(變形)。在第1圖的例中,對應試驗片15的延伸試驗條件,為了在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之間形成有預定的間隔Dp被維持的區間,而形成有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軌道(輪廓)。
進一步說明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配置例的詳細。在第1圖的例中,為了對應試驗片15的延伸試驗條件,而使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是被配置成對於流動方向中心線CL對稱。且,從始點S1/始點S2至終點E1/終點E2為止之間,從流動方向上游側依序形成有:間隔Dp一定的預熱區間A、及間隔Dp是朝向下游側擴大地延伸的區間B、及間隔Dp是比預熱區間A更寬且一定的熱處理區間C。且,預熱區間A、延伸區間B、熱處理區間C,是各別被烤箱式的加熱裝置22a、22b、22c覆蓋。
在此,預熱區間A,是將試驗片15預熱用的區間。延伸區間B,是藉由將間隔Dp擴大可使第1夾子群17及第2夾子群19之間的間隔擴大,將兩側緣被把持的試驗片15朝寬度方向延伸用的區間。熱處理區間C,是穩定藉由將試驗片15延伸而形成的薄膜樣品23的物性用的區間。
又,如前述,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之間的間隔Dp,是依據試驗片15的延伸試驗條件,決定流動方向的各位置(可修正及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第1支撐裝置13,是藉由連結複數之使2個連桿由一個關節可開閉自如(可轉動自如)地被連 接的第1連桿機構24所構成。在第1連桿機構24的開閉的連桿先端側(第1圖的內側)中,設有朝第1軌道11被導引地轉動的軸承,在連桿基端側(第1圖的外側)中,設有朝對於第1軌道11隔有間隔L1p地被配置的第1間距調節軌道25被導引地轉動的軸承。複數第1夾子16,是與第1連桿機構24成對,並被安裝於連桿先端側。由此,第1軌道11及第1間距調節軌道25之間的間隔L1p變化,第1連桿機構24的開閉狀態若變化的話,相鄰接的第1夾子16的間隔,即夾子間距會變化。
同樣地,第2支撐裝置14,也藉由連結複數之使2個連桿由一個關節可開閉自如(可轉動自如)地被連接的第2連桿機構26所構成。在第2連桿機構26的開閉的連桿先端側(第1圖的內側)中,設有被第2軌道12導引地轉動的軸承,在連桿基端側(第1圖的外側)中,設有被對於第2軌道12隔有間隔L2p地被配置的第2間距調節軌道27導引地轉動的軸承。複數第2夾子18,是與第2連桿機構26成對,並被安裝於連桿先端側。由此,第2軌道12及第2間距調節軌道27之間的間隔L2p變化,第2連桿機構26的開閉狀態若變化的話,相鄰接的第2夾子18的間隔,即夾子間距會變化。
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是為了形成對應試驗片15的延伸試驗條件的軌道,而將安裝有直線狀軌道構件28的複數軌道台29,各別配置固定於第1軌道基座30及第2軌道基座31上,將相鄰接的軌道構件28彼此由彎曲軌道構件32連 結形成。第1軌道基座30及第2軌道基座31,是被載置在基座33。由此,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第1圖的左右方向(流動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間隔,是隔有預定的間隔Dp地被固定。
第1間距調節軌道25,是對於第1軌道11在第2軌道12相反側隔有預定的間隔L1p,藉由將被配置於軌道台29的軌道構件28彼此由彎曲軌道構件32連結而形成。第2間距調節軌道27也同樣,對於第2軌道12在第1軌道11相反側隔有預定的間隔L2p,藉由將被配置於軌道台29的軌道構件28彼此由彎曲軌道構件32連結而形成。因此,第1支撐裝置13及第2支撐裝置14是各別被配置在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話,第1夾子16及第2夾子18會彼此朝向中心線CL相面對。
在本實施例中,間隔L1p及間隔L2p縮小時,第1連桿機構24及第2連桿機構26會打開,夾子間距會擴大。由此,藉由第1夾子16及第2夾子18被把持的試驗片15,是成為也朝夾子間距擴大的方向(第1圖的上下方向:流動方向)被延伸。
間隔L1p及間隔L2p,是如前述,依據試驗片15的延伸試驗條件,決定流動方向的各位置。在本實施例中,被設定成:使試驗片15朝寬度方向及流動方向同時被延伸,且在延伸區間B中使間隔L1p及間隔L2p朝向下游側漸漸地縮小。
第1驅動裝置20,具備:一端與第1支撐裝置13連接的 拉線34、及將該拉線34捲取的鼓35、及使該鼓35旋轉的馬達36。在本實施例中,鼓35及馬達36,是被配置於第1軌道基座30的下游側。藉由第1驅動裝置20,將被配置於始點E1的第1支撐裝置13牽引直到終點S1為止,使第1支撐裝置13朝第1軌道11及第1間距調整軌道25被導引地行走。由此,使第1夾子群16沿著第1軌道11行走。第2驅動裝置21也同樣,具備:一端與第2支撐裝置14被連接的拉線34、及將該拉線34捲取的鼓35、及使該鼓35旋轉的馬達36,該鼓35及馬達36是被配置於第2軌道基座31的下游側。藉由第2驅動裝置21,將被配置於始點S2的第2支撐裝置14牽引直到終點E2為止,使第2支撐裝置14朝第2軌道12及第2間距調整軌道26被導引地行走。由此,使第2夾子群18沿著第2軌道12行走。
依據如以上的本實施例,可以以與由將原料捲薄片或原料捲薄膜朝二方向同時延伸的連桿式同時二軸延伸機所進行的連續生產狀態同等的條件,進行延伸試驗。即,可以獲得與藉由連桿式同時二軸延伸機被連續生產的薄膜同等的薄膜樣品。對於由試驗片延伸裝置10所進行的延伸試驗的具體程序,如以下說明。
首先,依據試驗片15的流動方向的延伸倍率和寬度方向的延伸倍率等的延伸試驗條件,決定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軌道,並使形成該軌道的方式設置(移動)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具體而言,使預定的間隔Dp形成在流動方向的各位置的方式,對於中心線CL對稱地配置有第1 軌道11及第2軌道12。
且對於第1軌道11隔有間隔L1p地設置第1間距設定軌道25,對於第2軌道12隔有與間隔L1p等同的間隔L2p(L1p=L2p)地設置第2間距設定軌道27。且,在始點S1及始點S2及終點E1及終點E2之間,被設定有將試驗片15朝寬度方向及流動方向的二方向同時延伸的延伸區間B。具體而言,為了施加寬度方向的延伸,使間隔Dp擴大,為了藉由將夾子間距擴大來施加流動方向的延伸,使間隔L1p及間隔L2p縮小。進一步,在延伸區間B的上游側被設定預熱區間A,在延伸區間B的下游側被設定熱處理區間C。
如以上,依據延伸試驗條件設置(配置)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以及第1間距設定軌道25及第2間距設定軌道27之後,使試驗片15的一方的緣被把持在被配置於第1軌道11的始點S1的第1夾子群17,使試驗片15的另一方的緣被把持在被配置於第2軌道12的始點S2的第2夾子群19。
接著,第1驅動裝置20及第2驅動裝置21被作動,第1支撐裝置13及第2支撐裝置14被牽引。由此,將試驗片15把持的第1夾子群17及第2夾子群19,是各別沿著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行走,並進入預熱區間A。且,在此一時停止。在預熱區間A中,藉由加熱裝置22a使試驗片15被加熱至預定的預熱溫度。
且預熱區間A中的試驗片15的預熱完成之後,第1驅動裝置20及第2驅動裝置21再度被作動。由此,將試驗片15把持的第1夾子群17及第2夾子群19,是各別沿著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行走,通過藉由加熱裝置22b被上昇至預先預定的延伸溫度的延伸區間B。
此時,試驗片15,是隨著間隔Dp的擴大朝寬度方向被延伸。同時,隨著對應間隔L1p及間隔L2p縮小的夾子間距的擴大,也朝流動方向被延伸。在此,將試驗片15把持的第1夾子群17及第2夾子群19的整體是藉由通過延伸區間B,使試驗片15的整體朝寬度方向及流動方向被延伸。
接著,通過延伸區間B之後,第1夾子群17及第2夾子群19,是進入熱處理區間C,在此一時停止。在熱處理區間C中,藉由加熱裝置22c,使試驗片15被延伸形成的薄膜樣品23,被加熱至預定的熱處理溫度。由此,使其物性穩定。
且熱處理區間C中的樣品薄膜23的熱處理完成之後,第1驅動裝置20及第2驅動裝置21再度被作動。由此,將樣品薄膜23把持的第1夾子群17及第2夾子群19,是各別到達終點E1及終點E2。其後,使被把持在第1夾子群17及第2夾子群19的樣品薄膜23被取出。
樣品薄膜23被取出後,為了下一個延伸試驗,使具備第1夾子群17的第1支撐裝置13及具備第2夾子群19的第2支撐裝置14,各別從終點E1及終點E2被取下,再度被安裝在始點S1及始點S2。不過,從第1支撐裝置13及第2支撐裝置14的終點E1及終點E2朝始點S1及始點S2的移動,是在始點S1及始點S2側設置牽引裝置進行也可以。即,第1驅動裝置20及第2驅動裝置21,是各別將第1支撐裝置13及第2支撐裝置14在始點S1及始點S2及終點E1及終點E2之間可以往復移動的方式構成也可以。
依據如以上的本實施例,將試驗片15把持的第1夾子群17及第2夾子群19,是各別從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始點S1及始點S2朝向終點E1及終點E2行走。且,通過被設定於行走區間中的延伸區間B時,試驗片15整體被延伸,就可以獲得薄膜樣品23。至少試驗片15的中央部因為是連續(因為不是切斷端),所以所獲得的薄膜樣品23,可以說是具有與由二軸延伸薄膜製造裝置被連續生產的薄膜同等的物性。
又,欲使用連桿式同時二軸延伸機其本身進行延伸試驗的話,對於由軌道及鏈輪形成的一對無端(環形)狀的軌道,必需使透過連桿構件連續且無端(環形)狀連結的複數個夾子連續地行走。這種試驗,其規模大且效率也差。
對於此在本實施例中,將試驗片15把持的第1夾子群17及第2夾子群19,因為是只有從各別配合試驗片15的尺寸所構成配置的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始點S1及始點S2朝向終點E1及終點E2行走,所以可效率良好地進行延伸試驗能。
且在本實施例中,雖將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配置成對於中心線CL對稱,但是可依據試驗片15的延伸試驗條件適宜地被選擇,且可依據延伸試驗條件,適宜地變更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軌道(長度和曲線部的曲率等)。例如,不將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對稱配置,對於第1軌道1改變第2軌道12的長度,藉由形成相異的軌道,也可對於試驗片15進行傾斜延伸條件的試驗。且,例如藉由使第1夾子群17的夾子間距開始擴大的位置及第2夾子群19的夾子間距開始擴大的位置不同,也可對於試驗片15進行傾斜延伸的試驗。
在本實施例中,雖在延伸區間B的前後設置預熱區間A及熱處理區間C,但是這也是依據試驗片15的延伸試驗條件被設定。依據延伸試驗條件,進行區間的追加和變更和省略。且,配合如此的變更等,也可對於加熱裝置22A、22B、22C,適宜組合的變更和替換等。
且在本實施例中,第1驅動裝置20及第2驅動裝置21是使牽引第1支撐裝置13及第2支撐裝置14的速度成為一定。但是,此情況,在牽引行走中第1連桿機構24及第2連桿機構26是藉由開閉,使第1夾子16及第2夾子18的行走速度變化。考慮此事,依據延伸試驗條件,也具有將由第1驅動裝置20及第2驅動裝置21所產生的牽引速度,在流動方向的各位置修正的話較佳的情況。
且在本實施例中,在預熱區間A及熱處理區間C,將第1驅動裝置20及第2驅動裝置21一時停止,進行預熱及熱處理。在此,可依據試驗片15的延伸試驗條件,設定:預熱及熱處理時間、和預熱溫度及熱處理溫度的上昇模式圖和下降模式圖。由此,可以反映延伸機的長預熱區間和熱處理區間,可以進行與原料捲薄片或原料捲薄膜所行走的狀態同等條件的延伸試驗。
且有關:對於基座33的第1軌道基座30及第2軌道基座31的移動、和對於第1軌道基座30及第2軌道基座31的軌道台29的移動、和對於被安裝於軌道台29的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第1間距設定軌道25及第2間距設定軌道27的移動,可藉由使用將滾珠螺桿機構及伺服馬達組合的直動機構等被自動化。由此,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以及第1間距設定軌道25及第2間距設定軌道27的配置關係的變更成為容易,可以對應預熱區間A及熱處理區間C中的試驗片15(即薄膜樣品23)的膨脹和收縮等的熱變形,調節間隔Dp和間隔L1p及間隔L2p。
依據延伸試驗條件,第1夾子16及第2夾子18的形狀,是相同也可以,不同的形狀也可以。第1連桿機構24及第2連桿機構25的形狀,也依據延伸試驗條件,相同也可以,對於中心線CL對稱也可以,不同的形狀也可以。軌道構件28及軌道台29,是應對應依據延伸試驗條件的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各式各樣的軌道,準備各種長度較佳。
形成第1夾子群17的複數第1夾子16及形成第2夾子群19的複數第2夾子18,是當各別從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的始點S1及始點S2朝向終點E1及終點E2行走時,所把持的試驗片15的個數是可以通過延伸區間B的個數較佳。
在前述的實施例中,雖說明對於以與由連桿式同時二軸延伸機所進行的薄膜的連續生產狀態同等的條件進行延伸試驗的試驗片延伸裝置10,但是具備第1夾子群17的第1支撐裝置13及具備第2夾子群19的第2支撐裝置14,是藉由各別由被鏈條連結的夾子台所構成,將第1軌道11及第2軌道12構成可以對應該夾子台的軌道,就能構成以與由橫延伸機所進行的連續生產狀態同等條件進行延伸試驗的試驗片延伸裝置。且,使用由線性馬達驅動的夾子台,以與由線性式同時二軸延伸機所進行的連續生產狀態同等的條件進行延伸試驗的試驗片延伸裝置也可以。
10...試驗片延伸裝置
11...第1軌道
12...第2軌道
13...第1支撐裝置
14...第2支撐裝置
15...試驗片
16...第1夾子
17...第1夾子群
18...第2夾子
19...第2夾子群
20...第1驅動裝置
21...第2驅動裝置
22...加熱裝置
22a,22b,22c...加熱裝置
23...樣品薄膜
24...第1連桿機構
25...第1間距調節軌道
26...第2連桿機構
27...第2間距調節軌道
28...直線狀軌道構件
29...軌道台
30...第1軌道基座
31...第2軌道基座
32...彎曲軌道構件
33...基座
34...拉線
35...鼓
36...馬達
[第1圖]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試驗片延伸裝置的平面圖。
10...試驗片延伸裝置
11...第1軌道
12...第2軌道
13...第1支撐裝置
14...第2支撐裝置
15...試驗片
16...第1夾子
17...第1夾子群
18...第2夾子
19...第2夾子群
20...第1驅動裝置
21...第2驅動裝置
22...加熱裝置
22a,22b,22c...加熱裝置
23...樣品薄膜
24...第1連桿機構
25...第1間距調節軌道
26...第2連桿機構
27...第2間距調節軌道
28...直線狀軌道構件
29...軌道台
30...第1軌道基座
31...第2軌道基座
32...彎曲軌道構件
33...基座
34...拉線
35...鼓
36...馬達
L1p、L2p...間隔
S1、S2...始點
E1、E2...終點
A...預熱區間
B...延伸區間
C...熱處理區間
Dp...間隔

Claims (6)

  1. 一種試驗片延伸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從始點至終點之間從流動方向上游側依序形成彼此的間隔一定的預熱區間和被配置於軌道彼此的間隔是一端側比另一端側更寬的延伸區間和彼此的間隔比前述預熱區間寬且一定的熱處理區間的第1軌道及第2軌道、及沿著前述第1軌道行走的複數第1夾子群、及沿著前述第2軌道行走的複數第2夾子群,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及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是被配置成彼此相面對地將試驗片把持,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及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是在把持試驗片的狀態下,藉由被拉線牽引,可各別在前述第1軌道及前述第2軌道從前述始點朝向前述終點行走,試驗片是成為藉由行走於前述延伸區間而朝寬度方向延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試驗片延伸裝置,其中,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是在前述延伸區間的行走中,彼此的間隔漸漸地擴大,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在前述延伸區間的行走中,也彼此的間隔漸漸地擴大,由此,試驗片也朝行走方向延伸。
  3. 一種試驗片延伸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從始點至終點之間從流動方向上游側依序形成預熱區間和延伸區間和熱處理區間的彼此隔有間隔地被配置的第1軌道及第2軌道、及沿著前述第1軌道行走的複數第1夾子群、及 沿著前述第2軌道行走的複數第2夾子群,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及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是被配置成彼此相面對地將試驗片把持,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及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是在把持試驗片的狀態下,藉由被拉線牽引,可各別將前述第1軌道及前述第2軌道從前述始點朝向前述終點行走,前述複數第1夾子群,是在前述延伸區間的行走中,彼此的間隔漸漸地擴大,前述複數第2夾子群,在前述延伸區間的行走中,也彼此的間隔漸漸地擴大,由此使試驗片朝行走方向延伸。
  4. 一種試驗片延伸方法,是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試驗片延伸裝置使試驗片延伸的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將複數第1夾子群及複數第2夾子群,彼此相面對地配置,將試驗片把持的過程;及使複數第1夾子群及複數第2夾子群,從第1軌道及第2軌道的始點朝向終點行走,將試驗片朝寬度方向延伸的過程。
  5. 一種試驗片延伸方法,是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試驗片延伸裝置使試驗片延伸的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將複數第1夾子群及複數第2夾子群,彼此相面對地配置,將試驗片把持的過程;及使複數第1夾子群及複數第2夾子群,從第1軌道及 第2軌道的始點朝向終點行走,將試驗片朝走行方向延伸的過程。
  6. 一種試驗片延伸方法,是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試驗片延伸裝置使試驗片延伸的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將複數第1夾子群及複數第2夾子群,彼此相面對地配置,將試驗片把持的過程;及使複數第1夾子群及複數第2夾子群,從第1軌道及第2軌道的始點朝向終點行走,將試驗片朝寬度方向及行走方向的二軸方向延伸的過程。
TW100117216A 2010-05-19 2011-05-17 Test piece extension device and test piece extension method TWI5103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5248A JP5587668B2 (ja) 2010-05-19 2010-05-19 延伸試験装置および延伸試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2005A TW201202005A (en) 2012-01-16
TWI510353B true TWI510353B (zh) 2015-12-01

Family

ID=44991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7216A TWI510353B (zh) 2010-05-19 2011-05-17 Test piece extension device and test piece extens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5587668B2 (zh)
KR (1) KR101764946B1 (zh)
CN (1) CN102893139B (zh)
DE (1) DE112011101680T5 (zh)
TW (1) TWI510353B (zh)
WO (1) WO20111454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1523B2 (ja) * 2009-04-14 2013-12-18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延伸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ムの延伸方法
CN102765191B (zh) * 2012-08-04 2014-04-23 青岛顺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Bopet双向控制拉伸片材专用滑动座
CN102848568B (zh) * 2012-09-21 2015-12-02 青岛顺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Bopva双向拉伸片材外置式导轨系统
JP5950895B2 (ja) * 2013-12-13 2016-07-13 ヒラノ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延伸装置
CN108956282B (zh) * 2018-07-10 2021-01-12 东南大学 一种用于医用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专用夹具
CN113352587A (zh) * 2021-07-09 2021-09-07 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拉伸机
JP7079365B1 (ja) * 2021-09-28 2022-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ム延伸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8694A (ja) * 2002-10-31 2004-05-27 Hitachi Ltd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用試験装置
JP3855907B2 (ja) * 2002-10-03 2006-12-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2008023775A (ja) * 2006-07-19 2008-02-07 Toshiba Mach Co Ltd シート・フィルムの斜め延伸方法およびクリップ式シート・フィルム延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2628A (ja) 1984-11-08 1986-05-30 Teijin Ltd 二軸延伸試験機
JPH02113920A (ja) 1988-10-25 1990-04-26 Mitsubishi Kasei Corp 延伸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2290052Y (zh) * 1997-03-03 1998-09-02 新汶矿务局职工大学 环形试件拉力试验用连接装置
JPH10249934A (ja) 1997-03-13 1998-09-22 Toshiba Mach Co Ltd フィルムの横延伸機
JP2002103445A (ja) 2000-09-27 2002-04-0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同時二軸延伸テンタにおけるフィルムクリップ駆動装置
JP4668215B2 (ja) 2006-07-19 2011-04-13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式シート・フィルム延伸装置
JP2009258571A (ja) 2008-03-18 2009-11-05 Daicel Chem Ind Ltd 位相差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5907B2 (ja) * 2002-10-03 2006-12-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2004148694A (ja) * 2002-10-31 2004-05-27 Hitachi Ltd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用試験装置
JP2008023775A (ja) * 2006-07-19 2008-02-07 Toshiba Mach Co Ltd シート・フィルムの斜め延伸方法およびクリップ式シート・フィルム延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87668B2 (ja) 2014-09-10
CN102893139A (zh) 2013-01-23
JP2011240621A (ja) 2011-12-01
CN102893139B (zh) 2016-04-20
TW201202005A (en) 2012-01-16
DE112011101680T5 (de) 2013-05-08
KR20130079444A (ko) 2013-07-10
KR101764946B1 (ko) 2017-08-03
WO2011145459A1 (ja) 201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0353B (zh) Test piece extension device and test piece extension method
KR101033703B1 (ko) 시트ㆍ필름의 경사 연신 방법 및 클립식 시트ㆍ필름 연신 장치
US8286313B2 (en) Sheet or film clipping stretcher
RU2010145269A (ru) Изогнутая во множестве направлений балка,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оликового формования и способ
KR102259756B1 (ko) 합성 재료로 만들어지는 필름을 적어도 횡방향으로 신장시키는 신장 장치
CN103009616B (zh) 用于在横向和纵向上拉伸合成材料的薄膜的设备
EP1331082A1 (en)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a thin film
JP2006198854A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2009113488A (ja) 細長いストリップの形状を有する合成材料でできたフィルムを延伸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09173009A (ja) 合成材料のフィルムの延伸方法
JP3855907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4580778B2 (ja) クリップチエン走行速度の補正方法及び装置
JP5662895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5125714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および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方法
JP2511989B2 (ja) シ−ト状物の同時二軸延伸方法
JP7117834B2 (ja) 熱可塑性膜を長手方向及び横方向に同時に延伸するための装置
JP7200032B2 (ja) 延伸装置の調整方法および延伸装置
JPH0623838A (ja) 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
JP5662886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H0295825A (ja) 同時二軸延伸装置
JP4957200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SE525741C2 (sv) Sätt och anordning för bildande av kantförtjockning på bana av termoplastmaterial
JP2020037231A (ja) 合成材料製のフィルムを少なくとも横方向に延伸するための延伸装置
JPH02131920A (ja) 同時二軸延伸装置の運転方法
JP6535018B2 (ja) フィルムまたはシートを延伸するための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