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4531B - 具有一平行於把手的煞車桿的煞車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一平行於把手的煞車桿的煞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4531B
TWI504531B TW101143556A TW101143556A TWI504531B TW I504531 B TWI504531 B TW I504531B TW 101143556 A TW101143556 A TW 101143556A TW 101143556 A TW101143556 A TW 101143556A TW I504531 B TWI504531 B TW I5045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ivot axis
axis
brake system
piv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3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5787A (zh
Inventor
Yue He
Sylvain Giovannetti
Ludovic Ridon
Original Assignee
Decathlon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cathlon Sa filed Critical Decathlon Sa
Publication of TW201345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5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4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45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10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 B60T7/102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by means of a tilting le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0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mechanically
    • B60T11/046Using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Description

具有一平行於把手的煞車桿的煞車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車輛之領域,該等車輛詳言之為輪式車輛且尤其是腳踏車,例如自行車。
本發明更特定言之係關於一種用於車輛之煞車系統,該車輛詳言之為尤其用於兒童之輪式車輛,該刹車系統具有至少一握持把手及能夠由煞車纜線致動之至少一煞車器。
在兒童之自行車中,例如14及16吋大小,前煞車器及後煞車器通常需要非常大之力來致動。兒童之力氣比成人小,其尤其會受到煞車困難之問題的影響。此外,手較小之兒童可能無法搆到煞車桿。此為經常看見兒童用腳在地上拖曳而煞車之原因。當然,此舉會對兒童造成安全風險。
為兒童之自行車配備之當前煞車器已經設計有比成人之漸擴桿(divergent lever)小之桿,但其需要之致動力並未減小。
本發明之一目標為提出一種煞車系統,其用於設有至少一握持把手之車把的車輛,且詳言之用於兒童之自行車,此煞車系統能夠在無需施加很大力之情況下被致動。
本發明之此目標歸因於根據本發明之煞車系統包含以下各物而達成:‧支撐件,其具有:第一部分,其經設計以緊固至車 把;及第二部分,其設有用於煞車纜線之導引部件;‧ 樞轉本體,其圍繞實質上平行於握持把手之樞轉軸線而相對於支撐件可樞轉地安裝;該樞轉本體包括:○ 煞車桿,其在實質上平行於握持把手之縱向軸線之方向上自樞轉本體之與樞轉軸線相對之第一端突出;○ 緊固區域,其用於煞車纜線之一端,樞轉軸線與緊固區域之間的距離小於樞轉軸線與本體之與樞轉軸線相對之該第一端之間的距離。
應理解,當煞車桿被致動時,樞轉本體圍繞致動軸線樞轉,此導致更改緊固區域之位置。由此力被施加於煞車纜線上,此導致車輛之煞車。
較佳地,該緊固區域位於樞轉軸線與煞車桿之間,且更普遍地位於在樞轉軸線上居中且以樞轉軸線與煞車桿之間的距離作為半徑之盤狀物內部。
較佳地,樞轉軸線定位於支撐件之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
根據本發明,煞車桿被設置成平行於握持把手之縱向軸線,使得桿與把手之間的距離實質上與桿之整個長度相同,而在先前煞車系統中,煞車桿係漸擴的,亦即,在把手之縱向方向上考慮,桿與把手之間的距離隨著移動遠離桿之樞轉軸線而增加。
發明人觀察到,手小之兒童在踩踏踏板期間希望煞車時,無法藉由其四個起作用之手指在先前桿之整個長度上 握住桿。與之相反,由於本發明,兒童可藉由全部四個起作用之手指握持煞車桿。
由於本發明,每個手指施加在桿上之力在桿之整個樞轉移動過程中以相同之比率倍增。
為此目的,有利地,以下兩者之間的比率在煞車桿移動之整個幅度上係恆定的:‧ 樞轉軸線與煞車桿之間的距離;及‧ 樞轉軸線與緊固區域之間的距離,此等距離係在正交於樞轉軸線之平面中考慮。
在正交於樞轉軸線之此平面中考慮,樞轉軸線與緊固區域之間的距離較佳但不排他地大致等於樞轉軸線與桿之間的距離之一半。
在煞車桿移動之整個幅度上,在煞車纜線上施加之力與在煞車桿上施加之力之間的比率因此較佳實質上等於2。
較佳地,桿係彎曲的以符合手之形狀,此相對於現有桿將產生更佳緊握且最大化與手指之接觸面積。
較佳地但並非必須,導引部件沿著與樞轉本體之樞轉軸線正交之軸線延伸。
有利地,支撐件具有位於支撐件之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彎曲部分,且樞轉軸線穿過該彎曲部分。較佳地,彎曲部分經配置以使得樞轉軸線位於兒童之手之第一指骨上方。
一好處在於改良了煞車系統之人體工學,此係由於煞車期間煞車桿之軌跡對應於手指之自然移動,且詳言之對應 於第三指骨之移動。
尤其有利地,煞車纜線之導引部件沿著穿入由第一支撐部分界定之容積中的軸線而延伸。因此,當煞車系統被致動時,亦即,在樞轉本體樞轉期間,煞車纜線在穿入由握持把手界定之內部容積之軸線方向上被牽拉。換言之,在手自然握攏之方向上,纜線被拉向手掌。隨後,在手指合攏期間,傳遞至煞車纜線之牽引力被最大化。因此煞車操作變得更容易。
較佳地,緊固區域大致定位於導引部件之軸線之延長部分中,以確保煞車纜線之移動沿著導引部件之軸線發生。
導引部件可包含調整旋鈕,以調整煞車纜線之張力。
較佳地,導引部件及支撐件之第一部分係配置在含有樞轉軸線且穿過緊固區域之平面之任一側上。
有利地,該煞車系統具有:空載位置,其中樞轉本體定位為靠近導引部件;及致動位置,其中樞轉本體經樞轉以被帶向把手。
較佳地,樞轉本體具有外殼,該外殼用於在該煞車系統處於空載位置時收納支撐件之第二部分。該樞轉本體較佳包括兩個翼部,該等翼部側接支撐件之在彎曲部分與支撐件之第二部分之間延伸的部分。
在空載位置及致動位置中,穿過緊固區域且含有樞轉軸線之第一平面與含有樞轉軸線及把手之縱向軸線的第二平面之間界定的角度較佳小於90°,且較佳小於70°。一好處在於最小化煞車桿之角幅度。
由此,當煞車系統緊固至車把時,緊固區域定位於樞轉軸線與握持把手之縱向軸線之間。
當煞車桿未被致動時,為了允許該桿返回至空載位置,煞車系統亦包含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安裝在支撐件與樞轉本體之間。該彈簧例如為扭簧。
根據一較佳但非限制性之實施例,支撐件之第一部分包含緊固套筒,該緊固套筒經設計以緊固至車輛之車把。該套筒具有大體圓筒形狀,其縱向軸線平行於樞轉軸線。該套筒經設計以緊夾車輛之車把的管子。
為了改良對煞車系統之抓握,煞車桿係彎曲的且在握持把手之整個長度上延伸。彎曲部分在與握持把手相反之方向上延伸。一好處在於以下事實:由於兒童可藉由全部四個起作用之手指握住煞車桿,所以煞車桿適合兒童之手。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輪式車輛,其具有:至少一輪子,其緊固至包括握持把手之框架;及至少一煞車器,其與該輪子相關聯且可藉由煞車纜線致動,該車輛亦包含根據本發明之煞車系統。
較佳地,樞轉軸線相對於輪子之平面實質上垂直或稍微傾斜。隨後,樞轉軸線實質上垂直於車輛之向前運動之方向。
亦較佳地,當車輛置放於水平面上時,樞轉軸線定位在穿過握持把手之縱向軸線之水平面以上。
當參考附圖來閱讀作為非限制性實例提供之對本發明之 一實施例的以下描述時,將更佳地理解本發明。
使用圖1至圖4,吾人現在將描述根據本發明之煞車系統100之第一實施例。該煞車系統100經設計以安裝在輪式車輛200(諸如自行車上),其包含設有至少一握持把手之車把及能夠由煞車纜線C致動之至少一煞車器。以已知方式,煞車器經設計以制動車輛之輪子中之一者。在此實例中,煞車系統緊固至車輛之車把之管子,握持把手P亦緊固至該管子。
煞車系統100包含支撐件10,該支撐件10具有經設計以緊固至握持把手P之第一部分10a。在此實例中,第一部分10a包含緊固套筒12,該緊固套筒12經設計以緊固至車輛200之車把。如圖2及圖3中所示,套筒12被剖開且包含握持構件13。該套筒大體係圓筒形,在標記為X之軸線方向上延伸。套筒12經設計以夾緊車輛之車把之管子,已強調握持把手亦安裝在該導引管上。因此,應理解,套筒12之軸線方向X及握持把手P之縱向軸線係共軸的。在未超出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支撐件10可與導引管形成為單件體,或與握持把手P形成為單件體。無論哪一情況,支撐件10之第一部分10a皆緊固至車把。
支撐件10亦包括與第一部分10a相對之第二部分10b,該第二部分10b設有煞車纜線C之導引部件14。
在此實例中,支撐件10亦具有彎曲部分10c,該彎曲部分10c位於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之間。如圖2中所示,該彎曲部分大致形成直角。導引部件14具有實質上圓筒形 狀,在與套筒12之縱向軸線X正交之縱向方向Y上延伸。此處,導引部件14設有導引纜線15。在此實例中,導引部件14與樞轉軸線A正交。
根據本發明,煞車系統100亦包含樞轉本體16,樞轉本體16圍繞樞轉軸線A相對於支撐件10可樞轉地安裝。如圖1中所示,樞轉軸線A實質上平行於握持把手P之縱向軸線X。此樞轉軸線A定位在支撐件10之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彎曲部分10c中。樞轉軸線A穿過彎曲部分10c。
樞轉本體16包括煞車桿18,該煞車桿18在實質上平行於握持把手P之縱向軸線X之方向上自樞轉本體16之第一端16a突出。換言之,煞車桿18垂直於樞轉本體16自其第一端16a延伸。B指代煞車桿18延伸之縱向方向。
樞轉本體16之第一端16a定位為與第二端16b相對,該第二端16b安裝成可樞轉地與支撐件10連接。為該目的,樞轉本體16之第二端包括一對翼部20、22,翼部20、22配置在支撐件10之彎曲部分10c之寬度的任一側上。
兩個翼部20、22圍繞在彎曲部分10c與第二部分10b之間延伸的支撐件10之部分。兩個翼部20、22之端部各自具有收納軸桿24的開口,該軸桿24穿過支撐件10之彎曲部分10c,以形成樞轉本體16與支撐件10之間的樞轉連接。
以此方式,煞車桿18在其實質上整個長度上大致平行於握持把手P而延伸。此外,應注意,煞車桿18係彎曲的,此使得其更容易握持。
鑒於前述內容,應理解,樞轉軸線A、握持把手P之縱 向軸線及煞車桿之縱向方向B係平行的。
參考圖2可看出,樞轉本體16包括用於煞車纜線C之一端Ca之緊固區域26。在此實例中,纜線C之端部Ca採取直徑比煞車器C之纜線之直徑大得多的球形形狀。該緊固區域包括在兩個突出部(tab)28之間形成的凹槽,該凹槽之厚度實質上等於或稍微大於纜線C之直徑,但遠小於該纜線之端部Ca之直徑。跨越套筒12而定向之突出部28之表面形成用於煞車纜線C之球形端部Ca之支承表面30,而煞車纜線C在兩個突出部28之間形成的凹槽中延伸。
如圖2及圖3中所示,支承表面30係彎曲的,同時部分地圍繞煞車纜線C之球形端部Ca,以便當煞車桿被致動時固持並伴隨煞車纜線之端部Ca。
當煞車桿被致動時(亦即,當煞車系統自圖2中示出之空載位置切換至圖3中之致動位置時),樞轉本體16圍繞樞轉軸線A樞轉(其涉及緊固區域26圍繞樞轉軸線A之旋轉),此後煞車纜線之端部Ca在實質上平行於導引部件14之縱向方向Y之方向上被牽拉。煞車纜線C之此牽拉動作朝向握持把手進行,亦即朝向使用者之手之內側進行。此有利地使得有可能最佳化施加在煞車纜線C上且因此施加在煞車器上之力。
在空載位置中,吾人可看出,緊固區域26定位在導引部件14之Y軸之延長部分中。
根據本發明,此緊固區域26位於含有樞轉軸線A之第二端16b、及樞轉本體16之與樞轉軸線A相對之第一端16a之 間,其是從一垂直於該樞轉軸線之平面中來考量(considered)。更具體言之,緊固區域26位於樞轉軸線A與煞車桿18之間。換言之,在第一端16a與第二端16b之間界定的容積中,樞轉軸線A與緊固區域26之間的距離L1小於樞轉軸線A與樞轉本體16之第一端16a之間的距離L2。
在此非限制性實例中,緊固區域大致定位在樞轉軸線A與煞車桿自其延伸之樞轉本體16之第一端16a之間的中間位置。更具體言之,緊固區域經配置使得纜線C之端部Ca定位在樞轉軸線A與樞轉本體16之第一端16a之間的中間位置。如上所述,該比率在煞車桿之旋轉移動之整個幅度上實質上恆定。此外,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而提供之此長度比率可使得有可能在煞車纜線上施加之力與在煞車桿上施加之力之間獲得實質上等於二之比率。
如圖2及圖3中所示,煞車纜線C在該導引部件之縱向方向Y上在導引部件14中延伸。更具體言之,應注意,煞車纜線延伸之縱向方向Y穿入由握持把手P界定之容積中,且穿入由套筒12界定之容積中。由於使用者之手掌環繞握持把手,所以應理解,致動該煞車桿(藉由手指合攏而進行)傾向於將煞車纜線帶向手掌之內側。隨後,煞車纜線在手之自然握攏方向上被牽拉,此使得有可能最大化在煞車纜線C上施加之牽引力。根據另一替代方案,縱向方向Y可位於握持把手之下方。
若吾人現在考慮穿過緊固區域且含有樞轉軸線A之第一平面P1與含有樞轉軸線A及握持把手之縱向軸線X之第二 平面P2之間界定的角度α,則可看出,在空載位置及致動位置中,該角度之值小於90°,且較佳小於70°。換言之,該角度α始終為銳角。
再次參考圖2,可看出,導引部件14及支撐件10之第一部分10a定位在含有樞轉軸線A且穿過緊固區域26之平面P1的任一側上。更具體言之,平面P1較佳為含有樞轉軸線A且穿過煞車纜線C之末端Ca的平面。
當煞車系統100處於空載位置中時,支撐件之第二部分10b被收納在樞轉本體16之後部中形成的外殼32中。
此外,為了允許自致動位置轉變至空載位置,煞車系統100包含復位彈簧34,該復位彈簧34安裝在支撐件10與樞轉本體16之間。
在圖4中,展示輪式車輛(在此情況下為自行車200)之前部部分,該自行車200包含根據本發明之煞車系統100。煞車系統100安裝在車輛200之車把210之管子上。車輛200亦包含:至少一輪子220,其緊固至框架222;及煞車器240,其與該輪子相關聯以制動該輪子且藉由煞車纜線C連接至煞車系統100。如圖4中所示,樞轉軸線A與平面Q正交,輪子220在平面Q中延伸。在此實例中,樞轉軸線A亦與車輛200之向前運動之方向正交。較佳地,樞轉本體16在實質上垂直於向前運動之方向D之方向上延伸。
仍在此實例中,可看出,樞轉軸線A定位在水平面R之上方,該水平面R穿過握持把手P之縱向軸線X。
較佳地,導引部件14之縱向軸線Y相對於平面R傾斜, 使得縱向軸線Y大致平行於使用者之前臂的方向。此配置之一好處再次在於最佳化施加在煞車桿上之力。
鑒於前述內容,應理解,根據本發明之煞車系統100允許兒童藉由使用全部四個起作用之手指而容易地致動煞車桿,從而獲得車輛之煞車而無需過大之力。
圖5至圖7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煞車系統300之第二實施例。此煞車系統亦經設計以安裝在先前描述之車輛200上。
此煞車系統300包含支撐件310,該支撐件310具有:第一部分310a,其經設計以藉由套筒312緊固至車輛之車把;及第二部分310b,其設有煞車纜線C之導引部件314。在此第二實施例中,煞車纜線之導引部件314具有在平行於車把之方向上延伸之部分,該部分垂直於支撐件310。
該煞車系統亦包含圍繞樞轉軸線A相對於支撐件安裝之樞轉本體316,該樞轉軸線A實質上平行於車把及握持把手P。
此樞轉軸線A定位於在支撐件310之第一部分310a與第二部分310b之間延伸的平面中。
樞轉本體316包括煞車桿318,該煞車桿318在實質上平行於握持把手之縱向軸線X之方向B上自樞轉本體之與樞轉軸線A相對之第一端316a突出。換言之,煞車桿318在其致動期間保持平行於握持把手P。
樞轉本體亦包含用於煞車纜線C之一端Ca之緊固區域326。根據本發明,樞轉軸線與緊固區域之間的距離L1小 於樞轉軸線A與本體之相對於樞轉軸線之第一端之間的距離L2。
相對於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之煞車系統之緊固區域326位於與含有樞轉軸線A及桿318沿其延伸之軸線B之平面相距一定距離之處。更具體言之,緊固區域326實質上位於樞轉軸線A與用於緊固至車把之套筒的軸線X之間。
煞車纜線C穿過導引部件312,接著進入配置在支撐件310中之槽350而使纜線彎曲。支撐件310接著穿過樞轉本體以被容置在緊固區域326中。
圖6展示處於空載位置中之煞車系統300,而圖7展示處於致動位置之相同系統,樞轉本體已經圍繞樞轉軸線A樞轉約20°。因此,應理解,樞轉本體316之旋轉使得煞車纜線C移動並制動車輛。
此外,與第一實施例相似,以下兩者之間的比率在煞車桿318移動之整個幅度上係恆定的:‧ 樞轉軸線A與煞車桿318之間的距離L2;及‧ 樞轉軸線A與煞車纜線之緊固區域326之間的距離L1。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煞車系統300之第二實施例亦允許兒童能夠藉由使用全部四個起作用之手指而容易地致動煞車桿318,從而獲得車輛之煞車而無需過大之力。
10‧‧‧支撐件
10a‧‧‧第一部分
10b‧‧‧第二部分
10c‧‧‧彎曲部分
12‧‧‧緊固套筒
13‧‧‧握持構件
14‧‧‧導引部件
15‧‧‧導引纜線
16‧‧‧樞轉本體
16a‧‧‧樞轉本體之第一端
16b‧‧‧第二端
18‧‧‧煞車桿
20‧‧‧翼部
22‧‧‧翼部
24‧‧‧軸桿
26‧‧‧緊固區域
28‧‧‧突出部
30‧‧‧支承表面
32‧‧‧外殼
34‧‧‧復位彈簧
100‧‧‧煞車系統
200‧‧‧輪式車輛/自行車
210‧‧‧車把
220‧‧‧輪子
222‧‧‧框架
240‧‧‧煞車器
300‧‧‧煞車系統
310‧‧‧支撐件
310b‧‧‧第二部分
312‧‧‧套筒
314‧‧‧導引部件
316‧‧‧樞轉本體
316a‧‧‧樞轉本體之第一端
318‧‧‧煞車桿
326‧‧‧緊固區域
350‧‧‧槽
A‧‧‧樞轉軸線
B‧‧‧煞車桿延伸之縱向方向
C‧‧‧煞車纜線
Ca‧‧‧煞車纜線之一端
D‧‧‧向前運動之方向
L1‧‧‧樞轉軸線與緊固區域之間的距離
L2‧‧‧樞轉軸線與樞轉本體之第一端之間的距離
P‧‧‧握持把手
P1‧‧‧第一平面
P2‧‧‧第二平面
Q‧‧‧平面
R‧‧‧水平面
X‧‧‧縱向軸線/軸線方向
Y‧‧‧縱向方向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煞車系統處於空載位置時的透視圖;圖2為圖1之煞車系統在垂直於煞車桿之樞轉軸線之平面 中的橫截面圖,其中該煞車系統處於空載位置;圖3說明處於致動位置之圖2之煞車系統;圖4為包含根據本發明之煞車系統之輪式車輛的側視圖;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煞車系統之第二實施例的透視圖;圖6為圖5之煞車系統在垂直於煞車桿之樞轉軸線之平面中的橫截面圖,其中該煞車系統處於空載位置;及圖7說明處於致動位置之圖6之煞車系統。
10‧‧‧支撐件
14‧‧‧導引部件
16‧‧‧樞轉本體
18‧‧‧煞車桿
100‧‧‧煞車系統
200‧‧‧輪式車輛/自行車
210‧‧‧車把
220‧‧‧輪子
222‧‧‧框架
240‧‧‧煞車器
A‧‧‧樞轉軸線
B‧‧‧煞車桿延伸之縱向方向
C‧‧‧煞車纜線
D‧‧‧向前運動之方向
P‧‧‧握持把手
Q‧‧‧平面
R‧‧‧水平面
X‧‧‧縱向軸線/軸線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用於一車輛(200)之煞車系統(100),其具有:車把,該等車把設有至少一具有一縱向軸線(X)之握持把手(P);及至少一可由一煞車纜線(C)致動之煞車器(240),該煞車系統特徵在於其包含:一支撐件(10),其具有:一第一部分(10a),其經設計以緊固至該等車把;及一第二部分(10b),其設有用於該煞車纜線之一導引部件(14,314);一樞轉本體(16),當該煞車系統被緊固至該等車把時,該樞轉本體圍繞實質上平行於該握持把手(P)之該縱向軸線(X)之一樞轉軸線(A)而相對於該支撐件可樞轉地安裝;該樞轉本體包括:一煞車桿(18),其在實質上平行於該樞轉軸線(A)之一方向(B)上自該樞轉本體之與該樞轉軸線相對之一第一端(16a)突出;一緊固區域(26),其用於該煞車纜線(C)之一端(Ca),垂直於該樞轉軸線(A),該緊固區域定位在該樞轉軸線(A)、及該本體之與該樞轉軸線相對之該第一端之間,且其中該煞車纜線之該導引部件(14)沿著一軸線(Y)延伸,該軸線(Y)穿入由經設計以緊固至該等車把之該支撐件之該第一部分所界定的容積中。
  2. 如請求項1之煞車系統,其中,該支撐件(10)具有位於該支撐件之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之間的一彎曲部分(10c),且該樞轉軸線(A)穿過該彎曲部分。
  3. 如請求項1或2中任一項之煞車系統,其中,該緊固區域(26)大致定位在該導引部件之該軸線之延長部分中。
  4. 如請求項1之煞車系統,其中,該導引部件(14)與該支撐件之該第一部分(10a)配置在含有該樞轉軸線(A)且穿過該緊固區域(26)之一平面(P1)之任一側上。
  5. 如請求項1之煞車系統,其中,該煞車系統具有:一空載位置,其中該樞轉本體(16)定位成靠近該導引部件;及一致動位置,其中該樞轉本體經樞轉,以便被帶向該支撐件(10)之該第一部分。
  6. 如請求項5之煞車系統,其中,該樞轉本體(16)具有一外殼(32),該外殼(32)用於當該煞車系統處於一空載位置時收納該支撐件(10)之該第二部分(10b)。
  7. 如請求項5之煞車系統,其中,在該空載位置中,穿過該緊固區域且含有該樞轉軸線之一第一平面(P1)與含有該樞轉軸線(A)及該握持把手之該縱向軸線(X)之一第二平面(P2)之間界定的角度(α)較佳小於90°,且較佳小於70°。
  8. 如請求項5之煞車系統,其中,該煞車系統亦包含一復位彈簧(34),該復位彈簧(34)安裝在該支撐件與該樞轉本體之間。
  9. 如請求項1之煞車系統,其中,該支撐件之該第一部分(10a)包含一緊固套筒(12),該緊固套筒(12)經設計以緊固至該車輛之該等車把。
  10. 如請求項9之煞車系統,其中,該導引部件沿其延伸之 該軸線係穿入由該緊固套筒(12)界定之容積中。
  11. 如請求項1之煞車系統,其中,該煞車桿(18)係彎曲的,且經組態以在該握持把手(P)之整個長度上延伸。
  12. 如請求項1之煞車系統,其中,以下兩者之間的比率在該煞車桿移動之整個幅度上係恆定的:在垂直於該樞轉軸線(A)之一平面中考慮,該樞轉軸線與該煞車桿(18)之間的距離(L2);及在垂直於該樞轉軸線(A)之該平面中考慮,該樞轉軸線(A)與該緊固區域之間的距離(L1)。
  13. 一種輪式車輛(200),其具有緊固至一框架之至少一輪子(220),該框架包括一握持把手(P)及與該輪子相關聯且可由一煞車纜線致動之至少一煞車器(240),該車輛亦包含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一煞車系統(100)。
  14. 如請求項13之車輛,其中,該樞轉軸線(A)相對於該輪子之平面(Q)實質上垂直或稍微傾斜。
  15. 如請求項13之車輛,其中,該樞轉軸線(A)定位在含有該握持把手之該縱向軸線(X)之一水平面(R)上方。
  16. 如請求項13之車輛,其中,該導引部件沿其延伸之該軸線(Y)係穿入由該握持把手界定之該容積中。
TW101143556A 2011-11-21 2012-11-21 具有一平行於把手的煞車桿的煞車系統 TWI5045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160585A FR2982837B1 (fr) 2011-11-21 2011-11-21 Systeme de freinage ayant une manette de freinage parallele a la poigne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787A TW201345787A (zh) 2013-11-16
TWI504531B true TWI504531B (zh) 2015-10-21

Family

ID=4711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3556A TWI504531B (zh) 2011-11-21 2012-11-21 具有一平行於把手的煞車桿的煞車系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594469B1 (zh)
CN (1) CN103129681B (zh)
ES (1) ES2529140T3 (zh)
FR (1) FR2982837B1 (zh)
TW (1) TWI5045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46594B1 (fr) * 2016-01-12 2018-02-09 Decathlon Dispositif de freinage pour un vehicule comportant un guidon et un cable de frein
FR3137039A1 (fr) 2022-06-22 2023-12-29 Decathlon Dispositif de freinage comprenant un organe de guidag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27946B (en) * 1996-12-17 2001-04-01 Shimano Kk Break opterating device
JP2007030584A (ja) * 2005-07-25 2007-02-08 Masashi Nagano 自転車のフラットハンドルバー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サブグリップ付き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902333A (fr) * 1943-10-07 1945-08-28 Commande de frein pour cycles
FR2349487A1 (fr) * 1976-04-27 1977-11-25 Ramond Louis Ensemble guidon-frein pour bicyclette
JPS57155Y2 (zh) * 1977-11-04 1982-01-05
JPS56129388U (zh) * 1980-03-03 1981-10-01
DE3139861A1 (de) * 1981-10-02 1983-04-21 A.-Christian Broddack Fahrradlenker
IT1209673B (it) * 1985-11-19 1989-08-30 Sarano Di Santa Lucia Di Piave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di un freno per bicicletta, in particolare per bicicletta da corsa.
DE9211708U1 (de) * 1992-08-31 1992-11-12 Yann-Haur Industry Co., Ltd., Pu-Yen Hsiang, Changhua Bremsbetätigungshebel für Bergfahrräder
CN2477526Y (zh) * 2001-04-11 2002-02-20 周乾根 自行车刹车手柄
JP2006281853A (ja) * 2005-03-31 2006-10-1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制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27946B (en) * 1996-12-17 2001-04-01 Shimano Kk Break opterating device
JP2007030584A (ja) * 2005-07-25 2007-02-08 Masashi Nagano 自転車のフラットハンドルバー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サブグリップ付き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787A (zh) 2013-11-16
EP2594469A1 (fr) 2013-05-22
CN103129681B (zh) 2016-02-24
FR2982837B1 (fr) 2014-05-09
CN103129681A (zh) 2013-06-05
EP2594469B1 (fr) 2015-01-07
ES2529140T3 (es) 2015-02-17
FR2982837A1 (fr) 2013-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44459B (zh) 旋转手柄动态制动器
TWI504531B (zh) 具有一平行於把手的煞車桿的煞車系統
CA2777006C (en) Handle brake device
CN106956741B (zh) 具有手柄和制动缆线的车辆的制动装置
JP6055184B2 (ja) 移動体のブレーキ構造
EP1698551A2 (en) Bicycle control apparatus
TW201532891A (zh) 自行車煞車總成
WO2017159375A1 (ja) タイムトライアルバイクのハンドル用装着具及びハンドル
JP5722755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KR20170142720A (ko) 자전거의 추진장치
TWM520048U (zh) 可調握距的剎車控制組
CN114802577B (zh) 一种自行车刹车控制装置及自行车
CN213677029U (zh) 刹车辅助装置以及自行车
JP5346129B1 (ja) ブレーキ作動装置一体式ハンドルグリップ
JP2004182215A (ja) 折畳み自転車
KR101238513B1 (ko) 회전판을 이용한 자전거 브레이크 장치
JPH09150644A (ja) 電動車両のアクセル装置
JP2004203276A (ja) 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JPS62214041A (ja) 小型車両の駐車ブレ−キ装置
TWM459854U (zh) 手搖車煞車結構
TWM444331U (zh) 操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