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0404B - Engine, straddle type vehicle, and engine assembly method - Google Patents

Engine, straddle type vehicle, and engine assembly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0404B
TWI490404B TW101117905A TW101117905A TWI490404B TW I490404 B TWI490404 B TW I490404B TW 101117905 A TW101117905 A TW 101117905A TW 101117905 A TW101117905 A TW 101117905A TW I490404 B TWI490404 B TW I4904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support
tension applying
chain
tempora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7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5428A (zh
Inventor
Toshinori Inomori
Akitoshi Nakajima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05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5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0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04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67/04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mechanically-driven auxiliary apparatus
    • F02B67/0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mechanically-driven auxiliary apparatus driven by means of chains, belts, or like endless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02Actuators for final output members
    • F16H2007/0804Leaf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89Path of movement of the finally actuated member
    • F16H2007/0893Circular pa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89Path of movement of the finally actuated member
    • F16H2007/0897External to internal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引擎、跨坐型車輛、及引擎之組裝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引擎及跨坐型車輛。詳細而言,本發明係關於對凸輪鏈條賦予張力之張力器之構造。
作為跨坐型車輛之一種之自動二輪車為人所周知。自動二輪車所具有之引擎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09-228673號公報中有所揭示。日本專利特開2009-228673號公報所記載之引擎中,曲柄軸之動力經由凸輪鏈條傳遞至凸輪軸。
凸輪鏈條配置於鏈條室內。鏈條室遍及曲柄軸箱、氣缸體及氣缸頭而形成。對凸輪鏈條賦予張力以使其不出現鬆弛。日本專利特開2009-228673號公報中記載之引擎包括將鏈條導軌按壓至凸輪鏈條之張力器。藉由該張力器而對凸輪鏈條賦予張力。
於將凸輪鏈條安裝於引擎時進行以下動作。於未在曲柄軸箱安裝氣缸體及氣缸頭之狀態下,將凸輪鏈條捲繞於安裝在曲柄軸之鏈輪上。然後,於將氣缸體安裝於曲柄軸箱時將凸輪鏈條導軌安裝於氣缸體。將氣缸頭安裝於氣缸體,並將凸輪鏈條捲繞於用以安裝於凸輪軸之鏈輪。將凸輪軸側之鏈輪固定於凸輪軸。最後,將張力器安裝於氣缸頭而對凸輪鏈條賦予張力。
日本專利特開2009-228673號公報中記載之引擎除凸輪鏈條導軌以外還包括張力器,因此零件件數變多。為削減 零件件數,亦考慮使用發揮張力器與凸輪鏈條導軌之兩方之作用之刀形張力器。該情形時,刀形張力器係於安裝凸輪鏈條導軌之時間點安裝。該情形時,自刀形張力器之安裝作業中藉由刀形張力器而對凸輪鏈條賦予張力。該狀態下,有於將凸輪鏈條捲繞於凸輪軸側之鏈輪上時,對凸輪鏈條作用有張力而難以將凸輪鏈條捲繞於凸輪軸側之鏈輪上之問題。
於氣缸體具有側面開閉自如之構成者。於氣缸體之側面敞開之構成中,於敞開氣缸體及氣缸頭之側面而進行凸輪鏈條之安裝作業中,考慮支撐刀形張力器支撐等以不對凸輪鏈條賦予張力。然而,跨坐型車輛之引擎通常為氣缸體之側面無法敞開之構成。該情形時,難以如上述般安裝凸輪鏈條。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容易地將凸輪鏈條安裝於作為使用刀形張力器對凸輪鏈條賦予張力之構成且氣缸體之側面無法敞開之構成之引擎之結構。
本發明之引擎係具有鏈條室之引擎,其包括:曲柄軸;凸輪軸;第1鏈輪,其安裝於上述曲柄軸;第2鏈輪,其安裝於上述凸輪軸;曲柄軸箱,其收容上述第1鏈輪;氣缸體,其安裝於上述曲柄軸箱;氣缸頭,其安裝於上述氣缸體且收容上述第2鏈輪;鏈條,其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及上述第2鏈輪;及張力賦予構件,其對上述鏈條施加張力;且藉由上述曲柄軸箱、上述氣缸體及上述氣缸頭而形成收容上述鏈條及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上述鏈條室,上述氣缸 體包括形成上述鏈條室之一部分之筒部,上述張力賦予構件包括:板彈簧構件,其自上述曲柄軸之軸方向觀察時呈圓弧狀彎曲;及接觸構件,其支撐上述板彈簧構件且於上述鏈條室內接觸於上述鏈條;且上述曲柄軸箱包括:支撐軸,其藉由插入形成於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支撐孔而可擺動地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及暫時支撐軸,其自上述曲柄軸之軸方向觀察時相對於連結上述支撐軸之中心與上述第1鏈輪之中心之直線而位於上述第2鏈輪之相反側,且藉由與形成於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暫時支撐部接觸而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且上述鏈條室包括:支撐面,其於藉由上述支撐軸而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狀態下與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一部分接觸,可滑動地支撐上述一部分;及暫時支撐面,其於藉由上述暫時支撐軸而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狀態下與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上述一部分接觸,可滑動地支撐上述一部分;且自上述曲柄軸之軸方向觀察時,上述暫時支撐軸位於較上述鏈條中之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之部分更靠上述支撐面側。
本發明之引擎可容易地安裝鏈條。
[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自動二輪車10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自動二輪車10而以速克達型式之自動二輪車為例進行說明。圖中對相同或相當之部分標註相同符號且不對該構件重複說明。
<整體構成>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自動二輪車10之左側視圖。再者,以下之說明中在表示前後左右方向之情形時,係指自就坐於自動二輪車10之座椅22上之乘員觀察之前後左右方向。圖中箭頭F表示自動二輪車10之前方,箭頭U表示自動二輪車10之上方。
自動二輪車10包括車輛本體12、設置於自動二輪車10之前部之前輪14、及設置於自動二輪車10之後部之後輪16。
車輛本體12主要包括車體框架18、把手20、座椅22及動力單元24。
車體框架18支撐動力單元24及座椅22等。圖1中以虛線表示車體框架18。車體框架18包括頭管19。轉向軸旋轉自如地插入頭管19中。於轉向軸之上端安裝有把手20。於轉向軸之兩端安裝有前叉26。於前叉26之下端旋轉自如地安裝有前輪14。車體框架18由鋼鐵等剛性較高之金屬形成。
車體框架18由車體外殼28覆蓋。車體外殼28為樹脂製。車體外殼28包括腳踏板30、前外殼32、把手外殼34、前擋泥板36、後擋泥板37及側外殼38。
腳踏板30設置於座椅22之下方。腳踏板30於前後方向延伸。
前外殼32位於座椅22之前方。前外殼32以覆蓋頭管19之方式設置。於前外殼32配置有頭燈42。
把手外殼34覆蓋把手20之一部分。把手外殼34設置於前外殼32之上方。於把手外殼34安裝有未圖示之用以顯示速 度計等計測儀器之面板。
前擋泥板36配置於前輪14之上方。前擋泥板36配置於前外殼32之下方。前擋泥板36以較前外殼32向前方突出之方式設置。
側外殼38設置於座椅22之下方。側外殼38位於後輪16之上方。後擋泥板37配置於後輪16之上方。側外殼38自座椅22之下方向後方延伸。
把手20配置於就坐在座椅22上之乘員之前方。把手20於左右方向延伸。於把手20之兩端配置有乘員可握持之手柄。
座椅22配置於動力單元24之上方。於座椅22之下方設置有可收納頭盔等物品之收納空間。
動力單元24配置於後輪16附近。動力單元24相對於車體框架18於上下方向擺動自如地被支撐。動力單元24所具有之引擎44、曲柄軸箱84及變速箱89自車體外殼28露出。下文對動力單元24之詳細內容進行敍述。
下面,參照圖2及圖3對動力單元24之構成進行說明。圖2係表示動力單元24中之引擎44及曲柄軸箱84內之構造之平面剖面圖。圖3係表示動力單元24中之變速裝置46之構造之平面剖面圖。圖3表示圖2之後方之構造。圖2及圖3中,箭頭F表示車輛前方,箭頭L表示車輛左方。
動力單元24為擺臂式動力單元。動力單元24主要包括引擎44(圖2)、配置於引擎44之左側之變速裝置46(圖2及圖3)、及配置於變速裝置46之左側之離心式離合器48(圖3)。
變速裝置46為使用有V型皮帶54之無段變速裝置。變速裝置46包括驅動輪50、從動輪52及V型皮帶54。
如圖2所示,驅動輪50安裝於設置在引擎44上之曲柄軸56之左端部。驅動輪50包括第1驅動輪58及第2驅動輪60。第1驅動輪58與第2驅動輪60對向配置。第2驅動輪60配置於較第1驅動輪58靠左側。第1驅動輪58與第2驅動輪60分別包括朝向外周方向逐漸相互分離之傾斜面62。於驅動輪50設置有用以控制第1驅動輪58與第2驅動輪60之間隔之間隔控制機構64。
間隔控制機構64包括複數個配重輥66、及設置於第1驅動輪58之右側之圓板構件68。圓板構件68由剛性較高之素材形成。若曲柄軸56之旋轉速度上升而使配重輥66向外周側移動,則藉由配重輥66而使第1驅動輪58向第2驅動輪60側移動。
參照圖3對從動輪52進行說明。再者,圖3表示離心式離合器48及變速裝置46。
自驅動輪50對從動輪52傳遞動力而使之旋轉。從動輪52安裝於與曲柄軸56平行配置之第1輸出軸70。從動輪52包括第1從動輪72及配置於第1從動輪72之右側之第2從動輪74。以使第1從動輪72接近第2從動輪74之方式,由支撐於離心式離合器48之板片之彈簧76向圖3之右方施加力。
V型皮帶54將驅動輪50之動力傳遞至從動輪52。V型皮帶54架設於驅動輪50與從動輪52上。更詳細而言,V型皮帶54以由第1驅動輪58與第2驅動輪60夾持,並且由第1從 動輪72與第2從動輪74夾持之方式配置。
離心式離合器48連接於變速裝置46之從動輪52之左側。離心式離合器48設置於第1輸出軸70之一端部。離心式離合器48主要包括離合器殼體78、離合器瓦80及離合器彈簧82。若驅動輪50之旋轉速度上升,則離合器瓦80之旋轉速度亦上升。離合器瓦80因離心力而被按壓至離合器殼體78,離合器瓦80之旋轉力傳遞至離合器殼體78。傳遞至離合器殼體78之動力向與離合器殼體78連接之第1輸出軸70傳遞。
於第1輸出軸70之後方配置有連接後輪16之第2輸出軸180。第1輸出軸70與第2輸出軸180可經由未圖示之齒輪傳遞動力。
<引擎>
下面,主要參照圖2詳細地對引擎44之構成進行說明。
引擎44為產生自動二輪車10之動力之裝置。引擎44為空冷式引擎。引擎44主要包括曲柄軸56、曲柄軸箱84、氣缸88、活塞86及動力傳遞機構90。於曲柄軸56之前方配置有活塞86。於活塞86之左側配置有動力傳遞機構90。
自活塞86對曲柄軸56傳遞動力而使之旋轉。曲柄軸56主要包括曲柄銷92、第1曲柄臂94、第2曲柄臂96、第1曲柄軸98及第2曲柄軸100。
曲柄銷92連接曲柄軸56與活塞86之連桿122。
第1曲柄臂94支撐曲柄銷92。於第1曲柄臂94設置有減輕因活塞86及連桿122之振動而產生之慣性力之配重102。第 1曲柄臂94為平板狀之構件。
第2曲柄臂96支撐曲柄銷92。第2曲柄臂96以與第1曲柄臂94對向之方式配置。於第2曲柄臂96設置有減輕因活塞86及連桿122之振動而產生之慣性力之配重104。第2曲柄臂96為平板狀之構件。
第1曲柄軸98連接於第1曲柄臂94。第1曲柄軸98自第1曲柄臂94向與其大致正交之方向延伸。於第1曲柄軸98之前端部設置有變速裝置46之驅動輪50。
第2曲柄軸100連接於第2曲柄臂96。第2曲柄軸100自第2曲柄臂96向與其大致正交之方向延伸。於第2曲柄軸100之前端部設置有發電機106。發電機106產生電力。
曲柄軸箱84經由軸承支撐曲柄軸56。於曲柄軸箱84之後方配置有變速箱89。於變速箱89內收容有變速裝置46等。
氣缸88導引活塞86之直線往復運動。氣缸88包括氣缸體126及氣缸頭128。
於氣缸體126設置有剖面圓形狀之缸膛132。於氣缸體126之缸膛132配置有活塞86。藉由缸膛132而導引活塞86之行進方向。氣缸體126安裝於曲柄軸箱84。
氣缸頭128安裝於氣缸體126。更詳細而言,氣缸頭128以夾著氣缸體126而與曲柄軸箱84對向之方式配置。於氣缸頭128設置有構成與氣缸體126之缸膛132相連之燃燒室114之壁面。於燃燒室114設置有連接於燃燒室114之外部之複數個孔(未圖示)。於該孔設置有未圖示之閥,向燃燒室114進氣及自燃燒室114排氣時驅動閥。於燃燒室114安 裝有供給燃料之未圖示之燃料供給裝置。於氣缸頭128安裝有用以對燃料室114內之混合氣體進行點火之點火裝置198。於氣缸頭128配置有用以使設置於燃料室114之複數個閥驅動之凸輪軸142。
活塞86與引擎44之氣缸頭128一起構成燃燒室114。活塞86自燃燒室114之燃燒氣體接受壓力而使曲柄軸56旋轉。 活塞86安裝於曲柄軸56。活塞86包括活塞頭116、活塞環118、活塞銷120及連桿122。
活塞頭116包括圓板狀之前端面124及自前端面124之周端垂直地向後方延伸之圓筒部。於活塞頭116之側面形成有可插入活塞銷120之活塞銷殼。於活塞頭116之活塞銷殼之前側形成有可插入活塞環118之3個環形槽。於活塞頭116之前端面124形成有閥避讓部。
活塞環118包括2個壓縮環與油環。壓縮環插入較接近前端面124之2個環形槽中。油環防止混合氣體或燃燒氣體自活塞86與氣缸88之氣缸體126之間隙洩漏。油環撥落氣缸體126之導引壁上之油。
活塞銷120插入活塞頭116之活塞銷殼而連接連桿122與活塞頭116。
連桿122將活塞頭116之運動傳遞至曲柄軸56。連桿122連接於活塞頭116與曲柄軸56。連桿122於兩端部包括可插入曲柄銷92或活塞銷120之圓筒狀之孔。
動力傳遞機構90將曲柄軸56之動力傳遞至凸輪軸142而使設置於燃燒室114之複數個閥驅動。下文對動力傳遞機 構90之構成詳細說明。
參照圖4~圖6對動力傳遞機構90進行說明。圖4係自左側觀察時之鏈條室210之局部剖面圖。圖5係將圖2之一部分放大後表示之平面剖面圖。圖6係表示張力器158之安裝構造之平面剖面圖。圖4~圖6中箭頭F表示車輛前方,圖4中箭頭U表示車輛上方,圖5及圖6中箭頭L表示車輛左方。
如圖4及圖5所示,動力傳遞機構90收容於鏈條室210中。動力傳遞機構90包括第1鏈輪108、第2鏈輪146、凸輪鏈條154、鏈條導軌156及張力器158。
鏈條室210設置於活塞86之左側。鏈條室210包括設置於曲柄軸箱84之第1空間110、設置於氣缸體126之第2空間138及設置於氣紅頭128之第3空間148。
第1空間110收納第1鏈輪108。第1空間110於自曲柄軸56之軸方向觀察時向與連結曲柄軸56之軸中心及凸輪軸142之軸中心之直線正交之方向、即與圖5之紙面正交之方向(上下方向)延伸。換言之,向與包含曲柄軸56及凸輪軸142之平面正交之方向延伸。第1空間110由第1壁184、第2壁186、第3壁188及第4壁190等包圍。此外,第1空間110還由曲柄軸箱84自上下方向覆蓋。於第1壁184安裝有支撐第1曲柄軸98之軸承182。第2壁186如圖2所示配置於驅動輪50之右側。第3壁188連接第1壁184與第2壁186。第4壁190包括使第1空間110露出之第1開口112。第2壁186與第3壁188及第4壁190藉由螺栓192連接。第2壁186覆蓋曲柄軸箱84上所形成之開口187。圖4表示拆除第2壁186後觀察到開 口187之狀態。
第2空間138形成於氣缸體126之筒部194內。筒部194包括4個壁212a~212d。各壁212a~212d向前後延伸。各壁212a~212d與位於相鄰位置之壁212a~212d一體地形成。4個壁212a~212d中之一對壁212a、212b,如圖4所示,於上下方向對向,且一對壁212c、212d,如圖5所示,於左右方向(凸輪軸142之軸方向)對向。於筒部194之一端形成有與第1開口112重合之第2開口136。於筒部194之另一端形成有使第2空間138露出之第3開口140。筒部194僅於一端與另一端開口。筒部194僅於一端與另一端連通於第2空間138之外部。第1空間110與第2空間138經由第1開口112及第2開口136連接。換言之,第1空間110經由筒部194之一端而連接於第2空間138。第2空間138配置於缸膛132之左側。第2空間138為剖面長方形狀之空間。
第3空間148收納安裝於凸輪軸142之端部之第2鏈輪146。第3空間148由壁218a~218d包圍。各壁218a~218d於前後方向延伸。各壁218a~218d與位於相鄰位置之壁218a~218d一體地形成。各壁218a~218d之後端重合於氣缸體126。該些壁218a~218d中之一對壁218a、218b如圖4所示於上下方向對向,且一對壁218c、218d如圖5所示於左右方向(凸輪軸142之軸方向)對向。一對壁218a、218b之前端藉由前端面218e而連結。由此,第3空間148之上方封閉。如圖5所示,於氣缸頭128形成有第5開口214。第5開口214形成於壁218c。於氣缸頭128安裝有覆蓋第5開口214 之外殼216。於氣缸頭128之後部形成有與第3開口140重合之第4開口144。第2空間138與第3空間148經由第3開口140及第4開口144而連接。即,第3空間148經由筒部194之另一端而與第2空間138連接。
第1鏈輪108安裝於第1曲柄軸98。第1鏈輪108與第1曲柄臂94鄰接設置。第1鏈輪108為圓板狀之構件。
第2鏈輪146為直徑較第1鏈輪108大之圓板狀之構件。第2鏈輪146藉由螺栓安裝於凸輪軸142之端部。
凸輪鏈條154將第1鏈輪108之動力傳遞至第2鏈輪146。凸輪鏈條154捲繞於第1鏈輪108及第2鏈輪146上。凸輪鏈條154遍及第1空間110、第2空間138及第3空間148而配置。本實施形態中,凸輪鏈條154使用無聲鏈條。
鏈條導軌156導引凸輪鏈條154。鏈條導軌156遍及第1空間110、第2空間138及第3空間148而配置。鏈條導軌156由收納於曲柄軸箱84中之第1導引支撐部160與安裝於氣缸體126之第2導引支撐部162支撐。再者,第2導引支撐部162設置於鏈條導軌156。鏈條導軌156係於折彎板狀構件而成者上燒附橡膠而成形者。鏈條導軌156於自第1空間110向第3空間148之方向延伸。換言之,鏈條導軌156於前後方向延伸。於前後方向上,鏈條導軌156之一端延伸至第2鏈輪146之旋轉中心即凸輪軸142之附近為止。鏈條導軌156之另一端延伸至第1鏈輪108之旋轉中心即曲柄軸56之附近為止。
張力器158對凸輪鏈條154賦予張力。張力器158遍及第1 空間110、第2空間138及第3空間148而配置。張力器158包括板彈簧166及刀形靴168。
板彈簧166接受來自凸輪鏈條154之力而彈性變形。板彈簧166為包含例如彈簧鋼之板彈簧,且具有長方形狀。本實施形態中,板彈簧166係重合有複數個板彈簧而成者。再者,板彈簧166亦可由1個板彈簧構成。
板彈簧166於未賦予外力之狀態下呈圓弧狀彎曲。板彈簧166於對其厚度方向(本實施形態中,複數個板彈簧之重合方向,即如圖4所示為上下方向)作用有外力之情形時彈性變形。
刀形靴168安裝於板彈簧166。刀形靴168支撐板彈簧166。刀形靴168容許板彈簧166之彈性變形。刀形靴168接觸於凸輪鏈條154。刀形靴168由例如合成樹脂材料形成。刀形靴168包括本體部226、被支撐部228及安裝部230。
本體部226沿板彈簧166延伸。本體部226具有與板彈簧166大致相同之寬度尺寸(與圖4之紙面垂直之方向之尺寸)。本體部226包括凸狀彎曲面232及凹狀彎曲面234。於第1鏈輪108與第2鏈輪146之間,凸狀彎曲面232接觸於凸輪鏈條154。沿凹狀彎曲面234配置有板彈簧166。若自凸狀彎曲面232側向凹狀彎曲面234側作用有外力,則板彈簧166彈性變形。如圖5所示,本體部226包括一對支撐片236、236。一對支撐片236、236於前後方向分開設置。一對支撐片236、236防止板彈簧166於左右方向移動而自刀形靴168脫落。
被支撐部228設置於本體部226之一端。被支撐部228接觸於板彈簧166,且與本體部226一起支撐板彈簧166之一端(前端)。被支撐部228之前端部分接觸於板彈簧166。於被支撐部228之基端部(與本體部226連結之端部)與板彈簧166之前端之間形成有間隙。由此,容許板彈簧166之前端向本體部226之前端側移動。
安裝部230設置於本體部226之另一端。安裝部230接觸於板彈簧166,且與本體部226一起支撐板彈簧166之另一端(後端)。安裝部230之前端部分接觸於板彈簧166。於安裝部230之基端部(與本體部226連結之端部)與板彈簧166之後端之間形成有間隙。由此,容許板彈簧166之後端向本體部226之後端側移動。
安裝部230如圖6所示包括支撐孔238。支撐軸240插入支撐孔238中。支撐軸240被螺固於曲柄軸箱84。具體而言,於支撐軸240之一端形成有螺栓部242。於曲柄軸箱84形成有螺孔243。藉由螺栓部242與螺孔243而將支撐軸240螺固於曲柄軸箱84。螺固於曲柄軸箱84之支撐軸240如圖4所示位於較第1鏈輪108靠上側。支撐軸240與曲柄軸56大致平行地延伸。
於支撐軸240插入支撐孔238中之狀態下,張力器158可繞支撐軸240擺動。具體而言,張力器158可向圖4所示之箭頭R之方向擺動。該狀態下,被支撐部228接觸於氣缸頭128之內側面。再者,被支撐部228亦可於張力器158可繞支撐軸240擺動之狀態下接觸於氣缸體126。
如圖4所示,於被支撐部228接觸於氣缸頭128之內側之狀態下,板彈簧166被保持於自接觸面244離開之位置。接觸面244為於張力器158可繞支撐軸240擺動地配置之狀態下由被支撐部228接觸之面。接觸面244為於將張力器158插入鏈條室210時由被支撐部228接觸之面。接觸面244包含筒部94所具有之壁212b之內側面213、及氣缸頭本體128所具有之壁218b之內側面219。內側面219為於張力賦予構件可繞支撐軸240擺動地配置之狀態下由被支撐部228接觸之面。內側面213為於張力器158暫時固定之狀態下由被支撐部228接觸之面。即,本實施形態,內側面219對應於支撐面,內側面213對應於暫時支撐面。
本實施形態中,於氣缸頭128形成有凹部246。如圖4所示,被支撐部228之基端部進入凹部246。該狀態下,被支撐部228之側面接觸於凹部246之邊緣。再者,本實施形態中,對包括凹部246之構造進行了說明,但亦可設為未設置有凹部246就支撐被支撐部228之構造。
凹部246位於較第2鏈輪146靠上側。凹部246如圖4所示,於自上方觀察之情形時位於較第2鏈輪146之旋轉中心靠後側。凹部246向下方開口。
凹部246如圖4所示於氣缸頭128之內側面129開口。凹部246形成於壁218b。凹部246於內側面219開口。凹部之內表面246形成內側面219之一部分。
凹部246包括對向面248。對向面248與進入凹部246之被支撐部228對向。對向面248於凹部246內在被支撐部228移 動之方向與被支撐部228對向。被支撐部228於凹部246內向前方且斜上方移動。對向面248向與被支撐部228於凹部246內移動之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擴展。由此,可防止與對向面248接觸之被支撐部228自該位置移動而脫離凹部246。再者,對向面248並不限定於向與被支撐部228於凹部246內移動之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向擴展之構造。例如,亦可採用向與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擴展之對向面248。
被支撐部228於基端部進入凹部246之狀態下,側面接觸於凹部246之氣缸頭本體214側之邊緣。即,被支撐部228接觸於氣缸頭本體214所具有之壁218b。被支撐部228於進入凹部246之狀態下自凹部246之內表面分離。
安裝部230如圖4及圖6所示包括插入孔250。插入孔250位於較支撐孔238靠安裝部230之前端側。插入孔250與支撐孔238相互平行,換言之,插入孔250與曲柄軸56大致平行地延伸。
插入孔250於厚度方向(左右方向)貫通安裝部230。再者,本實施形態中,採用貫通安裝部230之構造之插入孔250,但亦可為具有底部之孔、槽、切口。
支撐銷252插入於插入孔250中。支撐銷252与第1壁184一體地形成。
支撐銷252與曲柄軸56大致平行地延伸。換言之,支撐銷252與支撐軸240相互平行。
自曲柄軸56之軸方向觀察時,支撐銷252相對於連結支撐軸240之中心C1與第1鏈輪108之中心C2之直線L1而位於 第2鏈輪146之相反側之位置。換言之,支撐銷252位於較支撐軸240靠後側,並且位於較第1鏈輪108之中心C2靠後側。
自曲柄軸56之軸方向觀察時,支撐銷252如圖4所示位於較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靠內側面213側。換言之,支撐銷252相對於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而位於鏈條導軌156之相反側。進而換言之,支撐銷252位於較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靠上側。
於自曲柄軸56之軸方向觀察之情形時,如圖4所示,相對於連結第1鏈輪108之中心C2與第2鏈輪146之中心C3之直線L2,支撐軸240位於較支撐銷252遠之位置。即,自支撐軸240之中心C1引至直線L2之垂線L3長於自支撐銷252之中心C4引至直線L2之垂線L4。
下面,參照圖2及圖3對來自引擎44之動力傳遞至後輪之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曲柄軸56旋轉。若曲柄軸56旋轉則安裝於曲柄軸56之第1鏈輪108旋轉。第1鏈輪108之動力經由凸輪鏈條154傳遞至第2鏈輪146。伴隨第2鏈輪146之旋轉而凸輪軸142旋轉。若凸輪軸142旋轉則複數個閥驅動。與複數個閥驅動同時地藉由曲柄軸56之旋轉而使活塞86驅動。以如此方式向燃燒室114進氣。而且,自燃料供給裝置對燃燒室114供給燃料。其後,伴隨曲柄軸56之旋轉而壓縮混合氣體,並對空氣與燃料之混合氣體點火。藉由混合氣體之燃 燒而使活塞頭116移動,隨之曲柄軸56旋轉而使閥驅動。藉由閥之驅動而自燃燒室114向燃燒室114外排出燃燒完畢之氣體。再者,於引擎44起動時,藉由來自未圖示之起動馬達之動力而使曲柄軸56旋轉。
若曲柄軸56旋轉,則藉由其動力而使變速裝置46之驅動輪50旋轉。驅動輪50之動力經由V型皮帶54傳遞至從動輪52。若從動輪52之旋轉速度上升則離心式離合器48之離合器瓦80與離合器殼體78接觸。然後,離心式離合器48之動力傳遞至第1輸出側軸70。傳遞至第1輸出側軸70之動力藉由未圖示之凸輪而傳遞至第2輸出側軸180,然後動力自第2輸出側軸180傳遞至後輪16。
<安裝動作>
至於對引擎44進行組裝或維護時安裝凸輪鏈條154之動作參照圖4、圖7~圖9進行說明。圖7係表示引擎44之組裝方法之一步驟之局部剖面圖。圖8係表示圖7所示之步驟之張力器之支撐狀態之平面剖面圖。圖9係表示引擎44之組裝方法之一步驟之局部剖面圖,且係表示圖7所示之步驟之後之步驟之局部剖面圖。
首先,準備曲柄軸箱84。將凸輪鏈條154捲繞於第1鏈輪108上。將氣缸體126安裝於曲柄軸箱84上。
將張力器158自曲柄軸箱84側插入筒部194中。具體而言,通過開口187而將張力器158插入筒部194。張力器158插入較凸輪鏈條154靠上側。此時,本體部226位於凸輪鏈條154側,板彈簧166位於內側面213側。板彈簧166離開內 側面213。本體部226接觸於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被支撐部228接觸於內側面213。被支撐部228自第2開口136側向第3開口140側滑動。如圖7及圖8所示,支撐銷252插入插入孔250。此時,插入孔250之內周面251接觸於支撐銷252之外周面。即,本實施形態中,內周面251作為暫時支撐部發揮功能。支撐銷252之前端位於插入孔250內。換言之,支撐銷252之前端不突出至插入孔250之左側(參照圖8)而配置於插入孔250內。被支撐部228於第3開口140附近接觸於內側面213。
此時,板彈簧166彈性變形。板彈簧166之恢復力作用於內側面213、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及支撐銷252。因此,被支撐部228自內側面213接受自內側面213朝向張力器158之方向之反作用力。本體部226自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接受自第1鏈輪108朝向張力器158之反作用力。插入孔250之內周面251自支撐銷252接受自支撐銷252朝向張力器158之方向之反作用力。藉由內側面213、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及支撐銷252而使張力器158暫時固定。此時,如圖7所示,螺孔243與支撐孔238於與內側面213大致平行之方向相互重合。換言之,連結螺孔243之中心C5與支撐孔238之中心C6之直線L5於與內側面213大致平行之方向延伸。
將鏈條導軌156自第3開口140側插入筒部194。藉由第1導引支撐部160及第2導引支撐部162而支撐鏈條導軌156。 使凸輪鏈條154載置於鏈條導軌156上。
將氣紅頭本體214安裝於氣缸體126。該狀態下,第2鏈輪146未安裝於凸輪軸142。
將凸輪鏈條154捲繞於第2鏈輪146。將第2鏈輪146安裝於凸輪軸142。該些作業係通過第5開口214(參照圖5)進行。
此時,張力器158藉由內側面213、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及支撐銷252而暫時固定。因此,於凸輪鏈條154中之位於第1鏈輪108與第2鏈輪146之間之部分、且位於接觸面244側之部分未作用有來自張力器158之力。其結果,將凸輪鏈條154捲繞於第2鏈輪146之作業變得容易。
以外殼216覆蓋第5開口214(參照圖5)。由此,形成包含第1空間110、第2空間138及第3空間148之鏈條室210。
該狀態下,如圖9所示,張力器158藉由內側面213、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及支撐銷252而暫時固定。此時,支撐軸240與支撐銷252於與內側面219中之相連於內側面213之部分大致平行之方向相互重合。換言之,連結螺孔243之中心C5與支撐孔238之中心C6之直線L5於與內側面219中之相連於內側面213之部分大致平行之方向延伸。此時,直線L5與直線L2大致平行。
為將張力器158進而向氣缸頭128側插入而解除張力器158之暫時固定狀態。具體而言,將支撐銷252自插入孔250拔出。該作業係藉由使安裝部230向左側移動而進行。 即,藉由使安裝部230於與圖9之紙面垂直之方向向近前側移動而可將支撐銷252自插入孔250拔出。
當接觸張力器158之暫時固定狀態之後,將張力器158進而向氣缸頭128側插入。被支撐部228自第2空間138內向第3空間148內移動。於第3空間148內,被支撐部228接觸於內側面219。被支撐部228於內側面219上滑動。
被支撐部228進入凹部246。若進入凹部246之勢頭較強,則會引起被支撐部228接觸於對向面248。由此,被支撐部228向凹部246之進入受到限制。於被支撐部228進入凹部246之狀態下,支撐孔238位於螺孔243之附近。以支撐孔238與螺孔243之位置對準之方式使張力器158移動。 將支撐軸240螺固於曲柄軸箱84。由此,如圖4所示張力器158可繞支撐軸240擺動。
此時,如圖4所示,被支撐部228之側面接觸於內側面219。被支撐部228自壁218b接受自內側面219朝向被支撐部228側之反作用力。
又,如圖4所示,本體部226之凸狀彎曲面232接觸於凸輪鏈條154。本體部226自凸輪鏈條154接受自凸輪鏈條154朝向本體部226側之方向之反作用力。
本實施形態中,除支撐軸240以外還設置有支撐銷252。支撐銷252於自曲柄軸56之軸方向觀察之情形時,相對於連結支撐軸240之中心C1與第1鏈輪108之中心C2之直線L1而位於第2鏈輪146之相反側。支撐銷252位於較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靠內側面213側。因此, 藉由內側面213、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及支撐銷252而暫時固定張力器158。其結果,將凸輪鏈條154捲繞於第1鏈輪108及第2鏈輪146之作業變得容易。
本實施形態中,於氣缸體126安裝於曲柄軸箱84而氣缸頭128未安裝於氣缸體126之狀態下、且張力器158自曲柄軸箱84側插入筒部194之狀態下,被支撐部228接觸於內側面213,從而自內側面213接受自內側面213朝向張力器158之方向之反作用力。插入孔250之內周面251接觸於支撐銷252,從而自支撐銷252接受自支撐銷252朝向張力器158之方向之反作用力。本體部226接觸於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從而自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接受自第1鏈輪108朝向張力器158之方向之反作用力。張力器158之暫時固定狀態穩定。
本實施形態中,於氣缸體126安裝於曲柄軸箱84並且氣缸頭128安裝於氣缸體126之狀態、且張力器158自曲柄軸箱84側插入筒部194及氣缸頭128之狀態下,藉由支撐軸240插入支撐孔238而張力器158可繞支撐軸240擺動地被支撐。被支撐部228接觸於內側面219,從而自內側面219接受自內側面219朝向張力器158之方向之反作用力。本體部226接觸於捲繞於第1鏈輪108及第2鏈輪146之凸輪鏈條154,從而自凸輪鏈條154接受自凸輪鏈條154朝向張力器158之方向之反作用力。對凸輪鏈條154賦予穩定之張力。
本實施形態中,於自曲柄軸56之軸方向觀察之情形時,相對於連結第1鏈輪108之中心C2與第2鏈輪146之中心C3 之直線L2,支撐軸240(螺孔243)位於較支撐銷252遠之位置。於使板彈簧166彈性變形之狀態下,可將張力器158暫時固定。張力器158之暫時固定狀態穩定。
本實施形態中,於藉由內側面213、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及支撐銷252而支撐張力器158之狀態下,螺孔243及支撐孔238排列於與內側面219大致平行之方向。於解除張力器158之暫時固定狀態而將張力器158進而插入時,將張力器158一面維持於暫時固定狀態之形狀一面插入即可。
本實施形態中,自曲柄軸箱84拆除支撐軸240。從而易於將支撐軸240插入支撐孔238。
本實施形態中,插入孔250形成於刀形靴168。從而易於形成插入孔250。
本實施形態中,插入孔250位於較支撐孔238靠被支撐部228側。從而可防止刀形靴168變得過長。
本實施形態中,張力器158包括支撐銷252所插入之插入孔250,插入孔250之內周面251作為暫時支撐部發揮功能。於支撐銷252插入至插入孔250中之狀態下,張力器158暫時固定。張力器158之暫時固定狀態穩定。
本實施形態中,插入孔250為貫通孔。從而可易於形成插入孔250。
本實施形態中,於支撐銷252插入至插入孔250中之狀態下,支撐銷252之前端位於插入孔250內。從而可易於將支撐銷252自插入孔250拔出。
本實施形態中,支撐銷252与曲柄軸箱84一體地形成。從而易於確保支撐銷252之強度。
本實施形態之自動二輪車10包括上述之引擎44。從而將凸輪鏈條154捲繞於第1鏈輪108及第2鏈輪146之作業變得容易。
本實施形態之引擎44之組裝方法中,準備包括收容曲柄軸56及安裝於曲柄軸56之第1鏈輪108之第1空間110、及配置於第1空間110內之支撐銷252之曲柄軸箱84。將凸輪鏈條154捲繞於第1鏈輪108。將具有形成連接於第1空間110之第2空間138之筒部194之氣缸體126安裝於曲柄軸箱84。將包括板彈簧166及支撐板彈簧166之刀形靴168之張力器158自曲柄軸箱84側插入筒部194,藉由形成於筒部194之內側面213、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及支撐銷252而使張力器158暫時固定。將具有收容安裝於凸輪軸142之第2鏈輪146且連接於第2空間138之第3空間148之氣缸頭128安裝於氣缸體126,從而形成包含第1空間110、第2空間138及第3空間148之鏈條室210。將凸輪鏈條154捲繞於第2鏈輪146。解除藉由內側面213、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及支撐銷252而實現之張力器158之暫時固定狀態。自藉由內側面213、凸輪鏈條154中之捲繞於第1鏈輪108之部分及支撐銷252而實現之暫時固定狀態將張力器158向氣缸頭128側進而插入,使張力器158之被支撐部228接觸於氣缸頭128上所形成之內側面219。於張力器158之被支撐部228接觸於內側面219之狀態 下,將配置於曲柄軸箱84之第1空間110內之支撐軸240插入形成於張力器158之支撐孔238而可繞支撐軸240擺動地支撐張力器158。可暫時固定張力器158,因此可容易地將凸輪鏈條154捲繞於第1鏈輪108及第2鏈輪146。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10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0係自左側觀察時之鏈條室210之一部分之剖面圖,且係張力器158暫時固定之狀態之局部剖面圖。
張力器158亦可具有切口254而代替插入孔250。該情形時,支撐銷252之外周面接觸於切口254之內表面255。 即,本實施形態中,切口254之內表面255作為暫時支撐部發揮功能。
本實施形態中,張力器158包括支撐銷252所進入之切口254,切口254之內表面255作為暫時支撐部發揮功能。於支撐銷252進入切口254之狀態下張力器158暫時固定。張力器158之暫時固定狀態穩定。
[第3實施形態]
參照圖11對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1係表示張力器之安裝構造之平面剖面圖,且係張力器暫時固定之狀態之平面剖面圖。
支撐銷252亦可自曲柄軸箱84之第1壁184拆除。於支撐銷252之一端形成有螺栓256。於第1壁184形成有螺孔258。支撐銷252藉由螺栓256與螺孔258而安裝於第1壁184。再者,將支撐銷252安裝於第1壁184之構造並不限定 於螺栓256與螺孔258。例如,亦可於第1壁184形成貫通孔並將支撐銷252插入該貫通孔。
本實施形態中,支撐銷252可自曲柄軸箱84拆除。將張力器158可繞支撐軸240擺動地加以固定之後,可拆除支撐銷252。從而無需包括多餘之零件。將支撐銷252拆除之後,亦可以其他構件覆蓋螺孔258,亦可以其他構件填埋螺孔258。
上述之實施形態中,以氣缸88為1個之自動二輪車10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即便為設置有複數個氣缸之自動二輪車亦可應用本發明。
上述之實施形態中,以凸輪軸142為1個之自動二輪車10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即便為使用有2個凸輪軸之自動二輪車亦可應用本發明。
上述之實施形態中,作為氣缸頭,亦可採用具有氣缸頭本體與氣缸頭外殼之氣缸頭。
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對自動二輪車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即便為3輪或4輪之可傾式車輛等亦可應用本發明。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上述之實施形態只不過為用以實施本發明之例示。由此,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適當地使上述實施形態變形而實施。
10‧‧‧自動二輪車
12‧‧‧車輛本體
14‧‧‧前輪
16‧‧‧後輪
18‧‧‧車體框架
19‧‧‧頭管
20‧‧‧把手
22‧‧‧座椅
24‧‧‧動力單元
26‧‧‧前叉
28‧‧‧車體外殼
30‧‧‧腳踏板
32‧‧‧前外殼
34‧‧‧把手外殼
36‧‧‧前擋泥板
37‧‧‧後擋泥板
38‧‧‧側外殼
42‧‧‧頭燈
44‧‧‧引擎
46‧‧‧變速裝置
48‧‧‧離心式離合器
50‧‧‧驅動輪
52‧‧‧從動輪
54‧‧‧V型皮帶
56‧‧‧曲柄軸
58‧‧‧第1驅動輪
60‧‧‧第2驅動輪
64‧‧‧間隔控制機構
66‧‧‧配重輥
68‧‧‧圓板構件
70‧‧‧第1輸出軸
72‧‧‧第1從動輪
74‧‧‧第2從動輪
76‧‧‧彈簧
78‧‧‧離合器殼體
80‧‧‧離合器瓦
82‧‧‧離合器彈簧
84‧‧‧曲柄軸箱
86‧‧‧活塞
88‧‧‧氣缸
89‧‧‧變速箱
90‧‧‧動力傳遞機構
92‧‧‧曲柄銷
94‧‧‧第1曲柄臂
96‧‧‧第2曲柄臂
98‧‧‧第1曲柄軸
100‧‧‧第2曲柄軸
102‧‧‧配重
104‧‧‧配重
106‧‧‧發電機
108‧‧‧第1鏈輪
110‧‧‧第1空間
112‧‧‧第1開口
114‧‧‧燃繞室
116‧‧‧活塞頭
118‧‧‧活塞環
120‧‧‧活塞銷
122‧‧‧連桿
124‧‧‧活塞頭之前端面
126‧‧‧氣缸體
128‧‧‧氣缸頭
129‧‧‧氣缸頭之內側面
132‧‧‧缸膛
136‧‧‧第2開口
138‧‧‧第2空間
140‧‧‧第3開口
142‧‧‧凸輪軸
144‧‧‧第4開口
146‧‧‧第2鏈輪
148‧‧‧第3空間
154‧‧‧凸輪鏈條
156‧‧‧鏈條導軌
158‧‧‧張力器
160‧‧‧第1導引支撐部
162‧‧‧第2導引支撐部
166‧‧‧板彈簧
168‧‧‧刀形靴
170‧‧‧支撐部
172‧‧‧板狀部
174‧‧‧擺動支點部
176‧‧‧接觸支撐部
178‧‧‧接觸部
180‧‧‧第2輸出軸
182‧‧‧軸承
184‧‧‧第1壁
186‧‧‧第2壁
187‧‧‧開口
188‧‧‧第3壁
190‧‧‧第4壁
192‧‧‧螺栓
194‧‧‧筒部
198‧‧‧點火裝置
210‧‧‧鏈條室
212a~212d‧‧‧壁
213‧‧‧內側面(暫時支撐面)
214‧‧‧第5開口
218a~218d‧‧‧壁
219‧‧‧壁之內側面
226‧‧‧本體部
228‧‧‧被支撐部
230‧‧‧安裝部
232‧‧‧凸狀彎曲面
234‧‧‧凹狀彎曲面
236‧‧‧支撐片
238‧‧‧支撐孔
240‧‧‧支撐軸
242‧‧‧螺栓部
243‧‧‧螺孔
244‧‧‧接觸面
246‧‧‧凹部
248‧‧‧對向面
250‧‧‧插入孔
251‧‧‧插入孔之內周面
252‧‧‧支撐銷(暫時支撐軸)
254‧‧‧切口
255‧‧‧切口之內表面
256‧‧‧螺栓
258‧‧‧螺孔
264‧‧‧螺栓
270‧‧‧第1側壁
271‧‧‧第2側壁
278‧‧‧接觸部
C1‧‧‧支撐軸之中心
C2‧‧‧第1鏈輪之中心
C3‧‧‧第2鏈輪之中心
C4‧‧‧支撐銷252之中心
L1‧‧‧連結支撐軸之中心與第1鏈輪之中心之直線
L2‧‧‧連結第1鏈輪之中心與第2鏈輪之中心之直線
L3‧‧‧自支撐軸之中心引至直線之垂線
L4‧‧‧支撐銷之中心引至直線之垂線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自動二輪車之整體構 成之左側視圖。
圖2係表示圖1所示之自動二輪車之動力單元之前部之平面剖面圖。
圖3係表示圖1所示之自動二輪車之動力單元之後部之平面剖面圖。
圖4係自左側觀察時之鏈條室之局部剖面圖。
圖5係將圖2之一部分放大後表示之平面剖面圖。
圖6係表示張力器之安裝構造之平面剖面圖。
圖7係表示引擎之組裝方法之一步驟之局部剖面圖。
圖8係表示圖7之張力器之支撐狀態之平面剖面圖。
圖9係表示引擎之組裝方法之一步驟之局部剖面圖,且係表示圖7所示之步驟之後之步驟之局部剖面圖。
圖10係自左側觀察時之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鏈條室之局部剖面圖,且係暫時固定有張力器之狀態之局部剖面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張力器之安裝構造之平面剖面圖,且係暫時固定有張力器之狀態之平面剖面圖。
84‧‧‧曲柄軸箱
108‧‧‧第1鏈輪
110‧‧‧第1空間
112‧‧‧第1開口
126‧‧‧氣缸體
128‧‧‧氣缸頭
136‧‧‧第2開口
138‧‧‧第2空間
140‧‧‧第3開口
144‧‧‧第4開口
146‧‧‧第2鏈輪
148‧‧‧第3空間
154‧‧‧凸輪鏈條
156‧‧‧鏈條導軌
158‧‧‧張力器
160‧‧‧第1導引支撐部
162‧‧‧第2導引支撐部
166‧‧‧板彈簧
168‧‧‧刀形靴
184‧‧‧第1壁
187‧‧‧開口
190‧‧‧第4壁
194‧‧‧筒部
210‧‧‧鏈條室
212a、212b、212d‧‧‧壁
213‧‧‧內側面(暫時支撐面)
218a、218b、218e、218d‧‧‧壁
219‧‧‧壁之內側面
226‧‧‧本體部
228‧‧‧被支撐部
230‧‧‧安裝部
232‧‧‧凸狀彎曲面
234‧‧‧凹狀彎曲面
236‧‧‧支撐片
238‧‧‧支撐孔
240‧‧‧支撐軸
244‧‧‧接觸面
246‧‧‧凹部
248‧‧‧對向面
250‧‧‧插入孔
251‧‧‧插入孔之內周面
252‧‧‧支撐銷(暫時支撐軸)
C1‧‧‧支撐軸之中心
C2‧‧‧第1鏈輪之中心
C3‧‧‧第2鏈輪之中心
C4‧‧‧支撐銷252之中心
L1‧‧‧連結支撐軸之中心與第1鏈輪 之中心之直線
L2‧‧‧連結第1鏈輪之中心與第2鏈輪 之中心之直線
L3‧‧‧自支撐軸之中心引至直線之垂線
L4‧‧‧支撐銷之中心引至直線之垂線

Claims (15)

  1. 一種引擎,其係具有鏈條室者,且包括:曲柄軸;凸輪軸;第1鏈輪,其安裝於上述曲柄軸;第2鏈輪,其安裝於上述凸輪軸;曲柄軸箱,其收容上述第1鏈輪;氣缸體,其安裝於上述曲柄軸箱;氣缸頭,其安裝於上述氣缸體且收容上述第2鏈輪;鏈條,其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及上述第2鏈輪;及張力賦予構件,其對上述鏈條施加張力;且藉由上述曲柄軸箱、上述氣缸體及上述氣缸頭而形成收容上述鏈條及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上述鏈條室,上述氣缸體包括形成上述鏈條室之一部分之筒部,上述張力賦予構件包括:板彈簧構件,其自上述曲柄軸之軸方向觀察時呈圓弧狀彎曲;及接觸構件,其支撐上述板彈簧構件且於上述鏈條室內接觸於上述鏈條;且上述曲柄軸箱包括:支撐軸,其藉由插入形成於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支撐孔而可擺動地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及暫時支撐軸,其自上述曲柄軸之軸方向觀察時相對於連結上述支撐軸之中心與上述第1鏈輪之中心之直線而 位於與上述第2鏈輪成相反之側,且藉由與形成於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暫時支撐部接觸而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且上述鏈條室包括:支撐面,其於藉由上述支撐軸而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狀態下與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一部分接觸,可滑動地支撐上述一部分;及暫時支撐面,其於藉由上述暫時支撐軸而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狀態下與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上述一部分接觸,可滑動地支撐上述一部分;且自上述曲柄軸之軸方向觀察時,上述暫時支撐軸位於較上述鏈條中之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之部分更靠上述暫時支撐面側。
  2. 如請求項1之引擎,其中於上述氣缸體安裝於上述曲柄軸箱而上述氣缸頭未安裝於上述氣缸體之狀態、且上述張力賦予構件自上述曲柄軸箱側插入上述筒部之狀態下,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上述一部分接觸於上述暫時支撐面,從而自上述暫時支撐面接受自上述暫時支撐面朝向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方向之反作用力,上述暫時支撐部接觸於上述暫時支撐軸,從而自上述暫時支撐軸接受自上述暫時支撐軸朝向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方向之反作用力,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中位於上述一部分與上述暫時支撐 部之間之部分,接觸於上述鏈條中之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之部分,從而自上述鏈條中之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之部分接受自上述第1鏈輪朝向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方向之反作用力。
  3. 如請求項1或2之引擎,其中於上述氣缸體安裝於上述曲柄軸箱並且上述氣缸頭安裝於上述氣缸體之狀態、且上述張力賦予構件自上述曲柄軸箱側插入上述筒部及上述氣缸頭之狀態下,藉由將上述支撐軸插入上述支撐孔,上述張力賦予構件可繞上述支撐軸擺動地被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上述一部分接觸於上述支撐面,從而自上述支撐面接受自上述支撐面朝向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方向之反作用力,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中位於上述一部分與上述支撐孔之間之部分接觸於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及上述第2鏈輪之上述鏈條,從而自上述鏈條接受自上述鏈條朝向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方向之反作用力。
  4. 如請求項1或2之引擎,其中於自上述曲柄軸之軸方向觀察之情形時,相對於連結上述第1鏈輪之中心與上述第2鏈輪之中心之直線,上述支撐軸位於較上述暫時支撐軸遠之位置。
  5. 如請求項1或2之引擎,其中於藉由上述暫時支撐面、上述鏈條中之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之部分及上述暫時支撐軸而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狀態下,上述支撐軸與上 述支撐孔於與上述支撐面或上述暫時支撐面平行之方向相互重合。
  6. 如請求項1或2之引擎,其中上述支撐軸可自上述曲柄軸箱拆除。
  7. 如請求項1或2之引擎,其中上述暫時支撐部形成於上述接觸構件。
  8. 如請求項1或2之引擎,其中上述暫時支撐部位於較上述支撐孔更靠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上述一部分側。
  9. 如請求項1或2之引擎,其中上述張力賦予構件包括供上述暫時支撐軸插入之插入孔,且上述插入孔之內周面為上述暫時支撐部。
  10. 如請求項9之引擎,其中於上述暫時支撐軸插入上述插入孔之狀態下,上述暫時支撐軸之前端位於上述插入孔內。
  11. 如請求項1或2之引擎,其中上述暫時支撐部包括供上述暫時支撐軸進入之切口,且上述切口之內表面為上述暫時支撐部。
  12. 如請求項1或2之引擎,其中上述暫時支撐軸係與上述曲柄軸箱一體地形成。
  13. 如請求項1或2之引擎,其中上述暫時支撐軸可自上述曲柄軸箱拆除。
  14.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包括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引擎。
  15. 一種引擎之組裝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準備包括曲柄軸、收容安裝於上述曲柄軸之第1鏈輪之第1空間、及配置於上述第1空間內之暫時支撐軸之曲柄軸箱;將鏈條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將包括形成與上述第1空間連接之第2空間之筒部之氣缸體安裝於上述曲柄軸箱;將包括板彈簧構件、及支撐上述板彈簧構件之接觸構件之張力賦予構件自上述曲柄軸箱側插入上述筒部,藉由形成於上述筒部之暫時支撐面、上述鏈條中之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之部分及上述暫時支撐軸而暫時固定上述張力賦予構件;將包括收容安裝於凸輪軸之第2鏈輪且連接於上述第2空間之第3空間之氣缸頭安裝於上述氣缸體,從而形成包括上述第1空間、上述第2空間及上述第3空間之鏈條室;將上述鏈條捲繞於上述第2鏈輪;解除由上述暫時支撐面、上述鏈條中之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之部分及上述暫時支撐軸而暫時固定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狀態;自由上述暫時支撐面、上述鏈條中之捲繞於上述第1鏈輪之部分及上述暫時支撐軸產生之暫時固定狀態將上述張力賦予構件更向上述氣缸頭側插入,從而使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一部分接觸於上述氣缸頭上所形成之支撐面;及 於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上述一部分接觸於上述支撐面之狀態下,將配置於上述曲柄軸箱之上述第1空間內之支撐軸插入形成於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之支撐孔,而支撐上述張力賦予構件使其可繞上述支撐軸擺動。
TW101117905A 2011-05-20 2012-05-18 Engine, straddle type vehicle, and engine assembly method TWI4904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4019A JP2014156779A (ja) 2011-05-20 2011-05-20 エンジン及び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5428A TW201305428A (zh) 2013-02-01
TWI490404B true TWI490404B (zh) 2015-07-01

Family

ID=4721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7905A TWI490404B (zh) 2011-05-20 2012-05-18 Engine, straddle type vehicle, and engine assembly method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2589772B1 (zh)
JP (1) JP2014156779A (zh)
CN (1) CN103052779B (zh)
BR (1) BR112013002222B1 (zh)
ES (1) ES2526397T3 (zh)
TW (1) TWI490404B (zh)
WO (1) WO20121609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7410B2 (ja) * 2017-05-16 2019-04-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タイミングチェーン装置
JP6583368B2 (ja) 2017-08-24 2019-10-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トレインユニット
US11746859B2 (en) 2018-05-23 2023-09-05 Cummi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aptive sprocket in an engine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8757A1 (fr) * 1999-11-24 2001-05-3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tendeur
TW444100B (en) * 1999-09-03 2001-07-01 Honda Motor Co Ltd Balance shaft for engine balancing systems
WO2003038308A1 (fr) * 2001-10-31 2003-05-0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endeur de chaine a cames
US20050098281A1 (en) * 1999-11-01 2005-05-12 Fort James Corporation Multi-ply absorbent paper product having impressed pattern
CN1306156C (zh) * 2003-03-20 2007-03-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凸轮轴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
TW200720573A (en) * 2005-09-30 2007-06-01 Daido Kogyo Kk Tensioner mounting structure and initial position setting device
US20090241867A1 (en) * 2008-03-27 2009-10-01 Honda Motor Co., Ltd. Cooling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9228673A (ja) * 2008-02-29 2009-10-08 Honda Motor Co Ltd カム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を備えたエンジン
JP2009228790A (ja) * 2008-03-24 2009-10-08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タイミング系の組付け方法
EP2149683B1 (en) * 2008-07-31 2010-09-15 Honda Motor Co., Lt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1064259A (ja) * 2009-09-16 2011-03-31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用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8507A (en) * 1980-02-23 1981-09-17 Yamaha Motor Co Ltd Driver for over head cam shaft of engine
JPS58146751A (ja) * 1982-02-23 1983-09-01 Honda Motor Co Ltd チエンテンシヨナ装置
DE19712667A1 (de) * 1997-03-26 1998-10-01 Daimler Benz Ag Spannvorrichtung zum Spannen eines nachgiebigen Antriebsmittels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EP1323949B8 (en) * 2001-12-27 2006-10-25 BorgWarner Morse TEC Japan K.K. Hydraulic tensioner with stop mechanism
JP2005042779A (ja) * 2003-07-25 2005-02-17 Borg Warner Morse Tec Japan Kk ブレードテンショナ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44100B (en) * 1999-09-03 2001-07-01 Honda Motor Co Ltd Balance shaft for engine balancing systems
US20050098281A1 (en) * 1999-11-01 2005-05-12 Fort James Corporation Multi-ply absorbent paper product having impressed pattern
WO2001038757A1 (fr) * 1999-11-24 2001-05-3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tendeur
EP1148269A1 (en) * 1999-11-24 2001-10-2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ensioner device
WO2003038308A1 (fr) * 2001-10-31 2003-05-0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endeur de chaine a cames
CN1306156C (zh) * 2003-03-20 2007-03-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凸轮轴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
TW200720573A (en) * 2005-09-30 2007-06-01 Daido Kogyo Kk Tensioner mounting structure and initial position setting device
JP2009228673A (ja) * 2008-02-29 2009-10-08 Honda Motor Co Ltd カム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を備えたエンジン
JP2009228790A (ja) * 2008-03-24 2009-10-08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タイミング系の組付け方法
US20090241867A1 (en) * 2008-03-27 2009-10-01 Honda Motor Co., Ltd. Cooling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149683B1 (en) * 2008-07-31 2010-09-15 Honda Motor Co., Lt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1064259A (ja) * 2009-09-16 2011-03-31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用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9772A1 (en) 2013-05-08
WO2012160968A1 (ja) 2012-11-29
BR112013002222A2 (pt) 2016-05-24
BR112013002222A8 (pt) 2020-04-22
TW201305428A (zh) 2013-02-01
EP2589772A4 (en) 2014-03-12
BR112013002222B1 (pt) 2021-02-09
ES2526397T3 (es) 2015-01-12
JP2014156779A (ja) 2014-08-28
CN103052779A (zh) 2013-04-17
CN103052779B (zh) 2015-02-11
EP2589772B1 (en)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09973B2 (ja) ベルト式変速装置
TWI490404B (zh) Engine, straddle type vehicle, and engine assembly method
TWI465657B (zh) A tension applying member, a tension applying member assembly, an engine, a straddle type vehicle, and a mounting method using a tension applying member assembly
TWI465658B (zh) Engine, straddle-type vehicles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hain in the engine installation method
TWI465659B (zh) Engine and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503259B (zh) Engine, straddle-type vehicles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hain in the engine installation method
JP3841937B2 (ja) 内燃機関の弁ばねシート構造
JPH10119591A (ja) 鞍乗型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H10121933A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吸入構造
JP7373533B2 (ja) 張力付与装置
JP3811232B2 (ja) スプロケットを有するシャフトの組付構造
JP2009210039A (ja) 油圧クラッチ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