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0153B - Part suppl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Part suppl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0153B
TWI490153B TW101135285A TW101135285A TWI490153B TW I490153 B TWI490153 B TW I490153B TW 101135285 A TW101135285 A TW 101135285A TW 101135285 A TW101135285 A TW 101135285A TW I490153 B TWI490153 B TW I4901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supply device
plate
spring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5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2578A (zh
Inventor
Shuuichi Narukawa
Tetsuyuki Kimura
Original Assignee
Shink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3654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16893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3648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1172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k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k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02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2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0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01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8Simultaneously loading a plurality of loose objects, e.g. by means of vibrations, pressure differences, magnetic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Loading or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Description

零件供給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可對零件附與振動並進行移送之零件供給裝置。
傳統上,利用對零件附與振動來使零件整齊排列且供給零件之零件供給裝置之一之零件進料器係大家所熟知。 該零件進料器係利用對零件附與振動來調整零件之姿勢並供給下一工程。
專利文獻1所示之壓電驅動式零件進料器,係高頻驅動時,也可確保充分振幅且抑制作用於振動發生手段之應力,而且,容易實施振動發生手段之更換及共振頻率之變更及調整。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4/067413號公告
然而,傳統之零件進料器時,傳統之零件進料器時,因為係從上而下依序配置基部、配重、加振部、以及搬送路徑之方式所構成,支撐彈簧之擺動方向及防振用板彈簧之擺動方向為相反方向而無法對搬送路徑附與均一之振動。以下,進行詳細說明。
第18圖係傳統之零件進料器900之支撐彈簧之擺動方向及防振用板彈簧之擺動方向之說明模式圖。
如第18圖所示,用以連結加振部902及配重903之支撐彈簧980,係處於朝圖中之箭頭R1之方向擺動之狀態,然而,用以連結配重903及基部901之防振用板彈簧990則處於朝圖中之箭頭R11之方向擺動之狀態,彎曲模式為反相,而朝相對方向擺動。結果,搬送路徑905之振動因而無法安定,而有零件之搬送停止、或逆送之課題。
此外,使用支撐彈簧980及防振用板彈簧990之零件供給裝置時,為了配置直線狀支撐彈簧980及防振用板彈簧990,零件供給裝置之尺寸(圖中之H10 )會變大。
此外,除了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零件供給裝置以外,包括一般使用支撐彈簧及防振用板彈簧之零件供給裝置在內,因為使用2種彈簧,跳動質量之重心位置、及防振用板彈簧之支點之距離會變大,而有搬送零件之不安定、斜向搬送、停滯、或零件供給裝置之驅動不安定及側搖之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提供一種零件供給裝置,可提高防振效率,而且,可降低跳動質量之重心位置之高度而實現安定之零件搬送及零件供給裝置本身之低高度化。
本發明之零件供給裝置係對零件附與振動並進行搬送之零件供給裝置,其特徵為:含有:搬送部,具有以搬送零件為目的之搬送路徑;基部,被配設於下部;加振部,被配設於基部的上方,用以支撐搬送部;錘部,被配設於比加振部更下方,比基部更上方;驅動構件,一端裝設於加振部,另一端裝設於錘部,可進行彈性變形;以及防振 構件,將加振部及基部直接連結地裝設,用以衰減從加振部傳達至基部之振動;且驅動構件,係利用彈性變形來使錘部及加振部產生相互為反相之振動。
此時,從下部依序配設基部、錘部、加振部,防振構件將加振部及基部直接連結地裝設,驅動構件則裝設於加振部及錘部。結果,因為加振部及錘部之間重複配設著驅動構件及防振構件,驅動構件及防振構件之彎曲模式成為同相,而提高防振效率。此外,相對於傳統之驅動構件及防振構件為互相直線狀配置狀態,因為驅動構件之縱向長度與防振構件之縱向之一部份重複配設,可實現零件供給裝置本身之低高度化,而縮短構件之跳動質量之重心位置及防振構件之支點之距離。結果,可防止搬送零件之不安定、斜向搬送、停滯、或零件供給裝置之驅動不安定及側搖。
驅動構件及防振構件亦可以上下方向之高度方向之高度具有互相重疊之部份之方式來進行配設。
此時,因為驅動構件及防振構件於上下方向之高度方向具有高度互相重疊之部份,可實現零件供給裝置之低高度化,並縮短構件之跳動質量之重心位置及防振構件之支點之距離。結果,可防止搬送零件之不安定、斜向搬送、停滯、或零件供給裝置之驅動不安定及側搖。
驅動構件及防振構件亦可以互相積層之狀態來進行配設。
此時,因為由板狀之彈性板所構成之防振構件及驅動 構件以互相積層狀態來進行配設,故驅動構件及防振構件之彎曲模式為同相,可提高防振效率。
驅動構件及防振構件亦可以為分別由具有孔之平板狀之彈性板所形成,而防振構件及驅動構件則以同一軸構件貫通防振構件之孔及驅動構件之孔來固定於加振部。
此時,驅動構件及防振構件係利用例如螺栓等同軸構件貫通孔而固定於加振器。因此,相對於傳統之驅動構件及防振構件為互相直線狀之配置狀態,驅動構件之縱向之長度係與防振構件之縱向之一部份為重複配設,可實現零件供給裝置本身之低高度化,也可縮短構件之跳動質量之重心位置及防振構件之支點之距離。此外,可以削減螺栓等之固定構件之零件點數,而降低零件本身之成本及製造時之成本。
以下,參照圖面,針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本發明之零件供給裝置之一實例係針對應用於用以搬送微小零件之微小零件供給裝置時進行說明。
(一實施形態)
第1圖及第2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微小零件供給裝置100之一實例之模式圖。第1圖係微小零件供給裝置100之上面,第2圖係微小零件供給裝置100之側面。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微小零件供給裝置100含有 零件進料器200、線性進料器300、及平台900。
此外,如第2圖所示,零件進料器200含有碗狀搬送部210及壓電式振動部220。
本實施形態之微小零件供給裝置100時,平台900上裝設著零件進料器200及線性進料器300。零件進料器200之微小零件排出部211連結著線性進料器300之微小零件搬入部311。此外,線性進料器300之還流搬送路徑317連結著零件進料器200之受取路徑217。
利用配設於零件進料器200之壓電式振動部220之振動子400(圖上未標示)之發振所產生之振動,會被附與至被載置於壓電式振動部220之上部之碗狀搬送部210。碗狀搬送部210內,沿著碗狀搬送部210之內周配設著螺旋狀之微小零件搬送路徑。對碗狀搬送部210之中央底部供應微小零件800,並利用來自壓電式振動部220之振動將微小零件800朝螺旋狀之搬送路徑上搬送,而使其從微小零件排出部211提供給線性進料器300之微小零件搬入部311。
此外,線性進料器300主要係配設著由壓電式振動部303、振動板400、以及錘部(配重)302所構成之1台加振器,加振器之發振所產生的振動傳達至線性進料器300之各搬送路徑。藉此,微小零件供給裝置100可對微小零件供給裝置100之下一製程供應微小零件800。
此外,線性進料器300之搬送路徑存在未能調整成特定姿勢之微小零件800時、或在下一製程因為發生故障而 未能將微小零件800搬送至下一製程側時,微小零件800從微小零件還流搬送路317經由零件進料器200之受取路徑217而回到碗狀搬送部210之中央底部。
其次,第3圖係本實施形態之被搬送之微小零件800之形狀之一實例的模式斜視圖。
如第3圖所示,微小零件800係由長度L、高度H、寬度B之矩形所構成。長度L、高度H、以及寬度B係具有H<B<L之關係。如上所示,微小零件800係由平板狀之微小零件所構成。
此外,微小零件供給裝置100之微小零件800之一面通常會形成電極,一般微小零件800之大小,長度L為3.2mm~8mm程度,寬度B為2.5mm~5.0mm程度,高度H為0.8mm~1.7mm程度。
其次,第4圖係第1實施形態之線性進料器300之部份剖面模式之側面圖。
線性進料器300主要含有基部301、錘部(配重)302、壓電式振動部303、第1搬送構件(直線狀搬送構件)320、第2搬送構件(直線狀搬送構件)330、連結構件340、第3搬送構件(還流搬送構件)350、連結板370、支撐彈簧380、防振用板彈簧390、以及振動子400。
如第4圖所示,於基部301之上方,配設著錘部(配重)302,於錘部(配重)302之上方,配設著壓電式振動部303。錘部(配重)302具有對應於壓電式振動部303及第1搬送路徑320等之重量之重量。
如第4圖所示,壓電式振動部303係利用基部301之側面之複數防振用板彈簧380來進行保持。此外,壓電式振動部303係利用錘部302之側面之複數支撐彈簧380來進行保持。此外,本實施形態之線性進料器300時,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係以在鉛直方向重複之方式進行配設。此外,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係以相對於鉛直方向呈大致相同之角度傾斜之狀態來配設。
此外,於第4圖之錘部302及壓電式振動部303之內部,配設著振動板400。該振動板400係由用以形成鉛直板部份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用以形成水平板部份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1、用以結合平板狀彈性構件420及平板狀彈性構件421之結合構件422、以及壓電元件411所構成。平板狀彈性構件420裝設於壓電式振動部303,平板狀彈性構件421則裝設於錘部(配重)302。後面會對該振動板400之詳細構造進行說明。詳細說明如下。
壓電式振動部303之上部固定著第1搬送構件320,第1搬送構件320之一端側連結著第2搬送構件330,第1搬送構件320之側面併設著連結構件340。此外,第1搬送構件320介由複數彈性板狀構件360配設於第3搬送構件350。亦即,平板狀之複數彈性板狀構件360之一端利用螺栓固定於第1搬送構件320,另一端則利用螺栓固定於第3搬送構件350之背面。此狀態下,複數彈性板狀構件360係較接近水平面而非鉛直面之角度之斜向配設。
如以上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線性進料器300時,利用 貼附著後述之壓電元件411之振動板400激發振動,而利用支撐彈簧380進行保持之壓電式振動部303及錘部302係以反相振動,壓電式振動部303之振動傳達至第1搬送構件320,微小零件800被搬送至第1搬送構件320上之搬送路徑。
其次,第5圖係第4圖之振動板400之一實例之模式組合圖,第6圖係第5圖之振動板400之模式側面圖。
首先,如第5圖所示,平板狀彈性構件420之表背面之中央部配設著壓電元件411。由該平板狀彈性構件420及壓電元件411所構成之彈簧係數係對應由搬送微小零件800之重量、大小、及第1搬送構件320之重量等所決定之任意之共振頻率之條件來適度地進行選擇。
具體而言,振動子400係在經過分極處理之壓電陶瓷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之一面(表面)貼附使其具有正極性之分極電位之壓電元件411,而在平板狀彈性構件420之另一面(背面)貼附使其具有負極性之分極電位之壓電元件411。藉此,於平板狀彈性構件420之表背面,形成由複數壓電元件411所構成之雙壓電晶片型壓電元件構造。
其次,對該複數之壓電元件411附與(施加)電荷,可使振動板400激發振動,獲得支撐彈簧380保持之壓電式振動部303及錘部(配重)302進行互相反向之振動。
其次,如第5圖所示,振動板400係配設貼附著壓電元件411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當做鉛直板部份,並配設著平板狀彈性構件421當做水平板部份。此外,鉛直板部 份含有之振動板400之結合構件422係由具有縱向之略呈四角柱形狀所構成。結合構件422具有以縱向之邊做為一邊之鄰接2面423、424,並以該2面423、424所形成之角度成為90度之方式來配設。此外,面423及面424配設著可以螺絲固定之孔(圖上未標示)。
平板狀彈性構件420之表背面之大致中央部份貼附著壓電元件411,於未貼附壓電元件411之部份則配設著貫通孔430、440。另一方面,於平板狀彈性構件421配設著貫通孔431、450。
螺栓A經由配設於平板狀彈性構件420之下之部份之貫通孔430螺合於配設在結合構件422之面423之孔,螺栓B經由平板狀彈性構件421之貫通孔431螺合於配設在結合構件422之面424之孔。
藉此,平板狀彈性構件420及平板狀彈性構件421係以約90度之角度利用螺栓A、B固定於結合構件422,形成第6圖所示之略呈L字形之振動板400。
其次,如第4圖及第6圖所示,振動板400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1利用螺栓C螺合於錘部302,振動板400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則裝設於壓電式振動部303。藉此,振動板400可內建於線性進料器300。此外,本實施形態時,平板狀彈性構件420之厚度為L1,剛性值為Nm1,平板狀彈性構件421之厚度為L2,剛性值為Nm2。如此,因為平板狀彈性構件420、421可分別以不同構件來形成,構件無需互相依賴,而可自由地選擇厚度及剛性值。
如以上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零件供給裝置時,因為振動板400之水平板部份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1及鉛直板部份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之厚度不同,振動板400之水平板部份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1及鉛直板部份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之剛性分別為不同之Nm1、Nm2之值。此外,振動板400之水平板部份及鉛直板部份之至少接合部之厚度較厚。藉此,可增加需要剛性之接合部份等之部份之厚度,而削減需要較小剛性之部份之厚度,而實現含有具有最佳剛性及最佳振動頻率之振動板400之零件供給裝置100。尤其是,因為利用結合構件422結合第1平板狀彈性構件420及第2平板狀彈性構件421,與反曲單一之平板狀彈性構件來形成水平板部份及鉛直板部份時相比,可大幅提高直角精度。結果,可以防止將振動板400裝設至錘部302及壓電式振動部303時之裝設位置之偏離,進而削減製造工數及維護工數。
此外,因為可利用支撐彈簧380來支撐第1搬送構件320及壓電式振動部303之荷重,可以提升振動板400及壓電元件411之耐用性,而且,貼附著壓電元件411之振動板400可激發適度之振動。
此外,可自由調節第1平板狀彈性構件420之厚度及第2平板狀彈性構件421之厚度。結果,振動板之水平面及鉛直面之剛性為不同之值。此外,因為可追加位於構件之間之接合部422之剛性,可增加需要剛性之面之厚度,削減需要較小剛性之部份之厚度,而實現含有具有最佳剛 性及最佳振動頻率之振動板之零件供給裝置。
其次,第7圖係說明第4圖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線性進料器300之低高度化之一實例之模式的側面圖。第7圖所示之線性進料器300係與第4圖之線性進料器300為同一之物。以下,針對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構造進行說明。
如第7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線性進料器300時,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係重複配設。
其次,第8圖係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構造之一實例之模式圖。
如第8圖所示,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分別由平板狀之彈性構件所構成。於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間,配設著平板狀隔件391及2個環狀隔件392。
如第8圖所示,支撐彈簧380之一端側配設著2個貫通孔380a,而另一端側則配設著2個貫通孔380b。此外,防振用板彈簧390之一端側配設著2個貫通孔390a,中央部附近配設著2個貫通孔390b,另一端側配設著2個貫通孔390c。
螺栓385具備彈簧墊圈及平墊圈,此外,貫通支撐彈簧380之貫通孔380a、板狀隔件391之貫通孔391a、以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貫通孔390a而固定於壓電式振動部303。
此外,螺栓386具備彈簧墊圈及平墊圈,此外,貫通 支撐彈簧380之貫通孔380b、環狀隔件392、以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貫通孔390b而固定於錘部302。
此外,螺栓395具備彈簧墊圈及平墊圈,此外,貫通貫通孔390c而固定於基部301。
第9圖係說明第8圖所示之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構造之模式剖面圖。
如第8圖及第9圖所示,防振用板彈簧390之貫通孔390b之直徑係大於其他貫通孔380a、380b、390a、390c。亦即,防振用板彈簧390之貫通孔390b之直徑係大於螺栓386之頭部。因此,支撐彈簧380不會干涉防振用板彈簧390之動作,可將壓電式振動部303之振動傳達至錘部302側。
其次,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線性進料器300之效果進行說明。
第10圖及第11圖係針對線性進料器300之效果進行說明之圖。第10圖(a)係線性進料器300之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構造,第10圖(b)係傳統之線性進料器(參照第18圖)之支撐彈簧980及防振用板彈簧990之構造圖。此外,第11圖(a)係本發明之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起始狀態(附加符號Z)及最大振幅狀態(無附加符號),第11圖(b)係傳統之支撐彈簧980及防振用板彈簧990之起始狀態(附加符號Z)及最大振幅狀態(無附加符號)。
第10圖(a)所示之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 ,在驅動線性進料器300時,以相同模式進行變形。另一方面,第10圖(b)所示之支撐彈簧980及防振用板彈簧990,在驅動線性進料器時,以互相不同之模式(圖中之X1及X2)進行變形。以下,針對模式進行說明。
此處,如第11圖(a)所示,起始狀態之支撐彈簧380Z及防振用板彈簧390Z係以互相重複之狀態來配設,支撐彈簧380Z之端部及防振用板彈簧390Z之端部之距離為距離L1。此外,最大振幅之狀態時,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動作(模式)互相一致,支撐彈簧380之端部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端部之距離L2大致與距離L1相等,距離之變化率L2/L1係極為接近1之值。
另一方面,如第10圖(b)及第11圖(b)所示,起始狀態之支撐彈簧980Z及防振用板彈簧990Z係配置於一直線上,互相之間隔為距離L3。此外,最大振幅之狀態時,支撐彈簧980及防振用板彈簧990之動作(模式)互相相反,間隔變成為距離L4。該距離L3及距離L4具有距離L3<距離L4之關係,距離之變化率L4/L3大於1,例如,第11圖(b)時,變化率為接近6之值。
如以上所示,因為第10圖(b)及第11圖(b)所示之傳統之支撐彈簧980及防振用板彈簧990之振動時之相互間隔從距離L3之狀態擴大成距離L4,而處於互相拉伸之狀態,故會產生振動之紊亂。結果,支撐彈簧980及防振用板彈簧990之動作(模式)並不一致,而分別進行各式各樣的動作,故防振用板彈簧990難以發揮防振效果。
另一方面,第10圖(a)或第11圖(a)所示之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係以相同動作(模式)振動,振動時之相互間隔從距離L1之狀態朝與距離L1大致相同之距離L2變動,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振動不會紊亂。結果,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動作(模式)為一致,故防振用板彈簧390容易發揮防振效果。
由以上之說明可知,本實施形態之線性進料器300時,與具有第10圖(b)之構造之線性進料器相比,可以提高防振效率。
此外,如第10圖(a)所示,因為支撐彈簧380與防振用板彈簧390之縱向之一部份係重複配設,可縮短鉛直方向之長度。因此,與第18圖所示之線性進料器之全高度H10 相比,第7圖之線性進料器300之全高度H1 較低。此外,與第18圖之支撐彈簧980之支點高度H20 相比,第7圖之支撐彈簧380之支點高度H2 較低。此外,比較對於第18圖之支撐彈簧980之支點高度H20 加上了被支撐彈簧980支撐之跳動質量之重心W為止之高度L30 後之距離L30 +H20 ,也比對於第7圖所示之支撐彈簧380之支點高度H2 加上了被防振用板彈簧380支撐之跳動質量之重心W為止之高度L3 後之距離L3 +H2 為短。
如以上之說明可以得知,本專利申請之發明之線性進料器300時,可以防止搬送零件之不安定、斜向搬送、停滯、或線性進料器300之驅動不安定及側搖,實施安定之零件搬送。
(其他之實例)
其次,第12圖係第5圖及第6圖之振動板400之其他實例之側面圖。
第12圖所示之振動板400a與第5圖及第6圖所示之振動板400之相異處如下所示。
第12圖所示之振動板400a與第5圖及第6圖之振動板400不同,係由平板狀彈性構件420a及壓電元件411所構成。第12圖所示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a係實施將部份區域之厚度從厚度L1減少至厚度L2為止之切削加工者,由具有不同厚度之平板狀彈性構件所構成。該具有不同厚度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a係以在厚度L1之位置實施約90度之反曲來形成。第12圖所示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a時,將厚度L1區域設為鉛直板部份,而將厚度L2區域設為水平板部份。
此外,於平板狀彈性構件420a之鉛直面之表背面貼附著壓電元件411。其次,對壓電元件411施加電氣信號來使平板狀彈性構件420a產生應力。此處,本實施形態時,因為在剛性較高之厚度L1區域將平板狀彈性構件420a進行90度之反曲,故可提高彎曲部份之剛性,振動板400a可以安定地激發振動。
此時,進行加工、或實施構件之積層,可使振動板400a之水平板部份及鉛直板部份之剛性及厚度成為不同之值。藉此,可增加需要剛性之面之厚度,而減少需要較小剛性之部份之厚度,而實現含有具有最佳剛性及最佳振動 頻率之振動板400a之零件供給裝置100。
其次,第13圖係第5圖之振動板400及第12圖之振動板400a以外之實例之側面圖。
第13圖所示之振動板400b與第5圖、第6圖、以及第12圖所示之振動板400、400a不同之處如下所示。
第13圖所示之振動板400b係由平板狀彈性構件420b、平板狀彈性構件421b、壓電元件411、以及螺栓D所構成。
平板狀彈性構件420b之厚度為L1,平板狀彈性構件421b之厚度為L2。此外,此例時,平板狀彈性構件420b、421b具有不同之厚度,然而,並未受限於此,亦可以同一厚度來構成。
平板狀彈性構件420b係將構件之前端實施約90度之反曲來形成。此外,平板狀彈性構件421b係以朝該平板狀彈性構件420b之反曲方向相差180度之方向延伸,而沿著反曲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b之前端面配設。其次,如第13圖所示,該反曲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b之前端面及平板狀彈性構件421b之端面係利用螺栓D進行螺合。
如此,於第13圖之振動板400b形成厚度L1之鉛直板部份且形成厚度L2之水平板部份,而且,形成厚度為L1+L2之鉛直板部份及水平板部份之結合部。結果,可於結合部形成具有高剛性之振動子400b。此外,該結合部含有水平板部份。
此外,於平板狀彈性構件420b之鉛直面之表背面貼 附著壓電元件411。其次,對壓電元件411施加電氣信號來使平板狀彈性構件420b產生應力。此處,本實施形態時,因為在剛性較高之厚度L1+L2之平板狀彈性構件420b、421b進行90度之反曲,故可提高彎曲部份之剛性,振動板400b可以安定地激發振動。
此時,可以利用構件之積層,使振動板400b之水平板部份及鉛直板部份之剛性及厚度成為不同之值。藉此,可增加需要剛性之面之厚度,削減需要較小剛性之部份之厚度,而實現含有具有最佳剛性及最佳振動頻率之振動板400b之零件供給裝置100。
其次,第14圖係第7圖之線性進料器300之其他實例之模式側面圖。
第14圖所示之線性進料器300a與第7圖所示之線性進料器300之不同之處如下所示。
如第14圖所示,線性進料器300a時,於第7圖之支撐彈簧380之配置場所配設著防振用板彈簧390,而於第7圖之防振用板彈簧390之配置場所配設著支撐彈簧380。亦即,防振用板彈簧390配設於支撐彈簧380及壓電驅動部302之間,支撐彈簧380配設於防振用板彈簧390及線性進料器300之外側。以下,針對其配置進行詳細說明。
第15圖係第14圖之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構造之一實例之模式圖。
如第15圖所示,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 係分別由平板狀之彈性構件所構成。於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間,配設著平板狀隔件391。
如第15圖所示,支撐彈簧380之一端側配設著2個貫通孔380a,而另一端側也配設著2個貫通孔380b。此外,防振用板彈簧390之一端側配設著2個貫通孔390a,中央部附近配設著2個貫通孔390d,另一端側配設著2個貫通孔390c。此處,貫通孔390d具有大於螺栓386a之頭部之孔徑。
螺栓385具備彈簧墊圈及平墊圈,此外,貫通防振用板彈簧390之貫通孔390a、平板狀隔件391之貫通孔391a、以及支撐彈簧380之貫通孔380a,固定於壓電式振動部303。
此外,螺栓386a具備彈簧墊圈及平墊圈,此外,貫通支撐彈簧380之貫通孔380b,固定於錘部302。
此外,螺栓395a具備彈簧墊圈及平墊圈,此外,貫通貫通孔390c,固定於基部301。
第16圖係說明第14圖之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構造用之模式圖。
如第15圖及第16圖所示,防振用板彈簧390之貫通孔390d之直徑大於其他貫通孔380a、380b、390a、390c。因此,支撐彈簧380不會干涉防振用板彈簧390之動作,可將錘部302之振動傳達至壓電式振動部303側。
由以上之說明可知,本專利申請之發明之線性進料器300a時,可以防止搬送零件之不安定、斜向搬送、停滯、 或線性進料器300a之驅動不安定及側搖,實施安定之零件搬送。
其次,第17圖係第7図之線性進料器300、300a之進一歩其他實例之模式側面圖。
第17圖所示之線性進料器300b係將防振用板彈簧390配設於配設著支撐彈簧380之面之另一面。亦即,於基部301及壓電式振動部303分別形成凸部,利用螺栓將防振用板彈簧390裝設於形成於壓電式振動部303及基部301之凸部並進行固定。
此時,因為支撐彈簧380及防振用板彈簧390之振動模式為一致,可以防止搬送零件之不安定、斜向搬送、停滯、或線性進料器300b之驅動不安定及側搖,實施安定之零件搬送。
本發明之零件供給裝置時,線性進料器300、300a、300b相當於零件供給裝置,壓電式振動部303相當於加振部,防振用板彈簧390相當於防振構件,支撐彈簧380相當於驅動構件,螺栓385相同於同一軸構件,第1搬送構件320、第2搬送構件330、第3搬送構件350相當於搬送部。
上述所述係本發明之一良好實施形態之記載,本發明並受限於此。尚有其他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之各種實施形態。此外,本實施形態針對本發明之構成、作用、及效果進行說明,然而,這些作用及效果只是一個實例,本發明並未受限於此。
100‧‧‧微小零件供給裝置
300、300a、300b‧‧‧線性進料器
301‧‧‧基部
302‧‧‧錘部(配重)
303‧‧‧壓電式振動部
304‧‧‧振動傳達部
320‧‧‧第1搬送構件
330‧‧‧第2搬送構件
350‧‧‧第3搬送構件
370‧‧‧連結板
380‧‧‧支撐彈簧
390‧‧‧防振用板彈簧
400、400a、400b‧‧‧振動板
410‧‧‧彈性體
411‧‧‧壓電元件
420、420a、420b‧‧‧平板狀彈性構件
421、421b‧‧‧平板狀彈性構件
422‧‧‧結合構件
L1、L2、(L1+L2)‧‧‧厚度
800‧‧‧微小零件
第1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微小零件供給裝置之一實例之模式圖。
第2圖係第1図之模式側面圖。
第3圖係本實施形態所搬送之微小零件之形狀之一實例之模式斜視圖。
第4圖係第2図之線性進料器之部份剖面之模式側面圖。
第5圖係第4圖之振動板之一實例之模式組合圖。
第6圖係第5圖之振動板之模式側面圖。
第7圖係用以說明第4圖之本實施形態之線性進料器之低高度化之一實例之模式側面圖。
第8圖係第7図支撐彈簧及防振用板彈簧之構造之一實例之模式圖。
第9圖係用以說明第8圖之支撐彈簧及防振用板彈簧之構造之模式剖面圖。
第10圖(a)(b)係分別為実施例及習知的線性進料器之效果之說明圖。
第11圖(a)(b)係分別為第10圖(a)(b)之支撐彈簧及防振用板彈簧的變形之說明圖。
第12圖係第5圖及第6圖之振動板之其他實例之側面圖。
第13圖係第5圖及第6圖之振動板及第12圖之振動板之另一其他實例之側面圖。
第14圖係第7圖之線性進料器之其他實例之模式側面圖。
第15圖係第14圖之支撐彈簧及防振用板彈簧之構造之一實例之模式圖。
第16圖係說明第15圖之支撐彈簧及防振用板彈簧之構造用之模式剖面圖。
第17圖係第7圖之線性進料器之進一步其他實例之模式側面圖。
第18圖係傳統之零件進料器之支撐彈簧之擺動方向及防振用板彈簧之擺動方向之說明模式圖。
300‧‧‧線性進料器
301‧‧‧基部
302‧‧‧錘部
303‧‧‧壓電式振動部
320‧‧‧第1搬送構件
330‧‧‧第2搬送構件
340‧‧‧連結構件
350‧‧‧第3搬送構件
360‧‧‧彈性板狀構件
370‧‧‧連結板
380‧‧‧支撐彈簧
390‧‧‧防振用板彈簧
400‧‧‧振動子
411‧‧‧壓電元件
420‧‧‧平板狀彈性構件
421‧‧‧平板狀彈性構件
422‧‧‧結合構件

Claims (4)

  1. 一種零件供給裝置,係對零件附與振動並進行搬送之零件供給裝置,其特徵為:含有:搬送部,具有以搬送前述零件為目的之搬送路徑;基部,被配設於下部;加振部,被配設於前述基部的上方;錘部,被配設於比加振部更下方,比前述基部更上方;驅動構件,一端裝設於前述加振部,另一端裝設於前述錘部,可進行彈性變形;連結板,將前述搬送部及前述錘部連結;以及防振構件,將前述加振部及前述基部直接連結地裝設,用以衰減從前述加振部傳達至前述基部之振動;且前述驅動構件,係利用彈性變形來使前述錘部及前述加振部產生相互為反相之振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零件供給裝置,其中前述驅動構件及前述防振構件係以於上下之高度方向具有高度互相重疊之部份之方式來配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零件供給裝置,其中前述驅動構件及前述防振構件係以互相積層之狀態來配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其中任一項所記載之 零件供給裝置,其中前述驅動構件及前述防振構件係由分別具有孔之平板狀之彈性板所形成,前述防振構件及前述驅動構件係利用同一之軸構件以貫通前述防振構件之孔及前述驅動構件之孔之方式來固定於前述加振部。
TW101135285A 2005-12-19 2006-11-20 Part supply device TWI4901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65400A JP2007168936A (ja) 2005-12-19 2005-12-19 部品供給装置
JP2005364814A JP5011720B2 (ja) 2005-12-19 2005-12-19 部品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2578A TW201302578A (zh) 2013-01-16
TWI490153B true TWI490153B (zh) 2015-07-01

Family

ID=383646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2811A TWI389831B (zh) 2005-12-19 2006-11-20 Part supply device
TW101135285A TWI490153B (zh) 2005-12-19 2006-11-20 Part supply device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2811A TWI389831B (zh) 2005-12-19 2006-11-20 Part supply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2) KR101244236B1 (zh)
HK (1) HK1106205A1 (zh)
TW (2) TWI389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7836B (zh) * 2021-10-29 2022-09-11 產台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物料振動送料裝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5690A (en) * 1977-05-24 1978-12-19 Yanagimoto Seisakusho Co Ltd Apparatus for pretreating sampled gas
US6753640B2 (en) * 2001-04-06 2004-06-22 Shinko Electric Co., Ltd. Piezoelectric driven type vibratory fee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369A (ja) * 1992-06-29 1994-01-21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903079B2 (ja) * 1994-03-18 1999-06-07 株式会社セラテック 圧電駆動型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5690A (en) * 1977-05-24 1978-12-19 Yanagimoto Seisakusho Co Ltd Apparatus for pretreating sampled gas
US6753640B2 (en) * 2001-04-06 2004-06-22 Shinko Electric Co., Ltd. Piezoelectric driven type vibratory fee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04553A (ko) 2013-01-11
KR101267924B1 (ko) 2013-05-27
TW200732230A (en) 2007-09-01
TWI389831B (zh) 2013-03-21
TW201302578A (zh) 2013-01-16
HK1106205A1 (en) 2008-03-07
KR101244236B1 (ko) 2013-03-25
KR20070065223A (ko) 200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11720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5227449B2 (ja) 振動式搬送装置
TWI496730B (zh) Vibrating conveyor
JP4532591B1 (ja) 回転振動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振動式搬送装置
KR101316490B1 (ko) 부품 반송 장치
CN106516588B (zh) 直线送料器
TW201529447A (zh) 振動式輸送裝置
TWI490153B (zh) Part supply device
JP5168816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5684881B1 (ja) 振動式搬送装置
TW201739680A (zh) 物品搬運裝置
JP4590763B2 (ja) リニアフィーダ
JP5791993B2 (ja) 振動式ボウルフィーダ
JP5332080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2018002463A (ja) リニアフィーダ
JP2007168936A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H06345238A (ja) 振動搬送装置
JP4857581B2 (ja) 部品搬送装置
JP4626075B2 (ja) リニアフィーダ
JP5082270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2007055801A (ja) 振動式部品供給装置
JP4464445B2 (ja) 振動式搬送装置
TWM549765U (zh) 平衡式振動送料機
JP2008068994A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2001097529A (ja) 物体浮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