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7250B - 軸式線性馬達 - Google Patents

軸式線性馬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7250B
TWI487250B TW102112277A TW102112277A TWI487250B TW I487250 B TWI487250 B TW I487250B TW 102112277 A TW102112277 A TW 102112277A TW 102112277 A TW102112277 A TW 102112277A TW I487250 B TWI487250 B TW I4872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b
strip
linear motor
outer casing
ax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2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0393A (zh
Inventor
Hongcheng Sheu
Chiwen Chung
Chishin Chuang
Enyi Chu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102112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7250B/zh
Priority to US13/920,644 priority patent/US9397528B2/en
Priority to JP2013160524A priority patent/JP5725310B2/ja
Publication of TW201440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0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7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72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08Insulating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Description

軸式線性馬達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馬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軸式線性馬達。
傳統上的馬達驅動方式若要滿足直線運動的精準位置控制,大都使用伺服馬達加上滾珠螺桿的驅動方式,然而,現今各應用領域所要求的線性運動性能也越來越高,如高速度、低噪音、高定位精度等等。因此現今在很多應用場合下已使用軸式線性馬達來取代傳統機械式的線性運動方式。
習知軸式線性馬達主要分成電樞部及磁軸部。磁軸部軸向地貫穿過電樞部,與電樞部進行相對的往返移動。此外,電樞部內另灌注有一固定封膠。
然而,因為電樞部的外殼厚度不大,且電樞部的外殼內壁相當平滑,因此,上述固定封膠與電樞部的外殼內壁的結合強度有限,上述固定封膠容易因着磁軸部往返移動所產生之振動,脫離電樞部的外殼內壁,而隨電樞部移動。
為此,若能提供一種解決方案,不但可滿足上述不 便與缺失,但又不需大幅改變電樞部的設計,即成為亟待解決之一重要課題。
本發明揭露一種軸式線性馬達,用以提供磁軸部與電樞部可順利地彼此進行相對的往返移動。
本發明揭露一種軸式線性馬達,藉由增加許多與電樞部的外殼內壁不同高度的斷差處,以供上述固定封膠填補與包覆,用以強化固定封膠與電樞部的外殼內壁的結合強度,進而降低上述固定封膠脫離電樞部的外殼內壁的機會。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此種軸式線性馬達包含一電樞部、一磁軸部與一固定封膠。電樞部包含一外殼、至少一個第一肋板、第二肋板與一線圈定位管。外殼具有一容置空間。第一肋板與第二肋板位於容置空間內,且配置於外殼之內壁。第一肋板包含至少一個第一斷差面,第二肋板包含至少一個第二斷差面,第一斷差面與第二斷差面分別鄰接外殼之內壁。線圈定位管之外壁卷繞有一線圈繞組,位於容置空間內,與第一肋板及第二肋板保持間距。線圈定位管內具有一軸向貫孔。磁軸部線性活動地位於線圈定位管之軸向貫孔內。固定封膠充滿於容置空間內,包覆外殼之內壁、線圈繞組與此些斷差面。
此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中,外殼包含一第一條狀片體、第二條狀片體與第三條狀片體。第一條狀片體、第二 條狀片體與第三條狀片體之長軸方向皆與外殼之一軸向平行。第三條狀片體與第二條狀片體鄰接於第一條狀片體之二相對長側邊,且朝一共同方向延伸。第一肋板位於第一條狀片體與第二條狀片體之連接處,第二肋板位於第一條狀片體與第三條狀片體之連接處。
又,此實施例中,電樞部更包含二端蓋與一外蓋。此二端蓋相對地蓋合於第一條狀片體、第二條狀片體與第三條狀片體之二相對短側邊上。各端蓋具有一開口,使得線圈定位管之兩端分別位於此二端蓋之開口內。外蓋蓋合於第二條狀片體與第三條狀片體之間。第一條狀片體、第二條狀片體、第三條狀片體、外蓋與此二端蓋共同定義出所述之容置空間。
綜上所述,藉由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之軸狀外殻內所配置的肋板,可強化固定封膠與電樞部的外殼內壁的結合強度,進而降低上述固定封膠脫離電樞部的外殼內壁的機會。此外,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之軸狀外殻內的肋板可配置更多的螺孔通道,以便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可負載更多額外功能元件,或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可被更穩固地依附於固定載體上,使得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可改裝配更高驅動性能的組件,仍不致使得固定封膠輕易脫離電樞部的外殼內壁。
如此,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可在不增加電樞部的外形尺寸、沒有特殊的機械加工製程及不影響繞線空間的情況下有效解決前述問題,並提供不同的選擇應用。
100、101、102‧‧‧軸式線性馬達
200‧‧‧電樞部
210‧‧‧外殼
211‧‧‧第一條狀片體
212‧‧‧第二條狀片體
213‧‧‧第三條狀片體
214‧‧‧第四條狀片體
215‧‧‧第一缺口
216‧‧‧第二缺口
220‧‧‧端蓋
221‧‧‧開口
222‧‧‧第八螺孔通道
230、231‧‧‧外蓋
240‧‧‧出線固定架
250‧‧‧容置空間
251‧‧‧線路配置區
260‧‧‧第一肋板
261‧‧‧第一斷差面
264‧‧‧凹陷部
265‧‧‧第一螺孔通道
266‧‧‧第三螺孔通道
270‧‧‧第二肋板
271‧‧‧第二斷差面
272‧‧‧第二螺孔通道
273‧‧‧第四螺孔通道
280‧‧‧第三肋板
281‧‧‧第三斷差面
282‧‧‧第五螺孔通道
283‧‧‧第六螺孔通道
284‧‧‧第七螺孔通道
290‧‧‧線圈定位管
291‧‧‧線圈繞組
292‧‧‧軸向貫孔
300‧‧‧磁軸部
400‧‧‧固定封膠
500‧‧‧第一承載物
600‧‧‧第二承載物
610‧‧‧電路板
620‧‧‧線路
A1~A8‧‧‧軸向
B‧‧‧螺栓
D1‧‧‧長軸方向
D2‧‧‧共同方向
X、Y、Z‧‧‧軸向
A-A、B-B‧‧‧剖面線
第1A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一實施例下的立體圖。
第1B圖係繪示第1A圖的A-A剖面圖。
第2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此實施例之一變化下的分解圖。
第3圖係繪示第2圖之外殼的俯視圖。
第4圖係繪示第1A圖於一變化下的B-B剖面圖。
第5圖係繪示第1A圖於另一變化下的B-B剖面圖。
第6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另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第7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此另一實施例下的斷面剖視圖。
第8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又一實施例下的分解圖。
第9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此又一實施例下的斷面剖視圖。
第10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此又一實施例之一變化的斷面剖視圖,其剖面位置與第9圖相同。
第11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與端蓋之局部分解圖。
第12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再一實施例下的分解圖。
以下將以圖示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發明之精神,如熟悉此技術之人員在瞭解本發明之實施例後,當可由本發明所教示之技術,加以改變及修飾,其並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第1A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一實施例下的立體圖。第1B圖係繪示第1A圖的A-A剖面圖。
請同時參考第1A圖與第1B圖所示,此種軸式線性馬達100包含一電樞部200、一磁軸部300與一固定封膠400。
電樞部200包含一外殼210、一或多個第一肋板260、一或多個第二肋板270與一線圈定位管290。外殼210例如呈柱狀,然而,本發明不限外殼也呈其他幾何形狀。外殼210內含一容置空間250。容置空間250沿外殼210之一軸向A1延伸。第一肋板260與第二肋板270位於容置空間250內,且配置於外殼210之內壁,其位置並不侷限,舉例來說,第一肋板260與第二肋板270相對地位於容置空間250內,且彼此對稱地配置於外殼210之內壁。第一肋板260包含一或多個第一斷差面261,第二肋板270包含一或多個第二斷差面271,此些第一斷差面261與第二斷差面271分別鄰接外殼210之內壁。
線圈定位管290位於容置空間250內,與第一肋板260及第二肋板270保持間距。線圈定位管290之外壁卷繞 有一線圈繞組291,且線圈定位管290內具有一軸向貫孔292。
磁軸部300線性活動地位於線圈定位管290之軸向貫孔292內,用以與線圈繞組291相互感應後,與電樞部200彼此進行相對的往返移動。磁軸部300、外殼210、線圈定位管290與軸向貫孔292都具有共同之軸向A1。
固定封膠400充滿於容置空間250內,同時包覆外殼210之內壁、線圈繞組291與第一肋板260及第二肋板270之此些第一斷差面261與第二斷差面271。
如此,藉由握持第一肋板260及第二肋板270之此些斷差面261、271,固定封膠400與外殼210之內壁的結合強度將因此被提昇,使得固定封膠400可更緊密地與外殼210之內壁相結合,不致讓線圈定位管290因磁軸部300的往返活動而鬆脫。
此外,即使固定封膠400脫落,第一肋板260及第二肋板270之斷差面261、271亦可阻擋固定封膠400與讓線圈定位管290隨磁軸部300的往返活動。
請同時參考第1B圖與第2圖所示,第2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此實施例之一變化下的分解圖。
此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中,外殼210包含一第一條狀片體211、第二條狀片體212與第三條狀片體213。第一條狀片體211、第二條狀片體212與第三條狀片體213皆朝同一長軸方向D1延伸,且此長軸方向D1與外殼210之軸向A1平行。第三條狀片體213與第二條狀片體212鄰接於 第一條狀片體211之二相對長側邊,且朝一共同方向D2延伸,舉例來說,當第一條狀片體211平放時,第三條狀片體213與第二條狀片體212皆於第一條狀片體211之二相對長側邊沿軸向Z向上伸展。
如第1B圖所示,第一肋板260同時位於第一條狀片體211與第二條狀片體212,意即,第一肋板260位於第一條狀片體211與第二條狀片體212之連接處。第二肋板270同時位於第一條狀片體211與第三條狀片體213,意即,第二肋板270位於第一條狀片體211與第三條狀片體213之連接處。
又,如第1B圖與第2圖所示,此實施例中,電樞部200更包含二端蓋220與一外蓋230。此二端蓋220相對地蓋合於外殼210之二相對末端,例如,第2圖之第一條狀片體211、第二條狀片體212與第三條狀片體213之二相對短側邊上。
此外,各端蓋220更具有一開口221,線圈定位管290之兩端分別可伸入此二端蓋220之開口221內,使得線圈定位管290可懸空地設於外殼210之容置空間250內。外蓋230蓋合於第二條狀片體212與第三條狀片體213之間,可藉由螺栓B而鎖合於此二端蓋220上(第2圖),或者,不鎖合於此二端蓋220上,僅蓋合於第二條狀片體212與第三條狀片體213之間(第12圖)。各端蓋220不限為金屬材質或非金屬材質。
如此,當此二端蓋220與外蓋230都與外殼210相 組合完畢後(第1A圖),第一條狀片體211、第二條狀片體212、第三條狀片體213、外蓋230與此二端蓋220共同定義出上述之容置空間250。
請參考第3圖所示,第3圖係繪示第2圖之外殼的俯視圖。
此實施例之一變化中,第一肋板260與第二肋板270之數量分別為單一個時,第一肋板260與第二肋板270之外形呈柱狀,且第一肋板260、第二肋板270之長軸方向D1與外殼210之軸向A1平行。因此,第一肋板260鄰接外殼210的各側壁即為第一斷差面261,且第二肋板270鄰接外殼210的各側壁即為第二斷差面271。
第4圖係繪示第1A圖於一變化下的B-B剖面圖。
請參考第4圖所示,此實施例之另一變化中,第一肋板260(或第二肋板270)的其中一側壁具有至少一凹陷部264,例如,第一肋板260(或第二肋板270)背對外殼210之內壁之一面具有一凹陷部264。
故,凹陷部264讓固定封膠400完全充滿其中。凹陷部264的垂直深度不超過此面至外殼210之內壁的直線距離。
如此,除了第一肋板260與第二肋板270之此些斷差面261、271,凹陷部264內的內壁亦可被固定封膠400伸入並包覆,亦可幫助強化固定封膠400與外殼210之內壁的結合強度。
第5圖係繪示第1A圖於另一變化下的B-B剖面圖。
請參考第5圖所示,此實施例之一變化中,當第一肋板260(或第二肋板270)之數量分別為多個時,此些第一肋板260(或第二肋板270)彼此間隔地位於外殼210之內壁,此些第一肋板260(或第二肋板270)的排列方向與外殼210之軸向A1平行,且此些第一肋板260(或第二肋板270)之間的間隙露出外殼210之內壁。
如此,複數個肋板260、270可提供更多的斷差面261、271,肋板260、270之間的間隙亦可被固定封膠400伸入並包覆,亦可幫助強化固定封膠400與外殼210之內壁的結合強度。
第6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另一實施例的分解圖。第7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此另一實施例下的斷面剖視圖。
請同時參考第6圖與第7圖所示,此實施例之一變化中,第一肋板260具有一或多個第一螺孔通道265。第一螺孔通道265自第一肋板260內接通第二條狀片體212之外表面。第一螺孔通道265之軸向A2與外殼210之軸向A1相互正交,或至少相交錯。
如此,藉由一螺栓B與第一螺孔通道265相鎖固後,第一承載物500可被固定於外殼210(即第二條狀片體212)之外壁。
第二肋板270具有一或多個第二螺孔通道272。第二螺孔通道272自第二肋板270內接通第三條狀片體213之外表面。第二螺孔通道272之軸向A3與外殼210之軸向 A1相互正交,或至少相交錯。如此,參考第8圖之螺栓B與第一螺孔通道265可推知,第一承載物500也可藉由一螺栓與第二螺孔通道272相鎖固,而被固定於外殼210(即第三條狀片體213)之外壁。
此外,此變化中,第一肋板260更具有至少一第三螺孔通道266,第三螺孔通道266自第一肋板260內接通第一條狀片體211之外表面。第三螺孔通道266之軸向A4、第一螺孔通道265之軸向A2與外殼210之軸向A1相互正交,或至少相交錯。第二肋板270更具有至少一第四螺孔通道273,第四螺孔通道273自第二肋板270內接通第一條狀片體211之外表面。第四螺孔通道273之軸向A5、第二螺孔通道272之軸向A3與外殼210之軸向A1相互正交,或至少相交錯。
如此,參考第7圖之螺栓B與第一螺孔通道265可推知,第一承載物500也可藉由一螺栓與第三螺孔通道266(或第四螺孔通道273)相鎖固,而被固定於外殼210(即第一條狀片體211)之外壁。
上述之第一承載物500,不限其種類,例如可為一散熱元件或一偵測元件,使得第一承載物500被依附於外殼210之外壁;或者,第一承載物500甚至為一固定載體,如底座,使得軸式線性馬達100可被固定於固定載體上。
如此,當第一肋板260(或第二肋板270)的厚度(即第一肋板260背對外殼210之一面至外殼210之最小直線距離)大於外殼210厚度(即外壁至內壁的最小直線距 離)時,可提高負載安裝用螺牙強度、增加其它功能零件的安裝孔位。
故,使用人員便可依實際需要與限制選擇上述各螺孔通道的數量,以便將一或多個第一承載物鎖固於第一條狀片體211、第二條狀片體212或第三條狀片體213之外壁。
第8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又一實施例下的分解圖。第9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此又一實施例下的斷面剖視圖。
請同時參考第8圖與第9圖所示,此又一實施例中,電樞部200更包含至少一第三肋板280。第三肋板280位於容置空間250內,且配置於外殼210(如第二條狀片體212)之內壁且較第一肋板260遠離第一條狀片體211,且第三肋板280與線圈定位管290保持距離。此外,第三肋板280之長軸方向D1與外殼210之軸向A1平行。
第三肋板280也包含多個第三斷差面281。此些第三斷差面281鄰接外殼210(如第二條狀片體212)之內壁。故,固定封膠400也同時包覆第三肋板280之第三斷差面281。
如此,藉由第一肋板260、第二肋板270及第三肋板280之此些斷差面261、271、281,固定封膠400與外殼210之內壁的結合強度將可更因此被提昇。
此實施例之一變化中,由參考第3圖可推知,第三肋板也可與第一肋板260、第二肋板270一樣,其數量可為單一個、其外形呈柱狀。如此,第三肋板鄰接外殼210的 側壁即可為第三斷差面。
此實施例之一變化中,由參考第4圖可推知,第三肋板也與第一肋板260、第二肋板270一樣,具有一凹陷部264,使得固定封膠400可充滿於凹陷部264內。
此實施例之一變化中,由參考第5圖可推知,第三肋板也與第一肋板260、第二肋板270一樣,其數量可為多個,且此些第三肋板彼此間隔分開。如此,複數個第三肋板可提供更多的第三斷差面,第三肋板之間的間隙亦可被固定封膠400伸入並包覆,亦可幫助強化固定封膠400與外殼210之內壁的結合強度。
上述之各變化中,第一肋板260、第二肋板270與第三肋板280可一體成形地設於外殼210之內壁,或獨立成型後才固定於外殼之內壁。此外,第一肋板260(或第二肋板270、第三肋板280)的第一斷差面261(或第二斷差面271、第三斷差面281)不限垂直地連接外殼210之內壁,或至少近似垂直;或者,第一肋板260(或第二肋板270、第三肋板280)的第一斷差面261(或第二斷差面271、第三斷差面281)也可能朝第一肋板260(或第二肋板270、第三肋板280)中央且外殼210的方向逐漸傾斜,可有助與更多的固定封膠400產生固持效果。此外,第一肋板260、第二肋板270與第三肋板280也不限為實心或空心。再者,第一條狀片體211、第二條狀片體212與第三條狀片體213也不限為一體成形,也不限為金屬材質或非金屬材質。
第10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此又一實施 例之一變化的斷面剖視圖,其剖面位置與第9圖相同。
此又一實施例中,第三肋板280具有一或多個第五螺孔通道282。第五螺孔通道282自第三肋板280內接通第二條狀片體212之外表面。第五螺孔通道282之軸向A6與外殼210之軸向A1相互正交,或至少相交錯。如此,藉由一螺栓B與第五螺孔通道282相鎖固後,第一承載物500可被固定於外殼210(即第二條狀片體212)之外壁,靠近外蓋230處。
上述之第一承載物500,不限其種類,例如可為一散熱元件或一偵測元件,使得第一承載物500被依附於外殼210之外壁;或者,第一承載物500甚至為一固定載體,如底座,使得軸式線性馬達100可被固定於固定載體上。
當第三肋板280的厚度(即第三肋板280背對外殼210之一面至外殼210之最小直線距離)大於外殼210厚度(即外壁至內壁的最小直線距離),可提高負載安裝用螺牙強度、增加其它功能零件的安裝孔位。
如此,當軸式線性馬達100被更穩固地依附於固定載體上,或者,當效能更佳的散熱元件依附於軸式線性馬達100上時,此軸式線性馬達100便可改裝配更高驅動性能的組件,仍不致使得固定封膠400輕易脫離外殼210內壁。
需瞭解到,使用人員可依實際需要與限制將一或多個第一承載物500鎖固於第一條狀片體211、第二條狀片體212或第三條狀片體213之外壁。
復參閱第8圖與第10圖所示,此實施例之一變化中,第三肋板280更具有一或多個第六螺孔通道283。第六螺孔通道283位於第三肋板280背對第一條狀片體211之第三斷差面281上,且第六螺孔通道283之軸向A7與第五螺孔通道282之軸向A6以及外殼210之軸向A1相正交,或至少相交錯。
如此,藉由一螺栓B與第六螺孔通道283相鎖固,一第二承載物600可被鎖固於第三肋板280之此第三斷差面281上。第二承載物600不限其種類,例如可為一接地線或一電路板。
如第8圖所示,當第二承載物600為一電路板610時,電路板610位於容置空間250內,且被固定封膠400所包覆。由於電路板610上具有如溫度、磁感等偵測元件,相較於此軸式線性馬達100外之偵測元件,電路板610可更即時且精準地偵測此軸式線性馬達100於反覆運動下的相關數據,電路板610並藉由一線路620傳遞出去。
此實施例中,如第8圖所示,電樞部200更包含一出線固定架240。出線固定架240位於容置空間250內,可固定於外蓋230與端蓋220上,用以引導此線路620之配置。
如第10圖所示,第三肋板280至第三條狀片體213之間大致定義出一線路配置區251,除固定封膠400外,此線路配置區251內不放置任何固體元件,以提供線路配置空間,如此,線路620可自電路板610經線路配置區251,延伸至出線固定架240,並從出線固定架240延伸至外部。
如第10圖、第11圖所示,此又一實施例之變化中,此二端蓋220更可鎖固至第一肋板260、第二肋板270與第三肋板280的任意組合上。
舉例來說,當面向同一個端蓋220的第一斷差面261、第二斷差面271與第三斷差面281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第七螺孔通道284,第七螺孔通道284之軸向A8與外殼之軸向A1平行。此端蓋220具有一第八螺孔通道222。第八螺孔通道222貫穿此端蓋220,且第八螺孔通道222對齊第七螺孔通道284。
如此,藉由一螺栓B穿過第八螺孔通道222與第七螺孔通道284,端蓋220可被固定於外殼210上。第八螺孔通道222例如為一沈頭孔,使得端蓋220更與軸狀外殻210緊密結合。然而,本發明亦不限於此,當第八螺孔通道不為沈頭孔設計時,可簡化電樞部200之製作過程。
第12圖係繪示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於再一實施例下的分解圖。
此實施例之一變化中,除第一條狀片體211、第二條狀片體212與第三條狀片體213,外殼210更包含一第四條狀片體214。第四條狀片體214連接於第二條狀片體212與第三條狀片體213之間,具有一第一缺口215與第二缺口216,第一缺口215與第二缺口216皆與容置空間250相接通,且外蓋231覆蓋第一缺口215,固定封膠400封閉第二缺口216,並顯露於第二缺口216。
綜上所述,藉由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之軸狀外殻內 所配置的肋板,可強化固定封膠與電樞部的外殼內壁的結合強度,進而降低上述固定封膠脫離電樞部的外殼內壁的機會。此外,此些肋板可配置更多的螺孔通道,以便此軸式線性馬達可負載更多額外功能元件,或被更穩固地依附於固定載體上,以便改裝配更高驅動性能的組件,仍不致使得固定封膠輕易脫離電樞部的外殼內壁。
本發明軸式線性馬達可在不增加電樞部的外形尺寸、沒有特殊的機械加工製程及不影響繞線空間的情況下有效解決前述問題,並提供不同的選擇應用。
100‧‧‧軸式線性馬達
200‧‧‧電樞部
210‧‧‧外殼
211‧‧‧第一條狀片體
212‧‧‧第二條狀片體
213‧‧‧第三條狀片體
230‧‧‧外蓋
250‧‧‧容置空間
260‧‧‧第一肋板
261‧‧‧第一斷差面
270‧‧‧第二肋板
271‧‧‧第二斷差面
290‧‧‧線圈定位管
291‧‧‧線圈繞組
292‧‧‧軸向貫孔
300‧‧‧磁軸部
400‧‧‧固定封膠
A1‧‧‧軸向
D1‧‧‧長軸方向
D2‧‧‧共同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軸式線性馬達,包含:一電樞部,包含:一外殼,具有一容置空間;至少一個第一肋板與第二肋板,位於該容置空間內,配置於該外殼之內壁,該第一肋板包含至少一個第一斷差面,該第二肋板包含至少一個第二斷差面,該第一斷差面與該第二斷差面分別鄰接該外殼之該內壁;以及一線圈定位管,位於該容置空間內,其外壁卷繞有一線圈繞組,與該第一肋板及該第二肋板保持間距,該線圈定位管內具有一軸向貫孔;一磁軸部,線性活動地位於該線圈定位管之該軸向貫孔內;以及一固定封膠,充滿於該容置空間內,包覆該外殼之該內壁、該線圈繞組、該第一斷差面與該第二斷差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外殼呈長柱狀,該容置空間、該第一肋板與該第二肋板、該軸向貫孔皆沿該外殼之一軸向延伸。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外殼包含:一第一條狀片體,其長軸方向與該外殼之該軸向平行;一第二條狀片體,其長軸方向與該外殼之該軸向平 行;以及一第三條狀片體,其長軸方向與該外殼之該軸向平行,且與該第二條狀片體鄰接於該第一條狀片體之二相對長側邊,且朝一共同方向延伸,其中該第一肋板位於該第一條狀片體與第二條狀片體之連接處,該第二肋板位於該第一條狀片體與第三條狀片體之連接處。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電樞部更包含:二端蓋,相對地蓋合於該第一條狀片體、該第二條狀片體與該第三條狀片體之二相對短側邊上,每一該些端蓋具有一開口,其中該線圈定位管之兩端分別位於該二端蓋之該二開口內;以及一外蓋,蓋合於該第二條狀片體與該第三條狀片體之間,其中該第一條狀片體、該第二條狀片體、該第三條狀片體、該外蓋與該二端蓋共同定義出該容置空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第一肋板與該第二肋板之外形呈柱狀,分別具有至少一個凹陷部,其中該固定封膠充滿於該些凹陷部內。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第一肋板具 有至少一第一螺孔通道,該第一螺孔通道接通第二條狀片體之外表面,該第二肋板具有至少一第二螺孔通道,該第二螺孔通道接通第三條狀片體之外表面。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第一肋板具有至少一第三螺孔通道,該第二肋板具有至少一第四螺孔通道,該第三螺孔通道與該第四螺孔通道皆接通第一條狀片體之外表面。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電樞部更包含:至少一第三肋板,位於該容置空間內,且配置於該第二條狀片體之一面且遠離該第一條狀片體之一側,該第三肋板沿該外殼之該軸向延伸,且該第三肋板包含多個第三斷差面,該些第三斷差面鄰接該第二條狀片體之該面,其中該固定封膠更包覆該些第三斷差面。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第三肋板之外形呈柱狀,具有至少一個凹陷部,其中該固定封膠充滿於該凹陷部內。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至少一個第三肋板具有至少一第五螺孔通道,該至少一第五螺孔通道接通該第二條狀片體之外表面。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更包含:一第一承載物,藉由螺栓與該第一螺孔通道至該第五螺孔通道至少其中之一相鎖固,該第一承載物被固定於該外殼之外壁。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第三肋板具有至少一第六螺孔通道,該第六螺孔通道位於該第三肋板背對該第一條狀片體之該一第三斷差面上,且該第六螺孔通道之軸向與該外殼之該軸向相交錯。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更包含:一第二承載物,藉由螺栓與該第六螺孔通道相鎖固,該第二承載物被固定於該第三肋板上。
  14. 如請求項8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面向同一個該端蓋的該第一斷差面、該第二斷差面與該第三斷差面中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第七螺孔通道;以及該端蓋具有一第八螺孔通道,其中藉由螺栓穿過該第八螺孔通道與該第七螺孔通道,該端蓋被固定於該外殼上。
  1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電樞部更包含: 一出線固定架,位於該容置空間內,固定於該外蓋與該些端蓋其中之一上,用以引導線路之配置。
  1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軸式線性馬達,其中該外殼更包含:一第四條狀片體,連接於該第二條狀片體與該第三條狀片體之間,具有一第一缺口,該外蓋覆蓋該第一缺口。
TW102112277A 2013-04-08 2013-04-08 軸式線性馬達 TWI487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2277A TWI487250B (zh) 2013-04-08 2013-04-08 軸式線性馬達
US13/920,644 US9397528B2 (en) 2013-04-08 2013-06-18 Shaft linear motor with improved structural strength
JP2013160524A JP5725310B2 (ja) 2013-04-08 2013-08-01 シャフト型リニアモー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2277A TWI487250B (zh) 2013-04-08 2013-04-08 軸式線性馬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0393A TW201440393A (zh) 2014-10-16
TWI487250B true TWI487250B (zh) 2015-06-01

Family

ID=51653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2277A TWI487250B (zh) 2013-04-08 2013-04-08 軸式線性馬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97528B2 (zh)
JP (1) JP5725310B2 (zh)
TW (1) TWI487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0550B1 (ja) * 2017-01-31 2017-08-30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リニアモータの磁気遮蔽構造
JP6989846B2 (ja) * 2017-12-22 2022-01-12 日本パルス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の可動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5582B2 (en) * 2001-04-12 2004-11-30 Karl Hehl Linear motor drive unit for a machine
CN101032069A (zh) * 2004-09-30 2007-09-05 Thk株式会社 杆式线性马达
CN101036280A (zh) * 2004-10-14 2007-09-1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
TW201041274A (en) * 2009-01-23 2010-11-16 Hitachi Metals Ltd Moving member and linear 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4112B2 (ja) * 2004-06-18 2010-07-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単軸ロボット
DE112008001817T5 (de) * 2007-07-09 2010-06-10 Thk Co., Ltd. Linearbetätigereinheit
US8097987B2 (en) * 2009-07-31 2012-01-17 Hiwin Mikrosystem Corp. Movable magnet type linear motor with improved end cov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5582B2 (en) * 2001-04-12 2004-11-30 Karl Hehl Linear motor drive unit for a machine
CN101032069A (zh) * 2004-09-30 2007-09-05 Thk株式会社 杆式线性马达
CN101036280A (zh) * 2004-10-14 2007-09-1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
TW201041274A (en) * 2009-01-23 2010-11-16 Hitachi Metals Ltd Moving member and linear mo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25310B2 (ja) 2015-05-27
US20140300214A1 (en) 2014-10-09
JP2014204662A (ja) 2014-10-27
US9397528B2 (en) 2016-07-19
TW201440393A (zh) 2014-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4028B2 (en) Motor
WO2013121590A1 (ja) 回転電機
JP2013136794A5 (zh)
US10326328B2 (en) Electric pump
US10495487B2 (en) Stator of resolver and the resolver
KR20130032245A (ko) 고정자 코어 및 고정자
TWI487250B (zh) 軸式線性馬達
US20200136447A1 (en) Rotor and motor comprising same
JP2015023622A (ja) レゾルバ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固定構造
JP6661612B2 (ja) リニアモータ
JP2014073030A (ja) 電機子およびモータ
US11515750B2 (en)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stator
JP6127991B2 (ja) 電動機
JP2021505114A5 (zh)
CN104104208A (zh) 轴式线性马达
CN108075591B (zh) 马达
KR20180089173A (ko) 모터
JP5554272B2 (ja) 磁石装着型回転子
KR20170085947A (ko) 모터
JP6175022B2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JP2012120392A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コア
KR101152589B1 (ko) 고정자 유닛 및 그 고정자 유닛을 포함하는 발전기와 모터용 고정자
JP2013233016A5 (zh)
EP3182560B1 (en) Motor frame
KR20220085295A (ko) 모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