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6280A - 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6280A
CN101036280A CNA2005800334618A CN200580033461A CN101036280A CN 101036280 A CN101036280 A CN 101036280A CN A2005800334618 A CNA2005800334618 A CN A2005800334618A CN 200580033461 A CN200580033461 A CN 200580033461A CN 101036280 A CN101036280 A CN 101036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near motor
fin
cooling devic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34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6280B (zh
Inventor
永坂圭史
叶建明
河合孝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36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6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6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6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H02K41/031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7Heat sinks

Abstract

提高冷却可动部具有线圈的线性电动机的装置的冷却性能,其中,圆筒状的线圈(32)由二块散热板(62)的各聚热部(66)覆盖,并且由树脂铸模覆盖,使从聚热部(66)沿着远离线圈(32)的中心线的方向伸出的散热部(68)向树脂铸模(40)的外部突出,并在突出部(74)的上下两个面(80、82)上设置散热片(78);在覆盖散热部(68)、散热片(78)的移动空间的状态下,使管道(86)沿定子(14)静止设置,并在管道(86)的两端部设置风扇;转子(16)移动时线圈(32)中产生的热量由聚热部(66)聚集,并从散热部(68)、散热片(78)散热;通过管道(86)防止热量传递到周边部件,通过由风扇在管道(86)内产生的冷却风冷却散热片(78),并且强制性排出管道(86)内的高温空气;也可在转子中设置管道及风扇。

Description

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可动部具有线圈的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性电动机中,根据对线圈的电流供给使可动部移动,从而产生移动推力,与此同时线圈发热,可动部的温度上升。因此,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在可动部上设置散热片及风扇,以进行冷却。可动部的线圈及电磁钢板通过树脂铸模形成立方体状,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与可动部的移动方向平行地设置多个散热片,并且风扇可以绕垂直于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轴线进行旋转,以便向可动部鼓风。这样一来,线圈中产生的热从树脂铸模传递到散热片并进行散热,可动部被冷却。并且,通过风扇的鼓风,可动部被冷却。
专利文献:特开2003-309963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中,存在冷却不充分的问题。由于散热片设置在作为可动部外表面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因此热难于从线圈传递,无法充分地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背景而产生的,其课题在于提高冷却可动部具有线圈的线性电动机的装置的冷却性能。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一种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其中该线性电动机包括:直线的固定部;和可动部,其具有线圈,并可沿固定部移动;该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具有:(A)散热部件,其具有:靠近上述线圈的聚热部;和散热部,从该聚热部伸出到上述可动部的外部,将聚热部聚集的热排放到可动部外;(B)散热片,在沿着平行于上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设置到该散热部件的上述散热部上。
上述课题还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一种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该线性电动机包括:直线的固定部;和可动部,其具有线圈,并沿固定部可移动;该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具有:(a)散热部件,其具有:靠近上述线圈的聚热部;和散热部,从该聚热部伸出到上述可动部的外部,将聚热部聚集的热排放到可动部外;(b)管道,沿上述固定部延伸,覆盖上述散热部随着上述可动部的移动而进行移动的空间;(c)对该管道内的空气进行换气的换气装置。
“可动部的外部”当然是指线圈的外部,线圈由盖、树脂铸模等线圈保护部件覆盖时,是线圈保护部件的外部,散热部例如可沿可动部的外侧面伸出,也可以在远离可动部的状态下伸出。
例如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制造的部件作为散热部件,例如可使用导热率高的金属材料制的部件、热管。
在含有散热部件及散热片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中,因对线圈的电流供给而产生的大部分热由靠近线圈的聚热部聚集,并且通过散热部排放到可动部的外部。传递到散热部的热进一步从散热片排放,散热面积较大,散热充分,可动部被有效地冷却。在沿着平行于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设置散热片,如同将散热片设置在与可动部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一样,不会对可动部的移动产生阻力,并且通过随着可动部的移动而产生的可动部周边的空气流动,热有效地从散热片散发,可进行更为良好的冷却。
并且,由于进行了充分的冷却,因此可抑制可动部的温度上升,同时增大对线圈的供给电流,并增大推力,抑制由线性电动机驱动的部件的热膨胀引起的应变,确保控制精度,同时可使线性电动机获得必要的推力,使其容积较小,并且价格低廉。
在含有散热部件、管道及换气装置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中,换气装置可以是将空气挤压到管道内的空气挤压装置,也可是将管道内的空气吸出的空气抽吸装置,两者均可。而从避免管道内的变热的空气从管道壁的间隙泄漏到外部的角度出发,至少优选设置空气抽吸装置。空气挤压装置使用压缩机、鼓风机、风扇,空气抽吸装置例如可使用真空泵、抽吸器(作为流体可使用液体或气体)、鼓风机、风扇。
在该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中,通过散热部件的聚热及散热作用,充分地冷却可动部,并且通过管道防止因散热而变热的散热部周边的空气向线性电动机周边扩散而导致周边部件温度上升。并且,管道内的空气由换气装置换气,空气被从管道外吸入到管道内,并且因散热而变热的空气通过管道强制性地排出到设有线性电动机的机械外部、远离该机械的场所等不会对机械产生影响并且即使排出热气也无妨的场所,可抑制作业环境恶化、线性电动机周边部件、装置的温度上升及因其产生的机械性的热变形等。而且,还具有以下效果:管道内的空气由换气装置换气时,通过在管道内产生的空气的流动而使散热部冷却。
进一步,管道及换气装置设置在固定部一侧,与设置在可动部时相比,可减轻可动部,降低可动部加速、减速时的振动。并且,使可动部移动的推力较小即可,可减小对线圈的供给电流,并降低消耗电量及发热量。对应于冷却性能提高引起的线性电动机的小型化,可使线性电动机容积更小,更廉价。
此外,管道覆盖散热部移动的空间,但在散热部的管道内移动的部分、及在管道外移动的部分之间的部分所对应的部分空出,以允许散热部的移动。管道在整个散热部的移动方向上具有朝外的开口部,该开口部除了散热部通过时以外最好关闭,例如在管道上设置可开闭的遮挡部件,在散热部通过时打开开口部,允许散热部的移动,在散热部通过后关闭,防止空气从管道内泄漏。
以下对本申请中认为可请求专利的发明(以下有时称为“可请求发明”。可请求发明至少包括作为权利要求范围所述发明的“本发明”及“本申请发明”,有时也包括本申请发明的下位概念发明、本申请发明的上位概念或其他概念的发明)的几个方式进行示例,并对其进行说明。各方式与权利要求一样,按项区分,对各项编号,并根据需要以引用其他项号码的方式进行记载。这只是为了易于理解可请求发明,并不为了将构成可请求发明的构成要素的组合限定为以下各项所述内容。即,可请求发明应参照各项所附记载、实施例的记载等进行解释,只要在该解释范围内,向各项下的方式进一步附加其他构成要素的方式、或从各项下的方式中删除构成要素的方式均可成为可请求发明的一个方式。
此外,在以下各项中,(1)项相当于权利要求1,(2)项相当于权利要求2,(3)项相当于权利要求3,(6)项相当于权利要求4,(7)项相当于权利要求5,(8)项和(9)组合的项相当于权利要求6,(12)项相当于权利要求7,(14)项相当于权利要求8,(16)项相当于权利要求9,(17)项相当于权利要求10。
(1)一种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其中该线性电动机包括:直线的固定部;和可动部,其具有线圈,并可沿固定部移动;该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具有:
散热部件,其具有:靠近上述线圈的聚热部;和散热部,从该聚热部伸出到上述可动部的外部,将聚热部聚集的热排放到可动部外;
散热片,在沿着平行于上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设置到该散热部件的上述散热部上。
线性电动机可以是可动部呈筒状、在包围固定部的状态下配置并沿固定部移动的筒形线性电动机,也可以是可动部大致形成平板状、与固定部相对配置并沿固定部移动的平板形线性电动机。并且,只要是含有直线的固定部及具有线圈并可沿固定部移动的可动部的线性电动机即可,可请求的发明可适用于线性同步电动机、线性感应电动机、线性步进电动机、线性直流电动机等各种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14)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也同样。
(2)根据(1)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可动部具有覆盖上述线圈外侧的树脂铸模,上述散热部件的上述聚热部配置在上述线圈和树脂铸模之间,上述散热部贯通树脂铸模的一部分并向外部延伸。
线圈可以是在线材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或未填充树脂的材料。前一情况下优选聚热部与填充树脂的表面紧贴,后一情况下优选在聚热部与线圈外侧面紧贴的状态下配置。当线圈的线材之间的间隙中填充了树脂时,树脂和空气相比导热率较高,因此促进了从线圈内周部到外周部的热传递。当线性电动机是线圈未由芯保持的、不具有芯的无芯线性电动机时,聚热部在与填充树脂表面或线圈外侧面紧贴的状态下配置。线性电动机是线圈由芯保持的带芯电动机时,如果聚热部无法与填充树脂的表面或线圈的外侧面紧贴,则使聚热部直接与芯紧贴即可。
线圈由树脂铸模覆盖、保护,聚热部不通过树脂铸模而直接与线圈接触、或相当于直接接触(线材之间的间隙中填充了树脂时)、或通过芯但与线圈极度靠近地配置,可充分聚集热量并从散热部散热。树脂铸模导热率低于散热部件,聚集的热较少传递到树脂铸模,在可动部的外面可有效地从散热部排放热量。
(3)根据(1)项或(2)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线圈呈筒状,上述聚热部在覆盖该筒状线圈外周的80%以上的状态下配置。
散热部件可从整个线圈聚集热量并排放到外部。线圈呈筒状,在其内周一侧设置定子并形成磁场时,可不屏蔽磁气电路地由聚热部覆盖线圈的整个外周,有效地进行聚热。
线圈例如可呈圆筒状,也可是垂直于中心线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等多边形状。
(4)根据(3)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上述散热部相对于上述筒状线圈的中心线从基本对称的二个位置彼此相反地伸出。
几乎从整个线圈聚集的热在线圈的两侧分别排放,散热可平均、且有效地进行。
“基本对称”包括二个位置对称的情况及虽然稍微偏离对称位置但也可以称为对称的情况。
(5)根据(4)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散热部件包括二块散热板,该散热板包括:在上述筒状线圈的圆周方向上覆盖大致一半部的呈半筒状的聚热部和从聚热部的一端向远离筒状线圈中心线的方向伸出的散热部,在彼此向相反方向伸出的状态下配置散热部。
具有聚热部及散热部的散热部件的板材的成型、及对筒状线圈的安装变得容易。
(6)根据(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散热部从上述可动部的外侧面以悬臂状突出,在该突出部上设有上述散热片。
散热部可沿可动部的外侧面延伸,如果是从外侧面以悬臂状突出的状态,则可将散热片设置到突出部的两个面上。并且,如以下项所述,如果在除了突出部的基端部以外的部分上设置散热片,则可由管道基本完全覆盖散热部及散热片移动的空间。
(7)根据(6)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在除了上述突出部的基端部以外的部分设置上述散热片,覆盖该散热片及除了散热部的基端部以外的部分的管道沿上述固定部延伸,在覆盖上述散热部及上述散热片随着上述可动部的移动而移动的空间的状态下静止设置。
通过管道防止因从散热片排放的热而变热的空气向周边扩散、并使周边部件、装置温度上升。管道在覆盖散热部移动的空间的状态下静止设置,在可动部的整个移动区域中具有防止加热空气扩散的效果。并且,可通过管道确保散热片与周边空气伴随可动部移动而产生的相对移动,散热片可靠地被冷却。
(8)根据(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含有风扇,由上述可动部支撑并与可动部一起移动,生成沿着上述散热片的方向的冷却风。
散热片不仅通过可动部移动产生的空气的相对移动被冷却,并且通过由风扇强制生成的风被冷却,因而可充分进行散热。
(9)根据(8)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散热片包括从上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分别向两端延伸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上述风扇含有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其分别与该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相对地设置。
可以通过第一、第二风扇,分别对于第一、第二散热片,在和可动部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产生正反任一方向的冷却风。
如果散热片含有第一、第二散热片,则在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之间设置空间,可用作风的吸入口或排出口,利用风扇进行的鼓风,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冷却。
(10)根据(9)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风扇和上述第二风扇靠近上述第一散热片和上述第二散热片的上述中间部一侧的端部设置。
(11)根据(9)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风扇和上述第二风扇靠近与上述第一散热片和上述第二散热片的上述中间部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
(12)根据(9)~(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风扇和上述第二风扇用于生成向上述中间部流动的冷却风,在上述中间部上设有导风部件,引导从第一风扇一侧向中间部流动的冷却风及从第二风扇一侧向中间部流动的冷却风,使其向远离上述可动部的方向流动。
由第一、第二风扇产生的冷却风均向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流动,而通过导风部件的引导,向远离可动部的方向流动,因此在上述中间部中,可避免因互相碰撞而导致中间部附近的流速下降。
(13)根据(1)~(6)、及(8)~(1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包括管道,其覆盖上述散热片并和上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
管道与可动部同时移动,使伴随可动部移动产生的风沿散热片流动,促进冷却。
并且,在具有风扇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中,通过风扇在管道内产生冷却风,散热片可靠地被冷却风吹拂,冷却效率较高。
(14)一种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包括:直线的固定部;和可动部,其具有线圈,并可沿固定部移动;该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具有:
散热部件,其具有:靠近上述线圈的聚热部;和散热部,从该聚热部伸出到上述可动部的外部,将聚热部聚集的热排放到可动部外;
管道,沿上述固定部延伸,覆盖上述散热部随着上述可动部的移动而进行移动的空间;
对该管道内的空气进行换气的换气装置。
(15)根据(14)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包括散热片,在沿着平行于上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设置到上述散热部件的上述散热部上。
线圈中产生的热从散热部排放,并且从散热片排出,线圈冷却良好。
(16)根据(14)或(15)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换气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述管道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的鼓风机。
鼓风机例如使用风扇、吹风机。
将换气装置设置到管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时,鼓风机可以是将空气送入到管道中的送入鼓风机,也可是从管道吸出空气的吸气鼓风机。将鼓风机设置到管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时,一方为送入鼓风机,另一方为吸气鼓风机,可可靠对管道内的空气进行换气。
(17)根据(14)项或(15)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换气装置包括:连接管道,与作为主管道的上述管道的一端连接;和鼓风机,配置在该连接管道的前端部。
也可将设置在连接管道的前端部上的鼓风机作为送入鼓风机,而作为吸气鼓风机,仅在主管道的一端设置连接管道即可,并且,易于防止热气从管道壁的间隙等泄漏到周边。设置在连接管道的前端部上的鼓风机也可共用地设置到多个发热部上。例如,对一台设备设置多个电动机(包括线性电动机)这样的发热部的情况较多,这种情况下,分别将连接管道连接到设置在上述多个发热部的各个发热部上的主管道上,并且使各个连接管道合流,在合流部的下游一侧设有吹风机等鼓风机。根据该方式,易于将热气完全排出到设备外部。
也可进一步将连接管道连接到构成生产线的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管道的合流部上,并且使其合流,在该合流部的下游一侧设置鼓风机。
此外,对于多个生产线,也可将连接管道连接到各条生产线最下游的连接管道合流部上,并且使其合流,在该合流部的下游一侧设置鼓风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可请求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及线性电动机的正面截面图。
图2是拆除通过线性电动机进行移动的平板等,简略表示上述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及线性电动机的平面图。
图3是同时显示覆盖上述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的管道开口的遮挡幕与散热板的散热部的侧面图(部分截面)。
图4是简略表示具有上述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及线性电动机的电子电路配件安装机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上述电子电路配件安装机的Y轴移动装置的正面图。
图6是表示作为其他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及线性电动机的正面截面图。
图7是拆除平板等,简略表示图6所示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及线性电动机的平面图。
图8是简略表示图6所示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的散热片、风扇及管道的侧面图。
图9是拆除平板等,简略表示作为又一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及线性电动机的平面图。
图10是简略表示图9所示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的散热片、风扇及管道等的侧面图。
图11是拆除平板等,简略表示作为又一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及线性电动机的平面图。
图12是简略表示图11所示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的散热片、风扇及管道等的侧面图。
图13是简略表示作为又一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的平面图。
图14是简略表示作为又一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
10: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2:线性电动机,14:定子,16:转子,32:线圈,40:树脂铸模,64:散热板,66:聚热部,68:散热部,74:突出部,76:基端部,78:散热片,86:管道,100:风扇,110: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12:散热板,114:聚热部,116:散热部,120:突出部,122:基端部,130、132:散热片,136、138:管道,140、142:风扇,160: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64:导风板,166:散热板,172:散热部,200: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202、204:风扇,220: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222:主管道,224:连接管道,226:吹风机,228:换气装置,238:主管道,240:连接管道,242:换气装置,260:连接管道,262:吹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可请求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此外,可请求发明除了下述实施例外,以上述“实施方式”所述方式为首,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可在进行了各种变更的方式下实施。
图1图示了作为可请求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及通过其冷却的线性电动机12。本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及线性电动机12设置在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上。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是作业机的一种,是对电路基板实施作业的对电路基板作业机的一种,将电子电路元件安装到电路基板上。电路基板是元件安装基板的一种,印刷基板是其一例。例如,如图4及图5简略所示,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具有:提供电子电路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300;保持电路基板的基板保持装置302;从元件供给装置300接收电子电路元件并安装到电路基板304的作为作业头的安装头306;使元件供给装置300、基板保持装置302及安装头306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装置308;至少控制基板保持装置302、安装头306及相对移动装置308的控制装置310。控制装置310以计算机为主体构成,元件供给装置300等设置在位置固定的床体312上。床体312构成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的主体。本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还包括拍摄设置在电路基板304上的基准标记的标记拍摄装置及拍摄保持在安装头306上的电子电路元件的元件拍摄装置。
如特开平6-291490号公报所述,相对移动装置308,包括:使安装头306在与由基板保持装置302保持的电路基板304的元件安装面平行的一个平面即水平面内向彼此垂直相交的二个方向即X轴方向及Y轴方向移动的安装头平行方向移动装置即安装头水平方向移动装置316;和使安装头306在和上述二个方向垂直相交的垂直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的安装头垂直相交方向移动装置即安装头升降装置318。相对移动装置308使安装头306向位置固定的元件供给装置300移动,以从元件供给装置300接收电子电路元件,并向基板保持装置302移动,将电子电路元件安装到由基板保持装置302保持的电路基板304上。
基板保持装置302,例如是从下方支撑由基板传送装置320传入的电路基板304,并且夹持其边缘部的装置。安装头水平方向移动装置316包括使安装头306向X轴方向移动的X轴移动装置322和向Y轴方向移动的Y轴移动装置324,线性电动机12,例如作为该X轴移动装置322及Y轴移动装置324的各驱动源使用,使X轴移动部件326及Y轴移动部件328分别向X轴方向及Y轴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本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的X轴移动装置322,具有一对线性电动机12,上述线性电动机12由控制装置310同时共同控制,使X轴移动部件326移动。上述X轴移动装置322的二个线性电动机12及X轴移动装置324的一个线性电动机12上分别设置了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还包括头部旋转装置等,使安装头306绕其轴线旋转并使由元件保持件330保持的电子电路元件旋转。头部旋转装置及上述安装头升降装置318例如具有和特开平4-372119号公报所述装置相同的构造。通过含有上述安装头306、相对移动装置308及旋转装置的安装装置将电子电路配件安装到电路基板304上。X轴移动装置322及Y轴移动装置324的各线性电动机12及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具有同样构造,以下选取X轴移动装置322的一对线性电动机12及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的各一个,根据图1至图3进行代表性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线性电动机12是圆筒形的线性电动机,是三相的无芯线性电动机,如图1所示,包括作为固定部的定子14及作为可动部的转子16,使作为被驱动部件即移动部件的平板18沿预先设定的路径移动。在该平板18上设置上述X轴移动部件326。在本实施例中,定子14包括多个永磁铁22及磁性材料制的作为磁铁保持部件的棒24。棒24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形成一条直线状。多个永磁铁22例如分别形成环形,包括其外周侧为N极、内周侧为S极的磁铁,以及外周侧为S极、内周侧为N极的磁铁,使磁极在轴方向上交替改变化并且相邻的永磁铁22之间夹持非磁性材制的衬垫(省略图示)地以等间距设置在棒24的表面上。定子14具有转子16移动所需的长度,在基座26上,通过支撑部件28(参照图2)支撑定子14的轴方向的两端部并水平配置。基座26设置在上述床体312上,定子14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地设置。
转子16包括多个线圈32(图1中仅图示了一个)。在本线性电动机12中,这些线圈32分别缠绕线材而形成圆筒状,并且在线材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树脂34,其外周侧也通过树脂覆盖,将非磁性材料制的环形衬垫(省略图示)夹在中间,以同心状、一体且等间隔地配置。转子16在定子14的外侧具有半径方向上的间隙36并与定子14的外侧嵌合,可沿定子14的轴方向移动,通过树脂铸模40覆盖线圈32的外侧,固定到上述平板18的下表面、处于基座26或定子14一侧的面即下表面上。树脂铸模40的树脂在本实施例中是和上述填充的树脂34相同的树脂。
平板18,可通过线性引导器48引导而沿着和定子1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以一条直线状在基座26上移动。线性引导器48包括:作为设置在基座26上的一对引导部件的导轨50;设置在平板18上且可相对移动地嵌合到导轨50中的一对滑块52;可循环地保持在滑块52上的转动体(例如滚珠。省略图示)。并且,设有线性编码器54,检测平板18的移动方向的位置或X轴移动部件326的位置。线性编码器54是位置检测装置的一种,包括在基座26上与平板18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线性标尺56;移动检测头58,设置在平板18上,沿线性标尺56移动。并且,在本X轴移动装置322中,线性编码器54设置在二个线性电动机12中的一个线性电动机上。二个线性电动机12上分别设置线性标尺56,根据该线性标尺56的位置检测结果控制二个线性电动机12,也可控制X轴移动部件326的移动。X轴移动装置也可是各含一个线性电动机及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的装置。
说明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由于供电而在上述线圈32中产生的热,至少由一块、在本实施例中由二块散热板64散热。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散热板64分别是具有良好导热性的金属材料的一种,且由单位质量的散热特性(散热量/质量)良好的材料、例如铝合金做成,呈半圆筒状,多个圆筒状的线圈32全都具有:大致覆盖其半周的聚热部66;和从该聚热部66的一端向远离线圈32的中心线的方向伸出的板状的散热部68。二块散热板64的各聚热部66,在与树脂34的表面紧贴的状态下与多个线圈32同时由树脂铸模40覆盖。聚热部66配置在多个线圈32和树脂铸模40之间,靠近线圈32,在相当于直接接触的状态下设置,二个聚热部66大致覆盖线圈32的整个外周。此外,向线圈32的线材之间的间隙填充树脂、及利用树脂对线圈32和聚热部66进行铸模可同时进行。
如图1所示,二块散热板64的各散热部68,是在线圈32的大致直径方向上隔开的两部分,在相对于线圈32的中心线对称的二个位置上、在与平板18的板面或平板18的移动平面呈直角的方向或平板18和基座26隔开的方向即上下方向上错开的位置上,从聚热部66开始在与平板18的板面平行的方向上,水平且彼此反向地笔直伸出,贯通树脂铸模40的一部分并伸出到外部。散热部68的突出端部是自由端,散热部68从树脂铸模40的外侧面(在本实施例中为树脂外表面)悬臂状突出,从聚热部66一直伸出到转子16的外部。此外,如图3所示,散热部68的在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隔开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越靠近端部厚度越薄的引导部72。引导部72的前端呈圆形。设置引导部72的理由稍后论述。
散热部68的从线圈32向外部突出的突出部74中,在除了该基端部76以外的部分上设有多个散热片78。在本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中,散热片78和散热板64一样,是具有良好导热性的金属材料的一种,且通过使单位质量的散热特性良好的一种金属材料即铝合金制的薄板材弯曲为凹凸状而形成,突出部74的第一面即平板18一侧的面的上表面80和第二面即基座26一侧的面的下表面82上,在向与转子16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状态下分别固定多个散热片78。
如上所述,二块散热板64的各散热部68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不同,固定在上表面80上的散热片78和固定在下表面82上的散热片78的高度(从散热部68突出的长度)不同。上下方向的位置较高的固定在散热部68的上表面80上的散热片78、及上下方向的位置较低的固定在散热部68的下表面82上的散热片78的高度相同,较高的固定在散热部68的下表面82上的散热片78、及较低的固定在散热部68的上表面80上的散热片78的高度相同,后者高于前者。因此,对二块散热板64,从固定在上表面80上的散热片78的前端到固定在下表面82上的散热片78的前端的距离相同,固定在二块散热板64的各上表面80上的散热片78的前端面位于水平的同一平面内,固定在各下表面82上的散热片78的前端面也位于水平的同一平面内。此外,散热片可与散热板64一体形成。
如图1所示,在上述基座26上沿定子14设有一对管道86。上述管道86分别设置在定子14的两侧,分别覆盖:除了二块散热板64的各散热部68的基端部76以外的部分、及分别固定在上表面80及下表面82上的散热片78,并且在覆盖散热部68及散热片78伴随转子的移动而移动的空间的状态下静止设置。管道86,在其长度方向上,在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隔开的两端部分别呈向线性电动机12的外部开口的管状,如图1及图3所示,在该定子14一侧的侧壁上,在和突出部74的基端部76相邻的部分、在和未设置散热片78的部分的移动路径对应的部分上,沿定子14设置开口88,在除了散热部68的基端部76以外的部分及散热片78被管道86覆盖的状态下,允许伴随转子16的移动而在管道86内移动。此外,图2是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及线性电动机12的简略示意图,简略图示了管道86等构成部件,管道86在省略上壁、可见转子16的状态下图示。
如图3所示,上述开口88由设置在管道86上的作为遮挡部件的遮挡幕90堵塞。遮挡幕90由具有可挠性的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制的薄片做成,并呈带状,在与长度方向平行的一个侧边缘部中,固定到管道86的开口88的上侧部分,堵塞整个开口88。遮挡幕90的另一个侧边缘部的下端部是自由端,可打开开口88。
如图2所示,上述一对管道86的各长度方向的两端开口部上分别设有作为换气装置的一种的、作为鼓风机的风扇100。在本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中,管道86及风扇100设置在定子14一侧。这些风扇100如图2所示,与管道86的长度方向平行,可围绕与转子16的移动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一对管道86分别被设置成覆盖分别固定到散热板64的突出部74的上表面80和下表面82上的散热片78,散热片100向固定到上表面80上的散热片78及固定到下表面80上的散热片78吹风。
此外,如图5所示,上述Y轴移动装置324设置在X轴移动部件326上。在Y轴移动装置324中,线性电动机12及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设置为:平板18的板面或移动平面呈铅垂,与保持在基板保持装置302上的电路基板304的元件安装面为直角,在散热板64的散热部68从聚热部66向铅垂(上下)方向伸出的状态下设置。在Y轴移动装置324中,Y轴移动部件328构成平板18,或者在平板18上设置Y轴移动部件328。并且,X轴移动部件326构成基座26,或者在X轴移动部件326上设置基座26。用于冷却Y轴移动装置324的线性电动机12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的一对管道86,沿着与Y轴方向平行地设置在X轴移动部件326上的定子14设置。
在上述构造的线性电动机12中,通过提供到线圈32的驱动电流,在线圈32中产生移动磁场,并且通过由永磁铁22产生的磁场磁束的相互作用,产生轴方向的移动推力,转子16在与定子14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平板18由线性引导器48引导并移动。此时,线圈32发热,但该热由覆盖散热板64的线圈32的聚热部66聚集,并从散热部68及散热片78散热,排出到转子16外。
并且,至少在转子16移动时,风扇100旋转。此时,如图2箭头所示,设置在管道86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风扇100旋转,使空气送入到管道86内;设置在另一端的风扇100旋转,使管道86内的空气吸出到外部;在管道86内,在其长度方向上产生向一个方向流动的气流。转子16沿定子14往返移动,但在本实施例中,与转子16的移动方向无关,由风扇100产生的空气流动方向一定。
管道86的两端部向线性电动机12的外部开口,通过一个风扇100将空气从线性电动机12的外部送入到管道86内,通过另一个风扇100将管道86内的空气排出到管道86的外部、即线性电动机12的外部,管道86内的空气被强制性换气。送入到管道86内的空气温度低于散热片78的温度,在沿着与转子16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设置的散热片78通过由风扇100在管道86内产生的冷却风被良好地冷却。由于散热部68及散热片78被管道86覆盖,因此可可靠位于冷却风中,可靠地进行冷却,并且因吸收热量而温度上升的空气在管道86内流动,并被排出到线性电动机12外,而不会提高线性电动机12的周边部件、装置的温度。散热片78通过伴随转子16的移动面生的空气的相对移动被冷却,并且通过由风扇100强制产生的风也被冷却,可进行充分的散热。通过管道86确保伴随转子16的移动而产生的空气的相对移动,散热片78被可靠地冷却。
当转子16移动时,散热部68一边翻动遮挡幕90一边移动。如上所述,在散热部68的、在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隔开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引导部72,通过该引导部72易于翻动遮挡幕90。在散热部68通过后,遮挡幕90借助因管道86内的空气流动产生的负压恢复到与管道86紧贴的状态,堵塞开口88。因此,开口88基本保持整体关闭的状态,可较好地避免管道86内的空气从其长度方向两端的开口以外的部分泄漏,从而顺利地通过送入空气和吸气进行换气动作。
这样一来,由线圈32产生的热被顺利地散热,线性电动机12被良好地冷却。本线性电动机12是无芯的线性电动机,和带芯的线性电动机相比,虽然为获得相同转矩所需的供给电流量变多,发热量变大,但是可以被良好地冷却。二块散热板64及设置在其上的多个散热片78由铝合金做成,相对于质量的散热量较大,因此可抑制设置散热板64等而引起的质量增大,同时可获得良好的散热性。
通过良好地进行线性电动机12的冷却,可以抑制向平板18、基板26的热传递,其热变形降低,线性编码器54的变形也降低,可高精度地进行平板18的位置检测,可使平板18高精度地移动到预定位置。
并且,线性电动机12被用作驱动源,根据线性编码器54的位置检测控制平板18的位置,从而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当将旋转电动机作为驱动源时,由于和作为被驱动部件的移动部件之间设有含有丝杠轴及螺母的运动变换机构,因此移动部件的移动量与旋转电机的运动量不严格对应,含有因运动变换机构的弹性变形引起的不确定的变动成分。因此,即使由线性编码器检测出移动部件的位置并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旋转电动机的动作,也无法避免移动部件的位置受上述变动成分的变化的影响,定位精度的提高受到限制。与之相对,在线性电动机的情况下,不通过螺钉轴而直接驱动移动部件,因此如果根据线性编码器的位置检测结果控制线性电动机,则排除了因上述弹性变形引起的不确定的变动成分,可高精度地控制移动部件的位置。
这样一来,通过良好地冷却线性电动机12而降低其各部分的热变形,同时通过组合线性电动机12和线性编码器54来排除运动变换机构的不确定弹性变形的影响,以对移动部件进行位置控制,可以使X轴移动部件326及Y轴移动部件328高精度地移动到预定位置,安装头306可从配件安装装置300高精度地移动到取出电子电路元件的元件取出位置、及将电子电路元件安装到电路基板304的元件安装位置等作业位置,以高精度地进行安装作业等。
并且,管道86及风扇100的位置固定,与将其设置到转子16时相比,转子16的质量较小,并且,可高效地进行冷却,因此可增大提供给线圈32的供给电流,获得转子16的驱动所需的推力,同时减小线性电动机12的容量,使之廉价。无芯的线性电动机没有芯,较轻,因此可相应地抑制转子16的质量增大。并且,作为安装头升降装置318的驱动源使用线性电动机12,为了冷却也可设置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
参照图6至图8说明其他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10中,多个散热片由转子支撑并与转子同时移动,以便产生沿着散热片的方向上的冷却风。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及图8简略所示,从由二块散热板112的各聚热部114分别伸出的散热部116的转子16的外侧面以悬臂状突出的突出部120,切除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的中间部而设置切口部124,在除了突出部120的基端部122以外的部分,相对于切口部124,在转16的移动方向的一侧的第一面即上表面126和第二面即下表面128上,分别在沿着和转子16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状态下设置多个散热片130。在突出部120的切口部124的另一侧也一样,在上表面126和下表面128上分别设置多个散热片132。散热片130、132分别从转子16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向两端延伸,在其中间的和切口部124对应的部分上设有空间134。
上述散热片130、132分别由管道136、138覆盖。管道136如图6所示,在散热部116的上下两面126、128上分别覆盖固定的散热片130,在与转子16的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状态下固定在散热板112上。管道138,在散热部116的上下两面126、128上分别覆盖固定的散热片132并固定到散热板112上,这些管道136、138分别在上述空间134和与空间134相反一侧上开口,该相反一侧比散热片132、130靠外。在和管道136、138的空间134相反一侧的开口部上,风扇140、142与散热片130、132对应,在靠近与散热片130和散热片132的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的中间部一侧相反的端部的状态下,在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可围绕平行的轴线旋转。风扇140、142通过管道136、138及散热板112由转子16支撑,并与转子16一同移动。
在本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10中,因供电而在线圈32中产生的热,通过散热板112的聚热部114聚集,并传递到散热部116,并从散热部116及散热片130、132散发。管道136、138及风扇140、142与转子16同时移动。此时,风扇140、142如图7及图8中箭头所示,均在将空气从管道136、138向外部吸出的方向上旋转。因此,外部气体从二个管道136、138之间的空间及空间134吸入到管道136、138内,吸取散热片130、132的热而冷却的同时,在和管道136、138的空间134一侧相反的一侧,从彼此反向的外侧开口排出。
进一步参照图9及图10说明其他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50中,如图9及图10简略所示,和上述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10一样设有散热片130、132、管道136、138及风扇140、142,并与转子16同时移动,而从散热片130、132吸收了热的空气从散热片130和散热片132之间的空间134排出。并从转子16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排气。
因此,在空间134内设有作为导风部件的导风板164。导风板164在本实施例中和散热板166一样导热性较高,且由作为单位质量散热特性良好的一种金属材料即铝合金做成,如图10所示,具有分别距散热片130、132越远越向上方(向靠近平板180的方向)倾斜的引导部或导风部168、170,固定到散热板166上。散热板166和上述散热板112一样,在散热部172的转子16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设有切口部174,并且导风板164固定到设置在该切口部174上的安装部176上。固定到导风板164和散热部172的第一面即上表面上的散热片130、132、及固定到散热部172的第二面即下表面上的散热片130、132相对设置。并且,在和平板180的导风板164对应的部分,如图10所示,开口182在作为厚度方向的上下方向上贯通平板180。
在本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60中,散热片140、142旋转,使外部气体从管道136、138的、与转子16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一侧相反的一侧即外侧的开口送入到管道136、138内,产生向转子16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流动的冷却风。该冷却风一边吸收散热片130、132的热,一边在管道136、138内分别向转子16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一侧流动,并且与导风板164的导风部168、170接触而被引导到上方,并离开转子16而通过平板180的开口182,排出到上方或外部。导风板164由导热性高的金属做成,起到排放从散热部172传递的热的作用。
如图6至图8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10所示,将外部气体从转子16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一侧的开口取入到管道136、138内,并从外侧开口排出时,在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向下游一侧开口的管道中因转子16的移动而产生的风变为逆风,容易妨碍管道内的空气排出到管道外。与之相对,如图9、图10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60所示,如果将外部气体从外侧的开口吸入到管道136、138内、并从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的中间部一侧的开口排出,则与转子16的移动方向无关,易于将空气吸入到管道136、138内并从管道136、138排出,可将从散热片130、132等吸热而温度上升的空气可靠地排出到管道136、138外。
进一步根据图11及图12说明其他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200中,如图11及图12简略所示,和上述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60一样,设置散热片130、132,管道136、138及导风板164,并与转子16同时移动,但风扇202、204靠近散热片130、132的、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的中间部一侧的端部设置。风扇202、204设置在管道136、138的、转子16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一侧的开口中,分别位于导风板164和散热片130、132之间。并且,风扇202、204如图12所示,其旋转轴线在和转子16的移动方向平行的铅垂面内(和平板180的板面呈直角的方向),相对于转子16的移动方向,越远离散热片130、132越向上方(向平板180一侧)、即排气方向倾斜。进一步,管道136、138的、在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和中间部一侧相反一侧的开口部分别设有锥状的引导部或导入部206、208,其离中间部越远横截面积越大。在图11中省略了导入部206、208的图示。
在本线性电动机装置200中,风扇202、204进行旋转,以便从管道136、138的、和转子16的移动方向上的中间部相反一侧的开口将外部气体吸入到管道136、138内,但由于该旋转轴线倾斜,因此吸入到管道136、138内的空气使散热片130、132冷却,并且从管道136、138向斜上方或平板18一侧排出,沿导风板164的导风部168、170向上方顺利排出。并且,通过导入部206、208的引导,外部气体被良好地吸入到管道136、138中,可高效地对散热片130、132进行冷却。
进一步参照图13说明其他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220如图13简略所示,具有换气装置228,其包括:连接管道224,沿定子延伸,覆盖散热部伴随转子的移动而进行移动的空间,连接到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的主管道222的一端;和设置在该连接管道224的前端部上的、作为鼓风机的一种的吹风机226。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220例如和上述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10一样,设置在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上,冷却作为X轴移动装置的驱动源的线性电动机。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220具有覆盖二块散热板的各散热部及散热片的二个管道,这些管道分别构成主管道222,在该二个主管道222的各一端部上分别连接连接管道224。此外,在图13中,作为主管道的二个主管道222和与其连接的连接管道224分别集中为一个图示。
吹风机226,除了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220以外,例如在其他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230及电动机冷却装置232、234、236中是通用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230的构造和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220一样,主管道238上连接连接管道240,与吹风机226一起构成换气装置242,例如在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中,是冷却作为在安装头移动装置的X轴方向上移动的X轴移动部件上所设置的Y轴移动装置的驱动源的线性电动机的装置,连接管道240具有可挠性,是对与X轴移动部件同时移动的Y轴移动装置的线性电动机设置的追踪主管道238的移动的装置。并且,电动机冷却装置232、234、236是线性电动机以外的电动机,一部分例如用于旋转电动机的冷却,包括针对旋转电动机设置的主管道244及与主管道244的一端部连接的连接管道246。主管道244至少设置在旋转电动机中或旋转电动机外。当把主管道244设置在旋转电动机中时,安装在电动机外壳上;当设置在电动机外时,设置得包围电动机外壳的周围。当把主管道244设置到旋转电动机中时,也可将电动机外壳作为主管道。当旋转电动机是使安装头旋转的头部旋转装置的驱动源时,使连接管道246具有可挠性,以追踪安装头的移动。也可使连接管道246连接到Y轴移动装置的连接管道上,并共享一部分。并且,电动机冷却装置232、234、236的其他一部分例如用作冷却作为传送电路基板的基板传送装置的驱动源的电动机的装置。
这些电动机冷却装置220、230~236的各连接管道224、240、246合流为一条管道,在合流部的下游一侧设有吹风机226。吹风机226由电动机冷却装置220、230~236共用,吹风机226例如设置在远离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的场所、设置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的工厂的角落等,即使排出热气也无妨的场所。至少在电动机运转时吹风机226旋转,使多个电动机冷却装置220等的各主管道222、238、244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道224、240、246抽吸并产生气流,从散热部及散热片吸热,并且从旋转电动机吸热而进行冷却,同时将加热的热气排出到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的外部。吹风机226作为吸气鼓风机而发挥作用。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如上述各实施例所示,即使将热气从管道排出到线性电动机外,也具有防止线性电动机周边的部件、装置温度上升的效果,而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如果设置连接管道224、240,则可将热气从整个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排出到外部,可较有效地防止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的构成部件、装置等的温度上升。电动机冷却装置232~236也同样。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示例了五个电动机冷却装置的各连接管道合流、在合流部的下游一侧设置吹风机的例子,但这只是示例,电动机冷却装置不限于五个。当设有多个电动机冷却装置时,也存在全部都是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的情况。
如图14简略所示,由多个作业机250、252、254、256构成生产线时,通过主管道及连接管道收集在各作业机中加热的空气,在各作业机的至少一个连接管道的合流部上进一步连接其他连接管道260,并且在这些连接管道260的合流部的下游一侧,向所有作业机250、252、254、256设置共用的吹风机262,将管道内的空气排出到管道外,将热气排出到生产线的外部。也可以认为按各作业机设置的主管道及和主管道直接连接的连接管道构成主管道,连接管道260该主管道。吹风机262例如设置在远离生产线的场所、设置生产线的工厂的角落等,即使排出热气也无妨的场所。
生产线例如是电子电路组装线、电子电路生产线,多个作业机例如是将粘合剂涂敷到电路基板的粘合剂涂敷机、印刷膏状焊锡的丝网印刷机、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粘合剂涂敷机及丝网印刷机是高粘性液体涂敷机。在粘合剂涂敷机中,例如作为移动粘合剂涂敷头的头部移动装置的驱动源使用线性电动机,其通过具有换气装置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被冷却,上述换气装置包括连接管道及鼓风机。在丝网印刷机中,例如作为移动作为印刷头的刮板头的头部移动装置的驱动源而使用线性电动机,其通过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除了这些以外,作业机例如包括检查电子电路元件安装到电路基板的安装状态的安装检查机、检查高粘性流体的涂敷状态的涂敷检查机,在这些机器中,例如作为移动检查头的头部移动装置的驱动源可使用线性电动机,并设有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这些粘合剂涂敷机等是对电路基板作业机,包括:基板保持装置;对电路基板实施作业的作业头;使基板保持装置和作业头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装置;和至少控制基板保持装置、作业头及相对移动装置的控制装置。上述粘合剂涂敷头等是作业头。
作为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不限于安装头向X轴、Y轴方向移动的安装机,例如如特开平6-342998号公报及特开平9-237997号公报所示,也可以是含有以下装置的安装机:可围绕铅垂的旋转轴线旋转地被保持的至少一个旋转体;分别由该至少一个旋转体的多个头部保持部保持的安装头;和旋转体旋转装置。在该安装机中,例如使安装头、基板保持装置及元件供给装置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装置包括:使基板保持装置向X轴方向及Y轴方向移动的基板保持装置移动装置及使元件供给装置向X轴方向移动的元件供给装置移动装置,作为这些移动装置的驱动源可使用线性电动机,并设置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
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也可是将电子电路配件安装到构成液晶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等玻璃基板的安装机。玻璃基板和电路基板一样是元件安装基板的一种。
并且,作业机也可是电路基板作业机以外的作业机,生产线也可是对电路基板生产线以外的生产线,这些作业机、生产线的作业机上设置的线性电动机的冷却可使用可请求发明涉及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在对电路基板作业机以外的作业机、运转装置中,作为使移动部件直线移动的移动装置的驱动源使用线性电动机时,也可使用可请求发明涉及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对其进行冷却。该作业机例如含有:作业头;保持作业对象部件的保持装置;使该作业头和保持装置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装置;和控制该相对移动装置的控制装置。运转装置也同样。
此外,当沿定子设置管道时,通过风扇或吹风机,可将管道外的空气经过管道吸入并排出。例如,当将线性电动机及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收容在外壳中时,使管道的一端向外壳内开口,并且使另一端向外壳外开口,在朝向外部的该开口部上设置吹风机,使其进行旋转,以将管道内的空气吸出到外部。这样一来,位于管道外、外壳内的空气被吸入到管道内,在冷却散热片的同时被排出到外壳外。管道内的空气通过散热片的散热被加热,从而使管道的温度上升,而管道周边的空气虽然也变热,但比管道内的空气温度低,因而冷却了散热片,通过抽吸、排出该外壳内的空气,外壳内的空气也被换气,抑制了管道周边的温度上升。
并且,使风扇及管道由可动部支撑、并与可动部一同移动时,也可仅设置一个风扇。这种情况下,在和可动部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有一个散热片,风扇设置在管道的一端,向将空气送入到管道内的方向、或从管道吸出空气的方向旋转。
也可在与可动部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通过管道覆盖一个散热片,在其两端部分别设置风扇,并与可动部一同移动,这种情况下,由风扇旋转产生的冷却风的方向可根据可动部的移动方向变化,也可不变。例如,在可动部的一个方向上连续移动的时间较长时,可使风扇旋转,以便产生从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一侧向上游一侧的气流。
当沿定子设置管道时,由风扇产生的风的方向也可根据转子的移动方向改变。
进一步,散热部件包括二块散热板时,这些散热板的各散热部的高度(与平板的板面呈直角的方向的位置)也可相同。并且,在二块散热板的各散热部的上表面(第一面)和下表面(第二面)上分别设置散热片时,所有散热片的高度(从散热部突出的长度)也可相同。
进一步,散热部件、散热片及导风部件除了铝合金外,也可由导热率高的金属材料、例如铜合金、钢来做成。
并且,设置导风部件而向远离可动部的方向引导冷却风时,可设置导风部件,以便在可动部的侧方或下方朝远离可动部的方向引导冷却风。
进一步,在无芯的线性电动机中,在多个线圈之间也可替代垫片而设置环状、例如圆环状的聚热部件。聚热部件例如由铝等具有良好导热性的非磁性材料制造,与散热部件的聚热部连接并传递热,并从散热部件散热。这样一来,线圈发出的热由散热部件的聚热部聚集,并且通过聚热部件聚集,因而可良好地进行聚热、散热及冷却。
也可省略垫片、聚热部件。并且,线性电动机也可是线圈由芯保持的带芯的线性电动机。

Claims (10)

1.一种线性电动机的冷却装置,所述线性电动机包括:直线的固定部;和可动部,其具有线圈,并可沿固定部移动;该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具有:
散热部件,其具有:靠近上述线圈的聚热部;散热部,从该聚热部伸出到上述可动部的外部,将聚热部聚集的热排放到可动部外;以及
散热片,在沿着平行于上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设置到该散热部件的上述散热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可动部具有覆盖上述线圈外侧的树脂铸模,散热部件的上述聚热部配置在上述线圈和树脂铸模之间,上述散热部贯通树脂铸模的一部分并向外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线圈呈筒状,上述聚热部在覆盖该筒状线圈外周的80%以上的状态下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散热部从上述可动部的外侧面以悬臂状突出,在该突出部上设有上述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在除了上述突出部的基端部以外的部分设置上述散热片,覆盖该散热片及除了散热部的基端部以外的部分的管道沿上述固定部延伸,并在随着上述可动部的移动覆盖上述散热部及上述散热片移动的空间的状态下静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散热片包括从上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的中间部分别向两端延伸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并含有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其分别与上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相对地设置,由上述可动部支撑并与可动部一起移动,生成分别沿着上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方向的冷却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第一风扇和上述第二风扇用于生成向上述中间部流动的冷却风,在上述中间部上设有导风部件,引导从第一风扇一侧向中间部流动的冷却风及从第二风扇一侧向中间部流动的冷却风,使其向远离上述可动部的方向流动。
8.一种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所述线性电动机包括:直线的固定部;和可动部,其具有线圈,并沿固定部可移动;该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具有:
散热部件,其具有:靠近上述线圈的聚热部;散热部,从该聚热部伸出到上述可动部的外部,将聚热部聚集的热排放到可动部外;
管道,沿上述固定部延伸,覆盖上述散热部随着上述可动部的移动而进行移动的空间;以及
对该管道内的空气进行换气的换气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换气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述管道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的鼓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其中,上述换气装置包括:连接管道,与作为主管道的上述管道的一端连接;和鼓风机,配置在该连接管道的前端部。
CN2005800334618A 2004-10-14 2005-09-21 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直线移动装置 Active CN101036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0027 2004-10-14
JP300027/2004 2004-10-14
PCT/JP2005/017366 WO2006040913A1 (ja) 2004-10-14 2005-09-21 リニアモータ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6280A true CN101036280A (zh) 2007-09-12
CN101036280B CN101036280B (zh) 2011-04-20

Family

ID=3614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34618A Active CN101036280B (zh) 2004-10-14 2005-09-21 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直线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4963966B2 (zh)
CN (1) CN101036280B (zh)
WO (1) WO200604091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0853A (zh) * 2012-01-10 2014-09-1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
TWI487250B (zh) * 2013-04-08 2015-06-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軸式線性馬達
CN104380855B (zh) * 2012-06-18 2016-10-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
CN104040853B (zh) * 2012-01-10 2016-11-3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
CN110315715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机
CN114683693A (zh) * 2020-12-25 2022-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2064B2 (ja) * 2006-09-01 2012-11-1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円筒型リニアモータ
CN104067493A (zh) 2012-01-10 2014-09-24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
JP5921995B2 (ja) * 2012-09-12 2016-05-24 株式会社酉島製作所 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JP5975851B2 (ja) * 2012-11-08 2016-08-23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とその冷却装置
JP6155071B2 (ja) * 2013-03-28 2017-06-28 ハンファテクウィン株式会社Hanwha Techwin Co.,Ltd. 部品実装機
JP6386042B2 (ja) * 2014-06-13 2018-09-05 株式会社Fuji リニアモータ
CN108853843A (zh) * 2018-05-31 2018-11-23 海宁鼎合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充电桩防火搬运箱
TWI720828B (zh) * 2019-10-04 2021-03-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線性致動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3258A (ja) * 1990-11-14 1992-06-30 Daifuku Co Ltd リニアモーター
JP2001008430A (ja) * 1999-06-16 2001-01-12 Nikon Corp モータ装置、ステージ装置、及び露光装置
US6825580B2 (en) * 2000-04-07 2004-11-30 Mirae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oling of gantry having linear motor
JP2001327152A (ja) * 2000-05-12 2001-11-22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リニアモータ
EP2068428A1 (en) * 2001-08-29 2009-06-10 Yamazaki Mazak Kabushiki Kaisha Air cooled linear motor
JP3873210B2 (ja) * 2001-08-29 2007-01-24 恒彦 山崎 リニアモータ
JP4542305B2 (ja) * 2001-09-28 2010-09-15 Thk株式会社 駆動案内装置
JP2003309963A (ja) * 2002-04-11 2003-10-31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リニアスライダの冷却装置
US7732950B2 (en) * 2004-07-25 2010-06-08 Ts Heatronics Co., Ltd. Linear or curved mobile motor and its radiato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0853A (zh) * 2012-01-10 2014-09-1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
CN104040853B (zh) * 2012-01-10 2016-11-3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
CN104380855B (zh) * 2012-06-18 2016-10-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
TWI487250B (zh) * 2013-04-08 2015-06-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軸式線性馬達
CN110315715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机
CN114683693A (zh) * 2020-12-25 2022-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
CN114683693B (zh) * 2020-12-25 2024-03-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6040913A1 (ja) 2008-05-15
JP4963966B2 (ja) 2012-06-27
WO2006040913A1 (ja) 2006-04-20
JP2012044867A (ja) 2012-03-01
JP5401532B2 (ja) 2014-01-29
CN101036280B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6280A (zh) 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
CN1083632C (zh) 密闭型控制装置
CN1201214C (zh) 带有冷却产热部件的冷却单元的电子装置
CN1690920A (zh) 热接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366146A (zh) 轴流风扇电机和冷却装置
CN1790876A (zh) 旋转电机
CN1728043A (zh) 具有冷却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782951A (zh) 电子器件
CN1584339A (zh) 离心风扇、冷却机构、以及装备有该冷却机构的装置
CN20611590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室外led显示屏
CN1694611A (zh) 结合有冷却单元的电子设备
CN1228553C (zh) 具有防尘装置的风扇和无电极发光系统
CN1690919A (zh) 电子设备
CN1690438A (zh) 具有泵的电子设备
CN1771597A (zh) 冷却部件、基板和电子设备
CN105530751A (zh) Ct设备的散热结构
CN1290393C (zh) 冷却装置、其制造方法及携带设备
CN1616839A (zh) 轴承单元、以及装有该轴承单元的电机和电子设备
CN1758101A (zh) 用于制造平板显示器的系统
CN1236542C (zh) 马达、利用该马达的轴流式风扇、及空调机的室内机用轴流式风扇
CN111121169A (zh) 一种空调内机的风扇电机散热结构
TWM394688U (en) Improved motor heat dispersing structure
CN214674664U (zh) 一种闭环步进电机
CN211741995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结构
CN219066812U (zh) 一种半导体元件陶瓷散热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